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1)在《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存在显着缺陷。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均侧重于对利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往往忽视了银行信贷因素对实体经济发展及经济波动的影响。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推导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总量调控、结构优化、价格传导、风险累积四个维度展开实证分析,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视角探究了信贷供给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发现信贷供给增加能够短期内带动投资水平迅速上升并促进资本存量的长期积累,信贷供给对投资存在扩张性影响,但会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在长期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应用基于GAS过程的时变转移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回归(MS-GAS-TVTP)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波动和产出波动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时变转移分析发现,在经济衰退初期,信贷供给波动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经济环境恶化会在短期内导致信贷紧缩,但随着信贷扩张政策的逐步实施,信贷供给对产出的引导效应逐渐显现。基于时变协整模型对信贷供给与产出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之间同向动态联动,信贷扩张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程度,信贷供给对产出的时变影响系数在长期基本趋于稳定,二者趋于长期均衡。其次,考虑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对宏观经济可能存在非对称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从产出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展开探究。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可以通过扩张信贷的方式增强企业投资积极性、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平稳增长;在经济扩张期,信贷扩张对产出的带动效果会随着产出总量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弱,并加剧通货膨胀;信贷收缩虽然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无法完全抵消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风险,并且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期限结构视角应用SV-TVP-FAVAR模型探究了推动我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的信贷供给根源。研究发现,我国中长期信贷供给增加虽然能够显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同时对通货膨胀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非金融企业中长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未能占据优势;相较于中长期信贷,我国短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具优势,我国短期住户消费信贷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逐渐减弱的负向影响,并且不会引起强烈的通货膨胀效应,证实了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的可行路径之一。随后,本文进一步基于价格传导视角运用贝叶斯估计的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状态下信贷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不同时期我国信贷价格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经济衰退期,信贷价格下调能够引导第二、三产业投资和消费增加,进而从需求侧驱动经济增长,信贷价格政策的传导渠道基本畅通,政策基本有效。在经济扩张期,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全且居民储蓄率水平相对较高,存在“金融抑制”和“消费抑制”双重抑制现象,因此我国信贷价格下调仅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投资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产业投资和消费的传导渠道均存在梗阻,极大地降低了信贷价格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进一步基于风险累积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分析了信贷风险累积对我国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风险累积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均呈现出抑制效应,但影响强度随经济下行程度加深逐渐增强,并且信贷风险累积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信贷供给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信贷风险累积程度下表现出显着的异质性。当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经济目标时,信贷风险累积水平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为了追求低不良水平过分惜贷,也不能为了投资扩张过度放贷。当以“稳定物价、促进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为主要目标时,应全力避免过度放贷和过度负债,同时加强贷款发放前后的审慎监管,尽量减少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和代际遗忘,尽可能降低银行资产中的不良资产规模,并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最后,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为更好地完善“双支柱”框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期,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显着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效果,但会形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需要在“促增长”和“稳通胀”目标中进行取舍。在经济平稳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但信贷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不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显着影响,二者可以各自调控,能够同时实现“稳增长、稳通胀、稳金融”三大目标。在经济过热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政策冲突”,二者难以在动态调控中同时实现“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两政策配合能够同时实现“稳金融、降通胀”的目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增长”,是经济过热期最优的政策协调模式。除此之外,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目标的调控上不具优势,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还是应以信贷监管政策为主。
