一、构筑“海派广场” 提升四川北路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陈雨椒[1](2021)在《社交媒体视域下上海街道文化的内容创造与传播研究 ——以WalkinShanghai的设计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上海城市形象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构建和传播是政府、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上海一直以来以时尚、前卫而又独具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面向世界,是中国代表性的国际化都市名片。海派时尚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并鲜活地外化在上海特色街道风貌中。本篇论文就是围绕着这一热点话题,研究、挖掘海派时尚在上海街道文化中的体现,并从社交媒体传播的视域下对上海街道文化展开内容创作和设计发布。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内容载体全面升级,内容消费势头高涨,个人自主表达和生活方式分享的门槛越来越低,即人人都能成为内容生产者,因此,文化内容产品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元化,差异化。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竞争激烈的的社交网络生态里,品牌通过“免费或付费的内容”展开对“注意力”的角逐,而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品牌的传播在社交媒体视域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市场规则。本次课题通过分析比较上海地域类主题内容在社交媒体的传播现状、传播受众、传播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从而建立Walkin Shanghai社交媒体平台,对上海街道文化主题的再创内容进行设计推广实践。本次课题通过Walkin Shanghai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平台的创建,展示和传播上海的特色街道文化,通过对上海街道文化的研究设计展现海派文化在市井中的表现,通过社交媒体的内容传播增强上海的城市文化宣传。Walkin Shanghai设计实践创新点就在于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点,依据大量的学术性理论文献资料,从上海特色街道上的人文景观和市井生活出发,重新解读上海街道文化中的海派时尚;在保证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采用适应于社交媒体传播规律、满足“无年龄限定的Z世代”用户需求的视觉形式和传播方式;根据后台数据和用户测试、时尚分析用户体验和反馈意见,从而指导内容设计和传播方式的不断改进,切合实际提升内容质量;最后通过实践验证、总结理论经验,提炼有现实应用价值的研究结论。Walkin Shanghai社交媒体平台就是以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创作者、运营者的角度展开设计实践,探寻上海街道上的新物旧痕,旨在与世界分享上海海派文化,打造时尚上海城市品牌形象,并致力于上海本土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上海城市形象的设计表现,上海城市品牌的塑造,海派时尚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新媒体平台文化内容的传播。目前,平台发展已经收获了初步成效,建立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并将持续吸引和拓宽受众群体的文化内容需求,履行新媒体传播优质文化内容和引导正能量精神价值的社会职责,不断提升发布内容的信息质量和传播价值。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提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陈纵[3](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沈欢欢[4](2020)在《消费文化视角下城市购物游憩空间发展演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消费作为新生产力征象和控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着,并成为城市购物空间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政府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后出台《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地方政府纷纷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新战略。本文以城市更新理论、商圈理论、微区位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探讨消费文化视角下城市购物游憩空间的发展演化,在分析消费文化和城市购物游憩空间内在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优化建议。第一章:绪论。在分析城市购物空间背景基础之上,阐述了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路线等。第二章:理论研究。首先明确消费文化以及城市购物游憩空间的概念,并从消费文化的本质特征——符号文化属性对城市购物游憩空间进行分类,并探究城市购物游憩空间的构成要素,为后文发展演化做好铺垫。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学者们对城市购物空间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文章的研究架构提供坚实基础。第三章:消费文化变迁与城市购物空间演化的理论分析。运用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消费文化的国内外变迁以及本质属性,其次探讨消费文化变迁下我国城市购物游憩空间的发展演化,从而消费文化变迁与城市购物游憩空间演化的内在联系。第四章:消费文化下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发展演化。根据消费文化视角下对城市购物游憩空间的类型划分,在采集的数据选取典型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宏观上空间布局的演化以及微观上构成要素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发展的演化机制以及优化建议。分析得出消费文化下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以政府机构、商家企业、消费主体、科学技术等四大要素为中介作用的演化机制,并结合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优化策略。第六章:结论与不足。总结、归纳论文的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等。
