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选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论文文献综述)
文雯,胡家栋,胡莉娟,拓田田,李金金[1](2021)在《基于职教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药理学中的实施报告——以“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很好地掌握和理解。本文以此为论点,以职教云课堂为平台,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于高职药理学课程"解热镇痛抗炎药"章节中,从职教云课堂的概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效果,以及反思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渗透思政元素,加强课程理论知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技能衔接,使教学效果显着提升。
王慧珍[2](2021)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属于第三代非甾体类抗炎药,1973年由瑞士西巴-盖吉(Ciba-Geigy)制药公司开发上市,国内于2016年批准用于兽医临床。对乙酰氨基酚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1956年由英国Javelin 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作为阿斯匹林的替代物上市。双氯芬酸钠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二者组成复方制剂,可协同达到增效的作用,还可降低用药剂量,用于家畜发热性疾病的治疗。本研究依据《兽用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中注射剂相关要求,研制了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并对该制剂进行了质量考察、稳定性研究及临床药效评价,以期获得一种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并应用于兽医临床。1.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研制本研究制备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由双氯芬酸钠(2.5%)与对乙酰氨基酚(15%)及其他药用辅料组成。结合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的理化性质,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溶媒、抗氧化剂等药用辅料进行筛选,确定处方后对注射液pH进行筛选,并对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制得稳定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制得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进行质量考察。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略带黏稠的澄明液体,根据注射剂要求,对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pH、无菌、有关物质、可见异物等项目进行检查。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主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为:以苯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三乙胺(40:60:0.5)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8.0为流动相,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方法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和双氯芬酸钠的分离度良好,双氯芬酸钠在15~3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0.402x-0.13(R2=0.9999);对乙酰氨基酚峰在90~2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47.336x+252.35(R2=0.9998)。双氯芬酸钠的回收率为99.8%~100.2%,RSD为0.46%;对乙酰氨基酚的回收率为99.2%~100.0%,RSD为0.45%。表明,建立的方法可有效测定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中主成分的含量。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和长期试验,对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进行稳定性考察。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高温(60℃)稳定,但对强光照射(4500Lx±500Lx)略敏感,应避光保存。加速试验6个月、长期试验12个月结果显示,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pH值、可见异物、有关物质及其含量等项目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室温、避光和密闭条件下存放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安全药理学试验: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1倍、5倍、10倍推荐剂量组),考察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小鼠的药物效应,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使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小鼠是安全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试验: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除对照组外,5个受试组小鼠分别肌内注射不同剂量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采用计算Bliss法计算小鼠LD50,结果表明小鼠肌内注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LD50为3.5646 mL/kg(95%的可信限=3.1609~4.0877mL/kg),临床应用较为安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局部刺激性试验:8只健康新西兰兔采用同体左、右对照法考察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肌肉刺激性,结果表明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新西兰兔股四头肌无明显的刺激性,符合肌内注射标准,可供临床肌内注射给药。3.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药效试验本研究中,建立了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LPS处理后,肺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表达量明显升高,结果显示复方双氯芬酸钠对炎性因子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其他两种单方制剂。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复方双氯芬酸钠对LPS处理后导致肺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充血等病变的改善效果最明显。分别建立了仔猪注射高岭土致炎模型与人工仔猪去势疼痛发热模型,7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7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对照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以血浆中内源性致炎疼痛因子PGE2及皮质醇的浓度以及体温和临床症状为考察指标,评估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病理模型可用于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药效评价,中、高剂量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较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对照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照组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效果,中、高剂量之间的疗效无显着差异(p>0.05)。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推荐用于临床的剂量为0.04 mL/kg。4.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猪的临床应用试验通过选择临床自然发热、疼痛的病猪60头,随机分为2组(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对照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推荐剂量组),以临床症状、体温为考察指标,验证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临床药效。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0.04 mL/kg,肌内注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病猪具有较好的解热效果,且药效维持时间较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更长。
