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做好长沙市民族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童牧[1](2021)在《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羽毛球运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各项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巅峰,竞技运动成绩不断提高,它的影响扩大到社会各界,自此羽毛球在中国各个社会阶层得到飞速的发展。在我国各大高校内的开展和普及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高校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并且各大高校的参与人数也不断增加,借助如此的发展势头,高校羽毛球队的组建成为必然的趋势,也不断的推动高校羽毛球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长沙市8所高校的羽毛球运动队展开调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进行查询分析,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别对球队主管领导、领队、教练员和队员进行调查,通过数理统计法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了影响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发展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结论如下:长沙市高校在羽毛球运动员培养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运动员选材应该更加科学细致,后备人才培养速度跟不上队伍新老交替的速度;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的管理制度不成熟,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长沙市高校场馆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目前能够满足基本的日常训练,但是维护和保障力度不够,学校场馆设施使用分配不均匀;高校羽毛球运动队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校的固定拨款,无法满足训练时的庞大消耗和外出比赛的费用,成为影响长沙市高校羽毛球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训练时的内容单一,缺乏全面的大强度训练;竞技运动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前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训练,难免会对文化课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学”与“训”的关系成为长沙市高校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发展对策:各高校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做好运动员选材工作,提高队伍的质量;加大力度经营校企合作,借助外力完善学校的场馆设施;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对运动队实行系统的管理;增加教练员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制定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注重体能训练和技战术相结合的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各高校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教练员和学生的训练热情;高校联合举办交流比赛,增加学生的比赛机会,在比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梅惠宇[2](2020)在《古筝基础教学在初级中学实践中的普遍问题及对策 ——以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民族乐器融入到常规音乐教学中。古筝作为传统民族乐器的代表之一,因其文化底蕴深厚,音色优美,简单易学,从众多民族乐器中脱颖而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地较为广泛。学习古筝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但是在现今的古筝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学校课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等。为了促进古筝基础教学更好的发展,改善现有问题成为一线古筝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以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音乐模块课古筝教学为例,对古筝基础教学在初级中学实践中的普遍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文章大致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为本文的研究确立理论基础;第二章从古筝教学的历史沿革与初中音乐课程引进古筝教学的意义两方面进行介绍;第三章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四个方面总结了初中古筝教学的现状;第四章归纳了初中古筝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层面的课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层面的受教基础差距大、教师层面的师资配置不够充足、教学层面的课堂模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针对性有待加强等;第五章针对问题,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有效地改善措施,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学校提高对教师水平的专业化考核,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完善古筝课程体系,优化丰富古筝教学模式,组织教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创编校本教材等。第六章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了兴趣引领、技能指法、筝曲赏析三个方面的可实施性教学案例。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有效改善古筝教学的现状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该项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学阶段古筝基础教育探索的进一步深化。
梁永佳[3](2020)在《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以长沙市宁乡实验中学声乐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也越来越趋向于全民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学校课程不再是单一的文化课,课程设计更趋向于多样化。学校班级的分类也有了多元化,尤其是高中阶段,不再是简单的文理科分班制度,在一些普通高中更是直接将拥有某些特长的艺术生集中在一起单独开设一个班级,以利于更加规范化培养。然而,由于国内各普通高中针对艺术生所开设的班级也好,课程体系也好,其发展历史时间短,还处于探索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学校对于艺术生班级培养开始逐渐暴露出大大小小的问题,这点尤其体现在教学方面。目前,在很多普通高中招生中,艺术特长生的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长沙市,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长沙市还制定了艺术特长生发展规划,并出现了一批在艺术教育上进行改革探索的艺术高中。长沙市宁乡实验中学就是一所典型的、示范性的艺术高中,该校主要招收音乐艺术特长生和美术艺术特长生。笔者在长沙市宁乡实验中学担任音乐教师,主要负责声乐特长班的声乐教学工作。该校比较重视声乐特长班的声乐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就。报名声乐特长班的学生数量众多,一些问题也很容易显现出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缺乏声乐理论基础,兴趣不高,演唱歌曲时也缺乏艺术表现力。笔者希望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为此对该校声乐特长班声乐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一方面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来明确当前教学现状和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符合高中生身心特点的声乐教学方法。