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effect of life events,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rategies on depressive of undergraduates(论文文献综述)
黄乾坤[1](2021)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抑郁症严重程度、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招募129例就诊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另招募129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人口学资料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大五人格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所有数据使用SPSS23.0版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影响。结果:(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在大五人格量表中,患者组神经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中,患者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患者组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忍耐、逃避、幻想否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基线期,患者的神经质(β=0.48,P<0.01)、外倾性(β=-0.31,P<0.01)、严谨性(β=0.67,P<0.01)、积极认知(β=-0.19,P=0.04)对HAMA评分影响显着;神经质(β=0.50,P<0.01)、外倾性(β=-0.18,P=0.015)、积极认知(β=-0.13,P=0.041)、家庭支持(β=-0.13,P<0.01)对HAMD-17评分影响显着。(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2周末时,患者的外倾性(β=0.27,P<0.01)、目标专注(β=0.21,P=0.048)、情绪控制(β=0.54,P<0.01)、积极认知(β=0.17,P=0.03)、逃避(β=0.16,P=0.02)对HAMA的减分率影响显着;患者的神经质(β=-0.61,P<0.01)、宜人性(β=0.14,P=0.036)、积极认知(β=0.26,P<0.01)、问题解决(β=0.20,P=0.029)对HAMD-17的减分率影响显着。在治疗4周末时,患者的外倾性(β=0.37,P<0.01)、开放性(β=0.13,P=0.023)、目标专注(β=0.19,P=0.036)、情绪控制(β=0.47,P<0.01)、积极认知(β=0.17,P=0.019)对HAMA减分率影响显着;患者的神经质(β=-0.53,P<0.01)、宜人性(β=0.22,P<0.01)、积极认知(β=0.36,P<0.01)、家庭支持(β=0.13,P=0.019)、问题解决(β=0.32,P<0.01)、发泄情绪(β=-0.15,P=0.021)对HAMD-17减分率影响显着。结论:(1)高神经质,低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低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高忍耐、逃避、幻想否认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2)神经质、外倾性、严谨性、积极认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症状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神经质、外倾性、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3)外倾性、开放性、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逃避应对方式短期内对焦虑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神经质、宜人性、积极认知、家庭支持、问题解决、发泄情绪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
刘娜[2](2021)在《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起点等待我们去开启,大学生当磨砺心性,成长为国家的顶梁柱。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复杂严峻局势下应运而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方针策略,竭力在高校搭建完善的体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成长冲突,培养学生卓越的素养能力,呼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和社会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时代背景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基础,对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活应激源、幸福发展和抑郁问题等文献进行研究,阐述国内外学术界所获取的研究成果,探讨生活应激诱发理论下三类高校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幸福抑郁的中介调节效应。本文以“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随机抽查1733人,本文采取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PSS21预测分析软件线性统计、AMOS18.0结构方程模型软件结构建模来处理频数分析、均值比较、多元回归和结构建模等,最后提出学生与学校层次的建议对策,进而推动当代大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研究在大学生生活应激情境下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介于幸福与抑郁之间的中介干预效应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三大内涵,顺应我国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其特有的双向调节效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调节应激压力,追求幸福生活,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幸福PERMA展示了幸福的优势内驱力,大学生认识幸福,并追求幸福,在核心素养内在激发下,防御、干预应激和抑郁的负性效应,克服心理危机,从而达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中的劳动幸福观;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指数,在核心素养变量与内在幸福因子干预效应下,战胜外界的压迫,具备积极的自我力量,回归正常生活;生活应激源涵盖了大学生在现代社会面对日益激增的挫折挑战,使得部分素质能力薄弱匮乏的大学生深陷其中,心理危机频发,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水平,阻挡正常的社会适应发展。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提出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工作策略: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傅文[3](2021)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起效时间及其对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多时点心理评估,探索“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的起效时间。2.以注意网络测试(ANT)和精神运动警觉任务(PVT)、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dCA)技术分别从行为学和效应学方面评估针刺对轻度抑郁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试验一:青年首发轻度抑郁人群认知神经功能的特点招募18~35岁的青年首发轻度抑郁受试者,并匹配健康青年组。通过两个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即ANT和PVT采集注意网络中的警觉效率、指向效率、执行控制效率和警觉反应时间;采集事件相关电位MMN、N1、P2、P3的潜伏时及P3振幅;通过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采集极低频(0.02-0.07Hz)、低频(0.07-0.20Hz)两个频段下的参数:增益(Gain)、相位差(Phase)、相关函数(Coherence)。探究青年首发轻度抑郁者的认知神经功能改变的特征。2.试验二:针刺治疗首发轻度抑郁起效时间的研究招募18~44岁的首发轻度抑郁受试者,设置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计算机简单随机方法分为“疏肝调神”针法组(下称为“疏肝调神组”)和非经非穴组。实施单盲,仅盲受试者;在量表评估、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等疗效评价时采用盲法评价。(1)干预分组“疏肝调神”针法组(“疏肝调神组”)取穴:百会、印堂、合谷、太冲。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25×25mm毫针进针后予均匀捻转手法,得气即止。留针30分钟,配合导气法,嘱患者行鼻深呼吸。每10min行针 1min。非经非穴组取穴与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25×25mm毫针刺入对应非经非穴点1-2mm至针可直立即可,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不做手法;疗程同疏肝调神组。(2)观察周期:每日1次,共治疗2周。完成80%即为有效病例。2周后进入抑郁相关病症专科门诊随诊。(3)评价指标主要结局指标:治疗第3天早期起效率(early improvement rate):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总分的减分率较基线减少25%及以上的病例数所占百分率。次要结局指标:①第3天、第1周末、第10天、第2周末应答率(Response rate:以HAMD-17总分的减分率较基线减少25%及以上的病例数所占百分率)②HAMD-17③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13)④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⑤90项症状清单(SCL-90)⑥安全性结局:干预期间不良事件/不良反应。(4)评价时点:两组均在基线、治疗第3天、治疗1周、治疗第10天、治疗第2周评估HAMD-17;治疗期间每 日自评 BDI-13;在治疗前、治疗 2 周后评估 PSSS、SCL-90。3.试验三:针刺对首发轻度抑郁受试者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试验分组及受试者来源同试验二,在基线、治疗2周后两个时点采集事件相关电位、ANT、PVT、dCA数据。