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空间预应力大梁结构施工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聪[1](2020)在《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髙、环境污染低、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业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还是发展阶段,都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装配化转型。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与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并落地,但主流是先完成施工图,再根据施工图进行构件拆分、生产制造和施工组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构件拆分混乱、构件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建造速度慢、效率低、施工质量差、建设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此外,既有的居住空间限定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围合特定功能的空间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装配施工两方面分别对提升建造效率制定优化方法。住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的更新,装配施工解决方案主要为装配工序及竖向转运的优化。论文综述了住宅设计和建造优化设计的工作,总结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如何从空间限定方面来提高建造效率。二、如何提高构件智能装配的效率。三、如何提高施工现场构件转运的效率。综述发现,既有住宅空间设计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空间限定,只能在运营阶段采用局部改造的方式来重新限定空间。另外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的定位布置依然依赖于人工经验的方式,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模拟计算。因此,本文共7个章节,从构件组合空间设计、构件优化、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方面入手,通过大空间来限定组合空间构件的类型和数量,采用独立、简洁的构件便于拆装,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定位布置的优化问题。论文第1章综述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智能建造相关前沿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建造体系,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建造效率。论文第2章总结了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明确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形成大构件,组合成大而规整的空间,进而控制构件类型和数量。论文第3章提出了基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现浇和分级装配形成大构件的具体技术,并以项目案例佐证减少构件种类和数量对建造效率的提升,包括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减少构件种类11种,减少混凝土方量20.5%)。论文第4章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分析,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混凝土,模板,钢筋和脚手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阐述与预制工业化相比,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在建造大空间住宅方面的优势。论文第5章从构件优化上,提出了采用独立、简单直接的构件几何形状、并行的装配顺序、尽可能采用高耐久性的构件。论文第6章建立了装配过程的构件重量、数量、安装难度和工时等评价指标,创新优化算法,快速得到最佳装配顺序,并以BIM仿真模拟来控制现场施工。论文第7章利用BIM模型获取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以及可选的塔吊定位点坐标信息,建立多目标择优模型,用萤火虫算法来确定最佳的塔吊定位布置。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空间限定上,提出了采用规整大空间优化来控制结构构件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构件类型越少、数量越少,就越有利于制造、转运和装配构件。第二,基于机械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建立了体现建筑构件装配特性的评价指标,在既有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程序模块,利用创新后的智能优化算法快速高效地得到构件装配顺序,形成清晰的装配过程仿真视频控制现场施工。第三,针对BIM软件只能获取构件相对坐标的现状,形成了BIM模型与CAD地形图结合获取构件定位世界坐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厘清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和可选的塔吊定位点之间的传递关系,以及各定位点与塔吊运行的协同关系,形成塔吊定位优化模型,应用萤火虫算法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的竖向转运定位布置优化问题。论文共计10万余字,图表135幅。
阮益权[2](2020)在《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对其价值的挖掘和生命的延续;结构作为技术手段解决了建筑形式的构建。结构是旧工业建筑中重要的建筑元素,对旧结构的价值重现和新结构介入的结构表现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结构表现是有意识地利用结构特殊的形式所带来的表现力,结合个人情感、结构理性、人文和审美需求,从技术到艺术不同层面,使结构在建筑中具有超越实用功能的多重价值表现。结构表现广泛存在于结构理性主义、结构表现主义、高技派等建筑作品之中,结构表现具有理性内涵和艺术内涵。根据结构表现的要求和改造的建构逻辑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结构表现分为三个研究层次: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对于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研究,首先确认旧结构的保护价值,包括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经过价值判断后,需采用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对旧结构进行保护。