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专业平台 突出个性发展——金陵科技学院艺术类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张民生[1](2021)在《“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南艺文脉源远流长,中国画教学思路贯穿其中,是为文脉的核心。民国伊始,刘海粟本着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画的历史担当,所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救国救民”为办学初心,以“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为办学目的,以“不息的变动”为办学精神,以“美育”“闳约深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其中蕴含的“本质性”“灵活性”“学术性”这三个特点奠定了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继而,上海美专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形成了“中国画本体探究”“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三个特点,标志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建国以来,中国画教学思路虽然一方面不断根据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经济、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但仍坚守上海美专的传统并灵活的予以变通,众多名师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因而产生了“南艺风格”,是为教学成果。简而言之,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是持纯粹学术眼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研究中国画本质,以开中国画之新机运。学术性、灵活性、本质性是其特点,“持经达变”是为精炼的概括。
周媛媛[2](2020)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人才培养策略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汉语热”的背景下,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国际汉语教育教学及汉语言文化传播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且招生人数在逐年扩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热门的新兴专业,市场需求与就业比例失调、人才培养力度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成为阻碍该专业发展的显着性问题。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生所在的就业单位为调查对象,分析该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以及就业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反馈,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原则,从社会市场需求出发,结合本学院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本文主要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板块。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业去向统计分析。分析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届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统计出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与云南师范大学整体的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相比较,分析其存在的差距和原因。第二部分,调查问卷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和《用人单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反馈调查问卷》两份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反馈情况。第三部分,以就业去向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从社会市场、学校教育、学生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的因素。第四部分,基于第三部分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结合本人对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思考,针对社会方面的专业/学科定位、专业宣传、职业体系建设;学校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设置、实践管理、就业指导;学生方面的专业的准确认知、知识技能的提高、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提出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改进建议,并展望本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李艺璇[3](2020)在《“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 ——以独立设置艺术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新型民营艺术机构开始涌现,艺术市场、艺术消费逐渐扩大,剧院团、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艺术机构日趋繁荣,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对于具有专业素养“艺术的管理者”需求量逐渐增多。同时,欧美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发展逐渐成熟,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开始着手对于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的建设。1987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第一批“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管理”专业的学生入校,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对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摸索和创新。在短短的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艺术管理已然形成了艺术类院校为主,综合类、文科类院校共同发展,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完成,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者、教师,积累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来讲艺术管理学科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2011年,艺术管理学科的合法化身份被确认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者探索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2017年,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做了新的界定,同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宏观发展层面对于学科建设的要求和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本研究首先梳理国内艺术管理学科的现实语境,并选取四所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进行研究,从中分析出目前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困境和原因,分析“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要求,从而对“双一流”背景下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冠男[4](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叶沅笙[5](2020)在《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专业教育的上层建筑,决定并指导着教学活动的进行。进入二十一世纪,媒介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尤其是两微一端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媒体生态格局,传统的课程设置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出调整甚至改变。