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如何增强小城镇集聚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曹雷[1](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安树伟,孙文迁[2](2019)在《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及其提升策略》文中提出我国已经进入都市圈化阶段,都市圈中小城市是提升城镇化质量、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和公共服务功能是相互联系的,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实质是产城人的高效融合。我国都市圈中小城市的功能总体得到提升,但不同功能在都市圈的地位差别较大,都市圈中小城市功能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差距也很大。不同发展阶段都市圈中小城市面临的问题不同,提升中小城市功能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成熟期都市圈要缩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差距,成长期都市圈要完善城市体系,发育期都市圈要打造产业协作平台,萌芽期都市圈要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为此,要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畅通都市圈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之间的要素流通渠道;提升都市圈中小城市承接能力;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
黄虞庆[3](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东部发达省份的城市化进程,也随着城市化要求的转变而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一是城镇化模式由集中型向分散型转变,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二是消除城乡二元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城市化发展也开始衍生出新的模式--小城市培育。一直以来,浙江省对小城镇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自2010年起,该省开始实行规模化中心镇的小城市培育试点,期间明确提出中心镇培育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目标,经过两轮发展周期的培育,试点乡镇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应该说,浙江省的小城市培育举措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一种积极探索,开启了中心镇就地城市化的全新模式,对中心镇城市化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战略决策也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尝试,其实践价值很高,具有很好的模板效应。当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但在小城市培育方面的具体案例还比较少。因中心镇培育小城市概念属于比较新颖的概念,本文以临浦镇为研究对象,根据临浦镇在培育小城市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其存在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深层剖析了问题的原因后认为临浦镇在发展方向上存在小城市定位模糊,经济规模小,产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城市框架格局不大,建设要素保障不足,区域规划落地实施难,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在城市软实力方面存在城市管理体制落后,文化发展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在政策体制方面存在当前制度已不适用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针对临浦镇现存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先进经验,文章提出了推进小城市培育的相应对策。在发展定位方面,从浙江、杭州、临浦发展自身出发,对临浦镇小城市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经济实力提升方面通过自身产业转型和提升产业集聚来做大小城市的经济蛋糕;在城市建设方面,通过加强两规引领力度,加强建设用地指标、资金等硬要素的保障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通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均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小城市的生态保护和发扬小城市的历史人文来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突出临浦特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动力,全方位推进投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并进一步探索浦阳江流域协同发展,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激发临浦内生发展新动力。
刘明辉[4](2019)在《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优先”是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战略抓手,对我国经济取得瞩目成就举足轻重。但是,城市集聚绝大多数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光鲜背景下,也诱发了农村产业空心化、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农村从业人员女性化、农村环境治理无序化等系列“乡村病”。因此,城乡融合、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执本之举,亟待推进。建国后,我国城乡关系在多数时间处在分离状态。城乡统筹的发展路线在我国肇始于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强调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扭转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局面,补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短板。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对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认识,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其中,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城乡关系演变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关注农业发展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数亿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加之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渐趋衰退、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以及农业生产的立体式污染等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形成了巨大冲击,构成了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极大挑战。如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收益、破解农民增收困境以及盘活农村生产要素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当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冲击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新一轮的新信息、新技术为农村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产业融合已成为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向好,尤其是第二产业对农业的中间投入已有较大提升。但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链脱节、要素链脱钩、利益链不完善、融资难度大、税收支持力度不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严重束缚了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整体上看,产业融合链的断裂或融合体制的脆弱多可归结于市场、政府和经营主体三个层面。因此,本文在城乡关系演变背景下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我国走出传统产业分工、剥离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包括九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作为本文选题的背景依据,并据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界定了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并据此选取适宜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部分。基于城乡关系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分工与产业融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本文尝试构建了“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剖析政策支持与制度供给、要素配置、主体功能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第三章构建“政府”维度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将政府支持和制度供给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概括为资源补充机制、信号传递机制、资源重置机制,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支持、产业确认与保护等角度进行阐释。