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KEXUE TONGBAO)(论文文献综述)
丁杰[1](2021)在《《科学通报》中的“唯心主义”科学批判研究(1950-1955年)》文中研究说明
郭金海[2](2020)在《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对苏联的访问》文中研究表明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历时近3个月的访问,中苏双方对这次访问都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召开了院务常务会议和院长会议讨论代表团的筹备工作。苏联科学院事先对这次访问做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访问活动严格按照苏方的计划,主要以座谈和分科访问各研究机构的形式进行。访问期间,代表团与苏联科学界有广泛的接触。这次访问使代表团成员大开眼界,为中苏两国科学院进行密切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和中苏科学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但这次访问对中国学习苏联科学亦有误导,并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杨志华[3](2020)在《王元先生专访: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一个甲子的情缘》文中认为在《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元院士.王元先生出生于1930年,是中国现代着名数学家,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成为了"两刊"的作者,他的很多重要的工作都发表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从1984年开始,王元先生连续担任"两刊"的编委,直至2007年卸任.在任期间,他是"两刊"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提高"两刊"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次访谈中,90岁的王元先生追忆了他与《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一个甲子的情缘.
李智佩,吴亮,颜玲丽[4](2020)在《中国西北地区蛇绿岩时空分布与构造演化》文中指出西北地区蛇绿岩广泛分布在天山、秦祁昆等造山带和塔里木、准噶尔等陆块周缘,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陆块-混杂带交织图,演绎着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在近年来小比例尺西北地质图编制的基础上,系统收集整理了区内有关蛇绿岩的资料文献,梳理了西北蛇绿混杂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序列,重点叙述了西北地区蛇绿混杂岩特征,探讨西北地区蛇绿岩时空分布与地质构造演化的关系。西北地区36条蛇绿混杂岩带是蛇绿岩的赋存空间,可以划归为5个区、2个对接带和2个缝合带。红柳沟-北祁连山新太古代—中元古代蛇绿岩可能与地壳早期演化有关,柯坪、勉略、松树沟等新元古代早期蛇绿岩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和局部洋陆转化相关,大量古生代以来的蛇绿岩是古亚洲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域多陆块岛弧洋盆系统洋陆转化作用的记录。
陈洁[5](2020)在《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文中研究表明《Science》杂志创刊于1880年7月3日,是国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之一,该杂志以传播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发现为主要目的,其封面的美学性也领先于其他的同类型的科学期刊,充分地调动了读者的视觉享受。《Science》对于可视化传播技术的运用是业界的典范,成为许多科技期刊提高自身办刊水平和科技传播能力的学习目标。本文选取《Science》(科学)杂志2009-2018年间全部期刊封面为研究对象。从期刊封面视觉特征和艺术特点出发,研究其可视化封面表现规律,探讨科学视觉传播中封面装帧设计的美学要求,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其构图、文字、图像和色彩等要素之间的建构的方式,进而有助于深入探索科学知识可视化的生成方式以及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优化我国科学可视化的质量,以此来提高中国自身的科学传播力量。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基础研究部分:第一章,绪论,概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综述前人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并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相较于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创新点。第二章,《Science》杂志概述,是有关于杂志的本体研究。本章详实地介绍了《Science》杂志的诞生与发展,另外,探讨了《Science》封面的商业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具体分析了《Science》杂志封面的艺术特性。本章根据笔者收集到的2009-2018年512期封面展开探究,从构图、文字、图像以及色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封面构图,从文字和图像的构图形式到视觉元素之间的平衡感和层次感;第二部分是封面文字的运用,字体风格到和层级分化,展现了文字运用的秩序性和时代感;第三部分是图像的应用,笔者对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Science》善于运用摄影可视化、计算机可视化以及绘画等其他材料制作封面图片来展现图像的精确性、技术性和高雅性;第四部分是色彩的选择,《Science》将色彩的象征性和对比性恰到好处地融合于一个画面中,既深化了主题又强化了视觉美感;第五部分根据收集的资料,为《Science》封面提供可践行的建议。