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佛、自然的交融——傣族剪纸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唐雅青[1](2021)在《《孔雀公主》HTML5互动游戏设计》文中指出
袁明谦[2](2021)在《景颇族与傣族象脚鼓舞仪式比较研究 ——以云南省德宏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汤琳[3](2021)在《傣族织锦研究及创新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傣锦是我国的一种少数民族织锦,起源于汉代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傣锦作为傣族所特有的织锦,蕴含着丰富的傣族特色和文化寓意。傣傣锦作为傣族的文化载体,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傣族人民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融合自身的审美意蕴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自己的双手织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傣锦。傣锦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傣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体现出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但是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冲击,傣锦已处于濒危状态。因此,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傣锦也不例外。国务院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傣锦、认识傣锦、保护傣锦。如何在保持傣锦原有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设计,使其融合现代审美的观念,从而保护和发扬傣锦,宣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不少学者的研究热点。为拓宽传统傣锦工艺的应用领域,本文通过对傣锦的应用形式、文化内涵、织造工艺、艺术特征、面料的创新设计以及相关产品的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傣族人民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同时了解傣锦在傣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采访调研以及图片资料,了解傣锦的织造工艺,分析了傣锦的艺术特征。研究发现,由于西双版纳地区和德宏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使两地的傣族人民在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上有所差异。这导致了这两地的傣锦在图案风格和织造工艺上都有所不同。西双版纳地区傣锦更偏向本民族化,更具有傣族民族意味;德宏地区傣锦因为融合了不同地区的纺织文化,该地区的傣锦也更具有异域风味。最后探讨了如何将传统傣锦的纹样和色彩特征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通过不同的运用形式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以及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最后通过创新设计,对傣锦的纹样再设计,运用不同种类和规格的纱线以及不同的织物组织进行面料织造设计,希望可以织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傣锦面料,让傣锦在现代消费市场里可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运用了现代提花织造技术,对傣锦进行创新设计和织造。首先采用了傣锦传统的纹样题材,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和色彩搭配形成了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傣锦图案。根据不同图案的特征以及显色要求,配以不同的织物组织结构;然后通过现代织造技术织出实物面料。传统的傣锦通常使用棉和丝,而本次课题则选用1/(22.2/24.4)dtex的桑蚕丝作为经线原料,选用166.5dtex的涤纶色纱作为纬线。这样织出的傣锦相比于传统傣锦来说,其边缘轮廓更为精致,面料整体风格更为细腻,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让傣锦在传统性和创新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传统的事物变得更加符合现代审美与当下的消费市场热点与需求,让傣锦重新焕发生命力,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其光华;同时也希望为未来从事傣锦相关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文字、图片资料的借鉴以及不同方向的研究思路。最后,希望此次课题研究可以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王锐[4](2021)在《甘青彩陶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将甘青地区的彩陶纹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彩陶纹饰的产生与甘青地区的自然地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历史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密切。依据田野考察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进行分析,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图像学以及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彩陶纹饰的产生、发展、演变与人类思想观念、审美观念的关系,分析复制彩陶生产者的彩陶制作逻辑和彩陶纹饰的人类学还原。论文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关于甘青地区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土与习俗研究,首先对甘青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其次是根据相关文献分析甘青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和地质条件对彩陶的影响,分析地理文化视野下的甘青地区与彩陶文化的关联。最后是关于人文风土与习俗的研究,描述甘青地区的民族分布与社会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以及民间艺术文化。第二章,基于彩陶纹饰的人类学研究,阐述彩陶纹饰的类型与分布,彩陶纹饰与民俗图案的对比研究并且对彩陶纹饰进行图像学分析。第三章,关于彩陶烧制的人类学研究,彩陶烧制技术,彩陶纹饰的绘制,第四章,审美习俗与生产习俗的人类学还原。
