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防老剂的BR/NR并用胶疲劳破坏和断裂参数及寿命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国钦瑞[1](2021)在《NR/BR/TBIR硫化胶的老化行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TBIR作为一种新型合成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能及耐磨性能,生热低,滚动阻力低。TBIR独特的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结构,其应用于NR(天然橡胶)/BR(顺丁橡胶)体系可以增加NR与BR的相容性,同时TBIR的晶纤可以抑制炭黑聚集。与其他橡胶体系,如NR,SBR或NR/BR、SBR/BR并用可以增加炭黑分散性,抑制炭黑聚集。TBIR并用胶应用于汽车轮胎胎面胶、胎侧胶、气密层、带束层等部位后可获得较之前性能更为优异的橡胶材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橡胶制品。橡胶制品在加工、储存和使用中,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性能变坏直至丧失应用价值,更甚会威胁使用单位的经济及人员生命。研究橡胶老化的行为及性能可以分析橡胶老化的机理,并据此减缓橡胶老化,具有理论和应用意义。通过DSC、物理机械性能、生热性能、疲劳性能、炭黑分散性能研究了作为航空胎侧胶的NR/BR/TBIR混炼胶性能及不同老化时间下硫化胶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BIR在本体系中应用,使得混炼胶的格林强度(拉伸强度)和硬度均提高,并用10份TBIR后,并用胶体系可保持基础物理机械性能,改善填料分散性能,并用胶的疲劳性能及生热性能得到了大的提高。通过物理机械性能、DMA、SEM、TEM、交联密度分析了炭黑白炭黑填充的NR/BR/TBIR硫化胶经过不同老化时间后性能及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填充体系下,NR/BR及NR/BR/TBIR拉断伸长率、拉伸强度及耐疲劳强度均降低,压缩生热先降低后增大,磨耗量不断增大。交联密度不断增大,多硫键含量减小。TBIR可改善NR/BR相容性及填料分散。通过物理机械性能、DMA、TEM、FT-IR、交联密度分析了未填充的NR/BR/TBIR硫化胶经过不同老化时间后性能、分子结构及交联网络结构和相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未填充体系下,NR/BR及NR/BR/TBIR拉断伸长率及拉伸强度均降低,硬度增大,回弹先增大后减小,交联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多硫键含量减少,NR及BR相区变小,碳碳双键含量减小,含氧基团如羰基羟基含量变大。
庞松[2](2021)在《高性能胎面胶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机器学习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胎面胶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兼具平衡的“魔三角”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各性能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很难被同时提升,如何实现各性能间的理想平衡是设计者面临的首要问题。胎面胶材料的设计涉及基体、填充体系、防老体系、硫化体系和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若采用传统单变量分析方法,则需要设置大量的实验来实现设计的优化,耗时耗财,且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难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机器学习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手段,已被成功用于生物工程、食品科学、能源系统和材料科学等不同学科。与传统的实验驱动的材料开发方法相比,机器学习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方法允许同时对多个变量进行研究,并给出全局最优解,从而大大加速材料的设计过程。另一方面,从机器学习模型中也可以得到各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各变量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帮助设计者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本论文尝试将机器学习方法与实验手段相结合来加速高性能胎面胶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并对相对复杂的耐磨性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论文第一部分(第二章)研究了碳纳米管、炭黑、白炭黑三元填充体系中各填料用量对NR复合材料各性能的影响,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对胎面胶材料滚动阻力,抗湿滑性,拉伸强度和硬度的快速预测,并给出了“低滚阻方案”和“高抗湿滑方案”。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得到27个不同的NR复合材料作为样本点。通过“试错法”确定最合适的建模算法为多元线性回归(MLR)算法,此时所有目标性能的预测误差均小于5%;通过建立好的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各填料用量与目标性能间的关系,发现填料总用量是影响NR胎面胶抗湿滑性,滚动阻力与拉伸强度的最主要因素,白炭黑用量增大有利于平衡胶料的动态性能,碳管用量增大则可以显着提高胶料的硬度和拉伸强度。最后根据模型设计出了低滚阻配方“1.25份碳管,31份白炭黑,43份总填料”和高抗湿滑配方“1.2份碳管,31份白炭黑,48份总填料”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论文第二部分(第三章)对自变量进行了扩充,同时对基体,防老体系和填充体系进行研究,并在目标性能中加入“魔三角”中最复杂的耐磨性,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对NR复合材料耐磨性,滚动阻力,抗湿滑性和机械性能的快速预测和有效平衡。通过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并通过对比选择出对于各目标性能来说最合适的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NR种类与炭黑种类间交互作用对于Akron磨耗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最大,这反映了不同种类NR与炭黑间亲和性的差异,而对于抗湿滑性和滚动阻力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为NR种类与防老剂用量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影响交联密度)和炭黑种类。根据机器学习模型得到了一系列兼顾“魔三角”和拉伸强度的优化设计方案。取其中两个方案OD-1(合成NR,2份防4020,N330)和 OD-2(“烟片-1#,2.25 份防 4020,N330”)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OD-1和OD-2均能有效平衡各目标性能,其中OD-1的耐磨性更优,OD-2具有更低的60℃ tan δ。论文第三部分(第四章)结合数据挖掘手段与机器学习方法,探究了机械性能对胎面胶材料耐磨性的影响。通过整理前期实验结果和采集文献数据得到样本集,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逐步剔除不重要的自变量,发现当使用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作为自变量时模型具有较小的预测误差。机器学习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耐磨性来说,300%定伸应力是最重要的自变量,且胶料的磨耗量随着300%定伸应力增大而减小,随着拉伸强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对耐磨性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得到一组相互独立的新自变量,并借助贝叶斯优化进行优化设计,发现高耐磨胎面胶都具有较高的300%定伸应力(>12.5 MPa),较低的拉伸强度(<26 MPa)和断裂伸长率(<465%),我们推断这是由于高定伸应力有助于降低胶料受到的摩擦力,低拉伸强度和低断裂伸长率意味着磨耗图纹中脊的尺寸较小,胶料具有较低的裂纹扩展速率。论文第四部分(第五章)通过实验室自研磨耗机模拟了实际行驶过程中飞机胎受到的高速高载条件,探究了载荷、速度和填料用量对NR胎面胶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料的磨耗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但炭黑用量不同的样本之间的相对磨耗大小会随着载荷变化出现反转;转速对磨耗速度的影响小于载荷,当转速从600 rpm增大到800 rpm时,磨耗速率增大,再增大转速,磨耗速率无明显变化。炭黑用量为40或45份的材料磨耗速率接近,但当炭黑用量为50份时,材料的耐磨性显着提升。对橡胶表面形貌和磨屑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磨耗表面出现黏腻的降解层,且磨屑中同时包括微米级的微粒磨屑和大尺寸的卷状磨屑,说明NR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表面层降解和降解层剥离这两个过程的动态循环,前者占主导时主要发生微粒磨耗,后者占主导时起卷磨耗成为主导磨耗机理。载荷,转速对耐磨性的影响本质上是通过对这两个过程的影响来实现的。
