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语境与科学实在(论文文献综述)
冯雷[1](2021)在《论法教义学的科学性》文中指出法教义学的科学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法哲学问题,围绕着“法教义学是不是科学”、“如果是,法教义学是什么样的科学”、“法教义学的科学性是什么”等问题,在不同的时代、地域和社会中,进行着旷日持久的争论。法教义学是一门关于法律解释(理解)与适用(为司法做准备)的实践学科。科学是一种高于常识与经验的“典范(高端)知识”,科学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法教义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决定了科学性应当厘定在“客观性”、“可检验性”和“体系性”三个着力点上。科学性在“广义科学”和“狭义科学”(“自然科学”)两个领域存在差异,对科学性的理解应当突破狭义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限制,而进入到“广义科学”的领域之中,即一门学科只要具有典范(高端)知识的全部特征,就应当被称为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都可以称为科学。法教义学的科学性问题贯穿了自19世纪以来近代、现当代法哲学、法学理论发展的全部历史,不同的科学立场(科学观)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认识存在着差别。总体上看,对“法教义学科学性”问题存在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重新肯定”的认识过程。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体系科学观”肯定了法教义学的科学性。深受“体系”科学观影响的“历史法学”与“概念法学”致力于法教义学概念化、逻辑化的体系构建,历史法学认为法教义学是一门“历史科学”,概念法学认为法教义学是一门“形式科学”,法学家耶林认为,科学必须存在于法教义学之中。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实证主义”哲学对科学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而形成的“实证科学观”对法教义学的科学性持否定态度。柏林检察官基尔希曼对法教义学的科学性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作为科学的法教义学是无价值的。持实证科学立场的“自由法学”(法社会学运动)认为法教义学不是一门科学,持逻辑实证主义立场的“纯粹法学”同样否定了法教义学的科学性。20世纪初期,反对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潮开始兴起,哲学开始了价值论的转向。在新康德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利益”和“价值”重新回到了科学的领域,利益法学认为法教义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新康德主义法学认为法教义学应当是一门“文化科学”。二战后,随着自然法的复兴,“价值”和“正义”认知的客观化、可普遍化使得“价值科学”登上历史舞台。在价值科学的视域下,“评价法学”认为法教义学是一门“价值评价”的科学。受“评价法学”的影响,当代法教义学在维护和扞卫实在法规范所建立的“法秩序”的前提下,已经具有了开放性、反思性与批判性,具有了科学的方法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学家拉伦茨充分肯定了法教义学的科学性:即作为科学的法教义学具有不可或缺性。当代持价值科学观的其他法理论也认同了法教义学的科学性:伽达默尔的“法律诠释学”理论、哈贝马斯的真理的“共识论”理论和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法教义学的科学性。尽管“体系科学”、“实证科学”与“价值科学”三种科学观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认识并不相同,但依据各自的科学立场,都具有合理性。可以说,三种科学观都描述了科学真理的一部分,体系科学观重视知识的形式,实证科学观重视知识的方法,而价值科学观重视知识的实质。因此,只有把三种科学观通过“正反合”辩证认识加以综合,才能完整地解释法教义学科学性的内涵。按照“广义科学”的标准,法教义学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具有三方面的涵义:即“客观性”、“可检验性”与“体系性”。具体而言,法教义学的“客观性”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来理解,其中,价值论维度的“共识性”是理解法教义学客观性的关键。由于法教义学知识缺少不证自明性,因而,必须通过“规范”、“论证”和“案例”的“检验”来获得知识的确定性(正确性);受“体系性”等同于“科学性”的观念影响,法教义学不仅致力于构建“概念规范体系”(“外在体系”),而且也重视构建“法律解释体系”与“价值判断体系”(“内在体系”)。总之,法教义学既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完全通过逻辑演绎和数学运算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和规范,也不可能完全是法律人对法律“天马行空”的理解与法官“恣意任性”的言说。法教义学是关于法律理解与适用的实践科学,它因价值评价的“共识性”而具有“客观性”,因科学的方法论而获得了“可检验性”,因概念、规则和原则的融贯性与统一性而获得了“体系性”,因此,法教义学具有科学性。
林孝斌[2](2021)在《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主实义》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中士”和“西士”作为对话双方,就本原观、灵魂观、为善论和伦理观等论域展开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发现西士的宣教立场虽然十分鲜明,但却诉诸于推理-论证;中士,似乎是被设计而生,但在与西士的对话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质疑-自卫。从这个角度上看,如若简单的将中士界定为被着者设计而生的话,显然有失偏颇。但中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时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史实考证和文本辨析。这并非本文的主要旨向。本文仍将此对话双方视为源始于中西不同生存处境、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主体,并在文本分析中呈现各自的思想视角和生存秩序,即中士的感通视角及其天命-性-理的生存秩序,以及西士的理性视角及其天主-理性的生存秩序。由于《天主实义》文本内容所涉及的天主、灵魂等论域归属于宗教问题,而对该论域的呈现方式又是在哲学意义上给出的,故对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既需要宗教的观察视角也不能忽视哲学的思维方法。从方法上看,宗教更多的是关注生存中的信仰-情感问题,哲学则多注重理性-观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关注人生存中理性与信仰这两种面向之间的交织与张力,并着力分析生存中涌现出的各种情感和观念在生存中的意义。在内容上,本研究围绕“中西士间思想出发点与生存秩序之争”的问题展开。为此,本文从双方在本原论,及其他目前研究者鲜有系统进入文本的灵魂论、为善论和伦理观这四方面,基于详实的文本研究,呈现中西士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交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在呈现文本主体内容的时候,更侧重于呈现中西双方在相关问题中“认识论”上的根本差异,以试图推进探索中西间思想性对话如何能进深到更具有实质性的程度。文章将认识论问题贯穿文本分析的始终,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中西士间认识论路径的差异和所呈现对象在不同意义上的实在性问题。在强调认识论的同时,也突显了中西士间的思想性对话在生存论上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勾勒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而是借助文本的梳理,呈现双方在思想起点上的差异,并以此贯穿全文。致力于呈现双方对话的关键不是观念之争,乃是生存出发点之争。只有回到这个原始争论的起点,才能更好廓清中西士双方的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层面上以及所可能进入的深度和广度。在努力跳出以往从“调适论”、“策略说”和“矛盾论”等研究视角的同时,努力补益以往研究中对中士认识论问题探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士“感通认识论”的认识论维度。同时亦对当下世界频发关于“主体间”对话中存在的生存张力和困境予以关注,在反思中西士间这一原始性对话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照,试图给出这样的答案:对话不能仅停留在观念性的对决或辩争上,更需要有意识的去觉察和推进双方在情感维度上所呈现对象的认识论问题和生存论关注,如此或许能有助于中西间的对话进入到“实质性”层面。
