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健食品常见主要活性物质资源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王芙蓉,左昕怡,谢中国,郭湘蕾[1](2022)在《食品中免疫调节物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免疫调节是指机体依靠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性物质,维持身体的生理平衡与相对稳定的过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多数人都出现过因为免疫调节紊乱而产生的不良症状。因此,利用食品中的免疫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我国保健食品可以申报的18项功能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也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功能之一。该文就食品中的免疫调节物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现有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食品进行介绍,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免疫调节物质,研发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段昊,吕燕妮,闫文杰[2](2021)在《藻类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地大物博,藻类原料十分丰富。其种类多,是海洋和内陆水系有机物的主要生产者,也是无机物的天然富集者,目前多用于工业、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是未来重要的食物资源。藻类原料使用历史悠久,有大量毒理学研究证实,藻类食用安全性较高。同时,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藻类的精加工、提取工艺不断完善,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藻类原料的食用安全性。目前大量的研究证实,藻类富含β-胡萝卜素、藻蓝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藻类功效明确,在保健食品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藻类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合规性依据、应用于保健食品的现状、功效成分以及保健功能,以期为藻类原料应用于保健食品的深度发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孙守弼[3](2021)在《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为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效带动中药材种植行业和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清洁级ICR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使用16.0g/kg BW的剂量进行间隔4h,经口灌胃染毒2次,灌胃后进行一般行为活动、中毒反应及症状观察,观察周期14d。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清洁级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高剂量组(8.0g/kg BW)、中剂量组(4.0g/kg BW)、低剂量组(2.0g/kg BW)、阴性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mg/kg BW),每组雌、雄各5只。间隔24h灌胃2次,每次灌胃容量为20mL/kg BW。末次灌胃6h后处死小鼠,取股骨,使用小牛血清制备骨髓细胞悬液进行涂片,计算微核率及嗜多染红细胞(PCE)与成熟红细胞(NCE)比值。3.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清洁级ICR雄性小鼠25只随机分为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高剂量组(8.0g/kg BW)、中剂量组(4.0g/kg BW)、低剂量组(2.0g/kg BW)、阴性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mg/kg BW),灌胃染毒周期5d,灌胃容量为20mL/kg BW。末次灌胃染毒后第30d处死小鼠,取小鼠两侧附睾,使用附睾滤液进行涂片,计算精子畸形率。4.Ames试验采用四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为测试菌株,设5000、1000、200、40、8μg/皿5个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剂量组,另设未处理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在顶层琼脂中加入0.1mL试验菌株增菌液、0.1mL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受试溶液,代谢活化时加入0.5mL S-9混合液,混匀后倒入底层培养基平板上。在37℃培养48h,计数每皿回变菌落数。为避免试验误差将整套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两次,并分别统计。5.30天喂养试验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高(6.20g/kg BW)、中(4.65g/kg)、低(3.10g/kg BW)剂量组、对照组(基础饲料),每组雌、雄各10只,采用掺入饲料法给药。每只单独喂养并观察30天后,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下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称取各脏器并计算其脏体比。结果:1.急性毒性试验试验观察期内所有实验小鼠均活动正常,其各脏器、系统均无异常;被毛光亮、粘膜正常、未见中毒症状、未产生死亡情况。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高、中、低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同时各剂量组PCE/NCE比值均不少于对照组的20%。3.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阳性对照组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高、中、低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4.Ames试验将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在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上进行平板掺入试验,无论直接作用或者选择代谢活化作用均未引起试验菌株的回复突变菌落数显着增加(P>0.05)。5.30天喂养试验本次试验观察期内,各组实验大鼠生长发育正常,未观察到有中毒反应出现;对照组和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高、中、低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实验大鼠的脏器病理检查未见病理性改变。结论:1.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其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6.0g/kg BW,因此毒性分级为无毒,不具有急性毒性作用。2.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三项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其不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作用。3.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其并未对大鼠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引起异常,大鼠各组织脏器均未发现任何病理性改变,说明其不具有短期毒性作用。