评估2周针刺治疗对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4.数据统计本研究心理评测量表类数据采用末次观察值结转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LOCF)填补缺失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Intent-to-Treat Population,ITT)。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条件时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不符合条件时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多时间点重复测量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组间构成比采用2XC表或3XC表卡方检验。正态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非正态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对于客观指标数据,为了更好地量化实际的变化,缺失值未被输入,所有的显着性检验均采用缺失值的两两缺失进行。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差异显着性水平为α=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一:共纳入青年首发轻度抑郁受试者45人(女性34人,男性11人),平均年龄(25.71±5.20)。健康青年组43人(女性33人,男性10人),平均年龄(25.25±0.95)。两组之间有可比性(P>0.05)。健康青年组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采集完整,共43人;事件相关电位因检查排队时长与之时间冲突,而脱失5人,共38人。完成ANT、PVT测试者32人。(1)青年轻度抑郁者与健康青年相比,注意网络测试中的警觉效应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6),青年轻度抑郁受试者警觉高于健康青年者;两组在MMN潜伏时、N1潜伏时、P2潜伏时与P3潜伏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P3波幅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9),青年轻度抑郁受试者P3波幅值要低于健康青年;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低频状态(LF)的左脑、右脑相位值(Phase)比健康青年低(P<0.05),(2)极低频(VLF)、低频状态(LF)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相位(Phase)与HAMD-17 呈负相关,极低频(r=-0.261,P<0.05),低频(r=-0.255,P<0.05)。试验二:(1)基线结果共纳入患者54例,其中疏肝调神组28例,非经非穴组26例。完成80%治疗者46例,脱落8例。其中疏肝调神组脱落2例;非经非穴组脱落6例。对两组受试者基线期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一般资料进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HAMD-17、BDI-13量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认为两组治疗前具有可比性。(2)第三天早期起效率在治疗第三天早期起效率疏肝调神组96.42%,非经非穴组61.53%,疏肝调神组优于非经非穴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第3天、第1周末、第10天、第2周末各时点应答率在第3天疏肝调神组应答率42.9%,非经非穴组30.8%,在第1周末疏肝调神组应答率82.14%,非经非穴组69.23%,在第10天疏肝调神组应答率85.7%,非经非穴组73.1%。第2周末疏肝调神组应答率89.28%,非经非穴组69.23%。各个时点疏肝调神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HAMD-17①疏肝调神组与非经非穴组间各时点HAMD-17总评分无明显差异,均在治疗期第三天开始与基线比较有差异。②各因子组间比较焦虑躯体化症状因子:两组间基线以后各时点评分疏肝调神组小于非经非穴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睡眠障碍因子:随着治疗疗程的进展测量值逐渐降低,第3天、第10天、第14天的评分疏肝调神组较非经非穴组低,但未显示统计学的差异(P>0.05);阻滞因子:各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障碍因子:在治疗期第14天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2)。③各因子重复测量整体分析:焦虑躯体化因子:与基线相比,第10天、第14天焦虑躯体化症状的评分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针刺治疗从第10天开始对焦虑躯体化因子的改善较为明显,差值为 3.143(95%CI:1.276-5.010);睡眠障碍因子:基线相比,睡眠因子第3天开始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值为1.357(95%CI:0.581-2.133)并持续到 14 天。阻滞因子:与基线相比,在治疗期第7天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值为1.286(95%CI:0.052-2.519),且与基线相对在第10天、第14天差异持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障碍因子:与基线相比治疗至第7天的变化显示出了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差值为1.429(95%CI:0.145-2.712)。且随着治疗的进展第10天、第14天与基线相比持续改善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BDI-13①组间比较:在基线时期以及治疗后七天内的各个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重复测量的整体分析结果:提示与基线相比在治疗至5天时的开始出现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3,差值为5.071(95%CI:2.141-8.002),随着治疗的进展在第6、7天持续改善且与基线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疏肝调神组的PSSS中的家庭支持、家庭外支持、支持总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非穴组三者评分虽治疗后稍高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7)90项症状清单(SCL-90)疏肝调神组的各因子在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评分均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经非穴组在精神病性、其他、阳性项目均分、阳性因子数评分较治疗前评分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因子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三:(1)疏肝调神组ANT中警觉、执行控制与治疗前相比数值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经非穴组ANT中的执行控制与治疗前相比数值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PVT反应时(RT)两组组间及组内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事件相关电位MMN、N1、P2、P3的潜伏时及P3振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低频下的左脑(Red)、右脑(Green)的相位(LPhase)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青年首发轻度抑郁者存在认知功能及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表现为高警觉,P3波幅下降,相位值下降。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2)“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可在第3天达到早期起效,且以睡眠障碍最早改善为特点,并在1周内出现较高应答。治疗2周后PSSS、SCL-90评分,及认知功能的高警觉、执行控制效率得到改善,事件相关电位和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未产生明显变化。
李楠[4](2021)在《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错失恐惧、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对大学生的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反刍思维和错失恐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考察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在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对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的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错失恐惧量表进行施测。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使用频率更高。2.大学生上行社会比较在家庭所在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大学生上行社会比较倾向显着高于乡镇大学生,独生子女的上行社会比较倾向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3.大学生反刍思维总分在人口上变量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反省深思维度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的反省深思水平显着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反省深思水平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4.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在性别、家庭所在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有显着性差异,男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女生,城市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乡镇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其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反刍思维和错失恐惧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6.