曾俊婷[5](2020)在《上海城市旅游地标分类与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大城市纷纷进行大规模建设,众多现代化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接踵而至的是各式各样的彰显城市建设成就的地标建筑,这些地标以奇特的外形、庞大的体积、惊人的高度博得游客眼球,但追求“奇、异、高、大”的地标无序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破坏城市天际线,割裂城市文脉,使得城市特色丧失,千城一面。城市旅游地标作为阅读城市的窗口,旅游形象的载体,既能生动传达城市的风俗人情,又能展现城市地域性文化景观,对发展城市旅游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旅游地标塑造是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旅游地标有利于增强城市作为旅游载体的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正在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上海来讲,旅游地标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城市旅游地标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城市旅游地标分类和空间布局为研究内容。通过城市旅游地标类型及相关理论研究,构建城市旅游地标分类体系;通过网络数据挖掘及相关旅游统计年鉴,对上海城市旅游地标进行类型划分,并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研究上海城市旅游地标空间布局,据此分析其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最后对上海城市旅游地标空间布局优化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探讨城市旅游地标的形成、发展与影响因素,构建城市旅游地标分类体系,形成全文的理论基础。城市旅游地标的形成来自城市地标自然转化和行政机构的决策两方面,同时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向度上不断发展演化,大致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受到内外因素影响。通过对国内外地标的分类研究,形成了两大主类、八大干类和三十六个基本类型的城市旅游地标分类体系。第二,上海城市旅游地标类型丰富,可分为两大主类、八大干类和三十六个基本类型,主要由人工城市旅游地标构成,呈现数量多、区域差异大的特点。接着从供给层面对上海城市旅游地标总体布局、类型分布和功能布局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城市旅游地标呈核心—边缘分布,中心城区为旅游地标主要集聚区,郊区较为分散;旅游地标类型分布状况与集聚分布状况相一致,人工地标主要分布在城区,综合人文景观与居住与社区类呈集聚分布,其他为均匀或离散分布,自然地标分布在郊区,其相应类型都呈离散分布;在功能布局上,中心城区旅游地标类型丰富,所承载的功能较为全面,东西两岸旅游地标承载功能差异明显。需求层面上从旅游地标的市场感应度和辐射能级两方面进行分析,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外环线以外游客感应度最高,是上海旅游形象中心;等级层次越高、组合度越高的旅游地标影响范围就越大,对周围旅游地标的辐射控制力度越高,游客感知越强,有利于城市形象建设。综合以上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城市建设三方面分析上海城市旅游地标布局成因,发现自然环境影响了自然旅游地标和人工旅游地标的分布位置,社会文化影响了人造旅游地标类型的布局以及东西两岸城市风貌,城市建设影响了旅游地标的空间集聚、市场感应和功能布局。第三,针对上海城市旅游地标空间布局特征,从协同化、均衡化、网络化三个方面对上海城市旅游地标空间优化提出相关建议。
李依伦[6](2019)在《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剧场折射出了城市的气质,反映出城市社会的精神和内涵。剧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更与时代特征与城市文化辅车相依。本文的研究按照作用与影响——建构与塑造——运行与保障的结构展开。本文的第一、二章阐述了剧场的分类、作用及其对城市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剧场和城市文化的概念入手,从语言文字学、语言人类学的角度对剧场的起源和分类进行探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文化的概念和内涵。首先从功能和形态的角度,将形态万千、风格各异的中外剧场划分为专业剧场、多功能剧场和剧场集群三种类型,阐述了各自的形态特征。通过词源考辨与剧场史的梳理,本文认为,剧场不只是为演出而建立的物理空间,更应是一种文化空间,其关乎戏剧,亦关乎精神与文化,与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城市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典型案例,揭示了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认为剧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的“观剧”习俗,凸显了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引发了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催生了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加快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但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在城市精神弘扬不足、景观建设千城一面、城市品牌意识较薄弱等。通过对剧场以及以剧场为中心的文化产品的打造,对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文化、强化精神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软硬件建设,使剧场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与“颜值担当”,同时亦能在彰显城市的内涵、气质和魅力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本文首先以“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从原则、路径、策略诸方面探究剧场应对城市文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第三章从意象化的角度论证剧场空间的文化认同,以及基于CIS理论如何对剧场人文识别的构建提出建议。