第四章着重从“市场”维度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要素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信息机制与竞争机制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可分解为要素流动瓶颈、要素集聚功能、交易成本等方面。第五章是从“经营主体”维度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经营主体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主要通过竞争或合作博弈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影响,表现为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密切利益链接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与共享机制等。第六章厘清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历史经验,并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置于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刻画了城乡关系演变过程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事实和主要特征,最后结合本文构建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七章是本文的实证检验部分。按照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设计变量、构建模型、整理数据、实证估计,本文得出了针对“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结论。第八章是国际经验借鉴部分,本文分析了日本、韩国、法国、荷兰、美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经验性事实,并从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分析了五个国家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第九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从本文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探讨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同时总结提炼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互动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五个结论。第一,政府的制度供给与政策支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传递机制、资源补充机制与资源重置机制是政府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渠道,具体表现为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权确认与保护以及创新金融支持等方式。第二,要素市场扭曲是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诱因。当前,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仍然滞后,诸多体制性障碍严重束缚了要素平等进入市场的程度,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与信息机制的扭曲导致要素流动受阻、要素集聚受限、交易成本企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三,经营主体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博弈推动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营主体面对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共同约束,从而经营主体采取竞争和合作的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市场应对能力以及构建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激励机制与共享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四,我国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政府、要素市场与经营主体等多方面着手。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本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中,可以看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服务,并要大力促进竞争有效的要素市场形成,打破城乡之间的地区分割、完善市场作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巩固经营主体地位、强化经营主体功能,以及加速技术创新等。第五,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存在双向效应。城乡关系的分离、对立与阻隔会导致要素市场分割,进而导致要素市场机制扭曲,引发要素流动受阻,制约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由于缺乏新要素和新动能的注入,城乡融合发展则难以实现。随着城乡关系逐渐走向融合阶段,城乡产业开始趋于联动发展,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互动补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逐渐加速推进。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引导城市地区的资源和要素流向农村地区,开发并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产业空间、提升城乡经济融合程度、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本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基础上发现“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在理论阐释和实践检验分析中探寻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城乡关系演变背景的梳理,本文提出“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融合理论及农业发展理论;第二,细化与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阐释。本文从政府支持与制度供给、要素市场配置、经营主体功能三个维度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视角给出进一步的理论解释;第三,研究方法上的改进。本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计量模型的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方法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部分,本文运用政策评估方法(PSM-DID)以及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方法上的改进。
臧大巍[5](2017)在《小城镇房地产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小城镇建设在区域经济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同时还能带动很多部门的发展,中国要想走城市化道路,不仅要加强对大中城市的建设力度,同时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董姝娜[6](2016)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何利松[7](2015)在《杭州市中心镇集聚和辐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心镇是小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心镇作为比一般乡镇集聚功能相对较强、辐射范围相对较广的城镇,是向上联结城市和县城、向下辐射周边乡镇和农村的战略节点,对于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带动区域和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都把培育发展中心镇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加以实践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中心镇发展中,也面临着部分中心镇发展质量不高、综合功能提升慢、辐射带动作用弱等突出问题。而提升中心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正是体现中心镇培育价值、发挥“中心作用”的核心问题。研究中心镇集聚辐射功能和有效提升路径,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现实价值。本文从厘清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小城镇与中心镇等概念入手,对中心镇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培育发展中心镇应以提升集聚和辐射功能为核心;运用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等理论,对中心镇集聚辐射功能的内涵特征、形成机理、提升路径进行了理论研究;以中心镇培育实践的典型地区杭州市为例,回顾了中心镇演变发展历程,总结了杭州市中心镇特征和培育发展成效,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障碍,并对提升中心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出了具体举措建议。推动中心镇自身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镇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要对不同类型中心镇采取适当的培育发展模式;中心镇的集聚功能与辐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的,要围绕优化城镇规划体系、完善区域协调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产业集聚提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会建设管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服务机制等重点方面,从中心镇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自身发展两个层面,来有效推进中心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升,实现中心镇的快速发展。
