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件运行支撑平台反射体系的安全框架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韩冬辰[1](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张莹莹[2](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孙佳铭[3](2019)在《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是以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作为室内设计领域知识形式化表达的构造形式,将数据引用到室内设计中,是对室内设计应用方法的全新探索。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将数据的科学性、逻辑性融入现有室内设计方法体系中,是对现有室内设计方法的拓展性研究。论文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计算机学科理论与相关技术引入到室内设计的方法策略中来,对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特点、语义网技术栈重点技术以及室内领域知识数据内容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在语义网络知识表示特点和室内领域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这部分研究阐述了语义网络知识表示的基本内涵、组成部分,为构建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确定了组成元素和组织结构;论述了语义网络知识表示的关系转换、推理过程,为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进行数据语义推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实现了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概念的建立。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基本技术研究是在智能家居的硬件设计应用和语义网技术栈的软件设计应用基础上研究的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的基本技术实现问题。这部分研究首先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网络传输技术、控制网络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研究阐述,为智能化系统提供了数据获取和数据传输的硬件技术支撑;其次在语义Web基本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语义Web信息表示RDF技术和语义信息模型本体技术内容,为智能化系统提供了对数据内容进行形式化表达的软件技术支撑。为实现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应用做了技术层面的基础准备。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数据内容研究是在室内设计专业特点、工作特点、空间使用特点的基础上,从室内环境形态、水电能源、空调系统计、照明与音响系统、消防与安保系统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层面对数据内容进行的研究与梳理,为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技术框架注入了专业领域知识数据内容。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应用策略研究是在基本理论研究、基本技术研究、数据内容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应用载体,即虚拟数据模型。虚拟数据模型基于数据内容在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组织,为设计人员提供数据语义分析下的设计问题决策方案合集,为空间使用者提供智能化空间服务。总之,语义网络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通过将计算机科学中的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语义网技术栈重要软件技术、智能家居硬件技术与室内专业领域数据内容的交叉融合,构建了以虚拟数据模型为最终实现形式,能够实现智能化系统操作的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形成了能够用于设计、施工和空间使用的语义网络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论文运用数据的思维促进了室内设计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为室内设计添加了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扩宽数据化在室内设计中的研究思路。
唐姗[4](2011)在《基于目标的高可信自适应容错软件开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以Internet软件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的深入,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开放式网络环境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故障率和不安全因素,使得软件系统变得日趋庞大和难以驾驭,缺陷和漏洞难以避免,其经常发生各种故障和失效。所有这些因素都给软件系统的可信性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软件容错技术是保障软件可信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容错技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实现成本高,往往需要多个冗余的实现版本;模块化程度较差,难以清晰地进行建模和预测分析;灵活性不强,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运行时失效。近年来,高可信软件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地与自适应软件系统(self-adaptive software system)联系起来。与传统的基于冗余和多样性思想的软件容错方法相比,自适应软件系统能够通过对自身行为和结构的动态调整来适应自身的缺陷和环境的变化,从运行时控制的角度提高软件系统的可信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有效的软件容错途径。本文在分析当前自适应软件研究领域的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高可信自适应软件系统在现实开发中面临的很多问题,论述了在可信软件系统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对指导高可信自适应容错软件系统开发的实践活动具有现实性的意义。本文将可信软件系统研究领域中各个阶段相互独立分散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统一,提出了一个更加系统、有效和实用的自适应容错解决方案:从可信需求建模,到自适应体系结构设计,再到系统的实现及运行时监控与诊断,将可信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需的制品的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面而统一的技术体系。为解决现有的面向目标的需求建模方法在自适应软件系统的需求建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以及为了支持软件系统的运行时监控、诊断和容错决策的需要,本文首先对KAOS需求建模方法中的描述框架、目标类型、目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扩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面向目标的自适应软件系统的可信需求建模分析方法,较之于现有的自适应软件的需求建模方法,该方法细化了需求建模过程中的多个方面的建模工作,增加了对自适应基础设施和自适应场景等方面的需求建模的支持。针对需求规约和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之间的概念差距和相对独立的演化所造成的从需求模型到体系结构设计转换困难的问题,本文以可信目标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推导自适应体系结构的方法。