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点2002年通信业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姚科敏[2](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毛健诚[3](2019)在《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市场经济取得突发猛进发展,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发展就是企业管理者的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企业管理者的选拔任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企业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健康运作和持续发展。但就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一大批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无法完全适应全球化与改革开发的要求。因此,对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选拔机制进行完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本文着重以S企业为例,深入研究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内部选拔工作的现状,探究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内部选拔、培养及任用等一系列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通过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理论的回顾,探讨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全球化浪潮及航空地服业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航空地服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内部选拔及培养方式该如何改善、如何建立新工作体系。本文结合企业战略及文化、大五素质模型、人才开发、内部选拔及评价等相关理论,首先组建有效的运营保障机构,加强管理层对人才培养认识及重视程度,建立以各层级管理者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导师队伍。其次调整任职资格标准,完善胜任素质模型,重新梳理了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流程,完善了基层管理者选拔标准,构建基层管理人员的胜任素质模型,包括全球化及行业要求的素质、自我成长、人际沟通、决策尽责等4大模块。接着加强内部候选人的培养和开发,多元化候选人的来源途径,前置高潜力高绩效人才培养时间。最后优化评价方法,改善考核内容,确保甄选出的内部候选人能够较好胜任。
吴绮芸[4](2019)在《提升区县级政务微信影响力的对策研究 ——以“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我国社会已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上网在向着更加移动化、便捷化的方式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一手掌握”天下事。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17亿,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人群占比高达98.6%,手机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个人上网设备。作为普及度最高、使用最频繁的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在2018年8月的日登录量已超10亿,公众平台上随时都有海量的信息“爆炸式”产生,我国更是拥有巨大的市场和用户规模。微信公众平台凭借其强大的普及率和覆盖面,毫无疑问成为了新媒体工作的重要抓手。经过几年发展,政务微信建设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大多政府官方账号虽一直持续运营中,但却收效甚微,账号数量众多但同质化问题严重,内容形式上缺乏特色,而在敬小慎微的机关行事态度和大胆创新的新媒体风格之间寻求平衡也是一大难点,最终导致多数政务微信公众号活跃粉丝少、内容有效到达率低。如何吸引粉丝的关注,并将他们留下成为真正的忠实读者和分享者,是政务微信公众号最基础、同时最困难的任务。本文侧重于实现指导“秦淮发布”政务微信运营工作的实践意义,对政务微信的发展状况和角色功能进行解析,并与微博进行对比,找出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和优势。结合“秦淮发布”微信公众账号的角色定位,对4年来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归纳梳理,总结其页面设置、目标受众、内容主题、形式特点等状况。选取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微信传播指数(WCI指数)对“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进行评价,通过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重点研究“秦淮发布”公众号在2018年12月1日至31日期间发布图文的具体数据,从“阅读数”和“点赞数”两大关键指标,整理当前运营状况,对照查找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对策。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5W模式”基本要素,本文提出,优化运营主体定位,着眼全区提高“秦淮发布”站位,以区委宣传部为主体、联合区委区政府运营,保证新媒体团队对区内中心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减少在部门间反复沟通协调的阻碍,确保“秦淮发布”是对外宣传展示秦淮的第一窗口;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丰富账号内容,将好的想法都落实到位。以受众为导向,在内容上精耕细作,汇聚民智民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百姓真正感兴趣的、想看的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完善自定义菜单功能,丰富呈现手段、灵活选择使用表达方式,吸引更多关注。填补目前在提供服务和互动性方面的缺失,通过良好的双向对话和便民服务功能提升用户对“秦淮发布”公众号的依赖度和满意度。
侯顺[5](2019)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视文化生产活动开始于1895年,经过了 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影视产业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了新的产品和新的现象。网络影视产业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对其进行研究,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产业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1995年,尼葛洛庞帝在《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的思维及生活模式。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32年过去了,如尼葛洛庞帝预测的一样,互联网给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对产业经济市场带来升级和变革。