总得来说,《Science》封面在十年的更替中,一直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审美性。第四章,将《Science》与同类型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分析了与《Nature》、《Cell》之间在视觉元素设定安排上的共性与差异。三者之间有共同的联系,但也因品牌的独立性,保有自身特有的视觉特色。应用研究部分:第五章,《Science》杂志封面的文化特性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Science》对同一研究对象的科学符号应用的区别。紧接着延展到科学可视化、符号化的必然趋势以及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互联互通。第六章,个人实践的应用探索——《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创新设计。笔者通过发现《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原先存在的问题,结合以上对《Science》封面视觉研究,来提供重建方案,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结论部分:第七章是全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概述总结,并期望为国内的科学杂志封面设计提供切实有效的新思路。
赵肖荣[6](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认为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安瑞,严谨,张莉[7](2018)在《办一流中文学术期刊,促创新与科普两翼齐飞——以《科学通报》发展实践为例》文中认为《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涵盖面广,栏目丰富,载文量大,内容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科学性与可读性,注重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保持学术引领的同时,积极促进学术成果的大众传播,践行期刊的社会责任。本文对该刊近年来的改革与创新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促进对中文期刊走出发展困境、提升办刊能力的思考。
张勇刚[8](2018)在《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通信行业的制裁,使得国人深知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众多学者都曾探究了对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提出了着名的“李约瑟难题”,钱学森院士也提出了有名的“钱学森之问”。科学期刊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它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科学事业和国力发展。以具有代表性的中西科学期刊为切入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再深刻分析产生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可以总结西方科学期刊的发展经验,从而为中国科学期刊未来发展和国家科技政策改革提供借鉴。本文整体分为四大部分,首先介绍了中西科学期刊的发展概况以及科学期刊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其次,分别以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学》杂志、英国《Nature》杂志与中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与中国《科学中国人》杂志、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技导报》杂志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与《中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为六组比较案例,运用了大数据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六组案例进行载文量、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文献来源等方面的比较,还运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期刊发展历程等特点对比研究,然后深刻地分析了中西科学期刊之间的巨大差异。文章认为国人偏爱“拿来主义”,沉溺于模仿别人而不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因而没能学到科学的精髓,从而导致了中国科学期刊缺乏具有原始创新的文章,这是造成中西科学期刊之间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造成差异的其它原因还有中国科研管理体制呆板,科学期刊管理制度过于行政化以及中西科学体制发展历程差异等等。最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科学期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若干条针对性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作为参考。比如,坚持走科学自主原创之路,实行科学期刊的期刊内容创新,改革我们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不能过于迷信西方的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等等。文章创新之处表现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在研究内容上,选取了六组具有代表性的中西科学期刊为案例,进行了中西科学期刊的深入比较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先对中西科学期刊做了宏观概况研究,再对六组中西科学期刊进行微观案例研究。