张晋晋,闫程莉[8](2015)在《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城镇功能提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的建设,对城镇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经济带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但总体上仍然偏弱。产业集聚不足,公共服务落后,就业和吸纳劳动力不足,人口集聚能力偏弱。随着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的展开,必须逐步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通过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和强化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吸纳就业功能和完善城镇人口集聚功能,进而提升经济带的城镇功能。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9](2015)在《加快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之路在中国已推行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旧的城镇化道路是以运营土地为核心,最终受益的是一些部门或群体,社会阶层中的大部分人群成为受损群体,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因此,改革城镇化道路已经成了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吴闫[10](2015)在《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变迁与战略选择》文中认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一方面这预示着我国“城市社会”的来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城镇化将进入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城市群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战略性地位上来,而小城镇作为城市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实力弱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群区域整体水平的推进。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该《规划》在强调城市群战略的同时,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作用。城市群与小城镇有怎样的互动关系?小城镇在城市群视域下会有怎样的功能变化?应该采取哪些保障性措施来推动小城镇功能的进一步优化?这是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小城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小城镇功能为切入点,以制度和政策变迁为背景,以城市群及结构功能主义为依托的理论分析框架,来解释中国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的发展问题。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论。整个篇章结构按照“功能历史变迁——功能现状分析——功能优化路径”的顺序予以排列,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绪论,阐述了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功能优化问题的背景,以及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及小城镇的理论演变及研究现状,并对城镇化、小城镇、城市群、城市体系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第一章,考察我国小城镇的功能变迁及现状特征。首先,将我国小城镇功能历史演变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系统梳理各个时期内的功能演变历程和规律;其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并提炼出其基本特征:数量庞大,增速放缓;经济实力增强,区域差异显着;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改善;出现一批经济发达镇等。第二章,论述城市群的发展及其与小城镇的关系。首先,以城市群功能为视角,阐述其何以成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其次,系统考察了城市群结构体系的演化特征:空间结构网络化、产业结构梯度分工明显、人口在区域空间上有序集聚等;最后,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以及小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系统论述了城市群与小城镇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考察我国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功能发挥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阐释了我国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功能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包括城镇功能定位不合理、功能结构冲突以及功能与空间不匹配等;然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发展动力不足;小城镇规划管理不科学;国家等级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等。第四章,论述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重构及优化战略。首先,考察了城市群发展对小城镇功能提出的新要求,包括: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承担区域内部分消费功能、承担统筹城乡发展功能、承担城市群网络节点功能等;其次,依据城市群区域内的不同小城镇,提出了功能优化的战略选择,即:中心城市周边的小城镇要逐步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的卫星城、具有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发展特色型小城镇、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要发展成为服务“三农”及周边地区的综合型小城镇;最后,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功能优化,确保功能与城市运行规律相符合。第五章,小城镇功能优化的进一步思考。指出小城镇功能优化除了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以外,还需相关的制度配套。首先,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区域小城镇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其次,强调国家层面要积极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再次,强调城市群区域层面要探索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形成区域分工协作格局,实现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及资源在区域内优化配置;最后,强调小城镇自身也要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主要包括:以规划管理现代化引领城镇有序发展;以城市管理现代化提升城镇运营效率;以治理主体多元化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满足城镇居民文化需求等。结论,小城镇作为城市群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享受着城市群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也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群视域下对小城镇功能进行重构,进一步推动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小城镇功能优化融入城市群区域发展中,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二、浅谈如何增强小城镇集聚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增强小城镇集聚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
一、快速交通 |
二、城镇体系演变 |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区位 |
二、经济地理区位 |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
一、可达性的测度 |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2)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及其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都市圈及中小城市的界定 |
(一) 都市圈的含义与界定 |
(二) 都市圈内的中小城市 |
二、中小城市功能的类型及其互动关系 |
(一) 中小城市功能的类型 |
1. 产业发展功能 |
2. 公共服务功能 |
3. 吸纳就业功能 |
4. 人口聚集功能 |
(二) 中小城市功能的互动关系 |
三、中小城市在都市圈中的地位与功能特征 |
(一) 中小城市在都市圈功能体系中的地位 |
(二) 都市圈中小城市的功能特征 |
1. 城市功能总体提升, 但不同功能在都市圈的地位差别较大 |
2. 都市圈发展越成熟, 中小城市功能绝对量也越强 |
3. 中小城市功能相对量在都市圈不同发展阶段呈“倒U型”变化 |
4. 都市圈中小城市功能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差距较大 |
四、不同阶段都市圈中小城市功能的分类提升 |
(一) 缩小成熟期都市圈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差距 |
(二) 完善成长期都市圈城市体系 |
(三) 打造发育期都市圈产业协作平台 |
(四) 提升萌芽期都市圈中心城市能级 |
五、都市圈中小城市功能的提升策略 |
(一) 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
(二) 畅通都市圈内外要素流通渠道 |
1. 完善交通设施 |
2. 消除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 |
