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甲苯磺酸氟乙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储佳乐[1](2021)在《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季铵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文中认为
牟芃兴[2](2021)在《双嘧达莫缩合反应的工艺优化》文中指出双嘧达莫(Dipyridamole)又名潘生丁,是一种扩张冠脉及抗血栓形成的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抗心肌缺血,减少血栓栓塞的形成。但是目前双嘧达莫生产工艺复杂,且存在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导致该药的生产能力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优化双嘧达莫生产工艺,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及环保等问题,降低药物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双嘧达莫合成路线中,其关键步骤由中间体2,6-二氯-4,8-二哌啶-嘧啶[5,4-d]并嘧啶与二乙醇胺的缩合反应过程复杂。该反应产生多个与主产物双嘧达莫结构、性质相类似的杂质,直接影响到收率和产品的质量。本文对双嘧达莫合成路线中的缩合反应进行了研究,探究了缩合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及产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对双嘧达莫缩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反应服从二级不可逆反应动力学模型,由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指前因子等有关动力学参数。得到了在实验范围内反应收率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变化的动力学方程。从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了双嘧达莫缩合反应涉及的机理问题,为缩合反应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对双嘧达莫有关杂质的结构分析,对缩合反应过程产生的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的标准品进行了合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有关杂质纯度进行了检测,利用液相色谱外标法对缩合反应过程中的杂质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根据芳基亲核取代反应(SN2Ar)机理的特点,设计实验探究了缩合反应过程中杂质的产生机理。以缩合反应动力学为指导,对双嘧达莫缩合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碳酸钠用量对缩合反应过程中杂质生成水平的影响,得到了双嘧达莫缩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即2,6-二氯-4,8-二哌啶-嘧啶[5,4-d]并嘧啶、二乙醇胺、碳酸钠投料摩尔比为1:8:1.2,反应温度为155-160℃,反应时间为8小时。通过对甲苯磺酸成盐、游离等操作对双嘧达莫粗品进行了提纯,探究了粗品精制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游离过程中p H对杂质分离的影响。采用甲苯-乙醇/水体系对双嘧达莫精制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的双嘧达莫粗品精制工艺条件,最终产品纯度高达99.9%,达到了双嘧达莫原料药纯度要求。本文通过对双嘧达莫缩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及对缩合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提高了缩合反应收率及双嘧达莫产品纯度,简化了双嘧达莫生产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对提高产品生产能力,保证市场产品需求及稳定产品工艺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杨翰林[3](2021)在《[60]富勒烯衍生物与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60]富勒烯是一类缺电子笼状分子,具有六十个顶点、三十二个面,包含二十个六元环、十二个五元环,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殊的五、六元环交替排布结构使富勒烯表现出缺电子性,能够与多种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实现对富勒烯表面的修饰,这一直是富勒烯化学发展史中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第一部分工作研究了富勒烯在无过渡金属催化条件下与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通过改变碘与富勒烯的添加顺序,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一系列的亚甲基桥连富勒烯和二氢呋喃环并富勒烯的方法。另外,叔烯酰胺作为新兴的有机合成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氮杂环化合物。与烯胺相比较,由于缺电子基团(酰基)的存在,叔烯酰胺的亲核性降低。但可以通过改变酰基和双键上的取代基来调控分子内存在的交叉共轭体系,使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双键共轭,增强双键的亲核性。本论文第二部分工作是基于叔烯酰胺的分子内亲核反应合成氮杂卓化合物的研究。首先设计合成了分子内含有醛基的叔烯酰胺,然后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发生Konevenagel反应得到分子内含有Michael受体的叔烯酰胺,最后发生分子内Michael反应,高效地制备了一系列的氮杂卓化合物。本论文第三部分工作是基于叔烯酰胺分子内的亲核串联反应,合成刺桐生物碱衍生物的研究。分子内含有亲电基团和亲核基团的叔烯酰胺在路易斯酸和质子酸的催化下,分别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了关环产物及其脱水产物,构筑了6-6-5-6-6五并环骨架结构。该反应不仅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选择性高,且为合成刺桐生物碱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