于坚,夏邦恩,王廷玮,石文钦,夏若维,袁晓,张银志,纪剑,孙秀兰[4](2021)在《土茯苓的功能性分析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土茯苓是一种广泛生长于中国两广、江浙沪、长江中游、云贵高原等地的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土茯苓由于其具有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以及调节免疫的良好作用,引起药理学与功能性食品领域的研究者的兴趣。近年来,研究者从土茯苓中较容易地分离出的物质主要有3种类别:有机酸、植物甾醇、黄酮。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生部2002年第51号文件)做出的规定,土茯苓现已加入到保健食品原料中。因此,土茯苓具有良好的开发食品的前景。该文分析土茯苓所具有的功能性,并调研其在现有功能食品中应用状况,对新型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沈楠[5](2021)在《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Ginkgo bilob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银杏种仁(白果)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可食用性高,但迄今为止银杏种仁的营养保健功能研究极少。本研究选择银杏果粉(种仁粉)作为实验材料,在果粉及其提取液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模型,通过不同浓度的银杏果粉提取液处理,观察统计其寿命、生殖能力、运动能力等指标,初步评价银杏果粉的保健功能,结合转录组和相关突变体线虫分析,展开银杏果粉对线虫保健功能机理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广靶代谢组结果显示主要共同代谢物有甾体及其衍生物、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脂质类化合物。差异代谢物有190种,KEGG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淀粉和蔗糖的代谢”以及“磷酸肌醇代谢”等通路。(2)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银杏果粉提取液可延长线虫寿命,改善了部分与衰老相关的生理功能,显着增强了线虫的头摆动和身体弯曲能力,减少了线虫的脂肪积累,提高了线虫在氧化应激和热应激逆境下的抵抗能力,降低了活性氧水平。此外,银杏果粉提取液处理后的线虫体内的SOD、GSH-PX酶活性明显增加,进一步证实银杏果粉提取液的抗氧化功能。(3)选择银杏果粉提取液浓度为20 mg/mL处理和对照组的线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共筛选出1336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防御反应”、“先天免疫系统”、“有机酸代谢过程”、“胶原蛋白三聚物”等。KEGG富集通路有“溶酶体”、“脂肪酸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的影响”、“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通路。(4)对脂质代谢和自噬通路分析发现,脂质代谢差异基因主要分布于9个相关通路。在脂质代谢途径中,Fasn-1、Pod-2、Acs-5、Elo-5、Gpx-7、Gpx-8、Asm-3基因在处理组发生了显着差异表达,这些相关基因对处理组线虫脂质代谢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银杏果粉喂食不能延长daf-2、daf-16突变体线虫的寿命,表明线虫脂质代谢介导的长寿可能与抗逆性增强相关。处理组线虫自噬通路相关基因大部分上调,显示其增强的自噬功能,其中BEC-1参与了果粉对线虫自噬功能的调节。与饮食相关的eat-2突变体线虫和野生型线虫(对照组)结果表明Eat-2可能参与了处理组线虫的寿命延长。果粉对线虫的寿命延长机理可能与饮食介导的脂质代谢和自噬通路两者协同作用相关。(5)对Aβ蛋白诱导的CL4176线虫分析发现,银杏果粉提取液在线虫体内具有抗淀粉样蛋白毒性的作用,能够延缓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线虫瘫痪。
王泽远[6](2021)在《精神活性物质在鱼类和长江江豚体内的蓄积及对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摄入人体后影响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物质,一般可分为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的精神药品和违禁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随着精神疾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和违禁药物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张,精神活性物质的需求量和使用量快速增长。精神活性物质被服用后,生成的代谢产物和未被代谢的部分原药会随尿液通过污水处理厂进入自然水体,并蓄积在水生动物体内,对水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已在各类水环境介质检出精神活性物质,其已经成为环境中的一类新型污染物而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对精神活性物质在不同水生动物体内的蓄积特征及其对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当前使用量较大,在地表水检出率较高的精神活性物质为目标化合物,通过建立地表水、饲料、鱼和长江江豚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这些精神活性物质在鱼和江豚血清中的蓄积状况,揭示了水生动物体内精神活性物质的蓄积规律和来源。同时,本研究通过测定鱼和江豚血清中神经化学物质的含量,进一步探究神经活性物质对水生动物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精神活性物质在五种鱼类血清中的蓄积结果表明,鲈鱼和鲫鱼中蓄积浓度最高,中值浓度分别达到0.49和0.40 ng·m L-1,明显高于其他三种鱼类血清中的蓄积浓度。在采样区域内,地西泮(diazepam,DIAZ)和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MP)是鱼类血清中检出率最高的精神活性物质,中值浓度分别为0.15和0.12 ng·m L-1。MAMP在不同鱼类血清中的浓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鲈鱼血清中的DIAZ明显高于另外四种鱼类(p<0.05),花鲢血清中的替马西泮(temazepam,TEMZ)明显低于其他四种鱼类,表明鲈鱼对于DIAZ的蓄积能力较强,花鲢对于TEMZ的蓄积能力较差。MAMP是在五种鱼类血清中最易蓄积的精神活性物质,生物积累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AF)平均值达到495.3。在五种鱼类血清中,DIAZ和TEMZ的蓄积能力最弱,BAF平均值分别为8.1和3.7。(2)江豚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蓄积浓度在0.16-101.5 ng·m L-1之间,中值浓度为1.43 ng·m L-1。