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释义(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峰[1](2021)在《包容性发展视域下城中村治理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等一系列响应百年未有之变革的战略与制度。站在历史的更高起点上,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发动机与驱动器,承载着百年未有之机遇的责任与挑战,其发展理念、治理规则、互动模式与要素激活等也与时代相生相伴。然而,时至今日,城市发展与治理被城中村这一最为复杂的城市难题所长期制约。城中村中“凝滞”的土地与人口,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和利益协调、“改不好”“怎么建”等难题,不仅长期制约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而且持续考验着城市的治理能力,更对我国的规划、要素配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溯旧时,城中村诞生于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矛盾之中,地方政府、开发主体与村集体/村民的冲突不断;思及当下,缺房少钱的大规模外来流动人口聚居于城中村低廉、违建的租赁房,又为城中村治理增加了既新又难的变量。新旧问题的交杂,不仅表明了既往城中村治理已难以为继,而且提出了新要求:协调城中村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关系,提升城中村治理效能,盘活存量土地的同时,激活人口,尤其是外来流动租住人口的发展活力。从世界范围内治理理论沿革、我国治理思路与实践来看,城中村治理已经从具有排斥性的经济极速增长的增量发展阶段,过渡转型到以包容共享、协同共治为特征,民生服务与新动能并存的存量发展阶段。从学界的研究演变来看,城中村治理亟需吸纳包容性发展理念,保证各利益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从理念到路径的全面转型。因此,当前城中村治理研究十分关注包容性发展理念、协同治理、利益主体行为与博弈、公共产品/服务体系等方面。但同时,学界偏重概念性、宏观性、单角度等方面的研究,在包容性发展规则、系统框架与具体分析应用、供需结构、利益平衡、实证性分析等方面给本研究留下可研究空间。面向理论探幽与现实探索,本研究围绕包容性发展视域下城中村治理机制与模式这一研究问题,提出了核心问题:城中村治理的包容性指的是什么?如何将包容性发展理念应用于城中村协同治理中?又可将核心问题拆解为:(1)城中村治理过程中利益主体在需求表达与公共产品供应的平衡中的界定、诉求、关系以及行为过程是什么?(2)包容性发展理念在城中村治理机制中的核心规则与互动方式是什么?(3)包容性发展规则和互动方式在当前城中村外来流动租住人口非包容性焦点问题解决中的策略和模式应当如何体现?循着研究问题,本研究按照“理论融合——分析重释——框架重构——规划响应”的研究思路,以利益主体为节点,以理论互补为依据,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主要导向,将其与协同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公共产品理论融合,形成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应用研究分析框架,从主要问题和焦点问题中溯源城中村治理的非包容性原因,从分类辨识中界定城中村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边界。以杭州市城中村为研究对象,结合IAD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分层解析城中村治理机制的包容性规则与互动方式,并构建城中村治理机制的包容性发展框架。采用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fs QCA)和案例结合的综合方法,聚焦城中村治理对外来流动租住人口的包容性,探索其影响要素,形成适宜多样和时空互补的城中村治理策略并优化治理模式。在上述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基础上,尝试提出人口-住房-土地-政策“并行激活”的城中村治理规划响应方案,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城中村治理非包容性的焦点问题当前城中村治理更加关注以协调安置补偿利益关系实现存量土地的经济价值显化,对外来流动租住人口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欠包容性供给,致使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口的住房及其附属的居住条件、环境与公共服务等问题成为城中村治理非包容性的焦点问题。(2)城中村治理非包容性问题的浅层原因与深层原因城中村治理非包容性问题的浅层原因是利益主体对城中村土地这一资源要素利用分配的选择矛盾,而这种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来自利益主体异化导致的治理规则的非包容性。(3)城中村治理非包容性问题的突破口借助各利益主体异化过程的复归时机,解决历史问题,即社会公共产品/服务的供给失配与空间失衡问题,有助于促进城中村治理的包容性发展。这依赖于诉求互依的城中村各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锚定的合理交换,即各利益主体行为在一定边界内发挥各自作用。(4)城中村治理包容性的规则构成城中村治理的包容性与否关键在于主体的包容性发展,具体在于主体是否能够被平等看待,是否得到充分的行为激活,是否获取到充分的发展机会,是否享受到匹配其贡献的成果。分解开来,则是主体发展规则、主体行为规则、主体协同规则三类规则。(5)城中村治理机制的包容性发展框架城中村治理机制的包容性发展框架以主体的包容性发展为核心目标,以主体发展规则、主体行为规则、主体协同规则为核心规则,以驱动层的适应性治理模式的差异互补、主体层的“一核多元”的主体协同共治、供给层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具体互动方式,促使城中村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发主体、城中村村民以及外来流动租住人口形成一套互相包容、利益协调的均衡发展框架。(6)对外来流动租住人口包容的城中村治理模式政策保障性住房是影响城中村治理对外来流动租住人口包容性的最为核心的要素,城中村改造单元的功能定位是比较重要的核心要素,通勤可达性和设施配套性作为辅助条件,有助于提升包容程度。城中村治理策略应当以政策保障性住房为中心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主要导向,以适宜多样和时空互补为治理策略,形成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治理模式、经济-社会-文化综合考量的治理模式、以社区住房供给为主要导向的治理模式。在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人口-住房-土地-政策“并行激活”的城中村治理规划响应方案,力图解决城中村外来流动租住人口以住房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服务供需问题。该规划响应方案以促进寄居城中村的外来流动租住人口的市民化为目标,以中低收入外来流动租住人口随个人经济支撑能力而成长、变化的需求为主要规划导向,多样盘活各类城中村土地并实现经济、住房等时空互补,由政府与市场分类供给“双轨轮动”住房和包含医疗、教育、文化等设施在内的社会公共服务。
岳雪[2](2021)在《“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2000-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内外学界,普京政治话语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级”话题。普京自2000年上任至今走过了20年的执政历程,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政治话语历经20年的动态发展建构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普京政治话语”,借助各种语言手段和话语实践呈现领导人政治文化观念的输出与传递。政治文化观念是政治语言学框架下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基于文化观念理论衍生而出并应用于政治语言学之中。政治文化观念根植于政治话语当中,通过挖掘其中的社会实践应用揭示出语言背后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政治文化观念在不同的历时时期展现出政治文化观念的动态演化,每个政治文化观念之间不是孤立的,是彼此紧密相连的整体。政治文化观念是在政治与语言的博弈中形成,政治文化观念作为政治话语的系统构成,其总和构成政治语言世界图景,任何一个政治文化观念都是政治语言世界图景的片段写照。政治文化观念贯穿于政治交际主体、政治话语实践和政治语言世界图景这一动态的主体对话关系之中。从政治语言学视角出发,各国领导人政治话语中的政治文化观念问题是跨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热点和趋势,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普京政治话语对内宣传政治理念,对外表明国家立场,对其政治文化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掌握俄罗斯国家政策和理解俄罗斯政治赖以生存的社会实践,对我国政治话语建构以及政治文化观念传递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以政治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研究理论为基础,以2000-2020年期间俄罗斯总统国情咨文和普京“直播连线”政治话语为例,借助语料库等研究方法,在政治语言学视域下对普京政治话语中的政治文化观念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动态剖析。本文三个研究问题之间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具体如下:1.在微观层面上,普京政治话语借助何种语言表达手段实现政治文化观念的呈现与传递?政治文化观念具有怎样的主题分类?2.在宏观层面上,普京政治话语实践中体现的政治文化观念有何特征?其深层释义具有何种动态演化?最终生成怎样的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其意义建构如何?3.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何种政治现实,传递何种价值观?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背后体现出怎样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演化?为解决本文研究问题,我们根据文化观念理论、费尔克劳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及政治语言学研究方法建立本研究分析框架,分别从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普京政治话语中的政治文化观念进行描写性与解释性的演化研究,具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微观层面的文本分析维度,政治文化观念具有动态性,每一历时阶段都展示出不同的政治和文化属性,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不同主题分类的政治文化观念在不同的历时时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分析得出结论:国家治理的分期与政治文化观念系统的分期存在潜在的联系,受到政治文化观念的内在驱动,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历时演化经历了从初步到成熟,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由内而外-内外并重-由外而内动态“回归”的历时发展轨迹。普京政治话语中的政治文化观念研究载体分为语言载体和言语载体,其中语言载体从不变性与可变性入手,主要包括旧的政治文化观念词淡出,旧的政治文化观念词新用以及政治文化观念新词的产生和年度政治词汇的使用。言语载体从言语化分析入手,主要表现为政治交际方面的研究。此外本研究发现,普京政治话语借助政治文化观念的周期变化、文化因素和语义元素三方面的语言表征类型实现政治文化观念的动态呈现。第二、在宏观层面的话语实践维度,通过语料库的话语实践分析,本研究发现,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话语实践特征主要体现为空间性、过程性、恒定性、普遍性、发展性与动态性,具体呈现为心理、属性、状态、行为、目标、范围、时间、空间以及方式等方面。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深层释义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强国主义”展开,重点论述核心政治文化观念“强国主义”的动态演化。政治文化观念研究的核心在于人,主要探讨人-语言-政治世界的主体间对话关系,而从政治交际的角度则体现为发话人、政治文本/政治话语、受话人之间的主体间对话关系。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观念、政治话语与意义是三维互动的共变关系,呈现为不同时期执政理念的变迁。政治文化观念与政治话语不是简单的映现关系,而是一种实现意义的互动关系。政治文化观念作为政治话语的系统构成,并以政治话语为载体经历由深层到表层、由潜在到显现、由不可见到可见,由非言语化到言语化的动态过程:政治文化观念——政治话语或政治文本(内部言语——外化——外部言语——观念词载体)——政治语言世界图景。第三、在社会实践维度上,明晰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反映出的执政理念变迁以及权力与意识形态演化。研究发现:政治文化观念动态演化经历了从萌芽到深入再到巅峰最后转向回归的动态发展轨迹,呈现为“形成崛起”时期——“稳定发展”时期——“普京思想延续”时期——“缓慢发展”时期——“保守回归”时期,具体表现为政治文化观念“强国”——“民生”——“民族价值观”——“普京主义时期”的继承与延续——“梅普思维”时期的新发展与新举措——“爱国团结”——“发展”——“保守”的转变,同时也印证了政治文化观念主题分类在具体政治话语中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的政策启示和借鉴。
