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伤致耻骨联合脱位1例(论文文献综述)
董尧[1](2020)在《儿童创伤性Y形软骨损伤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创伤后Y形软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应疗效,为早期诊断及改进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病案查询系统、图片存档及电话随访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例儿童创伤后Y形软骨损伤病例,按照Bucholz分类法对Y形软骨损伤进行初步分类,随访时以HH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影像学检查进行最终疗效评估,最后通过回顾文献结合我院病例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共收治骨盆骨折患儿191例,其中髋臼骨折24例,占骨盆骨折的12.6%,Y形软骨损伤的患儿共15例(18髋),占髋臼骨折62.5%。15例患儿中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小1岁4个月,最大9岁8个月,平均5岁6个月,损伤分型以II型为主。其中I型损伤1髋,II型损伤9髋,IV型损伤2髋,V型损伤1髋,VI型损伤5髋。所有患儿均接受保守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12例获得完整随访的患儿中,8例Y形软骨或其周围骨桥形成,5例Y形软骨提前融合,3例髋臼发育不良,4例股骨头半脱位,HHS评分优8例,良4例。结论:Y形软骨损伤的早期诊断仍是难题,在没有明确髋臼骨折手术适应症时,保守治疗往往是首选。Y形软骨损伤总体预后较差,患儿年龄、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Y形软骨处的骨桥形成,往往预示着其早期闭合的可能,年龄越小,对髋臼发育的影响越大,继而可能产生创伤后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半脱位的严重并发症。Y形软骨损伤后遗症早期没有明显异常表现,临床中需长期密切随访,非严重移位患儿可以早期保守治疗,髋臼发育成熟后再行骨盆截骨术治疗后遗症。
刘麟[2](2020)在《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Tile C型骨盆骨折是一种最严重的骨盆骨折类型,早期微创手术充满挑战。我们提出以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为研究其生物力学性能及疗效,设计本课题。研究目的1.研究前环内支架系统镙钉置入安全通道参数。2.研究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3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3.探讨其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骨盆有限元模型中模拟内支架系统镙钉置入,测量镙钉安全通道参数。2.2钉、3钉、4钉内支架系统、锁定接骨板镙钉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3型骨盆骨折有限元模型垂直600N载荷生物力学测试。3.16具成人尸体骨盆标本建立上述相应A、B、C、D组骨盆标本骨折固定模型,垂直0-600N载荷生物力学测试。4.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2月应用前环内支架系统、锁定接骨板镙钉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病例各7例。结果1.男、女髂骨区镙钉长度:114.44±4.07,107.59±8.34mm;直径:11.71 ±0.52、10.01±0.55 mm;距髂前下棘距离:5.51±0.99,5.58±1.01mm;与冠状面夹角:55.79±2.44,50.62±3.05 度;与矢状面夹角:26.58±1.04,24.45±1.87 度;与水平面夹角:64.88±3.67 度,58.05±3.10 度。耻骨区镙钉长度:47.02± 1.96,39.81±3.84mm;直径:7.12±0.39,6.11±0.37mm;距耻骨联合距离:10.12±0.71,10.05±0.82mm。镙钉距髂前下棘、耻骨联合距离男女对比P>0.05;余参数男女对比P<0.05。2.2钉、3钉、4钉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及锁定接骨板镙钉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均可有效固定Tile C3骨盆骨折,与正常骨盆模型比较,站位最大位移增加 66.51%,65.36%,35.16%,35.47%,最大应力增加 201.78%,130.65%,100.82%,99.03%;坐位最大位移增加 9.1%,11.04%,5.57%,8.59%,最大应力增加 157.73%,118.02%,98.32%,93.16%。3.站位骶髂关节位移:C组<D组<B组<A组,耻骨骨折位移:D组<C组<B组<A组。坐位骶髂关节位移:C组<D组<B组<A组,耻骨支骨折移位:D组<C组<B组<A组。4.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组相比锁定接骨板镙钉联合骶髂镙钉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更优(P<0.05),术后骨折复位、Majee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把握镙钉直径、长度、位置及方向,可快速安全置入内支架系统镙钉。2.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可有效固定Tile C 3型骨盆骨折,2钉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方式操作更简单,随固定镙钉增加,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应增加。3.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可安全有效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有着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吴海洋[3](2020)在《第二代DAPSQ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初步临床观察及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髋臼双柱骨折是复杂髋臼骨折中较为常见但处理较为棘手的类型之一。笔者临床实践发现无论是高位或低位髋臼双柱骨折均可累及到一种重要的解剖结构即方形区。方形区位于髋臼内表面,位置深在,骨质菲薄,周围大量神经血管毗邻,术中复位非常困难。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尝试采用一系列新型固定策略对该区骨折进行固定,但多数固定方法难以对方形区骨折块进行直接固定,即使直接固定也存在很高的螺钉误入关节腔风险。自2005年以来,笔者科室创新性提出采用非解剖型“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内固定系统(dynamic anterior plate-screw system for quadrilateral area,DAPSQ)”(专利号:ZL201320106378.0)治疗髋臼骨折。在既往上百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随访中,据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优良率可达到81.1%。