李婷婷[3](2020)在《整合信息理论何以能够对意识现象进行科学说明》文中提出对于意识的研究由来已久,针对意识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提出。朱利奥·托诺尼在神经科学研究的背景下,提出了整合信息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简称ⅡT),试图将意识看作是对信息的整合并且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刻画意识的感受质形状,测量能够产生意识的有效信息量的Φ值,来解释意识经验的产生,ⅡT认为Φ值越高,意识经验的质量就越高,意识经验也就越完整越丰富。由于ⅡT是对意识经验的科学研究,也是对意识现象的一种科学说明,面对主体性很强的意识现象(相对于一般自然现象),只有强调语境论(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统一)的科学说明的语用学,才能很好地考察ⅡT对意识现象的说明,表明ⅡT的合理性。在范·弗拉森的科学说明的语用学看来,一个科学说明就是对“why-问题”地回答,ⅡT建构的意识经验产生的机制系统,很好地运用了“why-问题”模型来说明ⅡT在刻画感受质形状时,是建立在PK为真,也就是意识是确实存在的这一前提下的,进一步说明经验就是选择,这也符合科学说明的语用学所强调的科学理论的经验适当性,并且正是ⅡT也强调科学说明的语用学所强调的语境,语境不同,大脑的信息整合机制就会不相同,导致意识经验也是不相同的,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意识经验的私密性。在科学说明的语用学看来,ⅡT将意识作为科学研究对象,从神经科学研究的客观角度以及大脑的内部信息整合机制诸方面入手,来解释意识经验的产生过程,如果进一步加强语境相关的分析,ⅡT甚至有可能把意识研究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结合起来。我们从科学说明的语用学角度的分析,不仅能够解释整合信息理论的合理性,而且能够对整合信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整合信息理论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理论,还需要继续加强后续研究,目前来看,如果说它已经解决了意识难题,似乎还为时尚早。
孟辉[4](2020)在《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科学解释是否是真正的科学解释,一直是关乎社会科学合法性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以自然科学解释的标准来判断社会科学解释,最终只能得到一种二选一的对立结果:一种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只有程度上的不同,社会科学可能沦落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另外一种是,因为无法达到自然科学解释的标准,社会科学解释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解释,或者不具备自然科学标准的那部分社会科学将不再具有合法性,社会科学将面临分裂的危险。而现有的科学解释模型大多源于自然科学,这些解释模型背后体现的“主体-世界”二元关系,只适合于恒定的自然世界,无法应对变化的社会世界。这些解释模型既无法涵盖社会科学解释中的规范性问题,也无法真正给出社会科学解释力的来源,很难适用于社会科学解释。因此,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视角,试图把自然科学解释模型作为社会科学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从认识论的层面来寻找一条能够模型化社会科学解释和说明社会科学解释力来源的新进路。为此,本研究将语境维度引入社会科学解释研究中,在融合语境主义的语境本体论和范戴克话语与语境关系理论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由话语构成的、不依赖主体性的话语语境,进而把“主体-世界”的二元关系转化为话语、话语语境和世界的三元关系。作为话语与世界之间中介,话语语境不仅控制了话语的产生和理解,而且其与外在世界之间体现了规范性的关联,避免了“主体-世界”二元关系的局限。由此,我们可以从话语语境这一新的视角,在认识论层面重新审视理论、现象和外在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话语语境中,社会现象不再属于外在世界,而是和社会科学理论一样作为话语形成了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由于话语语境没有主体性依赖,所以我们可以在无须假定主体认知不变或者外在世界恒定的情况下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该模型不仅与自然科学解释兼容,而且可以对社会现象不可重复、主体认知不稳定、社会科学的规范性以及社会科学解释力来源等问题提供一种合理说明。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主要论述了社会科学解释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话语语境的本体地位和非主体性依赖,结合范戴克的语境理论重构了“主体-世界”的二元关系:话语与世界不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与世界直接作用不是话语而是话语语境,解释则是话语语境稳定和演化的重要动力;运用话语语境控制话语的观点说明了观察和现象的话语语境本质,二者都是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作用的结果,话语语境控制了观察的方向和焦点。第二部分,由第二、三、四章组成,这部分主要是在话语语境基础上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并从规范性视角来说明社会科学的解释力问题。第二章,阐述了构成社会科学解释模型所需的两个形式条件:模型的可计算变量和现象语境化表征的条件;第三章,主要完成了社会科学解释话语语境模型的构建工作。首先,阐述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基本结构,论述了可计算变量和社会结构性要素可以说明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和观察视角等问题。其次,用金融学案例分析论证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合理性。第三,区分了行动和行为,阐述了行动的话语语境本质,行动只有在话语语境中才具有意义,而社会科学解释就是通过包含规范性的可计算行动变量集重构社会现象的过程;第四章,论述了话语语境视角下经验、概念和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经验在话语语境中获得了显现,而概念只有在规范性的指引下才能进入外在世界,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之间是一种规范性的关联关系。社会科学解释体现的是规范性的合理性而非普遍性,通过社会科学解释,社会科学话语语境向社会世界输出了规范性,这点正是社会科学解释力的重要来源。第三部分,由第五、六章组成。第五章,主要运用话语语境的方法模型化历史解释,得到的历史解释话语语境模型是社会科学解释话语语境模型的重要案例论据。历史解释中的连续性话语体现了历史认识的逻辑,与安克斯密特的叙事实体或者核心主题中的历史实体不同,解释模型蕴含的话语实体具有和自然科学理论实体一样的解释和描述功能,可以作为历史解释合法性的重要证据;第六章,主要阐述了话语语境模型对社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社会与个体之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争、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等社会科学哲学重要问题的意义。最后,探讨了话语语境对认识论、知识论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展望了一种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话语语境主义的可能性。
