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件清代珍档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马梦恬[1](2021)在《《清宫扬州御档》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依托纵穿其腹地的运河水系连结的庞大交通网络,扬州的经济和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康乾盛世之时,扬州因为漕运和盐业的繁荣,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天下大都市。又因康熙、乾隆各六次南巡驻跸扬州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大活动,从而留下了大量重要的档案资料。保存于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明清档案,与殷墟甲骨、敦煌经卷同称为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三大发现,而《清宫扬州御档》正是由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典藏的有关清朝扬州的“御档”整理而来,为研究清代扬州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档案凭据。《清宫扬州御档》的出版发行,为这座古城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可考性资料。这样的一部着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档案方志编研、编纂工作中也是罕见的。《清宫扬州御档》编纂时间长,参与人员广泛,收录大量第一手最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填补了学术研究中的空白,同时又具有实用价值。这也是此书出版后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原因所在。本文基于此,对读者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对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从而得出该书的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开发利用存在以下四点问题:首先,注重选编区县档案,轻视开发价值;其次,目前的研究偏向学术研究,忽视了普及推介;再次,原始档案内容艰深难懂,影响读者阅读;最后,对于研究成果的传播形式过于单一,传播受到了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第一,依托《清宫扬州御档》进行文旅融合,建立完整系统的旅游信息资源体系,开发利用旅游文献资源,开展特色服务,同时要做好信息反馈。第二,在已有的《清宫扬州御档》电子资源基础上,可依托扬州大学图书馆现有的扬州文化数据库平台进行数据库建设,相互促进,发挥平台优势。第三,编制多元化、科学化、立体化的乡土教材,扩大《清宫扬州御档》的知名度,将难以理解的内容以清晰系统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第四,充分结合用户兴趣趋向,将《清宫扬州御档》开发后的内容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流行方式推送给用户。
苏淼[2](2019)在《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研究》文中提出瑞典、俄罗斯等地保存有大量俄罗斯彼得大帝军队所用的军旗,这些军旗中的大部分是用17世纪的中国丝织品制成的。这批丝织品是目前存世最为集中的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的丝绸实物。本文以瑞典陆军博物馆藏300多面彼得大帝军旗为重点材料,以其他国家博物馆藏彼得大帝军旗等文物为辅助材料,对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本文利用文物调查与分析、图案复原与图像分析、文献整理与互证等方法,并辅以必要的科学实验手段,对用于彼得大帝军旗制作的中国丝织品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作八章论述。论文第二、三章对彼得大帝军旗的历史背景及中国丝织品制作的军旗装饰样式和形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彼得大帝军旗按使用场合分为步兵旗、骑兵旗和龙骑兵旗三大种类。将这些军旗归纳出两种不同的装饰主题、27款主要形制,概括了中国丝织品在彼得大帝军旗上的选用目的和使用方式。论文第四、五、六、七章为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实物为研究对象,全面整理并分析了这些中国丝织品的艺术与技术特征。首先是图案复原工作,共复原出最具代表性的152款丝织图案,作为图案研究和工艺分析的基础材料。然后对每款丝织图案的布局、丰富的纹样题材及图案的造型特点进行了艺术研究。再是对用于制作彼得大帝军旗的中国丝织品的主要品种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单层提花缎织物、平纹地暗花织物和平纹绢的织物品种与工艺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提花丝织品的五大类产品特点。在艺术与技术研究的过程中,佐以年代测定、染料鉴别等科学实验手段,互证了这些用于彼得大帝军旗的中国丝织品是17世纪在中国织造并染色的产品,这些丝织品有些生产于明代末年,但大部分生产于清代初期,且均不晚于1700年。这批丝织品呈现出明末清初时期中国丝织品的图案类型、艺术风格与技术特点。论文第八章对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来源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梳理了中俄两国17世纪外交档案及相关文献中关于丝绸、丝绸制品及丝绸贸易的记载,提出对俄丝绸外交的概念,并分析外交用绸的品种、来源及去向。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是17世纪中俄官方外交及中俄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的珍贵证据。论文第九章选择所用中国丝织品较为典型的三件彼得大帝军旗实物进行了案例分析,对典型军旗的装饰样式与形制、所用丝织品的艺术与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部分织物的年代进行了探讨。
陈亮[3](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楼培琪[4](2018)在《《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首演至今,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个甲子,它以生活化的舞台呈现和综合性的艺术聚焦,为我们寻找都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提供了研究的灵感和思路。《七十二家房客》作为一个经典的都市文化剧,早已深入人心,其剧目名称成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习惯语。《七十二家房客》虽然表现的是市民生活及其互相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它同时又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以“三界四国”为特征的市政管理格局,以工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娱乐业为特征的城市经济格局,以及移民人数占城市人口 80%以上为特征的城市社会格局。正因为借助艺术手段把这些内容浓缩在一个独特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从而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近代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形态。