在采样区域内,江豚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总量在性别、年龄和地域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江豚血清中MAMP和可待因(codeine,COD)检出率最高,中值浓度为0.33和0.72 ng·m L-1,且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天鹅洲江豚血清中MAMP和COD的含量明显高于鄱阳湖。(3)采样区域内五种鱼类血清中的MAMP和DIAZ主要来源于地表水中的高浓度MAMP和DIAZ残留,草鱼和鲈鱼血清中的奥沙西泮(oxazepam,OXA)、鲫鱼血清中的TEMZ来源于地表水和饲料。(4)鲫鱼血清中的DIAZ含量与5-羟色氨酸(5-hydroxy-L-tryptophan,5-HTP)、腺苷(adenosine,Ado)以及脑二磷胆碱(cytidine 5’-diphosphocholine,CDP)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江豚血清中COD含量与血清素(serotonin,5-HT)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与CDP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精神活性物质在鱼类和江豚体内已有一定程度的蓄积,并且能够影响部分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从而可能表现出神经毒性效应,其对水生动物的不利影响还值得深入研究。
王志钢,刘彬,于春媛,周立新[7](2020)在《藻类保健功能及保健食品应用与开发》文中提出综述了藻类的主要保健功能及目前注册保健食品中的藻类应用现状,并对此类产品的开发提出建议。
王泽华[8](2020)在《油炸金针菇脚工艺优化及其产品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针菇为主要食用菌之一,营养丰富,味道鲜美。2010-2018年,我国工厂化金针菇日产量从1000吨上升至4447吨。金针菇脚含大量多糖、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但其纤维素含量高导致口感差,在生产中被大量废弃。本研究致力于发明一款味美爽口低油的油炸金针菇脚产品,利用响应面法对油炸工艺进行优化,结合优化后的参数将长度相等的菇脚(6cm)平均分为三段油炸,测定油炸前、后不同部位质构指标、各营养指标,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呈味氨基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呈味核苷酸含量和电子舌分析味觉值,最后用熵权法对三段产品进行综合评分,以确定不同部位市场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感官评价选择了合理的参数范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确定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食用膜,工艺参数为:食用膜浓度0.4%,油炸时间5min,油炸温度180℃,在此条件下产品含油量为7.5%。2.菇脚油炸后硬度和咀嚼性:皮>芯;不同部位含水量由高到低为:上部>中部>下部,油炸后>油炸前,下部油炸前含水量为80.2%,油炸后为49%;总糖含量:油炸后>油炸前;纤维素含量:下部>中部>上部,其中含量最高的下部油炸前为:12.6%,油炸后为12.05%;蛋白质含量:下部>中部>上部,最高的下部油炸前为12.9%,油炸后为12.2%。所以油炸会使少量营养损失,但能增加总糖含量且赋予产品层次丰富的口感,油炸后下部的营养价值大于中部和上部。3.油炸后总氨基酸含量减少,鲜味氨基酸:下部>中部>上部,下部油炸前为0.75mg/g,油炸后为0.85mg/g,其余呈味氨基酸中部>下部>上部。油炸后各部位每种核苷酸含量均增加,风味核苷酸XMP,IMP和GMP均增加;EUC值油炸后>油炸前;所有样品咸味、酸味与涩味均为负值;油炸后,甜味和苦味上升明显,其余味觉值下降,酸味、咸味和涩味明显降低;电子舌测定值显示:油炸后能够增加菇脚甜味以及鲜味水平,还可以降低其酸味和涩味水平。油炸后菇脚中部甜味值最高,下部鲜味值、氨基酸含量和核苷酸含量最高。本研究通过感官评价及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菇脚利用提供一种新颖可行的方法。油炸后部分营养成分虽有所损失,但口感和滋味得到改善,鲜味提高;通过利用MATLAB实现熵权法运算综合评定了不同部位营养与风味综合价值,综合评分为:下部>中部>上部。
王琼[9](2020)在《基于组学技术的灵芝三萜和多糖高产机制解析》文中研究说明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三萜和多糖是灵芝中最主要、最具有显着生物学活性的两类化学物质。由于灵芝生产水平普遍较低,三萜和多糖生产提取成本高,严重限制了其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导致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是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合成途径不清晰、关键调控基因不明确。因此,完善灵芝三萜和多糖合成路径、挖掘关键调控基因,已经成为大幅度提高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其广泛应用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本课题以G.lucidum CGMCC5.26为研究对象,围绕灵芝三萜和多糖合成路径解析展开,通过开发灵芝新的培养模式,以期实现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同时高产;根据灵芝三萜和多糖发酵的特点,在不同培养方式和不同培养条件下,借助组学技术,探索灵芝三萜和多糖合成机制、挖掘关键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灵芝液体培养方式,即液体浅层静置培养。在该培养方式下,经发酵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培养基液面高度为0.8 mm,接种量7 g/L,48小时补加培养基至液面高度为1.6 mm,发酵至第7天。三萜和多糖产量可同步达到最大值,其中,三萜产量为32.95±0.51 mg/g,是摇瓶培养的2.10倍,总多糖产量为169.19±5.00mg/g,与摇瓶培养(165.38±2.98 mg/g)相当。菌丝体形态学分析发现,液体浅层静置发酵是一种介于深层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方式,既能形成气生菌丝又可形成液体菌丝,气生菌丝的形成是提高灵芝三萜产量的关键因素。经进一步放大研究,灵芝三萜最高产量达到65.91±0.84 mg/g,最大产率为83.32 mg/L/Day,为报道的最大值。(2)解析了液体浅层静置培养中灵芝三萜高产机制。在灵芝液体浅层静置培养过程中,通过UPLC-QTOF-MS鉴定到11种灵芝酸和11种灵芝酸类似物,该培养条件下灵芝酸是灵芝中主要的三萜类物质,其种类和含量均显着高于摇瓶培养。在摇瓶培养过程中,麦角甾醇是灵芝中主要的三萜类物质,其含量高于液体浅层静置培养。转录组动力学结果表明,液体浅层静置培养过程中,有8个疏水蛋白基因上调,疏水蛋白能够促进气生菌丝形成进而提升灵芝三萜产量。羊毛甾醇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别流向灵芝酸和麦角甾醇的合成,在液体浅层静置培养过程中,调控羊毛甾醇流向灵芝酸合成的第一个基因CYP5150L8表达显着上调,是促进灵芝酸合成的关键;同时还有其它16个显着上调的P450酶基因,这是导致灵芝酸种类增加的重要基因。ERG11是调控羊毛甾醇流向麦角甾醇合成的第一个基因,其在摇瓶培养过程中的高表达促进了麦角甾醇的合成。(3)明确了灵芝中参与多糖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运用比较基因组学对37株产多糖真菌菌株进化及多糖合成相关基因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真菌中糖供体和糖基转移酶(GT)具有保守性。糖供体中UDP-葡萄糖、UDP-半乳糖(除Pichia kudriavzevii外)和GDP-甘露糖的合成存在于本研究的所有菌株中;40个GT家族中,有22个家族在37株菌中相对保守;其它糖供体和糖基转移酶在同一门或同一目中具有保守性。与真菌多糖合成潜在相关的糖苷水解酶(GH)家族基因保守性差,在发现的35个GH家族中,只有11个家族相对保守,由于糖苷水解酶参与糖链的修饰,因此丰富的GH家族可能与多糖种类的多样性有关。