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毛虫 15% 除虫脲气溶胶控制试验

马尾松毛虫 15% 除虫脲气溶胶控制试验

一、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赵正萍,颜学武,邬颖,周刚,刘跃进[1](2018)在《甜菜夜蛾增殖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替代寄主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增殖的Se-DpCPV及其复合剂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研究马尾松毛虫林间大规模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利用接种不同浓度病毒的松针饲喂马尾松毛虫幼虫,比较替代寄主增殖的Se-DpCPV和野生型Dp CPV毒力能力以及Se-DpCPV对不同龄期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水平;同时,在林间利用固定翼植保无人机喷洒不同浓度Dp CPV及其复合剂,测定各组对第1代马尾松毛虫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甜菜夜蛾增殖的Se-DpCPV和野生型Dp CPV对马尾松毛虫幼虫具有同样的感染致病能力,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73×103PIB/m L和3.36×103PIB/m L,二者毒力差异性不显着(P=0.107>0.05)。Se-DpCPV对马尾松毛虫2-5龄各龄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3×103、4.73×103、1.05×104、3.85×104 PIB/mL。当Se-DpCPV林间用量分别为375亿、750亿和1500亿PIB/hm2时,Se-DpCPV+3.2%阿维菌素复合剂防治组马尾松毛虫校正死亡率为86.05%、90.70%和94.19%,对马尾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显着高于Se-DpCPV+25%灭幼脲复合剂(66.28%、72.09%和79.07%)和Se-DpCPV(59.30%、63.95%和70.93%)。活虫Dp CPV感染率最低为80.00%,最高可达93.33%。Se-DpCPV与3.2%阿维菌素、25%灭幼脲复配,比单独使用两种药剂防治效果至少分别提高17.45%和33.72%。【结论】在林间马尾松毛虫大暴发时,在马尾松毛虫3龄以下幼虫期,使用Dp CPV+3.2%阿维菌素复合剂(750亿PIB/hm2,7.5 mL/hm2)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虫口基数,同时起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陈铁刚,李密[2](2018)在《思茅松毛虫湖南种群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选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WP、苏云金杆菌WP、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灭幼脲3号SC和氯虫苯甲酰胺SC五种制剂对思茅松毛虫4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在长沙年生2代,以幼虫在松树表皮树缝或枯枝落叶层越冬。第一代幼虫始于7月上旬至9月上旬,越冬代幼虫始于10月下旬至翌年的6月上旬。0.18%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表现出较好的前期防控效果和后期持续效果,综合防控效果可达90%左右,1 000倍剂与2 000倍剂无显着差异性;25%灭幼脲3号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防控能力,但防治10d后,防效仅为70%左右,且3个稀释浓度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松毛虫病毒防效不甚理想,主要原因与其病毒的来源存在较大关系。结果可为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监测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吕云彤,张琪慧,苑冉,曹传旺[3](2018)在《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呈频发重发态势,严重危害林业生态安全。化学防治是目前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本文基于我国森林害虫发生特点,详实阐述森林害虫化学防治中烟雾防治、注干防治、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和行为化学防治的作用、应用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化学防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曾丽琼,黄金水,蔡守平[4](2016)在《3种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文中提出采用1.2%苦参碱·烟碱可溶性液剂、25%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等3种农药不同浓度处理对马尾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苦参碱·烟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1 200倍液、1 500倍液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显着,防效均达到100%,可适用大面积生产性防治;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2 000倍,以及20%除虫脲悬浮剂1 000倍的防效也较好,药后14d的防效在95%以上。

曾凡勇[5](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查玉平,陈京元,洪承昊,王义勋,肖德林,宋德文[6](2013)在《四种仿生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4种仿生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a punctata(Walker)林间效果的结果表明,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24%虫酰肼悬浮剂、25%灭幼脲悬浮剂对马尾松毛虫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人畜、天敌均安全,适用于马尾松毛虫大面积防治。

蔡卫群,秦长生,廖仿炎,徐金柱,肖韧[7](2009)在《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Ⅲ号(D im ilinⅢ)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Ⅲ对减少松毛虫取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取食灭幼脲Ⅲ胶悬剂溶液处理的松针3 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 d后,50 mg/kg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组的幼虫平均体重下降了62.09%。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治效果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章明靖,郭文波,吴正角,陈瑞新,曾呈衔[8](2009)在《灭幼脲3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森林害虫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与阿维菌素乳油混剂及单剂对森林害虫进行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灭幼脲3号与阿维菌素乳油混剂比例1∶1,用药量0.5kg/hm2,防后25d幼虫平均死亡率93.56%,与单剂相比具有剂量少、成本低、速效的优点,值得推广。