吴泽鹏[5](2020)在《语境论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研究方法,亟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哲学理论来作为支撑和保障,为此,我们需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多个层面展开对大数据分析的哲学讨论。语境论思想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科学世界观,目前它已经在诸多哲学与科学难题的求解过程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在语境论视域下对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透彻地把握大数据分析的认识机理、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并帮助我们解决大数据分析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难题。第一,在数据世界观中,数据成为了数据科学语境中事物的关键属性,将一切数据化成为了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在这种本体论态度下,大数据分析的客体变成了数据实在,其实在性由客观世界的客观性和所在语境的规定性保证。第二,大数据分析的认知过程是语境化的,其认知特征来源于被归纳语境的特性:海量的数据具现了研究问题所在语境的同时,也将语境的整体性和动态性体现了出来,这使得我们可以在问题与问题的复杂关联中以一种动态性的视角认知客观世界;当前科学语境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语境的实践操作分别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建构性和目标性的语境化认知特征;具有基础性的科学理性在大数据分析中被相对化和语境化,呈现出与境遇理性相统一的特征。第三,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生产来看,大数据分析的多元认知主体导致主体在研究语境中的作用发生了转变,这使得人的目的和实践贯穿于大数据分析知识生产的整体过程;由大数据分析所输出的知识虽然不具备解释和说明原因的能力,但在微观和“区域性”语境中仍然能够为我们掌握事物之间的多维度、多层面内在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展望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前景:据驱动型研究范式的优缺点并存,因此需要结合语境主义多元方法论,讨论在何种研究语境下数据范式能发挥其优势的使用规范;大数据分析的语境化认知特征为人工智能突破图灵机模式的局限,模拟人的非理性认知能力和主客交互的意向性能力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路径;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学科理论的适应能力和对各个学科之间研究方法的兼容能力,迎合了语境论消解学科之间的僵化壁垒,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中建立统一性的方法论诉求。第五,回应大数据分析面临的应用困境,导致“全数据”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来源于不受限制的“全数据”概念,我们应当在语境的限定作用中重新理解和定义“全数据”,保留其理想性的同时接受“非全面”的现实;面对相关性的盲目崇拜问题,我们需要正视那些隐藏在相关性结果中超越当前人类科学语境解释范围的因果关系,对大数据的相关性结果保持一种实用和批判的态度。
李栋[6](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黄晟鹏[7](2019)在《“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才”是现代天才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一般指标准智力测试得分多140的个体。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人才成为第一资源的历史大背景下,天才和作为交叉科学领域的天才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近来年,在其学术共同体内部却开始出现了关于“天才”概念的争议,并已经深度影响到天才研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价值。厘清天才概念争议的产生原因,对天才的本质存在加以界定,不仅对于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解决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与之类似的概念争议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本研究以“天才”的符号实在性为理论原点,指出了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而术语则是符号在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应用形态。由此,得以确定本研究主体部分的论述框架,即从“天才”符号的意义和“天才”作为术语实在的定义两条线入手,先解决日常语境下“天才”的观念承载,也即意义结构问题,再就其在西方哲学和近现代天才科学研究中的术语化定义进行考察,进而对文化约束下的“天才”加以论证。最后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回答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研究问题:(1)什么是导致天才研究中实在论与建构论相对立的根本原因?(2)什么是“天才”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本质存在?通过将意义特征分析、历史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多种实证方法应用于大量与“天才”符号相关的经验事实,本研究揭示了“天才”符号的历史和含义,及其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考察了“天才”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不同阶段的解读,特别是浪漫主义思想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回顾了近现代“天才”的科学定义的诞生,并对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和“天才”之间的二重关系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同时期中西方天才观念的异同,对天才概念在稳定社会文化环境约束下的整体统一性和变化连续性进行了验证,正面证明了与“天才”有关的观念承载的确有受到社会文化的建构;最后,基于不同历史文化时期“天才”符号存在的恒定性以及“天才”所涉及的不同观念和术语化定义之间的共性特征,建立了关于“天才”符号及其对象的同一化理论表达。本研究提出并论证的“天才”的符号实在性,既肯定了天才作为客观事实的存在,又解释了不同文化环境下“天才”定义的差异化存在,为“天才”的实在性与建构性争议找到了以符号实在性为基础的解决路径,也为人才研究及教育实践的未来发展拓宽了视野。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天才”,其社会价值不仅在于天才个体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借由符号的象征功能指示当今社会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的能力领域和成就类型,从而促进各类人才的培养。
徐德凯[8](2019)在《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美国着名哲学家塞拉斯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深刻、最系统的思想家之一。本文立足于塞拉斯整体哲学思想,通过析取塞拉斯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理论中的认识论思想,即系统、完整地呈现其认识论思想的整体样貌,又勾勒出其综观、系统、多元、深刻、独到的哲学思想体系的轮廓。通过梳理塞拉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确立了塞拉斯分析哲学、实用主义、整体论、反基础主义及自然主义的哲学立场。塞拉斯的认识论思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活世界、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知识的辩护”问题是其关注的焦点,其核心问题是“观察报告”何以获得认知上的优先地位。塞拉斯主张人的认识是以人所形成的整体性的概念框架为前提,并以此批驳了“所予神话”,反对用直接给予人意识的东西为知识奠基。人的概念框架包括“外显影像”和“科学影像”,或“观察框架”和“理论框架”,外显影像或观察框架在方法论意义上是第一位的;科学影像或理论框架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是第一位的。人通过习得语言和社会实践规范获得为知识辩护的“理由的逻辑空间”,这个空间中充足的语义话语和理论话语资源使得“观察报告”获得了理论的解释功能,它是非推理性的、非自我辩护的知识,是为知识奠基的知觉和内省的基本信念。基于以上观点,塞拉斯发展了集概念整体论、科学实在论、心理唯名主义、准规范功能主义的意义理论、符合论的真理理论和温和融贯论的辩护思想为一体的认识论思想。塞拉斯对于基础主义、还原论和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英、美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被罗蒂、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视为思想先驱,为认识论、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对于“知识辩护”问题的经典论述使得认识论陷入了另一个困境,被英美哲学界称为“塞拉斯的困境”,本文认为融贯论和直接实在论是较合理的解困之策。
