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urther cuts of customs taxes in 2001(论文文献综述)
潘莹[1](2019)在《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研究 ——基于中国的理论与经验》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人口红利”比较优势,成功参与全球分工,促进了中国贸易发展。贸易自由化进程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加速,进口关税按入世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线下降至较低水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采取差异化地区发展策略,以及地区间自身存在的经济历史、地理位置等差异,最终造成关税经济效应传导的地区差异性。与此同时,国内人力资本结构也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二者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受到部分学者关注,但目前关于此类研究大多集中在出口侧,以贸易开放度的视角研究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很少有从进口贸易自由化的角度展开研究,对进一步的人力资本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基于Findlay和Kierzkowski(1983)的教育投资函数,结合Melitz(2003)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和Dixit和Grossman(1982)的多阶段连续生产理论,囊括异质性工人技能、个体教育投资决策和全球分工等多个角度,通过数理建模首先考察了贸易自由化进程影响个体教育投资的渠道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待检验的理论假说和推论。进一步的,结合全球分工理论,进一步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从而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的主要结论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第一,在两国对称的模型下,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国内技能工人的技能溢价,提高了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预期报酬,降低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能力阈值,最终激励个体增加教育投资。利用CHIPs微观调查数据、WITS数据库提供的产品关税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行业就业数据展开经验研究,得到贸易自由化显着提高了个体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并且还存在地区、行业和性别差异。利用二阶段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的结果都表明贸易自由化深化会增加个体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来解构影响机制发现,贸易自由化首先通过提高行业内技能工人的工资溢价,提高了个体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的预期报酬,鼓励个体劳动者增加教育投资;其次贸易自由化增加了技能工人岗位需求,降低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能力阈值,激励个体劳动者继续学校教育。第二,贸易自由化通过鼓励个体进行教育投资,增加个体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推动了人力资本结构由初级向高级演进,并最终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采用了双重差分方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之后,我们发现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削减更多的城市,也就是贸易自由化程度变化更大的城市,关税削减提高城市劳动人口中大学学历人口比重会更多,贸易自由化深化促进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分解劳动者教育结构的回归结果表明,关税削减更多的城市,关税削减降低了高中以下学历劳动比重并提高了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者比重,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在考察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分布的拓展分析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变动越大,或者说,贸易自由化深化的幅度越大,城市教育基尼系数越小,城市人力资本结构分布越趋于均等化。第三,随着贸易成本下降,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深化,企业参与全球分工的生产阶段向上游移动,生产所需技能强度提高,由于技能强度由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人口在总劳动人口中占比表示,生产阶段所代表的比较优势来源逐渐向高等教育学历劳动转变。利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和WIOD数据库子数据库SEA数据库提供的中国行业层面就业技能数据,经验分析结果是,低关税行业(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高行业)劳动者高等教育占比增加对行业比较优势的正向影响比高关税行业(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低的行业)更大。考虑行业技能强度与工人技能需求匹配,将行业进行分类后分析,发现在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内,受高等教育工人占比的增加会显着提升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而受初等教育工人占比增加则会显着提升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利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是稳健的。基于以上的主要结论,我们得到的主要的政策建议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继续深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提升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有研究指出,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是以生产要素的先进性为基础的(张幼文,2015),寻求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持。本文的实证结果证明,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通过提高行业内技能工人的技能溢价和增加技能工作岗位两种途径,有利提升了个体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正向影响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以支撑外贸改革,进而提供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离不开人力资本。党的十九大也指出要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劳动者大军”的科学论断。因此,要继续深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有序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提高个体劳动者受教育年限,最终提供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使用,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本文第五章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变动更大的地区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人口的比重增加的更多,同时降低了城市劳动人口中高中以下劳动人口的比例,有利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实现;并且,贸易自由化还降低了城市的基尼系数,缩小了城市内部人力资本结构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中国“人口红利”比较优势积极推动了中国经济和贸易在改革初期的发展,但目前这一“人口红利”比较优势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周边国家工业发展,正逐渐丧失,实现“人才红利”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重要举措。根据经验分析结果,协调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产业政策,提高个体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的预期报酬,并降低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将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三是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匹配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人才需要。党中央文件多次强调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此后多次重申这一论断,足以说明在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复杂内外环境变化的当下,寻求外贸发展比较优势新来源十分迫切。本文第六章的经验分析表明,平均意义上,行业内高等教育劳动的占比增加显着提高了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并且低关税行业高等教育劳动的占比增加对行业显性比较优势的正向影响比高关税行业更大;而在对技能工人需求更大的知识性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高等教育劳动对行业显性比较优势的正向影响更大。这一结果意味着,人力资本结构改善,提高不同层次人力资本与行业技能需求的匹配度,能更好地促进行业的比较优势发挥,为构建外贸发展竞争新优势提供人才支撑。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除去导论和结论之外,还包括六个章节。导论部分简要地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有关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的文献综述。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基于教育投资函数和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以及全球分工思想的连续生产模型,分析贸易成本下降,或者说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个体教育投资决策影响的机制渠道,得到相应的理论假说;并在已得到的理论假说基础上进一步得到贸易成本下降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关系;最后,在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下嵌入连续生产,在均衡分析中得到贸易成本下降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第三章是中国贸易自由化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的特征和事实。这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关税政策调整及其主要功能变化,其次从数据上对中国贸易自由化、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结构等问题,初步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利用图表关系初探中国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第四章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在第二章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检验第一个和第二个理论假说。利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CHIPs微观调查数据、WITS数据库提供的海关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合并数据,分析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如何影响个体劳动者的教育投资,并从不同样本的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具体分析贸易自由化影响个体劳动者教育投资的机制渠道。第五章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分布的影响。这一章检验了第二章理论分析中的理论推论1。首先利用双重差分的计量模型解决可能存在的潜在内生性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总体和分样本层面考察贸易自由化影响人力资本结构的逻辑关系,并拓展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分布的影响。第六章分析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这一章将检验第二章理论分析的第三个理论假说。利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比安及其子数据库SEA数据库提供的中国行业层面就业、产出、工人技能等信息,经验考察贸易自由化和人力资本结构对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
