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1”水基涂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秋生[1](2021)在《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脱模剂作为一种材料成型加工的助剂,尤其是在金属压铸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时非常重要的一种防止模具和材料粘连的离型剂。本文采用近期行业研究热点用改性硅油代替了常规的聚有机硅氧烷作为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主体材料,选用机械剪切乳化的方法制备出了一种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性能优良,有望在铝合金压铸行业进行使用。传统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在制备时,由于含氟单体密度大、水溶性差,难以乳化,影响聚合效果,且制备的聚合物乳液吸附力差。本文通过对乳化剂进行复配,得到了乳化效果良好的非离子与阴离子复配乳化剂,再辅助加入助溶剂,在单体聚合过程中加入含有羟基的功能单体,提高了聚合物乳液与基材的润湿性能。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以长链烷基改性硅油和苯基改性硅油为主体材料,采用复合乳化剂,辅以其它助剂,先高速剪切水相预乳液,再以连续加料的方式制备了一种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经过实验探索,确定了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混合硅油(长链硅油与苯基硅油的用量配比为4:1):15%,复配乳化剂(HLB值为9.5)的加入量为混合硅油用量的25%,增稠剂:0.5%,消泡剂:0.2%,极压剂:0.75%,此外防氧化剂2,6-二叔甲基对甲酚和杀菌防腐剂分别为0.1%和0.15%,剪切乳化时间为15分钟。通过对其粒径、表面张力、浸润性、稳定性、高温成膜性以及对铝合金片的腐蚀速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批量样品经国内某铝合金压铸厂家试用,与市售样品相比较,本文所制备的样品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某样品B相当,优于国产某样品C和D。2.以含氟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功能单体、长(短)链丙烯酸酯单体为共聚单体,采用复合乳化剂,通过高速剪切预乳液和自由基共聚的方式,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本文研究了各单体、乳化剂、助溶剂、引发剂的种类、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乳液的性能影响。利用FT-IR、XPS、GPC、TEM、TGA、DSC以及表面张力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对聚合物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乳液成膜均匀,表面氟元素含量(22.8%)远大于理论值(14.8%)和实测值(12.66%)。
郭艳秋[2](2021)在《水性氟碳隔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化学品储罐和建筑物外墙涂料需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这能够阻挡太阳光线的热量辐射并使建筑物的温度下降。当前,主要采用降低热导率,增加反射比率和发射率的方法来提高涂层的隔热性能。对于石油储罐,目前主要采用定期喷洒冷水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却,但这种方法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加速储罐的腐蚀,缩短使用寿命。在储罐的外表面喷涂隔热和防腐蚀功能涂料可以有效地解决此问题,但是当前行业中大量使用的油性涂料具有较高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指数,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大量溶剂挥发会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随着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低VOC的水基涂料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因此,开发一种同时具备隔热和防腐功能的高性能水基涂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涂层辐射和反射隔热的原理,结合储罐外壁涂层的防腐要求,选择了二氧化钛,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锆等功能性隔热颜填料,以FEVE型氟碳乳液用作基质制备隔热和防腐功能涂层。讨论了涂层的各部分配比和制备方法,并进行反射率,半球形发射率和隔热温差测试来表征涂层的隔热性能。同时,对复合多层结构中填料的种类,用量对隔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比如耐盐雾腐蚀性和耐人工加速老化性)进行测试。实验结论如下:当涂层中TiO2的添加量逐渐增加时,涂层的反射率也逐渐上升,隔热温差随之提高,之后趋于稳定。考虑其耐腐蚀性能以及使用成本等因素,二氧化钛的最佳添加量为25wt%,此时隔热温差20.8℃。在反射顶层中,添加等量合成的空心二氧化钛微球以代替实心的二氧化钛粒子,使该涂层隔热温差可进一步提升2.7℃。辐射功能层填料主要赋予涂层辐射性能,体系中选用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为辐射功能颜填料。随着碳纳米管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反射率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涂层隔热温差呈现先增加后逐渐趋于平缓的趋势。当碳纳米管的添加量为0.6wt%时,涂层的反射率、半球发射率及隔热温差达到较大值,涂层的隔热效果最优。在保持碳纳米管添加量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增加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涂层反射率保持不变,隔热温差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其最优添加量为6wt%,此时涂层具有最好的反射和辐射性能,隔热温差达到22.1℃。综合考虑涂层的防腐蚀耐老化等性能,选用6wt%的纳米二氧化硅和0.6wt%的碳纳米管为最终辐射层配比。在此基础上以二氧化锆代替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作为辐射功能层填料,制备双层反射辐射型隔热防腐涂层。测试发现,随着二氧化锆添加量的逐渐增加,涂层的隔热温度差呈现出先逐渐增加然后减小的趋势,较优添加量为25wt%,此时涂层的隔热温差为15.8℃。在此配比的辐射层上涂覆25wt%二氧化钛作为反射顶层,复合涂层隔热温差可进一步提高9.5℃。综上,当二氧化锆添加量为25wt%,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为25wt%时,制备的双层反射辐射复合功能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和耐老化性。符合国家漆膜标准,同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使用要求。
李和奇[3](2021)在《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开展了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研发。本研究以水性环氧树脂(3EE101W)为例,通过偶联剂改性提高缓蚀剂材料氧化石墨烯(GO)与水性树脂涂料的相容性和采用高分子聚乙烯醇(PVA)作为水性涂料的固化剂两种方式来研究复合涂层的耐蚀性。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偶联剂([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GO可以有效提高GO分散性和同水的相容性,使接触角从45°减小到20°。改性在不破坏GO本身结构和形貌的前提下,有效地在GO表面接枝大量的亲水官能团,不但可以有效拓宽GO的片层间距,还产生更多的反应位点,可以使GO在水基涂料中更好分散的同时发挥高阻碍的屏障作用。(2)将成功制备的GO和改性氧化石墨烯(MGO)同水性环氧树脂复合形成复合涂层,探究两种缓蚀剂材料在涂层中的分散性和发挥的耐蚀作用。通过相关分析测试手段比较复合涂层和单一水性环氧树脂涂层耐蚀性的强弱。0.5 wt.%MGO含量的复合水性涂层材料表现出最优的的耐腐蚀性,MGO弥散且均匀的分布在涂层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性涂层的耐蚀性。在水性树脂中以大量交联,少量机械复合的形式存在,这种复合模式可以极大增强分子间结合力,使保护效率(PE)达到99.7%。(3)使用聚乙烯醇(PVA)固化GO复合水性环氧树脂制备复合涂层,再使用戊二醛(GA)进一步提高复合涂层的交联反应。结果表明:(一)PVA固化的水性涂层具有优异的平整度和耐腐蚀性效。(二)交联剂有效提高涂层的交联效果,同GO和水性树脂形成复杂交联结构。涂层分子量和分子之间得结合力都增大,减少涂层缺陷的产生,使得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该复合涂层接触角达到86°,具有良好的的自腐蚀电压(0.41 V)和腐蚀电流(0.098μA/c m-2),其保护效率达到99.99%。因此,研究发现利用偶联剂改性缓蚀材料和改善固化过程中的交联反应都是提高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料耐腐蚀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水性涂层耐腐蚀性行之有效的技术。