在中国知网上以体育新闻为关键字检索共有1251篇论文,其中体育新闻专业共有论文95篇,对于体育新闻专业教学改革中涉及课程设置改革研究较少,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如何与时代保持一致,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体育新闻专门人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如何让培养的人才适应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市场的变化,应该对现有的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体育新闻专业作为融合性的跨学科专业,同时具备新闻传播学实践性强的学科特色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不仅要建设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且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本文选取8所中国高校和5所美国高校的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冀望能对我国体育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概述。首先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其次,在系统梳理中美体育新闻专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评价,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对比中美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其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性课程等方面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中国重视思政,美国追求博雅;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国专业性较强,美国跨学科性较强;在实践环节中,中国采用阶段性实习且平台较窄,美国实施交替性实习且平台较广。第三部分通过对中美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发展的现实社会环境及需求,提出完善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第一,转变人才评价标准,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人才;第二,立足体院课程资源现状,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第三,完善核心课程设置,健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要素。
侯一凡[6](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金宇[7](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文中指出“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实践,其目的在于培养面向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使命,也应积极进行新工科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优化和改进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符合新工科发展背景的农业工程人才,必须加强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同时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相关教师、学科负责人、学生等进行访谈以了解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并对比所选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方案,发现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目标定位与行业和职业契合度有待提高、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待加强、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学科交叉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质量,研究对最早设立农业工程相关院系及专业的美国的农业工程发展历程及两所高校的具体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发现其农业工程已向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转变,课程体系建设有人文社科类课程比重较大、学科内涵丰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等特点。结合国内现状研究和国际经验借鉴,研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在课程目标上,要以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向为导向,以学校发展定位与区位发展优势为着力点,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综合制定农业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上,要通过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提高内容前沿性,通过搭建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等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结构维度,一是要推进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二是要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在课程评价维度,要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王甲昌[8](2020)在《甘肃省高校舞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同年,普通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促使诸多高校先后设置了舞蹈本科专业。然而,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舞蹈本科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以及教育制度等都尚未形成系统的保障体系,很多普通高校中的舞蹈本科专业建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2011年,艺术学独立,为舞蹈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目前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仍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建构,为宏观层面把握高等院校舞蹈本科专业相关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本文从甘肃省高校舞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入手进行研究,了解当前甘肃省本科院校舞蹈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同时进行理论建构,并为其它省份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课程体系主要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及其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宏观的专业设置,涉及高等教育的学科及专业;二是指中观的课程体系,涉及某一专业内部课程体系的问题;三是指微观的教材体系,是某专业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本文从中观的体系入手,探讨甘肃省高校舞蹈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学校(院)和师生两个层面11个维度,针对甘肃省7所高校的舞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现状研究与分析。首先,对7所高校舞蹈本科专业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类型、课时比例、课程学分的比例等进行比较研究。其次,对7所高校舞蹈专业的老师、学生分别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主要从人才培养定位;生源结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课程管理制度等方面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最后,针对现存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弥补制约课程体系建构的短板等六个方面,对甘肃省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对策。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贾韬[10](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二、构建专业平台 突出个性发展——金陵科技学院艺术类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专业平台 突出个性发展——金陵科技学院艺术类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1、选题缘由 |
2、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及关键词 |
1、选题范围 |
2、关键词阐释 |
三、研究现状 |
1、专着与论文 |
2、档案与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历程 |
第一节 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
一、课程的逐步设置(1912-1919) |
二、专业的创办与发展(1920-1937) |
三、全面抗战中的艰苦办学(1937-1945) |
四、教学的调整(1946-1952) |
第二节 华东艺专、南京艺专时期(1952-1959) |
一、专业的取消(1952 年第一学期) |
二、课程的逐步恢复(1952 年第二学期—1958) |
第三节 南艺初期(1959-1966) |