本文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运用文献梳理、调查访谈和文本解读等研究方法,通过《七十二家房客》的戏剧叙事和舞台表演,将近代上海一条普通石库门弄堂底层民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件,作为近代上海的城市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社会和城市民俗等方面的观察对象。《七十二家房客》是小社区反映大社会、小事件反映大历史、小人物反映大群体的极度浓缩,戏剧符号化的舞台呈现为我们在一部经典戏曲表演剧目的文本体系内寻找城市历史和都市文化发展的脉络与痕迹提供研究的灵感和思路。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正文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方法。正文第一章分别就《七十二家房客》由独脚戏向滑稽戏的文本衍变过程,舞台剧向电视剧的文本衍变过程,以及电影中近代广州和近代香港的叙事文本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主要围绕近代上海艺术商业化的竞争与移民社会大众审美的关系,以及滑稽艺术对上海都市文艺的传承展开论述和研究,探讨的内容包括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等三个方面。第三章通过对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演绎的一系列小市民、小商贩、小弄堂、小社会、小事件、小冲突等舞台解读,探讨近代上海受商业意识引导的移民社会,如何展现都市文化中的崇商重利思想和遵契守约精神,并通过滑稽艺术作品灌输给以市民大众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消费主体,普遍性地诱发了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趋利思想和契约精神等商业社会的价值观。第四章在对《七十二家房客》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展开对近代上海移民生存空间和性格特征的讨论,以及对近代上海移民语言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社会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彼此的影响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滑稽艺术舞台表演的观察和研究,探讨受到西方文化习俗、江南文化习俗和商业娱乐习俗影响的近代上海的都市民俗文化。结论部分认为《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移民群体在狭小逼仄的弄堂社会中“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舞台表演的社会化符号与社会空间的表演化符号之间传递着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密码。城市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人类社会的舞台。当这一广阔的舞台需要搬到剧场中来加以演绎时,能够选取某个特定的城市空间来把一个历史时期市民生活状况充分而又艺术地展现出来。承载着几代上海人都市情感和都市回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以异质同构的方式,从社会空间、舞台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全面图解了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特征:五湖四海的移民主体孕育海纳百川的都市气魄、西风东渐的租界管理促显现代时尚的都市观念、迅速发展的商业经济诱发崇商重利的都市价值、中西杂糅的大众文艺催生兼容并蓄的都市审美。这也就决定着滑稽经典作品《七十二家房客》对于解读和剖析近代上海都市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代表性意义。
顾颉琛[5](2016)在《雍正朝公文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欲知大道,必先为史。”1自古以来公文传播便是国家政治权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公牍之起也,自生民知治其群始也。”2作为政治信息核心要素和推行政令的工具之一,公文是一种最严谨、最具权威性的政治传播类型,担负着其他任何文本都不能担负而且不允许担负的特殊使命。第一章结合历史史实介绍了公文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中反映的君臣间权力博弈,并对会议、邮传等公文的组织传播方式做了简要介绍。为维系并加强皇权专制,清朝在广泛借鉴中国历朝历代政治传播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机构设置、公文制度等方式,构造了一套有利于皇权专制的公文传播系统。公文政治和社会效用的发挥存在于公文传播过程中。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雍正朝公文体制的历史变革。清初公文传播机构承袭明制,其源头传播机构为内阁、翰林院、都察院,文中对这些机构的具体职能和官职设置作了详细介绍。清朝公文体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尤其是议政王会议这一烙上满族八旗制度的公文传播机构,在清初发挥了重要作用。雍正即位后,大力革新,勤于改革,其采取的“台省合一”、设立军机处、内阁增设稽查房等举措对清朝公文传播机构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清代雍正朝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公文文本是公文传播的主要内容和对象。第三章结合《钦定大清会典》等清朝珍贵史料,对雍正朝公文传播的体裁和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主要分下行公文、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三种进行了举例说明,对于雍正朝其他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常用的公文如六科专用公文、文据公文、公文档册等也作了分析。尤其在清朝出现并盛行的奏折制度,于雍正一朝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介绍,奏折制度拓宽了雍正朝的信息渠道,扩充了皇帝掌握的信息内容,加快了公文传播的速度和保密性。系统总结了奏折制度在康、雍、乾三朝皇帝的统治中带来的作用与影响,及其本身存在的弊端。对于当时影响面较广的盐引、茶引等社会生活中的公文传播也作了详细考证。公文传播具有宣传说服与政治教化、修辞行为与政治灌输、符号意义与政治认同等政治功能,皆为树立和巩固政治权威所服务。第四章着重介绍了雍正朝公文传播机构和公文传播过程。广布全国的邮驿是当时主要的公文传播渠道,在文中对其机构设置、组织形式、网络分布、经费筹措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了条理分明的介绍,以图还原历史上的公文传播之路。对于当时类似于民众言事的机构——通政使司的职能和主要人员设置进行了介绍。同时,以一篇具体的“观风整俗使”上谕发布及接受、处理的全过程为例,历史地考证了雍正朝公文传播过程。雍正朝通过对公文传播的传承、改造与创新,采取创立奏折制度和创建军机处等手段,为公文传播设计了全新的媒介和参与机构,制定了操作性极强的管理制度和保密措施,提高了公文传播的效能。第五章对雍正朝公文传播的具体手段和主要功能进行阐述,指出在吸收历朝历代经验的基础上,雍正朝很好地实现了公文的迅疾、准确、可靠传播,从而实现了公文传播在政治活动中监视、指挥、协调、制度维系、教化社会等诸多功能。