陈晨[3](2020)在《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要求,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变化,结合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工作实际,将新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为研究内容,以期在理论梳理归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意义。研究考察了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及阶段特征,深入到哈维资本积累理论、解放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思辨等理论,找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等理论视角,提炼了其中蕴含的以空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要观点,特别是厘清了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明晰了空间具有的意识形态性,作出了空间性通用矩阵的意识形态分析。基于对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总体把握,研究尝试将其意识形态思想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展开比较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肯定了哈维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创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拓新、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思想内涵丰富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也指认其存在对唯物史观历史本质解读偏差、对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判断缺失、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简化等方面的理论局限。总体来看,哈维从空间出发对新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为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隐蔽和复杂的斗争提供了启示,而其对空间意识形态属性的界定、对时空体验与意识形态转变关系的判断、对争取空间正义的构思等观点,对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借鉴价值。因此,本研究特别选取贯穿哈维理论思想始终的“空间”作为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新的思考,提出: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空间转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观,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础;其二,发挥空间作为社会力量的能动性,强化对空间的政治文化形塑宣教和意识形态释义赋义,促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空间生产的引领作用,在“三生空间”规划和发展的广泛领域贯彻党的正确主张和国家意志,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三,在空间演变趋势中须始终保持斗争精神,积极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景观社会、时空压缩、流动空间发起的更加隐蔽、更为复杂的意识形态挑战,开展更具艺术性、更为策略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防御工作,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度效,布局好党引领舆论导向的点线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杜静[4](2019)在《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经过二十多年的全面推行发展,成就了上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与转型。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市民从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已经暴露出大量的深层次问题。从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以及缴存职工的切身需求来看,无论从市场经济角度或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虑,都迫切需要对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的研究。本文从缴存制度缺陷、收益分配原则、普惠性等方面对成都市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分析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多年运行的情况和目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总体上运行比较平稳,但随着居民购房需求的增长,也暴露出缴存体系不健全、政策普惠性存在缺陷以及增值收益分配方式待改进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将国外若干较有代表性的住房保障制度与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对比,探求其在各自不同历史条件下对满足居民住房需求上的异同点,以研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当进行的改革以及推进的方向。本文分析认为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目前存在缴存情况不均衡、普惠性不足以及较为明显的福利性差异的问题,而解决这些主要问题的措施应当是从根本上对制度进行完善,着眼于改革住房公积金的制度定位、缴存体制、贷款机制以及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运行管理等方面,通过解决非公人群参与缴存以及贷款的困难,结合“低存低贷”模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增值收益的科学分配,加大对目标人群的帮扶。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解决辖域内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应当通过与时俱进的制度完善,针对不同经济环境下居民不同的居住需求,充分发挥其金融属性和政策优势,公平合理调配资金资源,尽快建立起完善而高效的住房金融体系。
李涛[5](2019)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基本属性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定性与定量研究,对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改革路径。首先,本文就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从基金理论来看,基金理论是住房公积金管理运作的基础,《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管理原则和基金管理模式基本一致,现有住房公积金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开放式、契约型基金;从互助理论来看,通过住房公积金缴存人之间的互助提高缴存人购房能力;从强制储蓄理论来看,通过强制缴存实现缴存人之间的互助,单一的强制储蓄政策导致不能与参与主体的收入水平进行挂钩,受损严重的群体无法得到更高的损失补偿;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住房公积金缴存者委托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支配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又作为委托人将部分住房公积金资金业务委托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从公平效率理论来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因素缺乏,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得不到保障,中高收入群体则通过多缴的方式来避税,而且长期以来基金投资渠道狭窄;从公共决策理论来看,住房公积金的目标是降低缴存者的购房压力,缩小收入差距导致的购买力差距;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来看,要将市场激励模式和企业化管理运用到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当中。因此,需要对现有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骨子上的改革,我国在探索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改革路径时应当从分权和权力下放、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及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角度入手。第二章梳理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史沿革以及现状,就该制度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伴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得到了建立和推广。经过20多年的完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演变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制度安排。它在促进住房建设和消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机构职能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的应有之义。