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预防保健模式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吕慧娜[1](2020)在《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文中指出“二战”后,各国都处于国内经济恢复与发展、国际上经济赶超竞赛的时代背景,面对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景象,各国普遍开展了以对特殊落后区域的重点开发以及对国土资源的综合性开发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区域援助,在国际上形成了由国家(政府)对区域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援助浪潮。国内,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缩小区域差距的关键环节,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在改变欠发达地区贫穷落后面貌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援助实践的逐步开展,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有效性、甚至存在的必要性都饱受质疑。在此背景下,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制度价值和当代品性值得我们重新反思。一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制度作为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权益倾斜性配置的主要路径,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局限,主要表现在:援助对象识别缺乏明确的标准、援助方式的有效性因制度缺陷而大打折扣、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不完善等方面。为此,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行制度上的完善,成为当下该制度突破发展困境的有力举措。域外主要国家在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援助时,多采用“立法先行”的调控模式,通过法律制度的规定性和强制性,保证了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化、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的强制性,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国家区域援助的长效供给是正确的选择,这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迪。当前学界提出对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加强法制保障的着述并不鲜见,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关于国家区域援助法制建设的研究,要么仅停留在观点提出层面,要么止于国家区域援助法制理念、文化和伦理等高度,呈现出模糊化的研究态势。至今尚未有从经济法独有的研究视角,将国家区域援助法制理念或观念,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搭建起国家区域援助法律制度框架,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法治化提供制度理论支撑。本选题之创作初衷即源于经济学提出国家区域援助急需法制保障,而法学研究却并未跟进的现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法学视角为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援助方式选择和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提供些许制度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并期望成果能够引起国家区域援助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除了引言与结语之外,共包括七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制度要素。首先,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相关的核心概念“区域”、“援助”、“区域援助”、“国家区域援助”等进行界定。关于“区域”,区域经济学、区域地理学、区域政治学、区域社会学等学科都进行了大量的先期研究,但并未对区域的概念形成共识。法学学科中法理学、行政法和经济法等部门法对区域的界定,也是各家之言,范畴不一。为此,笔者对不同学科关于“区域”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在借鉴各学科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界定为“一国国内跨越行政区划界限限制的、具有共同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欠发达”的地域共同体”。关于“援助”,笔者对脱胎于国际层面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发展援助的援助理念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将“援助”界定为资源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愿转移,且这里的“资源”泛指一切能转化为生产利益的资料、资金、能源、服务、工作人员、知识或其他资产。关于“区域援助”,范围涉及到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而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涉及的“区域援助”主要是中观层面,即一国范围内中央政府或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分别称为“国家直接投入的区域援助”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区域援助”。综上,可以将“国家区域援助”界定为一国中央政府通过直接投入或政策推动的方式对其国内跨越行政区划界限限制的、具有共同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欠发达”的地域共同体进行的资源转移。为了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一步展开研究,笔者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制度要素进行了解构,并将援助前期需要明确的援助对象、援助过程中需要选择的援助方式和援助结束后需要进行的绩效评估和结果应用作为重要的制度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础”。本章主要讨论国家职能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义务、发展权利理论与区域发展权、实质正义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首先,明确国家区域援助义务的产生主要源于国家职能的演进。国家从最初的安全保障职能到后来的经济调节职能的演进,使其从以往的“守夜人”角色转变为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微观经济的调节者。而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加剧,使国家又肩负起“中观经济的协调者”的重任,国家区域援助义务即是这一职责的内容之一。一般而言,国家区域援助义务是指将国家所负有的援助欠发达区域的职责进行义务化规定的一种强制性规范。从逻辑根源上看,国家所负有的对各区域进行平等保护的职责要求,正是国家对先天资源禀赋条件恶劣的欠发达区域具有区域援助义务的内在根源;对历史上作出过“特殊牺牲”的区域进行成本的延期支付或补偿,是国家区域援助义务产生的历史根源。其次,将发展权引入区域领域,使欠发达地区获得与发达地区同样的区域发展权利。区域能否作为发展权的主体,建立在区域是否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区域具有法律主体地位,能够成为发展权的主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传统的主体制度无法有效应对区域问题;法律主体发展史表明,赋予“区域”以法律主体地位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和制度空间;从法律主体意志要素、能力要素和道德要素方面分析,“区域”与法律主体要素相契合;“区域”作为区域政策等制度供给的概念主体已经普遍化,且区域合作协议显示了“区域”作为契约主体全面符合法律主体资格标准,同时,区域环保公益诉讼反向肯定了区域的法律主体地位,可见,区域主体性得到实践佐证,也是实践所需;从价值分析角度来看,赋予区域主体地位是为了区域市场秩序,实现区域正义;等等。综上,区域利益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时代的产物,区域主体也是对法律主体扩张理论和“非法人团体或其他组织”等当代社会崭新的第三类主体类型出现的有力佐证,区域作为法律主体具有正当性法律基础。由此,发展权主体由“人”向“区域”的扩展,使得发展权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内容上来看,区域发展权应包含一系列权利,包括获得信息权、参与权、融资权、获得援助权、获得法律救济权等;同时,区域发展权应以培育和提升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从权利实现上看,区域发展权需要宪法保障,笔者建议在第四条之前增加一条针对“区域”的宪法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保护区域发展权,并将保护的对象区域进行列举;区域发展权实现须进行结构性分配,对于具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区域,“造血式”援助能帮助其实现自我发展,对于其他不具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区域,“输血式”援助仍具有现实意义。再次,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有利于实质正义的实现。正义理论经历了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变,在区域层面表现为“区域正义”。针对区域市场出现的“非正义”现象,对区域结构中的弱质主体进行法律制度上的区别对待,进而使弱质主体获取与强质主体对等的发展权利,此种实质正义的实现就是“区域正义”。要实现“区域正义”就必须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权利倾斜”,而国家区域援助就是“权利倾斜”配置的有效路径。总之,国家区域援助义务与区域发展权构成了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权义架构”,为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行法律视域的研究和架构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同时,国家区域援助对“区域正义”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治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三章——“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本章主要讨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演进过程、立法现状、政策规范及存在的法律问题。首先,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经历了从萌芽到正式形成,再到推动立法的发展过程。自建国伊始,我国区域发展层面就存在“援助”萌芽;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以国家直接投入的区域援助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区域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区域援助制度体系正式形成;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陆续实施战略性扶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极大地扩张了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内容,同时,由国家层面推动的区域援助立法工作也使得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其次,我国目前并没有对国家区域援助进行专门立法,援助理念大多散落在各部门法法律的个别条款之中。通过对我国成文法和政策法规的梳理,笔者发现,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存在较多问题:国家区域援助前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不明确;国家区域援助过程中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家区域援助后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性的强制性缺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有效性、存在的必要性、时代意义和当代品性深受诟病。本文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从法学视角进行制度分析,以期重塑国家区域援助的制度价值。第四章——“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本章主要讨论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立法规定、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背景、目标和原则,以及实现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的建议。首先,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区域援助立法中都明确了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达到标准的才有权接受援助。其次,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是国土规划中的区域规划层面。