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中的“红”与“黑”(论文文献综述)
范丹凝[1](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郑韵扬[2](2021)在《北宋七言古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宋七言古诗为研究对象。北宋七古以创作生态、题材内容、表现功能、风格技巧等多方面的新变,实现了七古诗体的艺术成熟。本文围绕七古诗体特色和发展中的突出现象,重点把握代表作家对诗体和诗歌发展的引领作用,纵向置于唐宋七古演变中考察,横向比较同时代不同诗人、诗体的差异,对北宋七古的发展创新和艺术成就作出比较全面的探讨。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庆历诗人为中心,从酬唱语境切入,研究酬唱令庆历七古在题材内容、手法风格、表现功能等方面产生的关键变化。通过分析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体选择,明确庆历诗人对七古一体存在一定的自觉选择意识,且受到七古体制、功用和主体心态、人生经历等多重因素影响。庆历诗人自觉将七古大量用于知己朋友的私人交流酬唱,在题材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好奇”倾向,常见以多重视点的对话组织内容;在手法风格上,兼善抒情与议论说理,并且易具有轻松畅达、活泼奔放的风格。酬唱对庆历七古题材和表现功能的拓展,主要表现在友情题材中友情内涵的扩充和共同记忆的叙述,现实与历史题材中鲜明的议论品质,和咏物题材中穷形尽理的咏物模式更新。第二章以苏门诗人为中心,研究他们几类重要的七古题材如何营造“奇趣”的审美感觉和风格。苏轼的山水纪游七古擅长景物的动态呈现并具有哲理导向,主动对游踪进行贴合主体体验的剪裁。苏门诗人的题画七古往往与画作形制、内容、风格达成和谐一致,多运用以真实写虚幻的手法,呈现丰富的真幻关系,并展开更自由广阔的联想。苏门诗人书写日常生活的七古,善于运用多种叙写技巧形成平中见奇的反差化趣味,并以消解自我庄重感的谐谑和对物我关系的建构来超越日常。第三章探讨北宋七古的章法结构。北宋七古在起首与结尾、分段与线索、转折与过脉三个方面都有精密的表现和创新。“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对北宋七古章法有重要影响,通过梳理和辨析以古文章法论七古的代表性观点,可以看出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七古章法的差异。苏轼七古的命意、构思和布局经常能在相应的古文中找到参照或形成互动,善于从前代典籍中汲取章法经验。欧阳修与王安石七古章法有舒缓和陡峭的差别,且欧阳修更擅长情感线索和结构线索有机融合的复合式结构。黄庭坚七古体制明显趋于收缩、收敛,以短章见长,也代表了其后北宋诗人诗体创作重心的变化。第四章探讨北宋七古的修辞特点,分为比喻和用典两方面。北宋七古擅长博喻和详喻,在喻体的选择、比喻的审美风格和创作方式上竞出新意,并且注重比喻的理路。梅尧臣七古用典已有博取和详写的趋势,日常生活书写中的用典将陌生诗材纳入传统的表现经验,赋予更深刻的内涵。欧阳修擅长通过用典刻画事物,和塑造七古特定的风格,并体现博物学的倾向。苏轼和黄庭坚七古用典更加广博、密集、形式灵活,能够自出己意,与七古擅长的议论说理结合,使用典真正服务于奇思的表达。用典能够有效改善七古过分追求畅达而易伤平滑、直露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影响意脉流畅、形成套语等弊端。北宋七古用典的发展过程,也是知识影响七古风貌的过程。
李京[3](2020)在《《髹饰录》载“彰髹”工艺考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髹饰录》中记载"彰髹"工艺是中国传统漆器髹饰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独特,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但古代漆器遗存中至今未发现考证确凿的"彰髹"漆器,导致"彰髹"工艺的具体特征与源流成为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体系中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该文考辨"彰髹"工艺特征及其漆器实物,从而溯其源流,以完善对髹漆工艺的认知,为漆器的分类、命名提供理论依据。