本文即是对网络影视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历史学、影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视角,采用原理演绎与比较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梳理了网络影视产业从溯源、萌芽、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时代背景、历史脉络、产业格局等;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比较、总结一般生产规律,总结归纳部分网络影视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其中,第二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范畴等基本问题做了交代。第三、四章是历史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传统影视产业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建构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进程。第五、六章是现实研究,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现状格局、典型企业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及主要创新点等。绪论首先阐释了研究意义,网络影视产业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业态之一,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喜爱,将网络影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对历史学、影视学、产业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对网络影视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其次,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进行分析,这是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视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影视产业往前发展。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关联性,具体的历史阶段表现为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网络影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也促使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协同并轨发展,而与网络影视产业相关的活动及其规律都属于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是对传统影视产业历史发展的追溯,网络影视产业脱胎于传统影视产业,而且在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之后,传统影视产业并未消亡,而是继续发展。本章主要通过追溯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阐明其艺术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本源性问题。从时间轴来看,影视文化生产活动远早于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在网络科技出现之前,影视艺术的生产活动、产业形态就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影视娱乐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影视产业活动,影视产业的科技属性又开始凸显,因此,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研究要从研究传统影视产业开始。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传统影视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当下的网络影视产业对这些优质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四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进度进行了全景性历史建构。通过考量影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的产生时间,提出是进入21世纪后,影视产业与网络技术交叉融合到一定程度,网络影视产业才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在2001年8月出现的网络VOD服务,可以视为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陆续上线众多影视网站,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网站的盈利方式、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影视制作依然在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年里,网络影视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梳理我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野蛮生长期、行业调整期、行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四个历史阶段。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发展到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等“网生”影视产品是对传统影视产品的发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新形式出现。第五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市场格局的分析。在发轫之初,乐视、酷6等影视网站争先上线,快速抢占影视资源,经过多次洗牌之后,很多网站悄然退走,只有少数网站在互联网巨头BAT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长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竞争也异常激烈。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网络直播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量。第六章是选取了网络影视企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爱奇艺形成了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腾讯视频形成了围绕细分的泛娱乐生态、乐视视频形成了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芒果TV形成了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快手与抖音短视频形成了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虎牙直播与斗鱼TV形成了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第七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对策。当下,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到跑马圈地的行业格局洗牌之后,网络影视企业开始全面竞争。在网络影视产业的后竞争时代,出现了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等趋势。