通过将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分为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工业构筑物若干层次,进行结构表现的理性内涵、艺术内涵和表现策略研究。对于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研究,是基于对旧结构保护再利用、建造年代可识别、新旧结构结合逻辑的原则上进行的。根据新结构与旧结构的受力关系,将新结构介入形式分为独立介入、新结构依附于旧结构,根据空间操作,新结构介入有更复杂多样的方式。新旧结构的关系可以从受理逻辑和视觉关系来探讨,新旧结构的理性和艺术表现内涵,提出了结构表现的策略:从结构形态、结构肌理、结构形体、结构功能不同方面,采用模仿演变、差异对比、衬托突出、新旧呼应等手法进行表现。对于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研究,分旧结构的加固技术、连接节点、改造材料三方面进行结构表现的内涵和策略研究。加固技术可根据是否改变受力体系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针对不同材料和体系的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连接节点种类繁多,可采用对比和协调的方式进行结构表现。不同改造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根据材料视觉上体现的“新”和“旧”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表现策略。最后根据文章的研究逻辑,从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三个层次对典型案例——西安大华纱厂1935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造结构表现分析研究并提出结论。
马雨萌[3](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赖世贤[4](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吉春卿[5](2020)在《梁式和桁架转换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而框支剪力墙结构就是此类高层建筑中一种特殊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相应的在结构设计时其抗震性能分析难度较大。在框支剪力墙结构实际工程中,除梁式转换层外,对其它形式转换层结构的研究及应用相对较少,而桁架转换层具有传力清晰明确、变形自然协调等优点。因此研究桁架转换层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意义。论文以一座框支剪力墙高层商住楼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其下部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分别建立梁式转换层模型和斜腹杆桁架转换层模型,通过两种模型的计算和分析,把得到的斜腹杆桁架转换层抗震性能参数和实际工程使用的梁式转换层性能参数进行比较,找到两种转换层形式下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特点。论文应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相同荷载工况下对梁式转换层和斜腹杆桁架转换层两种结构模型进行竖向地震力作用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根据计算和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两种不同的转换层形式下,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相差不大,但在转换层附近发生较明显差异:斜腹杆桁架转换层结构各阶自振周期值均小于梁式转换层;斜腹杆桁架转换层所在层层间位移小于梁式转换层,转换层附近上下层间位移突变程度大于梁式转换层;斜腹杆桁架转换层所在层层间剪力大于梁式转换层,两种结构转换层所在层与下层层间剪力突变程度相近;梁式转换层结构破坏时塑性铰出现数量较多,破坏过程相对较长。这表明用斜腹杆桁架转换层代替梁式转换层是可行的。
刘浩研[6](2019)在《高支模坍塌事故致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大型复杂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高支模支撑体系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高支模体系结构复杂、危险程度很高,高支模体系坍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对高支模坍塌事故进行致因分析,并提出预控措施显得非常重要。鉴于上述原因,本文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高支模工程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研究,从模板支撑体系试验研究、脚手架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施工管理技术、监测与监测技术四个方面着手,总结了我国当前高支模工程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技术和管理难点,认为目前规范中的设计与计算理论急需改进,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很有必要。其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对25个典型案例的归纳分析,总结出导致施工过程中高支模体系发生坍塌事故的影响因素,并基于高支模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将高支模常见坍塌致因分为:原材料不过关、规范设计方案不健全、施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监测与检测严重缺失四类。利用案例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归纳分析高支模坍塌潜在致因,得到16个高支模坍塌潜在致因,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高支模坍塌事故致因的权重排序,得到技术人员检测与监测不过关、监理监督不严格、设计方案不合理、验收标准不明确或者过低四个关键致因。再次,在高支模工程施工前及施工初期,根据AHP致因分析所选取的16个高支模坍塌潜在致因构建该高支模工程的BP神经网络结构模型,判断姜堰某变电站的高支模工程的安全等级。根据层次分析法中权重较大的潜在高支模坍塌致因采取预控措施,并再次对采取预控措施后的姜堰某变电站的高支模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价,检验致因分析和预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后,从原材料把控、规范设计方案、施工管理、现场监测与检测四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最后,通过研究姜堰某110KV变电站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方案,基于本工程对AHP法中16个可能导致高支模坍塌的致因逐条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高支模体系通病和此类工程可能出现的特殊安全质量问题。同时使用已经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预判断姜堰某变电站高支模体系的安全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治措施,并对整治之后的安全性进行仿真评估。本研究阐述了高支模体系的研究现状、技术和管理难点、施工工艺技术,以AHP法中16个常见高支模坍塌致因指标建立BP模型,推广利用BP模型评价高支模工程安全性的方法,依据AHP法中致因权重排序为工程改进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并为今后类似工程高支模体系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该论文有图9幅,表19个,参考文献81篇。
