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泪囊鼻腔吻合改良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46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懿,杨华,杨晓钊,郑璇[1](2022)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泪囊大小的比例分布情况及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01/2019-11于我院眼科就诊的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患者73例73眼,收住院后均行泪囊造影测量泪囊大小,并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分析术后2wk, 1、3、6mo造瘘口面积及有效率。结果:纳入患者中大泪囊(横径>5mm)者13眼(18%),中泪囊(横径2~5mm)者26眼(36%),小泪囊(横径<2mm)者34眼(47%)。术后2wk, 1、3、6mo泪囊造瘘口面积有差异(P<0.05);术后6mo造瘘口面积较术后2wk, 1、3mo分别显着减少了14.08±0.68、10.49±0.75、0.31±0.23mm2(均P<0.05);术后2wk, 1、3、6mo有效率分别为100%、93%、88%、85%。结论: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泪囊大小以中、小泪囊为多,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疗效肯定。
李谊,胡浩磊,张鹏臻,王莹[2](2022)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解放军第988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者60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 术中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对照组, 30例, 按传统手术方法不采用消融技术, 术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吻合情况等。结果术后1年, 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 P=0.326)。治疗组术中出血(10±5)ml少于对照组的(35±15)ml(t=9.129, P<0.001)。治疗组手术耗时为(30±8)min少于对照组的(45±13)min(t=6.320, P<0.001)。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为(4.7±1.5)分, 低于对照组的(8.5±3.4)分。两组吻合闭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 P=0.326)。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E-DCR术中应用效果较好, 可减少术中出血, 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刘元[3](2021)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泪囊炎是中老年女性多见的眼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溢泪、溢脓症状,长期如此不仅影响患者容貌,还易导致各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消除泪囊炎症,恢复泪道引流功能。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泪囊鼻腔吻合术,虽然疗效肯定,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面部遗留瘢痕等缺点,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而且基层医院开展困难。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也在迅速更新。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将支架经鼻腔植入鼻泪管,以起到扩张阻塞部位、支撑鼻泪管及恢复泪道引流的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不留瘢痕,且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临床上使用的鼻泪管支架种类较多,如金属管、硅胶管、聚氨酯支架、硬膜外麻醉导管和各种自制的鼻泪管支架等,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术后支架脱位、再阻塞等并发症也常有发生。因此,使用一种能与人体生理结构相吻合且术后效果可靠的支架尤为重要。目的:对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和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在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观察组)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鼻泪管植管术(对照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植管成功率、植管耗时、术中疼痛程度、泪点损伤率等,观察术后3月疗效、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拔管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1.临床疗效:入选总病例80例94眼。(1)术后1周:观察组治愈率91.7%(44/48),好转率8.3%(4/48),无效率0;对照组治愈率87.0%(40/46),好转率10.9%(5/46),无效率2.1%(1/46);两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765,P=0.445,P>0.05)。(2)术后1月:观察组治愈率87.5%(42/48),好转率10.4%(5/48),无效率2.1%(1/48);对照组治愈率69.6%(32/46),好转率21.7%(10/46),无效率8.7%(4/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4,P=0.031,P<0.05)。(3)术后3月:观察组治愈率77.1%(37/48),好转率14.6%(7/48),无效率8.3%(4/48);对照组治愈率56.5%(26/46),好转率28.3%(13/46),无效率15.2%(7/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7,P=0.040,P<0.05)。(4)观察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H=4.734,P=0.091,P>0.05)。(5)对照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844,P=0.004,P<0.05)。2.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术前观察组(14.2±2.1分)与对照组(14.3±2.0分)的眼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222,P=0.824,P>0.05)。术后3月观察组(3.4±1.9分)与对照组(5.0±2.3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P=0.000,P<0.05)。3.植管成功率:观察组40例48眼和对照组40例46眼均成功植管,总植管成功率100%(94/94)。4.植管耗时:观察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2.0s,对照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6,P=0.036,P<0.05)。5.术中疼痛程度: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中位数均为2.0cm,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165,P=0.869,P>0.05)。6.泪点损伤:观察组泪点损伤率为35.4%(17/48),对照组为45.7%(21/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1.022,P=0.312,P>0.05)。7.拔管困难:观察组拔管困难发生率为10.4%(5/48),对照组为8.7%(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1.000,P>0.05)。其中,观察组断管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为2.2%(1/46);两组断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617,P>0.05)。8.支架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7%(8/48),对照组为30.4%(1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2.484,P=0.115,P>0.05)。