赵欢欢[3](2020)在《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扎托布洛芬(Zaltoprofen,ZPF),属于COX-2优先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胃肠粘膜的不良反应较低,在人医中被广泛应用。扎托布洛芬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安全性已在人体和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具有开发兽用抗炎药物的前景。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排泄与残留消除规律研究是评估新兽药安全及食品安全的重要科学依据,然而关于扎托布洛芬的代谢和残留消除的研究很少,国内无相关文献报道。放射性同位素能使被标记化合物在机体内准确定位,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易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在机体内的处置研究。为了全面揭示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变化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其安全性,本课题合成了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并采用放射性示踪、静态液闪计数仪(LSC)、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在线同位素检测仪(HPLC-v.ARC)以及液相色谱与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联用技术,进行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组织分布和残留消除研究。鉴定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的代谢物并推测了其代谢途径,分析了各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推荐了在猪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本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为其食品安全性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方法与质量标准以2-(3-羧甲基-4-苯硫基苯基)丙酸为原料,酯化后与溴素进行取代反应,使溴标记在苯环上,再与多聚磷酸进行关环缩合,关环后将酯基水解得到4-溴扎托布洛芬,最后使其与氚气在钯碳催化作用下发生氚-溴交换,制得4-3H-扎托布洛芬粗产物,再采用制备液相色谱仪对粗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质量标准研究,分离纯化后获得的氚标记扎托布洛芬(3H-ZPF)具有高化学纯度(≥99%)、高放化纯度(≥98%)和高比活度(29.30 Ci/g),在-20℃存储6个月其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依然可保持在98%以上,表明其稳定性良好,质量标准满足动物实验的要求。2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3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猪4头和8周龄Wistar大鼠6只一次性肌肉注射给予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给药剂量为5 mg/kg b.w.,给药比活度为0.15 Ci/g。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动物尿液和粪便,检测不到放射性为止。取收集的各时间段的尿液、粪便、血液和胆汁样品,各样品经消化后用LSC测定总放射性,分析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和排泄规律;另取各样品适量,经提取净化后采用LC-v.ARC和LC/MS-IT-TOF进行检测,对其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0 d-1 d,猪和大鼠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均达80%以上;给药后0 d-7 d,两种动物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在14 d的收集期内,猪以及雌性和雄性大鼠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分别为95.82±0.51%、96.97±7.28%和94.77±5.76%。在猪中,约74.80%药物通过尿液排泄,21.13%通过粪便排泄;然而在雌性和雄性大鼠中约26.61%和17.23%药物通过尿液排泄,79.73%和68.16%通过粪便排泄。结果表明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中排泄迅速,排泄集中于0 d-1 d,之后排泄量迅速减少,但主要排泄途径存在显着差异,大鼠可能通过胆汁排泄较多,在猪体内则可能存在胆汁排泄和重吸收过程。猪和大鼠共检测到8种放射性化合物,分别为原型Z0、S-氧化-10-羟化扎托布洛芬Z1、S-氧化-扎托布洛芬Z2、10-羟化-扎托布洛芬Z3、R-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4、S-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5、R-10-羟化-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6和S-10-羟化-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7。在猪尿液样品中发现Z0和7种代谢物(Z1、Z2、Z3、Z4、Z5、Z6、Z7),在大鼠尿液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5种代谢物(Z1、Z2、Z3、Z4、Z6);在猪粪便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5种代谢物(Z1、Z2、Z3、Z6、Z7),在大鼠粪便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3种代谢物(Z1、Z2、Z3);在猪和大鼠血液中均检测出Z0和Z3;在猪胆汁中检测出Z0。猪和大鼠分别检测到8和6种放射性化合物,其中Z5和Z7仅存在猪尿液中。根据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推测扎托布洛芬的代谢特征主要为:一是发生羰基还原反应;二是发生硫氧化反应;三是同时发生硫氧化和羰基还原反应;四是扎托布洛芬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五是羰基还原后再进行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3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消除研究3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猪28头和8周龄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一组为空白组,其余6组为试验组,猪和大鼠试验组均连续7 d肌肉注射给予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给药剂量分别为5 mg/kg b.w.和10 mg/kg b.w.,给药比活度为0.15Ci/g。在停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宰杀一只空白组动物和一组试验组动物(猪为12 h、3 d、7 d、14 d、21 d和28 d,大鼠为12 h、1 d、3 d、7 d、14 d和21 d),收集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血液和胆汁等(血浆和胆汁样品主要用于代谢试验)。取少量收集的组织样品加入消化液进行水浴消化,消化完全后采用静态液闪仪检测其总放射活度,得到扎托布洛芬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同时取一部分主要组织样品,经甲醇提取净化后采用LC-v.ARC和LC/MS-IT-TOF进行检测,对其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中分布广泛,停药后12 h各组织中放射性产物的含量均很高,其中胆汁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其次是肾脏、肾上腺、肝脏、肌肉和消化系统,在心脏、脾脏、肺脏、脂肪、皮肤和膀胱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停药后3 d药物浓度下降迅速,胆汁下降约20倍,肾上腺下降约5倍,肝脏和肌肉下降约3倍,其他大多数组织约为12 h浓度的1/2。停药后7 d和14 d所有组织依然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21 d,脂肪和胃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肝脏和肾脏中浓度较高分别为69±3μg/kg和135±21μg/kg。停药后第28 d,组织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在猪的主要组织中,共检测到3种放射性物质Z0、Z2和Z3。