单保香[4](2020)在《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砂型铸造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铸造方法,在砂型(芯)表面刷涂涂料是减少铸造缺陷,提高铸件质量的有效措施。山东是焦宝石的重要产地,利用以焦宝石为原料制备陶瓷铸造砂时产生的收尘粉作为耐火骨料制备铸造涂料,既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开展了以制备陶瓷铸造砂产生的收尘粉作为耐火骨料制备铸造涂料的研究工作。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后研究了常用悬浮剂的流变和触变特性。发现,浓度小于10.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塑性流体特征,浓度大于10.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特征,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屈服值增加。浓度为5.5%、6.5%、7.5%、8.5%、9.5%、10.5%、11.5%、12.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均具有触变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触变性增加。浓度为7.5%、9.5%、11.5%、12.5%锂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塑性流体特征,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屈服值增加,浓度达到12.5%时才具有较低的触变性。浓度为7.5%、8.5%、9.5%、10.5%、11.5%、12.5%、13.5%、14.5%的凹凸棒土水溶液整体呈现塑性流体特征,并具有触变性。浓度为1.0%、1.5%、2.0%、2.5%、3.0%、3.5%的CMC水溶液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CMC水溶液浓度低时基本不具有触变性。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涂料的适宜悬浮剂、粘结剂和消泡剂种类,涂料的悬浮剂选用钠基膨润土和CMC,粘结剂选用PVA,消泡剂选用矿物油类消泡剂,消泡剂在球磨前后各加入一半,并将涂料陈化48h。并研究了钠基膨润土、CMC和PVA的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钠基膨润土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抗流淌性能提高,流平时间、涂层厚度、悬浮率、粘度和屈服值增加,假塑性特征更加明显,触变性提高,但是耐磨性变化不大。当钠基膨润土加入量为耐火骨料质量的5%时,涂料的流平性差,且曝热抗裂性为Ⅳ级,涂层表面裂纹数量多,宽度大,钠基膨润的加入量不宜超过耐火骨料质量的5%。随着CMC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涂层厚度、悬浮率、流平时间和粘度增加,但是涂料的抗流淌性、耐磨性、屈服值和触变性变化不大。随着PVA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涂层厚度、悬浮率和粘度增加,耐磨性提高,但流平时间、屈服值和触变性变化不大。当PVA加入量为耐火骨料质量的2%时,涂料就具有很高的耐磨性。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涂料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涂料的适宜配方并对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钠基膨润土是影响涂料涂层厚度、流动性、流平性、24h悬浮率和48h悬浮率的主要因素,PVA是影响涂料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以耐火骨料的加入量为基准,涂料的适宜配方为:骨料100%,钠基膨润土加入量为4%,CMC加入量为0.4%,PVA加入量为2%,矿物油类消泡剂加入量为0.4%,水适量。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流平性优良,抗流淌性好,耐磨性强,烘干抗裂性和曝热抗裂性能好,涂层表面无裂纹,24h和48h悬浮率都达到了100%,为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且具有触变性。涂料中耐火骨料的粒度粗细相间,涂层致密,耐火骨料之间的粘结桥良好。通过浇注实验可得,适宜配方下涂料能有效地防止铸件产生粘砂缺陷。
张宇[5](2020)在《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稀土掺杂铝酸锶长余辉材料SrA12O4:Eu2+,Dy3+,因其余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发光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长余辉涂料。本论文系统地回顾了铝酸锶长余辉材料和水基长余辉涂料的研究进展。对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的表面包覆处理、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的制备、测试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长余辉材料包覆的最佳工艺是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一定包覆量,在80℃反应温度下合成Si02凝胶,陈化5h,湿热处理后再常温常压千燥即可。包覆后长余辉材料通过耐水性、扫描电镜、余辉性能、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等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包覆后长余辉材料的耐水性明显提高,扫描电镜表明材料表面3i02包覆层光滑致密,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包覆后未对材料的主体结构进行改变,长余辉材料包覆后余辉亮度和余辉时间衰减至包覆前的92.32%和92.37%,改变较小。本文采用自制Si02包覆的SrA12O4:Eu2+,Dy3+长余辉材料作为主要功能填料,水基硅丙乳液为成膜物质,制备水基长余辉涂料,并以水基铝银浆反光涂层为底漆制备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涂层通过测定余辉亮度、余辉时间、反射率和拉拔附着力等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干膜厚度50μm水基铝银浆反光涂层,与550μm的水基长余辉涂层复合,制备的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初始余辉亮度为5.998cd/m2,余辉时间为30.9h,分别较同条件下550μm干膜厚度的单一长余辉涂层增加了 41.90%和26.05%。
刘洋[6](2020)在《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铸造生产中,铸造涂料的使用已经成为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铸造涂料不仅可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同时可以起到保护型腔,得到高质量铸件的作用。本课题研究了以石英粉为骨料的涂料性能与骨料粒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中骨料粒度的变化范围为200目至340目,首先研究了悬浮剂、粘结剂、载液加入量对涂料的粘度、悬浮性、密度、PH值,流平性、涂挂性、强度、滴淌性、透气性等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单一变量实验得出粒度对涂料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正交实验结果结合极差分析方法得出粒度搭配最优组,并对该组进行消失模浇注验证实验,得到表面光洁性能优良的铸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涂料性能优良,可以用于实际生产。(1)以石英粉为骨料,其它各组分及其加入量为:钠基膨润土5%,CMC5%,水玻璃5%,淀粉4%,载液水80%时,涂料的综合性能较好。(2)当各组分的加入量一定时,采用骨料粒度为单一变量实验发现,随着涂料粒度的减小,涂料的强度变大、密度减小、粘度增大、涂挂性几乎不变、流平性保持稳定,滴淌性变大、悬浮性波动变化、透气性减小、PH值增加。(3)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判断分析得出,耐火骨料的成分组成为240目80%,270目80%,300目80%,320目20%时,此时涂料的各项性能达到最好。(4)对粒度最佳搭配实验组进行实际浇注实验发现,涂料的整个浇注以及冷却过程中对铸件的质量保护的较好,符合涂料的使用要求。
马晓彤[7](2020)在《氮化硼的剥离及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因其化学惰性、高热稳定性等优异的理化指标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氮化硼N、B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异使其成键后具有离子键的lip-lip相互作用,同时范德华力的存在使得氮化硼层间作用力较强,剥离难度较高,阻碍了氮化硼纳米片的应用。因此对氮化硼的高效剥离及其在溶剂中的稳定分散进行探究,以促进其特性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分别以表面活性剂乙基纤维素(EC)和阳离子乙基纤维素(CEC)辅助六方氮化硼(h-BN)进行剥离以制备得到氮化硼纳米片BN/EC和BN/CEC。分别以水性丙烯酸-醇酸与水性环氧作为基体,构筑了氮化硼/丙烯酸-醇酸复合材料(WAAR/BN)和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WEP/BN)。以下具体说明:(1)采用液相剥离法通过细胞粉碎超声仪对h-BN进行剥离,分别加入表面活性剂EC或CEC并选取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最终制得氮化硼纳米片BN/EC和BN/CEC。分别探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用量及细胞粉碎超声时长对氮化硼纳米片剥离效果及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制备方案:h-BN与EC的质量比为20:2,细胞粉碎时长为8 h;h-BN与CEC的质量比为20:2,细胞粉碎时长为8 h。(2)通过Raman和XRD光谱测试表征了剥离前后氮化硼纳米片层间距、晶粒尺寸和结晶度的变化,采用TEM、SEM测试观察了剥离前后氮化硼形貌的变化,通过光学照片和TSI测试对比了最佳剥离条件下得到的氮化硼纳米片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情况。(3)以EBN和CBN作为纳米填料掺杂入相反转乳化法制备得到的水性丙烯酸-醇酸乳液,构筑WAAR/EBN和WAAR/CBN复合材料,探究不同EBN和CBN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EBN和CBN掺杂量。采用吸水率、接触角、TGA-DTG、导热率、SEM、EIS和盐雾测试等探究了 EBN和CBN掺杂量对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热性能、断面形貌、力学性能及腐蚀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BN和CBN掺杂量为6.0 wt%时,WAAR/BN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4)以EBN和CBN作为纳米填料掺杂入相反转乳化法制备得到的水性环氧乳液,构筑WEP/EBN和WEP/CBN复合材料,探究不同EBN和CBN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EBN和CBN掺杂量。采用吸水率、接触角、TGA-DTG、导热率、SEM、EIS和盐雾测试等探究了 EBN和CBN掺杂量对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热性能、断面形貌、力学性能及腐蚀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BN和CBN掺杂量为6.0 wt%时,WEP/BN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综合对比后得出以CBN掺杂得到WAAR/CBN和WEP/CBN复合材料试样的性能优于以EBN掺杂得到WAAR/EBN和WEP/EBN复合材料试样,且EBN和CBN掺杂量为6.0 wt%时在同系列中性能较佳。
