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加两国绿色证书培训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滢泉[1](2020)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充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和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愈加严重。能源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种类,当前,世界能源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石燃料。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燃烧会带来酸雨、雾霾等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国际社会的能源危机、能源安全等问题浮出水面,也让许多国家更清醒地意识到能源供给持续性和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范围内屡次发生的核事故,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引发了人类对核能安全的不信任。一些国家相继宣布“弃核”,并努力实现从核电到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因此,寻找替代能源,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再生能源低碳、清洁、可持续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青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从过去个别国家、部分地区逐步扩展成为全球各国的一致行动。各国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降低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保障本国能源安全,推进能源转型;保护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初始投资成本高、成本受技术创新进步影响大、长期成本有下降空间等显着特点,因此,可再生能源产生经济效益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巨大的投资、研发成本给成立初始阶段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传统能源相竞争。考虑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这一特点,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的环境、生态、经济价值,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政策,用以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作为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之一,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说,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领域占得先机,就将在这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科技革命中获得优势地位。世界各国既是气候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是经济社会存在竞争的利益个体,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在争夺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国际市场领域也存在竞争关系。补贴作为一种常用的政府激励措施,成为各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常用手段。随着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补贴措施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应当如何使用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更是对各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的合规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在各国普遍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给予补贴的背景下,相比环境负面效应更大的化石能源补贴,为何可再生能源补贴屡遭国际争端诉讼?成为本文研究国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从GATT到WTO,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WTO在国际贸易领域建立了秩序,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维护作出了贡献,其制度的详实程度、争端解决机制的广泛实践,成为全球化时代成员方遵守的“模范国际法”。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WTO既有制度的僵化、新规则的难以达成,都让成员方对WTO“究竟走向何方”产生了怀疑。争端解决机构难以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难以开展合规论证,正是WTO既有制度僵化的印证和缩影。与多边经贸规则难以达成相对应,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如火如荼。美国、欧盟、日本主导或参与了TPP、CPTPP、USMCA、EPA谈判,并达成了一系列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具体到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前述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环境条款”“一般例外条款变通适用”等规则的设计,事实上改变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体现了先进发达国家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的战略意图。虽然目前而言,这些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定相对原则,且未有争端实践适用,但结合多边经贸规则的形成过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推而广之,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先进发达国家在推进诸边、双边层面经贸规则发展的同时,也在国内层面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体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手段,设计覆盖研发、投资、生产、销售环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并向全球输出了“上网固定电价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等制度设计,在国内法制度层面实现了领跑。而今,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补贴支持,先进发达国家更多地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其中部分类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具备了参与自由市场竞争的实力。由此不难发现先进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领域的整体设计图谱:第一,在国内法制度层面逐渐将市场因素纳入原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以实现优胜劣汰,提升成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第二,把握既有多边经贸规则,发起对其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措施争端,为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和发展时间;第三,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践,制定有利于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条款,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立法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巨大的能源消费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能源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核能安全性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我国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近年来,中国也成为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最大的投资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的当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在国际上屡遭反补贴诉讼。研究国际法律制度,归根到底的落脚点在于,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补贴、反补贴法律制度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自2004年后未有新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缺乏系统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散见于法律、政策之中,且多以政策形式出现,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法制化程度明显不足,部分制度的合规性也有待论证。制度的局限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实践中“弃风弃光”现象一方面是电力消纳的统筹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合理性的实践质疑。如何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成为本文研究国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本文将在既有多边贸易体系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寻找制度依据,并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探析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及制度问题,并将归纳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内国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趋势,以推进多边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和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本文从法学视角出发,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价值、实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分析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相关制度,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及WTO制度,归纳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所应遵循的逻辑思路;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中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制度,从诸边、双边层面为多边层面制度革新提供参考借鉴依据;讨论了可再生能源补贴专向性、不可诉补贴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补贴与GATT1994第20条的关系等几个法律问题,就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发展提出了建议;对标WTO既有规则体系及案例实践,审视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的合规性,在结合他国立法、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审视国内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体系性、科学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解决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由以下五章组成。第一章通过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补贴概念的界定,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层面为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结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发现,环境、气候、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环境问题的无国界特征,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大力发展可能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结合“幼稚产业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政府通过“有形的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合理化能源产品的最终成本,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符合自然法的公平价值和理性精神,体现了自然法的核心诉求。在综合政策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空间、可实现,国际社会的认可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作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政府干预手段和调控措施,其存在必要性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然而,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质疑、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救济措施、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争端频发,可再生能源补贴“深陷”国际法律争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性备受质疑,成为了本文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的动因所在。