谭钦[5](2021)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西南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多元的文化沉淀,在此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滇西南园林成果丰硕,是我国重要地方园林。本文以滇西南多元文化为研究背景,滇西南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史料研究、实地调研、分类归纳、对比研究等方法,首先对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生成环境进行分析,探讨滇西南多元文化类型及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梳理出滇西南地区园林历史发展脉络,并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停滞期、繁荣期五个阶段。同时,根据滇西南园林的隶属关系和功能将其划分为宗教园林、公共园林、土司园林、名人故居、纪念性园林五种园林类型,并列举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案例深入探讨多元文化对其造园的影响。然后从多元文化角度入手,对滇西南地区各类园林的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园林造园总特征为以下四点:多元自然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园林空间;多元造园手法形成“精美秀丽”的园林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形成“西双版纳华丽、普洱临沧朴实”的园林风格;虽然滇西南地区园林是由多元文化共同影响,但是在表达上仍有主次之分,彼此互不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与结论,提出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本文研究课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云南地区园林史研究空白,同时为滇西南园林如何发展、园林艺术如何传承创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李兴力[6](2020)在《现代背景下傣族传统工艺的文化解析——以西双版纳城子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以有500多年历史的傣族老寨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以传统工艺为视角,展现了傣族老寨丰富的传统工艺风貌,分析了传统工艺及其产品在现代背景下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功能,也反映出傣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变迁过程。
向远林[7](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指出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陈洋[9](2020)在《呈贡剪纸艺术传承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凝聚着各民族人们的智慧。自2006年剪纸工艺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剪纸艺术更加受到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呈贡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艺术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纹样图案造型夸张、构图丰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呈贡地区具有丰富的民间剪纸艺术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习俗的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机械正在渐渐代替手工,剪纸手工艺面临被机械所替代的危险;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剪纸艺术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呈贡剪纸作为呈贡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本文对呈贡剪纸艺术及其传承路径进行研究,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呈贡剪纸艺术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法梳理总结了呈贡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选择呈贡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及部分传承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和调查,获得了关于呈贡剪纸艺术的种类、图案纹样、使用功能、制作工艺及其传承等基本情况和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艺术学、民俗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呈贡剪纸的艺术概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的困境及其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对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的有效路径是多元化、多种路径的,其中加强政府主导或参与下的传承、弘扬传统传承、重视学校传承、创新当代传承是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的重中之重。
屈永仙[10](2020)在《傣族神话叙事与佛教艺术——以佛寺经画与剪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傣族佛寺内有许多经画,主题有佛祖史记、佛经故事、民间神话故事、民众生产生活景象等等;也有各种剪纸、佛幡,是民众礼佛活动中的赕品,是功德善举的方式。无论是经画还是剪纸、佛幡,它们都是南传佛教的符号,是以视觉形象阐释神话叙事的载体。傣族佛寺艺术的创作者来自普通百姓,作品记录了民众的生产生活和传统习俗,蕴藏着本土文化和信仰。这些佛教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如教化普罗大众、美化环境、传播大众审美以及传承多元文化等等。
二、人、佛、自然的交融——傣族剪纸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佛、自然的交融——傣族剪纸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3)傣族织锦研究及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相关现状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方法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傣族织锦概述 |
2.1 傣锦风格 |
2.1.1 西双版纳地区傣锦风格 |
2.1.2 德宏地区傣锦风格 |