近三十年来,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浪潮而不断推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入而逐步展开,通过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自上而下的改进紧密结合,逐步调整制度本身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部分,渐趋完善和成熟,然而,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住房从福利分配向货币分配的转变,推进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促进房地产金融体系发展,发挥住房保障功能,促进住房保障和社会公平,促进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第三章基于北京市新市民住房问题的调研结果,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将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意义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分析的研究假设,为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住房公积金运作流程存在如下漏洞,即事业单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风险,增值收益使用途径存在法律质疑,低存低贷的利率规定致使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决策和管理机构定位不清、性质不当,法定职能不能有效履行,即住房公积金决策机构定位不清,导致其权责失衡、职能虚化,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性质不当,导致其功能错位、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主体难以很好履行监督职责,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包括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的主体受其部门职能的限制,难以很好承担监督责任,住房公积金的多头监督体制使得监督力量分散,协调配合不足;住房公积金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抗系统风险能力差,包括不同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差异较大,统一协调困难,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以城市为单位,系统风险抵抗能力弱;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较窄,限制其住房保障功能的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投资渠道较少,资金闲置严重,住房公积金管理方式及其增值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损害制度的公平性。第四章结合英国建房合作社制度、德国住房储蓄银行制度、日本住房金融公库与住宅金融支援机构、美国一级二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等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以及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厘清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实践以及各国住房政策。本文认为,各国住房发展政策普遍致力于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合理的住房需求,通过各种政策干预手段,使得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住房需要。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和机构的发展,与住房市场和商业住房金融的发展相耦合,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政策特点。在商业住房金融欠发达时期,住房金融政策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使得居民住房融资的可得性能够得到提高。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选择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介入住房贷款市场;在传统发达国家,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促进住房合同储蓄、建房合作社等互助金融机构的发展,如德国的住房储蓄银行和英国的建房合作社。在商业住房金融发达的阶段,商业机构能够满足部分居民的住房融资需求,但是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只有商业机构融资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很难或难以承担商业机构的融资支持,因此对住房发展政策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提出新的要求,即其干预方式需要从直接提供贷款,转变为综合使用政策性保险、利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中低收入人群融资成本。第五章总结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定位存在工资说、社会福利说、员工福利说等,从实然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住房公积金应该属于员工福利,但从应然的角度其应该定位为住房保障措施。否定目前存在的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合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后,按照渐进式改革原则列举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可选择模式,并对于新时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环境展开分析,总结并得出适合当下的最优模式。本文认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模式,可以选择组建法定机构、筹建信托机构和组建国家住房发展银行。本文认为应当建立更加规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具有适应新机制的金融职能,搭建组织架构。以更加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来管理住房公积金,加快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也将有助于增强资金的安全性。随后综合考虑了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对机构改革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路径展开研究分析,研究讨论总体路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步骤,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建议。本文认为如成立法定机构模式,但需要政府大规模集中的财政拨款,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较大的权力之下所要求的监督与问责机制也要相应完善,因此需要较长时期的逐步变革过程。又如筹建信托机构模式,不仅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更加全面,而且对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对银行与信托机构仍采取的是“分业管理”的方法,虽然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能否维持和保障这一相对较为复杂的信托管理体系长期平稳和高效的运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考虑到住房公积金保留强制性储蓄特点,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保留行政职能的需要,要求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直接转变成国家住房银行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在综合考虑时间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可行性的基础上,赋予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金融职能,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变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成为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最优路径和模式。
唐健强[6](2019)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部分住宅受到我国九十年代住房体制改革的影响,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使用后,暴露出缺乏统一物业管理,卫生情况脏乱差,公共空间极度匮乏等问题,并导致大量的城市问题出现。城市更新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建国初期便开始了城市更新实践。我国早期城市更新体现出大拆大建,追逐经济利益的特点,此种模型的城市更新导致了大量原住居民外迁,社会关系解构等社会问题的出现。随着大量学者的批判,我国城市更新摒弃了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转向以小微尺度,回应邻里关系,保留城市文化及城市温度,以综合整治为主要手段的微更新模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老旧小区微更新主要以政府供给为主,资金来源单一;面对我国老旧小区量大面广的现状,改造资金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单单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的老旧小区微更新难以维系。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研究,旨在为开拓老旧小区微更新的资金来源及建立长效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机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本文首先以城市更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文献综述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与优化,并根据研究对象特征提出研究假设,构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基于CVM调查方法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问卷及量表进行设计,并构建数据分析方法体系;最后,本文以重庆市渝中区枣一巷为例,通过实地面对面调研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AMOS 22.0软件对居民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研究对重庆市渝中区枣一巷片区居民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平均支付意愿量化结果为94.39元/户;同时,研究发现受访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水平对支付意愿具有显着相关性,并且受访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水平对支付意愿存在显着组内差异性。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在原始计划行为理论中加入环境关注以及道德规范是对原始计划行为理论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中的有效补充。研究结果表明对环境的关注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有直接的影响;其次,对环境的关注还通过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以及道德规范对居民的支付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主观规范是环境关注间接影响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邓添星[7](2019)在《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人新村作为带有特殊历史色彩的居住区,反映了建国以后经济政策的导向以及当时主流的规划思想,是计划经济时代集合住区的典型代表。工人新村同样也是自上而下国家权力对空间统治的表现,具有集体性、分隔性和固化性的空间特点。而这样缺少弹性的空间规划,随着时代变化,工人新村本身物质空间和社会属性的变化以及人为日常活动的影响,必然出现工人新村空间利用的混乱和失效。相关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造成工人新村内部管理失调、居民杂化,使得工人新村空间问题在其外部空间上反映更为突出。一方面工人新村与城市空间的缝合关系较差,体现在工人新村外部空间过渡作用的缺失;另一方面工人新村邻里关系淡泊、场所精神缺失等问题也反映在居民日常主要活动场所外部空间中。虽然工人新村曾经的光辉日渐消逝,但他它仍然是现住居民的庇护所。