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我国现行的主要法规政策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等,根据这些政策要求,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进行科学识别必须建立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要求基础之上,对现行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内容进行整合,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相衔接。再次,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重要内容,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规划,具体内容包括援助对象的识别及对应的识别标准。笔者在综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和早期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过去存在且延续至今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边境地区、贫穷地区和实际发展中出现困难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产业衰退的老工业城市地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划定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并拟构了各援助对象识别的地域单元标准和识别标准,建议通过“基本法+单行法”的形式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进行立法规定。在与现行立法的衔接方面,区域规划相关的现行立法被统一囊括进国土空间规划中,与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相关的立法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专项规划,并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的组成部分。第五章——“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主要类型、各类型援助对象区域适用的援助方式组合、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和区域金融支持制度。首先,国家区域援助方式体系。根据域外国家区域援助方式分类以及我国针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所采用的援助方式,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由直接援助和间接援助构成的援助方式体系,本文主要研究以财政援助、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为主构成的直接援助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未来国家区域援助援助方式组合适用体系,以期发挥各项援助方式及相关制度的“合力”。其次,区域财政援助制度。根据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存在的立法质量不高、制度安排与制度目标自相矛盾、转移支付结构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有限、缺乏细化的用途限制、缺乏统筹安排和项目衔接调整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加强对国家区域财政援助的立法规定,并对现存的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整合和清理,同时重视转移支付程序的立法工作;税收返还应放弃“基数法”,改采特定税种税收返还法;结构上应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的细化规定,包括资金所占项目的比例、援助资金与区域发展所需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的关系、资金的拨付时间、使用限制等方面;转移支付项目设置注重统筹协调安排,增设“转移支付调整费”用于转移支付项目的衔接和协调成本支出;等等。再次,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区域税收优惠制度与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相辅相成,部分财政援助需要依靠区域税收优惠措施来实现,二者在进行国家区域援助中联系紧密,组合适用,不可分割。在借鉴美国、日本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诸如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变相减免税、税制结构不合理、跨区域税收分成规定不明确等,提出了以下完善建议:通过立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制度的规范,进一步清理、整合混乱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赋予欠发达地区一定的税收优惠调节权;逐步增加直接税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进一步明确跨区域税收分成规则等。最后,区域金融支持制度。我国在区域金融支持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区域金融支持法律制度供给不足;银行金融机构本身制度性原因诱发“资金外流”;统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引致不同的地域意义;政策性金融“政策性”功能缺位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完善建议:通过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在区域援助基本法或单行法中规定倾斜性区域金融支持条款,加强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法律供给;通过对“总行——大区分行——中心支行——支行”一元四级的央行组织制度在职权与职责方面进行改良,在金融机构设置与职能安排上实现区域金融支持;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进行差异化安排;通过设置政策性和市场性双目标、设立区域政策性银行等路径,对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功能进行补强。第六章——“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主体内容及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首先,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从法制思维角度而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法律制度是对国家区域援助行为“监管的监管”;从理论依据角度而言,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区域财政援助绩效评估作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核心构成,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引发了对国家区域援助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思考。其次,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构成。在对国家区域援助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主体、评估周期、评估指标、评估结果等“结构性构成”进行细化,搭建起以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为框架的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制度,保障了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及结果的合理性。再次,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对于绩效评估结果为无效的国家区域援助,要进行援助无效责任追究,并通过“资格减等”对援助主体能否获得国家在援助制度中设置的各项优惠资格及优惠的级别进行降级减等,通过“回转”实现援助力量的保存,从而把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通过奖励和惩罚实现对区域援助行为的指引和调控;对于绩效评估结果为有效的国家区域援助,要通过动力机制、补偿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有序推进相关援助对象区域退出国家区域援助,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第七章——“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的域外考察及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首先,域外各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考察。各国区域援助普遍“立法先行”,法律体系呈现出以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为核心、以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为实施细则的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特点,对我国进行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其次,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立法应是由多层级、多位阶立法和政策等不同法律形式构成的一套法律体系,具体包括:以法律形式为内容的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以政策、规划等形式为内容的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和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第一,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制定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应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同时要重视地方参与和社会参与,满足对现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进行宏观梳理和指导的立法要求。内容方面,统筹国家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涉及到援助理念、援助原则、援助对象、援助方式和绩效评估及应用的一般性规定。第二,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在单行法体系方面,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主要包括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和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根据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结果,我国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主要包括老少边穷地区援助单行法和困难地区援助单行法,具体包括革命老区援助单行法、少数民族地区援助单行法、边境地区援助单行法、穷困地区援助单行法、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援助单行法、产业衰退的老工业城市地区援助单行法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援助单行法。根据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主要方式,我国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援助单行法、区域税收优惠单行法和区域金融支持单行法。在单行法形式方面,鉴于我国当下的法制环境和区域法治实践,笔者认为以法规政策为主要形式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在单行法层级和制定主体方面,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所涉及的援助对象区域与我国行政管理层级相对应,存在国家、省、市、县、镇(乡)5个层级,因此,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等也应在层级上分为5个层级,针对不同层级空间区域规划进行援助的单行法也相应分为5个层级,而不同层级单行法的制定主体也分别由国土资源部法规司(跨省级)、国土资源部在省级的派出机构与省级立法部门(省级且国土资源部在该省设立派出机构)、国土资源部指定人员与援助对象区域所在行政层级立法部门(省级及以下各层级且国土资源部未在该行政层级设立派出机构)承担;如果涉及到区域援助的特定援助方式,则由该援助方式所涉主管部门参与到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的起草工作中来。在单行法内容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对象识别的标准,明确特定区域援助中适用的援助方式,并对区域财政援助、区域税收优惠、区域金融支持等主要援助方式进行特殊规定。在单行法的实施与监管方面,要加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应用,进一步编制详细规划,充分利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维持稳定性。