一、教学秩序的逐步恢复(1959-1964) |
二、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4-1966) |
第四节 社会运动时期(1966-1976) |
一、教学的混乱(1966-1971) |
二、教学秩序的短暂恢复(1972-1973) |
三、教学再次受到“左倾”政治的冲击(1974-1976)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1977-至今) |
一、教学本质的回归(1977-1978) |
二、教学本质的新生(1979-1999) |
三、教学本质的发展(2000-至今) |
小结 |
第二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刘海粟办学初心和办学目的本质性 |
一、“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
二、“救国救民” |
三、“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 |
第二节 刘海粟办学精神的灵活性 |
一、“不息的变动”产生与保障 |
二、“不息的变动”具体措施 |
第三节 刘海粟办学原则的学术性 |
一、“美育” |
二、“闳约深美” |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
小结 |
第三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中国画本体探究 |
一、特点:气韵、写意、笔墨 |
二、画理:六法 |
第二节 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 |
一、师资:“学术自由”契合“海派无派” |
二、课程:“兼收并蓄”之中“突出国画” |
第三节 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 |
一、深究传统并力主创新 |
二、绘画实践结合史论研究 |
三、强调写生 |
四、重视文化修养 |
小结 |
第四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流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初变(1952-1966) |
一、新中国文艺政策主导中国画教学思路 |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画教学思路的融合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二节 社会运动时期的再变(1966-1976) |
一、“政治统帅教学” |
二、“政治统帅”下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思路的短暂恢复 |
三、“左”倾的回潮 |
四、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1977-1999) |
一、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次调整 |
二、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再次调整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2000-至今) |
一、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 |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明确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教学的“合”与“分” |
一、开始于“合” |
二、中途之“分” |
三、再次相“合” |
第二节 “分科教学”与“一专多能” |
一、“分科教学” |
二、“一专多能” |
第三节 临摹、写生、创作阶段性教学 |
一、逐步形成 |
二、成熟 |
三、发展 |
第四节 首重创作 |
一、“创作”的由来及本义 |
二、以创作课为中心 |
小结 |
第六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个案体现 |
第一节 人物画专业名师 |
一、沈涛的教学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 |
二、王孟奇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二节 山水画专业名师 |
一、张文俊的学画路径、创作追求和创作 |
二、方骏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三节 花鸟画专业名师 |
一、陈之佛的学术研究、研习体会和创作 |
二、谢海燕的学术研究、教育纲领和创作 |
三、陈大羽的学术研究、教学主张和创作 |
第四节 美术史论名师 |
一、郑午昌的学术研究、学画路径和创作 |
二、俞剑华的学术研究、教学方法和创作 |
三、温肇桐的学术研究 |
四、罗尗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
小结 |
第七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教学成果 |
第一节 教学体系 |
一、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
二、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
三、教学体系思辨 |
四、代表性院校教学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课程体系的四个阶段 |
二、人物画课程体系 |
第三节 “南艺风格” |
一、逐步形成 |
二、深化 |
三、特点 |
第四节 培养的杰出人才 |
一、两个时期的人才 |
二、特点:和而不同、一人一貌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大事记 |
二、南艺中国画专业学习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主要参考书目 |
二、主要参考论文 |
三、档案资料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人才培养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成果导向教育 |
二、完全学分制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 |
二、成果评述 |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 |
第一节 2014届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去向 |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二、就业去向分布 |
三、就业地区分布 |
四、就业质量分析 |
第二节 2014届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分别就业去向 |
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
二、201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
三、2016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
四、2017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
五、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
第三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二节 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本科毕业生调查问卷分析 |
二、用人单位调查问卷分析 |
第四章 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市场因素 |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 |
二、专业宣传不到位 |
三、市场需求不平衡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因素 |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
二、培养力度不到位 |
三、就业指导不完善 |
第三节 学生个人因素 |
一、对专业了解不够清晰 |
二、对知识技能掌握不够扎实 |
第五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优化建议 |
第一节 社会方面 |
一、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及学科定位 |
二、客观宣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
三、完善汉语国际教育职业体系 |
第二节 学校方面 |
一、以需求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
二、破除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 |
三、完善选课制度,科学设置课程 |
四、明确教学实践要求,加强实践管理 |
五、完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 |
第三节 学生方面 |
一、认真了解专业,避免盲目报考 |
二、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
三、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谋业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问卷Ⅰ |
附录 B 问卷Ⅱ |
附录 C 访谈提纲 |
附录 D 访谈记录(1) |
附录 E 访谈记录(2) |
附录 F 访谈记录(3) |
附录 G 访谈记录(4) |
附录 H 访谈记录(5) |
附录 I 访谈记录(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 ——以独立设置艺术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1)国家大力推动学科建设 |
(2)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
(3)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 |
(4)现实中对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研究 |
2.关于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难点 |
