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独立与网络道德建设

审慎独立与网络道德建设

一、慎独与网络道德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罗淑琳[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教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

赵梦瑶[2](2021)在《基于慎独思想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促进了国内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多样化。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要承担起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做贡献的重要责任,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培养、增强道德自律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目标。关注和探索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发展,既关乎到大学生自身道德观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树立,又是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迫切需要。慎独思想作为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受到不同时期思想家的重视,在中华几千年的思想积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当代体现出重要价值,慎独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增强道德自律意识,提高道德修养。本文通过对慎独思想和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进行充分论述,探究慎独思想与道德自律意识两者之间的契合性和辩证发展关系。根据调查研究,从道德自律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组成部分阐述当前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慎独与道德自律意识的契合出发,弘扬慎独思想中的慎始、慎隐、慎欲、慎辨、慎行、慎微,探索大学生明确道德自律认知、稳定道德自律情感、坚定道德自律意志、促进道德自律行为规范的具体途径,同时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道德自律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自律自觉,达到道德自由的境界。

赵威[3](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儒家“慎独”思想融入》文中认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和测量仪。儒家"慎独"思想与网络环境的隐蔽性、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可以把它融入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文章从儒家"慎独"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现实价值入手,提出了将"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构建"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发挥辅导员在"慎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杠杆作用;建立"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立"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宋玉路[4](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慎独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选取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慎独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是对当代教育的一个“纠偏”。慎独教育作为一种优秀的教育传统,在当代受到弱化是一种资源损失。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亦成为流于卷面分数、课堂考核为主要评价方式的课程。这样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内化于心,亦不利于其教学内容外化于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场由“教”到“学”的转变。慎独教育的提出,旨在将“学习”还给学生,将“成人”这一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的人生目标。论文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法,问题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慎独教育而言,其理论基础贯通中西,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存资料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论文研究前提是做好文献搜集和整理,努力保证文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尽量采用权威版本,以求更为忠实作者原意,进而能够实现对慎独教育的科学认识。而要准确地把握慎独教育思想及其价值,须在研究慎独教育之过程中,准确把握关于“自我”“自我教育”等概念在中西方思想史、文化史的传承,考察慎独教育内涵需要展开国内外比较研究,找到西方关于自我问题和自我教育问题中与慎独教育相似之处,或是能够为我国慎独教育提供借鉴方法和借鉴内容之处。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突出问题线索,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慎独教育的发生前提出发,研究其内涵,逻辑结构,发生机制,以期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慎独教育方法论。论文的主要结构包括:慎独教育的理论基础,慎独教育的内涵,慎独教育的结构及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开展慎独教育的路径研究。慎独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充分论述了个体应该对其为“人”应做出的奋斗,以及如何处理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慎独教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作为儒家德化传统,“慎独”化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更加系统化、社会化的“慎独教育”在传承的基础之上致力于使之受众更广、更大众化。同时,西方哲学传统中对“自我”的认识亦对慎独教育理论之构建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弗洛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构建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中将良心定义为“内在权威”,为慎独教育的重要方法:内省,提供合法性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有深厚的自我教育内涵,而慎独教育正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域下开展慎独教育,有了合法性依据。慎独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个体不能孤立于社会而须依赖于社会生存和发展,社会实践使个体获得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但是这使个体容易陷入另一个危机:为获得社会认同而依赖外在权威,反而不利于自我成长。慎独教育之“知己”是对生活环境和个体价值观的全面了解;慎独教育之“内省”是个体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参照省察自我的价值观和实践行为,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对自我价值观和实践进行修正,进而自我成长;“慎独”是一种自由的自律,是对个体社会性和自我性的平衡,体现在个体于教化中获得自我认识的评判标准,于社会实践中获得成长目标和成长规划,于社会交往中获得社会归属感,于社会评价中获得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从而实现自主成长,自觉成人。论文结论是为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慎独教育之路径。从个体角度出发,要求个体在社会中认识自我,在社会活动中积极调控自我,坚持独一无二的道德自我并在社会实践中成就独一无二的自我。同时,社会也应为个体之自由自觉发展提供尊重个性,注重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以及民族精神之普及。

