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ひっこしそば”的由来(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1](2021)在《语境翻译理论下的《有魅力的婆婆》(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翻译实践报告节选于日本女性作家柚木麻子的长篇小说《有魅力的婆婆》。《有魅力的婆婆》在2019年出版后,入围第161届直木奖候补。这部小说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描写了主人公浜田正子为了摆脱婚姻中的束缚,在七十多岁的年纪仍想要与丈夫离婚,重回演艺界,坚持独立生活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为她重回演艺界的坎坷道路提供了帮助。本报告的翻译理论是语境理论,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是德国语言学家威格纳于1885年最先提出来的。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约翰·鲁伯特·弗斯继承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与“情景语境”。韩礼德在费斯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语境的概念。语境理论传入国内后,我国语言学界也有多位学者对语境问题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讨论。译者主要选取了《有魅力的婆婆》这部小说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来进行翻译。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为了独立重回演艺界,又遭到了事业上的困境。这部分内容中,对主人公及后续出场人物都做了充分的介绍,交代了他们间的关系及各自的人物性格,对于引出后文发展及故事走向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很多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心理描写和会话,笔者希望通过语境理论,能够对原文做出准确恰当的翻译。本报告共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翻译文本的内容,对小说作者、作品内容和风格的进行了阐述和介绍。第二章介绍了翻译理论,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语境理论的研究,并总结了语境理论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为案例分析,从词组、句子、语篇间的语法、衔接和逻辑关系的形成来分析言内语境对翻译的影响,用影响翻译的情景因素和文化因素阐述言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第四章是翻译总结。译者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理解了语境理论对于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作用。翻译作品时,译者需要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文化传统、习俗风尚等尽可能了解,这样才能翻译出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刘彬[2](2020)在《宫泽贤治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国民作家宫泽贤治在其短暂的37年生涯中创作了100余篇多彩缤纷的童话,其中54篇童话中塑造的101位女性人物令读者印象深刻。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研究历来备受关注。本研究以『【新】校本宫泽贤治全集』中收录的54篇童话中的101位女性为考察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已婚、未婚两个角度切入,考察了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其次,从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史料调查,探析了女性形象的成因。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已婚女性形象。宫泽贤治童话中的已婚女性基本上为传统的女性,其形象可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她们或是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或是辛苦劳作的山村农妇,亦或是为孩子无私奉献、乃至舍身的母亲。第二类是性格软弱的女性。如无条件顺从丈夫的妻子,遇事无主见、遭遇欺凌却不反抗的女性。第三类是卧病在床的病态女性。(2)未婚女性形象。宫泽贤治童话中的未婚女性形象较为丰富,可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是容貌出众的女性。既有年轻貌美的女子,亦有可爱的少女。二是性格上佳的女性。如温柔腼腆的女子,勇敢地克服困难、面对爱情的年轻女子,天真活泼的少女。三是具有学识涵养、出身高贵的女子。四是遭遇与家人的生离死别、爱情坎坷,人生极其悲惨的女子。(3)女性形象的成因。以上女性形象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家父长制」下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良妻贤母主义」女子教育理念等社会文化的影响。第二、作者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五位女性,即其母イチ、其妹トシ、初恋高桥护士、以及情感经历中的两位女性畠、伊藤的影响。第三、作者执着于美好事物的审美观,以及为了全人类的幸福牺牲自我的幸福观的影响。
