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功能拖拉机转向器装配时应注意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杨云鹏[2](2021)在《水稻旱地直播育种播种机整机设计与播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持续开发新的品种以保持良种的活力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对于保障粮食产量、巩固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而农艺学家每年培育大量的水稻种子,如何通过快速高效的小区育种试验,实现对不同品种间的优中选优,准确的遴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是育种工作核心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育种试验的播种作业主要由人工完成,人工作业的效率低下、播种一致性、准确性差,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人工作业相比,机械直播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一致性好、准确性高等优势,是提高育种试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准确性和可信度的有效方法。因此开发适用于育种试验的水稻旱地直播育种播种机,对解决当前育种试验播种作业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深度调研国内外育种播种机的基础上,根据大田水稻直播农艺和水稻育种试验的要求,设计开发出水稻旱地直播育种播种机,整机采用液压四驱自走式底盘驱动,预分配种盒式供种,气吸式精密排种器,其播种作业速度不低于5km/h,转场速度不低于10km/h。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完成整机的数字化建模,并对播种机的主要结构、功能模块及其工作原理、部件选型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测程轮+编码器的行长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利用Ansys静力学分析模块对播种机车架进行静力学仿真,通过分析车架在播种机工作时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以验证整机车架的刚度和强度可靠性;通过分析车架与车桥的连接面的应力情况,以验证播种机底盘行驶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静力学分析基础上,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获得播种机车架工作时1-6阶振动频率,以判断车架在作业时的振动情况,同时,分析车架在受迫振动时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此外,建立播种机虚拟试验平台,通过水稻播种机作业过程的虚拟台架试验,探究车辆-地面互作系统中,地面激励对播种机作业的准确性、均匀性、一致性的影响;通过计算受激时种距偏差率,分析播种机在受到地面激励后的播种作业状况。进行育种播种机田间性能测试试验,任意选取育种小区中间3m内的种距、行距和播种深度为测量对象,测定并计算播种作业的重播率、漏播率、平均合格种距和种距变异系数,以及种距、行距和播种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验证设计的播种机作业系统的可靠性和作业效果。
靳博豪[3](2021)在《重载车辆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重型车辆专业化的发展,重型车辆的机动性能及操纵性能由于施工现场条件与车身过长之间的矛盾、某些需要急速就位的需求而成为了研究过程中的重点。本文是基于横向课题“某重型工程车辆专用底盘系统开发”,以满载二十一吨的两轴重型车辆为研究对象进行展开。此车前轮转向采用传统的机械液压转向系统,后轮转向采用电液比例转向系统。前轮转向液压执行系统与后轮转向液压执行系统通过静液传动方式连接,以实现后桥车轮同前桥车轮的实时随动。本文主要针对全轮转向执行系统的工作特性、控制算法、全轮转向模式控制策略以及全轮转向整车稳定性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软件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了执行系统执行状态的验证和上层、底层控制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并通过所搭建的实车完成了全轮同、逆相位转向的方向盘角阶跃转向试验,通过试验反馈验证了所设计的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的可行性。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1)基于全轮转向车辆进行了二自由度操稳动力学建模,然后就稳态转向工况进行了纵向车速、后桥转角增益对车辆侧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并借助Trucksim软件进行了用于全轮转向模式控制策略验证的动力学模型搭建。(2)基于静液传动原理进行了全轮电控液压转向执行系统的详细设计,并针对全轮转向的模式完成了阀位时序电位表的设计。最后进行了液压作动缸、液压泵、转向器、电液比例阀和蓄能器的选型。(3)借助AMESim平台进行了执行系统建模,提出了影响后轮转角跟随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了其与后桥响应特性的关系。然后,完成了系统的基本功能验证;最后,针对静液传动管路进行了蓄能器补液控制子系统的逻辑门限控制,针对后轮转角响应进行了电液比例系统的等效滑模变结构控制,以优化全轮转向的鲁棒特性和稳态特性。(4)针对全轮转向系统的同、逆相位转向模式进行了低速机动性控制,针对中高速转向工况给出了全轮转向稳定控制模式。在全轮逆相位模式下基于阿克曼转向原理以减小转弯半径和轮胎磨损为目标进行了后桥转角增益的控制,在全轮同相位模式下基于车速和后轮转角增益对整车稳态横摆角速度以及稳态质心侧偏角的影响,将后桥转角增益控制为1以保证车辆平行侧移,在全轮转向稳定控制模式下通过控制前后轮转角比将车辆从失稳状态恢复稳定。通过限制车辆的最大侧向加速度得出了全轮逆相位转向模式的工作车速范围,通过限制车辆的最大侧向速度得出了全轮同相位转向模式的工作范围,并将全轮转向稳定控制模式作为全轮逆相位转向模式的高速状态和前轮转向模式、全轮逆相位转向模式的失稳纠正状态使用。最后基于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了各转向模式的切换条件标定。(5)通过所搭建的实车系统进行了干燥水泥路面上全轮同、逆相位转向模式的方向盘角阶跃转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的实际后轮转角和实际横摆角速度在两种全轮转向模式下均能够较好地吻合仿真值,进一步说明了采用静液传动方式进行后轮转向驱动能够优化后轮转向的转角滞后跟随的问题以及所设计的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在实现全轮转向模式方面的可行性。
刘展名[4](2020)在《高地隙植保机液压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文中认为
