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北京市通州区实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文凤[1](2018)在《基于主体贡献-风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大,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建设用地规模日益逼近资源环境承载的极限,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有效推进。而我国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巨大、挖潜乏力,城镇建设用地供不应求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浪费并存,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供需错位加剧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是破解其供需矛盾的重要路径。因此,2005年国土资源部正式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随后以试点先行的形式逐步推广实施,实现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同时保障城镇发展用地需求。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上而下实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以政府为主导、主体间收益分配失衡,农民(集体)土地权益受损,极易引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是增减挂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剖析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内涵,梳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分析增减挂钩利益主体成本-效益变化,识别利益主体所作贡献与承担的风险,探讨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机理。其次,从建新区农地征收出让和拆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两实践环节分析当前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分配现状,并结合实证评价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水平,探讨增值收益共享满意度影响因素,总结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遵循贡献与收益对等、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建立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模型,定量测度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在利益主体之间共享的比例。最后,基于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评价结果的问题导向和贡献-风险视角下共享比例测度结果的目标导向,结合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的制约因素和典型经验分析,以权利重构保障收益共享过程公平和利益调整提高收益共享结果公平为治理方向,构建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是指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在利益主体之间的公平合理分配,包括共享客体、共享主体、共享标准等内容,通过制度安排可以提高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水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质是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向城镇的转移,拆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建新区农地征收出让等实践环节中地价变化形成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区位变换与用途转变增值、供求变化增值、投资增值等是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的主要原因。政府主导是我国最主要的增减挂钩模式,政府、拆旧区农民(集体)、建新区农民(集体)是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分配的核心利益主体,增减挂钩实践引致政府、拆旧区农民(集体)、建新区农民(集体)等核心利益主体的土地权利及成本-效益变化,各利益主体在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中均作出贡献,包括资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等资本贡献、管理贡献或土地贡献,同时利益主体相应承担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效应、生活成本上升、基本生活保障、就业保障等风险。贡献分配理论、风险补偿理论及合作博弈论等为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综合考量主体贡献及风险修正的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策略具有较强的适用性。(2)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水平有待提高,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偏低,农户满意度不高、农民(集体)土地权利受损,收益共享过程欠公平等是当前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偏好比较明显,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均价不断上升,多数地区建新区征地补偿和拆旧区成本投入占土地出让收入比例相对偏低,土地出让纯收益主要归政府获得。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农民(集体)的产权实施能力不足,地位弱势,政府的产权实施能力更强,缺乏制衡。同时,政府与市场失灵中,农村土地市场价格难以实现,通过土地的征用垄断和供地垄断,政府获得了本该由农民分享的土地增值收益。从收益共享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两个维度构建包括知情权、决策权、货币补偿、新房安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非农就业等指标的农户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性评价指标体系,江苏省苏州、扬州、连云港等地711份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共享水平总模糊指数苏州(0.4804)>扬州(0.4656)>连云港(0.2422)。其中,扬州市项目区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过程公平评价最高(隶属度为0.5658),苏州市项目区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结果公平评价最高(隶属度为0.5084),连云港项目区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水平整体处于较差状态(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评价的隶属度均低于0.3)。此外,农户对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的总体满意度偏低,仅21.0%(其中苏州(约31%)>扬州(约25%)>连云港(约7%))的受访农户满意,增值收益共享满意度受成本效益和政策认知显着影响。(3)基于主体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比例测度结果具有较强合理性。运用合作博弈Shapley值法,梳理不同联盟收益变化衡量各利益主体的贡献程度,通过直接支出法、替代法等测算利益主体各类风险价值评估风险系数,综合考量主体贡献和风险定量测度利益主体共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例。江苏省5个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中,拆旧区农民(集体)所作贡献最大,建新区农民(集体)承担的风险最高。研究区拆旧区农民(集体)、建新区农民(集体)及政府应共享的增值收益比例分别在35%~50%、25%~40%及15%~30%之间。因为拆旧区农民(集体)以失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地上房屋等为代价生成增减挂钩指标,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具有较大的居住、畜禽养殖、出租经营等收益价值,因此拆旧区农民(集体)应该分享较多的土地增值收益。建新区农民(集体)以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为代价使增减挂钩指标得以落地,农用地具有农业产出收益及生活保障、就业保障等社会价值,因此建新区农民(集体)应分享一定比例的土地增值收益。政府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开展增减挂钩项目应以获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房地产相关税收等长期收益为主,让渡更多的直接经济收益。与现有收益分配格局相比较,新的增值收益分配方案能有效改善利益主体之间的土地收益格局,提高农民(集体)的土地财产性收入,使农民(集体)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符合“使用增减挂钩指标的土地增值收益要及时全部返还农村”的政策导向,基于贡献-风险的收益共享方案可为城乡建设用地置换中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提供方法支撑和标准参考,为农户补偿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有效指导政府和农民(集体)利益谈判。(4)应从治理结构优化、补偿机制改进、宏观制度完善等方面构建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首先,单一治理结构难以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应选择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公共治理结构,保障收益共享过程公平:通过政府主导,完善增减挂钩中制度和规则产品的供给;通过强化市场机制辅助,提高收益分配(补偿)标准的市场化程度,并提高公共事物处理效率;通过培育社会组织、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和平台等措施加强社会参与,扩大农民话语权,提高农民(集体)的收益地位和议价能力,并形成社会监督。其次,通过建立农村土地市场化价格机制,实施货币补偿、工作安置、社会保障提高等多元补偿形式,保障补偿程序执行公开公正等措施改进补偿机制,促进实现基于“贡献-风险”的收益共享格局。此外,宏观制度完善包括:①通过明确产权主体、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的物权属性、加快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等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②通过适当选择整理区域,合理控制增减挂钩规模,合理规划安置区选址和配套建设等强化增减挂钩的规划管控引导;③通过实施缩小征地范围、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进入土地市场自由流转、建立城乡土地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等措施完善土地市场机制;④通过强调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指标进行政绩考核制度改革;⑤通过调整中央和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分成、增加地方政府土地相关税种设置改革财政分配制度;⑥通过强化政策宣传、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设立电话、网络、新闻等多种渠道推进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欧胜彬[2](2018)在《农户分化视角下土地征收的福利效应研究 ——以南宁五象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意味着要更好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的重要内容。土地征收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尽管我国的征地补偿政策沿着“农民利益不受损”与“生活水平不降低”方向不断强化,但始终没有突破政策制定的两个约束条件:一是以土地的原农业用途为基础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征地补偿标准始终由政府单方面定价。由于征地补偿价格实行“最高限价”价格管制,因此并不是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分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的一个典型特征。现行征地制度框架内,由于政策“同质化”和农户“异质化”共存,导致政策绩效不明显。