祁大为[9](2019)在《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规定性研究思路与经济学实际研究不适用的问题,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研究趋势逐渐形成。其中经济学隐喻的解释属性和说明等功能被研究者们逐渐阐发出来,因此,本文在对经济学隐喻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研究面临的现实难题,探讨了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问题,并在论证中通过引入语境论的分析框架,使得经济学隐喻面对变动不居的经济世界具备了良好的透视力和解释力。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体系性的论述和结束语七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以经济学实证研究局限性的成因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经济学方法论早期研究的关注点、研究目标、理论困境,进而展开了多元化研究趋势下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由于多元化研究的深入,隐喻的功能属性及其研究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就此展开了本文如何考察经济学隐喻的整体介绍。导言包含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和思路、创新之处四部分内容,并在上述内容中对本文的写作意图、研究目标、论证内容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系统介绍。第一章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隐喻趋势”。第一章从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发展趋势中的修辞学和批判实在论两个典型研究方向入手,分别阐述了两种研究方案的哲学立场、基本观点和理论诉求,并进一步总结并讨论了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进程中“三种诉求”各自的优缺点。借助于“多元化发展”已有的理论成果,尤其是经济学隐喻方面的已有成果,将隐喻的解决方案引入到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之中,并初步论证了经济学与隐喻的互动关系、隐喻对经济学研究可能的贡献、隐喻介入经济学方法论的必然性等问题。第二章为“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隐喻”。这一章以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研究对规定性研究方案的批判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经济学方法论需要隐喻分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隐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隐喻在经济学中的运作机制。由此,论证了隐喻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可行性以及意义。第三章为“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本质”。这一章以困扰经济学研究的不确定性问题作为切入点,结合经济学的认识论原则,阐述了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特征及其在化解不确定性问题的特有优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隐喻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认识论功能和认识论意义。第四章为“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这一章以“经济学研究与现实世界相脱离这一现状”作为切入点,论证了经济学隐喻在概念化未知经济实体和机制上的特殊作用。通过讨论经济学隐喻的指称、表征以及隐喻重要载体模型的实在性问题,说明了经济学隐喻不仅具有方法论和认识论价值,而且还深深扎根于实在性之中。第五章为“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随着“多元化”研究的深入,已有的哲学来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学和经济学哲学研究的需要。前文已经论证,经济学隐喻是具备了方法论、认识论和实在论特征的学术体系,那么它能否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实践,其可行性在哪里,进一步说这种实践可行性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就成了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此,本章分别从语言哲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哲学三个维度论证了经济学隐喻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结束语讨论的是经济学隐喻的语境化研究趋势。由于语境的解释性功能与经济学隐喻实践价值的可获得性取得了共鸣,还由于经济学隐喻和语境的更新,其内在精神都指向了使用的意义而不是寻求知识的确定性,因此在这一部分首先论证了语境框架下经济学隐喻的实践价值。另外,隐喻的语境研究已是隐喻社会化的研究趋势之一,隐喻的描述、隐喻知识的成立、意义的获取都离不开语境框架下的解释,所以在结束语中重点对经济学隐喻的语境化研究趋势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
刘扬弃[10](2019)在《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是有关心理学史、心理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综合研究。语境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理论趋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境论作为一种心理学解释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一开始,语境论是以社会建构论或辩证法的形式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近20年来,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朝向更为精致的方向演化发展,并体现了生命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征。发展心理学中逐渐形成了以机体论的语境论为基础的关联发展系统范式,行为心理学中形成了以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为哲学假设的语境行为科学,这两种研究范式是一致的,并且分别整合了生物、文化、符号、行为、发展等多个系统演化层级。总之,语境论范式是适用于跨学科和多学科社会心智研究的元模型,整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脑与社会、心智与社会研究所涉及的多个复杂系统的研究,为作为社会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致的研究框架。论文包括导言、五章系统性论述和结束语。第一章,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研究。本章系统澄清了心理学内部的语境论思想研究脉络,对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进行综合说明,研究了心理学中的三种语境论解释的形式和主要特征,分别是描述语境论、发展语境论和功能语境论。并提出语境论是一种更加优越的心理学范式,语境论是心理学元理论的突破和创新。第二章,心理学中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基础。本章的说明将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统一的理论准备。主要澄清了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来源及其扩展研究,讨论了心理学哲学的总体进展,明确了心理学哲学与心理学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关联。第三章,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发展心理学。本章基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研究了语境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当前表现。发展心理学中已经形成了以机体论的语境论为基础的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表征了活的机体自身的一系列联合运作的具身行为。发展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思想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机体论的语境论世界观,以及语境论的“本体论构架”和“认识论路径”。