顾王乐[4](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指出《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向兰平[5](2020)在《《广六书通》古文通假研究》文中指出《广六书通》,清人程瀚1录。该书是一部篆体古文的字书,主要1录的材料有《汗简》、《摭古遗文》、《集篆古文韵海》、《六书精蕴》、《六书正譌》等近百种书籍。《广六书通》“以韵分字,而以隶领篆”,楷体字头下主要收篆体古文,兼收印文的各种变体,间或录有金文,所收各种古文形体一般注明出处,其数少者一二,多者数十个。这些古文与字头,除形体相符外,还包括大量的异体、通假、同义换用、)误、正字和俗字等多种关系。本文以上海图书馆所藏的《广六书通》手抄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古文的通假关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古文和传抄古文的概念,陈述了传抄古文的研究现状。最後,说明了《广六书通》古文通假字的判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作者程瀚的生平和《广六书通》成书时间、版本、内容、体例和古文来源。着重对《广六书通》古文来源进行研究,揭示本文材料的可信度,进一步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描写法描写正字和借字,并注明其声韵;罗列古文字形,标明其在《广六书通》中的卷数、韵、页数、出处(有的古文没有注明出处)等。按语中广引史料,探求两字的通假关系。第四部分是结语,对本文收录的通假字进行简单归类和统计,归纳其反映的现象。最后,说明在写作过程中得到的几点思考,指出论文有待拓展的不足之处。
周光超[6](2020)在《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别称异名作为中国历史中留存下来的珍贵语料系统,其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汉语别称异名处于中国古代语言、文化与文学三线的交叉点上,别称异名的研究工作与中国古代语言、文化、文学的研究工作是互利相通的,而研究别称异名也不能脱离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基于这一原则产生了别称异名的“三维研究方法”,即以语言学为别称异名的研究基础,文化作为其研究的背景,文学作为其研究的载体与对象,从这三个角度开展别称异名的交叉、广角研究。文学作为别称异名研究的载体与对象,那么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文与别称异名的研究应是双向的,不仅要从古典诗词文中归纳整理别称异名,也要反观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的运用,文人创作之时,为何注重运用别称异名、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如何具体运用、别称异名运用于古典诗词文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特殊效果等等,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度的透视与探析,才能为别称异名与文学的互动研究建立完善的研究体系,产生独立化的研究成果。故本文基于汉语言意象的研究视角下,从别称异名的命名理据简要分析了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的运用;从古典诗词文中注重使用别称异名的原因、古典诗词文中别称异名的具体运用、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运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等角度全面剖析了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运用的全方位状况。论文始终秉持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学术研究精神,打破以往别称异名研究停留在现象层面的研究状态,深入理论层面,将别称异名与古典诗词文相结合,厘清二者的交互状态,并尝试从中寻找出一般规律。
应垂玲[7](2020)在《汉喃双语词典《南方名物备考》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南近代学者邓春榜所着《南方名物备考》是一部汉喃双语词典,其中蕴藏的大量汉字、喃字和词汇,是考察近代以来汉字与喃字、汉语词汇与越南古语词汇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资料。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南方名物备考》文献版本、字形、词汇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文字、词汇现象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考察,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绪论。对作者邓春榜及其着作《南方名物备考》作精要论述;重点考察了《南方名物备考》的现存版本及其差异,我们在整理这本辞典的过程中,发现两种比较重要的版本A.155与VHb.288,通过两种版本的相互比勘,发现大量异文,以及在字形选择、释字内容、抄写体例、忌讳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综述了学界对该书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二《南方名物备考》的研究价值。