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恒定液位定时计量的灌装机(论文文献综述)
龙颖奇,蔡锦达,何方正,张克西,姚忠林[1](2021)在《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解决传统硬质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在曲面容器上性能不佳的问题。方法从寄生电容的基本原理出发,研发一种可以包覆于圆柱面容器的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建立液位与电容量间的数学关系,完成相应的软、硬件设计,通过STM32与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之间的I2C通信,实现液位传感器的在线水位检测,完成传感器性能测试实验,包括线性度、重复性、迟滞特性,并提出一种基于该传感器的流量测量方法。结果该传感器工作稳定,具有良好线性度,重复性误差为2.70%,在有效测量范围的迟滞特性参数都小于1.69%。结论该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安装使用便捷、与容器外壁贴合度较好,且测量结果不受容器水平横截面积、待测液体成分的限制,可以实时监测连续液位的变化。制作的传感器可以用在直径20 mm和更小的待测容器上,也可用作微小流量测量。
林敏[2](2019)在《基于介电常数检测法的瓶装液位高精度检测与剔除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我国是啤酒、饮料生产与消费的大国。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饮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推动着我国饮品生产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随着饮品自动化生产线速度的不断提高,灌装线上瓶装液位的检测与剔除也向智能模式转变。国外已有成熟的液位检测剔除设备,而国内设备的检测精度还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有必要研发出具有国内自主产权的瓶装液位高精度在线检测与剔除系统。本文首先根据饮品生产对链道速度的要求以及《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对瓶装液位计量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系统的技术指标:检测速度达72000瓶/小时,检测精度±1mm。然后对多种液位检测原理与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并最终确定了基于介电常数的检测方法。首先建立平行板电容器模型,分析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对最终液位值的影响强弱;然后通过信号接收模块对液位信号进行采集,并对其进行多级电路处理后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计算出液位值并判断该液位是否合格,将不合格液位实时剔除。本文设计的基于介电常数检测法的瓶装液位高精度检测与剔除系统由信号源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主控器模块和剔除模块组成,其具有高精度、高速、低成本的特点。本系统不仅考虑到了液体温度、瓶内泡沫、瓶子偏移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而且设计了可以满足链道高速运行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并使用统计过程控制来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和调度。针对生产车间内电磁干扰严重的情况,设计了各种接地滤波措施和不锈钢屏蔽壳。目前基于介电常数检测法的瓶装液位高精度检测与剔除系统已经在多个生产现场投入使用,可以达到高速、高精度的要求,而且可以满足不同瓶型、不同溶质的检测需求。
钟晓英[3](2019)在《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人们的生活质量因科技发展而大幅提高,对产品的要求不但多而且追求个性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然而传统的大规模自动化批量产生模式却不能对市场新的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响应,它逐步被一种具有旺盛需求和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产模式——柔性化生产替代。柔性化生产可以在保持品质、交期、成本相同的条件下,使自动化生产线在大批量和小批量生产之间任意切换,灵活性好,应变能力强。因此,柔性生产线在企业也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将成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工程实际的训练平台,让学生熟练掌握柔性灌装生产线的安装、编程、调试和维护,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企业提供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依据我院(惠州市技师学院)在2011年引入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的SX-815P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在学生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的工艺要求,设计了采用由汇川H2U系列PLC和MCGS组态软件等构建一个由PLC控制、上位机监控系统组成的典型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分析国内外柔性灌装生产线现状及发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教学设备使用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求,重新设计了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总体方案,在原有的圆形转盘单元、加热与检测单元、灌装加盖单元和输送带单元这四个单元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二维码分拣单元模块。