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茶提取物的制备及其鞣质的含量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贾婉婷[1](2021)在《全麦挂面脂质酸败的抑制研究》文中提出全麦挂面符合消费者对营养健康和膳食均衡的需求,所以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制作全麦挂面的原料—全麦粉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UFAs)和高活性的脂质降解酶,再加上挂面制作过程的多道加工工序的影响,全麦挂面极易发生酸败,从而影响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基于此,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通过过热蒸汽处理(SST)、挤压处理(ET)、过热蒸汽联合挂面加工制作关键点控制等技术和手段来抑制全麦挂面的脂质酸败,为全麦挂面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SST对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SST后,全麦粉的脂肪酶、过氧化物酶(POD)被完全钝化,脂肪氧合酶(LOX)活性降低了95%;SST-190℃-5s组总生育酚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储藏期间未处理全麦粉脂肪酸值增幅是处理组的151倍;SST-190℃-5s处理组的UFAs降解量和总生育酚降低量小于未处理组。SST显着降低了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降解酶的活性(p<0.05),抑制了脂肪酸值的增长,UFAs的降解以及生育酚的消耗;未处理组的挥发性物质以2-戊基呋喃为主,处理组以正己醛为主。其中,SST-190℃-5s处理组的全麦挂面在加速储藏12周后UFAs和总生育酚分别只降低了2.7%、10.9%,远低于未处理组(12.3%、41.4%)。综上,SST显着抑制了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储藏期间的脂质降解,其中SST-190℃-5s处理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研究了ET对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ET后,全麦粉的脂肪酶、LOX、POD、脂肪酸值、UFAs、多酚含量分别降低了89.1%、85.4%、95.7%、28.6%、15.6%、7%。ET后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肪酶、LOX和POD活性显着降低(p<0.05)。加速储藏12周后未处理全麦粉的脂肪酸值增幅、UFAs降解量、多酚降解量分别是ET-150℃处理组的5.2、19.6、8.5倍,挥发性物质中2-戊基呋喃、正己醛相对含量分别是ET-150℃处理组的2.7、0.4倍;未处理全麦挂面的脂肪酸值增幅、UFAs降解量、多酚降解量、总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是ET-150℃处理组的8.8、116、13、1.8倍,2-戊基呋喃、正己醛相对含量是ET-150℃处理组的2.9、2.3倍。总之,ET显着抑制了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储藏期间的脂质降解,其中ET-160℃处理组抑制效果更好。最后,研究了SST联合挂面加工制作关键点的控制对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挂面加工制作过程中脂质降解严重,全麦粉制作成全麦挂面后,脂肪酶、LOX、POD、脂肪酸值、UFAs、总生育酚含量分别下降了约35.7%、85.4%、44%、40.3%、40.6%、82.7%。其中和面工序影响最为显着,和面工序后全麦粉的脂肪酶、LOX、POD、脂肪酸值、UFAs、总生育酚含量分别下降了约28.8%、76.7%、32.4%、32%、13.2%、57.7%,总挥发性物质含量增长了23.9%。过热蒸汽联合真空和面工艺显着缓解了全麦挂面储藏期间UFAs、生育酚总量的降低以及挥发性物质的生成。加速储藏12周后UFAs和生育酚总量仅降低了2.7%、10.9%,远低于其它组(17.6%、46%)。总之,挂面制作过程中脂质降解严重,但SST联合真空和面工艺显着缓解了全麦挂面储藏期间的脂质降解。
金唯一[2](2021)在《米邦塔仙人掌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及化妆品中10种植物组分HPLC法测定》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基于UHPLC-QE-MS法米邦塔仙人掌提取物定性分析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MS)鉴别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叶状茎表皮、叶肉、果皮和果汁)的主要成分。方法:本实验采用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以清除DPPH为指标,确定了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的最佳提取溶剂;采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UHPLC-QE-MS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果皮和果汁四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结果: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和果皮的最佳提取溶剂分别为水、70%乙醇和50%乙醇,果汁直接应用;在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中共鉴定了66种化合物,负离子检测模式下41种,正离子检测模式下26种,其中芦丁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检出,主要是有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在叶状茎表皮、叶肉、果皮和果汁中番石榴酸(piscidic acid)含量较多,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叶状茎表皮和果皮中。结论:本实验首次对米邦塔仙人掌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为其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部分基于分光光度法米邦塔仙人掌提取物的定量分析目的:测定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中黄酮、多酚、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粗提物中的黄酮、多酚、多糖和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果皮和果汁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37.31 mg·g-1、24.24 mg·g-1、57.15 mg·g-1、5.08 mg·m L-1,蛋白质的含量为141.45 mg·g-1、78.92 mg·g-1、193.09 mg·g-1、7.77 mg·m L-1,多酚含量分别为23.72 mg·g-1、11.21 mg·g-1、29.70 mg·g-1、0.76 mg·m L-1,黄酮含量分别为0.01 mg·g-1、0.28 mg·g-1、3.33 mg·g-1、果汁中未检出。结论: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富含多糖和蛋白质化合物,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生物活性。第三部分基于HPLC法米邦塔仙人掌两种主要成分定量分析及生物活性评价目的:定量分析米邦塔仙人掌的两种主要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分离和鉴定两个主要化合物,通过HPLC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实验,评价番石榴酸的抗氧化活性;利用体外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实验评价其抗敏活性。结果:从米邦塔仙人掌中分离鉴定出2个化合物,分别是5-羟甲基-2-呋喃甲醛(1)和番石榴酸(piscidic acid)(2),番石榴酸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米邦塔仙人掌叶肉粗提物、叶状茎表皮粗提物、果皮粗提物中5-羟甲基-2-呋喃甲醛的含量分别为2.04 mg·g-1、0.67 mg·g-1、0.32mg·g-1,果汁中未检测;番石榴酸的含量分别为18.53 mg·g-1、45.71 mg·g-1、29.01 mg·g-1、0.44 mg·m L-1;番石榴酸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692.04μg·m L-1;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66.79μg·m L-1,强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的IC50值为3662.60μg·m L-1,稍低于阳性对照甘草酸二钾。结论:米邦塔仙人掌番石榴酸含量较多,且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本实验为米邦塔仙人掌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第四部分米邦塔仙人掌生物活性研究目的:考察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及其果实中果皮和果汁各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抗敏活性。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及其果实的果皮的粗体物和果汁不同极性洗脱部位,运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实验,评价各部位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体外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实验评价各部位粗提物的抗敏活性。结果:米邦塔仙人掌果汁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其IC50值分别为25.21μL·m L-1和16.13μL·m L-1。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果皮粗提物30%乙醇洗脱物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较好,其IC50为62.26μg·m L-1,叶状茎表皮粗提物水洗脱物清除羟自由基效果较好,其IC50为81.86μg·m L-1;果汁、果皮粗提取物和叶肉粗提物对透明质酸酶的半抑制率均强于阳性对照甘草酸二钾,其分别为4.31μL·m L-1、387.26μg·m L-1、2337.17μg·m L-1、3445.08μg·m L-1。结论:本文首次对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及其果实果皮和果汁各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敏活性进行考察,为米邦塔仙人掌作为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原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目的:建立化妆品中10种植物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加入适量提取溶剂,涡旋混匀,部分乳状样品加入Na Cl破乳,超声30 min提取目标组分,以上样品处理后均12000 r·min-1,离心5 min,取上清液注入HPLC中检测。结果:对市售的43件宣称含有本实验所检测的10种植物组分的化妆品进行检测。10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芍药的化妆品中,9件检出含有芍药成分,1件未检出;4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黄芩的化妆品中,2件检出含有黄芩成分,2件未检出;3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积雪草的化妆品中,3件检出含有积雪草成分;5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苦参的化妆品中,2件检出含有苦参成分,3件未检出;6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当归的化妆品中,均未检出当归成分;7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复活草的化妆品中,3件检出含有复活草成分,4件未检出;2件何首乌洗发液均未检出何首乌成分;2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红花的化妆品中,均未检出含有红花成分;1件葛根面膜化妆品,未检出葛根成分;3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侧柏叶的洗发样品中,2件检出侧柏叶样品,1件未检出。结论:本文建立了一种方便快速检测化妆品中植物组分的方法。
