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硬化病人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岚岚[1](2014)在《胃动素受体在狗胃肠动脉及其神经系统的表达》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胃动素(Motilin, MTL)由22个氨基酸组成,最早被J.C. Brown在猪十二指肠粘膜分离出来,是由小肠上段和空肠黏膜的Mo内分泌细胞合成的一种脑肠肽。胃动素主要通过与胃动素受体相结合发挥作用。米勒等认为,胃动素受体在神经及平滑肌表达不同的结合特性和药理功能,故胃动素受体可分为神经型(N)和肌肉型(M)两种亚型。但在血管上是否存在胃动素受体少有报道。我们课题组在前期试验中发现,在消化间期,狗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静止期(Ⅰ相)时,胃血流是稳定的,而在收缩期(Ⅱ和Ⅲ相),胃左动脉的血流水平提高到静止期水平的240%,持续可达30分钟。进入静止期30分钟以后,若在狗的静脉内持续性滴注胃动素,可在诱导出现与MMCIII期类似的胃及十二指肠运动的同时,也诱导了胃左动脉血流的增加,其类似于自然发生的周期性胃左动脉血流的变化。当停止输注胃动素时,胃左动脉血流的高度迅速恢复到静止期水平。而胃动素受体拮抗剂(GM-109)则能完全抑制胃动素诱导的和自然发生的周期性胃血流的增加和胃和十二指肠运动,且GM-109持续性输注停止以后,立即出现胃左动脉血流的升高和胃及十二指肠的运动。而在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均未发现上述类似变化。在此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对狗胃肠道动脉上胃动素受体表达的研究,从组织细胞层面澄清了胃动素诱发消化间期在体狗胃左动脉周期性舒张的靶受体在胃左动脉内皮细胞膜上,这为进一步研究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量的调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胃动素通过与胃动素受体结合,在消化间期周期性地释放并调节胃肠道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MC)。MMC是人和哺乳动物与生俱来的基本运动形式,在整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因此研究胃动素受体在整个胃肠道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对治疗胃肠动力性疾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1.研究胃动素受体在离体狗胃动脉上的表达,并与肠动脉的表达强度相比较;2.研究胃动素受体在离体狗的胃肠道管壁的分布并对表达强度进行比较。方法:1.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及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检测胃动素受体在狗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上的表达;2.用RT-PCR法检测胃动素受体mRNA在狗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上的表达;3.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动素受体蛋白在狗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上的表达。4.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及RT-PCR法检测胃动素受体在狗整个胃肠道各部位的表达并对表达强度进行比较;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染色发现胃动素受体位于动脉内皮细胞上,且相对于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主要在胃左动脉上呈免疫组化强阳性表达,即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P<0.01);2.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进一步确认胃动素受体位于动脉内皮细胞膜上,且胃左动脉的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P<0.01);3.RT-PCR法检测到狗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上胃动素受体mRNA的表达,胃动素受体mRNA的表达量依次为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与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相一致(P<0.01);4.Western blot法检测到胃动素受体蛋白在狗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上的表达,在狗胃左动脉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肠系膜上动脉,在肠系膜下动脉上最低,这与RT-PCR结果相吻合(P<0.01);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染色发现胃动素受体在狗胃窦、十二指肠、回肠、空肠、近端结肠、中端结肠的肌间神经纤维和肠肌间神经丛均呈免疫组化阳性表达,而远端结肠呈阴性表达,表达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近端结肠>胃窦>中端结肠>远端结肠(P<0.05);6.RT-PCR法检测到狗胃窦、十二指肠、回肠、空肠、近端结肠、中端结肠胃动素受体mRNA的表达,表达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近端结肠>胃窦>中端结肠>远端结肠(P<0.05)。结论:1.胃动素受体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2.在支配胃肠道的动脉系中,胃动素受体在胃左动脉上呈优势表达,肠系膜上动脉上呈弱阳性表达,肠系膜下动脉呈阴性表达;3.胃动素受体分布于除了远端结肠以外整个狗的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和神经纤维;4.胃动素受体在狗胃肠道的表达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近端结肠>胃窦>中端结肠>远端结肠。
周秀娟[2](2013)在《慢性乙肝肝硬化胃动力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慢性乙肝后肝硬化病人胃动力素与胃动力之间的关系,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病人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10月以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60例,通过胃电图检查胃的节律功能、用Child分级来判定肝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胃动素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与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呈现正相关,同时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结论肝损伤程度与胃运动功能障碍成正相关,与肝硬化病人胃对胃动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系。
邓晶晶,范慧敏,张爱民,谢敏,谭行华[3](2012)在《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肝组织受损时,胃肠道是受影响最早且最严重的肝外器官。肝硬化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早饱、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这种由肝功能不全或失代偿而引起的胃肠道在分泌、吸收、运动、屏障及循环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又称为肝性胃肠功能障碍,其中以胃肠运动障碍表现最为突出。