瞿济伟[5](2020)在《农用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及参数优化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设施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提供新鲜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证食品供应链及稳定社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温室作为我国设施农业的主要形式,仍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搬运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对适于温室狭窄道路及封闭环境作业的转运机械装备有着较为迫切的需求。新型线控电动底盘最先发展于汽车领域,其因环保、高效、智能、灵活等诸多优点而广受青睐,工业上已有诸多成熟产品,将线控电动底盘系统应用于农业亦是未来发展趋势。柔性底盘是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的新型线控电动底盘系统,其以独特的偏置转向结构,将转向系统与驱动系统合二为一,能实现多种特殊运动形式,结构简单、灵活环保且成本低廉,适于温室狭窄道路与封闭环境的转运作业。但是,目前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线控转向控制策略及适宜控制参数等关键技术尚未探明,控制系统不够完善,还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本研究针对柔性底盘运动控制存在的问题,对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线控转向运动控制策略及控制参数优化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柔性底盘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驱动与转向协同控制特性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的柔性底盘驱动与转向协同控制方法,通过PWM信号控制电磁摩擦锁,以实现偏置转向机构驱动与转向的协同运动;基于偏置转向轴试验台,搭建了偏置转向机构PWM控制与测试系统,测试了偏置转向机构力矩传递特性及转向特性,结果表明:PWM占空比与频率对电磁摩擦锁锁紧力矩均有显着影响(P<0.05);频率在4~24 Hz、占空比为20%~80%时,锁紧力矩范围为6.82~40.05 N·m;占空比、频率、占空比与频率交互作用,以及轮毂电机初始转速对偏置转向机构转向平均角速度影响显着(P<0.05),且占空比的影响效应最显着;频率在4~24 Hz、占空比为20%~80%、轮毂电机转速在30~120 r/min范围时,转向平均角速度在0~0.514 rad/s范围变化;转向平均角速度随初始转速增大及占空比增大均减小,随频率增大而增大;结果可为柔性底盘转向运动控制提供参考。(2)进行了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PWM参数动态控制试验研究。通过偏置转向轴试验台测试了不同工况下PWM占空比对偏置转向机构运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PWM占空比动态模糊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器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自校正的方法使PWM占空比随工况变化而调整,且实现偏置转向系统转向过程的稳定快速响应;PWM占空比动态控制试验表明: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自校正方法的动态控制效果优于无自校正模糊控制方法与固定占空比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偏置转向机构运动对工况变化的适应性,可为柔性底盘转向运动控制奠定基础。(3)完成了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运动耦合控制策略研究。建立了柔性底盘线控转向模型,提出了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调节柔性底盘前轮转向转角轮廓误差与四轮转向模式切换角速度耦合误差的方法,以实现偏置转向系统运动的耦合控制;基于MATLAB/Simulink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阶跃转向、蛇行转向及随机转向过程中,前轮转向响应迅速;左、右前轮转角对于各自目标角具有良好跟踪性能;电磁摩擦锁与驱动轮的转向配合良好,耦合控制下两偏置转向机构联动控制效果优于无运动耦合的转向信号分配控制;四轮转向模式切换耦合控制仿真中模式切换时间为4.2 s,平均转向角误差为0.6°,最大及平均角速度耦合误差分别为0.003与0.0009 rad/s,最大纵向、横向加速度绝对值分别为0.028与0.004 m/s2;以上各指标值均优于分配控制,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所设计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有效性。(4)完成了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参数优化试验研究。采用柔性底盘试验台,测试了轮毂电机转速、载荷、锁紧电压及转向电桥桥臂的步进电机转速对偏置转向系统综合运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轮毂电机转速、载荷及交互作用对转向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均有显着影响(P<0.05),轮毂电机转速接近120 r/min时综合评价指标相对其余工况最小;转向内、外侧锁紧电压与步进电机转速对综合评价指标均有显着影响(P<0.05);锁紧电压与步进电机转速适宜范围分别为18~24 V、150~180 r/min。并且对柔性底盘前轮转向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空载时最优内、外侧锁紧电压分别为22和20 V,最优步进电机转速分别为180和170 r/min,额定载荷时最优内侧、外侧锁紧电压分别为24和22 V,最优步进电机转速与空载时相同;四轮转向模式切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切换过程中锁紧电压与步进电机转速最优组合为4.35 V与72r/min。试验所得优化参数组合可提升柔性底盘的综合转向性能。(5)进行了柔性底盘硬化路面综合运动特性试验研究。