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闫亚娟[1](2021)在《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为主体的三大区域板块,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自独立以来就不断加强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努力与独联体国家一道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2015年1月1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共同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随后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果,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类似于欧盟的欧亚联盟。但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之初正值俄罗斯遭遇美欧等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加之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受俄罗斯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经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欧亚经济联盟陷入发展困境。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提出对外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欧亚经济联盟各国自独立以来首次宣布同独联体以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不仅为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会,也为域外国家深度参与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欧亚经济联盟是中国周边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组织之一,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深入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对外战略动向对中国深化对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在明确独联体地区、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自由贸易区理论、非传统收益理论、轮轴-辐条理论以及地缘政治经济理论为基础,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入手,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主要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未来走势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在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不甚乐观的情况下提出的,目标宏大。为使建设顺利进行,欧亚经济联盟规划了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具体推进思路。第一,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新欧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它主张东西并重,强调重视欧洲同时,增加亚洲在对外合作中的比重。第二,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欧盟关系恶化,欧亚经济联盟向西发展受阻,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选择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作为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三,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等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中国和越南为俄罗斯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国,印度为俄罗斯的优先战略伙伴关系国,伊朗为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国,欧亚经济联盟选取四国依次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支点国家,以点带面,进行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第四,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5”这里是指欧亚经济联盟五个成员国,分别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1”这里是指第三国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5+1”即为欧亚经济联盟+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越南等。第五,以市场、能源和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欧亚经济联盟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能源储备以及先进的军工技术,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展能源外交和进行军事技术合作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手段。按照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路线图,2015年5月29日,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6年10月5日,《欧亚经济联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样板。2018年5月17日,欧亚经济联盟与伊朗签署临时自由贸易协定,2019年10月27日,《欧亚经济联盟-伊朗临时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之后,2019年10月1日及2019年10月25日,欧亚经济联盟又分别与新加坡和塞尔维亚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截止到2020年底,欧亚经济联盟对外已签署4个自由贸易协定。除此之外,欧亚经济联盟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等国也分别进行了多轮自由贸易谈判。从其现有实践看,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表现出了如下四个特征:第一,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第二,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第三,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第四,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经过多年努力,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对独联体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盟各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第二,联盟各国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贸易伙伴国的选择范围;第三,联盟对外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第四,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未来欧亚经济联盟依然会把小型贸易伙伴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点对象,同时逐步推进与东盟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并最终实现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现已与中国签署经贸合作协定,但距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双方自由贸易区建设还存在很大障碍。为此,中国可以借鉴欧亚经济联盟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经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董洪梅[2](2019)在《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成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并行趋势,在当前全球多边体制发展受阻、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兴起的背景下,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协定备受世界各国所青睐。截至2018年年底,向GATT/WTO通报并仍然有效的实际区域贸易协定(RTA)共计292项。在区域贸易协定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其规模越发扩大,内容更加广泛。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涵盖了11个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包括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在内的16个国家(印度于2019年11月4日宣布退出RCEP)。无论是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上战略日程。中国自2001年年底成功加入WTO以来,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多边合作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参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并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发展非常迅速。根据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数据,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共有14个,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以周边为基础、涵盖四大洲的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已初具雏形。但是,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最近的十余年,关于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厘清。因此,本文从中国的视角分析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整体水平,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自由贸易区整体的贸易效应和投资效应以及经济视角下的其他影响,并针对当前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不足以及从实证检验中得出的启示,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研究的国内外背景,研究的意义与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自由贸易区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明确界定本文研究的自由贸易区(FTA)和国内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FTZ)的区别;梳理有关自由贸易区的传统理论和非传统理论,同时从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国外的自由贸易区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发展实践三个方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与发展阻碍。梳理中国建设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动因、进程、特点、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阻碍。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自2001年起步,历经三个阶段的努力,整体上在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共同推进,具有国家高度重视、数量与质量同步推进、建设模式多元化、指导思想与战略布局清晰等鲜明特征。目前,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在世界经济中的整体影响力显着提升,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之间经贸联系紧密。但是,依然存在经济体量偏弱、发展格局有待优化、议题深度与广度有待提升等不足,未来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国内产业升级压力增加、内部协调难度上升、谈判机制需要完善等内部阻碍,而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因竞争而导致的担忧,成为未来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外部阻碍。