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谈科技英语新词及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侯海燕[1](2021)在《设计学专业英语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设计学英语词汇体现出跨学科性、系统思维性、创新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其句法上多名词化结构主语句、被动句和复杂长句。该文结合译例,探讨了设计学英语在词汇句法层面的文体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翻译策略。
胡静怡[2](2021)在《《颜氏家训》称谓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魏晋南北朝是现代汉语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期是上古向中古过渡的特殊阶段,本文以《颜氏家训》为主要语料,通过对称谓语使用概况的描述,勾勒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称谓系统的基本面貌。同时,本文通过对《颜氏家训》中出现的称谓语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揭示出此时期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及语用原则。一定程度上发现了《颜氏家训》称谓语在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之前的上古称谓语的同时,又开始使用中古汉语称谓语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颜氏家训》称谓语研究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现状等。第一章,《颜氏家训》亲属称谓语研究。本章从使用概况和使用特点两个方面讨论了《颜氏家训》亲属称谓语的概貌。首先根据中国宗法社会的特点将亲属称谓语分为父系、母系、夫妻系。对其中出现的亲属称谓语进行了分析。发现《颜氏家训》中出现的亲属称谓语处于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转化的过渡阶段、对《颜氏家训》中出现的“从大门中”“耶”“大人公”“阿姑”等新词进行了解释说明。还揭示出了亲属称谓语存在着的一词多义现象。第二章,《颜氏家训》社会称谓语研究。把社会称谓分为关系称谓系统、身份称谓系统、年龄称谓系统。发现了《颜氏家训》中出现的社会称谓语处于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转化的过渡阶段、社会称谓语泛化的特点、社会称谓语受佛教影响、多民族融合等特点。第三章,《颜氏家训》称谓语的语用研究。《颜氏家训》称谓语具有社交指示功能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同时还遵循着情感原则、表敬原则和等差原则。第四章,《颜氏家训》称谓语与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对比。《颜氏家训》许多亲属称谓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逐渐消失。《颜氏家训》社会称谓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些称谓语在现代汉语中变化更大。其中有些社会称谓词语形式存在,但意义发生了改变。结语部分简单地总结了全文,对《颜氏家训》称谓语使用情况、使用特点、语用功能、其在词汇史上的地位等问题的认识和启迪。
马越[3](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研究指明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高艳[4](2020)在《《人工智能第一课》(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作为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部分,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深度结合。但目前学界对于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文本汉译的研究较少,主要探讨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术语、缩略语的翻译策略等,有关句子和篇章的汉译策略研究有待加强。本翻译实践项目的源语文本为马拉迪斯大学迪帕克教授编撰的A First Course in AI第16章,这是一本关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和消除歧义的任务及其具体应用的着作。在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本文将从词汇、句子和篇章删减及图表翻译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来讨论相应的汉译策略。在词汇层面,根据科技英语术语翻译原则,对原文本中的专业术语进行一元化处理并采用词义转化、抽象化引申及具体化引申的翻译技巧使普通词汇词义专业化;在句子层面,运用多种翻译技巧的有机结合对文中的隐性逻辑关系进行显性化处理:采用增译词项法和改换译法来将隐性因果关系显性化,采用合译法、倒译法来处理隐性条件关系。隐性对照关系的显性化则通过重复法、分译法来实现;母体规范的指导则运用于对原文进行篇章删减并翻译图表公式。本文结果可为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对自然语言处理理论文本的翻译也可提供借鉴。
何红艳[5](2020)在《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2008年——2017年年度《汉语新词语》(侯敏、邹煜主编)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为研究对象,对这十本书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进行整体研究,从词汇学等角度描写分析仿拟造词,研究仿拟造词的现状、词汇发展演变规律和影响,通过分析仿拟造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收录情况,给新词语收录和仿拟造词提出规范化建议。此次研究的近十年三音节仿拟造词共1297个,仿拟造词中包括形式仿、谐音仿、语义仿、兼用式仿拟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仿拟造词中形式仿有1089个,包含仿前式798个,仿后式259个,仿中式32个;谐音仿有34个,包含音仿汉语拼音造词31个,音仿英语词汇造词2个,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1个;语义仿有128个,包含类义仿82个,反义仿42个,近义仿4个;选取的兼用式仿拟造词有46个,包含仿拟兼缩略式26个,仿拟兼比喻式17个,仿拟兼借代式3个。