实际上,土地征收已使大多数农户近期生存有忧,长远生计有虑;即使近期生存无忧,但长远生计也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平衡“农户异质”与“政策同质”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中需要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考虑到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农户”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户分化”又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本文认为,以“户”为单位开展研究,应更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鉴于此,本文以农户分化为视角,研究土地征收对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考察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的差异规律,试图回答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一是土地征收如何对农户福利变化造成影响?二是农户分化如何导致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形成差异?三是不同类型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与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选取南宁五象新区为研究区域,是由于该区域特殊的地理区位,并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已形成一定独特经验与区域特色。在研究思路上,首先,通过构建农户可行能力的概念框架,形成农户福利构成详细清单,建立征地前后农户福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挖掘土地征收与农户分化的特征变量,形成核心解释变量;把那些可能引起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其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再次,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探讨被征地农户福利提升差异化路径。最后,总结全文,形成结论。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系统研究与个案研究、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具体研究问题,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Hansen回归模型法与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独特的研究视角、系统的研究设计、特殊的地理区位、加之研究区域征地补偿安置的试点经验,彰显出本文的研究特色。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形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简述如下:(1)土地征收对农户福利造成影响。尽管征地后农户总体福利略有提升,但经济状况明显恶化。从征地范围来看,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界定模糊,导致征地范围过宽。从征地程序来看,无论是批准程序,还是实施程序,都缺乏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介入。从征地补偿标准来看,征地补偿依据不是基于土地的“市场价格”,而是被征土地原来的“农业用途”。这都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经济福利。然而,农户福利是其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社区环境、社会机会、心理因素等功能性活动的综合反映,包括经济福利、社会福利与生态福利。因此,征地前后某一种功能性活动形成的福利只是农户总体福利的一部分;某一类型农户福利变化也仅是农户总体福利变化的一部分。(2)农户分化导致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形成差异。无论征地补偿政策是否相同,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的差异性都客观存在。由于农户分化程度存在差异,使不同类型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产生区别。这种区别会形成农户对土地基本功能效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形成差异。然而,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又需要通过对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非农户分别进行深入刻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征地前后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悬殊很大。无论征地补偿政策相同与否,征地前后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的差异性都客观存在。(3)在不同类型农户当中,非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与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无关;其他类型农户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反而越小。对于纯农户和Ⅰ兼农户来,征地后他们失去了从前低成本生活的优势,同时不得不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双重风险,导致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征地后农户福利水平更加越难以得到提高,从而表现为显着的负向影响。对于Ⅱ兼农户来说,征地后他们仍然能保障基本生活,对于生存来说,基本不构成多大威胁。因此,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对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越小。对于非农户来说,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极低,征地并没有动摇他们的生活来源和日常开支。相反地,可能会因此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经商活动,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几乎不受到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4)不同类型农户福利提升可以通过差异化政策设计来实现。实现征地补偿政策“套餐化”,可以缓解“农户异质”与“政策同质”之间的矛盾。被征地农户对福利诉求是多样化的,既有生产上的,也有生活上的;既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我们不能做到对每个农户都设计不同的政策,但兼顾到每个类型农户是可以做到的。“那黄模式”试点经验告诉我们,通过人性化、差异化设计形成的“政策套餐”,可以缓解农户分化与政策同质化之间的矛盾。实际上,“那黄模式”在征地补偿安置中,通过引进市场机制,优化了征地补偿政策;形成“市场主导、农户参与、政府监督”的独特模式,开创了开发商得益、农户受惠、政府减负的“三赢”局面,保障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当前生活与长远生计。
江维国[3](2017)在《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用与升华,社会保障作为全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在社会实践层面践行着“以人为本”理念,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高度契合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向。近些年来,党和国家一系列会议精神和制度安排,无不彰显着对两者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部分失地农民不幸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收入无路”的“四无”人员,其社会保障及其可持续性困境严重偏离了“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如何为这个游离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夹层群体提供适宜的社会保障,使之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实证与规范结合、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学者相关理论指导下,围绕“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首先,在对失地农民、新型城镇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核心概念进行辨析与界定后,分别梳理与总结了土地产权理论、地租理论等国外经典理论。然后从发展理念、动力机制、空间结构等维度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对新型城镇化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阐释,然后运用福利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无差异曲线等工具对两者的内在关联作了进一步的经济学分析。其次,在作出征地补偿决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收入假设后,通过构建农地社会保障价值与社会保障适度支出测算模型,分别对调查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理论收入与适度支出进行了测算,并将其与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以调查地区五种新型城镇化模式下1151名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其社会保障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再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回归分析,对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数理探究。以此为基础,借鉴他人成果,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归纳了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固定效应、有序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探究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差异、满意度差异的原因,并通过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其他影响因素。最后,在对英、德等发达经济体的国际经验和北京、青岛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内实践进行借鉴与反思的基础上,在相关经典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完善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组织保障与对策建议。本研究的贡献主要有:第一,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新型城镇化进行了融合研究,弥补了以往同类研究大都是独立展开的不足;第二,拓展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和特色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视野;第三,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互动的理论模型以及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理论收入与适度支出水平测算模型。第四,对失地农民经济层面和非经济层面社会保障的同等关注,为以后同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戴雄赐[4](2016)在《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文中提出1990年代以来,紧凑城市(精明增长)被西方国家视为城市蔓延的主要治理政策。紧凑城市具有高密度、混合使用、公共交通等特征,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土地与能源集约利用,提高社会公平与城市活力等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段期间,北京中心城边缘出现聚集性圈层蔓延(摊大饼),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分散性点状蔓延。北京蔓延导致交通堵塞、绿带蚕食、中心城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然而,城市蔓延并非仅为负面名词,它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总体福利具有正面贡献;蔓延不等同城市空间增长,是指不规则、低密度、与规划脱序的城市边缘区开发。