张宁芮[2](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彭波[3](2016)在《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占一国家总人口的1/5以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HRB)不仅与其当前及以后健康状况有关,且影响到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做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促进工作,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性保障。AHRB监测依赖于被访者对自我行为报告的准确度与坦诚度,且相关报告涉及高度敏感的问题。欠发达地区调查难度高、可操作性低等原因导致其AHRB问题被关注的较少,成为AHRB健康促进工作的短板与盲区。因此,本研究选取一定样本,调查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深入剖析,并提出健康促进对策。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之方法,充分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多视角地整理、总结国内外AHRB的研究进展。其次,在现有研究经验的指导下,利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于2013年选取属于政府划定的欠发达地区的广安市中学生为样本,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其中男生628份,女生634份。用SPSS软件(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结论与现有文献报告加以对比,甄别欠发达地区AHRB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尝试对AHRB进行综合评分,总结特点、分析原因;继而评价现有AHRB的健康促进措施,结合欠发达地区AHRB问题与特点优化健康促进对策。文献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少子高龄化趋势严峻等问题,虽使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着提升,其成长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但也让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增多。AHRB已引起WHO等国际组织及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已于1990年建立“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并于1991年起每2年对全美青少年进行监测。而我国监测工作起步滞后、覆盖面不全、监测中断现象频发,北上广等大城市关注度较高,而西南、西北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欠发达地区成为监测与研究的盲区。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社会经济转型等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成为AHRB的高发地区,欠发达地区青少年是健康危险行为集聚性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理论梳理发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主要以问题行为理论、危险保护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行为与行为管理理论以及其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行为的产生机制、改变途径与干预方法。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1)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经常喝软饮料(≥1次/d,12.75%,95%CI:10.9114.59%)、经常吃甜食(≥1次/d,18.64%,95%CI:16.4920.79%)均低于发达地区报告情况,但经常不吃早餐(≥4d/w,7.05%,95%CI:5.648.47%)的检出率较高。经常不喝奶制品的报告率为21.08%(95%ci:18.8223.33%),奶制品的饮用频数分布出现“双峰分布”的两极分化现象,每天喝奶制品(19.81%)和每天都不喝奶制品(18.7%,95%ci:16.6920.72%)人数均较多。(2)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运动锻炼与体力活动强度较大,但仍有20.84%的青少年缺乏锻炼。经常看视屏(≥2h/d)的检出率达35.02%(95%ci:32.3837.66%)、经常玩游戏(≥1h/d)为40.79%(95%ci:38.0843.51%)等静坐行为生活方式均存在,但检出率较低。为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而静坐时间较长,70.44%的青少年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课外作业。(3)肢体暴力与语言暴力伤害的发生率较高,打架(31.45%,95%ci:28.8834.02%)、常被他人勒索财物(1.11%,95%ci:0.521.69%)、常受到肢体暴力伤害(1.36%,95%ci:0.722.00%)、常被恶意取笑(5.48%,95%ci:4.236.74%)行为存在。孤独感(12.60%)、自杀意念(19.26%)、离家出走意念(29.59%)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4)步行违规(3.57%)、骑车违规(36.61%)等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较低,但易导致溺水的行为检出率(12.92%)较高。(5)吸烟行为(20.29%,95%ci:18.0722.51%)与现有报告相近,但饮酒行为检出率较高(57.23%,95%ci:54.5059.96%)。初次吸烟与饮酒行为有低龄化趋势。在欠发达青少年中检出了毒品(1.03%)、镇静安眠药(5.15%)等精神成瘾类物质的使用行为,与大部分发达地区的报告率相似,但低于武汉与杭州等地的报告率。(6)57.5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一方面网络成瘾的表现,上网大多以聊天、娱乐、游戏为目的。赌博的自报率为12.83%。(7)不健康音像与书籍制品观看、边缘性行为以及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均低于2005全国报告率。研究对象的ahrb平均得分为38.865(95%ci:38.07539.655),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大于高中生。除高中生组与亚组外,其他各组平均分都高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结果。ahrb具有性别上的差异性:男生吸烟、饮酒、喝软饮、玩游戏、违规骑车、危险游泳、网络成瘾、接触色情制品的检出率大于女生;而女生在孤独感、失眠、吃甜食、“向胖认同”、厌食、缺乏运动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一些ahrb具呈现学龄段方面的差异性:初中生喝软饮、遭受恐吓威胁等语言暴力、被冷漠对待、不行违规、骑车违规的报告率大于高中生;而高中生接触色情制品、赌博、喝酒、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的检出率更高。青少年吸烟、饮酒具有年轻化趋势。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突出,但目前缺少积极、健全与系统的监测与干预措施。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欠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人口将迅速增多,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健康促进任务艰巨。因此,应在政策、法律、制度设计方面,形成保障,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医院、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立体的、动态的监护网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与力量成立相关机构,促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干预与研究工作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哈梅芳[4](2015)在《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卫生是以推动公众健康得以改善为使命的一项公共事业,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是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表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促使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交汇点,同时也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主要内容。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绩效高低则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密不可分,对于深化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影响作用更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定位欠发达地区,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剖析绩效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围绕影响因素,审视、归纳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问题之关键所在,从而为欠发达地区有针对性地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启示提供实证检验的数据支持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系统性地梳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在借鉴其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工具,构建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结构概念模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概念模型,继而提出研究假设。其次,基于样本地区的数据调查,借助SPSS和AMOS数据分析工具验证所构建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并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解释,为后续的绩效问题审视和管理启示提供实证检验后的数据支持。第三,以实证检验的结果,围绕影响因素,审视当前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问题关键点,为绩效管理启示提供现实依据。最后,结合实证检验的数据支持和现实依据双重证据,归纳得出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管理启示,从而本研究在为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改善赋予一种基本分析思维框架的同时,对于针对性地促进其影响因素发挥出正向、积极的作用亦有非常明显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以量化的方式展现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和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具体测算出各个构成要素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的贡献情况,为欠发达地区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提供基准与思路,且研究对全面理解和认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理论在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应用也是一种非常有益地尝试,因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拓展性。本文从政府绩效管理视角入手,将其理论应用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研究,定位欠发达地区,从投入、运行、效果三个要素,构建了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结构模型,测算出三个构成要素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的贡献情况。结果显示:运行要素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的贡献最大,而投入对其的贡献最小。因而欠发达地区在面对经济落后、投入有限而公共卫生问题比较突出的困境下,应首先对其运行要素予以关注。第二,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的宏观研究向更具有操作性的微观领域聚焦,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寻找影响因素对绩效产生影响的新的数据证据和现实依据,从而使得到的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管理启示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因而本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研究框架。具体实施时,使用世界银行与哈佛大学有关卫生服务绩效诊断框架做基础,构建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提出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受组织管理、资源配置、支付方式、监督约束与行为改变五个变量的影响。基于样本地区的数据调查,具体量化各个影响因素对三个绩效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五个影响因素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运行要素产生的总影响效应最大,支付方式对投入要素的影响效应最大,而行为改变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效果要素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同时,五个影响因素中,组织管理对其他四个影响因素均直接产生正向的作用,且对支付方式产生的直接影响最大。继而围绕五个影响因素,从实践中寻找并归纳出绩效问题的关键点,为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管理启示提供现实依据,从而对于欠发达地区更清楚地认识、并有针对性地促进这些影响因素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具有非常明显的意义。第三,本研究在构建模型与检验模型时,使用了融合回归和路径分析、确定性因素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法做为本研究的实证检验工具,避开了以往回归模型的方法只能同时解释单个因变量和单个或者几个自变量间关系的约束,从定量的角度揭示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构成要素间、绩效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得本研究的最终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从而实现了用新工具解决新问题的恰当运用。
