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黑人的文化认同及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垚[1](2021)在《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看不见的人》的文化身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亚[2](2021)在《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文中认为1977年,美国国家书籍奖金委员会把“历史特等奖”授予了哈利的小说《根》,用以表彰他的这本“非虚构历史作品”。近三十年以来,西方学术界对《根》是否是一部严格意义的非虚构小说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人们对这部作品文体性质的探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作品内容本身的关注。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全面的描述和考察《根》非虚构写作技巧,并揭示《根》的非虚构书写对文体审美以及美国黑人历史的再现做出的尝试与努力。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亚历克斯·哈利其人其作,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从“非虚构”一词的历史由来入手,结合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分析等方式,对非虚构写作的特征进行理论探索。通过解读美国黑人文学中典型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梳理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概述美国黑人文学非虚构写作的特征。第二章在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从书写层面对《根》的非虚构写作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其语言的历史性、意象化特征,探讨《根》非虚构语言的文体价值。论文认为《根》的历史语言整体上不具有侵入性,语言逻辑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其意象化语言体现了作者对“修辞与真实并存”这一命题的思考。第三章从历史记忆、历史人物、社会空间三个角度探究文本再现美国建制性种族歧视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小说中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演变之态,并且最终成为了美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运转的基础。第四章从非虚构文学与美国黑人文学的角度,探究《根》非虚构书写的价值与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阐述《根》非虚构写作对思考当下美国复杂的族裔问题的现实意义。《根》的非虚构写作策略的背后,暗含着作者亚历克斯·哈利对历史语言、历史叙事的思考。非虚构历史语言具有想象性、隐喻性等主观性因素,但是它能够真实再现黑人历史实在;非虚构历史叙事是还原美国建制性种族歧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对黑人历史、黑白关系的主观建构。
闫元元[3](2020)在《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提出种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种姓把印度民众划分成数千个相互隔离的社会集团,源于宗教的种姓制度又赋予这些社会集团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一种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序。不可接触制是种姓制度的一环,剥夺了“不可接触者”生而为人的权利,使其长期遭受政治压迫和社会歧视。在古代印度,高种姓垄断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触者”沦为“不能言说的底层”。虽然在印度中世纪出现了几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诗人,但其作品犹如暗夜中点点萤光,并没有进入主流书写的范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种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触者”群体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对于“不可接触者”的宗教归属问题,甘地与“不可接触者”领袖安贝德卡尔意见分歧巨大。甘地认为“不可接触者”群体理应属于“印度教徒”,而安贝德卡尔则认为“不可接触者”应当享有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张在印度文学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一批印度作家创作了以“书写‘不可接触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接触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了“达利特”(Dalit,意思为“受压迫者”)一词作为自我认同的身份标签。印度独立后,达利特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壮大,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达利特黑豹党运动,这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宗教、文学的平权运动,在建构达利特族群身份认同、唤醒底层民众斗争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现代达利特文学的成形。兴起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达利特文学在向印度其他语言传播过程中,印地语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简称瓦尔密齐)发挥了重要的引介作用。瓦尔密齐不仅翻译了多本马拉提语达利特诗集,还创作了大量印地语达利特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自传《剩饭》是印度达利特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除了被翻译成多种印度地方语言之外,还被译为英语、汉语、德语、瑞典语等多种外语,使达利特文学产生了全球影响力。