论文比较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大都会区蔓延影响、机制、治理成效,期能理解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找出适用于北京蔓延治理对策。主要结论:1紧凑城市的直接效用在于节约土地利用、提升能源效率、基础设施成本,间接促进社会公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但对减少交通量与能耗效果不佳。英美城市蔓延动力机制由市场(价格、供需与竞争)带动,中国则由政策(土地、住房与产业)与制度(土地、财税、政府、规划)推动。城市蔓延是政府、开发商、农民与环保团体,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博弈过程。比较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台湾城市边缘区农业土地利用较集约,美国与中国较粗放。原因在于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单位农场面积小、社会监督力量大、土地移转交易成本高、制约农地移转规模;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化、规划与财税工具并用,奖励与引导并行、有序引导人口向城镇紧凑集中。2北京蔓延:北京蔓延是中心城聚集性蔓延与周边乡镇农村分散性蔓延的综合表现。北京在郊区人口增长量、建设用地/常住人口增量比、交通成本增加与耕地流失四个测度上,以及建设活动与规划脱节方面,证实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北京蔓延表层原因是工业外移、房地产、新城规划等政策推动,深层原因是二元土地制、分税制、市辖区制度与城乡规划法缺陷导致。论文对通州新城与周边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实证研究,发现通州已经出现类似北京蔓延现象与问题,蔓延甚至延伸至河北燕郊、大厂地区。治理对策:采取引导性与限制性综合治理对策,通过设置区域性的增长边界、服务边界、税收共享与发展权移转等工具,促进人口与产业向新城紧凑集中,维护乡村生态绿地系统。同时,为了保证政策工具永续实施,建议完善相应土地与财税、行政与规划制度。
盛东[5](2016)在《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的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通市通州区先锋街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步伐地加快,城市扩容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征用或流转规模越来越大。每一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引起大范围的拆迁。为安置拆迁农户,出现了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拆迁安置小区。大批农户失去土地后,在政府的整体搬迁政策下,由原先村落散居转变为聚居,他们中大多数还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也与城市市民各方面存在差异,处于中间和过渡阶段。加之城市发展过程中,外来流动人口增加,交通便利、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边缘地带拆迁安置小区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这些安置小区形成本地居民、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集聚的社会共同体,也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对当前拆迁安置小区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的特点和管理现状做了分析。结合南通市通州区先锋街道个案调查,提出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加强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的社区治理提出了对策。
刘蓉[6](2015)在《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失地农民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安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失地农民,一群体在失地后身份发生转变,虽然获得了较低的土地补偿费,可是完全无法弥补失地身份转化而增加的生活成本和消费开支,在其生活能力没有发生改变,生产资料反而被剥夺的情况下,一些没有办法再就业或是不能短时间内再就业的失地农民,生活出现重大危机。因为社会经济结构、政府责任缺失以及失地农民自己的种种问题,导致农民在失地后不参加养老保险,这些农民在年纪大了之后就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所以建立实施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非常具有必要性。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四个部分。第1章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介绍阐述。第2章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城市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概念进行界定,分别对公平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经济补偿理论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为第3章研究探讨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做了理论准备。第3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本文首先对敦煌市失地农民现状和失地后的生存形势进行阐述,而后又对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现状的阐述,分析现实状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4章则通过提出逐步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完善对农民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完善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体制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希望为甘肃省和敦煌具有相似性的城市内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
万婕[7](2013)在《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变迁、经济转型,尤其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削弱了传统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民的养老,特别是富有流动性的农民工或被征地农民群体的养老问题,是目前农村社会最为严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论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及对我国的经验启示,实证分析了当前不同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指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研究表明,除了制度因素外,非制度因素如意识形态因素对农户参保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尊重本国国情,要遵循社会保障的发展规律,政府要提供财政支持,要有相关立法保障。研究表明,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亮点是政府开始承担筹资责任,但是中央负担总体较小,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且分担比例不合理。除此之外,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如现行保障水平偏低、定额缴费制不合理、参保缺乏激励机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不符合实际、基金管理与运营效率低和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等制度设计缺陷。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思路与建议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考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规划;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不同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渠道,逐步整合农村现有的老农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优化制度设计,提高政策吸引力;建立政府财政补贴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动立法,确保新农保制度健康发展。
李海永[8](2012)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求解》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意味着工业建设用地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大幅上升。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性,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被征用,从而导致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大批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成为失地农民,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面临着“老无所养”的现实问题,由此使得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从当前失地农民的现状以及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的生活困境,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并揭示出当前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进一步对国内外现有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建立失地农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最好途径,从而提出符合我国当前实际国情的失地农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周娟[9](2010)在《完善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国国家发展总规划,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城市化率势必会扩大,重庆市江北区随着重庆市城市规划总体要求和进程,加快了城市化脚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是越来越多被征地农民的产生,这部分农民成为了介于城镇居民和农民之间的“三无”弱势群体。被征地农民成为了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群体。被征地农民的上访案件数量在全国包括巫庆市江北区前所未有的增加使政府清楚地看到这这一点——若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问题,将给城市建设带来困难,成为社会新矛盾。失地造成农民成为在夹缝中生存的三无群体——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加之人口的老龄化发展,政府不得不对这部分人群的养老保险提出前瞻性的考虑和制度支持,处理好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也影响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建立并建立好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先整体上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再简单介绍重庆市江北区的情况,包括江北区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经济状况、江北区征地情况等;接着简单介绍重庆市江北区征地补偿制度,同时详细介绍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并对重庆市江北区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缺失进行原因分析;再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该地被征地农民进行抽样调查,运用Excel统计分析方法,得出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在养老保险投保方面具体情况;最后,结合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经验做法、国内现存的养老保险制度和部分地方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典型做法,提出完善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议。