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坡旱地套种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杰,陈怀珠,覃夏燕,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渊,梁江[1](2021)在《广西大豆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研分析广西大豆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为广西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2018—2020年对广西全区14个地级市的大豆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重点调研对象为大豆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局,主要调查广西大豆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区域分布、加工情况及原料来源等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广西大豆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各地栽种大豆较普遍,以夏大豆和秋大豆为主(约占72%)、春大豆次之(约占28%)。自2000年以来,广西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整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桂林、河池、百色、南宁及崇左等5个市,2017和2018年5个市的大豆产量分别占广西总产量的68.31%和69.77%。广西大豆多为山区旱地零星种植,且以玉米套种、果园间种或田埂豆的方式种植为主;生产上新品种更新速度较慢,春大豆品种仍以桂春8号和桂早2号等品种及地方农家种为主,夏大豆则以桂夏1号和桂夏3号等品种为主。1992—2020年广西共选育审定大豆品种45个,其中春大豆29个、夏大豆16个;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有41个,通过国家(南方)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有9个。广西传统豆制品加工以腐竹、豆腐、豆豉、腐乳、酱油和豆酱等为主,其加工原料主要来自我国东北地区;进入21世纪后新增大豆压榨(主要产品为油脂和豆粕)加工,其加工原料100%为进口转基因大豆。广西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豆种植效益低且自给率低,品种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豆制品加工副产品利用率低,科企联合攻关少,大豆生产优势发掘不足。【建议】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多学科联合攻关解决大豆产业发展中机械化程度低、品种产量低及专用型品种少等瓶颈问题;强化科学布局,重点支持大豆优势区域和重点品种,促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桂字号品牌;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同开发东盟大豆种植市场,进而促进广西大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金晶[2](2021)在《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间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具有高效利用资源、保护地力、获得高产等优势。湖北恩施地区传统的“薯/玉/豆”模式由于株行距较小、品种选择不合理,导致产量和效益低下,资源利用效率差。在前期对玉米、大豆带宽行比和品种筛选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基于经济和资源利用,改善并进一步优化该地区的“薯/玉/豆”种植模式,以期实现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在恩施地区推广种植。设计田间试验2个。试验1为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适宜密度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方式,分别为复合种植1(玉米宽行2m,窄行0.4m,玉豆行比为2:3,小区面积36m2),复合种植2(玉米宽行2m,窄行0.4m,玉豆行比为1:3,玉米为1行1穴2株,小区面积36m2),单作玉米(种植12行,行距0.6m,小区面积36m2),副区为玉米密度,分别为2000、2400、2800、3200株/亩,小区面积36m2。单作大豆行距0.4m,5000株/亩,小区面积36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39个处理。试验2为恩施地区的最优种植模式优化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马铃薯/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生姜、油菜/玉米/大豆、饲草油菜/玉米/大豆、饲草油菜/玉米、饲草油菜/玉米/生姜、饲草油菜/玉米等6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同时,在恩施来凤县翔凤镇狮栗坪村和三岔乡三元村等地区,开展种植模式示范验证试验,设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马铃薯/玉米/大豆传统单行套作、玉米/凤头姜复合种植、玉米和凤头姜单作等处理,验证“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在恩施地区的可适性。试验结果表明:1.在密度试验中,复合种植1中,玉米穗粒重和千粒重,大豆单株荚果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密度2800株/亩最大,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也在密度2800株/亩最大;复合种植2中,玉米穗粒重和千粒重,大豆单株荚果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密度3200株/亩最大,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也在密度3200株/亩最大。2.在模式试验中,模式2即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量最高,为30437kg/hm2,模式3即油菜/玉米/大豆的产量最低,为16186kg/hm2,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相差14251kg/hm2。马铃薯/玉米/生姜的经济效益最优,为88377元/hm2,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投比最高,为8.45,饲草油菜/玉米/大豆的产投比最小,仅为1.96。马铃薯/玉米/大豆的光能、温度、降水利用率最高,其成本最高,其次是马铃薯/玉米/生姜,因此,适合恩施地区的最优种植模式为马铃薯/玉米/生姜。3.在示范推广试验中,玉米/凤头姜复合种植模式在来凤县示范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产量、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均为单作模式的2倍左右。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在三元村种植成效显着,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传统模式高52.01%和32.9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湖北恩施地区,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2800株/亩左右,作物可以获得高产;在“薯/玉/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将优化后的“薯/玉/豆”模式(2.4m带宽,玉豆行比为2:3,玉米种植密度为2800株/亩)在恩施其他生产区示范种植,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传统模式的2倍左右,专家一致认定,该模式在恩施地区可以大量推广种植。