王明辉[3](2021)在《驾驶室空气弹簧的设计、橡胶、帘布及生产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重卡驾驶室空气弹簧在欧美重型卡车及半挂车的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在国内重卡的使用比例也超过了60%以上。由于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家缺少驾驶室空气弹簧的系统设计能力,导致空气弹簧存在各种因素影响的疲劳损坏问题。因此从驾驶室系统设计、橡胶材料设计、帘布结构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及疲劳验证等方面全方位的设计和验证,提升重卡驾驶室空气弹簧的疲劳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用车成本,保证用户人身安全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主要是通过从重卡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整体匹配角度来设计驾驶室空气弹簧的结构和性能参数,采用CR和NR不同比例的并用来制备空气弹簧的内层和外层橡胶,寻求兼顾空气弹簧耐高低温、耐臭氧老化的内外层橡胶材料,采用不同的中间帘布层的结构来验证对空气弹簧疲劳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出一套高效的生产工艺用于保证生产过程的一致性,所做工作如下:(1)建立了重卡驾驶室空气弹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2)为了提高内外层橡胶的耐疲劳、耐高低温、耐臭氧等性能,通过对CR和NR、EPDM和NR的并用比例的试验分析,研究了兼顾高低温及耐疲劳性能更好的橡胶材料。研究了应用间甲白体系来改善帘布胶的粘合性能。(3)研究了不同帘布材质、帘布型号、帘布角度对驾驶室空气弹簧刚度、爆破压力、疲劳耐久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适合应用在驾驶室空气弹簧的帘布材料、帘布型号和帘布角度的组合。(4)制定并验证了一套详细的驾驶室空气弹簧生产工艺,为重卡驾驶室空气弹簧的研究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为企业积累了驾驶室空气弹簧的开发和生产经验。
王强[4](2021)在《轮胎胶料的疲劳破坏与材料和其他性能相关性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橡胶材料疲劳破坏是导致轮胎发生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究轮胎胶料疲劳破坏与材料及其他性能的相关性,进而揭示轮胎胶料疲劳破坏的原因及演变机理,对提高轮胎的行驶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规定型号载重轮胎胎面胶配方为基础,通过改变配方组成及混炼工艺等制备了不同胶料试样,对试样进行不同程度的拉伸疲劳,疲劳结束后对疲劳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得到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拉断伸长率和断裂能密度与疲劳次数的关系曲线,并结合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DMA)、橡胶加工分析仪(RPA)、炭黑分散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疲劳程度下胶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轮胎胶料的疲劳破坏与生胶体系、炭黑用量、炭黑/白炭黑并用、炭黑偏析及拉伸性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生胶和炭黑作为用量最大的两种组分,对轮胎胶料的疲劳破坏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改变胶料中炭黑的用量及胶料的硫化程度,考察了胶料的疲劳破坏与基体橡胶和炭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炭黑分散不均产生的富集炭黑-橡胶附聚颗粒是硫化胶疲劳微破坏点的主要诱发原因,炭黑填充量越大,分散均匀性越差,疲劳初期产生的微破坏点越多,疲劳寿命越低;t100硫化对胶料的耐疲劳破坏性能改善不大;不同炭黑用量及硫化程度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疲劳次数关系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与胶料疲劳破坏发展历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炭黑用量确定后,其分散性对轮胎胶料的疲劳破坏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改变密炼机转子转速和开炼机下片薄通次数改变胶料中炭黑的分散度,考察了胶料的疲劳破坏与炭黑分散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低转子转速及高薄通次数有利于提高炭黑的分散性,硫化胶的耐疲劳性能最佳;微破坏点在疲劳初期基本形成,富集炭黑-橡胶附聚颗粒的数量越多、尺寸越大,微破坏点的数量越多;疲劳破坏速度除了与微破坏程度有关外,还强烈依赖于胶料本身的定伸应力和强度,定伸应力越低、强度越高,胶料的耐疲劳破坏性能越好。通过合适的生胶并用可改善橡胶材料的耐疲劳破坏性能,本文在NR为单一生胶组分的配方中并用不同用量的BR,考察了胶料的疲劳破坏与生胶并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未添加BR的胶料相比,添加BR对胶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提高胶料的回弹性及耐磨性,但对其他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并且并用BR会降低炭黑的分散效果,对橡胶加工性能不利;此外添加BR胶料的抗裂纹扩展能力增强,且随着BR并用量的增加其疲劳寿命明显提高。生胶并用体系中,炭黑在不同橡胶中会发生偏析,本文设计了三种混炼加料顺序控制炭黑在不同橡胶中的分散,考察了胶料的疲劳破坏与炭黑偏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变橡胶基体与炭黑的的加料顺序,对胶料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炭黑的偏析效果会影响胶料的疲劳寿命,常规混炼工艺炭黑分散均匀性最好,胶料的耐疲劳破坏性能最佳;SEM测试结果表明NR/CB+BR工艺有利于减少微破坏点的产生。此外,考虑到轮胎的绿色发展理念及炭黑和白炭黑对胶料性能存在各自优势特性,本文通过在单一炭黑补强体系中添加不同用量的白炭黑,考察了胶料的疲劳破坏与炭黑/白炭黑并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炭黑的并用对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白炭黑并用量的增大有利于降低轮胎胶料的滚动阻力及生热,并且适量提高白炭黑的并用比可提高填料的分散效果,胶料疲劳初期的微观破坏点较少,从而提高胶料的疲劳寿命。综合分析发现,轮胎胶料的疲劳破坏与材料的定伸应力有良好的相关性,由定伸应力与疲劳次数的关系曲线可以揭示橡胶材料疲劳破坏的微观发展历程。
王昊,危银涛,王静[5](2020)在《橡胶材料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橡胶制品常在周期性交变应力下使用,橡胶材料的耐疲劳性能决定了橡胶制品的疲劳寿命。从延长橡胶制品的疲劳寿命出发,综述胶料配方、工艺条件和使用环境等对橡胶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总结橡胶材料疲劳寿命的研究方法以及有限元仿真预测橡胶材料疲劳寿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橡胶材料传统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和耐疲劳性能设计的局限性,这对于提升橡胶材料耐疲劳性能分析与设计及延长疲劳寿命具有指导意义。
许宗超[6](2020)在《高强度、抗疲劳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文中研究表明橡胶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粘弹性、低弹性模量和可逆形变等特性,在交通运输、密封防护、减震阻尼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橡胶制品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长期经受准静态或者周期性动态载荷的作用,长此以往橡胶材料会逐渐破坏失效,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对于橡胶制品的制备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探究并揭示填料类型、填料分散网络结构、填料与橡胶界面作用对橡胶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以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高强度、抗疲劳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新的策略。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研究了球形白炭黑(SiO2)、管状碳纳米管(CNT)、片层氧化石墨烯(GO)三种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单独使用时对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填料分散状态与填料网络微观结构、力学强度、裂纹扩展行为,以及裂纹断面形貌与元素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CNT或GO更容易在较低填充量时形成互相搭接的填料网络,这种结构对于SBR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提升显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裂纹断面形貌与填料类型和用量密切相关;当三种不同填料增强的SBR复合材料具有相同硬度时,SiO2/SBR和GO/SBR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相当,CNT/SBR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最大。