王娜娜[5](2020)在《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网络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空间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拓展和延伸,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网络空间道德失范问题就是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效果。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而言,网络空间道德失范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生活的基本道德规范不健全、或者网民个体道德社会化不彻底、网民在道德言行上出现偏离社会道德要求的现象,从而使网络社会陷入混乱或失序的状态。判定网络空间是否出现道德失范风险有三重标准:一是以道德内在理路为依据的前提性判定标准,根据网络空间道德的合价值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程度,判定网络空间道德价值的正当性、道德规范的事理性、道德目标的有益性是否受到挑战;二是以道德转化过程为依据的过程性判定标准,从认知、接受和践行三个转化阶段入手,判定网络空间道德认知的准确性、道德认同的有效性和道德践行的坚定性是否受到挑战;三是以道德践行结果为依据的结果性判定标准,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社会生活主要领域中行为的分析,判断网络空间是否存在与集体主义原则、诚实守信准则和优秀道德传统相背离的行为。如果网民的思想道德行为背离这三重标准,网络空间道德失范问题也就产生了,进而影响网民个体的健康发展、扰乱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损害我国国家声誉和形象。网络空间道德失范表现在道德本体、道德发展和道德结果三个层面,道德本体层面的失范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道德价值有所扭曲、网络空间道德逻辑有所解构、道德效力有所弱化;道德发展层面的失范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道德面临网民认知、认同和践行的三重困境;道德结果层面的失范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存在价值导向型、利益导向型和情感导向型失德行为。导致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网络空间道德基础不牢。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弊病以及社会民生问题的客观存在,冲击着网络空间道德的物质基础;西方道德价值、封建主义道德残余和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不良风气等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价值基础;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自由性与去中心化等复杂特性助长了网民的侥幸心理、放纵心理与跟风盲从心理,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心理基础。二是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滞后。传统道德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相对封闭、依赖课堂和侧重灌输的传统德育理念不适应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新变化;道德教育话语的渗透、转换和传播不足,对网络空间的引领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减弱;网络空间道德教育队伍的结构有待优化、德育工作者的思想素养和信息能力有待提升,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不足。三是网络空间道德监管困难。网络空间的隐匿性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化趋势加大了道德监督的难度,网络舆论监督有陷入道德绑架、道德暴力等歧途的可能;对网络空间的信息、舆情与行为的管控不力进一步加剧了道德失范的程度;除此之外网络空间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漏洞与隐患,对网民行为的威慑性不足。预防和解决网络空间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网络空间道德秩序,必须夯实网络空间道德基础,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与民生改善,增强网民的获得感、主体感和幸福感,打牢网络空间道德的物质基础;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要义、以诚信负责和谐共赢为基本原则、以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为抓手的网络空间道德体系,筑牢网络空间道德的价值基础;调动各方积极性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培育网民正确的网络观,建牢网络空间道德的心理基础。必须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网络道德教育理念转变、加速网络道德教育话语创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提升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进而规范网络空间道德秩序。必须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完善网络空间监督与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实现“以督律德”“以管固德”“以法促德”,维护网络空间道德秩序。

陆美华[6](2020)在《儒家“慎独”思想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富有发展潜力的先进青年群体,是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预备力量,也是未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不仅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初步形成并趋于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以及坚定的道德信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影响下,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浪潮,西方文明带来的价值观念冲击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也随之而来,而高校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与此同时,我国当前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转型时期以及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各种社会道德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产生模糊和混乱,甚至会逐渐消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滋生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同时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总之,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和社会环境,高校需要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和坚定的道德信念,引导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和社会环境中自觉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慎独”是我国传统儒家重要的修身方法之一,一直被推崇为个体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的精华。儒家“慎独”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修养理念,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将儒家“慎独”思想运用到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和现代德育实践的结合,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新的理念指导和实施路径。基于此,笔者以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为根本目的,将儒家“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通过借鉴“慎独”的思想,引导大学生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以促进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生成和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论文总共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阐明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基本内容;第二部分为道德自觉的概述,该部分阐述的是道德自觉的主要特性、道德自觉形成的内在心理要素以及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三部分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概况、调查问卷的设计、大学生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为儒家“慎独”思想与道德自觉的培育,该部分主要梳理儒家“慎独”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总结儒家“慎独”思想的主要内涵、分析“慎独”之于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培育的价值;第五部分为儒家“慎独”思想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途径,笔者主要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理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整合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慎独认知;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风气,增强学生的慎独意识三个方面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希望可以为高校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孟靓莹[7](2020)在《儒家“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家“慎独”思想指一个人在独处、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到谨慎自己之言行。