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港澳大珠三角城市圈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凤,罗启轩,钟秉林[1](2021)在《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文中研究表明长三角经济带是中国区域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构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吸引力与竞争力是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撑。21世纪以来,在政府、市场、高校多元主体驱动下,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迈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从2013-2019年数据来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川渝陕四大高等教育集群中,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体量最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势领先,多项指标保持较高增速。但同时,随着国家区域均衡战略的实施和地方教育投入的增加,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指标增长呈现出新的态势,虽然依然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资源集聚优势和科研创新增速有所减弱和放缓,省际资源差异明显,成为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既需要发挥区域和三省一市高等教育资源差异优势,也需要补齐短板,以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助力。
冯冬[2](2020)在《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协同减排效应》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城市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7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城市能源消费。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是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因此分析城市群碳排放问题对于中国实现减排目标意义重大。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碳排放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08年至201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构建考虑公平性与效率性原则的减排潜力指数分析了其减排潜力。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差异明显,从总体表现来看,京津冀城市群总体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呈现波动上升变化,京津冀城市群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呈现出相对平稳且略有增长的态势。从个体来看,北京、保定两个城市减排潜力指数较低,减排空间较小;唐山的减排潜力指数最高,减排空间巨大,考虑减排潜力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可以将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分为四类。根据上述结果对未来京津城市群碳减排工作提供相应对策建议。(2)基于STIRPAT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根据回归结果,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正U型”的曲线关系,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人口总量与碳排放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能源强度对于碳排放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较于产业结构,能源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及关联关系进行探讨,并通过构建协同碳减排效应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减排效应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形态,北京、天津在碳排放空间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位置,而其他城市在碳排放空间网络中则处于弱势地位。京津冀城市群的碳减排协同效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态势,整体协同水平仍存在着很大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机制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协同减排实施路径。
卢玉华[3](2019)在《广州“国际大都市”城市定位的发展历程探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州经过调研和酝酿,将建设国际大都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并将其写入五年规划和党代会报告。其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广州的城市发展定位有所变化,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逐渐淡化。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启了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征程,及至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广州得以在更高水平上,开启了"广州大都市区"的建设步伐。
王奥[4](2019)在《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的协同治理是区域问题治理的重要手段。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合作是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本文以1986-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合作数据为基础,使用内容分析法描述和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协调治理的政策现状,借鉴政策网络研究中的组织科学理论、政策科学理论和政治科学理论,主要使用事件序列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京津冀大气协作治理政策网络中的文本关系、具体行动执行关系、参与者互动方式等;下一步将收集到的京津冀大气污染数据进行可视化的操作分析,在收集的数据中生成网络关系,判断京津冀城市群的政策网络类型,通过中心度等指标的计算,分析网络的基本属性和形成方向。研究政策网络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通过数据的计算,分析参与者信任程度、合作紧密度等关系。研究发现政策事件从2013年以来在数量上呈现大幅度增长,涉及的领域与类型趋于多元化,但在事件的关系类型、涉及领域方面仍比较集中;京津冀主要集中采用直接手段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其次在产业、经济、科技和能源领域也展开了一定数量的协作;京津冀城市群以三方均参与的多边和三边合作为主,其中以横向省级部门协作较多;京津冀政策过程主要分为三个轮次,每个轮次中产生了不同的僵局,通过国家战略、部位协调等方式推动突破了僵局;在京津冀政策参与者网络中,网络整体呈大面积辐射状态,几地政府、环保部门已经初步形成了协作网络,京津冀城市群的大气污染治理逐步拓展到周边省市,天津、北京、河北三省市环保部门发挥着最关键的组织协调作用;大气污染的治理并不只是依靠单一手段,从经济、产业、科技、能源、金融五个方面进行了协同治理,产生了交叉的政策竞技场,参与者在不同的政策竞技场中展开交叉合作,共同治理。
李诗语[5](2018)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融合度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内政府间的联动性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作者对区域间政府合作关系的深入研究后发现,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各地方政府为自辖区谋求经济利益,地方政府间关系多以竞争为主,合作关系往往难被重视。而今,城市群与都市圈等城市发展模式日益成熟,各国纷纷致力于整合城市资源、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碍于行政壁垒下的横向政府间关系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关注,地方政府为区域经济谋发展、求合作的主观意愿应被重视。国内现有的省域内都市圈建设多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为依托点搭建,其内部包含城市数量多,所涉及的地方政府等级差距明显,其政府间关系呈现错综复杂的发展态势。京津冀区域含括城市数量多达13个,所涉及的地方政府等级差距悬殊,既包括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又包含河北省会石家庄和像张家口承德这样的普通地级市。区域内各行政主体无论是在行政等级地位、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体系、公共服务质量、生态文明建设、交通一体化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京津冀都市圈构造极具典型性,从丰富对政府间合作关系研究的实力范畴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京津冀区域经过数年的经济合作和产业融合,协同化已初见成效。但地方政府在合作意愿、税收博弈以及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稳健发展。本文前两章通过归纳国家近年来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扶持政策和规划意见,强调京津冀城市群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又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发展进程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成果的总结,在相关概念部分对区域协同发展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理论基础部分依托对府际合作理论、协同理论和博弈论的了解和认知,对文章主体问题的研究分析进行指导。