面向体系结构的结构化模型和行为模型两个设计视图,分别论述了在各种“目标精化模式”下,如何从目标模型推导出体系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目标模型到体系结构模型之间的追踪元模型,以保证整个推导过程的可追踪性和一致性。在现有的自适应容错实现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更加广义的容错概念:1)在容错对象方面,除了软件自身的设计和实现缺陷外,将运行环境的变化和失效以及系统多种非功能性目标的冲突也纳入到容错范围中;2)在容错目标方面,强调可生存性而非绝对的系统可靠性,以保障系统的关键服务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容错手段实现系统整体的优化运行。重点探讨了如何以软件体系结构为中心来展开对运行时系统进行监测、分析、规划和实施等自适应活动。针对目前自适应软件系统所面临的运行时监控的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目标模型的运行时监控与诊断分析方法。将需求推理、运行时监控以及系统的自适应调整行为集成于一体进行研究,以在检测出系统异常时,及时对检测结果进行自适应容错处理。本文从监控事件的定义,到生成和编织监控代码,再到诊断和响应监控结果,给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可信需求的运行时监控方案。最后,本文设计了相应的支撑平台并实现了其原型系统。
韩兴亮[5](2010)在《基于OSGi技术数据中间件研究及其在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所面临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网络应用对网络数据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本地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更多的数据需要网络中其他异构数据库提供,这就导致了网络数据交互越来越频繁,网络越来越需要一个供数据在不同数据源之间流通的通道。网络数据中间件位于网络应用与网络数据源之间,统一管理网络数据源并向网络应用提供网络数据服务信息。本文以解决数字化校园中网络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为出发点,在网络应用层与网络数据源之间构建一个中间件层,实现数字校园内的数据集成及应用集成。本文对比分析国内外网络数据中间件的框架结构特点,提出基于OSGi技术的数据中间件总体框架,将各个功能模块以Bundle形式实现,根据实际网络应用对各个功能Bundle的需求以动态热插拔的形式,实现以最少功能模块的不同组合满足网络应用。OSGi技术具有动态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以OSGi技术为基本框架设计实现网络数据中间件,使得网络数据中间件也继承了OSGi技术的特点。基于OSGi框架设计实现的数据中间件构件粒度细、总体结构灵活、扩展性与动态性都能得到较好满足。基于OSGi技术的数据中间件对网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根据网络异构数据库实际特点调整中间件功能Bundle的组合方式,满足复杂网络应用请求。结合SOA设计理念将各个功能Bundle尽可能设计为功能相互独立的服务单元,每个功能Bundle支持一个基本网络服务,减少各个功能Bundle之间的耦合性。但是由于网络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服务集合所以各个功能Bundle之间的联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实际更应该关注功能Bundle之间的最优组合方式。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以网络数据中间件实现各种网络资源之间的数据传输是解决数据孤岛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特点,以OSGi技术为基本框架,设计实现中间件中的功能Bundle,根据网络应用请求的特点从Bundle库中选择若干功能Bundle以最优组合方式协同工作实现复杂网络应用的数据请求。尽管中间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以服务为基本构件,以OSGi技术为基本框架的网络数据中间件为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整合数字化校园中各种网络资源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丁博[6](2010)在《软件自适应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件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普适计算软件、超大规模软件系统、网构软件等新一代软件范型不断涌现。与传统计算机应用相比,它们表现出了环境开放、行为主动、成员异构等特点,使得软件自适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软件需要在运行时感知环境变化和自身状态,据此对其行为进行主动调整,以保证能够在动态开放环境下持续、高质量地提供服务。自适应是对软件能力的一种理想期望,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背景和角度对其展开了研究。然而,要构造环境开放、行为主动、成员异构的分布计算软件,现有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突出表现在:(1)开放环境下自适应软件的构造方法。开放环境下,环境的变化可能超出开发阶段的预期,这就要求软件基础设施必须与具体场景解耦,且软件的自适应能力能够按需进行灵活在线调整。(2)软件群体自适应的实现机制。新一代软件系统可能涉及到大量个体意图、管理策略等异构的结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传统软件自适应实现手段放大到群体层面,诸如群体如何动态地形成和维护、群体内部如何协同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从软件工程层面入手,针对上述挑战展开初步探索。本文首先提出融合个体和群体适应性的软件自适应概念模型,进而在此模型指导下,对自适应软件个体构造方法、集中决策的群体自适应机制、非集中决策的群体自适应机制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本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融合个体和群体适应性的软件自适应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在指导思想层面上指明如何实现软件自适应。本文提出了名为Auxo的软件自适应概念模型,其特点是融合了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的适应性,并强调第三方在运行时对软件自适应过程的显式指导,以应对开放环境带来的挑战。(2)提出了面向开放环境的自适应软件个体构造方法借鉴自动控制领域的已有成果,本文提出了用于实现软件自适应的个体复合控制过程。该过程具有综合前馈和反馈控制、模型维护、策略分离、支持第三方在线重配置等特点。以此为基础,给出了由Auxo构件模型、Auxo单元框架、软件自适应能力在线调整方法及配套AuxoDL语言所组成的自适应软件个体构造方法。基于该方法构造的自适应软件可以实现环境和体系结构驱动的自适应行为,并且在环境超出开发阶段预期时,其自适应能力可以被第三方细粒度在线调整。(3)提出了群体动态聚合和跨个体自适应动作实现机制以集中决策的群体自适应为背景,本文提出了任务规约驱动的群体动态聚合方法及相关算法,可依据任务规约在当前计算空间中自适应地形成和维护软件群体;提出了基于代理方式实现跨个体自适应动作的方法,可以实现基于单点决策的群体自适应。(4)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约束优化的群体自适应机制和算法通过若干具体实例,本文首先将非集中决策群体自适应建模为分布式约束优化问题,并指出这一建模方法可以获得兼顾个体自主决策和群体效果、隐私保持等收益。在此基础上,以具备低约束密度特点的问题为对象,提出了名为HEDA的分布式约束优化算法。该算法对个体的行为准则和交互协议进行设计,群体自适应表现为一种涌现效果。算法在求解低约束密度问题时具有明显性能优势,在保持多项式级别空间复杂度前提下,所需消息数目远少于同类已有算法。上述工作最终物化为Auxo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和Auxo软件框架:前者指明如何构造(及维护)具备个体和群体适应性的软件,后者为此类软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本文成果已在所给大量实验和以智能汽车、智能博物馆等为背景的第三方自适应应用中得到验证。
