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社会课中的教学情境创设(论文文献综述)
张秋雨[1](2021)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研究》文中认为
赵菊红[2](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的颁布对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不言而喻。当前,数学课程的改革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层面取得一定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教学情境创设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情境创设在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研究却尚为空白,所以本文基于新课标要求将两者结合,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以教学情境创设为重点展开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线索方向,以便更好地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总体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目的与方法,并对数学核心素养、情境教学与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概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该部分从教学情境的各维度出发,对小学数学部级优课中的案例进行四维分析,为确定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分析要素奠定基础;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统计情况进行内容分析,归纳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势;在优级部课的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教师访谈挖掘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该部分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与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第四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创设模式。该部分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密切关系,结合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从模式涵义、情境创设的目标、原则、教学分析、实施方法、评价和流程七大方面初步探寻一种可能模式。第五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案例。该部分在情境创设模式的基础之上,具体从案例主题、数学教学分析、情境创设以及教学活动设计四大方面展开案例设计,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呈现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第六部分,结语。概述了本文的基本结论与前景展望。
冷旭[3](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部分青少年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怀疑,爱国热情减退,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课堂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变得格外重要。初中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优势。本文结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的要求,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推进。首先,本文对爱国主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习近平关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内涵以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调查《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课堂中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发掘与运用、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方法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三种策略。
梁芳芳[4](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求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塑造品格及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同时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要求:“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旨在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的引导下,通过探究与解决问题以获得相关知识。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却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使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方法,从四个部分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运用:第一部分,在梳理导论部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及实施流程。第二部分,阐释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三部分,采用课堂观察、课堂教学实施和问卷调查方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有所提升,但也存在情境创设脱离学生、提问方式、提问对象及类型较为固定、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缺乏有效性引导与针对性评价的问题。第四部分,紧紧围绕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反馈这几个环节提出: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多样化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实现问答双向“发声”;优化问题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提升课堂引导能力,做好课堂引导者;完善评价机制,开展有针对性评价的有效运用路径。本文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将理论分析和实践教学案例相结合,真实有效地打造一堂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真正动起来、乐起来。
高晓娜[5](2021)在《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提出,政治课教师情怀必须要深厚、视野必须要开阔,思维也必须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高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高中政治课教师责任重大。如何上好政治课,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情境教学法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情境教学法就是要依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学生实际生活体验为基础,去创设一个合适、贴切的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中(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优化案例的关键在于优化情境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情境素材的选取、创设与开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以下简称高中《经济与社会》)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所以本文将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与情境教学法紧密结合,探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本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从选题意义、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进行探讨。第二部分,通过前期大量文献的收集和查阅,对情境教学法的相关概念予以界定,总结情境教学法的特征,明确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而总结概括情境教学法在情境素材选择过程中的应用原则。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问题及原因。例如,教师在情境素材资源的选取上不够充分,情境创设具有局限性,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足,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等。究其原因,对情境素材资源的研究不足,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情境创设的能力不足,教学互动过程中未能充分营造情感氛围,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等。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对策,教师要整合与利用情境素材资源,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加强教学互动,完善情境教学法的科学评价体系等。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对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预设与构想。
