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冯水龙[1](2020)在《城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开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城市居住人口大幅增加。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扰动、破坏了城市水土资源,导致出现了严重的城市水土流失问题。大幅增加的城市人口对住房需求不断增多,导致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地产建设项目急剧增加,大量的房地产建设项目在城市市区及其周边开工建设,房地产建设逐渐成为主要的城市开发建设活动。房地产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占压、扰动和破坏城市原有地形地貌、土地及植被,改变项目建设区域及其周边水土资源的自然平衡状态,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仅会危及项目本身的建设施工安全,而且会给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居民生活环境、城市防洪安全及城市生态景观造成极大危害和破坏。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逐渐成为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重点。本文针对城市房地产建设项目,在介绍分析房地产建设项目建设特点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与总结了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环节、水土流失时空分布、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和时段等。通过调查勘测房地产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结合项目建设特点、环境条件和水土流失特点,按照分期分区防治的理念,对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进行了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根据防治区划分结果和防治措施界定结果,分区进行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构建了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组成的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给出了防治措施布置图和防治措施体系框图。对临时防护措施、表土保护措施、土地整治措施和降水蓄渗措施进行了典型设计,论述了设计理念、理论和技术,给出了措施典型设计图。以宁波市孝闻巷地块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项目概况,在项目水土保持评价和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了水土保持设计,并参照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分析了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经分析,水土保持设计的各项措施实施后,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0.8908hm2,林草植被建设面积将达到0.2675hm2,可减少水土流失流量273.31t,6项防治指标,除项目不涉及表土保护率外,其余各项防治指标,水土流失治理度达100%,土壤流失控制比达1.7,渣土防护率达99%,林草植被恢复率达100%,林草覆盖率达30.03%,均达到了一级标准下的防治指标值目标要求,项目水土保持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本研究旨在为城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指导,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城市生态和防洪安全以及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黄芳芳[2](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指出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程陈艳[3](2019)在《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南方红层软岩岩性特殊,受湿润多雨气候条件影响,表土层丧失以后,红层软岩岩性决定其抗侵蚀风化的能力和速度。在红层软岩裸露地表之后,其侵蚀速度受日晒及降雨因素控制,日晒加连续降雨二者交替作用,红层软岩由原本的状态不断崩解碎裂,逐渐形成红层荒漠景观。荒漠化在景观特征上,以表层土被蚀为初始标志,以密集侵蚀沟(鸡爪沟)出现为典型标志。江西省红壤侵蚀面积在南方8个红壤省中居第三位,出露的红层荒漠化面积广泛,严重影响着生态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具有典型荒漠化特征的江西省吉泰盆地的次级红层盆地——永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影像分析、土壤剖面测制和理化特征分析,结合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和盆地沉积相类型,阐明红层荒漠演化过程中的侵蚀沟类型及特征和不同演化阶段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揭示控制红层荒漠化形成的因素,为南方红层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利用荒漠化的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开发成旅游资源,打造以荒漠化为主体的地学文化村,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永阳盆地是一个陆相沉积盆地,盆地边缘出露白垩系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盆地内岩性为第四系网纹红土,主要发育河流冲积相、残积-坡积相,受岩性因素制约,大部分的荒漠化区(点)出露在抗侵蚀能力最弱的第四系冲积层和残积—积层上。(2)区内荒漠化在影像上主要呈四种形态:出现在整片山地上,向山地两边堆积分布的“枫叶状”、地势较低的山丘,扩张趋势先横向再纵向,扩张速度较快的“片状”、平坦开阔的地势区,荒漠化呈横向扩张的“星点状”、出现在单斜山丘易受侵蚀一面的“带状”。(3)通过提出的荒漠化/土地退化的分级标准,利用研究区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出区内荒漠化的面积,根据野外调查结合等级划分标准,对荒漠化程度进行归类统计,结合数据将区内荒漠化分轻度荒漠、中度荒漠、重度荒漠和极度荒漠四个等级,轻度荒漠化面积成为主体,且有轻度向中度荒漠化过渡趋势。四个等级的荒漠化对应四种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鸡爪沟特征具有明显差异。(4)土壤剖面结构和理化分析表明,随着荒漠化程度不断加深,植被逆行演替加重,土壤层厚度逐渐减小,极度荒漠化期的土层总厚度仅40cm;表土层土壤含水率仅13.447%27.16%,表明其保水能力差;白垩系风化土壤和网纹红土风化土壤pH值测定结果表明,前者pH值为7.088.20,呈过碱状态,后者为4.255.39,呈过酸状态;区内土壤呈不同程度荒漠化区土壤理化分析表明,区内土壤性质为沙质土,组分含量以粉砂(2-63μm)和中细砂(>125μm)占主导,均超50%,最高可达85%,粘土(<2μm)含量极少,色度数据及比重数据反映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低;土壤氮(N)磷(P)钾(K)养分含量数据表明,土壤综合养分过低,在土壤养分分级表列为三、四、五等级,这些都是影响植物逆向演替的重要因素。