郭小凤[4](2021)在《(-)-Brazilane和(-)-Brazilin的全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有高异黄酮骨架的天然产物具有新颖的生物学活性,这类化合物在药物研究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Brazilin和Brazilane为典型代表的巴西木素类天然产物作为高异黄酮类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具有一系列出色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炎、降血糖活性等,这吸引了众多合成化学家、药物化学家的研究兴趣。纵观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它们的合成研究,存在着合成步骤较长,个别反应不易进行,试剂昂贵且毒性较大等问题,且没有将两个分子统一起来进行设计合成。本论文基于Brazilin和Brazilane的分子结构特点,旨在开发一种合成步骤少,原料便宜易得,反应高效的全合成路线,并首次将Brazilin和Brazilane统一起来进行设计合成。通过Brazilin和Brazilane的合成研究,对具有类似结构的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借鉴和启发。本论文以(-)-Brazilane和(-)-Brazilin为合成目标,设计了一条统一的合成路线,该路线以3,4-二甲氧基苄醇为共同的起始原料,以脂肪酶催化的去对称化反应和酸催化的分子内Prins/Friedel-Crafts串联反应为特征反应。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3,4-二甲氧基苄醇为初始原料,通过上保护基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氢化铝锂还原反应得到二醇化合物,通过对二醇的选择性乙酰化反应及Mitsunobu反应将两个芳环连接起来,再经两步简单的转化得到醛,接着在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Prins/Friedel-Crafts串联反应,“一锅法”来构建关键的苯并二氢吡喃环结构,再经一步脱酚羟基的甲基保护基实现了巴西苏木素类天然产物(±)-Brazilane的全合成。(2)基于(±)-Brazilane的全合成研究,前手性二醇化合物在乙烯乙酸酯作为乙酰基供体,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去对称化反应,以96%ee值高选择性地构建了手性季碳中心,并以此手性中心控制其他手性,从而实现(-)-Brazilane的不对称全合成。(3)基于(-)-Brazilane的全合成研究,将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的二酯化合物氧化出羟基后,再经过氢化铝锂还原反应、对二醇的选择性乙酰化反应、Mitsunobu反应以及分子内Prins/Friedel-Crafts串联反应和脱酚羟基的甲基保护基等,实现(-)-Brazilin的不对称合成。
顾嘉仪[5](2021)在《基于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加成和动态动力学拆分》文中研究指明绿色化学的宗旨是在化学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中尽可能的减少或消除对环境有害物质的产生,而光化学反应作为绿色化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来源丰富的可见光作为反应的能量来源,或者直接作为反应试剂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反应条件的清洁、温和、可持续,并有望缓解能源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本论文首先以可见光催化的方式,通过核心的羰基自由基中间体,实现了一种高效的一锅两步合成多官能团化五元环内酯的策略。其次,我们首先采用脂肪酶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成功实现了一种脂肪族二级胺的动力学拆分。随后,可见光催化该二级胺类似物的自由基消旋化反应的顺利完成提示动态动力学拆分的可能性。将二者的最优条件相结合以后,我们在二级胺的动态动力学拆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本文的第二章,我们主要研究了各种芳香酮和芳香醛类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烯烃的还原偶联反应。在450 nm蓝光的照射下,以铱配合物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苯乙酮和2-苯基丙烯酸乙酯为模板反应的底物,我们成功合成了链状的γ-羟基酯类化合物。在评估了各项影响反应的因素,例如光催化剂的种类、反应的投料比、反应的溶剂、外加还原剂、反应的时间之后,我们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酸催化剂可以顺利将链状的γ-羟基酯转化为兼具实用价值以及合成潜力的多取代γ-内酯化合物。底物普适性探究则充分表明了该反应体系广泛的适用性、优异的官能团兼容性以及良好的反应收效(最高收率可以达到97%)。在机理探究实验中,我们首先通过自由基钟实验和自由基的自身偶联实验证明了关键的羰基自由基的形成。加入自由基捕获试剂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后,反应完全被抑制,表明该反应很可能经历了自由基途径,与上述的实验结果相一致。酸/碱添加实验表明,酸性添加剂对该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碱性添加剂则会大大降低本反应的收效,这暗示了羰基自由基中间体可能通过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机制进行。最后的Hantzsch酯氘代实验证明了Hantzsch酯自由基中间体通过还原自由基加成产物得到γ-羟基酯的关键步骤,排除了由Hantzsch酯自由基正离子直接通过氢原子转移实现目标化合物构建的途径。本方法首次报道了一种芳香酮与缺电子不饱和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本反应绿色、温和、高效的特点凸显出其应用潜力。在本文的第三章,我们主要研究了一种脂肪族二级胺的可见光/酶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法(DKR)。作为传统的不对称合成技术的重要补充,酶催化的化学拆分法凭借其温和可控、绿色低毒等特性在工业生产中备受青睐。根据定义,外消旋混合物的动力学拆分理论上最高只能产生50%的目标产物。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改进方法,其中属动态动力学拆分最受关注。动态动力学拆分的关键在于动力学拆分和消旋化反应的相结合。因为这样一来,外消旋混合物中的对映异构体就能够发生快速的动态平衡并相互转化,最终选择性除去其中一种对映体。本章中,我们将可见光催化的消旋化反应与酶催化的动力学拆分相结合,用于极具挑战性的脂肪族二级胺的动态动力学拆分。首先,我们通过使用一种源于蛋白质的脂肪酶LipomodTM 34P from Candida sp.在活泼碳酸酯类酰基供体的协助下实现了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动力学拆分(KR),最终以36%的收率得到了高达97%e.e.值的高光学纯度底物,并以40%的收率得到了高达97%e.e.值的二级胺酰基化产物。