具体包括:主张通过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市民化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公共服务;实施政府职权,加大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宣传和参保引导力度;实现参保资金米源多样化;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结合商业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和管理;完善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关配套制度;健全法制,保证整个征地过程和养老保险的实施过程有法可依等措施完善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刘迪平[10](2010)在《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的经济结构及特殊的经济转型期决定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的重中之重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及其养老问题。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缺位,目前,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口仍然依靠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养老。然而,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正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界定和概述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在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回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反思“老农保”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构建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为基础,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满足农村居民养老需要、公平普惠的“新农保”制度。同时,通过采用实证、规范、比较、模型预测、精算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全面、系统的论证其运行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套完善、合理、有效的“新农保”纵向一体(需求、筹资、管理一体化)、横向协调(均衡发展)、整合提升(衔接与动态发展)的长效供给机制,以确保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下实现农民养老的“广覆盖、保基本”目标,切实解决农民“养老不犯愁”的问题。本文围绕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这一主题,共分六部分十章进行分析探讨。第一部分(第1、2、3章)是研究基础;第二部分(第4、5章)是现状分析;第三部分(第6、7章)是经验启示;第四部分(第8章)是预测论证;第五部分(第9章)是策略研究;第六部分(第10章)是全文结论。第1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以往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新农保”的探索多停留在必要性的论述和“新农保”政策的解读上,很少提及如何构建“新农保”,以及在“新农保”建设中如何实现城乡衔接、区域协调发展,等等。并且特别缺乏在“新农保”试点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背景下的研究。在政府财政负担能力方面,对如何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缺乏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特别是如何筹资、没有建立具体的机制。第3章重点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新农保”的基础理论进行概述。第4章主要论述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并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变革历程划分为“老农保”时期(1986~2002年)和“新农保”时期(2003年~)进行回顾。第5章通过对“老农保”的精算分析,总结、反思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6章主要阐述国外(德国和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并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提供经验借鉴。第7章对国内典型地区苏州、东海、宝鸡三种“新农保”探索模式进行案例剖析,为当前有效推进和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实现其长效供给提供启示。第8章全面论述“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基本支撑条件,提出构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新农保”制度。并运用ARIMA模型和精算模型对“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可行性进行预测论证。经过综合测算分析,“新农保”制度具有运行效率。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新农保”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实现“保基本”目标是可行的。第9章详细阐述构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的策略,主要包括:构建“新农保”需求、筹资、管理纵向一体化的长效供给机制;构建“新农保”均衡发展的横向协调机制;构建“新农保”整合提升的动态发展机制;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的相关配套机制。为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实现其“全覆盖、保基本”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北京市通州区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北京市通州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主体贡献-风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归纳与理论演绎 |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3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可能的不足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 |
2.1.1 增减挂钩政策形成机制 |
2.1.2 增减挂钩实施模式 |
2.1.3 增减挂钩影响因素 |
2.1.4 增减挂钩效益评价 |
2.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
2.2.1 土地增值收益形成机理 |
2.2.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策略 |
2.2.3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 |
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农村建设用地 |
3.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3.1.3 土地发展权 |
3.1.4 成本和收益 |
3.1.5 贡献与风险 |
3.1.6 治理机制 |
3.2 理论基础 |
3.2.1 贡献分配理论 |
3.2.2 合作博弈论 |
3.2.3 风险补偿理论 |
3.2.4 利益均衡论 |
3.2.5 土地产权理论 |
3.2.6 地租和地价理论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机理分析 |
4.1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内涵 |
4.1.1 收益共享目标 |
4.1.2 收益共享特征 |
4.1.3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内涵确定 |
4.2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机理 |
4.2.1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路径 |
4.2.2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原因 |
4.3 增减挂钩利益主体贡献-风险识别 |
4.3.1 增减挂钩利益相关者分析 |
4.3.2 核心利益主体贡献-风险识别 |
4.4 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逻辑 |
4.4.1 贡献与风险分析在收益分配中的适用性 |
4.4.2 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思路 |
4.4.3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思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评价 |
5.1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分配现状 |
5.1.1 建新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 |
5.1.2 拆旧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 |
5.2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水平评价 |
5.2.1 收益共享现状总体判断 |
5.2.2 农户收益共享水平测度 |
5.3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收益共享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5.3.2 收益共享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5.4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存在的问题 |
5.4.1 农民(集体)土地权利受损,收益共享过程欠公平 |
5.4.2 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偏低,农户满意度不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贡献-风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比例测度 |
6.1 收益共享原则 |
6.1.1 贡献与收益对等 |
6.1.2 风险与收益对等 |
6.2 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模型 |
6.2.1 基于贡献的增值收益分配测算 |
6.2.2 兼顾风险的增值收益分配修正 |
6.3 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实证检验 |
6.3.1 研究区增值收益分配现状格局 |
6.3.2 基于贡献的增值收益分配结果 |
6.3.3 兼顾风险修正的增值收益分配结果 |
6.3.4 基于贡献-风险的收益共享结果与现状格局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 |
7.1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的制约因素 |
7.1.1 制度环境不完善 |
7.1.2 利益主体非合作博弈 |
7.2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的典型地区实践经验 |
7.2.1 征地补偿安置的改革探索 |
7.2.2 宅基地置换的创新举措 |
7.2.3 实践经验总结 |
7.3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构建 |
7.3.1 优化治理结构,保障收益共享过程公平 |
7.3.2 改进补偿机制,促进“贡献-风险”的收益共享格局 |
7.3.3 完善宏观制度,规范和引导利益主体行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
致谢 |
(2)农户分化视角下土地征收的福利效应研究 ——以南宁五象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安排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户福利来源研究 |
2.1.1 土地保障与农户福利 |
2.1.2 制度保障与农户福利 |
2.1.3 特殊保障与农户福利 |
2.2 农户福利测度研究 |
2.2.1 农户福利测度方法 |