郭艺[6](2021)在《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H小学第一学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时长或许只有几分钟,但它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课堂情境导入是多种课堂导入方法之一,该导入方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小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师营造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数学学习。有效的课堂情境导入是打开知识宝藏大门的钥匙。营造积极的课堂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阐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当前国内外有关数学情境导入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进行综合整理,总结出课堂情境导入的研究维度,恰当选取了研究样本,并从情境导入的目标、情境创设的类型、情境导入的实施以及情境导入的评价等方面调查了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存在的问题,包括导入认识模糊、导入语不明确、导入方法不当、导入内容脱离学生与教材、导入时间过长、师生缺乏互动。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专业知识与理念有待更新、缺乏反思交流,创新意识不足、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不足。基于此,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优化对策,包括:正确理解数学教学中情境导入的价值;加强情境导入知识与方法的学习研究;加强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境设计要体现数学的本质;创设情境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要体现连贯性,易于学生理解。希冀对小学一线教师的课堂情境导入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帮助。
孙梦梦[7](2021)在《基于情境教学法的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形态都发生了改变。线上学习成为疫情期间主要的学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程中,阅读课一直是一个教师们难以高效开展教学的难题。由于阅读题在汉语水平测试中题量大、占分较高,因此它成为了汉语水平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对外汉语学习中,留学生普遍认为阅读课较为枯燥沉闷,缺乏趣味性,汉语阅读材料偏难,留学生在学习中易产生畏难心理。加上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更是阻断了各国汉语学习者来华学习汉语的机会,因此对外汉语课堂也迅速由线下转为线上对外汉语课堂,为了保证阅读课在线上顺利开展,让学生提高汉语阅读能力,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线上汉语阅读课堂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基于情境教学法,对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法及课程类型做了一定的概述。其次,介绍了情境教学法、对外汉语阅读课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现状,并对情境教学法用于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再次,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理论支撑,借助《发展汉语·中级阅读课I》教材,展开线上中级汉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最后,就情境教学法更好的运用于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对教学设计及实施做了一定的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为线上阅读教学拓展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王清卓[8](2021)在《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设计》文中认为体验式教学法起源于二战期间的美国,科翰(Kurt Hahn)创办户外学校,以实境体验的方式培训年轻的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上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教育学创始人之一,杜威(Deway)提出“经验学习”理论,是体验式教学法理论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集“经验学习”理论之大成,提出体验学习模式即体验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体验式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体验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弱化学生抵触感,强调学生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中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本论文以《发展汉语中级口语Ⅱ》中《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从中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环节入手,以体验式教学法理论为指导,将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促进其心理机制均衡发展为教学目标,设计出科学严谨,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案,并通过对该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反思,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为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与方法、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及体验式教学法概述;第二部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的教学设计分析;第三部分,体验式教学法下《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教学设计;第四部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的反思。
俞彬慧[9](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高中历史图像史料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图像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它既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使用图像史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唯物史观的涵养、时空观念的落实、史料实证意识的渗透、历史解释能力的形成以及家国情怀的培育都有着一定的意义。虽然图像史料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图像史料的使用效果却与理想之中相差甚远,对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一线教师对图像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视角,结合调查结果和教学案例,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的运用进行研究。本文共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说明选题缘由,其次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述课题研究意义并对课题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论述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最后论述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图像史料的类型进行了归纳,并阐述了图像史料的价值。