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贫困地区农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难点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延雷[1](2020)在《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扶贫作为一种政府脱贫减贫的手段,在脱贫攻坚阶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扶贫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现阶段各商业银行都充分发挥自身各项优势,积极参与到金融扶贫的实践工作中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而且形成了多样化的扶贫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政府及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对促进和鼓励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做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对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内在运行规律,对于我国现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DE农行作为研究对象,对金融扶贫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商业银行金融扶贫作用机制和路径方面入手,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致贫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金融排斥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为商业银行金融扶贫问整理出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对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的背景、人员及组织框架、产品及业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中面临的客户基础薄弱、业务发展方式较为传统、金融扶贫渠道建设能力较弱等问题。通过SWOT分析,结合DE农行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和DE县产业结构特点,提出金融扶贫业务提升的措施,确立了优化客户结构、风险缓释物的多元化、业务转型发展、推动金融创新、渠道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措施提升金融扶贫水平,并由此提出资源配置、政策制度、专业扶贫方案、专项考评与统计监测、业务流程优化等保障措施支持金融扶贫业务的提升。通过本文对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有助于农业银行DE县支行能够以更加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DE县贫困人口的脱贫提供支持,推动DE县域内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县域地区商业银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朝鲁[2](2020)在《内蒙古农业银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当前影响世界各国发展的共性问题。实现绝大部分贫困群体脱贫是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难题。对我国而言,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从2015年国家五部委首次提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以来,金融机构参与扶贫正式拉开序幕,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作为扶贫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扶贫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参与扶贫,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发挥积极作用是本文将深入研究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疆,是全国扶贫的主战场之一,在全区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界共同努力下,截止2019年末,全区有11家国家级贫困县实现“摘帽”,剩余20个国家级贫困县待摘帽,贫困人口1.6万人,贫困发生率0.11%,虽然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整体脱贫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内蒙古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并检测已脱贫人口的脱贫质量和返贫风险,做到“摘帽”不摘责任和政策,保持扶贫工作的稳定性的连续性。内蒙古自治区后续的扶贫工作依然离不开以农行内蒙古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参与,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下沉金融服务、扶贫信贷的持续投放还有金融支持农牧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扶贫等金融扶贫领域。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扶贫现状,将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中的定位和作用这一关键,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并借助数据表达的方法从农行内蒙古分行这一研究对象来分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原因,进而就以上难点提出了加快建设扶贫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专项担保机制,强化金融扶贫合力等建议对策。以期从商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两个维度出发保证意见和建议的可行性。
闵晗[3](2020)在《中国农业银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中央扶贫开发的重要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农行SY分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行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建制度、推产品、创模式,加大对SY市各县区的金融支持力度,突出抓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并创造出了一套有特色、有品质、有亮点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彰显其金融价值,展现其金融担当。本文在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农行SY分行的五种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即政府增信银政共管模式、惠农担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驻村帮扶和其他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农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针对其发展的劣势和面临的威胁,从完善金融管理模式、发展金融精准扶贫创新模式、推进互联网金融扶贫、健全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后续农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论文对农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SY市扶贫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且对农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同时对于跟SY市具有类似情况的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常玉栋[4](2020)在《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贫困和农村低收入人群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信贷资金投入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因素。