顾东蕾,张静,刘旭明[9](2016)在《基于JCR和InciteTM中国大陆期刊的学科影响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通过InciteTM数据库中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系数指标研究中国大陆期刊对各一级学科的影响力,探讨中国大陆期刊在所属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方法/过程]从Web of Science平台上的JCR和InciteTM数据库中下载2010-2014年中国大陆期刊数据及其对各一级学科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系数以及全球和中国大陆各一级学科基准。同时以SPSS20.0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结论]期刊对所属一级学科的影响力得到评价。各一级学科被收录期刊种数的多寡并不是提高期刊对所属学科影响力的主要因素。被JCR和InciteTM收载的中国大陆期刊对所属一级学科的影响力高于全球基准值和大陆基准值的分别有19种和22种,涵盖两个以上一级学科的分别有7种和5种。其中《科学通报》尤为突出。提出了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科影响力的策略。
冯永康,张钫[10](2014)在《国内首篇全面批判“李森科物种理论”译文的回忆——罗鹏教授访谈录》文中认为罗鹏简要回顾了《科学通报》1954年12月号发表的《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讨论的若干结论及其今后的任务》之译文的翻译过程、转载以及在1950年代的中国科学界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该译文与胡先骕编着的《植物分类学简编》一书之间的某些联系,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例证。
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KEXUE TONGBA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KEXUE TONGBAO)(论文提纲范文)
(2)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对苏联的访问(论文提纲范文)
1 访苏代表团访问苏联的背景与动因 |
2 访苏代表团的筹备 |
3 访苏代表团在苏联的访问活动 |
3.1 代表团活动的展开 |
3.2 代表团的收获 |
4 访苏代表团返国后的活动与访问的影响 |
5 结 语 |
(3)王元先生专访: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一个甲子的情缘(论文提纲范文)
六十年前,与“两刊”结缘 |
很多重要的工作,都发表在“两刊” |
二十四年,当好“两刊”编委 |
创刊70周年,寄语“两刊” |
(4)中国西北地区蛇绿岩时空分布与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北地区蛇绿岩时空分布概况 |
1.1 空间分布 |
1.2 蛇绿岩时间序列 |
2 西北地区蛇绿岩特征 |
2.1 阿尔泰区 |
2.2 额尔齐斯对接带 |
2.3 准噶尔-中天山-北山区 |
2.3.1 准噶尔西部区 |
2.3.2 准噶尔东部卡拉麦里-伊吾蛇绿混杂岩带 |
2.3.3 准噶尔-吐哈盆地南缘 |
2.4 南天山-马鬃山对接带 |
(1)吉根蛇绿混杂岩带 |
(2)巴雷公-别迭里蛇绿混杂岩带 |
(3)中天山南缘蛇绿混杂岩带 |
(4)榆树沟-铜花山蛇绿混杂岩 |
2.5 塔里木-敦煌-北山南部区 |
2.6 阿尔金-祁连-北秦岭缝合带 |
2.6.1 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 |
2.6.2 阿帕-茫崖蛇绿混杂岩带 |
2.6.3 北祁连缝合带 |
(1)九个泉-老虎沟蛇绿混杂岩带 |
(2)香毛山-大岔大坂蛇绿混杂岩带 |
2.6.4 达道尔基-拉脊山蛇绿混杂岩带 |
2.6.5 北秦岭蛇绿混杂岩带 |
2.7 柴达木及相邻区 |
2.8 西昆仑-木孜塔格-阿尼玛卿-勉略缝合带 |
2.9 北羌塘区 |
3 蛇绿岩与构造演化讨论 |
3.1 地壳早期演化阶段 |
3.2 超大陆裂解阶段 |
3.3 洋陆格局的形成与洋陆转化阶段 |
3.3.1 古亚洲构造域 |
3.3.2 特提斯构造域 |
4 结论 |
(5)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相关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2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相关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Science》杂志概述 |
2.1 《Science》杂志的诞生与发展 |
2.2 《Science》杂志封面概述 |
2.2.1 《Science》杂志封面的商业性 |
2.2.2 《Science》杂志封面的科学性 |
2.2.2.1 科学创意的真实性 |
2.2.2.2 学术研究的理解性 |
2.2.3 《Science》杂志封面的艺术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cience》杂志封面视觉特性分析 |
3.1 《Science》杂志封面构图编排 |
3.1.1 字体排版的规整性 |
3.1.2 图像构成的丰富性 |
3.1.3 画面布局的平衡感 |
3.1.4 图文编排的层次感 |
3.2 《Science》杂志封面文字运用 |
3.2.1 紧随时代的字体风格 |
3.2.2 主次分明的文字信息 |
3.3 《Science》杂志封面图像应用 |
3.3.1 以摄影照片展现精确性 |
3.3.2 以计算机增加技术性 |
3.3.3 以绘画等其他材料提升高雅性 |
3.4 《Science》杂志封面色彩选用 |
3.4.1 色彩象征意义的多元性 |
3.4.2 色彩对比的协调性 |
3.5 《Science》封面的不足与建议 |
3.5.1 提升图文编排的多样性 |
3.5.2 构建图像的民族特色 |
3.5.3 增加图形的创意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cience》与同类型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的对比分析 |
4.1 《Nature》和《Cell》杂志概述 |
4.2 《Science》、《Nature》和《Cell》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的共性与差异 |
4.2.1 封面构图的共性和差异 |
4.2.2 封面文字的共性与差异 |
4.2.3 封面图像的共性与差异 |
4.2.4 封面色彩的共性与差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cience》杂志封面的文化特性研究 |
