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向新世纪——中国营口金城实业总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谈笑[1](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杨娟[2](2016)在《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个旧锡矿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择个旧锡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视角下研究近代个旧锡矿的开发。认为在近代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个旧锡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技术、产品销路方面都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个旧锡业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成为了云南省财政经济、对外贸易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适应国际锡业市场的发展需求,个旧锡业生产者也不断改进生产,努力融入世界市场,加快了云南地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也正是由于处于这一过程之中,国际经济的波动,国际局势的变化都对个旧锡业的发展有严重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探讨个旧锡矿在近代以前的开发情况及开发目的。云南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开采锡矿,但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云南锡矿的开发仅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与锡需求量不高的原因,锡的产量与开发规模很小。第二部分论述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历史转折。由于云南地处高原,交通运输不便,在鸦片战争后个旧大锡虽已开始销往国际市场,但出口量一直受到限制,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历史转折始于蒙自口岸的开放,近代交通条件的改善最终成就了云南的对外交往与个锡对外贸易的兴盛。第三部分,讨论近代以前云南矿业开发与近代矿业开发模式的不同特点,首先揭示历史上云南矿业开发在政府控制下以国内市场为主的特点,其次论述近代云南矿业开发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为主,私营矿业占大多数的制度模式变化。第四部分,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技术改良与销路变化。首先分析传统技术条件下个旧锡矿的生产技术、产品与出口路线;其次分析近代以来西方技术对个旧锡矿开发的影响;再次从经济角度出发,论述云南炼锡公司之锡矿直销外洋给个旧锡矿带来的影响。第五个部分,揭示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规模及经济效益,说明个旧锡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成为云南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第六部分着重分析近代锡矿开发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弊端。个旧锡矿在近代的大发展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形成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首先是受到法国殖民者把持下的滇越铁路公司不断加价的苛扰,其次国际锡业市场的行情变化对个锡的生产、销售都有严重影响,再次,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经济封锁及空袭使个旧锡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赵奎涛[3](2010)在《明末清初以来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大凌河是辽宁西部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河流。本文通过大凌河流域自明末清初以来五个阶段内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分析,开展了流域内人地关系矛盾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做出了流域生态环境是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恶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流域PRED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大凌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及通过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子系统的发展来实现大凌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研究成果:首先,自古以来大凌河流域是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其次,明末清初至清中期导致大凌河流域清朝中期人地关系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清朝政府政策的多变性,政府政策的变化对大凌河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二、移民方式导致土地开发等行为的短期性;三、天然的区位优势,大凌河流域与中原地区接壤,是最先受到移民的影响的区域,大凌河流域的人地关系紧张及生态环境恶化超过东北其他地区;再次,咸丰末期大凌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增长,导致的大量荒地及山区土地被开垦,中上游的山区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种类明显减少,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加速;同时,民国时期大凌河流域军阀混乱、日本对森林资源的掠夺、人口大量增加的影响也是造成人地关系紧张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再次,经过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植树造林过程,植被恢复良好,森林覆盖率有一定提高,流域生态环境开始恢复。最后,通过建立大凌河流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相关因子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性,提出以下三方面对策建议:控制大凌河流域内人口规模并提高人口素质;对大凌河上游地区进行重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定大凌河流域规划,统筹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发展,实现流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标。