其中,三个类型的形式仿也属于类义仿,因此仿拟造词中以类义仿居多。接着分析了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仿拟造词具有四个特点:原型词具有多样性、仿造词具有能产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分析仿拟造词丰富词汇系统、预测词语发展趋势、丰富表达效果的三个积极影响,但也存在滥仿现象严重、表义模糊、给语言文字规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的问题。三音节仿拟造词的理据,主要涉及外部理据、内部理据、心理理据、认知机制。外部理据包含社会客观环境、社会文化心理;内部理据包含造词的经济原则、词汇的系统性规律、语言材料的生成性;心理理据包含联想、类推、完型与理解;认知机制包含转喻机制和概念合成理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增录的三音节词语中也包含了仿拟造词法产生的词语,分成了近义关系词汇、反义关系词汇、类义关系词汇进行分析,词典收录新词语的原则,包括必要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仿拟造词的规范化涉及原型词的选择建议和仿造词的创造策略,原型词的选择遵循常见性原则与定型性原则,仿造词的造词要注重仿造词与原型词之间的相似性,注重类推的合理性。
裴红幸[6](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刘永芳[7](2020)在《中国英语年度新词语提取与同义词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影响力的增强,源于中国的英文词汇大量涌现并传播,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缺少中国英语新词语料库成为研究中国英语的主要障碍,新词提取及同义词识别是建设语料库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现有对新词提取研究的方法中,结合统计与规则的提取方法较为有效,其中点互信息与邻接熵结合的方法最为常用。本文针对点互信息和邻接熵新词识别算法中的词内部凝聚度低、点互信息单阈值设置存在的较多高阈值无效词组、低阈值新词组无法识别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多字点互信息和邻接熵的中国英语年度新词提取算法。在预处理阶段针对中国英语新词的特点,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并将点互信息扩展为多字点互信息,设置双阈值结合邻接熵来提取新词。对同义词识别的算法中,本文将其看作分类问题来解决,对中国英语新词同义词进行分析,利用余弦相似度及路径距离相似度量化词形及词义特征,对于包含有缩略词的词组对,本文提出了规则识别缩略词的算法,基于词形和词义特征构造出了适合中国英语新词同义词识别类决策树。本文新词实验语料来自于2017年China Daily、Shanghai Daily网站全部的英语语料和测试语料,约137.2MB,约4.9万篇新闻,约229万个候选单词。实验中,本文提出改进的提取新词算法的准确率较最为传统的方法提高约6%,较没有规则过滤垃圾串、没有设置多字互信息的双阈值的算法相比,准确率有明显提升,验证了规则过滤垃圾串及双阈值的多字互信息的设置对提高新词提取的效果有明显作用。本文将新词识别获得的词条进行两两组合,并从中随机抽取100对词组用于识别中国英语新词语同义词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类决策树(LDT)识别算法较单个特征识别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有大幅度提升,同时比对未进行缩略词识别的类决策树识别算法,本文准确率也有明显提升,添加缩略词特征的类决策树可以在识别同义词中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得到验证。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新词提取及同义词识别算法对语料库建设是有效可行的。
崔艳英[8](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提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谭星[9](2020)在《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汇的变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新词语更是词汇中的“弄潮儿”和佼佼者。中国渴望了解世界,世界也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研究英语新词语不但可以消除我国同各国的交流障碍,也对了解时代的变迁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而新词则是词汇富有活力的标签,了解英语新词语的构词规律、翻译方法及其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对研究语言发展的趋势具有巨大理论意义。本文以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站“英语点津”频道下的英语新词语作为语料。首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新词的定义及界定方法。其次,以定性研究法为基础,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总结了英语新词语的构词方式,通过文献分析法,以翻译理论为指导归纳了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学者们对于英语新词语构词方式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对已成型的词形进行分类分析,而对于其分类下的语义究竟如何构建的研究较少;翻译方法讨论的也多是怎样提高其翻译技巧,对于翻译者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较为单薄。而语义构建和翻译认知构成了英语新词翻译的基础,对于两者规律的探索也是解决英语新词汉译中出现问题的切入口。在众多的理论中,我们发现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两者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将概念整合理论分别与英语新词的构词、翻译方法联系起来,首先以构词方式归类,通过图表分析法分析了概念整合理论下英语新词语的意义构建过程;不仅讨论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法,还分析了译者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地以翻译方法作为分类,通过概念整合网络,分析了译者在不同翻译方法下翻译英语新词语的心理过程。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总之,本文对于英语新词语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不仅从界定方式、构词方式、翻译方法等方面归纳总结。也从认知方面入手,用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其意义构建过程和翻译认知过程,这对于丰富英语新词语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在实践方面,发现概念整合网络不但对于新词意义构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且对于翻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具有一致性。该研究有助于拓宽对英语新词语的系统研究和汉译方法的改进。