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资源利用上求深、商业模式上求变、产业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娱乐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85年,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娱乐至死》,书中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预见和担忧,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34年过去了,当时的观众并没有“娱乐至死”,而当下,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又将“娱乐”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上,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电视时代已过去,但是新的娱乐载体电脑、平板、手机,甚至网络电视,又相继出现,而网络影视生产内容,网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等也的确是在推动着人类的娱乐进程,历史似乎依然朝着波兹曼先生设想的“至高至死”的方向发展,娱乐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娱乐至死”依然需要避免。因此,尼尔·波兹曼的警示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要预防这种可能。
李丽梅[6](2018)在《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评价、结构与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休闲成为席卷世界的经济浪潮。从全球范围看,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休闲产业的崛起、形成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休闲产业已经从单一的旅游业主体范畴转变为文化业、旅游业、体育业、娱乐业、餐饮业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在这一历程中,居民消费、产业政策、资本市场等因素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促进休闲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如今,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休闲产业的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重要抓手。这一重大的现实背景凸显了开展休闲产业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发展实践看,尽管我国休闲产业地位日渐提升,产业规模渐趋扩大,但与广大居民不断高涨的消费热情相比,休闲产业发展的步伐还略显迟缓;各地区休闲产业发展并不平衡,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这一发展的现实特征与演变趋势,成为本文开展休闲产业研究的切入点,即如何提高我国休闲产业的影响力、协调区域间休闲产业发展差距,这就需要客观认识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状况、特征与规律。从研究文献讲,近年来,有关休闲产业研究的文献日趋增多,但是现有相关文献较多关注休闲产业中的具体行业,如旅游、文化、体育等,即便是针对休闲产业研究,又大多聚焦于概念、构成、功能、对策等描述性内容,而围绕休闲产业整体性的研究相对缺乏。这一研究状况成为本文系统开展休闲产业研究的出发点,即从最基本的休闲产业概念、范围入手,环环相扣,实证分析休闲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特征和影响因素。基于发展实践与研究现实的双重考虑,本文以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的研究手段,开展休闲产业发展评价、结构与效率等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基本问题阐述——发展水平评价——结构与效率分析——影响因素剖析。围绕这一思路,本文对如下四个部分开展研究。第一,概念界定与类型划分。通过文献梳理,界定了休闲产业概念、阐述了休闲产业内涵,提出了休闲产业的范围和层次。第二,休闲产业发展评价。(1)运用竞争力理论,结合休闲产业特性,构建了服务设施、需求潜力、经营绩效和支持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和3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休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运用理想解法、灰色关联度法、关系种子扩展聚类法等研究方法,从综合评价、分层评价、比较分析三个角度,揭示了我国休闲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相似性等特征。第三,休闲产业结构和效率分析。(1)运用静态偏离—份额法,从整体、部门、地区三个维度,剖析了休闲产业结构态势;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法,从时间演变角度,阐释了休闲产业结构变化特征。(2)构建效率测度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整体、分地区、分部门视角,讨论了休闲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演变特征。第四,休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从全国整体、分地区、分时间三个角度,讨论了影响休闲产业水平差异的因素;从全国整体和分地区两个维度,探讨了影响休闲产业结构的因素;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休闲产业效率的因素。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休闲产业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特征明显。(1)东部沿海带、京广沿线带和长江流域沿线带区域的休闲产业发展水平较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水平较弱。(2)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的休闲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有扩大趋向,东中部地区内部的休闲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变大,西部地区内部休闲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变小。第二,休闲产业结构优势明显,地区结构差异特征显着。(1)东部地区休闲产业结构优势普遍高于中西部,但东部地区休闲产业增长趋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优势不明显;中西部地区休闲产业增长速度较快,竞争能力较强。(2)我国休闲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优势有下降趋向。第三,休闲产业效率整体偏低,各地区和各部门效率差异明显。(1)东部地区休闲产业综合效率均值高于中西部,西部最低;(2)各省市休闲产业综合效率偏低、且差异较大,大部分省市休闲产业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无效状态。(3)各部门休闲产业效率差异明显,其中餐饮业的综合效率始终处于有效状态。第四,休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不同。(1)经济、收入、消费、投资、教育、环境、地理等因素对休闲产业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2)经济、消费、投资、教育、金融、信息化、环境等因素对休闲产业结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影响因素差异显着。(3)第三产业、城市化、金融、环境等因素对休闲产业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显着为正,信息化和土地成本因素则对休闲产业纯技术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