此外,由疲劳裂纹断面元素分析可知氧化锌(ZnO)也是引起橡胶裂纹扩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填料网络结构、填料与橡胶基体的界面作用以及ZnO的分散是影响橡胶疲劳性能的三个关键因素。(2)针对填料网络结构,设计了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并用(CNT-SiO2,GO-SiO2)增强的SB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管状CNT或片层GO与球形SiO2构建形成的穿插隔离网络有利于提升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在单轴疲劳中,动态应变下GO-SiO2填料网络具有更好的稳定性,GO在填料网络中可以分担应力,使裂纹在扩展时更易于发生偏转,产生次级裂纹,进而降低裂纹的扩展速率。在多轴疲劳中,最大工程应力(σmax)以及应力幅值对SBR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的σmax或应力幅值时,GO-SiO2/SBR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最长,验证发现σmax与疲劳寿命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用来预测SBR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3)为了改善GO与非极性SBR之间的界面相容性,采用低成本的木质素磺酸钠(SLS)为稳定剂,抗坏血酸(VC)为绿色还原剂,制备出可以长时间稳定分散的功能化石墨烯(SRGO)水分散液。采用乳液复合法将SRGO与SBR胶乳复合,将乳液絮凝产物直接制备成SRGO/SBR或与SiO2并用制备成SRGO-SiO2/SB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RGO/SBR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定伸应力、优异的拉伸强度同时还保持较大的断裂伸长率;当SRGO用量达到3 phr时,裂纹断面形貌粗糙,孔洞缺陷结构较少,裂纹扩展速率明显降低。同时,SRGO-SiO2构建的协同分散填料网络也展现出优异的抗裂纹增长特性,与GO-SiO2填料体系相比,并用1 phr SRGO的裂纹扩展速率即可达到3 phr GO的效果。SRGO的均匀分散以及与橡胶基体间的良好界面作用是实现优异抗疲劳性能的关键。(4)采用静电吸附作用和原位生长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 ZnO-GO(ZG)复合粒子,通过机械共混法将ZG复合粒子与极性氯丁橡胶(CR)复合得到ZG/CR复合材料,通过乳液复合法将ZG复合粒子与非极性SBR复合得到ZG/SBR复合材料。在ZG/CR中,ZG复合粒子与极性CR之间形成氢键和金属配位键双重作用,进而构建了填料-橡胶的强界面作用。ZG复合粒子不仅提高了 CR硫化效率、交联密度、力学强度,同时还改善了 CR疲劳裂纹断面处的ZnO分散状态,提高了 CR复合材料的抗裂纹扩展性能。当GO含量为3 phr时,ZG/CR的硫化速率比ZnO-GO/CR体系提高了 2.6倍,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31%和60%。在以羧基丁苯橡胶(XSBR)为界面剂的ZG/SBR中,ZG复合粒子与XSBR之间形成-COO-/Zn2+离子键和氢键作用,同时XSBR与SBR之间可通过硫磺交联形成共价键。在多重键合作用下,ZG/SBR表现出更高的力学强度。由于离子键和氢键在动态应变下可以优先断裂耗散能量,同时疲劳裂纹断面的ZnO粒子分散性明显改善,因此ZG/SBR复合材料在抗裂纹增长,提高疲劳性能方面具有更显着的优势。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制备的ZG复合粒子不仅可以作为硫化助剂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GO的增强优势,为制备多功能性的橡胶助剂以及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郭浩[7](2020)在《石墨烯复合填料/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橡胶(NR)具有优异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制造轮胎、传送带、减震器和橡胶手套等。但是,在橡胶产品的制备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引入一些缺陷,在动态或静态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缺陷容易为裂纹引发点,并进一步扩展形成宏观裂纹,最终导致橡胶部件的疲劳破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其中填料的类型和用量会直接关系到填料的分散状态、网络结构及填料和橡胶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这些都会影响橡胶制品的疲劳性能。本论文选用球形炭黑(CB),纤维状碳纳米管(CNT)和片状氧化石墨烯(GO)三种不同形状尺寸的材料作为填料,重点研究了不同形状尺寸填料复配对天然橡胶的初始裂纹尺寸,裂纹扩速率,裂纹扩展路径,单轴和多轴模式下的疲劳寿命的影响。首先,用乳液复合法制备了 GO/NR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 GO的形状尺寸和含量对NR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的影响。随着GO含量的增加,NR复合材料应变诱导结晶(SIC)的出现点提前,这有利于提高NR复合材料的抗疲劳性。对其裂纹扩展过程分析发现,在同一撕裂能下,随着GO含量的增加,NR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只有当GO含量在2份及以上时其裂纹尖端才会出现偏转和支化等复杂的形貌,这有利于降低裂纹扩展速率。S-N疲劳寿命曲线显示,在单轴拉伸载荷条件下,随着应变的增加,NR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呈递减趋势;在同一应变下,GO含量为3份时的疲劳寿命最高。通过对NR复合材料的初始裂纹尺寸计算分析发现,随着GO含量的增加,NR复合材料的平均初始裂纹尺寸逐渐减小,说明GO含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NR的原始缺陷的尺寸,从而延长NR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其次,制备了 GO-CNT/NR复合材料。透射电镜图片显示,CNT和GO相互穿插在一起,有效降低了 CNT的团聚。CNT和GO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取向,提高了NR复合材料的结晶能力。进一步对其裂纹扩展过程分析发现,CNT/NR复合材料裂纹尖端的扩展路径较为单一,GO/CNT/NR复合材料的裂纹尖端出现了支化和偏转,复杂的路径会使得裂纹的扩展速率降低,裂纹扩展速率随着NR中G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单轴拉伸载荷条件下的疲劳寿命显示出和GO含量的高度正相关性。初始裂纹尺寸计算结果显示,填充1份CNT的NR的初始裂纹平均尺寸为206.0 μm,3份GO和1份CNT复合填充的NR的初始裂纹平均尺寸为163.0 μm,说明GO的加入能够提高CNT的分散性,减少其团聚体尺寸,进而使得NR复合材料的初始缺陷尺寸减小。最后,分别用少量CNT和GO等量代替部分CB制备了 CB/NR、CNT-CB/NR和GO-CB/NR复合材料。透射电镜图片和团聚体粒径分布尺寸统计结果显示,CNT和GO穿插在CB粒子之间,使得CB团聚体的平均尺寸变小,分散性得到提高。CNT和GO的加入使得CB/NR的结晶出现点提前,结晶度升高。裂纹扩展过程分析发现CNT和GO的加入有效降低了 CB/NR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裂纹尖端形貌也变得更加丰富,单轴和多轴载荷条件下的疲劳寿命结果显示,相比于CB/NR,加入少量CNT和GO的CB/NR更具优势,其中GO-CB/N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为优异。
张伟杰[8](2020)在《宽温域高性能微孔发泡橡胶垫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面上常用的高铁减震垫板多为聚氨酯发泡垫板、EVA发泡垫板、EPDM发泡垫板等,最低使用温度不超过-30℃,不能满足高寒地区高铁减震的使用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研究了一种耐-50℃低温的发泡橡胶材料。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一、宽温域高性能微孔橡胶垫板用耐寒基体筛选。研究了顺丁橡胶(BR)/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SBR-NS612、BR-1261、BR-1250H、SBR-15胶种,发现均不能满足本课题耐-50℃低温使用要求。自合成SBR-10橡胶,无结晶,玻璃化转变温度-56℃,满足低温要求。进而委托工厂合成了一批SBR-10胶乳,并对其絮凝工艺研究,发现使用高分子絮凝剂CA,絮凝产率高达89%,絮凝费用低至1300元/吨干胶,适合工业化生产。二、宽温域高性能微孔橡胶垫板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研究了补强体系、增塑体系、硫化体系、发泡剂对硫化橡胶、发泡橡胶综合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补强体系为白炭黑用量30phr,Si-69用量3phr;增塑体系为石蜡油/白油膏并用增塑剂各5phr;硫化体系为1.5phr硫黄与1.5phr双2,5并用硫化体系;发泡剂选择OBSH,最佳分解温度为148℃,最佳用量为3phr。三、宽温域高性能微孔橡胶垫板制备工艺研究。研究了两段模压发泡工艺中胶料硫化和发泡协同特性,结果表明:预硫化温度在125℃-135℃范围,橡胶硫化反应和发泡剂分解反应较为匹配。当发泡剂用量不变时,预硫化温度在125℃,随硫化时间增加泡孔直径增加,泡孔密度降低,发泡过程快于硫化过程;预硫化温度在130℃以上时,随硫化时间增加泡孔直径降低,泡孔密度降低,发泡和硫化开始时间间隔变短,硫化对发泡的限制作用增强。因此硫化温度和时间选择125℃×13min 比较合适。二段需要保证硫化完善工艺选择150℃×20min 比较合适。