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农户金融需求被满足程度较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关注金融扶贫,信贷减贫的发展经验值得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信贷资源对农户收入是否带来影响,影响程度为多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地域、环境等有较大差别的不同农村地区,其信贷资源的投入差别和发展趋势如何,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要素分配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农户信用、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农村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等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孟加拉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及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经验,发现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与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联系,强调政策性金融作用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推进合作社专业化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的是贫困群体,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些经验给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农村金融发展既要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也需要关注贫困农户的各种金融需求,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于信贷支持农户减贫的减贫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宏观层面,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于影响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在宏微观分析做出了分析判断后,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案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更加准确的剖析信贷影响农户收入增长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上,扶贫贴息贷款的商业化运作方式难以使贫困农户获得贴息贷款的支持,小额信贷的广泛普及扩大了信贷在贫困农户中的覆盖范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仍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有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信贷资金在农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规模、结构上的双重不均衡,农村仍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信贷资金不能在农村地区找到有效的投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仍存在功能缺位。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但对极度贫困农户的金融支持仍有许多不足。第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信贷本身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无法单独发挥作用,需要在与农户特征、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保障农户身体健康是实现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信贷对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与创新的支持不足。第三,在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上,农户借款选择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并不关键,非贫困农户易于从正规金融获得贷款支持,贫困农户更易于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贷款。贷款金额大小与农户能否脱贫关联度不高,而贷款用途和借款经历对于农户增收影响显着。农户借款用途用于生产的,对于农户增收的正向效应显着。农户对于贷款便利性的要求不高。农村地区工资性收入对于非农业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抵消非农业经营收入的减少。这对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实证支撑。第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的效果显着。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扶贫成功实践在于由地方政府主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经济逻辑发展农业产业。细化产业链条分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基层干部的激励引导,用好用活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政策。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村正规金融规模,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政府信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背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农户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合体,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弥补信贷资金单独发挥作用支持农村发展的诸多不足。政府政策的制定应关注改善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给市场稳定的预期,减少政府意志的补贴激励。第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强化金融对农业产业的理解程度,重视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的收集和数字化,建设基于完整产业链数字信息的供应链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为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第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逐步拓展以农村合作社为基础的产业发展闭环。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制度与配套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益。第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大力扶持贴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户贷款与龙头企业的利益绑定,使信贷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匹配,提升贷款的支农效率。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优化产品体验,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中发挥的作用,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信贷倾斜。