上行社会比较在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之间起中介作用。7.反刍思维在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之间起中介作用。8.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在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骆语辰[5](2020)在《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等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高水平人才。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提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德心共育教育理念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吸取前人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育德获得品质和育心获得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积极效应,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采取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工具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软件AMOS18.0工具对本文所需的调研数据做统计分析,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心理危机组和对照组”等多变量关系,做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和路径分析。通过分析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Z077)中抽取2017、2018年部分高校所发生的严重心理危机致死学生资料做“心理解剖”分析,探索育德因素与育心因素在心理危机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高校大学生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长效应和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成长效应,以及在生活应激诱发心理危机过程中的交互预防干预心理危机的中介效应,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核心机制是其外部环境诱因和内在个体成因的交互作用。本文实证和个案所呈现的大学生所经受的压力和创伤等诱发因素,激活了其内在的思想信念空位等育德预警因素与性格优势缺失等育心预警因素,从而使其产生了心理危机倾向甚至心理危机结果。(2)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核心素养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大学生拥有并实践人文情怀、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德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德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3)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性格优势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大学生习得并开发爱与被爱、责任心、自控力等性格优势,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心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心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4)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因根据在于是其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交互干预机制。经实证预测和个案证实,育德因素和育心因素相结合,如育德品质人文情怀与育心品质感恩之心的高度融合、育德品质珍爱生命与育心品质爱与被爱能力的息息相通、育德品质社会责任与育心品质责任心的共同担当、育德品质国家认同与育心品质理想信念的报国之行等,都是预防、控制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相结合的加工机制。(5)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的缺失是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拥有是防控心理危机的保护因子。因此,在大学生育德中培养此核心素养、在育心工作中培养此性格优势,可以有效地预控抑郁发作对心理危机的诱发。(6)大学生的性别、校别、年级等分类变量在育德品质核心素养与育心品质性格优势的交互作用共同预测和干预其心理危机中具有一定的调解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也提出育德与育心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建议。目前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核心素养与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里的详细指标仍需要进行深入性探讨,对具体工作的研究要做进一步探索研究,对丰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有重要意义。
李雪鹏[6](2020)在《大学生早期应激与成年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早期应激是一个备受世界关注的公众健康与社会问题,全球每年大约有60.8%的儿童与青少年经历或目睹过创伤性事件,有大量研究发现它是心理发展中多种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来系统地探讨早期应激对个体成年后的身心健康所带来的持续性影响。首先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心理咨询深度会谈进行质性研究。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来对早期应激的跨时间稳定性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保护性因素进行量化研究。预研究通过35例心理咨询深度会谈,一是总结发现了早期应激暴露组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痛苦感更强,累计心理咨询时长更长,能够对个体产生跨时间稳定性影响;二是分析发现早期应激暴露组多存在对自己的稳定负性评价,且这种认知具有自动化激活特性,推测早期应激可能通过负性认知的积累形成稳定的负性人格特质,从而对个体产生影响;三是在对个案的干预和支持中发现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是咨询干预中起作用的重要因素。研究一探讨早期应激、成年创伤与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焦虑和抑郁症状水平的相对作用。创伤事件往往因其突发性或极端性而诱发一系列创伤症状,日常社会生活中负性压力事件的累积可能会使个体产生超负荷的压力体验,因此,应当在考察早期应激对个体当前焦虑和抑郁症状水平的研究中,区分出成年创伤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以632名被试为样本,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同时为控制焦虑和抑郁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大程度减少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了平行分析。结果发现单独考察对抑郁的影响时只有成年创伤的解释率显着。控制了抑郁水平后,成年创伤以及早期应激中的虐待忽视和其他因子对焦虑的解释率均显着。负性生活事件对焦虑和抑郁的解释率均不显着。研究二检验童年创伤是否可以通过个体负性本质化和抑郁易感性人格的链式中介作用显着预测个体当前的焦虑抑郁症状水平,以616名被试为样本,进行中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三条路径中,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中介效应显着。童年创伤可以通过个体负性本质化显着预测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童年创伤也可以通过抑郁易感性人格显着预测焦虑抑郁症状水平,且童年创伤可以通过个体负性本质化和抑郁易感性人格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当前的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研究三检验童年创伤对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是否显着,研究对象同研究二。进行的调节效应分析中发现了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显着。从社会支持的影响来看,高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焦虑抑郁水平较低,低儿童期创伤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越低,当前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分越高,伴随着儿童期创伤的增高,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有减小的趋势。从情绪调节的影响来看,高情绪调节能力的大学生焦虑抑郁水平较低,情绪调节能力越高,个体当前的焦虑抑郁症状水平随着儿童期创伤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会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早期应激对个体成年后心理健康水平的跨时间稳定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个体负性本质化与抑郁易感性人格的链式中介作用介导的,并且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能够调节早期应激到当前焦虑抑郁症状水平间的关系。