宋漳[9](2008)在《防治马尾松毛虫绿僵菌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针对绿僵菌对马尾松毛虫致病菌株的筛选及影响致病力的温湿度因子、马尾松毛虫对绿僵菌入侵的生理反应、绿僵菌培养与菌种稳定性、绿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白僵菌混配及其增效作用和绿僵菌对林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揭示绿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控制潜能,为有效利用绿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理论依据。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供试的9个绿僵菌菌株(M103、M104、M131、M337、M187、M336、M115、M335和M189)中,金龟子绿僵菌M104和M337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有致病性,进一步对这2个菌株进行生物测定表明,M337菌株的毒力高于M104菌株,M337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有较高毒力。通过对致病菌株M104和M337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明确了它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条件、环境条件和分生孢子萌发的营养和环境条件。2个致病菌株对环境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25~28℃、pH6.5~7.0为适宜的产孢条件;温度、湿度和pH显着影响分生孢子萌发,25~28℃,pH6.5~7.5,RH>92.5%是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条件。比较而言,M337菌株比M104菌株的产孢量大、孢子萌发快、萌发率高,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适应力更强,表现出更好的开发应用潜力。2.以筛选出的绿僵菌M337和M104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致病力及温湿度影响因子与白僵菌(Bb01和Bb02菌株)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绿僵菌M337菌株与白僵菌Bb01、Bb02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相当,但绿僵菌M104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低于白僵菌Bb01和Bb02菌株。与供试的白僵菌菌株相比,绿僵菌分生孢子具有较好的耐高温和耐旱性,在高温和低湿的条件下,绿僵菌的杀虫效果优于白僵菌。林间防治结果显示,绿僵菌对第1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显着优于白僵菌,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3.马尾松毛虫对绿僵菌入侵的生理反应试验表明,幼虫被绿僵菌感染后1~4d,血淋巴中血细胞总数和可溶性蛋白浓度均显着高于同期未感染的幼虫。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感染后3d、4d、6d幼虫体壁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过氧化物酶,以及血淋巴中过氧化物酶的变化。结果显示,绿僵菌的侵染对寄主昆虫的蛋白质代谢产生影响,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减弱趋势。4.通过对金龟子绿僵菌M337菌株液固两相发酵技术的研究,优化控制发酵过程,筛选出玉米粉(2份)+麦麸(2份)+谷壳(2份)为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配方,液体种子发酵周期72h,初始接种量控制在25%为宜。保持培养温度25~28℃和环境湿度83~94%左右,同时选择合适的覆盖物可降低杂菌的污染。固态发酵周期11d,菌粉干燥温度控制在35℃,时间24h,可缩短生产周期。此外,研究了2种含铜化学杀菌剂(30%氧氯化铜和耐克铜)对绿僵菌生长、产孢的影响和对杂菌的抑制作用,在0.05%~0.15%浓度范围内,2种杀菌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的菌落形成没有明显影响。而耐克铜在0.05%~0.15%浓度时能显着地增加金龟子绿僵菌的产孢量,并有缩短产孢时间的作用。研究还表明2种杀菌剂对杂菌(根霉、曲霉和青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迅速增强。试验结果对绿僵菌菌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5.对6个绿僵菌菌株(M337、M103、M104、M115、M335和M336)的液体深层培养研究表明,绿僵菌M337、M103、M104、M115菌株能通过微循环产孢方式形成液生分生孢子,微循环产孢现象的发生与菌株有一定的相关性。绿僵菌在固体和液体培养中产生不同形态的分生孢子,绿僵菌M337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液生分生孢子为单孢、卵圆形到近球形,大小3.17~4.51μm×2.51~3.34μm,与气生分生孢子有明显差异。以M337菌株为对象研究了在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下绿僵菌生长和产孢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与培养基成分密切相关。不同的碳、氮源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具有显着影响。蔗糖是液体深层培养液生分生孢子的理想碳源,而花生饼粉、豆饼粉则是较理想的氮源,且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与培养基氮源的性质有关,复杂的氮源比简单的氮源更有利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在供试的8种碳源和6种氮源相互组配的培养液中,以蔗糖+花生饼粉的组合最佳,液生分生孢子产量达14.13×109个孢子·L-1。同时,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比率与培养液的碳氮比有关,培养液的C/N为3:1时,可使液生分生孢子的产出率最高。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促进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Mo为最重要的影响元素,其次是Zn,而B、Cu、Fe、Mn、Mo、Zn的协同作用将有力促进液生分生孢子的产生。在培养基中添加VB6+VH或复合维生素B能有效促进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不同的氨基酸对绿僵菌生长及液生分生孢子形成影响很大,天门冬酰胺和L-丙氨酸有利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光照对绿僵菌生长和液生分生孢子产量均无显着影响。但培养温度显着影响其生物量和液生分生孢子的产出率。25~28℃为适宜的培养温度,但28℃时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最高。同时,培养液的pH也显着影响绿僵菌的生长和产孢,以pH6.5~6.8为宜,但pH6.8时产孢量最大。对3株绿僵菌(M337、M103和M115)在不同含量的吐温80培养液中进行液体深层培养研究表明,吐温80对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具有显着的影响,培养基中吐温80含量在0.6~1.0%之间时,可获得最大的产孢量。磁化水对供试的3株金龟子绿僵菌(M337、M103、M104)和1株贵州绿僵菌(M115)的液生分生孢子形成影响显着,但对生物量无显着影响。适当磁化强度的磁化水能显着提高绿僵菌M337和M103菌株的液生分生孢子产量,但试验也显示不同菌株对磁化水的生物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马尾松毛虫毒力的生物测定显示,绿僵菌M337菌株的液生分生孢子对马尾松毛虫具有较高的侵染力,仅比气生分生孢子的毒力略低。因此,绿僵菌液体发酵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6.对金龟子绿僵菌M337菌株进行继代培养,探讨了6种常见培养基、4种碳源和氮源以及6个碳氮组合培养基对菌种稳定性、产孢量、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绿僵菌的变异虽然主要受控于菌株自身的遗传特性,但同时也受培养基组成性质的影响。常见的6种培养基以营养贫乏的CMA和WBA最易发生变异,PPDA较稳定。动物性氮源较植物性氮源稳定,以麦芽糖和乳糖为碳源比较稳定。在不同碳氮比试验中,供试菌株在C/N比为2:1的培养基上比较稳定。7.对8种化学杀虫剂(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21%灭杀毙乳油、25%灭幼脲Ⅲ悬浮剂、20%杀灭菊酯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18%杀虫双水剂)与绿僵菌M337、M103、M104、M115、M335和M336菌株的相容性以及菌药混配的增效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化学杀虫剂皆对绿僵菌分生孢子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浓度愈高,抑制作用愈强,但次亚致死剂量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小。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M337+杀灭菊酯(80000×)、M337+敌杀死(60000×)、M337+辛硫磷(10000×)、M337+灭杀毙(25000×)、M337+灭幼脲Ⅲ(15000×),其LT50比单用绿僵菌M337(1.9×1010个孢子·L-1)分别缩短了9d、7d、6d、5d和3d,增效作用明显。8.绿僵菌和白僵菌混合使用经共毒系数分析,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毒力增加了1.78倍。林间防治试验结果也表明,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显着优于单独使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增效作用明显。9.在施用绿僵菌菌剂前后,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的T测验、节肢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格局及马尾松林群落特征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绿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种群控制作用明显,对非目标无脊椎动物不具有明显的影响,并且改善了整个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余培旺[10](2007)在《农药对武夷山景区马尾松林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调查了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林防治区与未防治对照区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防治区节肢动物群落的目、科、种和个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防治区比对照区少了2目(脉翅目和竹节虫目)4科30种2 044个个体数。对照区具有较大的物种丰富度S、个体数N、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和较小的优势度指数C。分析认为对照区林分的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大于防治区林分的。

