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化与通用并行——TP-Link推出Easy Manager网络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欣[1](2021)在《基于Vitis的FPGA目标检测算法加速器设计》文中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越发迅速,目标检测是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人工智能技术,该领域仍然不断有更好的技术方法出现。目前的目标检测产品多数是部署在GPU平台上或者是传统CPU机器上,CPU的检测效率相对很低,而GPU又有着耗电量大、不可重构和成本高的劣势。FPGA相比GPU的长处是它具有可重构的特点,根据实际的需求设计硬件,同时功耗低耗电量小,散热性能会更好,在实时的图像处理、信号处理以及医疗航空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DF-Retinaface算法是基于Retinaface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目标检测算法的改进设计,并对该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了基于FPGA可编程平台的目标检测加速器。具体操作为:针对FPGA不适于处理浮点数的问题,采用int8定点量化操作定制化算法模型,将32位浮点模型转换为8位定点模型;针对量化操作会小幅损失算法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网络结构,提高算法模型的检测效果,同时简化先验框和激活函数设置,提高训练与预测的速度;针对FPGA丰富的逻辑资源采用最大并行性的DPU(Deep Learning Processor Unit),通过提升资源利用率来达到更高的吞吐率;针对FPGA与Vitis统一平台工具特点,采用Vitis加速库内核加速预处理过程中的图像缩放和格式转换操作。本文采用Tensor Flow框架进行算法的实现、训练与测试,基于本文设计的ZCU102硬件平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结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任务监督可以提高算法模型的检测效果;定点量化操作可以大幅减小算法模型的大小,约为之前的四分之一,减少资源的占用,FPGA检测速度提升约为CPU的9倍;网络结构的改进可以提升中等和大型目标的检测效果;对算法预处理的加速可以降低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图像缩放和格式转换内核共使单张图像预处理过程减少了约1倍的时间。此外FPGA平台下检测单张图像的能量消耗仅为GPU平台下的10.5%,证明了FPGA在功耗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最后与近年其他相似工作的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Vitis统一平台开发方式与本文FPGA加速器设计具有更高的吞吐率。
高文焱[2](2021)在《科普类文本英汉翻译中隐含意义的再现 ——《人工智能与银行业的未来》(第3至4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主要基于对《人工智能与银行业的未来》第3、4章的英译中翻译实践所撰写。所选本文主要聚焦了当下热度极高的人工智能和分析技术,以及如何应用于银行业这一特定领域,为相关产业应对信息时代的变革提供参考。源语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涉及大量相关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字词含义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句式结构多变,逻辑关系隐含在句段之间,给翻译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结合翻译理论知识,笔者主要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入手,来探讨源语文本中隐含意义再现的问题。对于词汇而言,重点从名词、动词和副词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词义引申和交际翻译策略的相关知识,对词汇中隐含的信息进行剖析;对于句子层面而言,笔者将重点放在说明性从句以及含有隐性逻辑关系的句子上,对此主要采取句式重构以及语序调整等方法,并结合分译、增译、转换等翻译技巧,力求准确再现原文内容。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对于如何翻译此类涉及金融科技的信息类文本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自身的翻译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希望本报告中提出的针对相关翻译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能够为今后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边鸿倩[3](2020)在《基于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翻译与技术》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日新月异,翻译软件越来越成为翻译工作的得力助手,语料库方法的使用使计算机翻译技术更趋成熟。美国电子技术翻译专家C.K.Quah(Chiew Kin Quah)基于对翻译和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辅助人工翻译,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出版了Translation and Technoloy(《翻译与技术》)一书。该书由帕尔格莱夫麦克米兰公司2006年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引进中国,已成为国内众多院校翻译硕士必选教材。翻译目的论详细阐述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Katharina Reiss和Hans Vermeer提出的。其对于科技翻译工作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一书为科技类文本,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征,因此本文作者选用目的论作为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作者选取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 一书的第四章至第六章作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分析和探讨科技文本翻译及其翻译方法。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目的论概述、案例分析和总结。第四章的案例分析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作者分别从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结合科技文本的特点,系统地探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汉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词汇层面上,作者主要分析科技英语文本中的名词化和专业术语等翻译问题;句法层面上,作者聚焦被动语态和复合句的翻译策略;语篇层面上,作者详细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语篇的内部连贯与外部连贯的实现途径。本文研究表明,基于目的论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译者从事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而且有助于拓宽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范围。
