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雨[1](2021)在《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文中提出大理鹤庆沿着“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历史痕迹,孕育了名满海内外的“银器匠人”。随着现代匠人们在秉承祖辈手工技艺以及经营思路的同时,还不断吸收了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加工技艺,将之融入银器、铜器及各种工艺品的制作中,并大胆创新,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银器文化产业。但中国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对自身体系的认知而深陷“同质化”危机,如何使得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得以保存并找到合适的传承路径是社会各界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李小白品牌的发展缘起与品牌现状,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品牌手工艺产品的市场价值与消费者需求模式下的二者结合促进的银壶市场生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其次基于对文化基因的理论研究,与同类型品牌案例对比得出文化基因在“李小白”品牌中的继承体现在“人”“物”与“技艺”三者上。并将李小白品牌中的形式与文化特征分析后提出品牌未来的发展策略是基于品牌主线产品优化下的延伸产品开发。最后将大理白族银器与李小白品牌中的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进行分类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梳理其中共有的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三种类型,并发现“人”作为李小白品牌的文化核心基因,探讨“人”在李小白品牌中的体现与根源。设计实践中将本土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的自然环境符号与李小白品牌核心基因相融合。通过前面的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并利用设计师与匠人协同合作的模式,使得基于品牌未来发展策略下的设计与制作一体化。希望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一条可行性路径。
赵倩[2](2021)在《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双版纳傣族竹器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器具之一。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器具,竹器以其取材的便利性、实用的功能性流传至今,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进程,竹器从兴盛开始走向衰落,如何适应于当代生活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不仅是竹器,也是传统手工艺共同面对的问题。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竹器为对象,拟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设计学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竹器的产品分类、工艺流程、艺术特征、生产现状、使用主体、风俗文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研究竹器背后的设计语言并挖掘其内在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从而探讨傣族竹器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可能性。优越的自然资源为器具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从现有的功能来看竹器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傣族竹器工艺具有就地取材的造物特点,技艺主体通过前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形成了一定的造物规律,并且在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感受。因此傣族竹器造物中表达出强烈的文化内涵,造物背后是傣族群体对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的表征,以此形成适用于当地文化的地方知识,这也是手工技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竹器的保护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保护,更是物质背后精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竹器现实境遇进行思考,竹器本身在生产方面的局限性也显现出来,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上才能构建起良好的发展系统。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认识:傣族竹器手工艺当代适应性的实现,首先要向前发展,学习手工艺良好发展案例,寻找出路不能停滞。其次是要保留其内在元素,发扬背后的文化价值,最后是要适应于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创新,才能可持续性的传承下去。
罗安琪[3](2021)在《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传统手工艺变迁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傣族园(以下简称傣族园)是国家4A级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型景区。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人类并不希望秉持一种简单的思维或标准,而是希望保持文化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传统手工技艺式微,甚至消失。如何呈现文化载体?如何以文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逝去的载体?脱离了载体,文化何以呈现?空间概念的嵌入,使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视角交叉至艺术学的研究成为可能。文化空间视域下的傣族园传统手工艺研究,有助于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无形遗产和有形遗产的共时性、复杂性以及相互依赖性。文化空间视域下的傣族园传统手工艺变迁,在云南旅游空间原地生产模式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文化空间的视角出发,傣族园传统手工艺呈现出“散状空间”“聚合空间”“散聚空间”三种空间变迁类型。