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专项奖金审计特点 建立专项资金审计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霍圣录[1](2021)在《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发行体育彩票是我国基于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1994至今,中国体育彩票已历经了27年。据统计,我国体育彩票销售量总计达到了2.15万亿元,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超过5600亿元,为公益事业、养老事业、民政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有效地促进了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建设。随着体育彩票公益金募集大幅增长、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不断提升、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以及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存在乱象等新形势,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迫在眉睫。因此,进行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就显得尤为必要。开展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可以促进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体育彩票公益金更好地规范管理,促进体育事业更好地健康发展。相关研究有利于丰富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建立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理论意义,有利于强化绩效的理念,有利于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效率等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绩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梳理了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对比分析法,从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体系、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成效评析等五个方面进行一一分析。自1994年体育彩票发行以来,主要贡献体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体育事业发展、助推公益事业发展等三个方面。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范围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全民健身全面化、公共服务体系化、赛事活动多元化、体育扶贫常态化。(2)规划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构建。围绕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构建的指导原则、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体系、方法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及其结果应用分析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遵循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可比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从目标的含义、重要性、目标管理的意义进行目标的设置,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分为四个层级,界定了主客体、工作范围及工作程序,通过建立标准体系,选择了德尔菲法、文本分析法、系统综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机器学习法进行本文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构建。(3)构建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政策、报告和文献的分析,归纳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预评价指标表。在此框架基础上,根据指标相关绩效评价理论、评估目的与原则,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评议,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层次模型并计算了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构建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指标、影响指标);17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4)确定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各级指标权重。研究发现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四项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较为均衡,其中,产出指标的权重系数最高(0.2611),过程指标和投入指标次之,分别为0.2512和0.2497,影响指标最低,为0.2380。为此,在针对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的实际评估中,需更加重视产出方面的几个因素及相应的评估结果。(5)评估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建立的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全国和江浙沪皖的体育事业年鉴的公开统计数据,对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进行的实证评价研究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可行的,指标数据采集方式是合理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推广性。首先,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14-2017年四年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部分指标进行了绩效评价。其次,对数据较为全面的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四个省市2018年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进行了全指标体系的绩效评价,排名依次为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6)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科学评价延展性。运用机器学习中的经典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探索分析。首先,使用了非监督学习情形下的k均值聚类算法模型,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14-2017四年使用情况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分类结果。其次,监督学习下的经典回归分析模型运用了线性岭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决策树回归模型,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各模型的20018年预测结果。其中,随机森林算法回归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该模型预测的结果与2018年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全指标评价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研究提出了五个对策与建议:一是政策制度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法制体系。在国家层面立法:健全宏观层面顶层法律法规。在部级层面立规:订立中观层面部局管理规定。在省级层面立制:建立微观层面省级实操制度。二是意识认识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共同认识。在社会层面:建立社会公益的意识。在管理层面:树立绩效管理的意识。三是资金管理层面:明确责权分工、形成科学机制。工作机制上: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预算管理上:实施预算管理制度。过程管理上: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审计管理上:开展事后经费审计。四是资金分配层面:合理使用资金、科学分配方式。在领域分配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项目分配要优化分配、引入竞争。平衡分配要注重绩效、奖罚分明。五是绩效评价层面: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指标体系。系统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公益金绩效评价报告、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寻求智力支持数据支撑。