杨紫玮[7](2018)在《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世纪之交的文学盛宴一一文学消费热潮的形成过程和演化逻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文学消费在世纪之交如何突破社会文化边缘地位的过程,揭示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首先,本文在绪论中概述了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评析了学术界关于文学消费的研究现状,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价值。本文认为,近年来,20世纪晚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社会转型改革转型、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新媒体互动交流文化的兴起叠加在文学消费领域,共同构成了文学消费持续升温的动力机制,成为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但是社会转型、消费社会、新媒体暂时还无法消除干扰文学消费的障碍,文学消费还面临着困境。在第一章中,本文简述了文学消费的理论发展问题和世纪之交的文学消费盛况。随着文学消费现象日益突出,文学消费逐渐成为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出现在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中。文学消费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多种理论资源的扶持下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得到了文学理论的重要部分。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发展的环境中,文学消费的氛围变得浓烈,文学消费的规模扩大了,文学消费市场行情非常喜人,呈现出繁荣景象。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文学消费发展的历程颠覆了文学边缘化的悲观论调,说明文学消费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第二章中,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对文学消费的巨大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之前的总体性结构抑制了文学消费,迫使文学消费改头换面地潜藏于社会结构中。改革开放启动以后,社会转型结构将文学生产部门的经济潜能、文学消费群体的利益需求释放了出来,国家机器、文学创作与出版部门、文学消费群体经由一系列社会组织的中介沟通而共同创造了繁荣的文学消费市场。社会转型促进了文学消费的结构分化,卸除了文学消费的思想包袱,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需求,留足了个性化阅读空间。中国社会社会转型转型为文学消费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社会条件,文学消费也为社会转型转型增添了促进手段,两者在因缘际会之中创造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文学消费盛宴。在第三章中,本文指出消费社会刺激了文学消费的欲望。90年代后期以来,在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社会扩散的趋势下,文学的符号价值得到彰显,文学阅读成为一种符号系统化的消费方式,按照消费的社会逻辑嵌入到社会生活中。消费社会的符号化策略采用“匮乏”与“丰盛”的辩证法、符号报废与更新的方式,不断制造差异性的符号价值体系,建立了持续开掘文学消费欲望的符号机制。消费社会介入文学消费,使文学消费欲望的刺激与满足成为文学活动良性循环的过程。消费社会的欲望诱导机制,还带来了一种不知足常乐的消费效应,塑造了文学消费的典型方式——类型消费热。消费的社会逻辑呼应了大众消费对于符号价值的需求和日常生活增值体验的需求,最终将文学消费拓展为符号价值不断更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在第四章中,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给文学消费带来的新景观。新媒体通过点击率的聚合效应、自动化与自主性的互动回路、移动式生活元素的构架,点燃了文学消费的热情。新媒体通过便捷化、互动化、个性化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文学消费的开放性。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原创作品的资源结构得到实时更新,读者参与阅读点击的热情高涨,触屏点击带给文学读者轻松愉快的消费快感。文学消费不仅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化的、自动化的浏览需求,也成为一种更为个性化和自主化的生活方式。在第五章中,本文探讨了新世纪文学消费面临的问题。新世纪文学消费的盛况难以掩盖消费的尴尬,文学生产总体产能过剩与消费结构失衡的阴影不散,文化休闲项目增多稀释了文学消费的份额,影视消费侵蚀着文学消费的地盘。文学消费的动机机制存在缺陷,社会转型瓦解了文学消费的价值规范和应有的人文底蕴,消费社会用符号意义取代了文学意义、扭曲了文学消费的欲望,新媒体使文学消费沦为互动平台上的自动化反应,造成了文学消费的新障碍。文学消费用户必须克服诸多障碍,才能轻松愉快地享受阅读乐趣。在结语中,本文认为新世纪文学消费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元素,参与了社会生活的组织过程,文学消费的前景在于融入生活。社会发展正在消除文学消费的障碍,文学消费还有精彩场景值得期待。
强月新,袁满[8](2014)在《整合·竞争·开拓——2013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的中国媒体发展可以归纳概括为整合、竞争、开拓。整合,是指2013年上自国家机构,下至各传媒集团之间一系列的规划和调整动作,其核心脱离不开"整合"一词。伴随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成立,各省级广电部门与新闻出版部门的整合也开始大规模铺开,在这之后,各级传媒集团也加入到整合队伍中,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竞争,是指2013年各媒介组织之间的生存状态。一方面,无论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
和川[9](2016)在《4G时代DX公司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样可谓突飞勐进,4G技术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随着4G时代的来临,人们手中的智能终端变成了手机,移动互联网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排名全球第一,然而在2、3G时代,并没有大规模进行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致用户使用成本比较高。4G时代来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成本及资费下降,这种担忧将不复存在。只有降低流量的门槛,依附于各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才能得到更有前景的发展。行业内的很多专家都坚信一点,那就是4G手机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伴随着信息基础设施、云计算技术以及各类智能终端的迅勐发展,我国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络媒体、手机支付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证实。这对DX公司来说既是大好的发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DX公司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如何制定,才能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市场环境的现状和趋势,接下来分析了DX公司移动互联发展的环境分析,从宏观环境、行业和波特五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DX公司的技术、业务、产业和安全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其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DX公司的发展建议。