如何吸取昔日的经验教训使现住居民生活的更有尊严,以及工人新村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是现阶段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此,以成都市现存工人新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外部空间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规避不必要的大拆大建,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方式,解决工人新村外部空间中的居住矛盾,并使现住居民活得更有尊严。从短期来讲,是为了保证社会公平,基于现阶段居民的需求做出的回应;从中期来讲,为后期城市更新的改造提供相应的方向;从长远来讲,这是对工人新村这一历史产物现阶段情况的记录。首先,本文以国内外关于工人新村改造和外部空间内容等文献资料为研究基础,梳理出工人新村的定义及分类,并对外部空间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从而总结出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的研究内容和手段。其次,通过成都工人新村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和对外部空间形态归纳,以及对成都工人新村的遗存进行分析和总结,选择相关调研对象。再次,通过区位地图、实地照片、空间分析等方法,以边界空间、空间肌理、空间功能、空间要素为主要分析内容,分别从空间型制、尺度和比例、空间界面以及人群活动等技术手段对调研对象进行研究。然后,总结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的现状问题和成因分析,归纳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综合性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向和优化案例分析。最后,从人性化、多元性、延续性、均好性等基本原则指导下,从当前工人新村外部空间所存在的现状问题出发,为创造适合现阶段人群居住以及与城市发展相契合的外部空间环境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
孔祥宇[8](2019)在《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以来,为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全国各个地市争相开展棚户区改造工作,以棚户区改造来推动所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而棚户区改造的项目战线较长,且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较大,自有资金很难满足项目投资需求,一定程度上来说,需要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鉴于目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压力,棚改项目的进一步推进也势必将面临来自于资金、政策、期限等各方面的困难,且当前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进一步收紧,国家对于政府举债行为进一步规范,对于政府购买类的政策渐趋严厉,导致潜在政策风险在棚改项目领域持续发酵。以此背景为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有关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关于融资、项目贷款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研究项目贷款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调研访谈法等分析方法对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的风险预防现状和潜在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认为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存在偿债能力不足、调审流程漏洞、资金错配、风险缓释效果不强、贷款额度和期限存在风险、政府购买行为的合规性风险、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等潜在风险。这些潜在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棚改风险预防机制尚未建立、对政府购买类贷款的评审政策过于宽松、对于棚改项目贷款的动态监测机制不完善、政、银、企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带来的银行逆向选择、政、银相互博弈,且银行博弈及谈判能力较弱等。针对H银行在棚改项目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本文从棚改项目贷款实际情况出发,结合H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以预防性、可操作性、动态调整为原则,以全面识别认定机制,有效分类管理机制,垂直独立的风险预防体系,多渠道风险缓释及化解机制,通畅的政、银、企合作机制为整体框架,设计出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方案,提高对棚改项目贷款的潜在风险认识,建立并完善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棚改项目贷款风险化解策略,提高银行谈判及博弈能力。同时设计出实施方案、配套保障措施以及评价体系,以保证棚改预防方案的顺利实施,这对H银行进一步提高棚改项目贷款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信贷业务的稳健合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帮助,初步达成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吴彧妮[9](2019)在《政府视角下城市更新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经过三个城市更新项目横向课题的实践后发现,政府在城市更新项目的方案制定阶段存在将方案货币化的需求,但尚未有方法,由此提出了如何依据城市更新项目的空间规划方案估测现金流这一研究问题。估测方法由逻辑步骤和具体技法构成。逻辑步骤的提出需在公司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政府项目与公司项目存在异同,城市更新项目与其他政府项目相比也有其特点。因此,公司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还需先分析城市更新项目的特点,然后依据这些特点对公司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的逻辑步骤进行增加或删减,最后提出城市更新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的逻辑步骤:(1)罗列实施项目后每一年会发生的现金流,包括征收土地和房屋方面、土地出让方面、其他方面;(2)估测每一年每一种现金流的值;(3)得出每一年的净现金流。基于逻辑步骤可知,估测现金流的关键在于明晰每一年需要估测哪些现金流,以及如何估测出这些现金流的值。基于梳理出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利益相关者及其间的现金往来关系,筛选出与政府直接相关的关系,得出城市更新项目中围绕政府产生的四大类现金流:征收土地和房屋现金流出、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现金流出、土地出让现金流入和税费现金流入。四大类现金流又可细分为42个种类,确定一个具体项目的现金流种类时便可从这42个种类中进行筛选。各种现金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时点与项目开发的计划相关。每一种现金流有其特点,估测时采用的技法也不相同。估测征收土地和房屋现金流出主要依据补偿政策和客观数据,在这些资料不可得的条件下则需采用地图识别、调研访谈和相似案例研究法等。估测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现金流出有赖于单方成本的准确性,在历史大样本数据可得的条件下可采用回归分析法,通过构建估测模型估测单方成本,否则采用专家会议法。估测土地出让现金流入有赖于楼面地价的准确性,通过改良后的市场比较法和剩余法分别估测楼面地价,综合两个结果得到估测值。估测税费现金流入主要依据税法和规费缴纳标准,其中,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三大税种的征收规定较为复杂,需根据估测时信息的可获取程度进行简化处理。将各部分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估测方法。估测方法包括逻辑步骤和具体技法。逻辑步骤包括三步。具体技法包括四类:城市更新项目中所有现金流种类及产生时点集成图;所有种类现金流的估测技法,包括42种现金流,可归纳为8个方面的技法;估测一个具体的城市更新项目时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法,包括6个一级步骤和15个二级步骤,每个步骤中包含操作技法,主要有9个关键技法;估测时的注意事项,包括7项。
易磬培[10](2018)在《中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1978年启动住房体制改革以来,住房租赁制度发展一直存在三点问题与不足。一是,中国住房体制存在“重购轻租”的问题,住房租赁制度在住房体制中长期处于从属性、辅助性地位。“重购轻租”的住房体制对于新增加国有土地供应的依赖性极大,不断推高城市房价,造成城市经济动荡,并带来贫富剧烈分化的严重问题。二是,中国住房租赁市场长期保持着“二元制”的市场结构。住房租赁市场被划分为“商品型”和“保障型”两种类型,长期相互隔离、独立运行、并行发展。这种“二元制”的市场结构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彼此拆分,导致“商品型”市场过快过热,“保障型”市场缺乏活力等问题,并且致使政府的保障房建设投入不堪重负。三是,在住房租赁法律制度中,长期存在“重房东-轻房客”制度倾向,私有住房出租人利用所有权的绝对力、支配力、强大力,在住房租赁关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性地位。这种“重房东-轻房客”制度体系,阻碍着房屋资源使用性功能的发挥,有损于社会的公平正义。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新体制,解决城镇新增居民的住房需求,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十三五”规划纲要》、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更是进一步明确了要加快住房租赁制度改革,强化住房租赁立法,培育多渠道、多类型、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市场等具体改革任务。本文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着重论述中国住房租赁制度存在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未来中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将住房租赁制度摆在与住房所有制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具体而言,一是,提升住房市场的比重、层级和地位,将住房租赁市场提升至与住房交易市场相同层次的水平。二是,改变“二元制”的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打通保障型市场与商品型市场之间的制度隔阂,引导社会各界资源积极投身住房租赁市场的建设,构建社会市场模式。三是,改变出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承租人优位的制度体系;确定承租权为一项准物权,赋予承租人对抗性的法律能力;推动住房资源实用性功能的发挥,实现物尽其用。第二部分(即第二章)着重分析盎格鲁-撒克逊住房模式下的住房租赁制度与日耳曼住房模式下的住房租赁制度的利弊得失。通过对比发现,盎格鲁-撒克逊住房模式下的住房体制普遍存在“重购轻租”的特色,住房市场发展迅速,但社会保障制度效率低下,“市场失灵”情况频繁发生。而日耳曼住房模式下的住房体制普遍“重视租赁”的特色,住房市场发展平稳、稳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效果良好,但市场活力有所不足。中国当前改革要充分借鉴两种模式的发展经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确立租购并举的改革目标,公平分配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住房保障责任,寻找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经济建设与住房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五章,是对住房租赁制度改革内容的具体展开。三章分别探讨如何构建社会化的住房租赁市场,如何构建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以及如何完善住房租赁相关配套制度等问题。第三章指出,构建社会化的住房租赁市场,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将国家、社会、个人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住房保障。