陈锦太,郭忠宁[5](2013)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民生问题的现状与对策探析》文中指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医疗制度等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原因,民生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应着力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针对实际统筹规划,促进地区民生事业发展,使人们的生存、发展和生活协调发展。
唐艳[6](2012)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指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运行涉及到三个参与主体——医疗需方、供方和监管方,分别为参合农民、定点医疗机构、地方政府及新农合经办机构。新农合三方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加之新农合相关立法、监管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机会主义倾向,在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产生了机会主义行为,引起医疗道德风险。新农合道德风险严重侵蚀了基金安全并损害医疗保障体系公平性,特别在欠发达地区,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导致有限且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被人为浪费,致使医疗费用急剧膨胀。新农合基金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如何有效对道德风险进行控制和约束已成为保证基金安全和新农合制度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本文研究了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过程中存在医疗供方道德风险、医疗需方道德风险和医疗监管方道德风险;分析了三类风险在欠发达地区各自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及对新农合制度的影响;通过借鉴包括韩国、英国以及江苏、陕西等国内地区新农合做法,从优化制度设计、加强制度法律建设、完善监管体制、健全信息建设、提高医疗主体的道德素养以及采取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缓解和规避欠发达地区新农合道德风险。
冀明奎[7](2012)在《华东三省市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提供的主体,在满足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维护公众健康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农村卫生机构的发展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其自身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兴衰成败。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是卫生机构生存状况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只有及时掌握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政府才能科学合理的研制高价值的卫生政策,才能为卫生机构的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只有及时掌握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卫生机构才能发现经营缺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经营水平。本研究期待达到的目标是:了解1995-2007年间上海、江苏和山东三地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及变化,分析财务状况变化过程中三地卫生机构取得的成就、共同存在的问题和特殊问题,分析财务变化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针对问题、原因和形成机制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为政府卫生决策和农村卫生机构改善经营管理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二、材料与方法研究以“多维度组合评价法”指导内容的勾划思路。同时,针对研究中所得的主要思路和观点,进行“定性定量多重论证”。所采用的定量研究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综合优势指标等。资料收集方法包括文献归纳分析、焦点问题访谈、居民意向调查、卫生人员意向调查和基本情况调查、二级资料提取等。2000年系统调研了华东3省(市)12县、49乡镇、174村的各级领导、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和卫技人员,以及9781户农户。2008年进行了一次重复性调查研究,共调查了3省(市)12县、49乡镇、149村和10660户农户。经检验,两次调查数据质量与代表性良好。三、研究结果(一)农村卫生机构经营环境的变化自1995年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城镇化建设在高速进行,大量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调查地区三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较快,特别是2003年后。2003年,三地农村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上海农村实施了多种医疗保险制度、收支两条线等政策。江苏部分地区对相邻村卫生室进行了合并。自2003年后,县级政府财政卫生投入增长较快,但相比财政支出比重较低且不断下降,不同年份间波动也较大。上海财政卫生支出主要倾向乡镇卫生院、江苏和山东主要倾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二)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所反映的主要问题1、农村卫生机构发展不均衡农村卫生机构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区同类卫生机构发展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较慢;同一卫生机构不同年度之间发展不均衡,时快时慢、时好时差;三级卫生机构之间不均衡,县级医院总体优于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优于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发展状况最差;同一地区三级卫生机构发展不均衡,表现为此消彼长,难以同步发展。卫生机构自身业务发展不平衡,“以药养医”、“重医轻防”现象普遍存在。2、政府投入不足仍是困扰农村卫生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政府投入金额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卫生机构的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普遍没有提高,在绝大多数卫生机构中仍在不断下降。2003年以来,上海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得到财政补偿相对较多,一个明显的成效是次均门诊费用增长受到了明显抑制。但其他地区农村卫生机构获得的财政补偿仍然较少,为了生存,卫生机构只能靠自身的业务收入创收,次均诊疗费用大幅提高。政府对村卫生室没有投入。政府对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投入较少,山东地区甚至没有投入。3、“以药养医”的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医疗服务收不抵支,提供的越多,亏损越多。药品盈利能力较强,农村卫生机构普遍靠药品盈余弥补医疗亏损。尽管近年来药品收入在卫生机构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003年以来,上海对乡镇卫生院财政投入增长较快,2007年乡镇卫生院获得的财政补偿额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5.2%,政府投入在弥补医疗亏损发挥主要作用,其次是药品收入。但其他卫生机构仍要靠药品盈余生存发展。4、部分地区卫生机构负债水平过高县乡两级卫生机构普遍靠负债经营,债务主要是流动负债。上海县级医院没有长期负债,乡镇卫生院长期负债也极低,净资产大、现金流充沛,偿债能力较强。山东地区县乡两级卫生机构负债水平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偿债能力较弱。近年来,江苏和山东两地县乡两级卫生机构长期负债规模都有较大增长。5、卫生机构营运能力普遍低下2003年以来,卫生机构大举资产购买和配置,资产总量快速上升。但调查表明三地农村卫生机构对资产的利用并不好,资产营运能力总体水平一直不高,近年来还有所下降,特别是山东地区。尽管县级医院资产规模远超乡镇卫生院,但是,对资产利用水平不高,乡镇卫生院的资产营运能力要比县级医院好。6、成本上升较快尽管卫生机构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同期快速增长的支出吞噬了增长的收入,导致卫生机构结余较少甚至收不抵支。医疗支出在卫生机构总支出中所占比较最大,上升最快。医疗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在发达地区成本有进一步上升趋势。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机构管理费用过高,严重不合理。7、盈利能力普遍低下卫生机构收入盈利能力和资产获利能力普遍较差。尽管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但是,业务收入获利能力并不强。部分地区卫生机构业务亏损严重,如果没有政府投入,经费不能自给。调查医院2000-2007年期间,不管是净资产还是全部资产,其获取现金的能力很差。乡镇卫生院盈利能力比县级医院弱。上海地区的农村卫生机构盈利能力比江苏和山东药低,但江苏主要药品盈利贡献较大。(三)影响农村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状况及变化的主要因素1、影响政府投入的主要因素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和中级阶段,尚不成熟,政府财政主要用于社会投资建设,政府能用于农村卫生投资不多。而以GDP考核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又助长了政府“经济人”的一面,使得政府更加不愿意对农村卫生加大投入。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政策削弱了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权力,而其承担的发展农村卫生责任并没减少,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两级财政对加大卫生投入力不从心。2、影响门诊和住院收入的主要因素推动村卫生室收入增长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次均就诊费用的上升,就诊人次减半是影响村卫生室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2001-2007年,上海县乡两级卫生机构门诊收入增加主要依赖门诊人次的增加,而山东则主要依赖次均门诊费用的上涨。除上海地区的县级医院住院收入在2001-2007年间增长主要靠住院人次的推动,其余年份和其他地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住院收入增长的最大贡献因素是次均住院费用的增长。总之,农村卫生机构的收入增长主要靠价格上涨带动。3、影响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的主要因素卫生机构自身的综合优势决定了年门诊量和住院人次的多少,综合优势高则更具有竞争优势,诊疗人次相对就多,经营状况就好。同时,同一地区其他卫生机构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市场份额受到瓜分,诊疗人次也会受到影响。相对于2000年,村卫生室综合优势下降,居民对村卫生室收费水平、医生服务热情、医患关系密切程度均有所下降,导致村卫生室诊疗人次减少50%以上。病人就医方便对乡镇卫生院的综合优势贡献度大大增加,收费让人接受、医生服务热情、医患关系密切对综合优势高的乡镇卫生院贡献度贡献显着,但对中低优势则不明显,甚至贡献度下降。调查过程中,上海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总体优势比较明显,在全部调查的卫生院中属于高优势组比例更多,上海乡镇卫生院次均费用上涨受到明显抑制,次均门诊人次也是大幅提高。县级医院综合优势进一步巩固,除收费让人接受外,水平让人放心、医生服务热情、医患关系密切和病人就诊方便对县级医院的综合优势贡献均比2000年更强。所以,县级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一直维持增长。此外,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不断外流造成地方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减少、人口导入地方诊疗人次增加。4、影响诊疗费用的主要因素影响农村次均门诊费用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层次、患病状况、卫生服务可及性、就诊机构、自觉严重程度、费用报销比例、收人等。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包括住院天数、医疗付费方式、医院等级、年龄、收入、入院情况、有无抢救、转归等。5、影响农村卫生机构成本因素分析影响农村卫生机构成本因素主要有人力成本上涨较快、药品费用居高难下、管理费用快速攀升、负债规模较高、管理水平相对低下、资产营运能力较低。四、结论与建议1、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卫生投入水平将政府财政卫生投入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抑制政府“经济人”一面,引导政府加大财政卫生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卫生投入总量,落实政府在地方卫生发展中的作用。