高俊[7](2009)在《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自适应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衡量软件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软件是否具有自修正能力。为了适应Internet开放环境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或称为自适应。目前它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围绕如何提高软件的自适应,使软件支持预设和非预设的变更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分别从构件模型、支持自适应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支撑平台等方面展开研究。为使软件能应对非预设变更情况,文章从体系结构元层构件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自适应构件模型。详细讨论了构件本身的行为规范,交互之间如何实现协作,以及交互协议等。然后通过案例阐述了构件如何根据变化的环境实施智能控制,制定自适应策略的过程。为使软件应对预设变更情况,本文基于高阶多型π演算理论,通过在D-ADL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提出了面向自适应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介绍了语言的理论基础,基本语法和语义,以及对自适应系统的形式描述,包括构件、计算行为和动态行为的形式化表示,然后讨论了自适应构件的智能控制机制。对于预设的变更情况,软件可根据预先设计的适应逻辑采取自适应动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自适应构件的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空间模型(SASM)支撑平台并初步实现了其原型系统。将体系结构空间分为元层和基层,处在元层的元构件保留了设计时预设策略,并且自身具有智能性,能根据环境的信息推导出自适应策略。在SASM支撑平台的支持下,运行时体系结构可进行可视化操作,从而使软件能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最后介绍了一个原型系统的初步实现。
刘奕明[8](2008)在《基于体系结构、特征驱动的软件动态演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成为当今主流软件运行环境之后,网络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使用户需求与硬件资源更加频繁地变化,导致软件的变化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变化性成为了软件的基本属性。软什演化指的是软件进行变化并达到所期望形态的过程,可分为静态演化和动态演化两种类型。由于具有持续可用性的优点,动态演化已成为软件工程研究的热点。动态演化比静态演化更为复杂,技术上更难以处理。凶此,现代软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动态演化研究应从宏观层面入手。由于软件体系结构能从系统结构全局的角度刻画软件当前配置状态,因此已成为了软件进行动态演化的重要依据。而目前存在于一般软件动态演化方法中的主要问题是,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业务逻辑需求之间存在语义鸿沟。所以开发者难以从业务逻辑上预先推导软件变更的结果及其影响范围,从业务逻辑视图综合地考虑软件动态演化问题,并保证软件动态演化的业务逻辑合理性和正确性。另外,现存的基于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研究并没有提供完整的控制软件变更的手段以保持软件动态演化的完整性。为了解决一般软件动态演化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在软件产品线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系结构、特征驱动的软件动态演化方法(FASDEM)。FASDEM方法的主旨是应用软件产品线技术开发支持动态演化的软件系统,实现通过运行时刻对特征模型和软件参考体系结构的定制实现软件动态演化。FASDEM方法主要包括三种活动:动态软件特征分析与建模,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设计和软件动态演化工程。为了支持对动态软件的特征分析与建模,本文结合领域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动态软件特征建模方法,并给出其元模型和基于推理的模型一致性验证方法。通过该方法,开发者能对动态软件系统的业务逻辑共性、运行时业务逻辑的可变性和这些可变性之间的约束关系进行建模,为动态软件系统提供高层次的、抽象的软件演化业务逻辑视图。由于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动态演化可能会引入违反业务逻辑的系统行为。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引入端口语义概念,首先给出了基于特征语义的构件和构件系统的形式化描述模型,以建立软件体系结构与软件业务逻辑视图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在此形式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环境构造的构件系统业务逻辑满足行为提取方法。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SERA)描述了基于特征模型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的受限演化空间,和面向各种特定演化需求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可变性,所以SERA是进行特征驱动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定制演化的基础。为了支持SERA的设计活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支持FASDEM动态演化工程活动的环境建模、基于特征绑定的软件演化规则定义,和特征驱动的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的定制及其构件行为演化的方法。其中,软件演化规则是在特征模型定制基础上定义的,这种方法为软件动态演化提供了灵活的演化策略定义和处理机制,使得开发者从高层业务逻辑视图上综合和完整地考虑软件演化问题成为可能。为了提高软件的构造性,更好地支持软件动态演化,FASDEM通过引入运行时体系结构演化空间(RAES)的概念,给出了一种支持动态软件开发的软件模型——基于特征语义体系结构空间的软件动态演化模型(FASM)。FASM使用反射技术构造,其元层由运行时体系结构演化空间构成,基层由可运行的物理构件形成,元层和基层因果相联。通过对RAES的观察,可获知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信息。对元层RAES的在线定制调整可实现对基层的修改进而实现系统的动态演化。最后本文设计了FASM支撑平台并实现了其原型系统。FASM支撑平台由建模工具集、执行工具集和动态演化工具集组成。建模工具集旨在方便用户按照FASM模型可视化地进行动态软件系统的建模构造与开发;执行工具集为动态系统提供运行和监控环境;动态演化工具集支持基于体系结构和特征驱动的系统动态演化,保障演化完整进行。