黄伟荣[2](2019)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由贸易区合作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其中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设以来,双方大幅度降低或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双边贸易流量大幅度上升,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推进作用。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区的旧协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双边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过多次谈判,双方于2015年11月2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玻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议定书》,主要丰富、补充与完善原有协议,提升了该自由贸易协定的标准。然而,贸易自由化的提升也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与东盟各国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资源和生产的产品相似性较高,导致区域内成员国竞争激烈,部分成员国内各产业受到自由贸易的冲击,加上受到区外的不利影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为此,尽可能地减少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合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促进双方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对目前正在升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主要讨论:1.升级版的原由和当前的进程如何;2.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给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3.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后将给中国与东盟经济与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4.双方各产业从自由贸易便利化的提升中是否得到福利;5.如何战胜各种内外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如何发展。并按照如下逻辑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学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以及该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历史分析法进行解析,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该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期至全面建成,而且还对该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梳理解释。其次,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阐述了该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以及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对双方的经贸合作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合作面临各种可能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再次,分析升级后对双边货物贸易的影响及变化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细分中国与东盟在各类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通过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运用GTAP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升级版全面实施后对中国与东盟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贸易和福利水平,乃至各国各行业产出和贸易的变化。此外,还设定CPTPP生效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实现自由化,为双方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与贸易效应来看,自由贸易区合作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增长率高于各自的整体对外贸易增速,双边贸易规模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双方的贸易差额仍存在不平衡。而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向东盟出口产品结构倾向于工业制品,而中国自东盟进口产品结构则倾向于初级产品。这与中国和东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结果一致,说明中国与东盟各类产品贸易中存在互补关系,但是在一些产品中,双方的贸易仍存在这竞争关系。最后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说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中国与东盟带来积极的贸易效应。第二,从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的贸易效应来看,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全面实施后给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升级版对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并给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但在贸易平衡方面,除了新加坡以外的成员国均出现贸易差额恶化状况。在产业层面,中国与东盟各行业产出和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均出现明显增加,贸易差额均得到改善,主要集中在双方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反受到冲击则为各国具有比较劣势的行业。在升级版全面实施的前提下,CPTPP的成立给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不明显,说明双方贸易自由化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区外带来的影响。尽管如此,部分成员因国内产业则受到冲击,而导致其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同时还给区外非成员的经济与贸易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第三,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合作未来发展仍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双方应该加快推进升级版的落实及内容的完善。推进双方发展战略协调与对接,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共同体《2025蓝图》建设,以互利共赢方式帮助东盟互联互通建设,打破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地扩大双方经贸合作规模,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并加大推进区内各国之间社会文化和民间的交流,设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秘书处,确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周润[3](2019)在《贸易政策变化对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橡胶位列世界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在制造业尤其是轮胎产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制成品深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其生产贸易问题关乎到现代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21世纪以来,受汽车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影响,天然橡胶消费需求与日俱增,需求的旺盛带动了天然橡胶种植业的兴起。伴随着生产与消费的繁荣,全球天然橡胶产业进入了 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研究当前世界天然橡胶市场情况,本文从天然橡胶供给与需求两个层面入手,对天然橡胶供求关系进行具体探讨。在天然橡胶供给方面,以泰国、印度尼西亚为核心的东盟地区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与出口区域。但是受到近年来世界经济疲软的影响,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普遍低迷,东盟国家在生产方面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陷入发展困境。在天然橡胶需求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天然橡胶消费量超过500万吨,而我国年平均产量仅80万吨左右,天然橡胶进口依赖性强。面对日益扩大的天然橡胶供求缺口,我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间贸易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是突破天然橡胶供求困境的必由之路。针对天然橡胶供求关系的特点与出现的问题,本文基于天然橡胶产品竞争力分析角度,研究东盟国家出口结构调整政策带来的影响。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东盟各国在天然橡胶初级产品和制成品方面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分析我国与东盟国家天然橡胶贸易合作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结构与收益性结构指数,分析东盟国家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东盟国家天然橡胶出口结构的调整,中国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制成品方面存在互补,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与老挝、柬埔寨等新兴天然橡胶生产国在天然橡胶初级制品方面具有较强的贸易潜力。我国应基于比较优势差异,针对不同国家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天然橡胶领域的合作水平。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分别模拟关税削减政策对于天然橡胶市场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拟定了3种模拟方案。模拟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的削减将促进传统天然橡胶生产国专业化不断提升,天然橡胶供给增加,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出口分别增加了 9.31%,5.85%和1.46%,而我国进口量也将增加84.17亿美元,其中天然橡胶初级产品进口量增加约210万吨,国内需求得到满足。而中国取消东盟进口天然橡胶关税的实施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间贸易便利化程度,在促进贸易额增加的同时,推动新兴天然橡胶生产国如老挝、柬埔寨的发展,预计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削减产生的210万吨进口增量基础上为我国再增加约100万吨的天然橡胶初级产品供给。同时,国内天然橡胶种植业受东盟进口天然橡胶冲击,产量减少了 51%,约合40万吨,由此产生了 8.58亿美元产出损失。但是相比这一损失,下游橡胶工业将获得更过价廉质优的天然橡胶供给,产值预计增长27.05亿美元,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出口以及GDP的增长,总体而言利大于弊。与之相反,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出口限额政策则会对天然橡胶供求平衡造成负向影响,对于实施国以及各天然橡胶消费国均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出口损失分别为15.11亿美元、9.88亿美元和8.93亿美元,由于供求缺口短时间内难以弥补,中国也将受到约4.6亿美元的进口损失,天然橡胶初级产品进口减少近20万吨。为保障天然橡胶供给安全,中国应在加深与东盟间贸易合作,削减贸易壁垒的同时拓展进口渠道,分散因贸易政策带来的风险。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我国如何加强同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天然橡胶贸易条件便利化,在促进互利共赢的同时维护我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提出了相关的观点建议:(1)基于关税削减政策模拟结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后关税的全面减免有利于双方天然橡胶贸易的繁荣。中国应当致力于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削减方案的全面落实。并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逐步削减并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强化与东盟国家天然橡胶国际分工关系。(2)在削减天然橡胶进口关税的同时,中国应注重通过价格补贴方式对国内天然橡胶生产进行调控,将下游橡胶工业税收增量用于补贴上游天然橡胶种植户,避免胶农利益损失。并且设置天然橡胶自给率红线,保护零关税下剩余41.6万吨本国天然橡胶生产规模,保障我国天然橡胶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基本自给率稳定。(3)针对部分东盟国家可能实施的出口限额政策,中国应通过合理布局天然橡胶进口来源,加强与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这几个新兴天然橡胶生产国的经济与贸易合作,拓宽天然橡胶进口渠道来避免相应的政策风险。(4)考虑到中国天然橡胶进口依赖性强,为进一步保障本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中国必须根据东盟各国具体国情,在坚持“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采取差异化的合作政策,建立长期天然橡胶经贸关系。(5)中国应积极构建与新兴天然橡胶生产国间的天然橡胶互相贸易机制,在进口天然橡胶原材料的同时保障这些国家对天然橡胶制成品进口的需求,保证双方贸易的稳定性。(6)必须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天然橡胶合作模式。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流,为我国橡胶生产加工企业争取优惠政策,提供投资保障。企业应当主动了解东盟国家相关投资环境,构建起天然橡胶经贸交流的桥梁。