挖掘出灵芝中80个糖基转移酶和211个与真菌多糖合成潜在相关的糖苷水解酶;同时发现了灵芝中具有参与β-1,3-葡聚糖、β-1,6-葡聚糖、α-1,3-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等多糖合成的基因。(4)发现了参与灵芝多糖合成的关键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在分别以葡萄糖和木糖为碳源时,灵芝多糖产量具有显着差异,转录组动力学和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条件下,糖基转移酶GL20535-R1和GL24465-R1(β-1,3-葡聚糖合酶)、GL22007-R1(甘露糖基转移酶)基因出现高表达,促进了灵芝多糖的高产;与糖基转移酶相比,有大量糖苷水解酶表达上调,其中GL15467-R1(GH16)、GL15468-R1(GH16)和GL26618-R1(GH79)蛋白通过GPI锚定在细胞膜上,另有19个蛋白位于胞外空间,其包括GH1家族的GL24039-R1,GH3家族的GL20743-R1、GL22586-R1、GL24911-R1和GL29912-R1,GH5家族的GL30087-R1,GH16家族的GL23820-R1,GH17家族的GL25603-R1,GH18家族的GL25033-R1、GL29255-R1和GL22188-R1,GH27家族的GL23450-R1,GH55家族的GL21451-R1和GL24581-R1,GH79家族的GL26459-R1、GL29243-R1和GL23706-R1,GH128家族的GL21185-R1,GH152家族的GL27365-R1,这些糖苷水解酶对灵芝多糖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杨涛[10](2020)在《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农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一直是农产品加工及食品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豆渣(okara)是大豆产品(如豆奶、分离蛋白)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不仅全球产量巨大,而且富含有益于营养健康的纤维与蛋白质,因而其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原料。迄今,国内外对豆渣的利用主要局限于饲料,而作为功能性的食品基料则很少。针对此现状,本论文旨在探索豆渣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的有效利用途径,主要通过高能机械球磨、超声处理等物理技术手段,对豆渣及其不溶性多糖进行处理,使之转化为一类高功能性的食品组份。以生产大豆分离蛋白(SPI)的豆渣为原料,不仅证明通过球磨、超声处理获得的相关纳米颗粒可充当优越的皮克林稳定剂,而且还提出一条简便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探索湿法球磨处理对豆渣的物化及功能性质,以及胆固醇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从5 h增至15 h,豆渣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地减小至270 nm;相应的,豆渣的水合性质、油结合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乳化及起泡性质和胆固醇结合能力也持续得到显着改善。经球磨处理15 h后,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增加3倍以上,而其乳化性质与SPI相当,甚至更好。以高压微射流处理作为乳化技术制备得到的球磨豆渣稳定乳液,极易形成桥联絮凝结构,但是具有良好的抗凝聚与脂肪上浮作用。可通过改变颗粒浓度(c)或油相比例(φ)对上述乳液的粒径、絮凝程度、稳定性及流变性实现有效的调控。可见,球磨处理可使豆渣转化为一类高功能性、强胆固醇吸附能力的纳米颗粒,后者更可充当一类优越的皮克林稳定剂的作用。其次,探索高能超声处理使豆渣不溶性多糖(ISP;其主要成分仍是纤维素和蛋白质)转化为纳米颗粒的途径,以及相关颗粒作为皮克林稳定剂的可能性及有效性。结果发现,使ISP分散于水相中,对其进行简单的超声处理(数分钟),即可使其转化为一类可稳定分散于水的纳米颗粒,后者具有优越的乳化性能及界面稳定作用。以此类ISP纳米颗粒为稳定剂,采用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可制备得到一类独特的粒径可低至纳米尺度的高絮凝态皮克林乳液。通过改变c或φ也可调节相关乳液的粒径、微结构及流变性质。相关结果证实超声处理可有效地使豆渣ISP转化为一类高效的皮克林纳米稳定剂。接着,进一步评价上述ISP纳米颗粒作为高内相皮克林乳液(HIPEs)稳定剂的有效性,以及相关HIPE凝胶的特性。结果表明,以此类颗粒为稳定剂,可采用“一锅法”(one-pot)剪切均质过程简便地制备得到一类不易被6 M尿素破坏的HIPE凝胶,而形成相关HIPE凝胶所需的最低颗粒浓度可低至0.25 wt%。在广泛的pH(pH 2.0-12.0)及离子强度范围(0-500 mM)内都可有效地形成HIPE凝胶。相关HIPE凝胶不仅具有优越的储藏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冻融/再乳化可逆性,而且还可充当脂溶性活性物质的氧化保护容器。最后,还探索从豆渣中制备高品质的全纤维素纳米纤维(hCNFs)的可能性,发现以ISP为对象,采用温和碱性(1.0 wt%Na OH)球磨处理(10-25 h)可实现高效、简便地制备hCNFs的目标。获得的hCNFs不仅具有较高的结晶纤维素含量(高达81%),而且具有突出的水分散性及乳化性能,其乳化效率及乳液稳定性均优于商业CNFs。以此类hCNFs为稳定剂制备的皮克林乳液,极易发生絮凝,且絮凝程度随c的增加或φ的降低而增加,但具有良好的脂肪上浮稳定性和凝聚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见乳液相比,相关皮克林乳液的脂肪酸释出更慢,也更少,而且其荷载的β-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也更低。可见,相关乳液具有作为脂溶性活性成分缓释及肠道靶向输送系统的潜力。综上所述,研究表明豆渣不仅是一种研发高效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极佳原料,而且也是一种研发健康功能性食品的潜在原料。相关发现对于豆渣的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二、保健食品常见主要活性物质资源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健食品常见主要活性物质资源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中免疫调节物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体的免疫调节 |
2 免疫调节功能物质的研究 |
2.1 多糖类 |
2.1.1 植物多糖 |
2.1.2 动物多糖 |
2.1.3 微生物多糖 |
2.2 氨基酸类 |
2.3 脂肪酸类 |
2.4 维生素类 |
2.5 其他 |
3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食品 |
4 结论与展望 |
(2)藻类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藻类原料在保健食品中的使用依据 |
1.1 普通食品 |
1.2 新食品原料 |
2 藻类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
2.1 我国藻类原料的发展现状 |
2.2 我国藻类原料在保健食品当中应用的现状 |
3 藻类原料在保健食品中的保健功能 |
3.1 增强免疫力功能 |
3.2 改善血脂和血糖代谢功能 |
3.3 抗氧化功能 |
3.4 通便润肠功能 |
3.5 保护脑部功能 |
3.6 其他功能 |
4 藻类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性及建议 |
5 展望 |
(3)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复方制剂研究 |
1.2 粗多糖药物应用及毒理学研究 |