对于图像史料的价值,主要从图像史料在史学中的价值、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来进行展开论述。第三部分论述了图像史料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为图像史料教学指明方向,反之,图像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第四部分则是对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情况。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揭示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为后文高中历史教学图像史料运用策略提供基础。第五部分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图像史料运用的原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的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适度性原则。第六部分详细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图像史料运用的策略,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提出了四大策略。一是图像史料教学有效指导的策略,运用图像史料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辨析、解读图像史料;二是图像史料科学选用的策略,在选取图像史料时要明确图像史料的运用目的,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充分考虑学情;三是图像史料适时运用的策略,可在导入新课时、新课讲解时、课堂总结时、课堂练习时运用图像史料;四是借助图像史料构建历史教学情境的策略。针对不同的策略,结合相关教学案例加以阐述。最后为结语部分,对论文研究进行总结以及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
战庆瑀[10](2021)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在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中最重要的两个板块即阅读和写作,其中阅读又是写作的前提,也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必要条件。小学以听、说、读、写为主,而听、说、写的前提是能进行有效的输入,即读。在读的过程中正确理解题目,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采,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文章的创作,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读通常指学生的自读、跳读和精读,然而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如若无法正确掌握,往往效率过低,针对小学语文阅读这一现象,情境教学法出现了。情境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阅读的相关情境,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帮助老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难点,这一情境教学法是科学的有效的,值得各研究学者细细探究。本文通过探究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面临的现状和问题,从老师、学生、学校三方面对高年级阅读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情境单一化、缺乏对情境教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方面是阅读情境预设未贴合学生实际,学生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学校方面是用于阅读情境的资源不够丰富,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因而从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本文为了让情境教学法具有可实用性,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与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理论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从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提出了以下策略:教师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明确备课方向,在上课的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学生创造符合课堂内容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创建多元化课堂和趣味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点滴,丰富自身的课内课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对于学校来说,要关注对于教师群体的专业培训,帮助学生开创情境教学法的新形式,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校内多媒体素材的合理运用,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效率。在文章结尾部分,本文提出了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程当中去: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备课教材和校园环境,创造符合小学生高年级阅读的有关情境,保证学生和课堂的高度融合,创设趣味性学习环境。为了使教学情境法具有可操作性,本文在相关理论和策略的支撑之下,进行了教学案例分析。目的是为了提高情境教学的使用效率,希望本文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的探究能提供部分借鉴和参考意义。
二、浅议社会课中的教学情境创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社会课中的教学情境创设(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培养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
1.1.2 目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1.1.3 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1.2.2 情境教学的相关研究 |
1.2.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相关研究 |
1.3 核心概念 |
1.3.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
1.3.2 情境教学 |
1.3.3 情境创设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理论基础 |
1.5.1 情境认知理论 |
1.5.2 弗赖登塔尔再创造理论 |
1.6 研究目的 |
1.7 研究设计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7.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7.4 研究工具 |
1.7.5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1.7.6 研究伦理 |
2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 |
2.1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四维分析 |
2.1.1 维度一:教学情境类型多样性 |
2.1.2 维度二:教学情境作用多元化 |
2.1.3 维度三:教学情境呈现方式丰富性 |
2.1.4 维度四:教学情境主题的指向性 |
2.2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内容分析 |
2.2.1 情境类型:以生活与活动情境为主,其他学科情境较少 |
2.2.2 情境作用:各环节均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2.2.3 情境呈现方式:多以图片呈现,缺少实验模拟 |
2.2.4 情境主题性:零散化情境较多,主题情境较少 |
2.2.5 情境片段次数:创设单个情境较多 |
2.2.6 情境工具:多媒体使用比例较大 |
2.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势 |
2.3.1 情境表征方式丰富多样,提升教学效果 |
2.3.2 情境类型创设典型,强调真实生活与活动情境 |
2.3.3 情境效用提升,注重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 |
2.3.4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教学方式 |
2.3.5 教学工具巧妙引用,优化课堂效率 |
2.4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
2.4.1 教师缺乏相关理论认知,脱离核心素养的要求 |
2.4.2 期望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部分素养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
2.4.3 情境创设缺乏连贯化,教学内容与任务断层 |
2.4.4 综合情境创设较少,缺乏跨学科综合应用 |
2.5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分析 |
2.5.1 教学情境创设新理念难以突破原有观念的限制 |