王菲月[2](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资金审计研究 ——以Y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资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吴迪[3](2021)在《B地区脱贫攻坚专项资金跟踪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博[4](2020)在《绩效棱柱模型在X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地方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影响着地方的综合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首要目标。企业信息化管理日益严峻,如何将信息作用于企业经营决策,成为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新经济理念要求企业进行全方位综合发展,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欠缺综合发展的考量,以及缺乏相对完整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导致我国绩效评价处于一个模式单一、指标不统一、体系不完善的状态,影响着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梳理了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对绩效相关理论逻辑分析后,将绩效棱柱模型基于三重绩效理论进行合理的拓展。立足于国有企业,首先对X公司现有的绩效评价进行问题分析,找出现有企业绩效评价的不足,分析引入绩效管理模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X公司实际状况,确定与企业有关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其次,根据行业特点搜集有关地方国有企业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绩效评价标准,依据对现有数据了解,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结合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绩效目标分别从棱柱绩效模型的五个维度去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起棱柱绩效评价体系,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进行问卷设计,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个层级的指标权重,带入X公司相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最后,将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数据运用功效系数法进行无纲量化,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进行组合评价。将评价的最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X公司的现阶段的绩效管理进行评价说明,在公司的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组织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做出总结。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是在三重绩效理论基础上对绩效棱柱模型拓展的创新,建立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棱柱模型对X公司应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信息化管理与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棱柱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引入综合绩效评价具备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拓展后的绩效棱柱评价体系具有更全面的指导意义,可以形成绩效评价的良性循环,更好的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在应用绩效棱柱模型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时,需要对组织构架进行改善,调整,以适应企业绩效全局化,综合化管理,整合企业现有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第四,应用绩效棱柱模型时,各个维度的指标标准不完善,体系建立可以促进行业建立自己的指标标准,以及国家完善更多的定性指标体系标准。同时在撰写过程中由于我国国有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不一致和数据限制等问题,评价体系在指标选取上有所局限,文章在结论部分对这些局限性进行了说明,并对以后的绩效评价发展提出了展望。
李秋萱[5](2020)在《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J县为例》文中指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把扶贫工作定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工作重点,加快贫困人口脱贫的进程。确保到了2020年,我们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体脱贫,贫困县可以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虽然贫困人口的生活受到党和国家的密切关注,各地各级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都切实深入一线,致力于扎实推进扶贫工作,但是由于我国有些贫困地区贫困时间长,且各地造成的贫困原因都不尽相同,这对于我国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脱贫形式依旧十分严峻。而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上存在问题,在国家级贫困县尤为突出。比如:大量资金闲置、与扶贫的目标偏离、扶贫对象的范围划分不合理,扶贫的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用更加科学的管理办法,合理管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政府审计,在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旨在合理监控扶贫资金的使用,揭露违法违纪行为。对此,针对当前我国的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研究,对顺利开展扶贫工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学者们在扶贫资金审计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其次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具体研究内容,并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国家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探究了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的特征。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特点,最后以四川省J县为例,分析了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给出了优化建议。本文在现有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基础上结合国家级贫困县,根据其特点,指出了目前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政府在国家级贫困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理论,助力审计机关更好的推进落实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也对贫困县精准扶贫审计工作更好的完成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武尧[6](2020)在《调价专项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 ——以H公交公司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专项审计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审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有别于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工作更加细化、更加专业化,由于具体到某一业务,审计师可以了解每一个关键的内部控制,进而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可以帮助管理层深入地了解这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和内部控制质量。