第二章围绕WTO框架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适用这条主线,在第一节分析了WTO框架下SCM协定、GATT1994、GATS和《农业协定》中的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的制度及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适用性,发现除了SCM协定,其他协定中的补贴制度都无法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提供充分依据;除了《农业协定》中的“绿箱”国内支持措施,其他涵盖协定中均无肯定可再生能源补贴环境价值、正外部性的补贴制度,有鉴于《农业协定》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因此当前WTO框架下没有专门适用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特殊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来看,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论证遵循一般补贴认定、论证规则。在第二节中,结合WTO争端解决实践,以“加拿大-可再生能源案”为例,详细分析了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确定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规则;并结合DSB裁决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肯定了既有合规论证规则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WTO补贴争端实践发展,发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呈现“非补贴”化处理和高频度嵌入“国内成分要求”两个显着发展特点。而今,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发展呈现“停滞”状态,结合实践发展反思制度本身,发现WTO框架下补贴认定制度和分类制度都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无法在既有补贴制度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提供豁免机会。DSB实践中形成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方法,是根据当前WTO框架下补贴制度做出的最无奈,也是最积极的选择,这种合规论证方法虽然暂时为非禁止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在事实上构建了暂时的绿色安全网,但从解决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依然不是根本之道。第三章围绕“非多边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从“诸边、双边”区域贸易协定视角和“单边”内国法视角分别切入,系统梳理了重点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诸边、双边”维度下,区域贸易协定的制度创新,事实上拓展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从实体层面将环境因素融入补贴制度、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设计改变了国有企业补贴认定方式,从程序层面凸显了对透明度原则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多个国家(地区)认识到了既有WTO框架下补贴制度无法适应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需求,并在区域贸易协定中进行了积极的制度发展尝试,这对在多边层面尝试制度革新提供了发展思路。当然,区域贸易协定中许多创新规则的设计还不够完善,相比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相对更为原则,实践中也未有争端案例适用这些创新规则,规则如何加以运用、解释还有待实践的发展。在“单边”维度下,列举国家都对可再生能源给予了形式各样的补贴,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列举国家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制化程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共同构筑了制度体系。列举国家相互之间在制度上也存在相互借鉴,同一补贴制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需要特定国家结合本国能源市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适用。而今,市场因素逐渐并充分融入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可以预计,根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逻辑,无论一国实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究竟为何,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补贴的规模、数量都呈现递减的趋势,可再生能源产业最终面向的是自由市场,并将在自由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对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制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对多边层面制度革新及中国相关制度发展都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第四章根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展困境和制度适用问题,参考非多边视角下相关制度的发展实践,以WTO法律制度为基础,从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和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两个层面出发,为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第一节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通过对不可诉补贴制度恢复、修订,为具有环保、科研价值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构建了绿色空间;通过《环境产品协定》谈判视角下为可再生能源产品争取特殊待遇;参照《农业协定》分类模式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设计特殊规则,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提供发展思路。第二节根据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特点,结合“具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无法在补贴制度范畴内得到救济”的现状,尝试在补贴制度之外,为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论证寻找制度依据;效仿EPA吸纳一般例外条款的做法,着力探析WTO框架下GATT1994第20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并在归纳GATT1994第20条实际适用效果的基础上,从适用方法变更、条款修改两种“必要的变通”模式出发,建立了可再生能源补贴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路径。虽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阻力重重,但还是应当有制度革新的愿景和勇气,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合法性论证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指引。结合逆全球化发展浪潮,多边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当结合多边、诸边、双边、内国法实践发展,以原则导向的修订为起点,明确制度改革基本方向,以期实现从原则形成到原则接纳,再到规则形成到规则接纳的发展过程,有策略、有方法的实现多边经贸规则渐进式改革的目的。综合第四章的制度设计,本文将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性论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需要多边层面规则的革新,无论是否最终在WTO平台解决,WTO既有制度和实践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在既有多边补贴制度框架内,最紧迫的就是重建不可诉补贴制度,在原则修订的基础上,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创造绿色空间;第三,对于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可通过在对GATT1994第20条进行“必要的变通”的基础上加以适用,为该类措施在制度层面再提供一次得以豁免的机会。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起步较晚,既有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的内容,且以政策为主。第五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具体类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内容,归纳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的三个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在向“政府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并举”的方向转变;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融入“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内容。中国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呈现法制化程度不高、制度内容科学性有待提升两个明显不足,存在发展完善空间。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价值,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国际贸易争端的不断涌现,本章第二节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要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在“遵守国际法义务”“借鉴他国有益实践”“坚持因地制宜思路”基本思路的指引下,针对第一节中提出的制度问题,着力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法制化水平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的科学化水平,并对涉嫌“国内成分要求”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给予了特别关注。第二,要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在“坚定多边立场”“坚持国际合作”基本思路的指引下,积极关注并参与多边、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并对多边、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过程“非商业援助制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基准”等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对“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背景下的中欧能源合作平台项目进行了发展展望。中国是WTO的重要成员方,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实际受益者和坚定拥护者,围绕WTO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改革设计中国方案,既是履行负责任大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的重要举措,也是争取21世纪国际经贸新规则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无论WTO本身最终走向何方,多边经贸组织、多边经贸规则都不可或缺,在多边经贸规则重构的当下和未来,保持关注、持续参与、主动发声,都是避免成为新多边经贸规则“被动接受者”的积极作为。在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中,提交中国方案设计,是贡献中国智慧的有益尝试,也是坚定多边经贸谈判立场的实际行动。中国也应积极关注CPTPP、USMCA、EPA谈判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走向,了解区域贸易协定在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趋势,未雨绸缪。中国更应在自己主导的RECP谈判、“一带一路”倡议中,将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制度加以融入,为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进行积极尝试。未来,人类文明必然会进入一个新能源的时代,但前往这条新能源的路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今的新能源,在科技发展后可能会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也会给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带来新的内容。即使在当下,化石能源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消费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壮大仍然有赖于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因此,一要统筹兼顾、遵循能源发展规律,重视传统能源法律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传统能源在步入新能源时代的“桥梁”作用;二要为科技进步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业化留有充分的制度发展空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立法需求,展现制度的前瞻性,多面助力国家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三要充分关注可再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生态税等层面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以期为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构建更为全面的制度体系。
曾小利[2](2017)在《农业多功能视角下我国现代农民培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家乡的一个实地案例调查和利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统计数据构建的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劳动力的现状、多功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农民素质与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现代农民的培育、培育谁、谁来培育等问题。案例调查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农民对农业的多功能性认知水平较低,缺乏主动参与现代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因而也就不能适应多功能性的现代农业发展。而培育现代农民具有促进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等多重功能的开发。文章还进一步从学习能力、年龄和投资风险等角度分析了现代农民培育的对象,确定现代农民培育的主要对象为农业大户、返乡农民工、农村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均有意愿从事于现代多功能农业开发的群体。同时,还分析了培育现代农民的投资主体:个人、农业企业和政府,以及培育现代农民必要性、投资现状和可能导致的投资不足的原因。综合以上分析,认为现代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协同合作,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如加强农村教育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以促进现代农民的培育,从而加快农业的其他功能如休闲旅游、稳定就业、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发与发展。