2.5.2 部分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技能有所缺失 |
2.5.3 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的参与度有所忽视 |
2.5.4 教学资源有限,教师缺乏相关培训 |
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
3.1 强化教师情境教学理论素养,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3.2 优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丰富情境素材的来源 |
3.3 结合教学内容与任务,创设连贯化的主题情境 |
3.4 注重跨学科综合应用,优化情境创设 |
3.5 灵活运用教学工具,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3.6 深挖情境创设的效用机制,瞄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
4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模式 |
4.1 模式的涵义 |
4.2 情境创设目标 |
4.3 情境创设原则 |
4.3.1 生活性原则 |
4.3.2 针对性原则 |
4.3.3 连贯性原则 |
4.3.4 主体性原则 |
4.3.5 整合性原则 |
4.4 情境创设教学分析 |
4.4.1 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
4.4.2 学生学习需要分析 |
4.4.3 学生特征分析 |
4.4.4 学习内容分析 |
4.4.5 教学重难点分析 |
4.4.6 教学目标分析 |
4.4.7 教学资源分析 |
4.5 情境创设方法 |
4.6 情境创设评价 |
4.7 情境创设一般流程 |
5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案例 |
5.1 案例主题 |
5.2 数学教学分析 |
5.2.1 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
5.2.2 学生学习需要分析 |
5.2.3 学生特征分析 |
5.2.4 学习内容分析 |
5.2.5 教学重难点分析 |
5.2.6 教学目标分析 |
5.2.7 教学资源分析 |
5.3 情境创设 |
5.4 教学活动设计 |
6 总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爱国主义概念界定 |
二、爱国主义教育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内涵 |
一、坚持立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面向世界的爱国情怀 |
二、聚集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三、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
第三节 《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 |
二、《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意义 |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初中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及问卷信息 |
一、调查设计 |
二、问卷及信息 |
第二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从过程看教师重视初中学生爱国情感体验 |
二、从结果看爱国主义教育对初中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教师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缺乏时代解读 |
二、一些教师重理论说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
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形式不丰富 |
第四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部分教师不够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
二、部分教师对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挖掘不够 |
三、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四、受到其他教学条件的限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发掘与运用策略 |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
二、适当补充教材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第二节 《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方法选择策略 |
一、问题教学法 |
二、情境教学法 |
三、榜样引导示范法 |
第三节 《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策略 |
一、家校合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
二、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
1.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内涵 |
2.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特征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发现学习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
1.情境创设 |
2.提出问题 |
3.探究问题 |
4.解决问题 |
5.评价反馈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 |
1.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 |
2.改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 |
3.符合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 |
(二)高中思想政治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的可行性 |
1.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自身特点提供了可行性 |
2.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性 |
3.网络技术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现状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现状调查 |
1.调查的准备 |
2.调查的实施 |
3.调查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取得的成效 |
1.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
2.学生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明确 |
3.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
1.情境创设:部分情境创设脱离学生生活 |
2.提出问题:提问方式、对象及类型较为固定 |
3.探究问题: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
4.解决问题:部分教师缺乏有效性引导 |
5.评价反馈:部分教师缺乏针对性评价 |
(四)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难度较大 |
2.学生问题意识薄弱 |
3.教师课堂提问能力不足 |
4.教师课堂引导意识不强 |
5.既有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有效运用路径探寻 |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多样化情境 |
1.直观型情境 |
2.探究型情境 |
3.启发型情境 |
4.合作型情境 |
(二)培养问题意识,实现师生问答双向“发声” |
1.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想问”提供动力 |
2.给予思考时间,为学生“能问”提供保障 |
3.保护求知欲,为学生“敢问”提供支撑 |
4.营造提问氛围,为学生“会问”提供条件 |
(三)优化问题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参与 |
1.优化课前导入环节的问题设计 |
2.优化新课讲授环节的问题设计 |
3.优化课堂小结环节的问题设计 |
(四)提升课堂引导能力,做好课堂引导者 |
1.转变教师角色 |
2.提升专业素养 |
3.加强教学反思 |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开展多元化评价 |
1.评价主体多元化 |
2.评价标准多元化 |
3.评价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调査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情境教学法的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一)情境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
1.教学情境 |
2.情境教学法 |
(二)情境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
1.情境教学法具有真情实感性 |
2.情境教学法具有生动形象性 |
3.情境教学法具有启发暗示性 |
(三)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选用情境素材的基本原则 |
1.科学性原则 |
