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上升曲线

2002年的上升曲线

一、2002的上升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1)在《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存在显着缺陷。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均侧重于对利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往往忽视了银行信贷因素对实体经济发展及经济波动的影响。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推导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总量调控、结构优化、价格传导、风险累积四个维度展开实证分析,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视角探究了信贷供给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发现信贷供给增加能够短期内带动投资水平迅速上升并促进资本存量的长期积累,信贷供给对投资存在扩张性影响,但会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在长期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应用基于GAS过程的时变转移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回归(MS-GAS-TVTP)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波动和产出波动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时变转移分析发现,在经济衰退初期,信贷供给波动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经济环境恶化会在短期内导致信贷紧缩,但随着信贷扩张政策的逐步实施,信贷供给对产出的引导效应逐渐显现。基于时变协整模型对信贷供给与产出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之间同向动态联动,信贷扩张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程度,信贷供给对产出的时变影响系数在长期基本趋于稳定,二者趋于长期均衡。其次,考虑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对宏观经济可能存在非对称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从产出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展开探究。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可以通过扩张信贷的方式增强企业投资积极性、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平稳增长;在经济扩张期,信贷扩张对产出的带动效果会随着产出总量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弱,并加剧通货膨胀;信贷收缩虽然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无法完全抵消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风险,并且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期限结构视角应用SV-TVP-FAVAR模型探究了推动我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的信贷供给根源。研究发现,我国中长期信贷供给增加虽然能够显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同时对通货膨胀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非金融企业中长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未能占据优势;相较于中长期信贷,我国短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具优势,我国短期住户消费信贷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逐渐减弱的负向影响,并且不会引起强烈的通货膨胀效应,证实了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的可行路径之一。随后,本文进一步基于价格传导视角运用贝叶斯估计的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状态下信贷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不同时期我国信贷价格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经济衰退期,信贷价格下调能够引导第二、三产业投资和消费增加,进而从需求侧驱动经济增长,信贷价格政策的传导渠道基本畅通,政策基本有效。在经济扩张期,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全且居民储蓄率水平相对较高,存在“金融抑制”和“消费抑制”双重抑制现象,因此我国信贷价格下调仅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投资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产业投资和消费的传导渠道均存在梗阻,极大地降低了信贷价格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进一步基于风险累积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分析了信贷风险累积对我国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风险累积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均呈现出抑制效应,但影响强度随经济下行程度加深逐渐增强,并且信贷风险累积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信贷供给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信贷风险累积程度下表现出显着的异质性。当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经济目标时,信贷风险累积水平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为了追求低不良水平过分惜贷,也不能为了投资扩张过度放贷。当以“稳定物价、促进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为主要目标时,应全力避免过度放贷和过度负债,同时加强贷款发放前后的审慎监管,尽量减少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和代际遗忘,尽可能降低银行资产中的不良资产规模,并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最后,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为更好地完善“双支柱”框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期,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显着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效果,但会形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需要在“促增长”和“稳通胀”目标中进行取舍。在经济平稳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但信贷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不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显着影响,二者可以各自调控,能够同时实现“稳增长、稳通胀、稳金融”三大目标。在经济过热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政策冲突”,二者难以在动态调控中同时实现“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两政策配合能够同时实现“稳金融、降通胀”的目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增长”,是经济过热期最优的政策协调模式。除此之外,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目标的调控上不具优势,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还是应以信贷监管政策为主。

郝辑[2](2021)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工业文明负效应的集聚,全球生态问题愈发凸显,引发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联合国在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应只注重经济发展,而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2021年,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再次将生态问题引入,把生态问题放在了衡量新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位置。可持续发展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一大研究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发展不均衡,资源和生态过度消耗等问题,人类发展水平畸轻畸重。其中,生态问题曾经一度成为影响中国发展质量的短板。对此,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又面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我国持续推进建设发展、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治理、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整体发展趋势向上向好,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此为突破口,收入、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为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地区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这就为我们开展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样本。研究表明,人类发展水平不仅与本地区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有关,而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有关,忽视空间地理区位因素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可能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本文从空间分异格局角度分析不同省际、相近省际、相邻省际是否存在一致的发展规律和收敛性,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意见建议。本文首先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生态发展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反复筛选,确定生态指标;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AHP方法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权威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指数,构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弥补原有人类发展指数对于生态指标衡量测定的缺陷与不足,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构建了包含“总指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中国省际层面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框架,对人类发展指数只关注健康、教育、收入的局限性进行了优化。从基于HDI的中国人类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个地区的人类发展差距也越发突显。从基于HSDI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生态质量呈现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2010年以后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省份内和省份间的生态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不同省份面临的生态问题也有差异。通过研究可以得出,本文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是评价中国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生态因素是影响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省际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α收敛、绝对β收敛、PS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对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在空间上进行了收敛性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中国各个省际不存在较明显的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从PS收敛的检验结果来看,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26.1366,小于临界值,这说明HSD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生态指数(E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10.7075,小于临界值,这说明E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俱乐部收敛结果来看,中国HSDI只存在3个类型的俱乐部收敛,EI存在8个俱乐部收敛。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与生态质量的高低情况不匹配,产生的正空间溢出效应和生态指数的收敛特征提高了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程度。