一是,打破商品型、保障型两个租赁市场间的制度隔阂,降低保障型住房租赁市场的准入门槛,推行货币化的住房保障形式,将商品型市场与保障型市场合二为一,建立一元制的住房租赁市场结构。二是,扩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房屋来源,丰富住房租赁市场的供给结构,鼓励房地开发企业的库存房源、城镇家庭的私有住房、农村集体土地租赁住房以及政府持有的经济适用房等产权形式进入住房租赁市场。三是,推动住房租赁中介机构转型发展模式,鼓励资本市场开发住房租赁金融产品,推动不动产证券化建设,保障住房租赁市场的繁荣与活跃。第四章指出,构建承租人优的法律制度体系,就是要赋予承租人得以对抗出租人、第三人的权利能力,强化租赁占有关系,确立承租权以准物权地位。具体制度设计分为三步:首先,在合同法体系内,建立起区分“居住租赁”与“经营租赁”的立法思想,将“居住租赁”从合同法(债权)一般理论中别除出来,特殊立法。其次,在“居住租赁”中进一步区分“家计居住”与“非家计居住”,确认“家计居住”中的承租人承租权以准物权地位,各类其他类型的居住租赁方式以“家计居住”为核心,环绕“家计居住”依次排开,进行分层次、有梯度地立法安排。再次,赋予承租权以准物权地位,其准物权效力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经登记的承租权享有追及力、排他力、优先力,可以独立对抗第三人。复次,建立特殊债权规则,对出租人的法定解除权、约定解除权、任意解除权等内容进行限缩。最后,增设出租人的容忍义务,公平协调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在房屋日常管理使用事宜上的利益冲突。第五章指出,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建设,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新体制,必须配套改革其他制度。一是,建立社会管控制度。建立针对特殊时期住房租金的市场管控制度和针对“二房东”现象的行为管控制度,保障市场有序、理性地配置住房资源,实现公平与效益相统一。二是,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的管理制度。将住房租赁登记制度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构建住房租赁征信体系,完善住房租赁交易平台,保障住房租赁市场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三是,改革与住房租赁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制度。启动户籍制度配套改革以及公积金制度配套改革等等,允许租房落户、租房提取公积金,鼓励租房消费。
二、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释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释义(论文提纲范文)
(1)包容性发展视域下城中村治理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由来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具体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城中村的成形与存续:二元规制与非包容性发展 |
2.1.1 城中村的成形:历史进程中的“双重冲突” |
2.1.1.1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冲突 |
2.1.1.2 经济快速增长选择与社会服务体系的冲突 |
2.1.2 城中村的存续:正面影响与欠包容性 |
2.1.2.1 城中村的正面影响 |
2.1.2.2 城中村治理的欠包容性表现 |
2.2 城中村的问题及其根结:主体利益失衡与公共产品供给失配 |
2.2.1 城中村的问题:人地关系的多重矛盾 |
2.2.1.1 城中村中的问题表现 |
2.2.1.2 人地关系的多重矛盾 |
2.2.2 问题的根结:主体行为的失衡失配 |
2.2.2.1 利益主体识别与关系格局 |
2.2.2.2 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的失配 |
2.3 城中村治理机制与模式:发展选择与分类比较 |
2.3.1 城中村治理机制:非包容性发展选择 |
2.3.2 城中村治理模式:分类与比较 |
2.4 国际经验 |
2.4.1 英国:以住房为主线的可持续社区 |
2.4.2 美国:聚焦低收入群体需求的混合居住社区 |
2.4.3 巴西:住房供应与基础设施并重的“双轨”方式 |
2.4.4 比较与启示 |
2.5 述评与展望 |
3 研究分析框架建构 |
3.1 分析框架中的概念释义 |
3.1.1 城中村界定 |
3.1.1.1 空间演变 |
3.1.1.2 城乡二元的土地产权与户籍 |
3.1.1.3 社会关系网络 |
3.1.2 城中村概念释义 |
3.2 分析框架建构的理论基础 |
3.2.1 包容性发展理念 |
3.2.1.1 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容 |
3.2.1.2 包容性发展的实现途径 |
3.2.2 协同治理理论 |
3.2.2.1 协同治理释义 |
3.2.2.2 协同治理的建构路径要素 |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 |
3.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两种主要方法 |
3.2.4 公共产品理论 |
3.2.4.1 公共产品的界定与分类 |
3.2.4.2 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
3.3 研究分析框架逻辑与阐释 |
3.3.1 框架的融合节点与逻辑 |
3.3.2 研究分析框架的具体阐释 |
3.4 本章小结 |
4 城中村治理的包容性发展审视:问题与溯源 |
4.1 城中村的主要问题与焦点问题 |
4.1.1 典型城市的城中村治理模式 |
4.1.1.1 典型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基本情况 |
4.1.1.2 以主体为核心的城中村治理模式分类 |
4.1.2 主要问题 |
4.1.2.1 自我封闭的低层次经济系统 |
4.1.2.2 城乡二元土地权属管理混乱 |
4.1.2.3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缺陷 |
4.1.2.4 负外部性问题 |
4.1.2.5 城市融入和社会认同 |
4.1.3 焦点问题:外来流动租住人口以居住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 |
4.2 矛盾派生的发展选择与规则剖析 |
4.2.1 问题背后的主体矛盾 |
4.2.2 发展选择及规则剖析 |
4.2.2.1 城中村非包容性发展选择 |
4.2.2.2 研究分析框架下的规则剖析 |
4.3 城中村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异化 |
4.3.1 主体异化过程分析 |
4.3.1.1 主体异化原因 |
4.3.1.2 异化复归作用 |
4.3.2 城中村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的结构失配与空间失衡 |
4.3.2.1 “两类”供给结构失配 |
4.3.2.2 供给空间上的“两种”失衡 |
4.4 本章小结 |
5 城中村治理中的利益主体:辨识与边界 |
5.1 利益主体分类辨识剖析 |
5.1.1 从“利益相关者”到“利益主体” |
5.1.1.1 利益相关者的关联性与影响性 |
5.1.1.2 利益主体的紧要性与变化性 |
5.1.2 利益主体分类辨识的内在逻辑 |
5.2 利益主体的诉求及其实现途径 |
5.2.1 互依的诉求 |
5.2.2 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 |
5.3 利益主体的行为边界 |
5.3.1 地方政府 |
5.3.2 开发主体 |
5.3.3 村民/村集体 |
5.3.4 外来流动租住人口 |
5.4 本章小结 |
6 包容性发展视域下城中村治理机制:规则与互动 |
6.1 城中村治理机制的IAD分析:杭州案例 |
6.1.1 IAD框架构建 |
6.1.2 外部变量分析 |
6.1.2.1 外来流动人口与住房变动情况 |
6.1.2.2 城中村制度政策环境变化 |
6.1.2.3 城中村治理总体规则的特征变化 |
6.1.3 治理规则解析 |
6.1.4 治理机制的分层解构 |
6.1.4.1 需求驱动分析 |
6.1.4.2 利益主体互动分析 |
6.1.4.3 治理机制的规则复归 |
6.2 城中村治理的包容性发展规则及互动 |
6.2.1 包容性发展规则 |
6.2.1.1 主体发展规则 |
6.2.1.2 主体行为规则 |
6.2.1.3 主体协同规则 |
6.2.2 包容性发展互动方式 |
6.2.2.1 供给层: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优化 |
6.2.2.2 主体层:“一核多元”的主体协同共治 |
6.2.2.3 驱动层:适应性治理模式的差异互补 |
6.3 城中村治理机制的包容性发展框架 |
6.3.1 机制框架构建与诠释 |
6.3.2 治理策略与模式的驱动倾向:对外来流动租住人口的包容性 |
6.4 本章小结 |
7 对外来流动租住人口包容的城中村治理模式:策略与选择 |
7.1 对外来流动租住人口包容的城中村治理模式定性比较分析(fs QCA) |
7.1.1 研究方法选择 |
7.1.2 样本筛选与数据收集 |
7.1.3 变量设定与赋值依据 |
7.1.4 必要条件检验与条件构型 |
7.2 组态分析 |
7.2.1 对路径的面上分析 |
7.2.2 路径与案例结合的分析 |
7.3 适宜多样和时空互补的城中村治理策略与模式 |
7.3.1 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治理模式 |
7.3.2 经济-社会-文化综合考量的治理模式 |
7.3.3 社区住房为导向的治理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对外来流动租住人口包容的城中村治理的规划响应 |
8.1 人口-住房:包容性住房体系需求 |
8.1.1 中短期兜底式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需求 |
8.1.2 长期“双轨轮动”的住房需要 |
8.2 土地-政策:“用补均衡”与E-TOD(Equitable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
8.2.1 基于目标纠偏的城中村土地“用补均衡” |
8.2.2 边缘城中村土地的E-TOD规划政策 |
8.3 人口-住房-土地-政策“并行激活”的城中村治理规划响应方案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200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理论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理论依据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用价值 |
1.3.3 研究发展趋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 |
2.1.1 政治话语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的研究及应用 |
2.2 普京政治话语研究 |
2.2.1 普京政治话语界定及其特征 |
2.2.2 普京政治话语的研究及应用 |
2.3 政治文化观念研究 |
2.3.1 政治文化观念界定 |
2.3.2 政治文化观念分类标准 |
2.3.3 政治文化观念的研究及应用 |
2.4 政治文化观念系统研究 |
2.4.1 政治文化观念系统界定 |
2.4.2 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政治文化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基于语言文化学的文化观念理论 |
3.1.2 基于政治语言学的政治文化观念理论 |
3.2 政治文化观念研究的具体路径 |
3.2.1 批评话语分析 |
3.2.2 历时观念分析 |
3.2.3 基于语料库分析的政治文化观念动态呈现 |
3.3 政治文化观念动态分析模式 |
3.3.1 主体间对话关系:阐释 |
3.3.2 言语化过程:建构 |
3.3.3 政治语言世界图景:解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分析框架 |
4.3 研究方法 |
4.4 普京政治话语语料库 |
4.4.1 语料的描述 |
4.4.2 语料库分析工具 |
4.4.3 语料预处理方法 |
4.4.4 语料库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文本分析 |
5.1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主题分类 |
5.1.1 政治文化观念——政治类 |
5.1.2 政治文化观念——经济类 |
5.1.3 政治文化观念——社会类 |
5.1.4 政治文化观念——民族类 |
5.1.5 政治文化观念——军事类 |
5.1.6 政治文化观念——文化类 |
5.2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载体 |
5.2.1 语言载体:不变性与可变性 |
5.2.2 言语载体:言语化分析 |
5.3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语言表征类型 |
5.3.1 政治文化观念周期变化 |
5.3.2 政治文化观念文化因素 |
5.3.3 政治文化观念语义元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话语实践分析 |