本文在细读瓦尔密齐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上,以其文学创作为例,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展开深入研究。绪论梳理了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并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第一章梳理了瓦尔密齐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后文分析印地语达利特文学提供了背景知识;第二章以瓦尔密齐的四部诗集《多个世纪的苦难》《够了!过分了》《就此打住》和《字词不会撒谎》为研究对象,评析达利特诗歌对于印度经典诗歌和史诗故事的重构,分析了达利特诗歌的现实功用——批判种姓制度、塑造达利特尊严和唤醒达利特斗争意识;第三章以瓦尔密齐的两部短篇小说选集《致敬》和《侵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边缘人书写、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等主题,并指出达利特文学创作存在脸谱化书写等问题;第四章以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第一、二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达利特身份认同建构、群体心理创伤治愈、记录当代种姓制度变迁和达利特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等主题;第五章研究了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文学的影响,主要从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教经典的抗议与重读、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历程和评析个体文本,本文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深挖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达利特文学体裁的创作维度,研究领域囊括了心理创伤、身份政治、边缘书写、女性叙事等多个主题;二是用达利特文学中的底层视角来审视印度政治,达利特文学是达利特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学,有着明确的社会和政治诉求。当代印度国民面临着多种身份认同——世俗国民、印度教徒和达利特,达利特文学为印度底层民众建构新身份起到了政治宣传和历史考证的双重作用;三是从文学作品发掘文本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资料价值。印度种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剥去附在文本上政治宣传的外衣之后,达利特文学对于达利特生活的细微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印度种姓社会的族群内部关系,从而为研究印度社会和种姓制度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刘真[4](2020)在《《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妮·莫里森和汤亭亭作为美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少数族裔女作家,两人都有着特殊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人格。她们在文学审美表达中,主要以美国社会少数族裔女性为小说创作的主人公,阐释她们面临的严峻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和汤亭亭的《女勇士》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身份认同理论,对两位作家及其两部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身份意识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和研究:绪论部分是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进而对本论题研究的学术背景进行简要阐释。第一章以身份认同理论为依托,对莫里森和汤亭亭的社会文化背景、身份意识的形成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第二章则展示了两部作品中主要女性形象的现实生存遭遇和文化困境,分析她们面对“身份认同”问题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挖掘作家寄予这些典型文学形象的性格,文化人格中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文化批判意义。第三章从艺术审美、社会文化等角度,进一步阐释两部作品中身份认同的主题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社会和文化意义。本文认为,莫里森和汤亭亭因拥有“双重身份”而深切感受到,在以白人为主的主流文化社会中少数族裔女性面临的身份困境,她们以一种特殊的边缘性体验,把自己的身份认同意识积淀为文化人格和审美情愫,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小说艺术表现了少数族裔女性在美国社会的迷茫、痛苦、挣扎与追寻,再现了非裔和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悲剧性的生存境况;展示了因双重身份所遭受的种族和文化的压迫,在身份认同的困境和危机之中,寻求身份重构的可能性和现实选择。莫里森主张非裔女性以传承民族文化来抵御白人种族主义和文化殖民对黑人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冲击,只有坚持黑人的文化传统和身份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汤亭亭主张汲取中美文化精华,努力寻求一条多元化的融合发展之路。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和汤亭亭的《女勇士》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对美国社会少数族裔女性处境的关注,对白人强权文化和种族主义的反思和批判;还在于对少数族裔女性摆脱悲剧之路的探索,对全新文化身份建构的设想。