王晗[2](2019)在《安倍经济学与日本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日本经济是否陷入以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停滞为特征“失去的20年”的争论从未停歇过。在日本政府和日本主流经济学界看来,面对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停滞的巨大压力,为逆转经济发展的颓局,必须采取一整套新的经济理论及其政策,安倍经济学由此应运而生。安倍经济学是日本近20年来一套比较完整的经济改革政策与措施,其对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及其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安倍经济学尤其是其中日本银行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近年来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瞩目。对正处于经济增长模式转换过程中的中国而言,认真分析、总结安倍经济学及其相关货币政策的经验教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所在。总体而言,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通过文献综述探讨了既有研究成果对货币政策作用机理、货币政策有效性判别、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传导机制等问题的分析与争论,并归纳了学术界对安倍经济学的总体评价。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安倍经济学是什么,对安倍经济学所谓的三支“箭”,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成长战略的内容加以分析。“机动的财政政策”与“经济成长战略”的内容相互重叠,所谓“机动的财政政策”就是为日本的结构性改革提供资金支持,就是破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素。第三部分,按照规则性货币政策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定义,将扩大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和商业票据、公司债券等金融资产的购买数量,调节短期利率、通过国债收益率曲线调节,压低国债长期利率和稳定企业、金融机构的外汇资金筹措环境等政策划分成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将扩大基础货币的发行数量划分成规则性货币政策。将安倍经济学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按操作目标的不同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借助产出与货币政策的动态方程对日本规则性货币政策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对称性加以研究,并利用VAR模型分析日本规则性货币政策和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效果。分析了以规则性货币政策为主,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为辅的货币政策并未解决日本低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两大难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日本货币当局的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这是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首次调整,是一次有实践意义的探索。日本货币当局的多次“追加缓和”,已宣告失败。对于本次的调整,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框架、目标、特征和运行方式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分析日本货币当局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的内容及主要特征,日本货币当局实施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的背景,日本货币当局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前景。日本货币当局开始实施以长短期国债利率控制为操作目标的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解决日本货币当局长期实施的以增加基础货币量为操作目标的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弊病,未能解决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但是,“新政”注重发挥与“机动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成长战略”的合力作用。说明日本货币当局在回归正常的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第五部分,通过对日本政府财政支出和税收的分析,可以清楚的发现,日本政府采取的是扩张财政支出和财政重建并行的中性的财政政策。利用时间序列的平滑转移模型分析日本机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可以清楚的发现,政府财政扩张和税收的增长均会抑制内需的增长。而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政府支出的增长与内需的增长呈现正向关系,而日本是由于政府支出扭曲了资源配置,促使政府支出的增长与内需呈现负向关系。“机动的财政政策”与“经济成长战略”的内容相互重叠,所谓“机动的财政政策”就是为日本的结构性改革提供资金支持,就是破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素。本文结合第二章的内容,分析了政府财政支出的作用。将日本的税收体制改革总结为“安倍税收学”,重点分析了日本消费税的上涨、个人所得税征收额的降低和日本法人税的下降为核心的税收制度改革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机动的财政政策”与日本货币当局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关系,前期,机动的财政政策主要作为日本货币当局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找到出口,后期,长短期国债利率发生变化,导致民间的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但是,使养老基金减少的风险变小。第六部分,对日本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借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型对日本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了日本货币当局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日本对外贸易额呈现“正U型曲线”的原因以及日本货币当局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负利率政策配合使用对日本国际直接投资(FDI)的影响等问题。本文建立VAR模型,分两个阶段,获得了在以增加基础货币数量为操作目标的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开始实施到停止实施的期间内,日本基础货币量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的物价水平、日本对中国出口额以及日本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FDI)的脉冲响应结果和在以长短期国债利率调节为操作目标的质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实施的期间内,日本10年期国债基准收益率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的物价水平、日本对中国出口额以及日本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FDI)的脉冲响应结果。基于中日“贸易互补指数”以及中国通过对日本的直接投资(FDI)获得该国的研发资本存量溢出额的分析,表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强有力的推动中国技术进步,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相比,对华国际直接投资(FDI)的作用显得较弱。