徐东伟[7](2019)在《斜柱支承连体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造技术和设计手段的进步,斜柱转换在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连体结构的连体下方设置斜柱支承,即可以实现连体部位对河流、公路等室外大空间的跨越,又可以保证结构传力路径简单、刚度均匀。斜柱支承连体结构是一种造型美观、受力合理的结构形式。目前斜柱在结构中的应用和研究有很多,但斜柱支承连体结构的相关研究及应用非常少。本文首先从各种类型的斜柱转换结构中提取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形斜柱-横梁子结构,在掌握子结构的受力性能后,再将子结构代入斜柱支承连体结构整体,研究各控制参数变化时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最后归纳总结整体结构受力性能特点并提出设计建议,主要工作如下:1.从?形子结构中提取出斜柱的计算简图,基于节点力平衡和D值法计算的柱子抗侧刚度,推导出斜柱顶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计算公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发现,该公式适用的斜柱倾角范围可达40°125°,计算误差小于8%。在此基础上导出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柱顶端水平力向四周扩散程度的计算方法和斜柱竖向支承刚度计算公式。2.依据斜柱顶点受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推导出斜柱抗侧刚度计算公式,通过回归分析和数值拟合得到斜柱抗侧刚度修正系数,使推导的斜柱抗侧刚度计算公式可适用于大倾角(40°125°),正常结构中计算误差小于10%。3.利用位移法和平衡法推导出π形子结构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有侧移失稳弹性屈曲方程和无侧移失稳弹性屈曲方程。然后基于负刚度理论推导出斜柱有侧移失稳弹性屈曲荷载计算公式,并求得斜柱有侧移失稳时计算长度系数计算公式;将规范中无侧移失稳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公式中部分参数进行修正,得到集中荷载作用下π形子结构无侧移失稳时横梁计算长度系数计算公式,进而求得π形子结构的无侧移失稳屈曲荷载。4.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柱支承连体结构中斜柱顶点相对于周边构件会产生相对水平位移和相对竖向位移,进而对斜柱周边构件产生次内力;斜柱倾角、斜柱穿越层数、π形子结构构件截面等越小,子结构对周边构件产生的次内力越大。5.斜柱抗侧刚度不仅与倾角、斜柱高度、斜柱截面等构件自身特性相关,还与柱顶横梁线刚度、上部楼层数、上部楼层横梁线刚度、上部立柱线刚度等周边构件的刚度密切相关,斜柱抗侧刚度随上部立柱线刚度增大而减小,随其他上述参数增大而增大;而且倾角(与水平面夹角)越小,斜柱抗侧刚度增大速度越快,故一般不会因为穿层柱倾斜布置而出现薄弱层,建议穿层柱在在x、y两个方向上都倾斜布置,以增强结构抗震能力和抗扭转能力。6.斜柱抗侧刚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斜柱本身抗弯刚度产生,第二部分为斜柱轴力水平分量产生,第三部分为斜柱顶端转动产生。斜柱穿越层数,斜柱倾角,上部连体层数三个因素各自都会倍数影响斜柱轴力进而影响斜柱抗侧刚度。当略微倾斜(60°<α<120°)时,斜柱抗侧刚度与直柱相比一般有50%200%不等的增幅;而当斜柱穿越多层、斜柱倾角较小(α<60°)、上部连体层数较多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时,斜柱抗侧刚度相对于直柱可有数倍至十几倍甚至更大的增长,斜柱抗侧刚度占结构总抗侧刚度的比值也因此增大。故地震作用时,按刚度分配给斜柱的剪力也同步增大。必要时可将斜柱端部铰接处理甚至添加阻尼器,弱化上部楼层横梁线刚度,从而将斜柱承担的地震剪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7.对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在均布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能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穿层柱对称倾斜布置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承载力;斜柱连体结构在均布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失稳问题不突出,设计时验算π形子结构局部构件稳定性即可。8.斜柱支承转换与横梁转换、桁架转换、空腹式桁架转换相比,跨度优势明显、楼层抗侧刚度分布均匀利于抗震设计、材料利用充分,选择结构方案时宜优先考虑。
王正欣[8](2019)在《建造启发的设计方法研究 ——以连接为线索》文中提出论文以连接(articulation)为线索研究“建造启发设计”,是对相关建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认同建构的价值观,但不局限于此,而是试图将建造自身意义的讨论及空间构成的方法结合,将建造启发设计的讨论集中到对真实建造和空间的关注上去。连接在论文中既指表达意义的构造,又指意图的清晰表述,它能恰当地阐释建造的意义与空间构成,并能建立两者的关联,从而成为本文研究的线索。论文从“连接形成观念”,“连接作为方法”,“连接进入应用”三个方面阐释“建造启发设计”。首先,从建造的经济意义、时间意义、空间意义、自然感四个方面,说明连接如何通过“物尽其用”体现建造的意义;还通过不同的连接现象,讨论了建造参与空间构成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建造启发设计”的观念。其次,提出三种同时与建造的意义和空间构成相结合的连接,分别是分离、分层、穿透。这些连接来自于具体的建造讨论,并能上升为一种与空间有关的设计方法,并且这些设计方法还对应有意义的建造方式。最后,论文将连接的方法进行应用研究,以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实践应用的反馈对方法研究进行发展。正文部分约57000字,图198幅。