第四章则从城市人文历史、城市精神文化环境入手,对于剧场演出参与城市美学的建构作了细致的探讨。本文以为,剧场设计与演出内容对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方面意义重大。一方面,作为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元素,有形的、作为建筑物的剧场,参与到了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剧场建筑意象的文化认同、开放性的互动体验、城市景观人文识别体系的构建等都彰显了剧场设计的重要性。对其设计应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城市理念,立足区域特征,通过对城市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优势和不足等的研究,彰显城市精神和气质,使其符合大众审美趣味,融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于一身。另一方面,剧场也是舞台艺术的承载空间,作为城市精神的构建符号,在彰显和培育城市精神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剧场演出一方面应通过虚拟化、数字化等多元现代科技的加入,强化“场”的时尚性,形成音乐性、视觉性、建筑性相互交织的动态复合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城市人文历史的演绎和传承,加强“剧”的本土性和个性化,在表现城市人文历史时要与时俱进,以鲜活的当代生活百态为创作题材,展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以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引领人,塑造人,使剧场融入生活,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剧场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保障,也是剧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当前,由于公益性瓶颈的制约、经营思维及策略的缺欠,以及周边环境不适、使用功能受限、养护成本太高等问题,巨大的剧场建设、经营投入并没有收到理想的盈利效果。因此,第五章以产业化的视角,阐述了剧场经营与城市的文化投入、文化资产和文化服务体系的互生关系,分析了对剧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剧场参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认为,剧场经营的体制改革必须让剧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实现所有权与运营权的分离。在此基础上,构建集院线演出、公益演出、社会演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惟其如此,才能使剧场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两相兼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的建设。
刘震[7](2019)在《上海购物中心空间演化及区位选择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购物中心是城市居民开展休闲活动的重要载体。其空间区位既决定了购物中心的经营绩效,又影响着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有效配置,并在激发城市活力、满足居民休闲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上海购物中心数据,首先,归纳了购物中心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其次,采用空间分析法探讨了购物中心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揭示了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异特征,模拟了不同时间维度下的空间集聚模式;最后,利用计量分析法检验了各因素对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时期下各因素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第一,上海购物中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数量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消费需求变化、交通环境改善密切相关,并逐渐表现出由传统百货商店向现代购物中心转型、境外资本主导向多元资本驱动转型、品牌同质化向定位差异化转型、物质型消费向脱物化体验转型的演变特征。第二,上海购物中心具有“全域分散化”与“局域集聚化”并存的空间演化规律。一方面,购物中心呈现出“圈层+轴面”的扩散特征,空间重心点由人民广场附近向城市西南方向迁移,区县与街道层面的空间差异正在缩小。另一方面,“南京东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已发展为购物中心的核心集聚区,在城市的不同方位上也相继形成了少数次级集聚区。同时,市级中心活动区、主城副中心附近出现了购物中心“高高集聚”的现象;远郊区行政中心所属街道“高低集聚”特征明显;城市外围区县以及邻近高高集聚区的街道则分别表现出“低低集聚”、“低高集聚”的特征。第三,上海购物中心的区位选择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划共同驱动的结果。市场、成本、交通、政策规划、休闲设施、集聚因素均对购物中心区位选择产生了显着影响。在平稳增长阶段,政策规划、距市中心距离以及休闲设施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子。在规模扩张阶段,市场、轨道交通进入了购物中心选址的考量范畴,政策规划的影响有所增强。在爆发增长阶段,集聚因素的作用逐渐显现。在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吴昉[8](2016)在《“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海派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从溯源与传承、都市非遗保护机制、表现形式与风格特色、都市特征与海派文化,以及传承困境与策略等方面,论述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环境中,“海派剪纸艺术”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及非遗名录项目的传承、保护、发展特色。论文将上海都市非遗名录项目“海派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间阶段。