周继燕[3](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孙焓炜[4](2012)在《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也无法在危机中独善其身,为抵御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动荡,政府重启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实施的侧重于扩大财政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此轮积极财政政策以“减税”和“增支”为主要内容,在这种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国民经济触底回升,初显成效,但是通货膨胀风险也开始浮现。回顾中国经济始于2003年的上升期以及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逆转,许多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由此浮出。为何中国本轮通货膨胀始终是“结构性上涨”?为何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后,CPI骤然加速上升?有研究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但是货币超发仅仅是通货膨胀的表征,本文将从积极财政政策的角度探究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Friedman曾说过通货膨胀是一种危险时会致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疾病。通货膨胀也是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从政策制度上根本解决的问题。但是首先要解决的是问题是何为通货膨胀?判定标准是什么?对于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和治理的策略,货币主义者与财政主义者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而财政主义者则认为财政政策性质的决定了通货膨胀是否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们认为当政府采取非李嘉图财政政策时,通货膨胀是一种财政现象。新古典综合理论认为在经济“萧条”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没有风险。只有当经济中的“潜在产出”发挥出来之后,才存在诱发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对通货膨胀的判断将成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Woodford(2001)认为非李嘉图财政政策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如果政府采取非李嘉图性财政政策,则不能搭配积极的货币政策,而应该选择被动型的货币政策。第二层含义是积极货币政策搭配局部李嘉图财政政策,放弃被动型货币政策与非李嘉图财政政策组合。第三层含义是将第二层含义进行完善,将始终位于通货膨胀目标附近的局部唯一解变成全局唯一解。具体的制度安排是:当通货膨胀水平很高时,央行将迅速提高利率,排除通货膨胀的螺旋性上涨风险;当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时,政府将履行赤字政策,排除通货紧缩危险。所以我们提出第二个问题:回顾200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008年至2010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至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政策组合符合非李嘉图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组合吗?如果不符合,可能的后果怎样?若经济中潜在产出接近实际产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的产生,但“潜在产出”并不是一个常量,实证方法求出来的只不过是描述已经发生的“潜在产出”,并不能反映未来方向上的“潜在产出”。任何一项社会制度的变更、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可能改变“潜在产出”。这便是我们提出第三个问题:中国的潜在产出是否发挥?赤字财政政策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当前情势下,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动荡,可能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众多渠道影响中国经济。而在国内,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会慢慢显现。因此,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如何通过“增支”、“减税”对收入支出结构的安排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回答,为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的研究提供一个既具备理论基础又包含实证基础的坚实框架,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中国通货膨胀的类型归结为适应性通货膨胀,现期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前期通胀的滞后影响,尤其在其与产出缺口的关系上表现出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中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第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通货膨胀,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社会总需求逐渐超出社会总供给,存在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风险。而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国内通货膨胀存在的情况下实施的,使用不当将会加大通货膨胀风险。本文通过价格水平决定的财务理论(FTLP)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的传导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财政政策是否引起通货膨胀现象更多的还是应该取决于其政策的选择,如果政策是非李嘉图式财政政策,那么通货膨胀现象将是一种财政现象。对中国现阶段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短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李嘉图等价不成立,且不会对经济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实施,会造成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滞后2期时最为突出。(3)中国的潜在产出和实际产出存在波动性,但其波动性并不是很大,不存在实际产出长期大于或者小于潜在产出的状况,而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因果关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产出缺口再次由负缺口向产出正缺口转变,由于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因此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将会加大。(4)本文通过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财政赤字规模以及财政支出规模与通货膨胀有着正相关关系,而税收则与通货有着负相关关系。当财政赤字规模或减税额度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发生。
李伟[5](2012)在《通货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简单地说就是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通货紧缩时期,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实际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通货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我国货币政策虽然已经有多种传导渠道,但是目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然是以信贷传导为主。本文首先对通货紧缩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相关叙述,接着介绍了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并阐述了信贷传导渠道适用的前提条件;其次,利用与利率传导机制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为什么信贷渠道在我国目前依然是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通货紧缩时期信贷渠道传导过程中的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并得出通货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是受阻的这一结论,也就是说通货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没有发挥其预期效用,接着又以实证方法进行了论证;最后总结了我国信贷传导渠道在通货紧缩时期受阻的原因,并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以及对我国货币政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范从来,张中锦[6](2011)在《货币经济学的耕耘者——范从来教授访谈》文中研究说明范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专访。作为经济学研究人员,您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乡镇企业发展论》一书被经济学家顾焕章教授誉为"是中国乡镇企业学术研究领域的一