2.2 傣锦的应用形式 |
2.2.1 传统服饰 |
2.2.2 家纺用品 |
2.2.3 佛幡 |
2.3 傣锦的宗教寓意 |
2.4 傣锦的织造工艺 |
2.4.1 傣锦制作工艺流程 |
2.4.2 傣锦的工艺结构分析 |
第3章 傣族织锦的艺术特征 |
3.1 傣锦纹样题材及特征 |
3.1.1 几何纹样 |
3.1.2 动物纹样 |
3.1.3 植物纹样 |
3.1.4 建筑纹样 |
3.1.5 人物纹样 |
3.2 傣锦纹样的组织形式 |
3.3 傣锦纹样的色彩特征 |
3.4 傣锦纹样的文化内涵 |
第4章 傣族织锦在现代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
4.1 傣锦在服装中的创新应用 |
4.1.1 傣锦图案在服装中的创新应用 |
4.1.2 傣锦材料在服装中的创新应用 |
4.2 傣锦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 |
第5章 傣族织锦面料的创新设计 |
5.1 设计方法阐述及纹样选取 |
5.2 傣锦系列产品织造工艺设计 |
5.3 “傣·雅”系列一设计 |
5.3.1 “傣·雅”系列一图案设计 |
5.3.2 “傣·雅”系列一工艺规格设计 |
5.4 “傣·雅”系列二设计 |
5.4.1 “傣·雅”系列二图案设计 |
5.4.2 “傣·雅”系列二工艺规格设计 |
5.5 “傣·雅”系列三设计 |
5.5.1 “傣·雅”系列三图案设计 |
5.5.2 “傣·雅”系列三工艺规格设计 |
5.6 “傣·雅”系列四设计 |
5.6.1 “傣·雅”系列四图案设计 |
5.6.2 “傣·雅”系列四工艺规格设计 |
5.7 “傣·雅”系列五设计 |
5.7.1 “傣·雅”系列五图案设计 |
5.7.2 “傣·雅”系列五工艺规格设计 |
5.8 “傣·雅”系列六设计 |
5.8.1 “傣·雅”系列六图案设计 |
5.8.2 “傣·雅”系列六工艺规格设计 |
5.9 “傣·雅”系列七设计 |
5.9.1 “傣·雅”系列七图案设计 |
5.9.2 “傣·雅”系列七工艺规格设计 |
5.10 “傣·雅”系列八设计 |
5.10.1 “傣·雅”系列八图案设计 |
5.10.2 “傣·雅”系列八工艺规格设计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甘青彩陶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国内关于甘青地区研究的数据可视化 |
三、选题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土与习俗研究 |
一、甘青地区历史综述 |
(一)甘青地区石器时代的历史 |
(二)甘青地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
(三)甘青地区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历史 |
二、甘青地区自然环境地理地质条件 |
(一)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
(二)土壤植被与河湖水系 |
三、甘青地区的民族分布与社会文化 |
(一)甘青地区的民族分布 |
(二)甘青地区的社会文化 |
四、甘青地区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 |
(一)甘青地区的民间信仰 |
(二)甘青地区的宗教文化 |
五、甘青地区民间艺术文化 |
(一)甘肃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 |
(二)青海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 |
第二章 彩陶纹饰的人类学研究 |
一、彩陶纹饰类型与种类分布 |
(一)彩陶纹饰的类型 |
(二)彩陶纹饰的种类分布 |
二、彩陶纹饰与民俗图案对比研究 |
(一)彩陶蛙纹、剪纸蛙纹与刺绣蛙纹的对比研究 |
(二)彩陶万字纹、剪纸万字纹与刺绣万字纹的对比研究 |
(三)彩陶葫芦纹、剪纸葫芦纹与刺绣葫芦纹对比研究 |
三、彩陶纹饰的图像学分析 |
(一)马家窑类型彩陶纹饰图像学分析 |
(二)半山类型彩陶纹饰图像学分析 |
(三)马厂类型彩陶纹饰图像学分析 |
第三章 彩陶烧制的人类学研究 |
一、彩陶烧制技术 |
(一)临洮闫建林彩陶烧制技术 |
(二)临洮雷智勇彩陶烧制技术 |
(三)临夏马黑麦彩陶烧制技术 |
二、彩陶纹饰的绘制 |
第四章 审美习俗与生产习俗的人类学还原 |
一、审美习俗的人类学还原 |
二、生产习俗的人类学还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时代背景 |
1.1.2 地区园林的研究价值 |
1.1.3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研究价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
1.4.3 调查研究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4.5 综合归纳法 |
1.5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1 多元文化下的园林相关研究 |
1.5.2 滇西南园林相关研究 |
1.5.3 存在问题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概述 |
2.1 多元文化概念解读 |
2.1.1 多元文化的内涵 |
2.1.2 多元文化的特征 |
2.1.3 多元文化的意义 |
2.2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生成环境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2 人文环境概况 |
2.3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类型 |
2.3.1 宗教文化 |
2.3.2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
2.3.3 土司文化 |
2.3.4 红色文化 |
2.3.5 外来文化 |
2.3.6 地域文化 |
2.4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特征分析 |
2.4.1 一体多元: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 |
2.4.2 开放包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协同发展 |
2.4.3 和谐稳定:多元文化共存共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脉络及类型分析 |
3.1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历史脉络 |
3.1.1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萌芽期 |
3.1.2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发展期 |
3.1.3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成熟期 |
3.1.4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停滞期 |
3.1.5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繁荣期 |
3.2 滇西南园林发展历史与中国园林、云南园林对比 |
3.3 滇西南地区园林类型分析 |
3.3.1 滇西南地区宗教园林 |
3.3.2 滇西南地区公共园林 |
3.3.3 滇西南地区土司园林 |
3.3.4 滇西南地区名人故居 |
3.3.5 滇西南地区纪念性园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造园特征分析 |