(三) 提升都市圈中小城市的承接能力 |
(四) 大力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 |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
(二)新型城镇化 |
(三)城镇化的类型 |
(四)中心镇的概念 |
(五)小城市的概念 |
二、小城市发展理论 |
(一)新城镇运动理论 |
(二)农业城镇发展理论 |
(三)费孝通小城镇理论 |
(四)小城镇发展“维度”理论 |
(五)小城市发展动力理论 |
第二章 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现状 |
一、浙江省小城市培育状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巨大成果 |
二、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状况 |
(一)临浦镇概况 |
(二)小城市培育举措 |
(三)初步成效 |
(四)面临的机遇 |
第三章 临浦镇小城市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定位模糊 |
二、经济规模偏小 |
三、产业转型压力大 |
四、城市框架拉大缓慢 |
(一)规划引领力度不够 |
(二)城市要素保障不足 |
(三)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
五、城市软实力提升乏力 |
六、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
第四章 完善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的路径 |
一、厘清小城市定位 |
二、构建规模经济体量 |
(一)引导工业转型 |
(二)提升产业集聚 |
(三)做大经济蛋糕 |
三、拉大城市框架 |
(一)提高规划的引领力 |
(二)统筹城镇开发要素 |
(三)推进基础设施计划落地 |
四、关注城市品质塑造 |
(一)打造城市综合治理模式 |
(二)均衡发展社会事业 |
(三)引领生态集约发展 |
(四)突出小城市人文理念设计 |
五、融合多元动力机制 |
(一)改善投融资创新模式 |
(二)落实一元化户籍登记制度 |
(三)推进强镇扩权及机构调整 |
(四)探索浦阳江流域协同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城乡关系 |
1.3.2 城乡关系演变 |
1.3.3 农村产业融合 |
1.3.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可能的不足 |
2.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
2.1.2 二元经济理论 |
2.1.3 产业组织理论 |
2.1.4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 |
2.1.5 分工与产业融合理论 |
2.2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 |
2.2.1 政府政策支持与制度供给 |
2.2.2 要素市场配置 |
2.2.3 经营主体功能 |
2.2.4 政府、市场与经营主体的逻辑关系 |
2.3 “三个维度”分析框架的说明 |
3.“政府”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
3.1 政府、市场与经营主体关系辨析 |
3.1.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3.1.2 政府、市场作用下的经营主体 |
3.2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
3.3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分解 |
3.3.1 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 |
3.3.2 基础设施建设 |
3.3.3 公共服务平台 |
3.3.4 创新金融扶持 |
3.3.5 产权确认与保护 |
3.4 小结 |
4.“市场”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
4.1 要素市场机制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4.2 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 |
4.2.1 土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
4.2.2 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机制 |
4.2.3 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 |
4.2.4 技术市场的价格机制 |
4.3 要素市场的竞争机制 |
4.4 要素市场的信息机制 |
4.5 小结 |
5.“经营主体”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
5.1 政府与市场约束下经营主体理性行为分析 |
5.1.1 政府与市场的约束作用 |
5.1.2 双重约束下经营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 |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经营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 |
5.2.1 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2 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3 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4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5 概括性总结 |
5.3 “经营主体”行为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5.4 小结 |
6.中国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6.1 中国城乡关系与农村产业融合进程 |
6.1.1 典型事实 |
6.1.2 阶段划分 |
6.1.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阐释 |
6.1.4 概括性总结 |
6.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6.2.1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典型事实 |
6.2.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
6.2.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
6.2.4 概括性总结 |
6.3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6.3.1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的典型事实 |
6.3.2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
6.3.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
6.3.4 概括性总结 |
6.4 城乡一体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6.4.1 城乡一体化阶段的典型事实 |
6.4.2 城乡一体化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
6.4.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
6.4.4 概括性总结 |
6.5 小结 |
7.“政府、市场、经营主体”维度的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证检验 |
7.1 理论推导 |
7.1.1 两种极端情境的考察 |
7.1.2 一般情境考察 |
7.1.3 农业生产的考察 |
7.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 |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3.1 政府干预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7.3.2 市场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7.3.3 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7.4 小结 |
8.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8.1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1.1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1.2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1.3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2.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2.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2.3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3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3.1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3.2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3.3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4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4.1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4.2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4.3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5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5.1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5.2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5.3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6 小结 |
9.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服务 |
9.2.2 大力促进竞争有效要素市场形成 |
9.2.3 强化经营主体地位,优化经营主体功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5)小城镇房地产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小城镇房地产的重要意义 |