结合《南方名物备考》的文字词汇特点,我们主要讨论了它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有助于域外汉字研究。《南方名物备考》保存的大量汉字资料,一方面体现了汉字在越南的传播,以及在越南古籍中的使用情况;一方面反映了汉字在越南语言文化背景中的形态变化,以及在这一过程对越南文字的影响。(二)有助于喃字研究。喃字的形成及演变与汉字紧密相关,《南方名物备考》作为典型的汉喃文本,是用汉字和喃字来书写的,为我们进一步分析喃字类型与特点提供了材料。(三)有助于汉越语言的比较研究。《南方名物备考》以收录汉越名物词汇为主,这为我们进行汉越语言的比较研究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材料。三《南方名物备考》的编纂体例与语言特色。《南方名物备考》是一本富有特色的汉喃双语词典,对于考察汉字、喃字及其相互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着重解析《南方名物备考》的编纂体例与说解内容,并从文字、词汇角度分析它的语言特色。四《南方名物备考》文字研究。主要对《南方名物备考》中的汉字、喃字进行整理与研究:汉字方面,利用汉字学、俗字学和近代汉字理论等,考察了《南方名物备考》中的汉字类型及特点,分析其中的俗字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喃字方面,从字形、字义、字音角度,考察了部分喃字的来源及其构形特点,并通过与汉字比较,揭示了喃字生成的理据。五《南方名物备考》词汇研究。通过对《南方名物备考》词汇的重新分类和结构分析,考察了其词汇的类型与特点,并通过与相关汉语古籍文献词汇的比较,考证了部分词汇的来源及变化,最后从词汇的角度,探讨了汉越语言之间的关系。
方浩鉴[8](2019)在《探讨穆瑞(HJR Murray)于1913年《棋史》中针对象棋的描述》文中提出西方世界棋史中,以穆瑞(HJRMurray)《棋史》(AHistoryof Chess)的着作最具代表性。《棋史》耗尽时十多年完成,于1913年出版,接着在2012年由SkyhorsePublishing再版;书籍有897页厚,是国际象棋历史的宝典。《棋史》自出版以来,被视为国际象棋棋史的权威,为后人在讨论到棋史时必定引文献的资料;虽然早有别的学者发表类似的言论,但是穆瑞仍被视为代表性人物;由此可知,穆瑞对于现今西方学者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针对象棋的部分,该书中花了约二十页的篇幅做了简介,其中,探讨到象棋的历史,认为象棋是从国际象棋演化而来。他也搜集了一些棋局,介绍了象棋的开局、残局、排局等,深挚描述了简单的象棋词汇等,是相当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借由探讨穆瑞在《棋史》书中对于象棋的描述,来了解西方学者对于象棋的认识,并且探讨其中一些有争议的内容。
魏宁楠[9](2019)在《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林浦林氏家族以“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蜚声遐迩,是福州府重要的科举与文学家族。该家族兴起于明永乐年间,经林元美、林瀚、林庭?、林庭机、林燫、林烃等,家族声望达到鼎盛。入清之后,林氏科第香火不绝,只是在仕宦上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本文以明代林浦林氏家族与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勾勒还原明代林氏家族的历史地位以及探讨明代林氏家族成员的诗文创作成就。明代林氏家族的核心人物是林瀚,其奠定了林氏经史传家的文化传统,经其子孙世代相继,形成较为稳定的家族文化传统。林瀚治《春秋》,林氏子孙也大多治《春秋》经。林瀚入翰林院编修国史,其子孙林庭机、林燫踵武其后,也相继进入翰林院。在子孙婚配问题上,林瀚拒绝豪贵之家,以科举门第作为首要因素,确立了林氏选择姻亲的标准。在诗文创作上,林瀚温柔敦厚的文学观以及清新自然的诗学风尚也对林氏子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文学家族,有明一代,林氏代不乏人,能诗文者甚众。林瀚是林氏第一位走向全国的作家。成、弘年间,他与李东阳、吴宽、程敏政等翰林院作家往来密切。林瀚的诗文台阁特征明显,其诗歌风格雍容典雅,平正纡徐,其古文崇理尚雅,尊经重道。拨开林瀚馆阁词臣的身份,林瀚也是一位性格豪放洒脱的诗人。林瀚推崇李白的诗歌,擅长七律,其诗歌“豪壮”与“清新”并存。除此之外,林瀚也是制义文大家,他的制义文注意谋篇布局,文章波澜曲折。在句式上喜用长句、整句,风格沉稳庄重。正、嘉之际,郑善夫在闽中执牛耳,林瀚之孙林炫追随其后,是福州府重要的作家。隆、万之交,林庭机、林燫是福州府作家的代表人物。林庭机的诗歌按照创作时间的先后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艺术风格大抵从清幽秀雅转向清新高远,又从清新高远转向悠远淡泊。庭机的古文关注军政要事,不仅内容富有史料价值,而且叙事有条不紊,论述谨严。