主要从适合高中阶段的声乐基础训练方法及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具体包括:学生歌唱兴趣的培养,声乐基础的训练方法运用探索,声乐基础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声乐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最后分别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对高中声乐特长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总结,包括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宁乡实验中学是一所同时注重文化课程与艺术课程的省级示范性艺术高中,也是湖南声乐特长生较为集中的高中,在声乐特长生培养和教学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该校进行声乐教学方法的探索,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很好的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本文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经过了实践验证,希望对其他高中的声乐艺术特长生声乐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高中声乐特长班已经成为了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生源地和启蒙基地,需要声乐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时间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进行积极的交流探讨,从而不断完善现有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最终形成一套符合高中生身体特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声乐教学体系。
陈曦[4](2020)在《媒介接触与城市居民对媒介的信任 ——基于长沙市875名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2015-2019年》文中认为如今,现代文明社会开始从工业社会逐步向信息社会转型过渡,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成为同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社会资源。我们正处于一个媒介化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多种形式媒介工具的接触和使用成为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媒介成为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媒介信任作为社会信任的一个方面,普通民众对媒介的信任将会对社会秩序的维持造成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9年两个年份对长沙市共875位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本文实证考察了城市居民的媒介接触、媒介信任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本文首先描述分析了城市居民的媒介信任和媒介接触状况,并基于因子分析探究了城市居民媒介信任的内部结构,将其划分为传统媒介信任和新媒介信任,然后分别以不同维度的媒介信任为因变量,以媒介接触为自变量,控制其他相关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实证考察媒介接触对媒介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互联网媒介平台使用频次高于传统媒介平台,但他们对传统媒介的信任水平却高于其对新媒介的信任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不管是从总样本、2015年样本还是2019年样本来看,城市居民的媒介接触对媒介信任均存在一定显着影响,但两者间的关系在不同年份又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一些提升媒介信任的政策建议:民众自身要提高媒介素养及甄别信息能力;媒介工作者要提升信息传播领域专业主义精神,加强媒介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同时也要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并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媒介平台的监管,有关部门也应建立健全舆论风险预警机制和疏通机制以提高公众对媒介的信任。
李诗语[5](2020)在《社会记忆视角下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如何在构建社会记忆的过程中发挥档案的“记忆属性”已成为档案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作为传承中华民族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数字载体,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着一种社会前进发展的方向。在社会记忆视角下开发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对于构筑真实、完整的社会记忆,传承中华民族地域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记忆对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的开发提出了特定要求,意味着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的开发也有了新的前进方向。从湖南省各档案信息网站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现状的调研来看,目前已逐渐增强了开发意识、纳入了日常工作日程、取得了初步开发产品。然而,通过对其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成果的审视,由于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主体比较单一、资源分散且难以收集、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开发思维比较固化等种种原因,常常导致在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出现地域性不强、行业特色不分明、数字化程度不高、交互性差、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不利等问题,给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和挑战。为此,文章基于社会记忆的视角,结合湖南省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实践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的对策:一是加强LAM机构、跨领域机构间的合作,以及鼓励公众主动参与开发,引导全民共建社会记忆;二是深挖既有记忆资源、依法接收与联合征集并重、扩大征集范围,维护社会记忆完整性;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动地方特色精品档案资源数字化工作,建立相关的记忆数据库并运用新兴技术营造记忆情景化,推进社会记忆传承;四是增进社会记忆再生产,包括增强档案工作者的记忆观念、创新记忆资源的展演形式和适度引入商业化开发模式。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社会记忆为视角研究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并基于社会记忆提出了开发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的建议和对策,促使相关部门重视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探讨并重视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的价值,落实其有效的开发工作,以肩负起构筑完整社会记忆的神圣使命。
周敏[6](2020)在《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及对青年干部成长的启示》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一生都重视调查研究。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开始向社会做调查,在革命和社会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认识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方法是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查研究。本研究以青年毛泽东在1910年至1927年关注社会问题、投身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研的实践活动及理论成果为整体研究对象。1910年至1927年,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从韶山冲走出来的青年毛泽东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调查实践,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准确把握中国革命首要问题,正确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引兵上井冈山的革命道路。通过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的历史资料,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生时代的调查研究活动,主要是以“游学”考察的方式,和同学结伴初步了解湖南农村社会的情况;二是大革命时期的调查研究活动,建党初期,青年毛泽东的调查重点主要是工人运动,对安源煤矿、水口山铅锌矿等地展开了多次深度调查,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共三大的召开,青年毛泽东的调查重点转移到了农民运动,写下着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调查研究报告;三是上井冈山初期的调查研究活动,大革命失败,革命道路何去何从,青年毛泽东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做出正确开创农村包围城市、引兵上井冈山、保存革命力量的决定。整理、总结、提炼出这三个阶段的调查研究活动的调查路线、调查动因、调查方法和调查原则,可以清楚看到青年毛泽东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和掌握调查研究方法等主要方面对青年干部的成长提出了建议,青年毛泽东具有的这些调查研究品质对于广大青年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变作风,传承先辈光荣传统,发扬调查研究真作风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和党一直重视培养和选拔青年干部,青年干部是一个极具活力、潜力、创新力的群体,保证其健康成长有利于我党工作的推进。