肝脏中能检测到Z0和Z3;肾脏中能检测到Z0、Z2和Z3;肌肉和脂肪中均检测到Z0和Z2;停药后7 d只能检测到Z0。在四种组织中,Z0为主要代谢物,比例均占90%以上。停药后0.5 d-3 d猪各个组织中药物浓度下降较快,3 d-21 d药物消除相对缓慢。消除半衰期较长的组织有肝脏、脾脏、肾脏和注射肌肉,半衰期在5.32 d-6.14 d之间;其次为心脏、背腰肌、胃、小肠、皮肤、膀胱和血液,消除半衰期在5.06 d-5.18 d之间;再次为肺脏、大肠、肾上腺和胆汁,消除半衰期在4.68 d-4.92 d之间;消除最快的组织为脂肪,消除半衰期为3.93 d。其中药物在肝脏和肾脏样品中残留量最高,停留时间最长,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50 d和6.14 d,肝脏和肾脏可作为猪体内残留靶组织,肝脏和肾脏中Z0半衰期分别为5.36 d和6.05 d,与总消除趋势一致,确定Z0作为猪体内的残留标示物。扎托布洛芬在大鼠体内同样分布广泛,停药后12 h消化系统的放射性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肾脏和肌肉等,在脂肪、皮肤和生殖腺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在脑中浓度最低。停药后1 d药物浓度下降迅速,胃和大肠下降约20倍,小肠下降约40倍,肌肉和脂肪下降约10倍,其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约为12 h的1/2。3 d所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约为1 d浓度的1/2。停药后7 d所有组织依然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14 d,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分别为134±22μg/kg和215±90μg/kg,21 d大鼠体内组织中检测不到放射性。在大鼠的主要组织中,共检测到4种放射性物质Z0、Z1、Z2和Z3。肝脏中检测到Z0、Z2和Z3;肾脏中检测到Z0、Z1、Z2和Z3,;肌肉和脂肪中均检测到Z0和Z2。停药后3 d只能检测到Z0。在四种组织中,Z0为主要代谢物,比例均占90%以上。大鼠各个组织停药后0.5 d-1 d,药物浓度下降较快,为快消除相,1 d-14 d药物进入慢消除状态。其中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的消除较为缓慢,半衰期在5.05 d-6.78 d之间;其次为肺脏、胃、脑、生殖腺和血液,消除半衰期在4.01 d-4.99 d之间;脾脏、皮肤、大肠和小肠的消除相对较快,半衰期在3.09 d-3.92 d左右;脂肪消除最快,半衰期为2.03 d。其中药物在肝脏和肾脏样品中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87 d和6.78 d,肝脏和肾脏中Z0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80 d和6.33 d。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合成并获得了符合质量标准的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科学阐明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组织分布与残留消除规律,鉴定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不同样品中的代谢物并推测其代谢途径,分析了各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分布和残留消除规律,推荐了扎托布洛芬在猪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本文研究结果为揭示扎托布洛芬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其安全性评估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陈柳葵[4](2020)在《2016~2018年我院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旨在了解与掌握2016~2018年我院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应用趋势,为促进我院治疗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用药频度(DDDs)来评估以及分析我院2008~2010年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品种分布利用情况以及用药构成。结果我院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用药品种、销售量、用药频度逐年增多;共有29种解热镇痛抗炎药,包括口服剂型、注射剂型以及外用剂型等3种剂型。我院口服剂型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注射剂型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下降,外用剂型销售额处于最低。洛索洛芬钠分散片的销售金额从2017年跃居首位。昔康类、昔布类抗炎镇痛药同样在临床应用广泛。结论我院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仍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药物管理,对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惠民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应推荐患者使用。
李林[5](2020)在《非罗考昔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药研究与开发越来越重要。非罗考昔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2(COX-2)介导的前列腺素合成。非罗考昔为新一代抗炎止痛药,原研厂家为法国梅里亚公司,用于治疗狗的骨关节炎相关的疼痛和炎症反应,非罗考昔对COX-2的选择性是对COX-1的选择性的380倍左右。目前已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上市,商品名为Previcox。本论文对非罗考昔合成路线进行了研究,考察和优化了合成路线,确定了优化的合成工艺:以氯乙酸钠和环丙基甲醇为原料经亲核取代(氯乙酸钠:环丙基甲醇:叔丁醇钾=1:2:2)得到关键羧酸中间体2-(环丙基甲氧基)乙酸,以市场上廉价易得的苯甲硫醚和异丁酰氯为起始物料,经傅克反应(苯甲硫醚:异丁酰氯:三氯化铝=1:1.3:1.3)、溴代(2-甲基-1-(4-(甲硫基)苯基)丙-1-酮:氢溴酸:DMSO=1:1.1:1.1)、水解(2-溴-2-甲基-1-(4-(甲硫基)苯基)丙-1-酮:氢氧化钠=1:1.4)、氧化(2-羟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丙-1-酮:Oxone=1:1.4)制得中间体2-羟基-2-甲基-1-(4-(甲基磺酰基)苯基)丙-1-酮,将中间体2-羟基-2-甲基-1-(4-(甲基磺酰基)苯基)丙-1-酮和中间体2-(环丙基甲氧基)乙酸经酯化(2-羟基-2-甲基-1-(4-(甲基磺酰基)苯基)丙-1-酮:2-(环丙基甲氧基)乙酸:氯化亚砜:DMF:DMAP:三乙胺=1:2:2:0.15:0.3:4)和关环反应(2-甲基-1-(4-(甲基磺酰基)苯基)-1-氧丙烷-2-基-2-(环丙基甲氧基)乙酸酯:三氟乙酸异丙酯:DBU=1:1.4:1.8)得到目标产物非罗考昔,并放大至公斤级,总产率43%。非罗考昔通过LC-MS、H-NMR和C-NMR进行结构确证,纯度经HPLC测定为99.83%。该工艺既适合工业放大生产又经济环保,实现了非罗考昔的高效绿色化的工业制造。
王甜甜[6](2020)在《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金属配合物和钯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离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一些过渡金属,如Cu(Ⅱ),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和调控多种生理过程,在许多蛋白质中起着结构和/或调解辅因子的作用,此外基于铜的药物还因其出色的药理活性而备受关注。另一些重金属,如钯离子,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然而这类金属的过量累积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也极为不利。因此亟需设计和开发新型高底物选择性的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以快速检测此类有害金属离子。而近年来,金属配合物药物和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通过将药物分子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金属配合物药物或设计合成可用于检测有害重金属离子的荧光探针是提高药物分子活性、降低毒性以及达到检测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通过将萘普生和N-(2-氨基乙基)吗啉与铜离子络合形成金属配合物用于减轻萘普生分子的副作用以及提高和丰富其生物活性。此外,我们还设计合成了两种用来检测Pd2+的荧光探针。具体进行了以下两部分的研究工作:1、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萘普生(Naproxen)是一种具有抗炎、解热和止痛特性的非选择性COX抑制剂。作为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之一,此类药物的使用会引发严重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因此对这类药物进行一定的结构修饰和改造是开发新型高效、毒副作用小的抗炎药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NSAIDs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金属配合物后,活性比其母体药物更出色,同时副作用也会大大降低。