曹峰毓[4](2019)在《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一方面,通过不懈的政策引导与技术进步,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格局也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可以说,随着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加速发展,国际能源新体系的雏形正在形成,国际能源革命的大幕已经悄然拉开。对于中国而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能源革命面临的形势复杂,挑战巨大。另一方面,此轮能源革命也为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新时期下中国能源体系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的“能源革命”,为中国的能源改革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个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中国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箭在弦上。在这种情况下,对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了时代赋予能源政治研究的重大使命。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历次能源革命的发展过程与影响,对能源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其次,通过对历次能源革命特征的总结,提出能源革命的概念;并根据是否发生体系性变革将能源革命细分为纵向与横向能源革命。同时,对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再次,通过对能源领域重大技术突破的研究,判定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内容、现状、发展趋势与未来影响。最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将中国与欧盟、美国的能源革命态势进行比较,判断中国能源革命的总体发展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能源革命建设的不足与能源体系的发展特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对能源革命发展历程与现状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能源革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以提升能源服务质量为目的,并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全局性能源变革。第二,能源革命爆发的关键条件在于技术进步。新技术只有在突破原有技术理论极限且拥有合适资源支撑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引发能源革命。目前非常规油气革命与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其中,前者极大地扩展了可采油气资源的范围,后者则打破了化石燃料体系在资源储量、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限制。第三,与美欧地区相比,中国在能源革命建设中仍较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明显差距,相对不利的政策环境成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第四,通过对中国能源体系发展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的能源革命建设的总体方向应为以低代价确保能源安全、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对于非常规油气产业来说,该领域的变革应主要集中在油气产业的上游与中游,主题应以公平和开放为主。对于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该领域的变革应主要集中在补贴和电力市场两个领域。
武丽婧[5](2019)在《中巴FTA下关税减让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经济效应影响分析 ——基于SMART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的重要环节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在国家新一轮的对外开放重要部署中,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提出的战略是要加快实施。党的十七大(2007年)会议中正式将自由贸易的建设发展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党的十八大(2012年)会议中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指出要以周边为辐射中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也进一步强调了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必要性。放眼全球,随着经济不断的创新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也不断攀升,所涉及的议题也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更高水平的全球范围的自由化。当今世界的大趋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对贸易越来越自由化的经济格局,作为经济大国的中国近来也活跃地参与到建立区域性一体化组织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自贸协定在中国签订,意味着更加开放的贸易。中国针对很多产品进行的不同程度的关税减让,而在这些产品中农产品作为重要的贸易产品,在近些年的贸易中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降低关税的同时降低了我国对农产品的保护力度,与此同时,农产品贸易受到国际市场上其他农产品的冲击,这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对我国的农产品发展非常不利。因此研究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关税减让对中方及巴方的经济效应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UN Comtrade),分析中巴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2010年到2016年,中巴之间的农业贸易呈现出最高水平的趋势,但到2013年,趋势尚不明朗。2013年,由于巴基斯坦政府的大选,中国此年的进口量有所下降。2013年后,两国农业生产业务量增长,增长率大于2010年至2013年。相比之下,中国从巴基斯坦出口幅度明显小于进口幅度。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贸易一直处于巴基斯坦农业贸易的领先地位。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统治的趋稳,中巴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2010年到2016年,棉纺织品一直都占有很大比重,也略有上升,从86%上升到90%。蔬菜类农产品贸易额虽然略有下降,但整体下降幅度不大,从11%下降到8%。食品贸易的份额一直以来都很少。接着又根据《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协定》,整理总结中巴自贸协定中有关农产品的贸易规则及关税减让规则,以及两国现行的农产品关税税率情况。接下来引出本文所用的模型,局部均衡SMART模型介绍以及本文所需的五种模拟场景的设置介绍。重点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以中国和巴国作为主体国,使用SMART模拟中巴两国在五种模拟场景下,关税减让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经济效应。包括贸易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及税收效应,福利效应等的影响。最后根据第五部分模拟出的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两国将来农产品贸易的结论与可能的政策建议。研究关税现行结果表明,到2016年,棉花、皮革、谷物蔬菜类及鱼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等交易的大额商品,其关税仍然很高:(1)棉花的降税进程比较缓慢,巴基斯坦针对中国的棉花产品,至今没有降为0的品类。关税普遍都很高,如HS520811高达18.6%,HS520812和HS520831高达17%,HS5204达12.5%,HS5210达12%。中巴自贸区的降税安排要在10年内90%降为0,由此可见,降税进展并不明显。(2)谷物蔬菜类降税力度也有所不足,大部分产品维持高关税,关税在10%的产品品类仅占不足20%,有待进一步削减;(3)中巴两国间对于部分生皮及皮革制品的降税进程总体还算乐观。中巴双方关税水平在10%的贸易品类都达到85%以上,但是关税水平在0%的占比不到20%,与当时签订中巴自由贸易区协议时协定的十年内90%降为0的标准相距甚远。巴基斯坦对于部分生皮及皮革制品零关税的减税力度要明显大于中国,中国在此方面还有发展的潜力。(4)对鱼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农产品的降税进程。中国对于鱼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农产品的关税在10%以下的品类占78.03%。相比较来说,中国在鱼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农产品的降税力度总体比较充分。但是关税降为0的品类占3.37%与中巴自由贸易协定90%相比,也还相差甚远。这就导致双方的自贸区效应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模拟中巴自由贸易区将农产品贸易的关税逐步降为0后,双方的贸易效应如何。并根据此结果提出一定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模拟发现以下结论:1.2007年,在基准场景下,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总效应均大于中国,贸易福利效应虽然小,但是也明显超过了中国,税收负面影响同样也是巴基斯坦大于中国。这意味着,在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时,由于双边贸易贸易量的增加和税收的急剧下降,该协议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在零关税情形下(即场景五),也是巴基斯坦的农产品经济效应大于中国。2.2016年,签订协议约十年后,在基准场景下,中国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总效应、福利效应均大于巴基斯坦,税收虽然是负效应,但是中国也比巴基斯坦大。在零关税情形下(即场景五)也是同样如此。3.由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对比分析可知,单独改变阿明顿弹性,其贸易创造效应并不会改变。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贸易创造效应分别为1.5亿和0.15亿,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十倍。关税的逐步减让有利于贸易创造效应的骤升,零关税下贸易创造效应达到峰值。4.对比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阿明顿弹性由1.5增加到3最后增加到6),单独改变阿明顿弹性,会使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增加。总体上中国的贸易创造效应显着高于其贸易转移效应,这个现象可以说明随着关税的逐步削减,中巴两国间的贸易增长大部分是挖掘了两国之间贸易潜力。这说明,中巴之间关税减让后,原来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农产品,建立自贸区后,会更多的从巴基斯坦进口。同理,巴基斯坦对中国也有类似的效应。5.2017年,以中国为主体国,按照基准场景(即场景一)实施阶段性关税减让后,中方获得的贸易总效应为0.275亿美元。除HS17外其他农产品在关税减让后(对比场景一,和场景四)贸易总效应都有明显的提升。其中,对比场景一和场景四,HS10(谷物)的贸易创造效应增长最大,增了将近一倍。由此可见,降低关税对中方来说,贸易总效应会有明显的提升。总的来说,巴基斯坦贸易总效应有所提升,对比中巴两国(即表5-1和5-3),但提升幅度没有中国的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巴国的贸易进口量远远小于中国。6.由于关税减让会导致进口国的福利效应扭曲,因此,随着关税收入下降的增多其福利也会增长比较多。对比中巴,明显中国的关税收入损失要大于巴基斯坦。这是因为,巴基斯坦的保护主义很强大。对于许多产品,关税豁免和关税弱点的壁垒仍然很高。7.福利效应带来的攀升远远小于税收效应带来的关税收入的下降。这个不利因素可能会导致中巴之间的第二轮谈判有所阻力。随着关税的降低,中国和巴基斯坦将获得持续的利益,主要是由于消费者的过剩增加。但迅速下降的税收仍然是发展自由贸易区的阻力之一。如果零关税能够尽快实现,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将会急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巴基斯坦将从贸易增长中获得其他经济利益,尽管税收收入的下降将大于经济福利的增长。它不是稳定的经济利益,但这是中巴自由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8.在基准场景实施关税减让后,棉花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但是单独改变阿明顿弹性后,由于贸易创造效应不变,会导致贸易转移效应超过贸易创造效应。进而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如下:1.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并依托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企业创立和中国的对巴基斯坦改善中国贸易的福利效应影响。2.要尽力缩小巴基斯坦贸易的逆差。3.要对中巴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品类进行适当的优化。4.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要制定适当的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税收减免过程的实施速度和协议。5.要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适当调整双边贸易的进出口结构。6.要根据现有的贸易现状,改善并充分的挖掘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潜力。