从文化空间的功能来看,由“旅游开发和景观需求”演变为“展示——体验——消费”为一体的复合型需求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难点在于保持非遗技艺的生命力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工作。傣族园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人文景观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之一则是传统手工艺。以手工艺的门类论,主要呈现为“木、土、布”三个大类。其中,“木”主要是指以傣族贝叶经和象脚鼓为主的竹经和木制乐器雕刻工艺;“土”主要是指以傣族慢轮制陶为主的陶瓷泥塑工艺;“布”主要是指以傣族织锦为主的纺织工艺。本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视角,对文化空间视域下的傣族园传统手工艺变迁展开研究,认为艺术变迁要加强宏观统筹和微观治理,创造不同的空间尺度,以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微观上,分析了傣族园文化空间的变迁,引出传统手工技艺生产变迁的基础,对傣族园传统手工艺中的傣锦、傣陶、贝叶经和象脚鼓四项技艺的生产变迁全面展开,从每个技艺的变迁中选取最具有特征的两个变迁形式加以探究。宏观上,在生产变迁的微观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挖掘傣族园四个手工艺变迁的宏观共性,探究傣族园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空间关系的变迁结果,并一一对其进行宏观分析。通过对这一变迁过程的研究考察,来思考文化空间视域下的傣族园传统手工艺,并探究其如何“走出去”。分析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传统手工艺变迁缘由、内容和结果,梳理傣族园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延续之道,以变迁研究探索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刘丽娟[4](2021)在《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理白族扎染文化兴盛于唐宋时期,在历史的曲折变化中得以延续发展,白族扎染图案的传承和演变是历史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缩影。流传在大理地区的扎染图案数量众多,形色各异,广受人们的喜爱。本文试图以民国时期至今为时间段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进行系统梳理,并置于各个历时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分析其设计及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通过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研究为切入点,置以大理白族扎染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详细探究,以图案为线索,探索曲折发展的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首先,通过调研资料与文献分析,从白族扎染图案的自然环境背景、人文历史背景等方面对白族扎染图案展开研究,详细梳理了白族扎染图案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和艺术观念。其次以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内容分类,并结合社会背景、经济改革背景将大理白族扎染发展时间分段,分析扎染产业的发展与扎染图案之间的关联,探索扎染图案的变化规律以及原因。再次,通过图案的构成形式以及审美法则进行图案设计特征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大理白族扎染图案背后蕴含的设计观念和审美内涵,从扎染的工艺、主题、色彩、造型等本体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分析大理白族扎染的设计思想、图案演变规律、社会经济价值,结合其发展现状,对扎染产业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讨。这一研究为少数民族染织业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也对扎染图案的设计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为当前进行扎染图案的设计开发提供设计思维方案。
王彩峰[5](2021)在《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 ——百色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手工技艺底蕴丰厚,种类庞杂,与民众社会生产、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一个民族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集聚。蓝靛瑶服饰技艺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地域性和艺术特色。百色凌云蓝靛瑶是一个尊重自然、崇拜祖先、追求和谐的民族,由“集体记忆”至“集体技艺”,其服饰技艺世代相传,清新质朴,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水平、审美情趣与品格修养。染布技艺、服饰缝制、剪裁技艺与装饰技艺工序复杂且细腻,也能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群体的消费要求。本文以百色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为研究对象,对技艺蕴含的身体感知经验、美感经验与身份表征进行细致描述,对其现代化传承、发展予以探讨。借用约翰·杜威“经验论”、余舜德的“身体感”相关概念,本文初步呈现出在相对封闭的民族社会中,蓝靛瑶传统服饰技艺有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优越的自然、地理资源构建了传统服饰技艺的独特性、体系性等特征。借用柳宗悦的民艺理论,描绘出传统服饰技艺贯穿于蓝靛瑶文化主体的生产生活,其有着天然的护佑,充溢着美感,服务于民众,且民众对传统蓝靛瑶服饰技艺充满浓厚的情愫和民族情结。服饰技艺是族群凝聚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文化秩序得以重构的重要媒介。在多元文化对话、交流背景中,蓝靛瑶的传统生计方式遭遇冲撞,服饰技艺发生了从单一向多元的形态转变。传承、转化是民众身体感知经验、主体-行为实践与文化相互调适的漫长过程,为快速适应现代变迁,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势必成为蓝靛瑶服饰技艺重构-再生无法避免的战略抉择。在转化过程中,传统服饰技艺如何实现自觉创新、发展,如何协调与文化的互适是本文探讨的关键。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是对本研究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的叙述、对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整理,并对运用的学术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出阐述。