搭建了柔性底盘整机综合运动控制与测试系统,开发了柔性底盘运动监测与管理系统界面,通过硬化路面运动试验,测试了柔性底盘的综合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控制系统下柔性底盘低速行驶时能顺利进行前轮转向运动;两偏置转向机构转角最大跟踪误差分别为1.5°和2.1°,转向过程中运动稳定,无异常发生;试验中两偏置转向机构联动的最大及平均转角轮廓误差分别为:阶跃转向1.2°与0.6°、蛇行转向1.1°与0.6°、随机转向1.0°与0.5°;四轮转向模式切换试验中,四个偏置转向机构最大的转角误差为1.6°,最大及平均角速度耦合误差分别为0.013 rad/s与0.006 rad/s,耦合控制下纵向、横向加速度平均值均小于分配控制方法,转角耦合控制效果优于分配控制方法;整体控制效果稳定且良好,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为柔性底盘转向控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刘洪豪[6](2020)在《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机械装备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产品设计多数依然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存在产品开发周期长、重复性设计多、设计资源难以重用等问题,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的模型检索重用技术是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利用已有设计资源,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从而实现快速化设计。目前包括农机制造领域在内的三维模型数量快速增长,满足农机设计人员全方位、多样化的模型检索需求已成为农机设计重用技术的关键。为提高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的准确度与适用性,促进农机装备快速化、智能化设计,本文面向农机装备设计重用,聚焦三维模型检索关键技术,分别针对农机三维CAD模型的通用性、特殊性以及局部耦合性设计特点展开检索方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专用库。三维模型库是研究检索方法准确性与适用性的基础,专一领域需要专用模型库,专用模型库需要专用检索方法,因此本文通过课题协作农机企业、互联网以及三维建模三种方式收集农机三维CAD模型,构建了以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为主,以农机装备关键零件为辅,以国际通用CAD模型为补充的农机三维模型专用库,解决了农机三维CAD模型库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为研究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专用检索方法提供充分数模资源支持。(2)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动态加权的形状分布检索方法。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中具有通用属性以及结构简单的三维模型,该方法在利用传统形状分布方法检索快速且稳定的基础上,重点在特征点采样规则、多特征融合两方面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形状分布特征提取效果不仅能够体现模型线与面、内部与表面、距离与曲率等综合形状特征,而且能够有效弱化低区分度特征,突出模型特征差异性,提高了模型特征分辨率。(3)研究了基于多分辨三维小波变换的模型检索方法。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中具有特殊性以及结构复杂的三维模型,该方法将空间域难以有效提取模型特征问题转换到频域,采用三维小波变换方式提取三维模型特征,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变换后的多分辨频域特征子空间进行相似性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二层级小波变换能够满足现阶段结构复杂模型检索精度要求,基于小波变换的检索方法有效提高了农机功能性与结构复杂类模型检索准确度与适用性。(4)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传播模拟的三维模型局部特征检索方法。农机模型局部耦合特征多数集中于模型内部,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只依靠模型表面信息,制约了模型局部特征检索性能。针对农机三维模型局部耦合多样性,本文利用光线传播时透射性强这一特性,使用Monte-Carlo法模拟光子束在三维模型中的传播历程,借助多种光传播信息表征隐藏在三维模型内部的局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取融合模型表面特性与内部形态的局部特征,更好满足了农机三维模型局部特征检索需求。以上针对农机三维模型通用性、特殊性以及局部耦合性的三种检索方法涵盖了从空间域到频率域、从整体到局部的多层次检索,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开发了农业机械装备三维模型检索原型系统SDAU-AMRS V1.01,实现对农机三维模型检索方法与资源全面化、系统化整合,为农机装备快速设计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设计重用样板。
许鸣[7](2019)在《高地隙植保机械辅助驾驶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传统农业机械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因此,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已成必然趋势。文中针对高地隙植保机械作业时驾驶员视野较差导致压苗伤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辅助驾驶的方法,同时也能降低驾驶员疲劳程度。以某高地隙植保机械为研究对象,将智能传感器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以及多种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了一种高地隙植保机辅助驾驶控制系统,实现了植保机按照规划路径实时跟踪。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高地隙植保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在植保机原有的液压转向系统上,根据辅助驾驶自动转向的设计原则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液压改造元件,设计一种辅助驾驶液压转向控制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液压元件及传感器选型。(2)建立了包括比例换向阀、转向油缸、转向轮的液压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其次针对这种非线性比例关系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和PID控制算法的自动转向系统控制器,并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验证。(3)建立植保机动力学模型,参考相关文献在纯追踪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几何位置关系确定预瞄点的方法,使植保机在路径跟踪过程中能够迅速地确定预瞄点;重点研究了直线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并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研究。(4)为了验证所设计的辅助驾驶系统,搭建基于高地隙植保机的辅助驾驶试验平台,在玉米地和水泥地两种工况下进行路径跟踪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辅助驾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实现辅助驾驶功能。