可见光催化的消旋化实验表明手性纯的1-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在硫醇介导的氢原子转移作用下,能够实现从99%e.e.值到7%e.e.值的消旋化,将该结论推广到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型化合物也有望取得相似的结果。随后通过酶催化的动力学拆分与光催化的消旋化反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探究了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并正在进一步的条件优化当中。这样的一种绿色经济、可持续方法在工业制备手性胺方面无疑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王英磊,李文欢,赵天舒,李默[6](2021)在《低共熔溶剂中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绿色合成》文中研究指明以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以对硝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考察了低共熔溶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回流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佳工艺条件为:氯化胆碱-对甲苯磺酸用量1.5 g,对硝基苯甲酸与乙醇摩尔比1∶6,回流时间2.0 h,此条件下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收率可达95%。此外,低共熔溶剂可回收和重复使用5次,酯化产物的收率没有显着下降。
井彬[7](2021)在《光学纯(6S)-5-甲基四氢叶酸及其氨基酸酯盐类衍生物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四氢叶酸衍生物(6S)-5-甲基四氢叶酸是新型的叶酸类药物,可直接被人体转化应用,与其他药物相比具有疗效显着、功能齐全和副作用少等特点。目前国内尚无其相关的生产厂家,产品的供应全部依靠进口,与此同时其生产原料--叶酸在我国的产量十分巨大。因此,以叶酸为原料制备(6S)-5-甲基四氢叶酸的工艺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6S)-5-甲基四氢叶酸有很多优点,但其性质不稳定,需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盐增加其稳定性。目前市售的该类药物主要以钙盐或葡萄糖盐的形式存在,但钙离子或葡萄糖摄入过多,会给身体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氨基酸作为生物体的组成化合物,与生物体有着最好的相容性,用人体必需且不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作为(6S)-5-甲基四氢叶酸的配体,对人体明显没有副作用。因此选择氨基酸作为(6S)-5-甲基四氢叶酸的配体是未来该类产品升级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以叶酸为原料制备(6S)-5-甲基四氢叶酸及其氨基酸酯盐,具体内容如下:1、(6S)-四氢叶酸的合成:叶酸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四氢叶酸,产率为97.0%;以对甲苯磺酸为拆分剂,利用S、R构型的四氢叶酸对甲苯磺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差异,得到光学纯的(6S)-四氢叶酸对甲苯磺酸盐,调节p H值至碱性,得到(6S)-四氢叶酸。最佳反应条件为:四氢叶酸与对甲苯磺酸的投料比为1:1.3,水做溶剂,45℃反应7 h,经两次重结晶,最终得到淡黄色(6S)-四氢叶酸,产率为45.3%。2、(6S)-5-甲基四氢叶酸的合成:(6S)-四氢叶酸在碱性条件下,与甲醛发生甲酰化反应后,用硼氢化钠还原,得到(6S)-5-甲基四氢叶酸。通过优化反应路线,并以N-正辛基-D-葡萄糖胺为拆分剂制备光学纯(6S)-5-甲基四氢叶酸的反应路线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以叶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拆分剂制备(6S)-5-甲基四氢叶酸的反应路线为最优路线,最优反应条件为:水做溶剂,(6S)-四氢叶酸:甲醛:硼氢化钠的投料比为1:9:3,0-5℃滴加甲醛后反应25 min,加完硼氢化钠后60℃反应1 h,用冰乙酸调节反应体系p H,得到(6S)-5-甲基四氢叶酸。产率为91.5%,光学纯度为97.6%。3、(6R)-四氢叶酸对甲苯磺酸盐的回收利用。本文将拆分副产物(6R)-四氢叶酸-对甲苯磺酸盐溶液的p H调节至3-4,抽滤,得到游离的(6R)-四氢叶酸,在0℃,p H=7的环境下,以氧气为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回收产物叶酸,产率为88.5%。4、氨基酸乙酯的合成。本文利用酯化、中和反应将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制备成相对应的13种氨基酸甲酯、乙酯、正丁酯,产率为47.2%-81.5%。5、(6S)-5-甲基四氢叶酸氨基酸酯的合成。取5 g(6S)-5-甲基四氢叶酸分散在水中,与游离的氨基酸酯反应,利用水/乙腈/乙醚体系作溶剂,制备相应的13种(6S)-5-甲基四氢叶酸氨基酸酯,产率为70.6%-96.0%,光学纯度为97.2%-98.2%。本文建立了HPLC法监控反应进程及产品的光学纯度,产物及中间体利用NMR、HRMS、FT-IR等手段给予表征。
安清明[8](2021)在《大位阻α-二亚胺催化剂合成及其催化烯烃聚合》文中认为纵观聚烯烃的发展历程,催化剂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相比,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因其独特的性能,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该类催化剂可以通过改变配体结构,便可以催化生成具有不同特性的聚合物;除此之外,还可以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但其耐热性较差是制约发展的一大因素,引入大位阻取代基和改变配体骨架是常见的两种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的方案。本文制备了八种具有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配体,其中包括以苊醌为骨架,合成了两种对称性结构和两种非对称性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以丁二酮为骨架,合成了一种具有不对称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以9,10-二氢-9,10-乙基蒽-11,12-二酮为骨架,合成了一种具有对称性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为骨架,合成了一种对称性结构和一种非对称性结构的吡啶二亚胺类配体;同时探讨了多种合成方案,并用多种测试进行了表征。