同时,基于监督审查作用,专项审计能保障公共资金高效率使用,强化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改善民生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推进廉政建设、依法行政,推动深化改革。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及政府部门均在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工作,由于受政府审计人力资源的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也会经常加入到专项审计中来,并逐渐成为专项审计的中坚力量,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公众对专项审计需求逐年提升。专项审计由于目标特定,虽然程序有别于传统财务报表审计,但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审计人员在专项审计过程中同样需要遵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首先识别专项审计中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重大错报风险,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来应对已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即进行风险应对,也即控制检查风险进而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私人小汽车迅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交通运输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H公共交通总公司是隶属于地区政府的国有独资公益性企业,其日常运作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政府补贴,所以公交企业的调价专项审计与大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本文以某事务所对H公交总公司的调价专审为切入点,结合专项审计相关理论,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其调价专项审计的审计资料、审计过程、审计结果的搜集、整理分析,结合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框架,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的方法,对H公交公司调价专项审计过程中如何识别和应对风险进而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并以点带面,提出了提高专项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本文对专项审计的理论发展与实务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书剑[7](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熊琪琳[8](2019)在《N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研究》文中提出预算执行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近年来,财政体系改革不断推进,而预算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预算执行审计作为财政审计的重点内容,对于规范预算管理起到了重大作用,因此对预算执行审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截止2017年,审计署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涉及到了31个省(区、市)、100多个中央部门和4000多家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体系逐步健全。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监督在其中发挥着“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财政体制的改革,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健全都离不开审计监督,预算执行审计在管理、绩效、改革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则有利于审计监督“免疫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以N省为研究对象,在公共财政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和免疫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N省的预算执行审计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发现了一些部门在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问题、绩效性问题以及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对N省实际情况的了解,分析了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完善N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及建议。通过对N省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审计覆盖面不广,延伸审计不充分,对预算执行审计自身的权威性有着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容易使部门预算执行单位产生问题、滋生腐败;审计关注点侧重真实合法性,对绩效性关注不够;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不够,结果转化率低,审计结果对预算管理的指导作用有限;审计信息化水平低,审计方式较为单一,预算执行审计未能采用标准化模块,统一组织的大型项目缺乏数据集中分析,预算执行审计手段、方法相对滞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预算执行审计相关法规不完善和实践操作指引匮乏,绩效审计缺乏相应判定标准以及审计人才培养和引用机智的不完善等。针对目前N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结果N省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一要完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制度,积极探索审计制度改革,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加强统筹规划,提高审计工作独立性,注重审计人才培养,科学统筹各方力量;二要引用大数据审计,提高审计覆盖面,将审计关口前移,拓宽预算执行审计覆盖广度和深度;三要强化预算执行审计的绩效性,建立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四要注重审计问题整改和审计成果的转化,要强化预算执行审计整改问责力度,要加大预算执行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吕阳[9](2019)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社会、单位、家庭、个人等都是老龄化时代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主体间的关系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别点,它们共同支撑着养老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福利多元主体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各有侧重点,为维持公平正义的社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提供了持久保障。养老服务业不仅是一项核心的民生事业,一种未来的潜力行业,而且是诸多经济现象的纽带,是决定经济能否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稳健器。所以,明确政府引导职责功能,充分运用及保证财政政策工具效率尤为关键。当前的实体养老服务业困局已成:一是生育率、死亡率低。需要直面底部顶部老龄化双重压力;二是养老金贮备严重不足。若不投资会导致亏损,投资又会面临潜在风险,养老金的收缴、发放、投资正面临选择性难题;三是代际养老压力大。中年人工作、住房、培养子女的难度陡增,无暇顾及老年人赡养,寿命延长将会面临60岁以上低龄、中龄老年人赡养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四是服务稍好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落后。