赵志刚,罗瑞萍[3](2019)在《宁夏春大豆品种演变及栽培技术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不同时期审定的宁夏春大豆品种的增产潜质,探讨大豆间作、套种、复种高效栽培技术的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及产生的经济效益。
张志鹏[4](2019)在《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用油和蛋白质,而且还为世界上牲畜和水产养殖提供了大量的饲料。在中国的东北,黄淮和南方三大大豆产区中,中国南方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该区拥有的大豆种质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南方地貌复杂多样,其东部为丘陵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福建及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西部为高原地区(云南、贵州及四川、广西、湖南和湖北的山地),其还有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等。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度和温度的变化敏感是其原始性状,不同地理纬度和海拔造成的光温差异会引起大豆的分化,因此,地理因素在南方大豆的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历史上的种植制度全年仅一季,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劳动人民为了充分利用季节,开始了一年多熟的种植方式。中国南方大豆也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从一年一季进化成春、夏、秋和冬季四种播季类型,这是有别于世界其它地区的重要特征。不同季节下日照长度和温度不同,可见,播种季节也是造成大豆分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南方作为栽培大豆可能的起源中心,其种质资源对世界大豆研究又非常重要,而对其遗传研究却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生态分化和遗传关系的深入研究。中国南方幅员辽阔,光温水资源丰富,间套种是中国南方大豆的重要种植模式。而大豆耐荫性是决定其与玉米、甘蔗、木薯和果树等高秆植物间套作模式推广的重要因素。目前需要高效、通用、稳定和简单的耐荫性鉴定体系对大豆耐荫性进行评价,发掘耐荫性种质,研究其遗传机制,明确育种材料的耐荫变异情况,用于指导大豆耐荫性育种,从而促进大豆间套作模式的推广和大豆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中选取394份组建成代表性样本(SCSGP),按照4个地理生态区(Ⅲ、Ⅳ、Ⅴ和Ⅵ)和2种播季类型(夏秋豆,SA;春豆,SP)分成八个地理-季节亚群:SA-Ⅲ、SA-Ⅳ、SA-Ⅴ、SA-Ⅵ、SP-Ⅲ、SP-Ⅳ、SP-Ⅴ 和 SP-Ⅵ。利用重测序技术获得的全基因组123,065个SNP连锁不平衡区段(SNPLDB)标记分析不同地理-播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亲缘关系,并以全国代表性的127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群体作参考物种,对栽培大豆的起源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3个遮光度、3个鉴定时期和26个性状依据遗传率、误差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及与耐荫级别的相关性等进行耐荫指标的筛选,然后对南方915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三个环境的耐荫性鉴定,最后利用新开发的“RTM-GWA S”关联分析方法结合SNPLDB对大豆耐荫性及相关性状进行遗传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群体分化和遗传演化关系中国南方大豆群体存在明显分化,结合始花期来看,地理生态区从短到长依次是Ⅲ,Ⅳ,Ⅵ和Ⅴ;南方夏秋豆的平均数、变幅、遗传变异系数均高于春豆,且春豆平均数最高的SP-V也小于夏秋豆开花期最短的SA-Ⅲ;在各生态内部,SP-Ⅲ与SA-Ⅲ分化最大,达到15.9d,Ⅳ生态区内达13.0d,Ⅵ生态区播季分化相对较小为12.2d,V生态区分化最小,仅为7.0 d。依据遗传距离发现第V生态区相对另外三个生态区较远,Ⅲ和Ⅳ最近,Ⅲ生态区内春豆和夏豆遗传分化最大。Neighbor-Joining聚类与生态分组的卡方检验(χ2=446.47,p<0.001)以及遗传距离与生态性状差异的矩阵Mantel分析(r=0.623,p<0.001)均表明生态分化和遗传分化基本一致,说明地理-季节亚群划分具有相应遗传基础。夏秋豆群体相对于春豆群体,遗传多样性高(π平均值0.213 vs.0.212),继承等位变异较多(374,872 vs.361,357),特有新生等位变异较少(1675 vs.2054),连锁不平衡水平较小(r2,0.304 vs 0.366),距离野生群体遗传距离较小(0.4322 vs 0.4340),因此夏秋豆是原始类型,春豆是进化类型。各栽培群体距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豆的遗传距离相对另外三个区野生群体最近,推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野生大豆是南方栽培大豆的共同祖先。SA-Ⅲ距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豆群体最近(0.4155),继承等位变异最多(319,995),连锁不平衡水平最小(0.316),因此是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群体中最原始的类型。进一步利用多生态群体特有等位变异(MPSPA)分析发现,SA-Ⅳ和SA-Ⅲ共享的MPSPA(101675/0.63)最多,因此SA-Ⅳ可能是从原始的SA-Ⅲ进化而来的;SA-Ⅵ与SA-Ⅳ共享的MPSPA(54206/0.39)最多,表明原始的SA-Ⅳ通过适应逐渐分化成 SA-Ⅵ。SA-Ⅴ 与 SA-Ⅳ 共享的 MPSPA(87550/0.57)最多的,且 SA-Ⅴ 与 SA-Ⅲ共享的MPSPA也较多,这表明SA-Ⅴ可能从原始的SA-Ⅲ和SA-Ⅳ进化而来。另外,每个生态区域的SP生态亚群(SP-Ⅵ除外)与本地区SA共享的MPSPA最多,推测各生态区的春豆来自当地原始的夏秋豆。此外,Mantel检验显示,地理-季节遗传距离矩阵与MPSPA 比率矩阵(两群体之间共享的MPSPA与这两个群体MPSPA总数之间的比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R=-0.601,P<0.001)。总之,MPSPA在相邻生态区的同种播季类型之间以及同一生态区内不同播季类型亚群之间优先分布的规律,从等位变异水平揭示了 SCSGP中的遗传进化关系。由以上遗传关系提出中国南方栽培大豆进化路线:首先从长江中下游的野生豆驯化出原始的SA-Ⅲ群体,之后进化出SA-Ⅳ,SA-Ⅴ和SP-Ⅲ,然后从原始的SA-Ⅳ群体,进化出SA-Ⅵ和SP-Ⅳ;SA-Ⅴ分化出本地区的SP-V;而SP-Ⅵ主要有三个来源(SA-Ⅲ、SA-Ⅳ 和 SP-Ⅳ)。2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遗传变异对15%、30%和60%三个遮光度进行筛选后,30%遮光度相对其他遮光梯度较适宜,表现为倒伏品种有而不太多(22%)、表型变异系数较高(25%)、品种间区分度较好。