第一代DAPSQ是采用重建钛板进行术中临时塑形,钛板塑形过程中各分区比例、扭转角度的设置依赖于术者经验,难以形成统一标准,且这种术中临时塑形操作也可能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课题组在第一代DAPSQ重建钛板的基础上进行多项技术优化。与第一代DAPSQ相比,第二代DAPSQ为标准化钛板,在钛板长度和分区比例设置更为合理化和标准化。这种第二代DAPSQ(专利号:ZL201621494131.0)已从2016年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入临床使用。但目前需进一步明确:两代DAPSQ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第二代DAPSQ方形区螺钉最佳置入数目或排钉分布是怎样的?固定髋臼骨折后的稳定性如何?患者术后翻身、站位、坐位或旋转位活动时是否安全?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比较两代DAPSQ在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初步临床效果,并将分别从有限元模拟和尸体模型模拟两个研究方向,评估第二代DAPSQ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方形区排钉分布特点和生物力学稳定性,以期为该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更多生物力学依据。第一章第二代与第一代DAPSQ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比较目的探讨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下,第二代标准化DAPSQ与第一代传统DAPSQ在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0月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35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固定方式分为两组:第二代DAPSQ组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3~59岁[(49.3±8.8)岁],第一代DAPSQ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2~64岁[(50.4±9.1)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所有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48个月[(24.3±8.4)个月]。第二代DAPSQ组手术时间[(227.5±49.6)min]和术中出血量[(1026.7±572.5)ml]均显着少于第一代 DAPSQ 组[(284.1±61.3)min]和[(1540.0±714.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Matta放射学标准评分结果、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代DAPSQ组出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第一代DAPSQ组出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例。两组无一例患者出现螺钉进入关节腔、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两代DAPSQ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短中期疗效,两者在患者手术复位质量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相似。而应用第二代DAPSQ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是DAPSQ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一种优化选择。第二章第二代DAPSQ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第二代DAPSQ方形区螺钉排钉分布特点,并比较其与传统前路重建钛板加1/3管型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1.第二代DAPSQ方形区螺钉置钉数量与髋臼双柱骨折固定力学差异的有限元分析:选取1例28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骨盆CT图像,利用Mimics 19.0软件、Geomagic studio 12.0 软件、Unigraphics NX 9.0 软件和 ANSYS17.0 软件建立正常骨盆分析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参考Letournel-Judet和AO髋臼骨折分型建立左侧高位双柱骨折模型,采用第二代DAPSQ固定。分别构建DAPSQ钛板联合单方形区螺钉(OS组)、双方形区螺钉(DS组)、三方形区螺钉(TS组)和四方形区螺钉(FS组)固定模型。设定相应的载荷及边界条件(垂直载荷:600N,扭矩:8 N·m),分别模拟骨盆站位、坐位、站位+健侧旋转和站位+患侧旋转,比较各组内固定方法下方形区骨折线平均位移和内固定应力分布情况。2.第二代DAPSQ与前路重建钛板加1/3管型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比较:同样采用上述方法建立左侧高位髋臼双柱骨折模型,分别采用DAPSQ钛板+三方形区螺钉下4种排钉方式(TS1组、TS组、TS2组和TS3组)、DAPSQ钛板+四方形区螺钉(FS组)和前路重建钛板加1/3管型(FT组)进行固定。模拟上身重量60 Kg下,分析六种内固定方式在骨盆站位、坐位、站位+健侧旋转和站位+患侧旋转时方形区骨折位移和内固定承受应力情况。结果1.站位、坐位、站位+健侧旋转和站位+患侧旋转4种工况下,方形区骨折线路径上各节点平均位移均表现为OS组>DS 组>TS组>FS组,组间比较均显示,FS组位移均明显低于OS组和DS组(P<0.05),TS组和F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下FS组第二代DAPSQ应力主要集中在靠近坐骨大切迹的钛板螺钉结合处。4枚方形区螺钉中,以近端第1枚方形区螺钉承担应力最大,最大应力值为150.83mPa,远小于钛质材料屈服强度。方形区螺钉在跨骨折线处也出现了应力集中,内侧面主要承受压力,外侧面主要承受张力,方形区螺钉有向骨盆内折弯的趋势。2.站位、坐位、站位+健侧旋转和站位+患侧旋转4种工况下,方形区骨折线平均位移和最大位移均表现为FT组>TS1组>TS组>TS2组>TS3组>FS组,两两比较时FT组与其余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位、站位+健侧旋转和站位+患侧旋转时,FT组内固定最大应力均明显低于第二代DAPSQ各亚组,而坐位时FT组内固定最大应力均明显高于第二代DAPSQ各亚组。各组内固定模型在站位后继续向健侧旋转均表现为应力减小趋势,继续向患侧旋转均表现为应力增加趋势。结论1.第二代DAPSQ固定髋臼高位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可靠,内固定应力主要集中在靠近坐骨大切迹的钛板螺钉结合处,最大应力值均远小于钛质材料的屈服强度,患者早期行坐位、站位及旋转动作时并不影响内固定稳定性。方形区应至少置入3枚螺钉进行固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靠近坐骨大切迹的方形区螺钉应常规置入,以增强对后柱骨折块的有效固定。2.