吕宁宁[9](2020)在《空气弹簧用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疲劳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空气弹簧作为悬挂系统的关键组件,承担着减震、缓冲和高频隔振等作用。2017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措施,使中国高铁走出国门,面临更多的挑战。每年国内空气弹簧的需求量在2000万件以上,市场金额将近1500亿元,为了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客的安全性,绝大部分空气弹簧未达到使用年限就进行更换,售后维修费用也将近300亿元。气囊漏风是悬挂系统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因此提高在恶环境下空气弹簧的使用耐久性以及降低企业工业化生产成本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主要采用机械混炼法、气相沉积法、电泳沉积法制备了空气弹簧外层橡胶配方以及乳液共混法和干-湿层叠法制备了空气弹簧内层橡胶配方,最后对囊式空气弹簧的裂纹区域进行有限元分析,所做工作如下:(1)对橡胶疲劳理论以及裂纹扩展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并进行裂纹扩展的实验研究,对拉伸断面和曲挠断面的微观裂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受力形式所产生的断裂裂纹以及钝化方向不同。(2)为了提高外层橡胶的耐老化性能以及耐疲劳性能,用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改性碳纤维补强体以及电泳沉积法制备了MWCNTs@CF,将两种补强体分别加入氯丁橡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中,通过导热分析仪、数字高阻仪表、扫描电子显微镜、曲挠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微观结构、曲挠性能等。结果表明,加入CF/MWCNTs比例为1:1时,曲挠一级和三级裂口分别提高了83.3%和30.9%,可以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疲劳、老化等性能。(3)为了提高空气弹簧内层橡胶的密封性,用乳液共混法和干-湿层叠法制备了天然胶乳/蒙脱土/石墨烯复合材料和天然胶乳/蒙脱土/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探究复合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插层间距、导热性等性能。结果表明,添加10份蒙脱土作为补强体系,1.5份石墨烯作为润滑剂,复合材料的气密性比原有的炭黑为补强剂提高一个数量级。(4)建立了囊式空气弹簧轴对称二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对空气弹簧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在最大应力处进行标记,且与实验测得的裂纹区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处和产生裂纹的区域几乎一致,为优化囊式空气弹簧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潘弋人,刘华侨,朱琳,汪传生[10](2019)在《生胶体系对胎侧支撑胶耐屈挠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橡胶(NR)和顺丁橡胶(BR)并用用于胎侧支撑胶中,研究生胶体系对胎侧支撑胶耐屈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R/BR并用胶中NR用量的增大,胶料的炭黑分散性变差,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呈增大趋势,弹性降低,压缩疲劳温升增大;增大并用胶中BR的用量,可以提高胶料的耐屈挠性能。
二、几种防老剂的BR/NR并用胶疲劳破坏和断裂参数及寿命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防老剂的BR/NR并用胶疲劳破坏和断裂参数及寿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NR/BR/TBIR硫化胶的老化行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老化概述 |
1.2 老化机理 |
1.2.1 热氧老化 |
1.2.2 臭氧老化 |
1.2.3 疲劳老化 |
1.2.4 其他因素引起的老化 |
1.3 老化模型和预测 |
1.4 单一胶种的老化行为 |
1.4.1 天然橡胶(NR) |
1.4.2 顺丁橡胶(BR) |
1.4.3 丁苯橡胶(SBR) |
1.4.4 三元乙丙橡胶(EPDM) |
1.4.5 丁腈橡胶(NBR) |
1.4.6 硅橡胶(Q) |
1.4.7 反式聚异戊二烯(TPI) |
1.4.8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 |
1.4.9 丁基橡胶(IIR) |
1.4.10 氟橡胶(FPM) |
1.4.11 氯丁橡胶(CR) |
1.5 并用体系的老化行为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TBIR应用于航空胎侧胶中的热氧老化性能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及配方 |
2.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2.3 试样制备 |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2.4.1 DSC测试 |
2.2.4.2 结合橡胶测试 |
2.2.4.3 硫化特性 |
2.2.4.4 热空气老化 |
2.2.4.5 物理机械性能 |
2.2.4.6 压缩生热 |
2.2.4.7 屈挠疲劳性能测试 |
2.2.4.8 TGA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混炼胶性能 |
2.3.2 硫化特性 |
2.3.3 硫化胶力学性能 |
2.3.4 填料分散 |
2.3.5 TGA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炭黑填充NR/BR/TBIR热氧老化行为及结构分析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3.2.3 实验基础配方 |
3.2.4 试样制备 |
3.2.5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2.5.1 硫化特性 |
3.2.5.2 热空气老化 |
3.2.5.3 物理机械性能 |
3.2.5.4 压缩生热 |
3.2.5.5 屈挠疲劳性能测试 |
3.2.5.6 DIN磨耗 |
3.2.5.7 溶胀指数表征交联密度 |
3.2.5.8 TEM表征 |
3.2.5.9 SEM表征 |
3.2.5.10 DMA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力学性能 |
3.3.2 交联网络 |
3.3.3 DMA |
3.3.4 炭黑分散及相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填充NR/BR/TBIR热氧老化结构及机理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 |
4.2.2 试样制备 |
4.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2.3.1 硫化特性 |
4.2.3.2 热空气老化 |
4.2.3.3 FT-IR |
4.2.3.4 物理机械性能 |
4.2.3.5 屈挠疲劳 |
4.2.3.6 DMA测试 |
4.2.3.7 交联网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硫化特性 |
4.3.2 基础力学性能 |
4.3.3 交联网络 |
4.3.3.1 溶胀法及化学刻蚀法分析 |
4.3.3.2 DMA分析 |
4.3.4 相形态分析 |
4.3.4.1 DMA分析 |
4.3.4.2 TEM分析 |
4.3.5 分子结构分析(FT-IR)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高性能胎面胶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机器学习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符号及其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高性能胎面胶材料的性能需求 |
1.3.1 滚动阻力 |
1.3.2 抗湿滑性 |
1.3.3 耐磨性 |
1.4 胎面胶材料的设计要素 |
1.4.1 基体 |
1.4.2 填充体系 |
1.4.3 防老体系 |
1.4.4 机器学习方法在材料设计领域的应用 |
1.4.5 回归算法 |
1.4.6 主成分分析法(PCA) |
1.4.7 贝叶斯优化(BO) |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机器学习方法辅助NR胎面胶中三元填充体系的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NR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4 模型评估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本点 |
2.3.2 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 |
2.3.3 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 |
2.3.4 分类与回归树(CART)模型 |
2.3.5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模型 |
2.3.6 四种不同类型机器学习模型的比较 |
2.3.7 高性能胎面胶材料的优化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器学习方法辅助NR胎面胶中多元配方变量的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NR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4 机器学习建模过程 |