朱平[5](2019)在《金融支持贫困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以广西马山县为例》文中认为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产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保障。本文以金融支持特色农业的理论和机理分析为基础,深入分析金融支持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通过相关系数分析,检验了金融支持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系,选取马山县代表性强的黑山羊、旱藕、金银花、桑蚕、里当鸡五种特色农业产业金融支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实证分析了影响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金融供给的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研究发现,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存在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同质化严重、产业集中度较低、金融难以满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需求、金融支持渠道不畅、商业金融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金融支持对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支持的产出弹性为0.93;贷款额度太小、担保要求过高或没有合适担保、手续复杂、利息或费率过高等影响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受教育水平、经营主体类型、已获得借贷笔数、信用结构和享受政府政策扶持情况等因素影响金融供给水平显着。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马山县实际情况,从政府、金融机构和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等三个层面,提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贫困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张小雨[6](2019)在《突泉县金融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准脱贫是我国三大攻坚战之一,到2020年,全国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金融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内蒙古突泉县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积极运用金融手段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金融在扶贫领域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的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形成共同扶贫的合力,如何确保金融扶贫资金监管得当,充分高效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这些问题都丞待解决。因此,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在扶贫领域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整合金融市场的优势资源,合理分配到贫困地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对突泉县金融扶贫的现状和效果进行分析,突泉县金融扶贫仍存在很多问题,如金融扶贫意识落后、金融扶贫主体实力不强、金融扶贫主体比较少、信贷产品单一、风险不可控、抵押难落实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研究方法,寻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金融扶贫相关经验,提出了在强化金融扶贫意识的前提下整合财政资金,运用金融杠杆效应发挥金融扶贫优势,在实际操作中健全金融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与政府各部门沟通合作,将有限的金融资源在扶贫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
林华宁[7](2019)在《金融服务“三农”与“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以农行泉州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三农”工作和乡村发展的政策纲领,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新时期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实“三农”重点工作,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金融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现状为立足点,以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情况为研究对象,结合泉州农行及下辖经营行服务“三农”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从金融机制、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内生动力、外部宏观及行业环境、服务模式和政策制约等多维度剖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并基于泉州县域(三农)相关产业、金融和经济数据,以金融发展和金融效率这两个维度采用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1)金融发展对三农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显着的推动作用,金融效率提升亦具有推动作用。(2)必须要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打破城乡要素壁垒,提高农村投资边际收益率和投资效率,使得农村投资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3)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有利于优化农村分配结构,带动乡村振兴。最后,试图从金融服务创新,优化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提出扶持三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对策。
周慧敏[8](2019)在《商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农行X分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精准脱贫工作的持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作为精准脱贫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增加脱贫质量、提高贫困家庭发展可持续性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切实为打通脱贫攻坚战略的“最后一公里”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农业银行X分行积极响应精准脱贫战略号召,致力于金融精准脱贫项目的研发落实,制定并印发了相关政策,着力抓好金融扶贫工作的具体落实工作,无论是在组织体系、融资结构、信贷投放、服务体系、金融监督等方面都进行着努力。本文在金融精准扶贫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农行X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数据及案例对X市金融精准扶贫效率进行分析,评估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并探寻影响金融精准扶贫效率的原因,为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研究依据和改革路径。研究发现,农行X分行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在技术和管理上有待完善,银行扶贫资源的配置问题有待优化,在金融创新力度上仍有提升空间。此外,还存在银行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投放不到位,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贷款门槛较高等问题。就影响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效率的因素上,本文选用银行存款贷款比例、居民储蓄率、不良贷款率、贫困家庭建档立卡比例、金融相关率、创新贷款比例、享受贴息担保比例等7个指标来分析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除了不良贷款率之外其他因素对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均起到正向作用。阻碍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效率的因素有:一是相关贴息政策不完备,导致小额贷款项目推进慢;二是银行金融扶贫体制机制建设不健全;三是贫困家庭金融需求数据库尚未建立,供需出现偏差;四是贫困家庭对银行金融产品的接受度较低。通过对银行精准扶贫效率的考察,本文也进一步剖析了农行X分行在精准扶贫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银行金融业务发展层次较低;二是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不到位。为此,本文结合X市发展实际,按照主体划分提出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在政府层面,建议构建银行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风险补偿机制,营造良好的金融扶贫生态环境,为银行金融精准服务体制提供内动力。在银行层面,建议精准对接贫困家庭金融需求,制定系统性、长效性的银行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提供符合贫困家庭需求的银行金融服务,完善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考核监督机制。在监管层面,建议完善银行精准扶贫监督机制,构建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考评机制,开启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绿色通道,引入第三方监督合作机制,维护良好的银行精准扶贫环境。