第三章开始进入正文分析,首先从顶层设计、内在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治理三方面分析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推动地方政府的合作动力:总结概括国家为推动京津冀地方政府合作作出的政策支持;通过数据明确以城市群模式发展的区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随着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生态环境治理亟待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治理。从这三个层面看,无论是内在需求还是外部助力,京津冀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势在必行并应一直保持较高水准。除分析合作动力外,第三章也分析了合作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本文认为,造成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度不高的深层次原因一是由于京津冀三地政府主观合作意愿不足,长期存在的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和税收分成现象降低了预期收益,过高的交易成本使地方政府更愿意巩固自辖区内部的发展成果,不愿意进行区域间产业转移或结构调整;再者,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易产生博弈行为,陷入“囚徒困境”,但这种困境又可以通过多次博弈发展为动态平衡。本文在第三章结尾对区域间这种良性博弈进行总结。第四章通过对美国和日本都市圈建设的经验的总结,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提出建设特别管理区或机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政策性建议。第五章结合第三章合作动力及阻力的分析,着重从顶层制度设计、地方间合作意愿培养层面对协调京津冀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提出对策和建议,从树立观念和创建制度两方面解决地方博弈困境。本文基于上述研究思路,针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力求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创新和探究。结合京津冀发展的现状,为“十三五”规划中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些许意见。
韩绍辉[6](2018)在《整体性治理视野下新乡市大东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破解新公共管理产生的政府治理“空心化”、公共服务“碎片化”等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率先在英国应运而生,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实践路径不断拓展,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当前指导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以整体性治理的视野,通过统筹资源要素空间、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等顶层设计,我国在不同的国土空间尺度上进行了国家级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及省级的长株潭、武汉经济圈、郑州大都市区等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其实践路径和体制设计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新乡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大都市区的北部门户,要实现与郑州的联动融合发展,分担郑州在豫北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迫切需要扩展更大的城市空间和壮大专业化服务功能。新乡市主城区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当前新乡市东部地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向东发展是新乡市最大最强主城区的最佳选择。但是由于该区域涉及7个行政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治理结构出现基础设施不互联互通、产业无序化布局、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情况,城市区域治理的碎片化现象严重。在国家推进简政放权和相对集中、统一高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当下,如何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对该地区的政府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设计,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成为摆在新乡市执政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破解东部经济连片地区无序化建设的局面,新乡市委、市政府构建了“大东区”建设发展平台,实施了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编制,但是受思想观念、体制束缚、利益格局固化等因素,平台推进缓慢,没有实现预期效果。本文以新乡市大东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深化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要求,探究在整体性治理视野下,通过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推进机构整合,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大东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途径,从而为指导市级层次的协同发展积累经验,探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工具。
黄剑[7](2010)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及收益分配研究》文中指出区域旅游合作和一体化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提高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旅游总体形象,保证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西虽然是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比较落后,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9个地市涵盖江西全省绝大部分的旅游资源,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对于全省旅游业的兴衰至关重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进行研究。本文论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基础,界定了相关概念;其次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博弈论有关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提供了现实基础;再次,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组建合作联盟,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联盟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核心问题——收益分配进行了重点研究,根据各地市参与合作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投入、贡献、风险和合作积极性等各种收益分配要素和各地市对收益分配方案的满意度,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的两阶段过程模型。
马晓龙[8](2008)在《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是城市的重要功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增长,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旅游竞争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最显着的特征之一。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城市政府用于旅游发展的资源投入不断增加,不同城市对旅游资源投入的利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不同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投入要素的使用绩效(包括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评价,并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绩效的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进行判断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和“旅游效率/生产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超产权理论和外部经济性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三个假设:(1)东部发达地区城市更可能获得较高的旅游效率,且主要受资源投入规模影响;(2)竞争环境会导致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3)合作性环境也会导致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研究采用经济学中用于效率和生产率测算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利用CRS、VRS、NIRS和Malmquist指数模型,选取城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城市资源吸引力和城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作为投入指标,城市星级饭店营业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对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中国58个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三个时间点的评价。城市旅游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三个时期大多数中国城市的旅游效率水平较低,且发展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在总效率的分解中,规模效率水平较低,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水平较高;在分解效率对总效率的贡献中,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最大,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从同一时期城市的旅游效率比较上看,东部地区城市的旅游效率水平最高,而中西部等地区城市的旅游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与总效率的分布特征不同,旅游分解效率之间区域优势程度各不相同。