王学良[8](2019)在《丘陵山地四履带底盘及自动调平装置的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我国山地丘陵较多,山地丘陵蕴藏着丰富的林果和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对作业机械的通过性和防倾翻要求较高,普通轮式机械难以适应。目前我国适合山地丘陵复杂地形作业的机械比较缺乏,所以研发一种高通过性和防侧翻的作业底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丘陵山地作业底盘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后,结合轮式底盘和履带底盘的优点,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四履带作业底盘,该底盘在纵坡和横坡作业时降低了倾翻的风险,又有较强的附着力和通过性。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丘陵山地农用四履带底盘及调平机构的设计。通过阅读文献,对国内外丘陵山地作业底盘机调平装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丘陵山地农业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四履带行走底盘,该底盘采用液压驱动系统,通过调平系统降低底盘在横坡和纵坡作业时倾翻的风险。研究重点对履带轮、调平机构和转向机构等关键机构进行设计,同时对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进行了设计与选型。(2)对丘陵山地履带底盘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运动仿真。研究采用UG高级仿真模块对机架和履带轮挂板进行有限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主要受力部件形变量较小,承受最大载荷远小于屈服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利用ADAMS对双层调平结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了调整油缸的受力规律。(3)基于电液比例技术的自动调平系统的设计。针对调平要求,确定了调平策略,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软件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信息检测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调平执行模块组成。研究采用电液比例技术,对电气控制系统硬件和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实现底盘的快速调平。(4)样机的试制与实验。根据仿真和优化设计的结果确定最终结构方案,进行样机的加工,并对其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底盘纵向作业坡度大于22°,横向作业坡度大于15°,在一般丘陵山区农业地形上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防倾翻性能。
鲁鸣[9](2018)在《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林果产业的发展,各种水果的产量不断增加。果树种植业不仅是我国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目前水果生产中的施肥、喷药、采摘等作业环节基本上仍以人力劳动为主,果园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很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果园作业环节所需的劳动量的剧增与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动力电池和电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业装备电动化的大趋势逐步明晰。为提高果园生产力、降低人工劳动成本、提升国产果园管理机技术水平,本课题结合我国果园作业的工作条件,设计了一款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结合目前我国林果业对优质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以及农业机械能源清洁化、电动化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国内外履带式果园作业装备的发展现状,总结出电动化的果园装备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按照果园作业的工作条件,提出了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的设计方案。(2)完成了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的设计,包括行走部分、电池部分、提升部分与车架部分。基于各部分设计指标,进行了原理分析、方案设计和计算选型。行走部分采用双电机两侧独立驱动的方案,使用两台5.5kW的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电机,驱动系统可以直接接入直流电工作。电池部分采用了一个电池箱和一个高压电池管理箱的方案,使用160串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电池系统额定电压为512V,容量为50Ah。提升部分采用了双头铰接的电动伺服缸伸缩方案,使用功率为2.6kW的伺服缸,额定出力为20kN。车架部分使用桁架式车架方案,车架使用矩形管材和方形管材焊接成型。(3)测试了伺服电机在直流电源下工作和通信情况。完成了关键部位的虚拟验证与优化。建立了提升部分的简单模型,使用SOLIDWORKS Motion多体动力学仿真功能对提升部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可知:所选的伺服缸的额定出力满足提升要求,后三点悬挂的运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建立了车架部分的三维模型,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有限元仿真功能对车架部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可知:车架没有很大的应力集中和变形,且安全系数较高。依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了车架结构,在前端悬出部分增加了支承,按照具体受力情况使用不同的型材,降低了车架总重。(4)完成了整机虚拟样机的搭建。在SOLIDWORKS中对进行了虚拟装配、运动干涉检查、质心位置检测和抗侧翻能力检测。运动干涉检查结果表明本设计没有产生运动干涉的设计缺陷。质心位置检测结果表明本设计在提升农机具过程中可以保持平衡。抗侧翻能力检测结果表明本设计最大恒定角为50.4°。