两位作家对少数族裔女性身份认同的思考与探索,表现出高度的社会、民族责任感,对于促进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卓欢[5](2020)在《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黑人抗争书写研究》文中认为科尔森·怀特黑德(1962~),美国黑人文学后种族时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地下铁道》使他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第一位凭借同一部小说擒得美国图书奖最佳小说奖(2016)和普利策文学奖(2017)这两项大奖的小说家,并因此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对种族问题的讨论依然是后种族时代的美国黑人作家最重要的书写内容。诸多评论家一致认为,后种族时代的美国处于少数族裔和白人混合却不平等的状态,种族问题不再简单表现为显而易见的种族歧视,却转变为通过尊重少数族裔的异质性来达到证明不公平机制的合理性之目的,它反映在个人的行为上、固化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这种所谓的“尊重”并不是对黑人作为“人”的尊重,而是对黑人拥有特殊肤色的表面化的尊重,因此后种族时代的种族问题变得更加隐晦、复杂和棘手。面对种族问题表现形式的变化,怀特黑德坚持以创作革新的方式进行反映和讨论。怀特黑德所作之六部小说具有一贯性,在尊重和继承黑人文化、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关注美国黑人的人生境遇、心理状态和种族关系,对黑人抗争书写进行再创造。他运用反讽、戏仿等叙述方法,通过不同背景、层面探讨种族问题,不再局限于公式化的结论,将黑人的抗争置于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中,不断从历史中挖掘关于未来的可能性,最后再落实于现在的抗争行为中,突出黑人抗争种族主义的意义。关于怀特黑德小说的抗争书写研究,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怀特黑德及其作品做了简单的介绍,综述了怀特黑德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表明了研究意义和目的。接着对黑人文学传统中的抗争书写进行梳理、并界定了后种族时代的含义。论文的第一章论述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需具备的思想要素。怀特黑德对黑人的思想关照,无疑延续了黑人文学对黑人传统和认知能力的重视;另一方面,出于对种族主义形式变化的认识,黑人自身的思想基础成为了后种族时代黑人认识自我、保障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小说人物精神之源泉大多来自于黑人的历史、文化、传统、群体和教育等自身因素。第二章探讨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必要性、群体性等特点。小说中,怀特黑德论证了黑人抗争种族主义的必要性,只有抗争才有可能改变种族主义的生存现状;强调群体性,认为黑人抗争只有在领袖的指引和群体的支撑下才能不断壮大、发展,不能寄希望于白人种族主义者的转变和善心。第三章探讨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书写特点。怀特黑德的小说在叙述上其实是对白人话语下黑人历史书写的戏仿和重新思考,叙事特征可归纳为颠覆与发展,从向内性和普遍性等方面概括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历史话语建构下的黑人抗争的书写特点。论文结语指出,怀特黑德的小说不仅是黑人群体的生存哲学,也是对世界范围内弱势群体的命运的思考。
李菡烨[6](2020)在《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的黑人身份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拉尔夫·埃里森是第二代美国黑人作家的杰出代表,在长篇小说《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他并未延续第一代黑人作家单纯抨击和控诉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压迫的传统,而是用平和的笔触记叙了黑人在严峻的种族形势下艰难的生存处境,通过细致绘美国黑人的求学、工作和爱情的生活画卷,让隐匿在生活背后的黑人种族身份问题浮出水面。同时,美国黑人褪去“他者”身份的特殊性后,作为一名普通美国公民的人性和思想也是小说中讨论的重要问题。此外,埃里森还探讨了解决美国黑人生存困境的几种可能性,他分别对黑白对立、黑白融合和用宗教信仰与爱来调解种族问题这三种不同的解决思路进行了叙述和反思,梳理这个部分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更清晰地把握埃里森在创作生涯不同阶段对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不同看法。本论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埃里森的艺术成就和小说创作背景,把国内外对《无形人》和《六月庆典》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第一章首先从历史文化角度入手,通过结合美国历史背景和作家人生经历来探究造成美国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根源。其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梳理《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从种族、文化、阶级三个方面,宏观地探究在《六月庆典》和《无形人》中黑人的“他者”身份是如何被白人建构的。第二章则探讨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黑人的身份和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分别从“看不见的人”、“第三种人”、家庭伦理关系的混乱无序这三幅黑人生活图景,微观地讨论种族身份问题给黑人造成的现实生存困境。第三章总结了埃里森对解决美国黑人生存困境的种种思考,纵向对比了埃里森在不同阶段对关于如何解决黑人生存困境问题的思考,在两部小说中埃里森分别对黑白对立、黑白融合和宗教信仰与爱这三种不同的解决方式进行了叙述和反思,梳理这个部分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更清晰地把握埃里森在创作生涯不同阶段对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不同看法。