3.2.5 模型评估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本点 |
3.3.2 统计学分析 |
3.3.3 机器学习(ML)分析 |
3.3.4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器学习方法辅助胎面胶耐磨性与机械性能间的相关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胎面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测试与表征 |
4.2.3 机器学习建模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本点 |
4.3.2 机器学习(ML)分析 |
4.3.3 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载荷下外部条件和填料用量对NR胎面胶耐磨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材料 |
5.2.2 NR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载荷对不同填料用量NR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
5.3.2 速度对不同填料用量NR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3)驾驶室空气弹簧的设计、橡胶、帘布及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空气弹簧概述及发展概况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空气弹簧的结构和材料 |
1.1.3 空气弹簧作用及优缺点 |
1.1.4 空气弹簧在重型卡车上的应用 |
1.2 国内外车用空气弹簧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
1.2.1 国外车用空气弹簧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
1.2.2 国内车用空气弹簧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
1.3 目前重卡用空气弹簧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驾驶室空气弹簧的设计计算 |
2.1 驾驶室悬置简介 |
2.1.1 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 |
2.1.2 半浮驾驶室悬置系统 |
2.2 驾驶室空气弹簧设计计算 |
2.2.1 驾驶室空气弹簧刚度和阻尼匹配计算 |
2.2.1.1 计算模型 |
2.2.1.2 驾驶室空气弹簧刚度计算 |
2.2.1.3 驾驶室空气弹簧阻尼计算 |
2.3 驾驶室空气弹簧结构设计 |
2.3.1 减震器行程设计 |
2.3.2 缓冲块设计 |
2.3.3 空气弹簧胶囊设计 |
2.3.4 连接方式设计 |
2.3.5 驾驶室空气弹簧性能参数的设定 |
2.3.6 驾驶室空气弹簧橡胶衬套设计 |
2.3.6.1 橡胶衬套的特点 |
2.3.6.2 橡胶衬套缩径的目的 |
2.3.6.3 橡胶衬套缩径的设计 |
2.3.6.4 橡胶衬套缩径的工艺方法 |
2.4 小结 |
3 橡胶材料对驾驶室空气弹簧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CR/NR并用比例对驾驶室空气弹簧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1 实验 |
3.1.1.1 主要原材料 |
3.1.1.2 基本配方 |
3.1.1.3 主要试验设备 |
3.1.2 试样制备 |
3.1.3 主要性能测试 |
3.1.3.1 硫化特性测试 |
3.1.3.2 门尼粘度测试 |
3.1.3.3 物理性能测试 |
3.1.3.4 耐臭氧测试 |
3.1.3.5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
3.1.3.6 低温性能测试 |
3.1.3.7 成品疲劳测试 |
3.1.4 结果讨论 |
3.1.4.1 硫化特性 |
3.1.4.2 门尼粘度 |
3.1.4.3 物理性能 |
3.1.5 成品疲劳性能 |
3.1.6 小结 |
3.2 不同混炼工艺对CR/NR共混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
3.2.1 实验 |
3.2.1.1 主要原材料 |
3.2.1.2 基本配方 |
3.2.1.3 主要试验设备 |
3.2.2 试样制备 |
3.2.3 主要性能测试 |
3.2.3.1 门尼粘度测试 |
3.2.3.2 硫化特性测试 |
3.2.3.3 炭黑分散度测试 |
3.2.3.4 物理性能测试 |
3.2.3.5 耐臭氧测试 |
3.2.3.6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
3.2.3.7 低温性能测试 |
3.2.3.8 成品疲劳测试 |
3.2.4 结果讨论 |
3.2.4.1 门尼粘度 |
3.2.4.2 硫化特性 |
3.2.4.3 炭黑分散度 |
3.2.4.4 物理性能 |
3.2.5 成品疲劳性能 |
3.2.6 小结 |
3.3 NR/EPDM共混胶对驾驶室空气弹簧性能影响的研究 |
3.3.1 实验 |
3.3.1.1 主要原材料 |
3.3.1.2 基本配方 |
3.3.1.3 主要试验设备 |
3.3.2 试样制备 |
3.3.3 主要性能测试 |
3.3.3.1 硫化特性测试 |
3.3.3.2 门尼粘度测试 |
3.3.3.3 物理性能测试 |
3.3.3.4 耐臭氧测试 |
3.3.3.5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
3.3.3.6 低温性能测试 |
3.3.3.7 成品疲劳测试 |
3.3.4 结果讨论 |
3.3.4.1 硫化特性 |
3.3.4.2 门尼粘度 |
3.3.4.3 物理性能 |
3.3.5 不同混炼工艺生产的混炼胶对成品性能的影响 |
3.3.6 小结 |
3.4 间甲白体系对驾驶室空气弹簧帘布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
3.4.1 实验 |
3.4.1.1 主要原材料 |
3.4.1.2 基本配方 |
3.4.1.3 主要试验设备 |
3.4.2 试样制备 |
3.4.3 主要性能测试 |
3.4.3.1 硫化特性测试 |
3.4.3.2 门尼粘度测试 |
3.4.3.3 物理性能测试 |
3.4.3.4 低温性能测试 |
3.4.3.5 H型帘线抽出实验测试 |
3.4.4 结果讨论 |
3.4.4.1 硫化特性 |
3.4.4.2 门尼粘度 |
3.4.4.3 物理性能 |
3.4.5 硅烷偶联剂对间甲白体系胶料的影响 |
3.4.6 小结 |
4 帘布对驾驶室空气弹簧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驾驶室空气弹簧帘布的选用要求 |
4.2 不同帘布材质对驾驶室空气弹簧胶囊性能影响的研究 |
4.2.1 实验 |
4.2.1.1 主要原材料 |
4.2.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4.2.1.3 性能测试 |
4.2.2 结果讨论 |
4.2.2.1 H型抽出粘合性能比较 |
4.2.2.2 基本物性比较 |
4.2.2.3 产品性能比较 |
4.2.3 小结 |
4.3 不同聚酯帘布规格对驾驶室空气弹簧胶囊性能影响的研究 |
4.3.1 实验 |
4.3.1.1 主要原材料 |
4.3.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4.3.1.3 性能测试 |
4.3.2 结果讨论 |
4.3.2.1 H型抽出粘合性能比较 |
4.3.2.2 基本物性比较 |
4.3.2.3 产品性能比较 |
4.3.3 小结 |
4.4 不同帘布角度对驾驶室空气弹簧胶囊性能影响的研究 |
4.4.1 实验 |
4.4.1.1 主要原材料 |
4.4.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4.4.1.3 性能测试 |
4.4.2 结果讨论 |
4.4.2.1 不同角度对胶囊膨胀直径的影响 |
4.4.2.2 爆破性能比较 |
4.4.2.3 刚度性能比较 |
4.4.2.4 疲劳性能比较 |
4.4.3 小结 |
5 驾驶室空气弹簧生产工艺的研究 |
5.1 胶片挤出 |
5.1.1 主要原材料 |
5.1.2 主要设备 |
5.1.3 主要挤出参数 |
5.1.4 主要控制过程 |
5.1.5 问题解决措施 |
5.2 帘布裁拼 |
5.2.1 主要原材料 |
5.2.2 主要设备 |
5.2.3 主要裁拼参数 |
5.2.4 主要控制过程 |
5.3 胶囊成型 |
5.3.1 主要原材料 |
5.3.2 主要设备 |
5.3.3 主要裁拼参数 |
5.3.4 主要控制过程 |
5.4 胶囊硫化 |
5.4.1 术语 |
5.4.2 主要原材料 |
5.4.3 主要设备 |
5.4.4 主要硫化参数 |
5.4.5 主要控制过程 |
5.4.5.1 胶囊半成品要求 |
5.4.5.2 硫化内囊要求 |
5.4.5.3 胶囊装模要求 |
5.4.5.4 胶囊硫化 |
5.4.5.5 出模要求 |
5.4.5.6 修边要求 |
5.4.5.7 胶囊粗裁要求 |
5.4.5.8 胶囊检验要求 |
5.4.5.9 胶囊成品存放 |
5.5 组装 |
5.5.1 驾驶室空气弹簧结构分类 |
5.5.2 驾驶室空气弹簧组装工艺 |
5.5.2.1 安装缓冲块 |
5.5.2.2 安装快插接头 |
5.5.2.3 激光打码 |
5.5.2.4 吊耳压装 |
5.5.2.5 组装扣压 |
5.6 小结 |
6 驾驶室空气弹簧的试验验证 |
6.1 空气弹簧总成刚度试验 |
6.2 空气弹簧减震器示功试验 |
6.3 空气弹簧气囊爆破试验 |
6.4 空气弹簧气囊耐臭氧试验 |
6.5 空气弹簧总成疲劳试验 |
6.6 空气弹簧用户试验 |
6.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授权专利情况 |
(4)轮胎胶料的疲劳破坏与材料和其他性能相关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橡胶材料疲劳破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橡胶材料的疲劳破坏机理 |
1.4 橡胶材料疲劳的影响因素 |
1.4.1 影响橡胶疲劳的内部因素 |
1.4.2 影响橡胶疲劳的外部因素 |
1.5 橡胶疲劳的研究方法 |
1.5.1 裂纹核的产生与扩展疲劳模型 |
1.5.2 S-N疲劳寿命曲线 |
1.5.3 有限元分析及寿命预测 |
1.5.4 橡胶疲劳新型研究测试方法 |
1.6 轮胎胶料的配合特点 |
1.6.1 生胶体系 |
1.6.2 补强体系 |
