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述两岸中国人的悲欢离合(论文文献综述)
樊洛平[1](2020)在《欧华文学版图中的女性书写》文中研究说明遍布于欧洲多个国家的华文女作家,从不同世代的文学出发,以分散中的文学聚合,构成了欧华文坛女性书写的半边风景。其创作表现出四种书写路向:一是在人生漂泊的背景上,描写旅欧女留学生的文化乡愁和生命情感经验;二是穿越女性的日常生活层面,抵达对女性乃至人类的生存境遇、精神世界、生命灵魂、人性状态的终极关怀;三是从回眸故国家园的视角,表现特定时代氛围中的女性成长经验;四是在跨文化语境中讲述异国婚恋的悲欢离合,书写中西文化联姻的家庭故事。同样是呈现漂泊海外的游子生活和异域经验,欧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是以女性人生的视角和生命情感的融入,为欧华文学带来新的创作元素和性别经验的。
王亚雪[2](2020)在《论跨文化视域下人文纪录片的中国故事讲述》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在信息共享的时代背景下,人文纪录片作为重要的国家形象载体,在中华文明、中国故事的跨文化讲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对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差异,导致我们的人文纪录片在中国故事跨文化叙述中遭遇了诸多障碍与误判。本研究结合跨文化与叙事学相关理论,在深入分析近年国内外优秀人文纪录片的基础之上,深入探究了跨文化视域下我国人文纪录片在选题、叙事结构、视听表达等方面应具备的技巧与能力。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对人文纪录片跨文化叙事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明确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和范围。而后结合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探究了中国故事题材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创作思维的转变:一方面,从时间跨度上,本文简单梳理了人文纪录片中国故事讲述的跨文化创作历程;另一方面,结合当前时代语境,明晰了国家与社会对人文纪录片创作思维的再确立。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首先,笔者探究了我国人文纪录片在全球主流语境中身份认同下适度陌生的选题原则,明确了文化差异的“共识”,试图在跨文化语境下人文纪录片可以找到“全球化”性质的题材和共同视角去呈现中国故事。其次,从叙事结构与视听出发,第四章从叙事的技巧、手段和视听呈现上探索人文纪录片中国故事的国际化创作方法,以期中国故事的讲述更贴近全球化表达和审美需求。第三部分从主题的跨文化认同出发,探讨人文纪录片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对话与倾听中不断改进和反思创作,最后达到人文纪录片中国故事的跨文化认同。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3](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陈莉[4](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指出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白雪[5](2020)在《上海外白渡桥文学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白渡桥地处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口、上海大厦脚下,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起点,它集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交通功能于一身,在上海城市发展和构建上海想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上海众多地标建筑之一。建桥至今,涉及外白渡桥的文学作品共50余部,形式有小说、诗歌、散文和影视等,如茅盾的《子夜》、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冯乃超的《外白渡桥》、海派作家林徽音的《上海百景》,影视作品《我和我的同学们》、《情深深雨蒙蒙》和《苏州河》等。其文学意象在不同年代和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呈多元性,可总结为三种,包括:“繁荣城市的物质隐喻”、“民族屈辱的历史隐痛”以及“繁复情爱的世俗表现”。第一章“繁荣城市的物质隐喻”考察了外白渡桥作为上海物质繁荣的符号是如何来表征上海的。上海是中国最早步入现代化的城市,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是物化的外来文明。外白渡桥本就是物质文明的产物,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成为文学作品中繁荣意义的象征。罪恶是繁荣的另一个侧面,外白渡桥也代表着这个时期上海发展畸形、价值观颠覆的城市形态。第二章“民族屈辱的历史隐痛”呈现了开埠以来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给上海带来的民族屈辱,这个意义下的外白渡桥与外滩一脉相连,一起成为揭示殖民主义罪恶的表意对象。残暴的殖民催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外白渡桥在表达历史隐痛时,也体现着反殖民反压迫的意义。接着,第三章“繁复情爱的世俗表现”论述了在宏伟的家国叙事之外,外白渡桥也观照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外白渡桥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伴随一代又一代上海人长大,它逐渐成为上海人生命中的“外婆桥”,参与小市民悲欣交集下最普通的生活。同时,因为一些深入人心的影视作品,它也有了象征爱情意义的“依萍桥”的别称,成为都市男女追逐爱情、纪念爱情和失去爱情的发生地。时间的积累和情感的升华使外白渡桥成为上海人的集体记忆。
