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医疗设备呼唤国货(论文文献综述)
杨柳[1](2021)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文中认为审美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人对美的塑造体现在面部修饰、服装配饰等多方面。尽管人类社会早期,“以白为美”的肤色追求早已出现,但其实践途径包括产品使用始终是局限的,“美”与“白”的关联也是非必要的。直到现代,“美白”作为营销概念被确立后,美白实践才愈演愈烈。如今,美白化妆品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销产品之一,并呈现出白肤色审美“同质化”的现象和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美白消费主体大众化、美白产品种类多样化以及美白理论常识化三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和问题,即其背后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首先,探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一从社会和科学技术层面分析美白需求的建构过程,分析“美白”观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作用;二从资本与科技的互动关系,分析资本驱动与现代科技手段在美白化妆品研发创新、生产中的互动与发展;三从科技与社会、资本的互动中分析资本增值目的下科学营销方式对社会“美白”观念的刺激和美白“内卷”的循环过程。其次,揭示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从健康危害、审美同质化、异化消费和社会阶层与性别不平等、生态伦理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进行反思,包括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资本与科技关系、美与白的关联以及美的发展三个角度,并且提出浅层建议即倡导公众应该正确理解科学,遵循多元审美观,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反对盲目信任科学;提倡国家政府层面应该严格监管美白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健全美白化妆品安全法律和条例,保障公众身心健康、社会有序发展。
段喆[2](2019)在《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绿色发展的重视不断提高,政府实施绿色采购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但我国政府绿色采购还处于发展初期,亟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绿色采购发展。论文以太原市政府为例,研究政府的绿色采购问题。通过对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实践的分析,发现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存在意识不足、标准设定不完善、制度不健全、采购方法单一、供应链不完整、信息化滞后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强政府绿色采购意识、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丰富政府绿色采购方法、完善绿色采购供应链设计、加快绿色采购信息化建设等对策,以期推动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
刘洋[3](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徐景双[4](2016)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在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已愈益受到社会重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初见成效,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增强,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也趋于合理。然而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中职教育的内涵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障碍,包括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难以跟上企业转型、产品升级的发展需求,中职教育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还缺乏深度和契合度,"多数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基地" ①的发展目标还远未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困难的解决与障碍的突破都有赖于一支能真正满足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中职教师队伍。而这样一支中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必然离不开合理的中职教师政策及其价值取向的指引。中职教师政策的本质是政策主体利益的协调与分配,其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利益,由此左右教师职业追求的方向。因此,本研究以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历史回溯、模型构建、问卷验证、变量修正来梳理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变迁的路径,揭示影响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发现价值取向变化的机理,归纳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调整的恰当方法,进而提出当前中职教师政策应该体现的价值取向。本研究首先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从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以政策内容和政策环境两个维度,对我国百年来主要中职教师政策进行了历史梳理,并且以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改革开放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阶段性变化进行了考察,描述了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实然状态,并对价值取向的成因进行分析。经过对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历史嬗变的梳理发现,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选择,通过价值取向外化为政策主体的特定价值目标。基于此发现,为进一步揭示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变迁的内在机理,本研究借鉴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尝试构建一个以价值标准、价值选择、价值目标为自变量,以价值取向为因变量的概念模型框架。根据模型提出三个假设,以历史上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形成事实来检验假设。并且采用"一致"和"分歧"两把尺子,衡量和分析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变迁,证明该模型框架可以解释我国百年来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变迁的原因。同时,为检验当前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下政策实施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下教师队伍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用模型框架验证了我国当前中职教师入职政策的编制价值取向、在职管理中职称评定的学术价值取向以及兼职教师政策的工具价值取向等现实表达。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价值取向内隐模型变量进行修正,以此为基础,提出中职教师政策应该体现"人人自主技术精进"的价值取向。