社会经济发展会对流域PRED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要在流域内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余宗迎[4](2005)在《徐州卷烟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层层推进的实证分析方法,具体研究徐州卷烟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对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核心能力理论、多元化发展战略理论以及在烟草产业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论述了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及专卖制度的演进,归纳了现行专卖体制的特征及其对烟草企业的正负面影响。通过对烟草产业环境的系统分析,指出烟草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规模经济失灵、伪市场失灵、产业集中度低等主要问题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界定了烟草产业的生命周期并进行了客观展望,分析了生命周期对产业内企业的影响。给出了已处于生命周期成熟期的烟草产业发展的出路——进行结构调整,一方面要彻底整合现有的一盘散沙似的卷烟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弥补经济增长缺口。分析了烟草产业链,给出了徐州卷烟厂发展的出路——战略调整,分析了印刷、造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徐州卷烟厂的战略资源,构造了企业核心能力管理评价模型,确定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技术创新并分析了其应用情况。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依托技术创新形成的差异化。构造了徐州卷烟厂竞争地位评价模型。结合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地位,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选择,构造了企业多元化业务选择模型,选择印刷业务作为企业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切入点。定性地分析了两种战略业务选择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确定了企业相关多元化战略途径是合资新建。为增强建立在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地位基础上适度多元化战略的可行性,通过技术创新战略进一步巩固企业的竞争地位。构造了徐州卷烟厂可持续发展模型,指出了发展方向。
莫子刚[5](2005)在《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文中提出如今西部的经济开发建设问题已成为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注的热点,也是目前学界很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企业公司为例,通过对该公司成立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筹资途径、投资办厂特点、经营机制及策略措施、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力图提示当时各省营企业的内部特征、国民政府在民族危机十分深重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国家资本去组织、开发建设贵州等西南地区及其成败所在以及抗战结束后至国民党统治在大陆跨台时立足于贵州等西南地区工矿企业的最终衰败命运,从而为当今西部的经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该公司是抗建时代的特殊产物,也与吴鼎昌氏的经济思想不能分开。贵州以前的开发建设自古以来不受中央政府的重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政治上控制了黔省地区,随着日寇侵华活动的不断展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贵州战略地位的日显重要,国民党中央政府愈来愈认识到从经济上建设发展贵州等西南地区的重要性。因之,抗战全面爆发后不久,经济干才吴鼎昌即被派往贵州主政。吴氏主张抓住抗战时机开发贵州经济建设。在吴氏经济思想的直接影响支配之下,经过一番考虑、筹备之后,以“开发贵州、建设西南”为历史使命,根据战时经济形势和贵州财政经济状况特点,我国抗战时期第一家省营大型企业贵州企业公司得以建立。该公司成为当时贵州省政府用以完成全省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的千手之佛,因此,它以扶植、引导为主要的办法宗旨。第二,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特征,把公司10余年的经营历程分为前期强盛、后期衰落等2个时期和初创、调整、鼎盛、衰落和结束等5个阶段。并对各时期、各阶段该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各下属生产单位的创建简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探讨。前期公司强盛的原因不外乎抗日
杨洪[6](2002)在《中小企业在旅游行业中的经营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主要以旅游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作为研究的对象,由七个部分组成。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所考察和论述的主体是作为发展中的新兴产业——旅游业中的中小旅行社业企业。 文章的结构按照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这样的顺序来展开,论述过程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论分析--解决方案--实际案例-结论这样的思路来进行。 在绪论中简要地叙述了旅游和旅游业,明确了这篇文章所要分析的行业背景,使读者具备必要的概念。在第2章中涉及到旅游业宏观环境,了解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特征。在论述中采取了大量相关数据。同时在本章中还以四川作为一个例子来进行分析。在第3章中,通过对相关的一些统计数据的分析,突出了在中国以及四川,旅行社行业中的特征,比如行业规模大小,市场总量,增长性以及人员结构等问题。进而对中小企业的具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问题,为后面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 第4章是本文的重点。在简要地介绍了相关的企业战略理论基础之后,对中小企业进行了经营战略的分析和选择。