颜乐[7](2020)在《大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湖南省长沙市十校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其政治认同状况对国家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并提出完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议,对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十所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问卷,选择从政治价值观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规范认同三个维度来设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调查问卷,借由问卷网软件发放问卷收集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情况。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较好。在政治价值层面,大学生处于高度认同状态,但是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其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和虚伪性。在实体认同层面,大学生对于党中央领导人认同度较高,但对于国家公职人员认同度相对偏低。在政治规范认同层面,大学生对于目前的政策法规和法律比较认同。经过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大学生政治认同受到大学生的性别、学校类型、政治信息获取渠道、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最显着。具体表现为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低于男大学生;在学校类型上,政治认同程度最高的是普通本科生,其次是985、211重点高校的学生,然后是专科生;在获取政治信息的不同渠道中,通过主流媒体获取政治信息的大学生比通过国外门户网站获取信息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同感;大学生政治效能感与政治认同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最后,本研究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获取政治信息的媒介、政治效能感、女性政治认同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议。
勾娜[8](2020)在《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而历史街区是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湖南现有长沙、岳阳、凤凰、永州等四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拥有的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也是颇值得注意的。本文选择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七个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即长沙市太平街、潮宗街,岳阳市洞庭南路、陆城南北正街,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沙湾历史街区,永州市柳子街。本文在界定概念和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各街区及其资源,认为其历史文化、教育、科学价值,是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其次,从理念影响、价值驱动、需求推动的角度论述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再次,从开发主体的角度分析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认为其开发利用模式有两种:政企主导型和政企合作型。其中,政企主导型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永州柳子街)和企业主导型(凤凰古城历史街区和沙湾历史街区);政企合作型可分为政府和国有企业合作型(长沙太平街、潮宗街和岳阳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政府和非国有企业合作型(岳阳陆城南北正街)。结合具体案例,本文对不同类型街区的开发利用作了分析,对其开发利用的成效进行阐述,并总结了这些街区开发利用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本文综合考察,认为七个街区的开发利用有如下问题: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不协调;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针对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和行业趋势,为问题解决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从开发利用入手,为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国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李鸣[9](2020)在《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古华夏,唯龙独尊”,舞龙运动作为龙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学校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应当充分发挥其媒介作用,有效普及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学生体质,筑民族之“魂”,造校园之“特”。为把握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情况,促进中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舞龙技能,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的教学、课外活动、训练、竞赛、条件建设等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仅有少数学校将舞龙项目纳入体育与健康和体育特色课程必修或选修教学内容,舞龙教学目标设置全面,却缺乏统一的舞龙运动大纲和教材,舞龙课程开设的时间和学时不同,舞龙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教学方法丰富,但未将其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内容;舞龙运动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且有专门教师进行指导,整体开展情况较好。教练选拔生源方式科学,学生参与舞龙运动以兴趣和锻炼为主,但参训的男女学生比例不平衡,学训矛盾突出;(2)整体竞赛情况较好,各学校每年重点参加一两项国内舞龙比赛,比赛均能取得成绩优异;“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以中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主,舞龙专业特长教师少,无教练证和裁判员证占比较高;舞龙场地和器材基本能满足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损坏的速度,侧面反映了经费不充足问题;(3)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长沙市明德洞井中学舞龙运动开展成效显着,学校以龙文化特色立校,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校园龙文化、舞龙教学、舞龙课外活动、舞龙训练、师资以及场地器材方面举措为其他“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学习榜样提供经验借鉴。(4)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舞龙特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舞龙运动固定统一大纲教材缺乏;舞龙运动普及与提高不协调;舞龙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突出;舞龙运动经费短缺与场地器材落后等。(5)为提升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开展成效,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训练、管理”专业化水平,编写专业的适合中学生的舞龙大纲和教材,广泛普及舞龙运动,发扬资源优势,建立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学训平衡发展,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管理创新场地器材,健全舞龙竞赛体系,实施运动员等级制等对策。