正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蓝靛瑶服饰技艺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展现百色凌云、沙里果卜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背景和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以约翰·杜威的“经验论”和余舜德的“身体感”相关概念为主,从身体感知经验中的“体物技能”出发,论述蓝靛瑶民众身体感知经验与地方生态、环境的互动。通过了解民众的感知与经验技能,明晰地方性蓝草培育技艺的生态认知、蓝靛染布技艺的生态实践以及蓝靛瑶服饰制作技艺。第三部分运用柳宗悦的民艺理论,围绕民间手工技艺的美学意蕴层面,在详细分析民艺形态美的基础上,揭示其所承载的符号表征。第四部分讨论蓝靛服饰技艺在时代变迁背景下的传承与保护路径。以民间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为视点,以期在发挥民众身体-主体经验、文化认同与自信的基础上,加强对民间手工技艺的整体性保护。第五部分是对身体经验之于民艺传承的关系、意义的梳理总结。蓝靛瑶服饰技艺以身体经验为基础,这种身体经验往往是民众与特定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之集成。本章着眼于民艺者的身体经验,从其内化于身的感知和外化于行的实践维度出发,关注技艺主体以“身体经验”为媒介所构筑的民艺传承空间。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身体经验在蓝靛瑶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蓝靛瑶服饰技艺的形成与传承是以民众身体的生命实践为依托而展开。民众通过身体的主体经验,使身体的“知”与“行”协调互适进而展开实践活动,这种经验性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民艺,既而身体经验成为民艺传承的主体与媒介。
何沁遥[6](2020)在《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6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7届会议在柬埔寨金边隆重召开,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目前针对哈尼族村寨的研究大多围绕梯田系统展开,或以整个元阳梯田景观区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对乡土聚落进行全面研究较少,缺乏对某一村寨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分析乡土聚落的研究更加匮乏。在此背景下,以云南省元阳县垭口村为例,以文化景观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走访等研究方法,对其乡土聚落进行详细研究。垭口村作为世界第三批传统村落,保护较完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使命的理论框架,梳理了“文化景观”和“乡土聚落”理论研究现状,提炼目前研究视角及要点。其次,建立宏观、中观、微观的研究体系,从文化景观视角研究了垭口村乡土聚落组成结构及其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文化景观角度研究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形成机制,基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两方面对垭口村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垭口村目前的困境及其归因,进一步提出有利于垭口村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通过上述研究,希望能为类似乡土聚落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思路,并且拓展了乡土聚落的研究视野,有助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张引[7](2021)在《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黎族是一个充满着南国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同时也蕴藏着瑰丽多姿的地域文化,黎族传统住居文化尤为彰显其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本文基于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研究的初衷,试图详尽记录与精准挖掘黎族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精髓。地域性传统建筑离不开其所在的聚落环境,传统聚落作为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载体不仅对其形态特征流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黎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生成,因此对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无法回避其传统聚落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差异性较大,它是黎族先民在漫长历史迁徙和聚居繁衍中积累下来的地方风俗、民族性格及文化意识,结合传统聚落环境保护传统民居建筑能够继承千年文明的民居文化,推动南海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通过再生思维让黎族民居的设计精华在城市街道景观、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运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思路从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出发,拓展成了兼具传统聚落环境大局意识的再生设计思考。论述了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认知二者之间“矛盾”与“相互作用”的复杂关联。通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内容。历时十三年的田野调查凝练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类型及配属建筑设施,为后文的保护与再生提供详实的理论支撑。第二章着重阐述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理论,针对其场所精神把握、原生态保护原则、建筑意义重构和文化生态反哺等再生理论强调了黎族传统聚落保护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第三章开始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变到黎族建筑遗产的传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以“原真性”为主要传承脉络展开论述,较为客观的阐述了保护与再生设计之间的博弈关系。任何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工作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分别从外和内两个角度的影响,本文在第四章围绕海南省多个黎族传统村落详细分析保护与再生的因果关系,以实际案例说明分析再生应用的实际情况,为后一章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进行铺垫。第五章整合了前文所做的理论和实际铺垫,将环境—生态—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设计学思维落到黎族传统民居的再生设计实处,通过美丽乡村、城市环境、文旅项目进一步加固了环境与建筑再生的关系。