林燫崇尚复古,诗歌取材范围上溯汉魏六朝,下至盛唐。其诗歌关注时政,针砭时弊,有诗史之称。林燫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新淡远见长。在句式上,林燫受到翰林宗陶之风的影响,多效法陶诗朴拙的句法,风格平易自然。其七古学习李白歌行的句法和气势,风格豪迈雄壮。林燫的古文创作尤为突出,大多谈论国家财政与军务边防,文章气魄与格局比较大。从艺术层面看,林燫延续了翰林作家学习欧文的传统,其古文学习欧文委婉纡徐的特点,风格典雅温婉,雍容不迫。万历中期,林烃与胡应麟、叶向高等名流频繁往来。林氏诗歌传至林烃也达到极盛,其诗博采众长,诸体皆备,艺术特色最为多元。四库馆臣认为林烃的诗集《覆瓿草》步趋后七子,旧调居多,新意殊少。结合胡应麟、叶向高、曹学佺三人对林烃诗歌的评价,以及林烃诗论中的闽地特色,可以发现,四库馆臣的这种评价是有失公允的。大体说来,林烃的五古情思细腻,七古豪宕纵横,五言排律富丽舂容,五律含蓄隽永,七律温厚和平,绝句清新俊逸。古文方面,主要论述与矿税弊政紧密相关的奏疏文,这些奏疏文体现了林烃作为儒家士大夫的政治担当与家国情怀。闽县林氏之盛在明代屡屡为人所称道,不仅见正史之《明史》,也见之笔记《万历野获编》。纵是文坛巨擘,也不忘为林氏添上一笔。王世贞《皇明盛事述》将林浦林氏选入“门宗仕宦”,与灵宝许氏、鄞县镜川杨氏等家族相并列。晚明邵捷春辑《闽省贤书》,更是将林浦林氏列为闽省第一世家,相比其它夸大的记载,这种评价是比较客观和恰当的。
陈升[10](2019)在《《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疏证及相关专题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徐在国先生所着《传抄古文字编》上卷中的会意字为主要研究对象,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传抄古文字编》(上)中的传抄古文会意字形的疏证,第二部分是藉助第一部分的疏证基础进行的《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的相关专题研究。第一部分首先讨论了会意字的定义与整理原则,确定了研究的范围。而後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所定范围内的传抄古文会意字进行了系统的疏证。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疏证的基础上开展了对传抄古文会意字的专题研究,包括“《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与《说文解字》相应会意字的比较分析”“《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字头下其他类型文字的研究”“传抄古文字字形变异现象释例”等。这些专题对《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与《说文解字》一至四卷中相应会意字进行对比;从字形数量及字形结构等方面的比对来反映《传抄古文字编(上)中》的传抄古文会意字在字形与结构类型及形义关系变化的一些情况;又以传抄古文会意字形中出现的部件改换、笔画变异、部件譌混等现象为例,分析《传抄古文字编》(上)中出现一些字形变化的现象。文章通过这些专题研究,反映和验证了传抄古文的整体面貌和具体特点,为传抄古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古文中的“红”与“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文中的“红”与“黑”(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北宋七言古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七言古诗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一)七古概念与体制的辨析 |
(二)七古发展流变研究 |
(三)名家七古个案研究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酬唱中的北宋七古新变:以庆历诗人为中心 |
第一节 庆历诗人的诗体选择和七古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庆历七古知己酬唱的特征 |
一、对象场合:知己朋友,私人交流 |
二、题材内容:“好奇”倾向,对话视点 |
三、手法风格:情理兼长,轻松畅达 |
第三节 酬唱对庆历七古题材和表现功能的拓展 |
一、友情内涵的扩充和共同记忆的叙述 |
二、现实与历史关照中的议论品质 |
三、穷形尽理的咏物模式更新 |
第二章 北宋七古“奇趣”的开拓:以苏门诗人为中心 |
第一节 苏轼的山水纪游七古 |
一、景物的动态呈现和哲理导向 |
二、贴合主体体验的游踪剪裁 |
第二节 苏门诗人的题画七古 |
一、题画诗的诗体选择 |
二、以“真”写“幻”,心游画外 |
第三节 苏门诗人书写日常生活的七古 |
一、平中见奇的反差化叙写 |
二、消解自我庄重感的谐谑和物我关系的建构 |
第三章 北宋七古的章法结构 |
第一节 北宋七古章法结构的变化 |
一、起首与结尾 |