我们将N,N-二(2,6-二异丙基-4-双(4-(羟甲基)苯基)甲基-苯基)苊烯-1,2-二亚胺(L1)与Ni(DME)Br2配位成催化剂Cat-Ni,将2,6-双[1-(2,6-二异丙基-4-双(4-(羟甲基)苯基)甲基-苯基亚胺基)乙基]-吡啶(L7)与Fe Cl2?4H2O配位成催化剂Cat-Fe,并用红外谱图进行表征;探讨了Cat-Ni在不同聚合温度下催化乙烯聚合的活性,研究表明在70℃下活性最高,可达5.97×106g/(mol×h),在90℃依据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达到4.15×106g/(mol×h),表明Cat-Ni具有很好的耐热性;探讨了Cat-Fe在不同聚合温度,不同铝铁摩尔比下催化乙烯聚合的活性,研究表明在30℃下活性最高,可达1.17×106g/(mol×h),当铝铁摩尔比下降至800时,在70℃下活性依旧可达1.04×106g/(mol×h),表明Cat-Fe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汪琨凯[9](2020)在《基于Diels-Alder反应:天然产物Applanatumol Z5,Mannolides和Longifolene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碳季碳结构单元普遍存在于活性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构筑全碳季碳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领域。本论文以Diels-Alder反应一步构建两个全碳季碳中心为关键策略,对含有1,2-双季碳结构的Applanatumol Z5和Lingzhiol,1,4-双季碳结构的Mannolides A-C及1,5-双季碳结构的Longifolene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研究,共包含以下三章内容。第一章天然产物Applanatumol Z5和Lingzhiol的合成研究灵芝属杂萜因其独特的结构及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含有1,2-双季碳结构、具有特殊5/5/6旋转门结构的Applanatumol Z5,Lingzhiol和Applanatumol C尤为具有代表性。Applanatumol Z5和Applanatumol C由昆明植物所程永现研究员从树舌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分别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COX-2抑制剂效果;Lingzhiol是程永现研究员从赤灵芝中分离得到,具有激活糖尿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细胞中Nrf2/Keap1酶等活性。鉴于这三个化合物具有相同的三环骨架,设计采用Diels-Alder反应一步构建1,2-全碳季碳,简洁高效地完成三个分子的合成。利用意外发现的噻烷与伯醇在Pd-C促进下,使1-14发生氧化偶联反应、脱除缩硫酮保护得到四取代的亲二烯体1-11,随后与Danishefsky二烯(1-10)发生关键的Diels-Alder反应一步构筑旋转门三环体系化合物1-16。最后区域、立体选择性还原羰基,以7步(5锅)反应,23%的总收率合成Applanatumol Z5。在此基础上以1-16和Applanatumol Z5为高级中间体对Applanatumol C和Lingzhiol进行了合成研究。第二章天然产物Mannolides A-C的合成研究大部分三尖杉烷类二萜(cephalotane-type diterpenoids)为少于20个碳的降二萜,2016年岳建民院士从西双版纳粗榧中首次分离得到三个20个碳的三尖杉属二萜,并分别命名为Mannolides A-C。基于生源合成途径分析,Mannolides A-C可能是19个碳的天然产物Harringtonolide的生源前体。鉴于Mannolides A-C具有新颖独特的1,4-双季碳结构及可能的生源合成途径,设计采用关键的Diels-Alder反应一步构筑1,4-双季碳结构,对Mannolides A-C进行合成研究。我们从商业易得的原料出发,通过罕见的脱羧芳构化构筑多取代苯酚2-61。随后与二级醇2-4进行氧化去芳化得到2-70a,进行分子内反电子取向的Diels-Alder反应构筑1,4-双季碳中心,后期选择性Aldol反应得到2-81a,构建了Mannolides A-C系列分子最为关键的连续五手性中心(其中两个为全碳季碳)碗状母核B/C/D环系。后续研究还在进行中。第三章天然产物Longifolene的合成研究长叶烯(Longifolene)因其独特的活性、复杂的结构,引起了合成化学家广泛的兴趣。自1928年从印度长叶松精油中发现、1953年Moffet小组确定结构以来,已经有多个小组合成了该分子。我们利用氧化去芳构化串联分子内反电子取向的Diels-Alder反应构建1,4-双季碳,随后利用分子内选择性去对称化Aldol反应,快速构建Longifolene分子骨架,去对称化的策略希望能够完成对映选择性的合成。后期通过扩环得到1,5-双季碳,完成分子构建。目前路线进行至后期,研究还在进行。
朱天宏[10](2020)在《丙烯酸油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天然油脂的开发利用和加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由富含油酸甘油酯的天然油脂转化得到的工业油醇产量逐渐增加,利用生物油醇制取更有商业价值的化工产品是全球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研究由生物油醇合成丙烯酸油醇酯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理论上,可以由油醇与丙烯酸直接进行酯化反应或油醇与丙烯酸甲酯通过酯交换反应得到丙烯酸油醇酯。由于油醇和丙烯酸或丙烯酸甲酯分子中都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非常容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反应。油醇为不饱和的高碳醇,其双键位于分子中间部位,分子结构易发生旋转,空间位阻比较大,且油醇分子中羟基的活性比较弱。因此,丙烯酸油醇酯非常不容易合成,至今尚未见到有关丙烯酸油醇酯合成的报道。丙烯酸油醇酯是一种新的丙烯酸高碳醇酯,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本研究,以油醇为基本原料,分别探索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和与丙烯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筛选催化剂、确定适当的操作方式、考察影响因素、确定反应优化操作条件,测定合成的产品基本性能指标。首先,以Benson基团贡献法对直接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反应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平衡速率常数。