王慕雪[4](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常铮[5](2020)在《基于多接入移动边缘智能计算的资源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新型交互式移动应用程序的涌现,无一不促使了数据流量的激增,进而给网络的带宽和延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它可以在无线网络边缘提供存储和计算资源等,将云计算能力迁移到离移动终端用户更近的网络边缘,它是5G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件,能够支持各种需要超低延迟的创新应用程序和服务。本文基于多接入边缘计算进行业务资源优化问题的研究,首先设计了一套支持4GLTE和WLAN融合网络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部署了基于数据平面开发套件(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DPDK)的网络数据平面流量透传和重定向服务,接着针对视频流码率自适应场景提出了边缘辅助的智能优化方案,最后研究了基于边缘计算的异构网络视频流带宽资源管理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一、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本文结合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关于多接入边缘计算的白皮书等相关内容,设计了支持4G LTE和WLAN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通过部署基于DPDK的边缘计算路由子系统实现了 4G LTE和WLAN异构网络下的流量透传及重定向服务,最后对平台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了所实现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的良好性能。二、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视频流码率自适应的研究。考虑到纯客户端自适应方案具有缺乏对无线网络状况的动态感知等局限性,本文采用边缘辅助的智能自适应视频流方案,利用边缘计算平台的网络能力开放优势,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技术,根据无线接入侧(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上下文信息以及每个客户端的播放参数例如缓冲区状态等来学习码率自适应策略,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案的用户体验质量指标分别比基于速率的自适应方案、基于缓冲区的自适应方案和基于dash.js开源客户端的自适应方案提高20%,15%和14%。三、基于边缘计算的异构网络视频流带宽管理的研究。由于带宽受限,多个用户同时进行视频请求时容易产生竞争行为。对于纯客户端自适应方案,由于多用户间缺乏协调,其公平性问题更加难以保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视频流带宽管理方案,考虑在LTE和WLAN异构网络边缘进行多用户视频流会话的带宽管理,该方案采用启发式策略,通过对网络资源的融合利用和合理分配,为用户提供网络选择以及带宽分配方案,试图找到视频流性能、公平性和带宽效率之间的最佳平衡。本文通过算法仿真和实际工程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公平性,减少多用户间带宽恶性竞争行为的发生,改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
张鹏程[6](2020)在《基于Web的色谱系统开发与分析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色谱分析是一种对混合物中各组分进行分离的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化学化工、生物、制药等众多领域。色谱仪是进行色谱分离分析使用的装置,包含检测器、色谱泵、温度/压力控制仪等众多设备。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色谱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色谱分析的各步骤都逐渐发展为由色谱软件来控制进行,形成了智能化的色谱系统。本文利用Web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Web技术的色谱分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本系统对各色谱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控制它们的运行状态,同时可以对采集到的谱峰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色谱分析的结果。本系统采用了浏览器+服务端+色谱设备的架构,浏览器为人机交互的接口,主要实现虚拟仪器监控面板及色谱信号谱图的渲染。服务端与色谱设备相连,根据系统功能的不同要求,服务端又分为Web服务、仪器通信服务和色谱算法SDK。其中,Web服务用于响应用户请求并提供项目管理等基础功能,而仪器通信服务负责与下位机色谱仪器通信,Web服务与仪器通信服务之间的分离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使用了三级消息格式用于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算法SDK为系统提供数据分析功能,采用并发模型实现,性能良好,并支持多任务同时运行。色谱信号处理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包括信号去噪、色谱峰识别、重叠峰分解、面积计算等功能。本文介绍了常用的色谱信号的去噪方法,并根据色谱数据特点实现了均值和小波软阈值相结合的滤波方法,可以在保持峰形的前提下提高原始信号信噪比。建立了一阶导数色谱峰检测法的有限状态机(FSM)模型,可以有效地自动识别色谱峰的各特征点。针对色谱分析中的重叠峰分解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和拐点信息对子峰面积比值进行拟合的方法,模型训练速度快,分解精度较高;然后研究了基于粒子群搜索最优参数的色谱重叠峰解析算法,可以对色谱多峰重叠的情况进行分解;最后对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实验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验证和测试,系统性能良好,算法计算速度较快、支持多任务同时运行,可以识别信号中的色谱峰并对重叠峰进行有效分解,达到了实际使用的要求。