1.核心概念界定 |
(1)“双一流建设” |
(2)学科 |
(3)艺术管理学科 |
(4)学科建设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现实语境 |
(一)中国艺术管理发展史 |
(二)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发展阶段 |
1.积极探索阶段(1980-1999) |
2.稳步发展阶段(2000-2010) |
3.升级转型阶段(2011-至今) |
(三)我国艺术类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衍变 |
二、我国艺术类高校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
(一)中央美术学院 |
(二)北京舞蹈学院 |
(三)中国戏曲学院 |
(四)中国音乐学院 |
三、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审思 |
(一)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归结 |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 |
2.尚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 |
3.师资力量欠缺,师生配比不均衡 |
4.本土化教材不足,专业发展缺乏内动力 |
(二)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
1.我国艺术管理起步较晚,学科建设底子较为薄弱 |
2.长期挂靠其他学科,学科定位不明晰 |
3.传统教育模式阻碍教学形态创新型发展 |
四、“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的路径选择 |
(一)“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的内涵分析 |
(二)“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内涵分析 |
(三)“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
1.国家层面重视 |
2.新时期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 |
(四)“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对于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要求 |
1.划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边界 |
2.立足本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
3.国际眼光,融汇世界优秀高等教育理念 |
(五)艺术类高校建设“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的路径选择 |
1.将“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 |
2.提高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 |
3.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团队的质量与数量 |
4.加大艺术学科课程占比,将中国管理思想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 |
5.加强对于教材的使用和建设 |
6.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
7.搭建学科平台,助力学科建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学系系主任周青访谈记录 |
附录二: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与管理系系主任于建刚访谈记录 |
附录三: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系主任陈楠访谈记录 |
作者简介 |
(4)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理论 |
2.1.2 体育新闻专业 |
2.1.3 课程设置 |
2.2 国内体育新闻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2.3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的研究现状 |
2.3.1 对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研究 |
2.3.2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问题的研究 |
2.3.3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办学培养模式的研究 |
2.3.4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2.3.5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
2.4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研究状况 |
2.5 文献评价 |
2.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6.1 研究目的 |
2.6.2 研究意义 |
2.6.2.1 对体育新闻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
2.6.2.2 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及意义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4 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
4.1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
4.1.1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 |
4.1.2 美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 |
4.1.3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差异分析 |
4.1.3.1 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差异 |
4.1.3.2 培养目标功能导向的差异 |
4.1.3.3 培养目标表述方式的差异 |
4.1.3.4 培养目标表现形式的差异 |
4.2 中美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比较分析 |
4.2.1 我国体育新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2.1.1 通识教育、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设置 |
4.2.1.2 专业类课程的设置 |
4.2.1.3 实践课程的设置 |
4.2.1.4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
4.2.1.4.1 突出体育特色 |
4.2.1.4.2 重视提高学生的国际信息传播能力 |
4.2.1.4.3 新媒体课程应变力不足,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
4.2.1.4.4 跨学科性弱,融合性课程较少 |
4.2.1.4.5 重视思想政治课程,通识教育学科知识面较窄 |
4.2.2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2.2.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
4.2.2.2 专业课程设置 |
4.2.2.3 专业任选课程设置 |
4.2.2.4 实践活动设置 |
4.2.2.5 结业课程设置 |
4.2.2.6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
4.2.2.6.1 “大学科”的通识教育与“小众化”的专业教育相结合 |
4.2.2.6.2 以新闻学和体育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渗透和拓展 |
4.2.2.6.3 新媒体相关课程理论与技术并重 |
4.2.2.6.4 结业课程设置灵活 |
4.2.3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
4.2.3.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中国重视思政,美国追求博雅 |
4.2.3.2 专业课程设置对比:中国专业性较强,美国跨学科性较强 |
4.2.3.2.1 必修课程设置对比:中国课程重实务,美国课程重思维 |
4.2.3.2.2 选修课程设置对比:中国课程设置模块化,美国课程设置自由化 |
4.2.3.3 实践环节设置对比:中国阶段性实习且平台较窄,美国交替性实习且平台较广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转变人才评价标准,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人才 |
5.2.1.1 培养目标以“思维与能力并重”为功能导向 |
5.2.1.2 培养目标以“个人与社会融合”为价值取向 |
5.2.2 立足体院课程资源现状,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 |
5.2.2.1 提升通识教育课程地位,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 |
5.2.2.2 丰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多渠道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
5.2.2.3 完善通识教育评价标准,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作用 |
5.2.3 完善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健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要素 |
5.2.3.1 完善知识要素:增加融合性课程和教学实践 |
5.2.3.2 重视素质要素:健全专业素质类课程 |