二、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甜菜夜蛾增殖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接种方法及检查方法
        1.2.2 Se-DpCPV和Dp CPV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测试
        1.2.3 Se-DpCPV对不同龄期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测试
        1.2.4 林间防治试验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e-DpCPV和DpCPV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比较
    2.2 Se-Dp CPV对各龄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比较
    2.3 不同处理区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2)思茅松毛虫湖南种群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研究方法
        1.3.1 生物学特性调查
        1.3.2 化学防治试验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生活史
        2.2.2 生活习性
    2.3 防控药剂筛选
3 结论与讨论

(3)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防治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现状
2 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技术
    2.1 烟雾防治
    2.2 注干防治
    2.3 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
    2.4 行为化学防治
3 展望和对策

(4)3种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2.1 试验药剂及处理剂量
        1.2.2 试验设计
        1.2.3 施药时间及方式
    1.3 调查方法
        1.3.1 调查方法
        1.3.2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5)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四种仿生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7)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1.2 试验仪器
        1.1.3 供试虫源
    1.2 试验方法
        1.2.1 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1.2.2 幼虫取食灭幼脲Ⅲ号后的排粪量变化
        1.2.3 林间罩笼试验
        1.2.4 林间小区试验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尾松毛虫中毒后症状及对取食的影响
    2.2 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毒力的室内测定
    2.3 室内和林间应用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比较
    2.4 灭幼脲Ⅲ号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毒杀效果
        2.4.1 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用药后死亡率差异
        2.4.2 平均死亡速率的差异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3.1 灭幼脲Ⅲ号的杀虫效果评价
    3.2 灭幼脲Ⅲ号在不同世代表现的杀虫效果差异