养老机构普遍收费高、服务类型单一,精神赡养服务严重缺失,占比90%以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还远未形成发展体系;五是延迟退休、鼓励生育、移民等综合配套措施乏力,财政政策缺失、缺乏、滞后。为什么要研究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显而易见,主要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的上行发展,可以说,人口问题影响了一切问题,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竟预见了未来百年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就必然绕不过保障民生,人口主线和财税主线就可以充分阐释。一是计划生育的政策演变。1982年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行十分合乎当时的经济发展规律,那时的生产力水平无力承担人口指数化增长,于是长达36年的国策间接成了抑制人口快速增长的客观因素,主观上则是为了健康、有序增加人口,倘若调控不及时,就会导致人口老龄化。这不光会影响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步提升,老龄化本身还是个速度问题,当计划生育进行到2007年的时候,并未有任何放开生育的政策动静,使得一代人过后的“底部老龄化”变得异常复杂,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低生育文化养成,阻碍后期政策调控的可行性,也加快了“人口红利”消逝的速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埋下的是人口老龄化危机,劳动力、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城市群、都市圈疯狂抢人,房价突破“天花板”,这背后却是城乡、区域老龄化的倒挂,劳动增值空间的压缩,资本增值空间的扩张,间接引发收入分配失灵,阶层相对固化,道德观滑坡。但老龄化问题从科技医疗上看,却是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必经过程,综合国力提升和人均寿命提高就是最好例证,这又是“顶部老龄化”的现实表现,于是“顶部老龄化”和“底部老龄化”不期而遇,所以,当前更有必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将养老服务体系初级阶段不断推向中高级阶段。二是财税体制的政策演变。“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1994年分税制为了扭转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过低及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过低的状况,通过分税制实现了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和地方税的划分,“倒逼”地方财政发展“土地财政”,财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新预算法》形成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的“四本预算”安排,“营改增”、国地税合并、“新个税”改革等历史阶段过后,2008年有选择的结构性减税正不断转向2018年后大面积地减税减费减基金的实质性减税,税收形成“简税制、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的税制安排,结构性减税为扭转不合理税收结构,提升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减税降费,实现“降成本”和“补短板”,与拉弗曲线相呼应,社会保障深刻影响基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更是引起企业新成本和政策吸收的激烈讨论,学界普遍认为社保降费可从当前的39%左右降至20%-25%,进度还需测算,细节还需深思。同时,社保全额征收又能有效弥补养老、医疗保险资金缺口,避免养老金等支付对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使税收管理员转向税收信息员,此外,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福利彩票为非法彩票,会保证福利彩票公益金安全流入老年人福利。所以,财政政策与养老服务业本身就是内外皆有衔接的互动关系,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支出和福利彩票公益金,财政政策的积极与否事关养老服务业的科学、有序、协调发展,两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传统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随后护理保险逐步完善,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得到推广,“互联网+养老”模式成效显然,这对财政政策的有效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应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PPP模式充分应对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具体需求,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传统财政政策工具运用也需要不断丰富及完善,养老服务业本就是财政政策所必须强化针对的具体落脚点,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又是未来诸多关联产业结构升级及转化的契机,唯有颠覆劳动力人口下滑的倒退思维,才能够从容把握潜在的发展机遇。除了关注眼前发展现状、问题之外,可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及地区养老服务财政政策对现今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启示,发达国家及地区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率先步入人口老龄化,在生产力发达、综合国力强盛的背景下,丰富和发展了近现代的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总结过去、学习先进是时代发展的政策需要。老龄化程度越高,挑战就会越大,但任何事业、行业都会有机遇,对待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也应当迎难而上,单纯从经济角度上看,劳动力比例减少、生产要素调整及资金投入变化都应趁势而为,根据社会现实来解决养老服务发展过程当中的难题是首选之策。尽管如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毕竟发展的矛盾总需要因地制宜地去消除与化解,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广阔的养老产业市场,养老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完善至关重要。基于此,才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倒逼养老服务业民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将消极影响遏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伴随家庭养老能力缺失及不足,社会化、多元化、产业化养老应运而生,家庭结构、代际关系转移及空巢家庭增加,整个社会对养老服务业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各国调节、补充和完善养老服务时限也越来越紧,这无疑会促使政府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产业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提前出台,进而实现家庭单元、社会、市场等主体的协助发展。人口老龄化理论认为,老龄群体日益增加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实质上是社会资源不断倾向老年群体,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也始终以老年人口增多为依归,由此带来经济发展形式、社会治理方式、老年收入保障和养老服务供需结构的深刻影响,横梗在逐步崛起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前的是“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构建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养老服务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导论部分,拟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浩瀚研究文献的综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探讨设计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从总体上概括本文的框架及内容。第一章为养老服务业与经济学理论分析,该部分从养老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政府介入养老服务业的理论依据、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详细讨论相关的理论依据及不足。