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水泵机组节能潜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迎,范双双,于涛,苏伟,高绪栋,万杰[1](2021)在《汽轮机循环水泵变频改造节能潜力的快速估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汽轮发电机组的低负荷运行时长大幅增加,选择最优背压提高汽轮机的低负荷运行经济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火电厂将湿冷机组冷却循环水的工频泵改造为变频泵,通过低负荷下降低循环水泵功耗,以寻求更大的经济性。为了便于湿冷机组循环水泵变频改造前的改造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提出了一种循环水泵变频运行时的节能潜力快速估算方法。基于凝汽器换热原理,建立循环水泵功耗与背压的定量关系模型,结合背压及汽轮机发电功率的关系,采用遗传算法计算不同机组负荷和外界环境下的循环水泵变频改造最大节能潜力;结合上一年度机组负荷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节能潜力累加计算,可得一个年度内改造带来的节能效益。对湿冷机组循环水泵变频节能改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路路[2](2021)在《火电厂节能优化措施及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电厂节能优化是提升传统火电运行水平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影响燃煤机组能效的关键因素进行剖析,系统探讨提升燃煤机组效率,降低机组煤耗的措施及潜力。通过对锅炉、汽轮机及辅机等全面节能优化改造,火电机组可降低煤耗10.5~35.7 g/(kW·h),节约厂用电率0.34%~0.92%。
王鸿大[3](2021)在《工业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控制设计与工程应用》文中提出为保证正常生产,工厂冷冻水的制备和供应往往较粗放,造成能源的浪费。现有技术基于人工经验对供水温度、压力进行调节,操作繁琐。因此,通过对工厂制冷系统的研究,对系统的运行参数与设备调度进行优化,进而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制冷系统动力车间为对象,首先根据某制药厂动力车间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系统中主要耗能设备:制冷机、离心泵、冷却塔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分析制冷系统中各处水温、水压对系统中主要耗能设备能耗的影响。根据所建设备模型,以系统总能耗最小为目标构建制冷系统优化问题并求解,进而设计了一套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控制方案,解决了该车间冷量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满足了该厂对车间节能优化的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系统中主要耗能设备:制冷机、离心泵、冷却塔,建立数学模型。本文先后研究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制冷机与冷却塔建模,以及基于经验公式的离心泵建模。并对制冷机、离心泵与冷却塔模型进行测试,模型均方根误差在5%以内,满足现场实际需求。(2)针对制冷系统中主要工况参数寻优问题,为保障供冷端与需冷端冷量平衡,根据设备所建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的制冷系统运行参数,主要包括:冷却水温度、流量,冷冻水供水温度。通过仿真对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与制冷系统整体能耗优化方案进行验证,有较为明显的节能效果;选取系统稳定运行的时间区域,投入各优化控制模块,有较为明显的节能效果,满足该厂对车间节能优化的需求。(3)针对系统耗能设备多级并联群控问题,在保证制冷系统中供水温度、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所搭建的模型采用穷举法求解最优的设备启停问题。主要包括:离心泵组群控与制冷机组群控,对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离心泵组群控方案进行验证,节能效果较为明显;对于制冷机组群控通过仿真为人工操作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建立制冷系统数学模型,从系统能耗的角度将未投入优化的现场运行数据与仿真测试数据和投入优化的现场运行数据进行对比。数据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制冷系统优化控制方案与传统的控制方案相比,有效的降低了制冷系统能耗。
孙锐[4](2021)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高效制冷机房负荷预测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运行所消耗的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30%,其所排放的CO2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28%。为减少建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我国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建立高效制冷机房,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是实现我国“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碳排放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制冷机房的实际运行中,由于系统设计不合理、控制策略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制冷机房能耗一直居高不下。本文以建立高效制冷机房为目标,对高效制冷设备、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及运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青岛市某公共建筑的制冷机房实例为研究基础,制定制冷系统设计方案及运行控制方案。采集研究对象的历史运行数据,分析制冷机房运行能效低、能耗高的原因,并提出建立高效机房的设计思路。基于De ST软件搭建建筑冷负荷模拟模型,根据模拟结果进行高效设备的选型,包括高效螺杆式冷水机组、变频水泵、小冷幅冷却水塔。基于Revit建立系统三维模型并分析不同布置方式时系统的阻力情况,对管路系统进行优化。利用TRNSYS建立制冷机房仿真模拟平台,以实际的冷负荷作为输入,对比设备优化前后制冷机房能耗。并以同类型制冷机房的实际能耗量为基准检验仿真平台的准确性。模拟可得,采用高效设备并结合一定的控制策略优化后的制冷机房,与原有运行相比可减少129tce的能耗,制冷能效EER可提升至4.68。通过对控制策略的优化可使制冷能效EER进一步提高。将负荷预测与粒子群算法结合制定制冷机房的运行策略。选用BP神经网络作为建筑的冷负荷预测方法并建立模型,以建筑历史运行数据及气象参数作为输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和预测精度,平均相对误差为5.9%。