梁思雨[7](2020)在《社会逆境感知对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影响 ——反事实思维与心理韧性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80万人自杀身亡,数据显示,每1个人自杀成功,就有20多个人自杀未遂。同时自杀还是15-29岁年龄组中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大学生作为其中的风险人群,得到了世界各地心理学家的关注。在对大学生自杀倾向研究时,大多强调单一负性事件对自杀倾向的影响,很少关注个体社会逆境感知起到的作用。而反事实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研究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加入反事实思维和心理韧性,试图探讨大学生社会逆境感知与自杀倾向的关系,以及反事实思维与心理韧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研究共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所大学的750名本科生为被试,采用《社会逆境感知问卷》、《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负性事件反事实思维量表》、《心理韧性问卷》进行测试。研究表明:1.大学生社会逆境感知的过度控制维度具有显着的民族差异。大学生自杀准备维度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其二个维度:坚韧和自强都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2.以年级和生源地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自杀认知维度、绝望感维度、坚韧维度的年级主效应均显着。大学生自强水平维度、乐观水平维度生源地的主效应显着。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生源地和年级的主效应差异均显着。3.相关分析显示,社会逆境感知、大学生自杀倾向、反事实思维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社会逆境感知和心理韧性呈负的弱相关,心理韧性和反事实思维相关不显着;心理韧性和大学生自杀倾向具有显着的负相关。4.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社会逆境感知对大学生自杀倾向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反事实思维在他们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显着的调节了社会逆境感知对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影响。
刘梦楠[8](2019)在《开放性人格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抑郁一直备受公众和研究者关注。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容易产生抑郁症等心理障碍。抑郁会为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不少损失和伤害。我国约30%到50%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等的抑郁。然而,目前抑郁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抑郁预防和干预的方法也仍需更多研究。研究者认为开放性人格和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并发现其与抑郁也存在一定关系。此外,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影响一直不乏研究,近年来随着认知对情绪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者认为应考察认知应对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如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人格又被认为对应对方式有一定影响,开放性人格被认为是大五人格中和认知最相关的人格维度,可能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息息相关,并通过其对抑郁有一定影响。但关于开放性人格本土化研究较少,我国关于其子维度与抑郁关系的深入研究更是几乎没有。本文采取量化研究和质性访谈两个方法,探讨了开放性人格及其各子维度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关系,以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开放性人格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戴晓阳等人于2005年修订的中文版大五人格量表(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R)中的开放性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研究样本由上海市的607名大学生组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在开放性人格、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抑郁得分上有显着差异;(2)开放性人格整体和抑郁不存在相关;(3)开放性不同子维度通过不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介作用而对抑郁存在相反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本土化开放性人格的研究内容,从子维度水平揭示了开放性人格、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的影响作用,为从不同的视角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贾凯林[9](2019)在《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文中指出抑郁易感人格是指在与外界压力的相互作用下,个体更易于出现抑郁情绪,或使个体更易于催患抑郁症的稳定的人格特征,它在初中生心理健康领域是一个新兴的并且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对于抑郁易感人格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了解和分析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对初中生心理成长与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持。本研究采用中国人抑郁易感性人格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初中生应对方式量表,共对8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和SPSS process宏程序(3.2版本)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在性别、年级、学习成绩、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2)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年级、学习成绩、家庭所在地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3)在初中生应对方式差异方面,初中生应对方式在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4)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两两相关显着。初中生的抑郁易感人格与应对方式能力呈显着正相关,抑郁易感人格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着得负相关,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显着正相关。(5)抑郁易感人格能显着负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抑郁易感人格对应对方式的直接预测作用显着。(6)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易感人格与应对方式之间具有中介效应,领悟社会支持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34.07%。
赵鹏[10](2019)在《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我们的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关注其人生成长最关键的时期,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如何培养其成为优秀的人才是社会特别关注的焦点。为探讨青少年所遭受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和应激强度状况,以及这些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创造一个能使其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因此,本研究对影响青少年情绪状态,尤其是导致抑郁的负性生活事件和未来时间自我进行探讨,研究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对抑郁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刘臣贤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Radloff的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未来时间自我形容词问卷为工具,对郑州市一所高中的550名同学进行了测量,以探究负性生活事件、抑郁、未来时间自我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中介分析,结果发现:(1)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抑郁在性别、年级、户籍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都不显着。(2)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与消极未来时间自我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与积极未来时间自我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积极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之间也存在着显着负相关,消极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之间存在着显着正相关。(3)负性生活事件对积极未来时间自我和抑郁具有显着预测作用,积极未来时间自我对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积极未来时间自我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负性生活事件对消极未来时间自我和抑郁具有预测作用,消极未来时间自我对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未来时间自我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高中生的负性生活事件、抑郁、未来时间自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未来时间自我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The effect of life events,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rategies on depressive of undergraduat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effect of life events,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rategies on depressive of undergraduates(论文提纲范文)