制定科学的投入分配方案,侧重对综合实力薄弱的乡村两级机构投入,提高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县、乡、村三级卫生网均衡发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积极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加强对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调整医疗和药品价格、促进健康发展调整医疗价格结构,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诊疗、护理和手术等服务价格,降低部分偏高的检验检查价格。发挥价格杠杆的引导作用,拉开不同级别卫生机构的服务价格梯度,促进就医人群的合理分流。做好成本核算,定期在医疗成本的基础上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开展实行由项目收费、总额预付和病种收费组成的多样化的医疗收费管理结构。控制药品价格虚高和用量不合理,扩大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地区,促进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控制诊疗费用快速上涨、释放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卫生机构卫生服务供给。3、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卫生机构协调发展继续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明确县、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促进三级卫生机构合理分工。开展卫生机构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县、乡、村卫生机构纵向合作,消除无序竞争。4、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能力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和完善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提高居民受益度。加强对供方行为的管理、避免诱导需求。建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农村流动人口健康权利。5、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需要提高农村卫生机构财务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减少不必要支出,提高农村卫生机构成本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避免盲目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加强负债管理、降低资金成本,防范财务风险。
刘海[8](2012)在《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化改革程度的加深,城乡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公民健康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公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比较突出。加强西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西部基层卫生服务,提高西部地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农民群体健康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只有深入了解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摸清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有利于国家和西部地方政府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标更加明确。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第一,通过调研西部试点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可以系统总结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经验与不足,为推动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借助实证研究,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理论研究,丰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宝库;第三,通过多学科、多方法的融合对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欠发达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理论。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探索公共卫生服务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以陕西省作为研究的样本,通过对该省神木、子长、府谷、镇安、阎良五个国家和省级试点区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分析,把脉当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困境,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角度提出适合西部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制,即加大西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降低百姓医疗服务成本,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效果,让百姓“看病易、.看病廉”,切实解决好公共卫生这一最重要的民生难题,履行好政府的职责。本研究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中采取以离差值的方法比较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并选取东部地区几个试点进行制度比较,探寻西部公共卫生服务落后的因素。对西部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与地区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采取理论抽样的方式,选取陕西省五个试点区县(富裕、中等、一般、贫困)进行多案例研究,强调对基层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改革模式进行剖析,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出西部公共卫生服务内在机理,辅以Logistic模型,检验各地医改模式的运行效果,验证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西部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本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探索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和地区贫困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对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预测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医疗服务便利度和公民健康改善度两个维度,二者对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的解释作用可达17.7%。这预示着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倾向于采取便利公民的方式来处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和地区贫困率显着正相关。这表明,能够不断降低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政府往往较少采用降低对医疗的财政支持力度;而对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评价能力较低的政府,因为不了解公民的感受,往往会采用减少投入的方式来保持医疗服务领域的效率。本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采用的公民医疗便利度和公民健康改善度存在相关性。然而,本研究所采用的公共卫生服务量表并未区分出公民满意度和公民健康改善两个维度。今后的研究可以检验不同的样本是否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资金、技术同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负相关。这表明如果政府采取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态度,追求双赢的结果,往往能够保持较好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效果,有效降低公民就医成本(包括金钱、时间、精力、感情等)进而导致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医疗体系改革中去。通过层级回归分析,发现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通过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进而影响地区贫困率。这表明,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本身不会影响地区贫困率,而是通过影响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进而影响地区贫困率。同时,从东西部试点区公共卫生服务体制的比较发现,西部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论在实施改革的时间上还是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方面都落后很多,说明执政者的观念对制度变迁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通过东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比较后发现,公共卫生投入过少是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最根本差别,正是因为投入不足造成西部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整个国家也是最低水平。同时,这种过低的投入也增加了公民接受医疗服务的成本,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魏宁宁[9](2012)在《全民医保导向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由于其供给和需求双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医疗保障改革不仅仅是一种机制创新,也是从深层次协调和平衡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制度创新。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体现社会公平、缓解转型期的各种矛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医疗卫生筹资水平和资源分配公平性长期以来处于世界落后状态。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在全国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这一制度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经济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民医保的目标导向下,新农合制度显然是政府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推行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因此,完善和发展新农合制度,并且使之与全民医保制度实现良好对接,既体现出新农合制度的实践价值,也是对新农合制度的巨大挑战。探讨如何在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完善新农合制度,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其意义在于:全面梳理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加深其对农村发展影响的认识;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医保问题根源与政策分析,突出其在中国医疗保障中的短板意义和代表意义,为全面医保导向下的新农合制度过渡与变迁提供理论依据、政策建议和可选择性策略。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了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改革的特点和难点,以及新农合制度向全民医保过渡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在运行中有哪些特殊性,存在着哪些问题?全民医保目标导向对新农合制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与全民医保制度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进行新农合制度创新时要遵循的时序和路径是怎样的?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变迁及问题;全民医保制度中的目标内涵及政策结构与核心内容;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运行现状与全民医保框架下的主要差距;基于全民医保的新农合制度创新路径与对策措施。研究选用了具有典型欠发达特征的甘肃省作为新农合制度推行的样本,运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认识和把握新农合制度的运行状况。在对国外典型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和模式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对影响新农合制度向全民医保过渡的核心因素,即筹资机制、补偿机制和管理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全民医保导向下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与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就新农合制度创新的途径和对策问题根据其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和难易程度,运用二维分析方法进行归类,得出了新农合制度向全民医保过渡的一系列创新结论。作为本研究的结论,论文认为全民医保目标导向下新农合制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依次实施:首先,从管理方法和制度创新的实施难度考虑,优先提升新农合制度的保障水平、报销效率以及补偿公平性,让农民感受到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提升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认同度,使制度运行逐渐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其次,从医疗机构的视角,应重点关注对医疗机构的偿付制度以及医疗机构监督机制的完善,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推进药品供应体系、公立医院治理等方面的改革;最后,不断突破新农合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资源约束,逐步转化农户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使新农合制度不断调整完善,并为最终实现全民医保目标打下制度基础。