制冷机房各设备的运行参数互相耦合,仅对单一变量进行优化无法使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本文基于粒子群算法,建立TRNOPT寻优平台,对制冷机房各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寻优。在建筑冷负荷一定时,以制冷机房能耗最低为目标,在保证建筑室内温度满足用户舒适性的前提下,通过定义自变量、设定约束条件、确定目标函数,对制冷机组蒸发器出水设定温度、冷冻水泵频率、冷却水泵频率、冷却水塔风机频率四个耦合变量进行寻优,得到不同负荷率下设备最佳运行设定参数表。设计负荷预测-参数寻优的控制策略并通过TRNSYS与MATLAB联合进行能耗模拟。模拟可得,将优化的控制策略应用于目标制冷机房的运行与传统控制策略下制冷机房运行相比可节省24.9%的能源消耗,制冷机房EER可提升至5.5,达到高效制冷机房标准。设计上位机层-现场控制层-被控设备层三层制冷机房群控系统将所提出控制策略应用于实际。本文从制冷系统设计、运行控制优化两方面研究了如何建立高效制冷机房,并提出系统性的高效制冷机房建立方法。得到的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制冷机房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谢永华[5](2021)在《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北方城镇供热负荷及供热能耗量逐年增大,导致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人民身体健康。相对于燃煤锅炉或燃煤热电联产供热方式,燃气锅炉房或燃气热电联产供热方式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气环境,但其供热成本较高且中国冬季燃气供应严重不足。因此,燃气锅炉方案或燃气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发展与应用受到了约束。为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务院要求各地政府,尤其是大气污染物传输通道“2+26城市”,遵循“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创新驱动”方针,积极开展清洁供热,大力开发地热能等可再生源,以优化供热能耗结构。水热型地热具有密度大、温度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集中热源。然而,复杂地质构造运动致使水热型地热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部分大型水热型地热田远离城镇供热负荷区,从而导致地热长距离输送成本高,地热资源开发困难。为解决上述地热资源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方式。该集中供热方式在热源站设置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在热力站设置压缩式换热机组。其中,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是由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耦合而成,用于减小地热水与一次管网循环水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高一次管网的供水温度;压缩式换热机组是由电动压缩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耦合而成,用于实现一次管网循环水热能梯级利用,大幅降低一次管网回水温度,以增大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差。为清晰表达供热系统优化配置规律,本文结合地热水热能梯级利用需求提出了三种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工艺,建立了供热系统热力学模型,并从热力性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方面来研究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规律。第一种供热工艺:基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第二种供热工艺: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第三种供热工艺:基于压缩式和吸收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研究表明,降低一次管网回水温度不仅有助于增大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差,而且还有助于高效开发利用中深层地热能。相对于水水换热器,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的换热过程不可逆损失较小,且其一次管网循环水出口温度高于地热水入口温度。随着地热供水温度变低,热力站中的压缩式热泵与水水换热器容量配置比增大,热源站中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与水水换热器的容量配置比例几乎不变,三种供热系统的热力性能及节能潜力降低。当地热水温为75℃、供热距离为20km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年化石能源利用率和年产品?效率比第二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33和0.68%,比第一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53和3.77%。与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模式相比,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供热系统的燃气消耗量分别可降低90.25%、91.03%和91.46%。当地热水温为65℃、供热距离为20km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年化石能源利用率和年产品?效率比第二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55和3.35%,与第一种供热系统相比,年化石能源利用率相差不大,但产品?效率却高了13.79%。与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方式相比,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供热系统的燃气消耗量分别可降低80.09%%、81.40%和84.15%。当地热水温为55℃、供热距离为20km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年化石能源利用率和年产品?效率比第二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33和3.54%,比第一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30和19.24%。与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方式相比,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供热系统的燃气消耗量分别可降低66.27%、73.57%和77.03%。