廖璇[8](2020)在《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
魏保磊[9](2020)在《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各地尤其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旅游化生存的趋势愈来愈显着。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商业化、市场化色彩比较浓厚的类别,对市场的依赖度和关注度较高,经济特性较为明显。对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进行研究能为拥有传统手工技艺的地区和民族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以鹤庆县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分析了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的现状,探讨旅游开发对鹤庆显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工艺技术和使用材料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重点剖析了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订单量激增和机械化生产的引入带来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的弱化、手工技艺传承人传承意识淡薄、手工技艺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市场体系不健全、游客体验度不够等。在此基础上,以文化变迁理论、体验旅游理论和文化真实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促进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和技艺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深度挖掘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内涵、增强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规范白族银器手工艺产品市场秩序、提升银器传统手工技艺品牌影响力等。
杨婧祎[10](2020)在《触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营地特色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欧美国家,自驾车及房车营地已经发展了近百年的历史,相较于我国而言,发达国家的营地旅游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旅游形态。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营地发展涌现出了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在借鉴国外营地建设的经验之下,结合国情,引导营地正确的发展方向,避免缺乏理论指导而进行盲目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乡村旅游营地作为研究对象,以触媒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探讨通过在乡村营地中引入“触媒因子”营造特色的可行性、策略与方法。首先,总结当前国内外营地建设研究现状,为乡村旅游营地的研究提供经验;同时,对触媒理论进行梳理并通过对现有触媒理论应用方向的总结,提炼触媒理论的应用要点。第二,对乡村旅游营地进行分类,针对国内外的乡村营地典型案例,洞析其中的触媒因子,继而提出优化思考。第三,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分析我国现有营地活动中的游客需求,从建筑、景观、文化三个方面研究营地中可以引入的触媒因子,并对引入触媒因子后所带来的营地触媒效应进行探讨。最后,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乡村旅游营地项目设计作为实例研究。针对新平哀牢山旅游营地建设的自驾游“大本营”特点,研究营地中的核心触媒策略,并以核心策略作为触媒因子的选择方向,提出其中的实体和虚体触媒因子在空间规划上的具体应用方法;新平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系列营地是典型“微营地”,结合乡村旅游带上三个主要村落的优势资源,分别选择适宜的触媒因子、植入触媒,营造特色。通过研究,认为引入触媒理论对于营造乡村旅游营地的特色有着正向的引导作用;通过触媒因子的运用并激发触媒效应,将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二、云南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白族银器 |
2.文化基因 |
3.传统手工艺品牌化 |
4.银壶产品设计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1.研究思路 |
2.论文结构 |
一、“李小白”品牌发展缘起概述 |
(一)“李小白”品牌背景 |
1.银壶的历史变迁 |
2.银壶的传承现状 |
(二)“李小白”品牌发展 |
1.“李小白”品牌起源 |
2. “李小白”品牌优势 |
(三) “李小白”品牌现状 |
1.手工产品的市场价值 |
2.消费者需求的多种模式 |
3.二者结合促进品牌市场生成 |
二、文化基因视角下的“李小白”品牌发展现状 |
(一)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概述 |
1.文化基因概述 |
2.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谱系梳理 |
3.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与品牌的关系 |
(二)同类型品牌中的文化基因表现 |
1.云南鹤庆——“寸发标” |
2.云南个旧——“斑锡龙” |
3.浙江——“卢艺” |
4.日本——“银川堂” |
(三)文化基因在“李小白”品牌中的继承体现 |
1.本土品牌的代表 |
2.传统文化的新生 |
3.可持续性的表现 |
4.小结 |
三、 “李小白”文化基因分析及其发展策略 |
(一)“李小白”形式特征 |
1.产品造型 |
2.装饰纹样 |
3.肌理表现 |
4.手工技艺 |
(二)“李小白”文化特征 |
1.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 |
2.极具特色的生产模式 |