其中,规模效率表现的区域差异最明显,与总效率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而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较弱;此外,从不同年份城市的旅游分解效率内部比较看,同时期城市的旅游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之间表现出差距逐渐缩小、并进而趋同的收敛特征。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结果显示:在1995-2005年期间,大多数中国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以增长为主要特征,但增长速度开始趋缓。此外,不同城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程度也存在差异,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更低。珠海的案例研究表明:珠海城市旅游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与统计研究的规律一致。珠海城市旅游发展通过城市的集聚效应,不断实现区域和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增加了城市的整体吸引力,有效提高了城市的旅游效率。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本研究针对上述三个假设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影响,东部地区城市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背景下,东部地区城市可以获得更高的旅游效率。结论二: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城市之间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把低投入、高产出的城市筛选出来,并剔除和淘汰高投入、低产出的城市,这种筛选过程不断迫使城市政府改善旅游发展对资源投入的利用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结论三:在合作性市场环境下,城市的旅游发展往往通过提高外部经济性以降低单个城市旅行中需要支付的成本,从而实现游客特定成本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最终表现为合作性市场环境下城市通过外部经济性获得更高的旅游效率。本文关于中国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的研究具有以下学术创新:创新一:将管理学、经济学的竞争理论和超产权理论和地理学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相结合,对中国城市的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创新二:在同时考虑投入和产出要素的基础上,将DEA方法及其模型引入城市这个复杂经济体,对其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定量测算与评价。创新三:对中国58个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进而描述这些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变异规律。
苏斌[9](2008)在《基于博弈论的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区域协作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区域旅游协作也成为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趋势下,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区域协作,营造共赢格局,已成为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新的动力。“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总体来看是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多彩,政府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很高,旅游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发展泛珠三角旅游协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随着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由设想开始走向实际操作阶段。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是一项需要“9+2”各方和国家各相关部门精心研究、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协作机制作为基础和保障。为此,必须找出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创建一套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协作机制,而博弈论为此提供了一个理性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的合作博弈中,利益的“超可加性”使泛珠三角至少存在一种能使协作各方均能接受的利益分配方案,这种分配方案不仅满足个体理性条件和集体理性条件(帕累托最优),而且满足联盟的合理性,使泛珠三角区域内各成员为了获得长远利益而放弃目前的短期利益,有利于保障区域旅游协作的持久性。借鉴博弈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的模型和思维,本文将旅游协作中的泛珠三角划分为三类区域,即自由合作区、困难合作区和非协作区,为促进协作的有效实施,在不同类型的区域,政府应制定差别灵活的旅游产业政策。参与协作的各成员在重复博弈的基础上会放弃短期利益,追求长期利益,从而有利于实现区域旅游协作的理想状态——区域均衡。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套有效的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借鉴博弈论的思维和方法,本文从分工动力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了一套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共赢性协作机制,以期为构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共赢性发展格局提供指导。
王圣军[10](2008)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城市间和产业间的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日益强化,城市聚集经济效应日益显着。如何让不同行政区内的城市按照集群效应和聚集效应进行城市功能的优化组合,走大都市圈发展的道路,是保证在现有的行政区划不变的基础上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又是实现这一关键的重要环节。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旨在培育圈内功能各异的城市树立大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树立大都市圈经济一体化观念有利于各城市从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相互作用的“三位一体”的角度来考虑城市和产业的发展与布局,树立城市与产业发展的“大区域”观念,打破就区域论区域,就城市论城市,就产业论产业的狭隘发展观。这样,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将会置于国家、大都市圈区域、市域等不同的空间规模下,自觉地接受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市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所构成的规划体系的宏观指导,有利于增强大都市圈区域的综合实力和群体效应,培育出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我国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社会经济最为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单元。但是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圈相比,我国三大都市圈在能量和能级上都无法与之抗衡。主要原因是三大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性非常高,产业竞争性多于互补性,这种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背离了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客观要求,损害了圈内城市地区间的产业合理分工,牺牲了区际比较利益,容易产生圈内区域内部城市间的过度竞争和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克服我国三大都市圈内过度竞争和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局面惟有进行经济整合。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又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论文构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的主要目的。一、本文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进行描述。第二章,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考察。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指出其作用与不足,为第三章构建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三位一体”的经济整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其中,国外文献的作用是:其一,提出了城市体系或城市群体空间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的思想,这对于指导城市之间的功能整合,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二,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遵循了城市化发展演化进程,对城市的探讨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指出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提供了现实基础;其三,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空间结构和布局的冲击,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创新的思想,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四,提出了大都市圈是世界经济竞争的主体单元,世界经济竞争从单一的产业竞争发展为以城市群体整体功能为特征的大都市圈经济竞争模式,这使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培育和发展大都市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足是:虽然国外对于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都是停留在城市体系或城市群体的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和空间规划等方面。