李博[10](2020)在《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南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针对该省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湖南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省也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并已开发出众多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仍有许多旅游资源亟待挖掘。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传统村落作为乡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其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亟需对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素及旅游开发潜力展开研究。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以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不平衡指数、网格维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探究了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借助熵权法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文章最后提出了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省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区域尺度上,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南地区;市州尺度上,主要集中在湘西、怀化、郴州、永州、邵阳等5个市州;在区县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在全省75个县市区,其中11个县市区的传统村落数量不少于20个;传统村落分形特征明显,且分形结构较为复杂,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于3个片区: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湘南山区,分布带的走向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无论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多的地区,还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的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态势。(2)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地貌、植被盖度、河流水系、年降水量、年均气温等是影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而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客源市场、交通区位、高级景区等是重要的外部推手,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影响较为显着。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发现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布面积较广,全省79个县市区内明显分布着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二级潜力区位于一级潜力区的外围。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45个县市区内,即湖南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都有分布,且一级潜力区主要位于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沿路”、“沿河”等空间分布规律。(3)为保护和发展湖南省传统村落,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提出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等建议。
二、如何做好长沙市民族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做好长沙市民族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理论意义 |
1.4 实践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
2.1.2 高校运动队建设研究 |
2.1.3 高校运动队管理研究 |
2.1.4 高校运动队教练员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队员基本情况 |
4.1.1 长沙市高校运动员生源及技术等级分析 |
4.1.2 长沙市高校运动员羽毛球训练时长 |
4.1.3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员选材情况分析 |
4.1.4 长沙市高校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
4.1.5 长沙市高校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训练情况分析 |
4.1.6 长沙市高校高校羽毛球队训练安排情况 |
4.1.7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队参赛情况 |
4.2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教练员基本情况 |
4.2.1 长沙市高校教练员年龄和执教年限 |
4.2.2 长沙市高校教练员职称及学历 |
4.2.3 长沙市高校教练员外出学习与岗位培训情况分析 |
4.2.4 长沙市高校教练员球队任教形式 |
4.3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分析 |
4.3.1 长沙市高校学校领导对羽毛球运动队的重视程度 |
4.3.2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的训练经费来源 |
4.3.3 长沙市高校学校羽毛球场馆设施情况 |
4.3.4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管理情况 |
4.4 影响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发展的问题 |
4.4.1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队员具有流动性,后备人才匮乏 |
4.4.2 长沙市高校高校羽毛球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场馆使用分配不合理 |
4.4.3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队的管理体系和队员的日常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
4.4.4 长沙市高校高校羽毛球运动队经费短缺,后勤保障力度不够 |
4.4.5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训练形式单一,教练员再学习机会少 |
4.4.6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学训矛盾阻碍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发展 |
4.4.7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队队员缺乏比赛和对抗的机会 |
4.5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发展对策 |
4.5.1 优化选材指标,培养多梯队、多层次的立体化队伍 |
4.5.2 完善羽毛球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进行现有资源分配 |
4.5.3 建立健全的运动队管理模式,规范管理 |
4.5.4 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后勤保障,促进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发展 |
4.5.5 建立多元训练模式,加强高水平教练员的引进与培养 |
4.5.6 建立奖惩机制,提供优惠政策解决学训矛盾 |
4.5.7 创造羽毛球竞赛机会,增加交流学习,促进高校队伍竞争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B 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教练员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个人简介 |
(2)古筝基础教学在初级中学实践中的普遍问题及对策 ——以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古筝教学的概述 |
2.1 古筝教学在历史上的发展与演变 |
2.2 古筝教学进入初级中学音乐课堂的现实意义 |
3.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古筝教学的现状调查 |
3.1 学校的基本情况 |
3.2 学生的基本情况 |
3.3 教师的基本情况 |