由此可见,在三种供热系统工艺中,第三种供热系统工艺的热力性能最高、节能减排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优,因此其能量利用工艺先进、系统配置最优。当地热水入口温度为75℃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一次管网主干线经济输热距离长达42km;当地热水入口温度为65℃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一次管网主干线经济输热距离长达30km;当地热水入口温度为55℃时,地热利用难度增大,供热系统投资升高,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能源,从而导致供热系统运行费用较高,系统投资回收期较长。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具有较高的热力性能、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水热型地热资源丰富的“2+26城市”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北方地区的中深层地热开发利用和清洁供暖发展提供新思路,也可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刘扬[6](2021)在《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减排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兼顾天然气稳定、连续、热值高、运输便捷和太阳能清洁、可再生的优势,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研究太阳能间歇性和随机性影响且用户负荷需求不确定变化下的天然气辅助聚光光伏光热(PV/T)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天然气与太阳能互补的冷、热、电三能输出在切换拓扑结构下的能量输运模型,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多能流热力场的耦合机制;探寻可最大限度消纳间歇性和随机性太阳能量的冷、热、电负荷主动调控机制和稳定控制方法,突破多扰动下天然气辅助聚光PV/T三联供系统主动调控的机理与方法。以期为高效、清洁、低成本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丰富太阳能综合利用领域,拓宽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的应用场景。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探寻不同追踪模式的低倍聚光PV/T系统性能。为了提升PV/T性能,采用聚光技术之后,需要设置追踪装置辅助配合。追踪方式分为单轴追踪和双轴追踪。根据特定的地理位置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倾角和使用合适的聚光器,可达到最大限度地收集利用太阳能的效果。一般来说,聚光太阳能电池板的热、电性能优于非聚光太阳能电池板。追踪系统会显着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辐射强度,从而提高电池板的光伏和光热性能。因此,追踪技术在太阳能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不同轴向的单轴追踪系统和双轴追踪系统的能量输出特性。得到结论,在北京地区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东西轴向系统的性能最优。其次,结合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低倍聚光PV/T热电输出能量场模拟和实验结果,将聚光PV/T技术与热泵技术耦合,构建了全工况下的热电联供系统。采用(?)分析方法,研究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及其应对策略,揭示联供系统全工况能量转换与梯级利用机制。从能源梯级利用角度出发,设计并建立低倍聚光PV/T系统耦合热泵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分析其采暖季全工况下的热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其全工况下系统热力特性。搭建系统实验平台,实验探究该热电联供系统的耦合机制及运行性能。热电联供系统的水源热泵机租的COP实测值比额定值高31%。然后,分析多时空尺度下异质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能量转换机制,探索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能量场的耦合机理。基于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通过对用户侧的热负荷、冷负荷、生活热水、以及系统用电的预测与评估,剖析三联供系统全工况热力特性,结合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低倍聚光PV/T系统输出能量场模拟结果,剖析天然气、低倍聚光PV/T以及热泵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异质能源互补的三联供系统的热力输运计算模型。最终,实现系统全工况的稳定连续运行,既可提高太阳能的光电光热转化效率,又能够提高天然气热力系统的运行热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天然气燃烧不可逆损失。最后,从系统优化角度出发,以前述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异质能源互补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优化集成方法。利用TRNSYS软件与GenOpt相结合的手段,优化低倍聚光PV/T面积、蓄热水箱容积以及控制策略中的三个限定温度,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建立耦合系统优化目标,探究系统收益、成本之间的竞争博弈关系。最终,优化后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年度CO2减排率为35%。