张薇[9](2007)在《基于反射机制的自适应软构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应用迅速发展,软件运行环境正经历从集中封闭的计算平台向开放、动态转变,并将逐步被基于服务的计算模式所取代,这就导致传统的软构件技术很难应对这些变化。本文针对目前软构件复用程度不高,无法适应动态运行环境和多变用户需求这些问题,基于反射理论,研究具有灵活性和自适应性的软构件技术。重点研究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软构件自适应技术研究。基于反射技术,提出了一种软构件的反射结构模型,建立了软构件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和依赖关系,使其能够调整自身结构,有效提高了构件灵活性和自适应性。二是Internet环境下基于构件的软件集成方法。集成框架一方面实现了基于元构件模型和软件体系结构的构件组装平台;另一方面,提供面向构件服务的软件集成,建立基于服务的软件开发模式。三是研究软件集成的重配置机制。提出了软件集成框架的反射体系结构,借鉴其开放实现的思想,根据不同领域用户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对集成到软件系统中的构件或服务进行选择和部署等柔性定制能力,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软件集成。最后以教师数据中心系统为例,通过使用基于反射机制的软构件,实现了对动态运行环境和多变用户需求的自适应性,并进行了系统的组装集成,验证了相关技术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晓庆[10](2006)在《面向智能网演进的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一代网络将是一种可以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性开放式网络。本文以实现网络开放、智能网(IN)的在线演进为目标,研究异构网络中间件的原理及其实现技术问题。在对异构网络中间件的概念、原理进行详细定义的基础上,以OSA/Parlay的技术标准为背景,以独立于实现技术的MDA方法对异构网络中间件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全面描述。之后详细研究了基于IN平台构建异构网络中间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提出了基于最小改变策略的增强IN模型以满足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新需求,为了应对开放环境下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新挑战,将反射特征以业务的方式引入到中间件平台。 论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简要归纳如下: 1.建立了异构网络中间件的原理框架 首先从网络运营商的角度,以开放网络能力、支持第三方简捷制作业务为目标,提出在业务层和网络层之间引入异构网络的中间件层,以屏蔽网络的异构性,为基于异构网络中间件的业务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易于理解的基准模型。 2.分析了异构中间件平台体系结构的全貌 从全局的视点,以与具体实现技术无关的MDA模型,借助“4+1”多视点的方法,分析了中间件平台体系结构的全貌,为构造独立于实现技术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模型。 3.提出了基于IN构造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方法 深入研究了基于IN平台基本架构,用私有化的IN平台和制作业务的私有技术,构建开放式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理论和实现技术,并以业务的方式实现了OSA GCC SCF原型系统。 4.提出了基于最小改变策略的增强IN平台功能模型 针对用IN平台直接构造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在许多功能和性能的支撑方面的不足,基于最小改变策略,将截取器的概念自然引入到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作为增强IN功能的基本手段。 5.研究了基于IN业务特征的反射式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 以面向业务层的需求为导向,利用IN本身的特征,建立了基于
二、构件运行支撑平台反射体系的安全框架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件运行支撑平台反射体系的安全框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3)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国内外相关方向发展现状 |
1.4.1 国外智能家居设计发展现状 |
1.4.2 国内智能家居设计发展现状 |
第2章 语义网络及相关概念阐述 |
2.1 语义网络概念阐述 |
2.1.1 语义网络概述 |
2.1.2 语义网络基本要素及组成部分 |
2.1.3 语义网络的语义转换方式 |
2.1.4 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推理过程 |
2.2 其他相关概念简述 |
2.2.1 语义 |
2.2.2 语义网 |
2.2.3 知识表示 |
2.3 知识表示方式比较 |
2.3.1 知识表示方式类别 |
2.3.2 室内设计领域知识特性 |
2.3.3 语义网络知识表示适用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义网络数据在室内设计应用的技术途径 |
3.1 语义网络数据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软件技术 |
3.1.1 语义web基本体系结构相关技术 |
3.1.2 语义网络信息表示基础——RDF |
3.1.3 语义web中的语义信息模型本体技术 |
3.2 语义网络数据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数据采集技术 |
3.2.1 RFID射频识别技术 |
3.2.2 传感器技术 |
3.3 语义网络数据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数据传输技术 |
3.3.1 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内层系统网络传输技术 |
3.3.2 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内层系统控制网络技术 |
3.3.3 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内层系统信息网络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中的数据内容 |
4.1 室内原始环境形态数据 |
4.1.1 室内域内基础数据 |
4.1.2 室内域外小环境数据 |
4.1.3 室内域外大环境数据 |
4.2 室内能源数据 |
4.2.1 室内水电能源数据 |
4.2.2 空调系统数据 |
4.2.3 照明与音响系统数据 |
4.2.4 消防与安全系统数据 |
4.3 室内使用者行为数据 |
4.3.1 空间使用者生理数据 |
4.3.2 使用者静态及动态数据范围 |
4.3.3 使用者空间占用信息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语义网络虚拟数据模型应用策略 |
5.1 室内语义网络数据内容在系统中的应用组织 |
5.1.1 数据内容的组织结构 |
5.1.2 数据内容的应用方式 |
5.1.3 数据内容的输出形式 |
5.2 数据模型在室内设计中的辅助分析 |
5.2.1 对室内空间功能分区设计的辅助分析 |
5.2.2 对室内空间能源应用系统的辅助分析 |
5.2.3 对室内空间应用材料的辅助决策分析 |
5.3 数据模型在施工中的监督管理 |
5.3.1 数据模型对施工进度的监督管理 |
5.3.2 数据模型对施工问题的调试 |
5.3.3 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
5.4 数据模型在使用中的智能服务 |
5.4.1 智能化运行设备服务空间使用者 |
5.4.2 监管能源使用数据 |
5.4.3 智能化监控运营设备状态(问题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片引用 |
附录2 表格引用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目标的高可信自适应容错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软件容错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自适应软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篇章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研究 |
2.2 软件系统的可生存性技术研究 |
2.3 软件系统的容错技术研究 |
2.3.1 传统的软件容错技术研究 |
2.3.2 自适应软件容错技术研究 |
2.3.2.1 面向目标的需求建模方法 |
2.3.2.2 基于需求模型的软件体系结构推导方法研究 |
2.3.2.3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自适应容错技术研究 |
2.3.2.4 基于反馈控制论的自适应技术 |
2.3.2.5 运行时监控与诊断分析技术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目标的需求建模方法在自适应场景下的扩展研究 |
3.1 概述 |
3.2 背景知识简介 |
3.3 KAOS方法在自适应场景下的扩展 |
3.3.1 描述框架扩展 |
3.3.2 目标类型扩展 |
3.3.3 目标关系扩展 |
3.3.3.1 功能性目标精化关系扩展 |
3.3.3.2 非功能性目标依赖关系分类 |