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可以更好地容纳发展心理学中的新数据,为发展心理学的进一步具体研究提供基础,为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哲学中涉及的个体发育和演化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第四章,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行为心理学。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行为主义、行为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给出了简要的区分。第二,论证了莫里斯的行为心理学语境论范式。第三,论证了语境行为科学的特征及意义。语境行为科学是基于斯金纳行为分析流派、演化科学和认知科学,采用归纳的方法建立的一套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并以功能语境论作为其研究的哲学假设。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试图对语境行为科学的发展概况、核心内容,及其特征和优势进行说明。总之,我们认为语境行为科学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与发展心理学中的关联发展系统元模型相比,语境行为科学加入了更具实用性的研究维度,并对人类行为、文化,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五章,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及其特征与意义。本章基于前面四章的论述提出了语境论范式的演化形式。本文认为一个更为综合、更为整合的多学科研究系统是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而语境论可以为这样的研究体系提供一致的研究基础,并且,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已经出现的语境论范式有:纯粹的语境论范式、机体论的语境论范式、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范式,并在当前的研究中表现为一种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语境论是一种“生物学上的自然主义”。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征,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基于关联的层级系统,表征了文化、生物、行为和认知协同演化的语境研究路径。关联的协同演化视角从真正的关联的、依存的意义上消解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结束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前面几章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语境论范式在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上的重要研究意义。
二、认识语境与科学实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识语境与科学实在(论文提纲范文)
(1)论法教义学的科学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进路与方法 |
1.4.1 研究进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规范意旨 |
2.1 法教义学概念的界定 |
2.1.1 法教义学的涵义:作为法律解释与适用的实践学科 |
2.1.2 法教义学的边界 |
2.1.3 法教义学的任务与功能 |
2.2 科学性概念之厘定 |
2.2.1 科学性的载体:作为典范知识的科学 |
2.2.2 科学性的涵义:科学的本质属性 |
2.2.3 科学性的两个领域:“广义科学”与“狭义科学” |
2.3 法教义学科学性命题的意涵 |
2.3.1 作为“科学范式”的法教义学的科学性 |
2.3.2 作为“广义科学”的法教义学的科学性 |
第3章 法教义学的科学性:体系科学视域下的肯定 |
3.1 历史法学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承认 |
3.1.1 法教义学是一门历史科学 |
3.1.2 法教义学作为历史科学的科学性 |
3.1.3 法教义学作为历史科学的方法论 |
3.1.4 本节小结 |
3.2 概念法学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确信 |
3.2.1 法教义学是一门形式科学 |
3.2.2 法教义学作为形式科学的科学性 |
3.2.3 法教义学作为形式科学的方法论 |
3.2.4 本节小结 |
3.3 耶林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认可 |
3.3.1 反思实证主义需要科学的法教义学 |
3.3.2 社会现实需要科学的法教义学 |
3.3.3 科学的法学需要科学的法教义学 |
3.3.4 本节小结 |
第4章 法教义学的科学性:实证科学视域下的否定 |
4.1 基尔希曼对法教义学科学性主张的批判 |
4.1.1 实在法的变动性与主观性 |
4.1.2 实在法桎梏了法教义学 |
4.1.3 法教义学摧毁了实在法 |
4.1.4 本节小结 |
4.2 自由法学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质疑 |
4.2.1 法教义学不符合实证主义的科学标准 |
4.2.2 “书本上的法”脱离现实 |
4.2.3 作为实践学科的法教义学只是技艺 |
4.2.4 本节小结 |
4.3 纯粹法学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否认 |
4.3.1 法教义学不是科学 |
4.3.2 纯粹法学的法科学理论 |
4.3.3 纯粹法学对法教义学科学性认识的启示 |
第5章 法教义学的科学性:价值科学视域下的重新肯定 |
5.1 利益法学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尊重 |
5.1.1 法教义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
5.1.2 法教义学作为应用科学的科学性 |
5.1.3 法教义学作为应用科学的方法论 |
5.1.4 本节小结 |
5.2 新康德主义法学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辩护 |
5.2.1 法教义学是一门文化科学 |
5.2.2 法教义学作为文化科学的科学性 |
5.2.3 法教义学作为文化科学的方法论 |
5.2.4 本节小结 |
5.3 评价法学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肯认 |
5.3.1 法教义学是一门(价值)评价的科学 |
5.3.2 法教义学作为(价值)评价科学的科学性 |
5.3.3 法教义学作为(价值)评价科学的方法论 |
5.3.4 本节小结 |
5.4 拉伦茨对基尔希曼“批判”的批判 |
5.4.1 法律解释需要科学的方法 |
5.4.2 法律“续造”与体系化需要科学的方法 |
5.4.3 规范社会生活需要科学的法教义学 |
5.4.4 本节小结 |
5.5 其他法理论对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认同 |
5.5.1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认同:法律诠释学理论 |
5.5.2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认同:法律真理的“共识论” |
5.5.3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认同:法律论证理论 |
第6章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再认识 |
6.1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内涵之一:客观性 |
6.1.1 法教义学本体论维度的客观性 |
6.1.2 法教义学认识论维度的客观性 |
6.1.3 法教义学价值论维度的客观性 |
6.2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内涵之二:可检验性 |
6.2.1 规范的可检验性 |
6.2.2 论证的可检验性 |
6.2.3 案例的可检验性 |
6.3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内涵之三:体系性 |
6.3.1 概念规范的体系性 |
6.3.2 法律解释的体系性 |
6.3.3 价值判断的体系性 |
6.4 法教义学科学性的内在逻辑 |
6.4.1 客观性表征法教义学科学性的目的 |
6.4.2 可检验性表征法教义学科学性的方法 |
6.4.3 体系性表征法教义学科学性的路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为何以《天主实义》作为分析文本? |
三、宗教哲学的观察视角 |
四、文献综述:国内外对《天主实义》文本的研究及分析 |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及分析 |