王水香[6](2016)在《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学科分类中,文学与医学分属不同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功用亦各异。但在中国古代,共同孕育于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与医学之间却存在着相互交融、相互嵌合的关系。涉医文学正是医文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这一文学现象在医文发生发展的初期——先秦两汉时期即已出现。本文在明确先秦两汉涉医文学定义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探析这一时期文学与医学相融的广度、深度、路径及其缘由为目的,从以下方面对相关文本进行解读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先秦两汉的医学文献目录,以及解析出土、存世医学文献的内容与成就,考察涉医文学产生的医学背景。其次,对兼具文学与医学特质的叙事性文体——诊籍的流变进行考察,以明晰诊籍在先秦两汉时期由萌发至初成的轨迹和特征。第三,对文学作品中的本草、养生、疾病和治疗等医学内容进行挖掘考述,以探析先秦两汉医文相融第一层次的特征,并考察医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在探究先秦两汉医文第一层次相融特征的同时,以医家和文士的最高理想层次——治国为例,进一步深挖医文更深层次,即医道与文道的会通。第五,以先秦两汉医文主体、思想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学与其它学术交融的概况为切入点,探析先秦两汉学术交融的历史潮流对医文相融会通的影响。第六,对先秦两汉文学涉医的范式与特点,及其对后世涉医文学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的概述与探论。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要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或有助于拓展文学与医学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为更加全面地考察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与功能提供一些启示。
江平[7](2013)在《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书画界常以“文人书法”区别于专攻型书画家书法,此“文人”指书画家之外的文学才士、人文社科学者等——本论文研究的正是近百年江浙籍这类已故人士的书法。从朱孝臧等出生到钱钟书等辞世,“近百年(已故)文人”生存的时段实际有一百四十年左右。这是中国非同寻常的历史阶段,长期的忧患与动荡使文人内心感受丰富。科举制的废止是文人的重大解放。民国当局对文人的统治相对宽松,大学校长更普遍推行开明理念,众多文人处于相对自由的发展状态,心性品类之盛也就必然。而现代邮政的发展,出版物、民间收藏家与文人笔会的增多,都为近百年文人提供着题写、品读、交流书法的极好机会。以上种种氛围在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而电讯进一步发展的未来对书法的不利更多,近百年文人的书法区别于前后各代文人而独具特色,是历史之必然。文化之邦、翰墨之乡的江浙地区,非主攻书画的文人书家为数也最多。近百年江浙文人书家无疑是近百年文人书家中的精英群落,而江浙文人通常在成年后就流布于大江南北,且近百年文人书法总体的地域性并不强,因此,本论文实际也就不只是在探寻江浙两省文人的书法情状,而是别具普遍意义了。废止科举与新学倡兴,大大促进了文人书写的个性化,各不相同的人生磨砺也会在书风中有所反映。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的品类繁盛、风貌纷呈,碑帖兼涉;气格儒雅、率真,见性见情;手札与题签较多;他们精品书迹的比例看似偏低,实则未必;幅面形式的缺陷倒是略多。这些总体特征大抵就是近百年整个文人书法的总体特征。在近百年文人墨迹纷纷凋落的今天,及时研究完全必要。这项工作的意义,在若干年后将更加凸显。然而,直到目前,尚未发现有专注于近百年文人书法的研究着作,或较系统、深入地探讨近百年文人书法(非个案)的论文。有所关联的书籍中,普遍大量汇编文人掌故,忽视对书迹的具体研究,部分褒贬的观点偏于轻率。研究近百年文人书法个案的期刊论文,相对能具体深入,但多数近百年江浙文人的书法依然不曾被专注研究,被研究过的也有可商之处。“近百年文人书法”是本论文作者的主要兴趣面。二十余年里积累了大量这方面材料,期间发表过七、八篇相关个案研究论文。但因博士论文时限较紧,暂将研究范围先定在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实际也就是近百年文人书法的主体上,尝试先以此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考虑到近百年江浙文人中涉及领域驳杂者众多,职业身份也多样,书法风格又不尽单一等特殊实际,本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采纳大多数相关近百年文人的出版物一致的体例,将各位文人按人名分条、依长幼排序,逐一有详有略地进行分论——既体现历史流程,更便于检索。研究的侧重点如下:1、对相关文人的书法渊源、书法观点、书法风格特征等,视材料之具体情况评述。2、对相关文人的主要存世作品进行笔法、字法、章法等具体研究,而不仅仅以几个形容词泛泛论定。对弊病、缺憾也兼作分析。3、关注文人书迹的具体书写年份,对部分前后书风差别较大者之所以变化的原因尝试从多角度作探寻、分析。4、对关联较多者的各自手书,做比较研究。5、对部分文人的“书事”适当钩沉梳理。本论文的余论部分,归述了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的几种路数;并试论近百年文人书法对当代或将来涉习书法者的若干启示,强调尽可能“撰、书合一”,指出文人书法与书家书法的区别,阐述文人书法精品可助书法家陶养气息、建议多作“目临”,对有争议的“书如其人”命题,也结合近百年文人书法案例作了一定的阐述。
沈唯[8](2013)在《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系统深入探讨上海设计的历史成就及其文化意蕴。上海文化及其设计成就,无疑是中国设计文化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重大标志性的事件,如何合理完整地把握其生理机质和文化底蕴是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属于个案性研究——即以淮海路设计文化为核心探讨上海设计文化问题。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大地,在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中,在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张力中,铸造着经典与辉煌;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城市,在城市功能的几度重大变化中,在城市形态层层叠叠的构筑中,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海派”文化的交织互动中,在设计传播的来来往往中,彰显着包容与创新的气魄与精神,闪耀着追求时尚与摩登的精雅光芒。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在梳理上海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对上海设计艺术的优秀传统作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掘上海传统设计艺术的优秀成果,扬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寻求对上海的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注入创新的设计活力,使上海的设计艺术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简要归纳了上海设计的主要特征,即现代性、物质化、海派设计文化表现等。第二、“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主要探讨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淮海路的形态设计史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第三、“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景观设计的历史文脉、欧陆风情以及襄阳公园、国泰电影院等景观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段。