前创始阶段——1930-1950年,介绍早期“海派剪纸艺术”形成的渊源与发展环境;创始阶段——1950-1980年,描述“海派剪纸艺术”在两位创始人王子淦与林曦明各自的艺术探索中,逐渐形成具地方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发展阶段——1980-2007年,论述“海派剪纸艺术”经由传承人群体的共同努力,奠定其体现海派文化特色的艺术地位;非遗阶段——2007-2016年,分析“海派剪纸艺术”入选非遗名录项目后的保护与发展情况,包括绘制传承谱系、整理各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大事记、介绍代表性传承基地等。从海派文化的角度分析“海派剪纸艺术”的独特性。论文归纳“海派剪纸艺术”体现在保护形式、保护组织、传承方式三方面的都市非遗保护机制。分别介绍各传承人及传承区域的剪纸艺术特色,比较其异同,概括“海派剪纸艺术”体现在表现形式与风格特色上的多元风貌。分析“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上海都市特有文化环境的关联性。从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的乡土与民间特征、都市记忆与传承意义方面,总结“海派剪纸艺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体现的都市特征。论文论述了“海派剪纸艺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探索基于都市发展模式、非遗“文化空间”、都市多样化创新形式、非遗文化记忆系统四方面的未来发展策略。从而为“海派剪纸艺术”下一个十年的非遗文化发展,提供有据可依的参考价值与持续发展的可行方案。
钟莉[9](2016)在《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上海为例,结合对案例进行实地调研,综合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手段与方法,整合出具体实例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规划营造策略,探讨具有上海城市特色,适合上海城市发展的公共空间体系结构。论文主要内容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整个论文研究脉络概括;第二章在认识和理解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和特质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要素和意义,然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从公共功能和文化发展这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关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背景与演变的总结,包括对其地理、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分析以及以历史时间顺序为脉络,分析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问题和时代因子的影响;第四章构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体系架构,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对上海的公共空间物质体系进行辨析,每个层级首先界定了它的研究范围,进而以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案例加以解析;第五章进一步通过解析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文化特色以及城市文化传统在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以及需要改进与完善的方面;使城市公共空间不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综合的、互动的和多维度的,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从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论文结尾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了公共空间的意义的变化对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的影响,旨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思路。
沈唯[10](2013)在《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旨在系统深入探讨上海设计的历史成就及其文化意蕴。上海文化及其设计成就,无疑是中国设计文化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重大标志性的事件,如何合理完整地把握其生理机质和文化底蕴是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属于个案性研究——即以淮海路设计文化为核心探讨上海设计文化问题。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大地,在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中,在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张力中,铸造着经典与辉煌;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城市,在城市功能的几度重大变化中,在城市形态层层叠叠的构筑中,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海派”文化的交织互动中,在设计传播的来来往往中,彰显着包容与创新的气魄与精神,闪耀着追求时尚与摩登的精雅光芒。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在梳理上海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对上海设计艺术的优秀传统作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掘上海传统设计艺术的优秀成果,扬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寻求对上海的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注入创新的设计活力,使上海的设计艺术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简要归纳了上海设计的主要特征,即现代性、物质化、海派设计文化表现等。第二、“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主要探讨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淮海路的形态设计史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第三、“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景观设计的历史文脉、欧陆风情以及襄阳公园、国泰电影院等景观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段。