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现代住宅中电气插座的布置(论文文献综述)
康又文[1](2020)在《既有住宅室内精细化改造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指出住宅存量时代背景下,我国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城市既有住宅量大面广,结构主体保存较好且区位条件优良。然而,由于设计建造标准不高、缺乏后期修缮维护等原因,其逐渐难以满足当前的居住要求,因此针对既有住宅的改造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正处于对外围护体系性能提升改造及社区外环境综合治理阶段,暂未涉及室内空间的提升改造实践,然而与此同时,住户自发对户内改造的探索实践愈发普遍,因缺乏专业认知及规范化指导,粗犷化、盲目化的改造现象层见迭出,因而亟待科学化、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和系统化改造方法研究。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多元化调研手段,整合既有住宅室内现状及改造需求,挖掘改造中的重难点问题及其相关性,对既有住宅室内改造做系统化分析研究,以提出室内精细化改造思路及综合提升路径。首先,在结合国内外既有住宅室内改造设计理论方法与案例基础上,分析国内住宅设计发展变迁,明确本研究中涉及到的住宅建筑背景信息;同时,根据大连市既有住宅的原始图纸收集整理、大连市区内访谈入户调研、问卷调查统计等基础研究手段,对当前户内使用现状、居住需求、自发性改造概况等信息进行量化统计。基于调研统计,归纳总结出针对既有住宅室内改造中的关键性要点问题。在关键问题的总结梳理中,立足于居民的实际需求并结合既有住宅“既有”的客观特性加以分析,共总结出围绕住宅层高、管线改造、厨卫改造及改造施工四大要点,并结合当前已有研究成果、工业化建造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优化解决思路。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室内改造研究体系,从改造原则入手,限定改造操作中必须依循的安全性、阶段性、适应性等几大基本原则。其次,分别从开放性改造参与、多样化改造需求、多元化改造手段三个角度,对应提出“菜单式选择型提升”、“主体需求导向型提升”、“多标准复合型提升”三种提升路径,包括了室内改造操作推行的全面维度、适用广度及操作深度三层内涵,同时为既有住宅室内空间品质提升改造提供开放性思路和方法路径。本研究围绕既有住宅室内改造中关键问题,立足于“既有住宅”的特性分析,挖掘时代发展需求与“既有”之间的矛盾与联系,归纳梳理改造中核心痛点,并提出对应解决思路,建立系统化改造方法模式和全面提升路径,为今后既有住宅室内改造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郑滋阳[2](2020)在《江苏扬中市农村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 ——以南江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末,我国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进入老龄化社会。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人口向城市聚集,城乡差距凸显,农村老人留守现象突出,养老压力不断增大。受传统养老观点影响,我国农村老年人大多选择在家养老,但农村住宅普遍缺少适老化考虑,乡村养老居住条件亟需改善。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条件是其主要工作内容之一[1]。因此,本文以扬中市农村老年人口及老旧住宅作为研究对象,以南江村为例,探讨了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的策略,并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故能够为广大乡村地区的老旧住宅的适老化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总共分为5个章节:第1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介绍并分析了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国内外实例,为后续探讨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第2章调查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居住现状。研究分析认为对农村地区老旧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是改善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居住条件,缓解农村养老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后续探讨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的前提和基础。第3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对农村住宅的适老化改造策略进行了如下探讨:(1)从改造的安全性、经济性、前瞻性以及邻里关系和乡土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的五项基本原则;(2)分别根据基本原则,从必要性、经济性、改造难易程度等方面考虑,探讨了适老化改造的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3)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农村实际,探讨了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的措施和方法;(4)针对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第4章以扬中市南江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所探讨的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第5章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从政策、影响因素、改造技术等方面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总计约53768字,图表共79张。
渠成江[3](2019)在《装配式住宅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代表工业化先进水平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住宅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其基本组成部分——住宅部品的标准化和集成化设计成为发展的重点。我国目前对于厨房、卫浴间部品的集成设计理念和实践较为成熟,随着住户对住宅居住品质要求的提高,作为室内外联系媒介的阳台部品同样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装配式住宅中阳台部品仅仅作为围护单元,缺乏相应功能的体现。因此本文选择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集成设计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与设备部品的集成来完善装配式住宅中阳台部品自身的功能价值。本文从研究住宅部品及其集成设计的理论出发,结合对厨卫部品集成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住宅部品与设备部品集成设计的要求和集成方式,进而梳理出住宅部品集成设计的思路,即在满足住户对于部品功能使用和心理感受的前提下,实现与设备部品的集成,从而完善住宅部品的功能内涵,提升住户居住品质。