然后,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研究发现,Moran’s I均为正且显着,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结果下,中国约四分之三的省份落在了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其中,高高集聚区(H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海南、新疆、云南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发生了空间格局变化,向京津冀、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这些省份是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传统高地”。低高集聚区(L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福建、广西、四川等中部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向新疆、浙江等省份发展。低低集聚区(LL)主要集中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少数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低集聚区是省份最多的集聚区,大约在15个省份左右。髙低集聚区(HL)主要集中在西南、中部地区。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差异性并存。整体来看,全国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异格局,中国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东北高、西北低,具有“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现象。局部来看,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增长速度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非均衡的空间分异格局将长期存在。最后,利用Stata软件对新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剔除不显着和不相关的指标,发现: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整体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本文找到了影响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即: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并对其进行分类解读,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研究方法上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生态指标选择上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数据分析上将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相结合,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运用德尔菲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地图分类法、空间效应格局研究法、面板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运用技术手段研究经济问题,宏观上站在可持续发展视角,微观上聚焦到我国各个省份,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将原有的HDI、HPI等概念集成,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即生态影响因子,构建了新的指数体系即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研究了由三维到四维的转变。集合了技术经济领域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生态学和地理学,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现阶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入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义及理论价值。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有对HDI算法的基础上,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第三,运用上述产生的新算法,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探寻中国各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性、空间分异格局和空间分异规律。第四,为进一步探究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高低不同的差异原因,利用Stata软件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影响因子,结合地域因素提出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以往研究评价的盲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加入生态因素势在必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而言,可以借助指数评价体系来做分析,但之前的体系有所不足——即无生态指标要素。一个地区的生态指标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缺乏这一因素会导致评价的精准度和客观性不够。在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判断时,需要将生态因素引入其中,能够更为客观合理的反应发展程度。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并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本文构建的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经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的赋值赋权后,发现结果依然是客观的、公正的,这充分说明了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科学性。第三,本文将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分为低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6.45%)、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51.61%)、下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9.35%)、上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2.90%)、极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9.68%)五类,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性。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看出,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分布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城市,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在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在同层次的内部各省中,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小于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而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又小于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这一表现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差距。收入指数以及教育指数在各区间内有很明显的地理位置规律,但是教育指数的地理位置规律并不明显。在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健康指数差距较小,收入指数差距较大;但是在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并没有明显的不同,而教育指数的差距很明显。根据指数对不同区域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与地理空间区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观点。第四,通过空间分异格局来看,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不存在整体收敛,但存在俱乐部收敛。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生态存在明显的地域差距,不同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不近相同。Moran’s I为正且显着,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显示中国约有四分之三的省份集聚在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位于第二象限(LH)和第四象限(HL)的省份较少,位于第三象限(LL)的省份多于第一象限(HH)。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将空间地理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五,经过本文面板回归研究发现,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生态指数具有正相关性。我们使用面板回归研究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生态指数(EI)、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的影响因素,由分析过程可知,模型回归的效果较好,R2均大于0.600,说明拟合度很好,其中,人均GDP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每提高1%,HSDI提高0.0222;GDP增速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GDP增速每提高1%,HSDI提高0.0006;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教育经费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016;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825;ln就业人数及ln医疗卫生机构数的估计系数为正且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这说明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HSDI就越高。从整体来看,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可以说,以上因素构成了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因子。第六,新的指数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这也体现出了政府公共政策系统的社会价值,分析不同省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状况,能够及时的对各区域政府公共政策的整体效果做出判断,这样政府在制定发展策略时便有了参考依据。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各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地方统计局完善大数据,从而算得精准的生态指数,进而科学的指导地方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工作。

王家强[3](2021)在《地下水埋深对胡杨生理学指标的影响及其光谱特征响应》文中提出胡杨林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河流沿岸构成了天然绿色走廊,维持着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河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地下水是胡杨获取水分的唯一来源,对胡杨的生存及生长起到及其关键的作用。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胡杨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对区域胡杨林进行客观准确地健康监测,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叶尔羌河下游天然胡杨林保护区不同地下水埋深区域设定研究样地,获取胡杨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及生理学指标密度,分析胡杨叶片光谱特征及生理学指标密度变化特征,进而利用PROSPECT-SAIL模型,模拟胡杨冠层光谱,筛选敏感波段,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胡杨冠层生理学指标估测模型,完成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胡杨生理学指标密度制图,以期揭示塔里木河胡杨林植物生理学指标的空间变化信息,为天然胡杨林精准管理及荒漠河岸生态系统的保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地下水埋深范围的设定,与干旱胁迫相对应,地下水位越深,干旱胁迫越严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下水埋深为8-10 m区域内胡杨叶绿素密度、类胡萝卜素密度、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比正常条件下有显着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着升高,说明受干旱胁迫,胡杨的光合强度与抗逆能力在下降;SOD、POD、MDA、SSC、Pro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有升高趋势,以抵御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的伤害,并对胞内渗透势进行调节或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等,来提高胡杨的抗旱性。ABA、Z、ZR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ABA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胡杨受干旱胁迫时,对其有生长抑制作用,ABA也能阻止POD、SOD活性降低,有效调节活性氧的代谢平衡,ABA与许多生化组分有复杂的联系,干旱胁迫时会呈持续升高的态势。