(1)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
附件二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附件三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 |
附件四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
附件五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
附件六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发展PERMA幸福理论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干预抑郁发作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5 核心素养、幸福、抑郁的关系研究现状 |
1.4 研究述评和研究展开 |
1.4.1 研究述评 |
1.4.2 研究展开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 积极心理学PERMA幸福发展相关理论 |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抑郁干预的理论 |
2.3.1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
2.3.2 自我调节与积极干预 |
2.3.3 预防抑郁发作的理论 |
2.4 中国大学生三类六维发展核心素养概念 |
2.4.1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
2.4.2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 |
2.4.3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 |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与调研工具 |
3.2.1 研究方法 |
3.2.2 调研工具 |
3.3 理论假设与实证验证 |
3.3.1 理论假设 |
3.3.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资料与信度效度检验 |
4.1.1 问卷信度与答卷效度检验分析 |
4.1.2 人口学和社会学资料频数分析 |
4.2 生活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均值比较分析 |
4.2.1 男女生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 |
4.2.2 三类学校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 核心素养、幸福与抑郁均值比较分析 |
4.3.1 男女生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 |
4.3.2 三类学校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3 男女生幸福发展指标均值比较 |
4.3.4 三类学校学生幸福发展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5 男女生抑郁发作指标均值比较 |
4.3.6 三类学校学生抑郁发作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4 大学生核心素养、应激、抑郁、幸福因素相关分析 |
4.4.1 大学生应激源及其反应8 项相关分析 |
4.4.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 维度相关分析 |
4.4.3 大学生积极幸福发展5 要素相关分析 |
4.4.4 大学生消极抑郁发作9 症状相关分析 |
4.4.5 核心素养、应激、抑郁与幸福的分析 |
4.5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的回归预测 |
4.5.1 总样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
4.5.2 男女生生活应激分别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
4.5.3 总样大学生9/18 项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
4.5.4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
4.5.5 总样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增加幸福的回归预测 |
4.5.6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增加幸福回归预测 |
4.6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预防抑郁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
4.7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增加幸福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
4.8 大学生“S生活应激—O核心素养—R增幸福与防抑郁”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大学生应激诱发抑郁发作、核心素养激励幸福发展的工作原理 |
5.1.1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具有群组差异特点 |
5.1.2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受其性别分组调节 |
5.1.3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亦受学校分类调节 |
5.2 大学生生活应激本质是其生活应激源诱发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 |
5.3 大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增进幸福与预防抑郁的双重调节作用 |
5.3.1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提升其幸福发展五要素 |
5.3.2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舒缓其抑郁发作九指标 |
5.4 大学生核心素养激励所获得的幸福反过来对抑郁具有疗愈作用 |
5.5 建议: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策略 |
5.5.1 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 |
5.5.2 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 |
5.5.3 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生生活应激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起效时间及其对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抑郁症研究概况 |
1.1.1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1.1.2 不同抑郁程度的临床特征 |
1.1.3 发病机制 |
1.1.4 治疗难题 |
1.2 中医对郁病研究概况 |
1.2.1 郁病的源流 |
1.2.2 郁病的病因病机 |
1.2.3 中医领域快速抗抑郁的研究 |
1.2.4 针刺抗抑郁的机制研究 |
1.2.5 本团队相关研究 |
1.3 抑郁症神经认知学领域研究 |
1.3.1 认知症状的中医认识 |
1.3.2 认知症状的治疗现状与新倡导 |
1.3.3 认知症状的评估 |
1.3.4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与认知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试验一: 青年首发轻度抑郁人群认知神经功能的特点 |
2.1.1 受试对象 |
2.1.2 入组时评估指标 |
2.1.3 样本采集 |
2.1.4 结果 |
2.1.5 小结 |
2.2 试验二: 针刺治疗首发轻度抑郁起效时间的临床研究 |
2.2.1 病例选择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结果 |
2.2.4 小结 |
2.3 试验三: 针刺对首发轻度抑郁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 |
2.3.1 病例选择 |
2.3.2 研究方法 |
2.3.3 结果 |
2.3.4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 |
3.1 试验设计依据 |
3.1.1 选题依据 |
3.1.2 选穴依据 |
3.1.3 疗程选择依据 |
3.1.4 评估指标选择依据 |
3.2 本研究受试者构成 |
3.3 疗效讨论 |
3.3.1 快速起效的特点 |
3.3.2 总体疗效的讨论 |
3.3.3 主观报告结局的讨论 |
3.3.4 对认知神经功能影响的讨论 |
3.4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与启发 |
3.5 依从性分析 |
3.6 安全性分析 |
3.7 本研究创新点 |
3.8 不足和展望 |
3.8.1 不足点 |
3.8.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错失恐惧、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假设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
(一)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概念 |
(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测量 |
(三)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相关研究 |
二、上行社会比较 |
(一)上行社会比较的概念 |
(二)上行社会比较的测量 |
(三)上行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
三、反刍思维 |
(一)反刍思维的概念 |
(二)反刍思维的相关理论 |
(三)反刍思维的测量 |
(四)反刍思维的相关研究 |
四、错失恐惧 |
(一)错失恐惧的概念 |
(二)错失恐惧的测量 |
(三)错失恐惧的相关研究 |
五、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反刍思维和错失恐惧的关系研究 |
(一)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的关系 |
(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与错失恐惧的关系 |
(三)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反刍思维与错失恐惧的关系 |
(四)上行社会比较与反刍思维的关系 |
六、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测量工具 |
(一)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 |
(二)上行社会比较量表 |