朱雨梦[3](2021)在《烘焙工艺对蒸青绿茶品质成分的影响》文中提出蒸青焙茶由蒸青绿茶经过后续烘焙工艺制成,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茶产品,具有独特的烘焙香气,口感醇厚,可作为茶饮料和食品的配料,市场潜力巨大。蒸青焙茶的滋味成分和香气组分受到烘焙工艺的影响,但缺乏相关的系统研究。本论文以蒸青绿茶为原料,采取不同烘焙方式(远红外辐射处理和滚筒烘焙处理)和不同的烘焙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制备蒸青焙茶样品,测定所制茶样的色差值、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和挥发性物质含量,并就香气特质进行定量描述性分析,采用生信统计手段——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法从大数据范围探索性分析挥发性物质和各香气属性因子之间的关联。该研究有助于明确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以及特征烘焙香型形成的物质基础,采用先进统计学手段建立起茶叶化学成分和茶叶感官评审之间的桥梁,为茶叶风味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色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烘焙工艺处理对蒸青焙茶干茶色泽和汤色的影响。在两种烘焙工艺下,随着烘焙程度的加深,蒸青焙茶干茶色泽由暗绿转为黄褐色,总色差值ΔE增加,与原料蒸青绿茶的整体差异越明显。滚筒烘焙所制茶样的色泽比相同烘焙程度的远红外辐射所制蒸青焙茶的色泽暗褐。远红外辐射和滚筒烘焙处理均明显降低茶汤的明亮度L值,增加红色度a值,且滚筒烘焙处理对茶汤褐变的作用效果强于远红外辐射处理。(2)研究了不同烘焙工艺处理对蒸青焙茶主要滋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处理后茶样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大量减少,重度远红外辐射和重度滚筒烘焙所制茶样相较于对照蒸青绿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保留率分别为61.9%和45.9%。滚筒烘焙处理能显着降低茶样中的茶多酚含量,重度滚筒烘焙所制茶样相较于对照蒸青绿茶的茶多酚保留率为77.5%,而远红外辐射处理对茶样茶多酚的含量影响不明显。咖啡碱在烘焙过程中较稳定。重度远红外辐射处理和不同程度滚筒烘焙处理均显着减少蒸青焙茶茶样中的儿茶素类和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这些样品对应的总儿茶素类含量介于57.9-165.8 mg/g,黄酮醇苷总含量介于2548.6-5798.3μg/g,显着低于对照样品的总儿茶素类含量(186.1 mg/g)和黄酮醇苷总含量(6077.4μg/g)。烘焙处理能显着增加非表型儿茶素类的含量,减少表型儿茶素类、非酯型儿茶素类、酯型儿茶素类、非邻苯三酚型儿茶素类和邻苯三酚型儿茶素类的含量。所有类型的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含量均明显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儿茶素类和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能有效区别不同烘焙工艺所制的蒸青焙茶样品。(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挥发性化合物,研究不同烘焙工艺处理对蒸青焙茶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检测到105种挥发性化合物,醇类、醛类和酮类是蒸青绿茶的主要挥发性物质。随着烘焙程度的加深,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呋喃类、吡咯和吡嗪类物质含量和占比大幅度增加。而远红外辐射处理能减少呋喃类物质的形成,同时保留或增加醇类物质。(4)采用香气定量描述法分析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香气属性的影响。受训审评小组成员针对鲜爽、嫩香、清长、甜香、炒米香、焦气、足火香8项香气属性因子,进行打分。结果表明,远红外辐射处理所制茶样具有明显的炒米香,且烘焙程度越高,炒米香越明显,而滚筒烘焙处理所制茶样的足火香和焦气更明显。(5)采用WGCNA法分析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和8项香气属性因子得分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有56种挥发物质与炒米香、足火香、焦气这三个香气属性因子得分呈正相关,而与青气、鲜爽、嫩香这三个香气属性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其中,重度远红外辐射处理所制茶样的苯甲醇、2,5-二甲基吡嗪和脱氢芳樟醇的含量最高,而滚筒烘焙处理所制茶样的(E,E)-2,4-庚二烯醛、3,5-辛二烯-2-酮、糠醛、1-乙基-1H-吡咯、水杨酸甲酯、1-乙基-1H-吡咯-2-甲醛和(E,E)-2,4-辛二烯醛含量较高,这或与不同烘焙工艺所制茶样的特征香型有关。
黄倩[4](2021)在《挂面脂质酸败影响因素及脂质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挂面具有含水量低、易储存且食用方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但在长期储藏期间,挂面易酸败产生不良风味,降低了其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挂面脂质酸败影响因素较多,本论文将从原料、加工和包装储藏三方面展开探讨,同时探究脂质变化规律。首先,研究小麦粉新鲜度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将小麦粉存放0周、4周、8周和16周设置不同新鲜度梯度的小麦粉,发现小麦粉存放8周后脂肪酸值(FFA)超过上限值100 mg KOH/100g;4种新鲜度小麦粉制成挂面后FFA值分别降低了58.2、57.5、80.7和91.6 mg KOH/100g,亚油酸含量下降了2.78%、4.87%、5.61%和7.56%;挂面经4周储藏,0周和4周小麦粉挂面FFA值无显着(p>0.05)变化,而8周和16周小麦粉挂面FFA值升高3.9和33.0 mg KOH/100g。同时,16周小麦粉挂面亚油酸下降3%,而其他挂面组无明显变化;综上,低新鲜度小麦粉脂质水解程度高,小麦粉加工成挂面过程中和挂面储藏期间脂质水解和氧化更明显。其次,研究小麦粉加工精度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影响。结果表明:储藏期间,挂面总脂含量显着(p<0.05)下降,前20粉、70粉、后20粉和全麦粉挂面FFA值分别升高13.2、19.6、26.9和77.31 mg KOH/100g。同时,全面挂面和后20粉挂面储藏期间亚油酸含量低于前20粉和70粉挂面,而挥发性物质乙酸、己酸和壬酸含量和自由基含量高于前20粉和70粉挂面。全麦挂面内源性脂肪酶活性在储藏期间下降50%,但仍高于前20粉和70粉挂面。综上,小麦粉加工精度低,制得的挂面在储藏期间脂质更易水解和氧化,脂质稳定性较低。再次,研究麸皮和胚芽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影响,结果表明,麸皮和胚芽混合回添组、麸皮回添组、胚芽回添组和未回添组挂面储藏期间FFA值分别升高了128.81、101.3、28.17和21.4 mg KOH/100g;挥发性物质己酸含量在储藏期间不断升高,以麸皮回添及混合回添组含量较高。综上,麸皮和胚芽混合回添会产生协同作用,促使挂面脂质水解和氧化,且麸皮占主导作用。同时,研究加工工序对挂面脂质酸败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和压延工序使游离脂含量下降0.45%、结合脂含量升高0.43%、FFA值由47.4 mg KOH/100g降低至20.5mg KOH/100g、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降低2.72%和0.22%、过氧化值升高4.3meq/kg、自由基含量增长5倍。干燥工序后,FFA值降低至13.6 mg KOH/100g、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降低至61.83%和2.61%。加工过程中脂肪酶活性稳定,而脂肪氧合酶活性显着(p<0.05)下降。综上,挂面加工工序改变脂质存在状态,同时降低了脂质氧化稳定性,以水合和压延工序效果突出。然后,研究干/湿面头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影响。结果表明:湿面头存放24 h,菌落总数达到7.36 lg CFU/g,将其回添制备挂面,挂面初始FFA值及储藏期间FFA值显着(p<0.05)高于0 h、8 h和16 h回添组。回添4%、8%干面头制备挂面,挂面初始FFA值无显着(p>0.05)差异,但8周后8%干面头回添组显着(p<0.05)高于4%回添组。综上:湿面头16 h内回添对挂面酸败影响较小,24 h后回添会明显影响挂面脂质水解程度,微生物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8%干面头对挂面8周储藏期间内脂质影响较小,但长期储藏过程中,干面头高回添量会降低挂面脂质的稳定性。最后,研究包装材料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结果表明:纸+POF、PET、PA/PE包装组的挂面水分含量分别升高1.13%、0.48%、0.47%;FFA值均先增后降,亚麻酸含量降低,以纸+POF包装组变化幅度最明显。综上,透湿性和透氧性高的包装材质会使得挂面吸湿变潮,进而加剧脂质的水解和氧化。
魏莉婷[5](2020)在《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开发》文中提出本论文对于绿豆及绿茶的浸提工艺及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配方进行了研究并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热浸提法研究优化了绿豆及绿茶的浸提工艺,得到绿豆最佳浸提工艺为:温度80℃,时间40min,豆水比1:18;绿茶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时间40min,温度80℃,茶叶细度80目。2、采用恒重法测定了干绿豆的含水率为13.7%,第一种调配方式所得4个比例(豆:茶质量比分别为1:1、1:2、1:4、1:6)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为3.2%、3.3%、4.8%、3.2%;第二种调配方式所得3个比例(豆:茶质量比分别为2:1、4:1、6:1)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分别为5.0%、3.2%、3.3%,符合固体饮料水分含量要求。3、确定了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的澄清技术:微滤技术和冷冻降沉。该澄清技术有效解决了绿豆与绿茶因混合带来的絮凝问题。4、确定了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在两种提取方式的配方。第一种提取方式(独立提取)的配方为豆茶质量比1:4,感官审评总评分最高;第二种提取方式(混合提取)形成了3款不同风味饮料,豆茶提取液体积比2:1时为茶味,4:1时两者滋味相协调,为豆茶味,6:1时为豆味。5、确定了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澄清度的检测波长为600nm,确定了饮料较佳的饮用浓度在1%以下,饮料澄清度达84%以上。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豆茶混合固体饮料中3种主要化学物质的含量,第一种提取方式制备的饮料中牧荆素、异牧荆素、EGCG的含量分别为2.693±0.092mg/g、1.196±0.041 mg/g、80.096±1.087mg/g;第二种提取方式制备的饮料中3种主要化学物质的含量分别为6.287±0.197 mg/g、2.873±0.097 mg/g、76.025±4.792 mg/g(2:1)、6.533±0.017 mg/g、3.449±0.049 mg/g、69.513±1.086 mg/g(4:1)、7.212±0.032 mg/g、4.065±0.022 mg/g、56.365±1.179 mg/g(6:1)。