李宇哲[10](2018)在《农用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拖拉机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发展拖拉机自动导航作业,对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都大有益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推广自动导航系统还可以节省耕种、收获的成本,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目前拖拉机自动导航作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如何提高系统的工作精度,尤其是在车速提高之后,车辆行驶误差明显增大。造成误差的因素与定位元件的精度、液压元件响应速度、控制程序的参数选取等因素都有关系,车速提高之后,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明显加大。本文主要对自动导航拖拉机的转向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开始阐述,介绍了导航定位的原理,并对拖拉机的液压转向系统进行分析,在拖拉机原有手动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装自动转向系统,设计液压原理、电控原理,并进行元件选型。其次,对液压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转向控制元件的数学模型,在AMESim软件中建立闭环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在BODAS软件中编写控制器程序,在转向控制程序中应用PID控制策略,使转向系统更加平稳、准确。最后,在一片40m×60m的户外实验场地进行现场实验,检验系统的实际工作性能,让车辆以3km/h、5km/h、8km/h的速度分别行驶60m,记录实验数据,根据误差情况进行调试,调整控制程序中的相关参数。在控制程序中,将偏差距离与换向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设定为函数关系,再次进行测试并收集误差数据,将测量的误差值绘制成图表进行分析。进行调整后,行走偏差明显减少。
二、多功能拖拉机转向器装配时应注意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功能拖拉机转向器装配时应注意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
一、政策先行 |
二、资金保证 |
三、智力支撑 |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水稻旱地直播育种播种机整机设计与播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育种播种机分类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育种播种机分类与作业特点 |
1.3.2 育种播种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育种播种机整机及主要系统设计 |
2.1 水稻直播育种农艺分析 |
2.1.1 水稻直播农艺概述及其对水稻育种的要求 |
2.1.2 水稻直播育种试验对育种播种机的功能需求 |
2.1.3 水稻旱地直播育种播种机技术要求 |
2.2 育种播种机整机方案设计 |
2.3 育种播种机整机结构设计 |
2.4 育种播种机主要系统设计 |
2.4.1 底盘悬挂系统设计 |
2.4.2 动力驱动系统设计 |
2.4.3 播种作业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育种播种机车架静应力及动态特性研究 |
3.1 育种播种机车架静应力仿真分析 |
3.1.1 车架模型前处理、导入和材料选择 |
3.1.2 静力学模型搭建与接触条件设置 |
3.1.3 分区域网格划分 |
3.1.4 各边界条件的确定及约束添加 |
3.1.5 静力学求解、后处理及结果讨论 |
3.2 育种播种机车架谐响应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3.2.1 车架预应力模态分析 |
3.2.2 基于Ansys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育种播种机播种作业虚拟台架试验研究 |
4.1 播种误差来源分析 |
4.2 虚拟试验台试验及试验数据提取 |
4.2.1 三维模型几何特征简化 |
4.2.2 模型导入及参数设置 |
4.2.3 运动副及接触设置 |
4.2.4 网格划分 |
4.2.5 分析步及边界条件设置 |
4.2.6 求解及后处理 |
4.2.7 落种时刻种子初始位移、初速度分析 |
4.3 单位时间内播种机种距变化及分析 |
4.3.1 种子下落距离分析 |
4.3.2 种子下落时间分析 |
4.3.3 种子水平方向的位移 |
4.3.4 激励过程中种距变化规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育种播种机田间播种性能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设计及测试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测试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种距测量结果及分析 |
5.3.2 播种深度、行距测量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重载车辆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重型车辆全轮转向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全轮机械式转向系统 |
1.2.2 全轮液压转向系统 |
1.2.3 全轮电控电动转向系统 |
1.2.4 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1.3 全轮转向稳定性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
第2章 车辆转向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2.1 车辆坐标系的建立 |
2.2 二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 轮胎模型 |
2.3.1 Pacejka89 轮胎模型 |
2.3.2 轮胎垂向载荷 |
2.3.3 轮胎侧偏角 |
2.4 方向盘角阶跃下全转向车辆的稳态特性分析 |
2.5 基于Trucksim的车辆模型建立 |
2.5.1 车身系统建模 |
2.5.2 轮胎建模 |
2.5.3 车桥类型的选择及其位置设置 |
2.5.4 悬架系统设置 |
2.5.5 转向系统设置 |
2.5.6 车辆其他系统设置及其模型输入、输出接口设置 |
2.5.7 道路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设计及其动态特性仿真 |
3.1 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方案 |
3.1.1 系统构成 |
3.1.2 液压作动缸结构 |
3.1.3 液压回路 |
3.2 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工作模式控制 |