第四章,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从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货物贸易的角度,首先分析中国已经签署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关于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内容,随后从总量、比例和增速三个层面分析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货物进出口的促进作用,最后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货物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较高,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货物进出口规模不断提升,占中国货物贸易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且与伙伴国(地区)贸易增速明显高于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扩展的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自由贸易区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提升了中国与伙伴国(地区)双边贸易流量。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自由贸易区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出现减弱趋势,而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明显。第五章,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投资与其他经济效应分析。首先分析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双向投资的发展趋势,随后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相关因素对中国向自由贸易区伙伴投资的影响,最后阐述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之外的经济效应。经验分析和计量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显着提升了中国与伙伴国(地区)之间的双向投资规模,尤其是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了国内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扩展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并为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内涵和动力。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针对当前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不足,结合实证研究得到的启示,从妥善处理对外开放与风险防范、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自由贸易区(FTA)与自由贸易试验区(FTZ)发展的关系,落实自由贸易区建设布局规划,提高自由贸易区建设质量和标准,完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魏永艳[3](2019)在《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地处东亚地区,是东亚国家的重要成员,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繁荣与中国休戚相关,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探索东亚安全共同体蓝图不仅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也是践行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需要。“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外交蓝图对21世纪中国国家繁荣与稳定,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区域安全宏观建构的重要转向,强化东亚安全共同体之中国构想的学术研究,对于思考将东亚经济共同体迈向东亚安全共同体的路径和可行性,破解东亚安全困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21世纪初,东亚区域力量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区域秩序与区域安全框架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区域内生的共同体秩序与域外同盟秩序形成对比,区域秩序的多元化建构正在形成。以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理论与东亚区域安全一体化进程相结合,中国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与区域共同发展需求的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设想。中国应以建构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作为破解东亚安全困局的现实选择。本文对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概念、特征、理念、目标及功能进行了多维探索,试图为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搭建结构性框架。在对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区域资源依托和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路径。东盟共同体建设为东亚区域秩序的建构开启了全新的视角,东亚力量多元化和利益多样化的区域现实在安全共同体的秩序框架内能够实现平等协商与合作共赢,以期实现东亚走出“体系引导型安全困境”与“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叠加的安全困局。建设东亚安全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为东亚安全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实现路径。在日韩对东亚区域安全建设助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与东盟成为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与东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正在实施,争取打造成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区域典范。2018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公布,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显。在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的路径选择上,以中国+东盟为核心驱动力,遵循中国+东盟+X的扩展模式,实现中国+东盟+蒙俄与中国+东盟+朝韩的两翼合围,在可以推进的领域进行共同安全利益的务实合作,重拾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优势空间。传统的观点认为10+3(中日韩)是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核心国家,其中10+2(中韩)的阻力略小,如果日本加入东亚安全共同体变得遥遥无期,10+3(中俄韩)也可以成为东亚安全共同体核心国家的替代选项。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针对客观时局的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布局,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设想还是可以预期的。只有实现东亚区域安全的总体建构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的繁荣与稳定。
段涛[4](2019)在《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5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逐步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理念。其中,“战略对接”的表述也逐步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但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对接”的理论阐释和概念化建构。无论是权力核心的现实主义、制度崇拜的自由主义还是观念认同的建构主义,均专注于对国际社会以及国家间行为关系的阐释与解释,却忽视了国家间互动和国际关系“应然”的发展目标之共识,以及实现该共识和目标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当代全球化危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不应停留在理论分析工具层面,更应从目标和路径方面,提供能形成共识和实现共赢的解决方案。本论文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主权管辖权涉及区域合作领域,国家相互间通过主动磨合和主动调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形成互利和稳定状态的一种“高阶”合作。从阶段过程方面,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可划分为战略评估与决策、战略实施与反馈、战略互动与调适等不同的三个阶段,以及主动型、联动型和关联型等三类战略对接阶段的不同类别。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动力因素,要在考量保障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以国家间利益合作并创造增量为主要目标,兼顾国家文化交流与规则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和可持续战略对接动力体系。在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机理模型方面,分类分析硬资源和软资源不同对接机理,进而归纳战略对接高和低的两层次模型,提出竞争、中性、合作与共生四类基本关系,总结出战略对接中利益合作竞争的实质就是资源整合,核心是通过对接与合作,克服国际秩序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零和博弈”趋势,克服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影响,并由资源整合产生战略对接的增量收益,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合作形式的“高阶性”、合作行为的主动性、合作原则的共商共建共享、地区主义的开放性、对接过程的磨合调适性、对接实质的利益创造和分配性等方面,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建构。本论文初步提出了“战略对接”理论分析框架体系,但理论支撑度、逻辑严密性、考量覆盖面以及运用操作性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形成国际关系“对接”理论的渊源支撑;论证“战略对接”理论单列发展可行性;基于“战略对接”理论体系,提出新型国际规范、机制、制度和体系等国际关系协调新工具。
郑光明[5](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安全共同体建构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身份却与经济地位尚有一定差距,部分国家不接受中国崛起。基于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不断自我创新,在全球治理方面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安全方面提出“亚洲新安全观”,在全球价值观方面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由于东盟的战略重要性,中国坚持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提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的重点是试图论证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本文首先论述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国内外背景,进而探讨建构中国-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必要性,并阐述了中国与东盟现有的经济、安全、观念和制度基础。由于目前的安全共同体理论无法直接应用于这种新型共同体建构上面,作者运用分析折中主义的研究范式,借鉴现有理论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内容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讨论了中国-东盟安全共同体建构的阶段与影响要素。最后阐释中国-东盟安全共同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多方面剖析根源,以明确安全共同体建设的主攻方向。