每个单元模块可以独立运行,也可组合联机运行。2、文中将二维码分拣单元模块加入到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的设计中,实现贴有二维码标签空瓶的分类检测。用户可通过扫描瓶子上二维码标签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除此以外,二维码扫描器使用可以节约因灌装容器材质、容量不同而使用相应不同的传感器数量。改变灌装容器类型或扩展系统功能时,与传统教学实训装置当功能改变需作出相应大幅度调整时相比更具有优势,此教学设备只需对软件部分修改系统内部程序,硬件部分作出相应的小幅调整即可,体现了生产的柔性。3、通过对液体加热罐的多种恒温控制方法分析,最后本文采用模拟PI闭环加热控制系统实现灌装液体加热至指定温度的恒温控制。灌装液体的供给采用PID算法控制,利用PLC和变频器来控制水泵,对循环恒液位罐液位和网管水压压力实现闭环PID调节,使供液系统自动稳恒于设定的压力值,液位恒定。4、本文详细介绍了灌装加盖单元的设计。(1)经过研究分析,对液体的灌装提出多种方法,结合实际,最终采用计时式灌装。(2)加盖单元利用PLC控制槽轮推动气缸使棘轮转盘旋转到指定工位,实现加盖、旋盖操作。(3)对该单元进行软硬件设计。5、本教学设备完成设计后,进行了整体的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通过对系统的整体测试,实现了扫码出瓶、加热检测与灌装加盖的全过程,灌装量准确。
张泰然[4](2017)在《绵阳市SY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成品油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内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规则日益国际化,市场格局日益多元化、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化,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成品油销售市场中抓住机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科学选址、优化建设方案、精心施工,建设一批高效加油加气站已成为中国石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绵阳市SY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研究对象,以加油站设计与经营、市场分析与预测、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绵阳市SY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的市场环境、建设方案、销量预测与油品供给、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财务分析与评价、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及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可行三个方面对绵阳市SY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论证,为中国石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的加油加气站建设的决策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绵阳市SY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要求,风险可控,评价结论为可行。
徐洋洋[5](2017)在《精酿啤酒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国内啤酒的年产量与年销售量呈现下滑趋势,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酿啤酒年产销量在国内的逆势增长。国外精酿行业起步早,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与技术不断推动着中小型精酿企业的发展。精酿制造行业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我国兴起的精酿酒厂普遍存在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控制系统开放性差的问题。为提升国内精酿啤酒产业自动化水平,本文依据啤酒的生产过程及其自动化要求,结合现有控制系统方案特点,设计了适用于小型精酿啤酒生产车间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现有啤酒生产工艺与控制系统中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小型精酿车间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系统以西门子S7-300为核心控制器,分别完成了被控对象I/O点的分配、控制器硬件的组态以及软件程序的编写。(2)针对糊化反应温度变化过程中的非线性与时滞性的问题,设计了模糊+PID温度控制器来对糊化反应的过程进行变温控制。并且运用机理建模法分别建立了糊化反应与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同时以Matlab软件为平台,结合其Simulink扩展功能完成了变温控制过程的仿真运行。(3)啤酒生产控制系统中存在数据多源异构性的问题,造成了啤酒厂家自动化设备更新困难等现状。针对现有啤酒车间数据管理分散的问题,以Simatic Manager和WinCC组态软件为平台,设计了Profibus+OPC的通信网络方案来对控制系统中的变量数据进行统一的集成与管理。(4)在控制系统管理层中,以WinCC作为OPC客户端对啤酒的生产过程进行上位机组态,建立了糖化生产过程的监控画面,完成了PLC中生产数据与过程画面的变量连接。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组态了相应的故障报警器界面,使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排查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此外,在WinCC上位机组态软件中还实现了变量的数据归档与报表打印功能。(5)在设计精酿啤酒生产控制系统的同时,还完成了控制系统中相关程序与算法的调试与仿真,并且对系统中的通信方案、上位机中画面监控以及故障报警编辑器分别进行了数据测试与模拟运行。仿真与测试结果都表明:过程控制系统运行流畅,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提升、超调量减小。控制系统的开放性得以提高,在满足精酿啤酒生产控制要求的同时,对提升我国精酿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阳佑[6](2017)在《基于变频器的恒流控制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在饮料生产线中,灌装机连续稳定运行的条件之一是杀菌机供料流量恒定。本文提出以变频器为核心的杀菌机恒流供料方法,流量反馈信号直接接入变频器,经变频器的PID控制功能计算后调整自身运行频率,从而实现水泵转速改变,达到恒流控制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无需其他仪表和逻辑控制器等即可以实现流量闭环控制,确保供料流量恒定的同时降低了控制成本。