唐雪平[6](2020)在《基于化学分析与机器学习的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文中研究指明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重要支柱产业。目前铁观音品质评价方法主要为评茶师的人工评价,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制约了铁观音茶叶品牌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机器学习(ML)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在寻找共同性、区分差异性方面具有传统分类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在分析技术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论文利用气相色谱(GC-MS)、液相色谱(HPLC)和近红外光谱(NIRS)检测技术对铁观音茶样的挥发性成分和甲醇可溶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再结合机器学习建立模型对铁观音等级品质进行评价。(1)采用GC-MS法对茶样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余旋夹角、K值聚类、系统聚类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挥发性特征成分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茶样中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不同产区茶样中含量较高的三种成分均为橙花叔醇、α-法尼烯、吲哚,其含量分别为28.8-35.0%、23.7-33.2%和8.4-11.2%;各产区的茶样中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利用余弦夹角法分析不同级别茶样的相似度,发现茶样中共有挥发性成分的相似度随着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降低。数据预处理后,通过K-近邻分类算法(KNN)、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随机森林算法(RF)、梯度提升树算法(GBDT)、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挥发性特征成分进行分析、建模,GCMS-XGBoost算法模型分级效果最优,平均精确率(mAP)为84.4%,确定系数(R2)为0.800,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GCMS-XGBoost算法模型精确率(84.4%)明显高于系统聚类分析(77.2%)和K值聚类分析(78.2%),具备可实际应用的分级精确率和可靠性。(2)利用HPLC法测定铁观音甲醇提取液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咖啡因(Caffeine)、没食子儿茶素(GC)、茶氨酸(L-Theanine)、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10种代表性成分的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机器学习对液相特征成分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各等级茶样中EGCG、Caffeine和EGC三种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成分的含量;不同等级茶样中的EGC、EGCG、Caffeine、EC、GCG和ECG含量均存在三级>一级>二级的规律。HPLC数据经主成分分析法分级的结果与评茶师分级匹配度为83.51%-93.23%,mAP为87.9%,表明所选用的化学组分能够较好地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价。HPLC数据经均值归一化(Norm)法预处理后分别输入XGBoost等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发现HPLC-XGBoost算法模型性能最优,模型的mAP为98.9%、R2为0.963、AUC为0.905,模型ROC曲线和PR曲线优异。可见,HPLC-XGBoost模型精确率远高于经典的主成分分析法,可准确地评价铁观音质量等级。(3)用NIRS法对铁观音茶样进行检测,运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再分别进行自动编码器(AutoEcoder)、主成分分析(PCA)和多层自适应模块化神经网络(HAMNN)降维处理筛选最优的降维方法,最后采用XGBoost等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铁观音近红外光谱-机器学习的品质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六种预处理方法中,SNV法数据预处理效果最佳;HAMNN降维方案优于AutoEcoder和PCA;近红外光谱-机器学习法建模时,NIRS-XGBoost模型分级效果最佳,模型的mAP 95.2%,R2为0.901,AUC值为0.925,模型ROC曲线和PR曲线优异。可见NIRS-XGBoost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铁观音的等级品质。(4)GC-MS、HPLC和NIRS法检测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所建立的铁观音品质评价模型相比较,虽然性能指标有一定的差异,但均能较好地评价铁观音的品质。其中,HPLC-XGBoost模型具有最高mAP(98.9%)和R2(0.963),NIRS-XGBoost模型有较高的mAP(95.2%)和最高的AUC值(0.925)。HPLC-XGBoost和NIRS-XGBoost模型综合性能相当,各项指标均高于GC-MS法所构建模型。GC-MS和HPLC法检测每个样品分别为约250 min和200 min,耗时较长且HPLC法需引入有机溶剂,但可以获得决定茶叶品质的相应化学成分的有关信息,可实现茶样的定性、定量评价,这两者结合机器学习所建立的品质评价体系适用于茶叶生产工艺改进与科研的需要。NIRS法检测每个样品约40 min,耗时短且无需使用有机试剂,方便快捷,但检测结果为光谱数据,不能直接提供与茶叶品质相对应的化学成分信息。NIRS法结合机器学习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准确、便捷,可满足生产和市场交易环节中快速评价的需要。
辛董董[7](2020)在《豆粕发酵肥提高茶叶品质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饮用,而茶叶起初是作为药用。茶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利的化学物质,如多酚、咖啡因、茶氨酸、多糖和其他化合物。大量的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证明,绿茶和多酚具有不同的抗癌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包括抗氧化活性的刺激。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类黄酮数据库,冲泡的绿茶平均每100 mL中含有126.6 mg儿茶素和77.8 mg EGCG,这是在1 g茶叶/100 mL冲泡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大量试验结果研究表明,有机肥对茶叶中化学成分含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日照绿茶为试材,采用追肥方式。探究施用豆粕发酵肥后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茶叶品质的影响,同时分析施用豆粕发酵肥后茶园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中内含成分的相关性以及不同采收期茶叶中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创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TP、茶氨酸和茶碱对细胞氧化损伤的水平。通过本试验为TP、茶氨酸和茶碱预防和治疗氟致神经损伤和肝脏疾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及为施用豆粕肥提高茶叶中化学成分含量与本身具有的功能活性相互联系方面增添一些研究数据,可以进一步开发成相应的天然有效抗氧化剂产品。同时,向广大消费者和饮茶爱好者提供具有高含量茶多酚的茶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豆粕发酵肥对茶园土壤、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茶树的百芽重和萌芽密度是茶树生长的重要指标,是决定茶叶产量的重要因子。试验得出施用豆粕发酵肥对茶树新梢萌发率和百芽重有显着的提高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茶树中的百芽重在三个周期内测定的含量分别增加9.96%、14.63%、21.97%。对茶树百芽重的提高最佳。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茶树中萌芽密度在三个周期内测定的含量分别增加20.30%、27.18%、29.16%。同时施用豆粕发酵肥能够显着提高茶园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维生素类、儿茶素类和可溶性糖类的含量来看,试验表明在氮的条件下,施用豆粕发酵肥茶叶中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类、儿茶素类和可溶性糖类含量均显着增加,减少茶汤苦涩味,提高茶叶品质。探索茶园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中内含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施用豆粕发酵肥后土壤全氮含量对茶叶内含成分含量的作用呈极显着相关(P<0.01),茶园土壤pH值对茶叶内含成分含量影响次之,其余过低,没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施用豆粕发酵肥可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对提高茶叶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豆粕发酵肥在茶树上应用提供依据。(2)豆粕发酵肥对茶叶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分别采用4种方法(Folin-ciocalteu试剂法、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消除法、ABTS+(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用于测定施用豆粕发酵肥和未施用豆粕发酵肥的茶叶在不同采收期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豆粕发酵茶叶的多酚含量显着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以6,7月份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并均以9月份含量最低,抗氧化能力最差。