3.4 家长的基本情况 |
4.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古筝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 学校层面 |
4.2 学生层面 |
4.3 教师层面 |
4.4 教学层面 |
5.改善初级中学古筝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
5.1 针对学校学科管理层面 |
5.2 针对学生主观学习层面 |
5.3 针对师资培养提升层面 |
5.4 针对教学课程体系层面 |
6.古筝模块课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6.1 兴趣引领《走进民族乐器古筝》 |
6.2 技能指法《“双托、双抹、八度双托”训练》教学设计 |
6.3 筝曲赏析《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古筝基础教学的艺术实践与成果展示 |
附录2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古筝模块课程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3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古筝模块课程的调查问卷(家长) |
附录4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古筝模块课程的调查问卷(教师) |
致谢 |
(3)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以长沙市宁乡实验中学声乐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2 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理论基础 |
2.1 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特长生概述 |
2.2 音乐艺术特长生和艺考生的招生情况 |
2.3 声乐特长班声乐教学的基本特征 |
3 宁乡实验中学声乐特长班声乐教学现状 |
3.1 宁乡实验中学声乐特长班基本情况 |
3.2 声乐特长班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 |
3.3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3.4 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
4 宁乡实验中学声乐特长班声乐教学实践的探索 |
4.1 学生歌唱兴趣的培养 |
4.2 声乐基础的训练方法运用探索 |
4.3 声乐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
4.4 声乐基础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5 对于宁乡实验中学声乐特长班声乐教学的建议 |
5.1 教师视角:“教”的建议 |
5.2 学生视角:“学”的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19级高二学生学习基础调查问卷 |
致谢 |
(4)媒介接触与城市居民对媒介的信任 ——基于长沙市875名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2015-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回顾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2.1 媒介使用与城市居民对媒介的信任 |
2.2 媒介从业经历与城市居民对媒介的信任 |
2.3 负面媒介经历与城市居民对媒介的信任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测量 |
3.3 统计模型 |
4 结果分析 |
4.1 城市居民的媒介接触状况 |
4.2 城市居民对媒介的信任水平及其结构 |
4.3 城市居民的媒介接触对媒介信任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社会记忆视角下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记忆与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理论分析 |
2.1 社会记忆与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的逻辑关联 |
2.1.1 社会记忆的内涵 |
2.1.2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的界定 |
2.1.3 社会记忆对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的特定要求 |
2.2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的特性 |
2.2.1 地域性 |
2.2.2 行业性 |
2.2.3 标志性 |
2.2.4 数字性 |
2.2.5 文化传承性 |
2.3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的要素构成 |
2.3.1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主体 |
2.3.2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客体 |
2.3.3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平台 |
2.4 社会记忆视角下加强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
2.4.1 有助于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
2.4.2 有助于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 |
2.4.3 有助于档案资源的备份保存 |
2.4.4 有助于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
第3章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1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调研—基于湖南省各档案信息网站的调研 |
3.1.1 湖南省各档案信息网站概况 |
3.1.2 湖南省各档案信息网站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的现状 |
3.2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的基本成效 |
3.2.1 逐渐增强了开发意识 |
3.2.2 纳入了具体工作日程 |
3.2.3 取得了初步开发产品 |
3.3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地域性不强 |
3.3.2 数字化程度不高 |
3.3.3 行业特色不分明 |
3.3.4 交互性差 |
3.3.5 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不利 |
3.4 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开发主体比较单一 |
3.4.2 资源分散且难以收集 |
3.4.3 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 |
3.4.4 开发思维比较固化 |
第4章 社会记忆视角下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对策 |
4.1 创建多样开发方式,引导全民共建社会记忆 |
4.1.1 加强LAM机构间的合作开发 |
4.1.2 促进跨领域机构的合作与参与 |
4.1.3 鼓励公众主动参与开发 |
4.2 扩展资源采集面,维护社会记忆完整性 |
4.2.1 深挖既有记忆资源 |
4.2.2 依法接收与联合征集并重 |
4.2.3 扩大征集范围 |
4.3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社会记忆深度传承 |
4.3.1 全面推动地方特色精品档案资源数字化工作 |
4.3.2 建立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记忆数据库 |
4.3.3 运用新兴技术营造记忆情景化 |
4.4 更新开发理念,增进社会记忆再生产 |
4.4.1 增强档案工作者记忆观念 |
4.4.2 创新记忆资源的展演形式 |
4.4.3 适度引入商业化开发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及对青年干部成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 |
1.2.2 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动因研究 |
1.2.3 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青年干部成长与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青年 |
2.2 青年干部 |
2.3 调查研究 |
第3章 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的历史考察 |
3.1 毛泽东学生时代的调查研究活动 |
3.2 毛泽东大革命时期的调查研究活动 |
3.3 毛泽东上井冈山初的调查研究活动 |
第4章 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的内容分析 |
4.1 青年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主要动因 |
4.1.1 成长环境是青年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外在动因 |
4.1.2 良师的引导是青年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直接动因 |
4.1.3 信任人民群众是青年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感情动因 |
4.2 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 |