儒家“慎独”思想最早出现于中国传统经典《大学》与《中庸》之中。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是儒家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不断地变化发展,儒家“慎独”思想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之道,其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更是大学生自我教育中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对儒家“慎独”思想的起源、沿革、当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对儒家“慎独”思想在高校德育方面的价值及现代意蕴进行了分析、阐释。同时,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角度和方向出发,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儒家的“慎独”思想相结合。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问题,运用儒家“慎独”思想精髓进行尝试性研究,进而探析其对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以儒家“慎独”思想的精神土壤来濡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精神世界。

杨莹莹[8](2019)在《“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慎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之一,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不仅在当时的历史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慎独”融入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育过程,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坚守着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了文化自信。从对“慎独”的内涵解读着手,并找到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契合之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实现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育,进而实现大学生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是一批具有生机活力的生产力,利用“慎独”培育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层面而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保障。本研究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慎独”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借鉴的思考点,对于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第二部分,“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相关概念,厘清“慎独”思想的概念与基本内涵。从心理学、伦理学角度总结道德人格的内涵,并总结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点与内在逻辑性指出培育的可能性所在。第三部分,“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时代价值,可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品德建设,实现道德人格培育的角色转变。第四部分,“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内容,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主体意识培育、道德自省教育、道德自律教育与道德责任教育,同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大前提下坚持方向性原则,其中有对方向性原则的必要性认识及贯彻的科学性与方法性。加强“慎独”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渗透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示范性原则。第五部分,“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路径,从自我修养、反省、自我管理的角度强调“慎独”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从家庭环境、学校入手,营造“慎独”存在的微观环境;从社会、文化、媒体入手,营造“慎独”的宏观环境。“慎独”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利用优秀的文化基因解决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当今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党小雪[9](2019)在《儒家慎独思想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十九大以来,“文化自信”、“文化道路”等思想的出现,显示我国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的重要性认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也逐渐得到重视。不同于传统的交往方式,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时代,网络作为新的社交平台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舆论阵地的作用。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恰好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施展自我的平台,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其无法像现实社会一样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因而他律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微不足道,加强自律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儒家慎独思想就是提倡高度的自律,需要高度的理性自觉,从而使自律成为自身道德修养的习惯。将慎独思想应用于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中,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自身理性自觉的培养,对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慎独与网络道德相结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具体的探讨。首先,对慎独与网络道德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独立的概念阐述,对慎独的本义及特征做了具体的概念梳理,简要概述了网络道德的自律性、开放性、多元性、传递性的基本特征。基本概念明确之后,结合调查问卷,运用问卷法和归纳法对在网络教育中产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角度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图文分析。其次,本文着重分析了慎独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性——统一性、吻合性、一致性、融通性,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道德中的问题为突破口,进而引申出将慎独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实必要性。最后,通过网络道德产生问题的四个角度,结合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因材施教,将慎独思想的具体内容融入其中,从而提出慎独运用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有效途径。