测得不同采收期茶叶的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变化相同,进一步证明了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正相关性,且多酚类物质是茶叶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3)TP、茶氨酸和茶碱对NaF诱导Neuro-2A细胞和HepaRG细胞的保护作用。以TP、茶氨酸和茶碱为试验材料,Neuro-2A细胞和HepaRG细胞为试验对象。建立氟化钠(NaF)诱导的Neuro-2A细胞和HepaRG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并以不同浓度TP、茶氨酸和茶碱进行干预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 mM NaF模型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当加入TP(0.540μg/mL)对Neuro-2A细胞进行预保护后,细胞存活率在90%95%之间;6 mM茶氨酸和0.05 mM茶碱是显着提高NaF诱导Neuro-2A细胞存活率得重要浓度;0.5μg/mL TP、68 mM茶氨酸和0.1 mM1mM茶碱是显着提高NaF诱导HepaRG细胞存活率的重要浓度。因此,本研究为TP、茶氨酸和茶碱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为开发茶叶抗氧化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探究TP对NaF诱导Neuro-2A细胞和HepaRG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4)TP对NaF诱导Neuro-2A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探讨TP对NaF诱导Neuro-2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了TP干预下的NaF诱导的Neuro-2A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并比较不同试验组的Neuro-2A细胞存活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NaF损伤组的细胞存活率显着下降,为44.10%(P<0.05),当加入0.540μg/mL TP对细胞进行预干预后,NaF处理的细胞存活率恢复至90%9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NaF损伤组MDA含量显着上升,达到2.37μmol/mg(P<0.05),SOD和GSH-Px活性明显(P<0.05)下降,分别为45.25 U/mg和52.77 U/mg,而经TP预处理的Neuro-2A细胞在经NaF处理后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TP可通过减轻Neuro-2A细胞脂质氧化程度,降低胞内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来调节细胞的抗氧化/促氧化的动态平衡,发挥其对NaF诱导Neuro-2A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综上可知,TP预处理能减轻NaF对Neuro-2A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这为将其开发成天然高效的抗氧化剂产品及其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施用豆粕发酵肥可有效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质,能显着提高茶树百芽重和新梢萌发率,进而对提高茶叶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对试验组绿茶抗氧化能力有显着的提高。进一步证明了多酚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通过细胞试验进一步探讨TP对NaF诱导Neuro-2A细胞和HepaRG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TP可以通过减轻脂质氧化程度,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发挥对NaF诱导Neuro-2A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使SOD与GSH-PX活性升高,发挥了对Neuro-2A细胞的保护作用;同时,TP对NaF诱导HepaRG细胞有较强的预保护作用。因此,豆粕发酵肥是可作为有机肥料被茶农施用,提高茶叶中化学成分,即增加茶叶中茶多酚含量。供消费者饮用,增加人类身体健康,此外,长时间饮用起到清除自由基、防癌治癌、抗疲劳、抗辐射等功能。
王宁[8](2020)在《豆类添加对面条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饮食习惯也在随之改变,人们越来越注重均衡营养饮食。面条作为我国及亚洲地区的主食之一,主要由小麦粉制成,为了丰富面条的营养成分并提高其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均衡营养饮食的需求。本文将红小豆、绿豆和黑豆分别添加到小麦粉中制成面条,探究豆类的添加对面条营养成分以及品质特性的影响,为豆类复合面条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本实验研究了三种豆子的添加对面条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将红小豆、绿豆和黑豆分别按照0%,5%,10%,20%和30%的添加比例(基于总混合粉重量)与小麦粉混合制成面条。研究结果表明,红小豆、绿豆和黑豆的添加都提高了面条中的蛋白质含量,黑豆复合面条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红小豆和绿豆复合面条,红小豆复合面条和绿豆复合面条的蛋白质含量相差不多,而且三种豆子的添加都提高了面条中总膳食纤维和总酚含量。蒸煮前后,三种面条中的蛋白质含量无显着性变化。红小豆复合面条经煮制后,膳食纤维含量较生面条有所降低;绿豆和黑豆复合面条经煮制后,膳食纤维含量较生面条有所升高;红小豆和绿豆复合面条在蒸煮前后,总酚含量有所降低,黑豆复合面条在蒸煮前后总酚含量无明显变化。三种豆子的添加都提高了面条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并降低了面条色度的L*值。三种豆子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面条的蒸煮损失率,只有在添加量达到20%时,蒸煮损失率显着性增加。三种豆子的添加都降低了面条的糊粘度,提高了面条的热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面条的老化回生。为了降低生豆添加对面条风味的影响,本文将三种豆子进行烘烤过后按不同比例(0%,2%,5%,10%,基于总混合粉重量)添加到小麦粉中制成面条。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烘烤豆粉的添加,都提高了面条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总酚含量无明显变化;除烘烤红小豆面条在煮熟后膳食纤维含量较生面条有所降低,其他两种面条的营养成分含量在蒸煮前后无明显变化。三种烘烤豆粉的添加增加了面条的蒸煮损失率,并提高了面条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在色泽上降低了面条的亮度,但使面条的颜色更偏向于红色和黄色,具有诱人的色泽。
曹乐乐[9](2020)在《具有可视pH感应功能决明子胶基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保障食品安全及推进食品质量实时监测的普及化步伐,同时为了缓解由塑料垃圾引发的环境污染、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开发出以绿色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基质的智能包装材料迫在眉睫,对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及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林下资源——决明子胶为成膜基质,制备绿色环保包装膜材料,研究三种增塑剂——亚麻籽油、甘油及山梨醇对其成膜性能的影响、解析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纤丝(C-CNCW)为增强单元,提升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为赋予膜材料pH响应性,添加了天然色素紫甘蓝提取物(PCE)及大黄酸(Rhe);为提升膜材料对pH响应的精准度并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将染料溴百里香酚蓝(BTB)锚定于阳离子化纸浆纤维(CPFs)制备原位pH智能响应纤维(IS-pH-SFs),将IS-pH-SFs作为响应因子加入决明子胶溶液中,制备高精度pH响应膜(CG-ISFs);对成膜溶液流变性能和膜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测定,对膜结构进行表征,以分析成膜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探究pH响应膜对pH及三乙胺的响应性并将其用于猪肉、鸡肉新鲜度的实时监测中,构建膜色度变化与肉制品新鲜度之间的响应关系。为拓宽决明子胶的应用领域,同时为推进食品质量监测的普及化步伐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对不同浓度决明子胶水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测定及分析,确定成膜溶液浓度为0.6 g/100 mL。单独的决明子胶不能形成完整的膜,且较脆、无柔韧性,添加亚麻籽油、甘油及山梨醇以期改善其柔韧性。实验发现,加入亚麻籽油后,可揭下完整的膜,但是由于其疏水性导致与决明子胶的共混相容性差,膜材料柔韧性仍然很差。甘油或山梨醇与决明子胶的相容性好,可显着改善膜材料的柔韧性。添加不同量甘油及山梨醇的成膜溶液仍然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特性,且两者破坏了决明子胶分子间原有的氢键作用并与其形成新的氢键作用。FTIR结果表明,甘油或山梨醇与决明子胶分子未发生化学作用,仅有氢键的存在。SEM分析表明,甘油或山梨醇与决明子胶分子之间有着良好的共混相容性,膜的表面及断面连续且致密。决明子胶膜的断裂伸长率随甘油或山梨醇的加入有所增加,其拉伸强度随山梨醇用量的增加持续增加,随甘油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甘油或山梨醇的加入减弱了其阻隔性能及透光性能;改善了其热稳定性,但总体影响不大。长时间放置后,山梨醇有少量析出,这是因为其分子量较大,与决明子胶共混相容性较差所致。综合各项性能,确定以甘油作为增塑剂,添加量为决明子胶质量的45%。为进一步提升膜材料的力学及阻隔性能,添加直径为3~10 nm、长度为100~500 nm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纤丝(C-CNCW),并探究其用量对成膜溶液及膜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C-CNCW加入后,成膜溶液依旧为非牛顿流体,且与决明子胶和甘油形成了新的氢键作用。随C-CNCW用量的增加,膜材料表面及断面变得越来越粗糙,但是膜材料仍然连续且致密。当C-CNCW添加量为4%时,各项性能综合最优,透湿、透氧、透油系数分别由 3.466 g m-1 s-1 Pa-1×10-10、0.2077 cm3 mm m-2 day-1 MPa-1及 0.550 g mm m-2 day-1 降到 2.505 g m-1 s-1 Pa-1×10-10、0.1678 cm3 mm m-2 day-1 MPa-1 及 0.064 g mm m-2 day-1;拉伸强度及热封强度分别由18.53 MPa、1295.40 N/m增加到32.85 MPa、2218.78 N/m。玉米油包装实验证明,所制备的膜材料可用于速食产品调味料等的包装,既能保障食品安全又能实现免撕同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赋予膜材料智能响应性,分别添加天然响应因子——紫甘蓝提取物(PCE)及大黄酸(Rhe)制备pH响应膜材料,并探讨两者添加量对成膜溶液流变性能及对膜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PCE及Rhe的加入破坏了成膜组分间原有的氢键作用、并与各组分形成了新的氢键,但成膜溶液依然为非牛顿流体;膜材料的透光、阻隔性能及拉伸强度均随PCE及Rhe的加入而有所降低。