艾莉[7](2016)在《年产10万吨瓶装纯净水生产线设计》文中认为本设计以年产十万吨高速瓶装纯净水生产线的设计为基础,阐述瓶装纯净水新工厂设计的相关质量要求,并分别对基础及配套设施、坯盖系统、水处理系统、吹灌旋系统和包装系统进行梳理。本设计还将分析实际操作中由于产品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而产生的结露致使纸箱受潮损坏的现象。针对该问题将对水处理系统进行设备工艺改善,基于环境及原水温度进行计算并设计出3×31的BR0.3型板式换热器对原水加温,从而杜绝产品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本设计最后还着重剖析了完成瓶装纯净水的食品安全关键参数-乙醛含量和臭氧含量,因为大多数国内瓶装纯净水企业对产品的乙醛含量和由臭氧引起的溴酸盐并不重视,仅仅满足于每年第三方检测符合国标要求,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外高端产品开始使用玻璃容器或无臭氧添加技术,所以本设计对该两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控制,以降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符合行业的趋势。本设计采用气相色谱的检测方法,对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原料加工成塑料瓶的乙醛含量进行了实际监控并分析;采用臭氧比对及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对水处理臭氧杀菌的浓度及灭菌效果进行了实际监控并分析,进而确定正式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干燥温度和时间、炮筒温度、背压压力、产品臭氧浓度等)及其控制标准。
袁守彬[8](2016)在《基于称量自校正的精油灌装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量液体灌装系统主要应用在化工、食品、医药等生产过程中。精油、口服液、针剂等通过复杂工艺提取出来的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对生产环境、灌装精度、封装质量等方面都有着更加严格、苛刻的要求。本文针对现有精油灌装系统存在的工艺不稳定、灌装效率低、计量不准确、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共性问题展开研究,系统结合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伺服控制技术以及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开展改进工艺、提高计量精度、实现在线补灌以及改善系统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在回转式灌装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工艺要求,对原有系统进行了工艺改进和结构优化;(2)针对灌装过程出现的累积误差问题,设计了基于光栅尺的计量钢位移检测反馈环节,并采用遗传PID控制,改善了系统性能,以确保设备一次灌装的精度;(3)设计了基于质量检测的自校正补灌环节,根据检测数据计算补灌量,采用小脑神经网络PID复合控制策略,确保系统灌装的精度和稳定性;(4)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精油灌装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与基于STM32的补灌测控系统,实现了主、从控制系统之间的串行通讯,确保整个系统协调、稳定地运行。本文以回转式、小容量灌装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系列提高灌装精确性和工作可靠性的措施,形成了在灌装行业具有推广意义的技术成果,对改善直线式、大容量灌装系统的性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沂阳[9](2015)在《油制辣椒灌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据统计,目前在国内的辣椒种植面积,仅次于大白菜,成为“中国第二大蔬菜”,然而,鲜辣椒不易保藏,一般的辣椒粉、干辣椒产品的附加值低,对辣椒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油制辣椒便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辣椒深加工产品。由于油制辣椒产品属于复杂固液混合物,密度不均,流动性差,为保证每瓶品质一致,一般需要保持油制辣椒处于湍流状态下进行灌装,因此对搅拌及灌装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课题来源于贵州知名辣椒调味品制造企业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针对油制辣椒的搅拌及灌装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在对国内外搅拌技术和灌装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的基础上,根据油制辣椒混合物的灌装控制要求,从流体力学的方面着手,对搅拌槽内油制辣椒液这种具有一定粘度的固液混合物的流动特性和搅拌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对湍流特性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而估算出搅拌器的功率损耗、设计参数以及转速条件等。