明确了集中化和差异化的战略是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同时提供了一些实施和实现这些战略的相关思路和办法。此外对经营战略实施所需要的一些相关支撑战略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如客户管理战略,产品/市场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从而完成了对经营战略选择的系统分析和选择参考。 第5章主要涉及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本,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方面都不具有优势,那么,如何整合自己的有限资源,进行竞争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建议,尤其是针对中小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文章的第6章引用了一个具体的案例,作为理论在实际中的一个具体应用。根据前面几章的理论提出了案例公司可能的选择。最后在结束语部分,对文章中进行了一个总结。在总结中强调专业化经营和差异化策略是中小旅游企业在行业中的两大经营决策。同时在这一部分,也对在整篇文章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所得到的各方支持和帮助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意。 整篇文章,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论述顺序上都围绕着旅游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这个中心主题来进行和展开,并提出和论证了笔者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的相关结论。同时在文章中也表达了笔者对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的厚望。
欧阳涛[7](2000)在《信息专递》文中研究表明 1999年12月2日至3日,“1999国际摩托车工业设计研讨会”在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召开。国家机械工业局副局长张小虞、天津市副市长梁肃、国家科技部高新司陈贤杰副司长、国家商检局、天津市科委、天津大学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国内外摩托车企业的代表观摩此次会议,意大利GIUGIARO、日本DCI公司、日本TOOLS
二、迈向新世纪——中国营口金城实业总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迈向新世纪——中国营口金城实业总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2)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个旧锡矿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本文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
(三)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有关个锡生产方法的研究 |
(二) 有关于个旧锡矿生产中私人资本及生产关系的研究 |
(三) 有关政府在个旧锡矿生产中的作用研究 |
(四) 有关大锡运输销售的研究 |
(五) 有关个旧锡矿对云南经济发展促进的研究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
(一)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二) 研究的基本结构 |
四、史料主要来源 |
第一章 历史上个旧锡矿的开发源流 |
第一节 历史上个旧关于大锡生产的记载 |
一、锡的主要特性及在古代的用途 |
二、历史上个旧锡矿开发的记载 |
第二节 1840年以前个旧锡矿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
一、商品用途不广,需求量有限 |
二、国内市场狭窄,销路不广,常出现滞销的情况 |
三、乾隆年间铸币所需个锡的数量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历史转折 |
第一节 蒙自口岸开放及列强对个锡的觊觎 |
一、列强国际经济一体化推进与蒙自口岸的开放 |
二、蒙自口岸开放后英法对个锡的觊觎 |
第二节 交通条件对个锡运力的历史改观 |
一、近代以前云南交通运力情况 |
二、法国殖民者对滇越铁路的筹建 |
第三节 近代个旧锡矿开发对国际市场需求的适应 |
一、近代国际锡业市场需求的扩大及生产的发展 |
二、近代以来国际锡业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 |
三、鸦片战争后个旧锡业销售的国际市场化取向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下个锡开发的模式变化 |
第一节 近代云南矿业由先前满足国内需求向国际市场需求的转变 |
一、近代以前云南矿业发展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目的 |
二、近代个锡开发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为主 |
第二节 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模式转化 |
一、历史上云南矿业实行政府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方式 |
二、近代个锡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经营方式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下个锡开发的技术改良与销路变化 |
第一节 传统技术条件下个锡的生产技术与产品销路 |
一、个锡土法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 |
二、土法生产产品的销售路线 |
第二节 西方技术对个旧锡矿开发的影响 |
一、个旧锡务公司对西方新法的运用 |
二、云南炼锡公司锡矿冶炼技术的改良 |
三、私营锡业中的近代技术改良 |
第三节 锡品成色提高带来的销路变化和利润增收 |
一、炼锡公司锡品成色提高情形 |
二、个锡直销欧美市场的路线变化 |
三、个锡直销欧美市场带来的利润增加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下个锡开发的规模及经济效益 |
第一节 近代个锡开发规模变化与地区开放程度的关联 |
一、近代个锡开发产量及规模 |
二、个锡开发规模变化与地区开放程度的关联 |
第二节 锡矿开发对云南就业的吸纳及影响 |
一、各时期个旧锡矿工人的数量及其变化 |
二、锡矿开发对云南就业市场的影响 |
第三节 锡矿带来的收益成为云南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 |
一、个锡成为云南出口商品之大宗 |
二、个锡成为平衡云南进出口货值的重要商品 |
三、个锡收益成为云南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个旧锡矿开发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弊端 |
第一节 个锡出口运输半殖民地特征明显 |
一、货运通道为法国殖民者所垄断 |
二、货运长期受法越铁路公司的加价苛扰 |