孙俐婧[7](2010)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一场国际性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原有运行轨迹发生了较大变化。从2008年9月开始,通货紧缩压力逐渐增强,至2009年2月通缩态势已经明朗,季节调整后的月度CPI同比增长率从2009年2月起至2009年10月连续9个月负增长,出现轻度通货紧缩。在此阶段,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体中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深层次结构矛盾凸显。为应对此次通货紧缩和经济下滑,中国政府从2008年11月起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使中国经济在2009年底成功走出了通缩阴影,实体经济开始复苏,物价水平稳步回升,资产价格不断膨胀,通胀预期开始增强,但并未进入现实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在中国是新生事物,中国改革开放后真正经历的一次通货紧缩发生在1998-2003年初,与本轮通货紧缩相似,导火索都是外部冲击,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本轮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对国内外以往发生的通货紧缩进行经验分析,探讨应对策略。但本文并未局限于对通货紧缩的研究,而是针对后危机时代通货紧缩压力消退而通胀预期逐渐增强的特殊时期,为政府宏观调控提出政策建议。
张晓静,冉美丽[8](2005)在《全球性通货紧缩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入通货紧缩或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全球性通货紧缩呈现出同步性、传导性、交替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对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就全球性通货紧缩及相关政策选择和国家间政策协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戴振旗[9](2005)在《通货紧缩传导理论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有经济衰退,其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比通货膨胀更严重。各国对通货紧缩的治理也存在着政策上的冲突,要实现对通货紧缩的有效治理,必须明确通货紧缩的传导机制。在介绍通货紧缩传导的一般理论基础上,比较研究封闭经济条件下通货紧缩的自足性现象和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输出的条件。
张青青[10](2005)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文中认为从现实的货币政策实践结果看,货币政策的预定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有时较小,则货币政策有效性较高;而有时又明显较大,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作为目前货币理论中的前沿课题,是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研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了80年代的美国、90年代的日本以及1985-1994、1997-2003年的中国的大量经济数据,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强于对通货紧缩的治理效果;并以此为根据从货币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开放经济环境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等五个方面,论述这些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阐释出现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的原因。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等国外经济计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经济环境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模型,同时采用稳定性检验、残差回归及脉冲冲击向量等检验手段对我国不同时间序列样本阶段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不同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论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信贷供给总量的经济效应 |
1.2.2 信贷供给结构的经济效应 |
1.2.3 信贷供给价格的经济效应 |
1.2.4 信贷风险累积的经济效应 |
1.2.5 信贷供给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 |
1.3 主要研究目标、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贡献 |
第2章 信贷供给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信贷供求理论 |
2.1.1 宏观信贷供求理论 |
2.1.2 微观信贷供求理论 |
2.2 信贷价格理论 |
2.2.1 可贷资金理论 |
2.2.2 金融抑制理论 |
2.3 信贷风险理论 |
2.3.1 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4 信贷配给与信贷传导理论 |
2.4.1 均衡配给理论 |
2.4.2 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理论 |
2.4.3 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理论 |
第3章 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与产出的动态关联分析 |
3.1 基于DSGE模型我国信贷供给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
3.1.1 模型设定 |
3.1.2 模型均衡 |
3.1.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
3.2 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的波动特征及动态关联性分析 |
3.2.1 MS-GAS-TVTP模型与TVP-VECM模型原理 |
3.2.2 我国产出与信贷波动的阶段性变迁识别及时变转移分析 |
3.2.3 动态关联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信贷供给总量与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1 信贷供给总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4.2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分析 |
4.2.1 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原理 |
4.2.2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4.2.3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产出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2.4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3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3.1 SV-TVP-FAVAR模型原理 |
4.3.2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3 我国信贷供给短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4 我国信贷供给中长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信贷供给价格传导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分析 |
5.1 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
5.1.1 投资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1.2 消费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2 ST-BVAR模型原理 |
5.2.1 ST-BVAR模型设定 |
5.2.2 ST-BVA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 |
5.3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价格对经济增长的两阶段传导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与经济周期波动区制识别 |
5.3.2 第一阶段信贷价格对投资与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3.3 第二阶段投资与消费对产出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1 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 |