本研究经过政策梳理,推论得出随着中国社会从晚清至今的变迁,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经历了 "工具→工具偏经济→政治→经济偏人本"的变化。并且得出:作为政策价值标准的不完全信息和影响政策价值选择的时间压力,都会造成政策价值取向偏离既定的价值目标。根据研究结论以及构建的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内隐变量模型,提出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调整的适当方法,即:以技术技能与学历学位并重为价值选择,以技术产权为价值标准,以自主技术精进为价值目标,从而确立中职教师政策"人人自主技术精进"的应然价值取向。研究的缺憾与展望。在确认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过程中,未及将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独立行业协会对参与当前政策决策的有效性做深入研究,此为不足之一;本论文提出了中职教师政策实然价值取向及其调整办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如何根据政策价值主体以及影响政策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适时调整内隐模型变量,使"人人自主技术精进"这一价值取向更具科学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谭世海[5](2009)在《电子政务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方法的研究 ——以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平台项目实施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有关机构的预测,未来5年,中国在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将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电子政务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实现政府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到90年代中后期,电子政务领域扩大了,许多地方政府开展了对公众的网上服务,通过与互联网联接向社会发布信息和招商引资。2001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提出电子政务是我国当前信息化建设三大重点之一,电子政务由此全面推开。因此,研究电子政务项目的采购管理,在当前电子政务大力开展的同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站在政府信息化行业主管的立场上,结合电子政务项目的采购管理实际,认为电子政务项目的采购要做到“三公”原则,就必须以项目为载体,不断提高电子政务项目采购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电子政务项目采购管理分为计划过程和实施过程两个阶段,分别选取各个阶段关键的活动和管理要素,结合电子政务项目的实际,在案例的基础上,对多种定量方法的应用性进行了探讨,形成了电子政务项目采购管理的框架。其中,在计划阶段,就项目规划与选型提出从功能性、配套性、可靠性、节能性和柔性管理进行全面评价,从技术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两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对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与应用。在项目采购实施阶段,给出了预算制定的方法;认为定量化评标是保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论文结合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电子政务项目采购量化评标系统;对于合同履约过程中加强交货期与质量管理方面,强调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于帮助政府部门做好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给出了相关管理要点。
秦岩[6](2006)在《我国航空物流体系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于1979年引入物流概念,但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物流才进入了一个系统的发展阶段。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还远未形成完整体系的情况下,航空物流业不过刚刚起步,甚至可以说还未起步。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尚处于整合、调整、变革的发展过程中,本土真正的航空物流企业难以找出一家。随着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物流化的深入发展,及入世后,国外航空货运企业也会加快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我国航空货运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研究并探讨如何促进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问题,以指导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实践,加快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步伐,不仅是适应经济发展对航空物流服务的需求,而且也是我国当前民航货运业提高整体竞争力急需解决的问题。 运输与物流关系紧密,论文研究的目的是顺应货运物流化发展趋势,为促进我国航空物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方法。 通过对物流的涵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现代物流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物流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剖析交通运输与物流关系,通过货运物流化的发展、综合运输与物流、货运企业在货运物流化中的发展及货运业与物流业等四个方面的分析,系统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接着在以上基础上,探讨并形成了航空物流基本理论,先给出了航空物流的定义,分析了航空物流业的形成及内涵,再对航空物流产品及其实现及航空物流的特点进行分析。 为促进航空物流整体的发展,指出应从体系的角度研究出发,为此,在对国内外航空货运的发展及航空运输的物流竞争力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航空物流体系的含义,分析了体系的特性,包括体系的层次构成、特点、目标、基本模式等,接着结合相关理论,系统分析并推出了促进航空物流体系整合发展的理论:航空物流产业化发展理论、航空物流业的网络经济理论、业务流程再造基本理论等。 在前文推出的体系整合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国外航空货运业发展所体现出的共同规律,基于航空货运物流化的发展趋势,归纳总结出航空货运与物流的四种运作模式:传统货运模式、综合运输模式、综合物流模式、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模式,每种模式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并对每种模式的内涵、形成及演化