倪路瑶[9](2019)在《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正在全面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积极推进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然而就我国目前的装配式结构推广情况看,现有的大部分梁柱节点构造复杂、现场临时钢管支撑用量大,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因此,为加快推进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进程,研发适应我国国情,构造简单高效、施工可行高的新型连接节点迫在眉睫。本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装配式建筑关键节点连接高效施工及验收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YFC0701703),总结现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存在的不足之处,综合考虑生产、施工、受力性能等因素,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该新型节点借鉴了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的连接形式,继承了钢结构框架安装工艺安全可靠、简单高效的优势,组合了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经济性,而且可参照钢结构框架节点控制塑性铰位置的做法实现延性设计,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开展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初步探索了该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构造及构件制作方法,从类型选择和塑性铰控制两个角度解释了节点的设计思路,从构件制作与施工方法的角度分析了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优势;对于采用此新型梁柱节点的多高层装配式组合框架结构,本文给出了标准的现场施工安装过程,以指导实际工程。(2)本文设计并制作了六个足尺节点试件开展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三个边节点试件和三个中节点试件,分为普通节点、梁端翼缘设置狗骨的削弱型节点和梁端腹板开洞的削弱型节点三类。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屈服强度、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关键的受力性能指标,研究表明: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可参照钢结构框架节点控制塑性铰外移的做法,通过削弱梁翼缘准确控制塑性铰的位置,利用延性较好的钢材进行耗能,节点滞回曲线呈饱满的梭形,承载力稳定且耗能能力强,有效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了延性设计的目的。但通过对梁腹板开孔无法将塑性铰控制在钢接头中,其受力性能和普通节点无明显差别,延性及耗能能力较差。(3)通过有限元分析平台OpenSees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建模分析,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新型梁柱节点进行参数化分析,为节点构造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对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构件制作、施工方法及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该新型节点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文宏艳[10](2019)在《某大跨悬挑结构设计若干难题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一般具有结构单体尺寸超长、内部中庭设置导致楼盖大开洞、局部存在影厅等跨度较大的室内空间、局部位置设置突出外墙的大悬挑结构等共同特点。本文以“居然之家三亚生活广场”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进行研究,除针对本工程存在的多项规则性抗震对策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述外,在建筑顶部楼层设置的跨度较大、内部空间复杂的局部外挑结构,对其方案选型、结构的静力和动力特性分析、构件及节点设计、悬挑结构楼盖舒适度分析、抗连续倒塌分析、施工模拟分析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主要研究工作:1)整体结构模拟分析采用YJK、MIDAS Gen等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研究整体结构及大跨悬挑结构的受力特性,梳理结构设计所面临的几个难点问题与对策;2)为减少悬挑结构的外挑尺寸悬挑根部支承框架柱采用斜柱方案,为减小主体结构的扭转效应,主体结构采用少墙框架结构体系,;3)整体结构采用性能化设计,为减轻悬挑结构自重,选取空间钢桁架方案及平面钢架方案,多方案对比分析优化结构设计;4)弹性动力时程分析采用YJK软件自动筛选地震波,采用MIDAS Gen软件进行大震作用下的静力、动力弹塑性分析,对关键构件承载力进一步分析复核;5)采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悬挑结构根部的关键节点深化分析;6)悬挑钢结构施工安装顺序会直接影响构件的受力状态和设计可靠度,应用MIDAS Gen软件对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分析,以研究各施工工序对主要构件的内力、位移影响规律;7)采用简化方法对悬挑子结构进行楼板舒适度验算和抗连续倒塌分析。通过研究总结出了悬挑结构设计与方案选型、优化的一些方法:悬挑结构设计时首先要确定主桁架的布置,从用钢量、子结构的变形、主要构件的内力、施工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选;主桁架如果没有条件为节间节点设置约束以保证节点平面外的稳定性,可将双层平面桁架优化为单层平面桁架体系,避免形成节间节点;一般主桁架杆件应力比不超过0.85,其他钢构件应力比控制在1.0以内,在保证杆件应力比足够的前提下,不断简化杆件、优化截面;静力弹塑性分析时构件的损伤程度较轻,动力弹塑性分析中大部分连梁屈服、框架梁开裂,少数墙体开裂屈服,框架柱基本保持弹性,结构符合强柱弱梁的概念设计原则;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关键节点进行有限元深化分析、楼板舒适度的分析、施工模拟分析和连续防倒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关键节点的安全性、保证了悬挑结构使用的舒适性和结构的可靠性。
二、大空间预应力大梁结构施工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空间预应力大梁结构施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对象 |
1.3.1 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 |
1.3.2 从构件设计提高建造效率 |
1.3.3 从优化装配顺序提高建造效率 |
1.3.4 从优化竖向转运提高建造效率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 |