吕振[10](2015)在《A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研究及优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财务共享服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福特(Ford)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整合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会对统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标准、提升财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作成本产生积极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跨国公司和具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大型集团企业。在引入我国以来,财务共享服务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于2008年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在建设初期,考虑到南北方公司规模的差异,没有采取全国统一的标准,而是采用了更为符合实际的两套模板并行的方式。北方以A省为试点进行省级财务共享服务运作模式模板开发,南方以B省为试点进行开发,待模板开发完毕经过论证和试运行后,进行全国推广。本文结合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理论对A省电信的财务共享服务进行分析,并通过A、B两省财务共享服务运作的对比,总结A省的优势和不足,对A省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综述和研究思路等;第二章介绍了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对A省财务共享服务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比了A、B两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第五章对A省财务共享服务提出改进建议;第六章总结全文。
二、盘点2002年通信业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盘点2002年通信业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相关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基层管理者概述 |
一、管理者的划分 |
二、基层管理者的概念 |
第二节 管理者选拔相关理论分析 |
一、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工作的定义 |
二、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相关理论 |
三、基层管理者胜任力相关理论 |
四、基层管理者评价相关理论 |
五、基层管理者培养开发相关理论 |
第二章 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现状分析 |
第一节 S企业基本概况 |
一、S企业的业务发展概况 |
二、S企业组织架构及人员分布 |
第二节 S企业现有基层管理职位分析 |
一、S企业基层管理职位的设置原则及分布概况 |
二、S企业基层管理职位的任职资格标准 |
第三节 S企业基层管理队伍的形成及现状分析 |
一、S企业基层管理队伍的形成 |
二、S企业基层管理者的现状 |
三、S企业基层管理者的需求 |
第四节 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方式及评价方法 |
一、S企业基层管理者的内部选拔方式 |
二、S企业基层管理职位内部候选人的评价内容及方法 |
第五节 影响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工作的内外部因素 |
一、全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 |
二、航空地服行业环境的影响 |
三、基层管理职位性质的影响 |
四、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企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工作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工作的现存问题 |
一、任职资格标准明显高于职位实际需要 |
二、内部选拔决策背离正常考核程序 |
三、内部候选人员供给无法满足基层管理者选拔需求 |
第二节 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内部选拔标准理想化且胜任素质要求针对性不强 |
二、内部选拔过程主观化且缺乏科学考核程序及方式 |
三、内部选拔方式短视化且忽视基层管理职位候选人储备 |
第四章 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工作优化的对策 |
第一节 明确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工作优化的指导方针 |
一、统一基层管理者选拔工作优化的目标 |
二、制定基层管理者选拔工作优化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组建基层管理者开发委员会并提升考核评价水平 |
一、组建专业的人才开发委员会 |
二、提高委员会成员的专业化水平 |
三、打造各层级管理者组成的导师团队 |
第三节 调整基层管理者任职资格标准并完善胜任素质模型 |
一、调整基层管理职位任职资格标准 |
二、完善基层管理职位胜任素质模型 |
第四节 盘点内部合格候选人并加强基层管理者培养和开发 |
一、开展人才盘点及建立内部候选人才库 |
二、预测基层管理职位空缺及筛选优秀人才 |
三、加强开发内部合格候选人 |
第五节 优化内部候选人评价方法并改善考核流程和内容 |
一、业务考核环节增加情境模拟测试 |
二、面试环节采用半结构化的行为事件面试法 |
三、心理测评环节新增“职业锚”测量 |
四、研究讨论环节采用集体决策的方式 |
结论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
二、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4)提升区县级政务微信影响力的对策研究 ——以“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 |
(二) 政务新媒体是党和政府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三) 政务微信公众号良莠不齐,发展遇瓶颈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相关理论及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相关理论 |
(三) 研究框架 |
五、研究中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 研究中的创新点 |
(二) 研究中的不足 |
第二章 政务微信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一、政务微信的概念及其功能定位 |
(一) 政务微信的概念 |
(二) 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 |
二、政务微信与微博的差异 |
(一) 传播环境 |
(二) 呈现形式 |
(三) 信息到达 |
(四) 职能作用 |
三、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与影响力指数 |
(一) 传媒领域的影响力概念 |
(二) 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和影响力指数 |
四、微信传播指数(WCI指数) |
(一) 微信传播指数(WCI指数) |
(二) 其他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指标体系 |