初步力学测试结果认为,模拟人体坐位、站位时,与传统前路重建钛板+1/3管型相比,第二代DAPSQ固定髋臼高位双柱骨折显示出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尤其在恢复坐骶弓力学传导更具优势。同时,第二代DAPSQ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后抗旋转能力明显优于传统前路重建钛板+1/3管型固定,但患者应注意尽量减少向患侧转身动作。第三章第二代DAPSQ与前路重建钛板加1/3管型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目的采用尸体模型生物力学检测方法,比较非解剖型第二代DAPSQ和解剖型传统前路重建钛板加1/3管型在髋臼双柱骨折内固定术后力学差异。方法选取6具成人防腐保湿处理的尸体制成全骨盆标本,模型上端保留至腰4椎体上缘,下端保留至双侧股骨干上1/3。分别于左半骨盆前柱、后柱和方形区粘贴应变片和应变花。加载和测量仪器选择德国Zwick Z10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国产RNJ-500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国产XL2118A静态电阻应变仪、日本三丰多功能数显千分表和国产游标卡尺(武汉理工大学力学实验中心提供)等。先测量完整骨盆(A组)站位、坐位轴向压缩试验及平卧位扭转试验生物力学数据,然后制作左侧高位双柱骨折模型,分别随机前后行第二代DAPSQ(B组)和前路重建钛板加1/3管型(C组)固定和测试。记录三组在200N~800N垂直下对应的骨盆整体轴向位移、骨折线位移和前后柱应变片对应的应变值,并记录扭转实验中2°、4°、6°和8°扭转角时对应的扭矩值和方形区应变花对应的应变值。结果1.一般情况:髋臼双柱骨折在经过B和C组固定后,髋臼前后柱骨折块均得到良好固定,经X线和CT三维重建均证实为解剖复位。整个测试过程中,两组所有标本均未出现钛板或螺钉松动、拔出或断裂现象,髋臼内壁横向位移和臼顶纵向位移均<2mm,均未达到内固定失效标准。2.坐位轴向压缩试验:随着垂直载荷从200N增加至800N,三组骨盆轴向压缩位移均呈线性增加趋势,总体位移表现为A组<B组<C组,C组骨盆轴向位移均明显大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差异不显着(P>0.05)。600N生理载荷下,B组骨盆轴向刚度为A组的8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骨盆轴向刚度仅为A组的61.5%,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生理载荷下,后柱测量点应变值表现为C组>A组>B组,C组应变值明显大于A和B组(P<0.05),A和B组差异不大(P>0.05),前柱测量点应变值表现为C组>A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测试过程中髋臼内壁横向位移和臼顶纵向位移均在1mm以内,B组6例标本轴向刚度均为稳定,而C组1例标本出现轴向不稳定。3.站位轴向压缩试验:随着垂直载荷从200N增加至800N,三组骨盆轴向压缩位移均呈线性增加趋势,总体位移表现为A组<B组<C组。其中C组在各级载荷下骨盆轴向位移均明显大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在各级载荷下骨盆整体位移明显大于A组(P<0.05)。600N生理载荷下,B组轴向刚度为A组的75.3%,而C组轴向刚度仅为A组的54.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测试过程中髋臼内壁横向位移和臼顶纵向位移均在1mm以内,C组骨盆出现股骨头中心脱位2例,向上脱位1例。4.平卧位扭转实验:随着骨盆标本扭转角从2°增加至4°,三组扭矩均呈线性增加趋势,整体骨盆扭转刚度比较表现为A组>B组>C组,其中B组骨盆整体扭转刚度为A组的95.3%,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骨盆整体扭转刚度仅为A组的65.1%,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方形区测量点应变值均随扭转载荷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趋势,其中最大拉应变均大于压应变,三组最大拉应变和压应变绝对值均表现为C组>A组>B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方形区最大拉应变方向位于-39.10°,基本与方形区螺钉置钉方向一致。结论1.坐位下,与传统重建钛板+1/3管型固定相比,第二代DAPSQ固定髋臼双柱骨折模型生理载荷下轴向刚度更强,与完整骨盆轴向刚度无明显差异。第二代DAPSQ固定组髋臼前后柱应力变化更接近完整髋臼应力变化情况,故患者术后早期取坐位是安全的。2.站位下,第二代DAPSQ固定生理载荷下骨盆轴向刚度虽小于完整骨盆,但仍明显强于传统重建钛板+1/3管型。且第二代DAPSQ固定后未出现髋关节不稳或内固定失败情况,故第二代DAPSQ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取站位稳定性优于传统重建钛板+1/3管型,但早期应谨慎选择站位锻炼。3.旋转位下,第二代DAPSQ固定组整体骨盆扭转刚度与完整骨盆相当,明显优于传统重建钛板+1/3管型。第二代DAPSQ固定后方形区后柱骨折块主要受拉应力变化,最大拉应变方向与方形区螺钉固定方向一致,患者内固定术后向患侧翻身并不影响内固定稳定性。
刘源城[4](2020)在《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由于儿童骨盆骨膜厚、软骨多,具有更大的弹性及延展性,可吸收更大的暴力能量而不至于骨折。因此,儿童骨盆骨折发生率较低,其治疗方式也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儿童骨骼具有良好的重塑能力,绝大多数儿童骨盆骨折经保守治疗便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儿童骨盆骨折保守治疗将带来腰骶部疼痛、跛行、脊柱侧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因此有学者认为,对于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但目前为止,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目的:回顾性分析并评价手术治疗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在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9例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采用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骨盆对角线差异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根据Cole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2、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的5例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采用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骨盆对角线差异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根据Cole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9例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60 min;平均术中出血261 ml。