经计算得出,直接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以Joback法估算了丙烯酸油醇酯的沸点,以CSGC-PR法估算了丙烯酸油醇酯的饱和蒸气压,其估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油醇和丙烯酸直接酯化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宜采用B酸作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环己烷为带水剂、滴加丙烯酸的加料方式,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油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2,对甲苯磺酸用量为5%、反应温度为70℃下、反应时间6h,油醇转化率可达86.11%。油醇和丙烯酸甲酯酯交换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催化性能优良的催化剂为有机锡,滴加丙烯酸甲酯的加料方式,理想的反应条件为:油醇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3.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11h,酯交换率可达99.50%。油醇与丙烯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工艺方法,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因此,研究了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动力学,计算了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在实验条件下,油醇的动力学方程为:(?)实验对合成的丙烯酸油醇酯的沸点、凝固点、粘度、密度、燃烧热、表面张力、溶解性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丙烯酸油醇酯的沸点高达467℃,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液体,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溶解性能,可用作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其应用性能优于常规的丙烯酸高碳醇酯。
二、对甲苯磺酸氟乙酯的合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甲苯磺酸氟乙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双嘧达莫缩合反应的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嘧啶并嘧啶类化合物 |
1.1.1 嘧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分类 |
1.1.2 嘧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1.1.2.1 嘧啶并[1, 2-a]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1.1.2.2 嘧啶并[4,5-d]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1.1.2.3 嘧啶并[5,4-d]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1.2 2,4,6,8-四氯嘧啶并[5,4-d]嘧啶 |
1.2.1 2,4,6,8-四氯嘧啶并[5,4-d]嘧啶的合成 |
1.2.2 2,4,6,8-四氯嘧啶并[5,4-d]嘧啶的亲核取代反应 |
1.3 双嘧达莫 |
1.3.1 双嘧达莫简介 |
1.3.2 双嘧达莫的医药作用机制 |
1.3.2.1 抑制病毒复制 |
1.3.2.2 诱导干扰素的产生 |
1.3.2.3 抗氧化作用 |
1.3.2.4 抗炎作用 |
1.3.2.5 抗血栓作用 |
1.3.3 双嘧达莫缩合反应工艺的研究现状 |
1.4 立题依据 |
1.4.1 课题的背景 |
1.4.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双嘧达莫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
2.2.1 双嘧达莫有关物质的液相分析条件 |
2.2.2 双嘧达莫含量的滴定分析方法 |
2.3 双嘧达莫缩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方法 |
2.4 双嘧达莫缩合反应有关杂质 |
2.4.1 双嘧达莫有关杂质的合成 |
2.4.1.1 杂质A的合成 |
2.4.1.2 杂质B的合成 |
2.4.1.3 杂质C的合成 |
2.4.1.4 杂质D的合成 |
2.4.2 双嘧达莫标准品的合成 |
2.4.3 双嘧达莫有关杂质的研究 |
2.5 双嘧达莫缩合反应工艺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双嘧达莫合成工艺 |
3.1.1 乳清酸的硝化反应 |
3.1.2 硝基乳清酸的还原反应 |
3.1.3 氨基乳清酸与尿素的环合反应 |
3.1.4 四羟基物的氯化反应 |
3.1.5 四氯化物的缩合反应 |
3.1.6 双嘧达莫的合成 |
3.1.7 双嘧达莫合成路线的评价 |
3.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2 分析方法的确定 |
3.3 双嘧达莫缩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3.3.1 缩合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2 缩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
3.4 双嘧达莫有关杂质的研究 |
3.4.1 缩合反应过程有关物质的定量分析 |
3.4.2 杂质A、B生成机理的验证 |
3.4.3 小结 |
3.5 双嘧达莫缩合反应工艺优化 |
3.5.1 温度对缩合反应收率的影响 |
3.5.2 双嘧达莫粗品分离提纯 |
3.5.2.1 双嘧达莫对甲苯磺酸粗盐 |
3.5.2.2 双嘧达莫粗盐精制 |
3.5.2.3 双嘧达莫精盐游离、脱色 |
3.5.3 双嘧达莫缩合工艺优化 |
3.5.3.1 碳酸钠对杂质B的抑制 |
3.5.3.2 甲苯、乙醇/水精制工艺 |
3.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60]富勒烯衍生物与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C_60与羰基化合物[2+1]成环反应 |
1.3 C_60与羰基化合物[2+1]成环反应2 |
1.3.1 无杂原子参与成环的反应 |
1.3.2 氮原子参与成环的反应 |
1.3.2.1 与羰基化合物生成富勒吡咯啉 |
1.3.2.2 与羰基化合物生成富勒吡咯烷 |
1.3.3 氧原子参与成环的反应 |
1.3.3.1 与羰基化合物生成二氢呋喃并富勒烯衍生物 |
1.3.3.2 与羰基化合物生成富勒烯五元环内酯类衍生物 |
1.3.4 氮氧双杂原子参与成环的反应 |
1.3.4.1 与羰基化合物生成富勒烯恶唑烷类衍生物 |
1.3.4.2 与羰基化合物生成富勒烯恶唑啉类衍生物 |
1.4 C_(60)与羰基化合物[2+4]成环反应 |
1.4.1 与羰基化合物生成富勒烯四氢萘类衍生物 |
1.4.2 与羰基化合物生成富勒烯喹啉类衍生物 |
1.5 烯酰胺概述 |
1.5.1 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