5.1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中的科学原理多种表现的对比分析 |
5.1.1 生命的本源——DNA |
5.1.2 功能分子与信息分子——RNA |
5.1.3 认知和行为的中枢——大脑 |
5.1.4 高强度超导材料——石墨烯 |
5.1.5 生存的源泉——农作物 |
5.2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共通与融合 |
5.2.1 科学可视化趋势 |
5.2.2 科学传播的符号化倾向 |
5.2.3 科学与艺术的联谊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人实践的应用探索——《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创新设计 |
6.1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 |
6.2 个人实践中的应用探索 |
6.2.1 《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选题——“孤独症” |
6.2.2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 |
6.2.3 《科学通报》封面风格拟定 |
6.2.4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实践 |
6.2.4.1 “孤独症”系列封面视觉元素提取 |
6.2.4.2 “孤独症”系列封面文字信息 |
6.2.4.3 “孤独症”系列封面视觉设计 |
6.3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创作的心得体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国内科学杂志封面设计的启发与展望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艺术硕士研究生期间部分作品 |
致谢 |
(6)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分析法 |
1.3.2.2 历史分析法 |
1.3.2.3 个案分析法 |
1.3.3 创新点 |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
6.2.2 争论的性质 |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办一流中文学术期刊,促创新与科普两翼齐飞——以《科学通报》发展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持良好的历史文化传承, 促进中国科学的发展 |
2 坚持编委会办刊方针, 抓好优质稿源和内容 |
3 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彰显综合性期刊特色 |
4 以服务读者需求为导向, 多元化栏目建设显现成效 |
5 加强科学传播, 努力践行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 |
6 展望 |
(8)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1.2.1 中西科学期刊发展研究综述 |
1.2.2 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总体研究框架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创新 |
1.5.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2章 科学期刊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
2.1 科学期刊产生的社会背景 |
2.1.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物质条件 |
2.1.2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智力支持 |
2.2 科学期刊的渊源及发展 |
2.2.1 法国学术期刊《学者杂志》 |
2.2.2 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
2.3 西方科学期刊的发展壮大 |
2.4 科学对科学期刊的影响 |
2.4.1 科学发展决定了科学期刊的诞生 |
2.4.2 科学发展决定了科学期刊的发展 |
2.5 科学期刊推动科学事业发展 |
2.5.1 成为科学群体的交流工具 |
2.5.2 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渠道 |
2.5.3 成为科学知识转化的桥梁 |
2.5.4 成为科学知识保存的场所 |
2.6 科学期刊促进了科学体制化 |
2.6.1 发现和培养科学研究人才 |
2.6.2 消除科学优先发现权之争 |
2.6.3 促进同行评议制度的形成 |
2.6.4 促进期刊评价制度的形成 |
第3章 中国科学期刊发展概览 |
3.1 中国科学期刊的源流 |
3.1.1 中国古代报纸和丛书 |
3.1.2 传教士引入科学期刊 |
3.2 中国科学期刊的发展 |
3.2.1 辛亥革命前夕初步萌芽(1898~1910) |
3.2.2 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发展( 1911~1915) |
3.2.3 “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发展(1919~1936) |
3.2.4 抗战期间的艰难发展(1937~1948) |
3.2.5 建国以后的曲折发展(1949~) |
3.3 西方科学期刊对中国科学期刊的影响 |
3.3.1 西方科学期刊成为中国科学期刊榜样 |
3.3.2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克隆西方科学期刊 |
3.3.3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逐渐走向自主创办 |
3.3.4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检索数据库的形成 |
3.4 中国科学期刊与中国科学体制化 |
3.4.1 形成了科学价值观念 |
3.4.2 形成了科学行为规范 |
3.4.3 完善了科学组织系统 |
第4章 中国科学期刊对西方的模仿及其问题 |
4.1 中国《科学》杂志和美国《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4.1.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1.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1.3 小结 |