(一) 小城镇房地产发展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
(二) 小城镇房地产建设可促进乡镇经济集约发展 |
二、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建设现状及问题 |
(一) 小城镇建设中总体规划滞后 |
(二) 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不规范 |
三、完善小城镇房地产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
(一)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制定相对完善的城镇规划 |
(二) 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三)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房地产集聚功能 |
(四) 规范市场机制, 营造健康的投资经营环境 |
(五) 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有条件农民进城购房 |
(6)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依据 |
二、论文的主要概念解析 |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章 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梳理 |
一、区域外部性研究 |
二、扩散效应研究 |
三、扩散模型研究 |
第二节 我国研究成果的审视 |
一、扩散主体研究 |
二、扩散环境研究 |
三、扩散方式研究 |
四、扩散调控研究 |
第二章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心—外围理论 |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二节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
一、极化—涓滴效应的内涵 |
二、极化—涓滴效应展的评价 |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
一、增长极理论的学术基础 |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
三、区域增长极的空间效应 |
第四节 梯度推移学说 |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内涵 |
二、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
第五节 点轴理论 |
一、点轴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点轴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第六节 区域外部性理论 |
一、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外部性的形成条件与作用特征 |
三、本文对区域外部性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我国区域发展扩散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 |
一、资源禀赋与环境的差异性 |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的差异性 |
三、区域城镇化的不平衡性 |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 |
五、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
第二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 |
一、发达地区过度集聚与扩散需求 |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转变 |
三、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四、区域交通联系的支撑 |
五、区域政策体系的引导 |
第三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空间模式 |
一、中心—外围的圈层扩散 |
二、交通引导的轴带扩散 |
三、跳跃式组团扩散 |
四、低密度连续蔓延扩散 |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贸易交流理论 |
三、市场竞争理论 |
第二节 现代理论分析的视角 |
一、直接投资效应 |
二、规模经济效应 |
三、长期增长效应 |
四、产业集聚效应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
二、厦泉漳城市联盟 |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 |
四、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发展 |
第四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的评价 |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差异性 |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 |
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制度限制性 |
五、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
第五章 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 |
第一节 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 |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
二、历史基础与时空关联 |
三、产业发展差异与互补 |
四、城市功能差异与联系 |
第二节 长吉城市单体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
一、长吉二市的集聚发展分析 |
二、长吉二市的扩散发展分析 |
第三节 长吉区域的形成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
二、区域人口与城镇整体布局 |
第四节 长吉区域发展扩散效应 |
一、长吉区域与吉林省域经济发展 |
二、长吉区域与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 |
三、长吉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四、长吉区域与哈长城市群发展 |
第六章 长吉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空间重构 |
第一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背景 |
一、东北亚国际合作区位优越 |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 |
三、吉林省经济空间格局亟需协调 |
四、“长吉图”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 |
第二节 长吉区域产业整合格局 |
一、产业体系的构建 |
二、产业空间的整合 |
三、产业部门的融合 |
四、产业发展的创新 |
第三节 长吉区域城镇整合与一体化 |
一、区域城镇等级体系的调整 |
二、区域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 |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长吉区域功能空间的整合 |
一、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 |
二、重点功能空间的发展 |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 |
第五节 长吉区域基础设施的整合 |
一、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 |
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
三、区域市政设施的整合 |
四、提升区域信息功能 |
第六节 长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
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 |
二、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七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
一、政府管理调控的创新 |
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
三、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杭州市中心镇集聚和辐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视角的选择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和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3 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动力机制 |
2.4 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
2.5 述评和小结 |
3 中心镇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特征研究 |
3.1 城市(城镇)基本功能 |
3.2 中心镇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内涵及作用机制 |
3.3 中心镇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特征 |
4 杭州市中心镇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 |
4.1 浙江省中心镇培育发展历程 |
4.2 杭州市中心镇发展过程和基本情况 |
4.3 杭州市中心镇培育发展成效 |
5 杭州市中心镇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中心镇发展定位的不确定性 |
5.2 中心镇人口集聚程度差别较大 |
5.3 中心镇产业结构和创新动力尚待提升 |
5.4 中心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未实现 |
5.5 城镇功能与小城市功能差距较大 |
5.6 中心镇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
6 杭州市中心镇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提升的路径 |
6.1 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
6.2 发展模式选择 |
6.3 主要举措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城镇功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带城镇功能评价 |