Z和ZR浓度持续较高,能促进冠层叶片发育,增强冠层叶片光合适应性;一方面可能是在干旱胁迫下各激素需要达到平衡,另一方面可能是使胡杨在其形态和生理上与干旱胁迫相适应,来提高抗旱能力。由于干旱胁迫,叶片比叶重增加,需要大量元素来进行叶片结构的改变。Fe2+、Mn2+、Cu2+的增加说明胡杨趋于保持正常的养分代谢功能,增强自身的抗性;Zn2+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密度显着降低,一方面说明其他离子如Fe2+、Mn2+、Cu2+等吸收增加抑制了胡杨对Zn2+的吸收,另一方面Zn2+吸收的降低说明如果胁迫进一步加剧胡杨的部分生理代谢功能将会受到影响。K+、Ca2+吸收量增加,Na+吸收量下降,说明细胞趋于保持高的K+/Na+,降低细胞内的渗透压。(2)地下水埋深为6-8m和8-10m的胡杨叶片红谷位置及近红外区域的光谱反射率与其他地下水埋深梯度的胡杨叶片有显着差异,利用5nm和10nm重采样的一阶/二阶导数光谱及光谱相似性参数SID、SAM能够区分不同地下水埋深的胡杨叶片光谱曲线。包络线去除光谱显示出两个明显的吸收谷,在500nm附近的吸收谷,ρ500(反射率)、W500(吸收宽度)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呈上升趋势,而λ500(吸收位置)、Tan500(斜率)、S500(对称度)、SAI500(吸收指数)呈下降趋势;在675nm附近的吸收谷,ρ675、SAI675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呈上升趋势,而H675(吸收深度)、Tan675、AL675(左面积)、AR675(右面积)、A675(总面积)、W675呈下降趋势;Tan500和W675与叶绿素密度的相关性最高。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蓝边、黄边、红边、绿峰,红谷的吸收强度均在减弱,黄边、红边幅值均在减小。红谷参数与大部分生理学指标都有极显着的相关性,吸收特征参数Tan500、W675和红谷参数是胡杨叶片生理学指标特征变化的敏感因素。(3)通过PROSPECT-SAIL模型模拟了胡杨冠层光谱,构建了NDVI、RVI、DVI光谱指数,对反演胡杨冠层生化组分的最优光谱指数进行了筛选。利用筛选的光谱指数作为建模因子,构建了SVM、RF和ANN胡杨冠层生理学指标估算模型。其中SVM估算模型有Chl a、Chl b、Chl a+b、Car、Ant、N、SLA、Ca、ABA、2ipr、Z、ZR和2ip这14个指标模型通过了精度验证;故而推荐SVM算法作为本研究的最佳建模算法,可为基于影像的估算建模里模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4)基于AHSI高光谱影像,采用SVM模型对胡杨生理学指标进行估算建模,结果表明Chl a、Chl b、Chl a+b、Car、Ant、Chl/Car、N、SLW、SLA、Fe、Mn、Zn、Ca、ABA、GA3、Z、ZR这17个指标的估算模型的验证精度达到建模要求,综合这些指标,完成了区域胡杨林健康评估,并用制图表达了结果。

阮柱[4](2021)在《基于NDVI重构的广东省NDVI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前人研究表明:植被是地表系统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地球系统中的水循环、碳循环、气候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它还能反映地表上的人类活动。简言之,植被可反映极其丰富的信息,非常适用于环境演变研究。而在遥感数据中,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是其中一种较常用的数据,用于表征植被在空间上的分布。众所周知,广东省是中国,常住人口最多,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GDP)最大的省份,加之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日益减少,人地关系愈发紧张。故,研究广东省的气温、降水、人口和GDP等因素与NDVI的相互影响,研究NDVI在时空上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探讨广东省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NDVI的变化分析及驱动因素分析,又受到NDVI数据质量以及NDVI变化检测方法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检测广东省的NDVI变化及对其驱动因素分析,本文提出了:(1)“加权迭代的光滑样条”(ISSPW)和“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加权迭代滤波法”(IWSd)组合的NDVI滤波重构法,对广东省范围内的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DVI数据进行高质量重构;(2)综合残差趋势法(Integrated-RESTREND,In-RESTREND)和一种简单的NDVI变化类型划分方法,它们可以更好地检测广东省NDVI的长期变化。此外,分别计算重构NDVI与气温、降水和人口的相关系数,并以它们的最大相关系数划分了春夏秋冬四季NDVI主导因素两级分类;使用地理探测器,量化了2000~2018年的气温、降水和人口对重构NDVI的长时间序列影响力和相互作用;量化了气温、降水、人口、交通数据、土地覆盖数据以及人口和GDP空间化数据等数据,对广东省重构NDVI变化的影响力。最终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与加权迭代Savitzky-Golay滤波,ISSPW,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迭代滤波法(ISd),IWSd,迭代Whittaker滤波(IWhittaker),优化参数后的IWhittaker以及IWSd+ISSPW组合法相比,ISSPW+IWSd的组合法重构的图像噪声最少;它重构的样点曲线更贴合原始NDVI和描述更多曲线细节;而且此法去除的模拟噪声和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最大,均方根误差最小,去噪效果较好且比较稳定;综合前三条结果。可知ISSPW+IWSd适合用于广东省域的NDVI重构。第二,与RESTREND相比,In-RESTREND和时间序列分段残差趋势法(Time Series Segmentation and Residual Trend,TSS-RESTREND)都能检测到更多的NDVI减少像元,RESTREND低估了2000~2018年的NDVI减少情况。其中In-RESTREND检测到的显着减少像元则是RESTREND的4.8倍。In-RESTREND可用于探测广东省域NDVI变化情况。而根据In-RESTREND的探测,2000~2018年期间,广东省域的NDVI以增长为主,主要增长时段是2006~2018年,NDVI增长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粤北、粤西地区及珠江三角洲的个别城市;NDVI减少的情况主要发生于2000~2005年,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从变化类型看,广东省域NDVI变化类型以单调上升型为主,占据了广东省域面积的50.06%,其次是先降后升型,占27.35%;第三是中间下降型,占9.39%;其余类型占比较少。第三,在四季中,主导因素像元主要都是以人口主导像元为主。在主导因素正负相关像元中,则主要是以人口主导负相关像元为主。人口主导负相关像元在全省皆有分布,而人口主导正相关像元主要分布于深圳市、惠州市、广州市、佛山市和河源市。而在主导因素像元中,气温主导像元的面积排在第二。气温主导像元主要分布于夏季的粤北和粤东地区。降水主导像元面积最小,它主要分布于秋季的粤北地区。而从情景假设的角度,去理解最大相关系数的像元分布,可以给研究者和政策者启示:1,对NDVI高值区域,要减少不利的人为影响。2,人口高密度区域,NDVI与人口呈现正相关,说明人口因素对NDVI也有正面影响;更深的启发是: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在人口适度高密度地区,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可能的。第四,在省域而言,在2000~2018年期间的四季中,人口的影响力强于气温或降水的影响力,且人口的影响力呈现线性增长趋势,而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力呈现线性减弱趋势。在相互作用中,气温和人口的相互作用,强于降水和气温以及降水和人口的相互作用。而在地级市尺度,人口仍然是主导因素,其次是气温,气温主要在春夏两季,影响的地级市较多;人口在秋冬两季影响的地级市数量要比春夏两季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春夏两季,珠三角地区NDVI既受人口影响,也受气温的影响;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粤北、粤西、粤东的大部分地级市的NDVI都主要受人口影响。而地级市尺度的气温和人口的影响力曲线,有明显的线性特点;其中气温影响力曲线主要呈现为线性减弱趋势,地级市的人口影响力主要呈现为线性增强趋势。而地级市尺度的降水影响力曲线,波动起伏比较大,线性趋势较弱。而根据NDVI变化的多因素的因子探测器分析,在省域尺度,第二、三产业GDP(GDP23)对NDVI变化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地利用布局。在地级市尺度,主要是土地利用布局,GDP23和气候因素组合(气温+降水)影响了NDVI的变化。其中,土地利用布局中的建设用地的布局对NDVI变化的影响较大。而结合NDVI变化结果,又发现,在2000~2005年,人口影响力(主要是土地利用布局变化)主要是起到破坏植被,减少NDVI的作用,主要其负作用区域集中在珠三角;到了2006~2018年,人口影响力主要起到促进NDVI增长的作用,且在全省范围内,NDVI都有增长。

李金凤[5](2021)在《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后日本女性突出的就业模式是M型就业模式,其中M型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内逐渐加深,很多日本研究者都认为这是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了。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虽然逐渐上升右移,但是到2020年依然是中间凹陷的M型曲线。对于日本女性一直维持M型就业模式的原因,以及M型就业曲线所代表的女性主妇化的变迁情况,中日学界目前尚无研究能够回答。本论文尝试基于压缩现代化、顺序颠倒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变动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国际比较,梳理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分析其一直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剖析主妇化模式变迁的相关社会结构,以及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中的离职时机变化和个人影响因素。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把主妇化定义作了进一步的明晰。主妇化具体是指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等生活事件的前1年就职,到这些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年之间离职,之后或终身不再就职,或保持一段时期内无职后再就职的生命历程成为趋势,并且该生命历程模式在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中占一半及以上的社会现象即为主妇化。根据结婚后保持无职时间的长短,又细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种类型,其中阶段性主妇化又根据不同的离职时机分为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和育儿期离职模式主妇化。基于以上主妇化的分类,本论文对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在国际比较视野的宏观层面,基于压缩现代化理论、顺序颠倒的现代化理论和福利体制论,通过分析美、法、英、德四国的主妇化过程,对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解释日本迟迟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论述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时空特征。其次,在日本国内的中观层面,将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分为四个阶段,并基于富永健一的社会结构变动论和社会性别分工意识的变迁,分析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化和相应的社会结构。最后,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面上,运用人力资本论、统计性歧视论、道格拉斯-有泽法则等相关理论,通过对《SSM调查》和《消费生活面板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战后日本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离职时机变化及相关的个人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有以下主要观点:1.美、法、英、德四个国家的主妇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个阶段。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阶段性主妇化时期从1950年代一直延续至1980、1990年代。对比分析欧美四个国家的主妇化变迁,因日本女性就业模式自日本主妇在大正时代诞生以来,直接形成的是阶段性主妇化的标志-M型就业曲线,并且到1955年都一直保持着平缓的M型就业曲线,未有大的变化,所以日本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另外,欧美四个国家在20世纪中期以前的女性劳动率是50%以下,已婚女性劳动率也大多是在30%以下,而日本因压缩式的工业革命、产业结构转换时间晚且速度快,女性劳动率自1900年到1970年左右一直保持在50%以上,即便在1970年以后女性劳动率出现了下降,已婚女性就业率也保持在50%前后不变,因此与欧美四个国家的生涯性主妇化时期相比,日本女性劳动率和已婚女性劳动率都非常高,生涯性家庭主妇比例较小,没有形成生涯性主妇化时期。日本女性1955-1975年的M型就业曲线,中间山谷部分加深,右山峰更加突出。分析这种曲线变化的原因,山谷部分的不断加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转换太快,女性雇用率的上升速度没有超过家庭从业者、自营者等就业率的下降速度,两者效果抵消,结果就是女性的就业率逐渐下降;右山峰更加突出是因为育儿期结束后的已婚女性短期被雇用者比例上升。因此1955-1975年这个时期,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阶段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趋势没有大变化,只是离职后再就职比例上升显着,使阶段性主妇化更为凸显.1975年至2010年,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逐渐上升右移,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未婚化、晚婚化、晚育化等造成的,已婚女性在这个时期的就业率变化不大,所以日本依旧处于阶段性主妇化时期。