2.2.2 农户福利影响因素 |
2.3 现行征地制度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研究 |
2.4 被征地农户福利提升对策 |
2.4.1 农户的就业渠道 |
2.4.2 农户的社会保障 |
2.4.3 农户的政策参与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概念界定 |
3.1.1 福利 |
3.1.2 农户福利 |
3.1.3 农户分化 |
3.1.4 土地征收 |
3.1.5 异质性 |
3.2 经典理论回顾 |
3.2.1 地租地价理论 |
3.2.2 土地产权理论 |
3.2.3 土地基本功能 |
3.2.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2.5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3.3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3.1 土地产权、土地基本功能与农户福利:农地制度安排 |
3.3.2 农户分化与农地制度安排:不同类型农户对土地依赖性差异 |
3.3.3 土地征收与不同类型农户对土地依赖性差异:理论分析框架 |
第4章 土地征收对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不同类型农户的考察 |
4.1 土地征收、土地产权转移与农户福利变化的关系 |
4.1.1 土地征收与土地产权转移 |
4.1.2 土地产权转移与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 |
4.2 土地征收对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研究假说Ⅰ |
4.2.1 征地范围与农户福利变化 |
4.2.2 征地程序与农户福利变化 |
4.2.3 征地补偿标准与农户福利变化 |
4.3 异质性因素与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研究假说Ⅱ |
4.3.1 异质性因素分析 |
4.3.2 农户分化与土地功能效用差异 |
4.3.3 土地功能效用差异与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分化 |
4.4 家庭收入与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研究假说Ⅲ |
4.4.1 农户分化与家庭收入差异 |
4.4.2 家庭收入差异与征地前后农户福利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征地前后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评价研究 |
5.1 被征地农户可行能力构建:一个概念框架 |
5.1.1 个人可行能力 |
5.1.2 农户可行能力 |
5.1.3 被征地农户可行能力 |
5.2 被征地农户福利评价模型 |
5.2.1 农户福利评价指标构建 |
5.2.2 农户福利评价指标选择 |
5.2.3 农户福利评价指标体系 |
5.3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样本分类 |
5.3.1 研究区域概况 |
5.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5.3.3 样本分类与解释 |
5.4 征地前后农户福利评价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评价过程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
5.5.2 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
5.5.3 评价结果典型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地征收对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实证研究 |
6.1 回归模型构建 |
6.2 变量选择 |
6.2.1 被解释变量 |
6.2.2 解释变量 |
6.2.3 控制变量 |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3.3 门槛值估计 |
6.3.4 检验与解释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回归结果总体分析 |
6.4.2 回归结果差异性分析 |
6.4.3 回归结果进一步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被征地农户福利提升差异化路径研究 |
7.1 被征地农户福利提升政策目标 |
7.1.1 农户利益不受损 |
7.1.2 生活水平不降低 |
7.1.3 长远生计有保障 |
7.2 被征地农户福利提升政策措施 |
7.2.1 强化征地过程中的农户参与 |
7.2.2 实现征地补偿政策“套餐化” |
7.3 被征地农户福利提升政策绩效:典型案例分析 |
7.3.1 案例描述:南宁试点“那黄模式” |
7.3.2 试点主要做法 |
7.3.3 试点政策绩效及其经济学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多元化保障与被征地农户福利完善 |
8.2.2 差异化政策与被征地农户长远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辨析及基本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民与失地农民 |
2.1.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1.3 社会保障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2.1.4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2.2 基本理论阐述 |
2.2.1 土地产权理论 |
2.2.2 地租理论 |
2.2.3 社会保障理论 |
2.2.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5 理论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城镇化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在关联 |
3.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3.1.1 发展理念 |
3.1.2 动力机制 |
3.1.3 空间结构 |
3.1.4 城乡关系 |
3.1.5 发展模式 |
3.2 新型城镇化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然要求 |
3.2.1 发展理念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3.2.2 动力机制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3.2.3 空间结构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3.2.4 城乡关系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3.2.5 发展模式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3.3 新型城镇化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经济学分析 |
3.3.1 社会保障残缺、福利损失与新型城镇化内涵漂移 |
3.3.2 社会保障完善、福利改进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彰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宏观层面问题:基于社会保障水平测算的分析 |
4.1 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理论收入与实际收入测算 |
4.1.1 基本假设 |
4.1.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理论收入测算模型 |
4.1.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理论收入测算 |
4.1.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际收入测算 |
4.1.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理论收入与实际收入对比分析 |
4.2 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适度支出与实际支出测算 |
4.2.1 基本假设 |
4.2.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适度支出测算模型 |
4.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适度支出测算 |
4.2.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际支出测算 |
4.2.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适度支出与实际支出对比分析 |
4.3 基于水平测算的问题分析 |
4.3.1 社会保障实际收入与理论收入失衡严重 |
4.3.2 社会保障实际支出大幅低于适度支出 |
4.3.3 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差异过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观层面问题:基于社会保障满意度调查的分析 |
5.1 问卷设计与计量尺度 |
5.1.1 问卷设计 |
5.1.2 计量尺度 |
5.2 预调查及问卷修正 |
5.2.1 预调查设计 |
5.2.2 问卷测试与修正 |
5.3 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满意度调查 |
5.3.1 调查总体概述 |
5.3.2 各结构维度信度检验 |
5.3.3 各结构维度效度检验 |
5.3.4 各结构维度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 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5.4.1 总体满意度分析 |
5.4.2 人口学变量与总体满意度的关联 |
5.4.3 环境变量与总体满意度的关联 |
5.4.4 基于主成分的总体满意度回归分析 |
5.4.5 回归计量结果分析 |
5.5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问题分析 |
5.5.1 就业保障水平低下 |
5.5.2 权利保障状况不乐观 |
5.5.3 单位完全责任保障难落实 |
5.5.4 发展保障情况有待改进 |
5.5.5 社会适应性保障需完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 社会保障水平测算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1.2 模型的引入 |
6.1.3 分析与结果 |
6.2 失地农民满意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2.2 模型的引入 |
6.2.3 分析与结果 |
6.3 其他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
6.3.1 法制因素 |
6.3.2 制度因素 |
6.3.3 政策因素 |
6.3.4 社会因素 |
6.3.5 微观主体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启示与国内实践反思 |
7.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
7.1.1 英国经验 |
7.1.2 德国经验 |
7.1.3 美国经验 |
7.1.4 日本经验 |
7.1.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
7.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
7.2.1 北京实践 |
7.2.2 青岛实践 |
7.2.3 上海实践 |
7.2.4 重庆实践 |
7.2.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反思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完善 |
8.1 完善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
8.1.1 城乡一体化 |
8.1.2 因地制宜 |
8.1.3 新型城镇化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同步推进 |
8.1.4 公平与效率兼顾 |
8.1.5 保障生存及促进发展 |
8.2 完善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组织保障 |
8.3 完善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
8.3.1 法制建议 |
8.3.2 制度建议 |
8.3.3 政策建议 |
8.3.4 社会建议 |
8.3.5 微观主体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附件 |
(4)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主题 |
1.1.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
1.1.2 美国、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城市蔓延 |
1.1.3 中西城市蔓延现象、机制、治理与内涵差异 |
1.1.4 中西蔓延机制与治理对策的横向比较 |
1.2 研究背景 |
1.2.1 北京市区摊大饼与郊区蔓延 |
1.2.2 快速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借鉴意义 |
1.4 研究视角和创新点 |
1.4.1 蔓延机制视角 |
1.4.2 社会制度视角 |
1.4.3 京津冀视角 |
1.4.4 国内相关研究 |