黄勇华,罗伟生,李桂贤,何振华[4](2004)在《肝硬化患者胃动力特点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
熊良庚[5](2004)在《肝硬化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
熊良庚[6](2004)在《肝硬化与胆囊及VIP、CCK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 对我院68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肝功能的Child-Pugh分级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生率,以及与肝功能分级,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关系; (2) B超测定30例肝硬化、10例肝炎患者空腹和脂肪餐后胆囊的容积,计算其排空率,并检测血浆胆囊收缩素(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2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1) 682例肝硬化患者中,492例胆囊壁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占72.1%;发现胆囊结石143例,占20.9%;合并胆囊炎98例,发生率为14.3%;肝硬化合并胆囊炎以ChildC级最高,ChildA和ChildB相比却无显着性差异。(2) 对照组、肝炎组及ChildA、ChildB、ChildC级肝硬化患者脂肪餐后1小时胆囊排空率依次为(75.4±2.8)%、(61.3±5.6)、(63.2±1.7)%、(55.3±2.2)%和(42.2±1.2)%,各组胆囊排空率比较,正常组> Child A(或肝炎组) > Child B >Child C(逐级比较P<0.05);但肝炎组同ChildA级肝硬化相比较,胆囊排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肝炎组和ChildA、ChildB、ChildC级肝硬化患者血<WP=6>浆空腹CCK(pg/ml)依次为187.7±30.6; 194.6±27.2; 233.1±35.5,274.8±41.1; VIP(pg/ml)依次为30.1±2.8; 58.3±5.2; 61.5±8.2; 94.3±13.7; 141.5±27.6;餐后CCK(pg/ml)依次为211.8±29.7; 256.7±42.8; 272.6±34.4; 305.7±43.7;餐后VIP(pg/ml)依次为69.6±6.8; 72.1±7.7; 110.5±15.3; 157.2±28.1.各组中同一指标相比,除ChildA与肝炎组外,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 (1)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越重,胆囊壁增厚越明显,胆囊结石发生率越高,且与血清TBA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ALB水平呈负相关; (2) 肝硬化患者胆囊排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肝功损害越重,胆囊排空率越低,其机制与CCK和VIP受体发生改变有关。
索宝军[7](2003)在《清热理气煎剂对肝病性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消化不良(dyspepsia)是消化系统最多发的临床征候群,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餐后腹胀、嗳气、厌食、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由全身或局部器质性疾病引起,称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而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他肝脏疾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患病率很高,由肝脏功能不全所引起的消化道的运动、吸收、分泌、屏障、血液循环等方面的功能障碍,称之为肝性胃肠功能不全(hepatic gastrointestinal insufficiency)⑵。门诊有很多肝病病人是以上述消化不良症状为首发症状来就诊。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消化不良症状,经过检查未能发现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足以解释其症状,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约30%—80%消化不良患者有消化期和消化间期运动功能障碍(16)。胃排空功能是评价消化期功能的主要指标,胃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与神经、体液、精神因素等多方面有关,目前关于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尚不深入。本试验探讨胃肠激素水平与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之间的关系。目前,临床治疗消化不良主要应用胃肠动力药,如多<WP=4>潘立酮、西沙必利等,能改善一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许多患者疗效并不佳。我们应用清热理气煎剂分别对慢性肝病及FD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胃排空、胃肠激素、症状积分的变化,对清热理气煎剂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55例消化不良患者根据其病因分为两组,慢性肝病组27例,男16名,女11名;FD组28例,男13名,女15名;健康对照组18例,男8名,女10名,对三组受试者用WDL—2000型胃动力诊断治疗仪进行液相胃排空检测,记录半排空时间;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并对两组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慢性肝病患者及FD患者液相胃半排空时间及胃肠激素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的差异,给予消化不良患者清热理气煎剂治疗,每次125ml,每日2次,服用5天后,再检查液相胃排空时间、胃肠激素水平,并进行临床症状积分。根据检测治疗前后其差异的显着性评价清热理气煎剂的临床疗效,并做临床症状积分与胃排空时间、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慢性肝病组、FD组的胃半排空时间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慢性肝病组 16.52±9.44min,FD组17.04±7.57min VS正常对照组 10.66±2.30 min p<0.01)。治疗前肝病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空腹血胃肠激素水平的比较:慢性肝病组患者血浆胃动素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及胆囊收缩素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FD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空腹血胃肠激素水平的比较:FD患者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胃泌素及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WP=5>患者液相胃半排空、症状积分及血胃肠激素的变化:慢性肝病组患者症状积分由治疗前9.58±3.44变为治疗后7.04±3.10;FD组患者由治疗前9.16±3.66变为治疗后6.48±3.23;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均<0.001)。慢性肝病组患者液相胃半排空时间由治疗前16.52±9.44 min变为治疗后10.63 ±4.50 min;FD组患者由治疗前17.04 ±7.57 min变为治疗后12.78 ±4.53 min;两组治疗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P均<0.05)。