第二章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现状分析,该部分从养老服务业财政资金投入、政策环境变化、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养老服务政策蜕变、统计数据变化、养老服务成就与形势、“全面二孩”及延迟退休等方面,紧密联系财政视角的目标与定位,综合阐述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建设所发挥的作用。第三章为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问题探析,通过分析财政关联体及财政政策作用,及时发现养老服务业当中财政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进而为对策输出提供依据。第四章为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通过筛选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攫取中央民政部层面31个省份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分析。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特点,采取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并测算各地的养老机构财政性资金缺口,来简要分析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为发达国家(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通过对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英国社区照顾、德国“多代居”、日本护理供给体系和香港安老服务等不同发展类型经济体的养老服务业及财政政策经验进行借鉴,并准确评价,从中获得启发。第六章为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的建议,该部分从准确定位、设计完备的财政政策体系、有效执行、发展规范、配套措施等方面来论述养老服务业发展所需,试图为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思路。希冀能够对推进积极、健康、和谐的中国建设有所裨益。
郑钰漫[10](2019)在《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放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规模却不断扩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着资金闲置、严重损失浪费、分配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绩效审计是检查资金是否发挥预期效益,查处资金盗用挪用、闲置浪费的重要监督手段,通过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能有效促进专项资金在分配、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本文对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展开案例研究,对于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理论体系,改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PDCA-戴明循环理论为指导,阐述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理论,总结我国绩效审计的经验。结合Y县审计局对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描述绩效审计准备、现场实施、审计结果、报告和后续跟踪检查等阶段,发现审计组缺乏独立性、绩效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审计结果公开不充分、审计结果没有得到完全落实等问题。深挖产生此类问题的共性原因有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绩效审计准则尚未建立,审计人员绩效审计胜任能力不足,缺少后续跟踪审计。为提高绩效审计质量,本文借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开展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经验,从体制、法律法规、人员、审计程序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我国应建立绩效审计准则体系,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县级审计机关要积极探索如何使人财物统一,适应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级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要加强绩效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从绩效审计人员的准入、后续培训和退出等方面严把关、强管理,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人员素质;要认真落实后续跟踪审计程序,构建绩效审计的PDCA循环,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发挥作用保驾护航。
二、把握专项奖金审计特点 建立专项资金审计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专项奖金审计特点 建立专项资金审计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研究 |
2.1.1 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 |
2.1.2 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
2.2 关于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
2.2.1 关于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
2.2.2 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
2.3 关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3.1 关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研究 |
2.3.2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研究 |
2.4 关于彩票公益金的研究 |
2.4.1 关于彩票公益金管理的研究 |
2.4.2 关于彩票公益金制度的研究 |
2.4.3 关于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研究 |
2.4.4 关于彩票公益金审计的研究 |
2.4.5 关于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一般分析 |
3.1.2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一般分析 |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2.2 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理论 |
3.2.3 “5E”理论 |
3.2.4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
3.2.5 程序理论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 |
4.1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体系 |
4.1.1 管理政策 |
4.1.2 管理体制 |
4.2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情况 |
4.2.1 销售情况 |
4.2.2 筹集情况 |
4.3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情况 |
4.3.1 分配政策 |
4.3.2 中央分配 |
4.3.3 地方分配 |
4.4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 |
4.4.1 中央集中使用 |
4.4.2 体育总局使用 |
4.4.3 地方部门使用 |
4.5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成效评析 |
4.5.1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贡献 |
4.5.2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特点 |
4.5.3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 |
5.1 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 |
5.1.1 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分析 |
5.1.2 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
5.2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5.3 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 |