1.6.3 硫化体系 |
1.6.4 防护体系配合剂 |
1.7 课题主要的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炭黑用量及硫化程度对硫化胶疲劳破坏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配方 |
2.2.4 试样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2.3.2 硫化胶的基本力学性能 |
2.3.3 硫化胶的DIN耐磨性能 |
2.3.4 胶料的疲劳寿命及断裂能变化 |
2.3.5 疲劳过程对硫化胶拉伸性能的影响 |
2.3.6 硫化胶的疲劳破坏特性与拉伸性能的相关性 |
2.3.7 硫化胶疲劳破坏的SEM表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炭黑分散效果对硫化胶疲劳破坏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配方 |
3.2.4 试样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3.3.2 混炼胶的门尼粘度 |
3.3.3 填料网络的RPA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3.4 硫化胶的基本力学性能 |
3.3.5 硫化胶的DIN磨耗性能 |
3.3.6 胶料的疲劳寿命 |
3.3.7 硫化胶的疲劳破坏特性与炭黑分散性的关系 |
3.3.8 硫化胶疲劳破坏的SEM表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NR/BR并用比对硫化胶疲劳破坏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配方 |
4.2.4 试样制备 |
4.2.5 测试与表征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4.3.2 混炼胶的门尼粘度 |
4.3.3 填料网络的RPA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4.3.4 硫化胶的基本力学性能 |
4.3.5 硫化胶的DIN耐磨性能 |
4.3.6 胶料的DMA表征分析 |
4.3.7 胶料的疲劳寿命 |
4.3.8 NR/BR并用比对硫化胶疲劳破坏特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炭黑的偏析行为对胶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实验配方 |
5.2.4 试样制备 |
5.2.5 测试与表征 |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5.3.2 混炼胶的门尼黏度 |
5.3.3 填料网络的RPA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5.3.4 硫化胶的基本力学性能 |
5.3.5 硫化胶的DIN耐磨性能 |
5.3.6 胶料的疲劳寿命 |
5.3.7 胶料的DMA表征分析 |
5.3.8 炭黑的偏析效果对硫化胶疲劳破坏特性的影响 |
5.3.9 硫化胶疲劳破坏的SEM表征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炭黑/白炭黑并用比对胶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实验配方 |
6.2.4 试样制备 |
6.2.5 测试与表征 |
6.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6.3.2 填料网络的RPA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6.3.3 硫化胶的炭黑分散度分析 |
6.3.4 胶料基本力学性能 |
6.3.5 硫化胶的DIN耐磨性能 |
6.3.6 胶料的疲劳寿命 |
6.3.7 胶料的DMA表征分析 |
6.3.8 炭黑/白炭黑并用对硫化胶的疲劳破坏特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橡胶材料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橡胶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 |
1.1 胶料配方 |
1.1.1 生胶 |
1.1.2 填料 |
1.1.3 硫化体系 |
1.1.4 防护体系 |
1.1.5 增塑剂及树脂 |
1.2 工艺条件 |
1.3 环境因素 |
1.3.1 温度 |
1.3.2 介质氛围 |
2 橡胶材料疲劳寿命研究方法 |
2.1 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方法 |
2.2 断裂力学方法 |
3 有限元仿真在橡胶材料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
4 结论 |
(6)高强度、抗疲劳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物理符号和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纳米填料的概述 |
1.3.1 白炭黑概述 |
1.3.2 碳纳米管概述 |
1.3.3 石墨烯概述 |
1.4 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方法 |
1.4.1 石墨烯的共价键改性 |
1.4.2 石墨烯的非共价键改性 |
1.5 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1.5.1 熔融共混法 |
1.5.2 溶液复合法 |
1.5.3 乳液复合法 |
1.6 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方法 |
1.6.1 裂纹成核法 |
1.6.2 裂纹扩展法 |
1.7 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 |
1.7.1 载荷条件 |
1.7.2 外界环境因素 |
1.7.3 橡胶复合材料配方组成 |
1.7.3.1 橡胶基体 |
1.7.3.2 填料类型 |
1.7.3.3 硫化体系 |
1.8 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配方及制备工艺 |
2.3 实验仪器设备 |
2.4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4.2 拉曼光谱Raman测试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4.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4.5 热失重TGA测试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4.8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2.5 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2.5.1 橡胶硫化性能 |
2.5.2 橡胶静态力学性能 |
2.5.3 填料网络结构(RPA分析) |
2.5.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分析) |
2.5.5 橡胶交联密度测试 |
2.5.6 橡胶疲劳性能测试 |
2.5.6.1 单轴疲劳测试 |
2.5.6.2 多轴疲劳测试 |
第三章 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对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疲劳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微观形貌 |
3.3 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填充SBR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3.3.1 硫化性能 |
3.3.2 填料网络结构 |
3.3.3 填料分散 |
3.3.4 静态力学性能 |
3.3.5 动态力学性能 |
3.3.6 橡胶复合材料动态疲劳性能 |
3.3.6.1 橡胶复合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3.3.6.2 橡胶复合材料裂纹扩展路径 |
3.3.6.3 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断面微观形貌 |
3.3.6.4 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断面元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并用对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疲劳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并用填充SBR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4.2.1 硫化性能 |
4.2.2 填料网络结构 |
4.2.3 填料分散 |
4.2.4 静态力学性能 |
4.2.5 动态力学性能 |
4.2.6 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并用填充SBR复合材料单轴疲劳性能研究 |
4.2.6.1 疲劳过程中填料网络结构演变 |
4.2.6.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4.2.6.3 疲劳裂纹扩展路径 |
4.2.6.4 疲劳裂纹断面微观形貌 |
4.2.7 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并用填充SBR复合材料多轴疲劳性能研究 |
4.2.7.1 应力软化效应 |
4.2.7.2 疲劳寿命预测 |
4.3 不同形状系数填料并用抗疲劳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质素磺酸钠功能化石墨烯/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RGO和SRGO的制备与表征 |
5.2.1 FTIR和Raman分析 |
5.2.2 XPS分析 |
5.2.3 TGA分析 |
5.2.4 XRD分析 |
5.2.5 AFM分析 |
5.3 SRGO/SB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3.1 硫化性能 |