2.1 空间限定的理论研究 |
2.1.1 空间适应性研究 |
2.1.2 开放式建筑理论 |
2.1.3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理念 |
2.1.4 工程全寿命期分析空间限定的内在原因 |
2.1.5 空间限定概念的提出 |
2.2 空间限定的要素 |
2.2.1 外围护要素 |
2.2.2 室内空间限定方法 |
2.2.3 空间限定建造技术 |
2.3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分析 |
2.3.1 设计阶段的问题 |
2.3.2 建造阶段的问题 |
2.4 解决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优化的建造效率提升方法 |
3.1 大空间住宅概念的引入 |
3.1.1 大空间概念 |
3.1.2 构件组合 |
3.1.3 工业化建造方法 |
3.2 大空间住宅的实现技术 |
3.2.1 大跨度构件技术发展现状 |
3.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大空间工业化建造技术 |
3.2.3 分级装配 |
3.3 构件组合空间设计 |
3.3.1 大空间平面布局 |
3.3.2 规则均匀的结构布置 |
3.3.3 模块化功能空间 |
3.3.4 三级管线设备空间 |
3.4 案例分析:燕子矶保障性住房C-04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空间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技术分析 |
4.1 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四大关键因素 |
4.1.1 混凝土工程 |
4.1.2 模板工程 |
4.1.3 钢筋工程 |
4.1.4 脚手架工程 |
4.2 层次分析法(AHP) |
4.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一致性检验 |
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建模原则 |
4.4 层次分析对比结果 |
4.4.1 层次分析数值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装配和拆卸的构件设计方法 |
5.1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方法 |
5.1.1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原则 |
5.1.2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1.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2 面向拆卸的设计(DFD)方法 |
5.2.1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原则 |
5.2.2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2.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3 提高构件装配与拆卸效率的技术措施 |
5.3.1 制约拆装效率的主要因素 |
5.3.2 提高构件装配和拆卸效率的关键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配顺序智能优化研究 |
6.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
6.1.1 遗传算法 |
6.1.2 蚁群算法 |
6.1.3 退火算法 |
6.1.4 粒子群算法 |
6.2 问题表述 |
6.3 解决方法 |
6.3.1 路线图 |
6.3.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
6.4 解决问题 |
6.4.1 建立装配顺序数学模型 |
6.4.2 优化算法参数设定与输出结果 |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退火优化结果 |
6.5 Matlab程序模拟仿真 |
6.5.1 用Matlab导出装配顺序 |
6.5.2 生成模拟仿真装配过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竖向转运定位布置智能优化研究 |
7.1 竖向转运 |
7.2 BIM获取世界坐标信息 |
7.2.1 IFC坐标转换的弊端 |
7.2.2 BIM与 CAD结合获取世界坐标 |
7.3 解决方法 |
7.3.1 路线图 |
7.3.2 萤火虫算法 |
7.4 条件预设 |
7.5 解决问题 |
7.5.1 建立塔吊运行数学模型 |
7.5.2 设定萤火虫算法参数 |
7.5.3 设定塔吊运行参数 |
7.6 确定每台塔吊的最佳位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成果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 |
(2)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范围及动态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结构表现与旧工业建筑改造 |
2.1. 结构表现的定义与特点 |
2.1.1. 结构表现与相关理论 |
2.1.2. 结构表现的内涵与效果 |
2.2. 结构表现视角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要求 |
2.2.1. 建筑目的与结构安全的要求 |
2.2.2. 旧工业建筑结构价值保护的要求 |
2.2.3. 表现结构内涵与审美要求 |
2.3. 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 |
2.3.1. 旧工业建筑结构改造的三个阶段 |
2.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判断的五个方面 |
2.3.3. 旧工业建筑改造结构表现的三个层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 |
3.1.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保护 |
3.1.1. 结构的原真性保护 |
3.1.2. 结构的完整性保护 |
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内涵挖掘 |
3.2.1. 工业建筑形态的表现内涵 |
3.2.2. 不同材料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
3.2.3. 不同受力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
3.2.4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内涵 |
3.2.5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内涵 |
3.3. 改造中旧工业建筑结构的表现策略 |
3.3.1. 旧工业建筑形态表现策略 |
3.3.2. 旧工业建筑结构体系的表现策略 |
3.3.3.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策略 |
3.3.4.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 |
4.1. 改造中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原则 |