6.2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2.1 理论机制分析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2.3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3 不同信贷风险水平下信贷调控宏观经济有效性分析 |
6.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3.2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理论背景与影响机制分析 |
7.2 信贷监管的不同强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7.2.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7.2.2 经济增长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3 物价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4 金融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安倍经济学与日本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与本文相关的货币政策文献梳理 |
1.2.2 关于安倍经济学及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评价 |
1.3 结构安排及分析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安倍经济学的实施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
2.1 安倍经济学的实施背景 |
2.2 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
2.3 机动的财政政策 |
2.3.1 机动的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 |
2.3.2 机动的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收入——安倍税收学的主要内容 |
2.4 经济成长战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基于规则性货币政策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视角 |
3.1 日本银行规则性货币政策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
3.1.1 规则性货币政策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定义 |
3.1.2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分类 |
3.2 规则性货币政策和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对称性研究——基于WALSH产出与货币政策的动态方程分析 |
3.2.1 模型设计 |
3.2.2 模型假设 |
3.2.3 变量选择 |
3.2.4 模型检验 |
3.3 不同时期内规则性货币政策为主、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为辅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研究 |
3.4 以规则性货币政策为主、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为辅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分析 |
3.4.1 2014 年和2018 年日本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及其原因 |
3.4.2 日本经济增长率的长期低迷 |
3.4.3 以规则性货币政策为主、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为辅的货币政策效果有限的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 |
4.1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的主要背景 |
4.1.1 货币数量的扩张已经达到极限 |
4.1.2 日元贬值的目标难以实现 |
4.1.3 “负利率政策”的导入导致银行经营困难 |
4.1.4 日本银行的“单兵作战”陷入困境 |
4.2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的内容及主要特征 |
4.2.1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的内容 |
4.2.2 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的主要特征 |
4.3 日本银行量化宽松“新政”面临的挑战及其前景 |
4.3.1 日本银行量化宽松“新政”面临的挑战 |
4.3.2 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
4.3.3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金融缓和“新政”面临的前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及其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关系 |
5.1 日本的机动的财政政策的性质及有效性分析 |
5.1.1 日本的机动的财政政策的性质 |
5.1.2 机动的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
5.2 机动的财政政策的分类 |
5.3 机动的财政政策的评价 |
5.3.1 机动的财政政策中政府支出的评价 |
5.3.2 安倍税收学的评价 |
5.4 机动的财政政策与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 |
6.1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6.1.1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分析 |
6.1.2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
6.1.3 日本银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 日本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6.2.1 日本银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
6.2.2 日本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国际直接投资(FDI)渠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2 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
2.1.2 供需失衡论 |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2 文献述评 |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2.3 实证检验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
5.1.1 大萧条的经过 |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
6.3.1 行政体制改革 |
6.3.2 要素价格改革 |
6.3.3 财税体制改革 |
6.3.4 金融体制改革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定位 |
1.3.2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1.3.3 中国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研究 |
1.3.4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
2.1 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与特征 |
2.1.1 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 |
2.1.2 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 |
2.2 通货膨胀风险 |
2.2.1 通货膨胀的涵义与传导机制 |
2.2.2 全球化背景下的通货膨胀 |
2.2.3 中国的通货膨胀 |
2.3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2.3.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2.3.2 税收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 |
2.3.3 分权体制下政府纵向转移支付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
2.3.4 政府债务的通货膨胀效应 |
2.3.5 政府公共服务的通货膨胀效应 |
2.4 小结 3 积极财政政策理论框架 |
3.1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框架 |
3.1.1 基本理论框架 |