第四、“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广告设计中的身体美学表现、视觉构成法则应用以及霓虹灯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第五、“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器物设计中的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特点、交通工具设计发展特征以及照明设计的艺术表现。第六、“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主要探讨了城市意象中淮海路设计以上海工商业发展作为基础的特点、视觉与文化交融的特点以及时尚与高雅交融的特点。第七、“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主要探讨了上海设计面向未来的“生态”、“传统”、“智慧”、“视觉”、“美育”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等。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梳理与勾勒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的发展轮廓,并研究其主要特征。第二、重点研究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淮海路上部分重要设计实例的艺术特色。第三、从对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研究引申出对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思考以及对上海设计创新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胡孝忠[9](2011)在《明清香山县地方志研究》文中指出“县”这个行政单位在明清行政系统中上连省府、下接都乡,具有基础地位和特殊意义。研究“县”一级的方志,则是史志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明清时期的香山县,行政区域较为固定,现存方志数量较多、种类较全,最重要的是其管辖澳门这个特殊的地方,所以其方志成为本文的关注点。本论文主要研究明清时期的县级(也包含其所属的都、乡等单位)修志的理论、方法、过程及方志内容,兼及修志的启示及思想研究,试图从中找到一些带有规律或理论模型的东西,对今人认识方志学和研究地方史及修志活动提供借鉴。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地方志的性质,地方志与地方史、正史及国史的关系,认为地方志是后三者的补充和来源之一,但并非单纯为后三者而作。笔者赞同章学诚的“志属史体”的观点,认为不同时期的方志性质是不同的,明清方志应当属“史”。判断方志的性质可从方志的内容、用途、修方志者认为该志的性质、方志表现的“义”(即宗旨)等方面判定,方志的官修性也可从侧面证明方志属史体。地方志所载有可信与不可信之分,可从志料来源、修志者的才学识及时代局限等几个方面去判断。第二章主要研究香山方志史和香山方志提要。序、跋是方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研究方志史的重要史料。本章分析了香山方志序跋的位置、数量和作者,重点对其内容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是讲述方志的性质、作用、纂修目的和经过、方志评价、志料的搜集及纂修方法、主持和参编人员等。方志的小序也有重要作用,即是每一门类的指引门径,又具有小凡例的作用。研究方志史之目的在于辨家学之渊源,明折衷之有自也。方志提要是方志史的不可或缺材料,本章所收各家对香山方志的提要,不光着录书名、卷数、纂修者、版本、藏书单位等,以提供志书存在的线索和一般状况,还研究每一志书的内容,对每种志书力求搞清楚其纂修者身份、时代背景、修志缘起、主要内容、文献特征与价值、影响等,对这些项目作出解释性的评语。这无疑有利于后来者研究香山方志的历史和优缺点。本章还关注香山方志续修的断限、类型、效果、目的等方面,对于今人修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章主要研究香山方志的纂修组织和纂修方法。提出一部方志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纂修时间长短、经费是否充裕、环境是否安定等客观因素,更决定于纂修人的素质和组织方法是否得当等主观因素。修志人员名单,既能反映修志分工不断变得精细,而且体现香山内部各都乡之经济发展、功名盛衰及氏族势力变迁。地方官是修志的主要领导者和支持者,士绅则是修志主体。清中期以前,香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小榄,清中后期逐渐形成县城、小榄和澳门三足鼎立之势。方志的不同门类有不同的纂修方法,本论文将明清以来方志学家的研究成果与香山方志的相关内容结合,从而得出有益于后来修志和研究者利用的结论。历代所修香山方志,基本采用纂辑体或撰着体的编纂方式,各有优点,但都未完全遵循详今略古、繁简得当、不越境而书、有褒无贬或少贬的修志原则。第四章主要研究香山方志的体例。官方的意志通过颁布修志政策,编纂者的思想通过方志体例,都渗透到方志的方方面面。凡例是一部方志宗旨的集中体现,香山方志中只有乾隆《香山县志》有完整的凡例,其他或隐于序中,或散见于各卷之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方志质量的提高。本论文还品评了香山方志的各种体例,总体看来体例不断优化。方志中的八景诗和八景图历来为方志学家褒贬不一。本文梳理了香山方志中的八景诗及其演变,认为八景诗是因为作者热爱乡邑或为留美名而作,志书收录它们,既可反映当地自然和人文变化,又能起到资政、教化的作用,不应完全视为允谐风雅或装点名胜之物。第五章主要研究香山方志地图,将其与舆地图、西人所绘地图做对比,试图找出方志地图绘制原则、理念及各自优缺点。本文研究了“制图六体”与“四至八到”在方志地图中的运用,特别注意到其中道里之差别乃是采用人行里数与虚空鸟道两种不同的度量方式而导致的。通过将香山方志所载地图及中国人所绘的有关澳门地图与西人所绘有关澳门地图的对比研究,发现东西方所绘地图在方法、内容及所蕴含的观念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大陆文明与江河文明在这些地图中有所体现。名从主人应是通行的地名标注原则。第六章主要综述编纂香山方志思想研究及纂修方志的启示。方志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史志同源,凡欲考一县一郡之历史莫不藉其方志,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和前因后果,以资当世修史、治世之用。纵观明清的香山方志,可见其修志的组织方式、人才选择、体例编排等等,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方志学理论,促进修志事业的良性发展。将方志与其他史料结合起来研究,有利于历史学家观察该地域长时段内的历史变迁和自然变化,并总结其中的规律。旧方志对今人修志、理政、国防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是香山方志中有关澳门这个特殊地区的记载,对中西文化交流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贯彻具有积极意义。方志可以体现儒家思想,凝聚着民族感情,发扬着爱国爱乡的精神,同时又具有经世致用和“开眼看世界”的作用。
王素[10](2010)在《关于“故宫学”学科建设的初步构想——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中心(上编)》文中认为"故宫学"博大精深。关于"故宫学"的学科建设,有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必须具有前瞻性,或者说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不能将其研究对象的时代局限为明清。理由很简单,就是历史本身是不能割裂的。既是"数典不能忘祖",也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故宫学"的学科建设不仅应该立足明清,更应该追溯历代。本文根据学科建设越来越细化的时代要求,先在"故宫学"之下分设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文献学、宗教学、出版学、图书馆学、博物馆学、古建筑学、文保科学十个子学科,并举例稍加解说。但仅此也只是给"故宫学"支起一个简单粗略的框架。"故宫学"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大的细化空间,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二、三件清代珍档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件清代珍档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清宫扬州御档》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史及研究现状 |