(9)防治马尾松毛虫绿僵菌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绿僵菌分类现状
        1.2 绿僵菌生物学
        1.3 绿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理
        1.4 寄主昆虫防御体系
        1.5 绿僵菌发酵生产
        1.6 绿僵菌剂型开发应用
        1.7 绿僵菌商品化与应用
        1.8 我国应用绿僵菌防治农林害虫的研究概况
    2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2.1 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性
        2.2 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天敌
        2.3 当前治理马尾松毛虫的主要技术措施
        2.4 利用绿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现状
        2.5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绿僵菌菌株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及供试昆虫
        1.2 绿僵菌致病菌株筛选
        1.3 营养条件对绿僵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试验室常用培养基对绿僵菌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1.3.2 不同碳源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1.3.3 不同氮源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1.3.4 培养基不同C/N比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1.4 环境条件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1.4.1 温度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1.4.2 光照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1.4.3 pH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1.5 营养条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5.1 碳源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1.5.2 氮源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1.5.3 油类物质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1.6 环境条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6.1 温度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1.6.2 湿度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1.6.3 pH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僵菌菌株筛选
        2.2 营养条件对M_(104)和M_(337)菌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2.2.1 不同培养基对M_(104)和M_(337)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2.2 不同碳源对产孢的影响
        2.2.3 不同氮源对产孢的影响
        2.2.4 不同C/N比对产孢的影响
        2.3 环境条件对M_(104)和M_(337)菌株产孢的影响
        2.3.1 温度对产孢的影响
        2.3.2 光照对产孢的影响
        2.3.3 pH对产孢的影响
        2.4 营养条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4.1 碳源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4.2 氮源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4.3 油类物质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5 环境条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5.1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5.2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5.3 pH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3 讨论
第二章 绿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及供试昆虫
        1.2 生物测定
        1.3 数据处理
        1.4 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绿僵菌和白僵菌致病力比较
        1.5 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绿僵菌和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力比较
        1.6 林间防治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比较
        2.1.1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2.1.2 各时段的毒力
        2.1.3 致死浓度(LC)比率测定
        2.2 不同温湿度下绿僵菌和白僵菌致病力比较
        2.3 不同温湿度下绿僵菌和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力比较
        2.4 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效果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马尾松毛虫对绿僵菌入侵的生理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和虫源
        1.2 绿僵菌感染方法
        1.3 血细胞总数的测定
        1.4 血淋巴可溶性蛋白浓度的测定
        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淋巴中血细胞总数和可溶性蛋白浓度的变化
        2.2 体壁组织可溶性蛋白组份的变化
        2.3 血淋巴和体壁组织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3 讨论
第四章 绿僵菌分生孢子培养
    第一节 液固两相培养
        1 培养参数优化控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菌种
        1.1.2 液体种子培养基及液体种子制备
        1.1.3 浅盘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1.1.4 固体发酵浅盘的消毒及接种
        1.1.5 接种量对产孢的影响
        1.1.6 液体种子发酵时间
        1.1.7 培养温度对产孢的影响
        1.1.8 培养环境湿度对产孢的影响
        1.1.9 浅盘培养覆盖方式对产孢的影响
        1.1.10 产孢高峰的测定
        1.1.11 菌剂烘干处理
        1.2 结果与分析
        1.2.1 浅盘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1.2.2 接种量对产孢的影响
        1.2.3 液体种子发酵时间
        1.2.4 培养温度对产孢的影响
        1.2.5 环境湿度对产孢的影响
        1.2.6 浅盘培养覆盖方式对产孢的影响
        1.2.7 产孢高峰的测定
        1.2.8 菌剂烘干处理
        1.3 小结与讨论
        2 含铜杀菌剂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化学杀菌剂来源及配制浓度
        2.1.2 供试菌株
        2.1.3 杀菌剂对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影响测定
        2.1.4 杀菌剂对菌落生长影响和对杂菌的抑制作用
        2.1.5 浅盘生产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杀菌剂对绿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2 杀菌剂对绿僵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2.2.3 杀菌剂对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2.2.4 杀菌剂对杂菌的抑制作用
        2.3 讨论
    第二节 液体深层培养
        1 液生分生孢子产孢菌株筛选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菌种
        1.1.2 培养基成分
        1.1.3 试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液体培养产物形成过程及微循环产孢现象
        1.3 小结
        2 液生分生孢子形成条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种
        2.1.2 基础培养基成分