詹岭[7](2020)在《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热往往出现用户端室内温度偏高、热效率偏低、整个供热系统能耗偏高的现象,有的用户室内温度偏高需要开窗降温,导致了能源的浪费,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理念及政策的不断深化,优化并采用合理的供热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不同供热系统进行能耗分析进而进行节能改造研究,可为优选城市实现集中供热提供理论依据,为供热改革提供科学决策。本文以沈阳某小区市政供热作为对象,分别从燃料消耗、经济性、环境影响角度分析了水源热泵系统和燃气锅炉系统两种改造方案,为进一步优选改造方案,应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从社会评价与技术经济评价等理论进行切入,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运行能耗评价体系与集中供热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供热系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源热泵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大于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因此可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对该小区进行节能改造。由运行能耗所涉及的评价权值可知,运行能耗受循环水泵效率与热源效率两大因素的影响尤为显着。本文为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采用De ST软件建立能耗分析模型,以沈阳某小区为例,模拟了小区建筑能耗,根据建筑动态能耗模拟结果能够看出,采用稳态传热计算的建筑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较动态模拟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更高,这意味着建筑有节能潜力存在,而且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动态能耗计算方法计算建筑热负荷。进而通过TRNSYS模拟软件分析了改造之后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集中供热系统中,热源是供热系统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能耗模拟分析所得结论也证明了运行能耗评估与集中供热系统评价是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沈阳某小区节能改造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节能潜力,同时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中,应注重建筑的综合节能,由于热源是供热系统中节能潜力最大的环节,而循环水泵效率和热源效率是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对热源配置进行优化,以促进热源效率与循环水泵运行效率的切实提升,进而充分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
曾宪翔[8](2019)在《广州市五月花商业广场能源审计及节能改造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总量持续增加,同时人们对建筑热舒适度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建筑耗能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其中,大型公共建筑的增长速度最快、单位体量年均耗能最高,建筑耗能已经成为能源消耗的第一大户。因此,加强对公共建筑能耗水平的控制,落实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建筑能源审计能为建筑节能提供科学的管理和服务方法,通过分析能耗的分布,找出建筑能耗的薄弱环节,进而发掘其节能潜力。本文以广州大型公共建筑中的某大型商业建筑的能源审计作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获取该大型商业建筑的能源概况,包括建筑的基本信息、耗能系统概况、耗能设备清单、建筑物能源管理现状等能源审计基本信息。通过该大型商业建筑进行深度审计、测试,对结果进行分析。从建筑围护结构、能源系统性能、通风系统性能、室内环境品质、照明系统等方面入手,对该建筑进行能耗分析。依据审计结果,结合该大型商业建筑的实际情况,从能源管理、建筑维护结构、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空调系统等方面分析和归纳,发掘其蕴藏的节能潜力,并提出节能改造方案。通过本文,能让业主、管理方了解本建筑的能耗状况。通过测试分析,改造方法的使用,专业报告的形成,有望提高业主方投身节能改造的积极性,进而推到国建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沈楠[9](2019)在《负荷目标导向的机房系统效率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目前多数工程现场中空调系统按建筑最大负荷进行容量选型设计,而系统在大多数运行时间内都是部分负荷下运行。因此本文针对部分负荷下空调机房群控系统的节能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某实际空调机房的历史运行数据,采用“灰箱”建模方法,通过最小二乘及其衍生算法对空调系统中的主要能耗设备的功率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并将参数辨识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将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应用于空调系统能耗全局优化计算,在相同的算例问题上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对两种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分别适合使用的工况特点。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负荷目标导向的机房群控策略。针对变频水泵的温差控制、压差控制、流量控制方法,热泵机组的台数控制、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分别进行原理和应用工况的研究。然后根据不同的设备系统形式,给出冬季、夏季六种不同系统形式的负荷目标导向的机房群控策略。最后,在冬季和夏季共六种工况下使用TRNSYS软件对所提运行策略进行模拟,并在一种冬季工况进行实际的实验,分析了总体能耗以及各设备的能耗在常规模式运行和优化控制后的情况,模拟仿真和实验均获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并对模拟结果中不同系统形式下冷冻水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探究,对所提的群控策略进行改进。
李宗翰[10](2019)在《寒冷地区绿色建筑地源热泵设计预期与实际运行差异性分析》文中认为地源热泵技术与绿色建筑相结合,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绿色建筑理念的交汇,由于绿色建筑具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好,冷热负荷较低等特点,地源热泵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应用可带来更明显的节能效果和环保效益。而近年来,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盲目技术堆砌现象,由于管理疏忽,运行策略不合理,运行与设计工况差异等一系列原因,部分绿色建筑地源热泵系统存在运行能耗较高,节能效果差,运行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分析绿色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成为了改善其运行效果的首要任务,绿色建筑中热泵系统的运行效果的识别与设计工况的差异性分析也十分的迫切。