一、关于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研究 |
二、关于《清宫扬州御档》内容的研究 |
三、关于《清宫扬州御档》利用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清宫扬州御档》的编纂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清宫扬州御档》的编纂及内容 |
一、《清宫扬州御档》的编纂 |
二、《清宫扬州御档》的内容 |
第二节 《清宫扬州御档》的价值 |
一、档案文献价值 |
二、学术研究价值 |
三、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章 《清宫扬州御档》开发利用的现状 |
第一节 《清宫扬州御档》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注重选编区县“御档”,轻视开发价值 |
二、偏重学术研究,忽略普及推介 |
三、内容艰深难懂,影响读者阅读 |
四、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受到限制 |
第三章 《清宫扬州御档》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对策 |
第一节 依托《清宫扬州御档》进行文旅融合 |
一、建立完整系统的旅游信息资源体系 |
二、开发利用旅游文献资源,开展特色服务 |
三、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
四、御档与旅游结合现实案例研究 |
第二节 将《清宫扬州御档》融入数据库 |
一、参照扬州文化数据库经验 |
二、发挥数据库优势,助力御档利用 |
三、提升数据库服务质量 |
第三节 依托《清宫扬州御档》,丰富乡土教材 |
一、《清宫扬州御档》的多元化主体 |
二、《清宫扬州御档》的科学化内容 |
三、依托御档进行立体化编写 |
四、乡土教材的具体展现形式 |
第四节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拓宽传播渠道 |
一、微信 |
二、短视频 |
三、其余网络媒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宫扬州御档》开发利用现状调查问卷(读者卷) |
附录二 《清宫扬州御档》开发利用现状访谈(专家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概述 |
1.1.1 课题缘起 |
1.1.2 概念界定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彼得大帝军旗的研究现况 |
1.2.2 关于 17 世纪中国丝织品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 17 世纪中俄交往及贸易情况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
1.4 研究材料 |
1.4.1 实物材料 |
1.4.2 文献材料 |
1.4.3 图像材料 |
2 彼得大帝军旗的历史背景与收藏情况 |
2.1 彼得大帝军旗历史追溯 |
2.1.1 彼得大帝其人其事 |
2.1.2 17世纪中叶至18 世纪初的俄罗斯军事情况 |
2.1.3 大北方战争及几场重要战役 |
2.1.4 彼得大帝军旗概况 |
2.2 彼得大帝军旗的收藏情况 |
2.2.1 瑞典藏彼得大帝军旗 |
2.2.2 俄罗斯藏彼得大帝军旗 |
2.2.3 其他地区藏彼得大帝军旗 |
3 彼得大帝军旗的装饰样式及中国丝绸制旗之形制特点 |
3.1 17 世纪俄罗斯旗帜的制作 |
3.2 彼得大帝军旗的装饰样式 |
3.2.1 彼得大帝军旗装饰主题的传统样式 |
3.2.2 彼得大帝军旗装饰主题的新样式 |
3.3 彼得大帝军队所用中国丝绸制军旗的典型形制 |
3.3.1 彼得大帝军旗的部位名称 |
3.3.2 中国丝绸制彼得大帝军旗的典型形制 |
4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图案的复原与布局 |
4.1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图案复原 |
4.1.1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图案复原的目的与方法 |
4.1.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图案的复原实践 |
4.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图案的布局 |
4.2.1 丝织品图案布局的概念 |
4.2.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图案的排列方式 |
5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图案的纹样题材及造型 |
5.1 植物纹样 |
5.1.1 花卉类纹样 |
5.1.2 瓜果类纹样 |
5.1.3 其他植物纹样 |
5.2 动物纹样 |
5.2.1 神兽纹样 |
5.2.2 自然动物纹样 |
5.3 自然景观纹样 |
5.4 器物纹样 |
5.4.1 杂宝纹 |
5.4.2 八吉祥纹 |
5.4.3 暗八仙纹 |
5.4.4 博古纹 |
6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品种与工艺 |
6.1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品种概述与命名 |
6.1.1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品种概述 |
6.1.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命名 |
6.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单层提花缎织物 |
6.2.1 单层提花缎织物的相关概念 |
6.2.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缎织物的品种 |
6.2.3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缎织物的工艺特点 |
6.3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平纹地暗花织物 |
6.3.1 平纹地暗花织物的起源与发展 |
6.3.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平纹地暗花织物的品种工艺 |
6.4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平纹素织物 |
6.4.1 平纹素织物的相关概念 |
6.4.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平纹素织物的品种工艺 |
6.5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色彩与染料鉴别 |
6.5.1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色彩情况 |
6.5.2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染料鉴别 |
7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设计特点 |
7.1 图案设计的自然性与装饰性 |
7.1.1 自然主义的图案 |
7.1.2 装饰主义的图案 |
7.1.3 自然主义与装饰主义的共融 |
7.2 作为符号的纹样及其象征性 |
7.2.1 纹样的象征性寓意 |
7.2.2 符号的表现手段 |
7.3 设计风格的“东西”基因 |
7.3.1 典型的中国传统基因 |
7.3.2 东方织物上的西方元素 |
7.4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产品特点 |