邵菁[10](2011)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对淮安市农村地区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中,处于最底层的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对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和满足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以及新型合作医疗的成功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得不到财政支持的村卫生室逐渐转为私人性质,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村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也得不到保障,引发了“看病贵、看病难”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对此相当重视,采取了很多政策和措施,试图重新构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是在实际尝试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因此,如何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改造建设,使之重新并入正式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中,履行提供高质量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和功能成为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淮安市农村地区为例,通过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当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其功能和角色定位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模式。本文首先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出发,为政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财政支持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淮安市楚州区7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其运行过程中存在公共卫生功能严重缺失.“六位一体”服务内容不到位;医疗服务水平低下;双向转诊制度“名存实亡”;缺乏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等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政府应对私人性质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产权购买,使之重新纳入到正式的医疗卫生行政服务体系当中。为此.本研究从筹资机制、管理体制、竞争机制、考核监督机制、与新农合制度衔接等方面进行尝试性设计,提出了适合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购买产权基础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模式。
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预防保健模式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预防保健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 |
第一节 区域的范畴界定 |
一、区域的语义分析 |
二、不同学科中区域的内涵剖析 |
三、本文语境下区域的涵义与边界 |
第二节 国家区域援助的内涵与限定 |
一、援助的内涵 |
二、区域援助的界定与体系 |
三、国家区域援助的概念与体系 |
第三节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要素 |
一、援助对象 |
二、援助方式 |
三、援助绩效评估 |
第二章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职能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义务 |
一、国家职能的演进 |
二、国家区域援助义务的逻辑根源 |
第二节 发展权利理论与区域发展权 |
一、发展权的变革 |
二、区域作为发展权的权利主体 |
三、区域发展权的内容与实现 |
第三节 实质正义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 |
一、实质正义的内容 |
二、实质正义在区域层面的实现 |
第三章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演进过程 |
一、萌芽阶段:国家区域援助的模糊概念及实践 |
二、正式形成:以“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为标志 |
三、推动立法:以《西部开发促进法》为例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立法现状与政策梳理 |
一、成文法层面 |
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层面 |
第三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不明确 |
二、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强制性缺失 |
第四章 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 |
第一节 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及相关制度概况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欧盟 |
四、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特点及经验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基石 |
一、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背景 |
二、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目标 |
三、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原则 |
第三节 实现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的建议 |
一、国家区域援助对象的识别 |
二、明确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 |
三、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进行明确规定 |
第五章 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 |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方式体系 |
一、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主要类型 |
二、国家区域援助对象适用的援助方式组合设计 |
第二节 区域财政援助制度 |
一、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的域外考察 |
二、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的建议 |
第三节 区域税收优惠制度 |
一、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域外规定 |
二、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建议 |
第四节 区域金融支持制度 |
一、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域外考察 |
二、我国区域金融支持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完善 |
第六章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与应用 |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 |
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法制思维 |
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 |
三、核心:国家区域援助财政支出绩效评估 |
第二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构建 |
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全生命周期” |
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结构性构成” |
第三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应用 |
一、国家区域援助无效责任法律制度 |
二、国家区域援助退出法律制度 |
第七章 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的域外考察 |
一、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的概况介绍 |
二、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的内容与特点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 |
一、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的构建 |
二、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的创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调查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
2.1 本章研究目的 |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
2.2.3 比较研究 |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
2.3.3 分析结果 |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
3.1 本章研究目的 |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3.2.1 概况 |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
3.2.3 功能设置 |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
3.3.1 概况 |
3.3.2 功能设置 |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
3.4 比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
4.1 本章研究目的 |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
4.4.2 选址策划 |
4.4.3 规模策划 |
4.4.4 功能策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今后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目录 |
附录A 问卷 |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
(3)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样本代表性及研究可行性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与路线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况 |
(二)国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小结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二)测量指标、测量工具与调查要求 |
(三)数据收集、处理及质量控制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重点与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健康促进理论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
(二)健康促进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理论 |
(一)问题行为理论 |
(二)危险和保护理论 |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四)行为与行为管理假设 |
(五)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相关的其他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广安市样本的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研究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一般人口学情况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基于广安市的调查 |