第三章 “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 |
一、“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基本情况 |
二、“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定位与内容特点 |
(一) “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的角色定位 |
(二) “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目标受众 |
(三) “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内容特点 |
三、基于WCI指数评价“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现阶段影响力 |
(一) 2018年“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情况 |
(二) “秦淮发布”公众号2018年12月数据分析 |
四、基于账号影响力现状分析“秦淮发布”运营情况 |
(一) 发布内容以政务为主 |
(二) 项目化、系列化推广获得高关注 |
(三) 篇均传播力较弱,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
(四) 留言互动欠缺 |
第四章 “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不足及成因 |
一、“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当前影响力欠缺之处 |
(一) 内容单一,深度不够 |
(二) 形式单调,缺乏亮眼表现 |
(三) 即时性不够,失去先机 |
(四) 服务、互动功能缺失 |
二、“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问题背后的原因 |
(一) 运营理念偏差 |
(二) 缺乏制度规范 |
(三) 软硬件支持不够 |
第五章 “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对策 |
一、谁来运营——优化运营主体定位,打造专业化队伍 |
(一) 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 |
(二) 着眼全区,提高“秦淮发布”主体站位 |
二、传播什么——以受众为导向,在内容上精耕细作 |
(一) 围绕政务,深度挖掘 |
(二) 贴近民生 |
三、何种形式——创新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关注 |
(一) 完善菜单功能 |
(二) 丰富表达方式 |
四、受众需求——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 |
(一)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 |
(二) 填补政务服务功能缺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
一、论文特色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一、基本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章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历史关联 |
二、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现实关联 |
第二节 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互动融合 |
一、“相加”: 影视资源的网络平移 |
二、“相长”: 影视产业的全面变革 |
三、“相融”: 影视产业的破壁融合 |
第三节 网络影视产业的问题阈 |
一、网络影视产业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本体 |
三、网络影视产业特征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影视产业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传统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
一、传统影视产业的史料梳理 |
二、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产业 |
第二节 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
一、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 |
二、传统影视产业在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 |
第三节 推进影视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
一、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建构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演进轨迹 |
一、野蛮生长期(2001年一2007年):抢占市场 |
二、行业调整期(2007年一2009年):优胜劣汰 |
三、转型发展期(2009年—2014年): 资本入局 |
四、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今): 破壁融合 |
第二节 网络影视产品新形态的特征辨析 |
一、网络大电影: 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 |
二、网络直播: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全景敞视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机遇 |
一、国家推动科技发展 |
二、VR技术带来的机遇 |
第五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整体情况 |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持续成长 |
二、中国网络影视企业运营平台类型 |
第二节 网络长视频领域的“三国鼎立” |
一、长视频平台概览 |
二、长视频市场上的“三国鼎立” |
三、长视频市场形成“头部效应” |
第三节 网络短视频领域的“战国时代” |
一、短视频平台概览 |
二、短视频市场“战国时代” |
三、短视频内容格局: MCN成新风口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的变量 |
一、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 |
二、直播平台后来居上 |
三、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 |
第六章 中国网络影视企业典型分析 |
第一节 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模式 |
一、优酷: 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 |
二、爱奇艺: 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
三、腾讯视频: 围绕平台细分的泛娱乐生态 |
四、“优爱腾”模式比较 |
第二节 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 |
一、乐视视频: 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 |
二、芒果TV: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 |
三、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比较 |
第三节 短视频和直播视频模式 |
一、快手与抖音: 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 |
二、虎牙与斗鱼: 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 |
三、主播之争与主播合伙人模式 |
第七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一、管理机制不顺 |