张登文[7](2004)在《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 ——过程、挑战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历史命运。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和历史任务。为了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地把握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命运,总结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经验教训,也为进一步观察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借鉴,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辅以横向跨学科和纵向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论与矛盾论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差异的比较与个体比较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韩国、巴西、印度和坦桑尼亚四个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作为典型个案,对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个案研究,既要努力探索4种不同类型的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共同的规律性东西,又对它们各自的不同问题加以研究,找出其特殊性。论文正文包括引论篇、主体篇和结论篇三大部分。引论篇包括导言和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讲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次,讲述了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再次,阐述了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等。第一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论文对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内涵、基本经济特征及其发展的层次性进行介绍;其次,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做出界定,分析了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基本特征。再次,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加以分析。最后,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者”依附理论的内容及其现代价值加以阐述,这是我们从事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问题。主体篇是进行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个案研究的主要内容,从章节上讲包括第二章到第五章;从内容上讲,论文选取了韩国、巴西、印度、坦桑尼亚四个国家,分别作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具体考察经济全球化与这些国家发展的情况。其中,第二章首先考察了韩国从1945年建国后采取了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原因、主要措施以及这种做法的绩效;然后分析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韩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背景、实施的具体措施、骄人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对上世纪90年代后韩国盲目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诱发金融危机的激进措施加以研究;最后是对90年代末韩国经济改革的述评,从中得出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启示。第三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从葡萄牙殖民统治到1930年以前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巴西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影响,然后考察了从上个世纪30年代瓦加斯政府上台后开始采取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背景、措施、成就以及问题进行考察;接下来论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军政府负债发展、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措施以及“巴西经济奇迹”的取得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巴西“失去的十年”的具体表现,最后对90年代以来巴西<WP=4>融入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措施、两次金融动荡以及融入经济全球化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得出巴西作为处在工业化后期、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启示。第四章首先考察了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放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原因、措施、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上世纪80年代甘地母子渐进式改革的措施及绩效进行分析,重点对90年代以来印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措施、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印度作为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水平中下游的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启示。第五章首先简要地回顾了坦桑尼亚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发展历程,从1964年独立后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实行自力更生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改革,重点考察了90年代以来坦桑尼亚融入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然后分析了制约坦桑尼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得出坦桑尼亚作为最不发达国家所能提供的启示。结论篇是论文的总结,论文是对个案国家进行剖析,所以其成果主要是个案研究的成果。但是由于论文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而且对个案国家的研究又从宏观层面上加以总结,因此得出的一些结论具有普遍的意义。比如,经济全球化无法解决南北差距、无法解决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关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几点认识,包括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考等,同时还提出了知己知彼发展自己以及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等观点。这些观点不仅需要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更有待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丰富实践来检验。
二、数字化医疗设备呼唤国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医疗设备呼唤国货(论文提纲范文)
(1)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美白化妆品的历史与现状 |
2.1 美白化妆品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化妆品、护肤品 |
2.1.2 美白化妆品 |
2.2 美白化妆品的发展历程 |
2.2.1 早期物理遮盖类美白化妆品 |
2.2.2 近代洗白、漂白、防晒产品 |
2.2.3 现代美白化妆品 |
2.3 当代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特征及表现 |
2.3.1 消费主体大众化 |
2.3.2 产品种类多样化 |
2.3.3 美白理论常识化 |
第三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 |
3.1 美白化妆品的需求建构 |
3.1.1 历史上的“美”“白”需求 |
3.1.2 被重新建构的现代“美白”需求 |
3.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 |
3.2.1 需求拉引:资本增值 |
3.2.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生产 |