2010年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上升,主要是已婚女性就业率升高引起的,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逐渐弱化。总体而看,与欧美四个国家相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时间上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又延长了阶段性主妇化时期。这种时间上的特征与日本独特的压缩现代化模式、顺序颠倒的现代化模式、产业结构转换、1970年代以后的福利体制改革以及男女性别平等政策迟缓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空间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时代的元素压缩杂糅在一个空间内,如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性别角色分工意识与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战后日本女性政策的复杂矛盾等。2.战后日本女性整体上维持着阶段性主妇化,但内部的主妇化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根据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从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以及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方面等多方面探究了相对应的社会结构变动。战后日本女性具体的主妇化模式变迁是:1950年代之前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1960年代-197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为主,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为辅;1980年代-200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变强;2010年以后是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比例增加。因此,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整体上逐渐弱化,但也出现了新模式的阶段性家庭主妇。伴随着主妇化模式的变化,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及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各方面相对应的社会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3.利用《SSM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从出生队列来看,1930-1934年出生队列开始,日本女性初次离职与结婚有关,到1950-1954年出生队列,初次离职与结婚的关系最强,说明1950-1954年出生队列结婚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达到峰值;从1955-1959年出生队列开始,结婚后离职增加,初次离职与第1子生育关联变强,也就是说,1955-1959年出生队列的第1子生育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升高。其二,从结婚队列和第1子生育队列来看,从1960年代以前开始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增强,持续上升至1986年后达到顶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在1981-1985年开始上升,1986年以后增强幅度明显.由此看来,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并没有走向去主妇化,尤其是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主妇化,在1975年之后只是主妇化模式发生了变化,具体从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转换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其三,从初次离职成为家庭主妇后,再就职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出出生年龄、结婚队列、第1子生育队列、本人学历、丈夫学历、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都对再就职有显着影响,从侧面证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不是一结婚就离职,之后终身不再就职的生涯性主妇化,是阶段性主妇化.进一步利用《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对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模式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其一,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越来越少,同时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有弱化倾向,而“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已经出现,并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其二,分析女性在第1子生育前后、第1子小学入学前后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性别角色分工、丈夫收入、与父母同居·准同居·近居、高学历等都有显着影响。只是这些影响因素在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各个阶段的影响力有所不同,说明女性的个人因素在面临选择是否离职成为家庭主妇时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与欧美四个国家不同,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1920年代以后出现的是欧美四个国家二战后才出现的阶段性主妇化,并一直持续到2020年。目前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依旧存在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出现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的家庭主妇,更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育儿休业制度、保育所、儿童俱乐部和家庭育儿支援等更加综合性的支援政策和措施,以有效应对这种现象。以上政策措施只是促进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的继续就业,并不等于充分有效地发挥了女性的作用。日本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在以上支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女性相关政策、企业雇用、劳动市场等方面实施彻底的社会性别平等政策,尤其是大力改革企业的长时间劳动等雇用习惯和劳动市场的多维度二元结构,为女性提供更为自由的选择环境。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也是与日本相同的压缩现代化模式,加上当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将来很可能会出现生育、育儿期离职的家庭主妇。了解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相关情况,可以为我国应对生育、育儿期的家庭主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王洋[6](2020)在《中、西太平洋多金属结壳成矿元素的时空富集规律及其古海洋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多金属结壳是一种在海底成层生长的水成成因矿产资源,其生长过程记录了构造尺度的古海洋学环境演化史,同时古海洋环境的变迁也控制着其生长条件。本文以区域性适用的Co经验公式结合Os同位素地层学法为基础,参考构造特征、磷酸盐化期次和超微化石年代学等证据,得到了中、西太平洋结壳样品的区域年代框架。综合板块回路模型、板块运移几何法、视极漂移法和热点追踪法的结果,恢复了结壳所在海山的古经纬度,应用板块热沉降曲线模型,恢复了结壳成矿过程中所处的古水深,得到中、西太平洋结壳的运移沉降史。利用年代框架和运移沉降史结果,研究记录在结壳中的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其古海洋学意义,取得了如下几点认识。1)找到了分别适用于研究区各海山区结壳的经验公式,造成经验公式区域性适用的原因与Co元素入海通量的不均一性有关。总结了中、西太平洋多金属结壳普遍具有的生长期和间断期,其中生长期对应地质历史时期的强化学风化、高碳酸盐溶解率和高陆源风尘通量期,而间断期对应太平洋大规模磷酸盐化事件时代。2)发现了记录在结壳中的Os同位素组成演化的4个精细特征。他们可以作为Os同位素地层法定年工作中的时代锚点,从而可以提高该方法定年的精确程度。马尔库斯威克和莱恩海山区结壳的Os同位素组成曲线分别在7Ma以来和33Ma以前相对海水曲线偏高,这与结壳跟随太平洋板块漂移出入赤道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的过程有关。3)结壳在历史上的高碳酸钙溶解率和高陆源风尘通量时期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此时结壳可接受充分的成矿物质。莱恩海山区结壳具有相对较高的生长速率,这是由于该海区样品所处位置偏东从而可以直面太平洋东部洋流并接收美洲大陆的陆源成矿物质以及所处水深较深从而处于最低含氧带之下较好的成矿环境中。4)不同区域的结壳各层位的发育程度不同,其生长时间和厚度取决于其间亚层的数量。研究区西部的海山区以及研究区东部水深较大的样品构造层对应时代相对提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样品,说明该海区的结壳率先在经纬度和深度上达到发育对应层位的适宜条件。5)赋存于结壳中的主要成矿元素含量具一定的时代或区域性规律。受控于成矿时代的元素及其影响因素包括:P、Ca受控于磷酸盐化作用,Co等和Ba等分别与海水氧化性和累积吸附效应有关。受控于成矿区域的元素及其影响因素包括:K等和Cu等分别受控于结壳运移过程中接受陆源风尘通量的变化以及所处区域海水的古生产力变化。

张乃元[7](2020)在《生态修复中耐盐植物应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生长规律》文中认为西北干旱荒漠区土地沙化严重、煤炭基地周边及大部分区域土地盐碱化。干旱胁迫、盐及碱胁迫是制约植物发展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也是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严峻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胁迫对观赏植物、粮食作物种子抗逆性,本研究以羊场湾煤矿矸石场为研究区域,以草木樨、紫花苜蓿及蜀葵等为原材料,研究了干旱、盐、碱及交互胁迫下3种耐盐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种子累积萌发率及耐盐指数的变化,比较了其在不同胁迫下的响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单一胁迫对植物全生长季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在种子萌发阶段,D20(20%田间持水量)、S200(200 mmol/L Na Cl)、A50(50 mmol/L Na HCO3)及A60(60mmol/L Na HCO3)萌发率分别减少了40%、47.3%、41.7%及100%。三种耐盐植物萎蔫系数为:紫花苜蓿(3.02%)<草木樨(3.44%)<蜀葵(5.32%)。在保育期,植物耐碱胁迫的能力草木樨大于紫花苜蓿。多重胁迫同时存在时,干旱胁迫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碱胁迫。干旱对盐胁迫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在保育期,多重胁迫使植物永久萎蔫天数较对照提前了7—14天。草木樨、蜀葵及紫花苜蓿全生长季内需水量排序为:紫花苜蓿(338.55 mm)>蜀葵(242.45 mm)>草木樨(237.00 mm);保育期内日需水强度为14—9 mm d-1时,可保证三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对干旱及盐胁迫,草木樨脯氨酸上升曲线出峰陡峭、峰值高,紫花苜蓿响应交互胁迫的时间短,耐受性阈值范围窄,出现峰值的时间长,抵抗交互胁迫的时间长。草木樨在盐及碱胁迫下脯氨酸上升曲线上升速率快,峰值高,响应盐及碱交互胁迫的时间短,但紫花苜蓿的脯氨酸峰值低,对盐和碱的交互胁迫的抵抗能力明显强于草木樨。通过对耐盐植物生态修复适用性评价得出,适用性排序为:蜀葵>草木樨>紫花苜蓿。植物抗逆性与体内脯氨酸含量之间的关系具有阶段性,分阶段观察能够全面、准确的表达植物抗逆的阶段性;整体分析脯氨酸累积曲线可以更加精确的描述植被恢复时植被生长状态,并在野外原位测量中准确描述植被抗逆现状。

杨晓柳[8](2020)在《昭阳区城市气候变化及热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局地气候造成了异常变化。因此,对昭阳区城市气候和热岛效应进行探究,能为昭阳区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昭通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1951-2013年),日照时数、平均地面温度、最低地面温度(1954-2013年),最高地面温度(1959-2013年)等气候要素逐月和逐日数据,及鲁甸站、大关站、彝良站、巧家站、会泽站、永善站气温(1959-2012年)逐月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灰色预测模型等方法,对昭阳区城市气候变化、极端气温降水(1951-2013年)和热岛效应(1959-2012年)进行研究,为昭阳区城郊农业生产,城市内涝、干旱、霜冻,能源资源的消耗和配置,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等提供气候方面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气候要素变化:昭阳区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年和季节均呈增温趋势变化;最高气温除春季(-0.047℃/10a)呈降温趋势外,其余时段均呈增温趋势;从突变分析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和季节突变均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并存在20年以上的变化主周期;而未来10a,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将呈持续增温趋势变化。降水量除冬季(0.643mm/10a)和干季(1.439mm/10a)呈增多趋势外,其他时段均呈减少趋势;除干季降水量没有突变外,其余时段突变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春、夏、秋、雨季变化主周期较短均小于15a,冬季和干季变化主周期较长分别为27a和25a左右的时间尺度;未来10a降水量将呈减少趋势变化。日照时数,除秋季(2.178h/10a)和冬季(2.863 h/10a)呈增多趋势外,其他时段均呈减少趋势变化;干季没有明显突变点,而其他时段突变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和季节变化主周期都小于18a;未来10a日照将呈减少趋势变化。