吴学峰[6](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指出
林丽媛[7](2019)在《青春·怀旧·1990年代 ——2013-2018年大陆青春怀旧类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怀旧”是一种怀念过往时光的主观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症候。2013年,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中国大陆引发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青春怀旧类电影热潮。随后,在青春片本土化的过程中,1990年代成为一个被普遍追忆的历史时期。2013-2018年大陆青春怀旧类电影对1990年代的怀旧现象具有深刻内涵。首先,从内容主旨上,影片的青春故事是对个人性格、伴侣及空间环境的不同可能性的想象与探索。其次,在叙述机制上,以双重时空的设置构建怀旧叙述,区分出旧日的温馨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不堪;在视听语言上,以具有1990年代特征的历史符号从校园、工厂等特定空间营造怀旧美学,凸显旧日时光的温馨朦胧、残缺破败之美,触发观众情怀。最后,青春题材更符合当下年轻化、娱乐化的市场需求。而转型期的1990年代本身是一个具有起点意义的重要开端,初步奠定了当下日常生活的面貌及形态。1990年代与青春都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的特点。这批初执导筒的创作者们在1990年代正经历自身的青春阶段,在电影实践中带有其生命历程与经验的投射。青春怀旧类影片试图通过重塑青春,抚慰现实生活带来的焦虑,弥合身份认同裂隙,联结代际记忆。但由于时代主题的变化和个体经验的局限性,影片存在高度同质化、缺乏历史感等弊病。
高鲜花[8](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研究指明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李安琪[9](2019)在《论贾樟柯电影的孤独意识》文中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如今,现代化加速了中国社会城市化的进程,都市的版图逐步向乡村扩张,个体纷纷从乡土脱嵌到都市谋生,传统家园早已消逝,而都市也只是“他者”的繁华,现代个体的孤独与焦虑由此而生。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世俗化社会催生了“占有性个人主义”的萌芽,传统社会的道德伦理已被世俗市场的金钱权力所覆盖。现代性犹如洪水猛兽般将传统价值观冲破,社会个体被紧紧困于现代性的牢笼之中,加剧了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孤独、迷茫与焦虑,家国天下连续体的断裂和现代性个人认同的缺失引发了现代中国政治秩序和精神秩序的危机。本文以贾樟柯电影的孤独意识为研究视角,首先,从地域闭塞所造成的禁锢感,求学经历所带来的漂泊感,独立气质所产生的自由感以及“后文革”和“改革开放”双重时代下所延伸的使命感四个方面分析出孤独意识与贾樟柯之间的关联。其次,从边缘群体的封闭创伤,情感世界的孤寂苦痛,身份悬置的漂泊孤零这三个方面对贾樟柯电影中孤独意识的具体内涵作出归纳总结。深入贾樟柯电影世界的内部,通过影像分析,从纪实化的镜头元素和怀旧式的声音元素两个方面探讨其电影中孤独意识的影像风格。再次,从逝去的乡村、单向度的人以及断裂的文化三个层面延伸出对当代个体孤独意识成因的深度思考。最后,从第六代导演对第五代导演的悖离与承继、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与共谋之间探求贾樟柯电影孤独意识的创作价值;从时代之镜书写历史和平民情怀关注底层两方面探索贾樟柯硬核现实主义的美学价值;从现代症候的文化价值方面分析贾樟柯电影孤独意识中所指涉的政治秩序危机和精神秩序危机,为建构家国天下之新秩序和重建现代中国的个人认同谋求探索之路。贾樟柯作为时代的良知以其充满“乡愁”情怀的镜头去捕捉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被遮蔽的另类历史,以底层性、边缘性的小人物的生存境况,来反映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症候。贾樟柯用硬核现实主义的手法将“现实里的中国”还原在镜头前,凝视着现代性孤独之下的个体迷茫与社会疮痍,凸显出对生命个体精神困境的挖掘,为现代中国有关于政治秩序和精神秩序的重构提供了可寻之路。
陈晓[10](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二、讲述两岸中国人的悲欢离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讲述两岸中国人的悲欢离合(论文提纲范文)