本研究以萘普生为主配体,含氮小分子N-(2-氨基乙基)吗啉为辅配体,以Cu(Ⅱ)为中心离子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元素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式对所得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配合物1[Cu(nap)2(H2O)3]·H2O(nap=萘普生)不含辅配体且为单核结构,配合物2[Cu2(nap)4(morph)2](morph=N-(2-氨基乙基)吗啉)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其为双核结构,且两个中心铜离子由两分子萘普生桥联。此外,我们对萘普生及其配合物在动物水平的抗炎、抗溃疡和镇痛活性、细胞水平的抗增殖活性以及其他体外生物活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与萘普生相比,配合物1和2的抗炎、镇痛活性均显着提高且胃黏膜损伤副作用大大降低,配合物1在致炎3小时后的足趾肿胀抑制率高达93.6%,几乎可以完全消除炎症。在胃黏膜损伤副作用研究中,配合物2的安全性更高,其溃疡指数(12.6±3.2)仅为萘普生(26.3±5.2)的一半。在镇痛活性研究中,配合物2镇痛效果更佳,疼痛抑制率为76.3%,约是萘普生的2倍,配合物1的1.4倍。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萘普生无抑菌作用,配合物1和2对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活性且抑制能力各不相同,此外,配合物2还显示了抗真菌活性(MIC=56.25μg/m L)。抗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1仅对He La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配合物2对He La,Hep G2以及MCF-7细胞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增殖活性,且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值为23.5±0.18μM与顺铂(20.3±0.13μM)相近,配合物2还可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此外,配合物还显示了优异的抑制脲酶和抗氧化活性,配合物1(IC50=2.80μM)和2(IC50=1.43μM)的抑制脲酶活性远高于阳性对照乙酰氧肟酸(IC50=6.26μM)。在抗氧化活性研究中,配合物2的活性更高,尤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强,可高达91.4%,与抗氧化剂VC相当。总之,我们得到了抗炎、镇痛效果好,胃副作用小的配合物,提高了萘普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配合物还展现了丰富的生物活性,应用范围得以拓展。2、钯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活性研究钯离子是最重要的贵金属之一,因其出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高熔点、耐腐蚀以及优异的催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汽车、珠宝以及催化剂等行业。随着钯的大量使用,其残留问题也受到了极大关注。众所周知,钯可以与体内的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以及含硫醇的氨基酸等结合,进而干扰多种细胞过程,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开发能快速高效检测Pd2+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以苯并噻唑衍生物和吡唑衍生物为荧光团,并以炔丙基作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两种用于检测Pd2+的荧光探针BP-Pd和PP1。探针BP-Pd和PP1与Pd2+反应后,发生荧光淬灭作用,且分别在0-0.1 eq.(BP-Pd)和0-0.12 eq.(PP1)的范围内荧光强度呈线性减弱,检测限分别为2.72 n M(BP-Pd)和3.39 n M(PP1)。相较于其他常见金属离子,BP-Pd和PP1对Pd2+展现出了高选择性和灵敏性。此外,两种探针还可在较宽的p H范围内(3-12(BP-Pd);7-12(PP1))对Pd2+进行检测,尤其是BP-Pd在p H 3-12的范围内荧光强度可以保持稳定且对Pd2+的检测效果不受p H影响,显示了该探针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的应用潜力。
张顺然[7](2019)在《不同产地蜘蛛香镇痛组分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疼痛是机体由于内外环境造成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病理反应,处理伤害体现了机体对疼痛的防御保护机制,剧烈疼痛甚至会引发生理功能紊乱,更严重会诱发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开发新型镇痛药与研究活性成分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蜘蛛香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所含成份丰富,药效明确,毒副作用小,无成瘾性,具有抗菌及抗病毒、抗肿瘤、抗前列腺增生、抗菌抗炎、镇静镇痛、对胃肠道影响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但目前对于蜘蛛香镇痛的研究鲜有报道。论文开展了蜘蛛香抗炎作用、镇痛作用的研究、比较了不同产地蜘蛛香镇痛效果、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蜘蛛香橙皮苷的方法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蜘蛛香提取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选用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分别考察水提、水提(超声)、醇提和醇提(超声)四种不同提取方法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提取方法中醇提(超声)法所得蜘蛛香提取物抗炎效果最佳,肿胀抑制率为56.94%,肿胀率为17.33±7.15,差异极显着(P<0.01)。水提、醇提、水提(超声)三种方法显示肿胀抑制率分别为17.08%、39.41%和46.92%,肿胀抑制率均低于50%,肿胀率分别为39.59±14.53、28.64±11.71和28.10±14.82,均无显着性差异。2.不同剂量蜘蛛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蜘蛛香中、高剂量组肿胀率分别为29.99±5.98和21.38±5.28,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7.9%和63.13%。高剂量组抗炎效果最佳。3.蜘蛛香不同提取方法对镇痛作用影响的研究。采用小鼠扭体试验方法,考察蜘蛛香水提物与醇提物的镇痛作用差异,结果表明水提物低剂量与中剂量组扭体次数分别为19.70±4.99和16.08±2.9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高剂量组扭体次数为13.25±5.97,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镇痛百分率达41.32%。醇提物低剂量组扭体次数为17.33±4.97,差异不显着;中剂量组为14.78±4.7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镇痛百分率为34.54%;高剂量组扭体次数为10.42±3.09,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镇痛百分率可达53.85%。综合来看蜘蛛香醇提物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扭体次数与镇痛百分率均分别高于水提物各剂量组。说明醇提物为最佳镇痛作用组份提取方法。此方法所得提取物镇痛效果与抗炎效果趋势相似,提示抗炎活性成分以及含量与镇痛效果存在一定相关性。4.考察了6个产地蜘蛛香醇提物的镇痛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各个产地蜘蛛香低剂量组扭体次数均无显着性差异,镇痛百分率均低于30%。中剂量组中,只有云南与贵州效果最好,扭体次数分别为11.87±9.51和13.67±7.33,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极显着,镇痛率达46.77%和38.70%,其余产地中剂量组镇痛百分率均低于30%;高剂量组中,各地蜘蛛香均表现出一定的镇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除广西的为差异显着外,其余产地的均为差异极显着(P<0.01)。5.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蜘蛛香橙皮苷含量的方法。结果:橙皮苷在6.26-200.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较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2.08x-61.623,R2=0.9998。定量限与检测限分别为8.416μg/mL、21.482μg/mL,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RSD分别为0.24%、0.277%、0.79%。6.各地蜘蛛香中橙皮苷含量的高低与其抗炎镇痛作用强弱成正相关,推测蜘蛛香的抗炎镇痛作用由橙皮苷的外周抗炎症作用引发的。