向培[9](2019)在《普惠金融支持云南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云南省农业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经营主体,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越来越多;各类金融供给主体在农业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云南省政府发布多个政策文件提出了打高原牌、走特色路的决定。这些都为云南省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金融资源对于农业主体的供给则呈现倒金字塔形,少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占据着大部分农村金融资源,而中小微企业和农户虽群体庞大,获取金融资源的难度却很大,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普惠金融解决各类农业主体金融需求问题。本文通过对普惠金融支持云南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剖析,阐述了云南省农业发展基本概况以及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的新格局,并分析云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储蓄、信贷、保险方面来分析普惠金融需求现状;用覆盖广度指标、覆盖深度指标、完整性指标来衡量普惠金融供给现状。在探索与发现普惠金融支持云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深入分析了金融服务可得性问题;商业可持续性问题;金融风险问题;金融创新与金融能力问题;信用制度与金融监管问题五个方面,这些都导致了云南省农业发展金融资源投入不足。通过借鉴国内主要省份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最后得出普惠金融支持云南省农业发展的对策。认为,云南省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发展要从解决金融服务可得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出发,分散金融风险,提高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农业主体的金融能力,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完善金融监管。
杨智[10](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二、浅谈贫困地区农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难点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贫困地区农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难点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 |
2.1 金融扶贫的内涵和运行机制 |
2.1.1 精准扶贫与贫困人口认定 |
2.1.2 金融扶贫的内涵 |
2.1.3 金融扶贫的运行机制 |
2.1.4 金融扶贫的经济学含义 |
2.2 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资本相关的致贫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相关理论 |
2.2.3 金融减贫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DE农行金融扶贫状况分析 |
3.1 DE县及地方扶贫工作概况 |
3.1.1 DE县概况 |
3.1.2 DE县扶贫工作概况 |
3.2 DE农行的金融扶贫现状 |
3.2.1 DE农行概况 |
3.2.2 金融扶贫组织架构及扶贫方式 |
3.2.3 主要金融扶贫产品介绍 |
3.2.4 DE农行金融扶贫实效 |
3.3 DE农行金融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扶贫客户结构失衡 |
3.3.2 传统业务模式影响金融扶贫业务效率 |
3.3.3 金融扶贫的渠道建设有待加强 |
4 DE农行SWOT分析及金融扶贫提升目标和思路 |
4.1 DE农行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遇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2 金融扶贫工作提升目标和总体思路 |
4.2.1 总体目标 |
4.2.2 总体思路 |
4.2.3 支持重点 |
4.3 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提升路径 |
4.3.1 优化金融扶贫客户结构 |
4.3.2 转型发展提高金融扶贫业务效率 |
4.3.3 渠道优化升级 |
5 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提升保障措施 |
5.1 资源配置保障 |
5.1.1 加强信贷规模和费用资源保障 |
5.1.2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
5.2 政策制度保障 |
5.2.1 强化金融扶贫优惠政策落实 |
5.2.2 强化专项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
5.3 风险控制保障 |
5.3.1 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 |
5.3.2 坚持依法合规 |
5.4 专项考评与统计监测保障 |
5.4.1 设立金融扶贫专项业务指标 |
5.4.2 设立专职统计监测岗位 |
5.5 业务流程优化保障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内蒙古农业银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外研究概述 |
2.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1.研究条件 |
2.可能存在的问题 |
(五)预期的结果 |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
(一)基本概念 |
1.金融服务 |
2.金融扶贫 |
(二)理论基础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公共产品理论 |
3.公共选择理论 |
二、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概况及存在问题 |
(一)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扶贫概况 |
1.主要贫困状况 |
2.金融扶贫现状 |
(二)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主要内容 |
1.构建扶贫金融服务体系 |
2.拓展乡镇金融服务网络 |
3.优惠扶贫信贷融资服务 |
4.完善扶贫风险分担机制 |
5.创新担保模式建设 |
(三)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1.扶贫动力不足 |
2.扶贫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 |
3.扶贫产品契合度不强 |
4.扶贫信息共享机制不足 |
5.扶贫资金投放不足 |
三、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利润可持续性差 |
1.服务成本高 |
2.农牧业生产风险高 |
3.缺乏风险补偿 |
(二)扶贫信贷风险控制难度大 |
1.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不健全 |
2.贫困户对贷款认知不足 |
3.贫困户抗风险能力低 |
(三)金融扶贫成本高 |
1.贫困地区金融条件差 |
2.贫困地区缺乏产业支撑 |
3.贫困地区信用意识薄弱 |
(四)金融扶贫缺乏合力 |
1.扶贫共享机制不健全 |
2.联合扶贫体系建设不完善 |
四、对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 |
(一)处理好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
1.提高商业利润可持续性 |
2.明确社会责任 |
(二)加强扶贫联动和信息共享 |
1.建立健全差异化的监管制度 |
2.搭建扶贫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
3.建立专项信贷担保基金 |
(三)优化金融扶贫产品体系 |
1.拓宽扶贫信贷绿色通道 |
2.完善扶贫信用评级 |