3.3 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设计 |
3.3.1 车辆转向阻力矩计算 |
3.3.2 转向连杆机构设计 |
3.3.3 液压作动缸选型 |
3.3.4 转向器选型 |
3.3.5 液压泵选型 |
3.3.6 电液比例阀选型 |
3.3.7 蓄能器选型 |
3.4 基于软件联合仿真平台的仿真模型搭建 |
3.5 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子系统建模 |
3.5.1 后桥液压缸位置的电液比例控制子系统建模 |
3.5.2 后桥液压缸的主动回正子系统建模 |
3.5.3 蓄能器补液控制子系统建模 |
3.6 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仿真 |
3.6.1 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 |
3.6.2 系统功能的验证与分析 |
3.6.3 系统的闭环控制设计及其联合仿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整车控制研究 |
4.1 全轮转向逆相位转向模式 |
4.2 全轮转向同相位转向模式 |
4.3 全轮转向稳定控制模式 |
4.3.1 全轮转向稳定性控制分析 |
4.3.2 稳态控制策略设计 |
4.3.3 基于联合仿真平台的稳定性控制策略验证 |
4.4 转向模式切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车平台的搭建及其仿真测试对比分析 |
5.1 实车试验硬件平台搭建 |
5.1.1 实车液压系统 |
5.1.2 实车传感器 |
5.1.3 实车转向控制系统 |
5.2 实车试验 |
5.2.1 全轮逆相位模式下的方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 |
5.2.2 全轮同相位模式下的方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农用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及参数优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设施环境动力及运输机械研究现状 |
1.2.2 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研究现状 |
1.2.3 电动车辆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本课题组柔性底盘前期研究概述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驱动与转向协同控制特性试验 |
2.1 引言 |
2.2 偏置转向机构驱动与转向协同控制方案 |
2.2.1 偏置转向机构的结构及特点 |
2.2.2 电磁摩擦锁转矩传递模型 |
2.2.3 基于PWM技术的协同控制方法 |
2.3 偏置转向机构PWM控制测试系统搭建 |
2.3.1 驱动控制方案 |
2.3.2 电子模块设计 |
2.3.3 数据采集系统 |
2.4 PWM参数对电磁摩擦锁锁紧力矩的影响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PWM参数对偏置转向机构转向角速度的影响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PWM参数动态控制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偏置转向系统动态控制需求分析 |
3.3 不同工况下偏置转向系统PWM参数影响规律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工况特征参数与占空比的相关性分析 |
3.4 偏置转向机构PWM占空比模糊控制 |
3.4.1 模糊逻辑控制整体结构 |
3.4.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4.3 模糊控制器参数自整定 |
3.4.4 仿真结果分析 |
3.5 偏置转向机构PWM占空比控制试验 |
3.5.1 材料与方法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运动耦合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柔性底盘转向模型 |
4.2.1 柔性底盘线控转向系统 |
4.2.2 柔性底盘转向模型 |
4.3 柔性底盘前轮转向交叉耦合控制策略 |
4.3.1 轮廓误差的引入 |
4.3.2 前轮转向交叉耦合控制 |
4.3.3 前轮转向控制仿真 |
4.3.4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柔性底盘四轮转向模式切换耦合控制策略 |
4.4.1 环形耦合误差 |
4.4.2 四轮转向模式切换耦合控制 |
4.4.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柔性底盘偏置转向机构运动影响参数分析 |
5.2.1 电磁摩擦锁电压 |
5.2.2 步进电机转速 |
5.2.3 载荷 |
5.2.4 轮毂电机转速 |
5.3 柔性底盘前轮转向下偏置转向系统参数优化试验 |
5.3.1 柔性底盘转向过程分析 |
5.3.2 转向工作参数的确定 |
5.3.3 转向工作参数分配特性及优化 |
5.3.4 优化结果验证 |
5.4 柔性底盘四轮转向模式偏置转向系统参数优化试验 |
5.4.1 四轮转向模式切换过程分析 |
5.4.2 四轮转向模式切换控制参数试验 |
5.4.3 控制参数优化及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柔性底盘硬化路面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柔性底盘硬化路面运动综合控制系统设计 |
6.2.1 控制系统软硬件 |
6.2.2 控制器软件流程 |
6.3 柔性底盘运动监测与管理系统开发 |
6.3.1 运动监测与管理需求分析 |
6.3.2 系统框架设计 |
6.3.3 监测与管理系统界面说明 |
6.3.4 界面运行调试 |
6.4 柔性底盘硬化路面综合试验 |
6.4.1 试验设备 |
6.4.2 试验方法及过程 |
6.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1 前轮转向试验结果分析 |
6.5.2 四轮转向模式切换试验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符号列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三维模型检索与重用研究现状 |
1.2.1 农业机械设计重用技术 |
1.2.2 三维模型检索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4.2 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库的构建与分类 |
2.1 引言 |
2.2 设计重用三维CAD模型库 |
2.2.1 通用三维模型库 |
2.2.2 专用三维模型库 |
2.3 农机三维CAD模型专用库构建 |
2.3.1 农业机械装备设计需求 |
2.3.2 农机三维模型收集 |
2.3.3 三维模型格式 |
2.3.4 农机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
2.4 农机三维CAD模型库分类 |
2.4.1 分类方法与流程 |