对株高、茎粗、平均节间长、第五节间长、倒三节间长、主茎节数、第五节间粗、倒三节间粗、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柄长、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冠层反射光谱、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完粒数、完粒重、百粒重、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等26个性状进行筛选,发现株高和平均节间长构成的耐荫指标相对其他指标具有以下优点:①较准确,误差变异系数低(9.36%)、遗传率高(95.43%);②较稳定,环境间相关系数高(0.92);③品种间区分度较好,表型变异系数(31.25%)和遗传变异系数(30.52%)较大;④与田间目测耐荫级别相关性较高(0.73),较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对播种后30%遮光40、50和60d的耐荫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播种后50 d时相对其他时期耐荫指标各参数均最优,如环境间相关系数最大(0.87),误差变异系数最小(7.75%)。据此将30%遮光度下,播种后50 d株高和平均节间长相对值的平均数定为耐荫指数,指数越小则越耐荫。中国南方915份大豆耐荫指数的变幅为1.14-2.60,平均1.63,材料个体间差异极显着,且遗传率较高(90.07%),说明表型选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也存在显着的环境互作。各生态区的材料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耐荫指数变幅分别为1.15-2.56、1.14-2.60、1.17-2.49和1.22-2.46,为各生态群体改良该性状提供材料基础。经三个环境鉴定,挖掘出出一批优异耐荫种质资源,如贡豆7号(四川),矮脚早(湖北),横县黑豆-2(广西)和启东关青豆甲(江苏)等。3大豆耐荫性QTL-allele构成及生态亚群分化三个环境表型数据联合方差分析表明,耐荫性存在显着的环境互作,因此利用RTM-GWAS软件的G×E模型对其进行遗传解析。在SCSGP中检测到52个QTL与耐荫性相关,分别位于19条染色体上(除了 Gm 12),4号染色体上最多(有7个)。其中QTL主效效应表型变异解释率(R2)之和为72.70%,单个最大为15.25%,QTL与环境互作表型变异解释率总共是9.46%。其中9个R2>2%位点主效效应解释了56.85%的表型变异,其余的43个位点解释了 15.85%表型变异,因此耐荫性符合数量性状的主-多基因遗传系统。共有320个等位变异(150个负效应,170正效应),构建了 52×394的QTL-allele矩阵。各品种既存在正效应等位变异,也存在负效应等位变异,说明SCSGP可通过优化组合设计改良其耐荫性。320个等位变异有211个(65.9%)是多生态亚群特有等位变异(MPSPA)和2个亚群特有等位变异(SP-Ⅳ和SA-Ⅴ)。春豆群体的6个特有等位变异均为负效应,夏秋豆群体有11个特有等位变异,Ⅳ生态区有一个特有等位变异,Ⅴ生态区有2个特有等位变异。春豆和夏秋豆的17个等位变异,在前6个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的位点上出现13个,如Shade.06.3的3号等位变异(效应0.036)共涉及41份材料,是夏秋豆群体特有等位变异,在四个生态区均有分布,而在SA-Ⅵ分布频率最高(0.60),可见该等位变异不仅在春夏群体具有有和无的分化,在生态地理区域也具有频率上的差异;该位点的5号等位变异(效应-0.060)共涉及18份,只分布在在SP-Ⅲ和SP-Ⅳ中,且前者频率较高,可能在SP-Ⅲ生成;该位点的7号等位变异(效应-0.325)仅存在SP-Ⅲ,SP-Ⅳ和SP-V三个春豆群体内,涉及8份材料;该位点7个等位变异中,有5个是MPSPA,3个是春夏群体的特有等位变异,且在8个亚群频率分布差异极显着(χ2=49.44,p<0.001),另外该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最大,说明该位点是导致耐荫性生态群体分化的主要位点。分化较显着且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的位点是功能验证的重点。Shade.06.3(R2=15.25%)位点的候选基因Glyma.06g213100(6个SNP)调节DELLA蛋白的合成,而DELLA蛋白是赤霉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该基因在拟南芥内的同源基因已被证明参与荫蔽过程的调节,主要响应赤霉素和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Shade.05.3(R2=14.78%)注释到的基因是Glyma.05g231100(4个SNP),编码的蛋白是吲哚-3-丙酮酸单加氧酶,该酶参与生长素的合成;该基因的同源基因AT4G13260编码YUC2,也已经证明响应荫蔽胁迫。位点Shade.16.2(R2=7.75%)的候选基因Glyma.16g050500(17 个 SNP)合成生长素信号 F-box3。Shade.17.2(R2=6.63%)位点的候选基因Glyma.17g205300(6个SNP)编码的是赤霉素3β-双加氧酶,该酶参与赤霉素的合成;该基因的同源基因AT1G15550功能是感知红光和远红光的变化;Shade.07.1(R2=3.49%)注释到的基因Glyma.07g0 77100(37 个 SNP)编码 COP9,而COP9参与光敏色素信号转导。4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及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独特性株高、主茎节数和平均节间长三个耐荫组成性状及两个生态性状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表型分别与耐荫指数达到显着相关水平。五个性状分别定位到69、55、50、63和73个QTL,主效效应表型变异解释率之和分别是71.71%、75.53%、72.58%、69.43%和 74.54%,互作效应解释了 15.11%、12.30%、10.66%、19.94%和 13.83%的表型变异。与耐荫性相同或相近的位点分别有17,11、11、10和10个,分别解释了各自表型变异的16.13%、11.26%、12.08%、8.68%和11.79%。共涉及耐荫位点35个,表型解释率之和为41.42%,且有5位点完全重合,如其中18LDB5564470055646203在耐荫性、平均节间长和光温敏感性三个性状中均出现,其注释基因是Dt2,说明大豆耐荫性与植株的生长习性密切相关。另外,耐荫性注释中的21个基因的蛋白与株高(5个)、主茎节数(5个)、平均节间长(3个)、始花期(4个)和光温敏感性(12)注释基因的蛋白存在5、5、6、4和14次互作。可知,耐荫反应与茎形态和光形态建成共用一些代谢调控途径,在荫蔽条件下,受光信号诱导促进或阻遏。而其余的17个QTLs为耐荫性所特有,如Shade.16.2(R2=7.75%)仅出现在耐荫反应中;部分耐荫基因间只和本性状的基因存在蛋白-蛋白互作。综上所述,从表型,遗传位点和蛋白互作三个水平说明,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和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特异途径和网络。5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生态性状的遗传分化及其对拓展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分别检测到643和479等位变异,新生等位变异为223和110个,继承等位变异为420和367个;其中495和323个等位变异只出现一个或某几个地理-播季亚群。这种有和无的差异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频率分布差异较大的等位变异,这些具有定性或定量显着差异的位点是生态适应性的结果,也蕴含大量进化过程中选择的信息。这两个性状新生等位变异比例(36.8%和23.0%)远高于全基因组水平(8.2%),且在地理-播季亚群间存在显着分化,主要表现为春豆群体新生和继承的负效等位变异较多(SP-Ⅲ最多),夏秋豆群体新生和继承的正效等位变异较多(SA-Ⅵ最多),说明SP-Ⅲ的负效等位变异受到的环境压力和人工选择最强,以适应长江中下游春播环境,进化程度较高,同理SA-Ⅵ的正效等位变异,是适应华南热带夏播环境的结果。这支持了春豆是进化类型,夏秋豆是原始类型,长江中下游的夏秋豆分别向光温钝感和低纬光温敏感传播的推论。