胡东兴[6](2017)在《FTA下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畜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于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显着,但是同年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到目前仍旧步履维艰,中国开始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的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近年来,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先后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3个自由贸易协定,目前中国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区达到7个,并且与9个国家启动了前期的研究,随着自由贸易区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进一步加快了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已经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大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推动下的贸易自由化不仅深深的影响了畜产品贸易,也影响了中国畜牧业生产等多个方面。中国正在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步伐,因此进行FTA下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畜牧业既有和潜在影响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自由贸易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围绕FTA下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畜牧业影响展开研究。本文从FTA下的畜产品贸易自由化入手,在分析了中国畜牧业的现状之后,研究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引入引力模型、VAR模型和GTAP模型,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畜牧业的既有影响并预测未来的潜在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扩展的固定效应贸易引力模型,采用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总体上对中国畜产品进口和出口都有促进作用,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进口的促进作用,这和中国畜产品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及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国家的地理分布密切相关。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畜产品贸易影响差距较大,贸易自由化对生毛皮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其他畜产品出口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促进作用。其次,在分析中国与多个已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畜产品贸易的基础上,发现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畜产品的产量影响差别较大。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猪肉和禽肉生产基本没有影响,从自贸区进口的牛肉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内牛肉供给,大量进口的羊肉给国内羊肉产量带来了不利影响。来自新西兰的奶产品进口量很大,竞争力很强,不利于中国奶业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羊毛进口虽然满足了国内供给不足,但是对国内羊毛产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国向自贸区出口的禽蛋对国内禽蛋产量影响较小。再次,研究了FTA下的贸易自由化对畜产品价格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羊肉生产者价格远高于新西兰羊肉生产者价格,进口关税的减让会导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羊肉价格下降,但是不同税号下的羊肉价格下降幅度不同。从VAR模型得到的解释是,FTA下的新西兰羊肉进口价格对国内羊肉价格的冲击主要为正向冲击,新西兰羊肉进口价格的冲击会逐渐引起国内羊肉价格的变化。中国原奶生产者价格长期高于新西兰原奶生产者价格。受关税递减影响,酸奶和乳清的年度进口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而液态奶、奶粉和奶酪的进口关税减税期较长,所以测算出的年度价格降幅空间较小。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看,国内奶产品价格受新西兰进口奶产品价格影响较大,受影响的期限较长。最后,通过GTAP模型,预测未来中国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畜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总体上促进了中国畜产品贸易的发展,但是对不同产品影响差距较大,对羊毛和奶产品的影响较大,对其他产品影响相对较小,并且贸易自由化会进一步恶化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未来的贸易自由化会导致畜牧业大国间的竞争加剧,中国羊毛和奶产品进口价格下降,其他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但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相对较小。总体上来说,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贸易自由化都会对国内的畜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羊毛、奶产品和肉类的国内产量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根据上述分析的结论,提出多渠道提升中国畜产品的竞争力、采取审慎灵活的自由贸易区政策等相关建议。
刘颖[7](2017)在《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5年过渡期内下调了绝大部分产品的关税水平。根据《中国财政年鉴》中的统计数据,2000年至2006年间,中国关税平均水平从16.4%下降到9.9%,降幅超过35%。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贸易成本的下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决策,引起贸易收益及消费者福利的变化。而近期新新贸易理论相关的文献强调了这样的事实,即大多数行业由生产多于一个产品的企业(多产品企业)主导。多产品企业的出口在全球贸易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在中国,2000年至2006年的数据表明,多产品企业约占所有出口企业的80%,贡献了近92%的出口值。因此,从多产品企业的角度分析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变得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主要内容和思路框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引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第二章中,关注贸易自由化对于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福利变化。首先建立了一个两阶段的多产品企业模型。在第一阶段,多产品企业选择其在产品差异化和流程创新中的投资支出;在第二阶段,企业同时选择每个产品的产量和产品种类的数量。通过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贸易自由化,由市场规模的扩大或贸易成本的下降表示,可以提高多产品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品范围,以及企业在产品差异化和流程创新中的最优支出。消费者受益于更大的产品组合(偏爱多样性)和差异化程度更高的产品(偏爱差异化)。此外,更高的产出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企业投资于降低成本的技术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就可以从降低的价格中获益。然后,本章总结回顾了这个论题下面的一个主要的理论模型,Qiu和Zhou(2013)的主要结论是,只有当新种类引入费用增长非常迅速的时候,贸易自由化会导致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扩大其产品范围。最后一节中,用中国2002年至2006年的关税数据、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和企业层面的生产数据,对本章的论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后,差异化产品部门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其出口产品范围,而非差异化产品部门则变化不显着,这些结果对于不同方式定义的种类都是稳健的。在第三章中,关注贸易自由化对于多产品企业贸易边际的影响。首先,总结回顾了多产品企业贸易边际的经典理论,Bernard、Redding和Schott(2011)的模型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允许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即企业间的异质性与企业内产品间的异质性同时存在。该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可变贸易成本对于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每个企业对于最优产品组合的选择上。可变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导致:(1)现有的出口企业出口到某一国家的产品份额的增加(企业内部的产品扩展边际);(2)现有的出口企业出口某一产品至国外市场的数量增加(企业内部的国家扩展边际);(3)出口企业所占份额增加(企业间扩展边际);(4)某一企业出口某一产品至某一国家的产品数量增加,但是每个企业出口每个产品至每个国家的平均出口量的变化是不确定的。(集约边际)。第二节中,用中国2000年至2006年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经验分析验证。对中国出口增长进行二元边际分解之后,发现中国的出口主要沿着节约边际增长,但在短期的出口动态变动中,企业进出市场以及企业内部产品转换的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较高。贸易成本的降低主要作用于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并且主要通过出口企业数量影响扩展边际因而影响出口增长。在第四章中,关注于多产品企业内部生产线的离岸外包,以及贸易自由化通过离岸外包成本的变化,对于企业决策及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本章建立了多产品企业离岸外包的一般寡头垄断均衡模型,分析在离岸外包成本下降的情况下,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证明了当离岸外包前景改善时,会影响多产品企业的地理布局和产品范围。随着贸易自由化,企业有更好的机会将一个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离岸外包,会导致该企业的产品范围扩大。考虑到离岸外包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突出了外国产出对国内产出的侵蚀效应,这种效应会影响国内就业。在将工资内生化之后,本章模型表明生产的临界值的变化趋势变得不明确。国内工资对离岸外包成本变化的反应越大,国内低工资带来的好处越大,贸易自由化越有可能导致国内的生产扩张。在第五章中,关注于贸易自由化对于中国企业工资的影响。第四章中的模型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于就业市场的影响,但是由于模型设定的原因,无法对工人的福利变化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这一章中,我回顾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总结出经验估计的方法,用中国2000年至2006年的关税数据、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和企业层面的生产数据,研究关税下降对中国企业工资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降低产出关税率会导致在国内市场销售最终产出的企业支付更高的工资,相对于非出口企业而言,出口企业的工资较低,而投入关税率的降低可能导致在国内采购中间投入的企业支付更高的工资。第六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归纳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李淑静[8](2014)在《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与中国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启动以来,到目前已经有十二个年头,谈判进展维艰,其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农业问题,因此研究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截止到目前,最新的谈判进展是WTO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达成的“巴厘一揽子协定”,它是WTO成立以来首个全球贸易协定。“巴厘一揽子协定”明确规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服务,并在一定条件下同意发展中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进行公共储粮;在棉花贸易方面,协定同意为最不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并为这些国家提高棉花产量提供协助。“巴厘一揽子协定”虽然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业利益,但是就目前来看,它只是一个缩水版的世贸多哈回合协议,具体规定并不明确,而“2008年模式草案”是个非常详细具体的案文,是“巴厘一揽子协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以“2008年模式草案”为研究基础,详细梳理了农业多边谈判历程,认真研究了谈判各方的立场以及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承诺履行情况,并根据多哈农业谈判实际进展模拟了四个谈判方案,通过GTAP模型分析了多哈农业谈判可能结果对世贸组织主要成员的经济影响,接着本文预测了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谈判具体策略,农业调整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分析了农业经济与农业贸易自由化的作用,说明了农业经济及农业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为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奠定理论基础。