第四、“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广告设计中的身体美学表现、视觉构成法则应用以及霓虹灯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第五、“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器物设计中的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特点、交通工具设计发展特征以及照明设计的艺术表现。第六、“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主要探讨了城市意象中淮海路设计以上海工商业发展作为基础的特点、视觉与文化交融的特点以及时尚与高雅交融的特点。第七、“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主要探讨了上海设计面向未来的“生态”、“传统”、“智慧”、“视觉”、“美育”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等。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梳理与勾勒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的发展轮廓,并研究其主要特征。第二、重点研究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淮海路上部分重要设计实例的艺术特色。第三、从对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研究引申出对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思考以及对上海设计创新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二、构筑“海派广场” 提升四川北路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筑“海派广场” 提升四川北路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社交媒体视域下上海街道文化的内容创造与传播研究 ——以WalkinShanghai的设计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径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海派时尚在上海街道文化中的体现 |
2.1 街道和街道文化的概念 |
2.1.1 街道的定义 |
2.1.2 街道文化的定义 |
2.2 上海街道文化的特征 |
2.2.1 多元性 |
2.2.2 时尚性 |
2.2.3 商业性 |
2.3 上海街道文化——以64 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为代表 |
2.3.1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2.3.2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
2.3.3 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2.3.4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2.3.5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2.3.6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 |
2.3.7 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2.3.8 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2.3.9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城市形象在社交媒体的传播 |
3.1 国内主流社交媒体的发展概述 |
3.1.1 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概况 |
3.1.2 微博的发展概况 |
3.1.3 小红书的发展概况 |
3.2 上海区域社交媒体传播案例 |
3.2.1 上海政务发布类社交媒体 |
3.2.2 上海潮玩资讯类社交媒体 |
3.2.3 上海小众文摘类社交媒体 |
3.3 小结 |
第四章 Walkin Shanghai的设计实践 |
4.1 Walkin Shanghai的受众分析 |
4.1.1 Z世代的特征 |
4.1.2 Z世代对文化内容产品的要求 |
4.2 Walkin Shanghai的文化内容创造与传播实践 |
4.2.1 巨鹿路的文化内容创造与传播 |
4.2.2 武康路的文化内容创造与传播 |
4.2.3 南京东路的文化内容创造与传播 |
4.3 小结 |
4.3.1 Walkin Shanghai的创作和传播原则 |
4.3.2 Walkin Shanghai的不足之处和发展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1届毕业研究生毕业设计信息表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消费文化视角下城市购物游憩空间发展演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打造“上海购物”品牌 |
1.1.2 上海促进高品质旅游发展,建设世界着名旅游城市 |
1.1.3 消费社会与消费时代来临,促进城市购物空间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消费文化 |
2.1.2 城市购物游憩空间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市更新理论 |
2.3.2 商圈理论 |
2.3.3 微区位理论 |
第3章 城市购物游憩空间演化与消费文化变迁 |
3.1 消费文化变迁和本质属性 |
3.1.1 消费文化的国内外变迁 |
3.1.2 消费文化的本质属性:符号价值 |
3.2 消费文化下城市购物游憩空间演化 |
3.2.1 生产性消费阶段 |
3.2.2 大众消费阶段 |
3.2.3 个性消费阶段 |
3.2.4 体验消费阶段 |
3.3 城市购物游憩空间演化与消费文化变迁关系 |
3.3.1 消费文化增加城市购物空间的功能定位 |
3.3.2 消费文化丰富城市购物空间的空间载体 |
3.3.3 消费文化完善城市购物空间的空间布局 |
第4章 消费文化下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演化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4.1.1 样本选取 |
4.1.2 数据收集 |
4.2 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演化历程 |
4.2.1 发展停滞阶段(1949年-1977年) |
4.2.2 初步萌芽阶段(1978年-2000年) |
4.2.3 规模增长阶段(2001年-2015年) |
4.2.4 全面扩张阶段(2016年-2020年) |