(1) 晚明时期儒、佛学者对《天主实义》的认同和批判 |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天主实义》的研究进路:比较、历史、分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五、主旨论证的思路和篇章布局 |
第一章 《天主实义》中的三重语境 |
第一节 西士所存在的双重语境 |
一、西士的天主教思想背景 |
二、西士对儒学的研究与应用 |
三、西士恩典神学视角的缺失 |
第二节 中士的时代性思想背景及其思想论域 |
一、阳明后学的思想主流 |
二、晚明中士的思想论域 |
三、东林儒学与实学暗兴 |
四、中士言辞背后的“感通”思维 |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中的本原论争 |
第一节 “位格”性天主:西士对“太极/理”本原论的批判 |
一、理性与“位格”性之天主 |
二、理性对“太极/理”不能为本原的批评 |
第二节 “生成”论之太极/理:中士对西士批判的回应 |
一、“生成论”之太极 |
二、中士的“敬”意识 |
三、感通中的太极/理 |
四、生存秩序中的太极/理 |
第三节 西士式“本原”观对中士生存秩序完善性辨析 |
一、西士式“本原”观中的超越性维度的挑战 |
二、超越性维度对中士“生成”论修身的益处辨析 |
三、超越性维度对补益儒家社会秩序的理论性意义 |
第三章 “独立灵魂”与“万物能否一体”的辩争 |
第一节 独立灵魂论:西士的两世说与万物一体观 |
一、自由意志与“两世”说 |
二、独立灵魂和后世维度的展开 |
三、独立灵魂观对万物一体论的批评 |
第二节 中士对独立灵魂和万物一体观的驳正 |
一、中士道德性的生死观传统 |
二、现世维度中的修身与成德 |
三、中士的“魂魄论”与万物一体观 |
第三节 驳灵魂轮回:中西士间的思想交织 |
一、西士对灵魂轮回论的理性批驳 |
二、中士在人伦秩序观中驳灵魂轮回论 |
第四章 善之论争:为善是否有意? |
第一节 西士的“为善有意”观 |
一、理性界定中的“善”、“意”概念 |
二、善的缺失:西士论“恶”的问题 |
三、天主:“正意”之源 |
四、为善有意与善之困境 |
第二节 中士对“为善无意”思想的辩护 |
一、“为善无意”问题的由来 |
二、中士以“性”解为善无意 |
三、敬天诚性与为善无意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生存意识 |
一、后世的抽象性与现实性问题 |
二、“利”的现实性与完善性问题 |
三、“有意”与“无意”间的张力:“小人—君子”的视角 |
第五章 伦理交锋:修身、治学、行孝 |
第一节 忏悔与自省:天主拯拔与自我完善 |
一、呈现伦理背后认识论问题的必要性 |
二、忏悔与天主旨意 |
三、自省与参赞化育 |
第二节 内外有别:学之为己抑或为天主? |
一、什么是“真学问”? |
二、如何达到真正的学问? |
第三节 内外学问的功夫论 |
一、理性与灵修 |
二、“诚-性”与检慎 |
第四节 不同起点上的行孝观 |
一、有必要专门谈论孝道问题 |
二、西士论孝:以天主之道为目标 |
三、中士尽孝:以造就天命为中心 |
结语 理性与感通:呈现方式与生存秩序 |
一、理性与感通的切磋:一种宗教哲学观察视角 |
二、两种认识论、两种认识对象和两种实在性 |
三、思想交锋中的感通与对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整合信息理论何以能够对意识现象进行科学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
四、论文的主要思路 |
第一章 整合信息理论 |
第一节 意识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
一、意识之谜 |
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意识 |
第二节 整合信息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
二、有效信息的相互作用 |
三、整合有效信息的复合体 |
四、信息整合产生意识 |
第三节 信息整合产生的意识属性 |
一、感觉空间的刻画 |
二、意识具有等级性 |
三、意识具有时间性 |
第二章 科学说明的语用学 |
第一节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科学说明 |
一、对亨普尔科学说明覆盖率论题的批判 |
二、对萨尔蒙的因果性科学说明的批判 |
第二节 范·弗拉森的科学说明的语用学 |
一、建构经验论和科学表征 |
二、语用学逻辑的生成 |
三、科学说明的语用学的构建 |
第三节 科学说明的语用学的核心 |
一、“why-问题” |
二、语境相关 |
第三章 科学说明的语用学如何给予整合信息理论以合理性解释 |
第一节 整合信息理论的经验适当性 |
一、ⅡT中的理想实验之一:光电二极管实验 |
二、ⅡT中的理想实验之二:相机的思维实验 |
第二节 “WHY-问题”对感受质的说明 |
一、感受质的刻画 |
二、感受质为什么不同? |
第三节 语境相关对意识个性化现象的说明 |
一、ⅡT把现象学发展到几何学理论 |
二、ⅡT中的公理化体系 |
三、意识机制的形成和身份认同 |
四、意识形成中的环境选择和语境相关 |
结语: 把意识研究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结合起来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4)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第一章 话语语境:对“主体-世界”关系的重构 |
1.1 话语语境概念的引入 |
1.1.1 语境主义的主体性问题 |
1.1.2 话语语境对主体性依赖的消解 |
1.2 理论、现象和观察 |
1.2.1 科学理论的话语特征 |
1.2.2 观察和现象的语境本质 |
1.3 科学的话语语境 |
1.3.1 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含义 |
1.3.2 话语语境的同一性条件 |
1.4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科学解释模型化的形式条件 |
2.1 科学模型中的可计算变量 |
2.1.1 科学模型的分类问题 |
2.1.2 模型变量的可计算关系 |
2.1.3 可计算变量对科学模型的意义 |
2.2 社会现象的语境化表征 |
2.2.1 话语语境中的科学表征 |
2.2.2 社会现象、数据与表征模型 |
2.3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构建 |
3.1 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结构 |
3.1.1 理论话语与现象话语 |
3.1.2 社会现象与观察视角 |
3.2 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案例分析 |
3.2.1 布莱克-斯科尔斯金融模型 |
3.2.2 金融学话语语境的演化 |
3.3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
3.3.1 语境化行动与社会科学解释 |
3.3.2 话语语境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话语语境的规范性输出与社会科学的解释力 |
4.1 话语语境的规范性 |
4.1.1 规范性问题与社会科学解释 |
4.1.2 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规范性关联的论证 |
4.2 社会科学解释的规范性特征 |
4.2.1 社会科学解释的科学规范特征 |
4.2.2 社会科学解释的社会规范特征 |
4.3 规范性与社会科学解释力 |
4.3.1 概念与行动规范的生成 |
4.3.2 社会科学解释力的规范性来源 |
4.3.3 规范的普遍性与合理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话语语境模型的应用:以历史解释为例 |
5.1 历史的话语语境 |
5.1.1 历史解释与历史叙事 |
5.1.2 历史解释的话语特征 |
5.2 历史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
5.2.1 历史话语的连续性关系 |
5.2.2 历史解释的模型化 |
5.2.3 解释模型对历史解释合法性的说明 |
5.3 小结 |
第六章 话语语境模型对社会科学哲学的意义 |
6.1 社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
6.2 社会与个体关系之争 |
6.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之争 |
6.4 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之争 |
6.5 小结 |
结束语 走向一种主体间性的话语语境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语境论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大数据分析思想基础的语境论探析 |
1.1 数据世界观的语境论剖析 |
1.2 数据实在性的语境论预设 |
第二章 大数据分析认知特征的语境论透视 |
2.1 强调关联性和动态性的大数据语境化认知特征 |
2.1.1 大数据分析的关联性语境化认知特征 |
2.1.2 大数据分析的动态性语境化认知特征 |
2.2 凸显建构性与目标性的大数据语境化认知特征 |
2.2.1 大数据分析的建构性语境化认知特征 |
2.2.2 大数据分析的目标性语境化认知特征 |
2.3 统一科学理性与境遇理性的大数据语境化认知特征 |
第三章 大数据分析知识生产的语境论考察 |
3.1 大数据分析主体的语境转换 |
3.2 大数据分析输出知识的合理语境 |