PCE溶液对pH具有良好的响应性,随pH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CG-6PCE及CG-3Rhe对pH具有响应性,但是pH变化为1时颜色变化并不明显;两者对三乙胺均有良好的响应性,且湿度越大颜色变化越明显,响应性越灵敏。两者可对猪肉、鸡肉的新鲜度作出响应,但指示比较滞后,当膜材料发生明显颜色变化时,肉制品已处于变质状态。为提升膜材料对pH响应的精准度,通过键合作用将BTB担载于纤维素纤维(CPFs)制备原位pH智能响应纤维(IS-pH-SFs),IS-pH-SFs对pH为4~8的缓冲溶液响应灵敏、变色明显;且在水中浸渍24 h后BTB无释放,在NaOH及HCl短时间作用下也无释放,证明BTB与CPFs之间有较强的化学作用,可安全使用。将IS-pH-SFs作为响应因子加入决明子胶中制备高精度pH响应膜材料(CG-ISFs)。IS-pH-SFs的加入可减弱膜材料的透光及阻隔性能,少量的添加(1%~3%)可改善其拉伸强度。CG-ISFs膜对pH及三乙胺有良好的响应性,且湿度越大变色越显着、灵敏度越高。释放实验证明,仅有少量的BTB在外界刺激与能量供给情况下释放,表明其使用的安全性。CG-3ISFs对猪肉、鸡肉新鲜度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当两者的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分别为12.270 mg/100 g及13.971 mg/100 g时,膜颜色由黄色明显地变为蓝绿色;而此时的肉品处于临近变质状态,说明其可精准地对两者的新鲜度进行监测及指示。将IS-pH-SFs与决明子胶共混,通过成膜组分间的氢键作用改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并赋予膜材料精准的pH响应性,可通过肉眼可视的颜色变化将肉品质量展现给商家及消费者,在鲜肉产品实时监测的普及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陈晨伟[10](2018)在《基于多层复合控释技术的PP/PVA/PP活性包装复合薄膜制备分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各种新型包装技术不断发展,活性包装薄膜便是其中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包装技术。不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引起的日益增加的环境问题,使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多羟基、生物相容性好的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成膜性、透明性、气体阻隔性、可降解性等优点,但是PVA分子链中含较多羟基,对水分敏感,薄膜阻隔性能会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这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也是扩大聚乙烯醇薄膜在包装应用中的主要障碍。本课题将PVA薄膜的疏水改性与抗菌、抗氧化功能性包装薄膜开发相结合,首先联合硼酸和纳米蒙脱土(Montmorillonite,MMT)对PVA进行改性,制得综合性能优化的PVA薄膜,研究了MMT对PVA薄膜结构、力学、阻隔性等性能的影响;再以茶多酚为活性物质,制得具有抗菌、抗氧化功能的PVA活性薄膜,研究了茶多酚对薄膜结构、力学、阻隔性、抗氧化、抗菌等性能的影响;接着将疏水性薄膜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作为内层材料,通过干式复合工艺制得PP/PVA/PP活性包装复合薄膜,同时通过在内层薄膜上的微孔设计来调节内层薄膜的透过性,以达到控释目的,研究了微孔孔径大小对复合薄膜结构、力学、阻隔性、抗氧化、抗菌等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释放试验研究了单层PVA薄膜和PP/PVA/PP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行为,分析了微孔孔径大小对茶多酚释放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动力学模型对茶多酚释放行为进行表征,揭示了单层PVA薄膜和PP/PVA/PP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最后将不同的单层PVA活性薄膜及复合薄膜应用于带鱼的保鲜包装,研究了不同薄膜包装对冷藏期间带鱼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联合硼酸和MMT改性PVA薄膜,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成膜配方。(1)PVA、硼酸和MMT通过化学交联、氢键存在相互作用。MMT在PVA薄膜中总体上分散良好,主要呈剥离状态,但也存在少量插层结构,且数量随MMT含量的增加而增加;(2)薄膜相关性能随着薄膜中MMT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MMT含量的增加,薄膜有变暗、变黄色的趋势,透明度下降,耐水性和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当MMT含量从0%增加到3%时,薄膜抗拉强度、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增加,但当MMT含量继续从5%增加到7%时,MMT在薄膜结构中的局部团聚现象使这些性能略有下降;(3)综合比较,含5%硼酸和3%MMT的PVA薄膜在所有薄膜中综合性能最好,表明在经硼酸改性的PVA薄膜中加入适量MMT可以进一步提升薄膜相关性能,可以扩大其在包装中的应用。2.在薄膜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茶多酚对PVA薄膜性能的影响。(1)茶多酚在PVA薄膜中分散均匀,未观察到团聚现象。MMT在薄膜结构中的状态未受到茶多酚的加入而产生明显变化,总体上分散良好,主要呈剥离状态,但也存在少量插层结构;(2)FTIR测试结果表明茶多酚和PV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薄膜相关性能随着薄膜中茶多酚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茶多酚含量的增加,薄膜有变暗、变黄绿色的趋势,透明度下降,抗拉强度增加,耐水性和气体阻隔性能(水蒸气与氧气)得到了提高。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和抑菌率实验表明,含茶多酚PVA薄膜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并且随着薄膜中茶多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表明该薄膜作为活性包装薄膜或涂层材料开发活性包装材料具有较好的前景。3.PP/PVA/PP活性复合薄膜制备及内层微孔孔径对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1)四种复合薄膜的横截断面形态相似,复合薄膜各层之间粘合紧密,其中复合工艺未对中间层PVA薄膜横截断面形貌产生影响。复合薄膜内层薄膜上的微孔近似圆形,微孔边缘出现了相似褶皱程度的环,这主要是由于在PP微孔薄膜制备过程中激光打孔时激光的瞬间高温所造成;(2)随着复合薄膜内层微孔孔径的增加,薄膜颜色基本无变化,透明性略有增加,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稍有下降,耐水性显着提升,气体(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略有降低;(3)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和抑菌率实验表明,复合薄膜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并随着微孔孔径的增加而增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PVA膜层中茶多酚释放速率的不同所引起,同时也证明了复合薄膜内膜层上的微孔具有缓释功能。4.单层PVA活性薄膜和PP/PVA/PP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1)对比不同单层PVA薄膜在相同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可得,薄膜中茶多酚含量越高,食品模拟物中茶多酚的平衡浓度也越高,但其释放百分率越低。对比相同单层PVA薄膜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可得,在不同食品模拟液中达到释放平衡时薄膜中茶多酚的释放百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50%乙醇﹥10%乙醇﹥水﹥3%乙酸﹥95%乙醇;(2)对比不同复合薄膜在相同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可得,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速率随着薄膜内层微孔孔径的增大而增加。四种薄膜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达到释放平衡时所用的时间从慢到快依次为:PP/PVA/PP-1﹤PP/PVA/PP-2﹤PP/PVA/PP-3﹤PP/PVA/PP-4。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内膜层上的微孔具有缓释功能,可以通过微孔孔径来调控薄膜中茶多酚的释放速率;(3)对于单层PVA薄膜,Fick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同时也表明了薄膜中茶多酚的释放是随机扩散现象和薄膜结构松弛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较而言,动力学模型对薄膜中茶多酚向95%乙醇释放的拟合精度要略低。此外,扩散系数D随着薄膜中茶多酚含量的增加而略有降低,表明薄膜中茶多酚的含量对其释放速率有一定影响;(4)对于PP/PVA/PP复合薄膜,Fick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薄膜中茶多酚向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相比较而言,动力学模型对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95%乙醇释放的拟合精度要略低,与单层PVA薄膜中茶多酚释放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扩散系数D随着复合薄膜内层微孔孔径的增大而增加,表明复合薄膜中茶多酚的释放速率随着微孔孔径的增大而增加,证明了可通过调节复合薄膜内膜层微孔的孔径来调控活性物质的释放;(5)无论是单层PVA薄膜,还是PP/PVA/PP复合薄膜,相同薄膜中茶多酚向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相同薄膜在50%乙醇食品模拟物中的扩散系数D较其他模拟物要高,表明50%乙醇食品模拟物更容易促使薄膜中茶多酚的释放。薄膜中茶多酚向不同食品模拟物中释放的差异性,值得在后续从薄膜与食品模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5.单层PVA活性薄膜和PP/PVA/PP复合薄膜包装对冷藏期间带鱼肉品质特性的影响。(1)在贮藏过程中,带鱼肉TVC、TVB-N、K值、感官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含茶多酚的单层PVA薄膜或复合薄膜包装可有效抑制鱼肉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鱼肉脂质氧化,延缓鱼肉蛋白质的降解及胺类等碱性物质的生成,保持其特有鲜味、抑制臭味,有效延长了带鱼的货架期,并且保鲜效果随着薄膜中茶多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强;(2)对于茶多酚含量相同但具有不同茶多酚释放速率的薄膜包装,对带鱼肉的保鲜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性,表明薄膜中茶多酚向带鱼肉的释放速率与带鱼肉的品质变化有关,但其具体关系及其原因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绿茶提取物的制备及其鞣质的含量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茶提取物的制备及其鞣质的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全麦挂面脂质酸败的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全麦粉概述 |
1.2 全麦挂面的发展现状 |