6.1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话语实践特征 |
6.1.1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00-2004) |
6.1.2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04-2008) |
6.1.3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08-2012) |
6.1.4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12-2018) |
6.1.5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18-2020) |
6.2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深层释义 |
6.2.1 政治文化观念“爱国主义”(патриотизм)深层释义 |
6.2.2 政治文化观念“民族主义”(национализм)深层释义 |
6.2.3 政治文化观念“强国主义”(державничество)深层释义 |
6.3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系统的意义建构 |
6.3.1 意义建构功能 |
6.3.2 对话关系实践的意义互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社会实践分析 |
7.1 执政理念变迁 |
7.1.1 形成和崛起时期(2000-2004) |
7.1.2 稳定发展时期(2004-2008) |
7.1.3 普京思想延续时期(2008-2012) |
7.1.4 缓慢发展时期(2012-2018) |
7.1.5 保守回归时期(2018-2020) |
7.2 权力与意识形态演化 |
7.2.1 执政理念对比 |
7.2.2 社会民意调查 |
7.2.3 内在文化因素 |
7.3 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的政策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3)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 |
2.1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后现代主义转向中的经济与文化转变 |
2.1.2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政治美学化过程 |
2.1.3 新帝国主义权力领土与资本逻辑矛盾 |
2.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思想 |
2.2.2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理论 |
2.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阶段及特点 |
2.3.1 地理学逻辑实证研究阶段(1961-1973) |
2.3.2 转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1973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视角 |
3.1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
3.1.1 资本积累中分工、竞争与垄断悖论 |
3.1.2 新帝国主义中私有化与霸权的矛盾 |
3.1.3 资本主义环境生态与政治经济合谋 |
3.2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3.2.1 时空修复理论作用限度 |
3.2.2 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危机 |
3.2.3 城市企业主义转型谬误 |
3.3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解放政治思想 |
3.3.1 作为替代方案构思的“辩证乌托邦理想” |
3.3.2 作为社会变革力量的“类存在物的潜力” |
3.3.3 作为集体意识前提的“生命之网的隐喻” |
3.3.4 作为革命联合基础的“反叛建筑师行动” |
3.4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思辨 |
3.4.1 地理决定论与地缘政治解析 |
3.4.2 忠诚、身份与政治信仰辨析 |
3.4.3 社会过程的话语辩证法论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时空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
4.1.1 构成社会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
4.1.2 时空体验中的身体和政治人 |
4.1.3 意识形态对时空压缩的回应 |
4.2 空间的意识形态性论证 |
4.2.1 空间的意识形态属性 |
4.2.2 空间意识形态的特性 |
4.2.3 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 |
4.3 空间矩阵意识形态分析 |
4.3.1 空间性通用矩阵模型的意识形态属性 |
4.3.2 马克思理论空间矩阵的意识形态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评析 |
5.1 大卫·哈维与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比较分析 |
5.1.1 意识形态概念性质的使用方面 |
5.1.2 意识形态与自然科学关系方面 |
5.1.3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方面 |
5.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贡献 |
5.2.1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武器 |
5.2.2 扩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视域 |
5.2.3 丰富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内涵 |
5.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局限 |
5.3.1 对于唯物史观的历史本质存在解读偏差 |
5.3.2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主体判断缺失 |
5.3.3 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过于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
6.1 以空间理论与空间实践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性建设 |
6.1.1 延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
6.1.2 深入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
6.1.3 培育践行空间正义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 |
6.2 以思想政治的空间形塑宣教促进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 |
6.2.1 强化政治文化空间赋义释义,增进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情感认同 |
6.2.2 延展宣传思想工作空间视域,增加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
6.2.3 倡导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全体人民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
6.3 以把握新时期空间演变趋势特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6.3.1 干预景观社会价值隐蔽渗透,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 |
6.3.2 回应时空压缩思想活跃变化,把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时度效 |
6.3.3 介入流动空间信息交互扩散,布局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点线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大卫·哈维简介 |
(4)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住房公积金 |
2.1.2 住房公积金制度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平理论 |
第三章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
3.1 国外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财税政策 |
3.1.1 美国住房财税政策 |
3.1.2 德、法住房储蓄方式 |
3.2 国外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非财税政策 |
3.2.1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
3.2.2 美国为代表的储贷协会模式 |
3.2.3 英国建房互助会模式 |
3.2.4 日本金融公库建房制度 |
3.3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启示 |
3.3.1 应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
3.3.2 应发展住房贷款二级市场 |
3.3.3 推行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改革 |
第四章 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 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不均衡 |
4.1.1 非公单位缴存公积金不积极 |
4.1.2 农民工群体缴存公积金困难 |
4.1.3 新市民参缴条件过高 |
4.2 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普惠性不足 |
4.2.1 公有制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政策优惠度高 |
4.2.2 非公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政策优惠度低 |
4.3 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福利差异性 |
4.3.1 “低存”模式的利息损失 |
4.3.2 “低贷”模式的受益不公 |
4.3.3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不科学 |
4.3.4 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劫贫济富”现象 |
第五章 完善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主要建议 |
5.1 完善改革制度定位以构建普惠性住房金融保障制度 |
5.1.1 建立普惠性住房保障制度 |
5.1.2 建立金融性住房保障制度 |
5.2 完善改革缴存体制以实行强制与个人自愿缴存并存 |
5.2.1 优化住房公积金缴存政策 |
5.2.2 改良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 |
5.2.3 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 |
5.3 完善改革贷款机制以实行存贷挂钩 |
5.3.1 分段计算缴存时间和对应存贷比 |
5.3.2 提升家庭贷款额度 |
5.3.3 调低低收入家庭贷款条件 |
5.4 完善内部运行制度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
5.4.1 简化办理程序和所需资料 |
5.4.2 建立限贷和监督处罚制度 |
5.5 完善机构转型以凸显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金融属性 |
5.5.1 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类型的选择 |
5.5.2 国家住房银行形式的转型探索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相关术语界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六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理论研究总结 |
第二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 |