(1)欧华文学版图中的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欧华女作家的世代特征与文学生态 |
二欧华女性书写的路向与面貌 |
结语 |
(2)论跨文化视域下人文纪录片的中国故事讲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0.1.1 研究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基本框架和方法 |
0.3.1 基本框架 |
0.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文纪录片跨文化叙事相关概念、范围及相关理论依据 |
1.1 相关概念梳理和界定 |
1.1.1 跨文化和跨文化叙事 |
1.1.2 中国故事概念界定 |
1.1.3 人文纪录片概念界定 |
1.2 相关理论基础 |
1.2.1 “他者叙事”理论 |
1.2.2 文化高低语境理论 |
1.2.3 文化认同理论 |
第二章 影像与思维的流变:人文纪录片中国故事讲述的梳理与思变 |
2.1 人文纪录片中国故事讲述的跨文化创作历程 |
2.1.1 邀请与合拍时期 |
2.1.2 民间启蒙、反思与国际获奖 |
2.1.3 讲好中国故事政策下的井喷式“繁荣” |
2.2 当今国家意志表达下的创作思维再确立 |
2.2.1 由高语境向低语境叙事的转变 |
2.2.2 由宣传到传播的转变 |
第三章 视角与立场的精控:中国故事题材筛选及叙述立场的确立 |
3.1 全球主流语境中的跨文化选题 |
3.1.1 当今社会的共同情感 |
3.1.2 全球治理与普世困境 |
3.1.3 科技前沿与未来人类命运 |
3.1.4 精准定位下的特殊地域、事件与问题 |
3.2 身份认同下的适度陌生选题 |
3.2.1 相同身份个体心灵的情感关怀 |
3.2.2 相同处境个体生活方式的解读 |
3.3 探寻文化差异中的交汇立场 |
3.3.1 微观、平视的“民众视角” |
3.3.2 去立场化的“共同视角” |
3.3.3 去政治化的“客观视角” |
第四章 从了解到接受:中国故事讲述的叙事结构与视听表达 |
4.1 逻辑推理下的多元交叉叙事线索 |
4.1.1 情景+激励事件形成叙事动力 |
4.1.2 时空交错形成跳跃故事线 |
4.2 现场“零距离”体验的叙事手段 |
4.2.1 “旁观式”感知真实 |
4.2.2 “同行式”共享真实 |
4.2.3 “体验式”对比真实 |
4.3 “情节化”、“戏剧化”的叙事编排 |
4.3.1 “情节化”中的人物塑造 |
4.3.2 “戏剧化”的悬念冲突设置 |
4.3.3 主观阐释化的情景再现 |
4.4 高级、精巧的视听呈现 |
4.4.1 画面构图、光影、色彩的高质与高级 |
4.4.2 镜头组接的动静与悬念 |
4.4.3 深入内涵的解说 |
4.4.4 贯通声画的同期音效 |
第五章 由认知到影响力深化:中国故事叙事主题的跨文化认同 |
5.1 对话与倾听,稳固中国故事认知途径 |
5.1.1 倾听,反思自我创作 |
5.1.2 对话,修正文化偏向 |
5.2 统筹管理与专业化运作 |
5.3 坚守文化自信,树立全方位崭新中国形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
1.3.1 思想价值 |
1.3.2 审美价值 |
1.3.3 娱乐价值 |
1.3.4 教育价值 |
1.3.5 认同价值 |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
3.1.1 韵文体 |
3.1.2 韵散相间体 |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
3.2.1 问答叙事类型 |
3.2.2 问答主体类型 |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
4.1 词语程式 |
4.1.1 数字程式 |
4.1.2 时间程式 |
4.1.3 人物名称程式 |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
4.2 句法程式 |
4.2.1 排比平行 |
4.2.2 递进平行 |
4.3 主题程式 |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
4.4 引导性程式 |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
5.1.1 时序 |
5.1.2 叙述节奏 |
5.1.3 叙述频率 |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
6.2 阈限阶段-考验 |
6.2.1 阈限时空 |
6.2.2 阈限生活 |
6.3 融合阶段-团圆 |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
6.3.2 其他融合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上海外白渡桥文学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外白渡桥的前世今生及三次书写高潮 |
二 外白渡桥研究现状及其文学意象研究意 |
第一章 繁荣城市的物质隐喻 |
第一节 地狱上的天堂:物质化的都市生活 |
第二节 天堂下的地狱:繁荣的另一个侧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屈辱的历史隐痛 |
第一节 与外滩一脉相连的屈辱意义 |
第二节 民族屈辱下的抵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繁复情爱的世俗表现 |
第一节 上海人集体记忆中的“外婆桥” |