相对湿度均呈减少趋势变化;突变都发生于21世纪初期,年相对湿度变化主周期较长为30a左右,其他时段都为14a以内;未来10a相对湿度将呈减小趋势变化。地温年和季节变化均呈增温趋势;其中增温速率最明显的是最高地温,平均地温次之,最低地温增温速率最小;突变均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变化主周期时间尺度各不相同,未来10a平均地温、最低地温、最高地温将呈升高趋势变化。(2)极端气温变化:在16个极端气温指数中,有11个指数(月最高气温极大值、月最低气温极大值、月最低气温极小值、热月日数、夏季日数、暖夜日数、暖昼日数、热日持续指数和作物生长期、月最高气温极小值)呈上升趋势,5个指数(霜冻日数、冰封日数、冷夜日数、月平均日较差和冷日持续指数)呈下降趋势;除热月日数、冷昼日数、热日持续指数和冷日持续指数在该时段内没有明显突变点外,其余指数突变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期;极端气温指数都存在23个变化周期,时间介于352a,除月最低气温极小值、暖夜日数和月平均日较差虽然有变化周期,但没有明显的主周期,其余指数变化主周期时间尺度为1020a。(3)极端降水变化:11个极端降水指数中有8个指数呈下降趋势,主要包括中雨日数、大雨日数、大于等于25mm降水日数、强降水量、持续潮期、年降水总量、5日最大降水量、降水强度;3个指数呈上升趋势,分别为特强降水量、持续干期和1日最大降水量;除特强降水量没有明显突变点外,其余指数均有突变点,并且突变年份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其中中雨日数、大雨日数、大于等于25mm降水日数、强降水量、持续潮期、年降水总量、1日最大降水量等指标变化显着,超出了95%置信区间;极端降水指数,存在2到3个变化周期,时间介于616a,主周期时间尺度也均小于16a。(4)热岛效应变化:1959-2012年昭阳区年和季节热岛效应均呈上升趋势变化,其中年热岛效应为0.38℃、夏季最高为0.68℃,冬季最低为0.11℃;从年代变化来看,昭阳区20世纪60和70年代该区域热岛效应不明显,甚至有的季节或时段,出现城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的情况,70年代以后热岛效应逐渐加强,90年代以后热岛效应稳步增强,按目前昭阳区热岛效应最大的季节为夏季(0.68℃),但升温最快的季节为冬季0.142℃/10a;月变化来看,昭阳区热岛效应最明显的月份是9月热岛效应为0.9℃,7月次高为0.8℃,1月份和4月份最不明显,出现城区气温低于郊县气温的情况,但各月总体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热岛效应上升显着;年和季节热岛效应均有突变发生,突变年份基本都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并且都超过95%置信区间,上升显着;在未来的10a,年和各季节热岛效应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热岛效应上升最高,未来有望超过夏季,进而使昭阳区热岛效应和大多数城市一样,呈现冬季热岛效应最强的现象。

张雷[9](2020)在《长海县海洋岛方言声调格局与元音格局研究》文中指出海洋岛是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的其中一个乡镇,位于辽宁省南部,海洋岛隶属于长海县,是长海群岛中距离大陆最远的一个小岛。岛上交通不是很便利,环境相对闭塞,与外界交流沟通比较少,所以其方言特征鲜明。海洋岛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中的烟威小片,与其它胶辽官话相比,既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又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靠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从语音格局的角度对海洋岛方言进行描写和分析,客观真实的揭示海洋岛方言的语音面貌。论文共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对海洋岛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居住人口、历史背景、主要产业发展等作总体介绍;其次是对方言的介绍,主要是传统方言和实验语音学两个方面,包括胶辽官话研究、辽宁省内方言研究和实验语音学方面的一般研究及语音格局方面研究理论和现状;第三,对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进行介绍说明;最后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描写和阐述。第二部分是总结概括海洋岛方言音系。采用传统语音学口说耳辨的方式,结合前人的研究及田野调查成果,总结了海洋岛方言的音系,海洋岛方言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共有18个,韵母共有37个,共有4个调类。并且与普通话的声母、韵母相比,有很多明显的差异,因而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分析海洋岛方言的声调格局。本文使用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指定的《方言调查字表》,选择海洋岛常用字,对发音人进行语料采集。对所采集的语料筛选,对有效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利用praat软件对有效样本进行切分标注,对基频点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使用T值公式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对海洋岛单字调的基频和调域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出其声学空间图。最后归纳出海洋岛方言中有4个调类,有5种不同的调值,而且对每个声调的稳定程度及提供的调位信息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第四部分是海洋岛方言的元音格局研究分析,实验样本和实验步骤和上述声调分析是一样的。本文重点分析海洋岛方言一级元音,所以在数据提取时,我们需要的是海洋岛方言一级元音的前三条共振峰的具体数值,从共振峰数据图归纳出共振峰规律。海洋岛方言共有7个一级元音,根据共振峰数值大小的不同,每个一级元音的舌位高低、前后是不同的,利用V值法,作出一级元音声位图和一级元音V值图,进而分析总结每个一级元音的不同特点及可能变化的趋势,并与普通话元音格局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文各个部分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足进行中肯的评价。

陈枭[10](2020)在《竖向防污屏障服役行为演化机理的固结—击穿—弯曲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有101万平方公里的土壤污染超标,欧洲共确认了 80000个污染场地,美国预计需要治理294000个污染场地。不正当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缘由之一,大量填埋场周边的地下水及渗流区域被泄露的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对此人们常用土-膨润土基竖向防污屏障进行阻隔,然而化学兼容性问题以及污染物的扩散作用共同导致了其长期服役性能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产生化学兼容性问题背后的机理以及建立起屏障服役性能的现场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剪切波监测手段对屏障结构无损、耗时短且成本低,具有监测土-膨润土防污屏障服役性能的潜能。针对化学兼容性问题的机理研究以及剪切波速监测机制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土单元体试验提供数据支撑。但目前很少有能联合固结、击穿及弯曲元测试到同一个土单元体中的实验装置。针对上述现状,笔者研发了 Rowe型固结-击穿-弯曲元测试联合实验装置(简称“CBB柱”),以渥太华砂及玻璃珠-盐混合物为实验材料开展了 CBB柱的验证实验。随后使用CBB柱对土-膨润土防污屏障材料开展了固结-氨氮击穿-剪切波速测试联合实验。获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采用CBB柱对玻璃珠-盐混合物进行了固结-渗流-弯曲元测试联合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渗流过程中,玻璃珠-盐混合物的剪切波速在1孔隙体积内内变化最剧烈。颗粒接触点数的变少以及孔隙比的上升共同导致了土壤渗流溶蚀过程中剪切波速的剧烈下降。对于含盐量较低的玻璃珠-盐混合物,溶蚀过程初期所形成的的力拱结构在整个渗流溶蚀阶段都处于稳定的状态,随着溶蚀的进行,K0值和孔隙体积逐渐上升。对于含盐量较高的玻璃珠-盐混合物,溶蚀初期颗粒相互自锁,K0值下降。但随着后续更多的盐被溶解,颗粒自锁被打破,力拱开始形成,K0进一步上升。实验结束后,土体内部出现了“蜂窝状”的力链分布,变得更加各向同性。玻璃珠-盐混合物在渗流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胶结作用被破坏、盐颗粒被钝化、盐颗粒直径逐渐下降以及盐颗粒进入到周围孔隙中并导致剪切波速的稳定,前两个阶段土体的剪切波速下降程度最剧烈。剪切波速在盐未完全溶解完后就稳定了。(2)对高庙子及怀俄明膨润土开展了 COD、氨氮及二价铅的膨胀指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将大大降低高庙膨润土及怀俄明膨润土的膨胀能力。而渗滤液中的铅离子、填埋场污染地下水中的氨氮及铅离子浓度因较低,低于让膨润土膨胀指数降低所需的临界离子强度(单价为221.5mM,二价为7.45mM),故降低不了膨润土的膨胀指数。随着填埋场龄期的增加,COD及重金属浓度值将会下降,而氨氮浓度反而会因为填埋场的产甲烷阶段而上升。所以在垃圾填埋场领域,氨氮是一个需要被重点关注的污染物对象。(3)测试了在30kPa的K0固结应力状态下氨氮击穿土-膨润土基防渗屏障材料的渗透系数、出流浓度曲线及剪切波速,并在化学反应及微细观层次上研究了高庙子膨润土吸附氨氮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氨氮0.5孔隙体积后,土样孔隙水中的铵根离子逐渐扩散进入到膨润土双电层中,导致其收缩,宏观上表现为在污染物流经处逐渐产生优势流通道,土-膨润土试样的渗透系数进而剧烈上升。而渗透系数的剧烈上升又将加速氨氮的迁移速率,导致孔隙水中氨氮浓度的剧烈上升。当孔隙水中的氨氮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膨润土在接触污染液后絮凝,且部分细颗粒通过拓宽的优势流通道流失,共同导致了实验结束后土体级配曲线中细颗粒含量的降低以及土体剪切波速的上升。4孔隙体积后,土-膨润土试样被击穿。8孔隙体积后,土样渗透系数值上升了两个数量级并稳定。膨润土吸附氨氮的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膨润土的钠钾镁离子被铵离子置换了。铵离子的离子水化半径略小于钠离子,而单价阳离子水化半径越大膨润土的渗透系数越低,再加上细颗粒的流失,共同导致了 土-膨润土试样在击穿后使用清水冲洗的渗透系数值无法恢复到初始值。

二、2002的上升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的上升曲线(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信贷供给总量的经济效应
        1.2.2 信贷供给结构的经济效应
        1.2.3 信贷供给价格的经济效应
        1.2.4 信贷风险累积的经济效应
        1.2.5 信贷供给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
    1.3 主要研究目标、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贡献
第2章 信贷供给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2.1 信贷供求理论
        2.1.1 宏观信贷供求理论
        2.1.2 微观信贷供求理论
    2.2 信贷价格理论
        2.2.1 可贷资金理论
        2.2.2 金融抑制理论
    2.3 信贷风险理论
        2.3.1 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
    2.4 信贷配给与信贷传导理论
        2.4.1 均衡配给理论
        2.4.2 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理论
        2.4.3 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理论
第3章 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与产出的动态关联分析
    3.1 基于DSGE模型我国信贷供给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3.1.1 模型设定
        3.1.2 模型均衡
        3.1.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3.2 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的波动特征及动态关联性分析
        3.2.1 MS-GAS-TVTP模型与TVP-VECM模型原理
        3.2.2 我国产出与信贷波动的阶段性变迁识别及时变转移分析
        3.2.3 动态关联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信贷供给总量与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4.1 信贷供给总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4.2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分析
        4.2.1 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原理
        4.2.2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4.2.3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产出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4.2.4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4.3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4.3.1 SV-TVP-FAVAR模型原理
        4.3.2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4.3.3 我国信贷供给短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4.3.4 我国信贷供给中长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信贷供给价格传导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分析
    5.1 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5.1.1 投资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5.1.2 消费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5.2 ST-BVAR模型原理
        5.2.1 ST-BVAR模型设定
        5.2.2 ST-BVA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