接着详细论述了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包括农产品进出口的国别结构和商品结构。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农业扭曲指数数据库详细分析了全球农业扭曲现状,得出几个主要结论:一是世界农业扭曲最严重的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二是高收入国家对农业采取的是正保护,即是补贴农业,这造成了极大的贸易扭曲和福利损失,而发展中国家早期对农业采取的是负保护,不过这一情况在近几年得到好转;三是从具体农产品的角度上来说,棉花、大米、热带产品的农业扭曲程度最大。2.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历程及主要内容分析。从时间顺序的角度出发,分GATT农业谈判历程、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达成、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进展三部分深度分析了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历程和主要进展。在此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式草案的主要内容。3.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承诺履行状况以及主要谈判方的立场态度。具体来说,从农业谈判的三大支柱,即是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了各方履约情况以及谈判立场。考虑到棉花问题的优先性,本文还深入分析了棉花议题的具体进展。通过研究此部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农业谈判的焦点所在,从而为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可能的谈判进展奠定深厚基础。4.多哈农业谈判对主要世贸成员的经济影响。论文使用GTAP模型对经济影响做了一般均衡分析。根据多哈回合实际进展,论文设计了4个方案,分别为2008年模式草案、欧盟提案、G20提案、美国提案,重点分析了多哈回合可能的谈判结果对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产量(qo),出口量(qxw),进口量(qiw),GDP,总体福利的影响。四个提案虽然对不同地区的产量、出口量、进口量有不同的影响,但是结构却大同小异,其中日本农产品产量受到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小麦和大米这样的基本农作物;从总体福利上来讲,进一步的农业贸易自由化使得大部分地区的福利增加。5.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前景预测。此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农业谈判的主要分歧所在,二是对农业谈判的总体展望。指出世贸组织各方在能够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情况下,还是会尽量争取参与谈判,也就是说多哈回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巴厘一揽子协定”便是对此展望的有力印证。6.我国的应对策略。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的整体状况,一是我国农产品贸易状况,二是我国农业扭曲现状,指出我国农业贸易扭曲程度正在逐步的减少,我国政策也正往补贴农业方向倾斜。接着论文提出了我国的谈判目标和谈判策略,最后从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三个方面给出了我国农业政策的具体调整方向。
王必锋[9](2013)在《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自1978年底中国开始渐进式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78年到2012年,在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GDP年均达到了9.88%的持续高增长速度。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无疑是其中的亮点。虽然1978年之后历经了多年的逆差,但自1994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开始连年盈余,到2007年货物贸易顺差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643.4亿美元,2008年进一步上升为2954.6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这一数值下降为1960.6亿美元,2010和2011年进一步收窄为1815.1亿美元和1551.4亿美元。2012年货物贸易差额重新上升为2311.1亿美元。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功不可没,但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已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及其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尽管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开出了各种“药方”,中国政府也做了各种努力,但成效不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它的趋势将会如何?本文认为中国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能源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市场)都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这些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有其深刻的体制性根源。要素市场扭曲始于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制度性安排;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的市场化过程中,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改革存在非对称性,产品市场基本市场化,要素市场化进程则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主要是因为影响要素价格扭曲的各种体制性因素依旧存在并持续发挥惯性作用。这些体制性因素(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与土地制度密切结合的财税制度以及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干部考核晋升机制等)最终“锁定”了我国的要素市场扭曲。因此,我国的要素市场扭曲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本文就是基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和要素市场扭曲的特征事实来分析、建立两者间的理论传导机制并进行相应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之间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关系。为了探讨两者间的传导机制,理论方面建立了要素扭曲和外部失衡之间的微观和宏观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要素扭曲和外部失衡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内部失衡也纳入分析框架。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及风险分析。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发展,中国自2004年后表现出越来越凸出的外部失衡问题,即经常账户顺差和金融资本账户顺差的“双顺差”外部失衡格局。在分析经常账户和金融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形成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长期外部失衡的风险。第3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本章首先对扭曲及要素扭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了扭曲及要素扭曲的涵义。然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分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现状描述,认为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要素扭曲现象,这些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机制做了分析,认为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有其深刻的体制性根源。第4章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机理分析。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扭曲降低了初次分配中的居民收入份额,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因此需要进行预防性储蓄;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改革滞后,居民无法实现消费的跨期选择,因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最终降低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内需不足。要素价格的扭曲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相当于是给企业补贴,使得企业的投资有利可图,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了产能;也正是由于中国要素市场的扭曲现象,FDI持续流入中国进行投资逐利,国内产能进一步扩大。产能增加而消费不足造成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内部结构性失衡。由于中国要素价格低,生产成本低,产品的价格比较低,外国需求增加,企业通过出口解决剩余产能,最终导致贸易顺差过大。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资本趁机流入,加上持续流入的FDI共同导致了资本项目顺差,最终导致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第5章为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采用了C-D生产函数测定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在2000-2011年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其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要素扭曲、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之间的传导效应。最后,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扭曲对经常项目顺差产生显着负向边际效应;而在资本项目顺差方程中,资本扭曲也对资本项目顺差产生显着负向作用力,但劳动力扭曲产生正向效应统计上是非显着的;相对于外部失衡而言,内部失衡对要素扭曲效应相对较强。资本项目顺差对要素扭曲影响统计上非显着,而经常项目顺差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要素扭曲产生统计上显着的正向效应。中国日益严峻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要素扭曲之间的恶性循环致使中国经济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表明推进要素市场化进程的紧迫性。第6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调整策略,认为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内外经济均衡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观才能为继续理顺要素价格,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提供政策和体制环境;而改革户籍制度、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推进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行绿色发展及加快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则是理顺要素价格,消除要素市场扭曲,从而调整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可行途径。
徐叇宇[10](2010)在《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开始启动。2005年7月开始,双方全面启动降税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已经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本文选取了中国和东盟中与中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印尼,分析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静态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以及动态的贸易模式的变化。首先,本文对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通过贸易增长率、贸易占比等统计学方法的分析研究,发现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都出现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其次,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得出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印尼的贸易创造效应都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其福利都有所增加,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发现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的贸易创造效应更显着,中国的福利增长也更快。第三,本文从贸易模式这个角度来研究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动态的贸易效应。结合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印尼与中国产业贸易模式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和印尼的产业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壁垒的降低和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中国与印尼产业贸易竞争力很强的产业优势进一步的发挥,产业间分工得以发展;中国产业贸易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和中国与东盟产业贸易竞争力都较强的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但是对于部分印尼与中国产业贸易竞争力都较弱或者都较强的产业,印尼受到中国的竞争冲击,从产业内贸易转变为产业间贸易。最后,本文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印尼的贸易发展给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和建议:根据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在区域内实行不同层次的贸易合作;促进区域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以及鼓励企业加大对自由贸易区内的直接投资以促进中国与东盟包括印尼的贸易发展更快。