第二节 见证爱情的“依萍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外白渡桥文学作品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青春·怀旧·1990年代 ——2013-2018年大陆青春怀旧类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青春的无限可能 |
第一节 两种性格:“双生花”少女 |
第二节 婚恋的情感摇摆 |
第三节 空间抉择:故乡与他乡 |
第二章 怀旧美学的构建 |
第一节 双重时空的叙述机制 |
第二节 时代的符号元素 |
第三节 特定的空间场景 |
第三章 被怀念的“1990 年代”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怀旧潮流 |
第二节 消费文化的发展 |
第三节 历史感的缺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8)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 |
四、选题意义 |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
(一) 同性恋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
(一) 疾病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
(一) 孤独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
(一) 漂泊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
(一) 一花一世界 |
(二) 一林一社会 |
(三) 一虫一人生 |
(四) 一物一世间 |
(五) 一色一身份 |
(六) 一音一情绪 |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
(二) 借鉴象征手法 |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论贾樟柯电影的孤独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孤独意识与贾樟柯 |
2.1 现代性的孤独意识 |
2.1.1 焦虑感 |
2.1.2 空虚感 |
2.2 贾樟柯及其孤独意识 |
2.2.1 贾樟柯的电影 |
2.2.2 贾樟柯的孤独意识 |
第三章 贾樟柯电影孤独意识的具体内涵 |
3.1 边缘群体的封闭创伤 |
3.1.1 外来打工者的落寞 |
3.1.2 无业游民的孤僻 |
3.1.3 下岗工人的苦楚 |
3.1.4 底层女性的压抑 |
3.2 情感世界的孤寂苦痛 |
3.2.1 友情的离场 |
3.2.2 爱情的压抑 |
3.2.3 亲情的寂寥 |
3.3 身份悬置的漂泊孤零 |
3.3.1 都市的扩张:身份认同的缺失 |
3.3.2 县城的消逝:家园认同的缺失 |
第四章 贾樟柯电影孤独意识的艺术风格 |
4.1 纪实性的影像元素 |
4.1.1 冗长的长镜头 |
4.1.2 昏暗的色彩光线 |
4.2 怀旧式的声音元素 |
4.2.1 方言化人声 |
4.2.2 社会性音响 |
4.2.3 时代性音乐 |
第五章 贾樟柯电影孤独意识的成因 |
5.1 逝去的乡土 |
5.1.1 消逝不在的故土 |
5.1.2 精神家园的崩塌 |
5.2 单向度的人 |
5.2.1 封闭的心灵:人性本质的异化 |
5.2.2 文明的悖论:社会价值体系的破碎 |
5.3 断裂的文化 |
5.3.1 自我的迷失:身份认同的焦虑 |
5.3.2 文化的焦虑:文化的无根漂泊 |
第六章 贾樟柯电影孤独意识的影像价值 |
6.1 反抗之路:直面现实的创作价值 |
6.1.1 第六代对第五代的承继与悖离 |
6.1.2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与共谋 |
6.2 反思之路:硬核现实主义的美学价值 |
6.2.1 时代之镜批判现实 |
6.2.2 平民视角关注边缘 |
6.3 反诘之路:现代症候的文化价值 |
6.3.1 建构家国天下之新秩序 |
6.3.2 重建现代中国的个人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贾樟柯影像作品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
本章小结 |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四、讲述两岸中国人的悲欢离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欧华文学版图中的女性书写[J]. 樊洛平. 中国女性文化, 2020(01)
- [2]论跨文化视域下人文纪录片的中国故事讲述[D]. 王亚雪. 河北大学, 2020(08)
- [3]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4]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5]上海外白渡桥文学意象研究[D]. 白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7]青春·怀旧·1990年代 ——2013-2018年大陆青春怀旧类电影研究[D]. 林丽媛. 暨南大学, 2019(02)
- [8]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论贾樟柯电影的孤独意识[D]. 李安琪.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10]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