(三)反刍思维量表 |
(四)错失恐惧量表 |
三、数据处理方法 |
四、研究工具的测量学鉴定 |
(一)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 |
(二)上行社会比较量表 |
(三)反刍思维量表 |
(四)错失恐惧量表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一)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总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
(二)上行社会比较的总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
(三)反刍思维的总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
(四)错失恐惧的总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
二、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四、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反刍思维和错失恐惧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一)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错失恐惧的总效应检验 |
(二)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间的中介作用 |
(三)反刍思维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间的中介作用 |
(四)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在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
第四章 讨论 |
一、各人口学变量在主变量上的特点 |
(一)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人口学特点 |
(二)上行社会比较的人口学特点 |
(三)反刍思维的人口学特点 |
(四)错失恐惧的人口学特点 |
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反刍思维和错失恐惧的关系讨论 |
三、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错失恐惧的直接作用讨论 |
四、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五、反刍思维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六、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错失恐惧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讨论 |
第五章 教育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育德防范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2 育心防控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3 应激诱发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4 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理论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 |
2.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 |
2.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
2.1.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
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2.2.1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 |
2.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
2.2.3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
2.3 性格优势 |
2.3.1 性格优势的概念 |
2.3.2 性格优势的分类体系 |
2.3.3 性格优势测量工具 |
2.4 其他相关理论 |
2.4.1 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 |
2.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 |
3.1 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随机抽样 |
3.2 研究工具 |
3.2.1 调查工具 |
3.2.2 分析工具 |
3.3 假设检验 |
3.3.1 理论假设 |
3.3.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实证量化分析 |
4.1 实证调查:人口学和社会学基本资料分析 |
4.1.1 学校分布:抽样27 所高校34518 名学生 |
4.1.2 性别分布:抽样学生中男生44.4%和女生55.6% |
4.1.3 年龄分布:抽样学生中年龄16-27 岁均龄19.65 岁 |
4.1.4 学校分布:抽样学校中包括三类省属高校 |
4.2 目标样本:重度抑郁与自杀倾向抽样资料分析 |
4.2.1 重度抑郁:总样中偏重抑郁445 人和严重抑郁96 人 |
4.2.2 自杀倾向: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
4.2.3 交互筛查: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
4.2.4 研究组自杀危机259 人,对照组无自杀危机263 人 |
4.3 育德因素: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3.1 抽样比对: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3.2 性别比对:男女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3.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缺失诱发抑郁并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 育心因素: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4.1 抽样比对:性格优势缺失诱发自杀倾向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2 性别比对:性格优势和心理资本缺失诱发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3 学校比对:各校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5 综合因素: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5.1 抽样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5.2 性别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5.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6 实证归纳: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预测心理危机归纳 |
4.6.1 育德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缺失项归纳分析 |
4.6.2 育心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 验证模型:学生育德和育心因素双向调节抑郁并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 |
4.7.1 总样控制模型:无育德育心介入的抑郁发作诱发心理危机预测模型 |
4.7.2 总样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3 省本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4 高职院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5 民办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8 线性建模验证: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方程 |
4.8.1 预测变量排序: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2 回归系数估计: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3 残差正态分布: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4 模型建构汇总: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第五章 个案质性分析 |
5.1 学生育德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
5.1.1 缺失“珍爱生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1.2 缺失“乐学善学”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1.3 缺失“欣赏美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 学生育心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
5.2.1 缺失“爱与被爱”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2 缺失“希望乐观”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3 缺失“自控判断”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3 育德与育心工作盲区导致心理危机案例 |
5.3.1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灰色地带” |
5.3.2 家庭环境因素诱发学生心理危机 |
5.3.3 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导致的心理危机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 |
6.1 外部诱因和内部成因交互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核心机制 |
6.2 大学生多项核心素养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 |
6.3 大学生多项性格优势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 |
6.4 大学生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缺失交互作用预警其心理危机的产生 |
6.5 性别、学校、年级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调节因素 |