二、分段与线索 |
三、转折与过脉 |
第二节 “以文为诗”对北宋七古章法的影响 |
一、以古文章法论七古的代表性观点 |
二、欧、王、苏、黄七古章法比较 |
第四章 北宋七古的修辞特点 |
第一节 北宋七古比喻的博、详、新、理 |
第二节 用典:知识对北宋七古风貌的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北宋主要诗人七古创作比例表 |
附录二 宋元明清诗话七古论评汇编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3)《髹饰录》载“彰髹”工艺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犀皮”“彰髹”工艺特征之辨析 |
二、“彰髹”漆器考谬 |
三、自然与格物:“彰髹”的意义 |
结语 |
(4)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
一、误析字形结构 |
二、误认文字初形 |
三、误说字本义 |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
结语 |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
单字索引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广六书通》古文通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I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古文和传抄古文的概念 |
一、古文的概念 |
二、传抄古文的概念 |
第二节 传抄古文研究现状 |
一、传抄古文综论 |
二、传抄古文分论 |
第三节 通假字的判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程瀚和《广六书通》 |
第一节 程瀚简介 |
第二节 《广六书通》概况 |
一、《广六书通》成书时间 |
二、《六书通》和《广六书通》的关系 |
三、《广六书通》的版本、内容和体例 |
四、《广六书通》的古文来源 |
第二章 《广六书通》古文通假研究(上) |
第一节 卷一 |
第二节 卷二 |
第三节 卷三 |
第三章 《广六书通》古文通假研究(中) |
第一节 卷四 |
第二节 卷五 |
第三节 卷六 |
第四章 《广六书通》古文通假研究(下) |
第一节 卷七 |
第二节 卷八 |
第三节 卷九 |
第四节 卷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广六书通》通假字表 |
附录B 《广六书通》106韵下辖字数统计表 |
附录C 《广六书通》659条通假字分类表 |
致谢 |
(6)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别称异名的部分理论新论及创新 |
2.1 别称异名的定义新论 |
2.1.1 别称异名的定义旧论 |
2.1.2 别称异名的定义新论 |
2.2 别称异名的特点 |
2.3 别称异名的研究方法 |
第3章 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广泛运用的原因 |
3.1 从别称异名的命名理据与古典诗词文的关系探析其运用原因 |
3.2 为了丰富文学作品的情感 |
3.3 为了突出呼应作品主旨 |
3.4 文人创作时的个人好恶 |
第4章 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的具体运用 |
4.1 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语音方面的运用——调整音律 |
4.1.1 在诗中的运用 |
4.1.2 在词中的运用 |
4.2 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语义方面的运用——避开语言重复 |
4.3 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语法方面的运用——调整语言节奏 |
4.4 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语用方面的运用 |
4.4.1 在对仗方面的运用 |
4.4.1.1 在工对中的运用 |
4.4.1.2 在宽对中的运用 |
4.4.1.3 在借对中的运用 |
4.4.1.4 在流水对中的运用 |
4.4.2 在调整字数方面的运用 |
4.4.3 在古文文体需求方面的运用 |
4.4.4 其他 |
第5章 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运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
5.1 “言”视角下的特殊效果——增加文学语言的美感 |
5.2 “意象”视角下的特殊效果——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色彩 |
5.3 使文学作品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 |
5.3.1 含蓄效果 |