王青松[3](2017)在《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巨大挑战,大力开发和使用新型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共识。在各可再生能源类别中,风能目前已成为除了水能之外,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大规模商业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具有丰富风能资源的国家均积极对其进行着开发利用,风能近年来持续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的地位。从各国利用风能的实际情况考察,风能利用的高速发展与各国相关法律和鼓励政策的保障与推动密不可分,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石。因此,对典型国家的风能法律与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细致比较分析先进国家风能立法和政策,归纳各国具有共同性的政策制定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我国风能产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和进入更为良性的发展轨道有所裨益。本文选取了世界风电装机总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西班牙)以及风电在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和人均风电发电量均居于全球第一的丹麦共六个典型国家的风能利用法律和政策进行研究,将这些国家的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归纳为强制性法律制度、激励性法律制度和公共服务性法律制度三个类别分别进行了讨论。本文结构共六个部分,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导论分析了风能法律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行文思路做了说明,对国内外现有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一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与政策制度变迁。本章第一节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整理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信息,对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丹麦和中国六个全球风能利用先进国家的风能利用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览,为下文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本章第二节细致梳理了典型国家发展风能的立法和政策,将各国风能利用的政策导向与制度变迁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技术研发与制度初设阶段、早期商业化与制度发展阶段、市场形成与制度稳定阶段和形势变化与制度调整阶段四个时期,阐述了每个阶段中各国利用制度的制定和发展情况,为下文比较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背景信息。第二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强制性制度。本章对利用先进国家实施的推动风能发展的强制性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目标制度、强制上网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风能领域强制性技术标准制度和环境保护要求五个具体领域,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其中重点介绍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设计和运行。强制性制度对风能利用可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各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设计框架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第三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激励性制度。本章对利用先进国家实施的对风能利用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的有关激励性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电价支持制度、直接财政补贴制度、税收优惠制度、融资优惠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五个具体领域,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其中特别是对在德国、西班牙、丹麦和我国均作为主要激励制度的电价支持制度以及丹麦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重点分析。激励性制度通过增加经济收益的方式引导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自发参与风能开发利用,实践效果非常显着。但激励性制度的设计需要选择好刺激领域和拿捏好经济刺激的尺度,一旦适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扭曲市场规律,形成巨大浪费,因此具体激励措施的选择和内容安排上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同时进行严格执行。第四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公共服务性制度。公共服务性制度主要指在为了促进风能利用,政府所采取的目的在于建立公平市场秩序、提供平等竞争机会的间接调控手段。该类制度措施虽没有上两类制度效果直接明显,但能够为风能业发展提供更公平的外部环境,从而起到保障风能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本文归纳的公共服务性制度主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公共研发制度、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和征收化石能源税制度四个具体领域,本章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公共服务性制度可以引导投资者、生产商、设备供应商与消费者正确认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意义、战略地位以及高成长性,为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其他制度的实行奠定外部环境基础。第五章为外国经验与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完善。本章第一节对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实施给我国的启示从成功经验和尚存问题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成功经验主要有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为引领,体系完备、内容具体的立法为保障,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基础,政府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众参与为支撑和技术进步为动力等;尚存的问题主要是单纯采用支持性电价制容易形成较大财政负担和电网建设和管理还有待加强等。第二节则以前四章研究为基础归纳了我国风能利用的的成绩和尚存的问题,本文提出我国风能利用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坚定的发展决心、明确的目标引领、有力的电价支持等,同时认为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还存在发展规划和目标设计需要加强、立法不够完备、市场化支持措施还不充分、部分政策措施有待调整、电力体制需要改革、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第三节以前文各国风能法律和政策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发展目标的约束性和制定的科学性、制定能源基本法并完善相关领域立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以市场化措施为主的政策体系、坚持必要的财税优惠措施、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公众参与机会等完善我国风能法律与政策的对策建议。特别是针对我国风能行业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阶段的现实情况,重点提出了我国应当尽快规定法律责任和设计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制度,从而全面设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具体建议。
赵辉[4](2017)在《人教版初、高中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STSE教育,是由STS教育演化而来的一种教育新范式,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次结合,也是当前及未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随着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科学课程中STSE教育的比例逐渐增大,生物学在理科教育中承担着STSE教育的重要角色,而这一教育理念的实施又离不开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与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中学生物学教材出现“一纲多版”现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落实大纲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与不足,而同版教材在不同教学阶段对STSE教育的实施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人教版初、高中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的比较,为中学STSE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再建设提供可循之本。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以初、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对现行人教版初、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STSE教育主题、呈现方式、相关栏目、各自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教材中STSE教育的不足。研究表明,初、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调,表现在课程理念中彰显、课程目标中反映、课程内容中渗透、实施建议中体现;初、高中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的共同点在于主题多元、呈现方式多样、相关栏目种类丰富;二者的特色在于贯彻生命科学史教育于教材始终、设置STSE教育专栏及特色栏、重视职业教育、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关注科学前沿与学科交叉;相比而言,初中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相关栏目数量更多,且包含体现生物学与文学、艺术融合的专题,而高中教材则增设“科学前沿”、“科学家访谈”等专题,选修部分以专题形式系统呈现STSE教育;教材中STSE教育仍存在不足之处:科学前沿及正文图表明显偏旧、安全教育和性教育匮乏、实验与探究栏目缺乏目录引导、高中教材中STSE教育专栏设置不足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不足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参考性建议:发扬文学化的语言风格、注重生命科学史教育的系统性、丰富STSE教育内容、优化STSE教育呈现方式、及时更新STSE教育主题、扩大职业教育、加强习题渗透力度;对教学与评价方面的建议:明确课标对STSE教育的要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STSE教育内容、熟练应用针对STSE教育的教学方法、适当补充生活案例、实施开放多元的过程性评价。
胡景祯[5](2016)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谁来种田?怎么保证粮食安全?如何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这些简单而又深刻的农业之问,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和探索。面对农产品价格上顶“天花板”、生产成本“地板”刚性抬升、农业补贴政策逼近WTO约束黄线、资源环境亮起了红灯的中国农业发展困境,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夯实农村人力资源基础,已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近百年来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育教学资源;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等的实施,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拓了视野和思路;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历程和实施体系,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多样化的经验借鉴和思维启迪;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创了全新环境,推进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对策:第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明确三大类培育对象:农业创业者、青壮年农民、初中毕业生;明确农业职业教育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责任主体;明确培育目标是:全国培育6000万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3000万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1000万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第二,加强教育资源支撑体系建设。明确远程教育体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色资源、高等农业院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高端资源、农业科技机构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资源、农技推广体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撑资源,不同类型的资源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发展和充分利用。第三,加速教育教学实施体系建设。要创建依托农业院校的高端培训基地、建立依托农业企业的特色实训基地、健全支撑县域经济的基层培训基地、创建特色化的田间地头课程。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认可度;加大投入力度,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基础;优化法治环境,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体系;优化政府职能,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开拓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空间。