王露[3](2020)在《多元化视角下的20世纪初日本文人的中国体验研究 ——以《中国游记》和《秦淮之夜》为中心》文中提出“游记是一种源远流长、自成体系且生机勃勃的文学存在。”乔治·罗伯逊在研究游记的文化叙事时认为:游记叙事既有空间的移动、地理的经验,也以隐喻的策略记录旅行者内心精神生活的过程,在记录他者的同时也在探索自我。因此,研究日本人所写的访华游记,具备双重意义。首先,研究这些游记,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与中国人,或者说作者眼中所见的那个时代的中国和中国人。这对于我们中国人认识自己,是百利无一弊的。研究这些游记,还可以反过来认识那个时代的日本和日本人。观察者的目光总会从被观察、被描述的对象身上反射回来,作者自身、他的民族身份,不可避免地要折射在他的游记里。而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这些游记可以从普通人的个人层面上,反映出那个时代中日两国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那段历史。本论文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和谷崎润一郎的《秦淮之夜》为主要切入点进行研究,因为这两本书的作者访华时间都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其次,两位作家的访华足迹都遍布了中国的大部分主要城市,对探究当时中国整个社会的现状具有一定的材料支撑;最后,两位作者的访华游记的侧重点和所见所感也各有不同,有助于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以及两位作家不同的写作动机。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查询数据显示,研究日本人访华游记的论文不在少数,但把以上两本书放在一起研究的还尚未发现,所以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历史文献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在“历史文献”的解读上,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对作为原始文献的日本人所写的中国游记的重点解读;另一方面是对后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解读。另外,主要从旅行活动的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及文学因素这三个角度,对20世纪初日本文人的中国旅行活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把握其异文化体验的生发情境,并从文学及历史学、社会学等的角度进行解析。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提出问题,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其次,在先行研究部分,分模块梳理并总结了目前对“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游记》”、“谷崎润一郎与《秦淮之夜》”,以及对“中国游记中折射出的中国观”这三个层面的相关先行研究。最后阐述本论文的立足点以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是20世纪初期日本文人来中国旅行的背景和目的分析。此部分主要从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等方面进行切入分析。第三章是芥川龙之介及《中国游记》的详细论述分析。主要包括:芥川龙之介与其中国情结的介绍和分析、芥川龙之介来中国旅游的概况详述、《中国游记》中所描绘的中国形象、中国旅游对芥川龙之介人生和作品的影响这四个部分。借助历史文献分析法,对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形象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总结归纳。第四章是谷崎润一郎及《秦淮之夜》的详细论述分析。主要包括:谷崎润一郎及其中国情结的介绍和分析、谷崎润一郎来中国旅游的概况详述及两次来中国的异同分析、《秦淮之夜》中所描绘的中国形象、中国旅游对谷崎润一郎人生和作品的影响这四个部分。借助历史文献分析法,对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形象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总结归纳。第五章是基于对比分析法对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形象和谷崎润一郎笔下的中国形象的对比分析研究。在对比分析法的指导下,从“对中国理解的异同”、“来中国旅游的意义的异同”、“对城市喜好的异同”和“对中国立场的异同”这四个角度出发,对两人中国情结及中国印象的异同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和概括总结,通过考察研究分析,得到了相关结论。第六章是结论,对前文进行概括,并从历史、政治、文学、社会等角度对考察结果进行总结,同时提出论文中的不足以及未来展望。本论文以两位不同身份的日本文人为代表,以其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旅行活动中所写游记为基础,通过还原游记文学中的旅行活动与异文化体验,从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审视近代日本文人的中国观,使历史学与文学的交叉研究互为支撑、相得益彰。从这一时期日本文人的中国游记中,不但能折射出近代日本人多重的中国观,借此理清近代中日冲突的文化和思想脉络,还能对当今及将来中日之间的旅行活动与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哈斯[4](2020)在《《蒙古之春—人类学写生簿》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国家文化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文化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实践将由小长谷有纪撰写、描绘蒙古族游牧文化的《蒙古之春―人类学写生簿》一书翻译成中文,基于功能主义核心理论的目的论,将翻译的难点分为词汇的翻译和句子的翻译,旨在总结民族文化的翻译方法。其中,词汇翻译的分析分为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专业术语的翻译、固有名词的翻译三方面的分析,句子翻译的分析分为单句的翻译和复句的翻译两方面的分析。在翻译词汇时,主要使用音译、意译、音译和注释等方法进行翻译,在翻译单句和复句等句子时,主要使用加译、减译、合译、分译、变译、倒译等方法进行翻译。本实践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介绍本实践的契机、内容以及本实践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总结了目的论。第三章总结了基于目的论的翻译研究、文化翻译的研究、翻译方法的研究以及先行研究的总结和本实践的定位。在第四章中描述了翻译的过程,即翻译的时间线和翻译的准备。第五章是本实践的主要内容,基于目的论,对词汇翻译和句子翻译展开分析。在第六章中,对翻译实践进行了内容总结,叙述了心得和今后的研究课题。