南方大豆群体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育种潜势分别是4.9-92.4d和-0.06-0.67。光温敏感材料不仅具有光温敏感等位变异,且优异材料间光温敏感遗传结构互补;光温钝感材料不仅具有钝感等位变异,而且还与其他材料的钝感遗传结构能很好的互补,同时发现优异光温钝感亲本Z-599和Z-571还是优异耐荫材料。其中仅存在夏秋豆群体的5个正效应较大的和主要分布在春豆群体的4个绝对值较大的负效应等位变异,分别是大豆向低纬短日高温地区和高纬(或春播)长日低温环境拓展的优异等位变异。6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对荫性与生态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同为耐荫材料,如Z-599和Z-671,它们具有不同的耐荫等位变异,尤其在前5个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位点上的负效(耐荫)等位变异完全不同,这说明不同耐荫材料的遗传结构存在差异,耐荫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亲本选择及杂交组配预测提供了遗传基础。394份材料共有77,421个组合,Ⅲ、Ⅳ、Ⅴ和Ⅵ生态区内部分别获得11、9、5和5个预期优异组合。Ⅲ区又获得3个相邻区(Ⅳ)优异组合,1个不相邻生态区(V)间的优良组合;Ⅳ区获得2个相邻区(V)优异组合;Ⅵ区与Ⅳ区获得4个优异组合,与V区获得6个优异组合。共获得46个优异组合,最优的组合是Z-597与Z-671,亲本Z-671(横县黑豆-2)反复出现在其中11个组合中,是耐荫遗传结构与其他材料互补较好的耐荫材料。结合已获得耐荫性和生态性状的遗传信息,根据间套种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综合预测。得到21个满足条件的组合,耐荫性强,主茎节数多,平均节间长短,光温反应钝感,始花期在35-40 d,株高在55-80 cm。涉及亲本20个,春豆12个,来自Ⅲ生态区5个,Ⅳ生态区2个,Ⅴ生态区2个和Ⅵ生态区3个;夏秋豆8个,来自Ⅳ和Ⅳ生态区各4个。优良亲本多来自Ⅲ和Ⅳ生态区,说明Ⅴ和Ⅵ生态区应考虑Ⅲ和Ⅳ生态区引入优异的材料用作选育间套作大豆品种的亲本。
蔡仁祥,成灿土,卢淑芳,吴美娟,林辉,周炎生,张鹿飞,徐宏化,杨娜[5](2016)在《浙江省鲜食旱粮的种植制度及栽培技术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大豆、玉米、蚕(豌)豆、番薯和马铃薯等常见旱粮作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组装创新,探索出包括"浙贝母/鲜食春玉米-鲜食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蚕豆/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四熟模式、"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迷你番薯-迷你番薯-蔬菜"一年三熟模式、"大麦/春大豆-晚稻"一年三熟模式、"棉田套种豌豆"节本增效技术和"大棚番茄套种甜玉米"种植模式等一系列的鲜食旱粮作物新型的高效种植制度和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单作套种和秸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模式与鲜食旱粮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提高了有限耕地的复种指数,还进一步提高了旱粮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孙明珠,刘鹏涛,龙珑,曹开蔚[6](2016)在《江西省豆类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文中指出豆类是保障全球粮食供给和营养需求的重要作物,在改善人类健康、养护土壤、保护环境等方面潜力巨大,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豆类具有充分利用光热地资源,又不与其他作物争地的好处,是用地养地的农作物,豆类中的根瘤菌可以固氮,收获后的根茎叶也是优良的有机质,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复种指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均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公众
王瑞珍,杨中路,周新安,赵现伟,赵朝森,熊文华,彭洋[7](2015)在《高产优质春大豆天隆一号的引种与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天隆一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好的春大豆新品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引进到江西省种植。本文就天隆一号的选育、引种过程、产量表现、相关特征特性以及配套栽培技术情况进行概述。
车升国[8](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指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陈梅英[9](2009)在《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有一位刚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热血学子,被分配到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他扎根广袤的华北平原腹地,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至今,一干就是27年,他先后育成一大批高产优质抗病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新单"系列玉米近乎占据河南玉米的半壁江山。其中
王婧[10](2009)在《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现状,分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研究各区主要作物及种植制度的耗水特性,给出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建议,比较各区节水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节水效益,分析各区主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经济效益与参与式农民调查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水稻为高耗水作物,玉米、大豆相对耗水较少,可适当“压稻扩玉豆”,以一年一熟制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单作,节水技术优先发展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覆盖保墒类等技术。