王大海[6](2014)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我国海水养殖业布局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实施生态工程养殖战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海水养殖业布局具有资源导向性、空间离散性和产业弱质性等农业布局的一般特性,从而使得海洋养殖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养殖海域附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生物与工程技术,协调好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海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选题以海水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起点的基础上,阐述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产业态势,审视海水养殖业在生物资源养护、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产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四化同步的基本原则,探寻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逻辑机理,提出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现代海水养殖业是海水养殖业产业升级的具体方向,而发展规模经济是海水养殖业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路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理论上,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海水网箱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养殖、浅海底播养殖。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涉及到环境、资源、市场、科技、投资、政策等诸多方面,其发展规模经济必须统筹安排、系统考虑、科学谋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了海水养殖业在农业经济发展、改善膳食结构、增加渔民收入、技术进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骄人业绩,但同时我国海水养殖业在养殖环境、海洋生态灾害、产业结构、水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整个世界来看,海水养殖业已经成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优质蛋白质需求的重要途径。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是: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通过养殖技术的创新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加强政府监管提升养殖质量。这些做法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指明了方向: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规划制订工作;强化政府对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科研资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有针对性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长期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积极开展规模经济的探索: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但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在经济效益、良种培育、养殖方式、病害防治、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影响了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高端发展。规模效率分析能够正确评判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规模效益。在构建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模型前提下,运用DEA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技术水平过低是导致我国当前海水养殖规模差异的主要原因。短期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应适度规模经营,着重提升海水养殖技术水平,改善资本、鱼苗、海水养殖面积规模的生产效率。从长远来说,应当实现海水养殖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提升海水养殖的规模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产业生态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未来方向,与之相应,工业化养殖就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是: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首要措施。其次,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第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袁桂林[7](2014)在《城乡分殊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从历史线索和发展的角度看,城乡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必然应该有所区别,甚至校际之间都应该有所不同。培养目标的特色化不是城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等保障条件的差距,更不应该固化现在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国农村学校应在城乡一体化保障下,在遵循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建构规律过程中稳步发展。
张沛[8](2013)在《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低碳技术优势,以保护世界环境的名义提出对进口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碳关税的实质是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尽管遭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碳关税必将成为发达国家制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中国是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产品具有明显的高能耗和高碳排特征,而且主要出口国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碳关税一旦开征将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认为,碳关税主要是通过成本控制机制、需求控制机制和创新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出口贸易抑制效应、贸易条件恶化效应、出口创新促进效应和出口流向转移效应等影响。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高能耗、高排放和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因此,碳关税实施后,高额的碳关税、低碳技术成本和碳标签、碳认证等相关销售成本的增加都将大大提升产品出口成本,从而削弱中国现有的成本优势,致使出口额明显下降;而且随着碳关税壁垒扩散效应的显现,从短期静态来看必将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甚至大大增加中小纺织企业的关停风险。但从长期动态来看,若应对得当,其倒逼机制将形成低碳技术创新增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对外投资扩大效应,进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测算碳关税及其他主要相关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业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与CO2排放强度之间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CO2排放强度越高,碳关税的实施强度也将越高,产品出口额降低幅度就越大;同时产品出口额与劳动力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将严重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产品出口额与固定资产投入之间则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中国整个纺织服装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而产品出口额与R&D投入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产品大部分属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产品,科技贡献度低。利用进出口数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及碳关税实施后可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形成影响和威胁的十五个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表明: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却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出口竞争力下滑的隐患;同时发展中国家里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和越南的出口竞争力则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服装出口方面;整个发达国家除意大利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外,其他国家都明显的落后于发展中国家,但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相对较高,美国则在十五个国家中位居末位。但随着碳关税的开征,目前的竞争格局将会被打破,中国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提高纺织服装业的低碳出口竞争力。通过建立“纺织服装低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低碳出口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显示:从成本优势角度看,随着中国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与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成本优势明显下降,同时中国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主要竞争对手国则货币贬值趋势明显;但由于中国有着较完整、先进的产业链和覆盖面广的产业集群,近年来中国内需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业成本优势有所下降,但并没消失,尤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从低碳与创新优势角度看,发达国家的人才与研发优势决定了其在纺织与低碳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并牢牢占领着全球价值链中低碳排和高附加值环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纺织与低碳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则以时尚的设计和卓越的品牌运营能力获取高额利润,因此,碳关税实施将有利于增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中国低碳创新优势虽比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各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情况看,中国同样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的未来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政府及行业和企业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有效。面对碳关税,为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本文从四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方略:从国际层面上,中国应当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同时,坚持主张“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结成“反碳关税联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并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合作,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从产业层面上,应着力于低碳创新优势的提升,在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开发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低碳市场竞争制高点;积极打造自主优势品牌,加速品牌国际化,促进产业升级;与产业链相耦合,实现产业集群低碳化、创意化发展;实施规避碳关税的出口与对外投资战略。从企业层面上,则应以碳足迹为导向,将低碳理念贯穿于从研发设计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流程环节中,通过实施全过程的低碳化管理,打造低碳企业价值链。最后,从政府的国内政策层面上,应当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并积极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理念,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实现对中国纺织服装业低碳发展的支撑与保障,从而提高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从而提高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