6.6 建议:培育育德育心品质以预防干预其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工作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大学生早期应激与成年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2.1 早期应激 |
2.2 成年创伤 |
2.3 负性生活事件 |
2.4 早期应激、成年创伤与负性生活事件对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研究 |
2.5 抑郁易感人格 |
2.6 个体负性本质化 |
2.7 社会支持 |
2.8 情绪调节 |
2.9 研究假设 |
3.预研究:基于心理咨询深度会谈个案的质性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代表性案例的报告 |
3.5 讨论 |
4.研究一:早期应激、成年创伤与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当前焦虑和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5.研究二:童年创伤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模型检验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4 讨论 |
6.研究三:童年创伤对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3 研究结果 |
6.4 讨论 |
7.总讨论与结论 |
7.1 总讨论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7)社会逆境感知对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影响 ——反事实思维与心理韧性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1 社会逆境感知 |
1.1.1 社会逆境感知的概念 |
1.1.2 社会逆境感知的理论 |
1.1.3 社会逆境感知的相关研究 |
1.2 自杀倾向 |
1.2.1 自杀倾向的概念 |
1.2.2 自杀的理论 |
1.2.3 自杀的相关研究 |
1.3 反事实思维 |
1.3.1 反事实思维的概念 |
1.3.2 反事实思维的理论 |
1.3.3 反事实思维的相关研究 |
1.4 心理韧性 |
1.4.1 心理韧性的概念 |
1.4.2 心理韧性的理论 |
1.4.3 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
1.5 社会逆境感知、自杀倾向、反事实思维及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
1.6 以往研究的不足 |
1.7 问题的提出 |
1.8 研究目的及假设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统计方法 |
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研究结果 |
3.1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1.1 社会逆境感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1.2 自杀倾向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1.3 反事实思维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1.4 心理韧性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2 各主要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3.3 反事实思维的中介作用分析 |
3.4 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4.讨论 |
4.1 大学生社会逆境感知的人口学变量讨论 |
4.2 大学生自杀倾向的人口学变量讨论 |
4.3 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的人口学变量讨论 |
4.4 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人口学变量讨论 |
4.5 各变量相关的讨论 |
4.6 反事实思维的中介效应讨论 |
4.7 心理韧性的调节效应讨论 |
4.8 教育实践启示 |
4.9 不足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开放性人格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1.3.1 抑郁的定义 |
1.3.2 开放性人格的定义 |
1.3.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定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开放性人格、抑郁的相关研究 |
2.1.1 抑郁的相关研究 |
2.1.2 开放性人格的相关研究 |
2.2 开放性人格与抑郁以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
2.2.1 开放性人格与抑郁的关系 |
2.2.2 开放性人格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
2.2.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关系 |
2.3 研究假设 |
第三章 开放性人格与抑郁关系的量化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被试 |
3.1.2 研究工具 |
3.1.3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整体描述 |
3.2.2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抑郁的差异分析 |
3.2.3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抑郁的相关分析 |
3.2.4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开放性人格与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3.2.4.1 测量模型 |
3.2.4.2 假设检验 |
第四章 开放性人格与抑郁关系的质性研究 |
4.1 访谈对象 |
4.2 访谈提纲设计 |
4.3 研究步骤 |
4.3.1 预访谈 |
4.3.2 正式访谈 |
4.3.3 文本转录、编码及分析 |
4.4 访谈结果 |
4.4.1 幻想开放性与抑郁 |
4.4.2 审美开放性与抑郁 |
4.4.3 情感开放性与抑郁 |
4.4.4 行为开放性与抑郁 |
4.4.5 思辨开放性与抑郁 |
4.4.6 价值观开放性与抑郁 |
第五章 讨论 |
5.1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抑郁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整体特征 |
5.1.1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的整体特征 |
5.1.2 大学生抑郁的整体特征 |
5.1.3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整体特征 |
5.2 研究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2.1 性别差异 |
5.2.2 专业差异 |
5.3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抑郁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 |
5.3.1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与抑郁的关系 |
5.3.2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
5.3.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关系 |
5.3.4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开放性人格与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第六章 结论、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C 访谈反馈表 |
致谢 |
(9)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抑郁易感性人格 |
1.1.1 抑郁易感人格的概念 |
1.1.2 认知易感性 |
1.1.3 人格易感性 |
1.1.4 抑郁易感人格的测量 |
1.1.5 抑郁易感人格的相关研究 |
1.2 领悟社会支持 |
1.2.1 社会支持与领悟社会支持 |
1.2.2 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 |
1.2.3 领悟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
1.3 应对方式 |
1.3.1 应对和应对方式 |
1.3.2 应对方式的分类 |
1.3.3 初中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 |
1.3.4 应对方式的测量 |
1.4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研究综述 |
1.4.1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1.4.2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
1.4.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1.4.4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假设 |
2.4.1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情况 |
2.4.2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
2.4.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个人信息自编调查表 |
3.2.2 中国人抑郁易感性人格问卷 |
3.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
3.2.4 初中生应对方式量表 |
3.3 研究程序 |
3.3.1 施测方式 |
3.3.2 数据统计处理 |
第四章 结果 |
4.1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的现状及差异 |
4.1.1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的现状分析 |
4.1.2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4.1.3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
4.1.4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比较 |
4.1.5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
4.1.6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在不同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比较 |