二、Further cuts of customs taxes in 20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urther cuts of customs taxes in 2001(论文提纲范文)
(1)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研究 ——基于中国的理论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解析法 |
二、数理建模法 |
三、计量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主要的不足 |
第一章 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文献述评 |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对个体教育投资的影响 |
一、个体教育投资的决定因素 |
二、贸易自由化影响教育投资的机制 |
第二节 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本 |
一、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全球分工与比较优势 |
一、比较优势指标的测算 |
二、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
三、全球分工与比较优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二章 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投资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个体教育投资决策 |
一、教育产出函数 |
二、个体教育投资决策函数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技能溢价渠道 |
一、需求侧分析 |
二、生产侧分析 |
三、开放经济下的均衡分析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就业效应渠道 |
一、贸易自由化的就业创造与破坏效应 |
二、就业机会与人力资本投资 |
第四节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
一、生产成本函数与比较优势 |
二、开放经济下的均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及分布:特征和事实 |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
一、关税政策的演进过程 |
二、关税政策实施的经济功能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的测度及定量分析 |
一、贸易自由化指标测度 |
二、贸易自由化的特征性事实 |
第三节 中国人力资本结构分布特征 |
一、人力资本积累与教育结构分布 |
二、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分布 |
第四节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及结构分布:图形分析 |
一、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二、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分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第一节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选取及测度 |
三、数据说明 |
第二节 估计结果及分析 |
一、地区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基准回归 |
二、地区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异质性回归 |
第三节 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 |
一、内生性问题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机制分解——技能溢价与就业效应 |
一、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
二、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基于DID方法 |
一、计量模型设定和平行趋势检验 |
二、计量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稳健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一、稳健性检验设计 |
二、估计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拓展分析:地区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分布 |
一、计量模型设定和平衡趋势检验 |
二、计量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
第一节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二节 估计结果及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二、内生性问题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改变比较优势定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
二、改变比较优势定义:Michaely指数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关于贸易自由化对个体教育投资影响的结论 |
二、关于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分布影响的结论 |
三、关于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影响的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含义 |
一、继续深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提升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二、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使用,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
三、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匹配培育外贸竞争优势的人才需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结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1.3.1 研究的创新 |
1.3.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类型 |
2.2 自由贸易区理论概述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概述 |
2.2.2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 |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与贸易效应的研究综述 |
2.3.2 有关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
2.3.3 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其主要内容 |
3.1 建设的历史进程 |
3.1.1 建设前期 |
3.1.2 建设期间 |
3.1.3 全面建成后 |
3.2 主要内容 |
3.2.1 货物贸易合作 |
3.2.2 服务贸易合作 |
3.2.3 投资合作 |
3.2.4 其他领域合作 |
3.3 小结 |
第4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内容与障碍 |
4.1 升级版的环境与背景 |
4.1.1 升级版提出的背景 |
4.1.2 升级版的必要性 |
4.1.3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现状 |
4.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升级版的影响 |
4.1.5 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现状 |
4.1.6 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对升级版的影响 |
4.2 升级版的现状与内容 |
4.2.1 升级版的现状 |
4.2.2 升级版的主要内容 |
4.3 升级版面临的挑战 |
4.3.1 经济方面 |
4.3.2 政治方面 |
4.3.3 国情方面 |
4.3.4 合作机制方面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5.1 双边贸易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
5.2 若干贸易指标分析 |
5.2.1 贸易增速变化分析 |
5.2.2 贸易比重变化分析 |
5.2.3 贸易平衡变化分析 |
5.2.4 贸易结构变化分析 |
5.2.5 贸易竞争性分析 |
5.2.6 贸易互补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
6.2 贸易引力模型的设定 |
6.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4 贸易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贸易效应模拟实证分析 |
7.1 GTAP模型的理论基础 |
7.2 GTAP模拟情境设定 |
7.2.1 国家(地区)与行业设定 |
7.2.2 情境模拟设定 |
7.3 升级版贸易效应模拟实证分析 |
7.3.1 对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的影响 |
7.3.2 对各国家(地区)贸易的影响 |
7.3.3 对各国家(地区)各行业产出的影响 |
7.3.4 对各国家(地区)各行业贸易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升级版的落实及内容的完善 |
8.2.2 推进双方发展战略协调与对接 |
8.2.3 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规模 |
8.2.4 设立秘书处及优化现有的合作机制 |
8.2.5 加强政治互信 |
8.2.6 强化社会文化和民间交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贸易政策变化对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关税理论 |
2.2 具体研究方式 |
2.2.1 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 |
2.2.2 收益性结构指数 |
2.2.3 GTAP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2.3.1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研究 |
2.3.2 关于天然橡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2.3.3 关于出口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 |
2.3.4 关于贸易政策的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3 天然橡胶贸易现状研究 |
3.1 天然橡胶供给现状研究 |
3.1.1 天然橡胶产量供给变化趋势 |
3.1.2 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区域研究 |
3.1.3 天然橡胶供给中存在问题 |
3.2 天然橡胶需求现状研究 |
3.2.1 天然橡胶需求变化趋势 |
3.2.2 天然橡胶主要需求国家研究 |
3.2.3 中国天然橡胶需求情况分析 |
3.3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政策概述 |
3.3.1 天然橡胶出口结构调整政策 |
3.3.2 天然橡胶关税削减政策 |
3.3.3 天然橡胶出口限额政策 |
4 东盟天然橡胶出口结构调整政策研究 |
4.1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调整的趋势 |
4.1.1 天然橡胶初级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4.1.2 天然橡胶制成品比较优势分析 |
4.2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1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变化情况 |
4.2.2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优化程度 |
4.2.3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变动对中国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关税削减与出口限额政策的模拟分析 |
5.1 模型基本要素设置 |
5.2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税削减影响 |
5.2.1 模拟方案设置 |
5.2.2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税削减效果分析 |
5.3 东盟三国天然橡胶出口限额政策影响 |
5.3.1 模拟方案设置 |
5.3.2 东盟三国天然橡胶出口限额效果分析 |