杨淑溟[5](2020)在《日本“塚”传说中塚的诸相与塚信仰》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在迎接死亡的时候,通常需要举办送葬等个人生活仪礼。在这一过程中,遇到需要埋葬死者遗体的时候,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实际应用中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日本上代时期,人们使用棺柩将尸体埋入地下,或将尸体保持折叠状态埋入地下,或为有权势的上层人士建造巨大的坟墓,中世及近世利用火葬将焚烧后的尸骨埋入地下,亦或是将尸骨带回家中并供奉在佛龛上,以及在野外建造佛塔或墓碑等,送葬方式的确是林林总总。在此过程中,从古代至近代,每逢祭祀死者,在日本能经常看见为标识死者频繁使用类似于门牌一样的标志。使用该标识时,从命名的角度看,均取名为“塚”,且无关乎其是古坟还是墓。譬如,与历史人物相关的“维盛塚”“重盛塚”等,与动物相关的“鸡塚”“鳗塚”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然而,埋葬设施虽然众多,却为什么如此这般地频繁使用“塚”呢?该文字究竟蕴含着什么深意呢?考察并明确其含义即为本论文的主旨所在。与此同时,迄今为止与塚相关联的各个既有研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均为对塚的个别研究,例如“十三塚”“七人塚”“富士塚”等的关联研究,其研究范围仅限于该塚。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是,考虑到尚未有通过塚的相关传说来整体把握塚信仰的真实情况。因而,笔者将首先通过与塚相关联的各种传说找出其共同点,然后就其共同点进行考察研究。本论文将以《日本传说大系》《日本传说集》《日本的传说》三个系列的传说丛书为文本材料,首先将其中出现的各种与塚相关的传说挑选出来,总结整理之后,再按照不同传说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性质或特征进行分类考察。其中,本论文将重点就慰灵和供养这两个性质进行详细分析。与此同时,为了更进一步理解与塚相关的传说中所体现出的塚信仰,本论文还将涉及到塚的由来及其变迁、塚初次在日本出现的历史等内容。在序章中,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接下来汇集与塚有关的既有研究,同时提示阅读既有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第二章中,就塚的定义、由来、变化等进行考察。塚意即高大的坟墓,原为王公贵族等权势阶级使用,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后,逐渐为一般平民所使用。日本仿效古中国的做法,进行了丧葬制度的改革,塚逐渐在民众中流传开来。在第三章中,详细分析塚传说的种类。各个塚传说中掺杂着多种要素,细致入微地对塚传说进行归类且毫无交叉,困难很大。因此,拙稿主要依据塚传说所反映的性质进行划分,依次归为慰灵、供养、纪念、祈祷、残滓、感谢六大类。在第四章中,就塚传说所反映的慰灵性质进行考察。在第五章中,详细考察塚传说所反映出的供养性质。在第六章中,详细考察塚传说所反映的纪念、祈祷、残渣、感谢等属性。通过第四章至第六章的考察,我们可以得知,塚传说除体现出灵魂观念、动物信仰、妖怪信仰以及对神佛的崇拜之外,还体现出对“塚”这种埋葬方式本身的信仰。另外,综合分析这三章主干内容,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塚传说所体现的塚信仰以灵肉二元论为基础,通过建塚表达生者对逝者在死后世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而“塚”则发挥着逝者前往死后世界之前的中转站的作用,因而塚信仰包含一种特殊的空间论。终章总括本论文得出的结论并提示今后的研究课题。
王天凤[6](2020)在《《灰色的记忆》(节选)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小说《灰色的记忆》是日本作家久坂叶子根据自身生活经历编撰的作品。主要讲述了战争时期作者家族的没落以及当时作者心境的变化等,作品具有很强的战争文学色彩。该作品在词汇表达上,使用了较多第一人称的“我”、拟声拟态词、文化负载词等来进行表述。在句子表达上也较具特色。该小说由八个章节构成,目前还未发现中文译本。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目的论作为指导理论,对笔者所翻译的第一章至第四章的的译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践分析。目的论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Hans Vermeer(以下简称为Vermeer)提出的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能动性。通过考察分析,笔者认为在翻译自传小说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正确传达作者当时的感情等思想境界十分重要。本翻译实践报告由翻译项目介绍、翻译过程说明、翻译理论选择、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翻译文本介绍以及研究目的和重要性进行讲述。第二章主要对翻译实践前的准备活动、翻译工作以及翻译实践后的校对等工作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Vermeer的目的论,先行研究以及选择该理论的依据进行阐述。第四章则通过具体例句对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等进行分析。笔者将基于目的论,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论述译文中第一人称“我”的隐显、拟声拟态词的象似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使役句和意象图示、句子的长度和类似性。第五章作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结论,对翻译实践得到的经验和心得,还未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论述。通过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希望能够为自传小说的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邬甚佳[7](2020)在《《古典落语100篇》(节选)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报告是笔者对日本落语家立川志之辅的着作《古典落语100席》部分章节的汉译。本报告基于本人的翻译实践,旨在总结翻译实践心得。落语是日本传统曲艺形式之一,是深受日本人喜爱并有着悠久历史的语言艺术,类似于中国的单口相声。《古典落语100席》是由日本落语家立川志之辅所编着。其中收集了一百来篇在日本脍炙人口的古典落语,描写了大量日本江户时代庶民的生活风貌。笔者通过翻译《古典落语100席》的一些篇章使中国的读者了解日本的大众艺术。“信达雅”作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凝练简洁,包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相符。不仅为后人探寻翻译标准奠定了基石,而且促进了现代翻译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本实践报告采用“信达雅”对古典落语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对难点的分析希望能对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一点借鉴。本翻译报告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介绍了翻译《古典落语100席》的目的及先行研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翻译过程。第三章根据落语中“信达雅”的标准对译文进行分析。第四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回顾,反思报告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