5.3.1 目标的含义 |
5.3.2 目标的重要性 |
5.3.3 目标管理的意义 |
5.4 绩效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
5.5 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体系 |
5.5.1 绩效评价的法律规范 |
5.5.2 绩效评价的制度规范 |
5.6 绩效评价体系的组织体系 |
5.6.1 绩效评价的主客体界定 |
5.6.2 绩效评价的工作范围 |
5.6.3 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
5.7 绩效评价体系的标准体系 |
5.7.1 评价标准分类 |
5.7.2 评价等级划分 |
5.8 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体系 |
5.8.1 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
5.8.2 德尔菲法 |
5.8.3 文本分析法 |
5.8.4 系统综述法 |
5.8.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8.6 机器学习法 |
5.9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5.10 本章小结 |
6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 预选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6.1.1 文本的纳入 |
6.1.2 文本分析步骤 |
6.1.3 结果分析 |
6.2 第一轮专家调研 |
6.2.1 调查问卷形成 |
6.2.2 专家团队选择 |
6.2.3 专家咨询结果 |
6.2.4 专家意见汇总 |
6.3 第二轮专家调研 |
6.3.1 调查问卷修改 |
6.3.2 专家咨询结果 |
6.3.3 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 |
6.4 指标权重确认 |
6.5 本章小结 |
7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7.1 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7.2 长三角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8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实证分析 |
8.1 机器学习概述及使用意义 |
8.2 实证数据概览 |
8.3 非监督学习下的聚类算法及实证分析 |
8.4 监督学习下相关回归模型与实证分析 |
8.4.1 线性岭回归模型 |
8.4.2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
8.4.3 决策树回归及树相关的模型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论文主要结论 |
9.1.1 梳理了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 |
9.1.2 规划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 |
9.1.3 构建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9.1.4 确定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各级指标权重 |
9.1.5 评估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 |
9.1.6 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科学评价延展性 |
9.2 对策与建议 |
9.2.1 政策制度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法制体系 |
9.2.2 意识认识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共同认识 |
9.2.3 资金管理层面:明确责权分工、形成科学机制 |
9.2.4 资金分配层面:合理使用资金、科学分配方式 |
9.2.5 绩效评价层面: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指标体系 |
10 创新、局限与展望 |
10.1 创新之处 |
10.1.1 研究选题与视角的创新 |
10.1.2 框架系统和指标体系的创新 |
10.1.3 发展预测的创新 |
10.2 研究的局限性 |
10.2.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性 |
10.2.2 绩效评价数据获取的全面性 |
10.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一轮) |
附件2: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二轮) |
附件3: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4:机器学习与建模相关代码 |
附件5:学习经历与科研经历 |
(4)绩效棱柱模型在X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绩效评价追溯及发展历程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已有文献的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绩效评价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战略管理理论 |
2.1.4 三重绩效理论 |
2.1.5 企业社会责任“方圆模型” |
2.2 绩效棱柱模型 |
2.2.1 绩效棱柱模型的主要理论 |
2.2.2 绩效棱柱各个要素作用以及其内在联系 |
2.2.3 绩效棱柱模型应用范围以及环境、现状 |
2.3 绩效评价的其他方法 |
2.3.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法 |
2.3.2 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 |
2.3.3 平衡计分卡 |
2.3.4 主要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三章 X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X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和发展现状 |
3.1.2 公司组织框架 |
3.2 X公司绩效评价现状 |
3.2.1 绩效评价制度 |
3.2.2 绩效评价指标构成 |
3.2.3 绩效评价考核周期 |
3.2.4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3.3 X公司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不能满足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
3.3.2 过分注重财务指标 |
3.3.3 公司各部门缺乏沟通和交流 |
3.4 X公司引入绩效棱柱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4.1 引入绩效棱柱法的必要性 |
3.4.2 引入绩效棱柱法的可行性 |
第四章 X公司绩效棱柱模型的框架设计 |
4.1 整体框架 |
4.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4.3 不同层面利益相关者划分 |
4.3.1 经济效益层面 |
4.3.2 社会效益层面 |
4.3.3 生态效益层面 |
4.4 绩效棱柱指标选取及设计流程 |
4.4.1 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 |
4.4.2 完善企业组织框架 |
4.4.3 绩效指标选取原则 |
4.4.4 三重绩效下绩效棱柱的指标设计 |
4.5 公司评价指标选取 |
4.5.1 股东层面的评价指标 |
4.5.2 监管机构的评价指标 |
4.5.3 员工层面的评价指标 |
4.5.4 合作商层面的评价指标 |
4.5.5 债权人层面的评价指标 |
4.5.6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6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1 权重确定的方法 |
4.6.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五章 绩效棱柱模型在X公司的具体应用 |
5.1 X公司绩效指标综合评分及分析 |
5.1.1 绩效指标评价标准 |
5.1.2 X 公司绩效指标综合评分 |
5.1.3 绩效指标综合评分结果分析 |
5.1.4 维度组合评价 |
5.2 绩效棱柱法实施的组织保障 |
5.3 绩效棱柱法实施的制度保障 |
5.4 绩效棱柱法实施的技术保障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5)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J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特点及现状分析 |
(一)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特点 |
(二)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特点 |
(三)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现状 |