田水仙[10](2019)在《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自律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效率,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教育工作,对青年学生满怀期望,要求他们学会自律和担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对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指导,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提高学生管理效率提供有效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青年自律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现状,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总结归纳法,对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对策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总结和归纳文献资料,提高研究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理论水平。除此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群体进行关于自律问题的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现状,为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供有力的现实依据。如今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国家富国强军的中国梦寄托在青年身上。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代表,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为改变部分大学生自律能力较弱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强化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目标,使大学生有针对性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约束行为,主动承担责任;二要遵循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相关原则,根据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三要明确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路径。通过完善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机制,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激励和必要的约束,帮助当代大学生提升自律能力;通过丰富社会实践,疏浚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渠道,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合力。总之,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是一个浩大工程,需要个人、家庭、高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致力于为社会主义培养先进人才,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慎独与网络道德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慎独与网络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慎独思想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的重点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慎独思想与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慎独思想概述
        2.1.1 慎独思想内涵
        2.1.2 慎独思想的主要内容
        2.1.3 慎独思想的历史发展
        2.1.4 慎独思想在当代的价值体现
    2.2 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内涵
        2.2.1 道德自律意识的概念
        2.2.2 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概念
        2.2.3 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特征
    2.3 弘扬慎独思想对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必要性
        2.3.1 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需要
        2.3.2 完成大学生历史使命的需要
        2.3.3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慎独思想与道德自律意识的契合
    3.1 慎独思想与道德自律意识的一致性
        3.1.1 慎独思想与道德自律意识主要内容的一致
        3.1.2 慎独思想与道德自律意识本质的一致
        3.1.3 慎独思想与道德自律意识目标的一致
    3.2 慎独思想与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相互作用
        3.2.1 传承慎独思想对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促进作用
        3.2.2 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对传承慎独思想的促进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运用慎独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运用慎独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基本调研情况
        4.1.1 调研总体概述
        4.1.2 调研结果分析
    4.2 运用慎独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4.2.1 道德自律意识认知较模糊
        4.2.2 道德自律意识情感易多变
        4.2.3 道德自律意识意志较薄弱
        4.2.4 道德自律意识行为不规范
    4.3 运用慎独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高校中相关德育工作的不完善
        4.3.2 家庭中道德自律意识培养的缺失
        4.3.3 社会中有悖于道德自律不良风气的影响
        4.3.4 大学生对道德自律意识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弘扬慎独思想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策略
    5.1 弘扬慎独思想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理论指导
        5.1.1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
        5.1.2 习近平对传统道德及青年大学生道德要求的重要论述
    5.2 弘扬慎独思想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指导原则
        5.2.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5.2.2 批判继承与选择借鉴相结合原则
        5.2.3 道德自律知情意行相统一原则
    5.3 弘扬慎独思想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具体路径
        5.3.1 以慎始慎终明辨大学生道德自律认知
        5.3.2 以慎隐稳定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
        5.3.3 以慎欲坚定大学生道德自律意志
        5.3.4 以慎言慎行完善大学生道德自律知行统一
        5.3.5 以慎微激发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主体自觉性
        5.3.6 以慎辨营造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良好环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运用慎独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情况调查问卷

(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儒家“慎独”思想融入(论文提纲范文)

一、儒家“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儒家“慎独”思想的内涵及特征
    (二)儒家“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1. 儒家“慎隐”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律性要求具有一致性。
        2. 儒家“慎微”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谨言慎行要求具有一致性。
        3. 儒家“慎言”思想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慎言要求具有一致性。
        4. 儒家“慎欲”思想与帮助大学生构建抵御网络诱惑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5. 儒家“慎辨”思想与大学生需要明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要求具有一致性。
        6. 儒家“慎省”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律要求具有一致性。
二、儒家“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大学生在当下网络社会中的现状
        1. 大学生对网络垃圾信息辨别能力低。
        2. 大学生容易在网络环境中迷失自我,产生网络道德问题。
        3. 大学生对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慎独”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
        1.“慎隐”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自律精神。
        2.“慎微”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
        3.“慎言”促使大学生养成文明规范的网络言论。
        4.“慎欲”培养大学生抵制诱惑能力。
        5.“慎辨”培养大学生谨慎辨析的意识。