4.1.1. 保护再利用原则 |
4.1.2. 建造年代可识别原则 |
4.1.3. 新旧结构逻辑性结合原则 |
4.2. 改造中新结构介入与新旧结构关系 |
4.2.1. 新结构介入的方式 |
4.2.2. 新旧结合的逻辑性与视觉关系 |
4.3.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内涵 |
4.3.1. 结构的理性表现 |
4.3.2. 结构的艺术表现 |
4.4.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策略 |
4.4.1. 结构的物质表现和功能表现 |
4.4.2.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手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 |
5.1. 旧结构的加固技术的表现内涵 |
5.1.1. 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
5.1.2. 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
5.2. 旧结构加固技术的结构策略 |
5.2.1. 不同加固方式的视觉表现 |
5.2.2. 加固方案的综合考虑因素 |
5.3.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内涵 |
5.3.1. 连接节点的类型 |
5.3.2.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 |
5.4.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策略 |
5.5.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内涵 |
5.5.1. 改造材料的性能表现 |
5.5.2. 改造材料的视觉表现 |
5.6.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策略 |
5.6.1. 修旧如旧 |
5.6.2. 修旧如新 |
5.6.3. 修新如旧 |
5.6.4. 修新如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研究与评价 |
6.1. 研究案例的选定 |
6.1.1. 我国工业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背景 |
6.1.2. 选定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原因 |
6.2.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和表现 |
6.2.1.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 |
6.2.2. 建筑构件限定空间 |
6.2.3. 工业构筑物功能活化 |
6.3. 新旧结构结合产生新形式 |
6.3.1. 改变空间与形式 |
6.3.2. 重建建筑边界 |
6.4. 体现匠心的构造设计 |
6.4.1. 可识别的加固体系 |
6.4.2. 标准化的连接节点 |
6.4.3. 巧用改造材料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
1.2 核心概念辨析 |
1.2.1 现代木结构 |
1.2.2 乡村营建 |
1.2.3 在地性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
5.2 大仓讲习所 |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3 大仓风荷桥 |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梁式和桁架转换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及现状 |
1.2.1 转换层结构的国外发展 |
1.2.2 转换层结构的国内发展 |
1.2.3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
1.3 转换层结构的分类及主要形式 |
1.3.1 转换层结构的分类 |
1.3.2 转换层结构的一般类型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转换层结构的设计 |
2.1 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则 |
2.2 梁式转换层结构的主要形式 |
2.3 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 |
2.3.1 转换层结构受力机理分析 |
2.3.2 梁式转换层结构截面设计方法 |
2.4 桁架转换层结构的主要形式 |
2.5 桁架转换层的设计 |
2.5.1 桁架转换层设计原则 |
2.5.2 桁架转换层结构的选取 |
2.6 楼层侧向刚度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态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择 |
3.1.2 工程概况 |
3.1.3 梁式转换层结构建模 |
3.1.4 桁架转换层结构建模 |
3.1.5 结构设计合理性分析 |
3.2 模态分析的原理 |
3.2.1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3.2.2 模态计算的主要参数 |
3.3 结构动力特性参数 |
3.3.1 结构的自振频率(周期) |
3.3.2 结构振型 |
3.3.3 周期比 |
3.3.4 振型参与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
4.1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
4.1.1 结构最大水平位移 |
4.1.2 层间位移 |
4.1.3 层间剪力 |
4.1.4 楼层侧向刚度比 |
4.2 弹性时程分析 |
4.2.1 弹性时程分析选波要求 |
4.2.2 层间位移 |
4.2.3 层间剪力 |
4.3 弹性时程分析与反应谱分析对比 |
4.3.1 底部剪力分析 |
4.3.2 层间位移、剪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5.1 静力弹塑性分析原理 |
5.1.1 静力弹塑性分析基本概念 |
5.1.2 Pushover分析流程 |
5.1.3 Pushover分析结果评价 |
5.2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5.2.1 性能点分析 |
5.2.2 塑性铰分布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支模坍塌事故致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扣件式钢管高支模坍塌事故致因分析 |
2.1 扣件式高支模坍塌事故案例与统计分析 |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支模坍塌事故影响因素研究 |
2.3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致因分析 |
2.4 基于AHP判断高支模坍塌事故致因的权重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与MATLAB模型的安全性评估 |
3.1 BP神经网络原理 |
3.2 高支模体系安全性评估指标集的确定 |
3.3 面向MATLAB的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 |