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满意7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达78%。骨盆对角线差异:术前7.1±5.6mm,术后3.9±1.3mm,末次随访4.0±1.4mm;骨盆畸形指数:术前0.050±0.037,术后0.032±0.013,末次随访0.029±0.010。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78%。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患儿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复位丢失,行走轻度跛行;1例患儿骨折复位丢失,骨盆畸形愈合;4例患儿因髂骨翼骨骺损伤致双侧髂骨翼发育不对称,但未影响行走。2、5例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91 min;平均术中出血680 ml。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例,复位满意4例,满意率达100%。骨盆对角线差异:术前12.2±3.6mm,术后4.0±1.3mm,末次随访4.2± 1.6mm;骨盆畸形指数:术前0.056±0.016,术后0.018±0.006,末次随访0.019±0.008。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0%。1例患儿末次随访时轻度跛行,余未出现腰骶部疼痛、脊柱侧凸及骨盆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发生率日益增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干预,可获得满意的早期疗效。腹直肌外侧入路创伤小、显露范围大,可作为处理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一个选择,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独行业[5](2019)在《LC-Ⅱ螺钉的数字解剖学分析及其固定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LC-Ⅱ螺钉钉道及单枚LC-Ⅱ螺钉进钉参数的数字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数字医学软件,模拟术中经皮LC-Ⅱ螺钉置钉过程,规划出理想的LC-Ⅱ螺钉置钉通道并进行分析和测量,同时测量单枚LC-Ⅱ螺钉进钉的解剖学参数,为经皮置入单枚LC-Ⅱ螺钉提供准确全面的应用解剖学基础,以期提高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02月至2019年02月在我院影像科行完整骨盆CT检查的成年患者43例(男21例,女22例),采用Mimics21.0软件重建数字化骨盆三维模型,在3-Matic13.0软件中采用“横截面法”规划出理想的LC-Ⅱ螺钉通道。测量该通道可容纳LC-Ⅱ螺钉的最大长度DAP、最大直径Dmax、第1处狭窄距髂后上棘的距离D1、第2处狭窄距髂后上棘的距离D2、第1处狭窄外径OW1、第1处狭窄内径IW1、第2处狭窄外径OW2、第2处狭窄内径IW2。同时测量LC-Ⅱ螺钉中轴线在髂前骨交点距离髂前上棘的水平距离Dh1、垂直距离Dv1、LC-Ⅱ螺钉中轴线在髂前区域皮肤交点距离髂前上棘的水平距离Dh2、垂直距离Dv;测量LC-Ⅱ螺钉中轴线和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的夹角∠α、∠β、∠γ。结果:43例患者中,42例(97.7%)可规划出全程LC-Ⅱ螺钉钉道,1例女性患者由于LC-I螺钉通道横截面髂骨内外径小且3处浅弧形结构曲率大,无法规划全程LC-Ⅱ螺钉,未测量钉道及进钉参数。21例可规划出全程LC-Ⅱ螺钉通道的女性患者中,5例(23.8%)可置入LC-Ⅱ螺钉的最大直径小于6.5mm。男女组间LC-Ⅱ螺钉钉道参数除D1和OW2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LC-Ⅱ螺钉最大长度男女性分别为(147.68±7.29)mm,(136.41±9.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C-Ⅱ螺钉的最大直径男女性分别为(9.16±1.34)mm,女性为(7.04±1.6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组间LC-Ⅱ螺钉进钉参数除∠γ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从数字化骨盆三维模型上观察,LC-Ⅱ螺钉髂前区域骨性进钉点均位于髂前下棘偏后侧。LC-Ⅱ螺钉和冠状面夹角分别为男性48.06°,女性45.10°;LC-Ⅱ螺钉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男性27.14°,女性25.60°。结论:数字医学是一种理想的研究LC-Ⅱ螺钉骨通道解剖结构的工具,通过数字医学软件可规划出LC-Ⅱ螺钉通道,测量钉道参数和进钉参数,为快速、安全、准确的置入LC-Ⅱ螺钉提供了全面的应用解剖学基础。第二部分:LC-Ⅱ螺钉经皮置入数字化导板的研制目的:设计一种LC-Ⅱ螺钉经皮置入数字化导板,可以个体化应用,以期安全、快速、准确地经皮置入LC-Ⅱ螺钉。方法:选取2018年12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完整骨盆CT检查的1例患者,男性,36岁。根据本课题第一部分《LC-Ⅱ螺钉钉道及单枚LC-Ⅱ螺钉进钉参数的数字解剖学研究》中所描述的方法规划出左侧半骨盆LC-Ⅱ螺钉钉道并模拟置入LC-Ⅱ螺钉备用。在3-Matic 13.0软件中,选取LC-Ⅱ螺钉进钉点周围的皮肤制作数字化皮肤模型,根据该皮肤模型制作和其相贴合的数字化导板实体,最终设计完成LC-Ⅱ螺钉经皮置入数字化导板。结果:设计完成了 LC-Ⅱ螺钉经皮置入数字化导板,由皮肤贴合面板,LC-Ⅱ螺钉导向套管和2根固定针导向套管构成。皮肤贴合面板依据髂前上棘区域的皮肤设计,可很好的贴服于髂前上棘区域。LC-Ⅱ螺钉导向套管可允许置入2.5mm引导针。2根固定导针套管一根设置于髂前上棘,另一根设置于髂骨粗隆,允许置入2.5mm的固定针。结论:本研究通过数字医学软件所设计的LC-Ⅱ螺钉经皮置入数字化导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设计方法可根据不同患者的CT数据进行个体化应用。第三部分:基于数字医学测量的可调式LC-Ⅱ螺钉经皮置入导向装置的研制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数字医学测量的可调式LC-Ⅱ螺钉经皮置入导向装置。方法:根据本课题第一部分《LC-Ⅱ螺钉钉道及单枚LC-Ⅱ螺钉进钉参数的数字解剖学研究》中所描述的方法,获得LC-Ⅱ螺钉皮肤进针点和体表骨性标志(髂前上棘)的位置关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以及LC-Ⅱ螺钉的进钉方向和矢状面,冠状面的夹角。首先确定髂前上棘位置,然后根据在数字医学软件(Mimics21.0,3-Matic 13.0)中测得的数据,通过设计完成的LC-Ⅱ螺钉经皮置入导向装置调整找到LC-Ⅱ螺钉皮肤进针点和进钉方向,沿导向套筒打入2.5mm导针,透视确定导针位置正确后,沿导针拧入LC-Ⅱ螺钉。结果: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医学测量的可调式LC-Ⅱ螺钉经皮置入导向装置,包括底座、定位器和角度导向器,定位器用于定位LC-Ⅱ螺钉体表进针点位置,角度导向器用于调节进钉方向。