李菁熠[8](2019)在《水分散纳米材料改性水基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基环氧树脂涂料以其出色的力学性能、高交联密度和附着强度等优点使其成为水性重防腐涂料中最主要的一员。石墨烯复合防腐涂料是以石墨烯二维纳米结构为出发点,大片层插入后可显着改善聚合物材料对腐蚀介质(水、氧气和电解质)的屏蔽性能,从而发挥金属防腐作用的一类新型涂料。聚苯胺基涂料通过抑制腐蚀介质的渗透,同时在金属表面形成钝化氧化层,从而起到防腐作用。目前围绕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的分散稳定性和聚苯胺复合防腐涂层构性关系的研究是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合成非离子乳化型环氧树脂固化剂并通过相反转法制备了水基环氧防腐涂料EP。以EP作为基础树脂与功能化石墨烯衍生物和自掺杂的聚苯胺复合得到不同类型的水性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研究了构性及防腐作用机理。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高分子分子结构设计,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三乙烯四胺(TETA)、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TPEG)和甲基聚氧乙烯环氧基醚(MEH)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非离子乳化型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WPEA),并通过转相法制备得到固化剂-环氧树脂复合乳液(WPEA-EP),并作为基础树脂应用于金属防腐涂料。研究发现,适当的聚醚链段结构可显着改善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的乳化分散性能,其非离子特性解决了传统酸中和阳离子环氧固化剂对金属表面的“酸蚀”问题。与此同时,通过选择不同环氧值的环氧树脂,其固化剂的刚性、与被乳化环氧树脂的亲和性、乳化分散能力、亲疏水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本文的合成配方中,当MEH加入量为0.03mol,引入的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35mol/100g时所得到的固化剂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涂层电阻得到大幅度提升,盐雾测试证实其防腐能力高于其他配比。非离子乳化型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策略和分子结构设计方案适用于一般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有机酸中和阳离子型固化剂的的“酸蚀”问题,也为开发新型环氧涂层和地坪涂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2)采用亚硫酰氯与氧化石墨烯经酰氯化反应生成酰氯基团,再与2-氨基-4,6-二氯苯酚反应得到多氨基功能氧化石墨烯(MAGO),然后与水性环氧树脂复合得到水性MAGO/环氧纳米复合涂料(MAGO/EP)。所制备的MAGO利用形成的酰胺键和伯胺基赋予氧化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共价键结合。研究发现,这种共价键的结合有利于提高纳米复合涂层的交联密度和阻隔性能,改善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复合后的重新聚集而形成的分离现象。同时其多胺基结构可提高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水分散性,使得复合涂层在分散稳定性、力学性能,耐水性及长效防腐机制之间建立平衡。对比发现MAGO/EP的耐水性,小分子屏蔽性能和附着强度远高于氧化石墨烯/水性环氧复合涂层(GO/EP)。模拟腐蚀40天后,MAGO/EP的阻抗模量高于GO/EP三个数量级,耐腐蚀寿命延长数倍。本课题所构建的水基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层,为一种高性能的新型绿色防腐涂料,为自交联石墨烯防腐涂层的分子设计提供新思路,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3)通过球磨分散工艺,制备得到三聚磷酸铝/氧化石墨烯水性复合防腐浆料(AlTP/GO),并应用于水性环氧涂料制得三聚磷酸铝/氧化石墨烯-水性环氧复合涂料(EP-AlTP/GO),研究了 AlTP/GO在水性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防腐机理及防腐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引入提高了涂层的耐水性和屏蔽性能;三聚磷酸铝可提高涂层在金属基材上的附着强度;通过电化学测试(Bode)和环境扫描电镜测试(E-SEM)测试发现,AlTP/GO可有效增强水性环氧涂层对腐蚀介质的屏蔽作用,限制了腐蚀反应的扩散,在3.5%NaCl水溶液中浸泡40天后其低频阻抗达到7.02×107Ω·cm2,盐雾测试40天后金属表面平滑,金属腐蚀未发生明显扩散,EP-AlTP/GO人工破损处周边含氧量低至15.66%,遏制了氧化铁的形成。(4)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分别以对氨基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磺酸为改性剂,制备得到羧基化聚苯胺(CPANi)和磺酸化聚苯胺(SPANi)。并对比研究两种掺杂方式所得到的聚苯胺纳米材料的构性关系及对水性环氧树脂中防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自掺杂后聚苯胺的水分散稳定性得以改善,作为防腐颜料应用到EP涂层中,填充了 EP涂层自体存在微观的孔隙和裂缝,涂层的屏蔽腐蚀介质能力提高。②聚苯胺的加入可促进金属涂层/金属界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发挥到二次屏蔽的作用。③自掺杂电活性聚苯胺本身具有纤维结构,其搭桥分散方式有利于复合材料形成导电通路,纳米材料的分散性决定了复合材料导电性,导电性越高,其渗透阈值越低,腐蚀阳极反应中Fe被氧化生成的Fe2+所产生的的电子更易通过导电通路转移到涂层外部的氧原子处,因此,传导通路是电子传输的必要条件。由测试结果可知,由于SPANi/EP具有更高的电导率,有利于腐蚀反应产生的电子进行迁移,揭示掺杂结构不同的聚苯胺其复合涂层防腐性能差异的本质。
刘永贵[9](2018)在《含NVP的高温钻井液助剂的合成及在超深井中工程化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逐年增多,油气进口量大幅度增加,油气资源已经成为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问题。目前大庆油田已经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中浅层油气资源日趋枯竭,深层传统油气资源及页岩气、致密气和致密油等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资源之一;但是由于深部地层存在温度高、岩性复杂、黏土矿物含量高,同时在储层中存在大量微裂缝/裂缝和破碎带,导致在油田开发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井壁剥落、坍塌和恶性漏失等事故。钻井是油气田开发的基础,而钻井液是保障安全钻井施工的重要环节,在深层钻井施工中,钻井液尤为重要。深井钻井液最突出的问题是抗温性能,目前深井钻井液采用的抗高温化学材料一直依赖进口,因此研究抗高温化学材料,进一步研发性能优异的钻井液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深层钻井常用的钻井液主要有油基钻井液和水基钻井液两种体系,油基钻井液中的核心材料是抗高温乳化剂,水基钻井液的核心材料是抗高温抑制剂。本论文主要研究制备了钻井液体系中两种核心材料,分别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出两种新型抗高温材料。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共振和液质联用测试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分子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制备了新型抗高温的油基钻井液和水基钻井液体系,探讨了两种材料在钻井液体系中的作用机理;两种钻井液体系在现场实施了工程化应用。采用N,N-二甲基-1,3丙二胺、环氧氯丙烷等单体,合成了新型油基钻井液核心材料-乳化剂,研究了新型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的分子结构,以及合成工艺和条件对产物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合成的新型三元共聚乳化剂具有多个吸附基团可提高表面活性,特殊的分子结构可以自聚集或相互搭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增强了界面膜的紧密程度和机械强度,引入的五元环结构单体提高了高温稳定性,由此形成的乳液液滴在高温下更加均匀和致密,有效解决了传统乳化剂高温稳定性和触变性的难题。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单体引入到二乙烯基乙二醇分子结构中,三步法合成了含NVP结构的新型水基钻井液核心材料抗高温二元共聚抑制剂,研究了新型抑制剂合成工艺条件对产物转化率的影响。合成的新型抑制剂含有较多的胺基团,在主链上引入的保护基团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增加了空间位阻,提高了该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在钠膨润土悬浮液中加入0.5%新型抑制剂,层间距由1.932nm降低到1.418nm,阻止了水分子进入粘土晶层间,起到抑制、封堵防塌作用。以新型三元共聚乳化剂为核心材料,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有机土、氧化沥青、降滤失剂等其它钻井液材料,研究制备了高触变性油基钻井液体系。通过在温度260℃热滚16h实验后,破乳电压依然保持在500V以上,析液量仅为0.5mL,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低粘高切的特性;并利用“蜂巢”结构理论解释了该体系低粘、高切、高触变特性的作用机理。该体系在大庆油田144口井现场应用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流变性和滤失造壁性,破乳电压>1500V,动塑比>0.4,性能稳定,有效解决了深层水平井温度高、易形成岩屑床、井壁稳定性差等难题,满足了深层油气资源的钻探需求。以研究合成的新型抗高温二元共聚抑制剂为核心材料,优化了钻井液体系中封堵防塌剂、流型调节剂等材料,研究制备了抗温200℃、抑制能力强、封堵防塌效果好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新型抗高温二元共聚抑制剂及在水基钻井液体系中的抑制作用机理符合强抑制特性的“疏水场”理论。在大庆油田、新疆塔东和海外油田累计完成580口井,水平段平均长度1522m,最长水平段达2033m。大庆油田深部地层存在大量构造缝和溶蚀缝,裂缝范围是15条/m,裂缝长度范围是25m/m2,模拟地层裂缝特征制备了封堵评价装置和硅铝酸盐微裂缝岩心模型,建立了模拟微裂缝封堵的评价方法,模拟缝宽范围在1200μm之间,工作温度最高达200℃,压力在3.55.0MPa之间,将封堵评价方法应用到研发的新型油基钻井液和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中,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携砂效果好,施工的井都未发生井漏、卡钻和托压等复杂和事故,满足了深层钻井施工需求。