其次按照住宅部品集成设计要求中的功能集成和设备集成这两方面展开对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对阳台功能含义的梳理总结得到休闲型和服务型两种功能类型的阳台;另一方面对与设备集成的结合部分——预制混凝土阳台构件进行分析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为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背景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提出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的策略,策略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分析,这是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的基础与前提;第二部分是采用制造集成和施工集成两种方式将功能相适应的设备部品集成到阳台部品中。文末作者将提出的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策略运用到实际项目中进行模拟设计,验证了本策略的可实施性和集成设备部品具有完善阳台部品功能、提升居住品质的重要作用,为之后阳台部品集成设计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张文武[4](2019)在《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商品住宅建设中,资源和能源消耗严重,管理和生产模式粗放,随着我国建筑业劳动力短缺状况加重和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建筑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要求,住宅建筑工业化势在必行。但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政府机关、设计单位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装配式住宅的发展还没有形成清晰和明确的认识。装配式住宅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它是由主体结构系统、非承重墙体系统以及内装系统全面装配而成的。当前阶段,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在内装系统方面,尤其是整体式厨房、整体式卫生间和整体收纳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主体结构系统方面,由于结构部品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造成预制技术造价高,配套的施工、检测技术不成熟,规模化推广难度大,造成装配式住宅发展推进缓慢。探索装配式住宅新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住宅的非承重墙体,由于不需要承重且安全性影响小,整体数量大具有规模优势,比较适宜采用装配的方式,但由于其类型繁杂、功能要求复杂,理论研究不充分,现阶段仍多以传统砌筑方式建造为主。将住宅部品化的理论方法引入非承重墙体的工业化设计中,提高非承重墙体装配化率是提高住宅装配化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装配式住宅的重要发展方向。论文第一部分(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和创新性,界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整体框架,并且厘清了住宅产业化、住宅工业化、装配式住宅三者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住宅部品及部品化的涵义,梳理了国内外住宅部品化和墙体部品化方面相关研究。论文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对住宅部品的发展、住宅系统划分以及住宅部品化指导方法与支持技术等做了研究。论文第三部分(第四章)通过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政策要求、装配率计算标准、住宅部品应用情况与设计方法等的调查与分析,明确了成都地区普通装配式住宅中非承重墙体部品设计与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成都地区典型住宅平面为例对非承重墙体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和数据统计,以便为逐步实现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提供指导。论文第四部分(第五章)提出了了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中非承重墙体的部品化策略,最后探讨了以非承重墙体部品为代表的住宅部品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设计的影响。最后,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户丹,车鑫[5](2016)在《住宅照明的精细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端精装修住宅要求建筑电气设计的精细化,而照明设计作为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细化设计在精装修住宅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从照明、插座设计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住宅照明精细化设计的内容及功能实现。
刘连东[6](2014)在《电气插座布置》文中认为在现实的住宅电气中,往往看到住宅建成后,住户搬进来之前,都要对原设计的电气线路进行大的改造,增加最多的就是插座,到处凿墙打洞,对整个建筑物的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进行线路改造者大部分又不是电气专业安装人员,时常造成烧坏家电、短路、断路、跳闸现象,对整个建筑物的配电系统造成损害。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设计不尽人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李春娇[7](2013)在《浅析住宅照明电气插座及其回路设计探讨》文中认为在现代化住宅工程中,电气系统插座的布置是电气工程设计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插座的选型、位置的确定、数量的多少以及安装高度控制都极为关键,直接影响着住户的正常生活。在目前的住宅建筑电气工程布置中,如果插座的布置以及回路设计还是沿用原有方法,墨守成规的话,不仅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甚至会给住宅使用功能的发挥带来不必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在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有必要对插座这一电气装置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其插座及其回路的设计方法。
徐猛[8](2013)在《对建筑住宅楼电气插座安装工程中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发展,电气设备以及在人们的应用中非常普及,人们的生活中电气设备随处可见,在住宅楼中,我们对电气装置的安装要求也是非常高,不仅仅是对照明、电视等电器设备的需要,还要考虑对电脑、空调等电气设备的应用。这些电器设备都需要插座来进行连接,我们对建筑住宅楼的电气插座安装中进行研究,对线路的敷设以及一些常见电气设备进行阐述。