四、J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 |
(一)J县基本情况 |
(二)J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过程 |
(三)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五、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优化建议 |
(一)加强全过程跟踪审计、增强精确性 |
(二)创新审计方法,扩大覆盖面 |
(三)完善审计报告内容,加强成果运用 |
(四)加强审计整改监督,强化审计问责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调价专项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 ——以H公交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1.3 研究文献述评 |
2.2 专项审计的相关内容 |
2.2.1 专项审计的内容和特征 |
2.2.2 专项审计的基本原则 |
2.3 专项审计中风险识别的相关内容 |
2.3.1 审计风险的定义 |
2.3.2 专项审计中的风险识别 |
2.4 专项审计中的风险应对 |
第三章 H公交公司调价专项审计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
3.1 H公交公司业务简要介绍与分析 |
3.2 H公交公司调价专项审计中的风险识别 |
3.2.1 H公交公司调价专审中风险识别的方法、程序与重大审计领域 |
3.2.2 H公交公司运营成本的分析与风险识别 |
3.3 H公交公司调价专项审计中的风险应对 |
3.3.1 营运成本审计中的风险应对 |
3.3.2 固定资产项目审计中的风险应对 |
第四章 提高专项审计质量的政策建议 |
4.1 建立专项审计评估制度 |
4.2 建立绩效调查评价制度 |
4.3 完善专项审计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 |
4.4 建立多层次后续跟踪整改机制 |
4.5 树立风险导向的审计意识 |
4.6 开展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8)N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概念的文献回顾 |
1.2.2 关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作用的文献回顾 |
1.2.3 关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问题及成因的文献回顾 |
1.2.4 完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建议的文献回顾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预算执行审计理论概述 |
2.1 预算执行审计的内涵 |
2.1.1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概念 |
2.1.2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 |
2.1.3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特征 |
2.2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 |
2.2.1 重点关注预算编制及预算调整情况 |
2.2.2 重点关注预算支出情况 |
2.2.3 重点关注重大项目实施及绩效情况 |
2.2.4 重点关注非税收入征缴及财务管理情况 |
2.3 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 |
2.3.1 以内控制度为基础,查找管理缺陷 |
2.3.2 以专项资金为线索,追查资金去向 |
2.3.3 以收据票证为依据,查找收费漏洞 |
2.3.4 以银行账户为关键,查找疑点线索 |
2.3.5 以上下往来为重点,揭露幕后交易 |
2.4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理论基础 |
2.4.1 公共财政理论 |
2.4.2 受托责任理论 |
2.4.3 免疫系统理论 |
3 N省预算执行审计现状分析 |
3.1 N省预算执行审计主客体介绍 |
3.1.1 N省部门概况 |
3.1.2 N省审计厅概况 |
3.2 预算执行审计实施过程 |
3.2.1 确立审计目标及范围 |
3.2.2 明确审计的具体内容 |
3.2.3 确定审计组织分工 |
3.2.4 选择合适的审计技术方法 |
3.2.5 审计发现问题 |
3.2.6 审计整改情况及建议 |
4 N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的及成因分析 |
4.1 N省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审计覆盖面有限,延伸审计不充分 |
4.1.2 审计关注点侧重真实合法性,对绩效性关注不够 |
4.1.3 审计结果转化率低,整改力度不到位 |
4.1.4 审计信息化水平低,审计方式较为单一 |
4.2 N省预算执行审计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
4.2.2 预算执行审计相关法规不完善和实践操作指引匮乏 |
4.2.3 绩效审计缺乏相应判定标准 |
4.2.4 审计人才培养和引用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制度 |
5.1.1 积极探索审计制度改革,加强审计理论研究 |
5.1.2 加强统筹规划,提高审计工作独立性 |
5.1.3 注重审计人才培养,科学统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 |
5.2 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大数据审计,扩大审计覆盖面 |
5.2.1 审计关口前移 |
5.2.2 拓宽预算执行审计覆盖广度和深度 |
5.3 强化预算执行审计的绩效性 |
5.3.1 关注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
5.3.2 建立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
5.4 注重审计问题整改和审计成果的转化 |
5.4.1 要强化预算执行审计整改问责力度 |
5.4.2 要加大预算执行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养老服务业与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养老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养老服务业的特点 |
第二节 政府介入养老服务业的理论依据 |
一、养老服务业的公共财政运行逻辑 |
二、养老服务业的福利多元方式 |
三、养老服务业的人口老龄化发展动因 |
四、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社会正义 |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政府购买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二、税收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财政直接投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四、财政补贴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进程 |
一、老龄化对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产生直接影响 |
二、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的现状 |
三、财政政策实施对养老服务消费结构产生间接影响 |
第二节 养老服务业各类投资迅速增长 |
一、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政策环境 |
二、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持概况 |
三、中央财政资金的投入范围 |
四、部分地区养老服务的财政差异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体系构造的财政措施 |
一、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衔接 |
二、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
三、“互联网+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手段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偏移及侧重 |
一、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演变 |
二、城市养老服务业 |
三、农村养老服务业 |
第五节 养老服务业的现实发展要素 |
一、“全面二孩”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
二、延迟退休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
第三章 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政策执行力不强 |
一、法律法规配套不够齐全 |
二、财政绩效管理监督不力 |
三、财政资金的部门耗损 |
四、基层政府分配财政资金的能力羸弱 |
第二节 养老服务业政府购买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受惠群体较小 |
二、专业医护人员占比很低 |
三、社会组织被动服务 |