张磊[10](2018)在《氧化石墨烯/漆酚基纳米复合涂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文中指出改性漆酚基复合树脂兼具了漆酚基树脂高交联密度和复合物的优点,成为了天然有机聚合物防腐涂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论文以纯漆酚为原料,采用多种工艺制备出改性漆酚基聚合物和不同类型的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将氧化石墨烯与上述聚合物结合使用制备出新型复合涂料,并研究改性漆酚基复合涂料的结构与复合涂层的物理力学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及防腐作用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机械混合和超声分散将改性氧化石墨烯(MGO)分散在漆酚缩甲醛(UFP)聚合物中,制备了不同MGO含量的氧化石墨烯/漆酚甲醛聚合物(MGO/UFP)涂层。研究了MGO对MGO/UFP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物理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通过化学修饰后可均匀分散于UFP基体中,添加3.5 wt.%的MGO可显着提高UFP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及防腐性能。2.采用碱催化原位聚合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均匀地分散在漆酚甲醛聚合物(UFP)中,进一步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漆酚甲醛聚合物(GO/MWCNTs/UFP)复合涂层。研究了GO/MWCNTs/UFP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与UFP相比,GO/MWCNTs/UFP复合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和耐腐蚀性均有明显提高。GO/MWCNTs/UFP复合涂层(0.5 wt.%GO/2.0 wt.%MWCNTs)的硬度和附着力等级分别达到6H和1级。GO通过化学键与MWCNTs结合,将MWCNTs均匀地分散于UFP中,并可显着提高UFP涂层的耐碱性。3.利用氧化石墨烯-氧化物/漆酚甲醛聚合物(GO-TiO2/UFP,GO-SiO2/UFP和GO-Y2O3/UFP)制备复合涂层,并证明氧化石墨烯-氧化物复合材料在金属基材的腐蚀保护方面的有效性。首先,使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二氧化钛负载在GO表面并合成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GO-TiO2)复合材料。使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和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合成氧化石墨烯-氧化钇(GO-Y2O3)复合物。基于3-乙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原硅酸四乙酯(TEOS)在乙醇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通过原位两步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石墨烯-氧化硅(GO-SiO2)复合物。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氧化物复合物(GO-TiO2,GO-Y2O3和GO-SiO2)的形貌和结构。随后,将GO-氧化物掺入UFP中以研究复合材料在金属基材的腐蚀保护中的有效性。与GO-TiO2/UFP和GO-Y2O3/UFP相比,GO-SiO2/UFP具有优异的耐碱性能。另外,GO通过共价键与APTES-TiO2交联,UFP中分散良好的GO-TiO2改善了UFP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很可能是由于UFP涂层基质内部的扩散途径受阻,防止腐蚀性介质的扩散。4.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漆酚基(MGO/UA)复合涂层,其所需固化时间比热固化大大缩短,仅为120 s;MGO/UA复合涂料耐热性得到改善,当MGO含量为1.5 wt.%时,硬度达到6H,附着力提高到1级;当MGO含量为2.0 wt.%时,漆膜具有较好的电化学腐蚀性能;MGO/UA复合漆膜的耐盐性能和耐酸性能优越,耐碱性能得到改善,耐腐蚀性能随着MGO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MGO含量为1.0 wt.%的MGO/UA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较佳。5.使用硅烷偶联剂3-乙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合成了改性的纤维素纳米纤丝(APTES/CNF)并通过高强度超声波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纤维素纳米纤丝(GO-CNF)悬浮液,将改性后的GO-CNF水悬浮液添加到水性漆酚基涂料(WU)中,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纤丝(GO-CNF)水性漆酚基(WU)复合涂料,并将其分别涂覆到玻璃板和马口铁片上,制备成相应的复合涂膜。结果表明,当APTES-CNF含量为10 wt.%时,所制得漆膜的物理力学性能最好,硬度达到6H,附着力达到1级;当GO-CNF含量为5 wt.%时,漆膜的耐腐蚀性能显着改善。
二、“101”水基涂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1”水基涂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硅乳液及其发展 |
1.1.1有机硅乳液概述 |
1.1.2 有机硅乳液的分类 |
1.1.3 有机硅乳液的应用 |
1.1.4 国内外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发展 |
1.2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发展 |
1.2.1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概述 |
1.2.2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结构和性能 |
1.2.3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应用 |
1.2.4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发展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测试方法 |
2.2.4 实验原料的选择 |
2.3 影响水基型脱模剂性能的因素探究 |
2.3.1 主体材料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2 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3 增稠剂加入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4 其它添加剂加入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5 剪切乳化时间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固含量测试结果 |
2.4.2 腐蚀性测试结果 |
2.4.3 粒径测试结果 |
2.4.4 表面张力测试结果 |
2.4.5 高温润湿性测试结果 |
2.4.6 TGA测试结果 |
2.4.7 稳定性测试结果 |
2.4.8 与市售样品的性能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聚合物乳液的合成方法 |
3.2.4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
3.3 影响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因素探究 |
3.3.1 含氟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
3.3.2 功能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
3.3.3 软硬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
3.3.4 助溶剂加入量的影响 |
3.3.5 乳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
3.3.6 引发剂加入量的影响 |
3.3.7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 聚合物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4.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2 固含量、凝胶率和转化率 |
3.4.3 聚合物分子量测试结果 |
3.4.4 聚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 |
3.4.5 聚合物氟含量测试结果 |
3.4.6 TGA测试结果 |
3.4.7 TEM测试结果 |
3.4.8 SEM测试结果 |
3.4.9 XPS测试结果 |
3.4.10 乳液稳定性测试结果 |
3.4.11 均匀光滑性测试 |
3.4.12 成膜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水性氟碳隔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传热方式 |
1.3 隔热涂料 |
1.3.1 反射型隔热涂料 |
1.3.2 阻隔型隔热涂料 |
1.3.3 辐射型隔热涂料 |
1.4 隔热涂层的组成 |
1.4.1 树脂 |
1.4.2 颜填料 |
1.5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应用 |