3.2.3 美白化妆品的科研团体及场所变化 |
3.3 美白化妆品的营销与宣传 |
3.3.1 营销的媒介——从杂志、电视、街道广告到互联网 |
3.3.2 营销的话语——从心理学话语到科学话语 |
3.3.3 营销的主体——从销售员到医生、专家/伪专家 |
第四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 |
4.1 产生身体危害 |
4.2 导致审美问题 |
4.3 产生异化消费问题 |
4.4 加剧社会性别与阶层不平等问题 |
4.5 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动物伦理问题 |
第五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反思 |
5.1 科学主义与公众理解科学 |
5.2 科技与资本的关系 |
5.3 美与白的关联及审美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2.政府绿色采购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 政府绿色采购的含义 |
2.2 政府绿色采购的目标 |
3.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实践 |
3.1 太原市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发展历程 |
3.2 太原市政府采购中心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 |
3.3 太原市政府采购方式及采购流程 |
3.4 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政策规范及标准 |
3.5 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及规模 |
4.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存在的问题 |
4.1 绿色采购意识不足 |
4.2 绿色采购标准设定不完善 |
4.2.1 绿色采购标准不统一 |
4.2.2 绿色采购标准不合理 |
4.3 绿色采购制度不健全 |
4.4 绿色采购方法单一 |
4.5 绿色采购供应链不完整 |
4.6 绿色采购信息化滞后 |
5.推动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发展的对策 |
5.1 增强政府绿色采购意识 |
5.2 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 |
5.3 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
5.4 丰富政府绿色采购方法 |
5.5 完善绿色采购供应链设计 |
5.6 加快绿色采购信息化建设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
二、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困境 |
三、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价值取向调整对于走出困境至关重要 |
第二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本论文的关联 |
第三章 基于政策梳理的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变迁及成因 |
第一节 晚清时期:工具价值取向及其成因 |
一、晚清时期中职教师政策梳理 |
二、晚清时期中职教师政策的社会环境 |
三、晚清时期中职教师政策工具价值取向成因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工具偏经济价值取向及其成因 |
一、民国时期中职教师政策梳理 |
二、民国时期中职教师政策的社会环境 |
三、民国时期中职教师政策工具偏经济价值取向成因 |
第三节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政治价值取向及其成因 |
一、新中国改革开放前中职教师政策梳理 |
二、新中国改革开放前中职教师政策的社会环境 |
三、新中国改革开放前中职教师政策政治价值取向成因 |
第四节 新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偏人本价值取向成因 |
一、新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中职教师政策的编码研究 |
二、新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中职教师政策的社会环境 |
三、新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中职教师政策经济偏人本价值取向成因 |
第四章 基于内隐模型构建的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内隐模型构建 |
一、构建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变量的确定 |
二、假设1: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存在分歧 |
三、对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民国时期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存在分歧的验证 |
第二节 中职教师政策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趋向一致模型分析 |
一、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趋向一致的动力机制——时间戳 |
二、假设2:时间管理作为价值标准对中职教师政策价值选择存在影响 |
三、我国若干知识分子政策中时间管理作为价值标准对价值选择存在影响的验证 |
第三节 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趋向一致模型分析 |
一、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的主客观统一 |
二、假设3:不完全信息下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存在分歧 |
三、对不完全信息下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存在分歧的验证 |
第五章 当前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实然验证 |
第一节 当前政策价值取向下中职教师实然状况调查方案设计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中职教师聘任情况 |
二、中职教师管理及培训情况 |
三、中职教师职称与专业成长情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对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内隐模型的现实变量修正 |
一、中职教师入职政策以编制为价值目标 |
二、中职教师岗位管理政策以职称为政策价值标准 |
三、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以学术研究为价值选择 |
第六章 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一:价值目标的两元分歧 |
一、T与S的排序问题 |
二、晚清实业教育价值目标分歧导致公益与私益难定的价值取向困境 |
第二节 结论二:价值取向变量模型中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分歧 |
一、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的分歧导致价值取向的困境 |
二、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分歧造成民国政治版图的变化 |
三、中职教师政策面对西方科技与自主技术价值标准的两难排序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一、价值标准与价值选择的S线统合:技术技能与学历学位 |
二、价值标准的调整:以事实和价值来判断价值标准 |
三、价值目标的调整:从"以人为本"到"人人自主技术精进为本"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的几点思考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职业教育政策 |
附录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分类 |