针对寒冷地区6栋应用热泵的绿色建筑,通过监测绿色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完整一年的数据,详细分析了各绿色建筑中热泵系统的能耗指标、系统能效系数、系统供回水温度、水泵的耗电输热比等指标,辨识建筑能源系统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比实际运行与设计预期的差异性。通过建筑本体能耗情况(EUI)、用能分项比例、室内温度分布频率及能源系统能效等数据的比对,深入挖掘6栋绿色建筑EUI、室内满意度和热泵系统能效的节能潜力水平。初步探究了寒冷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实际运行与设计预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机理,利用TRNSYS模拟软件对热泵的典型差异机理进行了优化模拟,为绿色建筑中地源热泵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建筑能源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机组COP和系统EER;寒冷地区被调研绿色建筑EUI均在20 kWh/(m2·a),符合我国“三步节能”中节能75%的规定;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差异性的分析,得出6栋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的差异性因素分别为:水泵频率、系统流量、地源侧供水温度、用户侧和地源侧的串水情况、取水井和回灌井深度不够及板式换热器中的污垢堆积;地源侧供水温度具备的节能潜力平均为40.9%,通过更换变频水泵所具备的节能潜力平均为24.2%,通过对建筑室内温度的分析,若将室内温度分别控制在供暖季18℃和供冷季25℃,建筑过量供冷和供热具备的节能潜力分别是9.9%和24.2%,6栋绿色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潜力巨大。以6栋绿色建筑中能源系统的动态监测获得的运行数据为基础,有利于制定严寒寒冷地区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法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我国绿色建筑中热泵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浅谈水泵机组节能潜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水泵机组节能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轮机循环水泵变频改造节能潜力的快速估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凝汽器变工况计算模型 |
1.1 乏汽散热量计算 |
1.2 确定循环冷却水供水温度 |
1.3 确定循环冷却水流量和循环冷却水泵功率 |
1.4 背压变化时汽轮机微增功估算 |
2 凝汽器经济背压寻优及循泵变频改造节能潜力估算 |
2.1 凝汽器经济背压寻优 |
2.2 循泵变频改造节能潜力估算 |
3 实例分析 |
4 结论及展望 |
(2)火电厂节能优化措施及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节能的因素及潜力分析 |
1.1 锅炉侧 |
1.2 汽轮机侧 |
1.3 其它因素 |
2 机组节能措施 |
2.1 锅炉制粉及燃烧系统运行优化 |
2.2 锅炉受热面及相关设备改造 |
2.3 汽轮机通流及汽封改造 |
2.4 汽轮机辅机优化 |
2.5 风机节能改造 |
3 典型机组节能诊断分析 |
4 结论 |
(3)工业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控制设计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制冷系统设备建模 |
2.1 工厂制冷系统运行工艺过程 |
2.2 系统架构 |
2.3 制冷机组建模 |
2.3.1 制冷机组模型仿真测试 |
2.3.2 制冷机组模型实例化 |
2.4 离心泵建模 |
2.4.1 离心泵模型测试 |
2.5 冷却塔建模 |
2.5.1 冷却塔模型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3 制冷系统能耗模型 |
3.1 冷却水系统能耗模型 |
3.1.1 冷却水供水泵组与制冷机运行特性分析 |
3.1.2 冷却塔与制冷机运行特性分析 |
3.1.3 冷却水系统能耗模型建立 |
3.1.4 冷却水系统能耗模型测试 |
3.2 冷冻水系统能耗模型 |
3.2.1 冷冻水泵组与制冷机运行特性分析 |
3.2.2 冷冻水系统能耗模型建立 |
3.2.3 冷冻水系统能耗模型仿真测试 |
3.3 离心泵组能耗模型 |
3.3.1 冷却水供水泵组能耗模型建立 |
3.3.2 冷冻水泵组能耗模型建立 |
3.3.3 离心泵组能耗模型仿真测试 |
3.4 制冷机组能耗模型 |
3.4.1 制冷机组能耗模型建立 |
3.4.2 制冷机组能耗模型仿真测试 |
3.5 制冷系统整体能耗模型 |
3.5.1 制冷系统整体能耗模型建立 |
3.5.2 制冷系统整体能耗模型仿真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制冷系统能耗优化 |
4.1 冷却水系统能耗优化 |
4.1.1 优化变量选取 |
4.1.2 目标函数建立 |
4.1.3 约束条件 |
4.1.4 冷却水系统能耗优化问题求解 |
4.1.5 冷却水系统优化控制方案 |
4.1.6 冷却水系统能耗优化模型的实例化 |
4.2 冷冻水系统能耗优化 |
4.2.1 优化变量选取 |
4.2.2 目标函数建立 |
4.2.3 约束条件 |
4.2.4 冷冻水系统能耗优化问题求解 |
4.2.5 冷冻水系统优化控制方案 |
4.2.6 冷冻水系统能耗优化模型的实例化 |
4.3 离心泵组能耗优化 |
4.3.1 优化变量选取 |
4.3.2 目标函数建立 |
4.3.3 约束条件 |
4.3.4 离心泵组能耗优化问题求解 |
4.3.5 离心泵组优化控制方案 |
4.3.6 离心泵组能耗优化模型的实例化 |
4.4 制冷机组能耗优化 |
4.4.1 优化变量选取 |
4.4.2 目标函数建立 |
4.4.3 约束条件 |
4.4.4 制冷机组能耗优化问题求解 |
4.4.5 制冷机组优化控制方案 |
4.4.6 制冷机组能耗优化模型仿真验证 |
4.5 制冷系统整体能耗优化 |
4.5.1 优化变量选取 |
4.5.2 目标函数建立 |
4.5.3 约束条件 |
4.5.4 制冷系统整体能耗优化问题求解 |
4.5.5 制冷系统整体能耗优化控制方案 |
4.5.6 制冷系统整体能耗优化模型的实例化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4)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高效制冷机房负荷预测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既有公共建筑制冷机房能效现状 |
1.2.2 高效制冷机房节能技术及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2.3 高效制冷机房负荷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央空调高效制冷机房系统构建 |
2.1 高效制冷机房节能技术 |
2.1.1 高效机房定义 |
2.1.2 高效设备及节能技术应用 |
2.2 项目实例 |
2.2.1 建筑概况 |
2.2.2 空调系统概况 |
2.2.3 项目运行数据采集及分析 |
2.3 建筑动态负荷模拟 |
2.4 高效设备选型及管路系统优化 |
2.4.1 高效制冷主机应用 |
2.4.2 变频水泵选型 |
2.4.3 冷却水塔设计 |