( 一) 产业功能 |
( 二) 公共服务功能 |
( 三) 吸纳就业功能 |
( 四) 人口集聚功能 |
二、未来城镇功能提升的重点任务 |
( 一) 增强产业集聚功能 |
( 二) 强化城镇公共服务功能 |
( 三) 提升城镇吸纳就业功能 |
( 四) 完善城镇人口集聚功能 |
三、提升经济带城镇功能的对策 |
( 一) 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 二)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支撑力度 |
( 三)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化发展引领 |
( 四) 强化政策驱动,促进小城镇建设 |
(9)加快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财税政策的理论分析 |
( 一)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 二) 财政税收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
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地方财源培育创造有利条件。 |
2. 财税政策支持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
二、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财税政策运用现状 |
( 一)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1. 广西城镇化建设现状。 |
2. 广西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评价。 |
( 二) 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行财税政策分析。 |
三、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 |
( 一) 注重完善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 二) 注重解决人的均等发展权利。 |
( 三) 注重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水平。 |
( 四) 注重提高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四、加快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建议 |
( 一) 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
( 二) 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机制。 |
1. 建立长效稳定的融资机制。 |
2. 建立灵活有效的投资机制。 |
( 三) 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路径选择。 |
( 四) 提高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 |
( 五) 强化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监督考评。 |
(10)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变迁与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
二、小城镇功能缺位:我国城市体系均衡发展的重要短板 |
三、城市群框架下研究小城镇功能变迁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小城镇理论研究综述 |
二、国内小城镇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辨析“城镇化” |
二、小城镇的相关概念 |
三、城市群与城市体系 |
第四节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目标 |
二、分析框架和章节安排 |
三、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小城镇功能变迁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古代社会小城镇的功能变迁 |
一、从军事功能为主转向经济功能为主 |
二、功能专门化出现 |
第二节 近代社会小城镇的功能变迁 |
一、近代工业小城镇 |
二、近代矿业小城镇 |
三、近代交通小城镇 |
四、近代商业小城镇 |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小城镇功能变迁 |
一、商品流通功能的短暂回归(1949~1952 年) |
二、服务于重工业发展(1953~1978 年) |
三、吸纳人口的“蓄水池”(1978~1992 年) |
四、带动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1993~1999 年) |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2000~2013 年) |
六、服务功能的全面回归(2014~) |
第四节 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数量庞大,增速平缓 |
二、经济实力增长,但区域差异显着 |
三、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改善 |
四、出现一批经济发达镇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城市群的发展及其与小城镇的关系 |
第一节 城市群发展的基本功能要求 |
一、吸纳城镇化人口的重要渠道 |
二、缩小区域差异的关键路径 |
三、推动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
四、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单元 |
第二节 城市群结构体系演化的主要特征 |
一、空间结构网络化 |
二、产业结构梯度分工明显 |
三、人口在区域空间内有序集聚 |
第三节 城市群与小城镇的互动关系 |
一、城市群中核心城市与周边小城镇的关系 |
二、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之间的关系 |
三、城市群内小城镇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城市群内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功能定位不科学 |
二、功能能级不足 |
三、功能冲突现象突出 |
四、功能空间结构不协调 |
第二节 城市群内小城镇功能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动力机制不足 |
二、规划欠科学 |
三、行政体制弊端 |
第四章 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重构战略 |
第一节 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的新发展 |
一、生产功能:嵌入区域生产网络 |
二、消费功能:承载城市群的多元化需求 |
三、流通功能:突出网络节点的区位优势 |
四、纽带功能:赋予城乡统筹新内涵 |
第二节 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重构的战略选择 |
一、升级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卫星城 |
二、打造专业特色镇 |
三、构建综合型小城镇 |
第三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功能优化 |
一、合理界定小城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
二、积极探索现代新型城镇建设 |
三、全方位推进功能优化 |
第五章 城市群框架下小城镇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国外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一、德国:区域内城市均衡发展 |
二、英国:“新城开发”模式 |
三、美国:以大都市区为主要空间载体 |
第二节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
一、深化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小城镇以更多权限 |
四、加快财税和投融资机制改革,构建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 |
五、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权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 |
一、推进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二、提升城市群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
三、建立有效的城市群治理结构 |
第四节 推进小城镇管理创新 |
一、增强规划管理水平 |
二、提升小城镇政府治理能力 |
三、构建多元社会治理体系 |
四、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 |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如何增强小城镇集聚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及其提升策略[J]. 安树伟,孙文迁. 改革, 2019(05)
-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D]. 黄虞庆.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4]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D]. 刘明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5]小城镇房地产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 臧大巍.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3)
- [6]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7]杭州市中心镇集聚和辐射功能研究[D]. 何利松.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8)
- [8]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城镇功能提升研究[J]. 张晋晋,闫程莉.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5(05)
- [9]加快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J].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15(53)
- [10]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变迁与战略选择[D]. 吴闫.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