附录三 中职教师实然生态状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电子政务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方法的研究 ——以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平台项目实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1.1 研究目标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路线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采购管理概述 |
2.1.1 采购管理的发展 |
2.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中的采购 |
2.2 采购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基于库存理论的企业采购管理 |
2.2.2 供应链协调的采购管理 |
2.2.3 专业采购管理 |
第三章 电子政务项目采购管理现状分析 |
3.1 电子政务项目采购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1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
3.1.2 政府采购管理的发展 |
3.2 电子政务项目的特点 |
3.2.1 电子政务项目开发的复杂性 |
3.2.2 电子政务项目运行的复杂性 |
3.2.3 电子政务项目维护的复杂性 |
3.2.4 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
3.3 电子政务项目采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3.3.1 电子政务项目评标专家的缺乏 |
3.3.2 电子政务项目采购过程中科学方法应用不足 |
第四章 电子政务项目采购计划过程的管理方法 |
4.1 项目规划与选型的管理方法 |
4.1.1 项目规划与选型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项目采购成本的预算管理方法 |
4.2.1 项目采购成本预算管理的内容 |
4.2.2 项目采购成本预算管理的方法 |
第五章 电子政务项目采购实施过程的管理方法 |
5.1 项目采购评标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
5.1.1 常用的评标方法 |
5.1.2 层次分析法 |
5.1.3 AHP-综合评分法的评标流程 |
5.2 项目采购交货期及质量的管理方法 |
5.2.1 项目采购交货期的管理方法 |
5.2.2 项目采购质量的管理方法 |
第六章 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平台项目实施 |
6.1 项目背景介绍 |
6.2 项目规划和设计 |
6.3 项目设备规划选型 |
6.4 项目成本预算确定 |
6.5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标 |
6.6 引入监理和测评机构确保交货期和质量 |
6.6.1 设备采购交货期的管理方法 |
6.6.2 设备采购质量的管理方法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 |
7.1.1 主要研究成果 |
7.1.2 主要的创新 |
7.2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
7.2.1 论文不足 |
7.2.2 后续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我国航空物流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
1.4.5 本论文的特色 |
第二章 现代物流与航空物流理论 |
2.1 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发展 |
2.1.1 物流的涵义 |
2.1.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
2.1.3 现代物流的特征 |
2.2 交通运输与物流 |
2.2.1 货运物流化的发展 |
2.2.2 综合运输与物流 |
2.2.3 货运企业在货运物流化中的发展 |
2.2.4 货运业与物流业 |
2.3 航空物流基本理论 |
2.3.1 航空物流及航空物流业 |
2.3.2 航空物流产品及其实现 |
2.3.3 航空物流的特点 |
第三章 航空物流体系 |
3.1 航空货运发展及航空物流体系的形成 |
3.1.1 航空货运的发展 |
3.1.2 航空运输的物流竞争力 |
3.1.3 航空物流体系的含义 |
3.2 航空物流体系的特性 |
3.2.1 航空物流体系的层次构成 |
3.2.2 航空物流体系的特点及目标 |
3.2.3 航空物流体系的基本模式 |
3.3 航空物流体系整合发展理论 |
3.3.1 航空物流产业化发展理论 |
3.3.2 航空物流业的网络经济理论 |
3.3.3 业务流程再造基本理论 |
3.3.4 其他的整合理论 |
第四章 航空货运与物流体系运作模式 |
4.1 传统货运模式 |
4.1.1 模式内涵 |
4.1.2 客货兼营航空公司货运业务的发展 |
4.1.3 运输代理人及其业务的发展 |
4.1.4 基于 BPR的航空公司与货运代理之间的关系 |
4.2 综合运输模式 |
4.2.1 航空快递业的内涵和产品特征 |
4.2.2 航空快递业的形成及发展 |
4.2.3 航空快递业的运营特性分析 |
4.3 综合物流模式 |
4.3.1 模式内涵 |
4.3.2 一般的航空物流企业的形成 |
4.4 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模式 |
4.4.1 模式内涵 |
4.4.2 服务模式的主体条件 |
4.4.3 模式的形成 |
第五章 基于物流的我国航空运输企业转型策略 |
5.1 转型的策略 |
5.1.1 转型的含义 |
5.1.2 转型的发展方向 |
5.1.3 转型的途径 |
5.2 准航空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 |
5.2.1 我国货运航空公司相继成立 |
5.2.2 我国航空快递业发展现状 |
5.2.3 货运代理市场面临变革 |
5.3 准航空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 |
5.3.1 货运航空公司的发展策略 |
5.3.2 快递业的发展策略 |
5.3.3 货运代理的发展策略 |
第六章 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及政策建议 |
6.1 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 |
6.1.1 外国政府在物流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
6.1.2 建立有利于我国物流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 |
6.1.3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 |
6.2 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建议 |
6.2.1 制定完善航空物流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法规 |
6.2.2 建立灵活、多种价位的价格体系 |
6.2.3 做好物流节点的建设 |
6.2.4 培育有效竞争的运输代理市场 |
6.2.5 加快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
6.2.6 加强与海关等联检单位的协调、合作,提高通关效率 |
6.2.7 注重物流理论研究,培养航空物流人才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7)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 ——过程、挑战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引论篇 |
导言 |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内涵及其经济特征 |
一、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内涵 |
二、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
三、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层次性 |
第二节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
二、 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三、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对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给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机遇 |