彭春花[7](2020)在《论莫里森小说中的苦难书写》文中指出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当下对莫里森小说主要从种族、政治、性别等意识形态或写作手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论文从苦难书写的角度,解读莫里森小说中美国黑人遭受的苦难,探寻美国黑人走出苦难的途径,总结了形成美国黑人问题的原因。莫里森的文学创作体现了美国黑人的苦难经历。她的作品反映了美国黑人在身体和精神上所遭受的奴役之苦。从佩特拉的等待、秀拉的觉醒,再到黑人的团结以及重建民族身份问题的思考,是莫里森对帮助美国黑人怎样摆脱苦难以及获得新生的探寻,体现了莫里森的民族使命感。她的作品揭示了蓄奴制、白人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冲突等因素造成了美国黑人的苦难,以及美国非裔女作家身份的特殊性对莫里森创作的影响。莫里森之所以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美国非裔女作家,不仅仅是她的写作技巧,还有她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苦难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更是普遍性的。莫里森小说的苦难书写,不仅对促进当代非裔美国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还对人怎样面对苦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阮文杰[8](2020)在《公民不服从与美国宪法权利内容演进的逻辑》文中研究表明公民不服从是一种合乎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的社会行动,它至少包含三个构成要素,即公民不服从的路径选择、公民不服从的合法性依据、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理由。其中,公民不服从的路径选择主要用于解决公民行动的手段和方式问题,公民不服从的合法性依据主要用于解决社会行动与宪法及其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理由主要用于解决公民行动的社会基础问题。公民不服从与美国宪法权利内容演进的研究,主要考察作为一种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公民权利行动,如何参与到美国宪法修正的实践过程中。根据近代以来西方政治理论及其实践,相比于封建社会,近代国家将自身的合法性建构于公民同意基础之上,这区别于之前的神学合法性,使得公民不同形式的参与成为可能。在近代的自然法理论中,公民基于个体理性,为了避免“一切人对于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不得不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将自身权利转换为现代意义上国家和政府的法规及政策,通过政府形式来保护公民个体自由权利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得到了确立。一方面,公民个体自由构成现代国家及其政府保护的目标,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于公民赋权;另一方面,在不得不通过政治契约形式形成现代政府以实现公民自由权利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政府权力对于公民自由权利的侵害和剥夺,主要通过两种路径予以保障。其一是通过确立宪法的最高地位,将政府行为和公民行为纳入法律框架之内,并在政府机构内部实行一定程度的权力分立和权力之间的制约;其二是在宪法条件下,允许公民对于破坏公民自由权利的政府行为进行抗争,即公民不服从的权利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宪法作为最高法约束政府和公民行为,又允许“例外形式”(即法律精神与法律条文的不一致)即公民抗争权的存在,这是一种看似矛盾的结合体。它实现了公民不服从立于宪法之合法性基础之上,它反对的是破坏公民自由权利的法律条款,遵从的是法律精神有关公民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一般权利。这一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在公民自由权利先在性的基础上建构现代国家用以保障公民自由权利在政治社会的实践,在美国表现的尤为明显。本文通过公民不服从视角切入美国宪法权利条款的变迁,可以管窥近代以来政治国家的架构逻辑及其实践过程。美国在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基本沿用了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然法、公民理性、社会契约与宪法、国家生成的逻辑,并且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避免了西欧各类宗教、传统的束缚,同时,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在国家建构过程中,美国通过《独立宣言》和制宪会议,确立了公民赋权基础上的联邦国家,并在联邦国家建设过程中逐步通过公民不服从运动基础上的社会行动(包括社会抗争、社会拒绝乃至普遍的内部战争等),推动了宪法权利条款的发展和变迁。这其中的主要动力即宪法——公民自由权利的合法性源泉,同时,也会受到各种政治形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宪法权利部分演进与公民不服从运动的逻辑,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公民参与的特殊形式,即“游走于法律边缘”和宪法之下的“例外形式”,如何基于公民主权天赋人权的原则,推动国家建构,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美国的政治实践。在第一部分,本文主要考察公民不服从的历史起源和现实发展;在第二部分,本文主要分析公民不服从与宪法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公民不服从在西方政治史中源远流长,从最开始来源于神的旨意,到逐渐转换为基于公民的同意,它始终构成制约现实权威的重要因素,并实质性地参与世俗国家的建构。它从实现外部的某种理性(即先在性的公民自由权利),发展到实现公民理性(即政治社会的公民自由权利实践)。宪法作为现代国家公民理性的最集中的表征,间接或直接承认了这种公民参与的特殊形式。可以说,宪法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是现代国家实践的基本逻辑,而公民不服从作为公民自由权利实践的例外形式,从属于宪法原则和精神。这正如古代公民不服从对于外部理性的强调,不管是公民还是国家都需要处于这种理性之中。只是在现代,这种理性替换为公民自由。在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本文分别以美国的废除奴隶制度运动、黑人权利运动和女性主义权利运动为例,具体说明美国宪法权利部分的演进是如何通过公民不服从的行动实现了改变,以阐释公民权利运动这一特殊的形式构成美国政治变迁的重要驱动力。相对于政府改革、立法实践和司法解释,它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与功能,是与宪法原则和精神紧密相关的。在第三部分美国废除奴隶制度运动中,美国废奴运动是一场社会与政治联合的“不服从”权利运动,产生的根源在于宪法所规定的普遍的、无差别的公民自由权利,面临来自奴隶主所坚持的所有权和财产权这一公民权利的冲突,并最终演化为普遍的内部战争(公民社会行动的极端形式)。