1.3 全麦粉及全麦挂面储藏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3.1 全麦粉和全麦挂面的酸败机制 |
1.3.2 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在储藏期间主要物质的变化 |
1.3.3 国内外提高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方法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基本成分测定 |
2.3.2 全麦粉的制备 |
2.3.3 全麦粉/麸皮粉的稳定化处理 |
2.3.4 全麦挂面的制备 |
2.3.5 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储藏实验 |
2.3.6 脂肪酶、脂肪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2.3.7 脂质的提取 |
2.3.8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9 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测定 |
2.3.10 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
2.3.11 脂肪酸值的测定 |
2.3.12 多酚含量的测定 |
2.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过热蒸汽处理对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
3.1.1 过热蒸汽处理对全麦粉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
3.1.2 过热蒸汽处理的全麦粉在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变化 |
3.1.3 过热蒸汽处理对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
3.2 挤压处理对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
3.2.1 挤压处理对全麦粉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
3.2.2 挤压处理的全麦粉在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变化 |
3.2.3 挤压处理对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
3.3 过热蒸汽联合挂面加工制作关键点控制对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
3.3.1 挂面加工制作过程中脂质稳定性的变化 |
3.3.2 过热蒸汽联合真空和面工艺对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米邦塔仙人掌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及化妆品中10种植物组分HPLC法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一) 米邦塔仙人掌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一部分 基于UHPLC-QE-MS法米邦塔仙人掌提取物定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分光光度法米邦塔仙人掌提取物定量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米邦塔仙人掌两种主要成分定量分析及生物活性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米邦塔仙人掌生物活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二) 化妆品中10 种植物组分HPLC法测定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仙人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以及化妆品中成分检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烘焙工艺对蒸青绿茶品质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蒸青焙茶简介 |
1.2 茶叶的品质成分 |
1.2.1 茶多酚 |
1.2.2 氨基酸 |
1.2.3 生物碱 |
1.2.4 茶叶的挥发性物质 |
1.3 烘焙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1.3.1 茶叶加工的烘焙方式 |
1.3.2 烘焙工艺对茶叶滋味成分的影响 |
1.3.3 烘焙工艺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1.4 统计学在感官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茶叶感官评价方法 |
1.4.2 统计分析法与茶叶品质评价相结合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色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蒸青焙茶茶样制备 |
2.2.2 仪器设备 |
2.2.3 色差分析 |
2.2.4 色泽感官审评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干茶色泽的影响 |
2.3.2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茶汤色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滋味品质成分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茶提取物制备 |
3.2.4 茶多酚的测定 |
3.2.5 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的测定 |
3.2.6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检测咖啡碱和儿茶素类化合物浓度 |
3.2.7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黄酮醇苷类物质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和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烘焙工艺对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黄酮醇苷含量的影响 |
3.3.4 基于类黄酮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各蒸青焙茶样品间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香气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GC-MS检测茶叶挥发性物质 |
4.2.4 香气定量描述性分析 |
4.2.5 WGCNA分析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香气组分的影响 |
4.3.2 不同烘焙工艺对蒸青焙茶香型的影响 |
4.3.3 WGCNA法分析香气组分与香气属性因子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4)挂面脂质酸败影响因素及脂质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挂面的概述 |
1.2 谷物及其制品脂质酸败机理概述 |
1.2.1 脂质水解酸败 |
1.2.2 脂质氧化酸败 |
1.3 挂面脂质酸败可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1 原料 |
1.3.2 加工过程 |
1.3.3 储藏条件 |
1.4 挂面脂质酸败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
1.4.1 原料预处理—钝化脂肪酶和脂肪氧合酶 |
1.4.2 添加含抗氧化活性物质 |
1.4.3 改进包装技术 |
1.5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2 方法 |
2.2.1 挂面的制作方法 |
2.2.2 总脂、游离脂和结合脂含量的测定 |
2.2.3 游离脂肪酸值(FFA)的测定 |
2.2.4 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
2.2.5 脂肪氧合酶的活性测定 |
2.2.6 过氧化值的测定 |
2.2.7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2.8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2.2.9 游离自由基的测定 |
2.2.10 菌落总数的测定 |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结果与讨论 |
3.1 小麦粉新鲜度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 |
3.1.1 小麦粉储藏过程中脂质变化规律分析 |
3.1.2 小麦粉新鲜度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 |
3.2 小麦粉加工精度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 |
3.2.1 不同加工精度小麦粉基本成分分析 |
3.2.2 小麦粉加工精度对挂面储藏期间总脂、游离脂和结合脂含量的影响 |
3.2.3 小麦粉加工精度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影响 |
3.2.4 小麦粉基本组分与挂面储藏期间脂肪酸值增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5 小麦粉加工精度对挂面储藏期间内源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3.2.6 小麦粉加工精度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2.7 小麦粉加工精度对挂面储藏期间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3.2.8 小麦粉加工精度对挂面储藏期间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
3.3 小麦粉中麸皮和胚芽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 |
3.3.1 麸皮和胚芽基本成分 |
3.3.2 小麦粉中麸皮和胚芽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影响 |
3.3.3 小麦粉中麸皮和胚芽对挂面储藏期间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3.4 挂面加工工序对挂面脂质酸败的影响 |
3.4.1 加工工序对挂面总脂、游离脂、结合脂含量的影响 |
3.4.2 加工工序对挂面脂肪酸值的影响 |
3.4.3 加工工序对挂面内源性脂肪酶和脂肪氧合酶活性的影响 |
3.4.4 加工工序对挂面过氧化值的影响 |
3.4.5 加工工序对挂面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6 加工工序对挂面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3.4.7 加工工序对挂面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
3.5 干/湿面头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 |
3.5.1 湿面头存放时间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 |
3.5.2 干面头回添量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影响 |
3.6 不同包装材料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酸败的影响 |
3.6.1 不同包装材料阻隔性分析 |
3.6.2 不同包装材料对挂面储藏期间水分含量的影响 |
3.6.3 不同包装材料对挂面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影响 |