1.4.5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国内研究回顾 |
1.6.1 城市蔓延测度 |
1.6.2 蔓延机制解释 |
1.6.3 土地集约利用 |
1.6.4 紧凑城市内涵与应用 |
第2章 城市蔓延研究与紧凑城市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密度 |
2.1.2 紧凑度 |
2.1.3 直观感觉 |
2.1.4 可达性与机动力 |
2.2 城市蔓延研究 |
2.2.1 定义、历程、测度 |
2.2.2 蔓延机制解释 |
2.2.3 蔓延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2.2.4 蔓延治理的政策工具效益分析 |
2.2.5 蔓延治理中的反政府干预 |
2.3 紧凑城市理论 |
2.3.1 紧凑城市概念、目标与形态 |
2.3.2 土地与能源消耗 |
2.3.3 社会公平与环境质量 |
2.3.4 交通量与交通能耗 |
2.4 紧凑城市政策 |
2.4.1 紧凑城市与精明增长政策差异 |
2.4.2 市场接受度 |
2.4.3 政治可行性 |
2.5 本章小结 |
2.5.1 再城市化研究兴起 |
2.5.2 “紧凑新城”还是“紧凑旧城”? |
第3章 美国精明增长理论政策、策略与实施 |
3.1 城市蔓延历程 |
3.1.1 西进运动(1801-1920 年) |
3.1.2 蔓延前导期(1870-1920 年) |
3.1.3 第一次大蔓延(1920-1940 年) |
3.1.4 第二次大蔓延(1960-1990 年) |
3.1.5 1990 年以来的城市空间发展变化 |
3.2 蔓延机制与影响 |
3.2.1 制度性因素 |
3.2.2 政策性因素 |
3.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3.3 精明增长政策实践 |
3.3.1 政府管制或自由放任 |
3.3.2 精明增长政策实施的四种导向 |
3.3.3 区域管制 |
3.3.4 公共交通 |
3.3.5 城市设计 |
3.3.6 公共治理 |
3.4 增长管理技术工具 |
3.4.1 城市增长边界 |
3.4.2 城市服务边界 |
3.4.3 房产税、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
3.4.4 发展权移转 |
3.4.5 区划法调整 |
3.4.6 实施效果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3.5.1 美国城市蔓延机制、社会经济贡献、再城市化 |
3.5.2 美国精明增长政策对中国城市蔓延治理的借鉴 |
第4章 英国城市蔓延与紧凑城市政策 |
4.1 城市蔓延历程 |
4.1.1 圈地运动、早期工业城市 |
4.1.2 伦敦第一次与第二次蔓延 |
4.1.3 伦敦第三次蔓延 |
4.1.4 伦敦再城市化 |
4.2 蔓延机制与影响 |
4.2.1 制度性因素 |
4.2.2 政策性因素 |
4.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4.3 紧凑政策与实践 |
4.3.1 1990 年代以来的紧凑城市政策 |
4.3.2 紧凑城市政策实施的三个策略 |
4.3.3 区域与城市规划法案、城市管理与财税条例 |
4.4 本章小结 |
4.4.1 政党轮替背景下的英国紧凑城市政策实施 |
4.4.2 英国新城政策实施对北京新城规划的借鉴 |
第5章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政策 |
5.1 城市化历程 |
5.1.1 二战后的台湾城市扩张 |
5.1.2 城市发展特征与土地利用情况 |
5.2 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与影响 |
5.2.1 制度性因素 |
5.2.2 政策性因素 |
5.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5.3 都市发展管制与引导政策 |
5.3.1 城市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社区治理 |
5.3.2 都市更新与容积移转 |
5.4 本章小结 |
5.4.1 农村土地改革的借鉴 |
5.4.2 土地征收制度的借鉴 |
5.4.3 城乡规划法与建筑法规的借鉴 |
5.4.4 基础设施建设的借鉴 |
第6章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测度与问题 |
6.1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
6.1.1 地域概念 |
6.1.2 中心城建成区扩张历程 |
6.1.3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 |
6.2 北京城市蔓延测度 |
6.2.1 蔓延测度与空间特征 |
6.2.2 空间扩展特征 |
6.2.3 土地利用变更 |
6.2.4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
6.3 北京蔓延正向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6.3.1 正向贡献 |
6.3.2 负外部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6.4.1 北京摊大饼是“蔓延”还是“紧凑”? |
6.4.2 中心城“摊大饼”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6.4.3 城市蔓延的经济贡献与副外部作用 |
6.4.4 北京与英美城市蔓延特征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性因素 |
7.1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性因素 |
7.1.1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 |
7.1.2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与水平 |
7.1.3 就业区位 |
7.1.4 商业购物空间 |
7.1.5 房地产建设 |
7.2 北京蔓延的政策性因素 |
7.2.1 土地有偿使用 |
7.2.2 房屋货币化 |
7.3 北京蔓延的制度性因素 |
7.3.1 土地制度 |
7.3.2 财税制度 |
7.3.3 治理制度 |
7.3.4 规划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7.4.1 英美与北京蔓延机制的国际比较 |
7.4.2 北京蔓延机制中的制度性因素 |
第8章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建议与通州区的实证研究 |
8.1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回顾 |
8.1.1 中心城发展规模控制目标与成效 |
8.1.2 第一道与第二道绿化隔离带 |
8.2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制度改革与紧凑新城规划 |
8.2.1 政策工具选择 |
8.2.2 城市增长边界 |
8.2.3 城市服务边界 |
8.2.4 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
8.2.5 发展权移转 |
8.2.6 土地产权与变更制度改革 |
8.2.7 公共与社区治理制度改革 |
8.2.8 紧凑新城组团、环线TOD、楔形绿地系统规划 |
8.3 通州蔓延历程、问题与紧凑发展对策 |
8.3.1 城镇发展政策与历程 |
8.3.2 通州城市蔓延指标 |
8.3.3 通州城市蔓延问题 |
8.3.4 通州紧凑新城规划与蔓延治理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8.4.1 英美城市蔓延治理政策对北京蔓延的借鉴 |
8.4.2 北京新城的政策制度完善建议 |
第9章 结论 |
9.1 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城市蔓延 |
9.1.1 紧凑城市理论的效用与实施 |
9.1.2 紧凑城市理念与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差异 |
9.1.3 北京蔓延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9.1.4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借鉴意义 |
9.2 蔓延动力机制 |
9.2.1 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 |
9.2.2 土地移转机制与政府规划管理模式 |
9.3 北京蔓延治理 |
9.3.1 政策性工具 |
9.3.2 制度性改革 |
9.4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的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通市通州区先锋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 论 |
(一)研究缘起 |
1、选题的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对城乡结合部和拆迁安置小区相关概念研究 |
2、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特点研究 |
3、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社区治理中常见问题和措施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个案研究法 |
3、调查法 |
(四)研究思路 |
二、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社区治理的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1、社区的概念 |
2、社区治理的概念 |
3、城乡结合部的概念 |
4、拆迁安置小区的概念 |
(二)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
1、空间结构形态上的过渡性 |
2、经济结构与治理体制的多元性 |
3、居住人口构成的复杂多样性 |
三、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的特点和治理现状 |
(一)小区类型多样化 |
1、小区类型多样 |
2、小区性质不同 |
(二)人员结构异质化 |
(三)居住习惯差异化 |
(四)治理模式多元化 |
四、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基于南通市通州区先锋街道的个案调查 |
(一)南通市通州区先锋街道概况 |
(二)先锋街道拆迁安置小区情况 |
(三)已建成小区人员入住情况 |
1、入住人员情况 |
2、生活保障情况 |
(四)安置房建设的模式和性质 |
1、共性特点 |
2、产权性质 |
3、物业费及维修情况 |
(五)先锋街道拆迁安置小区的社区治理模式分析 |
1、治理模式 |
2、治理模式下内部管理情况 |
3、物管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六)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社区治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治理对象“劣根性” |
2、治理环境“复杂性” |
3、治理体制“混乱性” |
五、加强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 |
(一)加强失地农民制度建设,完善就业服务措施 |
1、完善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缩小区域间社会保障差距 |
2、深化户籍改革制度,保障“新市民”权益 |
3、完善就业服务政策配套,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
(二)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重构新型生产生活方式 |
1、重视前期设计,做到科学合理规划 |
2、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征求意见 |
3、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
(三)理顺治理机构,畅通的治理体制 |
1、推进拆迁安置小区社区化改造 |
2、理顺治理主体,规范治理结构 |
3、发挥党组织作用,创新治理模式 |
(四)注重引导提升服务,建立规范的物业管理体系 |
1、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
2、加强业主的物业管理知识 |
3、建立规范的物业管理制度 |
(五)加强宣传完善阵地,营造小区文明氛围 |
1、转变安置小区居民观念和习惯 |
2、完善文化设施和加强阵地建设 |
3、举办各类文娱活动,增强居民凝聚力与归属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相关概念释义 |
2.1.1 城市化 |
2.1.2 失地农民 |
2.1.3 养老保障制度 |
2.1.4 养老保险 |
2.1.5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
2.2 失地农民保障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公平理论 |
2.2.2 福利经济理论 |
2.2.3 征地补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 |
3.1.1 敦煌市失地农民现状及失地后生存形势分析 |
3.1.2 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 |
3.2 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征地补偿安置费低 |
3.2.2 失地农民参保率低 |
3.2.3 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困难 |
3.2.4 保险金给付水平低 |
3.2.5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同其他保险模式衔接混乱 |
3.2.6 养老保险专业人才匮乏 |
3.3 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城乡二元结构是根本原因 |