二、 经济全球化对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 |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研究的理论指导 |
一、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二、 “新马克思主义者”依附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
第二篇 主体篇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剖析韩国案例) |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韩国与经济全球化相对 |
一、 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原因 |
二、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主要措施 |
三、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绩效 |
第二节 20 世纪60中期~90年代初:韩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
一、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背景 |
二、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具体措施 |
三、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骄人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初~1997年:韩国仓促加快融入 |
一、 仓促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背景 |
二、 仓促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措施 |
第四节 金融危机后韩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成就和问题 |
一、 改革的基本内容 |
二、 改革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几点启示 |
一、 及时调整和完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
二、 循序渐进参与经济全球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
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处在工业化后期发展水平 |
第一节 独立前后巴西经济依附于世界经济的概况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初~60年代中期:巴西与 |
一、 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背景 |
二、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有关措施 |
三、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成就和局限性 |
第三节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巴西积极融入 |
一、 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背景 |
二、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措施 |
三、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就与问题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巴西再次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
一、 再次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背景 |
二、 再次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
三、 1999和2002年巴西金融动荡 |
四、 再次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成就与问题 |
第五节 几点启示 |
一、 围绕发展目标及时调整与经济全球化关系 |
二、 积极而又慎重地利用外资外债 |
三、 经济增长不应当忽视社会公正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独立后~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与经济全球化 |
一、 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原因 |
二、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具体措施 |
三、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成就和问题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印度面向经济全球化的渐进改革 |
一、 英.甘地和拉.甘地改革的措施 |
二、 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三节 1991年以来:印度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改革 |
一、 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背景 |
二、 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措施 |
三、 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成就和问题 |
第四节 几点启示 |
一、 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
二、 只有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质量才能取得后发优势 |
三、 正确处理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关系 |
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取得后发优势的根本途径 |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与最不发达国家(剖析坦桑尼亚案例) |
一、 独立后坦桑尼亚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发展历程 |
二、 制约坦桑尼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
三、 几点启示 |
第三篇 结论篇 |
一、 经济全球化无法解决南北差距、无法解决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 |
二、 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几点认识 |
三、 对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考 |
四、 知己知彼,发展自己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数字化医疗设备呼唤国货(论文参考文献)
- [1]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D]. 杨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太原市政府绿色采购问题及对策研究[D]. 段喆.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4]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研究[D]. 徐景双.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1)
- [5]电子政务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方法的研究 ——以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平台项目实施为例[D]. 谭世海.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6]我国航空物流体系发展研究[D]. 秦岩. 长安大学, 2006(12)
- [7]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 ——过程、挑战与发展趋势[D]. 张登文.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