3.扩大抵质押品范围 |
(四)融合线上线下金融扶贫力度 |
1.突出互联网金融移动终端建设 |
2.探索金融便利店服务机制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农业银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调查访谈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SWOT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2 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小额贷款扶贫相关理论 |
2.1.1 金融抑制理论 |
2.1.2 金融排斥理论 |
2.1.3 金融约束理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2.3 金融创新理论 |
3 农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类型的分析 |
3.1 SY市和农行SY分行基本情况 |
3.1.1 SY市概况 |
3.1.2 农行SY分行概况 |
3.2 政府增信银政共管模式 |
3.2.1 概念 |
3.2.2 该模式下主要产品 |
3.3 惠农担模式 |
3.3.1 惠农担-粮食贷 |
3.3.2 惠农担-生猪贷 |
3.3.3 惠农担-柑橘贷 |
3.4 互联网金融模式 |
3.4.1 惠农e贷 |
3.4.2 惠农e付 |
3.4.3 惠农e商 |
3.5 驻村帮扶 |
3.6 其他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
4 农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SWOT分析 |
4.1 优势 |
4.1.1 品牌效应强 |
4.1.2 扶贫贷款投放力强 |
4.1.3 对当地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大 |
4.1.4 敢于产品创新 |
4.2 劣势 |
4.2.1 金融服务覆盖不高 |
4.2.2 持续创新动力不足 |
4.2.3 扶贫队伍年龄偏大 |
4.2.4 逆向选择现象严重 |
4.3 机遇 |
4.3.1 政策扶持 |
4.3.2 当地市场发展动能强劲 |
4.3.3 农村金融需求增强 |
4.3.4 新技术的应用 |
4.4 威胁 |
4.4.1 金融同业竞争激烈 |
4.4.2 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
4.4.3 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 |
4.4.4 金融环境欠佳 |
4.5 SWOT分析结论 |
5 农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发展建议 |
5.1 完善金融管理模式 |
5.1.1 提高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瞄准精度 |
5.1.2 加大金融扶贫贷款投放力度 |
5.1.3 延伸金融服务网络 |
5.1.4 优化信贷政策 |
5.2 积极发展金融精准扶贫创新模式 |
5.2.1 土地流转贷款扶贫模式 |
5.2.2 两权抵押贷款扶贫模式 |
5.2.3 产业扶贫模式 |
5.2.4 旅游扶贫模式 |
5.3 深化推进互联网金融扶贫 |
5.3.1 打造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 |
5.3.2 积极发挥线上扶贫商城作用 |
5.3.3 加强与电商企业合作 |
5.4 健全扶贫人才队伍和内部机制建设 |
5.4.1 建设高效扶贫团队 |
5.4.2 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管理 |
5.4.3 完善正向激励机制 |
5.4.4 搭建容错纠错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逻辑与结构 |
三、数据来源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简要评述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简要评述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贫困 |
二、反贫困 |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
四、金融扶贫与信贷减贫 |
五、龙头企业 |
六、兼业农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三、要素分配理论 |
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五、信贷配给理论 |
第三章 信贷减贫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
一、美国的减贫方式 |
二、韩国的减贫方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减贫经验 |
一、孟加拉的减贫经验 |
二、小额信贷2.0模式 |
第三节 其他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
一、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减贫经验 |
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减贫经验 |
第四节 经验总结与评价 |
第四章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进程、成效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基础环境 |
一、信贷减贫的外部环境变迁 |
二、信贷减贫的政策环境变迁 |
第二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实践 |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实施 |
二、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信贷减贫实践 |
一、信贷减贫的政策体系 |
二、信贷减贫的资金支持体系 |
三、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形式 |
第四节 当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情况 |
一、涉农信贷资金分布 |
二、从农村存贷款余额分析资金流出 |
三、信贷资金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五节 新金融形式的补充 |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布局 |
二、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
三、金融科技的作用 |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顺势发展 |
第六节 我国信贷减贫效应的总结与评价 |
第五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弹性分析 |
第一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间接作用机制 |
一、模型构建 |
二、模型分析 |
三、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户收入关系 |
第二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直接作用机制 |
一、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
二、非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用机制的关系分析 |
四、信贷发挥作用的配合机制分析 |
第三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弹性分析 |
一、思路和方法 |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基本情况 |
一、数据来源与概况 |
二、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说明 |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二节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及信贷减贫方式分析 |
一、理论分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选择 |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农户收入与信贷的关联分析 |
一、概述 |
二、变量统计特征 |
三、模型选择 |
四、模型估计结果 |
第四节 主要结论 |
第七章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一节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案例 |
一、菏泽牡丹产业介绍 |
二、信贷对菏泽牡丹产业的作用分析 |
三、信贷支持牡丹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第二节 龙头企业与贫困县携手并进的“镇平模式” |
一、合作背景 |
二、关于“产业+资本”项目运作模式 |
三、以信贷为纽带的收益模式 |
四、正在实施的“想念农场”模式 |
第三节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评价 |