对于是什么因素促使大都市圈的功能整合,是什么影响了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是什么动力促使大都市圈产业整合、空间结构整合、基础设施整合,行政职能整合等,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而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又往往是市场、政府和社会多方面作用的结果。这正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内容。国内文献的作用与不足: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对我国大都市圈发展提出了很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推动了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研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是推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三股力量,也就是说推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力量是市场、政府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三者形成的合力才能真正推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力量,但没有充分考虑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内外因,过多的强调内因或外因,也没有对这三种力量进行系统的分析,只是一般性描述,并没有深层次地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这为本文研究“三位一体”的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提供了思路。第三章,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理论构建。首先分析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作用与不足,并总结出完全依靠单一的某种机制要想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难度极大,实现的可能性极小。要想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唯有靠三种机制的协同作用,即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实现是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三者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进程中,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机制则对市场机制的发育、市场体系的健全、市场规则的完善以及市场环境的优化起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社会机制则提升了公共参与和监督意识,是协调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关系的桥梁,最后指出了保证“三位一体”机制顺利实施的制度环境。第四章,典型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实证分析。选取美国、日本、法国三个发达国家的纽约、东京、巴黎三个大都市圈作为“三位一体”的经济整合机制的佐证。纽约、东京、巴黎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经验借鉴是:其一,持之以恒、机构权威、政府支持是都市圈发展实现经济整合的先决条件;其二,发挥政府机制的作用,利用区位优势,建成立体基础网络设施是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基本条件;其三,以市场机制为前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相连的大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实现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必要条件;其四,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机制功能的发挥是三大都市圈能够顺利实现经济整合的保证;其五,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以社会机制为基础,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是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动力源泉。第五章,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发展现状、经济整合效应和存在的问题,其中,我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存在的问题是圈域内城市间发展的整体协调范围较窄,协调力度不足;城市间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圈内中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和影响力不突出。这为后面的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第六章,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政府机制分析。主要分析政府机制在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作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城市本位论思想导致了政府机制与政府协调机制运行不畅,进而形成了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难的制度根源。第七章,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主要分析市场机制在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作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城市政府的“经济人”特征是影响我国三大都市圈市场分割与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我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程度的经济根源。第八章,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机制分析。主要分析社会机制在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作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导致我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社会遵从性意识缺乏与社会机制运行不畅的主要根源是民间组织机构缺乏法律的独立性和保障性、民间组织自身的公信力不足及民间组织的社会参与力度和介入的领域还比较小。第九章,“三位一体”的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的构建。认为只有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同时作用于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过程中,大都市圈的整体功能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囚徒困境”难题才能破解,经济整合才能最终实现,即“三位一体”的经济整合机制是破解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囚徒困境”难题,实现经济整合的关键。第十章,总结与展望。二、本文可能的创新:(1)本研究有别于传统的区域经济整合研究以市场和政府为切入点的模式,提出了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为切入点的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模式,是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理论的补充和丰富。(2)通过发达国家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模式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突破传统区域规划的条件限制,摆脱依赖行政区划调整的规划实施是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前提,要实现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圈内城市作为区域成员的利益诉求,强调了企业和公众等社会机制在经济整合中的参与作用,提供了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新路径。(3)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代表了我国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整合模式,选取三大都市圈作为研究理论的运用,为其他具备条件发展的城市群体提供了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4)运用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发展状况,并通过引入“三位一体”的经济整合机制评估了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效应。主要结论是虽然近年来我国三大都市圈的经济整合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纽约、巴黎和东京等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的经济整合程度,它的经济整合程度依然比较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破解经济整合难的关键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5)提出了经济整合机制和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概念。笔者认为经济整合机制是指在市场规则和产业政策作用下通过梳理、拆分或聚合而对特定区域产业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组织,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实施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势互补,进而促使区域社会经济要素通过联动而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增加特定区域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过程。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是指为了实现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依靠各种力量,把大都市圈内分散的各城市功能合并成一个有机体,并根据圈内各城市差异和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同,实行圈内产业梯度发展战略,借此形成圈内产业梯度链条,提升整个大都市圈的经济实力,最终实现大都市圈内的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协调机构一体化和城市职能分工明确、合理的一套运行系统。