4.3 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发展趋势 |
4.3.1 城市购物空间郊区化 |
4.3.2 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化 |
4.3.3 商业业态创意体验化 |
4.3.4 消费场所功能多样化 |
第5章 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演化优化建议 |
5.1 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演化机制 |
5.1.1 政府机构 |
5.1.2 商家企业 |
5.1.3 消费主体 |
5.1.4 科学技术 |
5.2 上海城市购物游憩空间优化建议 |
5.2.1 宏观层面 |
5.2.2 微观层面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上海城市旅游地标分类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确定——地标是城市发展及其特色表征 |
1.1.2 塑造——旅游地标是城市旅游形象载体 |
1.1.3 传承——旅游地标是城市吸引体系重心 |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解析 |
2.1.1 地标 |
2.1.2 城市地标 |
2.1.3 城市旅游地标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类型学理论 |
2.3.2 场所理论 |
2.3.3 空间结构理论 |
2.3.4 城市意象理论 |
第三章 城市旅游地标分类体系构建 |
3.1 城市旅游地标形成 |
3.1.1 城市旅游地标发展演化 |
3.1.2 城市旅游地标影响因素 |
3.2 城市旅游地标分类体系 |
3.2.1 分类研究概述 |
3.2.2 分类原则依据 |
3.2.3 分类体系构成 |
第四章 上海城市旅游地标选划与空间布局 |
4.1 城市旅游地标选划及类型构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类型划分 |
4.1.3 类型构成 |
4.2 城市旅游地标供给空间布局 |
4.2.1 城市旅游地标形态空间 |
4.2.2 城市旅游地标类型空间 |
4.2.3 城市旅游地标功能空间 |
4.3 城市旅游地标需求空间感应 |
4.3.1 城市旅游地标市场空间 |
4.3.2 城市旅游地标辐射空间 |
4.4 城市旅游地标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4.4.1 自然环境因素 |
4.4.2 社会文化因素 |
4.4.3 城市更新因素 |
第五章 上海城市旅游地标空间布局优化 |
5.1 城市旅游地标空间协同化 |
5.1.1 空间功能协同 |
5.1.2 空间能级协同 |
5.2 城市旅游地标时空均衡化 |
5.2.1 空间布局均衡化 |
5.2.2 时间布局均衡化 |
5.3 城市旅游地标空间网络化 |
5.3.1 空间结构网络化 |
5.3.2 空间职能网络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 |
(二)关于剧场的研究 |
(三)戏剧、剧场和城市文化的互动性研究 |
三、研究对象及思路 |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剧场的分类 |
第一节 “剧场”考辩 |
一、西方剧场的演变 |
二、中国传统剧场的演变 |
三、现代的“剧场”概念 |
四、“大剧场观”的思辨 |
五、本文“剧场”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剧场的类型和作用 |
一、专业剧场 |
二、多功能剧场 |
三、剧场集群 |
第二章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文化 |
一、城市 |
二、城市文化 |
第二节 剧场对城市文化影响的表现分析——以民国时期上海为中心 |
一、剧场与中国传统的“观剧”习俗 |
二、剧场与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 |
三、剧场与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 |
四、剧场与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 |
五、剧场与中外剧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
第三章 剧场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的构建 |
一、城市景观人文形象 |
二、CIS理论与城市景观人文识别的构建 |
第二节 建筑的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
一、建筑与意象的联合 |
二、建筑意象的辨析与呈现 |
第三节 剧场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
一、剧场的意象化成因及分类 |
二、中国剧场的意象化表现 |
三、剧场意象的空间文化认同 |
第四节 剧场设计的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
一、建筑设计开放性解析 |
二、剧场设计开放性的内涵及特点 |
三、剧场设计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
第四章 剧场演出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
第一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 |
一、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互动性生成 |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悖论现状 |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理性构建 |
第二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 |
一、剧场演出语境下的城市文化环境释义 |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的人本主义契合 |
第三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建构 |
一、城市美学刍议 |
二、艺术介入城市美学构建的意义 |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的三维建构 |
第五章 剧场经营对文化运行的保障 |
第一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 |
一、剧场经营与文化投入互动 |
二、剧场经营与文化资产互动 |
三、剧场经营与文化服务互动 |
第二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
一、文化资源——剧场的运营机制 |
二、真实的文化需求与收益机制 |
第三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
一、文化体制革新路径 |
二、“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世界主要城市剧场情况 |