第三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基于北京市新市民住房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调研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数据统计 |
第三节 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 |
第四章 典型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改革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沿革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改革实践 |
第三节 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实践研究总结 |
第五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定位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可选择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老旧小区微更新相关研究综述 |
1.2.2 支付意愿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老旧小区概念界定 |
2.1.2 公共空间概念界定 |
2.1.3 微更新概念界定 |
2.2 有机更新理论与微更新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2.3.1 公共产品理论发展 |
2.3.2 公共产品特征及分类 |
2.4 计划行为理论 |
2.4.1 计划行为理论发展及内涵 |
2.4.2 计划行为理论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5 条件价值评估法 |
2.5.1 条件价值评估法经济学基础 |
2.5.2 条件价值评估法引导技术 |
2.5.3 条件价值评估法误差分析 |
2.5.4 条件价值评估法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模型构建 |
3.1 影响因素识别及优化 |
3.1.1 基于CVM方法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识别 |
3.1.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识别 |
3.1.3 影响因素优化 |
3.2 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
3.2.1 人口统计特征及访问频率或时间 |
3.2.2 环境关注 |
3.2.3 行为态度 |
3.2.4 主观规范 |
3.2.5 感知行为控制 |
3.2.6 道德规范 |
3.2.7 原始计划行为理论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相关作用 |
3.3 模型构建 |
3.3.1 研究模型总体设计 |
3.3.2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
3.3.3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3.4 研究问卷设计 |
3.4.1 问卷设计原则 |
3.4.2 问卷题目设计 |
3.4.3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3.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5.2 平均支付意愿计算 |
3.5.3 相关性分析 |
3.5.4 差异性分析 |
3.5.5 信度分析 |
3.5.6 效度分析 |
3.5.7 结构方程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内容界定 |
4.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4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 |
4.5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统计 |
4.5.1 支付意愿分布 |
4.5.2 支付意愿计算 |
4.5.3 拒绝支付原因分析 |
4.6 人口统计学变量及访问频率或时间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的影响 |
4.6.1 人口统计学变量及访问频率或时间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相关性分析 |
4.6.2 人口统计学变量及访问频率或时间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差异性分析 |
4.7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4.7.1 信度分析 |
4.7.2 效度分析 |
4.7.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7.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7.5 模型修正及适配度检验 |
4.7.6 模型拟合结果 |
4.8 假设检验 |
4.9 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影响机理分析 |
4.10 讨论 |
4.10.1 人口统计学变量及访问频率或时间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
4.10.2 环境关注的作用关系分析 |
4.10.3 支付意愿的作用关系分析 |
4.10.4 环境关注对支付意愿的作用关系分析 |
4.10.5 家庭人均月收入差异对支付意愿的作用分析 |
4.11 建议 |
4.12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居民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专家访谈记录表 |
B.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正式调查问卷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层面 |
1.2.2 实践层面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工人新村历史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工人新村及住区更新实践 |
1.4.3 国内外外部空间研究综述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工人新村外部空间概念及基础内容 |
2.1 题目释义 |
2.1.1 工人新村相关概念解析 |
2.1.2 外部空间概念解析 |
2.2 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研究内容 |
2.2.1 空间肌理 |
2.2.2 边界空间 |
2.2.3 空间功能 |
2.2.4 外部空间构成要素 |
2.3 工人新村外部空间要素研究手段 |
2.3.1 空间型制 |
2.3.2 尺度比例 |
2.3.3 空间界面 |
2.3.4 人群活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都工人新村发展及外部空间概况 |
3.1 我国工人新村产生历史背景 |
3.2 成都工人新村建设及发展概况 |
3.2.1 成都第一阶段(50-60 年代)工人新村建设 |
3.2.2 成都第二阶段(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工人新村建设 |
3.2.3 成都工人新村社会属性演化 |
3.3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形态概述 |
3.3.1 工人新村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3.3.2 成都工人新村建设时期外部空间形态类型 |
3.3.3 成都工人新村社会属性演化对外部空间影响 |
3.4 成都工人新村遗存概况及研究案例选择 |
3.4.1 成都工人新村遗存原因 |
3.4.2 成都工人新村遗存分布 |
3.4.3 成都工人新村遗存类型 |
3.4.4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研究案例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研究案例调研 |
4.1 单一企业单位建管型工人新村——铁路新村 |
4.1.1 空间肌理 |
4.1.2 边界空间 |
4.1.3 空间功能 |
4.1.4 外部空间要素 |
4.2 多个企业单位集中型工人新村——曹家巷 |
4.2.1 空间肌理 |
4.2.2 边界空间 |
4.2.3 空间功能 |
4.2.4 外部空间要素 |
4.3 政府建管型工人新村——新二村 |
4.3.1 空间肌理 |
4.3.2 边界空间 |
4.3.3 空间功能 |
4.3.4 外部空间要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现状问题及优化方向 |
5.1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现状问题及分析 |
5.1.1 空间肌理 |
5.1.2 边界空间 |
5.1.3 空间功能 |
5.1.4 外部空间要素——门厅入口 |
5.1.5 外部空间要素——院落 |
5.1.6 外部空间要素——街道 |
5.2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现状问题的综合影响因素 |
5.2.1 自然条件:特殊地形的制约 |
5.2.2 自上而下:早期经济政策及住区规划理念的贯彻 |
5.2.3 自下而上:后期居民对居住及其他功能空间的诉求 |
5.3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优化方向梳理 |
5.3.1 空间肌理 |
5.3.2 边界空间 |
5.3.3 空间功能 |
5.3.4 外部空间要素——门厅入口 |
5.3.5 外部空间要素——院落 |
5.3.6 外部空间要素——街道 |
5.4 优化案例分析——英格兰纽卡斯尔的拜克住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的优化策略 |
6.1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优化原则 |
6.1.1 人性化原则 |
6.1.2 多元化原则 |
6.1.3 延续性原则 |
6.1.4 均好性原则 |
6.2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优化策略 |
6.2.1 成都工人新村空间肌理优化策略 |
6.2.2 成都工人新村边界空间优化策略 |
6.2.3 成都工人新村空间功能优化策略 |
6.2.4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要素——门厅入口空间优化策略 |
6.2.5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要素——院落空间优化策略 |
6.2.6 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要素——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及其解释 |
2.1.1 棚户区改造 |
2.1.2 棚户区改造的主要类型及融资模式 |
2.1.3 政府购买模式相关概念释义及主要风险特征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项目贷款理论 |
2.2.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
2.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现状 |
3.1 H银行概况 |
3.1.1 H银行基本情况 |
3.1.2 H银行经营情况 |
3.2 H银行贷款状况及其风险 |
3.2.1 H银行信贷业务发展概况 |
3.2.2 H银行风险现状概况 |
3.2.3 H银行棚改项目概况 |
3.2.4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状况 |
3.3 H银行现行贷款风险预防机制 |
3.3.1 H银行风险预防体系 |
3.3.2 H银行风险预防流程 |
3.3.3 H银行风险预防人员配置 |
3.3.4 H银行风险预防考核办法 |
第四章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潜在风险点分析及其成因 |
4.1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情况分析 |
4.1.1 投资估算与资金安排 |
4.1.2 还款来源及支付计划 |
4.2 同行棚改项目贷款已出风险情况分析 |
4.2.1 F银行YT棚户区改造项目简介 |
4.2.2 F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问题分析 |
4.3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潜在风险点分析 |
4.3.1 偿债能力存在风险 |
4.3.2 调审流程未落实 |
4.3.3 存在资金错配风险 |
4.3.4 缺乏有效抵押物,风险缓释效果不强 |
4.3.5 贷款额度和期限存在风险 |
4.3.6 政府购买行为的合规性风险 |
4.3.7 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 |