二、珠港澳大珠三角城市圈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港澳大珠三角城市圈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述评 |
二、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市场化催生的校际合作 |
(二)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协同 |
(三)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 |
三、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态势 |
(一)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优势 |
1.高等学校数量及水平比较 |
2.高等教育资源比较 |
(二)高等教育资源增长速度 |
1.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增速 |
2.高等教育资源省际增速 |
(三)高等教育资源省际差异 |
四、结论与启示 |
(一)进一步明确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定位 |
(二)注重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质量 |
(三)重视发挥省际高等教育资源特色优势 |
(2)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协同减排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碳减排问题备受全球关注 |
1.1.2 国内低碳经济发展压力较大 |
1.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能源—环境—经济(3E)理论 |
2.1.2 低碳经济理论 |
2.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1.4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城市群 |
2.2.2 碳排放效率 |
2.2.3 环境协同治理 |
2.3 文献综述 |
2.3.1 碳排放核算及分配研究 |
2.3.2 碳排放效率研究 |
2.3.3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2.3.4 碳排放空间特征研究 |
2.3.5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研究 |
2.3.6 相关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城市群总体发展概述 |
3.1.1 京津冀城市群概况 |
3.1.2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 |
3.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
3.2.2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 |
3.3 京津冀城市群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
3.3.1 京津冀城市群能源消费现状 |
3.3.2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测度及减排潜力分析 |
4.1 相关研究基础 |
4.2 模型方法 |
4.2.1 DEA模型 |
4.2.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
4.2.3 碳减排潜力模型 |
4.3 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
4.3.1 投入指标 |
4.3.2 产出指标 |
4.4 测算结果分析 |
4.4.1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分析 |
4.4.2 京津冀城市群碳减排潜力分析 |
4.4.3 京津冀城市群碳减排城市分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发展中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1 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分析 |
5.2 理论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
5.2.1 碳排放影响因素探讨 |
5.2.2 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构建 |
5.2.3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3 计量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及协同减排研究 |
6.1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必要性分析 |
6.1.1 协同减排效果将更加显着 |
6.1.2 协同减排更利于资源优化 |
6.2 研究方法 |
6.2.1 碳排放空间网络构建 |
6.2.2 碳排放空间网络特征指标 |
6.2.3 碳减排空间网络结构洞指标 |
6.2.4 碳减排协同效应模型 |
6.3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特征分析 |
6.3.1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总体特征 |
6.3.2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个体特征 |
6.3.3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结构洞分析 |
6.4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效应分析 |
6.5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机制框架分析 |
6.5.1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机制总体框架 |
6.5.2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形成机制框架 |
6.5.3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运行机制框架 |
6.5.4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保障机制框架 |
6.6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机制实施的对策建议 |
6.6.1 地方政府之间协同减排策略 |
6.6.2 企业与政府间协同减排策略 |
6.6.3 社会与政府间协同减排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2013-2017 年京津冀城市群GDP数据 |
附录 B 2013-2017 年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数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广州“国际大都市”城市定位的发展历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城市定位的提出与淡化 |
(一)“国际大都市”城市定位的酝酿 |
(二)“国际大都市”城市定位的提出 |
(三)“国际大都市”城市定位的淡化 |
二、“国际大都市”城市定位的再次明确与接续发展 |
三、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大都市区”建设开启新征程 |
(4)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关键词释义 |
1.1.4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气污染治理的文献研究 |
1.2.2 政策网络在区域合作治理中的应用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基于政策网络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政策网络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科学理论 |
2.1.2 政策科学理论 |
2.1.3 政治科学理论 |
2.2 政策网络分析框架的元素和基本特征 |
2.2.1 政策制定过程的多轮次与突破 |
2.2.2 参与者及其资源依赖性 |
2.2.3 政策竞技场及其模块化特征 |
2.3 政策网络的管理策略 |
2.3.1 管理政策网络的参与者构成 |
2.3.2 改善网络的制度基础 |
2.3.3 增强网络互动 |
3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质性分析 |
3.1 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
3.1.1 数据来源与筛选方法 |
3.1.2 数据处理及编码表设计 |
3.2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现状分析 |
3.2.1 政策事件数量于2013 年后大幅度增长 |
3.2.2 政策事件涉及的领域与类型趋于多元化 |
3.2.3 政策事件规模以多边和三边事件为主 |
3.3 结论及讨论 |
4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网络分析 |
4.1 政策过程中多轮次及其僵局与突破分析 |
4.1.1 政策过程多轮次的基本情况 |
4.1.2 政策过程的第一个轮次 |
4.1.3 政策过程的第二个轮次 |
4.1.4 政策过程的第三个轮次 |
4.2 政策过程中参与者及组织间关系分析 |
4.2.1 政策网络参与者协作网络指标选择 |
4.2.2 政策网络参与者网络密度及中心性分析 |
4.2.3 政策网络参与者凝聚子群分析 |
4.3 政策网络中政策竞技场及其互动关系分析 |
4.3.1 政策竞技场及其议题划分 |
4.3.2 政策竞技场二模网络构建 |
4.3.3 “事件”-“参与者”二模网络 |
4.3.4 “议题”-“参与者”二模网络 |
5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网络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拓宽参与主体 |
5.2 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实施和监督机制 |
5.3 加强联合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参与者编码表 |
附录B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事件编码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区域协同发展相关概念 |
2.1.2 政府间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府际合作治理理论 |
2.2.2 协同理论 |
2.2.3 博弈论 |
3 京津冀区域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及阻力 |
3.1 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动力 |