    5.3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价格对经济增长的两阶段传导效应分析
        5.3.1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与经济周期波动区制识别
        5.3.2 第一阶段信贷价格对投资与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5.3.3 第二阶段投资与消费对产出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6.1 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
    6.2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6.2.1 理论机制分析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6.2.3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6.3 不同信贷风险水平下信贷调控宏观经济有效性分析
        6.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6.3.2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7.1 理论背景与影响机制分析
    7.2 信贷监管的不同强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7.2.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7.2.2 经济增长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7.2.3 物价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7.2.4 金融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类发展指数概述
        2.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概述
        2.1.3 空间效应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理论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人类发展理论
        2.2.5 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理论
    2.3 相关文献回顾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现有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与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
    3.1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
        3.1.1 人类发展指数编制原则
        3.1.2 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3.1.2.1 1990 年至2009 年的人类发展指数
        3.1.2.2 2010 年至今的人类发展指数
    3.2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及最新发展情况
        3.2.1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
        3.2.2 人类发展指数最新发展情况
    3.3 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比较
        3.3.1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横向对比分析
        3.3.2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纵向对比分析
        3.3.3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国际对比分析
        3.3.4 中国东三省人类发展指数对比分析
        3.3.4.1 健康维度比较分析
        3.3.4.2 教育维度比较分析
        3.3.4.3 收入维度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4.1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4.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4.2.1 指数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指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3 指数体系的筛选与确立
        4.2.3.1 德尔菲法
        4.2.3.2 熵值法
        4.2.3.3 层次分析法(AHP)
        4.2.3.4 改进的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
        4.2.4 指数体系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
        4.2.4.1 AHP专家评分结果
        4.2.4.2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评价结果
    4.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省际排名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5.1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检验方法
        5.1.1 α收敛
        5.1.2 绝对β收敛
        5.1.3 PS收敛模型
        5.1.4 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
    5.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实证分析
        5.2.1 整体收敛检验
        5.2.2 俱乐部收敛检验
        5.2.3 俱乐部合并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6.1 空间自相关测度方法
        6.1.1 全局Moran’s I指数
        6.1.2 Moran散点图
        6.1.3 LISA集聚图
    6.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6.2.1 数据来源
        6.2.2 整体态势
        6.2.3 发展现状
        6.2.4 空间依赖性分析
        6.2.5 类型评定
    6.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3.1 基于全局Moran’sI指数的空间分异
        6.3.2 基于Moran散点图的空间分异
        6.3.3 基于LISA集聚图的空间分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7.1 数据来源
    7.2 数据处理
        7.2.1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
        7.2.2 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2.2.1 全国范围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2.2.2 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 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7.3.1 HSDI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2 生态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3 健康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4 教育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5 收入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4 提升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7.4.1 建立跨区合作制度,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7.4.2 提高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水平,推进社会均衡化发展
        7.4.3 着眼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7.4.4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建设
        7.4.5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升医疗保险普惠度
        7.4.6 提升绿色发展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局限性
    8.4 展望
        8.4.1 基于新算法的实证研究
        8.4.2 HSDI计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8.4.3 人类可持续发展仍是未来研究重点
        8.4.4 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模型改进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地下水埋深对胡杨生理学指标的影响及其光谱特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学指标的影响
        1.2.2 干旱胁迫下植物生理学指标的光谱响应
        1.2.3 植物生理学指标的光谱估算建模
        1.2.4 高光谱遥感在森林健康评价方面的应用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象及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社会经济状况
    2.2 典型样区选择
    2.3 植物样品采集及光谱测试
    2.4 植物生理学指标测定
        2.4.1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2.4.2 比叶重(SLW)与比叶面积(SLA)的测定
        2.4.3 色素密度的测定
        2.4.4 大量元素密度的测定
        2.4.5 中微量元素密度的测定
        2.4.6 生化组分的测定
        2.4.7 胡杨叶片内源激素的测定
    2.5 光谱曲线的处理方法
        2.5.1 光谱平滑处理
        2.5.2 光谱相似性
        2.5.3 导数光谱
        2.5.4 包络线去除处理
        2.5.5 光谱吸收特征参数
        2.5.6 光谱位置参数
        2.5.7 植被指数
    2.6 建模方法及精度检验
        2.6.1 支持向量机(SVM)
        2.6.2 人工神经网络(ANN)
        2.6.3 随机森林(RF)
        2.6.4 精度验证方法
    2.7 卫星影像及预处理
        2.7.1 高分5 号卫星(GF-5)影像
        2.7.2 大气校正
        2.7.3 几何校正
3 胡杨叶片生理学指标的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胡杨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3.3.2 胡杨叶片N、P、K含量及SLM、SLA的变化特征
        3.3.3 胡杨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3.3.4 胡杨叶片生化组分的变化特征
        3.3.5 胡杨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特征
        3.3.6 胡杨叶片生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4 胡杨叶片光谱特征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胡杨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变化
        4.3.2 不同地下水埋深的胡杨叶片光谱相似性分析
        4.3.3 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胡杨叶片光谱吸收特征的变化
        4.3.4 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胡杨叶片光谱位置参数的变化特征
    4.4 讨论
    4.5 小结
5 基于冠层尺度的高光谱生理学指标的估算模型模拟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胡杨冠层反射率的光谱模拟
        5.3.2 基于胡杨冠层反射率的生理生化参数含量的高光谱指数构建
        5.3.3 基于植被指数的胡杨冠层生理生化组分的估算模型
    5.4 讨论
    5.5 小结
6 基于GF-5 高光谱影像的胡杨健康评价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基于GF-5 高光谱影像的胡杨信息提取
        6.3.2 基于GF-5 高光谱影像的胡杨生理学指标的估算建模
        6.3.3 基于GF-5 高光谱影像的胡杨健康评价及制图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生理学指标的变化特征
        7.1.2 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叶片的光谱特征
        7.1.3 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冠层生理学指标的光谱估算建模
        7.1.4 基于高光谱影像的胡杨健康评价分析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NDVI重构的广东省NDVI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NDVI滤波重构研究进展
        1.2.2 NDVI变化研究进展
        1.2.3 NDVI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2.4 当前NDVI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及组织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组织结构
第2章 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简介
    2.2 数据及其来源
    2.3 数据的预处理
    2.4 方法
        2.4.1 NDVI滤波重构法
        2.4.2 NDVI变化分析方法