3.1.2 收入-产出模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 |
3.1.3 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作用 |
3.1.4 AS-AD模型中财政政策作用 |
3.2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3.2.1 充分就业时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 |
3.2.2 严重失业时积极财政政策 |
3.2.3 稳定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 |
3.3 中国财政政策的特点 |
3.3.1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演进 |
3.3.2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 4 基于中国数据的通货膨胀理论分析 |
4.1 通货膨胀理论 |
4.1.1 中国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
4.1.2 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
4.2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估算 |
4.2.1 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涵义与估算思路 |
4.2.2 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三种不同估算方法 |
4.2.3 小结 |
4.3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 |
4.3.1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 |
4.3.2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估计 |
4.4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检验 |
4.4.1 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 |
4.4.2 中国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 |
4.5 小结 5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
5.1 积极财政政策通胀风险的传导机制 |
5.1.1 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引起通货膨胀 |
5.1.2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 |
5.2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检验 |
5.2.1 李嘉图等价定理定义和检验 |
5.2.2 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
5.3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检验 |
5.3.1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 |
5.3.2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检验 |
5.4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测量 |
5.4.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总体风险 |
5.4.2 总需求视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5.5 小结 6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通货膨胀风险的实证研究 |
6.1 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 |
6.1.1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 |
6.1.2 财政赤字债务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 |
6.2 财政支出的通货膨胀风险 |
6.3 税收政策及其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
6.4 总供给视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6.5 小结 7 结论与政策调整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调整 |
7.2.1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7.2.2 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
(5)通货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结构体系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通货紧缩的界定及其历史过程 |
1.1 通货紧缩的界定 |
1.1.1 通货紧缩的涵义 |
1.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
1.1.3 通货紧缩的类型 |
1.2 通货紧缩的历史过程 |
1.2.1 世界历史上的通货紧缩 |
1.2.2 我国历史上的通货紧缩 |
第二章 货币政策理论的相关概述 |
2.1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介绍 |
2.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简要述评 |
2.1.2 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前提条件 |
2.2 信贷传导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学者对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研究 |
2.2.2 国内学者对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研究 |
第三章 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的原因分析 |
3.1 分析方法与模型的选择 |
3.1.1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
3.1.2 模型的选择 |
3.2 信贷传导渠道和利率传导渠道的实证比较分析 |
3.2.1 变量、数据的选取 |
3.2.2 信贷渠道与利率渠道的实证比较分析 |
第四章 通货紧缩时期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 |
4.1 通货紧缩时期我国信贷市场的供需分析 |
4.1.1 通货紧缩时期信贷供给方面的行为分析 |
4.1.2 通货紧缩时期信贷需求方面的行为分析 |
4.2 通货紧缩时期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
4.2.2 通货紧缩时期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五章 通货紧缩时期信贷渠道受阻原因、政策性建议与展望 |
5.1 通货紧缩时期我国信贷政策传导过程受阻的原因分析 |
5.1.1 信贷在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传导受阻的原因 |
5.1.2 信贷在商业银行与企业、居民之间传导受阻的原因 |
5.2 完善信贷传导渠道的政策性建议 |
5.2.1 中央银行层面 |
5.2.2 商业银行层面 |
5.2.3 企业、居民层面 |
5.3 对我国货币政策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通货紧缩的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有关通货紧缩的理论综述 |
一、费雪的通货紧缩理论 |
二、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 |
三、弗里德曼的通货紧缩理论 |
四、加利·西林的通货紧缩理论 |
五、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 |
六、对国外通货紧缩理论研究的评价 |
第二节 国内有关通货紧缩的理论综述 |
一、生产能力过剩论 |
二、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论 |
三、债务紧缩论 |
四、对国内通货紧缩理论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货紧缩的历史经验分析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
一、大萧条的历史背景 |
二、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的国内影响 |
三、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的国际影响 |
四、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的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日本90年代的通货紧缩 |