1.2.1 酸枣仁 |
1.2.2 五味子 |
1.2.3 刺五加 |
1.2.4 百合 |
1.2.5 茯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样品 |
2.3 实验动物 |
2.4 AMES试验菌株 |
2.5 试验方法 |
2.5.1 急性毒性试验 |
2.5.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2.5.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2.5.4 Ames试验 |
2.5.5 30 天喂养试验 |
2.6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
3.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
3.4 AMES试验结果 |
3.5 30 天喂养试验结果 |
3.5.1 大鼠进食、体重、食物利用率结果 |
3.5.2 大鼠血液学、血液生化相关指标结果 |
3.5.3 大鼠脏器重量和脏体比结果 |
3.5.4 大鼠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
4.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分析 |
4.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分析 |
4.4 Ames试验结果分析 |
4.5 30 天喂养试验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土茯苓的功能性分析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文格式: |
1 土茯苓功能成分分析 |
1.1 黄酮类物质 |
1.2 植物甾醇类物质 |
1.3 多糖类物质 |
1.4 有机酸类物质 |
2 土茯苓的药理功能分析 |
2.1 抗炎镇痛作用 |
2.2 免疫调节作用 |
2.3 抗肿瘤作用 |
2.4 抗动脉粥样硬化症与抗血栓形成 |
2.5 护肝作用 |
2.6 止咳祛痰作用 |
3 土茯苓保健食品发展的情况及新思路 |
3.1 土茯苓粉 |
3.2 土茯苓的水提取物 |
3.3 土茯苓提取多糖 |
4 土茯苓保健食品开发展望 |
4.1 即食土茯苓片 |
4.2 土茯苓保健丸 |
4.3 土茯苓功能饮料 |
(5)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
1.1 银杏种实结构 |
1.2 银杏种实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 |
1.2.1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淀粉体发生的变化 |
1.2.2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发生的变化 |
1.2.3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油细胞发生的变化 |
1.2.4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发生的变化 |
1.3 银杏种实有效成分功能研究 |
1.3.1 银杏种实的有效成分 |
1.3.2 银杏种实的药用功能 |
1.3.3 食用价值 |
2 |
2.1 银杏种实产品加工 |
2.2 银杏种实产品 |
2.2.1 银杏种实休闲食品 |
2.2.2 银杏种实发酵食品 |
3 |
3.1 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
3.1.1 保健食品常见的抗氧化成分 |
3.1.2 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实验体系 |
3.2 秀丽隐杆线虫概况 |
3.2.1 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物特征及生命史 |
3.2.2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抗氧化模式动物的依据 |
3.2.3 调控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经典通路 |
4 |
4.1 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及线虫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所需溶液及常用培养基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银杏果粉与银杏果粉提取液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
2.2.2 秀丽隐杆线虫的实验方法 |
2.2.3 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转录组测序 |
2.2.4 秀丽隐杆线虫cDNA获取 |
2.2.5 线虫突变体寿命分析 |
2.2.6 亚细胞定位表达检测 |
2.2.7 CL4176线虫麻痹实验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成分分析 |
3.1.1 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
3.2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
3.3 线虫生长衰老过程中运动能力与繁殖能力 |
3.4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抗逆性的影响 |
3.5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肪积累和体长的影响 |
3.6 野生型N2线虫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6.1 转录组数据概况 |
3.6.2 差异基因的筛选与富集分析 |
3.6.3 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
3.6.4 脂质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6.5 自噬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7 银杏果粉提取液介导的线虫脂质代谢对抗逆性的影响 |
3.8 银杏果粉提取液调控的线虫脂质代谢与自噬途径的协同作用 |
3.9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淀粉样-β蛋白诱导的CL4176线虫影响 |
第4章 小结与讨论 |
4.1 银杏果粉提取液主要成分分析 |
4.2 秀丽隐杆线虫生理生化表型分析 |
4.3 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和自噬途径分析 |
4.4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CL4176线虫瘫痪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精神活性物质在鱼类和长江江豚体内的蓄积及对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1 绪论 |
1.1 精神活性物质 |
1.1.1 精神活性物质简介 |
1.1.2 环境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来源 |
1.2 精神活性物质的环境残留 |
1.2.1 市政污水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残留 |
1.2.2 地表水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残留 |
1.2.3 自来水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残留 |
1.2.4 地下水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残留 |
1.2.5 底泥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残留 |
1.2.6 活性污泥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残留 |