2.4.4 管路系统优化 |
2.5 传统运行策略下制冷机房运行能耗模拟 |
2.5.1 模块建立及选用 |
2.5.2 模拟平台建立 |
2.5.3 模拟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既有公共建筑冷负荷预测 |
3.1 空调系统负荷预测方法选择 |
3.2 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 |
3.2.1 空调系统冷负荷影响因素 |
3.2.2 神经网络模型各层神经元参数的确定 |
3.2.3 神经网络各层数据归一化处理 |
3.2.4 负荷预测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制冷机房运行参数寻优 |
4.1 粒子群寻优算法 |
4.2 基于TRNOPT的粒子群寻优 |
4.2.1 自变量的定义和约束条件 |
4.2.2 目标函数 |
4.3 制冷机房设备运行参数寻优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节能预测控制策略评价及控制系统设计 |
5.1 TRNSYS与 MATLAB联合仿真 |
5.2 节能预测控制策略评价 |
5.3 三层控制系统运行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集中供热发展动态 |
1.2.1 国外供热发展动态 |
1.2.2 国内供热发展动态 |
1.3 中国地热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技术 |
1.3.1 中国地热能资源禀赋 |
1.3.2 地热能供热技术发展动态 |
1.4 热泵技术研究动态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热力学模型 |
2.1 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集成及运行原理 |
2.1.1 基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 |
2.1.2 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 |
2.1.3 基于压缩式和吸收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 |
2.2 压缩式换热机组系统工艺及运行原理 |
2.3 供热系统热力学模型 |
2.3.1 压缩式换热机组热力学模型 |
2.3.2 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热力学模型 |
2.3.3 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热力学模型 |
2.3.4 燃气锅炉热力学模型 |
2.3.5 一次管网热力学模型 |
2.3.6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热力学模型 |
2.4 热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2.4.1 化石能源利用率 |
2.4.2 ?和产品?效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 |
3.1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 |
3.2 场景一地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 |
3.2.1 系统工艺一系统配置分析 |
3.2.2 系统工艺二系统配置分析 |
3.2.3 系统工艺三系统配置分析 |
3.2.4 三种系统工艺热力性能分析 |
3.3 场景二地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 |
3.3.1 系统工艺一系统配置分析 |
3.3.2 系统工艺二系统配置分析 |
3.3.3 系统工艺三系统配置分析 |
3.3.4 三种系统工艺热力性能分析 |
3.4 场景三地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 |
3.4.1 系统工艺一系统配置分析 |
3.4.2 系统工艺二系统配置分析 |
3.4.3 系统工艺三系统配置分析 |
3.4.4 三种系统工艺热力性能分析 |
3.5 地热水温度对供热系统热力性能影响 |
3.5.1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工艺一系统热力性能影响 |
3.5.2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工艺二系统热力性能影响 |
3.5.3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工艺三热力性能影响 |
3.5.4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热力学性能影响 |
3.5.5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设备配置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效益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
4.3 经济效益分析 |
4.3.1 工程初投资分析 |
4.3.2 供热成本分析 |
4.3.3 碳交易价格对供热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4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投资回收期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聚光PV/T技术 |
1.2.2 PV/T耦合热泵热电联供技术 |
1.2.3 PV/T分布式三联供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倍聚光PV/T追踪系统性能对比研究 |
2.1 引言 |
2.2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对比研究 |
2.2.1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流程 |
2.2.2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的模拟研究 |
2.2.3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的实验研究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2.3.1 能量分析结果讨论 |
2.3.2 (?)分析结果讨论 |
2.4 双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性能研究 |
2.5 小结 |
第3章 低倍聚光PV/T耦合热泵热电联供系统 |
3.1 引言 |
3.2 热电联供系统热力特性分析 |
3.2.1 热电联供系统介绍 |
3.2.2 热力特性分析 |
3.3 热电联供系统实验论证分析 |
3.3.1 实验系统介绍 |
3.3.2 实验系统热力学模型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热力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运行介绍 |
4.2.1 三联供系统介绍 |
4.2.2 三联供系统各模块介绍 |
4.3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控制策略 |