根据自动灌装的要求,对灌装控制工艺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参数设计,采用定量缸活塞伺服控制定位的方法实现固液混合物精确灌装的方案,并对伺服控制系统和气动系统进行了具体设计。采用基于PL C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油制辣椒自动灌装设备的控制。根据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工艺要求,对控制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完成了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的工作,其中硬件选型包括PL C产品以及各个控制元件型号的选择;软件设计主要完成油制辣椒灌装机控制程序的编写和人机界面的设计等,并分别在实验室和现场对其进行了调试。在实验室利用简单的开关和LED指示灯对P LC的硬件和程序设计进行了调试,在现场接线后,做了最后的联机调试,并对调试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做了的改动和优化。系统运行结果证明,所研发的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黄勇军[10](2012)在《伺服泵高速灌装的流体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灌装机械在生活中具有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食用油灌装机。目前液体类灌装机在灌装能力和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灌装效率低,制约了产品包装质量和生产率。针对这种现状,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灌装机械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运用伺服电机驱动陶瓷泵灌装的方法,实验证明这种灌装方法大大提高了灌装机的灌装速度。但是我们发现,在提高灌装速度的同时会加速油液中气泡的产生,影响了灌装精度和灌装速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运用空化理论来研究气泡在灌装过程中产生的原因。空气在油液介质内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为混入空气;另一种为溶解空气。混入空气在油液内独立存在,以球状气泡形式悬浮于油液中,这时的油液就成了气泡油。溶解空气则完全融入油液中,溶解的空气随油液介质在液压系统内流动时,一旦管道有效截面积发生变化,会导致油液中的静压力降低,如果低于油液空气分离压,溶解的空气便从油液中析出,形成大量气泡,流体力学中称之为气穴。影响空化大约有一下几个因素:(1)气核含量及分布,气核的存在是空化初生的一个必要条件,水中溶解气体的析出是气核的主要来源;(2)油液的粘性,由于粘性在动力学方面的影响,造成压力分布的位置变化,从而粘性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3)压强分布;(4)来流紊流度;(5)表面张力;(6)流体介质;(7)壁面物性的作用;(8)流速。利用PRO/E建立灌装流体模型,运用Workbench与PRO/E的关联性导入Workbench,运用ICEM-CFD画网格后导入Fluent中分析整个流场。由于灌装流体的流道几何模型比较规则,本文将实体划分为六面体网格。在运用Fluent对灌装流道进行空化分析时,主要分析了一下几点对空化的影响:(1)油液中溶解的气体含量;(2)油液的粘性;(3)活塞向下运动的速度;(4)输油管与灌装阀的管径比。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设计食用油灌装机提供理论依据。
二、一种恒定液位定时计量的灌装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恒定液位定时计量的灌装机(论文提纲范文)
(1)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1.1 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液位测量的基本原理 |
1.2 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建立 |
1.3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设计 |
2 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信号处理 |
2.1 测量电路设计 |
2.2 STM32F103系统电路设计 |
2.3 数据采集 |
3 柔性电容液位传感器的实验及性能分析 |
3.1 实验设计 |
3.2 柔性极板液位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
3.3 液位测量的实际应用 |
3.3.1 对不同曲率的弧面容器液位测量的适应性 |
3.3.2 针对不同种类液体的液位测量 |
3.3.3 微小流量测量的应用 |
4 结语 |
(2)基于介电常数检测法的瓶装液位高精度检测与剔除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系统设计要求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2 检测方案的选择与系统总体设计 |
2.1 检测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
2.2 基于介电常数检测法的原理分析 |
2.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设计 |
3.2 信号源模块电路 |
3.3 信号接收模块电路 |
3.4 主控器模块电路 |
3.5 剔除模块电路 |
3.6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2 信号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
4.3 主控器模块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5.1 生产测试 |
5.2 相对误差分析 |
5.3 左右偏移对测试值的影响 |
5.4 系统特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灌装生产线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总体设计 |
2.1 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设计目标 |