赵欣宇[7](2020)在《《职业教育全球化展望》(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的翻译文本是欧盟官方出版物办公室2018年出版的英文版《职业教育全球化展望》第三到五章的内容。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但是目前国内现有的国外相关政策和研究的资料尚不多见,这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本次翻译实践所涉及的文本能丰富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国内研究职业教育全球化的学者专家以及政策制定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根据彼得·纽马克对文本类型的分类说明,源文本《职业教育全球化展望》属于信息型文本。结合文本所呈现的信息型文本特点和学术写作的语篇风格,译者运用了增译、减译、词性转换、分译、顺译、重构等翻译技巧;以交际翻译的相关策略作为指导,使其译文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本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了翻译实践的总体情况;描述了翻译实践的过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总结了翻译实践的经验并对译者自身的职业技能发展进行了反思。译者希望她的翻译实践能帮助国内研究职业教育的学者和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和借鉴他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以及其应对全球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付茜雯[8](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研究指明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杨亚婷[9](2020)在《目的论指导下的三篇人工智能主题文章翻译报告》文中提出人工智能(AI)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它开发用于模拟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程序。本报告基于三篇人工智能主题文章的英译汉翻译实践。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及其与笔者的交流,此次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简洁易懂。鉴于此,笔者根据原文本特点以及具体翻译需求对费米尔的目的论加以应用,并采取了重组、删译等翻译方法来实现翻译目的。报告首先介绍了此次翻译实践的基本信息和翻译过程,分析了原文本的三大特点,接着阐述了目的论中目的至上的核心内涵、三大原则及指导意义,最后在目的论三原则下结合了相关翻译方法进行案例分析。此次翻译中,连贯原则可完全服务于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与目的原则即有冲突又有共通之处。因此,本报告在案例分析部分首先讨论了目的原则与忠实原则发生冲突时应以目的优先,再阐释了如何利用忠实原则与目的原则的共通之处以及连贯原则来帮助实现翻译目的。本报告指出了目的论运用三步曲:立足目的,分析关系,求同舍异。即立足翻译目的,分析目的原则与其他两原则的关系,以及对与目的原则存在共性的加以利用、存在冲突的加以摒弃。基于此次翻译实践,报告还总结出了为实现目的论三原则可分别采取的翻译方法:重组和删译可运用于实现目的原则,分译和转换可运用于实现连贯原则,直译和增译可运用于实现忠实原则。此翻译报告可为费米尔的目的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案例和思考,为未来类似的翻译情景提供一定的借鉴。
朱艳军[10](2020)在《基于安卓系统的机器人开放式运动控制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向着智能网络化发展,即机器人能通过感知外界环境作出决策,并建立现代通信网络与人类网络实现即时通讯,将机器人网络与人类网络通过网络融合,实现人机共融的人机生态。近几年,Android系统的蓬勃发展使其越来越广泛使用并为人们所熟悉。其次,Android本身的开源特性、快速升级和不断增加对外设接口与传感器功能(如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的支持,使其便于扩展机器人功能。第三,Android系统的分层设计理念、开放式体系结构便于对机器人进行网络管理和调整、功能二次开发与维护。基于上述理由,该课题采用模块化的编程思想,针对工业机器人设计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式运动控制软件平台。首先,分析工业机器人控制平台的常用功能需求(轨迹规划、通信功能等),并结合Android系统特点与未来机器人发展方向对控制平台进行了功能补充(传感器支持、人机交互等),并给出了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其次,由于传统Android系统实时性不强,对未来实时Android结构体系进行了预测,实现了适应未来多种Android内核的机器人实时多任务模块,并在底层内核为多任务调度提供了改进的LLF调度算法的实现方法,以更好地应用于实时多任务模块。然后,详细实现了控制平台的运动相关模块,包括在Android JNI层利用POSIX多线程、互斥锁和条件变量、Java反射机制等技术实现了加减速规划、多轴同步、反馈调节、轨迹插补等运动控制算法,并在应用层为模块的使用提供了运动控制相关的接口。此外,从Android系统整体结构分析了建立机器人开放式软件平台的方法,将平台功能以模块形式实现,并生成易于扩展使用的JAR开发包,分析了简单应用在APP Inventor中的可视化编程,为用户编程设计了包含机器人参数配置界面与功能测试的辅助开发APP,用户APP设计过程中可通过Shared Preference存储机制从辅助APP获取配置参数。最后,给出了一种Android机器人控制设备实例,以带反馈编码器的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控制为例,验证了开放式软件平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与控制效果。
二、简化与通用并行——TP-Link推出Easy Manager网络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化与通用并行——TP-Link推出Easy Manager网络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itis的FPGA目标检测算法加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2 深度学习相关与FPGA技术相关 |
2.1 深度学习知识介绍 |
2.1.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组成 |
2.1.2 深度残差网络 |
2.1.3 Res Net |
2.1.4 Mobile Net |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Retina Net |
2.3 基于深度学习的Retinaface人脸检测算法 |
2.4 FPGA加速器概述与传统设计方法 |
2.5 Vitis统一软件平台 |
2.6 本章小结 |
3 DF-Retinaface目标检测方案设计 |
3.1 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
3.2 基于DF-Retinaface的网络结构设计 |
3.2.1 卷积层结构分析与改进 |
3.2.2 激活函数简化设计 |
3.2.3 多任务损失函数 |
3.3 预处理增强 |
3.4 Anchor Box锚框简化设计 |
3.5 非极大值抑制 |
3.6 本章小结 |