4.3.1 供热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
4.3.2 制冷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
4.4 数据分析 |
4.4.1 基础数据分析 |
4.4.2 低倍聚光PV/T系统数据分析 |
4.4.3 辅助设备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优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
5.2.1 决策变量 |
5.2.2 目标函数 |
5.2.3 求解算法 |
5.3 三联供系统的优化分析 |
5.3.1 低倍聚光PV/T系统 |
5.3.2 辅助系统 |
5.3.3 二氧化碳减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热系统综合评价 |
1.2.2 供热系统能耗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理论 |
2.1 建筑能耗分析 |
2.2 热源能耗分析 |
2.3 热网能耗分析 |
2.4 输配系统能耗分析 |
2.5 运行调节分析 |
2.5.1 用户运行调节分析 |
2.5.2 热网运行调节分析 |
3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及综合评价 |
3.1 集中供热系统评价理论 |
3.1.1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
3.1.2 社会评价理论 |
3.1.3 层次分析法 |
3.2 热源节能改造及综合评价 |
3.2.1 热源节能分析 |
3.2.2 集中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
3.2.3 集中供热系统环境效益分析 |
3.2.4 集中供热系统综合评价 |
3.3 运行能耗综合评价 |
3.3.1 运行能耗评价指标 |
3.3.2 运行能耗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建筑能耗模拟 |
4.2.1 DeST软件介绍 |
4.2.2 DeST建筑模型 |
4.2.3 能耗模拟结果 |
4.3 供热系统能耗预测 |
4.3.1 TRNSYS软件介绍 |
4.3.2 水源热泵模型建立 |
4.3.3 能耗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广州市五月花商业广场能源审计及节能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既有建筑能源审计简介 |
1.1.1 能源审计的概念 |
1.1.2 能源审计的目的 |
1.1.3 能源审计的分类 |
1.1.4 能源审计的步骤 |
1.2 项目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4 课题来源 |
1.5 审计内容 |
第二章 建筑物能源概况 |
2.1 建筑基本信息综述及用能系统概况 |
2.2 建筑耗能系统 |
2.2.1 空调系统 |
2.2.2 配电照明系统 |
2.2.3 电梯系统 |
2.2.4 其它用能系统 |
2.3 主要耗能设备清单 |
2.3.1 主要耗能设备统计表 |
2.4 建筑物能源管理机构 |
2.4.1 组织机构 |
2.4.2 部门职责 |
2.4.3 岗位职责 |
2.5 建筑物能源管理现状 |
2.5.1 管理规定 |
2.5.2 节能措施 |
2.5.3 报表及文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审计测试及分析 |
3.1 概述 |
3.2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缺陷测试及分析 |
3.2.1 建筑物维护结构现状描述 |
3.2.2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测试 |
3.3 空调冷热源系统的能效测试及分析 |
3.3.1 冷热源系统的能效测试 |
3.3.2 冷热源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3.4 冷热源末端设备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
3.4.1 冷热源末端的性能测试 |
3.4.2 冷热源末端测试结果分析 |
3.5 通风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
3.5.1 通风系统性能测试 |
3.5.2 通风系统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3.6 室内空调效果测试及分析 |
3.6.1 室内温度测试依据 |
3.6.2 室内空调效果测试结果及分析 |
3.6.3 室内CO2浓度测试依据 |
3.6.4 室内空调效果测试结果及分析 |
3.7 照明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
3.7.1 室内照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
3.7.2 室内照度测试结果记录 |
3.8 楼宇自控系统的功能验证及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能耗分析 |
4.1 建筑能耗现状 |
4.2 建筑常规能耗总量和耗水量分析 |
4.2.1 全年能耗总量分析 |
4.2.2 各月能耗总量分析 |
4.3 建筑能耗指标及耗水量指标 |
4.3.1 能耗总量分项计算 |
4.3.2 能耗指标及水耗指标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能潜力分析及节能改造方案 |
5.1 节能潜力分析 |
5.1.1 能源管理 |
5.1.2 建筑围护结构 |
5.1.3 照明系统 |
5.1.4 电梯系统 |
5.1.5 空调系统 |
5.2 节能改造措施 |
5.2.1 节能改造方案设计依据 |
5.2.2 能源管理节能措施 |
5.2.3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措施 |
5.2.4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措施 |
5.2.5 电梯系统节能改造措施 |
5.2.6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 1#空调主机测试 |
附表 2 1#空调主机测试计算表 |
附表 3 2#空调主机测试 |
附表 4 2#空调主机测试计算表 |
附表 5 3#冷冻水泵测试 |
附表 6 3#冷冻水泵测试计算表 |
附表 7 4#冷冻水泵测试 |
附表 8 4#冷冻水泵测试计算表 |
附表 9 3#冷却水泵测试 |
附表 10 3#冷却水泵测试计算表 |
附表 11 4#冷却水泵测试 |
附表 12 4#冷却水泵测试计算表 |
附表13 负1楼风柜效率测试 |
附表14 负1楼风柜空调风柜效率测试计算表 |
附表15 负2楼风柜效率测试 |
附表16 负2楼风柜空调风柜效率测试计算表 |
附表17 风机盘管测试 |
附表18 风机盘管效率计算表 |
附表19 负3楼排风机测试 |
附表20 负3楼排风机风机测试计算表(一) |
附表21 负3楼排风机风机测试计算表(二) |
附表22 负3楼新风送风机测试 |
附表23 负3楼新风送风机风机测试计算表(一) |
附表24 负3楼新风送风机风机测试计算表(二) |
(9)负荷目标导向的机房系统效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调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2.2 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2.3 空调系统节能策略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空调机房系统设备功率数学模型建立 |