该冲突的结果是在公民不服从运动的驱动下,美国宪法规定的普遍、无差别的公民权利的实现。在第四部分美国黑人权利运动中,黑人权利运动与之前的废奴运动一脉相承,并且都面临着相似的境遇。比如,作为来自于宪法层面规定的公民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抽象权利,它需要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因为现实政治形势的变化经常造成黑人权利诉求的中断,另一方面则因为政治层面的漠视和社会领域的阻碍,所以使得黑人公民权利面临重重障碍。这种冲突的结果即是黑人权利运动的爆发和基于宪法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实现。在第五部分女性主义权利运动中,美国女性主义权利运动之所以得以持续向前推进,并实现女性平等权由抽象到具体、由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主要在于《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关于公民平等自由权利规定的支撑,另外加上美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其他公民不服从运动的交叉关联,才能共同推动美国女性平等、自由权利的社会实践。通过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自由权利运动、女性主义权利运动,本文实际地考察公民不服从运动参与美国宪法修正过程,以及美国国家政治发展过程,可以更为清晰地展示近代以来国家建构的基本逻辑,特别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这对于理解美国政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现代国家的合法性要么建立于主权在民基础上,要么建立在天赋人权基础上,所以,需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在宪法框架内的关系问题,美国独特的公民不服从实践无疑有着启示意义。但作为后发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人民主权和国家建构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美国的公民参与经验,特别是其特殊形式——公民不服从,需要结合自身的社会属性,在明确国别差异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借鉴其公民参与的形式和技术,共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
王梦雅[9](2020)在《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身份意识研究》文中认为种族、性别及文化身份的认同是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话题。这些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作家那里被赋予了不同的答案。艾丽丝·沃克的身份意识就是在历史、现实、文学的多重作用下形成的,是多元的、不断发展的。这一发展轨迹隐藏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受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沃克的早期小说更倾向于从黑人内部对种族身份的认同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她并未遵循传统的黑人“受害者”形象的塑造模式,而是指出黑人也有可能在种族主义的高压下染上“白化病”,从“受害者”成为“施暴者”,种族自憎心态亦会为阶级压迫、种族暴力傅翼。此外,过于激进的黑人民族主义也有可能将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导向“以暴制暴”,这只能重复压迫与被压迫的无尽轮回,让黑人再度沦为失去理智的“物”。为治愈这些“灵魂的疾病”,沃克在小说中以“直视镜子”的方式促使主人公发现自身的“黑色之美”,打破白人审美范式的桎梏,确认自己的种族身份,同时采用意指性戏仿、碎片拼贴、个人叙述与历史叙述结合等艺术手法对种族暴力发出警示,建立起“黑人和白人一起”的“花园”。随着对诸位先贤及社会现实的认识程度的加深,沃克越发意识到黑人男性与白人女性对黑人女性的利用与选择性遗忘。黑人女性的真实声音被集体的权威淹没。在种族主义和父权中心主义的多方掣肘下,黑人女作家要想进行文学创作不仅需要“闲暇、金钱以及一间她自己的房间”,还需要一块“面纱”。沃克将叙事策略作为自己的“面纱”,在回答“难道我不是女人吗”的同时,把自己的答案传递给了不同身份的读者群。书信体叙事、自由间接话语、内心独白、意识流等构成的多重对话为黑人女性的性别身份重建开辟了“第二空间”,也为男性和女性、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渠道。需要指出的是,沃克所提倡的“热爱其他女性(有性并/或无性)”并非是鼓吹同性恋,而是希望黑人女性在姐妹情谊的引导下写入I am,而不是I am,这意味着发现自己的创造力,正视自己的身体和情欲,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两性之间的和谐对话。整体来看,沃克对种族身份和性别身份的探讨是服务于政治话语的。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沃克这位带有黑人、白人、印第安人血统的“文化混血”开始在小说中频繁地展示自己精神文化的特性。她在小说中延续了向非洲寻根的主题,希望利用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固定美国黑人的“自我感”,恢复美国黑人与非洲精神的联系。同时,沃克也意识到文化身份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在多元文化杂糅的美国社会绝对本真的文化身份已不复存在。黑人文化、美国文化、印第安文化都是沃克精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她的精神世界中基督教、泛灵论、萨满教共同汇成了“爱”的宗教。这一宗教并不尊崇“白人上帝”,它强调的是对人性美好力量的确认,呼唤的是万物和谐的“完整生存”。“爱”既是沃克小说中身份建构的起点,也是理想归宿。