8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来源分析 |
8.1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来源途径 |
8.2 公元 17 世纪中国对俄罗斯的丝绸外交 |
8.2.1 17 世纪中国对俄罗斯外交用绸的品类及来源 |
8.2.2 17 世纪中国对俄丝绸外交的方式与对象 |
8.2.3 17 世纪对俄丝绸外交对中俄关系发展之影响 |
9 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的典型案例分析 |
9.1 典型军旗案例分析一 |
9.1.1 军旗形制与装饰主题 |
9.1.2 军旗所用丝织品分布情况及品种 |
9.1.3 军旗所用丝织品的图案 |
9.2 典型军旗案例分析二 |
9.2.1 军旗形制与装饰主题 |
9.2.2 军旗所用丝织品分布情况及品种 |
9.2.3 军旗所用丝织品的图案 |
9.3 典型军旗案例分析三 |
9.3.1 军旗形制与装饰主题 |
9.3.2 军旗所用丝织品分布情况及品种 |
9.3.3 军旗所用丝织品的图案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彼得大帝军旗用中国丝织品典型案例信息卡 |
东华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表 |
致谢 |
(3)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的现状 |
3.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七十二家房客》文本的叙事与流变 |
1.1 从独脚戏到滑稽戏的《七十二家房客》 |
1.1.1 独脚戏《七十二家房客》 |
1.1.2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 |
1.2 时代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
1.2.1 舞台剧《七十二家房客》 |
1.2.2 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 |
1.3 地域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
1.3.1 近代广州与《七十二家房客》 |
1.3.2 近代香港与《七十二家房客》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海派都市艺术 |
2.1 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 |
2.1.1 海上滑稽的形成 |
2.1.1.1 文明戏对滑稽戏产生的影响 |
2.1.1.2 小热昏对独脚戏产生的影响 |
2.1.1.3 苏滩与隔壁戏对滑稽的影响 |
2.1.1.4 各地戏曲样式对滑稽的影响 |
2.1.2 海上滑稽“三大家” |
2.1.2.1 老牌滑稽王无能 |
2.1.2.2 社会滑稽江笑笑 |
2.1.2.3 潮流滑稽刘春山 |
2.2 《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 |
2.2.1 杨华生与海上“杨派滑稽” |
2.2.1.1 “杨派滑稽”表演风格与人物性格的完美融合 |
2.2.1.2 “杨派滑稽”舞台表演与舞台环境的完美融合 |
2.2.1.3 “杨派滑稽”说表艺术与演唱艺术的完美融合 |
2.2.2 张樵侬与海上“呆派滑稽” |
2.2.2.1 “呆派滑稽”憨中带噱、呆中藏睿的表演艺术 |
2.2.2.2 “呆派滑稽”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说表艺术 |
2.2.2.3 “呆派滑稽”熨帖契合、滴水不漏的衬托艺术 |
2.2.3 笑嘻嘻与海上“阙派滑稽” |
2.2.3.1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生活观察的人物塑造 |
2.2.3.2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舞台积累的角色创造 |
2.2.3.3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艺术体验的表演创新 |
2.2.4 海派“女滑稽”绿杨的表演艺术 |
2.2.4.1 “女滑稽”能泼辣能妩媚的个性表演 |
2.2.4.2 “女滑稽”善说表善演唱的艺术创造 |
2.2.4.3 “女滑稽”抓人物抓性格的角色塑造 |
2.3 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 |
2.3.1 滑稽艺术的表演特色 |
2.3.1.1 滑稽表演中“说”的艺术 |
2.3.1.2 滑稽表演中“学”的趣味 |
2.3.1.3 滑稽表演中“演”的魅力 |
2.3.1.4 滑稽表演中“唱”的韵味 |
2.3.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传承发展 |
2.3.2.1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开放性特征 |
2.3.2.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商业性特征 |
2.3.2.3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杂糅性特征 |
2.3.2.4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通俗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商业社会 |
3.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崇商重利的社会特征 |
3.1.1 游乐场馆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1.2 商业电台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1.3 四大公司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2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 |
3.2.1 日益贬值的城市货币 |
3.2.2 不断飞涨的城市物价 |
3.2.3 房租暴涨与二房东形象 |
3.3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权力 |
3.3.1 “三六九”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 |
3.3.2 “救火会”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消防 |
3.3.3 “白相人”与近代上海的黑社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城市移民 |
4.1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生存空间 |
4.1.1 狭小逼仄的居住空间 |
4.1.2 肮脏龌龊的生活空间 |
4.1.3 人性冷暖的情感空间 |
4.2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性格特征 |
4.2.1 上海滩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老懂经” |
4.2.2 上海滩追逐时尚、有点腔调的“老克勒” |
4.2.3 上海滩善良正直、古道热肠的“老邻舍” |
4.2.4 上海滩明辨是非、机智幽默的“老娘舅” |
4.2.5 上海滩精于算计、善于钻营的“老刮菜” |
4.3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语言分析 |
4.3.1 上海方言中的南腔北调 |
4.3.2 上海方言中的民间俗语 |
4.3.3 上海方言中的行业切口 |
4.3.4 上海方言中的洋泾浜语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都市风俗 |
5.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中西合璧的民俗特征 |
5.1.1 亦中亦西的都市文化理念 |
5.1.2 西风东渐的都市管理体系 |
5.1.3 中西交杂的都市日常生活 |
5.2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江南情韵的民俗特征 |