(2)东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节水养地,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作制度,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的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提升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为高耗水作物,花生、谷子为低耗水作物,花生、谷子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大豆、玉米,可“稳玉豆,扩谷油,增林经”,坚持一年一熟制,发展粮食作物单作,适当发展果-粮、饲-粮间作,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耕作保墒类、覆盖保墒类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3)黄淮海灌区中,丰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节水,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小麦、玉米均是高耗水作物,玉米耗水与降水的耦合率较好,可“稳定麦玉”,并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发展节水套作;平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增加或者略有削减农业水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调整熟制,进行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与棉花为高耗水作物,夏棉花、夏玉米与春棉花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冬小麦,应适当“压麦扩棉”、“压粮-粮扩粮-经”,以一年两熟为主,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缺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农业水资源的用量,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与降水量的耦合率也最差,必须“压麦扩棉”,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两年三熟制,或者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并适当发展粮-饲、粮-果节水间套模式。节水技术优先发展水肥耦合、秸秆覆盖还田类、地面灌溉类、耕作保墒类等技术。(4)黄淮海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生产效益,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来实现。该区玉米、冬小麦、春甘薯为高耗水作物,夏玉米作物耗水量与降水耦合程度较好,可“压麦扩薯谷油”、“稳经扩饲”,以两年三熟制为主,实行节水粮-粮→经间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类技术、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5)西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效益产出,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应用来实现。该区春玉米、棉花、马铃薯、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春小麦相对耗水量低于其它,该区作物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程度较差,可“压麦扩经”,以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单作为主,节水技术优先发展地面灌溉节水技术、耕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等。(6)西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马铃薯耗水水平近似,马铃薯生育期内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较好,可“压夏扩秋”、“压杂扩薯”,坚持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综合上述对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深入研究结果可见,改革现有的水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作制度,建立基于粮食与水资源双重安全的水资源低耗高效型节水农作制度,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现状的重要途径。各个区域应根据当地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包括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方案、节水种植模式、节水种植技术等在内的节水农作制度。
二、山坡旱地套种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坡旱地套种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大豆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广西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
2.1 广西大豆种植业概况 |
2.2 广西大豆科技创新应用情况 |
2.2.1 品种改良 |
2.2.2 栽培技术 |
2.2.3 机械化技术 |
2.3 广西大豆加工业情况 |
2.3.1 豆油加工企业 |
2.3.2 大豆传统食品加工企业 |
3 广西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大豆种植效益偏低导致自产大豆不足,自给率较低 |
3.1.1 单位面积产量低 |
3.1.2 机械化程度低 |
3.1.3 田间管理成本高 |
3.1.4 受进口大豆和北方大豆双重挤压 |
3.2 大豆品种同质化严重 |
3.3 加工副产品利用率低 |
3.4 科企联合攻关少 |
3.5 大豆生产优势发掘不足 |
4 广西大豆产业发展建议 |
4.1 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多学科联合攻关解决大豆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
4.1.1 联合育种、机械专家研发小型机械配套的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1.2 科企联合,选育专用型大豆品种 |
4.1.3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延长大豆加工产业链 |
4.1.4 增加科研支持力度,挖掘大豆生产潜力 |
4.2 强化科学布局,重点支持大豆优势区域和重点品种,促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桂字号品牌 |
4.3 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 |
(2)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间套作模式的发展 |
1.2.2 种植模式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 |
1.2.3 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研究 |
1.2.4 密度对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最佳密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
2.4.2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
2.4.3 不同种植密度土地当量比(LER)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基于“薯/玉/豆”的多熟复合种植模式构建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设计 |
3.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分析 |
3.4.2 不同种植模式成本、产值及经济效益分析 |
3.4.3 不同种植模式产投比分析 |
3.4.4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种植模式示范验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材料 |