李晖[9](2013)在《浅析住宅电气节能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逐步应用到建筑住宅的电气设备中。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念。电气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在进行电气过程中,应该选用综合比较,选择经济性、节能性较强的设计方案。电气节能设计并不是简单的降低工作量,更不是以牺牲建筑功能甚至是损害使用功能为代价。通过合理的方案进行电气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章伟龙[10](2012)在《居住建筑电气插座选用探讨》文中认为居住建筑中插座这个小小的电气装置元件,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本文主要就电气插座(包括强电、弱电插座)选型、布置、安装高度等相关问题做相关探讨,使得我们能更好地选用插座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
二、论现代住宅中电气插座的布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现代住宅中电气插座的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住宅室内精细化改造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政策动态引导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既有住宅室内改造提升相关基础研究 |
2.1 室内改造相关研究综述 |
2.1.1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2.1.2 已有研究评述 |
2.2 典型改造案例分析 |
2.3 我国住宅设计发展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市既有住区图纸及室内信息采集调研 |
3.1 图纸调研与分析 |
3.1.1 图纸概况 |
3.1.2 基础信息统计 |
3.1.3 图纸调研结果 |
3.2 入户调研与分析 |
3.2.1 调研对象 |
3.2.2 调研目的 |
3.2.3 调研过程 |
3.2.4 入户调研结果 |
3.2.5 入户小结 |
3.3 问卷调研与分析 |
3.3.1 调研对象 |
3.3.2 调研目的 |
3.3.3 调研过程 |
3.3.4 调研结果与分析 |
3.3.5 问卷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实态调研的室内精细化改造要点梳理 |
4.1 既有住宅室内空间需求 |
4.1.1 空间拓展化使用需求 |
4.1.2 空间精细化设计需求 |
4.1.3 空间适应性改造需求 |
4.2 既有住宅室内改造重难点剖析 |
4.2.1 住宅层高限制 |
4.2.2 水电管线改造 |
4.2.3 厨卫空间改造 |
4.2.4 施工技术要求 |
4.3 室内精细化改造发展方向 |
4.3.1 全面提升空间品质 |
4.3.2 改良操作施工方法 |
4.3.3 室内智能化微改造 |
4.4 本章小结 |
5 既有住宅室内空间品质提升路径 |
5.1 室内改造提升依循原则 |
5.1.1 安全性原则 |
5.1.2 阶段性原则 |
5.1.3 适配性原则 |
5.2 既有住宅室内改造提升方法路径 |
5.2.1 改造要素提取与归类 |
5.2.2 菜单式选择型提升 |
5.2.3 主体需求导向型提升 |
5.2.4 多标准复合型提升 |
5.3 室内改造提升系统化策略拓展 |
5.3.1 明确安全改造范围 |
5.3.2 完善改造管理机制 |
5.3.3 细化规范及评价标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室内调研信息表(入户用) |
附录 B 室内调查问卷 |
附录 C 改造对策分析示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江苏扬中市农村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 ——以南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 |
1.1.2 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 |
1.1.3 乡村养老居住条件亟需改善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老年人 |
1.2.2 居家养老 |
1.2.3 适老化改造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理论 |
1.4.1 需求层次理论 |
1.4.2 住宅空间可变设计理论 |
1.4.3 住宅潜伏性设计理论 |
1.4.4 通用设计理论 |
1.4.5 相互渗透论 |
1.4.6 相关理论小结 |
1.5 相关案例分析 |
1.5.1 国外案例 |
1.5.2 国内案例 |
1.5.3 案例小结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主要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7.3 技术路线 |
第2 章 农村老年人居住现状 |
2.1 全国农村老年人居住现状 |
2.2 扬中市老年人居住现状 |
2.2.1 地区概况 |
2.2.2 农村住房现状及特点 |
2.2.3 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
2.2.4 农村老年人居住现状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 章 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 |
3.1 适老化改造的基本原则 |
3.2 适老化改造的标准 |
3.3 适老化改造的措施 |
3.3.1 室内空间改造 |
3.3.2 室外空间改造 |
3.3.3 适宜的绿色技术应用 |
3.3.4 周边适老化配套设施与环境改造 |
3.4 适老化改造实施的建议 |
3.4.1 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
3.4.2 结合多种投资建设模式 |
3.4.3 减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3.4.4 加强居家养老相关知识的宣传 |
3.5 本章小结 |
第4 章 南江村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 |
4.1 南江村基本概况 |
4.1.1 南江村住宅现状 |
4.1.2 南江村周边适老化配套设施与环境 |
4.2 南江村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 |
4.3 南江村某住宅适老化改造案例 |
4.3.1 住宅及使用者概况 |
4.3.2 住宅现状分析 |
4.3.3 适老化改造方案 |
4.4 南江村周边适老化配套设施与环境的改造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 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扬中市农村老年人居住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扬中市南江村某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方案技术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装配式住宅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装配式住宅在我国的广泛推广 |
1.1.2 国内对住宅部品集成设计的重视 |
1.1.3 阳台对于居住体验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 |