2.2 柔性灌装生产线工作过程 |
2.3 柔性灌装生产线各模块教学功能分析 |
2.4 柔性灌装生产线系统结构 |
2.4.1 系统构成 |
2.4.2 系统技术要求 |
2.5 柔性灌装生产线技术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控制部件设计 |
3.1 电源电路设计 |
3.2 气动回路设计 |
3.2.1 气动传动技术概述 |
3.2.2 各单元模块气动控制设计 |
3.3 PLC选型及通讯 |
3.3.1 PLC选型 |
3.3.2 PLC通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功能模块设计 |
4.1 二维码分拣单元和圆形转盘单元 |
4.1.1 圆形转盘单元结构介绍 |
4.1.2 物料到位检测方法的选择 |
4.1.3 二维码扫描器分拣 |
4.1.4 电气控制回路设计 |
4.1.5 二维码分拣及圆形转盘单元人机界面的设计 |
4.2 加热与检测单元 |
4.2.1 加热与检测单元结构设计 |
4.2.2 温度控制系统 |
4.2.3 电气控制回路设计 |
4.2.4 加热与检测单元人机界面的设计 |
4.3 灌装加盖单元 |
4.3.1 灌装加盖单元结构设计 |
4.3.2 灌装方式选择 |
4.3.3 电气控制回路设计 |
4.3.4 灌装加盖单元人机界面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性能测试 |
5.1 系统调试 |
5.2 功能及性能测试 |
5.2.1 功能性测试 |
5.2.2 性能测试 |
5.2.3 教学可行性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绵阳市SY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2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理论与现状 |
2.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2.4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流程步骤 |
2.5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
第3章 市场环境分析 |
3.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3.2 站址概况 |
3.3 市场分析 |
第4章 建设方案设计 |
4.1 工艺与设备 |
4.2 总平面布置 |
4.3 自动控制 |
4.4 消防工程 |
4.5 建筑结构 |
4.6 公用工程 |
4.7 管道工程 |
4.8 节能技术法规及标准 |
4.9 节能措施 |
4.10 环境保护 |
4.11 安全 |
4.12 职业卫生 |
4.13 预期效果 |
第5章 销量预测与融资方案 |
5.1 车流量测算 |
5.2 依托环境 |
5.3 销售量预测 |
5.4 油源保证 |
5.5 定员 |
5.6 项目实施进度 |
5.7 投资估算 |
5.8 资金来源及融资方案 |
第6章 财务与风险分析 |
6.1 财务分析基础 |
6.2 成本费用估算 |
6.3 营业收入与营业税金及附加 |
6.4 项目获利能力及盈利能力分析 |
6.5 项目不确定分析 |
6.6 财务分析结论 |
6.7 风险分析及措施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5)精酿啤酒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精酿啤酒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精酿啤酒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分析 |
2 啤酒生产工艺与控制方案分析 |
2.1 啤酒生产工艺概述 |
2.1.1 糖化工艺 |
2.1.2 发酵与灌装 |
2.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2.2.1 系统的控制要求 |
2.2.2 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
2.2.3 现场仪器与元器件选择 |
2.2.4 PLC接线图与供电回路设计 |
2.2.5 PLC与上位机的通信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与软件设计 |
3.1 PLC控制系统硬件组态 |
3.1.1 被控对象I/O点统计 |
3.1.2 数字量与模拟量地址分配 |
3.1.3 控制系统硬件模块选型 |
3.2 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3.2.1 糖化过程控制流程设计 |
3.2.2 控制系统关键程序设计 |
3.2.3 PLC中的温度处理功能块 |
3.2.4 模糊+PID算法原理及设计 |
3.3 系统程序的调试与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变温控制算法在Matlab中的设计与仿真 |
4.1 精酿车间变温控制概述 |
4.2 糊化温度动态仿真模型建立 |
4.2.1 糊化锅外形简介 |
4.2.2 糊化温度控制要求 |
4.2.3 温度对象模型建立 |
4.3 模糊+PID温度控制器在Matlab中的仿真 |
4.3.1 Fuzzy控制器的设计 |
4.3.2 控制系统在Simulink中的搭建 |
4.3.3 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 |
4.3.4 控制算法的模拟运行 |
4.4 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研究 |
4.4.1 发酵温度的控制要求 |
4.4.2 发酵温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3 发酵温度的曲线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OPC的车间数据通信方案设计 |
5.1 S7-300 中OPC服务器(OPC Sever)的搭建 |
5.1.1 Profibus+OPC通信网络的构建 |
5.1.2 OPC Scout中的数据通信测试 |
5.2 基于WinCC的OPC客户端数据读取 |
5.2.1 WinCC中OPC变量组的添加 |
5.2.2 WinCC与S7-300 的变量连接 |
5.3 监控画面组态与变量管理 |
5.3.1 糖化过程界面组态 |
5.3.2 糖化反应关键参数的组态 |
5.3.3 过程变量归档 |
5.3.4 故障报警编辑器的设置 |
5.3.5 报表添加与打印设置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控制系统关键程序SCL代码 |