4.2.3 试验设计 |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狮栗坪村示范点 |
4.4.2 恩施州三岔乡三元村示范点 |
4.5 结论 |
第5章 讨论 |
5.1 密度对作物产量和LER的影响 |
5.2 种植模式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3 种植模式资源利用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宁夏春大豆品种演变及栽培技术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栽培品种的主要演变及产量变化 |
2 栽培技术集成效益分析 |
2.1 宁夏中、北部灌区大豆种植模式及效益 |
2.1.1 春播单种大豆 |
2.1.2 小麦套种大豆 |
2.1.3 玉米间作大豆 |
2.1.4 西瓜套种大豆 |
2.1.5 经果幼林套种大豆 |
2.1.6 胡麻套种大豆 |
2.1.7 夏播复种大豆 |
2.1.8 小麦套种大豆间作中药材菟丝子 |
2.2 宁夏南部地区大豆种植模式及效益 |
2.2.1 旱地地膜马铃薯套种大豆 |
2.2.2 胡麻套种大豆 |
2.2.3 小麦套种大豆间作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
2.2.4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间作大豆立体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
3 结语 |
(4)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 大豆种质资源的构成与收集现状 |
1.2 大豆种质资源的生态类型和生态区划分 |
1.3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研究进展 |
1.4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现状 |
2 大豆种植模式及间套种研究进展 |
2.1 大豆种植模式 |
2.2 我国南方大豆间套作模式研究进展 |
3 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 |
3.1 植物的荫蔽胁迫 |
3.2 植物响应荫蔽胁迫的信号通路 |
3.3 植物响应荫蔽胁迫过程中的相关激素 |
3.4 大豆耐荫性研究进展 |
4 关联分析对植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 |
4.1 关联分析的条件 |
4.2 关联分析方法进展 |
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应用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供试材料来源及分布 |
2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SCSGP)基因型鉴定 |
2.1 测序PCP-free文库构建和质检 |
2.2 上机测序与下机数据处理 |
2.3 SNP连锁不平衡区段(SNPLDB)的划分 |
3 SCSGP地理-季节生态亚群遗传分化的分析方法 |
3.1 遗传多样性指标 |
3.2 群体分化系数 |
3.3 特异等位变异分析 |
3.4 连锁不平衡度的分析 |
3.5 系统进化树分析 |
4 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对中国南方种质资源的鉴定 |
4.1 性状测定标准 |
4.2 表型数据分析 |
4.3 预试验材料及设计 |
4.4 遮光度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5 耐荫性指标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6 耐荫性鉴定时期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7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耐荫性鉴定试验材料及设计 |
5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遗传解析 |
5.1 RTM-GWAS分析步骤 |
5.2 QTL-allele矩阵的构建和生态亚群间的分化 |
5.3 候选基因预测 |
5.4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5.5 优化组合设计 |
第三章 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类型群体间的分化 |
1 测序下机数据过滤与比对结果 |
2 全基因组SNPLDB标记特征 |
3 中国南方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间的分化系数 |
4.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地理群体的分化系数 |
4.2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播季亚群的分化系数 |
5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生态分化 |
5.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始花期分化 |
5.2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光温敏感性分化 |
5.3 地理和播季因子在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群体中的互作 |
6 中国南方大豆的遗传关系 |
6.1 基于遗传距离聚类的分析 |
6.2 基于连锁不平衡度的分析 |
6.3 等位变异水平上证实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传播途径 |
7 讨论 |
7.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地理及季节分化 |
7.2 中国南方大豆遗传进化关系 |
第四章 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变异 |
1 大豆对荫蔽胁迫的响应 |
2 遮光度筛选试验 |
3 耐荫鉴定指标的筛选 |
4 耐荫鉴定时期的筛选 |
5 耐荫性鉴定及变异 |
6 讨论 |
6.1 耐荫鉴定体系的建立 |
6.2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特点 |
第五章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遗传基础及其生态群体分化 |
1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的耐荫性 |
2 关联分析群体的遗传相似矩阵及连锁不平衡度 |
3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GWAS解析 |
3.1 耐荫性状的关联位点 |
3.2 关联结果的结构组成 |
4 耐荫性QTL-allele矩阵的建立及生态亚群间的分化 |
4.1 不同生态亚群耐荫性QTL-allele的分化 |
4.2 特异材料间耐荫遗传结构差异 |
5 耐荫性遗传位点的基因注释 |
6 讨论 |
6.1 RTM-GWAS对耐荫性检测的功效 |
6.2 大豆耐荫性遗传基础 |
6.3 候选基因涉及的耐荫调控网络 |
第六章 大豆耐荫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与地理-季节亚群分化 |
1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分化 |
1.1 耐荫性相关性状在各亚群的分化 |
1.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
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
2.1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关联位点 |