结论:根据数字医学测量获得的LC-Ⅱ螺钉的进钉参数,通过该导向装置,能够安全、快速、准确地经皮置入LC-Ⅱ螺钉,从而缩短射线暴露和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第四部分:LC-Ⅱ螺钉微创固定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有限元分析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2枚LC-Ⅱ螺钉和2块钢板固定DayⅠ型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稳定性和生物力学相容性;比较单纯2枚LC-Ⅱ螺钉和2枚LC-Ⅱ螺钉加用1枚骶髂关节螺钉固定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稳定性和生物力学相容性。方法:选取一位志愿者的骨盆CT数据;通过数字医学软件(Mimics21.0,3-Matic 13.0),根据骨盆新月形骨折的Day分型,规划出DayⅠ型骨折和DayⅡ型骨折,并规划出固定骨折的2枚LC-Ⅱ螺钉的位置及骶1骶髂关节螺钉的位置: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eomagic Studio 12.0、Pro/Engineer5.0、Hypermesh 12.0、ANSYS13.0)构建5种骨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包括生理模型(正常骨盆)、2种DayⅠ型骨折固定模型、2种DayⅡ型骨折固定模型;模拟直立、屈伸(前屈、后伸)、侧弯(左侧弯、右侧弯)和旋转(左旋转、右旋转)7种加载模式;分析5种模型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对于DayⅠ型骨盆新月形骨折,在所有的加载模式中,intact骨盆、DayⅠ-螺钉、DayⅠ-钢板模型的位移相差不大;前屈加载模式下,intact骨盆、DayⅠ-螺钉、DayⅠ-钢板模型的位移均最大,分别为0.57mm、0.76mm、0、68mm;DayⅠ-钢板测试模型和DayⅠ-螺钉测试模型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应力数值相比上升明显,直立加载模式下应力上升320%,前屈134%,后伸211%,左侧弯339%,右侧弯208%,左旋转321%,右旋转 284%。对于DayⅡ型骨折,在所有的加载模式中,intact骨盆、DayⅡ-螺钉、DayⅡ-骶髂螺钉模型的位移相差不大;前屈加载模式下,intact骨盆、DayⅡ-螺钉、DayⅡ-骶髂螺钉模型的位移均最大,分别为0.57mm、0.82mm、0.64mm;DayⅡ-骶髂螺钉测试模型和Day-Ⅱ螺钉测试模型在直立加载模式下应力上升133%,前屈96%,后伸33%,左侧弯89%,右侧弯24%,左旋转113%,右旋转97%。结论:对于DayⅠ型骨盆新月形骨折,2枚LC-Ⅱ螺钉和2块钢板均可提供良好的骨盆稳定性,但放置于骶髂关节处的钢板有明显的应力集中,钢板的疲劳断裂和螺钉松动风险较LC-Ⅱ螺钉更大,在闭合复位成功的情况下,优先选择2枚LC-Ⅱ螺钉内固定。对于DayⅡ型骨折,由于2枚LC-Ⅱ螺钉和2枚LC-Ⅱ螺钉加骶髂关节螺钉均可维持良好的骨盆稳定性,加用骶髂关节螺钉较单纯LC-Ⅱ螺钉有更显着的应力分布,且骶髂关节螺钉置钉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在闭合复位成功的情况下,仅选择2枚LC-Ⅱ螺钉固定即可。
刘兆杰,贾健,金鑫,田维,孙玉玺,戚浩天,王宏川,肖湘,李刚,胡永成[6](2019)在《三角固定术治疗单侧IslerⅡ型腰骶结合部损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三角固定术治疗单侧IslerⅡ型腰骶结合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采用三角固定术治疗16例单侧IslerⅡ型腰骶结合部损伤患者资料,男13例,女3例;年龄24~61岁,平均35.5岁;其中7例为多发伤患者,合并头部、胸部、肌肉骨骼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损伤。腰骶结合部损伤根据Isler分型,Ⅱa型5例,Ⅱb型9例,Ⅱc型2例。所有腰骶结合部损伤均合并同侧骶骨骨折,骶骨骨折根据Denis分区,Ⅰ区1例,Ⅱ区13例,Ⅲ区2例。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B2型3例,C1型11例,C3型2例。其中合并骶神经损伤3例,根据Gibbons神经损伤分级,Ⅱ级2例,Ⅲ级1例。所有IslerⅡ型腰骶结合部损伤均采用三角固定术治疗,其中14例联合应用同侧S1椎体骶髂螺钉固定,2例联合应用后方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0个月,平均20.6个月。术后12~24个月CT检查示所有骶骨骨折均达骨性愈合;2例腰骶结合部L5S1关节突关节骨性融合,14例未融合。术后Majeed评分66~100分,平均81.7分,其中优12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7.5%(14/16)。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解剖复位14例,复位满意2例。术前3例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中,2例Gibbons分级由术前Ⅱ级恢复至Ⅰ级;1例术后仍残留足外侧部分感觉减退,但Gibbons分级从Ⅲ级恢复至Ⅱ级。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切口相关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腰骶部内置物压迫皮肤出现疼痛,待内固定取出后疼痛消失;1例患者出现腰部僵硬感,取出内固定后逐渐好转。结论 三角固定术能够稳定单侧IslerⅡ型腰骶结合部损伤,治疗效果满意。
汤果[7](2019)在《复合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genbeck(K-L)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014年1月—2018年8月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符合诊断标准的累及髋臼双柱骨折病例39例,采用腹股沟入路、K-L入路治疗累及髋臼双柱骨折。按手术入路分为三组,其中单一髂腹股沟入路组(A组)13例,单一K-L入路组(B组)10例,髂腹股沟和K-L前后联合入路组(C组)16例,总共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研究。术后随访6-54个月,平均随访36.4个月。比较A、B、C三组骨折复位质量的优率,复位优良率、关节功能优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功能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复位质量采用Matta[1]影像学标准评定,A组复位优率为46.2%,复位良率为38.5%,复位差率为15.3%。B组复位优率为50.0%,复位良率为30.0%,复位差率为20.0%。C组复位优率为87.5%,复位良率为6.25%,复位差率为6.25%。三组骨折复位优率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A、B两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C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优良率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8>0.05)。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2]评价髋关节功能: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率为38.46%,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良率为38.46%,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差率为23.08%。