5.3.2 讳饰效果 |
5.3.3 谦敬效果 |
5.3.4 谐趣效果 |
5.4 使文学作品产生鲜明的褒贬色彩 |
5.5 恰当使用别称异名有助于成就经典文学作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汉喃双语词典《南方名物备考》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邓春榜其人 |
第二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成书及特点 |
一、善于比较汇通 |
二、资料宏富 |
三、研究方法科学 |
第三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文献版本情况 |
一、字形选择差异 |
二、释字内容 |
三、抄写体例 |
四、增加解释 |
五、忌讳的使用 |
六、异文情况 |
第四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研究现状 |
一、喃字创造的研究 |
二、喃字发展的研究 |
三、喃字特点的研究 |
四、喃字古辞典研究 |
五、其他相关研究成果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内容与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南方名物备考》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有助于域外汉字研究 |
一、域外汉字与大陆汉字的比较研究 |
二、域外汉字史的研究 |
三、域外汉字典籍的整理研究 |
第二节 有助于喃字研究 |
一、喃字研究现状 |
二、喃字研究的价值 |
第三节 有助于汉越语言的比较研究 |
第三章 《南方名物备考》的编纂体例与语言特色 |
第一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编撰体例 |
一、体例思想溯源 |
二、按“以义聚类、类聚群分”排列部类 |
三、按“以义为纲,义近相次”排列词语 |
第二节 释义方法 |
一、同义词训释 |
二、义界 |
第三节 《备考》名物训诂内容与《尔雅》之比较 |
一、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 |
二、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 |
第四节 语言特色 |
第四章 《南方名物备考》文字研究 |
第一节 《南方名物备考》的收字与特点 |
第二节 《南方名物备考》中的汉字类型 |
一、汉字的来源 |
二、俗字 |
三、讹字 |
四、异体字 |
第三节 《南方名物备考》中的喃字 |
一、喃字的性质与界定 |
二、古喃字 |
三、新造喃字 |
四、喃字的形音义特点 |
第四节 从《备考》看汉字与喃字的关系 |
一、汉字在越南的传播 |
二、汉字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
第五章 《南方名物备考》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备考》收词特点 |
第二节 《备考》的词汇面貌及特点 |
一、单音词及其特点 |
二、双音词及其特点 |
三、复音词及其特点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汇分类 |
附录2 :喃字统计 |
附录3 :汉喃双语词典《南方名物备考》翻译版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探讨穆瑞(HJR Murray)于1913年《棋史》中针对象棋的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1913年穆瑞与他的《棋史》巨作 |
象棋是印度发明,并且由沿着古老的贸易路线传入中国 |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樗蒲 |
菲瑞德的报告:Haipien(?)/Haipiene(?)以及海德 |
波斯的棋跟周武帝有关?中国象棋起于波斯? |
宝应象棋,岑顺的故事和晁补之19*19象棋发明(Himly,1871) |
现今(穆瑞的年代)象棋简介 |
总结 |
历史的部分 |
象棋的认识 |
(9)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福州林浦林氏家族研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上篇: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研究 |
第一章 林浦林氏家族之渊源、世系与屋舍 |
第一节 林氏始祖入闽考 |
第二节 明代林氏家族世系研究 |
第三节 明代林氏宅第园林考 |
第二章 明清林浦林氏科举考论 |
第一节 关于林氏的戎籍问题 |
第二节 林氏家学之渊流探讨 |
第三节 射房林火奇一脉的科举人生 |
第三章 明代林浦林氏姻亲考 |
第一节 善择姻亲续书香 |
第二节 姻亲圈的维护与重组 |
第四章 林燫与嘉靖至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关系考 |