        6.“慎省”促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网络人格品质。
三、将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途径
    (一)构建“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二)发挥辅导员在“慎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杠杆作用
    (三)建立“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四)建立“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
四、结语

(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慎独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慎独教育的提出顺应自我发展之需求
        1.1.2 慎独教育是个体应对时代压力的必然选择
    1.2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2 慎独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渊源
    2.1 慎独教育的概念界定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2.1 认识自我与全面发展
        2.2.2 社会责任与自由意志
    2.3 儒家德化传统
        2.3.1 “圣人”理想人格
        2.3.2 以“独”见天下:对个体道德主体性的肯定
        2.3.3 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2.4 西方关于“自我”问题的思想资源
        2.4.1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我”萌芽
        2.4.2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哲学中“自我”的嬗变与转向
    2.5 弗洛姆人道主义“自我”思想
        2.5.1 成“人”的终极目标:生产型人格
        2.5.2 生产型人格促使人自我完善
    2.6 慎独教育的当代承继
        2.6.1 毛泽东自我教育理论
        2.6.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的党员自我修养理论
        2.6.3 新时代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党员自我教育
    2.7 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自我教育的理论资源
        2.7.1 教育学中的自我问题
        2.7.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问题
3 慎独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3.1 “慎独”:自我与自治
        3.1.1 自我与慎独
        3.1.2 慎独与自治
        3.1.3 慎独:在个体与社会之间
    3.2 慎独与慎独教育的异同
        3.2.1 慎独与慎独教育的相同点
        3.2.2 慎独与慎独教育属于不同话语体系
    3.3 慎独教育的概念厘定
        3.3.1 慎独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模式
        3.3.2 慎独教育是系统化的、社会化的、大众化的自我教育模式
        3.3.3 慎独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之开展提出一种新路径
    3.4 慎独教育的特征
        3.4.1 慎独教育是成“人”的教育
        3.4.2 慎独教育不能忽视外在条件制约
        3.4.3 慎独教育是内省和创制共存的教育
    3.5 慎独教育之发生前提
        3.5.1 “另一个我”的合法性来源
        3.5.2 “知己”以求“慎独”
        3.5.3 构建内在权威——人道主义良心
4 慎独教育的结构
    4.1 慎独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4.1.1 慎独教育的两个层次
        4.1.2 人的自然属性需求与“成人之善”
    4.2 慎独教育的内容
        4.2.1 慎独教育通过道德实践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之关系
        4.2.2 以“我与我”的相处方式洞见“我与他人”、“我与社会”
    4.3 慎独教育的主要方法
        4.3.1 中国“内省”传统
        4.3.2 内省之本质
        4.3.3 内省之发生机制
        4.3.4 盲从权威与自我担当
        4.3.5 自觉成长
        4.3.6 良心良知的作用
    4.4 慎独教育的目标:自化
        4.4.1 从个体角度实现人的自由而自觉的存在
        4.4.2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解
    4.5 慎独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4.5.1 寻求合理的“自我—社会”的相处模式
        4.5.2 有助于个体成就独一无二的自我
5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慎独教育的路径
    5.1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自我教育的肯定及其成“人”内涵
        5.1.1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自我教育内涵
        5.1.2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对“人”的哲学思考
    5.2 从个体角度出发开展慎独教育的路径
        5.2.1 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
        5.2.2 社会实践中主动调控自我
        5.2.3 恪守良心
        5.2.4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5.3 开展当代慎独教育的社会路径
        5.3.1 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以保障慎独教育的开展
        5.3.2 注重社会主流文化对个体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第一章 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内涵、判定及危害
    一、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内涵把握
    二、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判定标准
        (一)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前提性判定
        (二)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过程性判定
        (三)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结果性判定
    三、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主要危害
        (一)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扰乱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
        (三)损害我国国家声誉和形象
第二章 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现实表现
    一、道德本体层面
        (一)网络空间道德价值有所扭曲
        (二)网络空间道德逻辑有所解构
        (三)道德效力有所弱化
    二、道德发展层面
        (一)网络空间道德面临网民认知困境
        (二)网络空间道德面临网民认同困境
        (三)网络空间道德面临网民践行困境
    三、道德结果层面
        (一)网络空间存在价值导向型失德行为
        (二)网络空间存在利益导向型失德行为
        (三)网络空间存在情感导向型失德行为
第三章 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三维归因
    一、网络空间道德基础不牢
        (一)社会改革的不彻底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物质基础
        (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价值基础
        (三)社会心态的复杂性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心理基础
    二、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滞后
        (一)未能及时更新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理念
        (二)未能适时创新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
        (三)未能有效建新网络空间道德教育队伍
    三、网络空间道德监管困难
        (一)网络空间的舆论监督不易
        (二)网络空间的社会管控不力
        (三)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不够
第四章 维护网络空间道德秩序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网络道德基础推进道德建设
        (一)夯实网络空间道德的物质基础
        (二)筑牢网络空间道德的价值基础
        (三)打牢网络空间道德的心理基础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网络德育质量