5.3.2 填料网络结构 |
5.3.3 填料分散 |
5.3.4 静态力学性能 |
5.3.5 动态力学性能 |
5.3.6 疲劳性能 |
5.4 SRGO-SiO_2/SB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4.1 填料网络结构 |
5.4.2 填料分散 |
5.4.3 静态力学性能 |
5.4.4 疲劳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氧化锌-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ZG复合粒子的结构表征 |
6.2.1 ZG复合粒子形貌结构分析 |
6.2.2 ZG复合粒子XRD分析 |
6.2.3 ZG复合粒子XPS分析 |
6.2.4 ZG复合粒子Raman分析 |
6.3 ZG/C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3.1 微观结构 |
6.3.2 界面性能分析 |
6.3.3 硫化性能 |
6.3.4 交联密度 |
6.3.5 静态力学性能 |
6.3.6 疲劳性能 |
6.3.7 机理解释 |
6.4 ZG/SB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4.1 硫化性能 |
6.4.2 填料网络结构 |
6.4.3 填料分散 |
6.4.4 静态力学性能 |
6.4.5 疲劳性能 |
6.4.6 机理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石墨烯复合填料/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橡胶疲劳概述 |
1.3.1 橡胶的疲劳破坏机理 |
1.3.2 橡胶疲劳的研究方法 |
1.4 橡胶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 |
1.4.1 机械载荷加载状态 |
1.4.2 化学因素 |
1.4.3 环境因素 |
1.5 碳系填料简述 |
1.5.1 炭黑 |
1.5.2 碳纳米管 |
1.5.3 石墨烯 |
1.5.4 杂化填料 |
1.6 论文选题的意义,目的以及创新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和配方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配方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2.3.1 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 |
2.3.2 乳液复合法制备GO/NR母胶 |
2.3.3 GO/NR和GO/CNT/NR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4 CB/NR、CNT-CB/NR和GO-CB/NR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测试分析方法 |
2.4.1 氧化石墨、天然胶乳固含量的测定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4 分散指数 |
2.4.5 硫化特性分析 |
2.4.6 填料网络结构分析 |
2.4.7 动态粘弹性分析 |
2.4.8 物理机械性能 |
2.4.9 应变诱导结晶性能分析 |
2.4.10 裂纹扩展特性分析 |
2.4.11 撕裂能的计算 |
2.4.12 单轴拉伸疲劳寿命 |
2.4.13 多轴疲劳寿命 |
2.4.14 初始裂纹尺寸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GO/NR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疲劳性能研究 |
3.1.1 硫化特性 |
3.1.2 填料的分散 |
3.1.3 填料的网络结构 |
3.1.4 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3.1.5 应变诱导结晶性能 |
3.1.6 裂纹扩展速率分析 |
3.1.7 裂纹扩展路径 |
3.1.8 单轴拉伸疲劳寿命 |
3.1.9 初始裂纹尺寸 |
3.1.10 小结 |
3.2 GO/CNT/NR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疲劳性能研究 |
3.2.1 硫化特性 |
3.2.2 填料的分散 |
3.2.3 填料的网络结构 |
3.2.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2.5 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3.2.6 应变诱导结晶性能 |
3.2.7 裂纹扩展速率分析 |
3.2.8 裂纹扩展路径 |
3.2.9 单轴拉伸疲劳寿命 |
3.2.10 初始裂纹尺寸 |
3.2.11 小结 |
3.3 GO、CNT等量代替部分CB对CB/NR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
3.3.1 填料的分散 |
3.3.2 填料的网络结构 |
3.3.3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3.4 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3.3.5 应变结晶度分析 |
3.3.6 裂纹扩展速率分析 |
3.3.7 裂纹扩展路径 |
3.3.8 单轴拉伸疲劳寿命 |
3.3.9 多轴疲劳寿命 |
3.3.10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8)宽温域高性能微孔发泡橡胶垫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WJ-8型扣件和弹性垫板 |
1.2 减震垫板的性能指标 |
1.2.1 低温性能 |
1.2.2 力学性能 |
1.2.3 压缩永久变形 |
1.2.4 工作电阻 |
1.2.5 耐油性 |
1.2.6 动静刚度比 |
1.2.7 疲劳性能 |
1.3 减震垫板研究现状 |
1.3.1 聚氨酯发泡垫板 |
1.3.2 EVA发泡垫板 |
1.3.3 橡胶发泡垫板 |
1.4 发泡橡胶 |
1.4.1 发泡剂 |
1.4.2 泡孔结构 |
1.4.3 发泡原理 |
1.4.4 发泡橡胶成型工艺 |
1.5 低苯乙烯含量丁苯橡胶 |
1.5.1 低苯乙烯含量丁苯橡胶结构 |
1.5.2 低苯乙烯含量丁苯橡胶性能 |
1.6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制备工艺 |
2.4 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发泡橡胶垫板用耐寒基体筛选 |
3.1.1 耐低温橡胶-橡胶共混 |
3.1.2 耐低温橡胶-合成橡胶 |
3.2 发泡橡胶垫板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 |
3.2.1 补强体系对性能影响 |
3.2.2 增塑剂对性能影响 |
3.2.3 硫化体系对性能影响 |
3.2.4 发泡剂对性能影响 |
3.3 发泡橡胶垫板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
3.3.1 利用发泡硫化仪确定预硫化温度 |
3.3.2 预硫化温度和时间对发泡橡胶性能影响 |
3.3.3 发泡空间对泡孔密度和泡孔直径影响 |
3.3.4 二段硫化温度和时间选择 |
3.3.5 后处理工艺研究 |
3.3.6 垫板成品送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空气弹簧用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疲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空气弹簧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空气弹簧的结构和材料 |
1.1.3 空气弹簧的分类 |
1.1.4 空气弹簧的优缺点及应用 |
1.2 国内外空气弹簧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发展史和研究近况 |
1.2.2 国内发展史和研究近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2 橡胶疲劳裂纹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2.1 橡胶疲劳概述 |
2.2 橡胶疲劳理论 |
2.2.1 分子链断键理论 |
2.2.2 力化学破坏理论 |
2.2.3 机械破坏(唯象)论 |
2.3 橡胶疲劳裂纹研究方法 |
2.3.1 裂纹成核法 |
2.3.2 根据亚临界裂纹扩展预测材料的寿命 |
2.3.3 裂纹扩展法 |
2.3.4 有限元法 |
2.4 裂纹扩展实验研究 |
2.5 断面微观形貌测试 |
2.6 小结 |
3 空气弹簧外层胶配方的实验研究 |
3.1 NR/再生胶复合材料性能及在空气弹簧中的应用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实验配方 |
3.1.1.2 仪器及设备 |
3.1.1.3 混炼工艺 |
3.1.2 性能测试 |
3.1.2.1 无转子流变仪测试 |
3.1.2.2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3.1.2.3 曲挠测试 |
3.1.2.4 RPA测试 |
3.1.2.5 DMA测试 |
3.1.2.6 耐臭氧老化测试 |
3.1.2.7 成品疲劳性能测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3.1 不同再生胶粉胶料的硫化性能 |
3.1.3.2 不同再生胶粉胶料物理机械性能及耐臭氧老化性能 |
3.1.3.3 不同再生胶粉用量加工性能 |
3.1.3.3.1 不同再生胶粉用量RPA应变扫描 |
3.1.3.3.2 不同再生胶粉用量RPA频率扫描 |
3.1.3.3 不同再生胶粉用量RPA老化性能测试 |
3.1.3.4 不同再生胶粉用量DMA测试 |
3.1.3.5 不同再生胶粉用量曲挠测试 |
3.1.3.6 成品疲劳性能 |
3.1.4 小结 |
3.2 高导热导电CR/NR/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主要原料 |
3.2.1.2 实验配方 |
3.2.1.3 仪器及设备 |
3.2.1.4 混炼工艺 |
3.2.2 热氧老化降解 |
3.2.3 性能测试 |
3.2.3.1 无转子流变仪测试 |
3.2.3.2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3.2.3.3 RPA测试 |