施俞辛[10](2020)在《论拉尔夫·埃利森的融合思想》文中指出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黑人文学中的“双重意识”以及早年的成长环境与经历的合力作用下,埃利森产生了超越差异、彼此共建的融合思想。在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并通过大量的文学和文化作品不断丰富其内涵。总体来说,埃利森的融合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创作内容上,推动黑人传统与主流文化相融合。埃利森始终坚信,文化融合是解决种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超越文化上的差异和谐相处,美国文化乃至整个美国社会才能具备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第二,在创作形式上,主张表达抗议与宣扬艺术相结合。事实上,从决定成为作家的那天起,埃利森就没有把自己局限在既定的创作范式中。尽管先后受到了不同组织、个人的约束和影响,但埃利森坚决地拒绝了一切试图吞噬他的力量,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和超越的态度将自己早年受到的多元、复杂的影响融会贯通。第三,在创作目的上,提出追求自由与承担责任相统一。追求个人自由是黑人文学中的永恒主题,但埃利森却重新定义了自由、界定了自由的限度,主动承担起作为黑人和美国人的社会责任,基于此,他的融合思想便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埃利森的融合思想超越了以往狭隘的种族观念和抗议文学传统,这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也引发了后世的激烈讨论。尽管几十年来关于埃利森的争论一直不断,但在当今的美国乃至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超越差异、彼此共建已经成为了发展大势,融合思想的现世意义越来越得到彰显。可以说,埃利森对当代美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20世纪的美国黑人文学打开了新局面,正因如此,其融合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应该得到更多重视和研究。
二、美国黑人的文化认同及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黑人的文化认同及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2)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亚历克斯·哈利其人其作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非虚构文学写作及其理论探源 |
第一节 “非虚构”溯源 |
一、“非虚构”的历史溯源 |
二、非虚构文学的内涵 |
第二节 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传统的建构 |
一、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写作发展脉络 |
二、美国非虚构文学当代建构 |
第二章 《根》非虚构写作技巧探究 |
第一节 《根》非虚构写作策略 |
一、非虚构写作之“我”的在场 |
二、非虚构写作之填空法 |
三、非虚构写作之节奏法 |
第二节 《根》非虚构写作语言 |
一、历史语言: 因果不连贯的、非解释性语言艺术 |
二、意象化语言: 修辞和真实兼容的语言艺术 |
第三章 《根》非虚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根》非虚构历史记忆 |
一、历史记忆与种族歧视的再现 |
二、黑白关系的动态性表达 |
第二节 《根》非虚构历史人物 |
一、历史人物与黑人主体意识的嬗变 |
二、家族精神的完整化表述 |
第三节 《根》非虚构生存空间 |
一、生存空间的入侵与白人意识的形成 |
二、生存空间的转移与强制驯化 |
第四章 《根》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对非虚构文学的再思与创新 |
第二节 对美国黑人文学的继承与革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亚历克斯·哈利作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和印地语达利特文学 |
1.1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对达利特文学的引介 |
1.2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叛逆诗人 |
1.3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进阶小说家 |
1.4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传记大师 |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研究 |
2.1 解构与重建印度诗歌经典 |
2.2 批判种姓与种姓思想 |
2.3 唤醒达利特尊严与抗争意识 |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
3.1 主人公形象的脸谱化逆写 |
3.2 双重空间的边缘人书写 |
3.3 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 |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创作研究 |
4.1 建构达利特身份认同 |
4.2 记录达利特族群的心理创伤 |
4.3 记录印度种姓制度变迁 |
4.4 记录达利特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
第五章 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5.1 对印度教古代经典的抗议与重读 |
5.2 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 |
5.3 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批判与反抗 |
5.4 现代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选译 |
附录二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摘译 |
附录三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摘译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两位作家及作品比较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莫里森与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辨析 |
第一节 身份认同理论与文学审美表达 |
一、身份认同理论简介 |
二、身份认同理论的内涵与要义 |
三、身份认同理论的文学审美表达 |
第二节 莫里森的身份认同意识 |
一、莫里森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体验 |
二、莫里森的社会感受和文化反思 |
三、莫里森的身份认同意识:对强权文化、身份迷失的反思 |
第三节 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 |