第二节 国际市场行情变化极易对锡矿生产造成影响 |
一、近代不同时期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 |
二、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对个锡价格产生的影响 |
第三节 战时敌方封锁造成个旧锡矿生产的急剧萎缩 |
一、抗战初期日军对个锡出口路线的封锁 |
二、抗战时期个锡生产的急剧萎缩情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旧锡矿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1889~1938年个旧、伦敦、纽约、新加坡锡价表 |
后记 |
(3)明末清初以来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阶段划分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地关系 |
2.1.2 生态环境 |
2.2 基本理论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环境变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历史数据来源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凌河流域区域概况 |
3.1 自然概况 |
3.2 大凌河流域行政沿革 |
第4章 明末清初以前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 |
4.1 大凌河流域气候变迁 |
4.2 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末清初至清中期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研究(1644—1860) |
5.1 明末清初时大凌河流域的形势分析 |
5.1.1 明末清初至清中期气候条件与灾害分析 |
5.1.2 明末清初至清中期土地开发与移民政策施分析 |
5.2 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 |
5.2.1 大凌河流域人口变化与土地开发 |
5.2.2 大凌河流域森林资源分析 |
5.3 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分析 |
5.3.1 清朝政府政策对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5.3.2 土地开发对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5.3.3 大凌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清中期至清末民初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研究(1861—1911) |
6.1 清中期至清末民初大凌河流域的土地开发 |
6.1.1 大凌河流域的土地开发历程 |
6.1.2 大凌河流域的人地关系分析 |
6.2 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研究(1912—1949).. |
7.1 民国时期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 |
7.1.1 人口迁移 |
7.1.2 大凌河流域的土地开发 |
7.1.3 大凌河流域的人地关系分析 |
7.2 民国时期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研究(1949—1978).. |
8.1 解放初至改革开放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基本概况 |
8.2 解放初至改革开放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凌河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1978—) |
9.1 人地关系与区域 PRED 系统 |
9.2 主成分分析法 |
9.2.1 主成分分析法 |
9.2.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9.2.3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过程 |
9.3 流域PRED 系统的模型建立 |
9.3.1 流域PRED 系统的内涵 |
9.3.2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9.3.3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9.4 大凌河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总体评价 |
9.4.1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
9.4.2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总体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
9.4.3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结论 |
10.2 论文创新点 |
10.3 建议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4)徐州卷烟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徐州卷烟厂概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1.4.1 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
1.4.2 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
1.4.3 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
1.4.4 战略管理理论在烟草产业的应用 |
第二章 徐州卷烟厂产业竞争与发展环境分析 |
2.1 国际及我国烟草产业发展态势 |
2.2 我国烟草专卖体制的特征 |
2.3 现行体制对产业内企业发展的影响 |
2.4 我国烟草产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对企业的影响 |
2.4.1 产业集中度低 |
2.4.2 规模经济失灵 |
2.4.3 伪市场失灵 |
2.5 我国烟草产业生命周期评价 |
2.5.1 我国烟草产业生命周期界定 |
2.5.2 我国烟草产业生命周期展望 |
2.5.3 生命周期对产业内企业的影响 |
第三章 徐州卷烟厂战略能力分析 |
3.1 徐州卷烟厂核心能力分析 |
3.1.1 徐州卷烟厂战略资源分析 |
3.1.2 徐州卷烟厂核心能力分析 |
3.2 徐州卷烟厂竞争地位分析 |
3.2.1 徐州卷烟厂竞争优势分析 |
3.2.2 徐州卷烟厂竞争地位评定 |
第四章 徐州卷烟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取向与战略选择 |
4.1 我国烟草产业发展出路----结构调整 |
4.1.1 产业结构调整 |
4.1.2 产品结构调整 |
4.2 徐州卷烟厂发展出路----战略调整 |
4.2.1 烟草供应链 |
4.2.2 徐州卷烟厂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
4.2.2.1 管理创新战略 |