4 定制化模型与FPGA硬件加速器设计 |
4.1 硬件加速平台ZCU102 开发板 |
4.2 基于Vitis环境的定制化模型 |
4.3 基础电路设计 |
4.4 DPU加速IP设计 |
4.5 预处理加速IP设计 |
4.6 Vitis硬件镜像构建 |
4.7 本章小结 |
5 软硬件协同实现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2 模型训练 |
5.3 Vitis环境下的定制模型量化实现 |
5.4 FPGA实现 |
5.5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5.1 实验评价标准 |
5.5.2 实验结果分析 |
5.5.3 检测效果展示 |
5.5.4 与其他工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科普类文本英汉翻译中隐含意义的再现 ——《人工智能与银行业的未来》(第3至4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 |
1.2.2 文本内因素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
2.1.2 翻译工具的准备 |
2.1.3 理论储备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2.4.1 自我审校 |
2.4.2 他人审校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隐含意义的再现 |
3.1.1 名词的隐含意义再现 |
3.1.2 动词的隐含意义再现 |
3.1.3 副词的隐含意义再现 |
3.2 句子层面隐含意义的再现 |
3.2.1 说明性从句的翻译 |
3.2.2 单一隐性逻辑关系句子的翻译 |
3.2.3 含有多种隐性逻辑关系句子的翻译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实践总结 |
4.2 翻译心得与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3)基于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翻译与技术》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
1.1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Quality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
2.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2 Translation Practice |
2.2.1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2.2.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3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
Chapter3 Overview of Skopos Theory |
3.1 Brief Introduction of Skopos Theory |
3.1.1 Skopos Rule |
3.1.2 Coherence Rule |
3.1.3 Fidelity Rule |
3.2.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kopos Theory in Scientific Text Translation |
3.2.1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kopos Rule |
3.2.2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Coherence Rule |
3.2.3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Fidelity Rule |
Chapter4 Case Study |
4.1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at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
4.1.2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2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4.2.1.1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assive Voice into Chinese Active Voice |
4.2.1.2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assive Voice into Chinese Passive Voice |
4.2.1.3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assive Voice into Chinese Non-subject Sentence |
4.2.2 Translation of Compound Sentences |
4.2.2.1 Literal Translation Method |
4.2.2.2 Reverse Translation Method |
4.2.2.3 Splitting Translation Method |
4.3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at Discourse Level |
4.3.1 Internal Discourse Coherence |
4.3.1.1 Repeating keywords |
4.3.1.2 Synonym unification |
4.3.2 External Discourse Coherence |
4.3.2.1 Sentence Logical Coherence |
4.3.2.2 Stylistic Coherence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5.2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chievements |
Appendix Ⅰ Glossary |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Ⅲ Target Text |
(4)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
1.1 翻译任务介绍 |
1.2 翻译文本描述 |
1.3 翻译工具介绍 |
1.4 翻译过程设计 |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1.1 缩略词术语 |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2.1 直译法 |
3.2.2 拆译组合法 |
3.2.3 不译法 |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4.1 翻译总结 |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原文 |
附录3 译文 |
致谢 |
(5)基于多接入移动边缘智能计算的资源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2.1 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的设计 |
2.1.1 MEC的相关技术研究 |
2.1.2 MEC平台的架构设计 |
2.2 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的实现 |