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率为40.0%,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良率为30.0%,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差率为30.0%。C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率为81.25%,C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良率为6.25%,C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差率为12.50%。A、B、C三组术后关节功能优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A、B、C三组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4>0.05)。A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是(15.38±2.90)分,B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是(14.80±3.92)分,C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是(17.31±1.74)分,A、B、C三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各发生一例,A组股骨头缺血坏死坏死发生一例,B组C组均未发生。A组未发生异位骨化,B、C两组各发生一例异位骨化。A、B、C三组均未发生重要神经损伤及感染。A、B、C三组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与单一的髂腹股沟入路或者K-L相比,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治疗累及髋臼双柱骨折更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有利于骨折复位和骨折固定,是治疗累及髋臼双柱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2.骨折复位质量与术后关节功能成密切相关性。
郭艳成[8](2018)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FS)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措施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FS)与锁定钢板(LCP)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内固定方法的优缺点,从而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整理泰安市中心医院近5年满足标准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4例,即实验组(A组、BCFS内固定治疗组)17例,对照组(B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17例,所有病人都是外伤性新鲜闭合性骨折,无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合并疾病。BCFS内固定治疗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3例、4例;22到59岁,平均37.8±8.417岁;受伤因素:交通伤、坠落伤、砸伤分别为11例、4例、2例;根据Tile骨盆骨折分型:B1型、B2型、B3型、C1型、C2型分别为5例、6例、2例、3例、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1例、6例;22到54岁,平均40.0±11.360岁;受伤因素:交通伤、坠落伤、砸伤分别为10例、6例、1例。根据Tile骨盆骨折分型:B1、B2型、B3型、C1型、C2型分别为4例、7例、3例、2例、1例。两组患者均伤后410 d行手术治疗,平均6.23 d。记录每位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定期行X线检查并按Matta标准评估患者骨折复位固定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按Majeed标准评估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两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1)手术时间:BCFS内固定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103.5±61.087分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66.8±63.992分钟,两组手术时间进行t检验,结果示BCFS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所需要时间明显少于锁定钢板的手术方式。(2)术中失血量:BCFS内固定治疗组的术中失血量为272.4±102.414毫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的术中失血量为444.1±214.834毫升,两组治疗方法的术中失血量进行t检验,结果示:BCFS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锁定钢板的手术方式。(3)手术切口的长度:BCFS内固定治疗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7.1±3.771厘米,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22.8±3.766厘米,两组治疗方法的手术切口的长度进行t检验,结果示:BCFS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锁定钢板的手术方式。(4)骨折愈合时间:BCFS内固定治疗组骨盆骨折的愈合时间为9.4±1.574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骨盆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1.1±1.893周,两组治疗方法的骨折愈合时间进行t检验,结果示:BCFS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锁定钢板的手术方式。(5)肢体功能恢复:根据Majeed标准,BCFS内固定治疗组肢体功能优良率为88.24%、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肢体功能优良率为76.47%,通过卡方检验,结果P=0.56,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按Matta骨折复位标准,两组所有患者均为优。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中可以降低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刘洋[9](2016)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多发严重外伤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救治中应用效果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DCO理论[1]指导下救治的35例多发严重外伤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治疗组(包括TILE分型、ISS评分、Majeed评分、致伤原因、伤后确定性手术时间、并发症、死亡率等)。