5.3.3 中国应对东盟三国橡胶出口限额的可能思路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对于国内外研究态势的整体分析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 |
(一) 写作思路 |
(二) 框架结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 |
第一章 能源革命与人类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主动用火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主动用火技术诞生的背景与主要表现 |
二、主动用火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蒸汽机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蒸汽机技术诞生的背景 |
二、蒸汽机技术的诞生与普及 |
三、蒸汽机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三节 电力与内燃机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电力和内燃机技术诞生与实用化的背景 |
二、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诞生与普及 |
三、电力与内燃机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四节 对能源革命历史地位的再思考 |
一、能源革命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与关键变量 |
二、能源革命影响历史进程的一般路径 |
第二章 能源革命的相关理论及其建构 |
第一节 能源革命的基本特征 |
一、能源革命的共性特征 |
二、能源革命的差异性特征 |
第二节 能源革命的概念建构 |
一、能源革命的整体概念 |
二、能源革命二维概念框架的建立 |
三、与“能源转型”的概念辨析 |
第三节 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与发展模式 |
一、能源革命爆发的基本条件 |
二、能源革命的发展模式 |
第三章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 |
第一节 非常规油气革命的爆发条件 |
一、非常规油气技术的日益成熟 |
二、非常规油气技术对常规油气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潜力 |
三、有利市场条件对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的促进 |
第二节 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 |
一、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 |
二、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对化石能源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潜力 |
三、有利政策环境对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 |
第四章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现状、趋势与可能影响 |
第一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现状 |
一、非常规油气革命的现状 |
二、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的现状 |
第二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 |
一、当代国际能源革命发展方向的差异性 |
二、纵向与横向能源革命的互动 |
三、双重革命下至21世纪中叶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影响 |
一、环境问题的改善 |
二、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
三、对能源政治的重塑 |
第五章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现状分析、态势评估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中国能源革命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态势评估 |
一、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二、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条件评估 |
三、对中国能源革命的进度评估 |
四、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整体评估 |
第三节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政策思考 |
一、中国能源体系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
二、对中国能源革命的宏观政策建议 |
三、对中国能源革命的微观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巴FTA下关税减让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经济效应影响分析 ——基于SMART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对于中巴自贸区的文献研究 |
1.2.2 关于自贸区内农产品贸易的文献研究 |
1.2.3 关于中巴自贸区农产品贸易关税减让效应文献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中巴农产品贸易现状 |
2.1 中巴农产品贸易规模 |
2.2 中巴农产品贸易结构 |
第3章 中巴自贸协定有关农产品的关税规则及关税现状分析 |
3.1 中巴两方自贸区约定关税减让方式 |
3.2 中巴贸易现有税率 |
3.3 中巴农产品贸易关税减让进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局部均衡SMART模型及模拟场景设置 |
4.1 SMART模型 |
4.2 模型机制及其构建 |
4.2.1 关于经济效应模拟机制 |
4.2.2 模型构建 |
4.3 场景设置 |
第5章 中巴FTA下关税减让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效应分析 |
5.1 贸易效应 |
5.1.1 贸易创造效应 |
5.1.2 贸易转移效应 |
5.1.3 贸易总效应 |
5.2 税收效应 |
5.3 福利效应 |
5.4 部分农产品的贸易效应分析-棉花 |
5.4.1 棉花的贸易总效应 |
5.4.2 棉花的贸易创造效应 |
5.4.3 棉花的贸易转移效应 |
第6章 中巴农产品贸易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FTA下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畜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范围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及贸易自由化进程 |
3.1 中国畜牧业发展状况 |
3.2 FTA下的中国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贸易自由化对畜产品贸易的影响 |
4.1 实证方法及数据选取 |
4.2 贸易自由化对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贸易自由化对畜产品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贸易自由化对畜牧业产量的影响 |
5.1 贸易自由化对肉类产量的影响 |
5.2 贸易自由化对原奶产量的影响 |
5.3 贸易自由化对羊毛产量的影响 |
5.4 贸易自由化对禽蛋产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贸易自由化对畜产品价格的影响 |
6.1 贸易自由化对羊肉价格的影响 |
6.2 贸易自由化对奶产品价格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未来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畜牧业影响 |
7.1 GTAP模型 |
7.2 模拟方案设计 |
7.3 模拟分析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的相关理论文献 |
1.2.2 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出口范围的经验研究 |
1.2.3 可变贸易成本与多产品企业贸易边际的经验研究 |
1.3 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的产品范围 |
2.1 理论模型 |
2.1.1 消费者行为:偏好和需求函数 |
2.1.2 企业行为: 多产品企业的最优规模和最优产品范围 |
2.1.3 企业行为:多产品企业的最优研发投资组合 |
2.1.4 比较静态分析 |
2.1.5 全球化的影响 |
2.1.6 福利分析 |
2.1.7 小结 |
2.2 Qiu和Zhou(2013)的模型 |
2.3 实证分析 |
2.3.1 数据 |
2.3.2 衡量方法 |
2.3.3 基本结果 |
2.3.4 稳健性检验 |
2.3.5 小结 |
第3章 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的贸易边际 |
3.1 理论模型 |
3.1.1 消费者方面 |
3.1.2 生产者方面 |
3.1.3 企业的盈利分析 |
3.1.4 自由进入 |
3.1.5 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 |
3.1.6 基于收入的生产率 |
3.1.7 比较静态分析主要结论 |
3.2 多产品企业的二元边际分解 |
3.2.1 动态二元边际 |
3.2.2 静态二元边际 |
3.3 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二元边际的经验分析 |
第4章 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的离岸外包 |
4.1 引言 |
4.2 模型 |
4.2.1 消费者行为:偏好和消费者需求 |
4.2.2 企业行为:多产品企业的成本与技术 |
4.2.3 比较静态分析 |
4.2.4 外国的就业 |
4.3 一般均衡 |
4.3.1 劳动力市场出清 |
4.3.2 一般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贸易自由化与企业的工资 |
5.1 中国的贸易自由化 |
5.1.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关税削减 |
5.1.2 企业异质性 |
5.2 相关文献、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 |
5.2.1 相关文献 |
5.2.2 理论模型 |
5.2.3 中国贸易保护的衡量 |
5.2.4 关税削减的内生性 |
5.3 数据介绍 |
5.3.1 关税数据(WITS) |
5.3.2 企业层面生产数据(国家统计局) |
5.3.3 产品层面贸易数据(中国海关总署) |
5.3.4 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 |
5.4 实证结果 |
5.4.1 假设的识别 |
5.4.2 贸易保护与企业工资:基本回归结果 |
5.4.3 企业特征的控制变量 |
5.4.4 稳健性检验 |
5.4.5 影响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 |
6.1 理论方面 |
6.2 实证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据的处理 |
附录B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估计 |
附录C 中国行业贸易保护的衡量 |
附录D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与中国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分析思路与框架 |
1.2.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基础 |
1.3.1 文献综述 |
1.3.2 本人的研究经历与成果 |
第二章 农业经济作用与世界农业状况 |
2.1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
2.1.1 农业经济的地位 |
2.1.2 农业经济的作用 |
2.1.3 农业贸易自由化的作用 |
2.2 世界农产品贸易状况 |
2.2.1 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
2.2.2 世界农产品进口贸易结构 |
2.3 世界农业扭曲状况 |
2.3.1 NRA 和 CTE 的由来 |
2.3.2 TRI 和 WRI 的由来 |
2.3.3 利用 NRA 和 CTE 分析世界农业扭曲程度 |
2.3.4 利用 TRI 和 WRI 分析世界农业扭曲程度 |
2.4 世界主要农业国家及集团的农业政策 |
2.4.1 美国农业政策 |
2.4.2 欧盟农业政策 |
2.4.3 日本农业政策 |
2.4.4 印度农业政策 |
第三章 农业多边谈判历程及主要内容 |
3.1 GATT 农业谈判历程 |
3.2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 |
3.3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启动与进展 |
3.3.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启动的基础 |
3.3.2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内在动因 |
3.3.3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具体阶段 |
3.4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模式草案的内容 |
3.4.1 国内支持 |
3.4.2 市场准入 |
3.4.3 出口竞争 |
3.4.4 其他议题 |
第四章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具体情况 |
4.1 国内支持 |
4.1.1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农业协议履行情况分析 |
4.1.2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立场 |
4.2 市场准入 |
4.2.1 关税 |
4.2.2 关税配额 |
4.2.3 特殊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 |
4.3 出口竞争 |
4.3.1 乌拉圭回合以来出口竞争规则的执行现状 |
4.3.2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立场 |
4.4 其他议题——棉花议题 |
第五章 多哈农业谈判对主要世贸成员的影响分析 |
5.1 GTAP 模型概述 |
5.1.1 GTAP 模型简介 |
5.1.2 GTAP 模型假设 |
5.1.3 GTAP 模型的数据库 |
5.1.4 GTAP 模型与软件 |
5.2 模型地区分组、产品分组与模拟方案 |
5.2.1 模型地区分组及产品分组 |
5.2.2 模型模拟方案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2008 年模式草案 |
5.3.2 欧盟提案 |
5.3.3 G20 提案 |
5.3.4 美国提案 |
5.3.5 经济增长以及福利影响 |
5.3.6 结论 |