1.5.1.1 亚胺通过酰基化构建烯酰胺 |
1.5.1.2 通过Curtius重排反应构建烯酰胺 |
1.5.1.3 通过Wittig反应构建烯酰胺 |
1.5.1.4 通过酰胺的反应构建烯酰胺 |
1.5.1.5 通过偶联反应构建烯酰胺 |
1.5.2 叔烯酰胺反应的活性 |
1.5.2.1 叔烯酰胺分子间的亲核反应 |
1.5.2.2 叔烯酰胺分子间的亲核串联反应 |
1.5.2.3 叔烯酰胺分子内的亲核反应 |
1.5.2.4 叔烯酰胺分子内的亲核串联反应 |
1.6 总结和展望 |
2 碱促进的富勒烯酮酯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模板反应的建立与优化 |
2.2.2 底物的扩展 |
2.2.3 反应机理研究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3.2 实验步骤及数据 |
2.4 结论与展望 |
3 基于叔烯酰胺的分子内亲核反应合成氮杂卓化合物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模板反应的建立与优化 |
3.2.2 底物的扩展 |
3.2.3 最终产品的衍生化 |
3.2.4 反应机理研究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3.2 实验步骤及数据 |
3.4 结论与展望 |
4 基于叔烯酰胺分子内亲核串联反应合成刺桐生物碱衍生物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模板反应的建立与优化 |
4.2.2 底物的扩展 |
4.2.3 反应机理研究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3.2 实验步骤及数据 |
4.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4)(-)-Brazilane和(-)-Brazilin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天然产物简介 |
1.2 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其意义 |
1.2.1 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发展 |
1.2.2 天然产物全合成的意义 |
1.3 巴西木素类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
1.3.1 巴西木素类天然产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
1.3.2 巴西木素类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Brazilane和(-)-Brazilin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
2.1 (±)-Brazilane的逆合成分析 |
2.2 (±)-Brazilane的合成路线研究 |
2.3 (-)-Brazilane的逆合成分析 |
2.4 (-)-Brazilane的合成路线研究 |
2.5 (-)-Brazilin的逆合成分析 |
2.6 (-)-Brazilin的合成路线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来源以及规格 |
3.2 合成天然产物(±)-Brazilane的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 |
3.3 (-)-Brazilane的合成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 |
3.4 (-)-Brazilin的合成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核磁图谱 |
附录 B HPLC分析 |
附录 C 高分辨质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加成和动态动力学拆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化学反应概述 |
1.2 自由基反应简介 |
1.3 光催化羰基自由基的加成和偶联反应 |
1.4 光催化的原子转移和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 |
1.5 Hantzsch酯的合成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
1.6 动力学拆分、动态动力学拆分与去消旋化 |
1.7 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
第二章 可见光诱导羰基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酯的极性翻转自由基加成合成多取代γ-内酯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结论 |
2.4 实验部分 |
2.5 产物表征与分析 |
第三章 光/酶联合催化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结论 |
3.4 实验部分 |
3.5 产物表征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化合物图谱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低共熔溶剂中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对甲苯磺酸的制备 |
1.3 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低共熔溶剂用量对酯化收率的影响 |
2.2 反应物配比对酯化收率的影响 |
2.3 回流时间对酯化收率的影响 |
2.4 低共熔溶剂重复使用次数对酯化收率的影响 |
2.5 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表征 |
3 结 论 |
(7)光学纯(6S)-5-甲基四氢叶酸及其氨基酸酯盐类衍生物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叶酸的研究现状 |
1.2.1 叶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2 叶酸合成的研究现状 |
1.3 四氢叶酸制备的研究现状 |
1.4 (6S)-5-甲基四氢叶酸合成的研究现状 |
1.4.1 化学拆分法 |
1.4.2 不对称氢化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6S)-四氢叶酸的合成及(6R)-四氢叶酸的回收利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3 (6S)-四氢叶酸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1 合成路线 |
2.3.2 实验步骤 |
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6R)-四氢叶酸的回收利用 |
2.4.1 合成路线 |
2.4.2 实验步骤 |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6S)-5-甲基四氢叶酸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3 以(6S)-四氢叶酸制备(6S)-5-甲基四氢叶酸 |