2.1 空调机房系统设备功率建模概述 |
2.1.1 空调机房系统及研究对象介绍 |
2.1.2 参数辨识方法进行数学模型建立 |
2.2 冷冻水泵功率数学模型建立 |
2.2.1 冷冻水泵功率模型 |
2.2.2 冷冻水泵功率模型的参数辨识 |
2.3 冷却水泵功率数学模型建立 |
2.3.1 冷却水泵功率模型 |
2.3.2 冷却水泵功率模型的参数辨识 |
2.4 热泵机组功率数学模型建立 |
2.4.1 热泵机组功率模型 |
2.4.2 热泵机组功率模型的参数辨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算法研究 |
3.1 遗传算法在机房群控中的应用 |
3.1.1 遗传算法概述 |
3.1.2 遗传算法的实现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机房群控中的应用 |
3.2.1 粒子群优化算法概述 |
3.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实现 |
3.3 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对比分析 |
3.3.1 优化算法性能评价指标 |
3.3.2 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3.3.3 遗传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分析与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荷目标导向的机房群控方法 |
4.1 负荷目标导向的机房群控方法 |
4.2 变频水泵的控制方法 |
4.2.1 温差控制 |
4.2.2 压差控制 |
4.2.3 流量控制 |
4.3 热泵机组的控制方法 |
4.3.1 热泵机组运行台数调节 |
4.3.2 机组出水温度调节 |
4.4 不同设备容量比工况下的机房群控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种工况下的机房群控策略模拟及实验 |
5.1 仿真平台与假设条件 |
5.1.1 模拟假设条件 |
5.1.2 TRNSYS模拟仿真平台 |
5.2 模拟情况介绍与结果分析 |
5.2.1 模拟情况介绍 |
5.2.2 多工况模拟运行参数优化 |
5.2.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 空调侧供回水温差运行规律分析 |
5.4 机房群控优化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寒冷地区绿色建筑地源热泵设计预期与实际运行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地源热泵系统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地源热泵系统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绿色建筑中热泵系统应用及热泵理论 |
2.1 绿色建筑中热泵技术应用 |
2.1.1 绿色建筑中热泵应用的数量 |
2.1.2 热泵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
2.1.3 绿色建筑中热泵的用途 |
2.1.4 绿色建筑热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
2.2 地源热泵技术理论基础 |
2.2.1 土壤源热泵 |
2.2.2 地下水源热泵 |
2.2.3 污水源热泵 |
2.3 本章小结 |
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3.1 数据获取 |
3.1.1 典型日数据采集 |
3.1.2 长期测试数据采集 |
3.1.3 问卷调研 |
3.2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
3.2.1 数据处理方法 |
3.2.2 系统参数计算方法 |
3.2.3 不同地区室外温度修正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绿色建筑的地源热泵的实测分析 |
4.1 建筑介绍 |
4.1.1 绿色建筑T1及热泵系统介绍 |
4.1.2 绿色建筑T2及热泵系统介绍 |
4.1.3 绿色建筑T3及热泵系统介绍 |
4.1.4 绿色建筑T4及热泵系统介绍 |
4.1.5 绿色建筑T5及热泵系统介绍 |
4.1.6 绿色建筑T6及热泵系统介绍 |
4.2 建筑能耗分析 |
4.2.1 建筑总耗电量 |
4.2.2 分项能耗占比 |
4.3 热泵系统能效分析 |
4.3.1 热泵机组地源侧及用户侧供回水温度分析 |
4.3.2 水泵系统耗电输热比 |
4.4 室内温度分析 |
4.5 建筑节能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5 建筑实际运行效果的节能潜力分析 |
5.1 热泵系统的节能潜力分析 |
5.1.1 提升地源侧供水温度节能潜力 |
5.1.2 变频水泵节能潜力 |
5.2 过量供热、供冷分析 |
5.2.1 过量供热分析 |
5.2.2 过量供冷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绿色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实际运行与设计预期的差异机理初探 |
6.1 土壤源热泵中典型差异机理分析 |
6.2 地下水源热泵差异机理分析 |
6.2.1 地源侧与用户侧串水 |
6.2.2 实际打井深度 |
6.3 污水源热泵差异机理分析 |
6.4 能源系统模型及运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水泵机组节能潜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轮机循环水泵变频改造节能潜力的快速估算方法[J]. 张书迎,范双双,于涛,苏伟,高绪栋,万杰. 汽轮机技术, 2021(06)
- [2]火电厂节能优化措施及潜力研究[J]. 王路路. 电站系统工程, 2021(06)
- [3]工业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控制设计与工程应用[D]. 王鸿大. 浙江大学, 2021(02)
- [4]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高效制冷机房负荷预测及控制策略研究[D]. 孙锐.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D]. 谢永华.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D]. 刘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D]. 詹岭.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广州市五月花商业广场能源审计及节能改造方案研究[D]. 曾宪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9]负荷目标导向的机房系统效率优化研究[D]. 沈楠.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寒冷地区绿色建筑地源热泵设计预期与实际运行差异性分析[D]. 李宗翰.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