1.5.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2 隔热涂料的研究趋势 |
1.6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纳米管功能涂层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涂料的制备 |
2.2.3 基本性能测试 |
2.2.4 隔热性能测试 |
2.2.5 防腐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助剂的选择 |
2.3.1.1 润湿分散剂 |
2.3.1.2 消泡剂 |
2.3.1.3 增稠剂 |
2.3.2 二氧化钛用量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2.3.3 空心二氧化钛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2.3.4 碳纳米管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3.5 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3.6 复合涂层隔热防腐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3 二氧化钛/二氧化锆功能涂层的研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涂料的制备 |
3.2.3 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二氧化锆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3.2 二氧化锆用量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
3.3.3 不同类型树脂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防腐涂料的概述 |
1.2.1 涂料防腐机制 |
1.2.2 涂料发展进程 |
1.3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复合水性涂料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
1.3.1 石墨烯耐蚀涂层的研究进展 |
1.3.2 石墨烯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
1.3.3 氧化石墨烯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
1.4 聚合物基(PVA)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氧化石墨烯及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氧化石墨烯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3.2 KH-792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2.4 形貌和结构表征 |
2.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3 接触角测试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红外分析(FT-IR) |
2.5.2 XPS分析 |
2.5.3 表面形貌分析 |
2.5.4 接触角测试分析 |
2.5.5 改性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氧化石墨烯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耐蚀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
3.3.1 基材表面预处理 |
3.3.2 单一水性环氧树脂涂层以及GO复合涂层的制备 |
3.4 涂层结构形貌表征 |
3.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5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及原理 |
3.5.1 电化学阻抗测试(EIS) |
3.5.2 时间-电位曲线测试(E-t) |
3.5.3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Tafel)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涂层XRD分析 |
3.6.2 红外分析(FT-IR) |
3.6.3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3.6.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耐蚀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3 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
4.3.1 基材表面预处理 |
4.3.2 MGO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W-EMGO)的制备 |
4.4 涂层结构形貌表征 |
4.5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及原理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涂层XRD分析 |
4.6.2 红外分析(FT-IR) |
4.6.3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4.6.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乙烯醇固化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耐蚀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5.3 聚乙烯醇交联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
5.3.1 基材表面预处理 |
5.3.2 PVA交联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
5.4 涂层结构形貌表征 |
5.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5.4.2 热重测试 |
5.5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及原理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涂层XRD分析 |
5.6.2 红外分析(FT-IR) |
5.6.3 XPS分析 |
5.6.4 涂层交联示意图 |
5.6.5 热重分析 |
5.6.6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涂料的组成 |
1.2.1 耐火骨料 |
1.2.2 悬浮剂 |
1.2.3 粘结剂 |
1.2.4 载体 |
1.2.5 助剂 |
1.3 对铸造涂料的性能要求 |
1.3.1 涂料的物理性能 |
1.3.2 涂料的工艺性能 |
1.3.3 涂料的工作性能 |
1.4 铸造涂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1 铸造涂料的国内发展现状 |
1.4.2 铸造涂料的国外发展现状 |
1.4.3 涂料的发展方向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研究的技术路线 |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2.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
2.2.2 实验设备 |
2.3 铸造涂料性能评价体系 |
2.3.1 密度 |
2.3.2 悬浮性 |
2.3.3 流平性 |
2.3.4 流动性 |
2.3.5 涂层厚度 |
2.3.6 烘干抗裂性 |
2.3.7 耐磨性(抗擦落强度) |
2.3.8 曝热抗裂性 |
2.3.9 流变特性 |
第3章 水基涂料常用悬浮剂流变特性的研究 |
3.1 钠基膨润土的流变特性 |
3.2 锂基膨润土的流变特性 |
3.3 凹凸棒土的流变特性 |
3.4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流变特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配方的研究 |
4.1 悬浮剂的选择 |
4.2 粘结剂的选择 |
4.3 消泡剂的选择 |
4.3.1 消泡剂种类的选择 |
4.3.2 消泡剂加入量和加入方式的选择 |
4.4 涂料制备方案的确定 |
4.5 涂料各组分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5.1 钠基膨润土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5.2 CMC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5.3 PVA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6 钠基膨润土、CMC以及PVA适宜加入量的确定 |
4.6.1 正交实验设计 |
4.6.2 正交实验结果 |
4.6.3 正交实验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性能的研究 |
5.1 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性能 |
5.2 适宜配方下涂料的SEM结果 |
5.3 浇注实验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水基长余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长余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2.2 硫化物型长余辉材料 |
1.2.3 铝酸盐型长余辉材料 |
1.2.4 硅酸盐型长余辉材料 |
1.3 长余辉材料表面改性研究 |
1.3.1 无机包覆 |
1.3.2 有机包覆 |
1.3.3 复合包覆 |
1.3.4 表面包覆改性对长余辉材料余辉性能影响 |
1.4 水基长余辉涂料的研究进展 |
1.4.1 水基长余辉涂料的组成 |
1.4.2 水基长余辉涂料的原理 |
1.4.3 水基长余辉涂料的特点 |
1.4.4 水基长余辉涂料的应用 |
1.5 水基铝银浆涂料的研究进展 |
1.5.1 铝银浆的分类 |
1.5.2 铝银浆的应用要求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1 技术路线图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的包覆 |
2.2.1 包覆材料的选择及包覆原理 |
2.2.2 实验配方及工艺 |
2.2.3 分析方法 |
2.3 水性长余辉涂料的制备 |
2.3.1 水性长余辉涂料的配方 |
2.3.2 水性长余辉涂料的制备过程 |
2.3.3 水性长余辉涂料成膜物质、填料及助剂的选择 |
2.3.4 水性长余辉涂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
2.3.5 水性长余辉涂层的余辉性能测试 |