3.3.1 实验步骤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以N-正辛基D葡萄糖胺为拆分剂制备(6S)-5-甲基四氢叶酸 |
3.4.1 实验步骤 |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6S)-5-甲基四氢叶酸氨基酸盐类衍生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3 氨基酸酯的制备 |
4.3.1 实验步骤 |
4.4 (6S)-5-甲基四氢叶酸盐类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
4.4.1 实验步骤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3 (6S)-5-甲基四氢叶酸盐类衍生物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大位阻α-二亚胺催化剂合成及其催化烯烃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烯烃工业的发展 |
1.2 烯烃聚合催化剂 |
1.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2 茂金属催化剂 |
1.2.3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 论文的提出 |
第二章 大位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体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大位阻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3 α-二亚胺催化剂配体的合成 |
2.2.4 吡啶二亚胺催化剂配体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对称性结构α-二亚胺催化剂配体合成结果分析 |
2.3.2 不对称性结构α-二亚胺催化剂配体合成结果分析 |
2.3.3 对称性结构吡啶二亚胺催化剂配体合成结果分析 |
2.3.4 不对称性结构吡啶二亚胺催化剂配体合成结果分析 |
2.3.5 化合物(F)和化合物(G)与不同化合物反应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催化剂的合成以及催化乙烯聚合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N,N-二(2,6-二异丙基-4-双(4-(羟甲基)苯基)甲基-苯基)苊烯-1,2-二亚胺溴化镍(Cat-Ni)的制备 |
3.2.3 2,6-双[1-(2,6-二异丙基-4-双(4-(羟甲基)苯基)甲基-苯基亚胺基)乙基]-吡啶氯化铁(Cat-Fe)的制备 |
3.2.4 乙烯聚合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配体L1和Cat-Ni的红外谱图 |
3.3.2 配体L7和Cat-Fe的红外谱图 |
3.3.3 Cat-Ni催化乙烯聚合 |
3.3.4 Cat-Fe催化乙烯聚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发表论文 |
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基于Diels-Alder反应:天然产物Applanatumol Z5,Mannolides和Longifolene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第一章 天然产物Applanatumol Z5和Lingzhiol的合成研究 |
1.1 研究前言及背景介绍 |
1.2 灵芝醇Lingzhiol全合成路线概述 |
1.3 Applanatumol Z5和Lingzhiol的合成研究 |
1.3.1 Applanatumol Z5和Lingzhiol合成研究路线一 |
1.3.2 Lingzhiol合成研究路线二 |
1.4 本章小结 |
1.5 实验操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天然产物Mannolides A-C的合成研究 |
2.1 Mannolides A-C研究前言及背景介绍 |
2.2 降二萜类天然产物Harringtonolide合成路线概述 |
2.3 烯基醇参与的氧化去芳构化串联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综述 |
2.3.1 烯基醇分子间氧化去芳构化串联分子内D-A反应 |
2.3.2 烯基醇分子内氧化去芳构化串联D-A反应 |
2.4 二萜类天然产物Mannolides A-C的合成研究 |
2.4.1 Mannolides A-C合成研究路线一 |
2.4.2 Mannolides A-C合成研究路线二 |
2.4.3 Mannolides A-C合成研究路线三 |
2.4.4 Mannolides A-C合成研究路线四 |
2.5 本章小结 |
2.6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天然产物Longifolene的合成研究 |
3.1 长叶烯Longifolene研究前言及背景介绍 |
3.2 长叶烯Longifolene的合成路线概述 |
3.3 长叶烯Longifolene的合成研究 |
3.3.1 Longifolene合成研究路线一 |
3.3.2 Longifolene合成研究路线二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部分化合物谱图数据 |
(10)丙烯酸油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应用 |
1.3 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方法 |
1.3.1 直接酯化法 |
1.3.2 酯交换法 |
1.3.3 酰氯法 |
1.4 直接酯化法合成丙烯酸酯的工艺研究 |
1.4.1 直接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
1.4.2 直接酯化反应的带水剂 |
1.4.3 直接酯化反应的阻聚剂 |
1.4.4 直接酯化反应的抗氧化剂 |
1.4.5 直接酯化反应的馏出液分离 |
1.4.6 直接酯化反应的反应产物分离 |
1.5 酯交换法合成丙烯酸酯的工艺研究 |
1.5.1 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 |
1.5.2 酯交换反应的阻聚剂 |
1.5.3 酯交换反应的馏出液分离 |
1.5.4 酯交换法的反应产物分离 |
1.6 丙烯酸油醇酯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及应用 |
1.6.1 丙烯酸油醇酯的结构特点 |
1.6.2 丙烯酸油醇酯合成方法的分析 |
1.6.3 丙烯酸油醇酯的应用 |
1.7 油醇的结构特点、应用与来源 |
1.7.1 油醇的结构与性能 |
1.7.2 油醇的应用 |
1.7.3 油醇的来源 |
1.8 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8.1 课题的意义 |
1.8.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丙烯酸油醇酯合成的热力学分析 |