        2.4.3 NDVI驱动因素分析方法
        2.4.4 GDP网格化方法
第3章 不同NDVI滤波重构方法的效果对比
    3.1 基于不同方法重构后的图像对比
    3.2 基于不同方法重构前后曲线对比
    3.3 不同重构法模拟噪声去除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东省NDVI变化的检测与分析
    4.1 基于不同NDVI趋势算法的不同时段NDVI变化
        4.1.1 两种趋势算法的差异
        4.1.2 2000~2005年NDVI变化
        4.1.3 2006~2011年NDVI变化
        4.1.4 2012~2018年NDVI变化
    4.2 基于残差趋势法的NDVI变化分析
        4.2.1 基于不同趋势法计算的RESTREND结果分析
        4.2.2 基于RESTREND的2000~2005的NDVI变化分析
        4.2.3 基于RESTREND的2006~2011的NDVI变化分析
        4.2.4 基于RESTREND的2012~2018的NDVI变化分析
        4.2.5 RESTREND检测2000~2018年NDVI变化的不合理性分析
        4.2.6 不同残差趋势法的2000~2018年NDVI变化的整体比较
        4.2.7 基于不同残差趋势法检测的长期NDVI变化结果的局部比较
        4.2.8 基于地级市的不同残差趋势法检测到的NDVI长期变化结果比较
    4.3 广东省2000~2018年NDVI变化类型
        4.3.1 广东省2000~2018年NDVI的变化类型整体分布
        4.3.2 广东省地级市尺度的NDVI变化类型分布
    4.4 本章讨论
        4.4.1 残差趋势法之间的异同
        4.4.2 广东省NDVI变化类型与残差趋势法的对应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相关系数的广东省NDVI影响因素分析
    5.1 基于相关系数的广东省春季NDVI主导因素像元分布
        5.1.1 广东省春季NDVI主导因素像元的整体分布
        5.1.2 广东省地级市中春季NDVI变化主导因素像元的分布
        5.1.3 广东省地级市中春季NDVI变化主导因素正负相关像元的分布
    5.2 基于相关系数的广东省夏季NDVI主导因素像元分布
        5.2.1 广东省夏季NDVI主导因素像元的整体分布
        5.2.2 广东省地级市夏季NDVI变化主导因素像元的分布
        5.2.3 广东省地级市夏季NDVI变化主导因素正负相关像元的分布
    5.3 基于相关系数的广东省秋季NDVI主导因素像元分布
        5.3.1 广东省秋季NDVI主导因素像元的整体分布
        5.3.2 广东省地级市秋季NDVI变化主导因素像元的分布
        5.3.3 广东省地级市秋季NDVI变化主导因素正负相关像元的分布
    5.4 基于相关系数的广东省冬季NDVI主导因素像元分布
        5.4.1 广东省冬季NDVI主导因素像元的整体分布
        5.4.2 广东省地级市冬季NDVI变化主导因素像元的分布
        5.4.3 广东省地级市冬季NDVI变化主导因素正负相关像元的分布
    5.5 本章讨论
        5.5.1 基于相关系数的NDVI驱动因素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异同
        5.5.2 相关系数主导因素像元与NDVI变化的脱钩
        5.5.3 对基于相关系数的主导因素像元的解释以及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广东省NDVI影响因素研究
    6.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春季气候和人口因素对NDVI的时空影响研究
        6.1.1 省域尺度春季气候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力分析结果
        6.1.2 省域尺度春季气候和人口因素的交互探测器结果
        6.1.3 地市级尺度春季降水影响力变化特点
        6.1.4 地市级尺度春季气温影响力变化特点
        6.1.5 春季地市级尺度人口影响力变化特点
        6.1.6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地市级尺度春季NDVI的主要影响因素
    6.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夏季气候和人口因素对NDVI的时空影响研究
        6.2.1 省域尺度夏季气候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力分析结果
        6.2.2 夏季省域尺度气候和人口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6.2.3 夏季地市级尺度降水影响力变化特点
        6.2.4 夏季地市级尺度气温影响力变化特点
        6.2.5 夏季地市级尺度人口影响力变化特点
        6.2.6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夏季地市级尺度NDVI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秋季气候和人口因素对NDVI的时空影响研究
        6.3.1 秋季省域尺度气候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力分析结果
        6.3.2 秋季省域尺度气候和人口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6.3.3 秋季地市级尺度降水影响力变化特点
        6.3.4 秋季地级市尺度气温影响力变化特点
        6.3.5 秋季地级市尺度人口影响力变化特点
        6.3.6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秋季市级尺度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6.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冬季气候和人口因素对NDVI变化的影响研究
        6.4.1 冬季省域尺度气候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力分析结果
        6.4.2 冬季省域尺度气候和人口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6.4.3 冬季地市级尺度降水影响力变化特点
        6.4.4 冬季地市级尺度气温影响力变化特点
        6.4.5 冬季地市级尺度人口影响力变化特点
        6.4.6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冬季地级市尺度NDVI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5 基于地理探测器对NDVI变化的多因素影响研究
        6.5.1 省域尺度的NDVI变化多因素影响力分析结果
        6.5.2 地级市尺度的NDVI变化多因子影响力分析结果
    6.6 本章讨论
        6.6.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NDVI驱动因素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异同
        6.6.2 地理探测器驱动影响力结果解析
        6.6.3 广东省NDVI变化机制探讨
    6.7 本章小结
    6.8 本章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研究项目情况

(5)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序章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日本国内对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1.1.1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研究和主妇化走向研究
        1.1.2 日本1980年代以后的女性相关政策对女性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1.1.3 战后日本女性个人因素对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1.2 中国对日本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1.3 遗留问题
第2章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2.1 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2.1.1 宏观理论框架
        2.1.2 中观理论框架
        2.1.3 微观理论框架
    2.2 主妇化概念界定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数据
    2.4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2.4.1 研究内容
        2.4.2 框架结构
        2.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3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和时空特征
    3.1 欧美国家的主妇化变迁
        3.1.1 美国和法国的主妇化变迁
        3.1.2 英国和德国的主妇化变迁
    3.2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及持续时间特征
        3.2.1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
        3.2.2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持续时间特征及相关原因
    3.3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空间压缩特征
        3.3.1 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
        3.3.2 男女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和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
        3.3.3 战后日本政府女性政策间的相互矛盾
第4章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的阶段性变迁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1 战前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1.1 战前的女性劳动及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1.2 战后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2.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2.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4.3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3.1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
        4.3.2 1980年代至2000年代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4.4 2010年至2019女性年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4.1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
        4.4.2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的社会结构
第5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时机及相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SSM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5.1.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1.2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3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后再就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消费生活面板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2.2 女性结婚、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女性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终章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课题
    3. 本论文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二 日文文献(按姓氏五十音图排序)
    三 英文文献
    四 政府统计数据
    五 网站资料
附录
    附录1《SSM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附录2《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6)中、西太平洋多金属结壳成矿元素的时空富集规律及其古海洋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区域地质背景
        1.1.1 构造背景
        1.1.1.1 板块运动
        1.1.1.2 构造沉降
        1.1.1.3 火山活动
        1.1.2 沉积背景
        1.1.2.1 区域沉积格架
        1.1.2.2 陆源物质输入
        1.1.3 古海洋学背景
        1.1.3.1 大洋环流演化与气候变化
        1.1.3.2 最低含氧带
        1.1.3.3 碳酸盐补偿深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构造分层
        1.2.2 年代学
        1.2.3 水平漂移过程对结壳成矿演化的影响及结壳古经纬度恢复
        1.2.4 垂向沉降过程对结壳成矿演化的影响及结壳古水深恢复
        1.2.5 成矿元素分组和物源
        1.2.6 地球化学与古海洋学
        1.2.6.1 水成组
        1.2.6.2 陆源碎屑组
        1.2.6.3 磷酸盐化组
        1.2.6.4 生物作用组
        1.2.6.5 元素富集规律的时代效应
        1.2.6.6 结壳成矿与古海洋学条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采样位置与样品信息
    1.5 技术路线
        1.5.1 总体技术路线
        1.5.2 年代学研究
        1.5.3 古经纬度和水深恢复
        1.5.4 元素相关性研究