一、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不足 |
二、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作用 |
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 |
三、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效果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 |
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 |
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 |
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金融支持贫困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以广西马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农村金融理论 |
2.1.2 特色产业发展理论 |
2.2 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三章 金融支持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
3.1 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
3.1.2 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金融支持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成效 |
3.2.1 金融支持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3.2.2 金融支持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成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支持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金融支持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4.2 金融支持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问卷调查与数据说明 |
4.2.2 调查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金融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模型的理论假设 |
4.3.2 模型变量选取 |
4.3.4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政府层面 |
5.2.2 金融机构层面 |
5.2.3 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突泉县金融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贫困县及金融扶贫相关概念 |
1.贫困的界定 |
2.贫困县的概念 |
3.金融扶贫的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1.人口剩余致贫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3.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二、突泉县金融扶贫现状 |
(一)突泉县金融扶贫现状分析 |
1.突泉县经济发展现状 |
2.突泉县金融发展状况 |
3.突泉县金融扶贫现状 |
4.突泉县金融扶贫相关政策 |
(二)突泉县金融扶贫的主体 |
1.地方政府 |
2.银行业金融机构 |
3.保险业金融机构 |
(三)突泉县金融扶贫取得的成果 |
1.地方政府 |
2.人民银行 |
3.突泉蒙银村镇银行 |
4.中国农业银行突泉支行 |
5.突泉县农村信用联社 |
三、突泉县金融扶贫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突泉县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金融扶贫意识落后 |
2.金融体系不健全 |
3.金融扶贫资金不足 |
4.担保体系不完善 |
5.贫困户信用观念淡薄 |
(二)突泉县金融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地方政府政策不完善 |
2.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动力不足 |
3.各机构协作能力不强 |
四、国内外可借鉴经验及启示 |
(一)国内金融扶贫先进经验 |
1.国内金融扶贫先进经验介绍 |
2.国内先进经验对金融扶贫的启示 |
(二)国外金融扶贫先进经验 |
1.国外金融扶贫先进经验介绍 |
2.国外先进经验对金融扶贫的启示 |
五、完善突泉县金融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金融扶贫意识 |
(二)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
(三)拓宽金融资源利用 |
(四)积极探索金融市场创新 |
(五)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六)深度融合金融与扶贫合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金融服务“三农”与“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以农行泉州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2 相关理论 |
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金融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和困境 |
3.1 金融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求 |
3.1.1 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是落实国家大政方针的基本要求 |
3.1.2 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是评估金融效率的重要指标 |
3.2 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 |
3.2.1 我国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概况 |
3.2.2 泉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情况 |
3.3 “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的现实困境 |
3.3.1 从金融的供给方分析 |
3.3.2 从金融的需求方分析 |
第4章 泉州市金融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证分析 |
4.1 金融发展与乡村经济发展影响机制 |
4.2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假设 |
4.2.2 指标选择 |
4.2.3 数据来源 |
4.2.4 模型设定 |
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对策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模型变量相关性分析 |
4.3.3 模型结果分析 |
4.3.4 结论与对策 |
第5章 泉州农行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 |
5.1 泉州农行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实证分析 |
5.2 优化管理机制践行普惠使命 |
5.3 创新丰富金融产品精准服务 |
5.3.1 乡村振兴贷款新品“快农贷” |
5.3.2 供应链金融“数据网贷” |
5.3.3 小微企业“微易贷” |
5.4 金融支持旅游项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5.4.1 主要做法 |
5.4.2 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成果 |
5.4.3 成效与启示 |
5.5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户致富“助推器” |
5.5.1 案例背景 |
5.5.2 主要做法 |
5.5.3 成效与启示 |
5.6 金融扶贫稳妥推进 |
5.6.1 精准扶贫做法 |
5.6.2 成效与启示 |
第6章 泉州农行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索 |
6.1 模式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方略 |
6.2 服务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
6.3 以七大重点领域为主路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6.4 创新完善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产品和服务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商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农行X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之处及研究难点 |