5.2.1 滑稽表演中的弄堂百业 |
5.2.2 滑稽舞台上的弄堂百景 |
5.2.3 滑稽叙事里的弄堂百象 |
5.3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主体的民俗特征 |
5.3.1 名媛绅士时尚摩登的舞台呈现 |
5.3.2 饮食男女五味杂陈的滑稽表演 |
5.3.3 黄包车夫车轮飞滚的场景再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研究专着 |
2. 研究论文 |
3. 学位论文 |
附录 |
1. 姚周“双字辈”弟子、着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访谈录 |
2. 着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戏曲编剧徐维新访谈录 |
3. 姚周及其“双字辈”弟子与《七十二家房客》 |
4. 海派“小滑稽”王汝刚与《七十二家房客》 |
5.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情分析表 |
6.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人物分析表 |
7. 根据大公滑稽剧团演出资料整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本 |
致谢 |
(5)雍正朝公文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念与范畴 |
二、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公文传播 |
第一节 统治阶级具有绝对话语权 |
第二节 公文体制的更迭是君臣间权力的博弈 |
一、秦汉时期的公文体制 |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文体制 |
三、隋唐时期的公文体制 |
四、宋元时期的公文体制 |
五、明朝时期的公文体制 |
第三节 组织传播是公文传播的主要途径 |
第二章 雍正朝公文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 清初公文传播奠定了雍正朝公文体制的基础 |
一、清初主要的公文传播机构 |
二、清初公文传播体裁 |
三、清初公文传播渠道 |
第二节 雍正其人 |
一、雍正朝初年政局 |
二、秉性才识 |
第三节 清代公文体制在雍正朝的变革 |
一、“台省合一” |
二、设立军机处 |
三、内阁添设稽察房 |
第三章 雍正朝公文传播内容及体裁 |
第一节 皇室专用的下行公文 |
一、制、诏、诰、敕 |
二、谕旨 |
第二节 臣工进奏的上行公文 |
一、本 |
二、折 |
三、表、笺 |
第三节 各部院衙门的平行公文 |
第四节 其它公文 |
一、六科专用公文 |
二、文据公文 |
三、公文档册 |
第四章 雍正朝公文传递机构及公文传播过程 |
第一节 公文传递机构 |
一、广布全国的信息网路——邮驿 |
二、呈转臣民之言事者——通政使司 |
三、御用接递官——奏事处 |
第二节 公文传播过程 |
一、初级传播:公文的产生 |
二、二级传播:公文的下发渠道 |
三、三级传播:反馈与再传播 |
第五章 雍正的传播手段及公文传播功能的实现 |
第一节 雍正采取的传播手段 |
一、传播主体方面 |
二、传播体裁方面 |
三、传播渠道方面 |
第二节 传播功能的实现 |
一、监视功能 |
二、指挥功能 |
三、协调功能 |
四、制度维系功能 |
五、社会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二、选题的缘由 |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一章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概述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发生的医学背景 |
一、史志医学文献目录 |
二、出土医学文献 |
三、传世医学文献 |
第二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的界定 |
第三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诊籍的文体流变 |
第一节 殷商时期:诊籍文体萌发 |
一、甲骨字形中蕴含的疾病诊疗信息 |
二、甲骨卜辞文义中呈现的疾病诊疗信息 |
第二节 西周至战国:诊籍雏形初成 |
一、医事制度的建立对诊籍初成的影响 |
二、西周至战国文献中的雏形期诊籍 |
三、雏形期诊籍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两汉时期:诊籍文体初定 |
一、两汉诊籍概况 |
二、两汉诊籍的文体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本草 |
第一节 文学中的本草之味 |
一、味觉之味 |
二、嗅觉之味 |
第二节 文学中的本草药效 |
一、诗、赋中的本草药效 |
二、散文中的本草药效 |
三、神话中的本草药效 |
第三节 本草对先秦两汉文学创作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养生 |
第一节 文学中的生命观 |
一、“万物一体”的生命本原 |
二、生命的构成:气、形、神 |
三、天人相参的身体构造 |
四、生生不已的存在方式 |
第二节 文学中的养生思想 |
一、顺应自然 |
二、气、形、神兼养 |
三、中和平衡 |
第三节 文学中的养生方法 |
一、日常养生 |
二、情志养生 |
三、医药养生 |
四、节欲养生 |
五、导引养生 |
第四节 先秦两汉养生文学产生的原因 |
一、对生命存在的珍视与祈愿 |
二、对生命短暂的感伤与抗争 |
小结 |
第五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治疗 |
第一节 “治”之本义及与治病、治国的关联 |
第二节 医文相通的治疗对象:疾病的内涵 |
一、疾病的统称及指向 |
二、疾病的专称及指向 |
第三节 医文会通的最高治疗理想——治国 |
一、医家的治疗层次及最高理想 |
二、文学治国的“上医”主体及其理想实现方式 |
第四节 治国思想与治病理论的会通——以《老子》“善治”思想为例 |
一、《老子》“善治”的指向 |
二、《老子》“善治”思想与古医学理论的相应 |
小结 |
第六章 医学典籍的文学性——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的另一面考察 |
第一节 形象可感的思维方式 |
一、以具体形象阐释抽象医理 |
二、具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
三、朴实的医道情感渗透于医理中 |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 |
一、比喻的运用 |
二、比拟的运用 |
三、摹状的运用 |
四、铺陈的运用 |
五、对偶的运用 |
第三节 颇具个性的人物刻画 |
一、语录体参与者形象 |
二、平人与病人形象 |
小结 |
第七章 先秦两汉学术交融潮流与医文会通 |
第一节 医文主体的相互叠合 |
一、巫——医文主体同体的实证 |
二、医家具有文学素养 |
三、文士通晓医理知识 |
第二节 医文思想的交叉相融 |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医学应用 |
二、整体观的医学吸纳 |
第三节 学术交融的历史潮流 |
一、创作主体的多重学术身份 |
二、文学着述中的多学科交融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个人简历 |
(7)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文人的江浙 |
第二节 近百年文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
第三节 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之概况 |
第四节 涉及近百年文人书法的出版物及存在问题 |
第五节 本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侧重点与体例 |
第二章 分论 |
朱孝臧 |
夏孙桐 |
孙揆均 |
廉泉 |
邓邦述 |
蔡元培 |
章太炎 |
吴曾源 |
王伯沆 |
冯君木 |
狄平子 |
仇埰 |
蔡寅 |
钱振鍠 |
高天梅 |
王国维 |
高吹万 |
柳诒徵 |
鲁迅 |
杨天骥 |
马一浮 |
吴梅 |
周作人 |
马叙伦 |
顾无咎 |
钱玄同 |
柳亚子 |
王謇 |
姚鹓雏 |
顾颉刚 |
徐行恭 |
叶圣陶 |
钱穆 |
茅盾 |
朱东润 |