(一)不良饮食行为 |
(二)缺乏运动和锻炼行为 |
(三)故意伤害行为 |
(四)非故意伤害行为 |
(五)物质成瘾行为 |
(六)精神成瘾行为 |
(七)危险性行为 |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基于现有文献的对比 |
(一)营养缺乏型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 |
(二)体力活动参与率高而运动锻炼少,因学习而静坐的时间较长 |
(三)故意伤害行为与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 |
(四)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低,但溺水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高 |
(五)吸烟、饮酒等物质成瘾行为有低龄化现象 |
(六)上网等精神成瘾行为检出率与现有报告相似,赌博检出率较低 |
(七)危险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较低 |
四、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有特征与问题 |
(一)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
(二)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集聚性与多样性 |
(三)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性 |
(四)不同性别、学段等亚群中差异明显 |
第四章 量化评分探究及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探究 |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方法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得分频数分布情况 |
(三)基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比较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甄选 |
(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
(一)缺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的政策支持 |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方法的存在瓶颈 |
(三)欠发达地区客观环境带来诸多健康促进工作的难题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
一、现有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评析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主要范式 |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优点 |
(三)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缺陷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
(一)以“互联网+移动设备+监测哨点”构筑大数据监测系统 |
(二)以家庭为纽带的健康危险行为的矫治:情、知、信、行 |
(三)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作用 |
(四)协同构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防控屏障和诊疗干预网络 |
(五)重视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相关研究 |
2.1.2 关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 |
2.1.3 关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供给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理论 |
2.2.2 政府绩效理论 |
2.2.3 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PV-GPG) |
第三章 概念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
3.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结构方程概念模型 |
3.1.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指标构成 |
3.1.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构成要素阐释 |
3.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概念模型 |
3.2.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影响因素构成 |
3.2.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
3.3 研究假设陈述 |
3.3.1 组织管理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 |
3.3.2 资源配置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 |
3.3.3 支付方式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 |
3.3.4 监督约束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 |
3.3.5 行为改变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 |
3.3.6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影响因素间关系 |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优化 |
4.1 变量测量 |
4.1.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构成要素变量测量 |
4.1.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影响因素变量测量 |
4.2 问卷设计 |
4.2.1 设计思路与数据分析方法 |
4.2.2 问卷编制与优化 |
第五章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
5.1 检验思路与方法 |
5.1.1 检验思路 |
5.1.2 检验方法 |
5.2 数据分析及检验与修正 |
5.2.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结构方程模型 |
5.2.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影响因素构成 |
5.2.3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
第六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
6.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结构方程模型 |
6.1.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结构模型 |
6.1.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
6.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
6.2.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
6.2.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运行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
6.2.3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效果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
6.2.4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
第七章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问题审视与管理启示 |
7.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问题审视 |
7.1.1 基于组织管理的审视 |
7.1.2 基于资源配置的审视 |
7.1.3 基于支付方式的审视 |
7.1.4 基于监督约束的审视 |
7.1.5 基于行为改变的审视 |
7.2 管理启示 |
7.2.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方面 |
7.2.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面 |
7.2.3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均等化方面 |
7.2.4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公众参与方面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咨询隶属度表 |
附录2 初测问卷 |
附录3 正式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西部欠发达地区民生问题的现状与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民生问题的现状与特点 |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历史、地理因素 |
(二) 思想观念落后 |
(三) 经济发展水平低 |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民生事业发展的对策 |
(一) 建立以民生为先的公共财政体制 |
(二)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由“经济重建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
(三) 加大教育投入, 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
(四)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
(五) 不断提高医疗基础设施水平, 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
(六)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社会保障创新 |
四、结语 |
(6)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道德风险的概念界定 |
2.1.2 欠发达地区的概念界定 |
2.1.3 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道德风险释义 |
2.2 道德风险相关理论介绍 |
2.2.1 委托-代理与信息不对称 |
2.2.2 博弈论与败德行为 |
2.2.3 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 |
第3章 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及其影响 |
3.1 医疗需方的道德风险及其影响 |
3.1.1 医疗需方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
3.1.2 医疗需方道德风险的影响 |
3.2 医疗供方的道德风险及其影响 |
3.2.1 医疗供方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
3.2.2 医疗供方道德风险的影响 |
3.3 疗监管方的道德风险及其影响 |
3.3.1 医疗监管方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
3.3.2 医疗监管方道德风险的影响 |
第4章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中道德风险的成因分析 |
4.1 农合制度设计缺陷 |
4.1.1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制度设计诱发医疗需方道德风险 |
4.1.2 “第三方后付制”导致医疗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 |
4.2 欠发达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缺位 |
4.3 欠发达地区网络信息系统滞后 |
4.4 欠发达地区相关立法缺失参与主体的思想道德修养不高 |
第5章 国内外农村医疗保障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经验及启示 |
5.1.1 韩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做法及启示 |
5.1.2 英国全民健康服务计划及其经验 |
5.2 国内部分地区新农合经验及启示 |
5.2.1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及经验启示 |
5.2.2 陕西省旬邑县成功推行新农合的经验及启示 |
第6章 规避欠发达地区新农合中道德风险的对策 |
6.1 优化制度设计重构欠发达地区新农合体系 |
6.1.1 调整“大病统筹”为“中病统筹”基本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 |
6.1.2 完善医疗补偿结构建立科学转诊制度 |
6.1.3 改革第三方后付制逐步实行“医药分家” |
6.2 重筑医疗三方监管体系完善欠发达地区新农合监督管理机制 |
6.2.1 完善对医疗需方的监督管理 |
6.2.2 完善对医疗供方的监督管理 |
6.2.3 完善对新农合监管方的监督管理 |
6.3 构建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合的信息化建设 |
6.4 出台各项相关法律制度加快推进新农合的法制化、规范化 |
6.5 转变基金使用观念重视欠发达地区医疗道德体系建设 |
6.6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构建多层次保障的新农合保障模式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华东三省市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
二、资料来源 |
三、资料收集方法和内容 |
四、主要分析方法 |
五、调查质量监控方法 |
六、统计分析工具 |