黄金宇[6](2018)在《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贸易多边体制的支持者,但最近十多年来日本明显加快了签署FTA的步伐。截止到2018年7月,日本已经完成了17个FTA的签署,8个FTA正在谈判,其中日本-哥伦比亚FTA实质性达成一致,RCEP、日本-加拿大FTA均表示要在2018年取得实质性进展,日本-土耳其FTA和中日韩FTA正加紧谈判,实际上只有与海合会和韩国的谈判陷入停滞之中,尤其是日本-欧盟FTA的签订使日本从落后的状态迅速成为东亚地区的“排头兵”,与韩国并肩领跑。在FTA谈判中,农业议题是非常重要和敏感的领域。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对农产品贸易进行保护。随着FTA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面对日本这样巨大且贸易保护水平很高的农产品市场时FTA谈判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当前国际贸易自由化大潮中,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面临着巨大考验,在不断加强的保护中日益衰落的日本农业已经无力经受自由化的冲击。日本FTA谈判在两难困境下取得了显着效果,既推动了本国FTA谈判进程,又较好地保护了农产品市场,因此对其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值得进行研究。文章以日本FTA进程中的农业议题谈判模式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日本FTA战略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运用“双层博弈”模型总结了五种谈判模式的建立、构成和推广,分析了五种模式产生的历史和经济、外交、政治等方面的现实根源,在对谈判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日本2006-2015年十年间的农业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形成了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经验。文章认为,日本深入地思考并灵活运用关税手段,通过设置复杂的关税减免模式既保护了本国农业又推进了FTA,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文章提出了中国在FTA进程中农业议题谈判以及推动RCEP和中日韩FTA的建议,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最重要的对象国,中国耕地少、农产品竞争力弱等特点与日本类似,如何借鉴日本谈判模式推进FTA值得思考,做到有的放矢,占据有利地位,既保证谈判结果有利于中国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文章分为7章展开。第一章是绪论。说明了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梳理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简要评价。第二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国家利益理论与农业保护、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农业贸易政策制定等相关理论,建立了FTA协定签署或不签署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国际政治学关于“国家利益至上”理论要求保护农业贸易与国际主流经济学要求建立自由贸易体系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建立了双层博弈模型分析了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第三章是日本FTA战略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梳理了日本FTA的签订过程,总结了日本FTA的立足东亚精选谈判对象、迅速扩张由双边EPA向巨型FTA转变、先易后难采取EPA形式取代FTA、提高标准力争主导规则、维护安全力保战略资源稳定进口等五个主要特点,并从历史文化传统、国内政治决策体制之间的分歧、国际上的美日同盟以及日本农业保护现状等方面对日本FTA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的谈判模式分析。归纳了日本十多年来在外务省、经产省、农水省等纲领性文件指导下,在FTA具体谈判实践中的五种谈判模式,即:完全排除农产品的谈判模式、保护最敏感产品的谈判模式、利益交换的谈判模式、“外交优先”的谈判模式、全盘考量国家利益的谈判模式。在双层博弈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上述模式的建立、“赢集”的构成、谈判的探索与实现及复制与推广。第五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根源分析。日本悠久的农业保护政策构成了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历史根源;农业持续低迷、粮食依赖进口、利益集团博弈等经济、外交、政治因素是现实根源。通过对全球化、区域化两个阶段分析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三个FTA农产品贸易降税模式的比较,直观地说明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探讨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第六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和实证分析。在建立谈判效果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日本的农业贸易保护政策若做出较大让步将面临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和政治风险,因此遵循着尽量不做让步、尽量保护农业核心利益、尽力争取到政治、经济、外交、战略安全等方面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实证方面,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日本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中国、东盟等12个国家或地区在2006-2015十年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关税、人口规模、贸易距离、人均GDP、实际GDP增长率、农产品生产总额、汇率、物价增长率、是否同盟国、FTA是否生效对日本农产品贸易额和对日本农产品进口额的影响。在分析中发现关税税率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既对进口价格、数量产生影响,又对进口、出口产生影响,尤其是与FTA是否生效交互发生影响。分析表明农业议题尤其是关税谈判在FTA进程中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日本通过复杂的关税减免模式既保护了本国农业又推进了FTA,取得了良好效果,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谈判经验。第七章是启示与建议。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了中国FTA进展现状和中国农业贸易保护现状,比较详尽地提出了中国在农业贸易保护及农业议题谈判方面的建议,同时就推动RCEP和中日韩FTA谈判进程分别提出了建议。
张中宁[7](2018)在《中美两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经济战略既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也给彼此及世界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因此,开展对作为中美两国国际经济战略子战略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国际政治经济学上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学习、借鉴、示范、提高,并给我国政府国际经贸战略的制定建言献策的现实意义。当前,作为经济全球化两大主导趋势之一的WTO领导下的多边贸易谈判已陷于停滞近二十年,人们对它的发展前景陷于焦虑与迷茫。而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主导趋势之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初级形式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却依然生机勃勃、繁荣兴盛。既然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经济体的中美两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都有很大的外部性,那么,中美两国各有怎样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如何?又都有什么特征?促进中美构建各自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动因是什么?效益怎样?这是所有关注并研究中美各自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人都希望寻求解答的问题。本研究紧紧围绕上述五个问题,首先利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构建起上述五个问题的理论研究框架,然后运用政治经济分析、历史比较分析、数据实证、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及基于经济、政治(外交及安全)、软实力这三大维度和拉西特-斯塔尔的层次分析理论而拓展的三维多重博弈理论模型来逐步探讨中美各自FTA战略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内在机理与逻辑。概括地说,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中美各自FTA战略的发展历程、战略动因、战略特征及其战略效应后发现,中美各自FTA战略虽然在表面上都以经济目的为依归,但是实际上却都含有政治上的外交与安全目的,意识形态上的软实力追求,而且它们虽然在终极目标上有本质不同,但是在一般追求上的区别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美国FTA战略服务于美国以维护其世界霸权为目标的国家战略,而中国的FTA战略则以发展为导向,更注重为中国国内的稳定与发展而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与中国以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核心国家利益的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本研究发现,基于以上动因而构建的中美各自FTA战略在上述三大维度上呈现的特征、效益虽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具体来讲,美国FTA战略的经济动因是给美国出口商开拓更多的市场,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促进国内经济更好地发展,从而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霸权地位。对美国自贸区战略的经济效益研究证实美国基本上实现了上述目的。除了最后一点外,美国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动因与中国的差别并不大,但是在经济效益上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比美国的更加明显。政治上,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既有外交和安全动因,也有霸权追求。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同样具有外交与安全考量,但由于中国外交恪守的指导原则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遵循的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最终政治目标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美国的霸权追求大相径庭。软实力上,美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有传播美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持美国在世界经贸规则制定上的主导权,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制度霸权地位;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当然也有提升本国软实力的追求,但是由于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所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软实力上的追求是提高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的发言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并不断为之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美自贸区战略的政治和软实力效益无法量化考察,但是通过历史分析与案例研究,本文证实了中美两国的FTA战略在经过国内、国际这两个层次的多重博弈后都获得了它们想要实现的政治和软实力效应。通过对中美两国作为国际经济战略子战略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对比分析,本研究再次证明了经济既是政治战略的目标之一,又是实现政治战略的基础、策略、工具、手段与平台。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既有很多共同点,又有无数本质上的不同。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下,我国需要充分利用、积极发挥自由贸易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将自由贸易区战略作为我国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平衡美国霸权主义思维与行径,并最终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伟目标的重要平台。