彭琳[10](2020)在《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称谓语具有系统性和民族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与文化现象。作为标记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的语言现象,亲属称谓语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各民族语言的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的亲属称谓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称谓系统中对于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血亲与姻亲、男性与女性、年长与年幼等所有亲属关系都精确描述,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如此细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无法比拟的。英语亲属称谓系统不仅称谓词数量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性别与辈分外,内外、长幼、亲疏都不区分。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英汉亲属称谓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不同语言的称谓语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折射,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亲属称谓的系统梳理,并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汉民族文化,为今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为语言学习与教学,语际的翻译研究提供帮助。本文以既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为指导,结合笔者收集的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资料,详细比较了英汉亲属称谓系统、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和词义、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面称和背称、英汉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性别差异以及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的面称和背称以及泛化是汉语称谓语的独具特色的现象,当今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特别突出。本文通过对比考察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以及泛化现象,充分展示英汉文化的差异,民族价值观的不同。着眼语言和社会的共变,探索隐藏于亲属称谓语背后的深层文化,这是本文的特色创新之处。本文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语系统各层面的异同,希望本项研究能对英汉文化与语言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实践等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二、漫谈科技英语新词及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科技英语新词及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学专业英语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设计学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 |
2.1 跨学科术语多 |
2.2 系统思维词汇多 |
2.3 新创词汇丰富 |
2.4 缩略词丰富 |
3 设计学英语的句法特征 |
3.1 名词化结构主语句 |
3.2 被动句 |
3.3 复杂长句 |
4 翻译策略 |
4.1 名词化结构的转换 |
4.1.1 名词化结构转化成名词词组 |
4.1.2 名词化结构转换成主谓词组和动宾词组 |
4.1.3 名词化结构转换成从句 |
4.2 被动语态的转换 |
4.2.1 译为汉语的被动句 |
4.2.2 译为汉语的不完全主动句 |
4.2.3 译为汉语的完全主动句 |
4.2.4 译为“是……的”判断句 |
4.3 长句的翻译 |
4.3.1 从形合句到意合句 |
4.3.2 从前端重心到后端重心 |
4.3.3 综合翻译法 |
5 结束语 |
(2)《颜氏家训》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颜氏家训》研究概况 |
2.对汉语称谓语研究的概况 |
(三)研究对象 |
1.《颜氏家训》 |
2.称谓语 |
(四)研究方法 |
1.定量统计与逐类分析 |
2.分析论证法 |
一、《颜氏家训》亲属称谓语研究 |
(一)《颜氏家训》亲属称谓语使用概况 |
1.父系亲属称谓语 |
2.母系亲属称谓语 |
3.夫妻系亲属称谓语 |
(二)《颜氏家训》亲属称谓语使用特点 |
1.古语词和新词共用 |
2.一词多义 |
3.词汇复音化 |
4.南北差异 |
二、《颜氏家训》社会称谓语研究 |
(一)《颜氏家训》社会称谓语使用概况 |
1.《颜氏家训》的关系称谓系统 |
2.《颜氏家训》的身份称谓系统 |
3.《颜氏家训》的年龄称谓系统 |
(二)《颜氏家训》社会称谓语使用特点 |
1.社会称谓语复音化 |
2.社会称谓语泛化 |
3.社会称谓语受佛教影响 |
4.多民族文化融合 |
三、《颜氏家训》称谓语的语用研究 |
(一)《颜氏家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 |
1.表达情感功能 |
2.社交指示功能 |
(二)《颜氏家训》称谓语的语用原则 |
1.情感原则 |
2.表敬原则 |
3.等差原则 |
四、《颜氏家训》称谓语和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对比 |