        1.5.5 元素富集规律及其古海洋学意义研究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研究与工作方法
    2.1 分层取样和预处理
    2.2 测试分析
    2.3 方法体系
        2.3.1 Co-Os法定年体系
        2.3.1.1 Co法
        2.3.1.2 Os法
        2.3.1.3 Co-Os法定年体系
        2.3.1.4 综合佐证
        2.3.2 古经纬度恢复
        2.3.2.1 Gplates软件
        2.3.2.2 板块运移几何法
        2.3.2.3 视极漂移法
        2.3.2.4 热点追踪法
        2.3.3 古水深恢复
        2.3.3.1 PSM和 SSM模型
        2.3.3.2 对古水深恢复结果的校正
        2.3.4 元素分组与时空富集规律研究
        2.3.4.1 元素分组
        2.3.4.2 元素时空富集规律研究
3 Co-Os法综合定年体系和结壳年代学研究
    3.1 Co法定年
        3.1.1 Co含量对比
        3.1.2 生长速率差异
        3.1.3 最小年龄结果差异及分析
        3.1.4 Co法区域适用性
        3.1.5 结果差异原因初探
        3.1.6 Co法评价与思考
    3.2 Co-Os法定年
        3.2.1 不同Co法结果在Co-Os曲线比对中的差异
        3.2.2 Co-Os法定年策略
        3.2.3 海水Os同位素曲线对Co-Os曲线的筛选
        3.2.3.1 MS1样
        3.2.3.2 MHD79样
        3.2.3.3 CLD34-2样
        3.2.3.4 CLD50样
        3.2.3.5 MP3D10样
        3.2.3.6 MP3D22样
        3.2.3.7 57样
        3.2.4 优选方法
        3.2.5 记录在结壳中的海水Os同位素组成精细特征
        3.2.6 记录在结壳中的海水Os同位素组成曲线的区域性、阶段性偏高异常
    3.3 对年代框架的综合佐证
        3.3.1 基岩年代
        3.3.2 Co最小年龄
        3.3.3 Os同位素法年代框架
        3.3.4 超微化石年代框架
        3.3.5 构造分层对应时代
        3.3.5.1 构造类型划分
        3.3.5.2 构造分层特征
        3.3.5.3 构造层年代学规律
        3.3.6 磷酸盐化事件期次
    3.4 生长速率变化规律
    3.5 生长-间断的制约因素
    3.6 区域年代框架
4 古经、纬、深度恢复
    4.1 古经、纬度恢复
        4.1.1 板块运移几何法
        4.1.2 视极漂移法
        4.1.3 Gplates软件法
        4.1.4 热点追踪法和对经纬度恢复结果的综合分析
    4.2 古水深恢复
        4.2.1 PSM恢复结果
        4.2.2 SSM恢复结果
        4.2.3 对结果的校正
        4.2.4 两种模型结果的差异分析
        4.2.5 古水深恢复结果的综合分析
    4.3 运移沉降与生长间断
5 元素时空富集规律与古海洋学意义
    5.1 元素相关性及元素分组
        5.1.1 Fe组
        5.1.2 Mn组
        5.1.3 陆源碎屑组
        5.1.4 磷酸盐化组
        5.1.5 小结:Fe、Mn水成-吸附机制控制下的元素分组
    5.2 元素剖面变化特征及其时空富集规律
        5.2.1 时代剖面
        5.2.2 经度剖面
        5.2.3 纬度剖面
        5.2.4 水深剖面
        5.2.5 小结:元素富集与亏损的时空区域
    5.3 成矿演化与古海洋学意义
        5.3.1 构造分层特征
        5.3.2 陆源风尘效应
        5.3.3 磷酸盐化效应
        5.3.4 氧化还原条件效应
        5.3.5 累积吸附效应
        5.3.6 生产力效应
        5.3.7 小结:多金属结壳的时空成矿演化模式初探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生态修复中耐盐植物应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生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盐碱地生态修复耐盐植物的选择
    1.3 不同胁迫对耐盐植物的影响
        1.3.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3.2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4 植物对胁迫的响应表征
        1.4.1 耐盐植物萎蔫系数
        1.4.2 植物的干重、鲜重及含水率
        1.4.3 植物体内的的脯氨酸
    1.5 耐盐植物生态需水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2 实验设计
        2.2.1 野外控制实验设计
        2.2.2 室内模拟实验设计
    2.3 植物样品采集与分析
        2.3.1 萎蔫系数的测定
        2.3.2 鲜重、干重及盐耐受指数的测定
        2.3.3 脯氨酸的测定
        2.3.4 植被全生长期需水量的测定
    2.4 统计方法
3 干旱胁迫下耐盐植物的理化性质分析
    3.1 干旱胁迫对植物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3.2 干旱胁迫对植物萎蔫系数及临界需水量的影响
    3.3 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3.4 干旱胁迫下三种耐盐植物日需水强度及需水量
    3.5 讨论与小结
4 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及草木樨的理化性质分析
    4.1 盐胁迫对植物种子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4.2 盐胁迫对植物盐耐受指数的影响
    4.3 盐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4.4 讨论与小结
5 碱胁迫下紫花苜蓿及草木樨的理化性质分析
    5.1 碱胁迫对植物种子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5.2 碱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5.3 讨论与小结
6 交互胁迫下紫花苜蓿及草木樨的理化性质研究
    6.1 盐及干旱交互胁迫对植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6.1.1 盐及干旱交互胁迫对植物种子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6.1.2 盐及干旱交互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6.2 盐及碱交互胁迫胁迫对植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6.2.1 盐及碱交互胁迫对植物种子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6.2.2 盐及碱交互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6.3 耐盐植物生态修复适用性评价
    6.4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昭阳区城市气候变化及热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极端气温和降水变化研究进展
        1.2.3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资料来源及方法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资料来源
        1.5.3 研究方法
第2章 昭阳区城市气候变化分析
    2.1 变化趋势分析
        2.1.1 气温
        2.1.2 降水量
        2.1.3 日照时数
        2.1.4 相对湿度
        2.1.5 地面温度
    2.2 突变分析
        2.2.1 气温
        2.2.2 降水量
        2.2.3 日照时数
        2.2.4 相对湿度
        2.2.5 地面温度
    2.3 周期变化分析
        2.3.1 气温
        2.3.2 降水量
        2.3.3 日照时数
        2.3.4 相对湿度
        2.3.5 地面温度
    2.4 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2.5 小结
第3章 昭阳区城市极端气温及降水事件分析
    3.1 指标选取
    3.2 极端气温指数变化分析
        3.2.1 变化趋势
        3.2.2 突变
        3.2.3 变化周期
    3.3 降水极端指数变化分析
        3.3.1 变化趋势
        3.3.2 突变
        3.3.3 变化周期
    3.4 小结
第4章 昭阳区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
    4.1 热岛效应变化趋势分析
        4.1.1 年
        4.1.2 季节
        4.1.3 年代际
        4.1.4 月份
    4.2 热岛效应突变分析
    4.3 热岛效应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长海县海洋岛方言声调格局与元音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长海县海洋岛地理位置及概况
    二、相关的文献研究综述
        (一)传统方言研究
        (二)实验语音学研究
    三、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一章 海洋岛方言音系
    第一节 海洋岛方言声母系统
    第二节 海洋岛方言韵母系统
    第三节 海洋岛方言声调系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长海县海洋岛方言声调格局
    第一节 声调格局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 海洋岛方言单字调基频分析
    第三节 海洋岛方言单字调声调格局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海县海洋岛方言元音格局
    第一节 元音格局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 海洋岛方言一级元音共振峰分析
    第三节 海洋岛方言一级元音格局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竖向防污屏障服役行为演化机理的固结—击穿—弯曲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垃圾填埋场水土污染现状
    1.2 竖向防污屏障技术现状
    1.3 用于研究竖向防渗屏障服役性能的土柱实验装置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推算出流浓度曲线阻滞因子的方法比较
    2.1 前言
    2.2 一维溶质迁移理论
    2.3 阻滞因子推算方法
    2.4 演算结果
    2.5 分析及讨论
        2.5.1 Peclet数的影响
        2.5.2 双区域CDE模型的不确定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固结-击穿-三向剪切波速测试联合实验装置
    3.1 Rowe型固结-击穿-弯曲元柱
        3.1.1 CBB柱机械图详细解析
        3.1.1.1 盖板及试样筒
        3.1.1.2 上下加压活塞机构
        3.1.1.3 橡胶膜千斤顶
        3.1.2 CBB柱的实验方法
        3.1.2.1 装样
        3.1.2.2 固结
        3.1.2.3 渗透/污染物击穿
        3.1.2.4 剪切波速测试
        3.1.3 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组装
    3.2 固结-渗透-剪切波速联合实验柱功能验证
        3.2.1 试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2.4 分析及讨论
    3.3 本章总结
第4章 土-膨润土基防渗屏障材料化学兼容性的机理研究
    4.1 土-膨润土基防渗屏障材料的配置
        4.1.1 实验材料
        4.1.2 确定各土之间的质量比
        4.1.3 确定含水率
        4.1.4 根据固结实验反推土样渗透系数
    4.2 化学兼容性试验
        4.2.1 污染物浓度的确定
        4.2.2 试验方案及步骤
        4.2.3 试验结果
        4.2.4 污染物的选取
    4.3 土-膨润土氨氮击穿实验
        4.3.1 实验方法
        4.3.1.1 实验基本参数
        4.3.1.2 实验步骤
        4.3.2 实验结果
        4.3.3 分析与讨论
        4.3.3.1 渗透系数变化分析
        4.3.3.2 出流浓度曲线分析
        4.3.3.3 剪切波速变化讨论
        4.3.3.4 氨氮在土-膨润土中运移过程的化学分析及微细观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附件

四、2002的上升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王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 郝辑. 吉林大学, 2021(02)
  • [3]地下水埋深对胡杨生理学指标的影响及其光谱特征响应[D]. 王家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NDVI重构的广东省NDVI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 阮柱.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5]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D]. 李金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中、西太平洋多金属结壳成矿元素的时空富集规律及其古海洋学意义[D]. 王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生态修复中耐盐植物应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生长规律[D]. 张乃元.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昭阳区城市气候变化及热岛效应研究[D]. 杨晓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长海县海洋岛方言声调格局与元音格局研究[D]. 张雷.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竖向防污屏障服役行为演化机理的固结—击穿—弯曲元研究[D]. 陈枭.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2002年的上升曲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