2.4.2 分类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形状分布特征提取与检索 |
3.1 引言 |
3.2 形状分布概述 |
3.2.1 形状分布算法原理 |
3.2.2 形状分布函数属性 |
3.3 动态加权融合形状分布描述符 |
3.3.1 方法概述 |
3.3.2 组合式特征点采样 |
3.3.3 自适应特征融合 |
3.4 相似性度量 |
3.4.1 基于语义相似性度量 |
3.4.2 基于分类学习相似性度量 |
3.4.3 距离相似性度量 |
3.5 评价标准 |
3.5.1 宏观定性指标 |
3.5.2 定量指标 |
3.6 算法验证与讨论 |
3.6.1 自适应加权融合特征提取结果 |
3.6.2 检索性能比较 |
3.6.3 检索实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频域特征提取与检索 |
4.1 引言 |
4.2 小波频域特征提取 |
4.2.1 方法概述 |
4.2.2 频域变换基函数选择 |
4.2.3 旋转归一化处理 |
4.2.4 小波频域特征描述子构建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相似性评价 |
4.3.1 频域层次分析权重计算 |
4.3.2 组合权重相似性度量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层次分析权重结果 |
4.4.2 小波函数对特征提取影响 |
4.4.3 算法性能验证分析 |
4.4.4 检索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局部特征提取与检索 |
5.1 引言 |
5.2 局部特征提取 |
5.2.1 方法概述 |
5.2.2 局部空间光传播模拟 |
5.2.3 局部特征描述符 |
5.3 相似性比较 |
5.3.1 局部特征度量 |
5.3.2 局部关联特征度量 |
5.3.3 相似性计算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光子束模拟数量影响 |
5.4.2 约束空间形状对特征提取影响 |
5.4.3 相似性度量方式验证 |
5.4.4 局部检索算法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机三维模型检索原型系统 |
6.1 引言 |
6.2 检索系统简介 |
6.3 系统功能 |
6.4 原型系统设计重用实例 |
6.4.1 基于模型检索的适应性设计重用实例 |
6.4.2 基于模型检索的详细设计重用实例 |
6.4.3 基于模型检索的系列化设计重用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7)高地隙植保机械辅助驾驶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辅助驾驶自动转向系统的方案设计 |
2.1 植保机整机结构介绍 |
2.1.1 植保机主要参数 |
2.1.2 植保机工作原理 |
2.1.3 植保机液压转向系统介绍 |
2.2 植保机自动转向系统方案设计 |
2.2.1 设计原则 |
2.2.2 方案设计 |
2.2.3 方案选择 |
2.3 植保机液压转向系统方案制定 |
2.3.1 辅助转向阀组原理 |
2.3.2 辅助转向阀组应用 |
2.3.3 阀组控制器及传感器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辅助驾驶转向系统性能仿真与控制策略研究 |
3.1 基于AMESim的辅助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 |
3.1.1 AMESim辅助转向建模 |
3.1.2 AMESim仿真分析 |
3.2 植保机液压转向系统数学模型 |
3.2.1 辅助转向阀组数学建模 |
3.2.2 辅助转向阀组与液压缸传递函数 |
3.2.3 植保机转向轮与液压缸位移关系建模 |
3.3 植保机辅助转向系统算法设计和联合仿真 |
3.3.1 辅助转向控制系统算法设计 |
3.3.2 AMESim与MATLAB/Simlink联合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辅助驾驶系统自动导航算法研究 |
4.1 植保机两轮运动学简化模型 |
4.2 辅助驾驶植保机路径跟踪算法 |
4.2.1 路径跟踪算法预瞄距离确定 |
4.2.2 路径跟踪算法预瞄点确定 |
4.2.3 路径跟踪算法控制量计算 |
4.3 植保机路径跟踪算法仿真分析 |
4.3.1 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辅助驾驶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
5.1 辅助驾驶系统试验平台搭建 |
5.1.1 辅助驾驶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图 |
5.1.2 辅助驾驶控制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5.1.3 辅助驾驶控制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
5.2 辅助驾驶系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2.1 直线路径跟踪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丘陵山地四履带底盘及自动调平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丘陵山地作业底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自动调平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丘陵山地四履带底盘及调平装置的设计方案 |
2.1 丘陵山地四履带调平底盘的总体设计要求 |
2.2 整机设计方案及主要结构 |
2.2.1 整机设计方案 |
2.2.2 四履带行走机构的设计方案 |
2.2.3 车体调平装置的设计方案 |
2.2.4 作业平台的设计 |
2.3 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丘陵山地四履带底盘关键部件的设计 |
3.1 三角履带行走机构的设计 |
3.2 双层调平结构的设计 |
3.2.1 横向调平机构的设计 |
3.2.2 纵向调平机构的设计 |
3.3 转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
3.3.1 转向结构的确定 |
3.3.2 转向结构的设计 |
3.4 动力装置设计与选型 |
3.4.1 整机功率计算 |
3.4.2 发动机选型及参数介绍 |
3.5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
3.5.1 液压系统的设计 |
3.5.2 液压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选型 |
3.6 底盘稳定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整机主要受力结构的仿真分析 |
4.1 机架的应力分析 |
4.2 三角履带轮承重板的应力分析 |
4.3 双层调平结构的运动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自动调平系统的设计 |
5.1 自动调平系统设计要求 |
5.2 调平系统控制策略 |
5.3 调平系统主要工作模块的设计 |
5.4 自动调平硬件控制系统设计 |
5.4.1 硬件选型 |
5.4.2 硬件外围电路设计 |
5.5 自动调平系统软件设计 |