在服用清热理气煎剂后,慢性肝病组病人的胃泌素和胆囊收缩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FD组病人的血浆胃动素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胃泌素及胆囊收缩素明显降低(p<0.05),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经相关分析,慢性肝病与FD组患者治疗前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与其胃半排空时间呈正相关 (P <0.01)。两组治疗后随着胃排空时间缩短,症状积分下降,两者亦呈正相关(P<0.01)。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与各项胃肠激素水平与变化的相关性:慢性肝病组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浆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胃泌素及胆囊收缩素呈正相关(p<0.01)。FD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与血浆胃动素呈负相关(p<0.01),与胃泌素及胆囊收缩素呈正相关(p<0.01);与血管活性肠肽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慢性肝病组与FD组患者的液相胃排空功能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慢性肝病组患者血浆胃动素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及胆囊收缩素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FD患者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胃泌素及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清热理气煎剂能有效降低慢性肝病组病人的胃泌素和胆囊收缩素水平,对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无明显影响;能有效升<WP=6>高FD组病人的血浆胃动素水平,降低胃泌素及胆囊收缩素水平,对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无明显影响;治疗后两组的液相胃排空功能改善,同时临床症状积分下降,而且两者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相关性;中药治疗前后慢性肝病组?
陈正言,赵凯国,朱小平,李泽民,李跃川,范云程[8](2000)在《肝硬化病人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肝炎肝硬化病人、慢性肝炎病人和正常人空腹血浆胃动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病人平均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异常率(> 312 ng/m l为异常)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和正常人,且Child C级> B级> A级。肝硬化时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邓晶晶,袁青[9](2019)在《足三针对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患者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足三针治疗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从胃排空与胃肠激素的变化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60例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30例/组。对照组予护肝降酶等常规治疗,针刺组除常规治疗外每日电针双侧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消化道症状评分、胃液体半排时间、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消化道症状评分和胃液体半排时间减少(P<0.05),胃动素、胃泌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下降(P<0.05)。相关分析表明,针刺组胃液体半排时间与血管活性肠肽呈正相关(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减轻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消化道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胃排空,调节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有关。
宋海楠,马燕兰[10](2014)在《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国内外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护士了解目前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对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的观察,早期发现胃肠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二、肝硬化病人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硬化病人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胃动素受体在狗胃肠动脉及其神经系统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综述 胃动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
1.1 胃动素的结构及生理作用 |
1.1.1 胃动素的发现 |
1.1.2 胃动素的分子结构 |
1.1.3 胃动素分布 |
1.1.4 胃动素的生理作用 |
1.1.4.1 胃动素与胃粘膜血流的关系 |
1.1.4.2 胃动素与血管活性肠肽(VIP) |
1.1.4.3 胃动素与血管反应调节 |
1.1.4.4 胃动素与Ghrelin |
1.1.5 胃动素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
1.1.5.1 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 |
1.1.5.2 胃动素与消化性溃疡 |
1.1.5.3 胃动素与消化系统肿瘤 |
1.1.5.4 胃动素对胆道运动的调节 |
1.1.5.5 胃动素与术后胃肠功能 |
1.1.5.6 胃动素与肝硬化 |
1.1.5.7 胃动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
1.2 胃动素受体的一般特性及作用机制 |
1.2.1 胃动素受体的分布及分型 |
1.2.2 胃动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 |
1.2.3 红霉素与胃动素受体激动剂 |
1.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2章 胃动素受体在狗胃左动脉的优势表达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主要仪器 |
2.2.1.2 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实验动物及标本取材 |
2.2.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 |
2.2.2.3 免疫荧光双重染色 |
2.2.2.4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 |
2.2.2.5 Western blot |
2.2.2.6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2.3 结果 |