3.1.1 顶层设计的出台助推地方政府间合作 |
3.1.2 GDP增长需求驱策地方政府间合作 |
3.1.3 生态环境治理亟须地方政府间合作 |
3.2 地方政府间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阻力 |
3.2.1 京津冀三地政府合作意愿不足 |
3.2.2 经济利益层面的合作需求不足 |
3.2.3 地方政府的合作中产生博弈行为 |
4 国外都市圈经验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启示 |
4.1 美国纽约城市群 |
4.1.1 建立非政府性质的城市间特别管理区或管理机构 |
4.1.2 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调整产业布局结构 |
4.2 日本首都圈建设 |
4.2.1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及构建法律保障体系 |
4.2.2 拆除行政壁垒实现圈域内协同发展 |
4.2.3 发挥首都引领功能带动区域联动发展 |
4.3 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
4.3.1 城市规划科学合理 |
4.3.2 产业分工布局明确 |
4.3.3 法律法规建设完善 |
4.3.4 发展理念环保可持续 |
5 协调京津冀地方政府合作的对策建议 |
5.1 中央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助推地方政府间合作 |
5.1.1 引导政府合作组织构建 |
5.1.2 推进法律保障机制完善 |
5.2 地方政府积极培养有效合作意愿 |
5.2.1 构建区域协同导向的新型政府考核机制 |
5.2.2 构建具有区域普惠性的财政激励机制 |
5.3 基于政府间的博弈行为做出观念改变 |
5.3.1 确立“协同”理念 |
5.3.2 确立“跨域合作治理”理念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整体性治理视野下新乡市大东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研究的思路 |
2.研究的方法 |
(五)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整体性治理与相关理论的对比分析 |
1.与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对比分析 |
2.与简·莱恩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对比分析 |
(四)整体性治理的实现路径与启示 |
1.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实现路径 |
2.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启示 |
三、协调推进新乡市东部经济连片地区发展的必要性 |
(一)新乡市东部经济连片地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
(二)新乡市东部经济连片地区的区位优势 |
1.道路交通便利 |
2.产业基础较好 |
3.土地资源丰富 |
4.生态格局良好 |
(三)新乡市东部经济连片地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1.产业结构雷同,集聚能力不强 |
2.基本公共服务布局不合理,投入严重不足 |
3.土地利用布局不均衡,集约度不高 |
4.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不互联互通 |
5.环境品质亟待改善,生态格局无序 |
(四)协调推进新乡市东部经济连片地区发展的必要性 |
1.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
2.做大做强新乡市主城区是历史需要 |
3.向东发展是新乡市主城区做强做大的最佳选择 |
4.发展东区是促进新乡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
四、国家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启示 |
(一)国家级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1.长三角区域协调 |
2.珠三角区域协调 |
3.京津冀区域协同 |
(二)省级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1.长株潭区域协调 |
2.武汉城市群区域协调 |
3.郑汴一体化区域协调 |
(三)经验与启示 |
1.构建上级层面的协调机制是保证 |
2.编制好科学超前的协同发展规划是基础 |
3.构建分级协商的合作对话机制是路径 |
4.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是根本 |
5.协调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目的 |
6.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支点 |
五、整体性推进大东区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新乡市构建大东区经济社会发展平台情况 |
1.大东区的目标和定位 |
2.大东区的建设原则 |
3.大东区的协同战略规划编制情况 |
4.大东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情况 |
(二)大东区发展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1.各项推进机制没有形成 |
2.法制框架没有约束 |
3.市场化投融资体制没有构建 |
4.各种体制问题难以突破 |
(三)整体性治理视野推进大东区发展的路径分析 |
1.构建好政治上层建筑,搭建好法律约束框架 |
2.构建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推动机构内组织整合 |
3.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电子综合服务平台 |
4.按照市场化规律,整合组建投融资平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及收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区域旅游合作收益主体的研究 |
1.2.3 关于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的研究 |
1.2.4 区域旅游合作实证方面的研究 |
1.2.5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 |
1.2.6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取得的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 |
2.1.2 区域旅游 |
2.1.3 区域旅游合作 |
2.1.4 区域旅游合作收益 |
2.2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 |
2.2.1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动因的理论解释 |
2.2.2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理论解释 |
2.2.3 区域旅游合作方向性的理论解释 |
第3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
3.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现实背景 |
3.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机理分析 |
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可行性分析 |
3.2.1 政策环境的优化为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3.2.2 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互补性强 |
3.2.3 空间联系便利,有相关旅游合作经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
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经济的基本特征 |
4.1.1 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4.1.2 旅游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
4.1.3 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性 |
4.1.4 旅游政策的相通性 |
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
4.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 |
4.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联盟 |
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博弈描述 |
4.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博弈简单描述 |
4.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博弈模型的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模型 |
5.1 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概述 |
5.1.1 区域旅游合作经济收益分配的特点 |
5.1.2 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的原则 |
5.1.3 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要素 |
5.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描述 |
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两阶段过程模型 |
5.2.1 基于投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方法 |
5.2.2 基于实际贡献大小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方法 |
5.2.3 基于承担风险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方法 |
5.2.4 基于合作积极程度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方法 |
5.2.5 综合四因素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方法 |
5.2.6 基于满意度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合作收益分配优化调整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1.1 社会背景 |
1.2 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立论基础 |
2.1 中国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的判定 |
2.2 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特征 |
2.3 立论基础:城市对旅游资源利用能力存在差距 |
2.4 基本问题:城市旅游发展的目标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3.1 描述城市旅游效率和生产率现状 |
3.2 探索城市旅游效率和生产率的时空规律性 |