3.4 目标冲突分析 |
3.5 一个系统化的面向目标的可信需求建模方法 |
3.5.1 方法概述 |
3.5.2 方法过程详解 |
3.5.2.1 建立系统的整体目标模型 |
3.5.2.2 自适应基础设施建模 |
3.5.2.3 自适应场景建模 |
3.6 案例研究 |
3.6.1 确定并精化初始目标 |
3.6.2 细化功能性目标与非功能性目标 |
3.6.3 编织功能性目标与非功能性目标 |
3.6.4 自适应基础设施及自适应场景建模 |
3.6.4.1 自适应基础设施建模 |
3.6.4.2 自适应场景建模 |
3.7 讨论 |
3.8 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模型驱动的、基于构件的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推导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基于构件的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的推导方法 |
4.2.1 自适应构件概念模型 |
4.2.2 SA的结构化模型推导 |
4.2.2.1 基于"与分解"模式的结构化模型推导 |
4.2.2.2 基于"或分解"模式的结构化模型推导 |
4.2.3 SA的行为模型推导 |
4.2.3.1 基于"顺序与分解"模式的行为模型推导 |
4.2.3.2 基于"并发与分解"模式的行为模型推导 |
4.2.3.3 基于"或分解"模式的行为模型推导 |
4.2.4 SA的自适应重配置策略推导 |
4.3 目标模型驱动的SA建模方法追踪元模型 |
4.4 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的正确性评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体系结构的自适应容错软件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 |
5.1 概述 |
5.2 自适应容错软件系统的实现框架 |
5.2.1 目标管理层 |
5.2.2 变更管理层 |
5.2.3 体系结构重配置层 |
5.2.3.1 面向容错目标的构件动态查找和匹配 |
5.2.3.2 构件失配检测与消除 |
5.2.3.3 面向构件和软件体系结构的自适应容错策略 |
5.3 有效性评估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可信需求的运行时监控与诊断技术研究 |
6.1 概述 |
6.2 自适应监控诊断重配置框架AMDRF简介 |
6.3 系统需求及属性规约描述 |
6.3.1 运行时监控器的推导算法 |
6.3.2 监控器推导的解说实例 |
6.4 监控对象定义及监控代码生成 |
6.4.1 标识监控对象 |
6.4.2 监控探针的实现方式 |
6.4.3 生成及编织监控代码 |
6.5 基于目标模型的运行时诊断方法 |
6.6 自适应重配置调整 |
6.7 讨论 |
6.8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体系结构的自适应软件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7.1 概述 |
7.2 基于体系结构的自适应软件支撑平台的总体架构 |
7.2.1 模型构建工具集 |
7.2.2 运行时管理工具集 |
7.2.3 自适应重配置工具集 |
7.3 平台的原型实现 |
7.3.1 建模工具简介 |
7.3.1.1 面向目标的需求建模分析工具objectiver |
7.3.1.2 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工具DynArch |
7.3.2 基于体系结构的运行支撑平台简介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总结 |
8.2 将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基于OSGi技术数据中间件研究及其在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OSGi技术系统特点 |
1.2.2 构件化中间件 |
1.2.3 普适性中间件 |
1.2.4 反射式中间件 |
1.2.5 中间件研究特点 |
1.2.6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据集成技术研究 |
2.1 数据中间件体系结构研究 |
2.2 OSGi技术研究 |
2.3 SOA技术 |
2.4 Equinox框架研究 |
2.4.1 Equinox项目概述 |
2.4.2 Equinox启动可执行程序 |
2.4.3 Equinox部署更新框架 |
2.4.4 Equinox的最新研究方向 |
2.5 UDDI技术研究 |
2.5.1 UDDI概述 |
2.5.2 UDDI信息模型 |
2.5.3 程序员API |
2.5.4 WSDL文档到UDDI信息模型的映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SGi数据中间件体系结构研究 |
3.1 中间件体系结构机制概述 |
3.2 中间件体系结构设计原则 |
3.3 中间件体系结构总体框架 |
3.3.1 中间件服务层 |
3.3.2 中间件核心层 |
3.4 中间件体系结构特点 |
3.4.1 OSGi数据中间件与构件化中间件 |
3.4.2 OSGi数据中间件与反射式中间件 |
3.4.3 OSGi数据中间件与普适计算中间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OSGi数据中间件关键技术 |
4.1 数据中间件分层模型 |
4.1.1 数据交互层 |
4.1.2 数据调度层 |
4.1.3 实例化层 |
4.2 管理 |
4.2.1 框架管理 |
4.2.2 Bundles管理 |
4.3 框架构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中间件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研究 |
5.1 数字校园所面临的挑战 |
5.2 数据中间件的应用目标 |
5.3 数据中间件的应用框架 |
5.3.1 数据交互 |
5.3.2 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管理 |
5.3.3 业务系统集成 |
5.4 应用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缩略词表 |
(6)软件自适应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软件自适应的基本概念 |
1.2 本文工作背景 |
1.2.1 软件运行环境的变迁 |
1.2.2 软件应用模式的变更 |
1.2.3 软件内部结构的变化 |
1.3 本文工作的系统科学基础 |
1.3.1 控制理论 |
1.3.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4.1 现有工作分析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1.4.3 主要贡献和工作评估方式 |
1.5 本文组织方式 |
第二章 软件自适应相关研究 |
2.1 软件自适应特征分类 |
2.1.1 感知环节的特征分类 |
2.1.2 决策环节的特征分类 |
2.1.3 执行环节的特征分类 |
2.2 软件自适应使能技术 |
2.2.1 基础使能技术 |
2.2.2 感知使能技术 |
2.2.3 决策使能技术 |
2.2.4 执行使能技术 |
2.3 相关软件工程项目 |
2.3.1 以软件体系结构为中心 |
2.3.2 以构件模型设计为中心 |
2.3.3 以中间件/软件框架设计为中心 |
2.4 群体自适应的初步探索 |
2.5 相关研究的总结分析 |
2.5.1 相关项目总结 |
2.5.2 现有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
2.6 小结 |
第三章 Auxo 软件自适应概念模型 |
3.1 现有软件自适应概念模型 |
3.2 Auxo 概念模型的组成 |
3.2.1 Auxo 个体自适应过程 |
3.2.2 Auxo 群体自适应过程 |
3.2.3 软件自适应能力的在线调整 |
3.3 Auxo 概念模型应用示例 |
3.4 Auxo 概念模型参考实现概述 |
3.4.1 Auxo 参考实现基本架构 |
3.4.2 Auxo 参考实现的物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构建自适应的软件个体 |
4.1 基于控制理论的软件自适应 |
4.1.1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 |
4.1.2 软件个体复合控制过程 |
4.1.3 基于复合控制过程构造自适应软件 |
4.2 Auxo 构件模型 |
4.2.1 Auxo 构件语义 |
4.2.2 Auxo 构件语法 |
4.2.3 Auxo 构件组装 |
4.2.4 Auxo 单元组装实例 |
4.3 Auxo 单元框架 |
4.3.1 构件和连接子运行支撑设施 |
4.3.2 元层模型的组织、维护和访问 |
4.3.3 软件自适应的实现 |
4.3.4 软件体系结构在线修改的实现 |
4.4 软件自适应能力在线调整方法 |