二、财政投入不足 |
三、发展战略同质 |
第二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一、国家政策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
三、资本注入成为强大助力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
一、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 |
二、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 |
三、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 |
四、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 |
五、业务布局趋向融合跨界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对策 |
一、管理机制上求进 |
二、资源利用上求优 |
三、内容制作上求精 |
四、商业模式上求变 |
五、产业布局上求新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进入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 |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
五、网络影视企业发展需要求精、求深、求变、求新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泛娱乐”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影响研究 |
二、“大数据”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评价、结构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价 |
第二节 主要理论来源 |
一、经济发展阶段论 |
二、规模经济理论 |
三、产业竞争力理论 |
四、产业结构理论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类型划分 |
一、休闲产业概念界定 |
二、休闲产业类型划分 |
第三章 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一、发展总体状况 |
二、管理体制分析 |
三、相关政策分析 |
第二节 休闲产业发展阶段与特征 |
一、发展阶段梳理 |
二、发展特征总结 |
第三节 休闲产业发展个案城市分析 |
一、上海休闲产业发展历程 |
二、上海休闲产业发展特征 |
第四章 休闲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一节 评价理论与因素梳理 |
一、评价理论分析 |
二、评价因素梳理 |
第二节 指标选取说明和原则 |
一、指标选取说明 |
二、指标选取原则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
一、评价指标体系 |
二、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三、评价方法 |
第五章 休闲产业发展评价 |
第一节 综合评价 |
一、综合排名特征 |
二、综合相似性特征 |
第二节 分项评价 |
一、分项指标排名特征 |
二、分项指标特征解释 |
第三节 比较分析 |
一、方法说明 |
二、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休闲产业结构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休闲产业结构测评分析 |
一、休闲产业结构静态偏离-份额分析 |
二、休闲产业结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
第七章 休闲产业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休闲产业效率测度分析 |
一、全国及分区域休闲产业效率变化特征 |
二、各省市休闲产业效率演变特征 |
三、分部门休闲产业效率特征分析 |
第八章 休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设定 |
一、理论分析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第二节 休闲产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一、全国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二、分地区实证结果分析 |
三、分时间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休闲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全国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二、分地区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休闲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一、面板Tobit模型设定 |
二、估计结果和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近年来文学消费研究的现状概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文学消费:世纪之交的文学盛宴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来临:理论与现实 |
一、文学消费:日渐活跃的概念 |
二、文学消费的理论确证 |
三、文学消费的现实表征 |
第二节 世纪之交文学消费的盛况 |
一、文学消费氛围变得浓烈 |
二、文学消费用户激增 |
三、文学销售市场行情看好 |
四、文学消费品种丰富 |
第二章 社会转型的逻辑与文学消费的姻缘际会 |
第一节 社会结构的转换与文学消费出场 |
一、社会结构转换的必然性 |
二、社会结构转换的策略:经济改革推动社会改革 |
三、文学消费:从潜隐到登台亮相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文学消费结构的变迁 |
一、文学消费结构的变化过程 |
二、社会转型对与文学消费的结构制约 |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组织原则的变化 |
第三节 社会转型卸除文学消费的思想包袱 |
一、突破审美价值的障碍 |
二、走出道德陷阱 |
三、化解意识形态尴尬 |
第三章 消费社会刺激文学消费的欲望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动力机制:消费的社会逻辑 |
一、西方消费社会的成型 |
二、消费社会与消费的社会逻辑 |
三、中国消费社会的语境 |
四、消费社会机制介入文学消费 |
第二节 文学消费的欲望制造:符号化 |
一、符号化推动文学消费 |
二、符号化的策略:丰盛与匮乏的辩证法 |
三、符号的报废与更新 |
第三节 文学消费的类型热:不知足常乐 |
一、新类型小说走红 |
二、新类型新符号:不知足常乐 |
三、成套作品与消费效用最大化 |
第四章 新媒体带来文学消费的新景观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新平台:新媒体 |
一、众说纷纭的新媒体 |
二、中国新媒体发展:文学消费的机遇 |
三、新媒体的理论新视域 |
第二节 新媒体点燃文学消费的热情 |
一、点击率:碎片化与聚合效应 |
二、互动回路:自动化与自主性 |
三、移动阅读:快餐消费与生活元素 |
第三节 新媒体提高文学消费的开放性 |
一、从名家独唱到无名作者走红 |
二、长篇热销与短篇复苏 |
三、阅读的未完成性 |
四、从阅读到阅读别人的阅读 |
第五章 新世纪文学消费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消费盛况难以掩盖文学消费的尴尬处境 |
一、文学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
二、文化休闲稀释了文学消费的份额 |
三、文学消费借力影视的尴尬 |
第二节 文学消费的动力机制存在缺陷 |
一、后总体性破坏了文学消费的均衡结构 |
二、消费社会扭曲了文学消费的欲望 |
三、新媒体造成了文学消费的新障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4G时代DX公司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相关理论 |