邵梦丽[8](2019)在《《水浒传》中被动句翻译措施的对比研究 ——以小田和吉川/清水译为重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水浒传》中的“被”字被动句为研究对象,基于关联理论,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从语用色彩的角度,对驹田译本和吉川·清水译本中的“被”字被动句翻译策略进行考察。通过对译文的对比分析,主要达成以下3个目的:1、明确《水浒传》原文及两译本前90回中“被”字被动句的数量;2、基于语用色彩,从受益、中性、受害3个角度将例句分为7个小类,具体考察两译本中,各分类下例文的翻译策略及其异同点。3、利用关联理论,对两译本中“被”字被动句译文的翻译策略进行总结。基于语用色彩对例句进行分类并具体分析后,可以发现,三个版本前90回共同出现的例句共552例,两译本中,对应翻译为日语被动句的“被”字被动句均占到50%以上,同时也有很多例句并没有被翻译为被动句,未被译为被动句的例句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以下9种。1谓语动词译为他动词。2、谓语动词译为自动词。3、谓语动词翻译成名词。4、意译。5、略译。6、谓语部分译成固定用语。7、第一人称做主语。8、转变主语。9、由被动句译为使役句。利用关联理论对译文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后发现,驹田译本不拘于形式,侧重于表达与原文相同的内容,更多采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记叙法;吉川·清水译本则侧重于表达与原文相同的形式,在译者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倾向于直接将原文的被动句译成对应的日语被动句。
臧昉[9](2019)在《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日语体学方面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然而纵观这些研究不难发现,语言学家们热衷于探讨表示具体的、在某一时刻或时段发生的事件和过程的动词体意义(以下称限定性时间表达),而非具体性和非确定性的,即重复性、习惯性或时间概括性的动词体意义(以下称非限定性时间表达)却被束之高阁,留下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譬如完成体的非限定性时间表达中存在一种名为“直观示例意义”的体意义,至今鲜有研究者论及。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直观示例意义展开论述,通过分析直观示例意义与其他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的差异,探明这一意义在非限定性时间表达范畴中的位置。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对直观示例意义进行详细论证,考察其语法意义及功能。本文由“理论研究”和“实例研究”两大部分构成。首先,在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的第一章节中,着重介绍日本语言学界就文学篇章中的时态问题所作的阐述,并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们通常认为文学篇章中的非过去时属于“历史性现在”亦或“眼前描写”等用法,然而经考察发现,其中不乏一些属于直观示例意义却被误读误判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语言学家们往往关注于时态的变化,却忽视了体意义的作用力。通过对先行研究中被误读例句的重新解读,本研究指出,过去被解释为“历史性现在”及“眼前描写”的语言现象中存在一部分属于本研究所探讨的直观示例意义,动词非过去时完成体具有“使具体事件典型化”的直观示例意义,应当从形态论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解释。第二章节主要内容是直观示例意义的研究史。首先介绍了俄罗斯语言学界有关直观示例意义的重要研究,指出这些研究的分析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中法国语言学家A.Mazon.所着《俄语动词体的用法》一书中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对于包含直观示例意义在内的动词体意义研究有着深远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接着介绍了日本语言学家铃木泰的研究。铃木泰率先将俄语中直观示例意义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日语中,提出直观示例意义属于古代日语中动词完成体的体意义之一。本章中还对日语语言学界对于“例示(日语)”这一概念如何阐释做了详尽的调查和研究,指出在过去的研究中,所谓“例示(日语)”,主要是指“?でも”“?とか、?とか”“?たり、?たり”等表示例举或并列关系的语言现象,与本文所探讨的直观示例意义有着本质性差别,应当予以区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第三章探讨了日语语言学界有关重复性这一体意义的先行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在过去的研究中,语言学家们对于重复性的解释发生了质的变化。早先的研究坚持从体意义的角度予以解释,渐渐地,语言学家们开始从情态的角度来解释重复性,甚至有学者提出重复性不应被视为形态论层面的动词体意义。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现代日语中,持续体的本质意义是“持续性”,这与重复性并无冲突,因此重复性可以由持续体来表达很容易理解。有趣的是重复性也可以由完成体来表示。表达事件周而复始、反复发生的重复性与“完整性=极限性”这一完成体的基本意义是有冲突和矛盾的。因此如何从体意义角度解释重复性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使得语言学家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转向从情态的角度予以解释。面对这一现状,本文指出,重复性意义中两体对立关系消失,发生了体的中和这一当今日语体学界较为主流的观点值得商榷。并例举强有力的实例,论证了表示重复性这一体意义时两体之间的差别:用持续体描述事件的重复性时,说话人置身于由一次次间断反复发生的事件汇集成的大规模事件的过程之中,强调的是过程意义。而完成体则可以在排除过程意义的情况下表示重复性。当使用完成体描述事件的重复性时,说话人关注的不再是反复这一过程,而是把由一次次间断反复发生的事件汇集而成的大规模事件看成一个整体加以描述。可以说,从体意义角度对重复性作出的这一阐释是本论的重要观点之一。