附录B:控制系统电气回路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基于变频器的恒流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要配置 |
2 电气连接 |
2.1 流量反馈信号的连接 |
2.2 流量反馈信号线的接地 |
2.3 系统电气连接图 |
3 系统测试 |
3.1 参数设置 |
3.2 PID参数调试 |
3.3 流量监测 |
4 结束语 |
(7)年产10万吨瓶装纯净水生产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瓶装水发展状况 |
1.1.2 瓶装水工业状况 |
1.2 相关类型 |
1.2.1 包装水类型 |
1.2.2 水源类型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产品及生产工艺设计 |
2.1 产品设计 |
2.1.1 包装标准 |
2.1.2 成品标准 |
2.2 生产工艺 |
2.2.1 坯盖系统 |
2.2.2 水处理系统 |
2.2.3 吹灌旋系统 |
2.2.4 包装系统 |
第三章 设备选择及经济分析 |
3.1 物料衡算 |
3.1.1 排产方案 |
3.1.2 原料衡算 |
3.1.3 辅料衡算 |
3.1.4 电汽衡算 |
3.2 设备选择 |
3.2.1 坯盖系统 |
3.2.2 水处理系统 |
3.2.3 吹灌旋系统 |
3.2.4 包装系统 |
3.3 经济分析 |
第四章 工厂布局建设及配套设施 |
4.1 厂区选址 |
4.2 工厂基本布局及建设 |
4.2.1 工厂布局 |
4.2.2 工厂建设 |
4.2.3 虫害控制布局 |
4.3 公用设施 |
4.3.1 给水系统 |
4.3.2 排水系统 |
4.3.3 气系统 |
4.3.4 照明系统 |
4.3.5 废品处理系统 |
第五章 生产设备安装及验证 |
5.1 坯盖系统 |
5.2 水处理系统 |
5.3 吹灌旋系统 |
5.4 包装系统 |
第六章 原水加温改善系统 |
6.1 环境数据及露点温度分析 |
6.2 板式换热器设计 |
6.2.1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
6.2.2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 |
第七章 关键食品安全参数分析 |
7.1 乙醛含量 |
7.1.1 检测设备 |
7.1.2 检测方法 |
7.1.3 工艺过程分析 |
7.1.4 数据与结果 |
7.2 臭氧含量 |
7.2.1 检测设备 |
7.2.2 检测方法 |
7.2.3 工艺过程分析 |
7.2.4 结果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1: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
附件 2:工厂平面布局图 |
附件 3:虫害布局图 |
附件 4:设备布局图 |
附件 5:水流气流图 |
附件 6:人流物流图 |
附件 |
(8)基于称量自校正的精油灌装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灌装机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灌装机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灌装机械的发展趋势 |
1.3 灌装机分类及原理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精油灌装系统工艺结构改进设计 |
2.1 精油灌装机的主要设计要求 |
2.2 系统的构成 |
2.3 灌装机的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精油灌装计量缸位置伺服系统研究 |
3.1 基于光栅尺的位置反馈环节设计 |
3.1.1 问题的提出 |
3.1.2 基于光栅尺的位置伺服系统 |
3.1.3 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1.4 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功能 |
3.2 永磁低速同步电机 |
3.2.1 永磁低速同步伺服电动机数学模型 |
3.2.2 永磁低速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数学模型 |
3.3 传统PID控制策略 |
3.4 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策略 |
3.4.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3.4.2 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整定原理 |
3.4.3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精油灌装系统补灌控制系统研究 |
4.1 补灌问题的提出 |
4.1.1 误差的来源及分类 |
4.1.2 补灌工艺的设计思想 |
4.2 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的数学模型 |
4.3 CMAC与PID复合控制 |
4.3.1 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概述 |
4.3.2 CMAC算法 |
4.3.3 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 |
4.4 仿真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LC的自校正灌装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5.1 系统设计流程 |
5.2 电气元件选型 |
5.2.1 PLC的选型 |
5.2.2 质量反馈伺服系统控制器选型 |
5.2.3 传感器的选型 |
5.2.4 变频器选型 |
5.3 输入/输出(I/O)点定义 |
5.4 电气控制功能设计 |
5.5 人机界面设计 |
5.5.1 按键说明 |
5.5.2 精油灌装机的触摸屏选型 |
5.5.3 触摸显示屏功能设计 |
5.5.4 触摸显示屏常用界面 |
5.6 实验分析 |
5.6.1 实验条件 |
5.6.2 实验方法研究 |