李璐[9](2012)在《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占全省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职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深入农业,安徽农业走向了产业化经营道路,这对以培养农业科技人员的农民职业教育来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及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新的农民职业教育理论的诉求日益迫切。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全省具有代表意义的地区进行问卷与实证调查研究,第一,全面论述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发展现状。认为供给存在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多样化、供给方式以自学为主,以函授和培训为辅、教育经费主要由个人承担、职业教育成效显着等发展现状;需求存在对政府为主体的职业教育需求呼声较高、对非农产业职业技能需求旺盛、农民普遍接受短期培训和实地观摩的供给方式以及农民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等现状。第二,清晰揭示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产生错位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错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供给主体以民间为主与需求的供给主体以政府为主,二是供给内容以传统农业技能为主与需求的以非农技能为主,三是供给方式以自学为主与需求的以培训和实地观摩为主,四是经费承担以个人承担为主与需求的以政府承担为主。本文认为,产生这些错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农民的职业教育需求缺乏调研、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定位不准确、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不足以及农民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不完善等。第三,概述国内外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杨凌示范区农民职业教育注重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且各主体教育内容侧重点鲜明,力度和手段也各不相同。英国强调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美国则注重农民的技术培训,加拿大实行实用及完善的绿色证书制度,日本推行严格的技术人才录用标准。这些发展经验对构建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建立农民职业教育理论和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第四,对安徽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前景做了简短的概述,认为挑战主要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职业教育要满足市场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农民职业教育的支持,针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特殊性的职业教育的出路等方面。随后,对安徽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做了几点展望,提出:以农民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将达成共识;安徽农业的战略转型将为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新机遇;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将得到迅速发展;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民职业教育将会得到重视;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终身化将越来越得到重视。第五,总结促进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的建议。提出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职业教育供给要以需求为导向、重视学校职业教育的各项发展及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服务与保障制度体系等发展建议。现阶段,“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及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实施,为安徽经济腾飞提供了政策保障,本文以期从农民职业教育角度为安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帮助,弥补安徽农民职业教育研究的不足,为推进安徽农民职业教育区域化、专业化服务,以达到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及皖江示范区实现产业转移做出贡献,促进安徽农业与经济全面发展。
景琴玲[10](2012)在《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职业教育是影响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发展规模、结构体系、基础建设能力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有力支撑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村城镇进程、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更好地服务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问题,对于农业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曲折发展期、快速发展期、改进与拓展期三个阶段阐述了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演变过程与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影响其发展的环境要素;结合宏观统计资料与微观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需求与参与意愿、发展实践与成效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表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度量指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4-2008年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生产率变动状况及其根源;立足于我国区域不平衡的实际,结合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已有发展模式,在借鉴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不同区域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可选模式;从优化外部环境、完善内部机制以及农业职业学校自身三个层面分析了保障我国农业职业模式运行的必要条件。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期、快速发展期、改进与拓展期三个时期,不同发展时期,其发展环境与特点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各自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推动其发展演变是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转型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外部要素与教育自身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借助陕西省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对农业职业教育需求及其参与意愿的实证分析发现,从事农业耕作的农户对农业技术培训有强烈的需求,影响农耕者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培训时间长短、对培训收益的评价和家庭收入状况;而后继农民子弟对农业职业教育能否提供非农转移性职业培训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家庭经济负担能力以及能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与文凭是影响在读学生选择农业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组织机构体系、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体系结构不合理、法律体系不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思想观念陈旧等方面的问题。(3)如何评价我国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和得到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的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已成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表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测指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2004-2008年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实证考察,结果显示:这一时期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规模效率推动的,而由于技术进步水平的限制使得农业职业教育TFP整体处于无效状态。从区域间农业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4)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典型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其发展的共同经验,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借鉴。(5)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探索出的发展模式,对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存在一些缺陷。应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与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实际,依据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因素,提出了适合我国不同区域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即东部发达地区的都市服务型总体发展模式及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和远程开放办学三类具体办学模式;适合中部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型总体发展模式及中心辐射型办学、因层制宜办学和城乡联合办学三类具体办学模式;适合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反贫困型总体发展模式及区域网络化办学,三方互动式办学和东西合作转移办学三类具体办学模式。(6)尽管不同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运行需要不同的运行条件,但是无论何种模式的运行,都需要通过外部发展环境的优化、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增强农业职业教育学校自主发展能力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二、中加两国绿色证书培训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加两国绿色证书培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概念演进 |
一、可再生能源的概念演进 |
二、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概念演进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争议 |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
二、给予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必要性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面临的法律争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适用 |
第一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分析 |
一、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 |
第二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实践反思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发展特点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欧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CPTPP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USMC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EP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五、区域贸易协定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第二节 内国法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德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日本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内国法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多边补贴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不可诉补贴制度革新的发展建议 |
二、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的发展建议 |
第二节 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对一般例外条款的适用需求 |
二、GATT1994第20 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 |
第一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反思 |
一、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发展趋势 |
三、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
二、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农业多功能视角下我国现代农民培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农业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 |
二、现代农民的概念与内涵 |
三、现代农民是多功能农业的主体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劳动力转移理论 |