2.1 直接酯化法的热力学分析 |
2.1.1 直接酯化法的反应方程式 |
2.1.2 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
2.1.3 反应焓变、熵变、自由能、平衡常数的计算 |
2.2 酯交换法的热力学分析 |
2.2.1 酯交换法的反应方程式 |
2.2.2 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
2.2.3 反应焓变、熵变、自由能、平衡常数的计算 |
2.3 丙烯酸油醇酯物性的估算 |
2.3.1 丙烯酸油醇酯沸点的估算 |
2.3.2 丙烯酸油醇酯饱和蒸气压的估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接酯化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 |
3.1 酯化反应原理 |
3.2 原料与试剂 |
3.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3.4 实验方法 |
3.5 分析与检测 |
3.5.1 反应产物的表征 |
3.5.2 馏出液的化学分析 |
3.6 转化率的计算 |
3.7 直接酯化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结果与讨论 |
3.7.1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3.7.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7.3 带水剂种类的影响 |
3.7.4 带水剂用量的影响 |
3.7.5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3.7.6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7.7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7.8 加料方式的影响 |
3.7.9 通入氮气的影响 |
3.8 酯化反应产品的表征结果 |
3.8.1 反应产物的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 |
3.8.2 反应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酯交换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 |
4.1 酯交换反应原理 |
4.2 原料与试剂 |
4.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4.4 实验方法 |
4.5 分析与检测 |
4.5.1 反应产物的表征 |
4.5.2 馏出液的分析检测 |
4.6 酯交换率的计算 |
4.7 酯交换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结果与讨论 |
4.7.1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4.7.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7.3 阻聚剂种类的影响 |
4.7.4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4.7.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7.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7.7 加料方式的影响 |
4.7.8 滴加速率的影响 |
4.8 酯交换反应馏出液和反应产物的表征结果 |
4.8.1 反应产物的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 |
4.8.2 反应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 |
4.8.3 馏出液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动力学分析 |
5.1 酯交换反应方程式 |
5.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3 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 |
5.4 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
5.5 反应物油醇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品的性能研究 |
6.1 原料与试剂 |
6.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6.3 基本性能的测定 |
6.3.1 外观 |
6.3.2 色度的测定 |
6.3.3 凝固点的测定 |
6.3.4 沸点的测定 |
6.3.5 黏度的测定 |
6.3.6 密度的测定 |
6.3.7 折射率的测定 |
6.3.8 燃烧热的测定 |
6.3.9 亲水性及界面张力的测定 |
6.3.10 溶解性的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丙烯酸油醇酯的基本性能指标 |
6.4.2 丙烯酸油醇酯与丙烯酸十八酯的性能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对甲苯磺酸氟乙酯的合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季铵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D]. 储佳乐. 安徽大学, 2021
- [2]双嘧达莫缩合反应的工艺优化[D]. 牟芃兴.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60]富勒烯衍生物与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 杨翰林. 烟台大学, 2021(11)
- [4](-)-Brazilane和(-)-Brazilin的全合成研究[D]. 郭小凤.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加成和动态动力学拆分[D]. 顾嘉仪. 西南大学, 2021(01)
- [6]低共熔溶剂中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绿色合成[J]. 王英磊,李文欢,赵天舒,李默. 精细石油化工, 2021(02)
- [7]光学纯(6S)-5-甲基四氢叶酸及其氨基酸酯盐类衍生物合成工艺研究[D]. 井彬.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8]大位阻α-二亚胺催化剂合成及其催化烯烃聚合[D]. 安清明.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9]基于Diels-Alder反应:天然产物Applanatumol Z5,Mannolides和Longifolene的合成研究[D]. 汪琨凯. 兰州大学, 2020(04)
- [10]丙烯酸油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朱天宏.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