侯珂[8](2019)在《安乃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研究指明安乃近(Dipyrone)又名罗瓦尔精,是一种吡唑酮类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使用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各类药品的毒副作用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对安乃近的临床深入研究发现,在使用人群中有大量患者的毒副作用较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开始渐渐减少安乃近的使用直至禁用,尽管如此,部分地区安乃近的使用量依然很大。我国早在1982年就将复方安乃近片列为禁止使用的药品,但安乃近片剂及注射剂等至今仍在使用。针对日趋严重的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问题,如何筛选含有残留物的动物性食品,避免其进入市场至关重要,其中检测分析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针对安乃近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分析方法主要是一些理化分析法,这些检测方法虽准确性高、特异性强但需要使用的仪器价格昂贵、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操作复杂、耗时长、且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一定要求,无法在基层机构普及。而免疫学检测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的一种快速检测分析方法,相比于理化分析法,该方法使用方便,检测过程快速高效,检测结果准确,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检测。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安乃近残留的免疫学分析方法,为安乃近在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及检测上提供科学依据。1.安乃近人工抗原的制备及鉴定安乃近进入机体后迅速分解,血浆中无法检测出安乃近原型药成分,故本试验针对安近的代谢产物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研究。4-氨基安替比林是小分子化合物,本试验采取戊二醛两步合成法将4-氨基安替比林分别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出了两种人工抗原,分别作为免疫原(AA-BSA)和包被原(AA-OV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免疫学方法进行判定,结果证明人工抗原偶联成功。2.安乃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使用人工抗原AA-BSA作为免疫原接种小鼠,在第五次免疫后采集、制备小鼠血清并进行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血清中效价可达1:256000。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免疫程序结束后取血清效价高的小鼠脾脏细胞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融合,经过三次亚克隆,筛选出两株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B6、7G6。通过进一步筛选后将7G6单克隆细胞株注入小鼠腹腔,利用体内诱生法共制得腹水16mL,通过BCA法测定化前腹水的蛋白浓度为24.32 mg/mL,纯化后的腹水蛋白浓度为0.72 mg/mL,通过SDS-PAGE检测腹水纯化效果,结果表明腹水纯化效果良好。药物交叉试验结果显示,该AA单克隆抗体恩诺沙星、头孢氨苄、四环素、环丙沙星、BSA和OVA无明显的交叉反应,与安乃近交叉反应率为86.3%,与安乃近代谢产物4-甲氨基安替比林的交叉反应率为79.1%。3.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优化ELISA检测方法中的各项条件,确定2%明胶溶液为最佳封闭液,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3000和1:16000。ELISA标准抑制曲线线性方程为y=0.2894x-0.1085,相关系数R2=0.995,AA药品浓度在10~50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经过相关数据的计算得出:药物的 IC50为 120.79 ng/mL,LOD 为 7.1 ng/mL,LOQ 为 51.76 ng/mL。4.猪肉中AA添加回收试验本试验设置猪肉样品并通过相关步骤对猪肉样品进行前处理,样品溶液稀释16倍时可以排除样品基质的干扰。通过竞争抑制曲线的绘制可以看出药物浓度在20~20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3489x-0.2311,相关系数R2=0.9907,药物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124.58 ng/mL,LOD 为 9.52 ng/mL,LOQ 为 22.68 ng/mL。设置三个药品浓度梯度分别为50 ng/mL、400 ng/mL和800 ng/mL进行添加回收试验,最后计算出猪肉样品中4-氨基安替比林的添加回收率在87.70%~101.57%。
贺葵邦,王亚峰,白菊,王雨卉[9](2018)在《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统计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的金额及占比、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物使用情况、用药数量排序前10位的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本院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中镇痛药金额最高,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癫痫药。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物主要包括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癫痫药、抗脑血管病药等,镇痛药中氨酚羟考酮片排序比为0.2,盐酸曲多马缓释片排序比为0.8;解热镇痛抗炎药中塞来昔布胶囊排序比为1.0,萘普生缓释胶囊排序比为1.5。丁苯酞软胶囊DDC最高。抗癫痫药物中苯妥英钠片和丙戊酸钠缓释片DDDs较高,用药数量较大,DDC较低。氨酚羟考酮片DDC最高,其他较低。结论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金额较高,且其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次基本同步,用药基本合理,对抗癫痫药物的使用较规范,但丁苯酞软胶囊的平均日费用最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管理,开展系统化培训,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杨丁,杨鹏,李玉波,孙强[10](2017)在《基于面板数据的村卫生室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变化规律——以山东省Z县8个村卫生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山东省Z县8个村卫生室连续24个月的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农村地区的药物使用规律和趋势。方法采用等距抽样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的门诊处方,运用线性回归等方法按月度对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药物的种类及其趋势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4 359份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呈下降趋势(β=-0.009,P<0.001),其中第三代头孢的使用率呈上升趋势(β=0.001,P=0.038);中成药呈上升趋势(β=0.003,P=0.028)。15岁及以下、16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4个年龄组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率均呈下降趋势;15岁及以下年龄组和60岁及以上年龄组分别在解热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的应用上出现下降趋势。结论山东省农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中抗菌药物的整体应用比例降低,中成药等替代药品应用增加。但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且以广谱抗菌药物为主。
二、合理选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理选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职教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药理学中的实施报告——以“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于职教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简介 |
教学整体设计 |
1.课程分析 |
2.学情分析 |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 |
(1)教学目标 |