3.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与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4 预防扣件式高支模坍塌的对策研究 |
4.1 原材料质量方面 |
4.2 设计方案编制方面 |
4.3 现场施工、管理方面 |
4.4 监管、监测、预报方面 |
4.5 本章小结 |
5 姜堰某变电站工程高支模系统安全管理实践 |
5.1 工程概况 |
5.2 本工程模板和支架构造分析 |
5.3 本高支模工程潜在坍塌致因分析 |
5.4 针对潜在坍塌致因采取的预控措施 |
5.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支模系统安全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研究成果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典型高支模坍塌事故案例 |
附录2 BP神经网络MATLAB程序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斜柱支承连体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工程案例介绍 |
1.2.1 斜柱工程案例 |
1.2.2 连体结构案例 |
1.2.3 斜柱连体结构案例 |
1.3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1 斜柱研究现状 |
1.3.2 连体结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斜柱子结构的典型化及受力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1.1 斜柱子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典型化 |
2.1.2 位移转角方程 |
2.1.3 斜柱抗侧刚度研究基础理论 |
2.1.4 刚架稳定性研究基础理论 |
2.1.5 本章基本假设 |
2.2 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柱受力性能研究 |
2.2.1 竖向荷载下斜柱顶点位移计算公式 |
2.2.2 斜柱顶点位移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
2.3 斜柱抗侧刚度的研究 |
2.3.1 斜柱水平抗侧刚度计算公式推导 |
2.3.2 斜柱抗侧刚度计算公式的算例及误差分析 |
2.3.3 斜柱水平抗侧刚度分析 |
2.4 斜柱子结构稳定性研究 |
2.4.1 失稳的分类和常用计算方法 |
2.4.2 集中荷载下斜柱子结构稳定屈曲方程 |
2.4.3 基于负刚度理论的斜柱有侧移失稳临界荷载 |
2.4.4 斜柱子结构无侧移失稳临界荷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典型布置及受力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1.1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的特点及典型布置 |
3.1.2 穿层斜柱顶点位移和层抗侧刚度基础研究 |
3.1.3 斜柱及斜柱相邻横梁截面估算 |
3.2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分析 |
3.2.1 结构柱的串并联 |
3.2.2 斜柱顶点水平位移对周边构件的影响 |
3.2.3 斜柱竖向支承刚度分析 |
3.3 水平力作用下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
3.3.1 斜柱穿越不同层数时抗侧刚度变化趋势 |
3.3.2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层抗侧刚度研究 |
3.3.3 基底剪力分配 |
3.4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
3.4.1 斜柱穿越层数对结构屈曲承载力的影响 |
3.4.2 连体层数对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弹性屈曲的影响 |
3.4.3 两侧塔楼抗侧刚度对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3.4.4 连体跨度对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弹性屈曲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四种不同转换连体结构对比分析 |
4.2.1 四种不同转换形式连体结构特点分析 |
4.2.2 四种不同转换形式连体结构算例分析 |
4.3 斜柱支撑连体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4.3.1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受力特点对设计的影响 |
4.3.2 减小斜柱抗侧刚度的方法 |
4.3.3 减小斜柱抗侧刚度对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影响 |
4.3.4 基础设计建议 |
4.4 斜柱支承连体结构平面外受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建造启发的设计方法研究 ——以连接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连接作为“建造启发设计”的一种观念 |
1.1 连接通过“物尽其用”体现建造的意义 |
1.1.1 连接体现建造的经济意义 |
1.1.2 连接体现建造的时间意义 |
1.1.3 连接体现建造的空间意义 |
1.1.4 连接体现建造的自然感 |
1.2 连接促使建造参与“空间构成” |
1.2.1 建造参与空间构成的方式——以斯维勒·费恩和路易·康的连接为例 |
1.2.2 以温室形成连接——建造结合空间构成的特殊形式 |
1.3 小结 |
第二章 连接作为“建造启发设计”的一种方法 |
2.1 以分离构建连接 |
2.1.1 从装配式构件的分离到空间中的分离 |
2.1.2 以构件替换实现分离的方法 |
2.2 以分层构建连接 |
2.2.1 从应对保温的片段分层到空间中的分层 |
2.2.2 以温室实现分层的方法 |
2.3 以穿透构建连接 |
2.3.1 凸显内外关系而产生空间中的穿透 |
2.3.2 节点结合虚空实现穿透的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连接方法进入应用 |
3.1 突出建筑结合自然的连接方法运用——园林建筑实践探究 |
3.1.1 宜兴春园 |
3.1.2 徐州水徐园之大山房、大水房 |
3.2 突出空间构成的连接方法运用——设计练习探究 |
3.2.1 城墙边的学校风雨操场设计——分层与穿透的运用 |
3.2.2 地铁标准站设计——分离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后记 |
(9)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现状 |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分类 |
1.3.1 湿连接节点 |
1.3.2 干连接节点 |
1.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分析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
2.1 新型梁柱节点的构造 |
2.2 新型梁柱节点的设计思路 |
2.2.1 节点类型选择 |