4.4.1 现有方法及其不足 |
4.4.2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演化的方法 |
4.5 AuxoDL 语言 |
4.5.1 AuxoDL 语言概述 |
4.5.2 构件定义方法 |
4.5.3 初始体系结构配置定义方法 |
4.5.4 体系结构修改规约定义方法 |
4.6 与相关项目的比较 |
4.7 小结 |
第五章 集中决策的群体自适应 |
5.1 任务规约驱动的群体聚合 |
5.1.1 场景无关的任务规约 |
5.1.2 群体聚合高层视图 |
5.1.3 聚合协议及个体自主性的体现 |
5.1.4 相关工作比较 |
5.2 群体聚合规划 |
5.2.1 基于效用的环境需求描述 |
5.2.2 使用匈牙利方法实现聚合规划 |
5.3 跨单元连接子的实例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非集中决策的群体自适应 |
6.1 分布式约束优化问题 |
6.2 基于分布式约束优化的群体自适应 |
6.2.1 非集中式策略冲突检测和消解问题 |
6.2.2 其它群体自适应实例 |
6.3 HEDA 分布式约束优化算法 |
6.3.1 低约束密度问题 |
6.3.2 相关工作 |
6.3.3 HEDA 算法概述 |
6.3.4 HEDA 算法核心机制 |
6.3.5 HEDA 算法具体实现 |
6.4 HEDA 算法性能评估和比较 |
6.4.1 算法复杂性 |
6.4.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原型实现和验证 |
7.1 自适应中间件UbiStar |
7.1.1 UbiStar 中间件架构设计 |
7.1.2 Auxo 软件框架的具体实现 |
7.2 应用验证与测试 |
7.2.1 自适应服务器池 |
7.2.2 智能楼宇火灾救难系统 |
7.2.3 智能会议室 |
7.2.4 其它定量测试 |
7.3 第三方应用案例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8.1 本文工作及主要创新点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8.2.1 Auxo 参考实现近期改进 |
8.2.2 超越Auxo 参考实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其它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A AuxoDL 语法 |
附录B Auxo.AAS 接口定义 |
附录C HEDA 算法完整实现代码 |
(7)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自适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自适应的提出 |
1.1.2 社会的需求 |
1.1.3 研究领域的关注 |
1.2 存在的问题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传统的自适应方法 |
1.3.2 基于体系结构的自适应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软件体系结构和自适应 |
2.1 软件体系结构 |
2.1.1 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2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
2.1.3 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
2.2 构件模型 |
2.2.1 普通构件模型 |
2.2.2 Agent主体模型 |
2.3 基于体系结构自适应 |
2.3.1 自适应基本理论 |
2.3.2 基于体系结构的自适应 |
2.4 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构件模型及交互 |
3.1 自适应构件模型及Π演算表示 |
3.1.1 自适应构件理论模型 |
3.1.2 自适应构件实现模型 |
3.1.3 智能模型的π演算定义 |
3.2 自适应构件行为、交互和协作 |
3.2.1 行为规范 |
3.2.2 交互协议 |
3.2.3 协作过程 |
3.3 构件自适应案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自适应软件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SOS-ADL |
4.1 基础理论及D-ADL语言 |
4.1.1 高阶多型π演算 |
4.1.2 D-ADL描述框架 |
4.1.3 SOS-ADL设计规则 |
4.2 SOS-ADL的基本语法和语义 |
4.2.1 SOS-ADL的形式语法 |
4.2.2 SOS-ADL的形式语义 |
4.3 SOS-ADL对自适应系统的描述 |
4.3.1 自适应构件和自适应连接件 |
4.3.2 构件的行为规约 |
4.3.3 自适应构件的智能核心描述 |
4.4 小结 |
第五章 SASM支撑平台及原型系统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反射系统 |
5.3 SASM软件模型的原理、框架和机制 |
5.3.1 基本原理 |
5.3.2 SASM软件框架 |
5.3.3 SASM模型中的反射机制 |
5.4 支撑平台及原型系统的实现 |
5.4.1 支撑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 |
5.4.2 自适应工具 |
5.4.3 SASM中的系统自适应方法 |
5.4.4 支撑平台的一个原型实现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体系结构、特征驱动的软件动态演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问题 |
1.2.1 基于传统方法的动态演化 |
1.2.2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 |
1.2.3 现存软件动态演化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软件演化技术 |
2.1.1 软件的演化性和构造性 |
2.1.2 软件的静态演化 |
2.1.3 软件的动态演化 |
2.2 软件体系结构 |
2.2.1 软件体系结构概念 |
2.2.2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
2.3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演化 |
2.4 软件产品线研究概述 |
2.4.1 软件产品线开发 |
2.4.2 特征工程 |
2.4.3 基于领域本体的业务特征建模 |
2.5 基于体系结构、特征驱动的软件演化 |
2.6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动态演化的特征建模 |
3.1 概述 |
3.2 面向动态演化的特征模型 |
3.3 特征依赖关系分类 |
3.3.1 静态依赖 |
3.3.2 动态依赖 |
3.4 面向动态演化的基于本体的特征模型 |
3.4.1 特征模型元模型的OWL定义 |
3.4.2 动态软件特征模型的可变性 |
3.5 特征模型的基本建模规则 |
3.6 特征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及其一致性检查 |
3.6.1 基于OWL的特征模型描述 |
3.6.2 基于推理的一致性检查 |
3.7 实例研究 |
3.8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特征语义的构件模型及其行为提取 |
4.1 概述 |
4.2 构件端口语义 |
4.3 构件与构件组合系统 |
4.3.1 构件模型 |
4.3.2 构件组合系统 |
4.4 基于协作环境构造的业务需求满足行为的提取 |
4.4.1 方法概述 |
4.4.2 基于LTL的业务逻辑需求描述 |
4.4.3 业务逻辑需求驱动的行为提取 |
4.4.3.1 构件组合行为与业务逻辑需求的语义统一 |
4.4.3.2 业务逻辑需求满足的行为提取算法 |
4.4.4 协作环境的构造和实现 |
4.5 小结 |
第五章 特征驱动的动态演化工程 |
5.1 概述 |
5.2 特征分类和绑定分析 |
5.3 特征驱动的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设计 |
5.3.1 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 |
5.3.2 基于特征模型的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设计原则 |
5.3.3 基于特征模型的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初始生成算法 |
5.3.4 框架构件模型 |
5.3.4.1 构件结构描述 |
5.3.4.2 构件行为描述 |
5.4 基于特征模型定制的软件动态演化 |
5.4.1 特征驱动的演化过程 |
5.4.2 环境分析 |
5.4.3 基于自由可变特征定制的软件演化规则定义 |