2.契合性原则 |
3.简约化原则 |
(四)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学习动机理论 |
二、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1.情境素材资源选取不充分 |
2.情境创设具有局限性 |
3.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足 |
4.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
(二)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对情境素材资源的研究不足 |
2.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情境创设的能力不足 |
3.教学互动过程中未能充分营造情感氛围 |
4.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评价体系设置不够科学 |
三、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对策 |
(一)整合与利用情境素材资源以丰富情境教学内容 |
1.梳理教学内容以贴合学生生活实际 |
2.创设典型情境以明确教学情境主题 |
3.建立情境教学资源库以完善情境素材资源 |
(二)提升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以提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水平 |
1.加强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 |
2.深化情境教学法理论的理解 |
3.强化教学总结与教学反思 |
(三)加强教学互动以营造学生的情感体验氛围 |
1.教学目标要专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2.教学设计要体现生活性与思辨性的统一 |
3.教学表达要加大情感氛围的投入 |
(四)完善情境教学法的科学评价体系 |
1.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
2.确保教学评价能够凸显学科的价值引领 |
3.实现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的科学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政治课教师在《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认识及运用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 C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 |
致谢 |
(6)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H小学第一学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数学教学情境内涵研究 |
(二) 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研究 |
(三) 既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观点陈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主要观点陈述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情境导入的类型 |
三、理论基础 |
四、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教学价值 |
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 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
(二) 访谈对象和课例的选取 |
(三) 调查的实施 |
二、调查结果 |
(一) 情境导入的认识 |
(二) 情境导入的目标 |
(三) 情境导入的类别 |
(四) 情境导入的实施 |
(五) 情境导入的评价 |
(六) 情境导入的效果 |
第三章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 课堂情境导入方向不明确 |
(二) 课堂情境导入方法不当 |
(三) 课堂情境导入内容脱离学生与教材 |
(四) 课堂情境导入时间过长 |
(五) 课堂情境导入过程师生缺乏互动 |
二、原因分析 |
(一) 专业知识与理念有待更新 |
(二) 缺乏反思交流,创新意识不够 |
(三)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不足 |
第四章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优化对策 |
一、加强情境导入知识与方法的学习研究 |
(一) 明确导入目的 |
(二) 吸取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提高自身课堂导入水平 |
二、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灵活选择导入方式 |
三、创设情境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经验 |
(一) 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特点 |
(二) 导入设计应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
四、灵活安排导入时间 |
(一) 充分运用言语表达 |
(二) 巧妙利用肢体语言 |
五、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学位论文 |
期刊类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基于情境教学法的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关于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线上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的问题阐释 |
一、基于情境教学法的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概述 |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
(二)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概述 |
(三)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概述 |
二、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特点及情境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一)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特点 |
(二)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的特点 |
(三)情境教学法用于线上中级阅读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三、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一)情境要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吻合 |
(二)设计适合教学对象的情境 |
(三)创设符合线上教学条件的情境 |
第三章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案例——《发展汉语·君子之交淡如水》 |
一、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
(一)教材分析 |
(二)线上教学平台分析 |
(三)教学对象分析 |
(四)教学目标分析 |
(五)教学内容分析 |
(六)教学重难点分析 |
二、 《君子之交淡如水》线上教学设计 |
(一)课堂情境导入 |
(二)教授新课 |
(三)巩固练习 |
第四章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反思 |
一、教学设计的优点 |
(一)活跃课堂氛围 |
(二)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
(三)知识拓展空间大 |
(四)线上教学资源共享 |
二、存在的不足 |
(一)易忽视知识的掌握效果 |
(二)创设情境不够合理 |
(三)教法单一 |
(四)线上教学平台不成体系 |
三、针对本设计的教学建议 |
(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
(二)增强语境意识 |
(三)创设合理的情境 |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
(五)优化线上教学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体验式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方面的相关研究 |
(三)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课中的相关研究 |
四、体验式教学法概述 |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起源 |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
(三)体验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
第二章 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的教学设计分析 |
一、教学要素分析 |
(一)教材分析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三)教学目标分析 |
(四)教学内容分析 |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
二、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原则 |
(一)“导入”设计原则分析 |
(二)“讲授”设计原则分析 |
(三)“操练”设计原则分析 |