2 移动互联网市场环境现状和趋势 |
2.1 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
2.1.1 移动互联网流量显着增长 |
2.1.2 移动设备拥有率极高 |
2.1.3 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疯狂上涨 |
2.2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
2.2.1 市场规模增长快 |
2.2.2 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 |
2.2.3 手机上网用户首次超过PC端用户 |
2.2.4 移动应用不断丰富 |
2.3 国外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 |
2.4 民营企业电信行业竞争状况 |
2.5 电信移动互联网的危机 |
2.5.1 OTT业务的挑战 |
2.5.2 网络带宽资源危机 |
2.6 移动互联网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3 DX公司移动互联网发展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分析 |
3.2.1 互联网信息经济 |
3.2.2 我国4G全面启动,国际5G布局加快 |
3.2.3 宽带中国的腾飞 |
3.2.4 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与变革 |
3.2.5 智能硬件推进人类开启智能化时代 |
3.3 移动互联网市场波特五力分析 |
3.3.1 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 |
3.3.2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3.3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3.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3.3.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 DX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4.1 DX公司介绍 |
4.2 技术分析 |
4.2.1 网络 |
4.2.2 终端 |
4.2.3 软件 |
4.3 业务分析 |
4.3.1 业务特征的“综合化、平台化” |
4.3.2 业务规模与能力的“精细化” |
4.3.3 业务渠道的“虚拟化” |
4.3.4 业务结构的变化 |
4.4 产业分析 |
4.5 安全方面分析 |
5 DX公司移动互联网发展建议 |
5.1 FDD-LTE模式技术领先 |
5.2 加强4G基站建设 |
5.3 提高营销队伍建设和营销能力 |
5.4 整合资源,加快民营资本合作 |
5.5 提高网络信息安全和监管 |
6 DX移动互联网发展保障措施 |
6.1 加强4G网络支撑 |
6.2 强化4G正面宣传 |
6.3 建立4G人力资源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A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研究及优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财务共享的意义和必要性研究 |
1.2.2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
2.1 财务共享的概念及其发展 |
2.1.1 财务共享服务产生的背景 |
2.1.2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及发展 |
2.1.3 财务共享服务与集权模式的对比 |
2.1.4 财务共享与分散模式的对比 |
2.2 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管理理论 |
2.2.2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
2.2.3 内部客户服务理论 |
小结 |
第3章A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分析 |
3.1 A省电信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背景 |
3.1.1 A省电信基本情况 |
3.1.2 A省电信实施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
3.1.3 A省电信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积极影响 |
3.2 A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实施过程 |
3.2.1 合理的财务组织整合 |
3.2.2 适当的流程重组 |
3.2.3 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和优化 |
3.3 A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的运作 |
3.3.1 组织管理 |
3.3.2 客户管理 |
3.3.3 系统功能管理 |
3.4 A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的效果 |
3.4.1 企业标准化进程提高 |
3.4.2 财务管理的效率提升 |
3.4.3 管理成本持续降低 |
3.4.4 现金流运作效益提升 |
小结 |
第4章A省与B省财务共享服务比较 |
4.1 B省电信基本情况 |
4.1.1 B省电信的基本情况 |
4.1.2 B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情况简介 |
4.2 A省与B省财务共享服务运作比较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小结 |
第5章A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优化建议 |
5.1 内部客户管理 |
5.1.1 明确客户服务职责 |
5.1.2 做好内部客户关系管理 |
5.1.3 实施内部客户服务结算制度 |
5.1.4 增加客户服务内容 |
5.2 系统管理 |
5.2.1 优化信息化体系 |
5.2.2 完善财务共享服务系统 |
5.2.3 增加客户服务通道 |
5.3 持续改进 |
5.3.1 建设专业团队,做好知识储备 |
5.3.2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
5.3.3 搞好部门文化 |
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盘点2002年通信业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3]S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选拔优化研究[D]. 毛健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提升区县级政务微信影响力的对策研究 ——以“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为例[D]. 吴绮芸. 南京大学, 2019(07)
- [5]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D]. 侯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评价、结构与效率研究[D]. 李丽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7]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D]. 杨紫玮. 武汉大学, 2018(06)
- [8]整合·竞争·开拓——2013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袁满.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4(00)
- [9]4G时代DX公司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D]. 和川. 云南大学, 2016(02)
- [10]A省电信财务共享服务研究及优化建议[D]. 吕振. 山东财经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