4.2.2.2 技术创新战略 |
4.2.2.3 规模扩张战略 |
4.2.2.4 品牌整合战略 |
4.2.2.5 适度多元化战略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论文提纲范文)
第—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此题的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
五、关于资料的几点说明 |
第二章 成立过程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吴鼎昌的社会经济思想 |
第三节 筹备与成立 |
第三章 各主要下属单位的组建和其前期业务的发展壮大 |
第一节 初创阶段(1939.6——1940.1) |
第二节 调整阶段(1940.初——1941.秋) |
第三节 鼎盛阶段(1941年.秋——1943.底) |
第四节 前期业务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初探 |
第四章 资本构成、筹资途径、投资特点及经营机制与策略 |
第一节 资本构成 |
第二节 筹资途径 |
第三节 投资特点 |
第四节 经营机制 |
第五节 其它经营策略与措施 |
第五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严密的组织系统 |
第二节 颇具活力的领导决策机制 |
第三节 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标的的各种人事制度 |
第四节 企业文化 |
第五节 财务制度 |
第六章 走向衰落的贵州企业公司 |
第—节 抗战胜利前后的贵企公司 |
第二节 内战时期之概况 |
第三节 人民政府的接管 |
第七章 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余论 |
附图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6)中小企业在旅游行业中的经营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旅游和旅游业 |
1.2 旅游业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
1.3 旅行社的作用 |
1.4 选题和意义 |
第2章 旅游业行业现状和宏观环境 |
2.1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
2.1.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
2.1.2 中国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
2.2 四川旅游业状况与前景 |
2.2.1 旅游资源 |
2.2.2 旅游设施 |
2.2.3 旅游交通 |
2.2.4 行业管理 |
2.2.5 政府对旅游业的认同和定位 |
2.2.6 旅游经济在四川以及成都市历史上的地位 |
2.3 WTO与中国旅游业 |
第3章 旅游行业中中小企业的作用,状况和特征 |
3.1 旅游行业中旅行社业的行业特征 |
3.1.1 中国的旅行社发展进程 |
3.1.2 旅行社行业的企业总体经营状况 |
3.1.3 四川的旅行社经营状况 |
3.2 中小旅游企业的现状,作用和问题 |
3.2.1 旅行社行业内的中小旅游企业分布 |
3.2.2 旅行社的经营现状 |
3.2.3 中小旅游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
3.2.4 中小旅游企业的作用 |
3.3 中小旅游企业的生存类型 |
第4章 中小旅游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 |
4.1 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
4.1.1 战略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念 |
4.1.2 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
4.2 旅游行业中的经营战略分析 |
4.2.1 经营战略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
4.2.2 中小旅游企业在选择经营战略前要做的几个分析 |
4.3 旅游行业中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 |
4.3.1 目标集中(相对专一市场) |
4.3.2 差异化战略 |
4.4 相关战略 |
4.4.1 产品——市场战略 |
4.4.2 客户管理系统 |
4.4.3 人力资源战略 |
4.4.4 联盟经营战略 |
4.4.5 品牌战略 |
4.5 经营战略的选择和战略组合 |
4.5.1 从三方案中选择其一 |
4.5.2 根据每一个经营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选择 |
第5章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
5.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意义 |
5.1.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5.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组成和层次 |
5.2 核心竞争力对于旅游企业的重要性 |
5.3 旅游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系统设定 |
5.4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
5.4.1 支撑层面 |
5.4.2 竞争层面 |
5.4.3 发展层面 |
第6章 实际案例分析 |
6.1 案例 |
6.1.1 公司历史沿革和经营历程 |
6.1.2 公司历年经营收入状况 |
6.1.3 案例公司的产品经营状况分析 |
6.1.4 案例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行业整体状况的变化 |
6.2 案例分析 |
6.2.1 战略管理的层面 |
6.2.2 管理者层面 |
6.2.3 多元化投资层面 |
6.2.4 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方面 |
6.2.5 核心能力 |
6.2.6 产品经营 |
6.2.7 客户管理 |
6.3 案例总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迈向新世纪——中国营口金城实业总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个旧锡矿开发研究[D]. 杨娟. 云南大学, 2016(12)
- [3]明末清初以来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 赵奎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4]徐州卷烟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余宗迎. 香港工商管理学院, 2005(05)
- [5]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D]. 莫子刚. 四川大学, 2005(03)
- [6]中小企业在旅游行业中的经营战略选择[D]. 杨洪. 西南交通大学, 2002(01)
- [7]信息专递[J]. 欧阳涛. 摩托车技术,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