第三章 体验式教学法下《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
一、 《当“慢”成为难得的奢侈》教学设计 |
(一)复习及导入设计 |
(二)讲练新内容设计 |
(三)操练新内容设计 |
二、 《其实,我早就有这个愿望》教学设计 |
(一)复习及导入设计 |
(二)讲练新内容设计 |
(三)操练新内容设计 |
三、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
(一)复习及导入设计 |
(二)讲练新内容设计 |
(三)操练新内容设计 |
第四章 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的反思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情境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不够紧密 |
(二)学生参与情境体验活动不够积极 |
(三)教师对活动的指导不够灵活 |
(四)教师对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待深化 |
二、相应的解决对策 |
(一)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符合时代的教学情境 |
(二)增强教学情境设置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
(三)创造和谐、主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互动与沟通 |
(四)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适应教师课堂地位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高中历史图像史料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
2.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3.历史学科史料形式多样性的特质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1.史料 |
2.图像史料 |
3.学科核心素养 |
4.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五)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有意义学习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 |
2.调查研究 |
3.案例研究 |
(七)创新之处 |
二、图像史料的类型与价值 |
(一)图像史料的类型 |
1.根据图像史料的形式分类 |
2.根据图像史料的内容分类 |
(二)图像史料的价值 |
1.图像史料在史学中的价值 |
2.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图像史料教学的关系 |
(一)学科核心素养为图像史料教学指明方向 |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2.以历史思维培育为引领 |
3.以培养历史问题意识为导向 |
(二)图像史料教学有利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1.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涵养 |
2.有利于时空观念的落实 |
3.有利于史料实证意识的渗透 |
4.有利于历史解释能力的形成 |
5.有利于家国情怀的培育 |
四、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二)调查结果 |
1.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
2.关于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三)高中历史教学图像史料运用存在问题剖析 |
1.学生读图能力欠缺 |
2.教师缺乏对图像史料的深入研究 |
3.教师对于图像史料的选取与运用不够严谨 |
4.教师对学生解读图像史料的指导不足 |
五、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典型性原则 |
(三)启发性原则 |
(四)适度性原则 |
六、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
(一)图像史料教学有效指导的策略 |
1.教会学生搜集图像史料的方法 |
2.指导学生形成整理与辨析图像史料的能力 |
3.强化对图像史料解读的技能指导 |
(二)图像史料科学选用的策略 |
1.明确图像史料的运用目的 |
2.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
3.紧密联系学情 |
(三)图像史料适时运用的策略 |
1.新课导入时直观展示 |
2.新课讲解时适时融入 |
3.课堂总结时有效呈现 |
4.课堂练习时适度运用 |
(四)运用图像史料构建历史教学情境的策略 |
1.运用图像史料创设问题的情境 |
2.运用图像史料创设社会生活的情境 |
3.运用图像史料创设历史探究的情境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运用状况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2 《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运用状况调查问卷》(教师) |
致谢 |
(10)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
1.研究综述 |
2.创新之处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理论基础 |
2.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小学高年级 |
2.语文阅读教学 |
3.情境教学 |
4.阅读情境教学 |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教学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调查的具体实施 |
(二)问卷数据的处理 |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
1.教师方面 |
2.学生方面 |
3.学校方面 |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问题成因分析 |
(一)教师方面 |
1.教师对阅读情境的认知误区 |
2.教师的阅读情境设计不充分 |
3.阅读情境的预设未贴合实际 |
4.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学生方面 |
1.学生知识储备欠缺 |
2.学生生活体验不足 |
(三)学校方面 |
1.学校教研活动实效性需要提高 |
2.学校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策略 |
(一)教师方面 |
1.教师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 |
2.明确备课方向,合理的运用教参和教材 |
3.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情境 |
4.了解学生特点和需要 |
5.创建多元化的阅读情境课堂 |
6.教师自身以“情”动“情” |
(二)学生方面 |
1.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
2.关注生活,丰富生活体验 |
(三)学校方面 |
1.重视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
2.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的实践与探索 |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的实施途径 |
1.创设富有针对性的言语实践情境 |
2.创设师生情感高度融合的情境 |
3.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案例 |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实施的效果分析 |
1.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
2.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
3.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
4.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三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调查问卷(学校) |
致谢 |
四、浅议社会课中的教学情境创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研究[D]. 张秋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赵菊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冷旭.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研究[D]. 梁芳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高中《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研究[D]. 高晓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H小学第一学段为例[D]. 郭艺. 扬州大学, 2021(09)
- [7]基于情境教学法的线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D]. 孙梦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设计[D]. 王清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高中历史图像史料教学研究[D]. 俞彬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研究[D]. 战庆瑀.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