2.4 水性铝银浆反光涂层的制备 |
2.4.1 水性铝银浆反光涂层配方 |
2.4.2 水性铝银浆反光涂料的制备过程 |
2.4.3 水性铝银浆反光涂层成膜物质、填料及助剂的选择 |
2.4.4 水性铝银浆反光涂层的基本性能测试 |
2.4.5 水性铝银浆反光涂层的反射率测试 |
第3章 铝酸锶长余辉材料SrAl_2O_4:Eu~(2+),Dy~(3+)的包覆改性 |
3.1 SiO_2包覆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的表征分析 |
3.1.1 扫描电镜分析 |
3.1.2 红外光谱分析 |
3.1.3 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
3.1.4 耐水性分析 |
3.2 SiO_2包覆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的工艺优化 |
3.2.1 反应温度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
3.2.2 包覆量对铝酸锶长余辉材料耐水性影响 |
3.2.3 湿热处理对材料包覆的影响 |
3.2.4 包覆量对长余辉材料初始余辉亮度的影响 |
3.2.5 陈化时间对铝酸锶长余辉材料耐水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基长余辉涂料的制备 |
4.1 长余辉材料长余辉材料添加量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4.2 涂层厚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4.3 玻璃鳞片对长余辉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 水基长余辉涂层的基本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的制备 |
5.1 铝银浆粒径对铝银浆涂层反射率和附着力的影响 |
5.2 铝银浆添加量对铝银浆涂层反射率的影响 |
5.3 水基铝银浆反光涂层基本性能测试 |
5.4 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体系性能 |
5.5 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余辉亮度衰减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铸造涂料的作用 |
1.3 铸造涂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涂料各项性能的测试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各组分的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1 铸造涂料的组成及原材料准备 |
2.1.1 铸造涂料的组成 |
2.1.2 原材料的准备 |
2.2 悬浮剂的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2.1 钠基膨润土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2.2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3 粘结剂的加入量对涂料的影响 |
2.3.1 水玻璃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3.2 淀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4 载液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1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密度、粘度、PH的影响 |
3.1.1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密度的影响 |
3.1.2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粘度的影响 |
3.1.3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PH值的影响 |
3.2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悬浮性、滴淌性、涂挂性的影响 |
3.2.1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悬浮性的影响 |
3.2.2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滴淌性的影响 |
3.2.3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涂挂性的影响 |
3.3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流平性、强度、透气性、烧结性的影响 |
3.3.1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流平性的影响 |
3.3.2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强度的影响 |
3.3.3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透气性的影响 |
3.4 石英粉粒度对涂料的烧结性的影响 |
3.4.1 耐火骨料粒度对烧损率的影响 |
3.4.2 烧结温度对烧损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正交实验 |
4.1 正交实验简介 |
4.2 正交实验设计 |
4.3 正交实验性能测试 |
4.4 极差分析 |
4.4.1 极差分析简介 |
4.4.2 实验数据极差分析 |
4.5 最佳涂料配方的确定 |
4.6 小结 |
第5章 验证实验 |
5.1 验证实验设计 |
5.2 实验过程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 |
致谢 |
(7)氮化硼的剥离及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氮化硼 |
1.1.1 氮化硼的结构与性能 |
1.1.2 h-BNNSs的制备工艺 |
1.1.3 h-BNNSs应用于复合涂料 |
1.2 水性涂料 |
1.2.1 概述 |
1.2.2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
1.2.3 水性环氧树脂 |
1.2.4 纳米填料在涂料中的应用及发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氮化硼的剥离及结构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阳离子化乙基纤维素的制备(CEC) |
2.2.4 氮化硼的剥离 |
2.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1 拉曼光谱(Raman)测试 |
2.3.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3.3 透射电镜(TEM)测试 |
2.3.4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3.5 溶液稳定性(TSI)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乙基纤维素剥离氮化硼(BN/EC)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4.2 阳离子乙基纤维素剥离氮化硼(BN/CEC)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氮化硼/丙烯酸-醇酸树脂复合材料的构筑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丙烯酸-醇酸杂化乳液的制备 |
3.2.4 氮化硼/水性丙烯酸-醇酸复合乳液的制备 |
3.2.5 复合材料乳胶膜的制备 |
3.2.6 复合材料涂膜的制备 |
3.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1 乳胶膜吸水率测试 |
3.3.2 乳胶膜接触角测试 |
3.3.3 乳胶膜热失重(TGA-DTG)测试 |
3.3.4 乳胶膜导热率测试 |
3.3.5 乳胶膜断面(SEM)形貌测试 |
3.3.6 乳胶膜应力-应变测试 |
3.3.7 涂膜附着力测试 |
3.3.8 涂膜硬度测试 |
3.3.9 涂膜板材抗冲击测试 |
3.3.10 涂膜板材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11 涂膜板材中性盐雾(NSS)试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氮化硼/水性丙烯酸-醇酸复合材料热性能分析 |
3.4.2 氮化硼/水性丙烯酸-醇酸复合材料形貌及力学性能分析 |
3.4.3 氮化硼/水性丙烯酸-醇酸复合材料防腐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构筑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2.3 环氧乳液的制备 |
4.2.4 氮化硼/水性环氧复合乳液的制备 |
4.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氮化硼/水性环氧复合材料热性能分析 |
4.4.2 氮化硼/水性环氧复合材料形貌及力学性能分析 |
4.4.3 氮化硼/水性环氧复合材料防腐性能分析 |
4.4.4 复合材料涂膜腐蚀防护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工作及总结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水分散纳米材料改性水基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概述 |
1.2.1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固化 |
1.2.2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分类方式 |
1.2.3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方法 |
1.2.4 水性环氧树脂防腐蚀涂料的研究概况 |
1.3 石墨烯在金属防腐中的研究现状 |
1.3.1 石墨烯简述 |
1.3.2 石墨烯在金属防腐领域的应用 |
1.4 聚苯胺在金属防腐的研究现状 |
1.4.1 聚苯胺简述 |
1.4.2 聚苯胺在金属防腐领域的应用 |
1.4.3 水基聚苯胺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乳化型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乳化性环氧树脂固化剂WPEA的合成 |
2.2.3 水性环氧乳液和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 |
2.2.4 胶膜和漆膜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2 核磁共振氢谱(H~1NMR)表征 |
2.3.3 分子量测试(GPC) |
2.3.4 乳化型环氧树脂固化剂WPEA粘度测试 |
2.3.5 WPEA胺值测试 |
2.3.6 乳胶粒形态的表征 |
2.3.7 热失重的测定 |
2.3.8 吸水率的测定 |