洪菊花[8](2017)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研究 ——以中国面向东南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推进区域合作与维护地缘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需要同步实现的共同目标,开展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研究是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交叉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推进区域合作与维护地缘安全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论文的主要宗旨和努力方向为:(1)把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结合起来,构建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理论研究体系;(2)探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路径,并以中国为主体视角、在充分考虑对方利益的前提下开展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的实证研究,以期能为中国推进区域合作与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协同演进提供支持。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相互作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及其评价、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路径。关于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相互作用,论文先对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复合系统进行解构,厘清区域合作子系统内部结构、地缘安全子系统内部结构,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复合系统解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区域合作子系统与地缘安全子系统之间以及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共性分析、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矛盾分析、区域合作对地缘安全的作用、地缘安全对区域合作的作用四个方面探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相互作用,为下文深入研究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奠定基础。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包括静态关系和动态关系,静态关系是指某一个时刻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的状态,包括冲突互斥、中度失调、中间过渡、中度协同、高度协同五种状态,动态关系是某一个时间段内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状况的变动情况,包括负向退化、缓慢变动、正向演进三种。该章构建了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对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进行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的时间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受多方面影响,国家是开展区域合作与维护地缘安全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因此国家对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的战略决策影响着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系统内部结构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着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复合系统;系统外部环境也对系统产生影响。因此,论文从参与主体关于参与区域合作与维护地缘安全的战略决策、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复合系统内部关系、外部环境系统三个方面探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并整合三个方面的机制全面揭示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综合机制。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家观念、身份认同、制度建设、主体间关系、大国干预、重大事件等驱动力要素对三个方面机制的影响并最终影响了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对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参与主体战略决策方面,东南亚是中国开展区域合作与维护地缘安全的重要区域,但东南亚与中国开展区域合作的同时加强对华防范;在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方面,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但面临诸多地缘安全问题,且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之间有着深刻的相互作用;同时,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有着复杂的国际地缘环境,域外大国角逐十分激烈,给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带来严峻的外部环境。基于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论文从理论上揭示了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综合路径。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综合路径指导下,从参与主体战略决策协同、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系统内部协同、理性应对域外大国干预三个方面探讨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路径。通过以上研究,论文基本上实现了最初设定的目标:把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两个主题深度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初步构建了一套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理论研究体系;对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路径这两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陈炜[9](2017)在《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问题研究 ——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措施之一就是进行自由贸易区的探索。作为一个经济制度化的命题,自由贸易区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且有了很多成功的范例。研究自由贸易区必须和中国特定的经济制度相结合,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并可以为下一步中国经济开放和市场体制改革的法制化进程提供借鉴。在特定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区,牵涉到法律制度的重新建构,尤其是在我国法律框架内对经济规制进行符合国际规则的改造,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上海自贸试验区本身虽然有地域的局限性,但是为中国彻底市场化经济改革与全球化经济开放提供制度范例,其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均不言而喻。区别于国与国之间的自贸协定,一国政府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制度试验,是基于本国应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全面反映市场经济开放性的法律诉求,其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失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具有理论意义。这种试点,是超越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范畴的经济法意义上的空间重构。本文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出发,结合全球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从竞争政策的视角研究自由贸易区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将市场准入与自贸区的贸易业态模式创新、投资开放创新、离岸型功能创新及政府管理服务创新等重点举措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比较借鉴中外竞争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制度设计和实践运用,为建构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竞争政策和完善社会创新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综合考量,本文提出:第一,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自贸区的试点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尤其是市场竞争的制度化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从制度上确立了不同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平等地位,对既有的行政性垄断予以颠覆;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采用则为国家利益、公共诉求的保留提供了有限度的保障。政府作为一个“中立”的调控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利益并不能以行政性垄断的方式予以保障,这是对公平、自由的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自贸区在准入制度上的改革,在竞争法上的意义也在于此。第二,自贸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别是市场准入的创新,也是政府自身对改革开放的一种现实回应,是对行政性垄断在制度上的改进。这种改革趋势使得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法律架构和制度安排上融入世界投资和贸易规则,并在对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保障国家利益进行了探索。第三,在微观层次上,自贸区的竞争制度试验也是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自由市场活动提供了制度框架。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标志的举措将使得中国的市场化与法治化改革真正触及市场的结构性改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以竞争政策为研究思路,从立法设计的角度研究市场竞争和反垄断规制在自贸区的建构和实施,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二是以利益分析来界定现实中的开放与规制、国民待遇与市场准入,对自贸区竞争制度建构提供理论依据;三是以规制来分析自贸区市场准入问题与风险规避等命题之间的政府机制。本文将经济学与法学概念之中的市场竞争予以再定位,并在自贸区的概念中予以重新分析,以期对我国市场开放和竞争倡导的现实改革提供法经济学视角下研究的新路径。