第四章 大数据分析实践原则的语境论诠释 |
4.1 大数据分析实现数据驱动型研究的语境规范 |
4.2 大数据分析的语境化认知启发人工智能研究 |
4.3 大数据分析契合语境论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诉求 |
第五章 大数据分析应用困境的语境论回应 |
5.1 大数据分析的“有限性”方法论局限——全数据分析模型的语境论思维拓展 |
5.2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性”方法论桎梏——因果分析模型的语境论思维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话语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
(一)课程主体 |
(二)课程问题 |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
(一)话语逻辑 |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
(二)过程哲学体系 |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结语 |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天才”和西方现代天才研究的兴起 |
1.1.2 国内的天才研究与实践 |
1.1.3 天才研究的建制化发展及其困境 |
1.2 “天才”概念之争 |
1.2.1 实在的“天才” |
1.2.2 建构的“天才”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的社会建构论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设计 |
1.4.1 理论原点与研究问题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符号是观念的载体 |
2.1.1 定义“观念” |
2.1.2 从观念到概念 |
2.1.3 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 |
2.2 术语是术语化的符号 |
2.2.1 符号在科学活动中的功能与价值 |
2.2.2 符号的术语化 |
2.3 符号实在性视角下的“天才”概念之争 |
2.3.1 与“天才”符号表意的四个命题 |
2.3.2 “天才”符号的无限衍义和分岔衍义 |
2.3.3 “天才”概念的符号实在性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天才”符号的历史与意义 |
3.1 对“天才”符号的历史追溯 |
3.1.1 古汉语中的“天才”原形 |
3.1.2 近代“天才”概念的再引进 |
3.1.3 民国时期“天才”符号的扩散 |
3.2 基于实际语例的意义结构分析 |
3.2.1 意义结构分析的KF模型及其实现路径 |
3.2.2 “天才”在实际语例中的意义结构 |
3.2.3 汉语“天才”与相关英语词汇的比较 |
3.3 “天才”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来自少年班社会形象分析的证据 |
3.3.1 研究数据的采集 |
3.3.2 语义网络分析与内容分析 |
3.3.3 研究的主要结果 |
3.3.4 少年班社会形象与“天才” |
第四章 哲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
4.1 天才是超自然的非理性状态 |
4.1.1 诗神凭附的迷狂“天才” |
4.1.2 体液决定的忧郁“天才” |
4.2 天才是神圣的恩典和赐予 |
4.2.1 天才与恶魔(Daimon) |
4.2.2 新柏拉图主义对“天才”概念的重塑 |
4.2.3 从神性“天才”到人性“天才” |
4.3 天才是天然的美的创造力 |
4.3.1 浪漫主义思潮与“天才”的美学化 |
4.3.2 浪漫主义“天才”的存在、构成、来源和领域 |
4.3.3 浪漫主义“天才”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 |
第五章 科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
5.1 天才是可遗传的个体成就 |
5.1.1 “天才”符号与科学关系的二重性 |
5.1.2 优生学与现代天才研究的诞生 |
5.2 天才是可测量的生理属性 |
5.2.1 现代天才研究心理测量学范式的建立 |
5.2.2 分子遗传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意义上的天才测量 |
5.3 科学与哲学在“天才”概念上的交锋 |
5.3.1 重审康德对科学天才的否定 |
5.3.2 科学哲学领域的科学天才之争 |
5.3.3 科学天才与科学文化的传播 |
第六章 社会文化对“天才”的建构 |
6.1 “天才”社会建构的理论梳理与实证路径 |
6.1.1 社会建构与文化约束 |
6.1.2 基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证明思路 |
6.2 十九世纪中国的儒家天才观——对《养蒙金鉴》的考察 |
6.2.1 林之望与《养蒙金鉴》 |
6.2.2 案例编码与统计分析 |
6.2.3 “德”与“智”并重的儒家天才观 |
6.3 天才观念的纵向演化——基于古代史书中天才事例的统计分析 |
6.3.1 史料选择与编码结果 |
6.3.2 不同历史时期的天才观念建构 |
6.3.3 中国古代天才观念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
第七章 “天才”的符号本质及其价值 |
7.1 “天才”概念争议的成因梳理 |
7.1.1 西方精英主义思想与当代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
7.1.2 哲学的理论痕迹和科学研究范式之间的矛盾 |
7.1.3 复杂意义结构与术语单义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
7.2 “天才”作为符号的本质存在 |
7.2.1 “天才”在不同语境的表意同一性 |
7.2.2 “天才”符号本质的形式化推导 |
7.3 “天才”社会价值的重新认识 |
7.3.1 天才的社会建构不等于解构天才 |
7.3.2 天才教育的意义不止于造就天才 |
7.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塞拉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经历 |
一、哲学与科学的新发展 |
二、塞拉斯的哲学经历 |
第二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康德的认识论思想 |
二、现代分析哲学传统 |
三、美国实用主义的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拒斥所予神话:对经验论基础主义的批判 |
第一节 对感觉材料理论的批判 |
一、所予论的嬗变 |
二、感觉材料理论的模糊性 |
三、感觉材料语言理论中的所予性 |
第二节 对表象化理论的批判 |
一、“是”与“看起来”之间的逻辑 |
二、“看起来”的非命题性质 |
第三节 对所予神话的治疗方案 |
一、理由的逻辑空间与知识的规范性描述 |
二、概念整体论 |
三、可误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在、认识与语言 |
第一节 常识与科学的认识论意义 |
一、外显影像与科学影像的区分 |
二、两种影像在认识中的地位 |
第二节 理论实体的认识论意义 |
一、理论的实在性 |
二、观察框架和理论框架在认识中的地位 |
第三节 认识与语言 |
一、对行为主义的修正 |
二、言语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心理唯名主义 |
三、对休谟经验论的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理与语用 |
第一节 塞拉斯的真理观 |
一、真理的语义维度 |
二、真理的图像维度 |
第二节 规范与真信念 |
一、信念、推理与规则 |
二、准规范功能主义 |
第三节 知识的辩护 |
一、非推理性的辩护 |
二、观察报告的辩护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哲学坐标 |
一、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特征 |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价值 |
三、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困境 |
一、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张力 |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困境的可能出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隐喻趋势 |
1.1 经济学方法论的多元化研究 |
1.1.1 经济学研究“修辞学转向”的启示 |
1.1.2 批判实在论视域中的经济学合理内核 |
1.2 经济学方法论理论诉求的内在演进 |
1.2.1 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及其理论困境 |
1.2.2 经济学方法论的知识论导向 |
1.2.3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隐喻介入经济学研究的必然性 |
1.3.1 隐喻与经济学研究的互动关系 |