2.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QTL-allele矩阵的建立 |
3 耐荫性相关性状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1 株高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2 主茎节数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3 平均节间长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4 讨论 |
4.1 耐荫性相关性状遗传位点与己报道位点的比较 |
4.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体系 |
第七章 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生态性状的遗传分化及对拓展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 |
1 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方差分析 |
2 始花期全基因组遗传解析 |
2.1 始花期的关联位点及QTL-aele矩阵的建立 |
2.2 不同生态亚群始花期遗传基础的分化 |
2.3 大豆始花期的特异等位变异分布及其基因功能分析 |
3 光温敏感性全基因组遗传解析 |
3.1 光温敏感性的关联位点及QTL-allele矩阵的建立 |
3.2 不同生态群体光温敏感性遗传基础的分化及对拓宽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 |
3.3 大豆光温敏感性特异等位变异的分布及其基因功能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国南方大豆的生态适应性遗传基础 |
4.2 长童期品种的遗传机制及利用前景 |
第八章 耐荫性与各性状关系及间套种优化组合设计 |
1. 耐荫性与其组成性状及生态性状的关系 |
1.1 耐荫性和其它性状表型的相关性 |
1.2 耐荫性和其它性状的遗传关系 |
1.3 耐荫性与其它性状候选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关系 |
2. 大豆间套种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 |
2.1 耐荫性及其组成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 |
2.2 主要生态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 |
2.3 适用于间套种大豆品种的综合预测 |
3 讨论 |
3.1 耐荫性与其它性状相互协作的同时又具有其特异性 |
3.2 QTL-allele矩阵优化组合设计与全基因组选择(GS)的优缺点 |
3.3 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优化组合设计 |
第九章 综合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综合讨论 |
1.1 中国南方是大豆种质资源的宝库 |
1.2 认识和解析耐荫性可助推大豆振兴计划 |
1.3 栽培大豆地理-季节分化及遗传演化的探讨 |
2 全文主要结论 |
2.1 相对株高和节间长构成的耐荫指标具有准确、稳定、简单、通用和高效的特点 |
2.2 耐荫性是典型的的主-多基因遗传系统控制的数量性状 |
2.3 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及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独特性 |
2.4 南方大豆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向光温敏感和钝感两个方向进化的遗传基础 |
2.5 长江中下游的夏豆群体是南方栽培大豆中最原始的类型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3.1 重测序数据结果支持和发展了中国南方是栽培大豆起源中心的观点 |
3.2 建立了准确的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并获得耐荫优异等位变异及耐荫遗传结构互补的种质资源 |
3.3 挖掘出大豆光温敏感和钝感的优异等位变异并分别获得遗传结构互补的种质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浙江省鲜食旱粮的种植制度及栽培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浙贝母/鲜食春玉米-鲜食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 |
1.1 产量、效益与茬口安排 |
1.2 关键技术 |
1.2.1 浙贝母栽培要点 |
1.2.2 春玉米栽培要点 |
1.2.3 秋大豆栽培要点 |
2“蚕豆/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四熟模式 |
2.1 产量、效益与茬口安排 |
2.2 关键技术 |
2.2.1 蚕豆栽培技术要点 |
2.2.2 春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
2.2.3 夏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
2.2.4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
3“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 |
3.1 产量、效益与茬口安排 |
3.2 关键技术 |
3.2.1 春马铃薯栽培要点 |
3.2.2 水稻栽培要点 |
3.2.3 秋马铃薯栽培要点 |
4“迷你番薯-迷你番薯-蔬菜”一年三熟模式 |
4.1 产量、效益与茬口安排 |
4.2 关键技术 |
4.2.1 迷你番薯栽培技术要点 |
4.2.2 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
5“大麦/春大豆-晚稻”一年三熟模式 |
5.1 产量、效益与茬口安排 |
5.2 关键技术 |
5.2.1 大麦生产技术要点 |
5.2.2 鲜食春大豆生产技术要点 |
5.2.3 晚稻生产技术要点 |
6“棉田套种豌豆”节本增效技术 |
6.1 产量、效益与茬口安排 |
6.2 关键技术 |
6.2.1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
6.2.2 豌豆栽培技术要点 |
7“大棚番茄套种甜玉米”种植模式 |
7.1 产量、效益与茬口安排 |
7.2 关键技术 |
7.2.1 番茄栽培要点 |
7.2.2 甜玉米栽培要点 |
作者贡献 |
(7)高产优质春大豆天隆一号的引种与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选育与引种过程 |
2产量表现 |
2.1国家区域试验的产量表现 |
2.2引进种植的产量表现 |
3特征特性 |
3.1农艺性状特征 |
3.2品质及其他特征 |
4影响天隆一号产量的主要因素 |
5栽培技术 |
5.1种子准备 |
5.2播种 |
5.3施肥技术 |
5.4田间管理 |
5.5及时收获 |
(8)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开发, 换来硕果累累 |
2 汗洒沃土, 再创高产佳绩 |
3 重任在肩, 迈上新的征途 |
(10)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
1.2.2 节水农业研究进展 |
1.2.3 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域、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数据来源 |
1.3.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节水农作制度相关理论与原则 |
2.1 节水农作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
2.2 构建节水农作制度的主要原则 |
2.2.1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2.2.2 适应性原则 |