赵亮[10](2015)在《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问题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经济增长“遇冷”之际,对驱动力问题的研究会更显迫切。在当前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各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和增长点以刺激经济“回暖”。受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以及国内传统三大驱动动力不足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降为中高速增长,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增大并且尚无回升迹象,因此为我国经济增长寻找新的驱动力刻不容缓。本文着眼于全球第五波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各经济体都十分关注和热议的自由贸易区,以自贸区为研究切入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全面地探究我国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情况。试图得出自贸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情况以及验证自贸区能否构成驱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有效驱动力,以期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决策参考。文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展开分析,首先是从理论层面对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文献评述和理论演进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前人的研究构建了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数理推导模型以及提出了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静态和动态作用机制。数理推导模型结果认为两国建立自贸区的自由化范围仅限于最终产品贸易时,对自贸区成员的经济增长不利,自贸区只有提高包括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都在内的产品自由化和便利化才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驱动作用,而我国的自贸区建设都涉及到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自由化。作用机制地分析表明,自贸区会通过贸易红利机制、福利效应机制、投资红利机制、规模效应机制、竞争效应机制和技术效应机制等静态和动态作用机制,分别或者联合对经济增长产生驱动影响。通过数理模型构建和作用机制提出明晰了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原理和机制,夯实了理论根基。实证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引力模型以及GTAP的方法进行事后验证和事前模拟研究,其中,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引力模型对已签署协定的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研究。描述性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已签署协定的自贸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主要是对外承包工程)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驱动影响;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和经济总量扩大模型的实证结果也都得出与经济发达自贸区伙伴、经济欠发达自贸区伙伴和全部自贸区伙伴签署了协定的自贸区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驱动作用。运用GTAP模型对正在谈判和正在研究的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在谈和在研的自贸区在达成后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总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存在驱动作用,进而通过对外贸易增长、经济总量扩大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驱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但这些自贸区达成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并不一定会大于对同一自贸区伙伴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无论是正在谈判还是正在研究的自贸区,均存在自贸区达成的数量越多、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越高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就越大的情况,但正在谈判的自贸区达成后对我国的贸易条件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正在研究的自贸区的GTAP模拟未发现会造成我国贸易条件会恶化的情况。文章不仅在研究视角上完善、归纳和综合了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分析视角,而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在研究内容,尤其是研究结论上都带来可能的创新。文章最重要的边际贡献是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概念和新提法,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新思路和新驱动力。“自贸区驱动”地提出也修正了“三驾马车”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观念。此外,结合研究结论和我国自贸区发展的大方向、主要动态,文章提出了坚持五项发展原则、把握“一体两翼”区域布点、充分利用既有基础、与时俱进优化谈判内容、引领全球经贸新体系制定以及“双轮驱动”自贸区发展的自贸区发展政策建议,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效能。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
1.2.2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自身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合作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独联体地区 |
2.1.2 欧亚经济联盟 |
2.1.3 自由贸易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2.2 非传统收益理论 |
2.2.3 轮轴-辐条理论 |
2.2.4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
第3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 |
3.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
3.1.1 乌克兰爆发危机 |
3.1.2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 |
3.1.3 独联体地区向心力下降 |
3.1.4 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
3.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诉求 |
3.2.1 推动联盟各国经济增长 |
3.2.2 改善联盟外部政治环境 |
3.2.3 维护联盟各国地区安全 |
3.2.4 提升联盟地区及国际影响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 |
4.1 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 |
4.1.1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形成 |
4.1.2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核心内容 |
4.1.3 新欧亚主义影响下联盟成员国的对外合作战略 |
4.2 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 |
4.2.1 联盟成员国的欧洲观 |
4.2.2 联盟成员国的亚洲观 |
4.2.3 乌克兰危机后亚洲在联盟对外合作中的地位 |
4.3 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 |
4.3.1 东亚的支点国家:中国 |
4.3.2 东南亚的支点国家:越南 |
4.3.3 南亚的支点国家:印度 |
4.3.4 西亚的支点国家:伊朗 |
4.4 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 |
4.4.1 “5+1”合作模式的内涵 |
4.4.2 “5+1”合作模式的优点 |
4.4.3 “5+1”合作模式的难点 |
4.5 以市场、能源、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 |
4.5.1 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 |
4.5.2 开展能源外交 |
4.5.3 进行军事技术合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 |
5.1 与越南、伊朗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生效 |
5.1.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1.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1.3 《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效果 |
5.2 与新加坡、塞尔维亚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签署待生效 |
5.2.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2.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2.3 《自由贸易协定》的潜在效果 |
5.3 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分别谈判中 |
5.3.1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背景 |
5.3.2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展 |
5.3.3 《自由贸易协定》的预期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征及影响 |
6.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
6.1.1 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 |
6.1.2 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 |
6.1.3 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 |
6.1.4 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 |
6.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影响 |
6.2.1 推动了独联体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
6.2.2 加剧了俄罗斯与美欧的地缘政治竞争 |
6.2.3 提升了亚洲国家在联盟空间的经济地位 |
6.2.4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困境及走势 |
7.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
7.1.1 联盟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 |
7.1.2 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伙伴国选择范围 |
7.1.3 对外自由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 |
7.1.4 美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 |
7.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走势 |
7.2.1 继续推进与小型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2 努力推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3 逐步推进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4 长期致力于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
8.1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经贸合作现状 |
8.1.1 双方已签署《经贸合作协定》 |
8.1.2 《经贸合作协定》的主要内容 |
8.1.3 《经贸合作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系 |
8.2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 |
8.2.1 俄罗斯担心中国会削弱其在联盟的影响力 |
8.2.2 联盟其他成员国警惕对中国经济形成过度依赖 |
8.2.3 联盟成员国地区安全隐患困扰中国与其深化合作 |
8.3 中国深化对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8.3.1 坚持以经济为导向,积极引导去政治化 |
8.3.2 深化实体项目合作,逐步扩大产业投资 |
8.3.3 借助上合组织平台,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
8.3.4 秉持先易后难原则,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自由贸易区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自由贸易区(FTA) |
二、 自由贸易园区(FTZ)及其与自由贸易区(FTA)的异同 |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相关的基础理论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二、 非经济视角下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 |
第三节 自由贸易区发展实践的研究综述 |
一、 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
二、 对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发展实践的研究 |
三、 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实践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与发展阻碍 |
第一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动因、历程与特点 |
一、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动因 |
二、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历程 |
三、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整体水平及不足 |