一、汤亭亭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体验 |
二、汤亭亭的社会感受和文化反思 |
三、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华裔与美国人的双重体验与种族情结 |
第四节 莫里森与汤亭亭身份认同意识比较 |
一、美国社会的少数族裔:生而有之的双重身份 |
二、文化交融与冲突中的困惑:身份缺失与文化焦虑 |
三、非裔与华裔作家:不同的现实思考和文化自觉 |
第二章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与女性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身份认同主题的艺术呈现 |
一、宝琳和佩科拉:迷惘的心灵和迷失的自我 |
二、克劳迪亚姐妹:可贵的自信和执着的坚守 |
三、典型化的形象体系:身份认同意识的多维表现 |
第二节 《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的艺术呈现 |
一、母亲英兰:身份坚守与文化自信 |
二、无名姑姑与月兰:无所适从与身份丧失 |
三、“我”:迷茫、矛盾与身份追寻 |
四、两代华裔女性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
第三节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比较分析 |
一、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的处境:身份困境与身份追寻 |
二、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的选择:身份认同追寻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章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的意义探析 |
第一节 身份认同困境下的生存悲剧及其审美内涵 |
一、《最蓝的眼睛》中非裔女性的生存悲剧 |
二、《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生存悲剧 |
三、身份重建:非裔、华裔女性生存悲剧的审美内涵 |
第二节 身份认同主题对社会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
一、《最蓝的眼睛》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
二、《女勇士》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
三、反思之意义:少数族裔女性身份认同的选择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黑人抗争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怀特黑德其人其文 |
第二节 中外文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目的 |
第四节 黑人文学中的抗争书写 |
第一章 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思想要素 |
第一节 基础:独立的意识 |
一、黑人自我意识的形成 |
二、黑人抗争意识的传承 |
第二节 发展:种族的提升 |
一、教育权的把握 |
二、话语权的书写 |
第三节 超越:死亡的认知 |
一、意义的超越 |
二、身体的超越 |
第二章 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特点 |
第一节 必要性 |
一、对两种抗争选择的反思 |
二、对黑人抗争意义的肯定 |
第二节 群体性 |
一、对黑人领袖的需要 |
二、对黑人族群的重视 |
第三章 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独特书写 |
第一节 向内性书写 |
一、以建构黑人意识为抗争手段 |
二、以黑人意识为黑人本质 |
第二节 普遍性书写 |
一、揭示相同的复杂人性 |
二、探索平等的对话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的黑人身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种族、文化与阶级:黑人的“他者”身份建构 |
第一节 美国黑人“他者”身份建构史 |
第二节 埃里森和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渊源 |
第三节 埃里森小说中的黑人“他者”建构问题 |
第二章 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黑人的身份和伦理困境 |
第一节 被双重否定的“看不见的人” |
第二节 被异化的“第三种人” |
第三节 黑人身份和伦理秩序的失衡 |
第三章 冲突、融合与信仰:黑人突破身份困境的尝试 |
第一节 对黑白对抗模式的叙述与反思 |
第二节 对黑白融合模式的叙述与反思 |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论莫里森小说中的苦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黑人苦难的呈现 |
第一节 苦难的界定与苦难书写的价值 |
第二节 身体的规训与惩罚:塞丝的樱桃树 |
第三节 精神的创伤与奴役:佩特拉的失常 |
第二章 超越苦难的探寻 |
第一节 上帝的拯救:佩特拉的等待 |
第二节 自爱的觉醒:秀拉的反抗 |
第三节 团结的力量:黑人社区的作用 |
第四节 民族身份的重建:奶娃的成长 |
第三章 黑人苦难的来源 |
第一节 奴隶制:从海上来 |
第二节 种族主义与白人意识:佩特拉的渴望 |
第三节 民族身份的疏离与遗忘:恋人的分手 |
第四节 美国非裔女作家身份的特殊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公民不服从与美国宪法权利内容演进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公民不服从及行为特征 |
一 ?公民不服从的理论起源及发展 |
(一)公民不服从理论的起源 |
(二)公民不服从理论的发展 |
二、公民不服从的实践演进 |
(一)公民不服从运动的萌芽阶段 |
(二)公民不服从运动的发展阶段 |
(三)公民不服从运动的深化阶段 |
三 ?公民不服从的特征 |
(一)公民不服从的公开性 |
(二)公民不服从的政治性 |
(三)公民不服从的非暴力性 |
第二章 公民不服从与宪法的互动及其内在逻辑 |
一 ?社会运动推进宪法的完善 |
(一)社会运动提示宪法的局限性 |
(二)社会运动推进宪法权利意识的传播 |
(三)社会运动倒逼宪法的完善 |
二 ?宪法对社会运动的反作用 |
(一)宪法调整社会关系 |
(二)宪法对社会公民权利的作用 |
(三)宪法促进社会运动的理性化 |
三 ?公民不服从与宪法的逻辑关系 |
(一)公民不服从与宪法的产生和完善 |
(二)公民不服从和实现宪法正义的关系 |
(三)宪法对公民不服从的保障作用 |
(四)宪法对公民不服从的制约作用 |
四、小结 |
第三章 公民不服从与美国宪法奴隶制度的废除 |
一、美国宪法农奴制的内容及社会状况 |
(一)《独立宣言》的发表 |