3.2.3.4 SEM测试 |
3.2.3.5 导热测试 |
3.2.3.6 导电测试 |
3.2.3.7 老化测试 |
3.2.3.8 曲挠测试 |
3.2.4 结果与分析 |
3.2.4.1 不同CF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影响 |
3.2.4.2 不同CF用量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 |
3.2.4.3 不同CF用量物理力学性能 |
3.2.4.4 不同CF用量SEM图 |
3.2.4.5 不同CF用量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
3.2.4.6 不同CF用量复合材料的电阻率 |
3.2.4.7 不同CF用量复合材料的性能老化系数 |
3.2.4.8 不同CF用量曲挠龟裂等级裂口循环次数 |
3.2.5 小结 |
3.3 MWCNTs改性碳纤维增强CR/NR性能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主要原料 |
3.3.1.2 实验配方 |
3.3.1.3 仪器及设备 |
3.3.1.4 实验步骤 |
3.3.2 性能测试 |
3.3.2.1 无转子流变仪测试 |
3.3.2.2 RPA测试 |
3.3.2.3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3.3.2.4 SEM测试 |
3.3.2.5 导热测试 |
3.3.2.6 导电测试 |
3.3.2.7 老化测试 |
3.3.2.8 曲挠测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3.1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3.3.3.2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 |
3.3.3.3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
3.3.3.4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3.3.3.5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3.3.3.6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
3.3.3.7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 |
3.3.3.8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曲挠性能 |
3.3.3.9 不同比例改性的MWCNTs@CF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3.3.4 小结 |
4 空气弹簧内层胶配方的实验研究 |
4.1 MMT用量对NL/MMT/GE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1 实验部分 |
4.1.1.1 主要原料 |
4.1.1.2 实验配方 |
4.1.1.3 仪器及设备 |
4.1.1.4 混炼工艺 |
4.1.1.4.1 制备母胶 |
4.1.1.4.2 制备混炼胶 |
4.1.2 物理插层机理 |
4.1.3 性能测试 |
4.1.3.1 无转子流变仪测试 |
4.1.3.2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1.3.3 SEM测试 |
4.1.3.4 老化测试 |
4.1.3.5 导热测试 |
4.1.3.6 导电测试 |
4.1.3.7 气体阻隔性测试 |
4.1.3.8 XRD测试 |
4.1.3.9 DSC测试 |
4.1.4 结果与分析 |
4.1.4.1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4.1.4.2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4.1.4.3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
4.1.4.4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 |
4.1.4.5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4.1.4.6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
4.1.4.7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 |
4.1.4.8 不同MMT用量X射线衍射图 |
4.1.4.9 不同MMT用量复合材料的Tg |
4.1.5 小结 |
4.2 蒙脱土/多壁碳纳米管协同增强天然胶乳的性能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主要原料 |
4.2.1.2 实验配方 |
4.2.1.3 仪器及设备 |
4.2.1.4 混炼工艺 |
4.2.1.4.1 制备蒙脱土悬浮液 |
4.2.1.4.2 干-湿层叠法制备母胶 |
4.2.1.4.3 制备母胶 |
4.2.1.4.4 制备混炼胶 |
4.2.2 性能测试 |
4.2.2.1 无转子流变仪测试 |
4.2.2.2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2.2.3 SEM测试 |
4.2.2.4 老化测试 |
4.2.2.5 导热测试 |
4.2.2.6 导电测试 |
4.2.2.7 气体阻隔性测试 |
4.2.2.8 XRD测试 |
4.2.2.9 DSC测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3.1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4.2.3.2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4.2.3.3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
4.2.3.4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 |
4.2.3.5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4.2.3.6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
4.2.3.7 不同MMT用量对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 |
4.2.3.8 不同MMT用量X射线衍射图 |
4.2.3.9 不同MMT用量复合材料的Tg |
4.2.4 小结 |
5 曲囊式空气弹簧的有限元分析及实验验证 |
5.1 基于ABAQUS曲囊式空气弹簧动态有限元分析 |
5.1.1 ABAQUS简介 |
5.1.2 空气弹簧中的非线性问题 |
5.1.2.1 材料非线性 |
5.1.2.2 几何非线性 |
5.1.2.3 接触非线性 |
5.1.3 单曲囊式空气弹簧轴对称模型建立 |
5.1.3.1 囊体的建模 |
5.1.3.1.1 空气弹簧腔内气体 |
5.1.3.2 上、下盖板建模 |
5.1.4 边界条件和接触条件 |
5.1.5 有限元分析步骤 |
5.2 成品验证 |
5.2.1 空气弹簧疲劳试验机 |
5.2.2 实验过程及结果验证 |
5.3 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2 专利授权情况 |
(10)生胶体系对胎侧支撑胶耐屈挠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试验配方 |
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4 试样制备 |
1.5 测试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NR/BR并用比对胶料硬度的影响 |
2.2 RPA分析 |
2.2.1 频率扫描 |
2.2.2 Payne效应 |
2.2.3 热稳定性 |
2.3 硫化特性 |
2.4 物理性能 |
2.5 耐屈挠性能 |
3 结论 |
四、几种防老剂的BR/NR并用胶疲劳破坏和断裂参数及寿命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NR/BR/TBIR硫化胶的老化行为及性能研究[D]. 国钦瑞.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高性能胎面胶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机器学习与实验研究[D]. 庞松.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驾驶室空气弹簧的设计、橡胶、帘布及生产工艺的研究[D]. 王明辉.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轮胎胶料的疲劳破坏与材料和其他性能相关性的分析[D]. 王强.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5]橡胶材料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综述[J]. 王昊,危银涛,王静. 橡胶工业, 2020(10)
- [6]高强度、抗疲劳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D]. 许宗超.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7]石墨烯复合填料/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D]. 郭浩.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宽温域高性能微孔发泡橡胶垫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伟杰.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空气弹簧用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疲劳性能研究[D]. 吕宁宁.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生胶体系对胎侧支撑胶耐屈挠性能的影响[J]. 潘弋人,刘华侨,朱琳,汪传生. 橡胶工业,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