一、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影响力 |
二、 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的经贸紧密度 |
三、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未来发展面临的阻碍 |
一、 内部阻碍 |
二、 外部阻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自由化分析 |
一、 货物贸易自由化整体水平 |
二、 敏感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灵活处理 |
三、 货物原产地规则约定 |
第二节 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贸易的发展趋势 |
一、 货物贸易规模分析 |
二、 货物贸易比例分析 |
三、 货物贸易增速分析 |
第三节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贸易效应实证检验 |
一、 扩展的引力模型构建 |
二、 研究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 实证检验结果及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投资与其他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双向投资效应分析 |
一、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有关投资的议题 |
二、 自由贸易区伙伴对中国投资的效应 |
三、 中国对自由贸易区伙伴投资的效应 |
第二节 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检验 |
一、 模型设计 |
二、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 模型估计结果及解释 |
第三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其他经济效应分析 |
一、 促进国内地方经济发展 |
二、 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
三、 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
四、 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一) 自由贸易区建设整体水平显着提升 |
(二) 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发展阻力 |
(三)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 |
(四)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投资促进效应显着 |
(五)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地方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等具有多重影响 |
二、 对策建议 |
(一) 自由贸易区建设应妥善处理几个关系 |
(二) 灵活推进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 |
(三) 提高自由贸易区建设质量和标准 |
(四) 完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的厘定 |
四、论文逻辑思路 |
五、研究方法说明 |
六、论文结构安排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背景 |
一、中国东亚安全环境的审视 |
(一)东亚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 |
(二)东北亚面临的安全困境 |
(三)东南亚安全局势复杂多变 |
二、东亚安全秩序的中国考量 |
(一)东亚安全秩序的历史反思 |
(二)东亚安全秩序的现实困境 |
(三)东亚安全秩序的中国角色 |
三、中国东亚安全战略新思维 |
(一)从零和博弈到共同安全 |
(二)从军事安全到综合安全 |
(三)从武力对抗到合作安全 |
(四)从短期安全到可持续安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目标 |
一、形态目标: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 |
(一)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概念 |
(二)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特征 |
(三)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对传统安全共同体的超越 |
二、理念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原则设想 |
(一)开放包容的认同原则 |
(二)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 |
(三)合作安全的共享原则 |
三、结构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设想 |
(一)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包容性 |
(二)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多样性 |
(三)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互惠性 |
四、功能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功能设想 |
(一)东亚经济安全的保障功能 |
(二)东亚非传统安全的保障功能 |
(三)东亚政治安全的保障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资源依托 |
一、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内在资源 |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 |
(二)中国军事发展的维和效应 |
(三)中国外交发展的政治效能 |
(四)中国文化内涵的和合效应 |
二、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外在资源 |
(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坚实基础 |
(二)东亚共同安全面临的挑战 |
(三)东亚安全机制的积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制约因素 |
一、东亚领土争端的隐患 |
(一)东北亚国家领土争端问题 |
(二)东南亚国家领土争端问题 |
二、大国战略博弈的掣肘 |
(一)中美战略竞争 |
(二)中日战略抗衡 |
(三)美俄战略博弈 |
三、信任赤字的负面效应 |
(一)东亚国家对中国和平诚意的疑惧 |
(二)东亚国家对中国实力的疑惧 |
(三)东亚国家对中国构想的疑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东盟安全核心机制的建构 |
(一)经济合作促动政治安全合作 |
(二)以东盟为核心凝聚东亚安全架构 |
(三)以中国为动力推动“小马拉大车” |
二、中国+东盟+X安全扩展模式的推进 |
(一)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启动:中国+东盟+蒙俄 |
(二)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中国+东盟+蒙俄+朝韩 |
(三)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中国+东盟+蒙俄+朝韩+日 |
三、中美在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中的合作 |
(一)非传统安全上的合作机制 |
(二)传统安全上的协调机制 |
(三)东亚整体安全架构的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与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三、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不足 |
第一章 战略对接概念辨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战略对接基本内涵 |
一、主体是主权国家 |
二、客体是国家间的经贸竞争与合作 |
三、支撑客体是政治、安全与文化等领域 |
四、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收益最大化 |
五、支撑目标是实现世界发展收益最大化 |
第二节 战略对接类型与形式 |
一、主要类型 |
二、具体形式 |
第三节 战略对接基础与条件 |
一、合作共赢是重要基础 |
二、大国推动是核心关键 |
三、早期收获是先期动力 |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 |
第四节 战略对接相关理论辨析 |
一、管理学合作竞争领域中的理论渊源 |
二、国际分工中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支撑 |
三、全球价值链及生产网络的理论动能 |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拓展 |
五、国际关系学中战略竞合应用 |
第五节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反思 |
一、现实主义理论反思 |
二、自由主义理论反思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反思 |
四、安全范式理论反思 |
小结:国际新秩序需要竞争中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章 战略对接理论框架与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内涵界定 |
一、对接属于竞争中合作的“高阶“形式 |
二、对接是主动合作的行为 |
三、对接贯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
四、对接属于开放地区主义 |
五、对接是磨合调适的动态过程 |
六、对接的动力来自于共同利益的创造和合理分配 |
第二节 阶段划分 |
一、战略评估与决策 |
二、战略实施与反馈 |
三、战略互动与调适 |
第三节 动力因素 |
一、国家安全 |
二、国家利益 |
三、观念文化 |
第四节 机理模型 |
一、机理分析 |
二、两层次模型 |
三、推演模型 |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历史推演 |
第一节 历史渊源及地缘捆绑 |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二、中国与东盟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三、地缘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四、地缘次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第二节 政治互信 |
一、1949-1955年初步奠定基础阶段 |
二、1955-1965年快速发展阶段 |
三、1965-1980年徘徊发展阶段 |
四、1980-1997年反弹突破阶段 |
五、1997年-今全方位合作新时期 |
第三节 安全合作 |
一、军事顾虑担忧与合作意愿并存 |
二、非传统安全合作具备广泛共同利益 |
第四节 经贸与互联互通 |
一、经贸投资合作快速增长 |
二、对接机制不断加强 |
三、互联互通合作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 |
四、互联互通对接机制与平台不断完善 |
第五节 文化观念 |
一、文化温和型 |
二、文化多样性 |
三、文化约束型 |
四、文化自然性 |
小结:基于竞争合作发展历史与动力体系 |
第四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践分析 |
第一节 评估与决策分析 |
第二节 实施与反馈分析 |
一、国家元首引领 |
二、国家外交引导 |
三、智库技术推进 |
四、市场合作实施 |
第三节 互动与调适分析 |
一、国家间达成开放包容共识与共建共商共享渠道 |
二、构建企业间合法务实共赢合作的市场机制 |
三、全领域推进形成全面互动支撑保障体系 |
四、联合制定并提升可持续的双多边规则体系 |
第四节 外部应对分析 |
一、政治和安全领域 |
二、经济和贸易领域 |
三、区域合作领域 |
四、文化等其他领域 |
第五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趋势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发展趋势 |
一、回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应对全球普遍危机与挑战的共同努力 |
三、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国家互动模式 |
四、顺应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互共生共存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发展挑战 |
一、各国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 |
二、国家间包容与合作 |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节 |
四、外部介入与影响 |
第三节 政策思考 |
一、增强战略意图错位协同,提升对接动力因素契合度 |
二、增强信息表达传递效率,提升对接互动信息对称度 |
三、共商共创收益增量,培育良性和可持续对接主动力 |
四、拓展对接利益结合点,提升内部对接动力 |
五、有效应对影响因素,降低对接的外部干扰 |
六、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加强对接高层级稳定性 |
七、强化国际规则塑造,构建开放地区主义秩序环境 |
八、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向命运共同体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安全共同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安全共同体研究 |
1.2.2 东盟研究 |
1.2.3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 |
1.2.4 “一带一路”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 |