(5)红层荒漠化由开始到结束共分为四个演化阶段,模拟荒漠化演化模式,从单一的植被类型区为发源地,在气候、人为活动、以及红层软岩自身特性等因素影响下,表土层零星出露,中期—中后期风化侵蚀加速缺失,此后基岩裸露,在不断遭受侵蚀的过程中,侵蚀沟逐渐发育,侵蚀方向为面状(横向)转为下切(纵向)侵蚀,到后期出现密集的“鸡爪沟”,呈现出现有的荒漠景观。(6)针对区内土壤理化性质(pH值、土壤层厚度、含水率、养分含量等)和地势坡度等特征,为区内后期荒漠化治理工作提供相对应的治理建议,并提出将区内中后期和后期极具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的荒漠化景观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荒漠化相关的地学旅游文化村品牌,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荒漠化景观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聂选华[4](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王璞[5](2017)在《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确定方法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第十八条规定:“在侵蚀沟的沟坡和沟岸、河流的两岸以及湖泊和水库的周边,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者有关管理单位应当营造植物保护带。禁止开垦、开发植物保护带”。但是由于没有明确划分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到目前为止,这条法律的具体实施尚且存在一定难度。为贯彻落实此条法律规定,本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提出侵蚀沟沟坡、沟岸,河岸以及湖泊、水库周边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确定方法。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基于数学计算模型,确定侵蚀沟沟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建立了以侵蚀沟沟头前进的最大速率或沟岸扩张的最大速率、植物形成防护效益所需时间、潜在危险人员安全距离三个定量划分指标为主的数学计算模型,并根据相关资料数据,定量估算了不同情况下沟岸所需营造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2)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通过层次分析法将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为:坡度,水环境质量要求,降雨强度,土壤抗侵蚀性能,泥沙拦截率,河、湖、库等级,水流冲刷强度,植被类型和岸外土地利用类型等。据此,构建了由自然地理、拦截泥沙及面源污染能力、土地利用三方面组成的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范围划分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范围划分等级,即:小、较小、中、较大、大5个等级,并根据实际需要,参考已有的植被缓冲带适宜宽度范围研究结果,对5个等级分别赋予了具体的参考宽度范围。(3)提出关于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的相关管理建议,为制定和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奠定基础。
宋金花[6](2017)在《环境保护》文中指出高考地理关于"环境保护"的命题有两种角度:一是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在必做题中,二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在选做题中。出现在选做题中的试题,大多围绕资源衰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表现、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命题。本文仅以2012—2016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及其他省份试卷中的选做题为研究内容,分别从考纲解读、命题预测、考点解读、题型回顾、能力测试等5方面,对"环境保护"考点进行整合研究。
姜云保[7](2014)在《江西省高速公路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壤侵蚀特征及其防治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导致了大量的土壤流失并造成了大量的弃土、弃渣,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迫切需要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和防治情况进行监测。本文通过桩钉法、人工模拟降雨法对江西省三个典型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监测,并对这三条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初步得出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土壤侵蚀特点和水土保持措施特点,并具体如下:(1)路堤填方边坡的土壤侵蚀模数是路堑挖方边坡土壤侵蚀模数的1.411.75倍左右;(2)整个建设过程中,阶段性特征明显,路堑挖方边坡、路堤填方边坡、取土场开挖边坡、取土场堆积边坡、弃土场堆积边坡、弃土场堆积平台等土壤侵蚀量动态变化均呈现出一个倒U型;(3)相同坡率的路堑挖方边坡、路堤填方边坡的土壤流失量与其斜坡长呈正相关关系;(4)相同斜坡长条件下,取土场开挖边坡、弃土场堆积边坡的土壤流失量均与其坡度呈正相关关系;(5)在江西省不同地形地貌上修建高速公路,其路堑挖方边坡、路堤填方边坡占主体工程比例有所不同,赣南山区高速公路>赣中丘陵区高速公路>赣北平原、盆地区高速公路,赣南山区高速公路土壤侵蚀程度>赣中丘陵区高速公路土壤侵蚀程度>赣北平原、盆地区高速公路土壤侵蚀程度;(6)路堑挖方边坡高度≤3.0m、路堤填方边坡高度H≤4.0m时多采用植物措施,路堑挖方边坡高度>3.0m、路堤填方边坡高度H>4m时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7)从经济效益、边坡防护效果综合考虑,喷播草灌护坡防治效果>三维网喷播植草护坡>草皮护坡。
何文虹,刘万青,赵三民,徐新文,石帅叶[8](2013)在《城市水土流失危害与城市水土保持措施》文中认为城市水土流失危害严重,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淤塞河床、沟道,破坏城市的基础设施,还会有损市容市貌,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搞好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城市,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水土保持是防治城市水土流失灾害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城市水土流失进行防治,如制定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加大对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的投入;采取生物、工程、理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等。