1.2.2 阳台部品集成设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综述 |
1.5.1 阳台发展概述 |
1.5.2 国内住宅部品研究应用水平 |
1.5.3 国外住宅部品研究应用水平 |
1.5.4 装配式住宅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研究现状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住宅部品的集成设计研究 |
2.1 住宅部品及其集成设计概述 |
2.1.1 住宅部品的概念 |
2.1.2 住宅部品的类别 |
2.1.3 住宅部品的意义 |
2.1.4 住宅部品集成设计及其技术支持体系 |
2.2 整体卫浴间集成设计分析 |
2.2.1 整体卫浴间的设计基础 |
2.2.2 整体卫浴间集成构件及材料 |
2.2.3 整体卫浴间管线布置技术 |
2.2.4 整体卫浴间集成设计的经验总结 |
2.3 整体厨房集成设计分析 |
2.3.1 整体厨房的设计基础 |
2.3.2 整体厨房集成构件及材料 |
2.3.3 整体厨房管线布置技术 |
2.3.4 整体厨房集成设计的经验总结 |
2.4 住宅部品集成设计总结及思路 |
2.4.1 住宅部品集成设计要求 |
2.4.2 住宅部品的集成方式 |
2.4.3 住宅部品集成设计思路 |
2.4.4 对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的指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合住宅阳台的功能类型分析 |
3.1 住宅阳台的空间特性 |
3.1.1 模糊性 |
3.1.2 私密性 |
3.1.3 辨别性 |
3.1.4 尺度性 |
3.2 住宅阳台的功能含义 |
3.2.1 满足生理需求的功能 |
3.2.2 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 |
3.3 住宅阳台的功能类型 |
3.4 功能型阳台的实例分析 |
3.4.1 住宅阳台与景观种植槽的结合 |
3.4.2 住宅阳台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合 |
3.4.3 实例经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组成构件分析 |
4.1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概述 |
4.1.1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概念及基本组成 |
4.1.2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分类形式 |
4.2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构件设计 |
4.2.1 预制混凝土阳台板设计 |
4.2.2 竖向维护构件的设计 |
4.2.3 预制混凝土阳台构件的模具设计 |
4.2.4 预制混凝土阳台构件设计的总结 |
4.3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构件制作流程 |
4.3.1 预制混凝土阳台板制作流程的概述 |
4.3.2 预制混凝土阳台板的制作要点 |
4.3.3 竖向围护构件的制作 |
4.3.4 预制混凝土阳台构件制作流程的总结 |
4.4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安装流程 |
4.4.1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安装流程的概述 |
4.4.2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施工安装要点 |
4.4.3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安装流程的总结 |
4.5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优缺点 |
4.5.1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优势 |
4.5.2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局限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策略 |
5.1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集成设计基础 |
5.1.1 阳台部品的功能类型 |
5.1.2 阳台部品的平面尺寸和模数标准 |
5.1.3 阳台部品的平面布局 |
5.1.4 阳台部品的适应性设计 |
5.2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的集成设备分析 |
5.2.1 阳台部品集成设备的类型、位置及方式 |
5.2.2 设备的管线布置 |
5.3 休闲型阳台部品的集成设备分析 |
5.3.1 设备类型及集成布置 |
5.3.2 设备的管线布置 |
5.4 服务型阳台部品的集成设备分析 |
5.4.1 设备类型及集成布置 |
5.4.2 设备的管线布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践与总结 |
6.1 实践与反思 |
6.1.1 项目实践 |
6.1.2 实践反思 |
6.2 研究结论 |
6.2.1 研究总结 |
6.2.2 研究创新点 |
6.2.3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整体卫浴间分类表 |
附录B 预制混凝土阳台板尺寸表 |
附录C 预制混凝土阳台板制作流程图 |
附录D 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安装流程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要求 |
1.1.2 政策鼓励 |
1.1.3 方向探索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住宅部品发展与系统划分 |
2.1 国内外住宅部品发展 |
2.1.1 国外住宅部品发展 |
2.1.2 我国住宅部品发展 |
2.2 住宅构成划分 |
2.2.1 住宅构成 |
2.2.2 划分依据 |
2.2.3 住宅系统 |
2.3 住宅部品 |
2.3.1 主体结构部品 |
2.3.2 装修和设备管线部品 |
2.3.3 非承重墙体系统部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住宅部品化 |
3.1 住宅部品化指导方法研究 |
3.1.1 集成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1.1 集成化概念 |
3.1.1.2 住宅部品集成 |
3.1.1.3 住宅部品的集成方式 |
3.1.2 模块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2.1 模块与模块化概念 |
3.1.2.2 模块化方法 |
3.2 装配式住宅部品化支持技术研究 |
3.2.1 模数协调技术研究 |
3.2.1.1 我国住宅模数协调技术 |
3.2.1.2 住宅部品的模数要求 |
3.2.2 住宅接口技术研究 |
3.2.3 住宅管线综合技术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调查与非承重墙体分析 |
4.1 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发展要求调查 |
4.1.1 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政策要求调查 |
4.1.2 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装配率计算标准调查 |
4.2 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部品应用情况与设计方法调查 |
4.2.1 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部品应用情况调查 |