5.4.4 特征驱动的软件演化参考体系结构定制 |
5.4.5 基于端口语义定制的构件行为协议演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特征语义体系结构空间的软件动态演化模型 |
6.1 概述 |
6.2 反射技术概述 |
6.2.1 基于反射的系统 |
6.2.2 反射技术分类 |
6.3 FASM软件模型的基本原理、框架和实现机制 |
6.3.1 基本原理 |
6.3.2 FASM模型的框架 |
6.3.3 FASM模型的反射机制 |
6.3.4 FASM模型中的物理构件开发 |
6.4 软件模型FASM中的演化方法 |
6.4.1 基层系统演化 |
6.4.2 RAES定制引起的软件动态演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动态软件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7.1 概述 |
7.2 FASM动态软件支撑平台的架构设计 |
7.2.1 建模工具集 |
7.2.2 执行工具集 |
7.2.3 动态演化工具集 |
7.3 支撑平台运行和监控技术 |
7.3.1 框架构件引擎的设计 |
7.3.2 物理构件运行信息跟踪器的实现机制 |
7.4 支撑平台的软件动态演化管理 |
7.4.1 平台的动态演化过程支持 |
7.4.2 平台的动态软件运行状态维持机制 |
7.5 支撑平台的一个原型实现 |
7.5.1 建模工具设计说明 |
7.5.1.1 特征建模工具OntoDyFeature |
7.5.1.2 动态体系结构建模工具OntoDyArch |
7.5.2 运行支撑平台设计说明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和创新点 |
8.2 将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基于反射机制的自适应软构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列表 |
图形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软件复用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 软构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体系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软构件技术 |
2.1 软构件概述 |
2.1.1 构件的概念和分类 |
2.1.2 构件模型 |
2.1.3 构件描述语言 |
2.1.4 构件组装 |
2.2 几种分布式构件实现规范 |
2.2.1 COM/DCOM |
2.2.2 CORBA |
2.2.3 JavaBean/EJB |
2.3 INTERNET环境下的软构件技术研究 |
2.3.1 面向Internet的新型软件形态 |
2.3.2 网络环境下软构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软构件的反射结构模型 |
3.1 反射理论及应用 |
3.1.1 开放实现 |
3.1.2 反射理论 |
3.1.3 反射特性与类型 |
3.1.4 反射技术的应用 |
3.2 自适应软件技术研究方法 |
3.2.1 自适应软件概念 |
3.2.2 自适应软件分类 |
3.2.3 几种典型研究方法 |
3.3 软构件反射结构模型的构建 |
3.3.1 软构件的自适应性 |
3.3.2 软构件反射结构模型 |
3.3.3 元对象协议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NTERNET环境下基于构件的反射式软件集成框架 |
4.1 WEB服务关键技术 |
4.1.1 Web服务概念 |
4.1.2 Web服务架构和协议 |
4.1.3 Web服务核心支撑技术 |
4.2 面向服务的软构件技术研究 |
4.2.1 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 |
4.2.2 面向服务的构件软件框架 |
4.3 基于构件的反射式软件集成框架设计 |
4.3.1 软件集成技术 |
4.3.2 基于构件的软件集成框架设计 |
4.3.3 SIFCoI的基于构件的软件集成机制研究 |
4.3.4 SIFCoI的面向服务软件集成 |
4.3.5 集成框架的反射体系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集成框架的实现机制研究 |
5.1 构件交互机制的研究 |
5.1.1 分布式构件与Web服务的集成 |
5.1.2 构件接口的WSDL映射 |
5.1.3 基于SOAP的互操作实现 |
5.2 构件服务组合架构设计 |
5.2.1 构件服务组合框架构建 |
5.2.2 服务组合实现过程 |
5.3 集成框架SIFCoI的重配置机制研究 |
5.3.1 构件接口规约的设计 |
5.3.2 重配置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适应软构件在教师数据中心的应用 |
6.1 教师数据中心系统介绍 |
6.1.1 系统目标与开发技术 |
6.1.2 系统功能结构 |
6.2 基于反射机制的软构件自适应实现 |
6.3 基于SIFCoI集成框架的系统构建 |
6.3.1 教师数据中心系统集成框架 |
6.3.2 教师数据中心系统的组装设计 |
6.3.3 面向构件服务的集成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与发表论文情况 |
1.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2. 发表论文 |
(10)面向智能网演进的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1.2 本文的宗旨 |
1.3 本文的组织 |
第二章 异构网络中间件原理框架 |
2.1 中间件的概念 |
2.1.1 中间件技术的产生背景 |
2.1.2 中间件概念及现状 |
2.1.3 中间件的发展趋势 |
2.2 电信领域的中间件系统 |
2.2.1 业务与应用及服务的概念 |
2.2.2 业务驱动的概念 |
2.2.3 业务平台的演进 |
2.2.3.1 基于SPC的业务提供 |
2.2.3.2 基于传统智能网的业务提供 |
2.2.3.2.1 智能网概念模型 |
2.2.3.2.2 智能网体系结构 |
2.2.3.3 基于API的业务提供 |
2.2.3.3.1 Parlay API技术 |
2.2.3.3.2 JAIN API技术 |
2.2.3.3.3 Web Service技术 |
2.2.3.3.4 SIP技术 |
2.2.4 业务平台的特征分析 |
2.3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提供 |
2.3.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
2.3.2 下一代网络的特征 |
2.3.3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提供 |
2.3.3.1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特点 |
2.3.3.2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提供方式 |
2.4 实现开放的业务体系 |
2.4.1 实现开放业务体系的需求 |
2.4.2 目前网络的现状 |
2.4.2.1 异构的网络 |
2.4.2.2 异构的业务平台 |
2.4.2.3 异构的开放API技术 |
2.4.3 异构网络中间件 |
2.4.3.1 异构网络中间件概念 |
2.4.3.2 异构网络中间件功能框架 |
2.4.4 异构网络中间件的外延 |
2.4.4.1 异构网络中间件和OSA |
2.4.4.2 异构网络中间件和智能网 |
2.4.5 研究异构网络中间件的意义 |
2.5 传统智能网的演进 |
2.5.1 传统智能网的缺陷 |
2.5.2 针对智能网演进的研究 |
2.5.3 智能网的演进目标 |
2.6 面向智能网演进的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 |
2.6.1 针对智能网演进研究的不足 |
2.6.2 针对开放业务体系研究的不足 |
2.6.3 解决方案概述 |
2.7 本章小结 |
2.8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结构的复合视点分析 |
3.1 对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的分析应具有的特征 |
3.2 分析方法选择 |
3.2.1 模型的概念 |
3.2.2 模型的作用 |
3.2.2.1 从系统分析与开发过程角度 |
3.2.2.2 从系统分析与开发方法角度 |
3.2.3 MDA方法 |
3.2.4 API规范的模板选取 |
3.3 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结构的复合视点研究 |
3.3.1 视点和平面的概念 |
3.3.2 基于异构网络中间件的网络模型 |
3.3.3 异构网络中间件的复合视点研究 |
3.3.3.1 可借鉴的多视点模型 |
3.3.3.2 “5+1”复合视点的形成 |