(2)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
4.教学内容设计 |
5.教学策略设计 |
6.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
教学实施效果 |
1.教学实施过程 |
2.教学特色创新 |
(1)教学方法的创新 |
(2)教学内容的创新 |
3.教学效果 |
反思与改进 |
1.教学内容应与岗位需求结合 |
2.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
(2)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或符号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培养基与菌株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处方筛选 |
2.2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质量考察 |
2.3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处方工艺筛选结果 |
3.2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质量研究结果 |
3.3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稳定性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4.1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处方筛选 |
4.2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质量研究 |
4.3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稳定性研究 |
第三章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试药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试验动物 |
2 试验方法 |
2.1 安全药理学试验 |
2.2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试验 |
2.3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局部刺激性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安全性药理学试验结果 |
3.2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局部刺激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4.1 安全性药理学试验讨论与小结 |
4.2 急性毒性试验讨论与小结 |
4.3 局部刺激性试验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小鼠和猪的药效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试药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试验动物 |
2 试验方法 |
2.1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抗炎效果观察 |
2.2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仔猪高岭土致炎的治疗试验 |
2.3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仔猪去势后抗炎止痛效果的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抗炎效果 |
3.2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仔猪高岭土致炎模型的抗炎镇痛效果 |
3.3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仔猪去势后的抗炎镇痛效果 |
4 讨论与小结 |
4.1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ICR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抗炎效果 |
4.2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仔猪高岭土致炎的抗炎镇痛效果 |
4.3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仔猪去势后的抗炎镇痛效果 |
第五章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发热病猪解热效果的临床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试药物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动物入选标准 |
1.4 分组与给药的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治疗效果 |
2.2 临床症状观察 |
2.3 直肠温度 |
2.4 临床疗效 |
3 讨论与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质量标准 |
附录2: 猪前列腺素E2(PGE_2)和皮质醇ELISA试剂盒操作步骤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芳基丙酸类抗炎药在兽医中的应用 |
1.2.2 扎托布洛芬的放射性标记合成进展 |
1.2.3 扎托布洛芬的体内代谢研究 |
1.2.4 扎托布洛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2.5 扎托布洛芬检测方法的研究 |
1.2.6 扎托布洛芬分布和残留消除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及其质量标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药物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3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工艺 |
2.1.4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质量标准研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及其中间产物结构鉴定 |
2.2.2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质量标准 |
2.3 讨论 |
3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的物料平衡和代谢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药物与试剂 |
3.1.2 溶液的配制 |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1.4 实验动物 |
3.1.5 给药与采样 |
3.1.6 样品处理 |
3.1.7 样品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方法学考核 |
3.2.2 样品处理方法的确定 |
3.2.3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 |
3.2.4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代谢物的鉴定 |
3.2.5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 |
3.3 讨论 |
3.3.1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规律 |
3.3.2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特点 |
4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消除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药物与试剂 |
4.1.2 溶液的配制 |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4 实验动物 |
4.1.5 动物给药与采样 |
4.1.6 样品处理 |
4.1.7 样品测定 |
4.1.8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提取方法的确定 |
4.2.2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 |
4.2.3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和大鼠组织中的消除 |
4.3 讨论 |
4.3.1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的分布特征 |
4.3.2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 |
5 全文总结 |
6 文献综述:兽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
6.1 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6.1.1 COX非特异性抑制剂 |
6.1.2 COX-2选择性抑制剂 |
6.1.3 COX-2特异性抑制剂 |
6.2 新的适应症开发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研究生简介 |
(4)2016~2018年我院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016~2018年我院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种类的使用情况 |
2.2 2016~2018年我院各年度解热镇痛抗炎药整体销售金额分析 |