4.4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问题成因 |
4.4.1 棚改风险预防机制尚未建立 |
4.4.2 对政府购买类贷款的评审政策过于宽松 |
4.4.3 对于棚改项目贷款的动态监测机制不完善 |
4.4.4 政、银、企信息不对称及银行逆向选择 |
4.4.5 在政、银博弈中银行博弈及谈判能力较弱 |
第五章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方案 |
5.1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方案的整体原则 |
5.1.1 预防性原则 |
5.1.2 可操作性原则 |
5.1.3 动态调整原则 |
5.2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方案的整体框架 |
5.2.1 全面识别认定机制 |
5.2.2 有效分类预防机制 |
5.2.3 垂直独立的风险预防体系 |
5.2.4 多渠道风险缓释及化解机制 |
5.2.5 完善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 |
5.3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方案的具体内容 |
5.3.1 提高对棚改项目贷款的潜在风险认识 |
5.3.2 建立并完善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防控机制 |
5.3.3 完善棚改项目贷款风险化解策略 |
5.3.4 提高银行谈判及博弈能力 |
第六章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方案实施 |
6.1 统筹推进预防方案实施 |
6.1.1 成立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方案实施领导小组 |
6.1.2 开展宣讲会,提高棚改贷款风险预防意识 |
6.1.3 开展培训活动,强化风险预防技能 |
6.1.4 加强合规建设,防范操作风险 |
6.2 落实预防方案实施责任 |
6.2.1 各部门横向协同,合作推进 |
6.2.2 建立联系人制度 |
6.2.3 细化责任到人,明确分工 |
6.3 强化考核 |
6.3.1 完善考核体系 |
6.3.2 明确考核内容 |
第七章 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方案保障措施 |
7.1 组织人才保障 |
7.1.1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
7.1.2 引进人才,强化组织 |
7.2 技术资金保障 |
7.2.1 提供IT技术支持 |
7.2.2 做好配套资金保障 |
7.3 方案效果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政府视角下城市更新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城市更新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的研究 |
1.2.2 关于政府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的研究 |
1.2.3 关于公司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或释义 |
1.4.1 “城市更新项目”的界定 |
1.4.2 “政府视角”的释义 |
第二章 城市更新项目的特点及估测方法的逻辑步骤 |
2.1 城市更新项目与其他项目的比较 |
2.1.1 与公司项目的比较 |
2.1.2 与其他政府项目的比较 |
2.1.3 基于比较结果归纳城市更新项目的特点 |
2.2 公司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2.3 城市更新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逻辑步骤的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更新项目的现金流种类及产生时点 |
3.1 城市更新项目运作阶段的划分 |
3.2 各阶段中参与者间的现金往来关系 |
3.3 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类别分析 |
3.4 现金流出的种类及流出时点 |
3.4.1 征收土地和房屋现金流出方面 |
3.4.2 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现金流出方面 |
3.5 现金流入的种类及流入时点 |
3.5.1 土地出让现金流入方面 |
3.5.2 税费现金流入方面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各种现金流值的变量及其估测技法 |
4.1 影响征收土地和房屋现金流出值的变量及其估测技法 |
4.1.1 影响各种现金流的变量 |
4.1.2 不同条件下变量的估测技法 |
4.2 影响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现金流出值的变量及其估测技法 |
4.2.1 影响各种现金流的变量 |
4.2.2 土地规划指标的提取技法 |
4.2.3 不同条件下单方成本的估测技法 |
4.3 影响土地出让现金流入值的变量及其估测技法 |
4.3.1 现有的土地估价方法及其适用性 |
4.3.2 市场比较法和剩余法的改良 |
4.3.3 影响各种现金流的变量 |
4.3.4 楼面地价的估测技法 |
4.4 税费现金流入的估测技法 |
4.4.1 增值税的估测技法 |
4.4.2 土地增值税的估测技法 |
4.4.3 企业所得税的估测技法 |
4.4.4 其他税费的估测技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更新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的归纳 |
5.1 估测方法的结构和内容 |
5.2 估测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法 |
5.3 估测时的注意事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估测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效果 |
6.1 ZA城市更新项目的背景 |
6.2 估测ZA城市更新项目的过程 |
6.3 估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城市更新定义的归纳 |
附录2 城市更新项目类型的归纳 |
附录3 与现金流估测直接相关的主要政策归纳 |
附录4 城乡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
附录5 估测工具的构建方法及构建过程示例 |
附录6 估测值域的确定方法 |
附录7 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单方成本参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中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中国住房租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任务 |
第一节 中国住房租赁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住房租赁制度长期处于从属性地位 |
二、住房租赁市场的二元制格局明显 |
三、出租人在租赁关系中占明显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中国住房租赁制度的改革任务 |
一、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制 |
二、构建社会化的住房租赁市场 |
三、构建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种住房租赁制度模式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发展经验 |
一、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理论基础 |
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形成历程 |
三、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制度特色 |
第二节 日耳曼模式的发展经验 |
一、日耳曼模式的理论基础 |
二、日耳曼模式的形成历程 |
三、日耳曼模式的制度特色 |
第三节 两种模式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格鲁-撒克逊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
二、日耳曼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
三、两种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社会化的住房租赁市场 |
第一节 建立一元制的住房租赁市场 |
一、打破两个租赁市场间的制度隔阂 |
二、推行货币化的住房保障制度形式 |
第二节 丰富租赁住房的房源供给渠道 |
一、房地产企业库存房 |
二、城镇家庭私有住房 |
三、社会存量商用房产 |
四、农村集体土地租赁住房 |
五、政府持有的经济适用房 |
第三节 调动各界力量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建设 |
一、推动住房中介机构转型发展模式 |
二、活跃住房租赁资本市场 |
三、推进不动产证券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立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建立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体系的意义 |
一、对中国物上权利体系发展的理论意义 |
二、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
一、区别居住性租赁与经营性租赁 |
二、区别家计居住与非家计居住 |
第三节 确认住房租赁权以准物权性质 |
一、确认住房租赁权以准物权性质 |
二、赋予住房租赁登记以准物权行为效力 |
第四节 限制出租人的合同解除权 |
一、限制出租人的法定解除权 |
二、限制出租人的任意解除权 |
三、限制出租人的约定解除权 |
第五节 强化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
一、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嬗变历程 |
二、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再认识 |
三、强化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建议 |
第六节 增设出租人法定容忍义务 |
一、对出租人容忍义务的评述 |
二、出租人容忍义务的制度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住房租赁相关配套制度 |
第一节 建立社会管控制度 |
一、建立针对租金价格的市场管控制度 |
二、建立针对转租现象的行为管控制度 |
第二节 完善市场管理制度 |
一、强化住房租赁登记制度 |
二、建立住房租赁征信制度 |
三、构建住房租赁交易平台 |
第三节 改革社会管理制度 |
一、户籍制度配套改革 |
二、公积金制度配套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结论、创新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IV-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释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包容性发展视域下城中村治理机制与模式研究[D]. 孙小峰. 浙江大学, 2021
- [2]“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2000-2020)[D]. 岳雪.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4]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 杜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5]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D]. 李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支付意愿研究[D]. 唐健强. 重庆大学, 2019(01)
- [7]成都工人新村外部空间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 邓添星.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H银行棚改项目贷款风险预防研究[D]. 孔祥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政府视角下城市更新项目现金流估测方法研究[D]. 吴彧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中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研究[D]. 易磬培.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