对照组为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未按DCO原则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45例。该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在入院后积极给予伤情评估,若全身病情允许则一期给予确定性手术治疗,若不允许则积极对症治疗,择期行确定性手术,随访并记录其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的处理均按照DCO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救治:第一阶段主要目的为控制原发性损伤。第二阶段为损伤的复苏阶段,旨在生命器官的维护、阻断“死亡三联症”,为二期确定性手术创造条件。第三阶段,确定性手术阶段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等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两组患者骨盆正位、出入口位X线片检查,根据Lindahl影像学标准对骨盆骨折复位情况予以评价。术后积极指导患者正确康复训练并建立远期随访,根据Majeed评价标准行术后评价。采用SPA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统计数值行统计学处理,行t检验、?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35患者中2例治疗期间死亡,33例术后生存(生存率94%)。生存患者中术后7例出现并发症(21%),其中3例感染,抗感染后治愈;2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ARDS,呼吸机治疗后康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死亡患者中,2例均死于急性失血性休克。33例生存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620个月),Majeed评分85.21±4.53分,Lindahl评价优良率90%(优17例,良13例,可3例)。对照组45例患者5例治疗期间死亡,40例术后生存(生存率89%),生存患者中1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42%),其中9例深部感染,抗感染后治愈;2例畸形愈合;3例ARDS,呼吸机治疗后康复;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梗阻。死亡患者中,2例合并盆腔脏器损伤,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合并左下肢碾压伤,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MODS;1例死于DIC。4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Majeed评分80.68±5.24,Lindahl评价优良率72.5%(优11例,良18例,可11例)。DCO组与对照组患者Majeed评分、Lindahl评价优良率、并发症、入院距确定性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SS评分、年龄、骨折类型、性别、损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发生多由交通伤所致,且多合并腹部及盆腔脏器的损伤。2、对于多发严重外伤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在DCO理论的正确指导下,能够有效减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在DCO理论指导下救治,虽然入院距确定性手术时间较传统治疗策略时间长,但术后Lindahl评价优良率、Majeed评分更高。
简争光,许运,史勇,陶卫建,欧阳林志,孙雪峰,唐天驷[10](2015)在《锁定钢板固定修复侧方压缩旋转不稳骨盆环损伤:骨盆稳定性重建》文中认为背景:侧方压缩旋转不稳定性骨盆环损伤,固定方式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固定骨盆重建修复侧方压缩旋转不稳骨盆环损伤后的骨盆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侧方压缩旋转不稳定性骨盆环损伤患者15例。所有病例均使用万向重建锁定钢板固定,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临床疗效评判使用Majeed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患者15例均获12-44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1例,良2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87%。固定后功能恢复根据Majeed功能评分:优9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0%。患者15例末次随访均未发生内固定失效或复位丢失,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2例合并骨盆周围潜行脱套伤(Morel-Lavallee lesion)患者行双套管持续引流后出现切口浅表感染,未发生大面积的感染及皮肤坏死,换药后治愈。结果证实,骨盆万向重建锁定钢板修复侧方压缩旋转不稳定性骨盆环损伤能够维持坚强有效的固定。对骨盆骨折合并骨盆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病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外伤致耻骨联合脱位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伤致耻骨联合脱位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创伤性Y形软骨损伤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创伤性Y形软骨损伤的特点 |
3.2 创伤性Y形软骨损伤的诊断 |
3.3 创伤性Y形软骨损伤的分型 |
3.4 创伤性Y形软骨损伤的治疗 |
3.5 创伤性Y形软骨损伤的预后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创伤后儿童髋臼Y形软骨损伤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前环内支架系统镙钉置入安全通道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3型骨盆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模型有效性验证 |
2.5 讨论 |
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3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典型病例 |
4.5 讨论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第二代DAPSQ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初步临床观察及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第二代与第一代DAPSQ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比较 |