2.3 2016~2018年我院各年度不同剂型解热镇痛抗炎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
2.4 2016~2018年我院各年度解热镇痛抗炎药DDDs、销售金额以及排序 |
3 讨论 |
(5)非罗考昔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宠物药现状及发展前景 |
1.3 非甾体抗炎药物简介 |
1.4 环氧合酶抑制剂简介 |
1.5 非罗考昔的文献合成方法和新工艺简介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非罗考昔合成工艺初步研究与优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FRCA02的合成 |
2.2.1 操作及现象 |
2.2.2 初步杂质分析 |
2.2.3 反应机理 |
2.2.4 结果与讨论 |
2.3 FRCA03的合成 |
2.3.1 操作及现象 |
2.3.2 初步杂质分析 |
2.3.3 反应机理 |
2.3.4 结果与讨论 |
2.4 FRCA04的合成 |
2.4.1 操作及现象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FRCA的合成 |
2.5.1 操作与现象 |
2.5.2 反应机理 |
2.5.3 结果与讨论 |
2.6 MMS的合成 |
2.6.1 操作与现象 |
2.6.2 反应机理 |
2.6.3 结果与讨论 |
2.7 FRCB的合成 |
2.7.1 操作与现象 |
2.7.2 初步杂质分析 |
2.7.3 反应机理 |
2.7.4 结果与讨论 |
2.8 FRC01的合成 |
2.8.1 操作与现象 |
2.8.2 反应机理 |
2.8.3 结果与讨论 |
2.9 FRC的合成 |
2.9.1 操作与现象 |
2.9.2 反应机理 |
2.9.3 结果与讨论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罗考昔合成工艺优化 |
3.1 FRCA02的合成 |
3.1.1 考察FRCA01用量 |
3.1.2 考察三氯化铝用量 |
3.1.3 考察二氯甲烷用量 |
3.1.4 考察滴加温度 |
3.2 FRCA03的合成 |
3.2.1 考察其他溴化试剂 |
3.2.2 反应溶剂的筛选 |
3.2.3 考察氢溴酸用量 |
3.2.4 考察DMSO用量 |
3.2.5 考察乙酸乙酯用量 |
3.2.6 考察反应温度 |
3.2.7 考察反应时间 |
3.3 FRCA04的合成 |
3.3.1 反应体系的筛选 |
3.3.2 考察氢氧化钠用量 |
3.3.3 考察反应温度 |
3.4 FRCA的合成 |
3.4.1 尝试一锅法 |
3.4.2 考察反应溶剂 |
3.4.3 考察反应温度 |
3.4.4 考察Oxone用量 |
3.4.5 重结晶溶剂筛选 |
3.5 FRCB的合成 |
3.5.1 不同碱的筛选 |
3.5.2 反应体系的筛选 |
3.5.3 考察叔丁醇钾用量 |
3.5.4 考察活化温度 |
3.5.5 考察FRCB01用量 |
3.5.6 考察四氢呋喃用量 |
3.5.7 考察后处理萃取溶剂DCM用量 |
3.5.8 考察后处理方式 |
3.5.9 考察FRCB00中水分对反应的影响 |
3.5.10 考察反应体系水分对反应的影响 |
3.6 FRC01的合成 |
3.6.1 反应体系的筛选 |
3.6.2 考察活化FRCB时间 |
3.6.3 考察氯化亚砜的用量 |
3.6.4 考察三乙胺用量 |
3.6.5 考察DMAP用量 |
3.6.6 考察滴加酰氯温度影响 |
3.6.7 考察酰氯反应温度 |
3.6.8 考察FRCB用量 |
3.6.9 考察反应溶剂DCM用量 |
3.6.10 考察反应时间 |
3.6.11 考察反应温度 |
3.6.12 考察重结晶溶剂用量 |
3.6.13 考察重结晶析晶时间 |
3.7 FRC的合成 |
3.7.1 反应体系的筛选 |
3.7.2 考察不同脱水剂 |
3.7.3 考察三氟乙酸异丙酯用量 |
3.7.4 考察DBU用量 |
3.7.5 考察加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
3.7.6 考察反应体系水分对反应的影响 |
3.7.7 反应溶剂的筛选 |
3.7.8 考察反应温度 |
3.7.9 考察溶剂甲苯用量 |
3.7.10 考察后处理水用量 |
3.7.11 纯化溶剂的筛选 |
3.7.12 考察反应时间 |
3.8 非罗考昔合成工艺的确定 |
3.9 公斤级实验部分 |
3.9.1 实验试剂 |
3.9.2 实验仪器 |
3.9.3 实验步骤 |
3.10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金属配合物和钯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甾体抗炎药概况 |
1.1.1 非甾体抗炎药的特点及分类 |
1.1.2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
1.1.3 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理作用 |
1.1.4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
1.1.5 非甾体抗炎药研究概况 |
1.2 金属及金属配合物的发展概况 |
1.2.1 金属的生物学作用 |
1.2.2 金属配合物简介 |
1.2.3 金属配合物的生物学应用 |
1.2.4 基于NSAIDs的铜配合物 |
1.2.5 萘普生铜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1.3 钯荧光探针研究概况 |
1.3.1 检测钯的意义 |
1.3.2 检测钯的方法 |
1.3.3 钯荧光探针的分类 |
1.4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二章 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 |
2.1 设计思路 |
2.2 实验材料 |
2.2.1 化学合成药品与试剂 |
2.2.2 生物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配合物合成及其单晶培养 |
2.3.2 配合物结构表征方法 |
2.3.3 配合物体内抗炎活性测试 |
2.3.4 胃粘膜损伤程度评估 |
2.3.5 配合物镇痛活性测试 |
2.3.6 抗菌活性测试 |
2.3.7 抑制脲酶活性测试 |
2.3.8 抗增殖活性测试 |
2.3.9 细胞凋亡检测 |
2.3.10 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11 配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配合物1和2的结构表征 |
2.4.2 配合物抗炎活性评价 |
2.4.3 胃黏膜损伤副作用评价 |
2.4.4 配合物镇痛活性评价 |
2.4.5 配合物抗菌活性评价 |
2.4.6 配合物抑制脲酶活性评价 |
2.4.7 配合物抗增殖活性评价 |
2.4.8 细胞凋亡研究 |
2.4.9 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2.4.10 抗氧化活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钯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活性研究 |
3.1 设计思路 |
3.2 实验材料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探针BP-Pd和 PP1 的合成 |
3.3.2 探针BP-Pd和 PP1 体外活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探针检测Pd2+的荧光滴定研究 |
3.4.2 选择性和干扰性 |
3.4.3 响应时间 |
3.4.4 pH稳定性 |
3.4.5 荧光量子产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致谢 |
附录 |
(7)不同产地蜘蛛香镇痛组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蜘蛛香研究进展 |
1.1.1 蜘蛛香生药学研究 |
1.1.1.1 植物形态 |
1.1.1.2 组织结构 |
1.1.1.3 粉末特征 |
1.1.2 化学成分研究 |
1.1.2.1 环烯醚萜类 |
1.1.2.2 挥发油类 |
1.1.2.3 黄酮类 |
1.1.2.4 其他成分 |
1.1.3 药理作用 |
1.1.3.1 镇静催眠作用 |
1.1.3.2 镇痛作用 |
1.1.3.3 抗焦虑作用 |
1.1.3.4 抗惊厥作用 |
1.1.3.5 对胃肠道作用 |
1.1.3.6 抗菌与抗病毒作用 |
1.1.3.7 对循环系统作用 |
1.1.3.8 毒性 |
1.2 镇痛药 |
1.2.1 麻醉性镇痛药 |
1.2.2 解热镇痛抗炎药 |
1.2.3 药理作用 |
1.2.4 镇痛机制 |
1.2.5 毒副作用 |
1.2.6 临床应用 |
1.3 抗炎药 |
1.3.1 抗炎药物成分 |
1.3.2 抗炎因子 |
1.3.3 抗炎机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试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样品提取液制备 |
2.2.2 蜘蛛香抗炎试验 |
2.2.2.1 四种蜘蛛香提取液抗炎作用 |
2.2.2.2 蜘蛛香醇提(超声)抗炎试验 |
2.2.3 蜘蛛香镇痛试验 |
2.2.3.1 不同剂量组蜘蛛香水提(超声)液镇痛效果对比试验 |
2.2.3.2 不同剂量组蜘蛛香醇提(超声)液镇痛效果对比试验 |
2.2.3.3 不同产地组蜘蛛香提取液镇痛效果对比试验 |
2.2.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蜘蛛香中橙皮苷含量 |
2.2.4.1 流动相处理 |
2.2.4.2 检测条件 |
2.2.4.3 对照品溶液的的制备 |
2.2.4.4 供试溶液的制备 |
2.2.4.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4.6 定量限(LOQ)和检测限(LOD)的确定 |
2.2.4.7 精密度与稳定性试验 |
2.2.4.8 重复性和添加回收率试验 |
2.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蜘蛛香抗炎作用结果 |