一、日本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 |
二、日本通货紧缩产生的国内因素 |
三、日本通货紧缩产生的国外因素 |
四、日本通货紧缩的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三节 亚洲金融危机下的通货紧缩 |
一、亚洲金融危机下通货紧缩的国际影响 |
二、亚洲金融危机下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途径 |
三、世界各国对通货紧缩的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次贷危机的爆发及扩散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
一、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
二、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
三、抑制全球贸易发展 |
四、加剧全球物价水平波动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
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二、对物价稳定的影响 |
三、对就业的影响 |
四、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
五、对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本轮通货紧缩的判定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一、通货紧缩判断标准的界定 |
二、本轮通货紧缩的背景分析 |
三、本轮通货紧缩的判定 |
四、本轮通货紧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本轮通货紧缩成因的实证分析 |
一、对本轮通货紧缩成因的定性分析 |
二、对本轮通货紧缩成因的VAR及脉冲响应分析 |
三、实证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治理通货紧缩及通缩过后的政策选择 |
第一节 1998-2003年初中国的通货紧缩及治理经验 |
一、通货紧缩概况 |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
三、应对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
四、治理通缩政策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中国应对通胀预期的政策建议 |
一、通胀预期的现状 |
二、通胀预期产生的原因 |
三、应对通胀预期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通货紧缩传导理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通货紧缩传导的一般理论 |
(一) 储蓄—投资与通货紧缩 |
(二) 债务—通货紧缩过程 |
(三) Wicksell关于通货紧缩的累积过程理论 |
三、封闭经济条件下通货紧缩的自足性 |
(一) 居民行为与通货紧缩的强化 |
(二) 银行、政府行为与通货紧缩的强化 |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 |
五、我国通货紧缩真的输出了吗 |
(10)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背景 |
1.2 相关研究的回顾 |
1.2.1 国外货币政策效果研究的回顾 |
1.2.2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研究的回顾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
2.1 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 |
2.1.1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作用 |
2.1.2 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 |
2.2 日本1990-2001年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
2.2.1 日本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及货币政策的运用 |
2.2.2 日本货币政策效力实证分析 |
2.3 我国1997-2003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2.3.1 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及货币政策的运用 |
2.3.2 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实证分析 |
第三章 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
3.1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
3.1.1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
3.1.2 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
3.2 美国1981-1989年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
3.2.1 美国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及货币政策的运用 |
3.2.2 美国货币政策效力实证分析 |
3.3 我国1985-1994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3.3.1 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及货币政策的运用 |
3.3.2 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形成货币政策效力差异的因素探析 |
4.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
4.1.1 当前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分析 |
4.1.2 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分析 |
4.2 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
4.2.1 当前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
4.2.2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
4.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4.3.1 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4.3.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4.4 开放经济条件的影响 |
4.4.1 开放经济下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
4.4.2 西方各国在开放经济下对货币政策的调整 |
4.4.3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 |
4.5 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
4.5.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变动趋势 |
4.5.2 国民收入分配变动的影响及调整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论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王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安倍经济学与日本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 王晗. 吉林大学, 2019(04)
- [3]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4]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D]. 孙焓炜. 武汉大学, 2012(05)
- [5]通货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D]. 李伟. 安徽工业大学, 2012(03)
- [6]货币经济学的耕耘者——范从来教授访谈[J]. 范从来,张中锦. 学术月刊, 2011(10)
- [7]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D]. 孙俐婧. 黑龙江大学, 2010(11)
- [8]全球性通货紧缩及相关政策研究[J]. 张晓静,冉美丽. 中国物价, 2005(11)
- [9]通货紧缩传导理论的比较研究[J]. 戴振旗. 商业研究, 2005(15)
- [10]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D]. 张青青. 中南大学, 2005(05)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日本银行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量化宽松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