陈芳淼[9](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余新晓[10](2012)在《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损失和水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发现平原区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且由于平原面积大,地貌类型多,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平原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的角度出发,本文重点介绍平原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并提出了治理各种类型水土流失的措施。对于保护平原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北京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房地产建设项目建设特点及环境条件分析 |
2.1 房地产建设项目建设特点 |
2.1.1 房地产建设项目 |
2.1.2 房地产建设项目设计特点 |
2.1.3 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特点 |
2.2 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条件 |
2.2.1 自然环境条件 |
2.2.2 社会经济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与总结 |
3.1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环节 |
3.2 水土流失时空分布 |
3.3 水土流失危害 |
3.4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和时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构建与设计 |
4.1 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 |
4.1.1 划分依据及原则 |
4.1.2 划分结果 |
4.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构建 |
4.2.1 防治措施界定 |
4.2.2 防治措施布设 |
4.2.3 防治措施体系 |
4.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典型设计 |
4.3.1 临时防护措施 |
4.3.2 表土保护措施 |
4.3.3 土地整治措施 |
4.3.4 降水蓄渗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组成及布置 |
5.1.2 施工组织 |
5.1.3 工程占地 |
5.1.4 土石方平衡 |
5.1.5 自然概况 |
5.2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
5.2.1 主体工程选址评价 |
5.2.2 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
5.3 项目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 |
5.3.1 水土流失分析 |
5.3.2 水土流失预测 |
5.4 项目水土保持设计 |
5.4.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5.4.2 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 |
5.4.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
5.4.4 分区措施布设 |
5.5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分析 |
5.5.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
5.5.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进展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
第二节 基本内涵 |
一、基本概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构建机制 |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
第四节 影响因素 |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结构性原则 |
三、问题性原则 |
四、个体性原则 |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步骤 |
第二节 实验过程 |
一、教学实践过程 |
二、知识测查过程 |
第三节 实验分析 |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
第四节 实验总结 |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红层与红色荒漠化的关系梳理 |
1.2.3 荒漠化与红壤关系梳理 |
1.2.4 红层荒漠化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遥感影像解译 |
1.4.2 野外调查、剖面测制与采样 |
1.4.3 红壤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1.4.4 红色荒漠化景观演化综合研究 |
1.5 创新点 |
1.6 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气候与降水 |
2.1.2 地貌与植被 |
2.1.3 环境地质问题 |
2.2 地质概况 |
2.2.1 盆地地层岩性 |
2.2.2 盆地构造特征 |
3 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 |
3.1 荒漠化基本特征 |
3.1.1 荒漠化分布及形态 |
3.1.2 侵蚀沟影像特征 |
3.2 荒漠化类型 |
3.2.1 荒漠化程度划分 |
3.2.2 荒漠化面积 |
3.3 典型荒漠化景观特征 |
3.3.1 轻度荒漠化景观 |
3.3.2 中度荒漠化景观 |
3.3.3 重度荒漠化景观 |
3.3.4 极度荒漠化景观 |
3.4 鸡爪沟形态差异因素 |
4 红层荒漠化区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 |
4.1 土壤剖面结构特征 |
4.2 土壤物理特征 |
4.2.1 土壤含水率特征 |
4.2.2 土壤pH值特征 |
4.2.3 土壤色度特征 |
4.2.4 土壤比重特征 |
4.2.5 土壤粒度特征 |
4.2.5.1 粒度组成特征 |
4.2.5.2 粒度参数特征 |
4.3 土壤元素化学特征 |
4.3.1 土壤N含量特征 |
4.3.2 土壤P含量特征 |
4.3.3 土壤K含量特征 |
4.4 理化性质对荒漠化的影响 |
5 红层荒漠化演化及治理利用 |
5.1 红层荒漠化演化 |
5.1.1 红层荒漠化演化阶段 |
5.1.2 红层荒漠化演化模式 |
5.2 治理现状与利用方式 |
5.2.1 南方红层荒漠化治理现状 |
5.2.2 区内荒漠化治理现状 |
5.3 红层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
5.4 红层荒漠景观充分利用——地学旅游文化村建设设想 |
5.3.1 可行性评价 |
5.3.2 拟路线及项目规划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5)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确定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 |
1.3.2 侵蚀沟及其防治 |
1.3.3 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 |
1.3.4 面源污染及其防治 |
1.3.5 植被缓冲带的适宜宽度 |
2 研究区域的范围界定及其现状 |
2.1 侵蚀沟的沟坡和沟岸 |
2.2 河流的两岸 |
2.3 湖泊的周边 |
2.4 水库的周边 |
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侵蚀沟坡、沟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确定方法 |
4.1 划分原则 |
4.2 影响因素 |
4.3 划分指标 |
4.4 确定方法——数学计算模型法 |
4.4.1 建立数学计算模型 |