2.1 中国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显着 |
2.2 “逆全球化”现象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2.3 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应对中国崛起 |
2.4 2010年后中国与东盟关系出现新变化 |
3 建构中国与东盟国家安全共同体的必要性 |
3.1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战略重要性 |
3.2 既有模式无法保证永续安全 |
3.3 探索建构安全共同体的新模式 |
4 建构中国与东盟国家安全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
4.1 双方在经贸和安全领域拥有诸多共同利益 |
4.1.1 经贸领域 |
4.1.2 安全领域 |
4.2 中国与东盟具有相似的安全观念和外交方式 |
4.3 现有的合作机制 |
4.3.1 海上安全合作 |
4.3.2 沟通对话机制 |
5 “一带一路”框架下建构中国-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
5.1 初级阶段:促发性条件 |
5.1.1 对共同威胁的认识趋同 |
5.1.2 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增强 |
5.2 发展阶段:转变性条件 |
5.2.1 权力要素 |
5.2.2 社会交往与学习 |
5.3 成熟阶段:关键性条件 |
5.3.1 共有规范不断加强 |
5.3.2 集体身份逐渐形成 |
6 建构中国与东盟国家安全共同体的制约因素 |
6.1 政治上 |
6.1.1 东盟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认知不同 |
6.1.2 东盟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不同 |
6.2 经济上 |
6.2.1 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顺差逆差的新变化 |
6.2.2 东盟与印度、日本加强合作欲摆脱对华依赖性 |
6.2.3 新兴区域经济组织的影响 |
6.3 安全上 |
6.3.1 南海争端成为一大核心障碍 |
6.3.2 美国对双边同盟体系的固化 |
6.3.3 其他大国干预地区安全事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6)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FTA进程研究 |
1.2.2 日本FTA农业贸易问题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 |
2.1.1 博弈论 |
2.1.2 国际贸易谈判理论 |
2.1.3 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的联系 |
2.2 国家利益理论与农业保护 |
2.2.1 国家利益理论 |
2.2.2 关于农业贸易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
2.3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 |
2.3.1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
2.3.2 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 |
第3章 日本FTA战略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
3.1 日本FTA战略的发展历程 |
3.2 日本FTA战略的主要特点 |
3.2.1 立足东亚,精选谈判对象 |
3.2.2 迅速扩张,由双边EPA向巨型FTA转变 |
3.2.3 先易后难,采取EPA形式取代FTA |
3.2.4 提高标准,力争主导规则 |
3.2.5 维护安全,力保战略资源稳定进口 |
3.3 日本FTA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1 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
3.3.2 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
3.3.3 来自美国因素的影响 |
3.3.4 农业保护政策因素的影响 |
第4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分析 |
4.1 主要政府部门对FTA战略谈判的纲领性文件 |
4.1.1 外务省关于FTA战略的指导方针 |
4.1.2 经产省关于FTA战略的基本原则 |
4.1.3 农水省关于FTA战略的谈判要点 |
4.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一个双层博弈模型 |
4.3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主要模式的形成及推广 |
4.3.1 完全排除农产品的谈判模式 |
4.3.2 保护最敏感产品的谈判模式 |
4.3.3 利益交换的谈判模式 |
4.3.4 “外交优先”的谈判模式 |
4.3.5 全盘考量国家利益的谈判模式 |
第5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根源分析 |
5.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历史根源:农业保护政策 |
5.1.1 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日本农业保护政策 |
5.1.2 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日本农业保护政策 |
5.1.3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一个横向对比 |
5.2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 |
5.2.1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特点 |
5.2.2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 |
5.3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现实根源:经济、外交、政治 |
5.3.1 农业持续低迷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经济根源 |
5.3.2 粮食依赖进口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外交根源 |
5.3.3 利益集团博弈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政治根源 |
5.4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未来将促进农业改革 |
第6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及实证分析 |
6.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分析 |
6.1.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效果评价标准的建立 |
6.1.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效果的评价 |
6.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实证分析 |
6.2.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6.2.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的说明 |
6.2.3 实证分析过程 |
6.2.4 主要结论 |
6.3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主要经验 |
第7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中国FTA战略进展情况 |
7.1.1 中国FTA战略现状 |
7.1.2 中国农业贸易保护现状 |
7.2 对中国继续推进FTA战略的启示与建议 |
7.2.1 在农业贸易保护及农业议题谈判方面的建议 |
7.2.2 推动RCEP进程的建议 |
7.2.3 推动中日韩FTA进程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中美两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路径研究 |
2.1.1 中国FTA战略路径研究 |
2.1.2 美国FTA战略路径研究 |
2.2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动因政治经济分析 |
2.2.1 中国FTA战略动因政治经济分析 |
2.2.2 美国FTA战略动因政治经济分析 |
2.3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效应研究 |
2.3.1 中国FTA战略效应研究 |
2.3.2 美国FTA战略效应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2.4.1 现有文献成果 |
2.4.2 现有文献不足 |
第3章 基本概念、研究框架及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及定义 |
3.1.1 战略 |
3.1.2 国家战略 |
3.1.3 中国国家战略、国际战略及国际经济战略 |
3.1.4 美国国家战略、国际战略及国际经济战略 |
3.1.5 自由贸易区战略 |
3.2 自由贸易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
3.3 FTA静态经济效应:贸易或关税效应 |
3.3.1 贸易创造 |
3.3.2 贸易转移 |
3.4 FTA动态经济效应 |
3.4.1 投资效应 |
3.4.2 增长效应 |
3.4.3 就业效应 |
3.4.4 规则效应 |
3.5 FTA非经济效应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
3.5.1 FTA政治经济效应 |
3.5.2 自由贸易区与国内政治 |
3.5.3 自由贸易区与国际政治 |
3.5.4 FTA意识形态或软实力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与现状比较 |
4.1 美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历程与现状 |
4.1.1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背景 |
4.1.2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展历程 |
4.1.3 美国已签署并实施的自由贸易区 |
4.1.4 美国已签自由贸易协定内容变迁 |
4.2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历程与现状 |
4.2.1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
4.2.2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展历程 |
4.2.3 中国已签署并实施的自由贸易区 |
4.2.4 中国已签自由贸易协定内容变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动因分析与比较 |
5.1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动因分析 |
5.1.1 经济动因 |
5.1.2 政治目的 |
5.1.3 安全需要 |
5.1.4 软实力建设 |
5.2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动因分析 |
5.2.1 经济动因 |
5.2.2 政治目的 |
5.2.3 安全需要 |
5.2.4 软实力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特点分析与比较 |
6.1 战略环境 |
6.1.1 中美FTA战略环境差异:“简单统一”对“复杂多元” |
6.1.2 中美FTA战略环境相同点:特征相同,表现领域不一 |
6.2 战略能力 |
6.2.1 中美FTA战略能力之不同:“一超独霸”对“全面崛起” |
6.2.2 中美FTA战略能力相似处:强国雄心 |
6.3 战略目标 |
6.3.1 美国FTA战略目标:霸权护持 |
6.3.2 中国FTA战略目标:和平发展 |
6.4 战略任务 |
6.4.1 美国FTA战略任务:政经并重,拉友固盟 |
6.4.2 中国FTA战略任务:经济为主,布局全球 |
6.5 战略原则 |
6.5.1 美国FTA战略原则:美国至上,利益优先 |
6.5.2 中国FTA战略原则:内外兼顾,合作共赢 |
6.5.3 中美FTA战略原则之异同 |
6.6 战略定位 |
6.6.1 美国FTA战略定位:霸权工具 |
6.6.2 中国FTA战略定位:战略平台 |
6.6.3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定位之异同 |
6.7 战略布局 |
6.7.1 美国FTA战略布局:布局全球,经营世界 |
6.7.2 中国FTA战略布局:面向全球、联结世界 |
6.7.3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布局之异同 |
6.8 战略对象 |
6.8.1 美国FTA战略对象:周边+盟友+价值观伙伴 |
6.8.2 中国FTA战略对象:周边+“一带一路”+经济互补 |
6.8.3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对象之异同 |
6.9 战略模式 |
6.9.1 美国FTA战略模式:全面推进、一步到位 |
6.9.2 中国FTA战略模式:重点突破、循序渐进 |
6.9.3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模式之异同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美自由贸易区战略效益分析与比较 |
7.1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绩效分析 |
7.1.1 总体经济效益 |
7.1.2 政治效益 |
7.1.3 软实力效益及中美软实力状况比较 |
7.1.4 美国FTA效益案例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
7.2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绩效分析 |
7.2.1 总体经济效益 |
7.2.2 政治效益 |
7.2.3 软实力效益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局限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2.1 经济维度上的建议 |