(一)《颜氏家训》亲属称谓语与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比较 |
1.继续沿用的亲属称谓语 |
2.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的亲属称谓语 |
(二)《颜氏家训》社会称谓语与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的比较 |
1.继续沿用的社会称谓语 |
2.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的社会称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
2.3.2 援华工作情况 |
2.4 “圣保罗”的皈依 |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
3.1.3 SCC编撰特色 |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
3.2.4 SCC事业的扩张 |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
5.2.1 跨文化比较法 |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人工智能第一课》(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介绍 |
1.1 翻译项目背景 |
1.2 翻译项目意义 |
第二章 原文文本分析 |
2.1 原文文本内容 |
2.2 原文文本特点 |
2.2.1 专业术语复杂 |
2.2.2 逻辑关系隐性 |
2.2.3 图表公式繁陈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2 翻译过程 |
3.3 译后审校 |
第四章 翻译规范指导下具体案例分析 |
4.1 图里翻译规范论 |
4.2 专业术语词义确定 |
4.2.1 纯科技词汇词义的一元化 |
4.2.2 普通词汇词义的专业化 |
4.3 隐性逻辑关系显性化 |
4.3.1 隐性因果关系显性化 |
4.3.2 隐性条件关系显性化 |
4.3.3 隐性对照关系显性化 |
4.4 篇章删减及图表翻译 |
4.4.1 篇章删减 |
4.4.2 图表翻译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收获与心得 |
5.2 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翻译任务的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 |
附录 B 术语表 |
(5)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类型 |
第一节 形式仿 |
一、仿前式 |
二、仿后式 |
三、仿中式 |
第二节 语义仿 |
一、类义仿 |
二、反义仿 |
三、近义仿 |
第三节 谐音仿 |
一、音仿汉语拼音造词 |
二、音仿英语词汇造词 |
三、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 |
第四节 兼用仿 |
一、仿拟兼缩略式 |
二、仿拟兼比喻式 |
三、仿拟兼借代式 |
第二章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 |
一、原型词具有多样性 |
二、仿造词具有能产性 |
三、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 |
四、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 |
第二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影响 |
一、仿拟造词的积极影响 |
二、仿拟造词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理据 |
第一节 仿拟造词外部理据 |
一、社会客观环境 |
二、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第二节 仿拟造词内部理据 |
一、造词的经济原则 |
二、词汇的系统性规律 |
三、语言材料的生成性 |
第三节 仿拟造词心理理据 |
一、联想 |
二、类推 |
三、完型与理解 |
第四节 仿拟造词认知机制 |
一、转喻机制 |
二、概念合成理论对仿拟造词的认知阐释 |
第四章 仿拟造词的规范化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仿拟造词分析 |
一、近义关系词汇 |
二、反义关系词汇 |
三、类义关系词汇 |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仿拟造词新词语的收录原则 |
一、必要性原则 |
二、规范性原则 |
三、普遍性原则 |
四、稳定性原则 |
五、系统性原则 |
第三节 仿拟造词规范化建议 |
一、原型词的选择建议 |
二、仿造词的造词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形式仿 |
附录二 语义仿 |
附录三 谐音仿 |
附录四 兼用式仿拟造词 |
附录五 2008——2017年仿拟造词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
一、俚语的界定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目标 |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
一、俚语的性质 |
二、俚语的特点 |
三、俚语的特殊性 |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
一、文化认同功能 |
二、交际改善功能 |
三、情感宣泄功能 |
四、禁忌回避功能 |
五、时尚展现功能 |
六、其他功能 |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
一、俚语的分类 |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
一、俚语的缘起 |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
一、单音节词 |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
三、声调差异 |
四、叠词 |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
一、来源一——颜色 |
二、来源二——动物 |
三、来源三——植物 |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
一、适配环境 |
二、结合对象 |
三、注重内容 |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
一、辩证思维 |
二、意象思维 |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
一、风俗介绍 |
二、例子说明 |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中国英语年度新词语提取与同义词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英语研究现状 |