        (一)加快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理念转变
        (二)加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革新
        (三)加强网络空间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三、健全网络监管机制规范道德行为
        (一)完善网络空间监督机制实现“以督律德”
        (二)构建网络空间管理机制实现“以管固德”
        (三)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实现“以法促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6)儒家“慎独”思想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道德自觉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
        (二)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慎独”对于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现实价值的思考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儒家“慎独”思想的相关研究
        (二)道德自觉的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慎独
        (二)道德自觉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1章 道德自觉的概述
    一、道德自觉的主要特性
        (一)主体性
        (二)自省性
        (三)自律性
        (四)超越性
    二、道德自觉形成的内在心理要素
        (一)道德需要:道德自觉的源泉
        (二)道德认知:道德自觉的基础
        (三)道德情感:道德自觉的动力
        (四)道德意志:道德自觉的保障
    三、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路径
        (二)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是适应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现实需求
第2章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现状探析——基于广西四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
    一、调查对象概况及问卷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概况
        (二)问卷调查设计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现状
        (一)道德认知现状
        (二)道德情感现状
        (三)道德意志现状
        (四)道德行为现状
    三、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二)缺乏社会公德情感
        (三)缺乏坚定的道德意志
        (四)缺乏践行道德的自觉性
    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高校德育的缺陷
        (三)家庭教育的问题
        (四)个体自身的原因
第3章 儒家“慎独”思想对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的价值
    一、儒家“慎独”思想的概述
        (一)“慎独”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二)“慎独”思想的主要内涵
    二、“慎独”之于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的价值
        (一)有助于促进大学生道德自觉意识的觉醒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理性的道德情感
        (三)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第4章 儒家“慎独”思想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途径
    一、树立主体性德育理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构建新型的主体性德育模式
        (二)注重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整合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慎独认知
        (一)开设慎独相关的公共文化课程
        (二)在思政课程中加强慎独精神的渗透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风气,增强学生的慎独意识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二)重视道德榜样教育,营造积极的榜样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儒家“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儒家“慎独”思想溯源
    第一节 儒家“慎独”思想概述
        一、儒家“慎独”思想的由来
        二、“慎独说”略论
    第二节 儒家“慎独”思想诠释
        一、儒家“慎独”思想的本质
        二、儒家“慎独”思想的特征
        三、儒家“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三节 儒家“慎独”思想的道德要求
        一、无欲故静
        二、里仁为美
        三、厚德载物
        四、诚心正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究
    第一节 当代高等院校德育方式简析
        一、被动教育——道德规范的外在性
        二、自我教育——道德规范的自律性
        三、将他律性与自律性逐步融合的创新教育模式
    第二节 大学生由于自我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典型问题
        一、自主学习能力欠佳
        二、缺乏对规则应有的尊重和尊奉
        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趋增
        四、放任的生活习惯已成常态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教育缺失的成因
        一、主观忽视首当其冲
        二、家庭影响耳濡目染
        三、学校教育有其局限
        四、社会环境潜移默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儒家“慎独”思想对解决大学生自我教育问题的价值
    第一节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强化“慎独”思想学习意识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必要性
        二、高校传统文化施教客体的广泛性
        三、传统文化教育选题的择优性
    第二节 将儒家“慎独”思想内化为个人道德准则
        一、慎隐、慎微
        二、慎言、慎行
        三、慎欲、慎辩
        四、慎始、慎终
    第三节 高校完善道德教育方式方法
        一、创新优化道德教育路径
        二、引导学生在自我觉醒中追求生命之价值
        三、以教师之德润物无声
    第四节 儒家“慎独”思想应用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
        一、树立道德观念,给大学生以明辨是非的骨气
        二、规范个体行为,给大学生以自我约束的能力
        三、培养人生理想,给大学生以砥砺前行的勇气
        四、实现个性解放,给大学生以自由选择的权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有助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1.1.2 实现大学生价值统一的重要途径
        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相关概念
    2.1 “慎独”概念及基本内涵
        2.1.1 “慎独”的概念
        2.1.2 “慎独”的基本内涵
    2.2 道德人格及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
        2.2.1 心理学中的人格范畴
        2.2.2 伦理学中的道德人格范畴
        2.2.3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范畴
    2.3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可能性
        2.3.1 “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具有内在契合点
        2.3.2 “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具有内在逻辑性
第三章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时代价值
    3.1 有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1.1 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引领作用
        3.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建设力量
        3.1.3 “以小见大”的形式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3.2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品德建设
        3.2.1 思想道德意识的增强
        3.2.2 自我约束力的增强