2.2.3 效益原则 |
2.2.4 参与式原则 |
第三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1 东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
3.1.2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
3.1.3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
3.1.4 东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
3.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2.1 黄淮海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
3.2.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
3.2.3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
3.2.4 黄淮海区分区自然概况 |
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1 西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
3.3.2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
3.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
3.3.4 西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北方各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1 东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1.1 东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1.2 东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辽宁阜新为例 |
4.2 黄淮海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2.1 黄淮海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2.2 黄淮海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河南洛阳为例 |
4.3 西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3.1 西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甘肃张掖为例 |
4.3.2 西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陕西长武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
5.1 东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
5.1.1 东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1.2 东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1.3 小结 |
5.2 黄淮海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
5.2.1 黄淮海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2.2 黄淮海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2.3 小结 |
5.3 西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
5.3.1 西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3.2 西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3.3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1 东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1.1 东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1.2 东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2.1 黄淮海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2.2 黄淮海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3 西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3.1 西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3.2 西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探讨 |
7.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
7.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
7.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8.3 讨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山坡旱地套种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大豆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 陈文杰,陈怀珠,覃夏燕,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渊,梁江. 南方农业学报, 2021(06)
- [2]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D]. 金晶. 湖北大学, 2021(02)
- [3]宁夏春大豆品种演变及栽培技术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析[J]. 赵志刚,罗瑞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19(05)
- [4]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D]. 张志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浙江省鲜食旱粮的种植制度及栽培技术创新[J]. 蔡仁祥,成灿土,卢淑芳,吴美娟,林辉,周炎生,张鹿飞,徐宏化,杨娜.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9)
- [6]江西省豆类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 孙明珠,刘鹏涛,龙珑,曹开蔚. 中国农技推广, 2016(07)
- [7]高产优质春大豆天隆一号的引种与推广应用[J]. 王瑞珍,杨中路,周新安,赵现伟,赵朝森,熊文华,彭洋. 大豆科技, 2015(05)
- [8]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9]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J]. 陈梅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09(10)
- [10]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D]. 王婧.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