(二)美国奴隶制的发展 |
(三)美国奴隶制的确认 |
二、美国废奴运动的兴起与过程 |
(一)奴隶制度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
(二)政治领域内废奴的形成及发展 |
(三)社会领域内废奴的形成及发展 |
三、废奴运动与美国宪法农奴制的瓦解 |
(一)南北战争爆发前夕关于公民权利的争论 |
(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
(三)美国宪法修正案的颁布 |
四、小结:公民不服从与废奴运动的内在逻辑 |
第四章 公民不服从与美国黑人权利的基本实现 |
一、美国宪法关于黑人权利的内容及其影响 |
(一)宪法中与黑人权利相关的条款 |
(二)种族隔离制度的发展 |
(三)制度重建保障黑人权利的局限 |
二、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与过程 |
(一)非暴力反抗的起点 |
(二)非暴力反抗的现实逻辑 |
(三)非暴力反抗的激进化 |
三、民权运动与美国黑人权利的基本实现 |
(一)民主党内自由派同保守派的斗争 |
(二)左派对黑人种族正义事业的关注 |
(三)美国劳工组织对黑人民权斗争的助力 |
(四)“布朗诉教育委员会”的成功 |
(五)《民权法案》及美国宪法修正案的颁布 |
四、小结:公民不服从与民权运动的内在逻辑 |
第五章 公民不服从与美国妇女权利宪法保障的确立 |
一、美国宪法关于妇女权利内容及其影响 |
(一)美国宪法赋予妇女的政治权利 |
(二)美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
(三)在男权社会压制下的女性 |
二、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的兴起与过程 |
(一)女权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
(二)女权运动在财产权利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
(三)女权运动在受教育权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
三、女权运动与美国妇女权利宪法保障的确立 |
(一)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的颁布 |
(二)《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完善 |
(三)第一次女权运动对美国政治社会的影响 |
四、小结:公民不服从与女权运动的内在逻辑 |
第六章 公民不服从的法治回应价值及启示 |
一 ?公民不服从的法治回应价值 |
(一)公民不服从的良性导向作用 |
(二)公民不服从对法律的制约作用 |
(三)公民不服从在制约公权和保障人民权利方面的价值 |
(四)公民不服从对政府执政过程的监督及影响 |
二 ?公民不服从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
(一)公民不服从是提高正义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
(二)非暴力社会运动是纾解社会压力的主要手段 |
(三)正确对待公民不服从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基础 |
(四)法律权威下的公民不服从是优化社会秩序和结构的重要动力 |
(五)法治轨道中公民不服从的认同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身份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艾丽丝·沃克的身份意识溯源 |
(一)现实之源:沃克的身份体验 |
(二)文学之源:寻找“文学母亲” |
二、种族身份建构的自我反思 |
(一)直视镜子:种族自憎的治愈 |
(二)意指性戏仿:种族暴力的警示 |
三、黑人女性的性别身份重建 |
(一)黑人女性的言说 |
(二)姐妹情谊与实现自我完整 |
(三)多重对话与两性和谐 |
四、多元杂糅的文化身份认同 |
(一)面向非洲的文化寻根 |
(二)“文化混血”的“爱”之宗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拉尔夫·埃利森的融合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融合思想的历史溯源与埃利森的个性选择 |
(一)黑人文学中的“双重意识” |
(二)埃利森的成长环境与早年经历 |
二、黑人传统与主流文化相交融 |
(一)继承黑人传统 |
(二)接受主流文化 |
(三)多元文化协同发展 |
三、表达抗议与宣扬艺术相结合 |
(一)黑人文学中的抗议传统和埃利森的左翼生涯 |
(二)埃利森对抗议文学传统的逃离 |
(三)抗议与艺术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
四、追求自由与承担责任相统一 |
(一)埃利森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
(二)承担对黑人民族的责任 |
(三)承担作为美国人的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美国黑人的文化认同及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看不见的人》的文化身份研究[D]. 刘月垚.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D]. 陈亚. 扬州大学, 2021(09)
- [3]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D]. 闫元元.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4]《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D]. 刘真.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5]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黑人抗争书写研究[D]. 王卓欢. 广西大学, 2020(07)
- [6]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的黑人身份问题研究[D]. 李菡烨. 南开大学, 2020(04)
- [7]论莫里森小说中的苦难书写[D]. 彭春花.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8]公民不服从与美国宪法权利内容演进的逻辑[D]. 阮文杰.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9]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身份意识研究[D]. 王梦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10]论拉尔夫·埃利森的融合思想[D]. 施俞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