4.2.1 开调查会法 |
4.2.2 实地考察法 |
4.2.3 文献资料调查法 |
4.3 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
4.3.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4.3.2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深入基层 |
4.3.3 以问题为导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
第5章 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成长与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的启示 |
5.1 新时代青年干部成长的意义与党对青年干部的重视 |
5.2 新时代青年干部成长的条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5.3 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对新时代干部成长的启示 |
5.3.1 守住初心坚定信念 |
5.3.2 走进基层深入群众 |
5.3.3 学好方法健康成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7)大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湖南省长沙市十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重、难点和创新 |
第一章 大学生政治认同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涵与结构 |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定义 |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政治文化理论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政治合法性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三节 调查方法及数据来源 |
一、问卷调查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因子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基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子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 |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情况 |
二、不同类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比较 |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回归模型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论分析 |
一、大学生的性别影响政治认同 |
二、大学生就读的学校层次不同影响政治认同 |
三、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媒体的差异性影响政治认同 |
四、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影响政治认同 |
五、大学生的其他自变量也影响政治认同 |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议 |
第一节 改善政治社会化的策略 |
一、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
第二节 加强国家主流媒体建设 |
一、利用主流媒体,加强正确价值引导 |
二、对西方负面舆论做好应对性教育 |
第三节 积极培养大学生政治效能感 |
一、提升大学生政治效能感,提高自身政治参与能力 |
二、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为政治参与提供平台 |
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升政府回应力 |
第四节 提升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
一、提升女大学生综合素质 |
二、营造女性平等参与政治的环境 |
三、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考量 |
四、加强女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历史文化名城 |
二、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文化经济学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市场营销理论 |
第二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及文化资源分析 |
第一节 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长沙市太平街及其文化资源 |
二、长沙市潮宗街及其文化资源 |
第二节 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岳阳市陆城南北正街及其文化资源 |
二、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三、凤凰县沙湾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四、永州市柳子街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第三节 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 |
二、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文化资源 |
第三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街区保护与活用理念的影响 |
一、国际社会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
二、国内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
第二节 实现历史街区经济价值的现实驱动 |
一、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
二、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
第三节 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推动 |
一、社会生活需求的推动 |
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推动 |
第四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模式 |
一、政企主导型开发利用模式 |
二、政企合作型开发利用模式 |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一、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二、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三、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第三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特色 |
一、保护街区文化遗产,体现遗产的公共属性 |
二、发挥街区特色优势,推动资源向资产转化 |
三、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
四、整合开发遗产资源,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
第五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
一、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 |
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协调 |
三、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 |
第二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对策 |
一、提升遗产管理效力,彰显开发模式的生命力 |
二、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
三、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自信背景 |
1.1.2 国家政策背景 |
1.1.3 龙文化进校园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舞龙运动 |
1.3.2 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现状 |
2.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教学现状 |
2.1.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性质和目标 |
2.1.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大纲及教材 |
2.1.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
2.1.4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组织与方法 |
2.1.5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考核与评价 |
2.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课外舞龙活动开展现状 |