谢玉岑 |
任中敏 |
赵尊岳 |
朱大可 |
曹聚仁 |
王驾吾 |
夏承焘 |
胡士莹 |
魏建功 |
唐圭璋 |
陈训慈 |
顾廷龙 |
傅雷 |
吴鹭山 |
钱钟书 |
徐定戡 |
第三章 余论 |
第一节 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的路数 |
第二节 近百年文人书法的若干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 |
2.1 上海设计现代性的诞生 |
2.2 上海设计物质化的滥觞 |
2.3 上海海派设计文化的表现 |
2.4 上海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变化 |
2.5 上海设计:在技术、审美与社会变迁中的发展 |
第三章 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 |
3.1 城市形态变迁中的上海道路 |
3.2 淮海路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整体设计分析 |
3.3 淮海路形态构成的设计要素分析 |
3.4 淮海中路行号录变迁与形态设计 |
第四章 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 |
4.1 霞飞路到淮海路的变迁——老上海记忆的设计文脉 |
4.2 淮海路设计:彰显吃、穿、住的欧陆风情 |
4.3 襄阳公园与复兴公园设计的法式风格 |
4.4 重要街景节点:国泰电影院的装饰设计艺术 |
第五章 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 |
5.1 视觉中的身体美学: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设计 |
5.2 视觉构成法则的应用:淮海路的画报广告设计 |
5.3 视觉的秩序与璀璨:淮海路的霓虹灯广告设计 |
第六章 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 |
6.1 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2 上海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3 交通工具设计的功能美学 |
6.4 温暖与精雅:透射照明设计的欧陆气息 |
第七章 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 |
7.1 工商业的崛起:城市意象中的上海设计变迁 |
7.2 视觉与文化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变迁 |
7.3 时尚与高雅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特征 |
第八章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 |
8.1 上海设计创新的“生态”要素 |
8.2 上海设计创新的“传统”要素 |
8.3 上海设计创新的“智慧”要素 |
8.4 上海设计创新的“视觉”要素 |
8.5 上海设计创新的“美育”要素 |
8.6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发展的可能性探索 |
小结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1:上海近现代设计主要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理念等 |
附2:上海设计文化大事记 |
附1、附2的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9)明清香山县地方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本选题的学术史回顾 |
三、本论文所用材料、方法及基本架构 |
第一章 地方志性质及与历史关系再探讨 |
第一节 地方志定义、性质再探讨 |
第二节 地方志与地方史、国史之关系 |
第三节 地方志资料的搜集及鉴别 |
第二章 香山方志史及其提要研究 |
第一节 香山方志序、跋研究 |
第二节 香山方志史研究 |
第三节 香山方志提要研究 |
第四节 香山方志的续修 |
第三章 香山方志的撰修组织和方法研究 |
第一节 香山方志的编纂组织 |
第二节 香山方志的修志方法平议 |
第三节 香山方志所见修志方式和原则 |
第四章 香山方志体例研究 |
第一节 明代的修志政策与香山方志 |
第二节 清代的修志政策与香山方志 |
第三节 香山方志体例研究 |
第四节 八景诗入志及其演变 |
第五章 方志地图演变及中西地图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香山方志与舆地图研究 |
第二节 香山方志地图研究 |
第三节 有关澳门地图的分类比较 |
第六章 香山方志思想研究及纂修启示 |
第一节 香山方志所体现思想研究 |
第二节 香山方志的作用和纂修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第五章地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关于“故宫学”学科建设的初步构想——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中心(上编)(论文提纲范文)
缘起 |
一历史学 |
(一)历代宫廷史 |
1. 历代宫廷政治史 |
2. 历代宫廷典制史 |
(二)明清宫廷史 |
1. 明清宫廷政治史 |
2. 明清宫廷典制史 |
(三)支撑组织及单位 |
1. 清代宫史研究会 |
2. 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 |
二考古学 |
(一)历代宫殿、园苑遗址考古 |
1. 秦汉宫殿、园苑遗址考古 |
2. 唐元宫殿、园苑遗址考古 |
(二)明清宫殿、园苑遗址考古 |
1. 明宫殿、园苑遗址、古建筑考古 |
2. 清宫殿、园苑遗址、古建筑考古 |
(三)其他相关考古 |
1. 窑址考古 |
2. 文物考古 |
3. 文献考古 |
三文物学 |
(一)院藏文物 |
1. 书画 |
2. 器物 |
3. 宫廷文物 |
4. 工艺文物 |
5. 其它文物 |
(二)流散文物 |
1. 国内博物馆收藏 |
2. 国外博物馆收藏 |
3. 国内外私人收藏 |
(三)支撑组织及单位 |
1. 古书画研究中心 |
2. 古陶瓷研究中心 |
四文献学 |
(一)院藏文献 |
1. 传世文献 |
2. 出土文献 |
3. 明清档案 |
(二)流散文献 |
1. 国内图书馆、档案馆收藏 |
2. 国外图书馆、档案馆收藏 |
五宗教学 |
(一)历代宫廷宗教信仰 |
1. 秦汉宫廷的鬼神方术与佛教初传 |
2. 唐宋宫廷的三教融合与释道之争 |
(二)明清宫廷宗教信仰 |
1. 明宫廷的释道二教 |
2. 清宫廷的不宗一教 |
(三)支撑组织及单位 |
四、三件清代珍档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宫扬州御档》开发利用研究[D]. 马梦恬. 扬州大学, 2021(09)
- [2]彼得大帝军旗所用中国丝织品研究[D]. 苏淼. 东华大学, 2019(06)
- [3]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4]《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D]. 楼培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5]雍正朝公文传播研究[D]. 顾颉琛. 吉林大学, 2016(03)
- [6]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D]. 王水香.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7]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研究[D]. 江平. 中国美术学院, 2013(04)
- [8]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D]. 沈唯. 上海大学, 2013(04)
- [9]明清香山县地方志研究[D]. 胡孝忠. 山东大学, 2011(12)
- [10]关于“故宫学”学科建设的初步构想——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中心(上编)[J]. 王素. 故宫学刊,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