第一节 林燫与严嵩的关系 |
第二节 林燫与徐阶的关系 |
第三节 林燫与张居正的关系 |
下篇:明代福州林浦林氏文学研究 |
第五章 明清林浦林氏家族着作版本考 |
第一节 明清林氏家族着述考 |
第二节 明代林氏家族诗文集版本考异 |
第六章 林瀚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林瀚与茶陵派 |
第二节 林瀚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林瀚的制义文与古文创作 |
第七章 林庭机诗文研究 |
第一节 林庭机诗歌研究 |
第二节 林庭机古文研究 |
第八章 林燫诗文研究 |
第一节 林燫诗歌研究 |
第二节 林燫古文研究 |
第九章 林烃诗文研究 |
第一节 林烃与闽中诗派 |
第二节 《覆瓿草》的基本风貌 |
第三节 林烃奏疏文研究 |
第十章 明代林浦林氏家族文学观及其文学面貌 |
第一节 温柔敦厚的文学观 |
第二节 清新自然的诗风 |
结论 |
附录1 林浦行宫与南宋海上行朝 |
附录2 表 10:明清林浦林氏科第表 |
附录3 林浦林氏诗文辑佚 |
附录4 林瀚年谱 |
附录5 林庭机、林燫、林烃父子年表 |
附录6 东林宫保祠祠田表 |
附录7 图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10)《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疏证及相关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材料简介 |
第三节 传抄古文会意字的界定与判定 |
一、传抄古文会意字的界定 |
二、传抄古文会意字的判定方法 |
三、传抄古文会意字的整理原则 |
四、传抄古文的疏证方式 |
第二章 《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疏证 |
第一节 《传抄古文字编》第一卷会意字疏证 |
第二节 《传抄古文字编》第二卷会意字疏证 |
第三节 《传抄古文字编》第三卷会意字疏证 |
第四节 《传抄古文字编》第四卷会意字疏证 |
第三章 《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相关专题研究 |
第一节 《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与《说文解字》一至四卷相应会意字比较 |
一、《说文》正篆的形体整理方式 |
二、《传抄古文字编》(上)中会意字与相应小篆会意字构形比较 |
三、《传抄古文字编》(上)中会意字与相应小篆会意字的量化比较 |
第二节 《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字头下其他结构类型的文字研究 |
一、《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字头下的形声字 |
二、《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字头下的假借字 |
三、《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字头下出现的其他待考字形 |
四、《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字头下结构类型情况总结 |
第三节 《传抄古文字编》(上)字形变异现象研究 |
一、传抄古文字形变异的原因 |
二、《传抄古文字编》(上)中传抄古文字形变化现象释例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古文中的“红”与“黑”(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2]北宋七言古诗研究[D]. 郑韵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3]《髹饰录》载“彰髹”工艺考略[J]. 李京. 美术教育研究, 2020(24)
- [4]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5]《广六书通》古文通假研究[D]. 向兰平. 河南大学, 2020(02)
- [6]别称异名在古典诗词文中的运用研究[D]. 周光超.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7]汉喃双语词典《南方名物备考》字词研究[D]. 应垂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8]探讨穆瑞(HJR Murray)于1913年《棋史》中针对象棋的描述[A]. 方浩鉴. 中国象棋论丛(第1辑), 2019
- [9]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与文学研究[D]. 魏宁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传抄古文字编》(上)会意字疏证及相关专题研究[D]. 陈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