第六章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前景预测 |
6.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主要分歧 |
6.2 对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总体展望 |
第七章 我国的应对策略 |
7.1 我国农业的总体状况 |
7.1.1 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 |
7.1.2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
7.1.3 我国农业扭曲状况分析 |
7.1.4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承诺与实施情况 |
7.1.5 入世后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变化 |
7.1.6 入世后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方面的帮助 |
7.1.7 新框架对我国的影响 |
7.2 我国的谈判策略分析 |
7.2.1 我国的谈判目标 |
7.2.2 我国的核心关注 |
7.2.3 我国的谈判立场 |
7.2.4 我国参与新一轮谈判的总体策略 |
7.3 我国农业政策的具体调整策略 |
7.3.1 构建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竞争力 |
7.3.2 制定市场准入政策,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 |
7.3.3 调整农产品出口政策,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第八章 本文创新、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8.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2 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特点研究 |
1.3.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成因研究 |
1.3.3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调整路径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 |
1.6.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及风险分析 |
2.1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简单回顾 |
2.1.1 货物贸易总量名列世界前茅 |
2.1.2 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
2.1.3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
2.1.4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
2.1.5 对外直接投资取得较大进展 |
2.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 |
2.2.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突出特征是“双顺差” |
2.2.2 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
2.2.3 FDI 是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
2.2.4 巨额储备资产项目差额主要来自外汇储备的累积 |
2.2.5 错误和遗漏项目主要是管制外资金的短期流动 |
2.3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风险分析 |
2.3.1 加剧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
2.3.2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
2.3.3 累积巨额外汇储备威胁到经济金融稳定 |
2.3.4 大量实际资源让渡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
2.3.5 受外部冲击的风险加大 |
2.3.6 阻碍服务业快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原因:要素市场扭曲 |
3.1 要素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 |
3.1.1 扭曲的定义及其类型 |
3.1.2 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涵义 |
3.1.3 要素价格扭曲形成的原因 |
3.1.4 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资源配置效率 |
3.2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 |
3.2.1 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 |
3.2.2 资本市场状况 |
3.2.3 土地市场扭曲状况 |
3.2.4 能源和水资源价格扭曲状况 |
3.2.5 环境成本扭曲状况 |
3.3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路径 |
3.3.1 要素市场扭曲的初始制度安排 |
3.3.2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过程 |
3.3.3 要素市场扭曲的制度变迁 |
3.3.4 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 无要素市场扭曲的情况 |
4.1.1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
4.1.2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
4.1.3 宏观经济均衡 |
4.1.4 完全竞争市场与宏观经济均衡 |
4.1.5 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 |
4.2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 |
4.2.1 劳动力市场扭曲定义 |
4.2.2 资本市场扭曲定义 |
4.2.3 能源等要素市场扭曲定义 |
4.3 要素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2 资本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3 其它要素扭曲与消费不足 |
4.4 要素市场扭曲与投资过度 |
4.4.1 要素扭曲与投资过度的数理模型 |
4.4.2 要素扭曲与产业选择 |
4.4.3 其它要素扭曲与过度投资及产业选择 |
4.5 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 |
4.5.1 要素市场扭曲与经常项目顺差 |
4.5.2 要素市场扭曲与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 |
4.5.3 经常项目顺差与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 |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 |
5.1.1 扭曲测度定义 |
5.1.2 扭曲测度方法比较 |
5.1.3 扭曲测定 |
5.2 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3 经验检验 |
5.2.4 研究结果说明 |
5.2.5 研究结论 |
5.3 本章小节 第6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调整策略 |
6.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
6.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1.2 大力发展服务业 |
6.1.3 努力增加消费以扩大内需 |
6.1.4 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6.2 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观 |
6.2.1 转变政府职能 |
6.2.2 改变政府官员政绩观 |
6.2.3 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新型关系 |
6.3 继续理顺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消除要素市场扭曲 |
6.3.1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
6.3.2 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6.3.3 进一步推进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 |
6.3.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绿色发展 |
6.4 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
6.4.1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6.4.2 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 |
6.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介绍 |
1.2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理论研究 |
1.2.2 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CAFTA下中国与印尼静态贸易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
2.1 自由贸易区的静态贸易效应的理论介绍 |
2.2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创造效应 |
2.2.1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的贸易创造效应 |
2.2.2 CAFTA合作框架下印尼的贸易创造效应 |
2.3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转移效应 |
2.3.1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区域外贸易转移效应 |
2.3.2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区域内贸易转移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FTA下中国与印尼静态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
3.1 引力模型介绍 |
3.2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静态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
3.2.1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的贸易创造效应的实证检验 |
3.2.2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检验 |
3.2.3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静态贸易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3.3 CAFTA合作框架下印尼静态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
3.2.1 CAFTA合作框架下印尼的贸易创造效应的实证检验 |
3.3.2 CAFTA合作框架下印尼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检验 |
3.3.3 CAFTA合作框架下印尼静态贸易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FTA对中国与印尼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
4.1 中国和印尼的产业贸易概况 |
4.1.1 中国与印尼总体产业贸易情况 |
4.1.2 中国与印尼产业贸易竞争力的概况 |
4.2 CAFTA对中国与印尼的产业贸易模式影响分析 |
4.2.1 CAFTA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模式的影响 |
4.2.2 CAFTA对印尼与中国贸易模式的影响 |
4.3 CAFTA对中国与印尼产业结构的影响 |
4.3.1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4.3.2 CAFTA合作框架下印尼产业结构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贸易效应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Further cuts of customs taxes in 2001(论文参考文献)
- [1]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研究 ——基于中国的理论与经验[D]. 潘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D]. 黄伟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3]贸易政策变化对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的影响分析[D]. 周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D]. 曹峰毓. 云南大学, 2019(09)
- [5]中巴FTA下关税减让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经济效应影响分析 ——基于SMART模型的实证分析[D]. 武丽婧.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8)
- [6]FTA下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畜牧业的影响研究[D]. 胡东兴.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7]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研究[D]. 刘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8]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与中国对策[D]. 李淑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9]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D]. 王必锋. 辽宁大学, 2013(11)
- [10]CAFTA合作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效应研究[D]. 徐叇宇. 复旦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