(三)“李小白”品牌未来发展策略 |
1.凸显本土品牌产品独特性 |
2.增加品牌产品文化附加值 |
3.建立品牌产品形式基因库 |
四、“李小白”文化基因继承下的设计开发 |
(一)基因库的提取 |
1.“李小白”核心文化基因提取路径 |
2. “李小白”特色文化基因价值符号提取 |
3.地域文化元素融合的产品创新 |
(二)设计实践 |
1.白族银器基因下“形”的新探索 |
2.文化结合品牌融入——实验性新产品类别 |
(三)设计总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
(2)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1.基本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西双版纳傣族竹器概述 |
(一)傣族竹器形成的环境因素 |
1.自然环境因素 |
2.人文社会因素 |
(二)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的分类 |
1.实用为主的生产生活类 |
2.精神需求的宗教信仰类 |
3.补充收入的商业经济类 |
(三)小结 |
二、傣族竹器的工艺之美分析 |
(一)材美工巧:傣族竹器的技术构成 |
1.竹材料及其分布 |
2.竹器工具构成 |
3.竹器工艺流程 |
(二)以饰为美:傣族竹器的形式构成 |
1.多元形态的造型之美 |
2.变化统一的装饰之美 |
(三)小结 |
三、傣族竹器的造物文化表达 |
(一)傣族竹器承载的造物思维 |
1.取材自然的生态观 |
2.造器宜人的适用性 |
(二)傣族竹器反映的集体意识 |
1.造物活动与群体行为 |
2.文化认同与精神维系 |
3.生命历程与文化记忆 |
(三)傣族竹器表达的地方知识 |
1.手工艺人的群体智慧 |
2.手工艺人的身份标记 |
3.竹器功用的历久弥新 |
4.地域环境与文化表达 |
(四)小结 |
四、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的发展现状与保护路径 |
(一)傣族竹器发展的现状 |
1.走向式微的竹器技艺 |
2.受到冲击的竹器市场 |
(二)傣族竹器变迁的动因 |
1.竹器制作观念的变迁 |
2.群体生活方式的改变 |
(三)傣族竹器的发展路径 |
1.适应时代发展的未来走向 |
2.关于竹器发展之路的思考 |
(四)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与竹器相关学位论文检索 |
附录二:云南傣族对比导图 |
附录三:田野考察记录 |
附录四:曼贺勐村寨调研报告 |
附录五:民间竹器品类整理记录 |
附录六: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3)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传统手工艺变迁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点介绍 |
一、文化空间视域下傣族园传统手工艺的空间变迁 |
(一)“家庭作坊”式的“散状空间” |
(二)“表演示范”式的“聚合空间” |
(三)“家庭+表演”式的“散聚空间” |
二、文化空间视域下傣族园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变迁 |
(一)生产的材料与设计变迁 |
(二)生产的工艺与器具变迁 |
(三)生产的传承与对象变迁 |
(四)生产的功能与目的变迁 |
三、文化空间视域下傣族园传统手工艺变迁的分析 |
(一)生产方式的变迁 |
(二)功用方式的变迁 |
(三)装饰方式的变迁 |
(四)传承方式的变迁 |
四、文化空间视域下傣族园传统手工艺的问题与对策 |
(一)傣族园传统手工艺存在的问题 |
(二)傣族园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4)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工艺美术研究现状 |
1.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扎染的相关文献综述 |
1.研究背景情况 |
2.研究动态 |
3.研究内容分类 |
4.研究现状的不足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思路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形成环境 |
(一)大理白族的人文生态环境 |
1.白族生活的基本单位“坝子” |
2.“坝子”对白族居住环境的影响 |
3.自然环境对白族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
4.文化交流条件影响白族扎染的发展 |
(二)大理白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
1.民族源起 |
2.信仰体系 |
3.多元文化 |
(三)本章小结 |
二、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类型 |
1.植物花草类 |
2.动物类 |
3.自然景观类 |
4.人物造型类 |
5.几何图形类 |
6.字体诗赋类 |
7.体育类 |
8.宗教类 |
(二)本章小结 |
三、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发展及图案变化 |
(一)大理扎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图案变化 |
1.民国时期-20 世纪80 年代 |
2.20世纪80 年代-21 世纪初 |
3.21世纪至今 |
(二)大理扎染产业经营模式对图案的影响 |
1.家庭作坊式 |
2.个体生产式 |
3.服务设计式 |
(三)大理白族扎染产业经营现状调研 |
(四)本章小结 |
四、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形式分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构成形式 |
1.单独图案 |
2.角隅纹样 |
3.连续纹样 |
4.边缘图案 |
(二)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形式法则 |
1.对称与均衡 |
2.条理和反复 |
3.节奏与韵律 |
(三)小结 |
五、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审美分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工艺美 |
1.“扎花”工艺的分类 |
2.“染色”工艺的自然美 |
(二)大理白族扎染的主题美 |
1.祈福喻吉的精神追求 |
2.去灾辟邪的寓意表达 |
3.幸福美满的生活追求 |
(三)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色彩美 |
1.大理白族扎染的“朴素” |
2.大理白族扎染的“五彩” |
(四)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造型美 |
1.“满”“全”的整合之美 |
2.“共生”“独存”的融合之美 |
(五)小结 |
六、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思想及其产业创新发展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思想 |
1.材料的自然性与致用利人的健康理念 |
2.图案生成的偶发性与手工艺者的主观能动性 |
3.指尖穿梭中的女红艺术观念 |
4.大理白族扎染图案设计思想的嬗变 |
(二)大理白族扎染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1.大理白族扎染手工艺的传承 |