1.3.2 隐喻之于经济学研究的作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隐喻 |
2.1 经济学方法论为何需要隐喻分析 |
2.1.1 规定性经济学方法论的困境 |
2.1.2 隐喻的语用学基础 |
2.1.3 隐喻的认识论基础 |
2.2 隐喻机制的说明理论 |
2.2.1 经济学隐喻的发生机制 |
2.2.2 布莱克互动理论的内涵 |
2.2.3 互动理论面临的问题 |
2.2.4 类型层级理论 |
2.3 修正后的互动理论在经济学隐喻中的运作机制 |
2.3.1 类型层级理论对互动理论的修正 |
2.3.2 修正后的互动理论的运行机制 |
2.3.3 经济学隐喻的应用机制 |
2.4 隐喻的经济学方法论意义 |
2.4.1 隐喻与经济学理论的开放性 |
2.4.2 隐喻与经济学理论的建构 |
2.4.3 隐喻的适用性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本质 |
3.1 不确定性问题与经济学的认识论原则 |
3.1.1 经济学修辞学与经济学知识的标准 |
3.1.2 经济学批判实在论与认识论的从属地位 |
3.1.3 隐喻在两条新进路中的重要性 |
3.2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特征 |
3.2.1 认知开放性特征 |
3.2.2 指称特征 |
3.2.3 意向性特征 |
3.3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功能 |
3.3.1 认知启示功能 |
3.3.2 认知建构功能 |
3.3.3 表征功能 |
3.4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意义 |
3.4.1 跨领域“借鉴”的认知意义 |
3.4.2 动态的解释意义 |
3.4.3 语境与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意义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 |
4.1 隐喻作为经济学的实在性基础 |
4.1.1 语义分析与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 |
4.1.2 经济学理论构建中隐喻的实在性 |
4.1.3 经济学实践分析中隐喻的实在性 |
4.2 经济学模型的隐喻实在性 |
4.2.1 隐喻与经济学模型 |
4.2.2 经济学模型的实在性 |
4.2.3 经济学隐喻与模型的同构实在性 |
4.3 经济学隐喻实在性的本质 |
4.3.1 经济学隐喻与实在论 |
4.3.2 经济学隐喻的指称实在性 |
4.3.3 经济学隐喻的结构实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 |
5.1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语言哲学维度 |
5.1.1 经济学隐喻的多义性和语言分析 |
5.1.2 经济学隐喻与实践的意义分析 |
5.2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解释学维度 |
5.2.1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真理性内涵 |
5.2.2 经济学隐喻的实践方式:理解 |
5.3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后现代”维度 |
5.3.1 作为自主运动的实践 |
5.3.2 作为历史性活动的实践 |
5.3.3 作为权力操作的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经济学隐喻研究的语境论趋势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10)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兴起 |
1.1 语境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
1.1.1 语境论范式的萌芽期:20 世纪40 年代至90 年代 |
1.1.2 语境论范式的变革期:进入21 世纪以后 |
1.2 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 |
1.2.1 语境论在心理学中的三种解释形式 |
1.2.2 心理学中语境论批评的回应 |
1.2.3 心理学中语境论解释的特征 |
1.2.4 心理学中语境论解释的意义 |
1.3 小结 |
第二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基础 |
2.1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来源及其扩展研究 |
2.1.1 佩珀的语境论世界观研究 |
2.1.2 哈恩的演化语境论研究 |
2.1.3 罗斯诺和乔古狄等人的机体论的语境论研究 |
2.1.4 郭贵春和殷杰等人的语境论研究 |
2.2 语境论解释对于心理学哲学的研究意义 |
2.2.1 心理学哲学的研究进展 |
2.2.2 心理学哲学的研究主题 |
2.2.3 语境论的研究范式与心理学哲学的内在关联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发展心理学 |
3.1 语境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概况 |
3.1.1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 |
3.1.2 发展语境论的主要支持者的语境论思想 |
3.2 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研究 |
3.2.1 关联的语境取向 |
3.2.2 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 |
3.2.3 关联语境取向的具身行为发展元模型及其中间层级模型 |
3.2.4 关联的发展系统元模型的主要特征 |
3.3 发展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思想 |
3.3.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3.3.2 机体论的语境论世界观 |
3.3.3 语境论的“本体论构架”和“认识论路径” |
3.4 发展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的影响 |
3.4.1 语境论的支持者之间的跨领域交流 |
3.4.2 关联的语境论范式的具体应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行为心理学 |
4.1 莫里斯的行为心理学研究 |
4.1.1 莫里斯的语境论思想来源 |
4.1.2 莫里斯语境论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
4.1.3 莫里斯语境论心理学的影响 |
4.2 语境行为科学及其特征 |
4.2.1 何为语境行为科学 |
4.2.2 语境行为科学的哲学蕴含 |
4.2.3 语境行为科学的特征与意义 |
4.3 小结 |
第五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及其特征 |
5.1 心理学中语境论范式的演化形式 |
5.1.1 纯粹的语境论范式 |
5.1.2 机体论的语境论范式 |
5.1.3 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范式 |
5.2 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的特征 |
5.2.1 关联的层级系统 |
5.2.2 生物学上的自然主义 |
5.2.3 整合社会心智 |
5.2.4 辩证的生命发展视角 |
5.2.5 语境的本体论性与结构性 |
5.3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认识语境与科学实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法教义学的科学性[D]. 冯雷. 辽宁大学, 2021(02)
- [2]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D]. 林孝斌. 山东大学, 2021(11)
- [3]整合信息理论何以能够对意识现象进行科学说明[D]. 李婷婷. 苏州大学, 2020(03)
- [4]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D]. 孟辉. 山西大学, 2020(11)
- [5]语境论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 吴泽鹏. 山西大学, 2020(11)
- [6]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D]. 黄晟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8]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D]. 徐德凯.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9]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D]. 祁大为. 山西大学, 2019(01)
- [10]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D]. 刘扬弃. 山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