第四章承接前一章所述内容,首先说明在过去的研究中,语法学家们仅关注到了简单重复性这一类别的重复性,却忽略了直观示例意义这一类别的重复性的存在。接着,通过对比分析直观示例意义与简单重复性及一般恒常性等体意义的差异,阐述其在非限定性时间表达范畴中所占的位置。直观示例意义与简单重复性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简单重复性单纯地表示事件的反复发生,而直观示例意义则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表示典型性事件,因此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是一种包含了“一次性事件的完成性”和“反复性”这两个要素的复合性时间意义。(2)简单重复性描述单个行为的反复发生,而直观示例意义描述的是由两个以上有着继起、因果等关系的行为所构成的事件的反复发生。(3)简单重复性可以由持续体和完成体两种体来表示。而直观示例意义原则上只能用完成体来表示。这是因为,尽管直观示例意义表现的不是特定时间点(段)上发生的具体的事件,但“一次性事件的完成性”这一要素显得尤为突出。(4)使用简单重复性的动词进行表达时,说话者将反复发生的事件“等大小”地重现。而使用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进行表达时,说话者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将反复发生的事件聚合为一个整体来看待。(5)简单重复性的动词句中,常常出现“毎日、时々、いつも、ずっと”等表示频率的副词。然而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通常不会与这些副词共起。(6)简单重复性存在时态的对立,直观示例意义则没有。(7)简单重复性与直观示例意义均具有时间非限定性特征,然而只有简单重复性与情态的不确定潜在性有着密切关联。我们将直观示例意义划归为非时间限定性范围,并不是因为直观示例意义具备在任意时刻均有可能发生这一不确定潜在性,而是因为其具有使具体事件典型化这一重要特征。(8)简单重复性与直接观察或观察在记忆中的重现相关。尽管其描述的事件无法与具体的某一时刻绑定,但事件的反复发生是可观察的。然而在直观示例意义中,典型性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所得,而是作为由人的心智确定的信息出现的。直观示例意义与一般恒常性的差异主要有如下三点。(1)一般恒常性所表达的是事件可以不受量的限制无休止重复,因此可以说这一意义与简单重复性是有共通之处的,然而究其本质,一般恒常性本质上表现的不是事件的重复发生,而是具有指示某一事件的功能,因此,这种用法与着重表现事件典型性的直观示例意义有着本质性差异。(2)一般恒常性表示事件可以在时间轴上的任意时刻或时段发生,也就是说表现的是一种恒常不变的特性。而直观示例意义表达的是事件非个例发生的典型性特征。(3)一般恒常意义表示事件有100%的可能性发生,即事件的恒常性,因此无法与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高低的频率副词共起。直观示例意义动词同样无法与频率副词共起,这是由于典型性与事件重复发生的频率并无关联。第五章节中,探讨了日语小说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可将直观示例意义细分为“习惯型”“类型型”“偶发型”这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直观示例意义各有特点,但在以下几点上是共同的。a.表示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通常不会单个出现,而是数个动词连用。直观示例意义中,所表示的事件被聚合为一个整体看待,事件的结果意义被强化,因此这些动词表示的事件之间有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b.数个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所表示的数个事件组成一个连贯的统一体,生动具体地描述某一典型事件的步骤或过程。c.以段落为单位来呈现事件的典型性。d.直观示例意义动词所在的句子或上下文中或多或少需要有提示事件反复发生的说明语,这些说明语是我们判断其是否是直观示例意义的重要标识。经考察,日本社会派小说家石川达三的作品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尤为突出,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动词对其作品文体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小说《破碎的山河》为例,分析探讨了石川达三如何运用直观示例意义动词描述人物的行为,使得人物的行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个体现象,更是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淋漓尽致地凸显在读者面前,客观上起到了引发读者从社会正义的角度去思考的积极意义。第六章探讨翻译文学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选取了屠格涅夫小说《猎人日记》的日译本中《幽会》以及《森与旷野》这两篇文章进行了考察分析。二叶亭四迷曾先后两次翻译《幽会》,第一次几乎通篇使用过去时,第二次则采用了过去时和非过去时混用的表达方式。对于前后两次译稿中动词时态的变化,过去的研究给出的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地从叙述者视点切换的角度出发。然而本研究考察发现,文章开篇的景色描写部分被改译为非过去时与直观示例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次译稿的该部分描写中有六处采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可以说正是因为二叶亭四迷意识到了这部分描写的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自然景象,继而舍“形似”而求“神似”地采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将屠格涅夫笔下雨后森林典型的自然景象生动而具体地再现出来。同时,研究发现《森与旷野》一文中贯穿全文地使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在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时间表达的角度来看,该篇由两种类型的语段构成,最主要、所占篇幅最长的是以非过去式完成体动词谓语句为主要句式的语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非过去式完成体动词绝大部分表示的都是直观示例意义。另一种则是以非过去式持续体动词谓语句为主要句式的语段,这种类型的语段尽管在文中占据篇幅较少,但是作用却不可小觑,非过去式持续体动词的使用使得叙事得以停留,说话者可以对一个场景中同时发生的不同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之外,赋予所描写事件以普遍意义的无人称叙述也是该篇的一大特色。直观示例意义动词与无人称句,二者相辅相成,将叙述者感知到的自然风景作为一种典型,绘声绘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七章探讨非虚构类文章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根据文本的时体特点的不同,将非虚构类文章分为体验型和非体验型两类进行考察分析。经考察,和文学作品一样,非虚构类文章中也存在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然而与体验型非虚构类文章不同,非体验型的说明类文章中,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完成体所表现的事件虽具有典型性,但具体性几乎全无。典型的直观示例意义表示的重复性事件是兼具典型性和具体性的,因此,不得不认为诸如操作指南、菜谱之类的非体验型非虚构类文本中的直观示例意义属于边缘化的、非主体的用法。