1.3 精神活性物质的水生生物蓄积和生物毒性 |
1.4 神经化学物质 |
1.5 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精神活性物质与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析方法建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化合物及试剂 |
2.2.2 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地表水样品采集和前处理方法 |
2.2.4 饲料样品采集和前处理方法 |
2.2.5 血清样品采集及前处理方法 |
2.2.6 仪器条件 |
2.2.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精神活性物质的检测参数 |
2.3.2 神经化学物质的检测参数 |
2.3.3 精神活性物质在地表水和饲料中的方法参数 |
2.3.4 精神活性物质和神经化学物质在血清中的方法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3 鱼类和江豚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蓄积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化合物及试剂 |
3.2.2 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3.2.3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
3.2.4 精神活性物质UPLC-MS/MS分析 |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精神活性物质在鱼类血清中的蓄积情况 |
3.3.2 精神活性物质在不同鱼类血清中的蓄积差异 |
3.3.3 江豚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的蓄积特征 |
3.3.4 江豚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蓄积差异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鱼类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来源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化合物及试剂 |
4.2.2 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4.2.3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
4.2.4 精神活性物质UPLC-MS/MS分析 |
4.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地表水和饲料中精神活性物质残留特征 |
4.3.2 鱼类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生物富集情况 |
4.3.3 鱼类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来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鱼类和江豚血清中蓄积精神活性物质对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化合物及试剂 |
5.2.2 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5.2.3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
5.2.4 神经化学物质UPLC-MS/MS分析 |
5.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鱼类血清中的神经化学物质含量 |
5.3.2 鱼类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对神经化学化学的影响 |
5.3.3 江豚血清中神经化学物质含量 |
5.3.4 江豚血清中精神活性物质对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实验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藻类保健功能及保健食品应用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藻类的保健作用 |
1.1 免疫调节作用 |
1.2 抗氧化作用 |
1.3 降血糖作用 |
1.4 降血脂作用 |
1.5 减肥及润肠通便作用 |
1.6 其他 |
2 藻类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
2.1 原料使用情况 |
2.2 保健功能 |
2.3 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分析 |
3 藻类保健食品的开发 |
3.1 适应消费需求,开发多元化系列化的产品 |
3.2 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保健食品 |
3.3 藻类保健食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3.1 从源头上控制和监测原料的质量安全 |
3.3.2 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的产业化和标准化 |
(8)油炸金针菇脚工艺优化及其产品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食用菌概述 |
1.1.1 食用菌简介 |
1.1.2 食用菌加工现状 |
1.1.3 食用菌需求 |
1.1.4 食用菌贸易 |
1.2 金针菇概述 |
1.2.1 金针菇简介 |
1.2.2 金针菇营养价值 |
1.2.3 金针菇加工现状 |
1.3 菇脚研究进展 |
1.3.1 菇脚现状 |
1.3.2 菇脚营养价值 |
1.3.3 菇脚活性物质的提取 |
1.3.4 金针菇菇脚研究进展 |
1.4 油炸食品研究进展 |
1.4.1 油炸食品概况 |
1.4.2 油炸工艺研究概况 |
1.4.3 油炸对食品的影响 |
1.4.4 降低含油率研究 |
1.5 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1.5.1 鲜味物质研究进展 |
1.5.2 香味物质研究进展 |
1.5.3 食用菌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油炸金针菇脚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感官分析 |
2.3.2 食用膜选择 |
2.3.3 不同部位对含油量影响 |
2.3.4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5 响应面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炸工艺对金针菇脚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油炸前后含水量变化 |
3.3.2 油炸前后质构指标变化 |
3.3.3 油炸前后总糖含量变化 |
3.3.4 油炸前后蛋白质含量变化 |
3.3.5 油炸前后纤维素含量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油炸金针菇脚对呈味物质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实验试剂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油炸菇脚氨基酸含量变化 |
4.3.2 油炸菇脚呈味核苷酸变化 |
4.3.3 油炸菇脚等效鲜味强度(EUC)变化 |
4.3.4 油炸菇脚味觉值变化 |
4.4 基于熵权法的产品评价 |
4.4.1 实验步骤 |
4.4.2 分析方法 |
4.4.3 分析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9)基于组学技术的灵芝三萜和多糖高产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灵芝 |
1.2 灵芝三萜的研究进展 |