4.1.7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在不同家庭情况上的差异比较 |
4.2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差异 |
4.2.1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
4.2.2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4.2.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
4.2.4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比较 |
4.2.5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
4.2.6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比较 |
4.2.7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经济情况上的差异比较 |
4.3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差异 |
4.3.1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
4.3.2 初中生应对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4.3.3 初中生应对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
4.3.4 初中生应对方式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比较 |
4.3.5 初中生应对方式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
4.3.6 初中生应对方式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比较 |
4.3.7 初中生应对方式在家庭经济情况差异上的比较 |
4.4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4.4.1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4.4.2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4.4.3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
4.5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
4.6 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 |
4.6.1 数据处理 |
4.6.2 相关分析 |
4.6.3 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易感人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
5.1.2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
5.1.3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
5.1.4 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
5.1.5 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 |
5.2 结论 |
5.3 总结 |
5.3.1 研究启示 |
5.3.2 研究贡献 |
5.3.3 研究局限 |
5.3.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负性生活事件 |
2.1.2 未来时间自我 |
2.1.3 抑郁 |
2.2 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关系 |
2.2.1 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 |
2.2.2 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关系 |
2.2.3 负性生活事件与未来时间自我之间的关系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3.1 问题提出 |
3.2 目的与假设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
3.3.1 各研究变量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3.2 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和抑郁的关系 |
3.3.3 负性生活事件通过未来时间自我对抑郁的影响机制 |
3.4 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研究程序 |
4.2.4 数据处理 |
5 结果分析 |
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 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和抑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负性生活事件 |
5.2.2 未来时间自我 |
5.2.3 抑郁 |
5.3 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和抑郁的差异分析 |
5.3.1 负性生活事件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
5.3.2 负性生活事件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5.3.3 未来时间自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3.4 未来时间自我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5.3.5 抑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3.6 抑郁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5.4 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
5.4.1 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
5.4.2 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
5.4.3 负性生活事件与未来时间自我的相关分析 |
5.5 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回归分析 |
5.5.1 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
5.5.2 积极未来时间自我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
5.5.3 消极未来时间自我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
5.5.4 负性生活事件对积极未来时间自我的回归分析 |
5.5.5 负性生活事件对消极未来时间自我的回归分析 |
5.6 未来时间自我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
5.6.1 积极未来时间自我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5.6.2 消极未来时间自我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6 讨论 |
6.1 负性生活事件的特点 |
6.1.1 负性生活事件的现状 |
6.1.2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负性生活事件上的差异比较 |
6.2 未来时间自我的特点 |
6.2.1 未来时间自我的现状 |
6.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未来时间自我上的差异比较 |
6.3 抑郁的特点 |
6.3.1 抑郁的现状 |
6.3.2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抑郁上的差异比较 |
6.4 未来时间自我、抑郁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分析 |
6.4.1 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分析 |
6.4.2 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关系分析 |
6.4.3 负性生活事件与未来时间自我的关系分析 |
6.4.4 未来时间自我、抑郁与负性生活事件的中介作用分析 |
7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实践启示 |
7.3 创新之处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The effect of life events,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rategies on depressive of undergraduates(论文参考文献)
- [1]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D]. 黄乾坤.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D]. 刘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起效时间及其对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D]. 傅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错失恐惧、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的关系研究[D]. 李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D]. 骆语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6]大学生早期应激与成年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研究[D]. 李雪鹏. 西南大学, 2020(01)
- [7]社会逆境感知对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影响 ——反事实思维与心理韧性的作用[D]. 梁思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开放性人格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D]. 刘梦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初中生抑郁易感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 贾凯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未来时间自我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 赵鹏. 河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