符梅杰[10](2019)在《《阿伊努的物语世界》(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日本民俗学作品《阿伊努的物语世界》(『アイヌの物语世界』)的汉译实践报告。《阿伊努的物语世界》是日本语言学者中川裕的着作,于1997年3月由平凡社出版,目前国内尚无中文译本。此次翻译实践所使用的文本为该作品的第一章《卡姆依的世界》(「カムイの世界」)。阿伊努民族是日本的少数民族,和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一样,该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传播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翻译阿伊努文学相关作品不仅能使汉语读者了解该民族的文化风俗,对如何保护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篇翻译报告一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翻译实践背景,翻译文本及作者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说明了此次翻译项目的意义。第二部分对整个翻译过程做了简单介绍,包括译前准备、译中及译后审校。第三部分为翻译实例分析。在这一部分中译者首先说明了此次翻译的难点,然后列举出具体例句,在信、达、雅和“五不翻”等理论的指导下,从阿伊努专有名词的翻译、被动句的翻译等方面对译文的翻译技巧进行了探讨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和反思。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深深体会到了翻译工作的不易。为准确传达作者意图,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较强的母语表达能力。
二、“ひっこしそば”的由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ひっこしそば”的由来(论文提纲范文)
(1)语境翻译理论下的《有魅力的婆婆》(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内容の绍介 |
1.1 柚木麻子の绍介 |
1.2 『マジカルグランマ』の绍介 |
1.2.1 『マジカルグランマ』の内容 |
1.2.2 『マジカルグランマ』の特徴 |
第二章 コンテクスト理论 |
2.1 コンテクスト理论の绍介 |
2.2 翻訳におけるコンテクスト理论の役割 |
第三章 翻訳事例分析 |
3.1 言语内的コンテクストに基づく翻訳 |
3.1.1 フレーズのコンテクストと翻訳 |
3.1.2 センテンスのコンテクストと翻訳 |
3.1.3 段落のコンテクストと翻訳 |
3.2 言语外的コンテクストに基づく翻訳 |
3.2.1 状况のコンテクストと翻訳 |
3.2.2 文化のコンテクストと翻訳 |
3.2.3 心理のコンテクストと翻訳 |
第四章 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
参考文献 |
附録Ⅰ:原文 |
附録Ⅱ:訳文 |
谢辞 |
(2)宫泽贤治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
1.2 先行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
第2章 已婚女性形象 |
2.1 品行高尚的传统女性 |
2.1.1 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 |
2.1.2 辛苦劳作的农妇 |
2.1.3 无私奉献的母亲 |
2.2 性格软弱的女性 |
2.2.1 顺从丈夫的妻子 |
2.2.2 无主见的女性 |
2.2.3 无反抗意识的女性 |
2.3 病态女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未婚女性形象 |
3.1 容貌出众的女性 |
3.1.1 年轻貌美的女子 |
3.1.2 可爱的少女 |
3.2 性格上佳的女性 |
3.2.1 温柔腼腆的女子 |
3.2.2 勇敢的女子 |
3.2.3 活泼的少女 |
3.3 有学识涵养的女性 |
3.4 遭遇悲惨的女性 |
3.5 小结 |
第4章 女性形象的成因 |
4.1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
4.2 作者生活中的女性的影响 |
4.3 作者审美观、幸福观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日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引用日语原文来源 |
日文提要 |
谢辞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3)多元化视角下的20世纪初日本文人的中国体验研究 ——以《中国游记》和《秦淮之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序论 |
1.1 芥川龙之介及び『支那游记』に関する研究 |
1.2 谷崎润一郎及び『秦淮の夜』に関する研究 |
1.3 中国に関する纪行文に反映されている中国観の研究 |
1.4 研究理论と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近代日本の文人の中国旅行 |
2.1 近代日本の文人の中国旅行の背景 |
2.2 中国旅行の目的 |
2.3 近代日本の文人の中国纪行文の概况 |
第三章 芥川龙之介の中国体験——『支那游记』を中心に |
3.1 芥川龙之介の中国コンプレックス |
3.2 芥川龙之介の中国旅行の概况 |
3.3 『支那游记』に描かれた中国のイメージ |
3.3.1 东西方列强の侮辱を受けつくした中国女性のイメージ |
3.3.2 闭锁社会における西洋宗教受纳者のイメージ |
3.3.3 「三つの大きな山」という重圧のもとでの底辺庶民のイメージ |
3.3.4 『支那游记』における芥川龙之介の中国情绪について |
3.4 中国旅行による芥川龙之介の作品への影响 |
第四章 谷崎润一郎の中国体験——『秦淮の夜』を中心に |
4.1 谷崎润一郎の中国コンプレックス |
4.2 谷崎润一郎の中国旅行の概况 |
4.3 『秦淮の夜』が描写した中国のイメージ |
4.3.1 人の美 |