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章 农业劳动力与多功能农业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现状 |
一、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动 |
二、城乡人口流动 |
三、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现状 |
一、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
二、当前多功能农业的表现特征 |
第三节 多功能农业对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要求 |
第四节 多功能农业发展及农民对多功能农业认知的案例调查 |
一、调研内容 |
二、调研结果分析 |
第三章 现代农民培育与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现代农民培育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数据处理与检验 |
三、模型结果 |
第二节 现代农民培育与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关系 |
一、模型构建 |
二、模型结果 |
三、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农民培育对象的确定和各投资主体分析 |
第一节 现代农民培育对象的确定 |
一、学习能力 |
二、年龄因素 |
三、投资风险 |
第二节 现代农民培育中各投资主体分析 |
一、个人 |
二、农业企业 |
三、政府 |
第五章 促进现代农民培育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国外成熟经验借鉴 |
一、日本加强现代农民教育培训与农村养老保险 |
二、美国加强立法丰富现代农民的培育渠道 |
第二节 做好现代农民培育的平台建设 |
第三节 促进市场对现代农民培育的投资 |
第四节 农民加强自主学习与探索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及法律与政策变迁 |
第一节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 |
一、美国 |
二、德国 |
三、印度 |
四、西班牙 |
五、丹麦 |
六、中国 |
第二节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变迁 |
一、技术研发和法律与政策初设阶段 |
二、早期商业化和法律与政策发展阶段 |
三、市场形成和法律与政策稳定阶段 |
四、形势变化和法律与政策调整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强制性制度 |
第一节 发展目标制度 |
一、美国等国家采取立法方式规定发展目标 |
二、我国和印度以规划方式对发展目标进行安排 |
第二节 强制上网制度 |
一、德国、西班牙和印度给予风电强制上网的扶持 |
二、美国和丹麦早期曾规定风电强制上网 |
三、中国的全额保障上网制度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美国的实施 |
二、缓慢发展的印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三、丹麦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尝试 |
四、形成中的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
第四节 风机制造、风电入网等技术标准制度 |
一、严格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的典范——丹麦、美国和德国 |
二、西班牙的风电入网“双向义务”要求及调度控制 |
三、中国的技术标准与机组认证要求 |
第五节 风电场建设、风机树立环保要求 |
一、美国风能利用环境保护联邦立法 |
二、德国《环境相容性监测法》关于风能利用的规定 |
三、丹麦风能利用环境立法 |
四、主要存在于各类规划中的中国风能利用环境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激励性制度 |
第一节 电价支持制度 |
一、固定电价制的代表性国家——德国 |
二、西班牙和丹麦的灵活电价制 |
三、美国早期的电价支持制度 |
四、印度《可再生能源电价令》分级确定风电电价 |
五、中国的风电“标杆电价”制度 |
第二节 直接财政补贴制度 |
一、美国和丹麦的风机装机补贴 |
二、丹麦和德国的风机更新补贴 |
三、印度实施的实际发电量补贴(GBI) |
四、中国的财政补贴制度 |
第三节 税收优惠制度 |
一、美国的税收抵免和加速折旧制度 |
二、印度的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制度 |
三、丹麦的公益性义务金减免和碳税返还制度 |
四、中国的税收优惠制度 |
第四节 融资优惠制度 |
一、美国形式多样的融资优惠安排 |
二、德国的信贷优惠措施 |
三、中国立法中对融资优惠的原则规定 |
第五节 公众参与制度 |
一、丹麦全面细致的风电公众参与制度安排 |
二、美国鼓励公众参与的措施 |
三、德国的“能源合作社”机制 |
四、中国鼓励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公共服务性制度 |
第一节 电力体制改革 |
一、美国电力体制改革实现充分竞争 |
二、欧盟“电力指令”与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电力体制改革 |
三、印度电力体制改革尝试引入竞争机制 |
四、“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公共研发制度 |
一、美国的公共研发投入和组织实施 |
二、德国的研发资金和机构支持 |
三、丹麦对风能技术研发提供专项科研基金 |
四、西班牙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支持技术创新 |
五、中国的研发支持制度 |
第三节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 |
一、丹麦《能源执政协议》对电网建设的规定 |
二、西班牙要求电网规划与风电场规划同步进行 |
三、德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要求 |
四、美国通过立法要求电网现代化改造 |
五、中国电网建设的相关规定与实践 |
第四节 征收化石能源税 |
一、丹麦的能源税制度 |
二、德国的生态税制度 |
三、美国的能源税制度 |
四、我国的环境税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国经验与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完善 |
第一节 其他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启示 |
一、成功经验 |
二、尚存问题与挑战 |
第二节 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尚存问题 |
一、成功经验 |
二、尚存问题和挑战 |
第三节 中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完善建议 |
一、科学制定发展目标,明确约束性目标的法律责任 |
二、出台能源领域基本法,同时完善相关领域立法 |
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升电网硬件水平 |
四、加大体现市场机制要求的法律与政策的适用 |
五、坚持必要的财税鼓励制度 |
六、完善公共研发制度、明确技术发展方向 |
七、扩大公众参与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书籍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研究报告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科研项目情况 |
后记 |
(4)人教版初、高中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STSE教育综述 |
1.1 STS教育到STSE教育的演变 |
1.1.1 STS教育 |
1.1.2 STSE教育 |
1.2 STSE教育与国际科学教育的结合 |
1.2.1 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与Life Science |
1.2.2 加拿大《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与Science Plus |
1.2.3 英国的SATIS课程 |
1.3 STSE教育在我国科学教育中的渗透与发展 |
1.3.1 我国STS教育的肇始 |
1.3.2 我国科学课程中实施STSE教育之初探 |
1.3.3 不同学科STSE教育研究的各自偏向 |
1.3.4 STSE教育为生物学科提供了大舞台 |
1.3.5 STS (E)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
1.3.6 STSE教育的评价 |
第2章 生物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2.1 “一纲多版”现状 |
2.1.1 中学生物学教材发展历程 |
2.1.2 中学生物学教材发展现状 |
2.2 教材的多维度比较研究 |
2.2.1 教材的横向比较 |
2.2.2 教材的纵向比较 |
2.2.3 与国外教材之间的比较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初、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
3.1.2 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 |
3.1.3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内容分析法 |
3.3.3 比较研究法 |
3.3.4 案例研究法 |
3.4 研究目的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价值 |
3.5 研究流程 |
3.5.1 研究思路 |
3.5.2 研究重点 |
第4章 初、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的要求 |
4.1 STSE教育彰显于课程基本理念 |
4.2 STSE教育反映于课程目标 |
4.3 STSE教育渗透于课程内容 |
4.4 STSE教育体现于实施建议 |
第5章 初、高中教材中STSE教育主题的比较 |
5.1 生物学与技术 |
5.2 生物学与生态文明 |
5.2.1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 |
5.2.2 生物学与环境治理 |
5.3 生物学与社会生产 |
5.3.1 生物学与工业 |
5.3.2 生物学与农业 |
5.3.3 生物学与其他产业 |
5.4 生物学与现代生活 |
5.4.1 生物学与医药 |
5.4.2 生物学与健康 |
5.4.3 生物学与职业 |
第6章 初、高中教材中STSE教育呈现方式的比较 |
6.1 目录中凸显 |
6.1.1 章、节 |
6.1.2 固定栏目 |
6.2 正文 |
6.2.1 引入 |
6.2.2 专题探讨 |
6.2.3 图表展示 |
6.3 辅栏 |
6.3.1 实验与探究 |
6.3.2 其它相关栏目 |
6.4 习题 |
6.5 网站链接 |
第7章 初、高中教材中STSE教育相关栏目的比较 |
7.1 STSE教育相关栏目 |
7.2 STSE教育专栏 |
7.2.1 初中STSE教育专栏 |
7.2.2 高中STSE教育专栏 |
7.2.3 初、高中STSE教育专栏的对比 |
7.3 STSE教育特色栏目 |
7.3.1 初中STSE教育特色栏目 |
7.3.2 高中STSE教育特色栏目 |
7.3.3 初、高中STSE教育特色栏目的比较 |
第8章 初、高中教材中STSE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8.1 STSE教育的共性与差异 |
8.1.1 STSE教育的相同点 |
8.1.2 STSE教育的差异 |
8.2 STSE教育内容的特色 |
8.2.1 初、高中教材都将生命科学史贯穿于教材始终 |
8.2.2 初、高中教材均设置“科学·技术·社会”专栏 |
8.2.3 初、高中教材在传递新知识的同时进行职业教育 |
8.2.4 初、高中教材将生物学与文学、艺术相结合 |
8.2.5 高中教材更注重科学前沿、学科交叉 |
8.3 STSE教育内容的不足 |
8.3.1 高中教材“科学·技术·社会”专栏不足 |
8.3.2 初、高中教材中科学前沿、正文图表普遍偏旧 |
8.3.3 高中教材“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数量偏少 |
8.3.4 初、高中教材中安全教育、性教育匮乏 |
8.3.5 初、高中教材中实验缺乏目录引导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STSE教育以多维度融入课程标准 |
9.2 STSE教育主题多元、呈现方式多样 |
9.3 STSE教育相关栏目种类丰富、数量待调整 |
9.4 STSE教育特色鲜明、各有侧重 |
9.5 STSE教育仍存在缺陷 |
第10章 中学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的再建设 |
10.1 研究启示 |
10.2 对生物学STSE教育的建议 |
10.2.1 对教材的建议 |
10.2.2 对教学的建议 |
10.2.3 对评价的建议 |
10.3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1.3.5 研究进程 |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人口与农民 |
2.1.2 新型职业农民 |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2.2 新型职业农民特征解析 |
2.2.1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民塑造者 |
2.2.2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者 |
2.2.3 新型职业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者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终身教育理论 |
2.3.3 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 |
3.1 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农业职业教育 |
3.1.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3.1.3 绿色证书工程 |
3.1.4 阳光工程 |
3.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现状 |
3.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解读 |
3.2.2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分析 |
3.2.3 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案例 |
3.2.4 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培育对象缺乏有效针对性,参与积极性不高 |
3.3.2 培育对象素质偏低,培育组织难度较大 |
3.3.3 培育供给与需求脱节,培育质量有待提升 |
3.3.4 培育条件需要改善,培育内容亟需优化 |
3.3.5 培育资源相对分散,培育缺乏系统监管 |
第四章 国外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 |
4.1 国外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析 |
4.1.1 德国模式 |
4.1.2 韩国模式 |
4.1.3 日本模式 |
4.1.4 美国模式 |
4.1.5 澳大利亚模式 |
4.2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经验 |
4.2.1 政府主导 |
4.2.2 政策或法律支持 |
4.2.3 财政保障 |
4.2.4 强调资格准入 |
4.2.5 丰富培育形式 |
4.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国外经验启示 |
4.3.1 提高认识,做好顶层设计 |
4.3.2 加大投入,提升培育效果 |
4.3.3 明确职责,优化政府职能 |
4.3.4 健全法制,改善培育环境 |
第五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研究 |
5.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构 |
5.1.1 培育对象 |
5.1.2 责任主体 |
5.1.3 培育目标 |
5.2 教育资源支撑体系建设策略 |
5.2.1 远程教育体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色资源 |