8.2.2 政治维度上的建议 |
8.2.3 软实力维度上的建议 |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建议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研究 ——以中国面向东南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2.2 地缘安全研究进展 |
1.2.3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的结合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区域合作 |
2.1.2 地缘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背景学科的二分性与融合性 |
2.2.2 其它基本理论 |
第3章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相互作用 |
3.1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复合系统解构 |
3.1.1 区域合作子系统解构 |
3.1.2 地缘安全子系统解构 |
3.2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相互作用 |
3.2.1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共性分析 |
3.2.2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矛盾分析 |
3.2.3 区域合作对地缘安全的作用 |
3.2.4 地缘安全对区域合作的作用 |
小结 |
第4章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及其评价 |
4.1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静态关系 |
4.1.1 冲突互斥状态 |
4.1.2 中度失调状态 |
4.1.3 中间过渡状态 |
4.1.4 中度协同状态 |
4.1.5 高度协同状态 |
4.2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动态演变 |
4.2.1 负向退化状态 |
4.2.2 缓慢变动状态 |
4.2.3 正向演进状态 |
4.3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评价方法 |
4.3.1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评价模型构建 |
4.4 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时空格局 |
4.4.1 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评价 |
4.4.2 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时间演变 |
4.4.3 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空间格局 |
小结 |
第5章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 |
5.1 参与主体战略决策 |
5.1.1 参与主体内部战略决策 |
5.1.2 主体之间的战略决策 |
5.2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复合系统内部关系 |
5.2.1 区域合作子系统内部关系 |
5.2.2 地缘安全子系统内部关系 |
5.2.3 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关系 |
5.3 外部环境系统的影响 |
5.4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综合机制 |
5.4.1 综合机制 |
5.4.2 驱动力要素的作用 |
5.5 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 |
5.5.1 中国与东南亚的战略决策 |
5.5.2 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 |
5.5.3 严峻的外部环境 |
小结 |
第6章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路径 |
6.1 协同演进综合路径 |
6.2 参与主体战略决策协同路径 |
6.2.1 行为主体利益协同 |
6.2.2 合作是最优选项 |
6.3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系统内部协同路径 |
6.3.1 优化系统内部结构 |
6.3.2 抑制互斥作用与强化共生作用 |
6.4 优化外部环境路径 |
6.4.1 冷处理大国围堵 |
6.4.2 坚持区域事务的区域尺度 |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问题研究 ——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现实层面 |
二、理论层面 |
三、研究的切入点 |
第二节 市场竞争的制度化脉络 |
一、市场准入制度与竞争倡导的协调 |
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沿革和理论分析 |
三、政府和市场:竞争政策中的规制问题 |
四、关于自贸区“市场准入”的研究与实践 |
第三节 分析路径和方法 |
第四节 文章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本议题: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总体设计思路 |
第一节 外部因素: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一、国际贸易投资谈判 |
二、亚太经济合作 |
三、地缘政治关系 |
第二节 措施:负面清单与准入前国民待遇 |
一、自贸区准入的制度目标 |
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
第三节 路径: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体系的设计 |
一、市场竞争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
二、结构性改革的案例分析 |
三、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二章 制度架构:基于市场准入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市场准入的一般分析 |
一、市场准入概述 |
二、基于合法性和稳定性的设计 |
第二节 市场准入的国际规则 |
第三节 我国的市场准入制度 |
一、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现状 |
二、国内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基于现实问题的自贸区准入改革 |
一、国际规则在自贸区实现的要求 |
二、国内准入制度现有障碍和规则出路 |
第三章 制度比较:各国的市场准入实践 |
第一节 国际竞争视域的“负面清单” |
一、负面清单的竞争性特征 |
二、负面清单的法理梳理 |
第二节 各国准入制度的竞争性分析 |
一、各国自贸区的功能定位和差异化安排 |
二、自贸区准入制度比较 |
三、市场准入与市场行为的双重规制 |
第三节 投资准入的中国实践 |
一、历史沿革 |
二、以负面清单为对象的分析 |
第四章 竞争中立:自贸区竞争体系的制度展开 |
第一节 竞争中立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竞争中立的价值内核 |
一、竞争中立的界定 |
二、竞争中立的内容范畴 |
三、自由公平市场的制度基础 |
四、竞争中立框架下的国有企业 |
第三节 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构建 |
一、完善法律规制,弱化行政管制 |
二、建立社会化综合监管体系 |
三、拓宽优化监管途径 |
第五章 竞争倡导:自贸区竞争政策的价值选择 |
第一节 竞争倡导与反垄断规制 |
一、行政性垄断的外部性分析 |
二、自贸区反垄断的法理基础 |
三、竞争倡导的建构原则 |
第二节 竞争倡导与市场准入框架 |
一、扩大开放制度 |
二、深化政府改革制度 |
三、功能制度突破 |
四、法律制度创新 |
五、探索涉外税制改革 |
六、放大辐射带动效应 |
第三节 开放与限制性措施的法律授权 |
一、 上海自贸区投资管理基本框架 |
二、上海自贸区贸易管理基本框架 |
三、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基本框架 |
四、上海自贸区金融管理基本框架 |
五、上海自贸区重点服务业基本框架 |
六、以风险防范、规范运作为中心的法制架构 |
七、上海自贸区税收管理基本制度 |
八、上海自贸区信用管理基本框架 |
第六章 风险管控:制度不确定条件下的市场规制 |
第一节 制度不确定性背景下的竞争风险管控 |
一、以开放为目标的竞争风险管控 |
二、上海自贸区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 |
三、法律冲突限制下的竞争体系建设 |
第二节 竞争风险管制的法律维度 |
一、基于“行政法定”的风险规制 |
二、基于“私法自治”的风险规制 |
三、基于“平衡和谐”的风险规制 |
第三节 国家安全审查机制 |
一、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例外的内核 |
二、美国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 |
三、自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 |
第七章 结论: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区竞争政策 |
第一节 “可复制可推广”的目标设定 |
第二节 “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界限 |
第三节 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的制度建议 |
一、竞争政策的制度化路径 |
二、竞争政策的执行路径 |
三、竞争政策的司法规制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和构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自贸区影响成员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2 我国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文献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自贸区经济增长思想的理论演进 |
3.1 渊源:自由贸易的经济增长思想 |
3.2 基石:关税同盟理论的经济增长思想 |
3.3 提出:自贸区理论的经济增长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及作用机制探究 |
4.1 数理模型构建 |
4.2 作用机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自贸区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5.1 引言 |
5.2 我国自贸区发展的整体概况 |
5.3 我国自贸区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
5.4 我国自贸区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地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已签署协定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已签自贸区情况简析 |
6.3 描述性统计 |
6.4 引力模型实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正在谈判的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实证模拟 |
7.1 引言 |
7.2 在谈自贸区概述 |
7.3 GTAP模拟研究 |
7.4 实证总结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正在研究的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实证模拟 |
8.1 引言 |
8.2 在研自贸区简述 |
8.3 GTAP模拟研究 |
8.4 实证总结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D]. 闫亚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成效研究[D]. 董洪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D]. 魏永艳. 吉林大学, 2019(10)
- [4]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D]. 段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5]“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安全共同体建构研究[D]. 郑光明. 浙江大学, 2019(02)
- [6]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D]. 黄金宇. 辽宁大学, 2018(05)
- [7]中美两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比较研究[D]. 张中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8]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研究 ——以中国面向东南亚为例[D]. 洪菊花.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上海自贸区竞争政策问题研究 ——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中心[D]. 陈炜.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10]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D]. 赵亮. 东南大学, 2015(10)
标签:自由贸易区论文; 欧亚经济联盟论文; 东盟共同体论文; 东亚共同体论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