2.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发展的瓶颈 |
3.大理白族扎染手工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三)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研情况汇总 |
附录二 、扎染文化相关梳理 |
附录三 、图案梳理一览表 |
附录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比赛获奖表 |
附录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实践及展演表 |
(5)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 ——百色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的缘起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1.身体感知经验的相关研究 |
2.民间手工技艺的相关研究 |
3.蓝靛瑶服饰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和框架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的创新 |
一、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 |
(一)地理环境 |
1.凌云县地理资源 |
2.果卜村环境概况 |
(二)自然资源 |
1.凌云自然背景 |
2.果卜自然物产 |
(三)人文背景 |
(四)蓝靛瑶服饰技艺的发展历程 |
小结 |
二、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的身体感知与经验 |
(一)身体感知与地方生态环境的互动 |
1.蓝草培育技艺的生态认知 |
2.蓝靛染布技艺的生态实践 |
(二)地方生活形态中的身体经验习得 |
1.蓝靛瑶服饰缝制的身体技艺 |
2.蓝靛瑶装饰制作的手工工艺 |
小结 |
三、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的美感经验与身份表征 |
(一)蓝靛瑶服饰技艺蕴含的美感经验 |
1.自然材质之美 |
2.生活实用之美 |
3.生产劳作之美 |
(二)构建身份和表达社会关系的服饰技艺 |
1.标记社会身份的服饰技艺 |
2.表达自我与情感的服饰技艺 |
3.体现规范教化的服饰技艺 |
小结 |
四、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的身体-主体传承 |
(一)言传身教的技艺传承实践 |
1.以口传心授为核心的技艺传承模式:家庭传承 |
2.以情境化体验为核心的技艺传承模式:校园传承 |
(二)“虚拟在场”的短视频传播传承 |
(三)作为经验主体的自觉保护与传承 |
1.技艺传承主体的自主守艺传艺 |
2.技艺文化主体的自觉保护传承 |
小结 |
五、凌云蓝靛瑶的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的关系及其变迁 |
(一)蓝靛瑶的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的关系 |
(二)蓝靛瑶的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的当代变迁 |
1.从日常生活朝向社会情境的服饰技艺 |
2.由身体需求转为身体消费的服饰技艺 |
3.身体经验、技艺与文化的调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被访谈人信息资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风景园林学 |
2.2 文化景观 |
2.2.1 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 |
2.2.2 文化景观主要特性及构成 |
2.2.3 文化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乡土聚落 |
2.3.1 乡土聚落概念 |
2.3.2 乡土聚落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3 乡土聚落的文化景观研究视角 |
第三章 文化景观视角下垭口村乡土聚落的组成结构 |
3.1 垭口村文化景观宏观构成——整体构成 |
3.1.1 森林 |
3.1.2 梯田 |
3.1.3 村寨 |
3.1.4 水系 |
3.2 垭口村文化景观中观构成——村寨结构 |
3.2.1 居住空间 |
3.2.2 街巷空间 |
3.2.3 休闲聚会空间 |
3.2.4 精神文化空间 |
3.3 垭口村文化景观微观构成——单体结构 |
3.3.1 传统建筑 |
3.3.2 水井 |
3.4 垭口村文化景观的文化体系 |
3.4.1 稻作文化 |
3.4.2 农耕历法 |
3.4.3 哈尼族传统服饰 |
3.4.4 文学歌舞 |
3.4.5 节日祭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景观视角下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形成机制 |
4.1 垭口村的自然环境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气候特征 |
4.1.3 水文系统 |
4.1.4 资源系统 |
4.2 哈尼族民族文化 |
4.2.1 哈尼族发展史 |
4.2.2 哈尼族族源 |
4.2.3 哈尼族族称 |
4.2.4 宗教信仰 |
4.2.5 社区管理体系 |
4.3 基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 |
4.3.1 聚落选址及营造 |
4.3.2 蘑菇房的形成 |
4.3.3 梯田稻作 |
4.3.4 森林保护 |
4.3.5 水利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危机与保护发展 |
5.1 垭口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
5.1.1 村寨劳动力流失 |
5.1.2 梯田稻作系统失衡 |
5.1.3 村寨风貌受损 |
5.1.4 精神文化空间地位降低 |
5.1.5 文化体系传承困难 |
5.2 垭口村面临困境的归因 |
5.2.1 城市化发展的冲击 |
5.2.2 梯田稻作经济效益不足 |
5.2.3 村民对建筑需求改变 |
5.2.4 村民对传统文化价值缺乏了解 |
5.2.5 村民对村寨保护意义不明确 |
5.3 垭口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
5.3.1 开拓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
5.3.2 人才引回计划 |
5.3.3 文化景观活态传承,传统建筑可持续改造 |
5.3.4 普及传统文化教育 |
5.3.5 增强非物质文化景观与现实生活联系 |
5.3.6 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 |
5.3.7 村寨环境整治 |
5.3.8 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7)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内外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的研究 |
二、2000-2020年涉及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海南黎族传统民居遗产 |