3.3 解释城市旅游效率和生产率时空格局形成的机理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4.1 实践意义 |
4.2 理论意义 |
4.3 方法论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结构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1.1 城市和旅游城市 |
1.2 城市旅游 |
1.3 效率和生产率 |
1.4 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
第二节 文献分析 |
2.1 城市旅游研究综述 |
2.2 旅游效率和生产率研究综述 |
2.3 讨论 |
第三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1.1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研究假设 |
1.2 基于超产权理论的研究假设 |
1.3 基于外部经济性理论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2.1 方法的选择 |
2.2 数据包络方法 |
2.3 个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3.1 研究对象 |
3.2 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变量框架与指标选择 |
4.1 变量框架 |
4.2 指标的选择 |
4.3 指标的解释与说明 |
4.4 关于变量和指标的两个重要讨论 |
第五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评价:2005s |
第一节 原始数据的描述 |
第二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计算结果:2005s |
第三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特征:2005s |
3.1 分组分布特征 |
3.2 发展阶段特征 |
3.3 分解效率对总效率的贡献分析 |
第四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空间格局:2005s |
4.1 旅游效率的区域分布 |
4.2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区域比较 |
第五节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特征的理论解释 |
第六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评价:1995-2000 |
第一节 原始数据的描述 |
第二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特征:1995-2000 |
2.1 统计特征 |
2.2 分组特征 |
2.3 发展阶段特征 |
2.4 分解效率对总效率贡献的特征 |
第三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空间格局特征:1995-2005 |
3.1 旅游总效率的空间格局 |
3.2 旅游规模效率的空间格局 |
3.3 旅游技术效率的空间格局 |
3.4 旅游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 |
第四节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特征变化的理论解释 |
4.1 对特征一的解释 |
4.2 对特征二的解释 |
第五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1995-2005 |
第一节 变量与原始数据的确定 |
第二节 城市旅游 TFP 的增长:1995-2005 |
2.1 TFP 的结果及其比较 |
2.2 理论解释 |
第三节 城市旅游 TFP 变化的空间格局 |
3.1 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特征 |
3.2 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比较 |
3.3 理论解释 |
第四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珠海案例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1.1 逻辑关系 |
1.2 案例地选择 |
1.3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第二节 珠海城市旅游发展 |
2.1 基础条件 |
2.2 珠海城市旅游发展历程 |
2.3 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
第三节 20 世纪 90s 以来珠海市旅游发展重大事件 |
3.1 事件一:系列旅游产品的开发 |
3.2 事件二:城市旅游国际研讨会召开 |
3.3 事件三:珠海市五届人大会议召开 |
3.4 事件四:广深珠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召开 |
3.5 事件五: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陆续展开 |
3.6 事件六:中珠澳签署备忘录 共建“大香山”精品旅游 |
3.7 事件七: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3.8 事件八: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
3.9 事件九:珠三角地区“航空拥塞” |
第四节 珠海城市旅游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的解释 |
4.1 基于对珠海城市旅游发展历程回顾的分析 |
4.2 基于对珠海城市旅游发展重大事件的分析 |
4.3 理论解释 |
第五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第四节 研究的延伸 |
第五节 讨论 |
5.1 讨论一:关于城市旅游发展的资源投入 |
5.2 讨论二:关于城市旅游发展的产业转移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投入产出原始数据 |
附录2:城市旅游资源吸引力 |
附录3: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原始数据 |
附录4:基本建设投资的原始数据 |
附录5:城市旅游收入与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 |
附录6: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基于博弈论的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博弈论的研究动态 |
1.3.2 区域旅游协作的研究动态 |
1.3.3 泛珠三角区域协作的研究动态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博弈论对区域旅游协作的指导意义 |
1.4.2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中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
1.4.3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机制的设计 |
1.4.4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理想状态及其实现条件 |
1.4.5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共赢格局的构建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 |
1.7.2 专家咨询 |
1.7.3 案例分析 |
1.7.4 实证研究 |
1.8 研究思路 |
1.9 技术路线 |
1.10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博弈论的内涵及其对区域旅游协作的指导意义 |
2.1 博弈论的内涵 |
2.2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
2.3 基于博弈论的合作动机分析 |
2.4 博弈论对区域旅游协作的指导意义 |
2.4.1 为区域旅游协作机制的设计制定有效规则 |
2.4.2 为区域旅游业的合理分工提供动力支持 |
2.4.3 为区域旅游利益的协调构建有效机制 |
2.4.4 为区域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 |
2.4.5 为区域合作博弈中旅游企业的参与提供路径支持 |
2.4.6 为区域旅游的共赢发展增强向心力 |
第3章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战略背景 |
3.1 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
3.2 泛珠三角各省(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3.3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
3.3.1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必要性 |
3.3.2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现实意义 |
3.4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现状与前景 |
3.4.1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现状 |
3.4.2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前景 |
第4章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的合作博弈分析 |
4.1 合作博弈模型 |
4.1.1 相关概念 |
4.1.2 合作博弈模型构建 |
4.1.3 对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启示 |
4.2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
4.2.1 相关概念 |
4.2.2 有关命题 |
4.2.3 模型构建 |
4.2.4 模型启示 |
4.2.5 帕累托理论的启示 |
4.2.6 泛珠三角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
4.3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理想态:区域均衡 |
4.3.1 前提 |
4.3.2 区域均衡模型构建 |
4.3.3 区域旅游均衡的实现条件 |
4.3.4 对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启示 |
第5章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共赢性协作机制的构建 |
5.1 合作与博弈共赢思想 |
5.2 协作机制的构建 |
5.2.1 分工动力机制 |
5.2.2 运行保障机制 |
结论 |
1. 实施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具有现实而深远的重要意义 |
2. 博弈论对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3.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存在共赢性的利益分配方案 |
4. 泛珠三角各成员应制定协调互补的旅游产业政策 |
5. 实施协作有利于实现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的理想状态 |
6.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应建立共赢性协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主要不足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考察 |