其中,观察组未出现支架移位或脱出的病例,对照组6眼术后鼻腔内硬膜外麻醉导管移位或脱出,发生率为13.0%(6/46);两组支架移位或脱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2,P<0.05)。结论:1.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更好,短期疗效更稳定。2.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植管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可考虑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逄作祥,于海斌[4](2021)在《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泪囊炎是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等引起的常见泪道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疗法,不同疗法目的均为使用器械解除梗阻,重建引流通道。本文复习文献资料,比较了当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7种方法,认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好,微创、美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高效安全的方法。泪道内窥镜可在直视下对狭窄部位进行疏通,结合泪道置管,也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具体到某一位患者时,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处理。(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72-176)
张旻,宋道亮,韩学锋,王少鹏,刘永亮[5](2021)在《改良鼻内镜下与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将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84例(8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4例(47眼),采用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照组40例(42眼),采用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住院治疗并随访12个月,比较治愈率、有效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1.5%、有效率97.9%、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并发症发生率2.1%,对照组治愈率81%、有效率90.5%、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并发症发生率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易再处理、病人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优先推荐。
潘泽军,严若华,钟世强[6](2020)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评价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爱尔眼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50眼)的慢性泪囊炎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泪道冲洗情况及泪囊鼻腔黏膜吻合口的形成情况。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45眼(90%)治愈,5眼(10%)好转。好转的1例患者中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鼻腔黏膜与泪囊黏膜吻合口的形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李沙,陈琳,张咏,张将[7](2020)在《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改良术式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估改良的涂刷式膨胀海绵填塞法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017年12月到2019年3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接受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慢性泪囊炎256例(286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1例(125眼)术中使用常规膨胀海绵填塞法;试验组145例(161眼)术中使用微纤维止血胶原涂刷式膨胀海绵填塞法。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治愈率为72.00%(90/125),好转率为21.60%(27/125),无效率为6.40%(8/125)。试验组治愈率为83.85%(135/161),好转率为11.18%(18/161),无效率为4.97%(8/16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9,P=0.019)。结论改良的涂刷式膨胀海绵填塞法能够提高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效果。
宋长经[8](2020)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268例(300眼),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134,152眼,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与对照组(n=134, 148眼,传统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96.58%相比无显着差异(x2=3.367,P=0.0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46%(10/134)低于对照组15.67%(21/134)(x2=4.414, P=0.036)。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疗效显着,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有效治疗方案。
李承霖[9](2020)在《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为慢性泪囊炎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共86例(86眼)的临床病例。分为EXT-DCR(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组,34例(34眼),女23例(23眼),男11例(1 1眼),右眼16眼,左眼18眼。年龄为44~70岁,病程为6~120个月。IECR(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52例(52眼),女32例(32眼),男20例(20眼),右眼30眼,左眼22眼。年龄为34~75岁,病程为12~120个月。记录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时程及住院费用,并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3个月全部取出引流管时,以及术后6个月复查时对患者进行泪道冲洗处置,根据冲洗结果判定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是否有效,并分别进行一般临床资料和术后效果对比。结果:(1)EXT-DCR组的手术时程为(38.82±4.27)分钟,IECR组为(33.12±4.38)分钟。EXT-DCR 组住院天数为(7.32±1.01)天,IECR 组为(4.13±0.71)天。EXT-DCR组的手术费用为(3213.53±41.94)元,IECR组的手术费用为(4041.21±1 12.63)元,两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术后3个月时,EXT-DCR组治愈21眼,好转8眼,无效5眼,有效率85.29%。IECR组治愈38眼,好转6眼,无效8眼,有效率84.62%。EXT-DCR组与IECR组两组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07,P=0.932),(3)术后6个月EXT-DCR组失访1例,失访率2.94%,IECR组失访4例,失访率7.69%。EXT-DCR组治愈22眼,好转5眼,无效6眼,有效率81.82%。IECR组治愈32眼,好转7眼,无效9眼,有效率81.25%。EXT-DCR组与IECR组两组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04,P=0.948)。(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均有较高的有效率,但随着术后时间延长,有效率均呈略下降趋势。