4.4.2 估算侵蚀沟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范围 |
4.4.3 数学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
5 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确定方法 |
5.1 划分原则 |
5.2 影响因素 |
5.3 划分指标 |
5.3.1 自然地理指标 |
5.3.2 拦截泥沙和面源污染能力指标 |
5.3.3 土地利用指标 |
5.4 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 |
5.4.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5.4.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5.4.3 判断矩阵的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5.4.4 判断矩阵的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5.4.5 各指标权重 |
5.4.6 各指标评分标准 |
5.4.7 划分指标体系的建立 |
6 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管理建议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6)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纲解读 |
二、命题预测 |
三、考点解读 |
(一)世界淡水资源紧缺问题 |
1. 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
2. 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危害 |
3. 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 |
(二)中国淡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 |
1.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
2. 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
3. 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
4. 我国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
5. 土地退化的防治 |
6. 破坏森林资源的后果 |
7. 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
8. 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
三、题型回顾 |
五、能力测试 |
(7)江西省高速公路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壤侵蚀特征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江西省高速公路土壤侵蚀规律 |
2.1.2 江西省高速公路防治措施 |
2.2 研究方法 |
2.2.1 监测方法 |
2.3 研究区概况及分区 |
2.3.1 自然概况 |
2.3.2 项目概况 |
3 江西省高速公路沿线土壤侵蚀特征 |
3.1 主体工程土壤侵蚀特征 |
3.1.1 路基土壤侵蚀特征 |
3.1.2 边坡土壤侵蚀特征 |
3.1.3 主体工程土壤侵蚀特点 |
3.2 取弃土场土壤侵蚀特征 |
3.2.1 取土场土壤侵蚀特征 |
3.2.2 弃土场土壤侵蚀特征 |
3.3 其他用地土壤侵蚀特征 |
3.4 小结 |
4 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研究 |
4.1 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理念和原则 |
4.2 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概述 |
4.3 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 |
4.3.1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 |
4.3.2 取、弃土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 |
4.3.3 其他用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 |
4.4 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研究 |
4.4.1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研究 |
4.4.2 取、弃土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研究 |
4.4.3 其他用地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研究 |
4.5 江西省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几种典型植物护坡措施防护效果研究 |
4.6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10)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平原区水土流失 |
1.1 平原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
1.2 平原区水土流失的成因 |
1.2.1 自然因素 |
1.2.2 人为因素 |
2 平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 |
2.1 水力侵蚀 |
2.2 风力侵蚀 |
2.3 重力侵蚀 |
2.4 土壤盐渍化 |
2.5 人为侵蚀 |
3 平原区水土保持 |
3.1 平原风沙区 |
3.1.1 提高认识, 把平原风沙区的治理开发提到战略高度土地一旦沙化就很难恢复, 并且恢复周期长, 经济代价高。因此预防保护非常重要, 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的方针。 |
3.1.2 开展综合防治, 加快生态恢复的步伐 |
3.2 平原水网区 |
3.3 城镇建设与经济技术开发区 |
3.4 平原矿产资源开发区 |
3.5 土壤盐渍化区 |
3.5.1 农业生态工程 |
3.5.2 林业生态工程 |
3.5.3 水利工程 |
3.5.4 生物改良及生物工程 |
3.5.5 化学改良技术 |
4 结语 |
四、北京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研究[D]. 冯水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2]“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D]. 程陈艳.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5]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确定方法初探[D]. 王璞.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环境保护[J]. 宋金花. 试题与研究, 2017(09)
- [7]江西省高速公路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壤侵蚀特征及其防治措施研究[D]. 姜云保.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8]城市水土流失危害与城市水土保持措施[A]. 何文虹,刘万青,赵三民,徐新文,石帅叶. 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10]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J].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