4.3.2 景色の美 |
4.3.3 食の美 |
4.4 中国旅行による谷崎润一郎の作品への影响 |
第五章 芥川龙之介が描いた中国像と谷崎润一郎が描いた中国像の相违 |
5.1 芥川龙之介が描いた中国像 |
5.2 谷崎润一郎が描いた中国像 |
5.3 芥川龙之介が描いた中国像と谷崎润一郎が描いた中国像の相违 |
5.3.1 中国に対する理解の相违 |
5.3.2 中国旅行の意义の相违 |
5.3.3 都市の好みの相违 |
5.3.4 中国に対する立场の相违 |
第六章 结论 |
6.1 考察结果 |
6.2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修士在学期间発表した论文 |
(4)《蒙古之春—人类学写生簿》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1 序论 |
1.1 実践のきっかけ |
1.2 実践の内容 |
1.2.1 作者の绍介 |
1.2.2 作品の内容 |
1.2.3 作品の特徴 |
1.3 実践の目的と意义 |
2 スコポス翻訳理论 |
3 先行研究 |
3.1 スコポス理论に基づく翻訳研究 |
3.2 文化の翻訳に関する研究 |
3.3 翻訳方法に関する研究 |
3.4 先行研究のまとめと本実践の位置付け |
4 翻訳のプロセス |
4.1 実践のスケジュール |
4.2 翻訳の准备 |
5 翻訳における问题点および解决方法 |
5.1 语汇の翻訳 |
5.1.1 文化を背负った言叶の翻訳 |
5.1.2 専门用语の翻訳 |
5.1.3 固有名词の翻訳 |
5.2 文の翻訳 |
5.2.1 単文の翻訳 |
5.2.2 复文の翻訳 |
6 结论 |
6.1 本実践のまとめ |
6.2 心得 |
6.3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録 |
谢辞 |
(5)日本“塚”传说中塚的诸相与塚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1 序章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と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先行研究 |
1.5 问题提起 |
1.6 本稿の构成 |
2 「塚」の発生と「塚」という言叶の意味 |
2.1 「塚」の発生 |
2.1.1 古代日本人の自然観や死生観 |
2.1.2 葬送仪礼及び埋葬方法 |
2.2 「塚」という言叶について |
3 「塚」伝説における塚の诸相 |
3.1 塚伝説の名称分类 |
3.2 塚伝説の性格分类 |
4 「塚」伝説における慰霊 |
4.1 人间に対する慰霊 |
4.1.1 歴史人物に因む塚 |
4.1.2 身分や职业に因む塚 |
4.1.3 灾难に因む塚 |
4.1.4 悲恋物语に因む塚 |
4.1.5 歴史的事件に因む塚 |
4.1.6 红顔薄命に因む塚 |
4.2 动物に対する慰霊 |
4.2.1 动物の忠义に因む塚 |
4.2.2 动物の祟りに因む塚 |
4.2.3 动物の恩返しに因む塚 |
4.3 妖怪に対する慰霊 |
4.3.1 妖怪の退治に因む塚 |
4.3.2 妖怪の祟りに因む塚 |
4.4 神仏に対する慰霊 |
5 「塚」伝説における供养 |
5.1 供养の意味·由来とその分类 |
5.2 追善供养 |
5.2.1 歴史人物に因む塚 |
5.2.2 灾难に因む塚 |
5.2.3 歴史的事件に因む塚 |
5.3 动物供养 |
5.3.1 动物の忠义に因む塚 |
5.3.2 动物の退治·动物の爱情に因む塚 |
5.4 仏教供养 |
6 「塚」伝説における记念·祈祷·残滓·感谢 |
6.1 伝説における记念 |
6.2 伝説における祈祷·残滓·感谢 |
7 「塚」伝説における塚信仰 |
8 终章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付録Ⅰ 「塚の名称」 |
付録Ⅱ 「塚伝説の名称分类」 |
付録Ⅲ 「塚伝説の性格分类」 |
(6)《灰色的记忆》(节选)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项目の绍介 |
1.1 研究背景 |
1.2 翻訳テキストの绍介 |
1.3 研究目的と重要性 |
第二章 翻訳プロセスの説明 |
2.1 翻訳実践前の准备活动 |
2.2 翻訳作业 |
2.3 翻訳実践後の校正作业 |
第三章 翻訳理论の选択理由 |
3.1 Vermeerのスコポス理论 |
3.2 先行研究 |
3.3 スコポス理论を选んだ理由 |
第四章 翻訳ケースの分析 |
4.1 语汇の翻訳 |
4.1.1 第一人称「私」の隠顕 |
4.1.2 拟声拟态语のイコン性 |
4.1.3 文化负荷语の翻訳 |
4.2 文の翻訳 |
4.2.1 使役文とイメージスキーマ |
4.2.2 文の长さと类似性 |
第五章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
5.1 本翻訳実践报告书のまとめ |
5.2 翻訳の心得 |
5.3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録 |
谢辞 |
附件 |
(7)《古典落语100篇》(节选)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はじめに |
1.1 翻訳の目的 |
1.2 先行研究 |
1.2.1 「信达雅」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1.2.2 落语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1.3 翻訳実践报告の构成 |
第二章 翻訳の过程 |
2.1 事前准备 |
2.2 翻訳作业 |
第三章 翻訳実践による分析 |
3.1 「信」に基づいた翻訳実践 |
3.2 「达」に基づいた翻訳実践 |
3.3 「雅」に基づいた翻訳実践 |
第四章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付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附件 |
(8)《水浒传》中被动句翻译措施的对比研究 ——以小田和吉川/清水译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要旨 |
摘要 |
一、はじめに |
1.1 研究背景 |
1.2 先行研究 |
1.2.1 「被」字受身文の中日翻訳に関する研究 |
1.2.2 『水浒伝』の訳本の翻訳対策に関する研究 |
1.2.3 『水浒伝』における「被」字句受身文に関する研究 |
1.2.4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 |
1.3 研究目的 |
1.4 定义 |
1.4.1 中国语の被动句と「被」字被动句 |
1.4.2 日本语の受身と受动态 |
1.5 研究対象 |
1.5.1 使用版本 |
1.5.2 研究范囲 |
1.6 研究方法 |
二、被动句の语用色彩について |
2.1 被动句の语用色彩について |
2.2 语用色彩に基づき、『水浒伝』における「被」字句受身文の分类 |
三、両訳本における「被」字句受身文の翻訳対策 |
3.1 受益の语用色彩を表す「被」字句受身文の和訳 |
3.2 中性の语用色彩を表す「被」字句受身文の和訳 |
3.2.1 両訳本の翻訳対策の状况 |
3.2.2 用例の訳文の分析 |
3.3 被害の语用色彩を表す「被」字句受身文の和訳 |
3.3.1 第一种类の翻訳状况 |
3.3.2 第二种类の翻訳状况 |