3.3.2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政府责任的缺失 |
3.3.3 失地农民自身因素的限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善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 |
4.1 逐步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以促进城乡居民权益平等 |
4.2 完善对农民的土地征用制度 |
4.2.1 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并控制征地规模 |
4.2.2 改变补偿模式且对土地补偿款进行合理分割 |
4.2.3 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用使用的监管 |
4.3 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失地农民商业化养老保险模式 |
4.4 完善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体制 |
4.4.1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
4.4.2 健全再就业培训机制 |
4.4.3 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
2.1.2 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演进历程 |
3.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背景 |
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期(2002 年——2009 年) |
3.2.1 苏州市新农保探索与建设建设 |
3.2.2 宝鸡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
3.2.3 北京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
3.2.4 青岛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
3.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试点推广阶段(2009——至今) |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4.1 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
4.1.1 现行保障水平偏低 |
4.1.2 参保缺乏激励机制,青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
4.1.3 定额缴费制不合理 |
4.1.4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不符合实际 |
4.1.5 统筹层次偏低,基金管理与运营效率低 |
4.1.6 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
4.2 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分担不合理 |
4.2.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分担不合理 |
4.2.2 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补贴不合理 |
4.3 经办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4.3.1 新农保参保扩面存在一定难度 |
4.3.2 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管理压力大 |
4.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滞后 |
5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5.1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 |
5.1.1 瑞典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
5.1.2 德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
5.1.3 英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 |
5.1.4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
5.2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的启示 |
5.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要符合本国国情 |
5.2.2 尊重社会保障发展规律,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5.2.3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 |
5.2.4 立法建设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保障 |
6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居民意愿调查和青岛案例分析 |
6.1 山东省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6.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6.1.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6.1.3 结果分析 |
6.1.4 结论 |
6.2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6.2.1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基本情况 |
6.2.2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6.2.3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经验启示 |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方案 |
7.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总体思路 |
7.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基本原则 |
7.2.1 统筹城乡发展原则 |
7.2.2 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
7.2.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7.2.4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 |
7.2.5 鼓励试点、逐步推开原则 |
7.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路径与步骤设计 |
7.3.1 第一阶段: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阶段 |
7.3.2 第二阶段:由统筹城乡向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过渡阶段 |
7.3.3 第三阶段:城乡一体化阶段 |
8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建议 |
8.1 优化各级政府职能,确保新农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
8.1.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机理 |
8.1.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 |
8.1.3 基于博弈视角优化各级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
8.2 完善新农保制度衔接与转化的配套措施 |
8.3 建立政府财政补贴长效机制 |
8.3.1 强化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责任 |
8.3.2 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合理分担机制 |
8.4 切实加强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
8.4.1 健全新农保各级经办管理服务机构 |
8.4.2 加强新农保基层经办队伍培训 |
8.4.3 完善经办队伍规范管理制度 |
8.4.4 实现新农保的网络信息化 |
8.5 加快推动立法,确保新农保制度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求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1.4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理论 |
2.1 城镇化的概况 |
2.1.1 城镇化概念的界定 |
2.1.2 城镇化的现状 |
2.2 失地农民的概况 |
2.2.1 失地农民概念的界定 |
2.2.2 失地农民的分类 |
2.2.3 失地农民产生的原因 |
2.3 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况 |
2.3.1 社会养老保险概念的界定 |
2.3.2 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 |
2.3.3 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沿革 |
2.4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况 |
2.4.1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界定 |
2.4.2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 |
第三章 当前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失地农民的现状 |
3.1.1 总体规模大,扩大趋势明显 |
3.1.2 文化程度低,就业困难 |
3.1.3 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
3.1.4 利益受损严重 |
3.1.5 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
3.2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实施 |
3.3 当前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的现状 |
3.3.1 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3.3.2 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3.3.3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3.3.4 纳入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
3.3.5 纳入商业保险体系 |
3.3.6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
3.4 当前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养老保险政策设计上有缺陷 |
3.4.2 个人缴费比例较高 |
3.4.3 基金来源渠道单一 |
3.4.4 筹资困难,基金存在空账隐患 |
3.3.5 基金管理效率低 |
3.5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
3.5.1 有利于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
3.5.2 有利于克服失地农民的短视行为 |
3.5.3 有利于促进城镇化良性健康发展 |
3.5.4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四章 国外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验介绍 |
4.1.1 日本的经验 |
4.1.2 英国的经验 |
4.1.3 美国的经验 |
4.1.4 德国的经验 |
4.2 国外经验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 |
4.2.1 强化政府在我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角色 |
4.2.2 探索符合国情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4.2.3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法律法规 |
第五章 建立我国失地农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构想 |
5.1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
5.1.1 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原则 |
5.1.2 因地制宜原则 |
5.1.3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
5.1.4 制度可持续性原则 |
5.2 失地农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设计 |
5.3 失地农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机制优化 |