2.2.1 LTE边缘计算路由子系统的实现 |
2.2.2 WLAN边缘计算路由子系统的实现 |
2.3 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的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视频流码率自适应研究 |
3.1 基于边缘计算的自适应视频流传输研究 |
3.1.1 HTTP动态自适应视频流 |
3.1.2 服务端及网络辅助的DASH |
3.1.3 基于边缘计算的DASH传输架构设计 |
3.2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视频流码率自适应算法研究 |
3.2.1 Q-learning和深度学习的集成 |
3.2.2 系统模型 |
3.2.3 Deep Q-learning的算法细节 |
3.3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视频流码率自适应方案评估 |
3.3.1 实验设置 |
3.3.2 性能指标和参考方案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边缘计算的异构网络视频流带宽管理研究 |
4.1 基于边缘计算的异构网络视频流传输架构研究 |
4.1.1 基于边缘计算的MPTCP视频流传输架构设计 |
4.1.2 基于边缘计算的MPTCP 4K超高清视频流传输实验 |
4.2 基于边缘计算的蜂窝网络DASH带宽管理研究 |
4.2.1 基于无线网络信息的启发式DASH带宽分配算法 |
4.2.2 实验设置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边缘计算的异构网络DASH带宽管理研究 |
4.3.1 基于边缘计算的异构网络DASH带宽管理机制研究 |
4.3.2 基于边缘计算的异构网络启发式DASH带宽管理算法研究 |
4.3.3 实验设置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Web的色谱系统开发与分析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色谱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 色谱硬件设备 |
2.2 色谱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2.2.1 系统整体架构 |
2.2.2 前端网页相关功能实现 |
2.2.3 服务端系统设计 |
2.2.3.1 服务端功能需求分析 |
2.2.3.2 系统Web服务实现 |
2.2.3.3 仪器通信服务 |
2.2.3.4 色谱算法SDK |
2.2.4 实时监控及算法分析功能实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色谱算法SDK的设计与实现 |
3.1 色谱信号分析特点及SDK技术要求 |
3.2 SDK技术介绍 |
3.3 算法SDK架构设计 |
3.3.1 算法并发执行模型 |
3.3.2 SDK算法扩展能力实现 |
3.3.3 SDK数据持久化 |
3.4 算法SDK核心功能与使用方法 |
3.4.1 SDK核心功能执行流程 |
3.4.2 Ctypes调用SDK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色谱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
4.1 信号去噪 |
4.1.1 常用色谱信号去噪方法 |
4.1.2 均值滤波和小波软阈值去噪相结合的去噪方法 |
4.1.3 本系统滤波算法的实现 |
4.2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色谱峰检测 |
4.2.1 一阶导数识别色谱峰 |
4.2.2 有限状态机模式 |
4.3 色谱峰检测色谱信号峰面积计算 |
4.3.1 基线矫正 |
4.3.2 面积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叠峰分解算法研究 |
5.1 重叠峰分解基本原理 |
5.2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色谱重叠峰解析 |
5.2.1 重叠峰特征点与子峰面积比 |
5.2.2 随机森林模型 |
5.2.3 模拟色谱信号生成和模型配置 |
5.2.4 实验验证 |
5.2.5 算法模型集成 |
5.3 基于粒子群参数搜索的重叠峰分解算法 |
5.3.1 基本原理 |
5.3.2 粒子群算法计算模型参数 |
5.3.3 算法迭代时的优化策略 |
5.3.4 算法验证 |
5.3.4.1 普通重叠峰分解 |
5.3.4.2 重叠肩峰分解 |
5.3.4.3 多重叠峰分解 |
5.3.5 算法结果讨论 |
5.4 两种方法比较及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功能测试 |
6.2 性能测试 |
6.2.1 系统基准性能测试 |
6.2.2 算法模块性能测试 |
6.2.2.1 SDK算法执行速度测试 |
6.2.2.2 系统重复度、线性度测试 |
6.2.2.3 算法准确性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7)《职业教育全球化展望》(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Chapter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Background |
1.2 Overview of the Practice |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Chapter2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2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lient |
2.1.3 Parallel Text and Glossary |
2.1.4 Tool Preparation |
2.1.5 Schedule |
2.2 While-translation |
2.2.1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
2.2.2 Focus and Difficulties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3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Case Analysis |
3.1 Techniques Used at Lexical Level |
3.1.1 Conversion |
3.1.2 Omission |
3.1.3 Amplification |
3.1.4 Word Choosing |
3.2 Techniques Used at Syntactic Level |
3.2.1 Long Sentence Translation |
3.2.2 Passive Voice Translation |
Chapter4 Conclusion |
4.1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
4.2 Limitations and Proposal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arget Text |
AppendixⅢ Glossary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TI Degree |
附件 |
(8)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Aims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CHAPTER3 METHODOLOGY |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