4.2 中国《自然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比较研究 |
4.2.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2.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2.3 小结 |
4.3 《科学中国人》杂志和《科学美国人》杂志比较研究 |
4.3.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3.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3.3 期刊特色比较分析 |
4.3.4 小结 |
第5章 从简单模仿走向自主发展 |
5.1 《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和《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5.1.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1.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5.1.3 小结 |
5.2 《科技导报》杂志和《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5.2.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2.2 小结 |
5.3 《中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科学院院刊》比较研究 |
5.3.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3.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5.3.3 小结 |
第6章 中西科学期刊比较分析 |
6.1 通过比较而揭示出来的问题 |
6.1.1 缺乏具有原始创新的论文 |
6.1.2 处于期刊发展的初级阶段 |
6.2 对中国科学期刊问题的若干思考 |
6.2.1 是继续模仿还是坚持自主原创 |
6.2.2 科研体制是维持现状还是改革 |
6.2.3 西方科学体制是否能成功模仿 |
6.2.4 科学期刊是否专为职称学位服务 |
6.2.5 科学发展是否与国家发展相关 |
第7章 中国科学期刊未来发展的思考 |
7.1 坚持走期刊自主创新之路 |
7.2 坚持走期刊集团发展之路 |
7.3 鼓励社会资本来参与办刊 |
7.4 重新定位科学期刊之功能 |
7.5 提高编辑和作者的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基于JCR和InciteTM中国大陆期刊的学科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数据及来源 |
1.2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系数(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 |
1.3《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 |
2结果 |
2.1 中国大陆被JCR和Incite TM收载期刊宏观数据 |
2.2 中国大陆被收载期刊微观数据 |
2.2.1 一级学科期刊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系数平均值 |
2.2.2 期刊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系数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1.1 期刊分类体系 |
3.1.2 自引的影响 |
3.1.3 典型刊物分析 |
3.2 结论 |
3.3 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科影响力的策略 |
3.3.1 建立符合我国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期刊分类体系 |
3.3.2 建立排除自引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
3.3.3 进行特色组稿 |
(10)国内首篇全面批判“李森科物种理论”译文的回忆——罗鹏教授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 罗鹏是《译文》的第一译者 |
2 《译文》发表后多次被全文转载,并在科学界引起重要反响 |
2. 1 《译文》发表与青岛遗传学座谈会 |
2. 2 《译文》发表与鲍文奎的多倍体育种 |
2. 3 《译文》的发表与胡先骕的《植物分类学简编》 |
3 《译文》刊载后引起的不同争论 |
四、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KEXUE TONGBAO)(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通报》中的“唯心主义”科学批判研究(1950-1955年)[D]. 丁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2]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对苏联的访问[J].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04)
- [3]王元先生专访: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一个甲子的情缘[J]. 杨志华. 科学通报, 2020(31)
- [4]中国西北地区蛇绿岩时空分布与构造演化[J]. 李智佩,吴亮,颜玲丽. 地质通报, 2020(06)
- [5]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D]. 陈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办一流中文学术期刊,促创新与科普两翼齐飞——以《科学通报》发展实践为例[J]. 安瑞,严谨,张莉. 科技与出版, 2018(09)
- [8]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D]. 张勇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9]基于JCR和InciteTM中国大陆期刊的学科影响力研究[J]. 顾东蕾,张静,刘旭明. 情报杂志, 2016(08)
- [10]国内首篇全面批判“李森科物种理论”译文的回忆——罗鹏教授访谈录[J]. 冯永康,张钫.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