2.2.2 节点塑性铰控制 |
2.3 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的现场安装和梁柱节点的优势 |
2.3.1 现场施工安装 |
2.3.2 新型梁柱节点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试验设计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件设计及制作 |
3.2.1 试件形式及尺寸 |
3.2.2 预制试件设计 |
3.2.3 预制试件制作 |
3.2.4 试件材料力学性能 |
3.3 试验加载设计 |
3.3.1 加载装置 |
3.3.2 加载制度 |
3.4 试验量测内容及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1.1 试件A1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1.2 试件B1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1.3 试件C1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1.4 试件A2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1.5 试件B2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1.6 试件C2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1.7 试件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
4.2 滞回曲线分析 |
4.3 骨架曲线分析 |
4.4 强度分析 |
4.4.1 强度对比分析 |
4.4.2 强度退化分析 |
4.5 延性分析 |
4.6 刚度退化分析 |
4.7 耗能能力分析 |
4.7.1 累计耗能 |
4.7.2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OpenSees的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 |
5.1 试件的有限元建模 |
5.1.1 节点与单元划分 |
5.1.2 梁、柱建模 |
5.1.3 节点核心区建模 |
5.1.4 求解及结果输出 |
5.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2.1 滞回曲线对比 |
5.2.2 骨架曲线对比 |
5.3 参数化分析 |
5.3.1 节点连接区有无砼 |
5.3.2 预应力梁张拉控制应力值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某大跨悬挑结构设计若干难题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大跨悬挑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悬挑结构方案选型 |
2.1 悬挑结构选型 |
2.2 工程概况 |
2.3 计算基本参数 |
2.4 方案对比初步分析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3 悬挑结构方案选型及优化 |
3.1 悬挑结构设计方案 |
3.1.1 特征值分析方法 |
3.1.2 空间网架屋盖结构方案 |
3.1.3 空间网架屋盖方案小震主要指标对比分析 |
3.1.4 空间网架屋盖方案悬臂主桁架变形分析 |
3.1.5 空间网架屋盖方案悬臂主桁架内力分析 |
3.1.6 空间网架屋盖方案悬臂主桁架应力分析 |
3.1.7 平面钢架屋盖结构方案 |
3.1.8 平面钢架屋盖方案小震主要指标对比分析 |
3.1.9 平面钢架屋盖方案悬臂主桁架变形分析 |
3.1.10 平面钢架屋盖方案悬臂主桁架内力分析 |
3.1.11 平面钢架屋盖方案悬臂主桁架应力分析 |
3.2 结构选型及优化 |
3.2.1 方案二与方案三比选 |
3.2.2 方案三深度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弹性时程分析 |
4.1 一般计算方法 |
4.1.1 振型叠加法 |
4.1.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4.2 地震波的选取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静力弹塑性分析 |
5.1 分析目的及意义 |
5.2 基本原理 |
5.3 分析方法 |
5.4 性能评价 |
5.5 pushover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动力弹塑性分析 |
6.1 分析的意义 |
6.2 分析方法 |
6.3 分析步骤及本构关系 |
6.4 地震波的选取 |
6.5 计算结果分析 |
6.5.1 位移与位移角 |
6.5.2 最大基底剪力及剪重比 |
6.5.3 非弹性铰 |
6.6 本章小结 |
7 悬挑部位楼板舒适度分析 |
7.1 舒适度分析的意义 |
7.2 楼板舒适度的评价标准 |
7.3 有限元楼板舒适度分析 |
7.3.1 悬挑部分概况 |
7.3.2 加速度计算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悬挑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 |
8.1 连续性倒塌分析的意义 |
8.2 连续性倒塌分析的方法 |
8.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9 悬挑子结构施工模拟分析 |
9.1 施工模拟分析的原因 |
9.2 定义施工阶段 |
9.3 分析结果 |
9.4 本章小结 |
10 关键节点有限元分析 |
10.1 材料本构关系 |
10.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10.2.1 节点的选取及建模 |
10.2.2 网格划分 |
10.3 节点应力分析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空间预应力大梁结构施工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 刘聪. 东南大学, 2020(02)
- [2]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D]. 阮益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5]梁式和桁架转换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 吉春卿.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高支模坍塌事故致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 刘浩研.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斜柱支承连体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 徐东伟. 东南大学, 2019(01)
- [8]建造启发的设计方法研究 ——以连接为线索[D]. 王正欣. 东南大学, 2019(01)
- [9]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相关技术研究[D]. 倪路瑶.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某大跨悬挑结构设计若干难题解析[D]. 文宏艳. 海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