3.3.3.3 中间件平台的逻辑视点模型 |
3.3.3.3.1 异构网络中间件构造的商业角色及其关系 |
3.3.3.3.2 基于异构网络中间件的商业模型研究 |
3.3.3.4 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开发视点模型 |
3.3.3.4.1 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上的功能组件以及关系 |
3.3.3.4.2 协议适配中的关键问题 |
3.3.3.5 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进程视点模型 |
3.3.3.6 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部署视点模型 |
3.3.3.7 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物理视点模型 |
3.3.3.8 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场景视点模型 |
3.3.3.8.1 异构网络中间件服务的基本机制 |
3.3.3.8.2 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实现应用的主要步骤 |
3.3.3.8.3 场景视点模型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实现方法研究 |
4.1 智能网模型的演进 |
4.1.1 智能网模型与异构网络中间件模型 |
4.1.2 基于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参考模型 |
4.2 基于IN构建异构网络中间件的可行性分析 |
4.2.1 基于API抽象网络能力的可行性 |
4.2.2 功能上的相似性 |
4.3 智能网相关技术 |
4.3.1 智能网的平台特性 |
4.3.2 基于SIB的业务 |
4.3.2.1 SIB和SLPL介绍 |
4.3.2.2 业务的生命周期管理 |
4.3.2.3 业务(SLP)之间的交互 |
4.4 基于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实现 |
4.4.1 从IN_SCP到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 |
4.4.2 基于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实现原理 |
4.4.3 基于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软件体系结构 |
4.4.3.1 通信服务功能的增强 |
4.4.3.2 中间件平台的协议栈 |
4.4.3.3 SCE开发环境的增强 |
4.4.3.4 其它需要考虑的问题 |
4.4.3.4.1 安全保障机制的增加 |
4.4.3.4.2 过载控制和优先级调度功能的增加 |
4.4.4 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功能集的实现 |
4.4.4.1 Framework功能集的实现 |
4.4.4.2 SCS功能集的实现 |
4.4.4.3 协议适配器功能集的实现 |
4.4.5 基于业务的中间件平台服务过程 |
4.4.5.1 服务对象的标识和触发条件的设置 |
4.4.5.2 基于业务的中间件平台服务实例 |
4.4.5.2.1 网络触发服务逻辑 |
4.4.5.2.2 应用触发服务逻辑 |
4.4.6 基于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原型系统的实现 |
4.4.6.1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4.4.6.2 连通性测试 |
4.4.7 基于IN构建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的优势 |
4.5 本章小结 |
4.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截取器原理增强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关键问题 |
5.2.1 集中式到分布式的转变 |
5.2.1.1 IN_SCP平台中的ORB |
5.2.1.2 IN_ORB的不足 |
5.2.2 为应用提供不同的Qos |
5.3 增强IN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 |
5.3.1 增强IN_ORB的平台功能 |
5.3.1.1 IN平台对CORBA的支持机制 |
5.3.1.2 IN平台对Web Service的支持机制 |
5.3.2 基于截取器原理增强IN_ORB的服务功能 |
5.3.2.1 对象的生命周期 |
5.3.2.2 截取器的工作原理 |
5.3.2.3 截取器的种类 |
5.3.2.3.1 请求级截取器 |
5.3.2.3.2 消息级截取器 |
5.3.2.4 增强IN平台中的截取器 |
5.3.2.4.1 安全截取器 |
5.3.2.4.2 服务调度截取器 |
5.3.2.4.3 命名服务截取器 |
5.3.2.5 截取器的顺序问题 |
5.3.2.6 截取器的效率问题 |
5.3.2.7 截取器的实现 |
5.3.3 截取器中的计算 |
5.3.3.1 一种复合的优先级排队模型及过载控制算法 |
5.3.3.1.1 优先级排队模型 |
5.3.3.1.2 过载控制 |
5.3.3.1.3 低时延、自适应负载控制算法 |
5.3.3.2 系统仿真 |
5.3.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反射的异构网络中间件平台研究 |
6.1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
6.2 IN系统中的高可靠性设备 |
6.2.1 IN_SCP系统自维护 |
6.2.1.1 单机监控技术 |
6.2.1.2 异机监控技术 |
6.2.1.3 基于监控技术实现系统维护的弊端 |
6.3 异构网络中间件面向的应用环境 |
6.4 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6.5 可用技术分析 |
6.5.1 反射系统 |
6.5.2 自治系统 |
6.5.3 基于反射的系统自治 |
6.6 开放网络环境下的SLA |
6.6.1 SLA的概念 |
6.6.2 中间件平台上的SLA |
6.6.3 SLA与QoS |
6.7 IN_SCP反射机制 |
6.7.1 反射策略 |
6.7.2 元层实体的引入 |
6.7.3 元层实体的命名 |
6.7.4 元层实体和基层实体之间的耦合关系 |
6.7.4.1 元层实体的构成 |
6.7.4.2 建立元层实体与基层实体的关联 |
6.7.4.3 反射三元素 |
6.7.5 平台的反射 |
6.7.5.1 平台反射接口的增加 |
6.7.5.2 平台反射机制 |
6.7.5.3 反射运行时 |
6.7.5.4 平台的反射计算 |
6.7.6 服务的反射 |
6.7.6.1 应用执行空间的概念 |
6.7.6.2 服务反射的元层实体的引入 |
6.7.6.3 元层实体和基层实体的映射 |
6.7.6.4 服务的反射计算 |
6.8 反射的正确性保证 |
6.9 反射性的不足 |
6.10 本章小结 |
6.11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构件运行支撑平台反射体系的安全框架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2]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3]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D]. 孙佳铭.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4]基于目标的高可信自适应容错软件开发方法研究[D]. 唐姗. 复旦大学, 2011(12)
- [5]基于OSGi技术数据中间件研究及其在数字化校园的应用[D]. 韩兴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2)
- [6]软件自适应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丁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4)
- [7]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自适应方法研究[D]. 高俊. 湖南工业大学, 2009(03)
- [8]基于体系结构、特征驱动的软件动态演化方法研究[D]. 刘奕明. 复旦大学, 2008(02)
- [9]基于反射机制的自适应软构件技术研究[D]. 张薇.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9)
- [10]面向智能网演进的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研究[D]. 王晓庆.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