二、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之本源 |
三、再生性设计的思考与研究 |
四、研究地域范围的思考 |
五、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黎族传统民居的生成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 |
一、黎族概况 |
二、黎族民居演化发展概述 |
三、黎族原始聚落选址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类型 |
一、船型屋式民居 |
二、金字屋式民居 |
三、干栏屋式民居 |
四、砖瓦房式民居 |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民居形制构造、工匠技艺及配属建筑设施 |
一、民居营建主要材料 |
二、传统民居附属建筑 |
三、形制构造的工匠技艺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形式特征成因 |
第五节 海南黎族传统原生态民居演化的恒常与变异 |
第二章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理论 |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场所精神 |
第二节 传统聚落民居建筑保护策略 |
第三节 再生中的建筑意义重构与模式转换 |
一、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中的再生 |
二、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以外的再生 |
第四节 生态学环境中的文化反哺 |
一、传统聚落体现的生态文化思想 |
二、生态营建环境智慧的当代价值 |
三、生态与环境文化的反哺环链:传承与再生 |
第三章 黎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脉络 |
一、民居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
二、传承中的再生来源 |
第二节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关系博弈 |
一、民居“形”与“意”的保护与再生设计对立 |
二、保护与人本自然再生设计延续融合 |
三、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共生关系 |
第三节 黎族传统聚落原生态民居的保护方式研究 |
第四节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形态转译与再生研究 |
一、多源复合的形态 |
二、再生评估机制 |
三、再生的美学策略——建筑体验中的深层知觉 |
第四章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因果关系 |
第一节 白查村黎族民居的十五年沿革与流变 |
一、原址聚落发展阶段 |
二、整村迁离生活阶段 |
第二节 俄查村黎族民居生态掘进 |
第三节 洪水村黎族民居文化传承双重性 |
第四节 初保村民居保护与再生支点 |
第五节 中廖村民居再生的美丽乡村范式 |
第六节 什寒村民居建筑语言碎片与再生诊断 |
第七节 传统黎族聚落经济模式对区域分布和形态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民居再生设计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文化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环境反哺生态再生 |
第三节 文化生态环境再生的重要维度 |
第四节 生态文化再生与适应 |
第五节 设计学视角下的黎族民居再生内涵与外延 |
一、功能优化提升与打破单一固定形态 |
二、再生设计带动返璞归真 |
三、再生建筑的生态美创新 |
第六节 环境中的再生应用 |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二、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三、槟榔谷文旅项目中的再生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海南黎族船型屋测绘图与再生设计 |
附录2: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保护复原图 |
附录3:海南黎族船型屋再生设计(效果图)实践方案 |
(8)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
一、人类学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
一、百越后裔说 |
二、殷人后裔说 |
三、龙番后裔说 |
四、东谢蛮后裔说 |
五、土着民族说 |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
七、江南迁来说 |
八、两广迁来说 |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
一、马尾绣制作 |
二、铜片的打造 |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9)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
二、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文化变迁理论 |
二、体验旅游理论 |
三、文化真实性理论 |
第三章 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现状 |
第一节 鹤庆县概况及旅游开发现状 |
一、鹤庆县概况 |
二、鹤庆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新华村的概况及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现状 |
一、新华村概况 |
二、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现状 |
第四章 旅游开发对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工艺和材料的影响 |
第一节 旅游开发对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工艺的影响 |
一、银器图样设计的创新 |
二、银器工具的创新 |
三、机械化生产的出现取代手工制作 |
四、鎏金工艺的改变 |
五、打磨工具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开发对新华村白族银器材料的影响 |
第五章 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使部分传统的手工技艺出现衰落的现象 |
二、新华村内的人对银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意识淡薄 |
三、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产品的文化开发不够深入 |
四、游客对银器工艺体验度不够 |
五、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产品的市场环境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对策 |
一、促进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和技艺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