附录 B |
附录 C:北京市剧场情况 |
附录 D:上海剧场情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上海购物中心空间演化及区位选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上海购物中心发展历程与特征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对象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与历程 |
一、发展现状分析 |
二、发展历程分析 |
第三节 购物中心发展特征与原因 |
一、发展特征分析 |
二、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上海购物中心空间演化特征 |
第一节 空间布局演化特征分析 |
一、整体空间布局的演变 |
二、空间布局重心的演变 |
三、空间扩散距离的演变 |
第二节 空间单元分异特征分析 |
一、环线分异特征分析 |
二、区县、街道分异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分析 |
一、整体集聚特征分析 |
二、局部聚集特征分析 |
第五章 上海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界定 |
一、理论分析框架 |
二、区位因素识别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一、计量模型构建 |
二、区位变量选取 |
第三节 区位因素影响结果分析 |
一、全样本计量结果分析 |
二、分时段计量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市购物中心一览表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8)“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2.1 对社会的意义 |
0.1.2.2 对经济的意义 |
0.1.2.3 学术上的意义 |
0.2 当前研究概况 |
0.2.1 目前研究的问题、局限与不足 |
0.2.2 造成当前研究局限的原因 |
0.3 研究方法 |
0.4 基本框架 |
0.5 研究难点 |
注释 |
第一章 从上海民间剪纸到“海派剪纸艺术” |
1.1 上海民间剪纸的发展 |
1.1.1 前创始阶段(1930-1950) |
1.1.2 创始阶段(1950-1980) |
1.1.3 发展阶段(1980-2007) |
1.1.4 非遗阶段(2007-2016) |
1.2 “海派剪纸艺术”的海派特征 |
1.2.1 海派文化的影响力 |
1.2.2 海派剪纸的独特性 |
第一章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作为非遗名录项目的“海派剪纸艺术” |
2.1 “海派剪纸艺术”的非遗传承情况 |
2.1.1 传承谱系与传承形式 |
2.1.2 代表性传承人 |
2.1.3 代表性传承基地 |
2.2 “海派剪纸艺术”的非遗保护机制 |
2.2.1 多元保护形式 |
2.2.2 民间保护组织 |
2.2.3 都市传承方式 |
第二章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海派剪纸艺术”的艺术特色 |
3.1 传统视野的拓展 |
3.1.1 王氏“海派剪纸艺术” |
3.1.2 程式与创新 |
3.1.3 生活与创意 |
3.1.4 剪纸艺术的局限性 |
3.2 摩登立意的表现 |
3.2.1 新剪纸艺术风貌 |
3.2.2 时代的叙述性 |
3.2.3 实用美术功能 |
3.3 民间意趣的追求 |
3.3.1 松江剪纸:天真随性、即兴想象 |
3.3.2 颛桥剪纸:百姓生活、时代风貌 |
第三章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海派剪纸艺术”的都市特征 |
4.1 都市民俗文化的乡土与民间 |
4.1.1 民俗文化形态比较 |
4.1.2 传统民间和当代民间 |
4.2 都市记忆与海派剪纸 |
4.2.1 “乡痛”——上海的都市记忆 |
4.2.2 “月海”——持续的民间摹拟 |
第四章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海派剪纸艺术”传承策略 |
5.1 “海派剪纸艺术”传承困境 |
5.1.1 迷失“后乡土” |
5.1.2 传承人保护 |
5.1.3 “表演性”缺失 |
5.1.4 维权与原创 |
5.2 “海派剪纸艺术”发展策略 |
5.2.1 中心与边郊城区双重发展模式 |
5.2.2 打造都市非遗“文化空间” |
5.2.3 开发都市多样化创新形式 |
5.2.4 创建都市非遗文化记忆系统 |
第五章 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教材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9)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1.3.1 视觉审美理论研究 |
1.3.2 认知意向理论研究 |
1.3.3 行为心理理论研究 |
1.3.4 生态可持续理论研究 |
1.3.5 上海特色文化理论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2 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界定与价值体现 |
2.1 空间 |
2.1.1 空间的认知 |
2.1.2 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定义 |
2.1.3 城市空间的相关概念辨析 |
2.2 城市公共空间 |
2.2.1 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
2.2.2 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要素 |
2.2.3 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 |
2.3 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体现 |
2.3.1 公共空间与公共功能 |
2.3.2 公共空间与传统文化 |
3 历史与变迁--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背景与演变 |
3.1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背景分析 |
3.1.1 自然地理要素 |
3.1.2 经济环境要素 |
3.1.3 历史人文要素 |
3.2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 |
3.2.1 19世纪以前--封建时期的城市空间 |
3.2.2 19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公共空间的起源与兴起 |
3.2.3 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公共空间的混乱与改造 |
3.2.4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大跃进至文革时期公共空间的冒进与衰落 |
3.2.5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公共空间的复兴 |