2.3.9 凝胶含量(Gel content)的测试 |
2.3.10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2.3.11 漆膜铅笔硬度的测试 |
2.3.12 涂料膜耐冲击性的测试 |
2.3.13 涂料膜附着力的测试 |
2.3.14 电化学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WPEA固化剂的结构分析 |
2.4.2 MEH含量对WPEA及WPEA-EP构性关系的影响 |
2.4.3 环氧树脂结构对WPEA及WPEA-EP构性关系的影响 |
2.4.4 WPEA-EP涂层防腐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共价键交联胺基化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界面增强和防腐蚀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实验仪器 |
3.2.2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 |
3.2.3 酰氯化氧化石墨烯(GO-OCl)的合成 |
3.2.4 胺基化氧化石墨烯(MAGO)的制备 |
3.2.5 水性MAGO增强环氧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 |
3.2.6 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 |
3.2.7 胶膜的制备 |
3.2.8 漆膜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3.3.3 X射线衍射图谱(XRD)测试 |
3.3.4 透射电镜图谱(TEM) |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SEM) |
3.3.6 吸水率的测定 |
3.3.7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3.3.8 涂料膜附着力的测试 |
3.3.9 涂层中性盐雾实验测试 |
3.3.10 电化学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傅里叶红外(FT-IR) |
3.4.2 X射线衍射图谱(XRD) |
3.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4.4 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分析 |
3.4.5 胶膜断裂面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6 复合胶膜耐水性分析 |
3.4.7 复合胶膜的附着强度 |
3.4.8 复合乳胶膜的水蒸气透过率 |
3.4.9 复合材料复合机理 |
3.4.10 GO/EP和MAGO/EP纳米复合涂层防腐性能研究 |
3.4.11 涂层中性盐雾实验结果 |
3.4.12 防腐机理 |
3.5小结 |
4 三聚磷酸铝/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水性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实验仪器 |
4.2.2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 |
4.2.3 三聚磷酸铝/氧化石墨烯复合浆料(AlTP-GO)的制备 |
4.2.4 防腐涂料配制 |
4.2.5 胶膜的制备 |
4.2.6 漆膜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X射线衍射图谱(XRD)测试 |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SEM) |
4.3.3 吸水率的测定 |
4.3.4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4.3.5 涂料膜附着力的测试 |
4.3.6 电化学测试 |
4.3.7 涂层中性盐雾实验测试 |
4.3.8 腐蚀后铁板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 |
4.4.2 涂层吸水率测试结果分析 |
4.4.3 涂层附着强度结果分析 |
4.4.4 电化学测试 |
4.4.5 中性盐雾试验 |
4.4.6 腐蚀区域扫描电镜测试 |
4.5 小结 |
5 自掺杂结构对聚苯胺纳米纤维/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实验仪器 |
5.2.2 聚苯胺纳米材料(PANI)的制备 |
5.2.3 自掺杂磺酸基化聚苯胺纳米材料(SPANI)的制备 |
5.2.4 自掺杂羧酸基化聚苯胺纳米材料(CPANI)的制备 |
5.2.5 水性聚苯胺/环氧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 |
5.2.6 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 |
5.2.7 胶膜的制备 |
5.2.8 漆膜的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5.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5.3.3 X射线衍射图谱(XRD)测试 |
5.3.4 热稳定性的测定 |
5.3.5 电导率的测定 |
5.3.6 透射电镜图谱(TEM) |
5.3.7 扫描电镜图谱(SEM)测试 |
5.3.8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5.3.9 涂料膜附着力的测试 |
5.3.10 阻抗测试 |
5.3.11 极化曲线(Tafel curve)测试 |
5.3.12 涂层中性盐雾实验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分散稳定性 |
5.4.2 傅里叶红外(FTIR)结果分析 |
5.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结果分析 |
5.4.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5.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分析 |
5.4.6 聚苯胺纳米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5.4.7 扫描电镜SEM和投射电镜TEM测试结果分析 |
5.4.8 胶膜断裂面扫描电镜(SEM) |
5.4.9 复合乳胶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5.4.10 漆膜附着强度变化曲线 |
5.4.11 复合漆膜电导率测试 |
5.4.12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5.4.13 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 |
5.4.14 涂层中性盐雾实验结果 |
5.4.15 防腐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含NVP的高温钻井液助剂的合成及在超深井中工程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化学剂技术现状 |
1.2.1 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化学剂研究进展 |
1.2.2 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化学剂应用情况 |
1.3 水基钻井液用抗高温化学剂技术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NVP性能分析与应用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料与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材料的制备 |
2.2.1 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乳化剂的制备 |
2.2.2 乳状液的制备 |
2.2.3 水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抑制剂的制备 |
2.3 材料表征和测试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热重分析 |
2.3.3 液/质联用测试 |
2.3.4 核磁共振测试 |
2.3.5 分子量分布测试 |
2.3.6 扫描电镜分析 |
2.3.7 乳状液稳定性测试 |
2.3.8 抑制性评价测试 |
2.3.9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
第3章 含有NVP结构抗高温化学剂的合成与表征 |
3.1 含有NVP结构的抗高温三元共聚乳化剂合成与分析 |
3.1.1 分子结构设计 |
3.1.2 合成条件对产物转化率的影响研究 |
3.1.3 产物的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 |
3.2 含有NVP结构的抗高温二元共聚抑制剂合成与分析 |
3.2.1 分子结构设计原则 |
3.2.2 合成条件对产物转化率的影响 |
3.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
3.2.4 抗高温二元共聚抑制剂的性能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含NVP结构抗高温化学剂的钻井液体系研究 |
4.1 基于含NVP结构乳化剂的抗高温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
4.1.1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配方研究 |
4.1.2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性能评价 |
4.2 基于含NVP结构抑制剂的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
4.2.1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
4.2.2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性能评价 |
4.2.3 抗高温钻井液封堵性能评价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NVP结构的抗高温钻井液综合评价研究及工程化应用 |
5.1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的综合评价研究及工程化应用 |
5.1.1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作用机理分析 |
5.1.2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综合性能对比评价研究 |
5.1.3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工程化应用 |
5.2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综合评价研究及工程化应用 |
5.2.1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作用机理分析 |