3.1.1 Source Text |
3.1.2 Text Analysis |
3.2 Research Method |
3.3 Translation Process |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
1-20 Abstracts |
21-40 Abstracts |
41-60 Abstracts |
61-80 Abstracts |
81-100 Abstracts |
101-120 Abstracts |
121-140 Abstracts |
141-160 Abstracts |
161-180 Abstracts |
181-200 Abstracts |
201-220 Abstracts |
221-240 Abstracts |
241-260 Abstracts |
261-280 Abstracts |
281-300 Abstracts |
ACKNOWLEDGEMENTS |
(9)目的论指导下的三篇人工智能主题文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In-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Source Text Analysis |
3.1 General Features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3.2 Features of the AI-themed Articles |
3.2.1 High Frequency of Scientific Terms |
3.2.2 Wide Use of Passive Voice |
3.2.3 Common Use of Long Sentences |
Chapter Four Theoretical Basis |
4.1 Brief History of Skopos Theory |
4.2 Introduction to Vermeer’s Skopos Theory |
4.2.1 Skopos Rule |
4.2.2 Coherence Rule |
4.2.3 Fidelity Rule |
4.3 Feasibility of Skopos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Five Case Study |
5.1 Priority of Skopos |
5.1.1 Reconstruction |
5.1.2 Deletion |
5.2 Translation under Coherence Rule |
5.2.1 Division |
5.2.2 Conversion |
5.3 Translation under Fidelity Rule |
5.3.1 Literal Translation |
5.3.2 Addition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Source Text |
Appendix B Target Text |
(10)基于安卓系统的机器人开放式运动控制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机器人控制技术概述 |
1.2.1 国外机器人控制技术现状 |
1.2.2 国内机器人控制技术现状 |
1.2.3 机器人控制系统架构 |
1.3 安卓系统在工业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及难点 |
1.4.3章节安排 |
第2章 平台功能及设计方案 |
2.1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2.2 方案设计 |
2.2.1 硬件平台方案 |
2.2.2 软件平台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器人实时任务模块的实现 |
3.1 实时Android体系结构 |
3.2 机器人实时任务调度 |
3.2.1 改进的LLF调度策略 |
3.2.2 改进LLF调度实现细节 |
3.3 机器人实时任务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器人运动相关模块的实现 |
4.1 定义安卓驱动接口 |
4.2 运动相关模块的JNI层依赖 |
4.2.1 加减速算法 |
4.2.2 位置输出反馈控制 |
4.2.3 关节空间运动 |
4.2.4 笛卡尔空间运动 |
4.3 运动相关模块 |
4.3.1 系统配置模块 |
4.3.2 初始化模块 |
4.3.3 可编程IO模块 |
4.3.4 信息读取模块 |
4.3.5 错误提示模块 |
4.3.6 运动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器人开放式软件平台 |
5.1 其余功能模块实现 |
5.1.1 传感器模块 |
5.1.2 通信模块 |
5.1.3 网络模块 |
5.2 JAR开发工具包 |
5.3 可视化编程平台 |
5.3.1 可视化扩展组件 |
5.3.2 可视化块编程 |
5.3.3 可视化应用通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例设计与实验 |
6.1 机器人控制平台硬件设计 |
6.1.1 通信模块 |
6.1.2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
6.1.3 模拟量控制电路 |
6.1.4 输入输出隔离电路 |
6.1.5 GPIO信号电平处理 |
6.1.6 通用输入输出接口 |
6.1.7 反馈信号处理电路 |
6.1.8 接口板硬件实物 |
6.1.9 Android机器人控制设备搭建 |
6.2 实现机器人运动相关模块的内核驱动 |
6.3 下载辅助APP测试软件平台功能 |
6.3.1 平台参数配置 |
6.3.2 IO模块测试 |
6.3.3 运动相关模块测试 |
6.3.4 网络模块测试 |
6.3.5 实时任务模块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简化与通用并行——TP-Link推出Easy Manager网络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itis的FPGA目标检测算法加速器设计[D]. 李景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科普类文本英汉翻译中隐含意义的再现 ——《人工智能与银行业的未来》(第3至4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高文焱.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3]基于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翻译与技术》汉译为例[D]. 边鸿倩.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5]基于多接入移动边缘智能计算的资源优化研究[D]. 常铮.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基于Web的色谱系统开发与分析算法研究[D]. 张鹏程. 东南大学, 2020(01)
- [7]《职业教育全球化展望》(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赵欣宇. 广西大学, 2020(07)
- [8]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目的论指导下的三篇人工智能主题文章翻译报告[D]. 杨亚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基于安卓系统的机器人开放式运动控制平台研究[D]. 朱艳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