        2.1.3 碳氮源组合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1.4 碳氮含量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1.5 微量元素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1.6 生长辅助物质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1.7 氨基酸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1.8 温度和光照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1.9 pH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1.10 接种和培养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培养时间液生分生孢子产量变化
        2.2.2 碳氮组合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2.3 碳氮含量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2.4 微量元素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2.5 生长辅助因子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2.6 氨基酸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2.7 温度和光照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2.8 pH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3 吐温80对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种
        3.1.2 培养基配制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吐温80培养液中菌体发育情况
        3.2.2 吐温80对生物量及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4 磁化水对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菌种
        4.1.2 磁化水生产
        4.1.3 培养基成分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和分析
        4.2.1 磁化水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和生物量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5 液生分生孢子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种及供试昆虫
        5.1.2 培养液成分
        5.1.3 毒力测定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测试验概况
        5.2.2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5.2.3 各时段的毒力
        5.3 讨论
第五章 绿僵菌菌种稳定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1.2 培养基
        1.3 生产速率与产孢量测定
        1.4 生物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落局变现象
        2.2 不同培养基对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影响
        2.3 碳源对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影响
        2.4 氮源对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影响
        2.5 C/N比对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影响
        2.6 致病力的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绿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白僵菌混配及其增效作用
    第一节 绿僵菌与化学杀虫剂混配及其增效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和供试昆虫
        1.2 化学杀虫剂及配制浓度
        1.3 分生孢子萌发力测定
        1.4 生物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2.1.1 化学杀虫剂对M_(103)菌株萌发率的影响
        2.1.2 化学杀虫剂对M_(104)菌株萌发率的影响
        2.1.3 化学杀虫剂对M_(115)菌株萌发率的影响
        2.1.4 化学杀虫剂对M_(335)菌株萌发率的影响
        2.1.5 化学杀虫剂对M_(336)菌株萌发率的影响
        2.1.6 化学杀虫剂对M_(337)菌株萌发率的影响
        2.2 菌药混用的增效作用
        3 讨论
    第二节 绿僵菌与白僵菌混配及其增效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及供试昆虫
        1.2 绿僵菌和白僵菌混剂联合毒力测定
        1.3 林间防治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僵菌和白僵菌混剂联合毒力作用
        2.2 绿僵菌和白僵菌及其混剂林间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效果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绿僵菌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设置情况及林分状况
        1.2 调查方法
        1.2.1 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调查
        1.2.2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1.3 群落参数的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菌前后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
        2.2 施菌前后各施菌区节肢动物群落空间垂直分布格局
        2.3 施菌前后各施菌区群落特征
    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1 结论与讨论
    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3 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10)农药对武夷山景区马尾松林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1.2 防治方法
    1.3 标准地设立
    1.4 马尾松林生物类群的调查方法
        1.4.1 林冠层类群的调查
        1.4.2 林下层类群的调查
    1.5 标本鉴定
    1.6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药防治对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的影响
    2.2 农药防治对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的影响
    2.3 农药防治对昆虫群落不同类群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四、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甜菜夜蛾增殖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应用研究[J]. 赵正萍,颜学武,邬颖,周刚,刘跃进. 应用昆虫学报, 2018(06)
  • [2]思茅松毛虫湖南种群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J]. 陈铁刚,李密. 湖南林业科技, 2018(03)
  • [3]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J]. 吕云彤,张琪慧,苑冉,曹传旺.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3)
  • [4]3种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J]. 曾丽琼,黄金水,蔡守平. 防护林科技, 2016(11)
  • [5]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6]四种仿生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J]. 查玉平,陈京元,洪承昊,王义勋,肖德林,宋德文. 中国森林病虫, 2013(06)
  • [7]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J]. 蔡卫群,秦长生,廖仿炎,徐金柱,肖韧. 广东林业科技, 2009(04)
  • [8]灭幼脲3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森林害虫试验[J]. 章明靖,郭文波,吴正角,陈瑞新,曾呈衔.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2)
  • [9]防治马尾松毛虫绿僵菌的应用基础研究[D]. 宋漳.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1)
  • [10]农药对武夷山景区马尾松林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 余培旺.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7(04)

标签:;  ;  ;  ;  ;  

马尾松毛虫 15% 除虫脲气溶胶控制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