5.2.3.3 协调能力要素:注重实践和鼓励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
6 结语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6)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1.1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 |
1.1.2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
1.1.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现实流弊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存问题研究 |
1.3.2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1.3.3 国外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经验借鉴研究 |
1.3.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研究 |
1.3.5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思想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工科 |
2.1.2 课程、课程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 |
2.1.3 农业工程与农业工程类专业 |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 |
2.2.1 高校课程发展的相关论述 |
2.2.2 相关课程论 |
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问卷调查 |
3.1.1 调查样本选取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设计 |
3.1.4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 半结构访谈 |
3.2.1 访谈对象 |
3.2.2 访谈内容 |
4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4.1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调研总体情况 |
4.2 课程体系建设各维度情况分析 |
4.2.1 课程目标维度 |
4.2.2 课程内容维度 |
4.2.3 课程结构维度 |
4.2.4 课程组织与安排维度 |
4.2.5 课程实施维度 |
4.2.6 课程评价维度 |
4.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研小结 |
5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5.1 课程目标定位与学生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高 |
5.2 专业课程内容更新缓慢,课程内容前沿性有待加强 |
5.3 课程设置未突破学科壁垒,学科间交叉渗透不足 |
5.4 通识选修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
5.5 院校两级实践课程安排比重存在偏差,实践课程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
5.6 考试在课程评价中占据绝对主导,评价方式稍显单一 |
6 国外农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1 美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 |
6.2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
6.2.1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
6.2.2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学分设计 |
6.3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
6.3.1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
6.3.2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学分设计 |
6.4 美国高校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 |
6.4.1 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工程认证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
6.4.2 注重国际化素养培养 |
6.4.3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比较大 |
6.4.4 重视数、理、化等基础科学知识的教学 |
6.4.5 学科内涵丰富,专业课程知识面广 |
6.4.6 专业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态势 |
6.4.7 小结 |
7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思考 |
7.1 课程目标维度 |
7.1.1 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与行业发展现状 |
7.1.2 课程目标定位 |
7.2 课程内容维度 |
7.2.1 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 |
7.2.2 加强学院合作和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搭建,推进跨学科课程发展 |
7.2.3 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丰富学科内涵 |
7.3 课程结构维度 |
7.3.1 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 |
7.3.2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 |
7.4 课程评价维度 |
7.4.1 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
8 结语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
附录B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满意度调查 |
附录C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8)甘肃省高校舞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的诸项要素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范围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有关课程的研究 |
二、本科艺术课程体系的现状研究 |
三、本科舞蹈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研究 |
四、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的课程理论 |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程体系建构 |
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 |
第五章 甘肃省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调查 |
一、7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访谈结果的归整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定位 |
二、课程结构 |
三、课程内容 |
四、课程管理 |
五、制约因素 |
第七章 甘肃省高校舞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思考 |
一、明晰目标定位——建构课程体系的立足点 |
二、合理调整结构——建构课程体系的衔接点 |
三、丰富内容选择——建构课程体系的着力点 |
四、深化课程实施——建构课程体系的支撑点 |
五、强化课程评价——建构课程体系的平衡点 |
六、弥补制约短板——建构课程体系的保障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甘肃省高校舞蹈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甘肃省高校舞蹈学院(系)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甘肃省高校舞蹈学院(系)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四、构建专业平台 突出个性发展——金陵科技学院艺术类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D]. 张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人才培养策略探析[D]. 周媛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 ——以独立设置艺术院校为例[D]. 李艺璇.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0)
- [4]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5]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 叶沅笙.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6]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D]. 金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甘肃省高校舞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研究[D]. 王甲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1)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