5.2.2 高等农业院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高端资源 |
5.2.3 农业科技机构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资源 |
5.2.4 农技推广体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撑资源 |
5.3 教育教学实施体系建设策略 |
5.3.1 创建依托农业院校的高端培训基地 |
5.3.2 建立依托农业企业的特色实训基地 |
5.3.3 健全支撑县域经济的基层培训基地 |
5.3.4 创建特色化的田间地头课堂 |
5.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建议 |
5.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认可度 |
5.4.2 加大投入力度,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基础 |
5.4.3 优化法治环境,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体系 |
5.4.4 优化政府职能,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 |
5.4.5 完善运行机制,开拓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空间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
2.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发展要素 |
2.1.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特征 |
2.1.2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产业要素 |
2.1.3 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的现实意义 |
2.1.4 现代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
2.2 规模经济与海水养殖业发展 |
2.2.1 规模经济 |
2.2.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要性 |
2.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条件 |
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产业生态理论 |
2.3.3 产业关联理论 |
2.3.4 产业结构理论 |
2.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 |
2.4.1 工厂化养殖 |
2.4.2 海水网箱养殖 |
2.4.3 海水池塘养殖 |
2.4.4 筏式养殖 |
2.4.5 浅海底播养殖 |
3.1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
3.1.1 养殖品种、结构 |
3.1.2 养殖面积 |
3.1.3 养殖产量 |
3.1.4 养殖产值 |
3.2 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
3.2.1 海水养殖业是我国成为世界海洋渔业大国的重要支撑 |
3.2.2 科技在提升生产要素品质方面的效应日渐突出 |
3.2.3 海水养殖业成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
3.2.4 海水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初步建成 |
3.2.5 海水产品加工业逐渐呈现专业化、系列化特征 |
3.3 我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3.3.1 养殖环境问题 |
3.3.2 海洋生态灾害问题 |
3.3.3 产业结构问题 |
3.3.4 水产品质量问题 |
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
4.2 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 |
4.2.1 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 |
4.2.2 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 |
4.2.3 创新养殖技术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
4.2.4 通过政府的监管与支持提升养殖质量 |
4.3 经验借鉴 |
5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5.1 开始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 |
5.2 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
5.3 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
5.3.1 工厂化养殖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5.3.2 池塘围堰养殖稳步发展 |
5.3.3 以清洁生产为主旨大力发展滩涂养殖 |
5.3.4 不断拓展浅海养殖产业发展空间 |
5.4 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
5.5 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 |
5.6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 |
5.7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5.7.1 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2 良种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3 养殖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4 病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5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6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
6.1.1 DEA 方法的基本原理 |
6.1.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
6.2 海水养殖业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基于 DEA 方法的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
6.3.1 数据处理与说明 |
6.3.2 不同规模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分析 |
6.3.3 海水养殖业效率最优规模的确定 |
6.4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 |
6.4.1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方法 |
6.4.2 海水养殖生产函数估计 |
6.4.3 实证结论 |
7 我国海水养殖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率的路径:工业化养殖 |
7.1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方向预测 |
7.2 工业化养殖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 |
7.2.1 工业化养殖的内涵 |
7.2.2 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 |
7.3 我国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8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对策 |
8.1 通过产业化运营,深化专业化分工,发展规模经济 |
8.1.1 产业化运营对于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推进机理 |
8.1.2 以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具体措施 |
8.2 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 |
8.3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
8.4 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 |
8.5 配套措施 |
8.5.1 重视政府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进程中的协调与规制作用 |
8.5.2 以保护—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系统为原则,优化养殖模式 |
8.5.3 以科技成果转化夯实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技术支撑 |
8.5.4 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提升规模效益 |
9 结语 |
9.1 结论 |
9.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城乡分殊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
二、英才教育学校集中办在城市 |
三、毛泽东赞同城乡分殊 |
四、改革开放后城乡小学课程分殊的尝试 |
五、农村“绿色证书”教育陷入窘境 |
(8)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 |
1.2.2 碳关税对出口贸易与竞争力的影响 |
1.2.3 碳关税的应对策略 |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碳关税及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碳关税概论 |
2.1.1 碳关税的涵义及由来 |
2.1.2 实施碳关税的目的和动机 |
2.1.3 碳关税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其实质 |
2.1.4 碳关税实施现状 |
2.1.5 碳关税发展趋势 |
2.2 出口竞争力理论 |
2.2.1 国际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的涵义 |
2.2.2 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
2.2.3 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2.3 环境与出口竞争力关系假说 |
2.3.1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3.2 环境标准竞相降低假说 |
2.3.3 生态倾销论 |
2.3.4 环境成本转移说 |
2.3.5 波特假说 |
第三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现状及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 |
3.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展概况 |
3.1.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规模 |
3.1.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长速度 |
3.1.3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
3.1.4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市场结构 |
3.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与挑战 |
3.2.1 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局势动荡 |
3.2.2 发展中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 |
3.2.3 后配额时代贸易壁垒愈演愈烈 |
3.3 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 |
3.3.1 指标及国家的选取 |
3.3.2 指标计算与比较分析 |
3.3.3 主成分分析及验证 |
第四章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4.1 碳关税对出口国出口贸易影响机理与效应经济学分析 |
4.1.1 出口贸易抑制效应 |
4.1.2 贸易条件恶化效应 |
4.1.3 贸易流向转移效应 |
4.1.4 出口创新增强效应 |
4.2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定性分析 |
4.2.1 短期静态影响分析 |
4.2.2 长期动态影响分析 |
4.3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定量分析 |
4.3.1 碳关税与碳排强度 |
4.3.2 研究对象说明 |
4.3.3 模型的构建 |
4.3.4 指标选取与样本数据来源 |
4.3.5 实证与经济意义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 |
5.1 成本因素 |
5.1.1 纤维原料 |
5.1.2 劳动力 |
5.1.3 市场空间与规模 |
5.1.4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
5.1.5 资本投入 |
5.2 低碳创新因素 |
5.2.1 科技研发人才与研发投入 |
5.2.2 纺织技术水平与技术设备 |
5.2.3 能源结构、低碳技术与低碳需求 |
5.2.4 品牌与营销 |
5.3 政府低碳政策因素 |
5.3.1 发达国家低碳政策 |
5.3.2 中国低碳政策 |
5.3.3 部分发展中国家低碳政策 |
5.4 汇率变动因素 |
5.5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优势与劣势 |
第六章 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方略 |
6.1 整体思路和发展战略 |
6.1.1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主张共同而有区别责任 |
6.1.2 结成反碳关税联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 |
6.1.3 以价值为导向,实施低碳化发展战略 |
6.2 行业层面:实施低碳创新优势提升战略 |
6.2.1 以高素质人才开发为先导,建立高层次竞争优势 |
6.2.2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低碳市场竞争制高点 |
6.2.3 打造自主优势品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
6.2.4 与产业链相耦合,实现产业集群低碳化创意化 |
6.2.5 实施碳关税跨越型出口与对外投资战略 |
6.3 企业层面:打造低碳企业价值链 |
6.3.1 依寻碳足迹实现全程低碳化管理 |
6.3.2 低碳设计与研发 |
6.3.3 低碳原料采购 |
6.3.4 低碳加工制造 |
6.3.5 低碳营销与服务 |
6.3.6 回收利用 |
6.4 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支撑与保障体系 |
6.4.1 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
6.4.2 倡导低碳理念引导低碳消费 |
6.4.3 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低碳政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现状 |
一、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现状 |
(一) 供给主体多元化 |
(二) 供给内容多样化 |
(三) 供给方式以自学为主 |
(四) 教育经费以村民个人承担为主 |
(五) 教育成效显着 |
二、安徽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
(一) 安徽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现状 |
(二) 安徽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问题 |