1.2.2 新词提取研究现状 |
1.2.3 同义词识别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新词提取与同义词识别的相关方法 |
2.1 中国英语新词及其同义词的定义与特征 |
2.1.1 新词定义与特征 |
2.1.2 新词同义词定义与特征 |
2.2 新词提取相关理论 |
2.2.1 概率论 |
2.2.2 N-Gram算法 |
2.2.3 点互信息 |
2.2.4 邻接熵 |
2.3 同义词识别相关理论 |
2.3.1 余弦相似度 |
2.3.2 WordNet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英语年度新词语提取 |
3.1 语料获取 |
3.1.1 网络爬虫技术 |
3.1.2 中国英语新词语料获取 |
3.2 语料预处理 |
3.3 年度新词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英语新词同义词识别 |
4.1 类决策树模型 |
4.2 语料预处理 |
4.3 同义词识别 |
4.3.1 词形相似度 |
4.3.2 词义相似度 |
4.4 类决策树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数据及工具 |
5.2 评价指标 |
5.3 新词提取实验 |
5.3.1 新词提取实验结果 |
5.3.2 新词提取实验结果分析 |
5.4 同义词识别实验 |
5.4.1 同义词各特征识别结果 |
5.4.2 类决策树识别结果 |
5.4.3 同义词识别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英语新词语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 |
0.5.1 论文结构 |
0.5.2 创新之处 |
第1章 理论基础 |
1.1 新词语的界定 |
1.2 概念整合理论 |
1.2.1 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
1.2.2 概念整合过程 |
1.2.3 概念整合的四个网络类型 |
第2章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和汉译方法 |
2.1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出现领域 |
2.1.1 经济领域 |
2.1.2 社会生活 |
2.1.3 网络文化 |
2.2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 |
2.2.1 复合法 |
2.2.2 派生法 |
2.2.3 混成法 |
2.2.4 首字母缩略法 |
2.2.5 类比法 |
2.3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方法 |
2.3.1 直译法 |
2.3.2 意译法 |
2.3.3 音译法 |
2.3.4 省译法 |
2.3.5 阐述法 |
2.3.6 混合译法 |
2.4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汉译中存在的问题 |
2.4.1 以词语解释作译名 |
2.4.2 过度机械的直译 |
2.4.3 文化意义的缺失 |
2.4.4 感情色彩的偏差 |
2.4.5 译名不统一 |
2.5 小结 |
第3章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研究 |
3.1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英语新词语的语义构建研究 |
3.1.1 概念整合理论下复合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2 概念整合理论下混成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3 概念整合理论下派生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4 概念整合理论下首字母缩略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5 概念整合理论下类比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6 小结 |
3.2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英语新词语的翻译认知过程 |
3.2.1 概念整合视角下直译法的认知过程 |
3.2.2 概念整合视角下意译法的认知过程 |
3.2.3 概念整合视角下音译法的认知过程 |
3.2.4 概念整合视角下阐述法的认知过程 |
3.2.5 概念整合视角下混合译法的认知过程 |
3.2.6 小结 |
第4章 结语 |
4.1 研究结论 |
4.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3-2018年英语点津栏目英语新词语汇总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考察范围与研究现状 |
1.2.1 考察范围 |
1.2.2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特色与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称谓语的性质和类型 |
第一节 称谓语的性质 |
2.1.1 称谓的概念 |
2.1.2 称谓语与文化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1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2 英语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3 英汉亲属称谓语分类的异同 |
第三章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概观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比较 |
3.2.1 英汉基本亲属称谓系统 |
3.2.2 英汉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3.2.3 英汉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4 英汉父系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5 英汉母系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6 英汉祖父之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7 英汉祖母之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8 英汉丈夫及其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3.2.9 英汉妻子及其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差异 |
3.3.1 血亲和姻亲的差异 |
3.3.2 宗族内外的差异 |