5.3.1 “三位一体”的基金筹集机制 |
5.3.2 “统账结合”的基金管理机制 |
5.3.3 “多元经营”的基金运营机制 |
5.3.4 “社会监管”的基金监管机制 |
5.4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
5.4.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5.4.2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 |
5.4.3 改革征地补偿机制 |
5.4.4 建立顺畅的利益沟通机制 |
5.4.5 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
5.4.6 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
5.4.7 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完善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2章 绪论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4 研究的方法和特点 |
2.5 本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3章 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演化进程 |
3.1 重庆市江北区简介 |
3.2 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
3.3 重庆市江北区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优点 |
第4章 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缺失及原因分析 |
4.1 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缺失表现 |
4.2 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缺失原因分析 |
第5章 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情况抽样调查分析 |
5.1 目的、方法和问卷设计 |
5.2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及分析 |
5.3 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抽样调查小结 |
第6章 完善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议 |
6.1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借鉴 |
6.2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借鉴 |
6.3 完善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附表5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10)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进展 |
2.1.1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 |
2.1.2 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进展 |
2.2.1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 |
2.2.2 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 |
2.2.3 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研究 |
2.2.4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与政府责任的研究 |
2.2.5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的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评述 |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概述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
3.1.2 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 |
3.1.3 “老农保”、“新农保”与“新农保”制度 |
3.1.4 有效供给与长效供给 |
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 |
3.2.1 公共产品理论 |
3.2.2 制度变迁理论 |
3.2.3 社会保障理论 |
3.2.4 养老保障效率理论 |
4. 人口老龄化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现状与变革 |
4.1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
4.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为严重 |
4.1.2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明显 |
4.1.3 “乡-城”人口迁移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 |
4.1.4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 |
4.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变革 |
4.2.1 “老农保”时期:1986~2002 年 |
4.2.2 “新农保”时期:2003 年 |
5. “老农保”的评估分析:问题与反思 |
5.1 “老农保”的评估分析:一个精算框架 |
5.1.1 假设前提与模型建立 |
5.1.2 参数假设与计算 |
5.1.3 结论分析 |
5.2 “老农保”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
5.2.1 政府责任缺位,覆盖面小 |
5.2.2 基金保值增值问题严重,管理水平低 |
5.2.3 未能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本质特征,激励作用小 |
5.2.4 存在保障水平过低与农民参保需求大的矛盾 |
5.2.5 存在“保小不保老”和“潜在不公平”的先天不足 |
5.2.6 存在区域分割和“碎片化”倾向,不利于城乡一体化 |
6.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借鉴:比较与启示 |
6.1 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概述 |
6.1.1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6.1.2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6.2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比较 |
6.2.1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背景与模式 |
6.2.2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特征 |
6.3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启示 |
6.3.1 统筹考虑城市化、农业政策和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
6.3.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
6.3.3 突出政府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的财政责任 |
6.3.4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6.3.5 建立专业管理机构 |
7. 国内典型地区“新农保”的探索与试点:案例剖析 |
7.1 苏州模式 |
7.1.1 苏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沿革 |
7.1.2 苏州模式的主要特点 |
7.1.3 苏州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
7.2 东海模式 |
7.2.1 东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沿革 |
7.2.2 东海模式的主要特点 |
7.2.3 东海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
7.3 宝鸡模式 |
7.3.1 宝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沿革 |
7.3.2 宝鸡模式的主要特点 |
7.3.3 宝鸡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
7.4 国内典型地区“新农保”模式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
7.4.1 三种模式下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
7.4.2 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 |
7.4.3 三种模式的制度差异 |
7.4.4 关于三种模式的思考与启示 |
8. “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可行性论证:支撑条件与模型预测 |
8.1 “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基本支撑条件 |
8.1.1 经济条件日趋成熟 |
8.1.2 政治环境不断优化 |
8.1.3 实践经验日益积累 |
8.2 “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可行性预测 |
8.2.1 “新农保”制度模式设计 |
8.2.2 政府财政支持能力的ARIMA 模型预测 |
8.2.3 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运行的精算模型预测 |
9. 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的策略:纵向一体、横向协调与整合提升 |
9.1 构建“新农保”需求、筹资、管理纵向一体化的长效供给机制 |
9.1.1 构建“新农保”需求表达机制 |
9.1.2 构建“新农保”长效筹资机制 |
9.1.3 构建“新农保”长效管理机制 |
9.2 构建“新农保”均衡发展的横向协调机制 |
9.2.1 区域非均衡发展对“新农保”制度构建的影响 |
9.2.2 构建“新农保”均衡发展的横向协调机制 |
9.3 构建“新农保”整合提升的动态发展机制 |
9.3.1 构建“老农保”向“新农保”转化的整合机制 |
9.3.2 构建“新农保”与“城保”的转移接续机制 |
9.3.3 构建“新农保”的动态发展机制 |
9.4 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的相关配套机制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着作及论文 |
后记 |
四、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北京市通州区实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主体贡献-风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付文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2]农户分化视角下土地征收的福利效应研究 ——以南宁五象新区为例[D]. 欧胜彬.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3]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江维国.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4]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D]. 戴雄赐. 清华大学, 2016(08)
- [5]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的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通市通州区先锋街道为例[D]. 盛东. 苏州大学, 2016(12)
- [6]敦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 刘蓉. 燕山大学, 2015(06)
- [7]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D]. 万婕.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8]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求解[D]. 李海永. 天津商业大学, 2012(10)
- [9]完善重庆市江北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周娟. 西南大学, 2010(08)
- [10]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D]. 刘迪平. 苏州大学, 2010(10)
标签:农民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新农保论文;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论文; 土地增减挂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