3.2.6 21世纪—新世纪公共空间的人性化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4 体系与结构--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层级划分与解析 |
4.1 宏观层级--城市整体公共空间网络与格局 |
4.1.1 宏观层级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
4.1.2 宏观层级公共空间的研究内容 |
4.1.3 上海市宏观层级的公共空间解析 |
4.2 中观层级—城市街区与城市公园 |
4.2.1 中观层级公共空间的概念 |
4.2.2 中观层级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内容 |
4.2.3 上海市中观层级的公共空间解析 |
4.3 微观层级的上海城市公共空间 |
4.3.1 微观层级公共空间的概念 |
4.3.2 微观层级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内容 |
4.3.3 上海市微观层级的公共空间解析 |
4.4 公共空间体系的构建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文化与传承--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融合与实践 |
5.1 上海市公共文化发展概况 |
5.1.1 上海市文化发展历程 |
5.1.2 上海市文化产业布局分析 |
5.1.3 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与城市公共空间 |
5.1.4 文化发展对上海公共空间的影响 |
5.2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
5.2.1 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现状分析 |
5.2.2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策略 |
5.3 公共文化与公共场所营造 |
5.3.1 传统文化与公共场所 |
5.3.2 创意文化与公共场所 |
5.3.3 文化活动与公共场所 |
5.4 公共文化与公共建筑 |
5.4.1 公共文化与历史建筑 |
5.4.2 公共文化与现代建筑 |
5.4.3 公共文化与宗教建筑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 |
2.1 上海设计现代性的诞生 |
2.2 上海设计物质化的滥觞 |
2.3 上海海派设计文化的表现 |
2.4 上海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变化 |
2.5 上海设计:在技术、审美与社会变迁中的发展 |
第三章 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 |
3.1 城市形态变迁中的上海道路 |
3.2 淮海路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整体设计分析 |
3.3 淮海路形态构成的设计要素分析 |
3.4 淮海中路行号录变迁与形态设计 |
第四章 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 |
4.1 霞飞路到淮海路的变迁——老上海记忆的设计文脉 |
4.2 淮海路设计:彰显吃、穿、住的欧陆风情 |
4.3 襄阳公园与复兴公园设计的法式风格 |
4.4 重要街景节点:国泰电影院的装饰设计艺术 |
第五章 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 |
5.1 视觉中的身体美学: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设计 |
5.2 视觉构成法则的应用:淮海路的画报广告设计 |
5.3 视觉的秩序与璀璨:淮海路的霓虹灯广告设计 |
第六章 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 |
6.1 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2 上海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3 交通工具设计的功能美学 |
6.4 温暖与精雅:透射照明设计的欧陆气息 |
第七章 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 |
7.1 工商业的崛起:城市意象中的上海设计变迁 |
7.2 视觉与文化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变迁 |
7.3 时尚与高雅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特征 |
第八章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 |
8.1 上海设计创新的“生态”要素 |
8.2 上海设计创新的“传统”要素 |
8.3 上海设计创新的“智慧”要素 |
8.4 上海设计创新的“视觉”要素 |
8.5 上海设计创新的“美育”要素 |
8.6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发展的可能性探索 |
小结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1:上海近现代设计主要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理念等 |
附2:上海设计文化大事记 |
附1、附2的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构筑“海派广场” 提升四川北路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交媒体视域下上海街道文化的内容创造与传播研究 ——以WalkinShanghai的设计实践为例[D]. 陈雨椒. 东华大学, 2021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消费文化视角下城市购物游憩空间发展演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沈欢欢.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上海城市旅游地标分类与空间布局研究[D]. 曾俊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D]. 李依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上海购物中心空间演化及区位选择因素研究[D]. 刘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D]. 吴昉. 上海大学, 2016(04)
- [9]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研究[D]. 钟莉. 华中科技大学, 2016(11)
- [10]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D]. 沈唯. 上海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