3.3.3 长幼和辈分的差异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原因 |
3.4.1 社会性质的不同 |
3.4.2 宗族观念的不同 |
3.4.3 等级观念的不同 |
3.4.4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
第四章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和词义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4.1.1 汉语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4.1.2 英语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词义比较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词义的异同 |
4.3.1 相同点 |
4.3.2 不同点 |
第五章 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 |
第一节 面称与背称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系统 |
5.2.1 直系血亲称谓(同姓) |
5.2.2 旁系血亲称谓(同姓) |
5.2.3 外亲称谓语(异姓) |
5.2.4 姻亲称谓语(异姓) |
5.2.5 夫妻系称谓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背称系统 |
5.3.1 直系血亲称谓(同姓) |
5.3.2 旁系血亲称谓(同姓) |
5.3.3 外亲称谓语(异姓) |
5.3.4 姻亲称谓语(异姓) |
5.3.5 夫妻系称谓(异姓)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语面称背称的异同 |
5.4.1 相同点 |
5.4.2 不同点 |
第六章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
第一节 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 |
第二节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比较 |
6.3.1 英汉亲属称谓语泛化的表现 |
6.3.2 英汉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特点 |
第五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义语法特征 |
6.5.1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义特征 |
6.5.2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法特征 |
第六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异同 |
6.6.1 相同点 |
6.6.2 不同点 |
第七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成因 |
6.7.1 传统社会结构及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 |
6.7.2 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
6.7.3 社会发展的需要 |
6.7.4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
第七章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性别差异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与社会语言学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性别差异的表现 |
7.2.1 英汉核心亲属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2 英汉父系母系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3 英汉夫妻之间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4 英汉从他亲属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5 英汉亲属称谓排序的性别歧视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性别差异的原因 |
7.3.1 宗法观念与家庭结构 |
7.3.2 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义的影响 |
第八章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与文化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文化差异的表现 |
8.2.1 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 |
8.2.2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
8.2.3 中西方经济制度的不同 |
8.2.4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 |
第九章 结语 |
9.1 基本认识 |
9.2 本文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
致谢 |
四、漫谈科技英语新词及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学专业英语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J]. 侯海燕. 海外英语, 2021(21)
- [2]《颜氏家训》称谓语研究[D]. 胡静怡.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4]《人工智能第一课》(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高艳. 湘潭大学, 2020(02)
- [5]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D]. 何红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7]中国英语年度新词语提取与同义词识别研究[D]. 刘永芳.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9]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D]. 谭星. 新疆大学, 2020(07)
- [10]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D]. 彭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