结论:(1)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肯定,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2)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组织损伤较小,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面部无遗留瘢痕,手术技术和设备条件成熟,患者的全身状态、鼻腔结构和经济条件允许,可选择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袁菁,汪锐,陈婷[10](2020)在《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3/2018-07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99例113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46例52眼)与改良组(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术式,53例61眼),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不同时间吻合口周围肉芽组织形成率、鼻腔黏膜上皮化率、吻合口大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a复发率。结果:改良组随访6mo疗效优于传统组(P<0.05),总治愈率高于传统组(75.0%vs 95.1%,P=0.002)。术后1、3、6mo改良组肉芽组织形成率(3.8%、5.7%、9.4%)均低于传统组(P<0.001);术后1mo改良组鼻黏膜上皮化率高于传统组(64.2%vs 39.1%,P<0.001);术后6mo改良组吻合口面积大于传统组(25.63±4.76 vs 11.34±3.52mm2,P<0.01);改良组术后出血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a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治愈率高于传统术式,可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维持吻合口宽敞,防止周围肉芽组织形成,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二、泪囊鼻腔吻合改良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4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泪囊鼻腔吻合改良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46例(论文提纲范文)
(1)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对象和方法 |
1.1对象 |
1.2方法 |
1.2.1手术设备及材料 |
1.2.2术前准备 |
1.2.3手术方法 |
1.2.4指标观察 |
2结果 |
3讨论 |
(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随机分组 |
2 手术器械及材料 |
2.1 手术器材 |
2.2 主要药品及来源 |
3 术前准备 |
3.1 全身情况 |
3.2 鼻腔检查 |
3.3 泪道准备 |
3.4 术前沟通 |
4 手术方法 |
4.1 观察组手术步骤 |
4.2 对照组手术步骤 |
5 术后处理及随访 |
6 评价指标 |
6.1 主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
6.2 次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
7 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1 临床疗效 |
1.1 术后1 周治疗效果 |
1.2 术后1 月治疗效果 |
1.3 术后3 月治疗效果 |
1.4 观察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
1.5 对照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
2 眼表症状改善情况 |
3 其他临床观察指标 |
3.1 植管成功率 |
3.2 植管耗时 |
3.3 疼痛程度 |
3.4 泪点损伤发生率 |
3.5 拔管困难发生率 |
3.6 支架相关并发症 |
四、讨论 |
1 慢性泪囊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分析 |
2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
3 鼻泪管支架的应用现状分析 |
4 Teflon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5 两组手术的结果分析 |
5.1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安全性 |
5.2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
6 提高支架植入术疗效的改进措施 |
7 展望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改良鼻内镜下与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 |
1.2.2 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
1.3 疗效判定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8)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选取标准 |
三、方法 |
1. 观察组 |
2. 对照组 |
3. 术后处理 |
四、观察指标 |
五、疗效标准 |
六、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临床疗效 |
二、术后并发症 |
讨论 |
(9)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入选标准 |
2.3 手术设备及器械 |
2.4 所需药品 |
2.5 术前准备 |
2.6 手术方式与术后处理 |
2.6.1 EXT DCR组手术方式与术后处理 |
2.6.2 IECR组手术方式与术后处理 |
2.7 疗效评估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慢性泪囊炎的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 |
(10)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对象和方法 |
1.1对象 |
1.2方法 |
1.2.1手术方法 |
1.2.2观察指标 |
1.2.3疗效评估 |
2结果 |
2.1两组随访6mo手术效果比较 |
2.2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吻合口周围肉芽组织形成率及鼻黏膜上皮化率比较 |
2.3两组术后6mo时间吻合口大小比较 |
2.4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5两组随访1a复发率比较 |
3讨论 |
四、泪囊鼻腔吻合改良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4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J]. 张懿,杨华,杨晓钊,郑璇. 国际眼科杂志, 2022
- [2]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效果[J]. 李谊,胡浩磊,张鹏臻,王莹.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2(02)
- [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D]. 刘元.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4]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J]. 逄作祥,于海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21(02)
- [5]改良鼻内镜下与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对比研究[J]. 张旻,宋道亮,韩学锋,王少鹏,刘永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02)
- [6]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J]. 潘泽军,严若华,钟世强.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10)
- [7]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改良术式的疗效分析[J]. 李沙,陈琳,张咏,张将.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09)
- [8]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宋长经. 实用防盲技术, 2020(03)
- [9]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D]. 李承霖. 延边大学, 2020(05)
- [10]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J]. 袁菁,汪锐,陈婷. 国际眼科杂志, 2020(06)