2.3.1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TLR在支配胃肠道动脉系血管内皮上的表达 |
2.3.2 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MTLR在支配胃肠道动脉系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表达 |
2.3.3 RT-PCR法检测各组织上MTLR mRNA的表达 |
2.3.4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织上胃动素受体蛋白的表达 |
2.4 讨论 |
2.4.1 胃动素受体的表达部位 |
2.4.2 胃动素受体在胃左动脉优势表达 |
2.4.3 胃动素受体在肠系膜上动脉呈弱阳性表达 |
2.4.4 胃动素受体的亚型 |
2.4.5 胃动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 |
2.4.6 我们此项研究的生理学意义 |
2.4.7 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2.5 小结 |
第3章 胃动素受体在狗胃肠神经系统的差异性分布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主要仪器 |
3.2.1.2 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实验动物及标本取材 |
3.2.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 |
3.2.2.3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 |
3.2.2.4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 |
3.3.1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TLR在胃肠道的分布及表达强度的比较 |
3.3.1.1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TLR在胃肠道的分布 |
3.3.1.2 胃肠道不同部位上MTLR表达强度的比较 |
3.3.2 RT-PCR检测MTLRmRNA在狗胃肠道各部位的表达及表达强度的比较 |
3.3.2.1 RT-PCR检测MTLR mRNA在狗胃肠道各部位的表达 |
3.3.2.2 MTLR mRNA在狗胃肠道不同部位表达的比较 |
3.4 讨论 |
3.4.1 胃动素受体的表达部位 |
3.4.2 胃动素受体表达强度的比较 |
3.4.3 胃动素与MMC |
3.4.4 展望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慢性乙肝肝硬化胃动力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胃动素的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胃动素 |
3.2 胃动素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作用机制 |
(3)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 |
1.1 胃肠排空功能异常 |
1.2 胃肠电生理紊乱 |
1.3 胃肠激素和胃肠相关内分泌因子含量改变 |
1.4 门脉系统高压 |
1.5 肠道细菌的繁殖 |
1.6 平滑肌收缩性能改变 |
1.7 肠神经系统受损 |
1.8 Cajal细胞异常 |
2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与胃肠动力的关系 |
3 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进展 |
4 传统医学对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认识及治疗 |
5 结语 |
(4)肝硬化患者胃动力特点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硬化患者胃动力特点 |
1.1 胃排空功能障碍 |
1.2 胃电活动异常 |
1.3 胃动力相关激素异常 |
2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与胃动力关系 |
3 肝硬化胃动力障碍的治疗及意义 |
(5)肝硬化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硬化与胃动素 |
2 肝硬化与胆囊收缩素 |
3 肝硬化与血管活性肠肽 |
4 肝硬化与胃泌素 |
5 肝硬化与其它胃肠激素 |
6 小 结 |
(6)肝硬化与胆囊及VIP、CCK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 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小 结 |
文献综述一 |
文献综述二 |
致 谢 |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目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清热理气煎剂对肝病性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清热理气煎剂对肝病性及功能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足三针对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患者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5.1 疗效评价 |
1.5.2 胃液体排空检测 |
1.5.3 胃肠激素检测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疗效分析 |
2.2 两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比较 |
2.3 两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比较 |
2.4 两组血浆胃动素比较 |
2.5 两组血清胃泌素比较 |
2.6 相关分析 |
3 讨 论 |
四、肝硬化病人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胃动素受体在狗胃肠动脉及其神经系统的表达[D]. 杨岚岚. 吉林大学, 2014(09)
- [2]慢性乙肝肝硬化胃动力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周秀娟.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4)
- [3]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J]. 邓晶晶,范慧敏,张爱民,谢敏,谭行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2(09)
- [4]肝硬化患者胃动力特点及临床意义[J]. 黄勇华,罗伟生,李桂贤,何振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03)
- [5]肝硬化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概况[J]. 熊良庚. 重庆医学, 2004(05)
- [6]肝硬化与胆囊及VIP、CCK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D]. 熊良庚. 重庆医科大学, 2004(03)
- [7]清热理气煎剂对肝病性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D]. 索宝军. 河北医科大学, 2003(01)
- [8]肝硬化病人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陈正言,赵凯国,朱小平,李泽民,李跃川,范云程. 临床内科杂志, 2000(01)
- [9]足三针对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患者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影响[J]. 邓晶晶,袁青. 四川中医, 2019(10)
- [10]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 宋海楠,马燕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