4.1 滇西南地区宗教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1 南传佛寺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2 汉传佛寺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3 文庙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2 滇西南地区公共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2.1 选址分析 |
4.2.2 空间布局分析 |
4.2.3 造园要素分析 |
4.3 滇西南地区土司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3.1 选址分析 |
4.3.2 空间布局分析 |
4.3.3 造园要素分析 |
4.4 滇西南地区名人故居造园特征分析 |
4.4.1 选址分析 |
4.4.2 空间布局分析 |
4.4.3 造园要素分析 |
4.5 滇西南地区纪念性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5.1 选址分析 |
4.5.2 空间布局分析 |
4.5.3 造园要素分析 |
4.6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造园特征总结 |
4.6.1 多元自然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园林空间 |
4.6.2 多元造园手法形成“精美秀丽”的园林环境 |
4.6.3 多元民族文化形成“西双版纳华丽,普洱临沧朴实”的园林风格 |
4.6.4 园林文化表达有主次之分,但互不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发展脉络 |
5.1.2 滇西南地区园林类型 |
5.1.3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造园特征 |
5.2 对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5.2.1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2 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滇西南园林发展历史与中国园林、云南园林分析表 |
附录 C:滇西南地区园林统计表 |
(6)现代背景下傣族传统工艺的文化解析——以西双版纳城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傣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
二、传统工艺——生活用品及礼佛供品的双重功能 |
(一)傣族宗教活动“赕” |
(二)傣族常见的传统工艺形态 |
1. 制蜡条 |
2. 织锦 |
3. 剪纸和纸扎 |
4. 制高升 |
5. 雕塑 |
6. 制陶 |
7. 竹编 |
三、结语 |
(7)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
3.2.1 远古的呼唤 |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
3.3.1 基本特征 |
3.3.2 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
5.1.3 景观意象提取 |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9)呈贡剪纸艺术传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不足 |
一、呈贡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况 |
(一)呈贡剪纸的历史沿革 |
1.中国剪纸的历史 |
2.呈贡剪纸的历史发展 |
(二)呈贡剪纸的种类及功能 |
1.种类 |
2.功能 |
(三)呈贡剪纸的图案纹样及艺术特征 |
1.图案纹样 |
2.艺术特征 |
(四)呈贡剪纸艺术的工具及工艺流程 |
1.工具与材料 |
2.方法与工艺流程 |
小结 |
二、呈贡剪纸艺术的传承现状 |
(一)传承点的分布 |
1.文化馆 |
2.梅子社区 |
3.学校 |
4.龙街集市 |
(二)传承人情况 |
1.代表性传承人 |
2.周边地区传承人 |
(三)传承方式 |
1.传统传承 |
2.社区传承 |
3.学校传承 |
4.公益性传承 |
5.其它传承 |
(四)存在问题 |
1.代表性传承人结构单一 |
2.社区传承参与面不广 |
3.学校传承参与度不深 |
4.公益性传承参与人不多 |
小结 |
三、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的困境及分析 |
(一)非遗剪纸生态失衡 |
(二)剪纸的生存空间被挤占 |
(三)剪纸工艺的传承局限于少数群体内部 |
(四)学校传承的局限性 |
小结 |
四、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的价值及路径探讨 |
(一)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的当代价值 |
1.文化价值 |
2.教育价值 |
3.经济价值 |
4.审美价值 |
(二)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的路径探讨 |
1.加强政府主导或参与下的传承 |
2.弘扬传统的传承 |
3.重视学校传承 |
4.创新呈贡剪纸艺术的当代传承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呈贡剪纸非遗传承人高庆访谈记录 |
附录2 :初中学校呈贡剪纸艺术传承研究(教师卷) |
附录3 :关于呈贡剪纸传承路径的考察报告 |
附录4 :呈贡及周边代表性传承人剪纸作品 |
1.高庆剪纸作品 |
2.黄占元剪纸作品 |
3.栗金剪纸作品 |
4.云南大理白族剪纸作品 |
5.笔者调研掠影 |
作者简介 |
(10)傣族神话叙事与佛教艺术——以佛寺经画与剪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佛寺经画的图像叙事 |
(一)佛教主题 |
(二)神话故事主题 |
(三)传统习俗主题 |
二、佛教活动中的剪纸和佛幡 |
(一)赕佛仪式中的剪纸 |
(二)佛幡的功能和样式 |
三、佛寺艺术的社会功能 |
结语 |
四、人、佛、自然的交融——傣族剪纸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孔雀公主》HTML5互动游戏设计[D]. 唐雅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景颇族与傣族象脚鼓舞仪式比较研究 ——以云南省德宏地区为例[D]. 袁明谦. 北京舞蹈学院, 2021
- [3]傣族织锦研究及创新应用[D]. 汤琳.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4]甘青彩陶的艺术人类学研究[D]. 王锐.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D]. 谭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6]现代背景下傣族传统工艺的文化解析——以西双版纳城子村为例[J]. 李兴力. 中国民族博览, 2020(18)
- [7]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呈贡剪纸艺术传承路径研究[D]. 陈洋.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6)
- [10]傣族神话叙事与佛教艺术——以佛寺经画与剪纸为例[J]. 屈永仙. 民族艺术研究,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