2 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精准扶贫相关政策 |
3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
3.1 农行X分行的基本简介 |
3.2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的主要举措 |
3.3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4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的效率评估 |
4.1 相关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4.2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效率的评估指标 |
4.3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效率的模型构建 |
4.4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效率的实证分析 |
5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的问题分析 |
5.1 相关指标的解释及选择 |
5.2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 |
5.4 国内外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参考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提升农行X分行精准扶贫效率的对策建议 |
6.3 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普惠金融支持云南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普惠金融 |
二、数字普惠金融 |
三、“最后一公里”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金融抑制理论 |
二、金融创新理论 |
三、农业信贷补贴论 |
四、农村金融市场论 |
五、微笑曲线理论 |
第三章 普惠金融支持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农业发展基本状况 |
一、云南省农业发展条件 |
二、云南省农业发展基本概况 |
三、云南省农业发展新格局 |
四、云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云南省农业普惠金融需求现状 |
一、储蓄需求 |
二、信贷需求 |
三、保险需求 |
第三节 云南省农业普惠金融供给现状 |
一、覆盖广度指标 |
二、覆盖深度指标 |
三、完整性指标 |
第四章 普惠金融支持云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金融服务可得性问题 |
一、普惠金融组织职能不完善 |
二、信贷资金供给不足 |
第二节 金融服务可持续性问题 |
一、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较高 |
二、普惠金融的性质与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存在矛盾 |
第三节 金融风险分散问题 |
一、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 |
二、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 |
第四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能力问题 |
一、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不够 |
二、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能力不高 |
第五节 信用制度建设与政策和金融监管问题 |
一、农村信用制度建设不健全 |
二、政策与监管不到位 |
第五章 国内主要省份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内主要省份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实践 |
一、甘肃省“双联”贷款模式对农业的支持 |
二、河北省资金互助社模式对农业的支持 |
三、安徽省互联网金融组织模式对农业的支持 |
第二节 国内主要省份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启示 |
一、建立健全的担保机制 |
二、创新信贷融资模式 |
三、重视互联网金融对农业的支持 |
第六章 普惠金融支持云南省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普惠金融机构职能与增加普惠金融供给 |
一、完善普惠金融机构职能 |
二、增加普惠金融供给 |
第二节 降低融资成本与运营成本 |
一、降低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
二、降低普惠金融机构运营成本 |
第三节 探索抵押担保方式与建立农业保险机制 |
一、探索抵押担保方式 |
二、加快农业保险发展 |
第四节 加快金融创新与提升金融能力 |
一、推进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 |
二、提升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能力 |
第五节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完善相关政策和监管 |
一、建立健全的普惠金融信用体系 |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完善普惠金融监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
一、小康社会 |
二、全面小康 |
三、农村小康 |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
一、贫困 |
二、贫困线 |
三、反贫困 |
四、扶贫开发 |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
一、农村建设思想 |
二、城乡关系思想 |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
三、深化农村改革 |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
二、区域开发战略 |
三、小额信用贷款 |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产业培育 |
四、移民搬迁 |
五、劳务输出 |
六、能力提升 |
七、金融扶贫 |
八、组织化扶贫 |
九、社会帮扶 |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方式制约 |
二、自然条件制约 |
三、历史基础制约 |
四、体制机制制约 |
五、主导产业制约 |
六、人口因素制约 |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自然资源条件 |
三、文化资源优势 |
四、发展基础条件 |
五、政策叠加机遇 |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贫困地区农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难点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延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内蒙古农业银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D]. 朝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国农业银行SY分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D]. 闵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常玉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金融支持贫困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以广西马山县为例[D]. 朱平. 广西大学, 2019(06)
- [6]突泉县金融扶贫研究[D]. 张小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7]金融服务“三农”与“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以农行泉州分行为例[D]. 林华宁. 厦门大学, 2019(12)
- [8]商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农行X分行为例[D]. 周慧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2)
- [9]普惠金融支持云南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向培.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10]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