二、增强新华村民间艺人银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和发展意识 |
三、深度挖掘新华村白族银器手工艺产品文化附加价值 |
四、增加游客银器传统手工技艺的参与度 |
五、规范新华村银器手工艺产品市场环境,注重银器工艺产品品牌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触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营地特色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驾游热潮持续 |
1.1.2 国家层面大力支持 |
1.1.3 乡村旅游及营地发展面临转型与创新需求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案例对比法 |
1.4.4 访谈调查法 |
1.4.5 归纳与演绎法 |
1.4.6 网络文本挖掘法 |
1.5 国内外营地及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1.5.1 国外营地建设研究现状 |
1.5.2 国内营地建设研究现状 |
1.5.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1.5.4 总结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自驾游与房车旅游 |
2.1.2 乡村旅游 |
2.1.3 营地 |
2.2 触媒理论研究 |
2.2.1 城市触媒理论的提出及其特点 |
2.2.2 触媒理论的广泛应用 |
2.2.3 乡村旅游中的触媒理论应用案例 |
2.3 国内营地相关标准解读 |
2.3.1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
2.3.2 云南省露营地与自驾游专项规划 |
2.4 其他相关理论 |
2.4.1 体验经济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 |
2.4.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旅游营地典型案例研究 |
3.1 乡村旅游营地的一般类型 |
3.1.1 按营地所处的乡村环境分类 |
3.1.2 其他分类 |
3.2 滨水型乡村营地——英国Penmarlam汽车营地 |
3.2.1 营地基本概况 |
3.2.2 平面布局 |
3.2.3 “发现”营地触媒因子 |
3.2.4 营地周边旅游资源 |
3.2.5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3 滨水型乡村营地——美国Davidson’s露营地 |
3.3.1 营地基本概况 |
3.3.2 平面布局 |
3.3.3 “发现”营地触媒因子 |
3.3.4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4 村落型乡村营地——四川成都天际线房车露营地 |
3.4.1 营地基本概况 |
3.4.2 “发现”营地触媒因子 |
3.4.3 营地现状问题 |
3.4.4 营地总结与启示 |
3.5 田野型乡村营地——杭州查口村(国际)青少年洞桥营地 |
3.5.1 营地基本概况 |
3.5.2 “发现”营地触媒因子 |
3.5.3 营地总结与与启示 |
3.6 田野型乡村营地——昆明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 |
3.6.1 营地基本概况 |
3.6.2 营地现有的特色活动 |
3.6.3 营地现状问题 |
3.6.4 营地总结与启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旅游营地的特色触媒 |
4.1 乡村旅游营地特色营造的必要性 |
4.1.1 国内乡村旅游亟待转型创新 |
4.1.2 国内营地开发特色不足 |
4.1.3 当前国内露营体验的需求 |
4.2 植入“触媒因子”,营造营地特色 |
4.2.1 “触媒因子”的选取原则 |
4.2.2 “触媒因子”的植入方式 |
4.3 运用多元化“触媒因子”,激发触媒效应 |
4.3.1 建筑“触媒因子” |
4.3.2 景观“触媒因子” |
4.3.3 文化“触媒因子” |
4.4 乡村旅游营地的特色触媒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触媒策略的云南新平乡村旅游营地规划设计实例研究 |
5.1 乡村旅游营地规划的触媒策略 |
5.1.1 触媒策划 |
5.1.2 寻找合适的植入点 |
5.1.3 设计触媒反应 |
5.1.4 后续对触媒的优化 |
5.2 实例一:新平县哀牢山乡村旅游“大本营” |
5.2.1 新平县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
5.2.2 哀牢山基础概况 |
5.2.3 哀牢山乡村旅游营地设计 |
5.3 实例二: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微营地” |
5.3.1 漠沙镇及乡村旅游带基础概况 |
5.3.2 乡村旅游带旅游资源分类 |
5.3.3 滨江乡村旅游带“微营地”触媒应用 |
5.3.4 传统手工艺触媒——南碱村微营地设计 |
5.3.5 传统农业触媒——丙南村微营地设计 |
5.3.6 傣泰原生文化触媒——大沐浴村微营地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
附录 B:调查问卷 |
附录 C:图片索引 |
四、云南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D]. 刘思雨.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1)
- [2]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D]. 赵倩.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3]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传统手工艺变迁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D]. 罗安琪.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4]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D]. 刘丽娟.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5]身体经验与民艺传承 ——百色凌云蓝靛瑶服饰技艺研究[D]. 王彩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D]. 何沁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7]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 张引. 西安美术学院, 2021(01)
- [8]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D]. 廖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9]新华村白族银器传统手工技艺旅游开发研究[D]. 魏保磊. 大理大学, 2020(05)
- [10]触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营地特色营造研究[D]. 杨婧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