3.6.4 不同包装材料对挂面储藏期间亚麻酸含量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感官审评方法 |
2.2.2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生产流程及操作要点 |
2.2.3 绿豆提取工艺的研究 |
2.2.4 绿茶提取工艺的研究 |
2.2.5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配方研究 |
2.2.6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澄清度分析 |
2.2.7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绿豆浸提工艺的研究 |
3.1.1 绿豆水分含量 |
3.1.2 浸提温度对绿豆提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1.3 浸提时间对绿豆提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1.4 豆水比对绿豆提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1.5 绿豆浸提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
3.2 绿茶浸提工艺的研究 |
3.2.1 浸提时间对绿茶提取物EGCG含量的影响 |
3.2.2 浸提温度对绿茶提取物EGCG含量的影响 |
3.2.3 茶叶细度对绿茶提取物EGCG含量的影响 |
3.2.4 绿茶最佳浸提工艺正交实验结果 |
3.3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配方研究 |
3.4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澄清度分析 |
3.5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3.5.1 标准曲线 |
3.5.2 主要化学成分 |
4 讨论 |
4.1 绿豆及绿茶提取工艺研究 |
4.2 澄清型饮料澄清技术研究 |
4.3 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研究方向展望 |
4.4 研究创新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基于化学分析与机器学习的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铁观音的概述 |
1.1.1 铁观音的主要产区 |
1.1.2 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与分类 |
1.1.3 铁观音的组成与功效 |
1.2 茶品质的评价方法 |
1.2.1 感官评价法 |
1.2.2 化学评价法 |
1.2.3 电子鼻评价法 |
1.2.4 电子舌评价技术 |
1.2.5 其他评价技术 |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 |
1.3.1 近红外光谱技术概述 |
1.3.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评价中的应用 |
1.4 品质评价中的机器学习方法 |
1.4.1 机器学习方法简介 |
1.4.2 食品品质评价中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 |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GC-MS指纹图谱构建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样的前处理和萃取头前处理 |
2.2.2 茶样挥发性成分的萃取 |
2.2.3 GC-MS条件 |
2.2.4 GC-MS数据处理和分析 |
2.2.5 基于GCMS-ML技术的铁观音品质评价建模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茶产区的挥发性成分组成 |
2.3.2 相似度计算和峰重叠率的计算 |
2.3.3 聚类分析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价 |
2.3.4 基于GCMS-ML的茶叶品质分级机器学习模型构建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HPLC指纹图谱构建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试剂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茶叶样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拟检测的主要成分 |
3.2.2 标准品溶液配制 |
3.2.3 色谱条件 |
3.2.4 样品前处理 |
3.2.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2.6 基于HPLC-机器学习方法的茶叶品质分级模型建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检测方法 |
3.3.2 不同产地和等级茶样中可溶性成分的含量 |
3.3.3 茶样液相组分的主成分分析 |
3.3.4 基于HPLC-ML方法的茶叶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4章 NIRS法构建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模型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 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 |
4.3 实验过程数据与结果讨论 |
4.3.1 红外光谱的采集最佳条件 |
4.3.2 NIRS光谱特征和预处理 |
4.3.3 近红外光谱特征降维 |
4.3.4 参数优化策略 |
4.3.5 近红外光谱数据建模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评价模型的比较 |
5.1 模型综合性能评价 |
5.2 三种数据采集操作对比 |
5.3 NIRS-ML模型用于在线分析的可能性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项目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A |
附表B |
附表C |
附表D |
附表E |
附图F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 |
(7)豆粕发酵肥提高茶叶品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茶园中常施用的肥料 |
1.1.1 有机肥 |
1.1.2 微生物肥料 |
1.1.3 有机-无机混合肥料 |
1.1.4 叶面肥 |
1.2 豆粕发酵肥的研究进展 |
1.3 茶叶品质的构成及功效 |
1.3.1 茶多酚的功效 |
1.3.2 游离氨基酸的功效 |
1.3.3 生物碱的功效 |
1.3.4 可溶性糖的功效 |
1.4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作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豆粕发酵肥对茶园土壤、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剂与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土壤肥力的指标测定 |
2.3.2 茶树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3 茶叶品质指标的测定 |
2.3.4 基于电子鼻/舌技术检测茶叶的品质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施用豆粕发酵肥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2 施用豆粕发酵肥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
2.4.3 施用豆粕发酵肥对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 |
2.4.4 施用豆粕发酵肥对茶叶滋味和气味的影响 |
2.4.5 土壤中的理化性质与茶叶中内含成分的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豆粕发酵肥对茶叶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剂与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样品的收集 |
3.3.2 样品的制备 |
3.3.3 总酚含量测定 |
3.3.4 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测定 |
3.3.5 ABTS+自由基消除能力测定 |
3.3.6 FRAP还原力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茶叶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3.4.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4.3 ABTS+自由基消除能力测定 |
3.4.4 FRAP还原力的测定 |
3.4.5 TP、DPPH、ABTS+与FRAP相互之间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茶多酚、茶氨酸和茶碱对氟化钠诱导Neuro-2A和 HepaRG细胞的保护作用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细胞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剂配制与储存 |
4.3.2 细胞培养 |
4.3.3 细胞分组处理 |
4.3.4 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4.3.5 TP、茶氨酸和茶碱剂量的筛选 |
4.3.6 TP、茶氨酸和茶碱对NaF诱导Neuro-2A和 HepaRG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3.7 CCK-8 法检测细胞活性 |
4.3.8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NaF损伤Neuro-2A细胞模型的建立 |
4.4.2 NaF损伤HepaRG细胞模型的建立 |
4.4.3 TP、茶氨酸和茶碱对Neuro-2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4.4 TP、茶氨酸和茶碱对HepaRG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4.5 TP、茶氨酸和茶碱对NaF诱导Neuro-2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4.6 TP、茶氨酸和茶碱对NaF诱导HepaRG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茶多酚对氟化钠诱导Neuro-2A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2.1 细胞与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试剂的配制 |
5.3.2 细胞培养 |
5.3.3 细胞分组处理 |
5.3.4 活性氧的荧光强度测定 |
5.3.5 TP对 NaF诱导Neuro-2A细胞凋亡的影响 |
5.3.6 TP对 NaF诱导Neuro-2A细胞MDA含量、SOD含量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5.3.7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TP对 NaF诱导Neuro-2A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
5.4.2 TP对 NaF诱导Neuro-2A细胞凋亡的影响 |
5.4.3 TP对 NaF诱导Neuro-2A细胞MDA含量的影响 |
5.4.4 TP对 NaF诱导Neuro-2A细胞SOD活性的影响 |
5.4.5 TP对 NaF诱导Neuro-2A细胞GSH-Px活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豆类添加对面条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粉概述 |