七、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一、三地农村卫生机构运营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一) 县面积和行政区划调整 |
(二) 县人口数及构成 |
(三) 县国内生产总值 |
(四) 县人均纯收入 |
(五) 县级财政收支 |
(六) 农村卫生政策 |
(七) 县级政府卫生投入 |
(八) 小结 |
二、三地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分析 |
(一) 总收入、总支出和结余变化 |
(二) 政府财政补偿情况 |
(三) 发展能力分析 |
(四) 负债状况及偿债能力分析 |
(五) 营运能力分析 |
(六) 盈利能力分析 |
(七) 小结 |
第四部分 影响农村卫生机构经营状况的因素分析 |
一、影响政府卫生投入因素分析 |
(一) 财政支出理论对政府卫生投入的启示 |
(二) 财政分权对政府卫生投入的影响 |
(三) 基于“公共人”和“经济人”假设分析政府卫生投入存在的问题 |
二、影响农村卫生机构业务收入变动因素 |
(一) 影响门诊收入变动因素分析 |
(二) 影响住院收入变动因素分析 |
(三) 影响诊疗人次变动因素分析 |
(四) 影响诊疗费用增长因素分析 |
三、影响农村卫生机构成本因素分析 |
(一) 人力成本上涨较快 |
(二) 药品费用居高难下 |
(三) 管理费用快速攀升 |
(四) 负债规模较高 |
(五) 资产营运能力较低 |
第五部分 讨论和政策建议 |
一、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卫生投入水平 |
(一) 政府投入对农村卫生机构的经营状况和经营行为具有重大影响 |
(二) 政府需要落实投资职能、提高投入水平 |
(三) 完善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四) 制定科学的投入分配方案 |
(五) 加强对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监管 |
二、调整医疗和药品价格、促进健康发展 |
(一)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减少医疗亏损 |
(二) 控制药品价格、促进卫生机构合理用药 |
(三) 控制诊疗费用快速上涨、提高卫生服务供给 |
三、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卫生机构协调发展 |
(一) 继续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二) 进一步明确县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内容 |
(三) 开展卫生机构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
(四) 开展县乡村卫生机构纵向合作 |
四、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能力 |
(一)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 |
(二) 建立和完善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 |
(三) 加强对供方行为的管理、避免诱导需求 |
(四) 建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 |
五、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一) 加强成本管理,减少不必要支出 |
(二)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 |
(三) 加强负债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
第六部分 研究小结、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获奖情况 |
致谢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8)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基于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与说明 |
第二节 国内外公共卫生服务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总结 |
第三章 制度分析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 |
第一节 模型 |
第二节 理论 |
第三节 框架 |
第四章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状况 |
第一节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现实状况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状况与问题探究 |
一、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公民医疗成本及地区贫困率研究 |
二、研究假设和模型 |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过程 |
四、结果分析 |
五、结语 |
第六章 推进西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思考和设想 |
一、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
二、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思路 |
三、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设想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附件1: 访谈记录 |
附件2: 会议纪要 |
附件3: 调查问卷 |
致谢 |
(9)全民医保导向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医疗保障的理论基础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
1.3.3 医疗领域的相关理论 |
1.4 医疗保障制度与新农合制度的研究综述 |
1.4.1 医疗保障领域的政府责任 |
1.4.2 关于新农合制度的研究 |
1.4.3 关于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 |
1.4.4 已有研究评述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变迁及其问题分析 |
2.1 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历史回顾与制度发展 |
2.1.1 改革开放前的传统合作医疗制度 |
2.1.2 改革开放后的传统合作医疗制度 |
2.1.3 传统合作医疗的分析及其启示 |
2.2 新农合制度的目标设定与政策分析 |
2.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设定 |
2.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机制 |
2.3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运行中的特殊性分析 |
2.3.1 城乡医疗资源约束对比 |
2.3.2 全国不同地区医疗资源约束对比 |
2.3.3 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特殊性 |
2.4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的问题分析——来自样本的数据阐释 |
2.4.1 数据的来源与归集 |
2.4.2 甘肃省新农合农户参合意愿和满意度分析 |
2.4.3 基于数据的分析结论 |
第三章 全民医保制度的目标设定 |
3.1 中国医疗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全民医保目标 |
3.1.1 中国医疗改革历程及其分析 |
3.1.2 中央文件中全民医保目标的解读 |
3.2 国外医疗保障的典型模式 |
3.2.1 国外医疗保障的发展历程 |
3.2.2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 |
3.3 国外经验对中国全民医保目标实现的启示 |
3.3.1 国外经验的启示 |
3.3.2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的实现条件分析 |
3.4 中国实现全民医保目标的条件与可行性路径 |
3.4.1 全民医疗保障理论模型的比较 |
3.4.2 中国目前资源存量下全民医保的实现条件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与全民医保架构的差距分析 |
4.1 现行医疗保障体制现状与全民医保目标的差距分析 |
4.1.1 中国现行医疗保障体制的运行模式 |
4.1.2 全民医保目标导向下中国医保体系的差距分析 |
4.2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筹资机制与全民医保目标的差距 |
4.2.1 筹资机制的内容 |
4.2.2 全民医保目标对新农合筹资机制的制度需求 |
4.2.3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筹资机制存在的差距与制度完善 |
4.3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补偿机制与全民医保目标的差距 |
4.3.1 新农合补偿机制的内容 |
4.3.2 全民医保目标对新农合补偿机制的制度需求 |
4.3.3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补偿机制存在的差距与制度完善 |
4.4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管理机制与全民医保目标的差距 |
4.4.1 管理机制的内容 |
4.4.2 全民医保目标对新农合管理机制的制度需求 |
4.4.3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管理机制存在的差距与制度完善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创新路径与对策 |
5.1 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存在问题的二维分析 |
5.1.1 新农合制度二维分析的框架与方法 |
5.1.2 筹资机制中问题的二维分析 |
5.1.3 补偿机制中问题的二维分析 |
5.1.4 管理机制中问题的二维分析 |
5.2 新农合制度向全民医保过渡的时序分析与路径选择 |
5.2.1 新农合制度向全民医保过渡的时序分析 |
5.2.2 新农合制度向全民医保过渡的路径选择 |
5.3 新农合制度向全民医保过渡的配套制度 |
5.3.1 商业保险与新农合制度的衔接 |
5.3.2 医疗供给体系的完善 |
5.3.3 医疗保险偿付制度的改革 |
5.3.4 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对淮安市农村地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理论分析 |
一、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产品 |
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具正外部性 |
第三章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运行状况 |
一、经营形式和筹资方式 |
二、医务人员配置与管理 |
三、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 |
四、医疗卫生服务提供 |
五、医疗卫生监督管理 |
第四章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公共卫生功能严重缺失 |
(二) 医疗服务水平低下 |
(三) 双向转诊制度"名存实亡" |
(四) 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乏有效衔接 |
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我国制度历史变迁 |
(二) 服务机构的私人化 |
(三) 地区差异的局限性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模式 |
一、政府购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产权的构想 |
(一) 政府购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 政府购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措施 |
二、构建和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运行机制 |
(一) 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 |
(二) 建立权责清晰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
(三) 建立有效的竞争调节机制和双向转诊的长效机制 |
(四) 建立高质量的全科团体培养机制和公共卫生服务激励机制 |
(五) 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协调的补偿机制 |
(六) 建立严格有效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预防保健模式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D]. 吕慧娜.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3]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D]. 彭波.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4]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与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哈梅芳. 兰州大学, 2015(01)
- [5]西部欠发达地区民生问题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 陈锦太,郭忠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6]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D]. 唐艳. 武汉科技大学, 2012(05)
- [7]华东三省市农村卫生机构财务状况研究[D]. 冀明奎. 复旦大学, 2012(02)
- [8]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D]. 刘海. 兰州大学, 2012(04)
- [9]全民医保导向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魏宁宁. 兰州大学, 2012(04)
- [10]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对淮安市农村地区的调查[D]. 邵菁.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