1.2.1 灵芝三萜的结构 |
1.2.2 灵芝三萜的生物学活性 |
1.2.3 灵芝三萜的合成 |
1.2.4 麦角甾醇的合成 |
1.3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灵芝多糖的特性 |
1.3.2 灵芝多糖的活性及应用 |
1.3.3 灵芝多糖的合成 |
1.4 灵芝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固体发酵 |
1.4.2 液体发酵 |
1.5 组学技术在灵芝研究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灵芝液体浅层静置培养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 |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4 灵芝生物量、多糖与三萜产量分析 |
2.2.5 形态分析 |
2.3 结果 |
2.3.1 液体浅层静置培养对灵芝生长及三萜和多糖产量的影响 |
2.3.2 液面高度 |
2.3.3 接种量 |
2.3.4 补料 |
2.3.5 不同培养方式下灵芝菌丝形态的变化 |
2.3.6 放大研究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体浅层静置培养灵芝三萜高产机制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 |
3.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3.2.4 羊毛甾醇和麦角甾醇分析 |
3.2.5 甲醇提取物质谱分析 |
3.2.6 甲醇提取物分析方法 |
3.2.7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3.2.8 RT-qPCR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不同培养方式下羊毛甾醇和麦角甾醇含量变化 |
3.3.2 不同培养方式下灵芝甲醇提取物的差异 |
3.3.3 灵芝酸及其它代谢物的鉴定与分析 |
3.3.4 灵芝在两种培养方式下的基因表达分析 |
3.3.5 麦角甾醇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 |
3.3.6 与灵芝酸合成相关的P450差异基因 |
3.3.7 RT-qPCR验证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灵芝多糖合成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产多糖真菌筛选及基因组蛋白序列获取 |
4.2.2 物种进化分析 |
4.2.3 GT家族和GH家族蛋白序列的获取及进化分析 |
4.3 结果 |
4.3.1 产多糖菌株进化分析 |
4.3.2 糖供体合成的进化分析 |
4.3.3 真菌中糖基转移酶进化分析 |
4.3.4 灵芝中糖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分析 |
4.3.5 已报道真菌多糖合成相关酶及进化分析 |
4.3.6 与真菌多糖合成潜在相关的糖苷水解酶进化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单糖碳源对灵芝多糖合成及其机制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 |
5.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4 灵芝生物量、多糖产量分析 |
5.2.5 单糖组成分析 |
5.2.6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5.2.7 RT-qPCR分析 |
5.2.8 蛋白质测序及分析 |
5.2.9 蛋白质测序结构预测 |
5.3 结果 |
5.3.1 不同碳源对灵芝多糖及单糖组成变化的影响 |
5.3.2 基于转录组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3.3 糖供体合成路径中的基因表达分析 |
5.3.4 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5.3.5 与真菌多糖合成潜在相关的水解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5.3.6 RT-qPCR验证 |
5.3.7 与多糖合成相关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5.3.8 与灵芝多糖合成潜在相关的糖苷水解酶功能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附录 Ⅱ 转录组测序相关数据 |
附录 Ⅲ 蛋白质组相关数据 |
(10)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豆渣的化学组成、健康效应及开发利用现状 |
1.2.1 豆渣的化学组成 |
1.2.2 豆渣的健康效应 |
1.2.3 豆渣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4 豆渣纤维素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 |
1.3 纳米技术为豆渣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重要途径 |
1.3.1 食品纳米技术概述 |
1.3.2 纳米结构食品成分的制备方法 |
1.3.3 纳米技术在果蔬加工副产物利用中的研究现状 |
1.4 纳米化的豆渣制品在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 |
1.5 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研发现状 |
1.5.1 皮克林乳液概述 |
1.5.2 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种类 |
1.5.3 单一组分和人工复合稳定剂的局限性 |
1.6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球磨处理对豆渣功能特性及胆固醇吸附能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豆渣的制备 |
2.3.2 湿法球磨处理豆渣 |
2.3.3 球磨豆渣的基本性质表征 |
2.3.4 球磨豆渣的理化和功能性质表征 |
2.3.5 球磨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 |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球磨豆渣的化学组成 |
2.4.2 球磨豆渣的胶体稳定性和颗粒粒径 |
2.4.3 球磨豆渣的理化性质 |
2.4.4 球磨豆渣的功能特性 |
2.4.5 球磨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 |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球磨豆渣的乳化性质及相关皮克林乳液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豆渣的制备 |
3.3.2 球磨豆渣颗粒的制备 |
3.3.3 乳液的制备 |
3.3.4 乳液的性质表征 |
3.3.5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化效率 |
3.4.2 乳液中油滴的絮凝状态 |
3.4.3 乳液的脂肪上浮稳定性 |
3.4.4 乳液的凝聚稳定性 |
3.4.5 乳液的流变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球磨法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及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制备 |
4.3.2 湿法球磨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 |
4.3.3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基本性质表征 |
4.3.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 |