1.2 豆类概述 |
1.2.1 红小豆概述 |
1.2.2 绿豆概述 |
1.2.3 黑豆概述 |
1.3 复合面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面条品质评价指标 |
1.4.1 面条的色泽 |
1.4.2 蒸煮特性 |
1.4.3 质构特性 |
1.4.4 感官特性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豆粉的制备 |
2.3.2 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3 面条的制备 |
2.3.4 面条质构的测定 |
2.3.5 豆类添加对面条色度影响的测定 |
2.3.6 面条蒸煮损失的测定 |
2.3.7 面条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9 豆粉添加对面条糊黏度特性影响的测定 |
2.3.1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小麦粉,绿豆,红小豆和黑豆基本成分 |
3.2 豆类添加对小麦面条品质的影响 |
3.2.1 豆类添加对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
3.2.2 豆类添加对面条色度的影响 |
3.2.3 豆类添加对面条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
3.3 豆类添加对面条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1 豆类添加对面条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2 豆类添加对面条膳食纤维含量变化的影响 |
3.3.3 豆类添加对面条总酚含量的影响 |
3.4 生熟面条横断面扫描电镜结果 |
3.5 豆类添加对面条糊粘度性质的影响 |
3.6 烘烤豆类对小麦面条品质的影响 |
3.6.1 烘烤豆类对小麦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
3.6.2 烘烤豆类对小麦面条色度的影响 |
3.6.3 烘烤豆类对小麦面条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
3.7 烘烤豆类添加对面条营养成分的影响 |
3.7.1 烘烤豆类添加对面条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7.3 烘烤豆类的添加对面条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3.7.4 烘烤豆类的添加对面条总酚含量的影响 |
3.8 烘烤豆类面条横断面扫描电镜结果 |
3.9 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9)具有可视pH感应功能决明子胶基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生物质基膜材料 |
1.2.1 生物质基膜材料的分类 |
1.2.2 生物质基膜的研究进展 |
1.3 决明子胶的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成膜溶液浓度确定及流变性能测定 |
2.2.1 稳态流变性能 |
2.2.2 动态流变性能 |
2.3 pH响应物质的提取与制备 |
2.3.1 紫甘蓝提取物(PCE)的提取 |
2.3.2 原位pH智能响应纤维(IS-pH-SFs)的制备及吸附历程 |
2.4 原料及样品理化性质分析及结构表征 |
2.4.1 CG及C-CNCW各指标测定 |
2.4.2 结构表征 |
2.5 膜性能测定 |
2.5.1 色度 |
2.5.2 透光性能 |
2.5.3 阻氧性能 |
2.5.4 阻湿性能 |
2.5.5 透油性能 |
2.5.6 力学性能 |
2.5.7 热封性能 |
2.5.8 热稳定性 |
2.6 可行性评价 |
2.6.1 玉米油油包的完整性 |
2.6.2 IS-pH-SFs中BTB的释放 |
2.6.3 CG-ISFs中BTB的释放 |
2.7 pH及三乙胺响应性测定 |
2.7.1 pH响应性 |
2.7.2 三乙胺响应性 |
2.8 pH响应膜在监测猪肉、鸡肉新鲜度中的应用 |
2.8.1 pH响应膜对肉制品的监测方法 |
2.8.2 猪肉、鸡肉浸渍液pH的测定 |
2.8.3 猪肉、鸡肉TVB-N的测定 |
2.9 统计分析 |
3 决明子胶理化性质及其成膜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CG膜的制备 |
3.3 CG结构表征与质量指标分析 |
3.3.1 CG结构表征 |
3.3.2 CG质量指标分析 |
3.4 CG成膜性能探究 |
3.4.1 CG成膜溶液浓度的确定 |
3.4.2 增塑剂对成膜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3.4.3 增塑剂对CG膜结构的影响 |
3.4.4 增塑剂对CG膜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纤丝增强决明子胶基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C-CNCW增强CG膜的制备 |
4.3 C-CNCW结构与质量指标分析 |
4.3.1 C-CNCW的结构表征 |
4.3.2 C-CNCW的质量指标分析 |
4.4 C-CNCW添加量对CG膜的影响 |
4.4.1 C-CNCW添加量对成膜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4.4.2 C-CNCW添加量对膜材料结构的影响 |
4.4.3 C-CNCW添加量对膜材料性能的影响 |
4.5 在玉米油包装中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两种天然色素对CG/C-CNCW膜pH响应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CG/C-CNCW基pH响应膜的制备 |
5.3 紫甘蓝提取物(PCE)总花色甙浓度及pH响应性 |
5.3.1 PCE总花色苷浓度 |
5.3.2 PCE的pH响应性 |
5.4 PCE、Rhe添加量对CG膜的影响 |
5.4.1 PCE、Rhe添加量对成膜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5.4.2 PCE或Rhe添加量对膜材料结构的影响 |
5.4.3 PCE、Rhe添加量对膜材料性能的影响 |
5.5 pH响应膜在监测猪肉、鸡肉新鲜度中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高精度决明子胶基原位pH响应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高精度原位pH响应膜的制备 |
6.3 IS-pH-SFs的吸附历程与表征 |
6.3.1 CFs对BTB的吸附历程 |
6.3.2 IS-pH-SFs的表征 |
6.3.3 IS-pH-SFs对pH的响应性 |
6.3.4 IS-pH-SFs中BTB的释放 |
6.4 IS-pH-SFs添加量对CG膜的影响 |
6.4.1 IS-pH-SFs添加量对成膜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6.4.2 IS-pH-SFs添加量对膜材料结构的影响 |
6.4.3 IS-pH-SFs添加量对膜材料性能的影响 |
6.4.4 高精度pH响应膜材料应用可行性评价 |
6.4.5 高精度pH响应膜对三乙胺的响应性 |
6.5 高精度pH响应膜在监测猪肉、鸡肉新鲜度变化中的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10)基于多层复合控释技术的PP/PVA/PP活性包装复合薄膜制备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活性包装体系 |
1.2 控释型活性包装薄膜 |
1.2.1 控释型活性包装薄膜 |
1.2.2 活性物质与薄膜间的作用形式 |
1.3 控释型活性包装薄膜实现技术 |
1.3.1 活性物质释放速率的调控技术 |
1.3.2 活性物质释放速率的影响因素 |
1.3.3 释放动力学研究 |
1.3.4 主要功能类型及其应用效果 |
1.4 聚乙烯醇活性包装薄膜的研究进展 |
1.5 多层复合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改性PVA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IR |
2.3.2 薄膜结构 |
2.3.3 薄膜颜色与透明性 |
2.3.4 薄膜力学性能 |
2.3.5 薄膜气体透过性能 |
2.3.6 薄膜耐水性 |
2.3.7 薄膜热稳定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A抗菌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IR |
3.3.2 薄膜结构 |
3.3.3 薄膜颜色与透明性 |
3.3.4 薄膜力学性能 |
3.3.5 薄膜气体透过性 |
3.3.6 薄膜耐水性 |
3.3.7 薄膜抗氧化性能 |
3.3.8 薄膜抗菌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P/PVA/PP活性包装复合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薄膜颜色与透明性 |
4.3.2 薄膜微观形貌 |
4.3.3 薄膜力学性能 |
4.3.4 薄膜气体透过性能 |
4.3.5 薄膜耐水性 |
4.3.6 薄膜抗氧化性能 |
4.3.7 薄膜抗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P/PVA/PP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层PVA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行为 |
5.3.2 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行为 |
5.3.3 单层PVA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动力学 |
5.3.4 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动力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PVA薄膜包装对冷藏期间带鱼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VC |
6.3.2 PH值 |
6.3.3 TVB-N |
6.3.4 TBARS |
6.3.5 K值 |
6.3.6 感官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与工作成果 |
四、绿茶提取物的制备及其鞣质的含量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麦挂面脂质酸败的抑制研究[D]. 贾婉婷. 江南大学, 2021(01)
- [2]米邦塔仙人掌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及化妆品中10种植物组分HPLC法测定[D]. 金唯一.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烘焙工艺对蒸青绿茶品质成分的影响[D]. 朱雨梦. 浙江大学, 2021(01)
- [4]挂面脂质酸败影响因素及脂质变化规律研究[D]. 黄倩. 江南大学, 2021(04)
- [5]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开发[D]. 魏莉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6)
- [6]基于化学分析与机器学习的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D]. 唐雪平. 华侨大学, 2020(01)
- [7]豆粕发酵肥提高茶叶品质作用研究[D]. 辛董董. 河南科技学院, 2020
- [8]豆类添加对面条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宁.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具有可视pH感应功能决明子胶基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曹乐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10]基于多层复合控释技术的PP/PVA/PP活性包装复合薄膜制备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陈晨伟.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