2.2.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课外舞龙活动组织形式 |
2.2.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课外舞龙活动的内容安排 |
2.2.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课外舞龙活动时间安排 |
2.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训练现状 |
2.3.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训练队员 |
2.3.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训练组织管理 |
2.3.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训练方法与内容 |
2.3.4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损伤 |
2.3.5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人才选拔与输送 |
2.4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竞赛现状 |
2.4.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组织校内舞龙竞赛 |
2.4.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参加省内舞龙竞赛及成绩 |
2.4.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参加国内舞龙竞赛及成绩 |
2.5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的条件现状 |
2.5.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参与舞龙运动的态度 |
2.5.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学生参与舞龙运动的动机 |
2.5.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参加舞龙运动学生学训情况 |
2.5.4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师资力量情况 |
2.5.5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专项资金情况 |
2.5.6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场地器材情况 |
第3章 个案分析——长沙市明德洞井中学开展舞龙运动的经验与启示 |
3.1 建设龙文化“公园”,营造龙文化氛围 |
3.2 编写舞龙教材,开展模块教学 |
3.3 选拔优质生源,坚持练赛结合 |
3.4 “体艺德”三融合,拓展特色文化 |
3.5 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优秀师资 |
3.6 完善场地设施,强化制度观念 |
第4章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发展不平衡 |
4.2 舞龙教学统一大纲和教材缺乏 |
4.3 舞龙运动普及与提高步调不一 |
4.4 舞龙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突出 |
4.5 专用经费短缺与场地器材落后 |
4.6 评价管理体系与人才政策滞后 |
第5章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对策 |
5.1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管服”专业化 |
5.2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创编舞龙大纲教材 |
5.3 建立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学训平衡发展 |
5.4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管理创新场地器材 |
5.5 健全舞龙竞赛体系,实施运动员等级制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 |
附录B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 |
附录C 长沙市明德洞井中学舞龙运动开展情况图片 |
(10)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
1.2.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数据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区位 |
2.2 自然地理 |
2.3 社会经济 |
2.4 交通网络 |
2.5 旅游发展 |
2.5.1 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概况 |
2.5.2 旅游业发展概况 |
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
3.1 传统村落概况 |
3.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 |
3.2.1 最邻近指数分析 |
3.2.2 变异系数分析 |
3.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特征 |
3.3.1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
3.3.2 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
3.3.3 网格维数分析 |
3.4 湖南省传统村落市县分布特征 |
3.4.1 市州分布特征 |
3.4.2 县域分布特征 |
3.5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密度特征 |
3.6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关联特征 |
3.6.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6.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
4.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
4.1.1 湖南省旅游传统村落概况 |
4.1.2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
4.1.3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人文地理因素 |
4.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构建与结果 |
4.2.1 评价指标确定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3 评价指标分级 |
4.2.4 模型构建与结果验证 |
4.3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
4.3.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析 |
4.3.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 |
5.1 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 |
5.2 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 |
5.3 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 |
5.4 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 |
5.5 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如何做好长沙市民族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市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童牧.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2]古筝基础教学在初级中学实践中的普遍问题及对策 ——以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为例[D]. 梅惠宇. 西南大学, 2020(05)
- [3]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以长沙市宁乡实验中学声乐班为例[D]. 梁永佳. 西南大学, 2020(05)
- [4]媒介接触与城市居民对媒介的信任 ——基于长沙市875名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2015-2019年[D]. 陈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社会记忆视角下地方特色数字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研究[D]. 李诗语. 湘潭大学, 2020(02)
- [6]青年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及对青年干部成长的启示[D]. 周敏. 湘潭大学, 2020(02)
- [7]大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湖南省长沙市十校的调查[D]. 颜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D]. 勾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鸣. 吉首大学, 2020(03)
- [10]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李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