5.6.3 实验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油制辣椒灌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搅拌与灌装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搅拌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灌装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PLC在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油制辣椒搅拌控制理论研究与模型建立 |
2.1 油制辣椒搅拌方案流体理论分析基础 |
2.2 油制辣椒搅拌槽内湍流模型的建立 |
2.2.1 湍流强度 |
2.2.2 搅拌雷诺数 |
2.3 搅拌器转速的讨论 |
2.3.1 湍流状态的临界转速 |
2.3.2 最低转速实验 |
2.4 搅拌器的设计 |
2.4.1 确定搅拌方式及形状 |
2.4.2 确定搅拌器几何参数 |
2.5 搅拌器的功率损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制辣椒灌装控制理论研究与参数设定 |
3.1 定量方式的选择 |
3.1.1 液位控制定量法 |
3.1.2 定量杯定量法 |
3.1.3 定量泵定量法 |
3.2 定量缸驱动方式 |
3.2.1 电气比例控制 |
3.2.2 步进电机控制 |
3.2.3 伺服电机控制 |
3.3 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3.3.1 驱动器控制原理 |
3.3.2 工作台组成 |
3.3.3 驱动力特性计算 |
3.4 气动系统设计 |
3.4.1 气动系统总体结构 |
3.4.2 气动系统硬件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油制辣椒灌装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原理 |
4.1.1 需求分析 |
4.1.2 方案设计 |
4.1.3 电气设计 |
4.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硬件选型 |
4.2.2 控制系统I/O口分配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程序结构设计 |
4.3.2 程序设计 |
4.3.3 人机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5.1 PLC硬件调试 |
5.2 现场调试 |
5.2.1 现场接线检查 |
5.2.2 联机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系统运行情况 |
6.2 结论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伺服泵高速灌装的流体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对伺服泵高速灌装油液流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灌装的基本方法 |
1.4 两相流动规律的研究和发展 |
1.5 气泡产生的原因——气穴现象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伺服泵高速灌装流场研究理论基础 |
2.1 数学模型 |
2.1.1 湍流模型 |
2.1.2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式 |
2.1.3 流体的动量方程式 |
2.2 有限体积法 |
2.3 计算流体动力学 |
2.4 动网格技术及UDF |
2.4.1 动网格更新方法 |
2.4.2 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伺服泵高速灌装流场模型的建立 |
3.1 伺服泵高速灌装原理 |
3.2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的划分 |
3.2.1 陶瓷泵的模型 |
3.2.2 灌装阀的模型 |
3.2.3 整体灌装模型简化 |
3.2.4 网格的划分 |
3.3 边界条件设置 |
3.4 动边界运动实现 |
3.5 仿真计算 |
第四章 伺服泵高速灌装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4.1 伺服泵高速灌装流场评价方法 |
4.2 物性参数 |
4.3 边界条件及模拟结果 |
4.3.1 残差图分析 |
4.3.2 模拟分析结果 |
4.4 灌装参数对流场的影响 |
4.4.1 灌装速度对流场的影响 |
4.4.2 管道与灌装头的直径比对流场的影响 |
4.4.3 含气率对流场的影响 |
4.4.4 灌装油液粘度对流场空化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课题研究分析后的主要结论 |
5.2 课题的贡献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种恒定液位定时计量的灌装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柔性极板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J]. 龙颖奇,蔡锦达,何方正,张克西,姚忠林. 包装工程, 2021(23)
- [2]基于介电常数检测法的瓶装液位高精度检测与剔除系统的设计[D]. 林敏.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3]柔性灌装生产线教学设备研究与开发[D]. 钟晓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绵阳市SY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D]. 张泰然.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7)
- [5]精酿啤酒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徐洋洋.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1)
- [6]基于变频器的恒流控制方法[J]. 吴阳佑. 酒·饮料技术装备, 2017(01)
- [7]年产10万吨瓶装纯净水生产线设计[D]. 艾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8]基于称量自校正的精油灌装系统研制[D]. 袁守彬. 长春工业大学, 2016(12)
- [9]油制辣椒灌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D]. 张沂阳. 贵州大学, 2015(03)
- [10]伺服泵高速灌装的流体分析与研究[D]. 黄勇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