3.3.3 第三种类の翻訳状况 |
3.4 受け手にとっては受益を指して、话し手にとっては被害を指す |
3.5 受け手にとっては被害を指して、话し手にとっては受益を指す |
3.6 関连性理论から见る両訳本における「被」字受身文の翻訳対策 |
3.6.1 関连性理论について |
3.6.2 関连性理论に基づく翻訳観 |
3.6.3 関连性理论から见る両訳本の异同 |
四、おわりに |
五、参考文献 |
附录 |
(9)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中文摘要 |
要旨 |
序章 |
1.问题の所在 |
2.本稿の构成 |
第一部 理论的研究——例示的用法を中心に—— |
第1章 语りの时制の研究 |
1.问题の所在 |
2.テンス·アスペクトの観点から言及される研究 |
3.语りの问题とのかかわりで言及される研究 |
4.结び |
第2章 「例示的用法」の研究史 |
1.ロシア语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1.1 マスロフの説 |
1.2 ボンダルコの説 |
2.3 アンドレ·マゾンの説 |
2.古代日本语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3.従来の研究における「例示」という概念 |
3.1 名词的要素のとりあげかた |
3.2 并列形式による例示 |
第3章 〈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の见直し——例示的用法との関连において |
1.问题の所在 |
2.アスペクトとテンスという文法的カテゴリー |
3.〈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の再検讨 |
3.1 金田一春彦の研究 |
3.2 吉川武时の研究 |
3.3 铃木重幸の研究 |
3.4 高桥太郎の研究 |
3.5 工藤真由美の研究 |
3.6 须田义治の研究 |
3.7 铃木泰の研究 |
3.8 〈くりかえし〉の研究における问题点のまとめ |
4.アスペクト的な観点からみた〈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 |
第4章 非アクチュアルな时间表现の区别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の位置付け |
1.问题の所在 |
2.例示的用法と単纯な反复用法との相违 |
3.例示的用法と一般的恒常的な意味との相违 |
第二部 実例研究 |
第5章 日本语の小説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1.はじめに |
2.资料及び调査方法 |
2.1 .例文の収集方法 |
2.2 .出典と用例数の详细 |
3.例示的用法のタイプ |
4.実例分析 |
4.1 .[1]「习惯型」 |
4.2 .[2]「类型型」 |
4.3 .[3]「偶発型」 |
5.石川达三の用いた例示的用法 |
5.1 .石川达三の作品 |
5.2 .実例分析??『伤だらけの山河』を対象に |
第6章 ツルゲーネフ作『猟人日记』の訳本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1.はじめに |
2.资料について |
3.「あひゞき」の例示的用法 |
3.1 .全体の构成 |
3.2 .例示的用法の使用実态 |
3.3 .时制形式の选択と例示的用法の相関 |
4.「森と旷野」の例示的用法 |
4.1 .全体の构成 |
4.2 .例示的用法の使用実态 |
4.2.1 .基本的パターン |
4.2.2 .周辺的パターン |
4.3 .例示的用法の継起性と同时性 |
第7章 ノンフィクションのテクスト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1.はじめに |
2.体験的ノンフィクション |
2.1 .通信文 |
2.2 .随想文 |
2.3 .児童作文 |
3.非体験的ノンフィクション |
3.1 .案内书 |
3.2 .自然科学文 |
3.3 .マニュアル·レシピ |
4.结び |
终章 まとめと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10)《阿伊努的物语世界》(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要旨 |
摘要 |
原文 |
译文 |
翻译报告 |
1 前言 |
1.1 翻译实践背景 |
1.2 翻译文本简述及作者简介 |
1.3 翻译项目意义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译中 |
2.3 译后审校 |
3 翻译实例分析 |
3.1 翻译难点 |
3.2 专有名词的处理 |
3.2.1 关于「カムイ」的处理 |
3.2.2 其他固有名词的处理 |
3.2.3 关于「サケへ」及サケへ词句的处理 |
3.3 关于被动句的翻译 |
3.3.1 直译 |
3.3.2 转译 |
3.3.3 不译 |
3.3.4 特殊句型 |
3.4 其他问题的处理 |
3.4.1 顺译 |
3.4.2 倒译 |
3.4.3 意译 |
4.总结 |
4.1 翻译启示 |
4.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阿伊努音译词汇一览表 |
四、“ひっこしそば”的由来(论文参考文献)
- [1]语境翻译理论下的《有魅力的婆婆》(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张颖.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宫泽贤治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刘彬. 湘潭大学, 2020(02)
- [3]多元化视角下的20世纪初日本文人的中国体验研究 ——以《中国游记》和《秦淮之夜》为中心[D]. 王露. 广西大学, 2020(07)
- [4]《蒙古之春—人类学写生簿》翻译实践报告[D]. 哈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日本“塚”传说中塚的诸相与塚信仰[D]. 杨淑溟.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3)
- [6]《灰色的记忆》(节选)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天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古典落语100篇》(节选)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邬甚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水浒传》中被动句翻译措施的对比研究 ——以小田和吉川/清水译为重点[D]. 邵梦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06)
- [9]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D]. 臧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10]《阿伊努的物语世界》(节选)翻译报告[D]. 符梅杰.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