4.2.2 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设计方法调查 |
4.3 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分析 |
4.3.1 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影响因素分析 |
4.3.1.1 性能集成分析 |
4.3.1.2 管线设备集成分析 |
4.3.1.3 门窗洞口分析 |
4.3.2 其他因素 |
4.3.3 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分类 |
4.3.4 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分类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策略与装配式住宅设计探讨 |
5.1 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策略 |
5.1.1 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指导方法 |
5.1.2 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支持技术 |
5.1.3 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方式 |
5.1.3.1 外围护墙部品化 |
5.1.3.2 户内隔墙部品化 |
5.1.3.3 户间隔墙部品化 |
5.1.3.4 非承重墙体部品应用实践 |
5.1.4 非承重墙体部品发展策略 |
5.2 部品应用对装配式住宅设计的影响探讨 |
5.2.1 设计方法调整 |
5.2.2 技术条件要求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采访: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工业化建筑研究中心何鲲建筑师 |
(5)住宅照明的精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照明精细化设计必要性 |
2 精细化设计内容 |
2.1 照明设计 |
2.1.1 灯具选型 |
2.1.3 照明控制 |
2.2 插座设计 |
3 结束语 |
(6)电气插座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一、客厅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1.客厅插座布置 |
2.客厅插座的安装高度计容量选择 |
二、卧室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1.卧室插座的布置 |
2.卧室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 |
三、书房插座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1.书房插座布置 |
2.书房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 |
四、厨房插座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五、餐厅插座的位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六、洗涤间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七、卫生间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八、插座的选型及保护措施 |
九、建议 |
(8)对建筑住宅楼电气插座安装工程中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电气概述 |
2 住宅楼电气插座安装的重要性 |
3 客厅电气插座位置的安装及容量选择 |
4 卧室电气插座位置的安装及容量选择 |
5 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结语 |
5.1 存在的电气质量问题。 |
5.2 预防措施。 |
6 电气插座的选型及保护措施 |
(9)浅析住宅电气节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住宅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
二、住宅节能的主要方法 |
(一)合理的配电系统 |
(二)使用节能变压器 |
(三)住宅电气节能设计 |
1照明 |
2插座、开关 |
3减少照明线路上的能量消耗 |
(四)不同控制方式的应用 |
(五)电气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
结语 |
(10)居住建筑电气插座选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客厅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1.1 客厅插座布置 |
1.2 客厅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2 卧室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2.1 卧室插座布置 |
2.2 卧室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3 书房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3.1 书房插座布置 |
3.2 书房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4 厨房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5 餐厅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6 洗涤间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7 卫生间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8 插座的选型及保护措施 |
9 结束语 |
四、论现代住宅中电气插座的布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住宅室内精细化改造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康又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江苏扬中市农村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 ——以南江村为例[D]. 郑滋阳.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3]装配式住宅预制混凝土阳台部品集成设计研究[D]. 渠成江. 天津大学, 2019(01)
- [4]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D]. 张文武.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住宅照明的精细化设计研究[J]. 户丹,车鑫. 甘肃科技, 2016(10)
- [6]电气插座布置[J]. 刘连东. 电子世界, 2014(16)
- [7]浅析住宅照明电气插座及其回路设计探讨[J]. 李春娇. 门窗, 2013(07)
- [8]对建筑住宅楼电气插座安装工程中问题的探讨[J]. 徐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5)
- [9]浅析住宅电气节能设计[J]. 李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03)
- [10]居住建筑电气插座选用探讨[J]. 章伟龙.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