5.5.1 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的选择 |
5.5.2 系统软件的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样机的试制与试验 |
6.1 丘陵山地四履带底盘样机试制 |
6.2 底盘性能试验 |
6.2.1 直线行驶试验 |
6.2.2 转向试验 |
6.2.3 坡度行驶试验 |
6.3 田间作业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建议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9)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履带式果园作业装备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履带式果园作业装备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履带式果园作业装备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底盘驱动模块设计 |
2.1 总体设计目标 |
2.2 行走部分设计 |
2.2.1 行走部分设计目标 |
2.2.2 行走部分方案选择 |
2.2.3 行走部分设计计算 |
2.3 电池部分设计 |
2.3.1 电池单体类别选择 |
2.3.2 箱体设计方案选择 |
2.3.3 电池简单热分析 |
2.4 驱动模块测试试验 |
2.4.1 试验准备 |
2.4.2 试验过程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功能模块设计 |
3.1 提升部分设计 |
3.1.1 提升部分设计目标 |
3.1.2 提升部分方案选择 |
3.1.3 提升部分设计计算 |
3.2 提升部分的仿真验证 |
3.2.1 提升部分模型的建立 |
3.2.2 提升部分模型的仿真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机车架模块设计 |
4.1 车架部分设计 |
4.1.1 车架部分设计目标 |
4.1.2 车架部分形式选择 |
4.1.3 车架部分设计确定 |
4.2 车架部分的仿真优化 |
4.2.1 车架部分模型的建立 |
4.2.2 车架部分模型的仿真 |
4.2.3 车架部分模型的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机虚拟样机搭建与验证 |
5.1 整机虚拟样机的搭建 |
5.2 运动干涉检查 |
5.2.1 运动干涉检查的目的 |
5.2.2 运动干涉检测的方法 |
5.2.3 运动干涉检测的结果 |
5.3 质心位置检测 |
5.3.1 质心位置检测的目的 |
5.3.2 质心位置检测的方法 |
5.3.3 质心位置检测的结果 |
5.4 抗侧翻能力检测 |
5.4.1 抗侧翻能力检测的目的 |
5.4.2 抗侧翻能力检测的方法 |
5.4.3 抗侧翻能力检测的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用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GNSS的发展与应用 |
1.1.1 GNSS的发展 |
1.1.2 GNSS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自动驾驶拖拉机转向控制系统 |
2.1 GNSS定位系统 |
2.1.1 GNSS绝对定位原理 |
2.1.2 GNSS差分定位系统的组成 |
2.1.3 GNSS差分定位原理 |
2.2 拖拉机转向系统 |
2.2.1 轮式拖拉机的转向原理 |
2.2.2 拖拉机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
2.2.3 自动驾驶拖拉机转向系统方案 |
2.2.4 自动导航电气控制系统 |
2.2.5 行车制动系统 |
2.3 自动驾驶液压系统 |
2.3.1 自动转向液压原理 |
2.3.2 对原车液压转向系统进行改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拖拉机转向系统硬件组成 |
3.1 定量液压泵 |
3.2 全液压转向器 |
3.3 优先阀 |
3.4 控制器和显示器 |
3.4.1 ECU-S1控制器和显示器 |
3.4.2 RC控制器 |
3.5 传感器 |
3.5.1 转速传感器 |
3.5.2 编码器 |
3.5.3 超声波传感器 |
3.6 北斗卫星天线 |
3.7 自动转向系统的液压阀块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动转向液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4.1 转向控制阀的数学模型 |
4.1.1 转向控制阀的动力学模型 |
4.1.2 转向阀控系统的传递函数计算 |
4.2 螺纹插装阀的数学模型 |
4.3 自动导航系统控制策略 |
4.3.1 PID控制算法简介 |
4.3.2 PID控制策略在自动导航系统中的运用 |
4.4 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的仿真 |
4.4.1 AEMSim软件概述 |
4.4.2 自动导航系统AMESim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内容与目的 |
5.2 实验设备介绍 |
5.3 实验步骤 |
5.3.1 设定车辆信息和工作路径 |
5.3.2 系统调试 |
5.3.3 收集实验数据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多功能拖拉机转向器装配时应注意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2]水稻旱地直播育种播种机整机设计与播种试验研究[D]. 杨云鹏.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重载车辆全轮电控液压转向系统研究[D]. 靳博豪. 吉林大学, 2021(01)
- [4]高地隙植保机液压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D]. 刘展名.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5]农用柔性底盘偏置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及参数优化试验研究[D]. 瞿济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6]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D]. 刘洪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7]高地隙植保机械辅助驾驶系统设计与试验[D]. 许鸣.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8]丘陵山地四履带底盘及自动调平装置的设计与试验[D]. 王学良.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设计[D]. 鲁鸣.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10]农用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的研究[D]. 李宇哲. 燕山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