2.1 相关概念、特征的分析 |
2.1.1 国内外大都市圈概念的界定 |
2.1.2 与大都市圈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 |
2.1.3 大都市圈的内涵及特征 |
2.1.4 大都市圈功分析 |
2.1.5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界定 |
2.1.6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 |
2.2.1 国外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的成就与实践价值 |
2.2.3 国外研究的局限性 |
2.3 国内研究文献的理论分析 |
2.3.1 国内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的成就与实践价值 |
2.3.3 国内研究的局限性 |
3.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理论——一个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
3.1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
3.1.1 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关系分析 |
3.1.2 经济整合机制发生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
3.1.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结构 |
3.1.4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及其类型 |
3.2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 |
3.2.1 市场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
3.2.2 不完全市场和市场失灵 |
3.2.3 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市场机制评价 |
3.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分析 |
3.3.1 政府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
3.3.2 有限政府和政府机制失灵 |
3.3.3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
3.3.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评价 |
3.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社会机制分析 |
3.4.1 社会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
3.4.2 社会机制的局限性 |
3.5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三位一体”机制及其构建 |
3.5.1 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与社会机制的效率比较 |
3.5.2 三种机制的分工与定位及“三位一体”机制的构建 |
3.5.3 “三位一体”机制有效运行的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 |
4. 典型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
4.1.1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地域范围 |
4.1.2 东京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概况 |
4.1.3 东京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点 |
4.1.4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
4.1.5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发展及其经济整合机制的经验和启示 |
4.2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
4.2.1 纽约大都市圈的地域概况 |
4.2.2 纽约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
4.2.3 纽约大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社会经济结构概括 |
4.2.4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
4.2.5 纽约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
4.3 巴黎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分析 |
4.3.1 巴黎大都市圈的地域概况 |
4.3.2 巴黎大都市圈产业配置及经济地位 |
4.3.3 透过巴黎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变看其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 |
4.3.4 巴黎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
4.4 国外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
5. 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 |
5.1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5.1.1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
5.1.2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
5.1.3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效应 |
5.1.4 长江三角洲经济整合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
5.2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5.2.1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
5.2.2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
5.2.3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效应 |
5.2.4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存在的问题 |
5.3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5.3.1 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 |
5.3.2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 |
5.3.3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效应 |
5.3.4 京津冀大都市圈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
5.4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概括 |
6.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政府机制分析 |
6.1 政府机制在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
6.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政府机制与政府协调机制运行不畅的根源分析 |
6.3 政府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
7.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市场机制分析 |
7.1 市场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
7.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市场分割与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的根源分析 |
7.3 市场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
8.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机制分析 |
8.1 社会机制在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现状分析 |
8.2 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社会遵从性意识缺乏与社会机制运行乏力的根源分析 |
8.3 社会机制方面的相关措施 |
9. “三位一体”的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的构建 |
9.1 从“囚徒困境”看三种机制整合力度不足与相应的制度环境约束 |
9.2 基于三种机制整合力度不足的产业同构与市场分割成因的模型分析 |
9.3 “三位一体”机制破解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囚徒困境” |
10. 总结与展望 |
10.1 总结 |
10.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
四、珠港澳大珠三角城市圈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J]. 王新凤,罗启轩,钟秉林. 江苏高教, 2021(09)
- [2]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协同减排效应[D]. 冯冬. 天津大学, 2020(01)
- [3]广州“国际大都市”城市定位的发展历程探析[J]. 卢玉华. 城市观察, 2019(06)
- [4]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D]. 王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研究[D]. 李诗语.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6]整体性治理视野下新乡市大东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韩绍辉. 郑州大学, 2018(01)
-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及收益分配研究[D]. 黄剑. 南昌大学, 2010(02)
- [8]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D]. 马晓龙. 中山大学, 2008(11)
- [9]基于博弈论的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研究[D]. 苏斌. 湘潭大学, 2008(05)
- [10]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D]. 王圣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标签:碳排放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