一、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错位表现 |
(一) 供给主体以民间为主与需求的以政府为主 |
(二) 供给内容以农业技能为主与需求的以非农技能为主 |
(三) 供给方式以自学为主与需求的以培训和实地观摩为主 |
(四) 经费承担以个人承担为主与需求的以政府承担为主 |
二、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产生错位的原因 |
(一) 政府对农民的职业教育需求缺乏调研 |
(二) 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定位不准确 |
(三) 政府职业教育供给内容不平衡 |
(四) 学校职业学历教育各项发展不足 |
(五)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广不够 |
第四章 中外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的经验 |
一、杨凌示范区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二、主要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 英国强调人才培养 |
(二) 美国注重技术培训 |
(三) 加拿大实行实用及完善的绿色证书制度 |
(四) 日本推行严格的技术人员录用标准 |
第五章 安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前景展望 |
一、安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职业教育要满足市场需求 |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农民职业教育的支持 |
(三)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特殊性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
二、安徽省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
(一) 以农民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会达成共识 |
(二) 农业战略转型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新机遇 |
(三) 非农类职业教育将得到迅速发展 |
(四) 与现代化农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将会得到重视 |
(五) 职业教育发展终身化将越来越得到重视 |
第六章 促进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的建议 |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 |
(一) 充分认识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二) 走政府支持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道路 |
二、职业教育供给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 |
(一) 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加大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规模 |
(二) 加大对非农产业的教育供给内容 |
(三) 创新教育方式以适宜农民为主导 |
(四)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经费供给 |
三、重视学校职业教育的各项发展 |
(一) 明确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 |
(二) 学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结合实际和体现特色 |
(三)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建设 |
四、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服务与制度体系 |
(一) 准确定位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 |
(二) 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三)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体系 |
(四)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以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体系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与科研项目 |
(10)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农业职业教育理论概述 |
2.1.1 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 |
2.1.2 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 |
2.1.3 农业职业教育的分类 |
2.1.4 农业职业教育的功能 |
2.2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概述 |
2.2.1 发展模式 |
2.2.2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2.2.3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 |
2.3 相关理论评述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3.3 供需均衡理论 |
2.3.4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5 农村教育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与环境要素 |
3.1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1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2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与特点 |
3.2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要素 |
3.2.1 经济发展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影响 |
3.2.2 政府政策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影响 |
3.2.3 社会转型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影晌 |
3.2.4 文化价值观念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影晌 |
3.2.5 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影晌 |
第四章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
4.1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需求与意愿的实证分析 |
4.1.1 调查方案及数据来源 |
4.1.2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
4.1.3 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4 实证分析结果 |
4.2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与成效 |
4.2.1 农业职业教育组织体系 |
4.2.2 农业职业教育机构数量与办学规模 |
4.2.3 农业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
4.2.4 政府资助政策实施情况 |
4.3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不足 |
4.3.2 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层次不完善 |
4.3.3 农业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不健全 |
4.3.4 农业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4.3.5 农业职业教育思想观念陈旧 |
4.3.6 农业职业教育监督评价落后 |
第五章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质量评价 |
5.1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测评方法 |
5.2 Malmquist-DEA 方法测评分析 |
5.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1 指标选择 |
5.3.2 指标体系构建 |
5.3.3 数据来源 |
5.4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生产效率测算与分析 |
5.4.1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生产效率变化趋势 |
5.4.2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5.4.3 各省份农业职业教育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
5.4.4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
5.4.5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比较与借鉴 |
6.1 世界农业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6.2 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典型模式 |
6.2.1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
6.2.2 日本:学校教育模式 |
6.2.3 美国:社区教育模式 |
6.2.4 加拿大:绿色证书教育模式 |
6.3 新兴发展中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典型模式 |
6.3.1 墨西哥:应用型办学模式 |
6.3.2 印度:教育扶贫模式 |
6.4 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6.5 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经验及启示 |
6.5.1 健全的农业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
6.5.2 多元化和规范化的经费投入体制 |
6.5.3 灵活完善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
6.5.4 教育培训内容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 |
6.5.5 严格的教师准入与审核制度 |
6.5.6 实施农业职业准入与资格证书制度 |
第七章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选择 |
7.1 我国已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
7.1.1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
7.1.2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模式探索的基本经验 |
7.1.3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
7.2.1 适应性原则 |
7.2.2 区域性原则 |
7.2.3 动力性原则 |
7.2.4 发展性原则 |
7.3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 |
7.3.1 经济发展与模式选择 |
7.3.2 区域经济、文化教育、资源差异与模式选择 |
7.3.3 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求与模式选择 |
7.4 现阶段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 |
7.4.1 东部发达地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7.4.2 中部欠发达地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7.4.3 西部不发达地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第八章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运行条件 |
8.1 优化农业职业教育外部发展环境 |
8.1.1 营造良好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氛围 |
8.1.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8.1.3 扩宽农业职业教育融资途径 |
8.1.4 建立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
8.1.5 健全农业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
8.2 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内部运行机制 |
8.2.1 形成多元化的农业职业教育供给系统 |
8.2.2 构建农业职业教育需求导向机制 |
8.2.3 创新农业职业教育组织管理机制 |
8.2.4 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
8.2.5 构建农业职业教育激励约束机制 |
8.3 增强农业职业学校自主发展能力 |
8.3.1 明确农业职业学校办学定位 |
8.3.2 提高农业职业学校办学质量 |
8.3.3 调整学校专业设置 |
8.3.4 加快学校课程体系改革 |
8.3.5 建立职业能力型教学体系 |
8.3.6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加两国绿色证书培训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D]. 刘滢泉.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农业多功能视角下我国现代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曾小利.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3]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D]. 王青松. 武汉大学, 2017(06)
- [4]人教版初、高中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的比较研究[D]. 赵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胡景祯.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6]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D]. 王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7]城乡分殊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思考[J]. 袁桂林.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03)
- [8]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 张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9]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 李璐. 安徽大学, 2012(10)
- [10]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 景琴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