四、缺乏法制化考核评价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政策的立法难题 |
二、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狭窄 |
三、营利性及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税收政策差异 |
四、税收政策运用还不够严谨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的财政直接投入乏力 |
一、财政性资金支持结构不太合理 |
二、财政直接投入养老服务机构床位面临困境 |
三、养老服务业的土地供给存在问题 |
第五节 养老服务业财政补贴缺乏可操作性 |
一、老年人居家选择的财政补贴分类失准 |
二、财政补贴形式冗杂 |
三、养老机构的财政补贴不均及趋同 |
第四章 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模型构建 |
一、模型变量的选取 |
二、样本及数据来源 |
三、实证模型的构建 |
四、Hausman检验及固定效应回归结果 |
第二节 分区域实证分析 |
一、东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二、中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三、西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养老机构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一、VAR模型结果 |
二、分位数回归 |
三、财政资金缺口测度模型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 |
二、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二节 英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英国社区照顾 |
二、英国社区照顾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英国社区照顾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三节 德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 |
二、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财政政策经验 |
三、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借鉴 |
第四节 日本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
二、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五节 中国香港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香港安老服务 |
二、香港安老服务财政政策经验 |
三、香港安老服务财政政策借鉴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的准确定位 |
一、明确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出责任 |
二、优先发展PPP模式 |
第二节 设计完备的财政政策体系 |
一、构建合理的央地财政关系 |
二、“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构建 |
三、完善“涉老”税收政策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
一、建立财政绩效管理监督机制 |
二、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措施 |
一、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
二、建立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
三、“互联网+养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绩效审计的政策法规研究 |
1.2.2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与对策 |
1.2.3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案例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
第2章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政专项资金 |
2.1.2 绩效审计 |
2.2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PDCA-戴明循环理论 |
2.3 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思路 |
2.3.1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程序 |
2.3.2 绩效审计准备阶段 |
2.3.3 绩效审计现场实施阶段 |
2.3.4 绩效审计报告阶段 |
2.3.5 后续跟踪检查阶段 |
第3章 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
3.1 案例基本情况 |
3.1.1 Y县审计局 |
3.1.2 Y县疾控中心 |
3.2 审计实施过程 |
3.2.1 审前调查 |
3.2.2 审计的目标、对象、范围和重点 |
3.2.3 审计风险评估与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
3.2.4 审计评价指标选择 |
3.2.5 组织分工与时间安排 |
3.3 绩效审计结果 |
3.3.1 疾病防控专款收支情况 |
3.3.2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 |
3.3.3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
3.4 绩效审计报告 |
第4章 本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本次审计存在的审计问题 |
4.1.1 审计组缺乏独立性 |
4.1.2 绩效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 |
4.1.3 绩效审计结果公开不充分 |
4.1.4 绩效审计结果未完全落实 |
4.2 本次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 |
4.2.2 绩效审计准则尚未建立 |
4.2.3 审计人员绩效审计胜任能力不足 |
4.2.4 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不完善 |
4.2.5 缺少后续的跟踪审计 |
第5章 改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建议 |
5.1 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
5.1.1 世界主要国家审计体制 |
5.1.2 实行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 |
5.2 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法规 |
5.2.1 构建绩效审计准则框架 |
5.2.2 完善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5.3 加强绩效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
5.3.1 绩效审计人员职业准入 |
5.3.2 绩效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 |
5.3.3 绩效审计人员考核和退出机制 |
5.4 落实后续跟踪审计 |
5.4.1 构建绩效审计PDCA循环 |
5.4.2 加强县审计机关后续跟踪审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把握专项奖金审计特点 建立专项资金审计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D]. 霍圣录.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资金审计研究 ——以Y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资金为例[D]. 王菲月.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3]B地区脱贫攻坚专项资金跟踪审计研究[D]. 吴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4]绩效棱柱模型在X公司的应用研究[D]. 王博.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J县为例[D]. 李秋萱. 西南政法大学, 2020(07)
- [6]调价专项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 ——以H公交公司为例[D]. 武尧.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N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研究[D]. 熊琪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吕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研究[D]. 郑钰漫. 湖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