3.1.1 四种蜘蛛香提取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3.1.2 蜘蛛香醇提(超声)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3.2 蜘蛛香镇痛作用结果 |
3.2.1 水提(超声)与醇提(超声)液镇痛效果对比 |
3.2.2 不同产地蜘蛛香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
3.2.3 不同产地蜘蛛香对小鼠镇痛百分率的影响 |
3.3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蜘蛛香中橙皮苷含量方法的研究 |
3.3.1 标准曲线与分离效果 |
3.3.2 精密度与稳定性试验 |
3.3.3 重复性试验结果 |
3.3.4 橙皮苷含量与镇痛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蜘蛛香对抗炎作用的影响 |
4.2 蜘蛛香对镇痛作用的影响 |
4.3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橙皮苷含量的研究 |
5 结论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安乃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
1.1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 |
1.2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
1.3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临床应用 |
1.4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
2 安乃近及其代谢产物概述 |
2.1 安乃近的理化性质及药代动力学 |
2.2 安乃近的来源及应用现状 |
2.3 安乃近的毒性作用 |
2.3.1 过敏反应 |
2.3.2 泌尿系统损害 |
2.3.3 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 |
2.3.4 皮肤损害 |
2.3.5 消化系统损害 |
2.4 安乃近的应用标准 |
3 安乃近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3.1 亲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3.2 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 |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安乃近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与材料 |
1.4 主要溶液系统 |
1.5 安乃近人工抗原的制备 |
1.5.1 透析袋预处理 |
1.5.2 免疫原的合成 |
1.5.3 包被原的合成 |
1.6 人工抗原的分析 |
1.6.1 人工抗原蛋白浓度的测定 |
1.6.2 人工抗原的紫外扫描鉴定 |
1.6.3 人工抗原的免疫学方法鉴定 |
2 结果 |
2.1 人工抗原蛋白浓度的测定结果 |
2.2 人工抗原紫外扫描结果 |
2.3 免疫学方法鉴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安乃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生物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1.4 主要溶液系统 |
1.4.1 ELISA使用液 |
1.4.2 电泳使用液 |
1.4.3 细胞培养用液 |
1.5 安乃近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1.5.1 实验动物免疫程序 |
1.5.2 ELISA筛选方法的建立 |
1.5.3 细胞融合与培养 |
1.5.4 杂交瘤细胞株稳定性测试及建株 |
1.5.5 单克隆抗体大量制备 |
1.5.6 单克隆抗体纯化 |
1.6 单克隆抗体的分析与鉴定 |
1.6.1 单克隆抗体蛋白浓度及纯化回收率测定 |
1.6.2 抗体纯化效果鉴定 |
1.6.3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2 结果 |
2.1 包被抗原的工作浓度和阳性血清抗体效价的确定 |
2.2 融合前小鼠骨髓瘤细胞生长状况 |
2.3 杂交瘤细胞生长状况 |
2.4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稳定性试验 |
2.5 腹水的制备 |
2.6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2.6.1 腹水蛋白浓度的测定 |
2.6.2 纯化前后抗体蛋白回收率的测定 |
2.6.3 SDS-PAGE检测腹水纯化效果 |
2.7 抗体特异性鉴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猪肉中安乃近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样品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ELISA使用液 |
1.4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1.4.1 最佳封闭液的确定 |
1.4.2 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
1.4.3 间接竞争ELISA标准工作曲线及相关系数 |
1.5 样品添加回收实验 |
1.5.1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1.5.2 样品基质的干扰 |
1.5.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5.4 样品中4-氨基安替比林回收率的测定 |
2 结果 |
2.1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1 最佳封闭液的确定 |
2.1.2 抗原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2.1.3 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及相关参数 |
2.2 安乃近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
2.2.1 样品基质的干扰 |
2.2.2 样品溶液中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样品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分类金额及占比 |
2.2 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物使用情况 |
2.3 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用药数量排序前10位的药物使用情况 |
3 讨论 |
3.1 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分类金额及占比 |
3.2 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物分析 |
3.3 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用药数量排序前10位的药物分析 |
(10)基于面板数据的村卫生室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变化规律——以山东省Z县8个村卫生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药物使用总体情况 |
2.2 常用药物使用趋势变化 |
2.3 不同年龄组患者常用药物使用变化趋势 |
3 讨论 |
四、合理选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职教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药理学中的实施报告——以“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教学为例[J]. 文雯,胡家栋,胡莉娟,拓田田,李金金. 陕西教育(高教), 2021(07)
- [2]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王慧珍. 扬州大学, 2021(02)
- [3]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D]. 赵欢欢.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4]2016~2018年我院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J]. 陈柳葵. 海峡药学, 2020(08)
- [5]非罗考昔合成工艺研究[D]. 李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金属配合物和钯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D]. 王甜甜. 南京大学, 2020(02)
- [7]不同产地蜘蛛香镇痛组分对比研究[D]. 张顺然. 贵州大学, 2019(09)
- [8]安乃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 侯珂. 扬州大学, 2019(02)
- [9]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各类神经系统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贺葵邦,王亚峰,白菊,王雨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33)
- [10]基于面板数据的村卫生室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变化规律——以山东省Z县8个村卫生室为例[J]. 杨丁,杨鹏,李玉波,孙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