5.2.2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综合性能评价研究 |
5.2.3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工程化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氧化石墨烯/漆酚基纳米复合涂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漆酚基聚合物防腐涂料 |
1.2.1 结构与性能 |
1.2.2 特点及应用 |
1.2.3 国内漆酚基聚合物涂料的研究 |
1.3 金属腐蚀 |
1.3.1 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后果 |
1.3.2 防腐蚀方法及技术 |
1.4 防腐涂料 |
1.4.1 有机涂层的防腐作用及机理 |
1.5 纳米材料及漆酚基防腐复合涂料 |
1.5.1 纳米材料的概况 |
1.5.2 GO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 |
1.5.3 MWCNTs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 |
1.5.4 氧化物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 |
1.5.5 SiO_2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 |
1.6 纳米纤维素/水性漆酚基防腐涂料 |
1.7 光固化法漆酚基防腐涂料 |
1.8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1.9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10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改性氧化石墨烯/漆酚缩甲醛复合涂料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改性氧化石墨烯MGO悬浮液的合成及分散稳定性研究 |
2.2.4 MGO/UFP复合涂料的合成 |
2.2.5 MGO/UFP复合涂层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表征 |
2.3.2 扫描电镜图谱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2.3.4 X射线衍射图谱测试 |
2.3.5 耐热性测定 |
2.3.6 漆膜干燥时间测试 |
2.3.7 漆膜厚度测试 |
2.3.8 漆膜光泽度测试 |
2.3.9 漆膜铅笔硬度的测试 |
2.3.10 漆膜附着力的测试 |
2.3.11 电化学测试 |
2.3.12 防腐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GO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 |
2.4.2 MGO/UFP复合涂层的红外表征 |
2.4.3 MGO/UFP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2.4.5 MGO/UFP复合涂层的X射线衍射表征 |
2.4.6 MGO/UFP复合涂层的热性能分析 |
2.4.7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2.4.8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2.4.9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2.4.10 MGO/UFP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 |
2.5 防腐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漆酚缩甲醛复合涂料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3.2.4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漆酚缩甲醛复合涂料的调制及试样制备 |
3.2.5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漆酚缩甲醛涂料的调制及试样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复合涂层的红外表征 |
3.4.2 复合涂层的结构和形貌 |
3.4.3 复合涂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3.4.4 复合涂层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3.4.5 MWCNTs悬浮液分散稳定性 |
3.4.6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3.4.7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3.4.8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3.4.9 涂层耐化学腐蚀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氧化物/漆酚缩甲醛复合涂料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APTES-GO和APS-GO的合成 |
4.2.4 改性GO-TiO_2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5 改性GO-Y_2O_3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6 改性GO-SiO_2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7 改性GO-Oxides/UFP复合涂料的合成及试样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GO-Oxides/UFP的红外表征 |
4.4.2 GO-Oxides/UFP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 |
4.4.3 GO-Oxides/UFP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4.4.4 GO-Oxides/UFP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4.4.5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4.4.6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4.4.7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4.4.8 涂层耐化学腐蚀分析 |
4.5 防腐蚀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石墨烯/聚漆酚乙酸酯复合涂料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氧化石墨烯/漆酚基涂料的调制及光固化试样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漆膜红外表征 |
5.4.2 漆膜表面的扫描电镜表征 |
5.4.3 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5.4.4 耐热性分析 |
5.4.5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5.4.6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5.4.7 涂层耐化学腐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聚漆酚水性复合涂料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2.3 漆酚基乳化剂的合成 |
6.2.4 水性漆酚基乳液的制备 |
6.2.5 改性纳米纤维素纤丝悬浮液的制备 |
6.2.6 改性GO悬浮液的制备 |
6.2.7 改性GO-CNF悬浮液的制备 |
6.2.8 改性CNF/聚漆酚水性复合涂料的调制及试样制备 |
6.2.9 改性GO-CNF/聚漆酚水性涂料的调制及试样制备 |
6.3 测试与表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红外表征 |
6.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6.4.3 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6.4.4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6.4.5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6.4.6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6.4.7 涂层耐化学腐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101”水基涂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赵秋生. 山东大学, 2021(12)
- [2]水性氟碳隔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郭艳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D]. 李和奇. 青海大学, 2021(02)
- [4]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D]. 单保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5]水基长余辉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优化[D]. 张宇. 东北电力大学, 2020(12)
- [6]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洋.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7]氮化硼的剥离及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 马晓彤.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水分散纳米材料改性水基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D]. 李菁熠.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9]含NVP的高温钻井液助剂的合成及在超深井中工程化应用[D]. 刘永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氧化石墨烯/漆酚基纳米复合涂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D]. 张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