1.1 引言 |
1.2 资料与方法 |
1.2.1 一般资料 |
1.2.2 治疗方法 |
1.2.3 术后处理 |
1.2.4 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 |
1.2.5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章 第二代DAPSQ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2.1 第一节 第二代DAPSQ方形区螺钉置钉数量与髋臼双柱骨折固定力学差异的有限元分析 |
2.1.1 引言 |
2.1.2 材料和方法 |
2.1.3 结果 |
2.2 第二节 第二代DAPSQ与前路重建钛板加1/3管型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比较 |
2.2.1 引言 |
2.2.2 材料和方法 |
2.2.3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章 第二代DAPSQ与前路重建钛板加1/3管型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2 完整骨盆模型的制备与包埋固定 |
3.2.3 应变片、应变花的粘贴和应变值分析 |
3.2.4 骨折高位双柱骨折模型制备及固定 |
3.2.5 力学测试方法和步骤 |
3.2.6 观察指标和评估标准 |
3.2.7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一般情况 |
3.3.2 模拟坐位垂直载荷下三组骨盆标本位移和刚度比较 |
3.3.3 坐位垂直载荷下三组髋臼测量点应变值变化 |
3.3.4 模拟站位垂直载荷下三组骨盆标本位移和刚度比较 |
3.3.5 模拟平卧位扭转载荷下三组骨盆标本扭矩和扭转刚度比较 |
3.3.6 扭转载荷下三组髋臼方形区测量点最大拉应变和压应变值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手术治疗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典型病例 |
1.5 讨论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LC-Ⅱ螺钉的数字解剖学分析及其固定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LC-Ⅱ螺钉钉道及单枚LC-Ⅱ螺钉进钉参数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LC-Ⅱ螺钉经皮置入数字化导板的研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数字医学测量的可调式LC-Ⅱ螺钉经皮置入导向装置的研制 |
背景技术 |
发明内容 |
附图说明 |
具体实施方式 |
术中具体操作步骤 |
权力要求 |
第四部分: LC-Ⅱ螺钉微创固定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有限元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回顾 骨盆骨折诊治的文献回顾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7)复合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治疗方法 |
2.4 围术期并发症管理 |
2.5 术后康复计划 |
2.6 术后随访 |
2.7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治疗效果 |
3.2 并发症 |
第4章 讨论 |
4.1 髋臼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 |
4.2 髋臼骨折三种手术入路优缺点、适应症和手术入路选择 |
4.3 髋臼骨折复位和固定技术 |
4.4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
4.5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FS)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临床病例资料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锁定钢板固定修复侧方压缩旋转不稳骨盆环损伤:骨盆稳定性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诊断标准 |
纳入标准 |
排除标准 |
1.5 方法 |
1.5.1固定前处理 |
1.5.2固定方法 |
1.5.3固定后处理 |
1.5.4疗效评价 |
1.6 主要观察指标 |
1.7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受试者数量分析 |
2.2骨盆重建锁定钢板治疗侧方压缩骨盆骨折患者数量分析及一般资料 |
2.3骨盆重建锁定固定材料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 |
2.4骨盆重建锁定钢板治疗侧方压缩骨盆骨折患者的影像学结果 |
2.5骨盆重建锁定钢板治疗侧方压缩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
2.6不良反应分析 |
3 讨论Discussion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问题 |
文章查重 |
文章外审 |
学术术语 |
作者声明 |
文章版权 |
四、外伤致耻骨联合脱位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创伤性Y形软骨损伤的病例回顾性分析[D]. 董尧.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2]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刘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第二代DAPSQ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初步临床观察及生物力学研究[D]. 吴海洋.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刘源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LC-Ⅱ螺钉的数字解剖学分析及其固定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D]. 独行业. 苏州大学, 2019(06)
- [6]三角固定术治疗单侧IslerⅡ型腰骶结合部损伤[J]. 刘兆杰,贾健,金鑫,田维,孙玉玺,戚浩天,王宏川,肖湘,李刚,胡永成. 中华骨科杂志, 2019(13)
- [7]复合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D]. 汤果. 南华大学, 2019(01)
- [8]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FS)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研究[D]. 郭艳成.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9]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D]. 刘洋.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10]锁定钢板固定修复侧方压缩旋转不稳骨盆环损伤:骨盆稳定性重建[J]. 简争光,许运,史勇,陶卫建,欧阳林志,孙雪峰,唐天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