        3.2.3 道德修养的提升
    3.3 实现道德人格培育中的观念转变
        3.3.1 从工具价值到本体价值的转变
        3.3.2 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转变
第四章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内容
    4.1 培育原则
        4.1.1 方向性原则
        4.1.2 渗透性原则
        4.1.3 主体性原则
        4.1.4 示范性原则
    4.2 培育内容
        4.2.1 主体意识的培育
        4.2.2 道德自省的教育
        4.2.3 道德自律的教育
        4.2.4 道德责任的教育
第五章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路径
    5.1 强调“慎独”的自我教育
        5.1.1 自我修养
        5.1.2 自我反思
        5.1.3 自我管理
    5.2 营造“慎独”的微观环境
        5.2.1 家庭环境
        5.2.2 学校环境
    5.3 营造“慎独”的宏观环境
        5.3.1 社会环境
        5.3.2 文化环境
        5.3.3 全媒体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9)儒家慎独思想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调查法
        1.3.3 归纳法
    1.4 本文创新点、难点及拟解决问题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难点
        1.4.3 本文拟解决问题
2 相关概念简述
    2.1 慎独思想的科学内涵
        2.1.1 慎独思想的本义
        2.1.2 慎独思想的特征
    2.2 网络道德的科学内涵
        2.2.1 网络道德的定义
        2.2.2 网络道德的特征
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调查问卷分析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3.3.1 社会法律法规不健全
        3.3.2 学校教育不足
        3.3.3 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3.3.4 自我教育缺失
4 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契合性
    4.1 道德责任的统一性
    4.2 道德人格的吻合性
    4.3 道德自律的一致性
    4.4 道德主体的融通性
5 慎独思想应用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5.1 有利于树立正确道德认知
    5.2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5.3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信念
    5.4 有利于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感
    5.5 有利于规范不当的道德行为
6 运用慎独思想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6.1 增强慎隐慎微在网络社会道德规范中的实施力度
        6.1.1 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舆论环境
        6.1.2 健全互联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6.1.3 重视网络发展存在的隐蔽性
    6.2 提升网络道德行为中的慎欲慎辨能力
        6.2.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6.2.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6.2.3 重视师风师德教育
        6.2.4 加强网络道德基础性教育
    6.3 强化家风教育中的慎言慎行
        6.3.1 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6.3.2 发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6.4 树立慎始慎终的网络道德观念
        6.4.1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
        6.4.2 明确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机与目的
        6.4.3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概述
    第一节 自律能力相关概念界定
        一、自律能力相关概述
        二、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内容
    第二节 自律的理论分析
        一、儒学家中的“慎独”
        二、康德关于自律的相关论述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律的相关论述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律的相关论述
    第三节 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需要
        二、是创建和谐幸福家庭的需要
        三、是高校顺利开展学生工作的需要
        四、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需要
第二章 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自律提升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四、当代大学生法纪自律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影响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原因
        一、影响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个人因素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家庭因素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学校因素
        四、影响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社会因素
第三章 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思路
    第一节 强化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目标
        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自律意识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规矩意识
        三、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规范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第二节 遵循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原则
        一、强化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目的原则
        二、坚持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激励原则
        三、注重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层次原则
    第三节 明确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健全自律机制,优化自律能力提升的目标
        二、丰富社会实践,疏浚自律能力提升的渠道
        三、重视家庭教育,形成自律能力提升的合力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四、慎独与网络道德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教育路径研究[D]. 罗淑琳. 西华大学, 2021
  • [2]基于慎独思想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研究[D]. 赵梦瑶.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儒家“慎独”思想融入[J]. 赵威.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慎独教育研究[D]. 宋玉路.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研究[D]. 王娜娜. 西南大学, 2020(01)
  • [6]儒家“慎独”思想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D]. 陆美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儒家“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D]. 孟靓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D]. 杨莹莹.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儒家慎独思想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党小雪.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10]提升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对策研究[D]. 田水仙. 吉首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审慎独立与网络道德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