4.3.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表面性质表征 |
4.3.6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乳化性质 |
4.3.7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
4.4.2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中纤维素的结构特征 |
4.4.3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质 |
4.4.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表面性质 |
4.4.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乳化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声法制备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及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制备 |
5.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5.3.3 豆渣不溶性多糖及其纳米颗粒的基本性质表征 |
5.3.4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界面吸附行为 |
5.3.5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声处理对豆渣不溶性多糖粒径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
5.4.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和胶体稳定性 |
5.4.3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结构特征 |
5.4.4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表观粘度 |
5.4.5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界面吸附行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乳化性质及相关皮克林乳液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提取 |
6.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6.3.3 乳液的制备 |
6.3.4 乳液的表征 |
6.3.5 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乳化效率 |
6.4.2 乳液中油滴的絮凝状态 |
6.4.3 乳液的脂肪上浮稳定性 |
6.4.4 乳液的凝聚稳定性 |
6.4.5 乳液的流变性质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稳定的皮克林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主要试剂 |
7.2.3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提取 |
7.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7.3.3 乳液或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制备 |
7.3.4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基本性质表征 |
7.3.5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稳定性 |
7.3.6 数据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形成 |
7.4.2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性质特征 |
7.4.3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7.4.4 高内相乳液凝胶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7.4.5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油脂氧化稳定性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及其包埋缓释特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8.2.1 实验材料 |
8.2.2 主要试剂 |
8.2.3 仪器设备 |
8.3 实验方法 |
8.3.1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 |
8.3.2 皮克林乳液的制备 |
8.3.3 皮克林乳液的基本性质表征 |
8.3.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相对界面吸附量和界面覆盖率 |
8.3.5 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8.3.6 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缓释输送能力评价 |
8.3.7 数据统计分析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乳化能量输入对皮克林乳液的形成及性质的影响 |
8.4.2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浓度和油相比例对皮克林乳液性质的影响 |
8.4.3 pH值和离子强度对皮克林乳液形成及性质的影响 |
8.4.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8.4.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缓释输送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保健食品常见主要活性物质资源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食品中免疫调节物质的研究进展[J]. 王芙蓉,左昕怡,谢中国,郭湘蕾.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
- [2]藻类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 段昊,吕燕妮,闫文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1)
- [3]粗多糖复方片剂SSALP安全性评价研究[D]. 孙守弼. 吉林大学, 2021(01)
- [4]土茯苓的功能性分析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 于坚,夏邦恩,王廷玮,石文钦,夏若维,袁晓,张银志,纪剑,孙秀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08)
- [5]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D]. 沈楠. 扬州大学, 2021(08)
- [6]精神活性物质在鱼类和长江江豚体内的蓄积及对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D]. 王泽远. 浙江大学, 2021(09)
- [7]藻类保健功能及保健食品应用与开发[J]. 王志钢,刘彬,于春媛,周立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12)
- [8]油炸金针菇脚工艺优化及其产品品质研究[D]. 王泽华. 沈阳农业大学, 2020
- [9]基于组学技术的灵芝三萜和多糖高产机制解析[D]. 王琼. 江南大学, 2020(04)
- [10]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D]. 杨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